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安全范文

时间:2024-01-23 10:45:59

城市生态安全

城市生态安全篇1

城市生态安全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组成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安全是指有效运用具有生态特征的技术手段和文化模式,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最终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生态安全的城市运行系统。

因此,为提升世界各国城市生态安全意识,促进城市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联合国人居署与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拟在2013年4月15日举办的联合国人居署第24届理事大会上共同启动“全球城市生态安全排行榜”项目。届时由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大连国际生态安全研究所开发和设计城市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一并启动。

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是以国际城市为评价对象,指标的设计既要体现综合性、整合化的城市特色,充分覆盖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生态三个维度;又要充分体现生态安全健康性、脆弱性的本质特点,同时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生态安全研究中的关键要素因子,力争指标体系的城市特色凸显、安全味道十足,国际城市通用。运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既能为国际城市间生态安全的横向比较提供标准,又能为目标城市辨识其生态安全状况及其生态系统演变趋势提供科学客观的评价工具。

Problems emerging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such as housing shortage, traffic jam,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source shortage, urban floods and food security,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which not only influence the people’s survival and living but also restr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ety and economy. This makes people reflect deeply on the mode,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our production and living modes, centering on 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useful experience of urban development of cities in the world and pursue the wa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concept of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has emerged.

Urban ecological system is a naturally, socially and economically compounded artificial system.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refers to establishing a rational structure of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system by means of technologies and cultural patterns featuring ecology factors so as to improve the functions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system, promote the cycle of materials and reasonable flow of energy,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coordinate the way and degree of utilization of c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safety and ultimately build an urban operating system with rational structure, high effectiveness and ecological safety.

Hence, to raise the ecological safety awareness of cities in the world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security system, UN-Habitat and IESCO plan to co-launch “List of Ecologically Safe Cities” at the 24th Governing Council of UN-habitat on April 15, 2013.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Urban Ecological Safety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IESCO and Dalian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Safety Research Institute will also be launched then.

城市生态安全篇2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开矿采石作业和房地产开发破坏了原有地貌和植被,致使水土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成为当今首要问题。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应从维护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健全水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进行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保护人类在生产、生活与健康等方面不受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等影响,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

一、城市水土流失现状

(一)当前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

和研究山区水土流失和防治一样,城市水土流不容忽视,其特点水土流失速度快、流失面广、流失点多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速度提高,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的运用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快;这些特点给水土流失的治理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治理水土流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势必成为一场持久的攻坚战。

(二)治理城市水土流失的措施

首先,要完善政策制度法规,不仅严厉查处各种无视环境的开发行为,而且还要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加入到水保队伍中来;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城市市民参与水保的积极性;三是要做好规划,在规划上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景观、美化环境与水土保持的结合,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四是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各城市应坚持贯彻“水土保持,人人负责”的原则,国家、个人、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城市水土流失治理。只有做到以上几点,城市中水土流失的状况才能从根本上扭转。

城市水土保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且各个城市情况不一,城市水保重点也不一样。有的城市重点开展城市水系整治,提高城市防洪标准和防洪抗灾的整体能力,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有的城市则把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治理作为重点,禁止随意倾倒建筑渣土和生活垃圾,防治水土流失危害,避免水土乱流、地面,减少泥沙淤积;有的城市对市区周边的开山、采石、挖砂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对城市周边采石取土、矿山开采清查整顿,要求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治理;有的城市将城郊接合部的水土流失防治纳入了城市水土保持范畴,城郊产业开发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相结合,为市民提供一个健身、休闲、游览观光的活动场所。

二、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安全问题

(一)城市水环境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内涵

生态安全一词。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环境安全”,之后,“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相继出现,并且生态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并逐步代替了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

(二)水环境的安全问题

水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水既是生命的源泉,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城市水土保持治理中水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重要性主要表现为:水是一切生命的要素,水环境是必不可少的生命维护系统,关系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人具有生命价值;水是一种环境要素水环境是人类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对人具有生态价值;水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水环境是人类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类提供了从事生产和消费活动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水环境对人具有经济价值;水环境对人还具有景观、文化等价值。没有水,就没有人类,随着水环境系统受到人类活动的日益严重的影响,人们开始认识到水环境安全这一危及人类本身安全的问题。

水环境生态安全问题的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水安全的自然属性,即干旱、洪涝、河流改道等自然型的水安全和水体自身的安全状况,以及水环境与周围生态环境如土地、城市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一个是水安全的社会属性,由于人类对自然水循环的大量干预所形成的二元水循环模式导致了水安全在具有自然属性的同时还具有社会属性,如水量短缺、水质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系统功能丧失、水分配不公、水资源浪费、水管理混乱等。环境安全是作为人类生命支撑系统的生态环境受到威胁与破坏的程度以及这种威胁破坏人类个体、人类社会和国家的生存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不利影响。水环境安全包括饮用水安全、水环境质量保护、水资源安全等内容。我国的水环境问题严重,水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繁等问题日益突出,水环境安全己成为21世纪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造成我国水环境安全的出现严峻形势的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现行环境法律制度因功能单调、适用范围窄、研究严重不足,缺乏有效的环境安全保障机制、原则和制度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需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全球安全,维护人类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建立与健全水环境安全的法律制度和保障系统,为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基础。

(三)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障的主要内容

水不仅是一种自然资源,也是一种环境要素。水资源的价值既体现在经济利益上又涉及环境利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的多元价值日益为人们所认识。水资源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还具有巨大的生态环境价值,并且水资源的经济和生态环境功能相互依存、影响。只有在不破坏水生态系统的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开发,才能保证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因此,首先应明确基本安全利益应当满足的原则,建立基本安全利益的保障机制,规范人们与环境有关的行为,保护整个生命支撑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持续性,不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不能超越水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将人类行为对水环境的影响控制在一定的损失和不产生不可逆性有害影响的界限内,保持水环境安全。为加强水环境安全的法律保障,应建立环境风险识别、评价、预报、预防、控制、消除的法律制度。

三、结束语

城市生态安全篇3

(一)新型城镇化

党的十提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但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却有所区别。“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重点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时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新”,涵盖了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等内容,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实现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的协调发展,实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城镇化。推行“新型城镇化”,一是顺应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二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三是解决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四是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实现中国城乡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生态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分业的扩大,人类逐步创建了城市并建立起现代城市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在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交通、能源、建筑、信息等方面的需求迅速扩张的同时,城市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凸显,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风险,人类在享受现代城市为自己带来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伴生出越来越多的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的城市生态安全已经极大地妨碍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生态安全,是指城市环境和生态条件(如食物、居室、大气、水环境、交通及生物环境)对市民的身心健康、生命支持系统的繁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威胁程度和风险大小。典型的环境问题为城市的“五色效应”,即红色的热岛效应、绿色的水华效应、灰色的雾霾效应、黄色的沙尘效应、白色的秃斑效应。此外,大多数城市的“生命线”缺乏自我保障能力,遇到自然灾害,抗灾、减灾能力差的公共设施往往无能为力。更有人口疏导布局缺失、产业布局不当造成交通拥堵引发额外化石能源消耗,停车困难出现的“人与车争地”现象,由此而来的焦虑进一步造成公众的身心伤害。城市生态安全受到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在社会发展发面也表现突出。如盲目的城市人口扩展使城市中的中低产阶级迅速壮大,中低端的医疗教育服务建设难以跟上。城镇人口存在生态健康危机,包括环境病加剧、适应能力降低、心态脆弱与心理亚健康。城市生态风险和生态危机加剧,城市生态安全维护的形势极其严峻。为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刻不容缓。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必要性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应该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以明显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目标;以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为主要途径,并强调生态保护应该“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和“顺应自然”。因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对生态安全极为不利

我国传统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方法主要是:在“预测城市人口规模并根据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基础上,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以及空间功能布局。经过多年的城市化发展,实践证明,这种传统的规划方法不能有效地解决城市生态问题,而且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

(1)传统规划用明确的规划界限人为地划分出城市、各个功能区块的用地界线,对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有机联系性考虑欠缺,造成了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间的联系不足。

(2)城市是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确定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的自变量(如人口等)通常较难预测,从而导致规划的滞后和被动,或因“超前”规划而造成大量土地闲置。不管是“滞后”还是“超前”,这都会造成城市扩张的无序和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等问题。

(3)绿地系统、环境保护等规划在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中仅仅是后续的“点缀”,传统规划的本质其实是城市建设用地配置。这样的规划方法与理念下,自然环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保障,也忽略了它的区域特性、功能连通性、空间易达性等生态功能。

(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是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镇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利益驱动下不断向无序扩张。各种形式蔓延的土地开发和建设,不考虑环境与道路体系,不仅带来了许多城市问题,还造成了城市以及周边生态环境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面临危机。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正由于城市的无序发展而遭到严重破坏。如今,人们逐渐意识生态环境对于社会、经济以及人类自身的重要意义,“变粗放为集约式经济、变掠夺为调控式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指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过去“以经济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和“以交通优先原则的城镇建设”两种规划模式存在的共同问题是“缺乏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尊重,忽视了人居环境的建设”。未来城镇的发展,决策者和规划师必须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制定正确的、生态化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发挥人为因素在城市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正面效应,加强城市生态安全的建设,以减少“切碎斑块、异化廊道、蚕食基质”等破坏原有生态格局的开发行为,加强城市各层次、各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建设和联系,改变以往城市的无序蔓延,这才是今后城镇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成都市天府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思考

(一)天府新区概述

建设天府新区是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落实成渝经济区发展国家战略的关键内容之一,按照“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新区建设确定了“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总体定位。新区位于成都市主城区东南,规划范围1578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65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600万~650万人,届时成都市主城区总人口将超过1100万人。

(二)天府新区生态基础与城市格局

成都平原地处我国青藏高原———中部丘陵区的大生态过渡带,而天府新区处于山地———成都平原的生态过渡区,具有典型的生态过渡带环境,生态要素丰富多样,相互融合。成都天府新区范围内拥有森林、湖泊、河流、平原农耕等多种生态系统,生态资源丰富,囊括了龙泉山、牧马山、彭祖山、龙泉湖、锦江、鹿溪河等多种生态要素,各要素交错联通,山水相融。《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式为“中心集聚,走廊拓展”。城市空间格局以成都“一核、两区、双中心”的整体结构为前提,按照组合型城市理念,构建“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的新区空间结构。这样的空间结构体现了以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为前提,防止城市粘连发展的组团式布局理念。

(三)城市生态安全构建模式和实现

1.带———楔式格局。

《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2011~2030)》确定的市域生态系统格局为“两带五楔、双环多廊、九园十湖”,其中涉及天府新区的重要要素有龙泉山生态屏障带和三圣乡———龙泉山绿楔。《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建设“一区两楔八带”的生态绿地系统,其中一区指龙泉山生态服务区,两楔指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上述两个规划把握了天府新区内的核心生态要素和资源,将龙泉山生态屏障、三圣乡———龙泉山绿楔与彭祖山绿楔等大型生态空间确定下来,但是缺乏对绿隔地区与城市之间关系的考虑,带和楔之间缺乏联系和协调。

2.掌———指式格局。

1947年哥本哈根提出了手指形态规划,城市新区开发沿着几条狭窄的放射状走廊,走廊间被森林、农田和开发绿地组成的绿楔所分隔。这种间隔式的布局,使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与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交错而临,蜿蜒曲折的空间肌理与自然开敞的生态环境协调共存。通过对成都天府新区生态本底和核心资源的梳理,可以发现存在两只“手掌”,龙泉山现状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具有突出的空气净化和气候调节作用,可以作为绿色生态源。龙泉山近年来存在生态环境的逆向发展趋势,长期的人为活动导致自然原始森林植被被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栽培的乔木林、果树林和竹林,因此更应该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发挥其生态涵养区的功能。彭祖山具有稀有的原生态之美,彭祖山风景区是国内独有、世界唯一以长寿养生为特色的文化旅游风景名胜区,有“成都南后长寿宫”之称,是天府新区周边重要的生态资源,是天府新区的绿色生态“后花园”。分别以龙泉山和彭祖山作为生态源,可以构建生态廊道手指状深入城市组团,形成掌———指式生态格局。成都市生态系统控制规划将龙泉山生态源和彭祖山生态源组织多条生态绿楔和生态廊道,并在生态源之间以及廊道之间构建有机的联系,将生态环境引入了城市组团,构建一个有机、稳定的生态系统网络,形成“双屏藏源,多廊融城”宏观生态格局。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的生态系统,不是一个单纯的量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质的问题。为构建高品质的生态安全格局,在“新型城镇化”和宏观城市空间结构下,成都天府新区的生态建设主要包含两大举措:一是对大型的自然植被斑块、水面等发挥物种生存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区域进行保护和建设,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二是通过生态绿楔、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建设,以水平方向的链接强化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源的有机联系,拓展生态源的服务功能,缓解经济开发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增加城镇发展空间内部的景观异质性。基于此,生态建设主要考虑从水系和林地两个方面加以推进,生态保护则通过划定生态控制线和控制生态绿隔地区内的建设用地来实现。在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引导下,成都天府新区未来城镇发展将应注重生态规划的运用,考虑将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引入传统土地利用规划中,共同促进新型城镇生态基础设施用地和城市发展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和生态性。在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城市发展框架基础上,从功能布局、产业、交通等多个方面着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城镇建设和转型将脱离原本功能单一、服务滞后的发展模式,着力构建“产业集聚化、功能多元化、环境生态化、区域协调化”的新型城镇。

(二)对策建议

1.建设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是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国际经验表明,保护环境不会必然减缓经济发展,而快速的经济发展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最有效的节能减排是结构性节能减排,即对城市的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把城市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对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对传统产业中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进行淘汰、鼓励企业采用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把传统产业对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由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推进天府新区区域经济增长与高能耗、高污染“脱钩”发展。

2.倡导城市生态安全下的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

生态安全下的城市既包括了城市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包括了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必须把生态安全要求贯穿到城市生活、消费的各个环节。消费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经济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消费需求决定社会生产,消费模式的变化将引导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衣食住行用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盲目消费、挥霍浪费却让我国城市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偏离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导致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供应矛盾尖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人居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唤起市民的生态安全意识,转变城市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代之以节约能源、适度消费、降低污染的观念。促进城市居民从自己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推广“低碳生活方式”,使“理性消费、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由概念变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3.树立生态文明的新观念,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应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由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转变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再上升为“绿水青山”也可以转化为“金山银山”。用生态经济化推动成都天府新区城市建设,不仅包括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提高城市的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的市场竞争力,还包括了生态建设、生态产品的供给为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4.强化和改善政府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基本的城市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是政府需确保的一项最主要职能,成都天府新区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改革、完善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一是要统筹节能减排、温室气体减排等国家的约束性指标,使之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倒逼机制”和节能、环保、低碳的合力。二是把生态安全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发展战略,成为对各级政府的重要的考核指标、奖惩依据。三是要依法环评、环评信息公开和扩大公众参与。特别是天府新区重大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一定要建立健全环境评价和社会风险评价机制,切实维护市民的环境权益和从源头预防恶性环境突发事件。四是要建立健全气候变化下,天府新区城市生态安全的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和应对方案。

城市生态安全篇4

关键词:围填海、新城开发、生态规划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产业园、产业新区等形式出现的新城开发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制度,陆地发展空间受限,城市化进程带来土地资源的急剧稀缺,沿海地区作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开发利用沿江傍海的滩涂资源,对缓解用地紧张状况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围填海来获取更多开发用地成为更有效缓解城市用地矛盾的途径。围填海所获一定使用期限内的土地,很少牵扯征地拆迁、补偿等问题,因此建设成本及开发难度明显低于其他类型的土地开发。据有关数据,围填海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约占全国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占沿海省(区、市)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13%―15%。填海造地成为沿海城市缓解土地供求矛盾、扩大社会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

1工程概述

浙江省“填海造地”已有较长的历史,填海围涂造地也加快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本案东海塘围涂区域地处温岭市东部沿海大港湾内,距离温岭中心城区约20公里。规划区边界由七海塘、八海塘以及现状松龙路构成,规划总面积约36.96平方公里。

温岭东部新区围填海解决了城市扩张,产业发展的空间需求,提供了工业发展、居住及农田补偿用地,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如海风肆虐、潮汐冲刷、雨洪内涝、场地肌理特色消失、物种减少、海洋污染等问题。从2002年东海塘围涂工程全面开展以来,经历了多次的规划与调整,其中最新的《温岭市东部产业集聚区东海塘组团总体规划(2009-2020)》,并没有尊重生态安全基底、场地肌理,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结构缺乏对自然和人的尊重,同时用地的价值也没有得以最大化的体现。

2针对东部新区的现状,构筑生态安全格局

新规划方案站在新区建设的初期,重新审视其生态基底的安全保障与综合效益,寻求新区合理的发展道路,避免走城市粗放式发展,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本规划采用“生态规划”的方法,即运用生态学原理,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区域发展规划方法,充分挖掘场地资源优势,建立起保障生态和城市安全的生态安全基底,通过对原总体规划的协调,建立起一个低碳环保、绿色便捷、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明日之城”(CITY OF TOMORROW)――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滨海工业新城。

本项目提出建立完整的自然系统结构,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同时又给城市建设留出足够的空间。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保障生态安全。

2.1宏观层面:东部新区所在的东海塘围涂地区位于温黄平原东端,属于海陆交汇的重要生态敏感区。选取温岭市东部山前冲积平原区域进行宏观分析:一方面,山前冲积平原是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所依托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建立山海通廊,是维护整个市域生态安全健康的重要战略。

针对东部平原特征,从以下四方面保证生态安全。雨洪安全,通过湿地等预防、减弱海潮台风的破坏力,疏浚河网、设置雨水滞留池、“蓄排结合”、恢复河道绿化、加强防洪排涝能力。

防风安全,规划形成四道防线,从而降低台风灾害对平原区及温岭市区的影响。生物安全,保护生物栖息地,保障从滨海进入内陆的重要通道,对生物栖息和迁徙环境进行系统改善。乡土游憩安全,游憩安全格局的建立主要包括海岛、山体、湿地、湖面、海沟等自然场地记忆上。

2.2中观层面: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七海塘以外的东海塘地区为近海大陆架,绝大部分地域在海平面以下,中观层面东海塘围涂工程将东海塘逐渐演变为永久性陆地,为城市拓展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在这个海陆演替的过程中,位于围涂区南片礁山北侧的海沟从海底逐渐演化为陆上的枝状水系,同时也是温岭沿海地区最具特色的场地肌理。

针对东海塘片区特征,从以下四方面保证生态安全。雨洪安全格局,护和利用湖泊、湿地水面作为风暴潮影响的缓冲区,同时也成为防洪蓄淡的天然水库;保证区域性排涝通道的独立和畅通,增加河道的自净化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确保区内河道不被污染,结合地块设置雨水收集池。防风安全格局,构建沿海防风林,新塘内基干林带、农田防护林网、河道、干渠景观防护林带。生物安全格局,保护核心生物栖息地及迁徙廊道,增加景观的连通性。游憩安全格局,体现在海塘、闸口等水利设施、风力发电机组、农田等人工文化景观上。因此,在通过设立一定的缓冲区范围,保护这些资源完整性的基础上,利用海塘、河道等建立非机动车道,连接各类资源,为市民提供不同于城市环境的乡土景观体验。

2.3微观层面:结合新区规划及地块设计,在宏观、中观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构筑开放空间系统,保障居住在新区的生态安全、服务公平、规模分级,包括城市公园、生态绿地、城市广场、休闲游憩廊道;构筑慢行交通系统,划分慢行单元、建设慢行路网、配套完善慢行设施;构筑城市雨水排放、收集、净化、淡化系统。

3从生态规划途径下对“明日之城”内涵进行解读

雨洪、防风、生物、游憩等方面生态格局叠加得综合安全格局,宏观层面与中观层面综合安全格局共同指导着东海塘新区健康长久开发的生态安全基础,形成包括斑块、基质、廊道三大元素的“格网”状生态服务结构。通过对现阶段总规和生态基础设施研究成功的叠加分析,协调解决道路、水系、绿地等用地与生态安全格局的矛盾冲突,提出基于生态安全考虑及健康开放空间的协调规划,提供了一种宜居活力的城市发展模式。协调规划同时建设具备以下几方面特色:

特色一:高效的片层开发模式

片层开发模式主要是以生态基础设施所提供的绿色空间网络作为城市功能带的连接纽带,它将居住带、公共服务带、产业带有效联系在一起,实现了每一个功能带都具备最短的服务距离、最优的区位(最高的价值)和最好的环境(临近绿色开放空间)。

特色二:复合的绿廊服务系统

综合多重功能所建立的绿色廊道系统,取代了传统的防护绿地、带状公园、雨水管网等相互独立的城市系统,可以同时满足生态保护、市政排水、慢行交通、市民游憩以及公共服务等多种需求,是一种高效、集约的新型土地利用方式。

特色二:安全的城市休闲网络

以生态基础设施为基础布置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含自然生态于其中,融多种城市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对城市各个功能的高效联系,形成了便捷、通畅、自然的城市休闲网络。

协调规划是在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基础之上,对原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规划,也是一种对于土地更加精明的保护和利用手段。具体而言,在各类用地中:

协调规划用地调整比较分析

商业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复合,注重服务业发展水平;

道路广场用地减少,有效控制城市不透水地面;

尽量恢复、保留原有的水网肌理,杜绝进行大规模人工建设,减少了永久性水域面积;

规划绿地规模增加,其中有大量生态绿地可季节性被淹没,可以满足防洪排涝的需求。

4结语

城市化的步伐必然导致适度的填海造地势,本项目探讨一种新区开发中生态保护与城市扩展间博弈的合理模式,提出一下三方面目标要求,以实现健康、活力、宜居城市。构建战略性的自然系统结构即生态服务设施,以最大的限度地、高效地保障自然和生物过程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时给城市扩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构建生态城市的价值标准健全的生态基础设施给城市提供供给服务、生态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生命支持服务等完善的生态服务功能,有力地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构建宜居城市的价值标准因环境而居,因便捷而行,因安全而憩。

参考文献

(1)乔治・F.汤普森.生态规划设计. 中国林业出版社

(2)彼得・霍尔.《明日之城》.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11-1

(3)沈清基. 吴斐琼.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城市规划》

(4)王道涵. 孙铁珩. 生态城市规划需要优先考虑的几个问题.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城市生态安全篇5

——以西宁市湟水河为例

Urba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Anti-planning:

Taking Xining City Huangshui River as an Example

李潮 LI Chao

(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宁 810016)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Qinghai University,Xining 810016,China)

摘要: “反规划”途径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更有利于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反规划”途径通过建立景观安全格局(SP),保护生态基础设施(EI)来进行城市规划。本文将以西宁市湟水河为例,根据对其周围湿地,绿带利用现状分析,海晏路与美丽水街之间形成别具特色的生态廊道,得出其优势之所在,但是就其利用来说仍然是存在着不足:东部绿带宽度不够、河道硬化过多、景观通廊不明确、周围建筑不和谐等种种问题。本文将依据“反规划”途径对西宁市湟水河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Abstract: Anti-planning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scientifically and reasonably planning urban land, urban space and urban construction items. Anti-planning is good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and operability of the scientific strategic decisions of urban master plans. Anti-planning establishes the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 (SP) and protects the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EI) to carry out the urban plans. This essay takes Xining’s Huangshui River as an example to draw the superiority, according to status quo of wetland and greenbelt around Huangshui River, such as the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corridor between Haiyan Road and Meilishui Street.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in its use. For instance, the eastern greenbelt is not broad enough; the watercourse is over-hardening; the hall of landscape is not clear; and the surroundings are not really harmonious, etc. On the basis of Anti-planning, the passage gives some advice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ecurity pattern of Huangshui River.

关键词 : 反规划;湟水河;生态安全格局;生态基础设施

Key words: anti-planning;Huangshui River;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TU98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34-03

0引言

“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迅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的背景下提出的(俞孔坚,李迪华,2003)。“反规划”不是不规划,也不是反对规划,尽管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认为等同于“控制”规划方法(相对于“发展”规划的方法)(齐康,1997,187~188),也可以在某种意义上也同样的可以被称为“逆规划”或“负规划”,它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本质上讲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1]。城市总体规划首先考虑城市发展的要素资源给城市提供的承载能力大小,提出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应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从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城市长期的发展保障出发,对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2]。“反规划”方法在城市生态、城市景观的角度对城市规划提出科学的技术、方法和思路支撑。“反规划”方法在城市生态、城市景观的角度上,都可以帮助西宁市湟水河及其周边乃至西宁市建立合理的生态格局。

1“反规划”途径——景观安全格局

“反规划”途径传达的含义有四个方面:反思城市状态、反思传统规划方法论、逆向的规划程序、负的规划成果。对于西宁市湟水河来说,主要是应用逆向的规划程序、负的规划成果来对其现状提出建议和意见。

“反规划”途径着力解决几个大问题:区域景观格局、生态安全及城市扩张,自然服务与城市生态安全,城市结构和功能,城市特色。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反规划”途径提出建立景观安全格局这一目标,并以这个目标为核心。

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简称SP)是判别和建立生态基础设施的一种途径,该途径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给予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和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Yu,1995,1996;俞孔坚,1999,1998)[1]。景观安全格局是对景观过程的控制,其中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通过控制战略性的关键景观元素,空间位置,相互关系来实现对景观有效控制与覆盖的过程。景观安全格局构成了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简称EI),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生命土地的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具名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生态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展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1]。为了保证景观安全格局,城市规划者需要预先判断哪些土地是不建设的区域,使该区域成为“图底关系”中的“底”,然后在可建设区域进行建设规划。规划和管理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3]。

关于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方面,西宁市采取了“一环、两带、四片”绿化格局。一环即中心城区外围沿绕山公路形成的防护林带; 两带即沿河形成的十字交叉状带状绿化;四片即在中心城区各片区间的4片生态隔离绿地,分别为北川隔离绿带、南川隔离绿带、西川隔离绿带和小峡口隔离绿带。十字交叉状带状绿化中东西向绿带即为湟水河,而南北向绿带为湟水河支流:南川河、北川河,因此对于湟水河的合理规划,直接影响西宁市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

如何建立建立景观安全格局来保证生态服务功能,这个问题就异常关键了。传统的规划思路是首先预测未来人口规模,然后跟指标预测未来用地规模,最后划定建设用地。相对的,“反规划”途径则是首先以土地的健康和安全的名义和公共利益的名义,而不是从眼前的开发商的利益和短期发展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不过分依赖城市化和人口预测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依据,而是已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为前提,进行城市空间的布局[1]。

2“反规划”途径对于城市规划的意义

“反规划”途径的核心问题是建立景观安全格局,而景观安全格局建立的关键在于保护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基础设施对城市有四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作为自然系统的基础结构;其二、作为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其三、生态廊道的形成;其四、作为健全和保障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性景观格局。

在以往的规划与建设中,人们通过强力改造自然地形而破坏了自然系统,是原有的自然面貌面目全非,随后在一次次灾难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1998年洪水、2004年SARS),城市显得不堪一击。“反规划”途径对未来的城市规划指明了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系统结构的新方向。在过去的建设中,已经破坏的自然系统可以通过重新规划进行生态改造。城市规划中的地块划分大可不必如以往一样通过城市路网系统进行划定,而是通过生态廊道进行重新组织,使城市生态系统更加完善并且多角度的进行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生态廊道可以帮助建立和改善城市中的步行系统,完善城市的游憩功能,从而打破我国城市结构混乱和功能低效的现状。近年来,“景观”的生态学内涵更加强调“不同尺度上的空间异质性”[5]。“反规划”途径通过保护不同尺度的生态基础设施,从而实现此异质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政府为达到城市发展目标而对城市建设进行的安排,一般城市规划分为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4]。“反规划”途径在城市发展目标中加入了建立景观安全格局的目标,对城市发展战略(城市空间扩展、城市景观格局、城市建设方向等)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给建设控制引导划定了方向。因此,“反规划”途径对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就湟水河而言,湟水河景观带属于西宁市滨河景观带之一,它与南川河、北川河共同构成西宁市滨河景观带,成为西宁市自然系统的骨架;沿河公园丰富,包括:海湖湿地公园、西钢公园、西郊乐园、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鲁青水上公园、景熙丰湿地生态公园、湟乐公园,这些生态化的人工基础设施丰富了湟水河的游憩功能;湟水河作为贯穿城市的生态廊道,对城市生态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这些作用,湟水河对西宁市的城市规划起到引导作用,对未来发展轴线方向存在指导作用。

3西宁市湟水河利用现状

本文以湟水河为例进行分析,原因在于西宁市湟水河西段保护良好,而东段保护较差。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城东区发展较早属于老城区,先建设后规划,并且建筑活动具有自发性;而城西区属于近十年来新建城区,规划完整,已经意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问题,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景观体系。出于保护自然绿地景观轴线的目的,西宁市总体规划要求城市中心区沿湟水河建立30-100m宽的绿带。

湟水河集水面积9020平方公里,河道长度174.1公里。图1位西宁市湟水河及其周围绿地现状图,湟水河西段和东段对比较为明显。河流西段保护利用良好,有大规模沿河湿地公园,包括海湖湿地公园、西钢公园、西郊乐园、文化公园、人民公园、鲁青水上公园,沿河绿带绿线控制最宽多大300m。在美丽水街与海晏路之间形成明确的绿色通廊。相比之下东段利用保护情况严重不足,河流两岸几乎全部被道路占领,例如秀水北路与湟水河间完全没有绿带、滨河北路绿带宽度明显不足、西宁站前湟水河完全被硬质路面覆盖,直到湟中路绿带才开始加宽,使其初具规模。随后湟水河的河道开始混乱不堪,这种情况直至景熙丰湿地生态湿地公园和湟乐公园才再次得到改变。

湟水河在西宁市总体规划中作为城市滨河景观带之一贯穿城市东西,事实上可以理解为生态廊道,即成为了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结构要素。然而在整体来看湟水河东段并没有起到生态廊道的功能,由于宽度较小,不能起到生态功能及游憩功能。“反规划”途径提出:除非廊道足够宽(比如超过1km),否则廊道不应该眼神很长的局里面都没有一个节点性的生态斑块出现。湟水河中存在大量泥沙,河道中的水多为黄色。市区内沿河道均已经建设或计划建设防洪堤,降低了河流原本应有的面貌,分割了市民与湟水河的接触。

纵观这个湟水河现状,东段属于先开发再保护,西段属于先规划再开发,不论是生态价值,还是经济价值方面,西段都强于东段。

湟水河应该作为生态基础设施即生态廊道进行保护,以加强西宁景观安全格局。湟水河生态廊道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了水系廊道线性景观元素在生物保护、减灾和游憩等方面的价值。学者Cooper在1984年提出当沿河绿带的宽度达到30m时才能达到防止水土流失,过滤污染物。同时,绿带宽度加大在防洪方面也具有巨大意义,就综合目标来看,一般推荐的城市河道缓冲区宽度范围可以从每边岸线后退6~60m,后退平局宽度为30m[1]。显然,西宁市中的湟水河东段的绿带宽度,在多个角度(生态、景观、总体规划等)都没有达到要求,使其没有到构建景观安全格局的目的。

4总结

为了实现景观安全格局,保护景观基础设施,最大限度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为城市人居环境改善、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帮助,对湟水河利用提出如下建议和意见:

①尽可能加大湟水河西宁市东段沿河绿带的宽度,从新划定四线控制中的沿河绿线,形成以河流廊道为基础的生态基础设施,促进景观安全格局的形成;

②停止部分地区河道硬化防洪作业;

③在绿带扩宽的困难地带,应该促进和保持植被的复杂性;

④在合理的长度距离设置节点性的生境斑块;

⑤建立亲水公园,组织沿河的步行系统,以增强该廊道的游憩作用;

⑥未开发地段划为严禁开发地带,以求最大限度的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反规划”途径对于城市规划而言,对保护城市土地和生态格局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湟水河的利用与保护,“反规划”途径都提出了科学、合理和有效的思路、技术和方法。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用地、城市空间以及城市建设项目的安排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样更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具有科学性、战略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裴新生,王新哲.理想空间——新形势下的城市总体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4-13.

[3]仇保兴.我国的城镇化与规划调控[J].城市规划,2002(9).

[4]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城市生态安全篇6

关键词:福安市;森林城市;生态保护

城市建设要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要将森林生态融入其中,以实现现代化文明城市。近年来,福安市将现有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具有典型地带特色的森林公园,丰富的植被、景观优美的林地都成为了推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载体,不但提升了福安市品位,而且也在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福安市地理优势

福安市位于福建省东北部,于1993年被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从气候条件上来看,这里属于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夏长冬短,光热充足,雨量集中。以山地为主的地貌,由于高差悬殊,导致气候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区域性特点。从福安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看,福安市近几年来抢抓机遇,铁心拼搏,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显著成效,拥有“中国油茶之乡”、 中国绿竹之乡”、 “中国南方葡萄之乡”的美誉。

2 福安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2.1 落实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发展战略

对于福安市的发展目标要予以准确定位,既要对于地域内资源统筹规划,综合布局。将城市框架的扩大与城市功能提升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化粗放型为集约型的城市建设,对于城市中各项资源都要合理利用。在促进福安市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实施必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以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福安市中的生态环境、人文资源以及历史文化,都是谋求更高层次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元素。

2.2 以创建“省级森林城市”为目标

福安市依山傍水,具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之秀丽的水景景观和曲折丰富的岸线景观的先天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条件,结合福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周边其他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为建立地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奠定基础。

2.3 强化城市品牌战略

福安市具有自然资源优势和地理环境优势,创造高品质的城市生态环境、赏心悦目的城市景观和适宜的人居环境,就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城市各项元素的有效融合,塑造现代化城市新形象,强化城市品牌战略。

3 福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总体原则

3.1 福安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

福安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的核心是城市中心,依赖于森林景观空间结构逐渐向外辐射,形成了“一心、两轴、多点、多廊道”的发展格局。

3.1.1 “一心”。“一心”是森林城市核心,集中在福安建成区。在规划上结合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将现有的绿化美化充分利用起来,合理增加公园绿地建设,增加城区空间绿化范围,推进城市建设向生态化、森林化、人文化方向发展。将绿色福安空间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公园、小区游园、沿街桥体和楼体等立体景观,使城市居民不但生活与绿色空间环境中,而且还提供了便捷的生态休闲场所,增强了城市的特色与生态魅力。

3.1.2 “两轴”。福安市的交溪、穆阳溪、茜洋溪等形成了主要的城市滨水轴,其两侧的滨水绿地是重要绿色空间地带,迎合城市主导风向将城外新鲜空气引入城内,而且河流两侧的公共绿地成为福安中心城区重要的绿化景观塑造地带,沿主要道路布置的绿化为线状绿化体系的补充。

3.1.3 “多点”。在福安市周边分布有乡镇森林生态系统18个,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福安地区的的绿化率。诸如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都是重点绿化地带。着力建设水岸宜林地段绿化、乡镇公园绿地、风景林(风水林)、林木种苗、花卉栽培、观光采摘或森林人家休闲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发展。

3.1.4 “多廊道”。利用高速公路等组成四通八达的绿色廊道,将分散的绿色空间连接起来。

3.2 “四绿”工程规划思路

3.2.1 城市绿化工程。在进一步完善建设现有森林绿地的基础上,新建、扩建、改造公园绿地,以乔木树种为主,形成森林小片林。提高中心城区交通干道森林景观绿化带建设,建设城市绿心,加大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高城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城区片林建设,从而全面提升城区森林绿地的生态和景观功能。深入挖掘水体生态内涵,通过河流驳岸的自然式复原,形成生态缓冲区和动植物聚集区;通过临水植被的树种优选和合理科学布置,形成临水生态群落;通过临水生态保护禁入区的设置,形成生物自然繁衍迁徙廊道,从而达到保护恢复原有河流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小气候改善、增加生物物种多样性,充分发挥绿道生态效益。

3.2.2 通道绿化工程。将城市绿化网络体系与乡村绿化大背景连成一体,从城市延伸到乡村,一直到旷野,形成整个市域范围的森林绿化网络结构。在城乡结合区域,表现为线形的道路绿化以及沿溪流的自然滨水绿化带等,以创造自然、安全、舒适的生态型现代城市绿地系统中的“线型”绿地景观。

3.2.3 村镇绿化工程。把保护村镇原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村容村貌整治结合起来,以改善人居环境。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木、珍贵树种和景观树种,发展村镇生态文化旅游,建设绿色、富裕、文明的家园,实现村镇庭院园林化、道路林荫化、水岸风景化的村镇人居环境。

到2015年底,达到路旁两侧、水岸宜林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70%以上的乡镇和村庄至少有1处公园绿地,每个乡镇50%以上的村保存有良好并连成一片的风景林(或风水林),每个乡镇至少有1处林木种苗、花卉栽培、观光采摘或森林人家休闲旅游等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基地的目标。把村庄散生林通过整合形成小型绿化森林斑块,村庄通过道路廊道联系起来共同形成森林网络。

3.2.4 屏障绿化工程。在现有绿化的基础上,以重点地段的绿化、彩化建设为重点,邻近居民区的地段按照城市公园的建设标准,主要开展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封山育林、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形成与中心城区森林生态系统相协调的环城森林生态圈。

4 福安市创建森林城市的保护措施

4.1 完善城市林业政策法规体系

实施国家、省、地现有的法律、行政法规,根据福安市地区特色和城市林业建设,完善福安市城林业法规体系。推动《福安市义务植树实施办法》的立法工作,丰富义务植树的形式,逐步提高福安市适龄公民义务植树的尽责率;修订《福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制定详细保护措施,落实管理和保护细则;制定《福安市林木绿地认建认养管理办法》,制定和完善福安市城市绿地规划与保护的规范性文件,解决城市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城市绿地实施绿化建设的问题;制定和完善森林安全立体防护,加强对森林、林木、绿地、湿地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

4.2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加强森林城市宣传力度,从多个角度,以多种形式宣传生态文明和林业知识。策划健康的生态文化氛围,可以通过举办森林福安摄影大赛、福安森林节等项目,以电视、网络等作为载体加大宣传活动,以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组织植树造林活动,特别是3月12日的植树节,可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和社会造林活动,鼓励广大机关、企事业和市民参与种植“碳汇林”、“巾帼林”、“共青林”、“新婚林”、“夕阳林”、“同心树”、“同龄树”“金婚、银婚长寿树”等各种纪念林(纪念树);通过规范化的植树基地建设,把全民义务植树与部门绿化、与重点生态工程、与城市景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与社区绿化等相结合,不断拓宽义务植树实现形式,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及绿化实效。同时要做好森林景观的管理工作,特别是注重具有良好森林景观管理与生态建设和保护、林火管理。福安市要实施森林城市的自主创新战略,就要注意林业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教育。特别要加强城市郊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城市林业专门人才。

5 结论

绿色是城市的生命,既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又倾注着对理想的追求。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态理念,福安市依托地理环境和生态特点,将森林城市作为城市生命价值的存在。绿色家园的建设是文明生活的导向,为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诗意。(收稿:2014-04-17)

参考文献:

[1]苏立宁,姜乃平,丁先存.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05).

[2]李杰.浅谈创建“森林城市”的构想[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02).

[3]杨建秋.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调查与思考[J].理论探讨,2010(10).

[4]陈美珍.福安市森林城市建设的总体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

[5]李坦,罗致迪.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

城市生态安全篇7

(安庆市环境监察支队,安微 安庆 246000)

【摘 要】安庆市位于长江沿岸,城区内山体、河流湖泊较多,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但是市区内的化工产业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探讨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制约;规划;对策

1 安庆市城区生态特点

1.1 概况

安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适中,光照充足,严寒期短。全年主导风向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安庆市城区紧邻山体、四周水网密布,南面长江、北靠龙山、临近破罡湖、西有皖河、石门湖、东有长江。城区大地构造属扬子古生代褶皱带的长江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步降低呈三级台地,西北山丘地面高程20~700米,东南大片圩区地面高程9~13米(56年黄海高程,下同),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岗地和阶地,东南为长江冲积平原,其间湖泊广布,岗冲起伏,沟港迂回。

1.2 生态功能分区

依据全国及省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安庆市城区属沿江平原区中沿江平原湿地生态保护与洪水调蓄生态区、沿江重点城镇人居保障功能区。面朝长江,中部有限的土地资源将对城市的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反之,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扩大也将对于生态保护用地资源以及水资源造成巨大的压力。

1.3 主要保护目标

1.3.1 风景名胜区

大龙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庆城北,总面积132平方公里,其中山岳面积12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2平方公里。是省级风景名胜区。

1.3.2 森林公园

安徽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安庆市北郊,包含原大龙山国有林场及周边五横乡、罗岭镇、杨桥镇等共计七个村的部分山场,公园东西约9.0千米,南北约9.6千米。2013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复,大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获准扩大经营范围2572公顷,使该园总面积目前达到40.18平方公里。

1.3.3 自然保护区

安庆沿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包括泊湖、武昌湖、破罡湖、菜子湖、白荡湖、枫沙湖和陈瑶湖,总面积50332公顷,核心区15822公顷、缓冲区8328公顷、实验区26182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水禽。

长江安庆段长吻鮠大口鲶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实验区面积4200公顷。核心区特别保护期为3月1日~7月31日。保护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江段,包括皖河口江段和皖河七里湖段。

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建立于2007年,是市级自然保护区。安庆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的3个核心区分别设在宿松县新坝至杨湾闸10km江段、大观区的双河口至皖河口10km江段、枞阳县铁铜洲三江口至石矶10km江段。缓冲区指除核心区外的安庆其它江段。

1.3.4 水源保护区

全市水体共划分了2个饮用水源保护区,其中长江流域1个,石塘湖1个。其中长江流域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长江左岸安庆开发利用区,起始断面位于海口镇张家大马路,终止断面位于安庆市二水厂下1km,共计河流长度10.5km,石塘湖饮用水源保护区位于石塘湖宜秀开发利用区,涵盖整个湖区面积19.8km2,在《安庆市水功能区划》中确定。

2 城区发展环境制约因素及规划存在的问题

安庆市位于长江沿岸,境内湿地、河流湖泊较多,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但是市区内的石化产业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未来安庆的发展,必须考虑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确保城市水环境、大气环境的安全。

2.1 城区布局不完善,工业围城

安庆市是全国唯一的一座厂城一体的重化工城市,由于布局规划不甚完善,造成了工业区环城,安庆工业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开区老区、经开区罗冲工业园、经开区新城东区),长江大桥开发、迎江工业园区(包括迎江工业园起步区、迎江工业园拓展区)、石化园区、化工园区(包括山口化工园区、凤凰化工园区)。从已有规划的拼合可以看出,安庆中心城以工(产)业主导城镇开发形成了“工业包围城市”功能布局形态,一旦工业园区发生事故,无法进行有效隔离,直接影响安庆居民生活区;安庆市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化工原料基地及国家重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城市,近年来,一大批重污染高风险的企业落户本市,进一步加大本市环境风险。

2.2 厂城一体,卫生防护距离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安庆市城市布局不合理,中石化在沿江中上游炼化企业当中唯一一家集炼油、化肥、化纤、发电四位一体的特大石化企业——安庆石化,位于安庆主城区西部。其生产区域与中心城区一体的格局,给中心城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环境风险和污染影响。静风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生产装置产生的工艺废气难以扩散,影响整个主城区,而其卫生防护距离内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用地作为石化特别政策区,用地性质规划中尚未明确。

2.3 饮用水源安全存在隐患

安庆市现有饮用水源取水口位于长江干流城区中段,取水口上游的化工产业群已逐渐形成规模,一旦发生水污染事故,将直接威胁市区饮用水安全;规划中新建四水厂取水口位于工业用水区,与《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安庆市市区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等要求冲突;同时安庆市无城市备用水源地,饮用水源安全堪忧。

2.4 环石门湖区域产业规划与生态保护之间存在冲突

水域面积2.8万亩,流域面积176平方公里。石门湖上游支流源水较小且无径流调节,完全由长江水倒灌,随长江水位变化而变化。自安庆市西门外皖河口进口,由杉木洲后经小新桥进入石门湖,石门湖直接通江,夏季,水域一片,冬季,湖滩显露,具有典型的湿地特色。而环石门湖区域正围绕安庆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发展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是城市未来重点产业发展区域。正在建设中的安庆化学工业区的产业定位是:以炼油和石化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线,以煤化工和生物质化工为两翼,重点发展清洁油品、合成材料、精细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及合成材料加工等产品,成为长江沿线上又一综合性国家石油化工基地。

虽然规划中化学工业区初期受污染雨水由企业收集后送区内污水处理厂,无污染雨水经管网汇流后通过主排水干管自流排至周边水体石门湖和皖河。但这并不能避免事故情况下,大量污水排入皖河及石门湖,这种事故从安庆西小湖频发的污染事件中可以预见,为此市政府不得不拟规划在花亭大沟上游建设10公顷左右的应急净化水体,将石化生产装置区的雨水管网全部联接至应急水体,让暴雨季节的大量地面冲洗雨水经应急水体缓冲后有限制地通过市政管网排入长江,避免含油污水进入城市地表水。

由于皖河、石门湖位于安庆城区饮用水源地上游,因此其地表水环境隐患直接威胁安庆城区饮用水水源安全。同时长江安庆段长吻鮠大口鲶鳜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及安庆市江豚自然保护区均处于该水域范围内,一旦发生事故,对安庆长江段水生生态及饮用水安全将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

3 建议与对策

3.1 以大安庆的视角布置化工产业拓展带(下转第258页)

(上接第227页)从城市环境规划角度而言,化工产业应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侧风向,河流水系的下游,枞阳以东地区,处于长江安庆段的下游,而且该地区用地较为平坦,可发展空间大,同时水路、公路交通方便,同时该地区发展工业,对周边地区来说,相对污染最小。因此,应以大安庆的视角布置化工产业拓展带,枞阳沿江地区可以作为沿江产业拓展带,适宜布局安庆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区。而安庆中心城区定位为区域性综合性中心城市,未来安庆主要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包括物流、经济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等,中心城区产业逐步向外疏解。这需要投入较大的基础设施成本,但这是在安庆市特殊空间发展条件、特定发展时期需要迈出的战略性的一步。也是安庆城区规划布局问题的根本解决途径。

3.2 石化特别政策区用地性质亟待明确

石化卫生防护距离内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用地作为石化特别政策区需要尽快制定规划方案,在厂界与城区之间建立绿化长廊,形成物理隔离带,吸附、阻挡部分臭气等污染物,减少石化生产对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规划应拟围绕安庆石化厂区开展生态防护带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建设“绿色”长廊、“服务”长廊和“文化”长廊。在紧邻安庆石化周边区域建设宽度200米,总长7公里,面积约1.4平方公里,以高大乔木为主的绿色长廊,形成生态隔离带,近期以“绿化隔离”为主,远期达到“美化、香化、亮化”的效果。在绿色长廊与城区之间,整合仓储物流资源,打造生产服务设施,形成生产服务业长廊。结合安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将现有分散安庆石化周边的焚烟亭、古城墙、大观亭、谯楼等景点串联,建成兼具开发性、保护性、观赏性的文化长廊。

3.3 强化饮用水源地规划及保护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市政府正积极实施取水口上移工程,拟迁移城区三水厂取水口至城区对江排口上游,距城市建成区上游12 km,虽然该水源保护区内目前无任何与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建设项目。但由于迁移取水口水源保护区尚未划定,随着城市扩张,其饮用水源仍存在风险。为保障市民的饮水安全,除了科学规划城市取排水规划,修订饮用水源保护区外,应积极筹划安庆市城区备用饮用水源地建设。从规划层面对以近期石塘湖,远期下浒山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地的经济、环境可行性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规划期内,按照水源保护区的要求对备用水源地周边地区进行生态保育与管理,加快取水设施、配套管网和市政供水管网建设,通过提升泵站和管网引水至市区,满足城区应急用水的需求。

3.4 制定环石门湖区域环境规划

考虑到皖河、石门湖水域的敏感性,应加强环石门湖区域环境规划。规划应科学规划论证化学工业区排水系统,尤其是其事故状态下的风险防范及应急系统。石门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的生产建设活动,应通过两岸的生态绿带建设对水系进行有效保护。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考虑了对凤凰片区山体、高压线走廊、工业管线管道的防护绿化以及石门湖沿岸天然绿化带规划,但规划中山口片绿地系统规划区未明确具体的绿化与景观规划方案,应结合其生态环境特点进行科学规划。

城市生态安全篇8

1.城市生态规划 如果不明白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生态城市设计的根本原则,我们就不可能在建设生态环境方面有大的进步。生态城市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健康与活力,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 1.1城市生态规划概念 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MAB.1984)”计划中指出:“生态规划就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供较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并提出了生态规划的五项原则:生态保护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标准、文化历史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城市生态规划是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在城市这一以人工自然为特征的特殊地域的特殊应用。其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1.1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 1.1.2城市生态分析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依据。 1.1.3城市生态平衡是城市生态规划合理的标志。 1.1.4城市生态发展是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目标。 1.2生态规划技术方法生态规划的主要方法有如下两种。 1.2.1生态因子分析方法。因子分析方法是依靠多元统计技术方法来实现的,其中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对应分析是城市研究中常用的多元统计技术方法。主要步骤:①生态因子调查。了解规划区内与土地有关的各种因素,如气象、水文、土壤、植被、地质、地理、土地利用及社会和文化等“生态决定因素”。②生态因子的分析和综合。将各生态因子分级,在相同比例的图上以同一种颜色由浅到深三个层次表示,形成包括坡度图、土壤类型图、易冲蚀程度图、野生动植物图、游憩价值图等在内的单因子图,叠加形成复合图。③土地适宜性分析。由单因子图叠加形成的综合图可以区分出具有不同生态意义的地块,每一地块都暗示最佳的土地利用。生态因子分析方法的结果:①生态敏感性模型:从城市生态环境要求出发,分两个方面确定城市结构形态和空间模式———正向决定不可以破坏的生态支撑系统的等级以及其形态与模式,反向是引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限制等级,指导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形态、用地发展模式与发展方向。②用地适应性模型:从城市建设发展要求出发,划定适应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等级与形式。 1.2.2生态安全格局方法。生态安全格局方法把景观生态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就必须获得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要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战略。因此,生态安全格局方法不但同时考虑到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而且满足了规划的可辩护要求圈。生态安全格局方法认为生物对整体景观都具有利用和控制的潜能,而景观中存在着某些潜在的格局,它们对生物的运动和维持过程有关键的影响,如果生物能占据这些格局并形成势力圈,生物就能最有效地利用景观,使景观具有功能上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最有效地维护生物和生态过程。因此,识别、设计和保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是现代生物保护的重要战略。 2.生态与城市结构形态的关系 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相对应,构成共扼关系。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的生态基础,在塑造城市形态与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1从城市生态的角度 首先,城市生态空间网络基本囊括了城市的自然环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城市生态环境的营造和维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城市的生态支持系统。近年来“基地决定论”、“生态优先”、“反规划”等理念相继提出,使城市形态结构的规划更趋合理。例如基地决定论认为:一个场所采取适当的形式有其固有的道理,有着“承载能力”和“最佳使用”。“生态优先”、“反规划”则都是提倡将本身具有较高生态价值或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大的场地优先规划,力求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生态,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2.2从城市形态的角度 城市形态与人的价值标准和人的生理、心理要求密切相关,人们向往美好、和谐、健康、有活力的城市,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会感到压抑、沉闷,人们的自然天性会促使他们去寻找亲近自然的机会,所以出现了一到节假日凡是自然气息浓厚的地方(如公园、城市周围的风景区)游人如织的状况。即使就在城市环境中,绿化较好的地方也是人们乐于驻足之地。城市生态空间与城市结构形态相互支承、相互补充、完善,共同起着营造美好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的自然环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网络的布局结构。反过来,被纳入城市生态空间网络后,这些自然环境资源也能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增加城市形态与结构的可识别性和特色,打造美好的城市形象。在世界城市之林中景观特色鲜明城市无不在其城市空间和自然空间的关系上有其独特之处。下图分别为莫斯科、巴黎的城市 2.3城市空间 “生态优化”策略在城市结构形态研究领域中运用“生态导向”的思想由来已久,将区域生态价值和服务功能与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相结合,并开始从“生态优化”所强调的单纯“保护”,向利用生态来引导区域开发的“生态导向”思想方向发展,使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城市结构形态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质载体,城市结构形态的调整与优化应该与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应体现城市经济的持续增长。因而,制定城市结构形态的目标,应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和经济重点为目标,还应该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优化思路应为:具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舒适怡人、城市形象个性鲜明的城市空间优势,促进产业集群,实现空间结构形态的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大幅度的改善,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竞争力。#p#分页标题#e# 3.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结构 3.1生态城市的结构形态类型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一些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的城市的结构形态进行调研,本文从集中与分散的角度总结出两大类:一类是的连片集中、外部分散的城市结构形态,另一类是组团分散、内部集中的城市结构形态。 3.1.1连片集中、外部分散的城市结构形态。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是便于集中设置较为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城市各项用地紧凑,有利于社会经济活动联系的效率和方便居民生活,较适合中小城市,但应注意近期和远期的关系,避免城市在发展中用地混杂和干扰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城市形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网格状、环形放射状、星状、带状和环状等。网格状的城市形态较为完整,易于各类建筑的布置,但往往显得单调。环形放射状城市由环形和放射形道路组成,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好,有很强的向心紧凑发展趋势,但易造成城市中心过度集聚和拥挤。星状城市往往是环形放射道路沿主要交通走廊发展的结果。带形城市大多受地形限制,沿主要交通轴向两侧发展,城市组织有一定优势,但过长会导致交通物耗过大。环形城市则是带形城市在特定情况下的发展,除非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否则城市用地向环形中心扩展的压力很大。 3.1.2组团分散、内部集中的城市结构形态。最主要的是组团状城市,即一个城市分为若干块不连续的用地,每一块之间被农田、山地、较宽的河流或铁路站场、森林所分隔。这种发展形态根据城市用地条件灵活布置,容易接近自然,比较好地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的关系,并能使各项用地布局各得其所。不足之处在于城市道路和各类工程管线的投资和经营管理费用较大。此类城市布局的重点在于处理好集中与分散的度,既要分工合理,又要在各个组团形成一定的规模,创造一定的就地生产生活条件,减少不必要的交通压力。星座式是这一类型城市形态中典型的一种类型,主要大城市及其周围卫星城镇组成的布局形式。小城镇虽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与中心城市有密切的关系。实践证明,为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疏散中心城市的部分人口和产业,培育远郊区的卫星城是具有一定效果的,但仍要处理好发展规模、配套设施及现有基础等问题。 3.2城市结构形态生态演化的机制 什么样的城市结构形态才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集中和分散两种既矛盾又统一,是城市结构形态演化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散论及集中论都是优缺点并存的,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结构形态可以从两者中吸取优点加以运用。从集中论那里,可以吸纳遏制政策、城市更新政策及全套的新内城环境更新工程。这将会取得一定的生态环境效益,但又不会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借鉴分散论,它又可以对自发的分散化过程加以有效的控制———如让人们迁移到公共交通及其设施都完备便捷但又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地区。它考虑到市场的收益,而又不会完全听命于市场的支配,这将有可能形成一些具有环保功能的社区。 3.3城市结构形态生态建构的策略 生态导向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要求从城市生态腹地的大区域环境去考虑,并在城市空间发展边界的控制范围内,在城市空间开发的分区管制限定中,在生态空间的网络优化的前提下,将城市与自然融合、组织,形成一种紧凑、开放的结构形态。它不强求固定的模式或标准的图示,往往因城而异,根据城市自然生态条件、城市合理规模、现状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等具体情况来确定,既可以以上述某一种形态为主,又可以几种形态相互包含,构建符合城市最佳发展的,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每一种形态的发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能从一种模式转变为另一种模式,甚至上升为区域关系的综合发展。因此,高效、集约地利用土地,相对紧凑布局、功能混合、均衡化发展及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结构成为构建生态导向下城市结构形态的主要规划策略。正如麦克哈格所说:“设计结合自然的重点不在设计,也不在自然本身,而在‘结合’上。” 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设计重点在于首先充分结合规划地区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与水体等自然生态条件,建立新的水体及绿化网络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然后在这一生态网络基础上结合区域内用地特征整合构建出规划区的布局形态,最后确定地区的用地规划。

上一篇:经济结构的定义范文 下一篇: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