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范文

时间:2024-01-29 17:15:57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1

关键词:乡财县管 财政管理 建议

2006年中央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在完善“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的同时,要大力推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的通知》(财预[2006]402号),要求各地结合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试点地方的经验,进一步推进“乡财县管”工作。江西省南昌县自2006年10月份开始.按照预算管理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在富山乡实行了乡财县管试点,并从2007年11月起在全县乡镇全面推行。

一、“乡财县管”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做法

所谓“乡财县管”.实际上就是坚持以乡镇为独立预算主体,在乡镇预算管理权不变、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财务审批权不变的原则下,实行“账户统设、预算统编、票据统管、采购统办、集中收付”的财政管理方式,由县级财政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并监督乡镇财政收支,同时调整乡镇财政所管理体制和职能。南昌县的具体做法是:

1、规范帐户和岗位设置。县会计核算中心统一在各乡镇所在地金融机构开设“乡财县代管”分账户,统一管理乡镇所有财政性资金。县会计核算中心乡财股设置代账会计岗位,乡镇财政所设置结算员(兼资金会计)、核算会计岗位,乡镇各预算单位设置了单位报账员岗位。

2、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工商税收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和管理。税款由税务部门直接解缴金库;上级部门补助收入、县财政调度资金,全部进人乡镇“结算专户”。需政府采购的,款项由“结算专户”拨付给供应商或县“政府采购资金专户”;专项支出仍按有关规定办理;乡镇日常公用支出,按照流转审批程序办理。每月终了后。结算员将上月总预算及“结算专户”资金发生的收支业务凭证。报送县会计核算中心代账会计记账。乡镇结算员按旬与各单位报账员进行收入结算,将收费与缴款相核对,月底与金融机构核对各账户存款余额。月初与核算会计核对各单位银行存款余额:代账会计按月与县财政总预算会计进行对账。

二、乡财县管改革存在的问题

1、乡镇容易依赖县级财政,放弃自身财政管理职能。实行“乡财县管”后,乡镇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之间、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被淡化,经济不发达的乡镇容易产生依赖县级财政的思想。另一方面,乡镇受到管理中心的制约和监督,有些乡镇对乡财县管产生抵触情绪,容易淡化乡镇的核算意识、管理意识和理财意识。

2、加剧了乡镇公共服务供给缺位。多年来,由于二元社会结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体不足。小规模的农村公共产品点多面广’难以纳入县级以上政府的视野,过去主要靠乡镇政府及村委会供给。“乡财县管”后,乡镇支出几乎只能用于保工资、保运转,根本没有资金用于公共设施建设。

3、增加了行政成本,降低了办事效率。由于县与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量大,往来频繁,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暂时无法实现县与乡镇电子邮件交换票据和电子汇兑,存在票据传递和资金到位不及时的现象,造成行政成本增加,办事效率降低。

三、关于乡财县管的几点建议

1、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实行“乡财县管”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县乡等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乡镇领导应该适应形势要求,转变观念。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上来,不断提高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乡财县管”的改革政策,努力开创“乡财县管”工作的新局面。

2、进一步改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首先要科学划分地方税种,突出地方主体税种。一方面要设立新的地方税种如财产税(包括不动产税),来为地方税注入新的力量;另一方面,要把部分稳定的中央税种拿出来,实现共享,以弥补地方财力不足,充实转移支付资金总量。其次,合理调整省、市、县各级分配格局。再次,赋予地方政府一定程序的立法权,促使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挖掘税收潜力、改善财政状况。

3、采用简便易行的运作模式。只在“县财政国库支付中心”下设立一个“乡镇部”模式。乡镇部的核算范围比财政管理中心小。仅为乡镇财政.乡镇各会计核算单位的会计核算业务仍由各乡镇财政所承担或自行承担。该模式只是由县财政代替乡镇财政总会计,涉及面小,前期投入也较小,也不改变乡镇会计核算单位原有的基本操作方式,矛盾较小,转换周期也较短。

4、建立健全配套政策。一方面要全面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大力推行零户统管和集中支付制度。对预算内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对乡镇政策落实况情况、公益事业建设情况、农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长情况等进行综合考核,实行奖惩,调动乡镇落实。促进发展的积极性。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2

本文通过对**县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建立与实施的回顾与分析,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宏观形势变化的实际,试图寻求作为中国最基层两级政府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与途径选择。

一、对我县前六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回顾

自1985年我县建立乡镇财政以来,到目前先后经历了大大小小共六轮县对镇财政体制的实施和调整。从“以收定支,超收分成,支出包干”、“核定基数,递增包干,超收分成,收支挂钩”、乡镇“撤扩并”时对原基数进行的归并、完善,到在确保财政收入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与县对镇财政补助、与镇财政既得利益相挂钩的“一保两联”政策、到“划分税种,递增上交,收支挂钩,超收全留,歉收全赔”,再到现行在中央、省实行所得税分享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背景下分类制定的“划分税种、确定基数、收支挂钩、确保既得、超收全留”和“划分税种、比例分成、支出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通过前六轮县对镇(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实施,解决了“分灶吃饭”的问题,基本明晰了各级的权责,改善了各镇的财政状况,有效地调动了全县上下发展经济、培育财源的积极性,对促进全县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一是规范县与镇(街)的财力分配关系。通过县对镇(街)财权事权的合理界定,确立了镇(街)的地位和职能,促进了镇级政府新理财观的形成,使镇(街)政府真正成为有职有责有权有财的政府,对调动各镇(街)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发展镇级经济特别是山区镇优惠体制的实施对全县经济持续均衡的发展、推进小康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财政收入总量增长迅速且收入结构不断优化。由于镇级收入占全县收入70%左右,通过财政体制的杠杆调节,镇级收入快速增长,使我县的财政总收入也同步增长,“九五”期间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1%,其中镇(街)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7.8%,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97年的41.3%提高到2001年的53.6%。三是镇街财力明显壮大。通过体制激励和平衡,镇(街)可用财力占全县的比重收1997年的24.7%提高到2003年的33.5%,绝对额已突破4亿元,年均增长23.46%。镇街可用财力逐步壮大,为镇街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保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省对县财政体制的调整及我县“保优争强、统筹发展”工作目标的确定,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面临新的课题,再加上现行体制将于2004年底到期,如何适应改革形势,把握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已成为我县财政管理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有其深远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影响。

(一)国家宏观政策调整影响。

1、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目前国家对出口退税负担机制进行了改革,超过省核定的退税基数外的出口退税,我县财政将负担25%。由于近年来我县外贸出口发展势头较快,从2000-2003年,出口贸易增幅分别为172%、68%、72%、76%,呈连续高位增长态势,预计2004年县财政要承担财力4.0亿元。预计以后年度一般贸易出口增幅均在30%以上,由此出口退税绝对额过大,且财政收入获得的财力增长远远抵不过出口贸易增长带来的退税数额的增长,造成原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巨变,从而直接影响到县镇利益分配格局,对县镇财政体制的设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省对县财政体制的调整。2003年省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财政体制的通知》(浙政发[2003]38号),进一步明确了县级政府事权和财权,这是继中央所得税分享改革后的又一次财力调整,根据该财政体制,原属我县的钱清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缴纳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及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全部上划省级。因此2003年影响我县地方财政收入4300万,这对现行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也提出了新的调整要求。

3、农村税费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2003年农村税费改革初出台时直接影响我县可用财力5000万元,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2004年再出台的农业税减免政策,又直接影响我县可用财力1100万元,这为确保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不反弹,确保镇(街道)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此需要支付的改革成本也显而易见,这又对县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提出了新要求。

(二)适应加快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需要

1、推进城市化,加快一流县城建设的需要。1999年县行政中心迁址柯桥,随着“两个一流”目标的确定,和“一主三副二群”县域城市体系的基本确立,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要求县财政集中财力加大对县域中心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投入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据统计:2000—2004年1—7月,我县对县域中心的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投入累计已达216亿,其中财政安排30.2亿元。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要求县财政加强调控,提供更多财力支撑的需求也日益高涨。

2、贯彻“保优争强、统筹发展”工作目标的需要。财政管理体制的设立和完善应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总目标,运用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充分调动镇街发展经济、培育税源的积极性;按公共财政的要求,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三有一化”、“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等改革,重点保证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新型合作医疗、城乡困难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等大社保体系的构筑,保证全面小康新农村建设,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支出。

3、贯彻“以县为主”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根据上级对教育、卫生管理体制实行“以县为主”的改革要求,在教育上,我县已确立“全县统筹、以县为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在农村公共卫生上,“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也在逐步深入贯彻。因此,合理界定县镇两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充分调动县镇两级政府共同办社会事业的积极性,需要对现有县镇财力分配格局作适当调整,以确保上级相关改革政策顺利贯彻到位。

(三)促进镇街经济持续、协调、有序发展的需要

1、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由于历史的、地域的诸多因素影响,平原镇与山区镇之间的发展差距仍客观存在,镇与镇之间财政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一些欠发达的山区镇组织收入难度很大,由此带来可支配财力较少,四个山区镇地域面积占全县44.50%,辖区人口占全县的20.90%,但组织收入只占全县镇(街)的3.84%。虽然在前轮体制中作了适当倾斜和平衡,但积累性问题的解决还需有一个稳定的政策,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治本之策是调整利益分配格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从财政工作上,要全面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和财政收入完成情况,重新确定财力分配和转移支付格局,进一步完善县镇财政管理体制。同时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经济发达镇(街)有更快的发展速度,并有更多的财力贡献。

2、收入级次划分尚不准确合理。一是县行政中心迁址给县城中心带来无限商机,推动了三产发展和经济的增长,税收收入也有了新的增长点。二是但由此部分镇(街)因利益驱动,各自出台一些奖励政策,从县内其他地区“引进注册”房产企业,既妨碍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也造成县镇两级政府可用财力的流失,影响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和预算的严肃性;三是技术原因,未能将国税部门征收的新办企业所得税纳入镇参与体制分成收入,使该部分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在对镇的财力分配上得不到体现。

3、现行街道财政体制中事权与财权设置尚不对称。2001年县府调整城区行政区划后,将原城区的三个镇调整为四个街道,在财政结算上作为过渡仍参照镇财政体制,这对于街道职能的顺利实现、城区维护管理和城市社区化建设等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但事过3年,现行街道财政体制中的问题也凸现出来,街道与镇之间行使政府职能有所不同,一定程度存在街道事权与财权设定不对等;即使街道之间,在综合经济实力、财政收入、财力分配等方面也存在差距,事权也不尽一致,如果县里不作调控将不利于街道间平衡、协调发展。这种事权分配上差距导致的不合理,需要通过调整财政管理体制予以解决。

三、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难点和方向

财政体制调整涉及县、镇(街道)的财力分配、事权的划分和既得利益的调整,由于受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制定调整方案中存在着许多改革难点,主要有:

(一)事权和财权如何进一步合理划分

事权和财权关系问题上,事权划分是财权划分的前提,以事权为基础划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及管理权限,是建立完善、规范、责权明晰的分级财政体制的核心与基础。由于种种因素制约,在前几轮的财政体制方案中并未真正解决好这个一直困扰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问题。由于县镇两镇政府的事权不清,职能范围边界不明,这使划分各级政府的财力缺乏科学依据。一是街道的事权与财权如何界定。从街道办事处承担的政府职责来看,其主要职责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街道居民工作,搞好社区管理与服务,密切政府与居民的联系,保持基层的稳定,财政应保障其支出的需要。但街道办事处不是一级政府,只是政府的派出机关,是否必须通过设立街道一级财政的方式来解决?二是目前我县已确立了“全县统筹、以县为主、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但在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成人教育方面仅仅规定了由县、镇(街道)共同负责办学和管理,对事权和职责未作具体的划分。三是2003年国家出台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后,面对日益增加的地方财政负担,县、镇两级如何合理分担等。上述未确定因素都给县、镇如何合理划分事权和财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调控与激励如何进一步科学设置

激励与调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激励政策需要较大的财力分配来调动镇街发展经济、培育财源,节约支出的积极性,满足镇街对财力分配上较高的期望值;而实现全县“保优争强、统筹发展”的工作主题,又必须增强县级财政的调控能力,集中财力保障公共财政向全社会覆盖的支出需要。激励政策的实施能通过发挥镇街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做大做强综合财力,使增强县级调控能力得到财力保证,同时县增强调控能力后,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使全县得到持续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激励政策和调控政策中找到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成为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制定中的重点和难点课题。

(三)引导和监管如何进一步有效把握

镇财政作为镇一级政府的财政,应向同级人大负责。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镇财镇理”的原则,县级财政部门对其主要起到业务指导作用。虽然我县已全面推行同级人大对预算早编、细编、执行情况的指导和监督,以强化预算管理,但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镇人大对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尚未完全到位。加强财政监管,对财政资金的绩效追踪、监管评估机制的建立等一直是尚待破解的难题。如何通过业务指导、制度引导、加强监管、积极探索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考核,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并把,财政预算更好地纳入法制化轨道,已成为县、镇财政急需共同解决的难点问题和重点工作。

三、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县对镇财政体制已取得的成效、改革所处的背景和面临的困难,在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确定过程中,我们应着眼于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管理体制,紧紧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工作目标,按照“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有所积累、四要增强调控能力”的要求,合理界定县、镇两级政府事权与财权,在此基础上增强县级财政调控能力,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坚持发展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充分保障镇级财政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的原则,以充分调动县、镇两级政府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壮大财力的积极性,并最终建立健全分税制基础上的公共财政体制。

(一)围绕“保强争优、统筹发展”的主题,增强县级调控能力,适度把握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随着中央、省对县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公共财政覆盖面的扩大、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和财政支出保障重点向社会保障转移等因素,都需要县级财政拥有较强的调控能力。增强县级财政调控能力,主要是提高县级机动财力的可支配和支出效率,其主要形式是在保证镇级财政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通过调节增量财力分配来增强县财政调控能力。根据目前县镇两级政府的职责和事权分配,建议镇级财力占全县比重以25%-30%为宜。增加的县级财力应全部用于对政府必须保障公共财政支出如教育支出、税费改革等所需支出,在财力分配中以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重点保证。同时为统筹城乡平衡协调发展,对镇街超收分成实行统筹金制度,专项用于城乡统筹发展及镇街“以丰补歉”等支出。

(二)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基础上的县、镇财力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一个完整的原则。只有效率优先,经济得到发展,效益得到提高,社会财富得到增强,可供分配的地方财力大大增加,才能有条件兼顾公平,并从先富达到共富。只有兼顾公平,协调地区发展,缩小收入差距,保持社会稳定,才能为提高效率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一原则也与我县确定的“保强争优、统筹发展”工作主题相一致,在实践中必须将镇街可用财力的分配与其创造的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相挂钩,合理划分收入级次。根据“保强争优”的原则,对镇街上解的财政收入实行上解返还等的收入贡献激励政策。同时根据“统筹发展”原则,核定镇街财政支出基数,并按镇街综合经济实力、财政收入贡献、财政保障规模等指标,按一定的权数综合后,分配给镇街基本发展资金,以促进各镇街统筹协调发展。

(三)加强政策衔接,合理调整镇街事权和财权。

事权和财权相结合,事权划分是财权划分的前提,以事权为基础划分各级财政的收支范围以及管理权限,这是建立完善、规范、责权明晰的分级财政机制的核心与基础。在新一轮县对镇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中也必须对镇街事权和财权进行合理的调整和界定。具体包括街道财政体制的设定、教育及公共卫生及出口退税负担等方面。

对街道实施过渡性财政管理体制。从我县实际来看,街道正处于转轨期,各街道经济发展情况、所处地理位置都不同,其承担的政府职责也不同,因此,在街道财政管理体制的设定中,必须充分考虑街道实际,实行过渡性财政体制,在保障街道的基本财政支出的前提下,提取其机动财力的一部分,作为统筹发展基金,专项用于有关公益性、基础性基本建设项目,使街道之间得到协调发展,并为进一步推进街道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作准备。通过采取这种较为规范而又灵活的管理办法。

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事权和财权进行调整。对镇街范围内义务教育事业、农村公共卫生事业作为镇级政府的职责范围予以明确,在县镇财力分配中,为确保镇街义务教育、农村疾病预防和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和健康教育等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经费的财政投入,可由县镇两级共同承担,并以支出基数和转移支付的形式予以确保。

根据出口退税负担情况,建立外贸转型县镇联动机制,对超基数的出口退税,县镇两级按一定的比例共同承担。

(四)优化支出结构,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

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重点支持公共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同时县镇两级着眼于确保完成政府职责任务,在确保实现当年财政收支平衡、确保完成政府职责任务的前提下,区别轻重缓急,合理确定财政支出顺序。镇级财政支出的重点主要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费的支出,以及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生态保护等建设资金。同时县对镇要继续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按照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支出水平不低于税改前的原则,加强对镇街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事业的健康发展,以进一步推动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面。

(五)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3

一、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省委九届四次全会和市委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着力推进“建设财政”向“民生财政”、“服务财政”的转变,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以事权定财力、以责任定财力的财政管理体制,做到“财力向下倾斜、缺口留在县上”,加强县乡财政管理,提高基层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二、进一步推进县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一)规范县(区)、乡镇事权,落实县(区)、乡镇支出责任

根据农村综合改革的目标,乡镇政府职能主要包括落实政策、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等。各县(区)应按照乡镇职能范围,规范乡镇事权,科学测算乡镇履行事权必须的支出项目和标准,足额匹配相应的财力给予保障,明确乡镇的支出责任,不得将属于县(区)的支出责任转嫁给乡镇。凡属应由上级政府承担的支出,上级财政必须足额筹措资金予以保障,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乡镇配套,上级委托乡镇政府承办的事务,要足额安排专项拨款,不留资金缺口,要切实减轻乡镇支出压力,避免乡镇因必须的支出无财力保障而新增债务。

(二)完善“乡财乡用县管”财政管理方式

在坚持法律主体地位、预算管理权、资金所有权、资金使用权、资金审批权、债权债务“六不变”的前提下,对乡镇财政继续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收入统管、支出统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乡财乡用县管”财政管理方式。

1.预算共编。乡镇财政按照县(区)财政部门规定的部门综合预算口径和程序编制、上报预算,由县(区)财政部门审核并将涉及乡镇的各项经费预算直接下达给乡镇。乡镇财政应按照法定程序向乡镇人代会报告上年度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及县(区)财政下达的当年度收支预算。

2.账户统设。乡镇财政要继续坚持“零户统管”,实行集中收付。有关账户的开设应由县(区)财政按规定审查批准。

3.收入统管。撤销乡镇金库,各项财政收入分别全额缴入县(区)国库和财政专户,由县(区)统一管理。县(区)政府不得对乡镇政府下达财政收入任务,不得将乡镇收入与其支出挂钩考核。

4.支出统付。乡镇财政支出以乡镇年度预算为依据,应由财政保障的乡镇人员经费包括村社干部基本报酬、民政优抚、抚恤救济等要全部纳入县(区)本级财政通过金融机构直发到人,按时足额兑现。乡镇公用经费由县(区)财政局按预算和月均进度按月拨付到乡镇财政所,专项经费按照项目管理相关规定拨付。县(区)不得用乡镇当年预算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专项经费抵扣以前年度借款。

5.采购统办。凡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乡镇各项采购支出,由乡镇提出申请和计划,经县(区)财政局审核后,交县(区)政府采购中心集中统一办理,采购资金由县(区)财政局直接拨付供应商。

6.票据统管。乡镇财政所统一管理财政票据,统一在县(区)财政局领用、缴销财政票据,对执收单位实行“凭证购领、限量供应、验旧购新”制度,坚持“票款同行、以票管收”原则,严禁乡镇坐收坐支、转移和隐匿财政收入。

(三)进一步加强财政改革和管理

坚持生财抓发展、聚财抓征管、用财抓节俭,改革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继续深化部门综合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以推进收入管理、支出管理、公共财政监督三大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坚持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积极建立不准举债、不敢举债、不能举债的控债机制。建立健全财政、审计、监察“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三、积极推行“村财民理乡监管”财务监管方式

为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收支行为,坚持不改变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主体权、资产所有权、资产使用权、资产收益权、资金使用审批权、经营自和债权债务关系的原则,在清理资产、核对账目的基础上,按照《会计法》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由村委会依法委托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实行“统一开设账户、统一资金收付、统一票据管理、统一集中代管、统一分村社核算”的监管办法。乡镇会计核算中心要切实做好村财务收支的总分类和明细分类核算工作;建好村级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管理,严防资产流失;监督村级财务公开,定期张榜公布;会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代管各项村集体资金,并适时向村民民主理财小组报告情况。

四、加强财源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基本支出保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

(一)加强财源建设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要按照“构建大交通、培育大产业、争取大政策、促进大和谐”的要求,因地制宜,着力在基础设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发展、旅游经济、城镇建设等五个方面寻求重点突破,夯实财源基础,做大财政收入分配“蛋糕”,不断提高财政保障能力。

(二)建立健全乡镇财政基本支出保障机制。认真清理核实乡镇财政供给人员,凡国家政策规定应纳入财政预算的工资、津贴、补贴和参加社会保险的支出,必须不漏项目、不降标准地全额预算。科学制定乡镇公用经费分类定额,确定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常年性项目支出。根据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要逐步提高乡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等六大问题作为改善民生的重点,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紧紧围绕实施“民生工程”、“十件惠民实事”和解决农村“四难”问题,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积极支持“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事业发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三)建立健全村级支出保障机制。在任村、社干部误工补贴及村办公经费补助标准不得低于《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村社干部误工补贴及村办公经费补助标准的通知》(川府函〔2006〕137号)规定的最低标准。完善村、社干部误工补贴激励机制,继续推行“固定报酬+绩效报酬”制度,并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提高以及村级组织机构调整的需要适时调整村、社在任干部的补贴标准,建立村、社在任干部补贴的稳定增长机制。

(四)建立健全对乡镇财政的激励约束机制。各县(区)要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乡镇落实国家各项惠民政策、执行收支预算、控制和化解乡村债务、支持经济发展、强化财政财务管理、履行村级财务监管职责等工作情况,严格考核奖惩,确保乡镇各项支出责任和职能职责的落实。

六、规范乡镇财政职能,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监管

(一)完善乡镇财政机构。分乡镇设立乡镇财政管理机构,不设立片区财政中转机构。乡镇财政所、乡镇会计核算中心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乡镇财政所和会计核算中心的人员实行县(区)、乡镇双重管理,任免、调动以县(区)财政局为主,年度考核由县(区)财政局和乡镇共同实施。合理确定乡镇财政所人员编制,选配好乡镇财政所长,并可按副科级配备。

(二)明确乡镇财政职能。乡镇财政的主要职能是:贯彻国家各项财政法律、法规,落实国家各项财政政策;建立健全各项财政财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约束,落实各项支出责任,确保收支平衡;管理乡镇财务、资产、债权债务;管理监督各项专项资金,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监管村级财务、资产和债权债务,村级会计核算;负责辖区内的会计管理;引导、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

(三)加强县级财政对乡镇财政运行的监督。各县(区)财政要围绕“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禁新增债务、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三个重点,切实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完善措施,加强对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指导和各项支出的监督工作,不断提高乡镇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4

    财政局预算处副处长徐熙和毕业于统计专业、从事财政管理工作多年、现在预算处工作的刘星,根据自己的体会做了如下介绍。

    徐熙认为,此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财权事权下移,区县相应财权事权扩大;收入由原来的分级管理变成分税管理,彻底分税。以上两项工作与统计部门有直接的联系。他说,无论是财权事权下移还是实行彻底分税制,其实质就是要打破所属观念,强化区域整体发展。与此相适应,财政指标已经先行一步,税收统计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客观上要求统计部门的核算要配套,即推行区域统计。

    推行区县在地统计,这项工作作为2000年全市统计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增在加紧准备。从统计管理范围看,统计部门将由原来的条条管理走向客观要求的区域化管理。但是,这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统计的要求还不仅仅在于实现区县在地统计。

    刘星认为,今年出台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统计工作在诸多方面均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他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客观上促使区县政府关注的焦点发生了变化,他要关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特点,在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时,其考虑的出发点是将财政指标所提供的结果作为决策的方向,即关注的是:哪些增长点是税收的增长点,哪些产业既有发展前途又能增加收入,既能提高居民收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等。因此,作为为区县政府服务的统计部门,应具备适应本区域经济发展特征的统计核算制度,所提供的指标、核算口径要配套。这是一个联带的影响和要求。另外,还要求区县在统计核算上的规范、统一及横向可比。目前的缺陷是:18个区县所能提供的指标,在口径、范围上均不统一,不可比。过去,区县资料对财政的影响不大,现在则不同了,不但有联系而且与财政关系重大。比如,市财政核定的转移支付的数额多少,主要依据来自于统计数据。转移支付手段将是市财政用以调节区域间财力分配、保证区域基本需求的手段。转移支付数额的测算方法,主要是依据诸多的统计指标,运用因素法、回归方程得出分配数额的多少。因此,要求分区域数据必须是可以比较的,提供的数据必须是准确的。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财政分配结果的正确与否。从这个角度看,要求区县统计核算要规范化,避免随意性;同时要求市一级统计部门加强对区县统计数据的考核规范,保证向社会、综合部门提供的数据是可用的,而不仅仅要求只是有数。

    站在这样一个层面看待这个问题,徐熙说得更直截了当。他说,将来财政再分钱,矛盾的焦点不在财政部门,而在于统计核算的数据质量,数字的准确与否决定着财政分配的合理程度。同时,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行业发展决策问题上,决策的依据仍然还是统计数据。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5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 省直管县 株洲

2010年,湖南省在全省推行“省直管县”改革,此次改革是继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又一次体制重建,株洲市醴陵市、攸县、株洲县、茶陵县、炎陵县5县均列入其中。改革实施以来,效果如何,对各级财政收支、经济造成哪些影响,存在哪些问题,株洲国库展开了专题调研。

一、“省直管县”基本情况及主要措施

(一)基本情况

此次,株洲市纳入改革的5个县,2009年,人口总量282.59万人,gdp总量502.41亿元、财政总收入34.14亿元,分别占株洲市人口、 gdp、财政收入总量的73.82%、49.06%、31%,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低于株洲市平均水平8972元、1669元。5县中株洲县、茶陵 县、炎陵县gdp总量在全省122个县(市)区 (不含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五大示范区)中分别位列66位、70位、112位,属落后贫困县。

(二)改革的主要措施

此次改革的核心内容包括“省直管县”财税体制改革和收入分享改革两个方面。

1、“省直管县”财税体制改革。与浙江、湖北、吉林等各省相似,即对财政体制的制定、转移支付和专款的分配、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财 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全部实行省对县直接对接,地级市与县(市)在财政管理体制上相互独立,同时保留了市对县市财政业务指导、工作衔接和监督管理等职能。

2、收入分享改革。包括分享税种及基数核定。分享税种可以概括为“两分两调两放”6个字。“两分”即分享增值税、营业税。将除湖南中烟公司和华菱集团的增 值税继续作为省级收入以外,其他行业增值税地方25%部分,改为省与市县按25:75分享;将除高速公路和铁路建安营业税及属于省级的铁路运营营业税继续 作为省级收入外,其他省属企业营业税与原属市县营业税,改为省与市县25:75分享;“两调”,即调整所得税、资源税分享范围。将原属省级的省电力公司、 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财信控股等企业所得税地方40%部分下划市县,按省与市县30:70比例分享,并改变跨市县企业所得税分配办法,实行总分支机构按比 例缴纳。将资源税原省与市州按50:50比例分享调整为省与市县按25:75;“两放”,即下放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将原省市县按50:50比例 分享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下放市县,增量部分省财政不参与分享。二是核定基数。以2009年1-10月的实际完成数加后两个月推算数,作为增值税、 营业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新下放的企业所得税等税收基数。

二、改革取得成效

(一)省与县对接,财政资金运转效率提高

改革前,除了大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和少数专项转移支付直接分配到县市,其余都需要通过市级财政再分配,使得一些上级往来资金不能及时拨付到县。改革后,县 财政的资金调度由省财政直接划拨到县,减少了划拨资金的中间环节,各种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基本能够按时间进度划拨到位。5-7月,改革5县共计接收上级往 来资金8.1亿元,同比增长11.42%,若剔除“两税”返还数,实际增长244.68%。上级转移资金到位及时,县财政对公共领域投入明显增强,对支持 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保障起到了积极作用。5-7月,改革5县办理财政支出13.69亿元,增长36.92%,占到1-7月支出总额的45.08%,其 中:交通运输、科学技术、公共安全、农村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城乡社区事务同比增长均在50%以上。2010年二季度,5县农民人均收入3970元,同比 增长15.7%,较2009年同期上升5.9个百分点,增收538元。

(二)部分税种下放,县级一般预算收入增加

改革后,市不再参与县税收分成,省将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全额下放给县(市),同时把原省与县五五分成的资源税再下放25%给县市,株洲市县级一般 预算收入增长。5-7月,县级一般预算收入17.94亿元,同比增长51.52%,月平均入库5.98亿元,较改革前月平均多收1.88亿元,增长 45.85%。1-7月,县级一般预算收入34.42亿元,同比增长30.87%(见表1),其中: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同比分别增长 83.89%、44.89%、72.39%。

(三)省级财力壮大,省级财政调控能力增强

此次改革,将增值税地方25%部分,地方营业税改为省与市县25:75共享,虽然在已实行改革的省份中最低,但依然大幅度提高了湖南省省级收入份额。 1-7月,株洲市共计上划省级收入5.55亿元,同比增加3.26亿元,增长70.15%(见表1),较2009年同期上升68个百分点。其中,5-7 月,省级增值税、营业税分别入库0.65亿元、1.4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0%、752.94%,共计增收1.83亿元,占到1-7月省级增收额的 56.13%。省级财力增加,按照改革精神,省将把增量资金更多投入到欠发达县市,这将对实现我省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

(四)省、市双指导,县级财政管理水平提升

改革后,省里的很多会议、培训班直接开到县级,使县里了解各种财政信息更及时、更全面,对各种财政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到位;同时保留了区市对县市财政业 务指导、工作衔接和监督管理等职能,市里的重要会议、重大改革县级财政也都参与。省与市双重领导与帮助,大大提高了县级财政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对提升5县财政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目前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市县收入质量下降,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大

此次改革省将土地增值税、土地使用税下放给县市,将增值税地方25%部分、营业税作为省与县(市)共享收入,这种“分享主体税种,下放土地管理税种”方 式,导致地方政府更加注重契税征管、非税收入的挖潜、土地交易市场的盘活等,使地方收入质量进一步下滑,同时更加依赖于房地产市场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压力 加大。1-7月,株洲市地方税收收入24.05亿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的45.36%,较2009年同期下降4.2个百分点,其中:市、县级增值税、 营业税12.21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比重的23.03%,较2009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契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 让金收入7.7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的14.52%,较2009年同期上升10个百分点,多增6亿元。二季度,5县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23.78 亿元,增长60.2%,较2009年同期上升8个百分点,而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2.3亿元,同比仅增7.8%。

(二)部分县市财力减弱,改革促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

省直管改革,减少了管理层次,目的是增加县级财力,扩大县级管理权限,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部分县市财力不增反降,改革促经济发展作 用不明显。截止7月末,5县中株洲县、茶陵县、攸县财政库存余额同比分别下降51.6%、19.62%、13.88%,共计减少1.3亿元。2010年二 季度,5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53亿元,同比增长14.8%,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47.56%,较2009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增幅较株 洲市总水平低0.7个百分点,较2009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

    1、部分改革配套措施未实施,省对县扶持有限。改革后,省级财政管理单元由原来的14个增加至93个,管理幅度是改革前的6.42倍,管理单位剧增,管理 事务增加,加上改革涉及面广,很多改革配套管理措施目前尚未落实,部分县可自主支配财力减少。一是全省“两税”返还暂停。仅此一项5县共计较2009年减 收5900万元,下降39.33%;二是按新体制核算1-4月县级600万净调入资金8月仍未到位;三是省对县支持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改革后,省直拨 资金效率提高,但转移资金绝大部分是专项的转移支付,只是在原来设区市应得的大蛋糕里,由省里直接拨付给县,并没有把蛋糕加大。

2、市帮扶县积极性削减,贫困县获上级扶持减弱。改革后,虽然省明确提出鼓励市级继续对县市给予支持和补助,株洲市政府也表示将继续按照2009年标准给 予县支持,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各项改革配套方案不明朗时,市对县支持进度有所放缓。如,2009年,株洲市政府提出“农民用水,政府买单”农村水费改 革,当年市财政对5县补助农村水费改革支出1020万元。改革后,截止7月底,市财政对县农村水费改革补助支出为0。

3、收入基数重新核对,部分县市收益受损。“省直管县”改革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是核定收入基数,是以2009年前10个月的实际完成数加后两个月收入数 (后两个月收入测算数按前10个月月平均收入的1.24倍计算)确定改革后的收入依据和省财政转移支付的拨付指数。这一方案显然不利于2009年基数较低 县市。如,茶陵县属于老少边穷县, 以采掘、建材、冶炼、铸造为四大支柱产业。在前两年,茶陵县受冰灾、金融危机、落实环保等政策因素的影响,关、停了一些冶炼、造纸企业,再加上落实各项优 惠政策办理退库,增值税等主体税种连年减少,2009年增值税减收35.48%,尤其港澳和外商企业和私营企业减少幅度较大,分别达44.15%和 56.56%。以2009年增值税减收35.48%的基数核定改革后的增值税收入数,增量部分则进行调整,基数核定后,茶陵将减少收入900万元。

(三)市级调控能力减弱,市本级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近年来,为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株洲市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债务规模大幅扩大,偿债压力明显加大,2010年市本级需偿还政府债务规模达 33.35亿元。旧体制下,市本级不但掌控了自身财力,同时库存中还包含着中央、省对县转移支付资金的一部分及县上缴收入,市财政可调剂资金较充裕。改革 后,省直接对县拨付资金,县不再向市上缴收入,部分税种分享比例变化,市财政掌控资金减少,资金调剂能力明显减弱,收支矛盾突出。截止7月末,市本级一般 预算收入12.01亿元,同比增长8.75%,较2009年同期下滑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28.75亿元,增长81.7%,较2009年同期上升60 个百分点,市本级库存余额6.1亿元,同比下降47.27%,较年初减少9.8亿元。

四、相关建议

(一)加快“省直管县”体制建设步伐

一是建立健全省、市、县财政网络体系建设。以做到省、市、县既实现数据共享,确保工作联系和沟通顺畅,又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尽快完善改革配 套政策。财政体制变化、收入分享改变,各项原有制度已不适应新体制要求,必须尽快完善、出台新的配套政策方案,以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三是优化支出结构,落 实对困难地区的扶持政策,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重,增加基层财政的可支配财力,解决县乡财力不足问题;四是完善市、县、区激励机制,安排一部分资金,把资 金与地级市管理省直管县的工作成绩结合起来,安排一部分资金,把奖金与省直管县自力更生、落实各项省级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激励制度的设计,鼓励地级市与改 革县(市)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帮助县(市)级政府发展经济,鼓励县(市)级自力更生、自我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五是逐步实现完全“省直管县”。 建立完全的省直管县体制,既包括财政方面的省直管县,也包括社会事务和干部人事方面的省直管县,因为只有把事权划分清楚了,才能调整和规范省与县的收支关 系,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从根本上保证省直管县的持续健康有序运行,避免由于财权、事权不统一,而造成的内部运转的不协调。

(二)以改革为契机,做大做强县级财力

一是县财政积极对上衔接,全力争取支持。“省直管县”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县级政府要把握这一利好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 持,增加地方财政力。在省直管扁平化管理体制下,省级管理幅度过宽可能产生辐射递减以及在体制改革过渡可能产生衔接不畅等问题,地方政府应超前计划,积极 研究省委、政府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把握上级动向,通过多种途径主动加强对上衔接,积极推介县域特色资源和产业,努力引入省级资金和优质项 目,以此拉动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税收增长;二是强化税收征管。加大财税征管工作力度,坚持大税小税一起抓,正常收入和清理欠税一起抓,税收、基金一起 抓,实施全方位监管,确保实现的财政收入全部清缴入库;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体制,将原属省级的电力、石化、冶金、有色四大行业增值税,重点工程营业 税、金融保险税以及其他省属企业营业税下划。地方政府要抓住这一重点,优化投资环境,集中全力引进一批骨干税源企业,同时加快金融业发展,在良性互动中, 以获取更多税收。

(三)紧密市区联系,促进市区财源建设

改革后,各市区要重新定位设区市功能,要突出“经济区域”原则,打破市区界限,切实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共同促进市区财源建设。一是大力培植区级财源, 形成多层次、多产业、多所有制、多区域的稳定的财政收入增长点,以保证区级财政正常运转和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同时区经济要主动融入市经济发展圈范围, 不搞重复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二是市要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以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来带动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通过城乡结合,条块结合,内外结合 来组织开展各地经济活动,特别是在交通网络建设方面,要注意城乡统筹兼顾,形成辐射市区以外乡村的交通网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下基础,从而促进区域 经济发展;三是依托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发展,利用三市合力,引进新型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加快地方财源建设。

参考文献:

[1]2010,《湖南省财政体制改革收入管理和基数核定办法》

[2]傅光明,2007,《湖北的省直管县--中部地区财政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50—1979年实行“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1980—1993年实行“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以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1950—1979年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形成“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一框架下,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多次调整。1950年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951—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1958年实行以收定支、几年不变的管理体制;1959—1970年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管理体制;1971—1973年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管理体制;1974—1975年实行收入固定比例留成、支出包干管理体制;1976—1979年,恢复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多次变动中,高度集权始终是这一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

(二)1980—1993年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自1980年起,在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和地方财权的同时,实行了“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管理体制。1980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8年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分配体制。财政包干管理体制实施后,地方财政的地位逐年上升,中央财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滑,到1993年已下降到22%。这一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中央财政所得比重较低,宏观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二是由于不同地区财政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拉大了地区间差距。

(三)1994至今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1994年,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实行了分税制的重大改革。基本内容是: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收入按照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征管机构;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从1994年开始,税收返还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增长率挂钩,各地区“两税”(消费税和75%的增值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0.3%。此后,又调整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在中央与地方分享的比例,调整了金融保险营业税收入划分比例。2002年进行了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及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分税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行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总体实力显着增强。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万亿元台阶,2003年、2 005年又相继突破2万亿和3万亿元大关,2007年达5.13万亿元。我国人均GDP也于2006年突破2000美元大关,正向标志着全面小康水平的人均3000美元目标迈进。二是中央进行转移支付、均衡地区发展差距的能力增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明显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提高到2007年54%,中央财政从东部发达地区净集中21 390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分别净补助10 249亿元和13 891亿元。初步估算,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的一半以上财政支出,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供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为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二、近几年完善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具体措施有:

(一)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截止2007年11月,全国有24个省(区、市)推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省财政在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接核定并监管到县,提高了县级财力。浙江等省份还扩充了县级经济管理权利和财权,将县纳入与市同等的管理级次,由省直接管理。浙江省除在“省直管县”中建立增收分成机制,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和增收的贫困县进行奖励外,在事权改革方面,主动向县一级下放经济管理职权,从2002年8月起,该省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绍兴、温岭、慈溪等20个县(区),扩大的管理权限涵盖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个大类、313个具体事项,几乎囊括省、市两级政府所有的经济管理权限,并包括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使地(市)和县(市)成为平行的预算单位,县财政和地(市)财政一样直接对省财政负责。

(二)理顺县乡财政关系,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各地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状况及财力增长能否满足自身支出需要的情况,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理顺县乡财政关系,大致形成三种县对乡财政管理体制类型:其一,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即县财政在合理界定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基础上,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对乡镇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这种体制的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乡镇。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的乡镇(如广东省虎门镇)大多采用这种管理体制。其二,包干型财政体制。即县与乡镇按照税种划分收入,收支均由县财政核定,实行超收分成(或留用)、短收不补(或补助)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主要是原财政包干体制的延续。其三,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免征农业税、农村义务

教育经费上划县后,乡镇收入规模偏小,自身财力无法满足支出需要,为保障基层机构正常运转,实行这种管理体制。从河北省试点情况看,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收入统缴。撤消乡镇国库,乡镇财政收入计划由县直接下达给收入征管部门,乡镇财政收支预算统一纳入全县财政预算编制范围。二是支出统管。乡镇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专项经费、村级经费由县财政按县(市)统一标准安排。三是政策激励。对各乡镇实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超收分成”的办法,形成激励机制

,以一定年份为基期,核定各乡镇地方预算收入基数,从第二 年起,乡镇级地方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部分,乡镇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从而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加财源的积极性。

(三)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28个省(市、区)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在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财政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享有的债权及负担的债务不变的前提下,县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和票据统管等方面,对乡镇财政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2005年,为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央财政开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三奖一补”政策,引导省、市两级政府在财力分配上向财政困难的县乡倾斜,鼓励县乡增收节支、精简机构和人员,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县乡财政困难得到初步缓解。“三奖一补”政策调动了省、市、县政府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省份比照中央财政的做法,采取措施大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福建省实行“六挂六奖”措施,对县级收入增长、削减赤字、精简机构、增产粮食、化解债务、向下转移财力等方面进行奖励。重庆市筹集资金3.3亿元,对化解乡村债务的区、县实行奖励和补助,并要求各区、县将“三奖一补”资金的80%以上用于偿还债务。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本保障了县乡政权的基本运转,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但由于财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财政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县乡财政保障水平偏低。尽管取消农业税后,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地方的财力减收进行一定补助,中央财政也实行旨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三奖一补”政策,但与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县乡财政仍有缺口,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仍处在较低水平,农村一些必须由县乡财政承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难以得到有效提供,县乡财政困难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缓解,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转的长效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由于受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合理财政制度和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很难彻底改变,财政资金在城乡间分配仍然不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资源节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约束机制不健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呈逐步扩大趋势。如,2006年底,我国的GDP总量只占世界的5%-6%,但却消耗世界近25%的钢材、34%的煤炭、50%的水泥。我国万元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5倍、日本的4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5倍。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 588.8万吨,仅次于美国。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如果不能建立资源节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约束机制,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将很难持续。四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目前,有的财政体制改革措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如,有的省实行“省直管县”,只是将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库调度资金直接测算拨付到县,支农等专项资金还需层层申报、层层拨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总体上看,目前,省以下政府间的事权、财权、责权没有完全理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浪费比较严重。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思路

(一)合理界定收支范围,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管理体制。一是要根据支出受益范围等原则,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要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引导性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范围。要充分考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及各地的财政能力,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负担比例,引导地方政府将公共资源配置到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二是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保证各级政府有行使职责的财力。要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中央与 地方的收入划分,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扩大政府间收入划分的覆盖面。结合政府间支出权限划分的调整及逐步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等措施,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按照税收属性,将容易造成税源转移和跨地区间分配不公的税种改为中央固定收入,适当调整共享税分成比例,兼顾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及现阶段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组织收入方面的积极性,减少因市场等因素对地区间收入转移的影响,促进统一市场形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合理确定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彻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完善“三奖一补”的激励约束机制,归并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建立县乡最低财政保障机制,要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基层政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省级政府在调节省以下财力分配方面的责任,建立省以下财力差异调控机制,促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建立县乡政府支出安排绩效评价体系,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确保国家给予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三)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建立民生财政。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支持构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的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义务教育长效机制,实现教育公平。逐步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农民工待遇。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逐步在全国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支持廉租房建设,增加住房供给。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逐步建立生态型、效益型财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的支持力度,鼓励这些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历史积累的社会问题。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制度。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机制,改变长期以来企业排污成本与治污成本倒挂的局面。

(五

)创新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实行阳光财政。要改变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上而下决定的传统做法,引进民主机制,建立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如,对农村公益事业,政府可给予奖励和补助,逐步建立农民筹资筹劳、社会广泛资助、政府财政奖励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在重大民生支出管理中要引入绩效评价机制,实行民主理财和透明财政。

(六)加强县乡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县乡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一,完善和加强县乡财政监管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7

关键词:财务集中核算 财务体制的改革 行政事业单位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财务领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级财政部门依据《财务法》等有关政策、法规的精神,结合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的要求,进行了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这在我国没有足够的经验可资借鉴,必须注意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及其分析评价

目前全国各地行政事业单位试行的财务管理模式多种多样,适用对象各异,有适合省、市级的财务核算中心模式及财政集中支付模式,有适合乡镇级的“零户统管”模式,有适合村级的“村帐多管”模式,有适合财政拨付资金量大,财务核算较为复杂单位的直接管理模式。

(一)存在的具体模式中最重要的两种包括:

其一、财务核算中心模式。该模式是在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或行政主管部门设立独立的财务核算中心,隶属于财政部门或行政主管部门,在行政上和业务上都归财政或主管部门领导或指导,对各单位的财务工作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核算”,融财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的市级财务集中核算模式,选择了一部分业务单纯、资金使用量小、单位规模不大的行政事业单位,取消了单位财务。单位只设报帐员,将其各项财务收支纳入了财务统一核算范围。但该模式使财务人员的服务管理职能弱化,财务人员参与单位经济决策的租极性与主动性受到抑制,解决方法是把财务与财务人员分开,即把财务管理人员留在单位;把财务人员集中到财务核算中心,把财务核算和监督职能纳入财务核算中心。

其二、财政集中支付模式。该模式是统一办理和具体承担全额预算单位所有资金的收付结算。凡纳入支付中心管理的部门和单位,除将其在商业银行开设的预算内和预算外帐户移交到支付中心,由支付中心在中心总帐户下开设单位明细帐外,单位的审批权责、资金开支渠道、预算定额、资金性质、财务机构职责均不变。

(二)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有三

其一,内容不同。前者是集财务人员管理体制、综合财政管理、财务监督、财务基础工作规范化、财务手段现代化、财务服务社会化等综合功能于一身的全方位改革。后者仅仅是以财务人员管理体制为单一内容的改革。

其二,财务监督力度不同。前者统一了财务核算和监督,各单位只保留一名或几名报帐员,取消了单位财务。由财务核算中心对各单位的资金收支情况和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后者只是增加一道审批手续,单位的财务财务管理不变。

其三,机构设置不同。前者在政府财政部门内部设置独立的财务核算中心。该中心不仅负责对各单位款项的结新还负责对各单位财务财务的核算,各单位除纳入财务集中管理的报帐员外无财务,取消了单位财务机构。后者成立的财政集中支付中心只负责各单位资金款项的收付结算,不负责各单位财务财务的核算,各单位财务财务机构不变。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财务管理模式不同省市、不同级别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范围、管理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等各不相同,因此,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针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本着规范财务核算和监督机制,因地制宜地建立起适合本地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根据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结合目前通过试点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建议在财政集中支付模式和财务核算中心模式中选择其中一种,由于前者较稳妥,作为一种过渡,可以在实践中推广运行,待条件成熟后再向财务核算中心过渡。市、县级在行政关系上隶属于主管部门的行政事业单位,如果其上级主管部门已经实行财务核算中心模式的,理应比照执行。但如果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地理位置距离主管部门较远,可以采用直接管理模式。

(二)省级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

财务集中核算与财政集中支付是“互为依靠,并驾齐驱”的关系。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外乎是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拨付及使用三个环节施行改革,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预算改革解决资金科学安排、发配问题;国库支付改革目的是减少不必要的支付环节,规范拨付问题;财务集中核算改革。它的理念是解决财政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督问题,同时寓核算、服务于其中。显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诸方面,预算改革首当其冲。而“细化部门预算”是其他各项改革的基础,先有预算改革,继而是国库支付改革,收支两条线改革,招标采购改革,工资统一发放等。

三、财务集中核算与财政集中支付在藁城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中的应用

笔者所在的藁城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是市直属的全额事业单位,担负着藁城市本级政府所有机关单位和直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与核算工作。现结合市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来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实践浅谈财政集中支付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与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二者相结合对规范机关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的积极作用。

实行财政集中支付意味着打破传统的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建立起—套规范的制度、方法和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因此,藁城市在改革过程中,本着“统一规划,先易后难,依次推进,逐步完善”的原则,确定了“先试点、后推广,先入轨、后规范”的实施规划。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藁城市市本级的预算单位陆续纳入了集中支付中心管理。

综上所述,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与财政集中支付制度二者相结合是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改革中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各地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着相当数量自收自支的财政资金,这部分资金尚未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监督管理的范围,如此必然会造成财政资金管理上的一个巨大漏洞,为腐败现象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这一方面,财务集中核算制度监督管理的资金范围囊括了所有的财政资金,财务集中核算制度使我国财务监督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既是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明显标志,也是财务工作已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余世永.《财务人员管理体制应实行多元化》,西部财会,2005(3)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篇8

关键词:财政体制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容 现状 改革要点

一、财政体系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

充分的掌握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是涉事人员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而且能够有效的缓解和规避单位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就目前执行的财政体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掌握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就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属性来看,主要是从事一些公益性和服务性质的业务,所以其财务管理的内容涵盖编制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合理配置单位既有的资源、加强经济审核和管理工作,以确保其应有价值的发挥,为民众事业的发展贡献出一己之力。

二是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来看,相比其他性质的单位,其资金来源比较广泛,不仅包括上级的财政拨款,而且还包括下级单位的上缴、专项补助等形式,相应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比较复杂,要确保单位的资金做到专款专用,避免国有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加强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相比其他单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比较多,所以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也就成为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四是就现代的财政体制来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不仅包括单位财产和资产的预算、核算、稽核等内容,还需要涵盖监督和评价等工作,以确保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应有价值的发挥。

二、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对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内容的分析和研究发现,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和严谨的工作,而且也是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现行的财政体制下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基础和关键,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单位对于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工作以及往来款项的管理都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做根本的约束和保障,致使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自由性和随意性比较高,预算与实际支出存在较大差异,专项资金与实际项目不匹配、往来账款存在较多坏账和呆账的现象,进而不仅降低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和执行。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缺陷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缺陷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缺乏专有的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登记、清查,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者不能清楚的知道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额,进而导致了资产闲置和浪费等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即便是考虑到了清查工作,但也仅仅停留在对登记的账目的清查,而不愿去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核对,正是因为这样,固定资产即便流失了也不会在短期内被人察觉,进而给单位埋下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三)监督管理工作不到位

事业单位与企业管理有所不同,很多企业的管理是比较民主的,而事业单位因为其人员和规模的有限,往往是任何事情都是领导一人说了算,即所谓的“一把手制度”。这一制度会导致领导者的精力有限,无法做到对每一件事情都去处理,从而也就提供了固定资产流失的机会,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就利用领导的忙碌而非法转让等行为以获取私利,进而不仅影响了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应有价值的发挥,而且影响了单位其他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现阶段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又一比较普遍和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单位的财务人员都是一些老财务,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弱,自身所具备的财务管理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财政体制的要求和单位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单位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和提拔机制,工作人员的自身的价值得不到切实的发挥,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比较低。

三、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要点及建议

(一)改革和完善既有的财务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既有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现行财政体制下,提高单位财务管理能力的基础和关键,需要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要采用分类管理的财务管理方式,做到专款专用,杜绝资金的挪用和侵占;二是要严格单位的资金预借支制度,加强对往来账款的管理力度,及时清算,减少和避免出现呆坏账;三是要做好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工作,禁止出现有利于管理范围外的紫金。

(二)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完善需要单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完善日常管理,财务部门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要面面俱到,有任何问题都要记录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即便是价值很小的固定资产;另一方面,要建立管理制度,明确负责人,即实际工作中必须明确分管固定资产的责任人,责任人的工作重心就应该在固定资产的采购、维护、检查上面,明确责任人的权责,在固定资产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他解决。

(三)加强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监督管理力度的加强是现行财政体制下,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又一重点内容,所以需要单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完善配套的制度规范,严格监督管理的指标和标准;二是要构建独立的监督管理部门,增强监督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三是加强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力度,引进ERP等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增加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各个部门之间沟通和协作的力度,在各部门相互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各个部门的时时监督,进而使得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绩效得到稳步的提高。

(四)提高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现行财政体制下改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内容,所以单位的的领导层首先要加大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做好必要的牵引和宣传工作;其次,要鼓励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的提高和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其能够顺利的应对现行财政体制给其带来的新的要求和压力;此外,可以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加强对单位财务人员的培养力度,进而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总之,财政体制下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细的要求,而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所以以充分的掌握现行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善于发现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要点并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不断的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而本文仅是对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探索性分析,笔者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和学习中做进一步的分析和努力。

参考文献:

[1]雷成.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J].财会学习,2016

上一篇:社区新春活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镇综治办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