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4-01-16 11:37:16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1

关键词:三农问题;形成原因;对策

“三农问题”即农民、农村和农业的问题,“三农问题”由来已久,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但是学者们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却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而且中国的问题根本上也是农民问题[1]。看待“三农问题”,需要既有时间意识,又有空间意识,时间上要看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民衣食住行发生的巨大变化,空间上,要看到各地贫富差距还很大。

1“三农问题”的成因

1历史原因

一是工农产品剪刀差。建国初期,为了发展工业,政府对农产品实行价格剪刀差,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发展工业[2]。二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城市和乡村之间被筑起了一道高墙,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传统农业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也日益凸显。三是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在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思想的指导下,多数地方政府重视重工业发展而轻视轻工业,重视生产性建设而轻视非生产性投入,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

1.2政策原因

从发展上看,农村经济超常增长后,出现了滑坡。一是农业内部积累机制弱化,短期行为严重。二是政策因素也造成了不利于粮食生产形势,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下降。三是地方财力增加,但地方投资却明显向城市倾斜。四是全国工业投资大幅增加,但为农业服务的农用工业投资却不断下降。五是在城市工业经济过热增长中,投资膨胀和消费基金膨胀导致持续通货膨胀。六是农村基本设施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七是税费体制不合理。八是农业经济组织形式的不足日益暴露[3]。

1.3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自21世纪以来,中国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几乎所有农产品都呈现出阶段性、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供过于求现象,导致农产品价格连年下跌。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不合理的负担过重以及深层次的体制等问题都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国内外市场衔接问题仍然亟待解决。

2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

“三农问题”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进程和特殊国情决定的,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战略全局出发,必须坚持系统和统筹的观点,必须采取经济、政治、法律、行政手段以及发挥市场经济作用等,既要坚持“持久战”,又要保证每个阶段有目标、有成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1加快城镇化进程

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实现城镇化,最关键就是要提高效益,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

2.2加快农民享受国民待遇的步伐

我国农村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有待完善,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截然不同。我国在实施全民医保以及在实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的同时,要加快制定成熟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实现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3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国家虽然取消了农业税,但农民的隐形负担依然很大,特别是计划生育、宅基地等问题仍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区县,这些问题仍然很严峻。政府应加快各项配套制度的完善,因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费改税等问题,主要还是靠完善的制度来保证[4]。另外,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等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2.4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良种基地的建设、农田水利的投入、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养殖等。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以增加农民收入。

3参考文献

[1] 李艳民.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承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4-25.

[2] 孟薇.新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变迁及其经验教训[J].学理论,2009(24):28-30.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2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与产生原因

1、“三农”问题的现状

(1)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九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增长2.89%,每年是实际增长率分别是9%、4.6%、3.8%和1.9%,增幅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呈负增长状态,相反,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幅度却是逐年提高的,因此,造成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47:1,1997年收入差距为2.51:1,1999年扩大到2.65:1,2000年继续扩大到2.79:1,2002年则扩大到3.5:1,如果考虑到城市居民的隐性收入和社会福利等因素,真实的差距已达到5:1。这种差距甚至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2)农民负担实际逐渐加重。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波动中,农民因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农业纯收入大幅度减少,而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又受到排挤,致使总体收入减少,但是农民还要承担各种集资,摊牌费用,加上社会消费的逐年上升,使得农民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庞大的农村人口技术基数降低了人均农业资源的占有量,现在全国农民平均每户占有耕地6.7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有1.5亩,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还要减少500万亩耕地,人口却以每年1300万的速度递增。农业资源短缺与劳动力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过去受传统思维的影响,片面追求粮食产量,过度的开垦使我国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环境污染严重,水土流失,耕地逐年减少,生态系统十分的脆弱,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

(1)体制原因,即二元户籍制度由此带来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形成“三农”问题的本质根源。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形成了以封建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传统农业与近代工业,传统农村与少数较繁华的工商业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一方面对农产品实行低价统购制度,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获得积累,并通过减少交易费用而获得稳定的原料供应;另一方面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限于城市工业化,为阻隔资源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区别政策,在农村限制非农产业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这种工业化的战略虽然打下了比较好的工业基础,但它是以损害农业的发展为代价,使中国经济的二元结构特征日益明显,从而使得“三农”问题愈愈演愈烈。

(2)制度原因,即相应的法律制度的滞后与不完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的一贯产业政策,但往往仅仅落实在口号阶段,同时,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使农民又回复到小农经济状态,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而这几十年来偏向城市的财政体制,缺少法律的有效监管,使得农民成为过度的“输血者”,进一步加剧了“三农”问题的严峻。从我国的金融体制来看,我国金融机构在农村主要是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引导及其监管,使其背离设立之宗旨,不但不支持农业的建设、农民的发展,而且还相对歧视农业贷款,使得“三农”问题雪上加霜。

(3)农业本身的劣势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量大值低,不容易保存,需求弹性小、利润低、风险大,这些自然因素也是“三农”问题积淀下来的重要原因。

二、“三农”问题的经济法透析

1、“三农”问题是对经济法理念的生动诠释

(1)公平发展理念。公平是所有法律价值的共性,而经济法的公平发展理念主要指经济生活的公平,并且所注重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公平。因此,以社会经济发展公平理念的经济法,开始进行事前的预防以及事后的修补。同样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贯彻“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的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发展不平衡,从而也导致了目前的地区发展差异。经济法秉承的公平发展理念,注重最终实际利益的归属,注重效率的内在公平,恰好是实质公平的体现。

(2)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一直为经济发展所关注,其核心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三农”问题不仅要尽快解决,而且解决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缺,农药化肥等泛滥使用,已经使得耕地的种植潜力日趋减弱,又加上农民的盲目开荒,过度伐木,已经使得植被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此必须让法律来保障与监管,从而既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又保证资源、生态系统乃至人为环境发展方向的可持续发展。

(3)安全发展理念。经济法是以社会为本位的,它的价值是促进国家、社会、个人的和谐发展。因此,安全发展理念是贯彻其始终的。“三农问题”既涉及市场经济的稳定,又涉及社会发展的潜在不安因素,因此其解决必须把安全发展放在首位,只有安全、稳定才能快速发展。

2、经济法本身与“三农”问题相吻合

经济法是产生于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意志、综合运用国家权力和宏观调控手段不断解决个体营利性与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法律规范系统。“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发挥宏观调控职能,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监管等手段综合治理。

(1)经济法是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公权力介入私经济领域的法,是公法与私法的交融。正是具有公法和私法的这种性质,表明了它可以运用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三农”问题上发挥巨大作用。

(2)经济法在法律表现形式上存在大量单行法规。“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体制、经济领域等方方面面,因此,没有任何一部基本法律能够完整解决,而且其解决在历史尚没有先例,因此,也需要颁布一些单行法规或试行法规,待条件成熟时再制定为法律。

(3)经济法在体制上大量采取授权立法,这也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的实际情况也不同,国家在保证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授权地方“因地制宜”,制定灵活性法规,使“三农”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3、加强宏观调控立法

(1)完善价格法律制度,维护农民利益。我国1993年7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已明确规定:“国家对粮食、食品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实行保护收割制度”,价格法也进一步规定:“政府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可以在收购中实行保护价格,并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保证其实现。”这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保持农业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可以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条件成熟时制定“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护条例”,对政府确定价格的程序和权限以及制定保护价的原则、根据和保护价的适用范围等重要事项做出明确规定。并且在农民与政府博弈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赋予农民以信息权,具体表现为以法定的形式规定农产品的价格听证会,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等。

(2)制定计划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从国外经验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来看,都制定有国家发展计划,而我国目前的计划编制缺乏科学性,执行缺乏相应的约束,监督性,这可从前面所提的“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正是当时产业计划的不科学,造成了以压制农业为代价而发展工业、以城乡建设为中心而采取户籍制度的战略。因此,必须完善计划法,重新规范计划的科学性、执行性。具体来说,可制定《农业资金投入法》,使对农业的投入有法可依,依法执行,同时将经济“非农业化”、城乡统筹发展纳入产业法的立法目的体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及乡镇企业,从而分流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

(3)修改税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我国现在农民负担的法定税费主要包括农业税,提留统筹费和“三乱”收费等项,这几年经过国家的规范治理,“三乱”收费有所遏制,主要集中在农业税上,虽然农业税税率不高,但远高于发达国家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也高于发达国家农业所负担的实际税率。中国是少数向农民征税的国家。据统计,2001年农业税收为164亿元,农业特产税收为122亿元,牧业税0.4亿元,合计286.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1.75%,这说明了取消农业税并不会对国家财政造成太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所以温总理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免征农业税。

(4)制定财政支农法,提高农民收入。由于农业税收的减少,相应的农业设施建设也会被迫停止。因此,国家应新增财政支农资金,并制定财政支农法,使该项基金能够切实利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兴农、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产品质量提高等方面,确保农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3

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至今,党中央一直在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并作出很多重要决定,其中尤其提到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这个问题上,总理也曾多次表示:“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我们可以从中央领导的这份决心和重视感觉到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最广大的农村人口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发展红利,让绝大多数农民走向丰衣足食的富足生活,真正实现全面农村脱贫。我觉得农村问题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关键之处在于无论中国富足地区如何发展,农村问题只会因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而加重;相反农村问题的解决和走出贫困将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这就像一个由长短不一的木板构成的木桶,和谐就像其中的水,水的多少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三农”。因此,“三农”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穷”上,而产生“穷”的原因主要有:

1.建国之后,农民都有了可以自由耕种的土地,但农村不发达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自然条件恶劣。此类生态环境问题构成的发展壁垒有天然造成的和人为造成的两种。中国的国土虽然辽阔,但天然土地的质量本身就参差不齐,戈壁、沙漠、盐碱地遍布半个中国,要在这些地区的土地上有较大的农业创收和经济发展着实有不小的困难。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还有就是低下的农业生产力以及科技兴农难以实施,使得农业产出率难以提高,直接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发展。此外,当今贫困地区的壮劳动力和知识人才通过职业介绍和升学就业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数量达到了一个令人乍舌的地步。这看似是大中城市对人才精益求精的吸引,并获得更大的发展,实际上这给大中城市的就业竞争产生了过剩劳动力的严重压力,同时,对农村来说,这又导致各类急需人才的贫乏。这就使得农村越来越穷,城市越来越富,原本严重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已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农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流通效率,有效解决小规模家庭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有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农产品,却不能很好地通过销售、经营等途径换来较高的经济收入,对农民生活的改善来说无疑是不利的。

3.中国现在的农业生产方式还相当落后,急需科学农业的指导。有的基层干部知识水平不高,不能带领、指导农民科学、有效地发展农业生产,不能建立良好的组织制度来管理好农业生产,不能很好地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一系列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生活的改善。

中国有八亿农民,占总人口近70%。由此可见,“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关乎国家兴衰、民族存亡———“三农”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解决问题,还应从本质入手。只有农民从根本上富裕起来,“三农”问题才会有转机。只有解决了物质问题,农民的文化发展、农村的社会发展才有实施的可能,中国社会才可能均衡地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真正做到社会和谐。

二、解决思路

改变上述现状,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可从生产技术、生产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三方面入手。

1.生产技术。当今世界的农业生产,早已告别了个体式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朝着产业化、技术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在中国根深蒂固,农民早已习惯了“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想改变这种落后的模式需要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种植工艺。而中国的农民在知识方面的极其匮乏,难以促成生产技术方面的突破。因此,提高农业生产技术需要先进的科技来引领,需要坚定不移地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开发的平台和团队建设,加大主导产业研究开发力度,完善农业推广体系,加强农民和农业企业经营者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向农村输送农业科技人才。同时,要改革农业的教育体制,农村培养出的大学生,应积极鼓励他们毕业后回家乡为推动科技兴农做贡献,使农业现代化得以持续有力的发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促成农业生产技术的大踏步前进。

2.生产经营理念。落后的农业产品经营方式和理念是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在家庭分散经营和独自进入市场的情况下,无法解决诸如农业中生产经营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农业产出及市场价格大起大落、政府宏观管理农业的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依靠农户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而从目前来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积极地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央已经正式下发文件,对于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的企业,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这项明智之举为解决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如何导入农业及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的问题铺就了道路。

3.管理方式。随着农业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良好的管理方式和组织制度创新成了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现代化、农民收入和农村发展水平的关键。农业已成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决定一个国家管理效果的关键在于干部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以及相应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基层干部的管理水平上去了,农业生产有了完善的组织制度,才能将农民个体耕种的模式汇聚成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模式,才有可能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中国的农民才会有占领开放的农产品市场的实力,才能真正走上富裕的道路。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4

【论文摘要】21世纪我国面临的诸多挑战中,“三农”问题大概是最严峻的一个。“三农”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系统工程,与我国当前宏观 经济 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的解决将是当前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可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利于应对入世带来的挑战;可加速我国城市化、 农村 工业 化、农业 现代 化的进程;此外,它的解决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我国的 政治 经济体制改革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三农”问魔与扩大内需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依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有效需求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需求下降,一太面城市居民消费趋于饱和,另一方面是农村消费市场长期启而不动,潜在消费需求不能转化为现实购买行为。因此,采取措施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实现扩大内需的关键一环。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因为“三农”问题是阻碍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收入是制约农民消费的首要因素。我国农村还处于消费水平与收人水平基本同

农民纯收人增长缓慢导致购买力严重下降,并直接影响到农民消费需求的增长。提高农民收人已成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多渠道、多途经提高农民收人,包括增加农产品供给和减少农业人数双管齐下;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繁荣小 企业 和小城镇,扩大9亿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收人来源等等。

(二)农民负担过重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民的支付能力,从而影响了其消费水平的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农村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是农民收人逐渐增加的同时,其负担也与日俱增,一些地方的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和各种摊派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消费增长。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行政机构改革,从治本上杜绝各种增加农民负担的源头,扩大农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增加农民的消费热情,扩大农村需求。

(三)消费环境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民消费能力的实现。比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耐用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从而影响了广大农民的购买积极性。因此,国家要努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一方面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人;另一方面,建立农户自我资金积累的投资机制。通过改善农村 交通 、通信条件,既可使农产品及时转化为商品,增加农民收人,又使得所需的工业品能够及时组织进来,解决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针对目前农村消费的热点是家用电产品,应加快农村电网、电视转播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总之,农村消费市场是一个有着广阔前景和巨大发展空间的市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点。而要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解决“三农”问题。换句话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是扩大内需的重要保证。

二“三农”问题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一)入世使解决“三农”问题显得更为迫切。

(二)解决“三农”问题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三农”问魔与我国城市化、农村 工业 化和农业 现代 化

(一)解决“三农”问题将为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条件。

解决“三农”间题和解决我国城市化间题有着高度的相关性。不论是近期还是长远,解决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人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非农就业,而增加非农就业的主要途径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更多的农民变为非农民。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人多地少,要让大批农民转到城市,使农民的比重由现在的70%降到30%的时候,“三农”问题才真正解决。

(二)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这样一种单一的经济发展政策,其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工业化不可能单靠少数城市人来推动;另一方面,农业是个弱产业,面临三大风险— 自然 风险、市场风险(产品卖难)、技术风险(农业技术投资回报率不稳定),人世后,三大风险尤为严峻。因此,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单靠农业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走农村经济工业化的道路,使供应、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体化经营,农村工业化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器。农村工业企业一开始就抓住我国城市工业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和方面,立足于门槛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有较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其次,从长远看,农村工业化是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别的根本途径。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人差距大,固然有牺牲农民利益来换取城市工业发展的 历史 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部门高,从而导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是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民由贫变富的关键。而农村工业化正是提高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最佳选择。再次,农村工业化是实现乡村城镇化的基础。我们所说的农村工业化主要就是指小城镇日益工业化,这样,可为乡村城镇化提供基础和依托。归根到底,农村工业化有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农业现代化 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农民的素质低:二是资金缺乏。而农村工业化将可以解除这两个制约因素,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四、"三农”问皿解决与西部大开发及我国 政治 经济体制改革关系重大

(一)“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否还会牵涉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西部大开发首先是西部广大农村的大开发,而不能只是几个城市的大开发。东西部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当把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作为大开发的战略重点之一。就广西而言,作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农业大省,更要重视“三农”问题,要继续推进科技兴桂、科技兴农战略。从区域发展看,一方面桂东南要充分利用原有基础、发挥地缘优势,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率先实现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并对桂西北起良好辐射作用;另一方面,桂西北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特色农产品,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并可尝试搞 旅游 农业。同时,桂西北还应重视人才引进,培养、开发当地人力资源,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这也是解决我区“三农”问题的重要方略。

(二)解决“三农”问题对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有观点认为,“三农”问题主要来自农业外部,涉及 中国 深层的政治经济体制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毕其工于一役。追根索源,“三农”问题的解决,农民增收、减负的根本保障在于我国经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三农”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又需通盘考虑、审慎解决的问题。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5

关键词: “三农”问题;现状;原因;对策.

中国“三农”问题的起源和演变与中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是紧密相关的,要想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其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扩展视野,从更长远的历史时段进行溯源,联系中国现代化的独特历程,对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困境及解决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三农”问题现状.

(一)农产品供给缺口大,粮食需求过于依赖进口.

虽然近年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但粮食生产供不应求的现状并未改变,粮食缺口有几千万吨。 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3.5万吨,较2012年增加1235.6万吨,同比增长2.1%。从2004年算起,粮食产量实现了“十连增”。但在过去的十年中,“丰年缺粮”的现实也不可否认,只有2008年与2009年两年时间产稍大于需,剩下年份均是产不足需,且粮食供需缺口日益增大。 2012年我国农产品贸 易 逆 差 为491.9亿 美 元,同 比 扩 大44.2%,进口粮食占粮食总产量的14%。对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完全依赖国际市场来满足农产品与食物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二)农村基础设施差,教育落后.

由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就业机会匮乏,造成农村失业人口向大城市聚集。集中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城市就业的增长速度,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落后凋敝,出现过度城市化和平民窟问题。此外,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乡、镇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分别为7.26%和3.87%。在我国8.5亿6岁及以上乡、镇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6.3% ,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4.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1%,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4.1%。按照这种教育状况来看,完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建设需求,更加无法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局。

(三)城乡收入差距大,农民收入增速变缓.

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472元增长到24565元,农民人均收入由2622元增长到7917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由5850元增加到16648元。若再考虑到城镇居民在养老、就业、医疗等方面的福利性保障和各种补贴等,城乡居民收入的实际差距更大。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不是帐面上的3∶1,而应该是5∶1,甚至可能达到6∶1,是我国建国以来的最高值,反观多数其他国家,其城乡收入之比仅为1.5∶1。而收入是经济状况和消费水平的集中体现,在物价尤其是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工业日用消费品和教育医疗等费用日益增加的今天,农民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二、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是“三农”问题的政策原因.

国家一方面从农业、农村和农民那里攫取了大量资金积累,另一方面却强制地将数以亿计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规模经营困难。这要归因于我国长期实 行的工业 倾斜政策———优先发展工业化。 20世纪50年代我国政府将实现国家工业化视为“富国强兵”的必由之路。为了加速实现农业国的工业化,中国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结果是:从农业部门流出大量资本的同时,却没能带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最终演变成全社会的利益关系向工业、城市偏斜,而农村、农业、农民处于不利地位,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提高,农业资本长期投入不足,农业再生产能力扩大受到限制。

(二)城乡二元结构是“三农”问题的制度.

根源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陆续实行的一系列制度是促进城乡二元格局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是户口制度。 1958年,我国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并以此为基础,出台了与户籍制度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二是社会福利制度。国家规定城市职工可以享受各种劳保待遇,如公费医疗、休养、退休养老金制度直至丧葬、抚恤费等;三是产业结构。 1978年以前,农村几乎没有工业,即使有也只是为农业服务的附属部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部门。正是上述的政策和制度将城市和农村划分出明显的区别,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导致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被扭曲。

(三)农民可支配的生产要素稀缺是“三农”问题的直接原因.

中国的“三农”问题与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存在着密切关系,农业自然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 着农业经 营规模的 扩大、生产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阻碍中国农业现代化。首先,人均农业资源稀缺限制了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土地紧张、资源短缺,高土地生产率和低劳动生产率 的农业发 展目标,使得农民增收困难。其次,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现状限制了农业商业化和农业经营规模的扩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只能采取小农耕作方式,无法积累资本发展农业商业化。最后,人均农业资源稀缺的情况限制了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人口与资源不相匹配导致农业结构调整十分困难。

三、中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一,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重,实现农民增产与增收。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仅能直接增加农业产出,使农业生产者因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增加收入,而且将带来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生产成本下降,使消费者直接或间接收益,并为非农产业部门的发展提供更多可用资源,从而支持整个经济的快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当前农业发展应将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作为工作重心,力求在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形成平衡。政府也要根据发展的新变化,及时从单纯注重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优先提高农业生产率、兼顾土地生产率的农业发展模式上来。第二,积极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快农业技术进步。传统农业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就是要发展基于农业的科学,运用科学知识和工业投入,设计出更为集约的种植,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耕作制度。同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农业科研机构和人员激励机制,引导农业科研资源针对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针对农业新技术展开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第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中国人的食品结构正在经历由植物纤维为主向兼重动物脂肪及高蛋白的转变,粮食消费能力显著下降。这一变化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向市场效益好、又能够在有限土地上密集利用劳动力和技术的农产品流动,引起种养业产出结构变化,从而扩展农业发展的广度。但是,在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一些农产品的质量随之降低,为此,我国必须在保护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农业产品结构,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二)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利,培育新型农民.

第一,提速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方面可以通过改革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设计使农村劳动力从农村顺利退出的机制。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趋势,建立起符合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村人口退出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新时期新阶段顺应城镇化提速的要求,改变旧的户籍管理制度,彻底扫清体制障碍为城市化的提速铺路。第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 “三农”问题表面上看是利益问题、经济问题,但其根本问题还是农民的平等权利问题。要想维护农民的合法权利,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农民协会,使政府职能由原来的直接管控部分转变为间接管理,让农民协会能够部分承担农民自治职能。同时,在制度上坚持将国家与农民协会分离开来,保持其民间性和自治性,使其能够独立处理事务,并建立合理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维护农民的经济利益。任何机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违背农民意愿,干 涉农民的 生产和经营。第三,加强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的培育不仅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还有助于新农村建成向纵深推进。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其次,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具体而言,就是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最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努力引导农民树立新型农民的文明观、创业致富的新生活观以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等。

(三)以新农村建设统领“三农”工作的重点.

第一,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打破城乡分割的传统体制,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推动农村现代化,城乡互补共促、共同发展的格局。在工作中应抓住四个重点:一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国民收入分配,四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第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快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共财政投资,不仅能改善农村地区的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能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另一方面,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优化农村公共投资的结构。目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十分有限,需要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确定公共投资的优先顺序,是有效发挥有限资金带动效应的重要途径。第三,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具体要求如下。一是要积极推进城市工业向农村工业的转移。为此,各级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投资环境,吸引城市工业向农村发展,重点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在行业中发挥主导作用。二是要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工业化的核心,而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的建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三是要调整农村工业发展定位,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工业要重新崛起,除在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上创新外,还要调整产业选择和发展定位。应该向内部发掘,充分发挥本地优势,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切入点再次启动。

参考文献:

[1]陆学艺.走出“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困境[J].特区展望,2000(03).

[2]曾丽红.三农问题的困惑与出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06).

[3]汤武庆.对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31).

[4]孔祥智.聚焦“三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6

一、问题的提出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府,直接面对数以亿计的农民,实现全面小康的难点、重点都在农村。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乡镇机构改革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乡镇政府需要重点强化三个方面的职能:一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二是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三是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加强社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履行好政府职能的同时,要把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交给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因此,推进乡镇政府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迫在眉睫。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进行了五次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乡镇机构改革,目前仍在进行第六次,乡镇机构改革不彻底,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已经严重影响乡镇政府工作效率的发挥,影响乡村的健康、快速发展。

1982―1986年,为了推动中国农村改革,中共中央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18年后,从2004年开始中共中央又连续七次颁发了以农村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其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对扭转近年来“三农”问题的严峻局面已经产生了很大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的问题。

因此,以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视角研究“三农”问题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乡镇政府职能的彻底转变不仅有利于乡镇政府的轻快运转,而且有利于“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二、目前“三农“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形成原因分析

当前,“三农”问题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主要表现在:(1) 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落后,基本上以传统的手工劳动为主,现代化生产工具数量极为有限。农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也十分有限,不能很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的消费需求。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产供销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资源配置无法实现优化,农产品缺乏深加工,价格低廉且不稳定。(2) 农村经济萧条,发展十分缓慢,市场发育严重滞后,与城市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农村交通普遍不便,缺乏及时的市场信息导致盲目生产,加上过高的运费,大大增加了成本,同时交通闭塞制约了资源的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及时转化为经济资源。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落后,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都比较落后。校舍简陋,教学设备陈旧,师资力量缺乏,缺医少药,社会保障措施相当滞后。(3)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普遍感到负担很重,缺乏多方面的经济来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由于天灾人祸、农副产品价格低迷、缺少资金支持和必要的技能等多种原因,刚刚脱贫的农民极易返贫。返贫农民往往面临无粮下锅,无钱看病,没钱送子女上学等严峻的现实。农民收入低下,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由于家庭、社会保障等因素又不得不滞留在农村,转移起来非常困难。

“三农”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有:(1)农村客观因素的制约。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牲畜拉的弯钩犁和手推车,铁犁、铁锹、锄头、镰刀等铁制的手工工具至今还广泛存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是靠天吃饭,自然环境条件较好,农民的日子就会好过一些,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的,尤其是贫困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一般都较为恶劣,农业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多,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生产技术和手段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日子就比较艰苦。还有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和小农经济,当地能生产什么就生产什么,自己就消费什么,自己无法生产的必需品才到市场去购买,社会生产的规模几乎保持原状,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技术也没有多大变化。(2)农村政策因素的影响。195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形式。这种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不仅造成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失衡,经济发展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而且限制了人口、劳动力的合理流动,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使农业经营规模难以扩大,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即使农民进城务工,由于没有与市民同样的城市户口,就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条件和报酬收入。还有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缺乏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有些是强制性转让,而失地农民又没有得到合理补偿,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一级,机构臃肿,费用奇高已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直接诱因,但为了显示政绩和索取高额提留,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用于非农产业,却任意夸大农民收入水平,农民负担极为沉重。(3)农民自身因素的束缚。农民因历史积淀的传统落后观念,求稳苟安,思想保守,安于现状,缺乏进取精神。农民主要依靠长辈们言传身教来获得技术,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适应社会变迁能力弱。依赖思想严重,形成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生产靠扶持的思想,形成了越给人越懒的反常现象。落后和愚昧必然产生迷信,将自己命运的改变寄望神灵的恩赐,导致了农村封建迷信活动的泛滥,忽视了对知识和科学的追求。

三、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视角看 “三农”问题的解决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想使我国农村离贫脱困,乡镇政府就必须改变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处理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要做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员、服务员和组织者”。搞活农村经济是个极其复杂的大问题,有些事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可以放手让农民自己去做,政府只要从旁监督,搞好服务就可以了,不能事事插手。这既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也有利于政府轻快运转。因此,乡镇机构改革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转变职能上,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进行制度性的创新。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是否到位,不仅关系着乡镇机构改革是否成功,而且关系着“三农”问题是否能顺利解决。

(一)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始于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它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是实现农业腾飞的切实选择。实质上,农业产业化是通过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技术现代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变农业落后的经营状态,实现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从而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农业产业化的建立和发展,必须要有政府行为,尤其是要有乡镇政府的积极组织、协助、推动,乡镇政府应当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及措施是农业产业化建立的轴心和方向。

农民在以农业发家治富的同时,最关心的也是迫切需要的就是政府为其提供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使其在对市场尚未适应的情况下,能够被扶持,从而逐步适应农业经济的商品化趋势。目前,不管是经济较发达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均在发展。要平稳实现这一战略转移,需要乡镇基层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农村城镇化是指以乡镇企业和小城镇为依托,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差别缩小的自然历史过程,是城乡融合并最终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乡镇政府要集中精力管理公共行政和公益事业,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社会环境,避免包揽具体经济事务,要把建设农村、发展农村、促进农村现代化作为重要的发展策略。

农村城镇化实际是一个城乡差别不断缩小以致最终消灭,农民不断富裕文明以达到和市民同等发展的过程。农村要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带动和支持下,进行整体规划,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使城乡居民只是有居住地的差异,而没有大的收入差距和享有公共产品的差别,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实现城乡一体化。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的综合管理组织在城镇化的建设中要发挥地方政府的政策协调作用,有义务有责任对城镇的生态环境进行控制性保护,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引导消费结构的改变、升级,实现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培训。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的、变化的概念。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要一味地尽想着往城里送,还应该立足农业和农村,尽量将农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农民不需要进城,在农村发展就可以发家致富。农民的主要增收点在于外出打工,要使农民有工可打,就必须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政策支持,这里主要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是要乡镇政府加强引导,根据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情况,尽量做好总量控制,避免盲目流动;其次就是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和待遇。城市管理者应该在政策、法规、工作条件、就业指导以及维权等方面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和服务,务必使他们尽量多的能够站住脚,融入城市。此外,可以由乡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留守家庭”的出现,使社会更加和谐。当然,要做到这些,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社会各阶层要共同关心理解,提供支持。

“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农民素质,关键在于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当前,乡镇政府尤其要重视对外出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科技文化、市场营销以及法律政策等的教育和培训,树立市场意识、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的意识,提高外出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和生存本领。同时,各级政府特别是乡级政府,要按照以农业、农民为本的发展思路,建立以评价和反映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新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把在一个时期内农民是否增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有所缩小作为衡量政府工作的基本标尺。

解决“三农”问题,既要用老办法,更要有新思路。在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下,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机构应该逐步弱化管理、等职能,强化服务、教育职能,要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强调为民服务。政府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努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这样,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才能到位,“三农”问题才能很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不失时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体制保障[J].求是,2006,(18).

[2] 刘熙瑞.服务型政府[J].中国行政管理,2007,(7).

[3]杨瑞莹.关于农业产业化与政策支持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9).

[4]陆学艺.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7).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和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迅速增长,使千百年来困扰着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乡差距、工农差距仍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国家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现在农村人口约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64%,农业就业劳动力占全国劳动力的50%。农业劳动生产率太低,人均创造的GDP和非农产业人均创造的GDP由1990年的1:3.9,扩大到2001年的1:5.2。农民收入增长太慢,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90年代中后期的2.5:1,扩大到2003年的3.2:1,如果考虑到社会福利、生产成本支出和实物估价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为5倍~6倍。从1997年~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连续7年没有超过5%,年均增长速度不到城镇居民的一半。目前,全国农村还有近3000万贫困人口,近6000万人处于低水平、不稳定的温饱状态。农村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邮电等状况离现代化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

农民、农业、农村的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发展水平。发达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第一产业基础之上。农民的消费水平上不去,形不成旺盛的国内需求,市场得不到开拓,这是我国现阶段影响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三农”问题还可能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全社会的安定。因此,“三农”问题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矛盾方面,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三农”问题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城乡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落后的传统农业部门和先进的现代经济部门并存、差距明显的一种社会经济状态。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经的过渡形态,这是历史的原因。同时,我国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快速推进工业化,长期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城乡分割政策、人民公社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强化了这种过渡形态,延缓了社会转型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摆脱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我国大力推进工业化,走优先发展工业的道路,这是我们总结近百年落后挨打的历史和苏联迅速强大的经验后所得出的结论。走这样 一条道路,首先遇到的是资金积累问题。在西方国家对我国封锁的情况下,我们工业化所需要的资金,除去当时的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援助的一部分外,主要靠内部积累,而内部积累只能是由农业一主要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形式提供。这条工业化道路注定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要不断地向农业、农村、农民索取。这条工业化道路,一方面使我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损害农业的发展为代价的,它挤占了用于农业的资金,压缩了农民的消费,阻止了农民向工业领域的转移,造成了农村大量的隐性失业,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日益明显。

我国过去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升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定化。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阻碍了劳动力流动,阻碍了市场化。城乡分割的升学和就业制度,使得城市人口受教育的程度大大高于农村,降低了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也使城市就业者的工作岗位、生活条件、工资待遇优越于农民。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难以获得社会保险待遇,不能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所吸收,不能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总之,客观的历史原因,新中国建立后发展模式和各种政策的选择造成了我国特征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统筹城乡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彻底转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三、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

(一)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加快我国城市化步伐。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在1957年~1978年的21年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40.3%降到28.1%降低12.2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从15.4%提高到17.9%,只提高2.5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加快和政策放宽,城市化进程加快,2002年城市化水平上升到39.1%。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大约低10个百分点,与同等工业化程度国家相比大约低20个百分点,大体相当于英国1850年、美国1910年、日本1950年的水平。城市化是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如果长期落后于工业化,就会严重制约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阻碍工业现代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阻碍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影响到就业的容量,农村人口就不可能转移出来,“三农“问题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以前我们往往想通过农村农业自身的发展来解决“三农”问题,历史证明这不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道路。必须通过农村城镇化、农村工业化的道路来解决“三农”问题。城市化绝不是简单地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迁居,而是几亿人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种根本性的社会转型,将使整个民族的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弱势产业,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承担能力较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只靠市场调节不行,国家必须加强扶持和保护。

首先要稳定和适当提高农产品价格,建立农产品价格水准基金及农产品储备制度,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要用好用足WT0农业协议条款,提高农业补贴。有关资料显不,欧盟农民收入的35%来自农业政策的补贴,美国农民收入的21%来自于政府补贴。我国目前对农业补贴每年不足40亿美元,不到农业生产总值的2%,大大低于西方国家的水平。根据我国加入WT0的协议,我国对农业的补贴可以达到农业总产值的8.5%,剩余空间很大。加大对农业的补贴,这是国内农民的呼声,也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提高对农业补贴的同时,还必须改变补贴办法,将补贴流通环节变为补贴生产环节,向农民收入直接补贴,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收入和好处,体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农民收入的政策导向。

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篇8

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形态,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常常听到农民兄弟抱怨种了东西卖不出去或卖得过于低廉,根子在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产供销形成一条龙是当前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大有作为的一着好棋,党和政府在创设“产―供―销”链条的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农业产业化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加入世贸组织后,如何应对国外的集约型农业的挑战?这将是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从现在看来,目前中国应在解放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通过加快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抛弃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迎接入世挑战。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

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这种户籍制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自上而下行政管理的必要,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已经受到理论界的一致质疑。目前,各地兴起的户籍制度改革纷纷向这种不合理的制度“开刀”,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但需要前瞻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后,解放的剩余劳动力如果得不到合理的安置和疏导,形成的移民潮会给社会治安造成相当大的压力。因此,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超级秘书网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

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同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也受到一定抵制,在“放一只羊是放,放一群羊也是放”的错误观念指导下形成的便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没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国民如何与强国竞争?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

党中央国务院再三强调要减轻农民负担,但个别地方“令不行禁不止”——农民负担照原样,引发农民抗交国税和集体上访等事件发生。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上一篇:店面策划活动方案范文 下一篇:发展对象考察情况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