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范文

时间:2024-01-15 11:29:25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完整而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它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原则,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同时遵循自然规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人口、环境相协调。为了更好的实践发展观,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战略思想,这“五个统筹”的内容集中体现了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具体目标,展示了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国家和人民需要努力做好的近期目标。科学发观展观一经提出,就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全国各地均掀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从某种意义上看,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广人民群众的心声,勾画出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基本框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时俱进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魅力的真实再现,同时也是时展的需要。

二、农村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均取得了显着的发展,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一跃千里,然而相比之下农村则大大的落后,城乡差距日益突显,“三农”问题已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农业怎么发展,农村怎么建设,农民怎么致富,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根基,农村占据国家的大部分比例,农民是国家的主要人口,因此,农村问题解决不好,势必会动摇这个国家的发展基础,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牵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诚然,农民生活有了大大的提高,但是农村的问题仍是层出不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主要有:

首先,农村的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因素,农村经济只限于初加工阶段,这造成农村许多资源的巨大浪费。比如麦秸秆,只是有极少部分用作深加工,而且由于当地没有深加工设备只能运输到外地,大部分则是当作柴烧或者烂掉,如出一辙,玉米秸也是这种命运,即将到手的钱就这样被浪费了;农村产业结构也存在不平衡的问题,农林牧副渔明显失衡,另外,近些年来,良田被占、牧场沙化、滥砍滥伐的现象严重泛滥,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不平衡的程度,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民真正要致富切实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切实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关注度。

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落后。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而言,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尤显落后,即使和我国的 整个经济状况相比也是极其落后的。国家一贯强调科技兴农,尽管农民种田节省了不少的劳动力,但是,在便民种田方面仍有很大的欠缺。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公路、灌溉设施等配备设施依然没有解决。据调查,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 ;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 ;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的生活、居住、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再次,农村科教卫生大大落后于城市。在农村,对于子女教育费等一些高且又必须的消费,依然有不少的农民支付不起,导致许多孩子失学,辍学;对于农村的医疗保险仍然是个极大的缺口,因病致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最终必将影响国家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更是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农民市场意识薄弱,传统计划意识依然占主流,同时互联网等先进媒介在农村得不到推广,信息交流比较差,加之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不及时,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现在看来,“三农”的滞后发展,影响了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影响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影响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最终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迫在眉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拉开了序幕。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入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此相适应,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根据这一要求,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做出的重大决策,同时也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更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党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

1.******强调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是发展重点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更是如此。新农村建设要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彻底改变农村现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转变看待农村的传统观念。国家发展农村的决心是坚定的,农村面貌在不久必将焕然一新。从目标上来看,这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又包含了对农民收入、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这一目标既包含了农村村貌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高,还包含了农村的党政基层民主建设的改善与提高,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3.新农村建设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包含在“五个统筹”的战略部署内,即统筹城乡发展。国家把城乡发展放在第一位,可见农村发展的重要性。从横向上看,即从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结构上看,三大产业需要平衡发展,眼前农业明显落后,成为整个经济发展的一大缺口;从纵向上看,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大量人才、资金涌向城市,农村因缺乏人才、科技和资金而愈显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顺应时代的要求,也是党在正确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基础上提出的战略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国家发展前途的大事,决不仅仅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它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与我们紧密相关,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共同努力,需要军民合作、党群一心,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地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不论怎么样,我们期待再次出现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的创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从而也壮大国家经济实力。

综上所述,现阶段正是农村发展的大好时机,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及原则为农业发展、农村致富、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制度保障:今后国家将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但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还是要依靠农民群众自己的努力,农民要力争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建设。总之,农村经济的是否发展及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宁,为此,“三农”问题的解决,更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积极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科学发展观若干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

宋黔晖,郁建兴.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读本.新华出版社.

理论热点面对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习问答.中共党史出版社.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2

[关键词]领域本体 语义检索 语义推理 Jena

[分类号]G354

1 引言

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信息检索技术的软硬件环境,促进了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也给信息检索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从海量信息资源中快速、准确、高效地检索到所需信息,是现阶段值得关注的问题。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与信息量急剧增长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语义检索能适应用户的现实信息需求及其发展变化。领域本体描述了领域知识模型,基于领域本体可以实现语义检索,提高检索精度。

目前有不少关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的理论研究论文,但从实践角度构建检索系统,进行测试和评价的论文还很少。本文将以领域本体为基础,研究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模型,通过测试对该模型的性能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

2 相关研究

目前绝大多数搜索引擎以及专业全文数据库,都采用关键词检索方式。基于关键字(词)的机械匹配进行检索的方式严重地割裂了字、词间的语义关联,检索过程不包含任何语义信息,导致用户查询获得的检索结果不尽如人意。这种查询机制缺乏智能性和知识性,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为了克服关键词检索的不足,学者们提出了另外一种称为概念检索的检索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概念词典对用户的检索提问进行规范、查询和扩展来理解用户的检索意图。概念词典一般是由专家手工定义的专业词表或者通过机器学习生成的关联概念空间。概念检索方法虽然克服了基于关键词检索中不考虑语义信息的局限性,但不足之处在于概念词典表达的概念关系有限,而且无法表现公理、规则等。

以上两种方法可以看作是初级的语义检索方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基于关键词检索方式的不足,但对于能够理解用户的检索意图,理解关键词所表达的语义这些高级功能还无法实现。因此,需要有一种比叙词表、关联概念空间更为丰富的语义表达工具作为检索的支撑,而本体的特性恰好适合于知识表达,能够充分描述知识模型,支持语义推理,同时采用通用的知识建模语言,更适合网络环境下的知识共享和互操作。

3 系统设计

3.1 设计原理

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系统的设计核心,是在查询和检索资源中引入领域本体层作为匹配和推理的核心部件。与传统的检索方法相比,增加了一个本体检索推理层,其工作机理如图1所示。领域本体在构建的时候已经对该领域的概念进行了分类,每个类别下有具体的实例,每个实例赋予了一定属性关系。系统在获得了用户的检索关键词之后,通过语义推理以及RDQL语句的构建,将会对本体库发出查询指令,如果在本体库中存在满足条件的实例,那么该实例就会被检索出来,从而使得计算机“理解”用户的查询意图,本体的查询结果将作为二次检索词对文献资源库进行检索。

3.2 总体设计

根据上述原理,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以下四个模块组成:

・提问分析模块。主要作用是对用户的提问式进行处理,过滤停用词,抽取具有检索意义的实词并且判断用户的提问中心。

・语义推理模块。主要作用是根据用户的提问词进行语义关系判断,判断出各个提问式之间隐含的语义关系,明确用户的真正检索意图。

・查询分析模块。在语义推理的基础上,根据语义关系,自动构建RDQL查询语句,对本体库进行查询,并且把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本体管理模块。主要是本体的浏览、导航和可视化显示作用,通过本体浏览模块可以清晰地发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可视化组件可以对领域本体中的概念关系以动态图的形式直观展现出来。

4 系统实现

本文采用Java语言实现了一个基于领域本体的含义检索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开发环境是Windows2000,JDKl,5,开发工具为JBuilder2005以及语义开发包Jena2.3。

4.1 提问词分析模块

・抽词。抽词模块首先对用户的检索式进行处理,抽取其中有检索意义的实词。

・检索词标注。利用领域本体中的类别信息对检索词进行标注,将具体实例标注为其所属的类,这是对检索词进行的规范化处理,是建立计算机理解检索词的基础。

・抽取提问中心。抽取用户的提问中心,是对用户的检索词进行语义判断的基础。在用户的检索式中,提问中心通常是抽象词,而具体的实例则是对提问中心的限制或描述。抽取提问中心的方法是利用领域本体的类(Class)对检索式进行抽取,抽取到的类名词则为提问中心。

4.2 查询分析模块

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型是将各个检索词看作是孤立的,忽略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也是造成基于关键词检索的检索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返回大量无关检索结果的原因之一。语义关系推理模块正是通过建立语义推理引擎,来判断用户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对用户的检索提问进行计算机理解。

4.2.1 建立推理引擎的目的 本体的查询需要借助RDQL语言,但该语言本身不具备推理功能,只能查询模型中有直接关系的数据,建立推理引擎的目的是将本体中具有隐含语义关联的数据推理出来,获取所有相关联的数据作为P,DQL查询的数据库。推理引擎借助于本体信息及相关的公理描述可以从基本的RDF描述中获取附加的断言(Assertion),经过推理处理可以获得RDF有向图中的所有语义闭包。当用户提交查询从RDF数据模型获取数据时,不仅能得到数据模型本身所含有的数据,而且可以得到由推理机制所产生的知识数据。

4.2.2 建立推理引擎的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推理方法是利用Jena包中通用规则推理机制,采取工厂化方法(GenericRuleReasoner Factory)获得通用规则推理机,从而引入事先写好的形式化的规则库文件对领域本体库进行推理。之所以选择通用规则推理机是因为考虑到推理机所蕴涵知识的意义和推理效果,RDFS规则推理机(RDFS Rule Reasoner)、OWLLite推理机(OWLFB Reasoner)等内置推理机对领域本体库进行推理,得出的是基于描述逻辑的推理结果。

4.2.3 建立语义模式库抽取本体库中所有的语义属性(主要针对“Object Type”属性),按照“Domain,属性名,Range”的形式建立语义模式三元组构成语义模式库。根据语义模

式库,经过相关计算就可以确立标注后的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4.2.4 确立检索词的语义关系 本体中的三元组都是“主语,谓语,宾语”的形式,用户的检索提问通常都是对主语或者宾语提问。通过步骤4.2.1的语义推理已经得到RDF有向图的所有语义闭包,因此若本体库中存在用户提问的检索结果,至多通过两个三元组组合便可以得到检索结果。

本文利用传统的向量空间模型构筑检索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将标注后的检索词以及语义模式库中的语义模式视为向量。如果检索向量与语义模式向量的相似度大于规定的阈值,则将该语义模式存入提问候选集。

4.3 查询分析模块

RDQL是Jena中针对RDF的查询语言,这种查询语言将RDF视为三元组,也就是带有向边的图。RDQL提供了一种图匹配策略,查询RDF中满足一定节点的图,查询结果返回匹配到的属性值。RDQL满足一定的范式,类似数据库查询中的SQL语句,因此构建RDQL查询语句的时候,只需要按照语法规则将查询内容和条件填充到指定的位置即可。其中SELECT语句衔接的是从检索词中抽取出来的提问中心;WHERE字句衔接的是查询条件,也就是生成的语义关系组合,即满足一定语义关系的用户查询组合,而FROM和USING语句则分别衔接的是RDF模型和本体的URI地址。以“清代记述大麻栽培的农书有哪些”为例,生成的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x WHERE(c:齐民要术,c:has_edtion,?x),(c:华东地区,c:collected,?x)

USING c for http://省略/unnamed.owl#

4.4 本体管理模块

本体的管理模块主要是对领域本体的概念及概念关系进行维护,采取树的形式将本体中的类表示为根节点,将实例表示为叶子节点,通过对节点的添加、删除、修改对本体进行维护,有关该模块的构建另有撰文介绍。

本文开发的语义检索系统提供了知识检索和文献资源检索两种检索方式。以古代农学本体为例,检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农史专家”的两种检索方式的检索结果如图2、图3所示。

5 系统测评

为了验证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检索性能,本文采用了与传统关键词检索进行检索性能对比的方法,使用相同的测试集和检索提问,采用检全率、检准率和F测度三个指标对检索效果进行评价。

5.1 领域本体的构建

作为科技部农业遗产研究的项目,本文采用prot6g 6事先构建了一个古农学本体作为测试用本体,选取的研究对象就是以古农书中记载和反映的大田作物的农业生产技术,主要包括作物的耕作和栽培技术、作物选种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农作物的储藏加工技术等,同时包含重要农书的主题、作者、版本、收藏情况等。

5.2 测试集的选取

本文从《中国农史论文全文数据库》中抽取了1980-2004年《中国农史》、《农业考古》、《农史研究》以及《古今农业》四种期刊中与农学相关的研究论文(主要是大田作物)包括作物品种、选种育种、耕作技术与耕作制度、田间管理、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书研究等类目的研究论文2196篇,其他数据352篇,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布构成本次测试的测试集。

5.3 检索提问的设置

检索提问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关于宽泛概念的检索;第二种是关于精确概念的检索,主要是对某个特定概念的检索;第三种是关于语义关系的检索,这类检索,通常为两个以上的关键词且关键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语义关系。我们根据古农学的研究内容,按照上述三种提问类型,每个提问类型下设置三个检索提问,共选取了9个检索主题进行测试,检索测试提问。

5.4 测试结果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采取对系统判断出的相关文献进行人工评价的办法,将检索结果进行手工相关性判断,考虑到易操作性,本次实验仅简单将结果分为相关和不相关两种评判结果。

检索性能的测试结果如图4、图5、图6所示,折线分别是基于本体和基于关键词(简称为ont010gy和keyword)两种检索的检全率、检准率和F值数据,横轴为预先设置的检索提问。

5.5 结果分析

在检全率方而,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的检全率明显高于基于关键词的检索方式(见图4)。对于宽泛概念的检索,由于本体收录了宽泛概念所包含的实例,因而检全率明显高于关键词方式。精确概念的检索方面,虽然本体收录了概念的同义词,但由于大多数作者对于某一概念习惯于某一种词形方式表达,因而本体在同义词控制方面并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在语义关系的检索方面,由于本体参与计算检索词之间语义关系的计算,因而比关键词方式能发掘出更多的隐含概念,检全率也高于关键词方式。

在检准率方而,对于宽泛概念的检索和精确概念的检索,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者的检索精度并没有明显的优势对比,甚至对于特定检索提问,基于本体的检索精度还出现低于关键词检索方式,这主要是由于本体方式检索出了过多的相关概念。然而在语义关系检索上,基于本体的语义检索方式在检索精度上比关键词方式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这也正验证了本体可以挖掘检索词的深层语义含义,不仅限于检索词字面的符号形式(见图5)。

在F值对比(见图6)中,可以明显地发现基于本体和基于关键字两种检索机制在宽泛检索、精确检索和语义检索三种检索类型中的不同性能。宽泛概念检索以及语义关系检索由于涉及到了隐含概念的查询,因而表现出了比关键词检索更高的检索性能。而精确概念的检索由于用户的检索意图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晰,在这种类型的检索上,基于本体的检索在检索性能上反而略低于关键词检索方式,这主要是由于通过检索本体获取了更多的扩展概念,导致了检索精度的下降。

6 结语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3

2004年下发的《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少取、多予、放活”六字方针;2005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2006年下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2007年下发的《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2008年下发的《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村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体制建设和组织建设,加大对于农村的各个方面的投入;2009年下发的《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文件重点突出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到2012年下发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连续第7次锁定“三农”.也表现出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

一系列的农村新政策使得农村的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一系列直补政策实现了农业连续6年增产增收,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的提高。农民的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内的经济的发展。最近在广州等地出现的“民工荒”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上展示出了中国农村的新变化,农民年年背井离乡的奔赴外地之后,国家的惠农政策让他们认识到在农村也可以有很大的发展,在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变化和气象。

农村发展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人才,农村发展亟待人才支持,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籍大学毕业生中,93.8%的人把城市作为首选的工作地点,不足7%的人首选愿意回到县城、城镇或农村工作。一方面说明农村的条件依然很差,国家应该给与更大更多的支持。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对于农村的发展没有很深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应该加强引导,引导大家看到农村所存在的机遇。

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在生产建设时代,农业也是工业、服务业等的基础和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难点和重点都在“三农”。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国计民生的大事,占国家3/4的农民能

汇报人:幼儿教育网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是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总称。

三农问题为何成为焦点?

“三农”问题不解决,长期来看,不利于社会稳定;从短期来看,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据测算,中国的土地最多只需要1亿农业劳动力,而目前农村总计有劳动力约5.5亿,以吸收1.2亿计,依旧有近3亿剩余劳动力。以目前的人口增长速度和提供的劳动机会,至少在四十年后,中国还依然面临着的劳动力严重过剩的问题。众多的劳动力农村无法消化,只能向城镇转移,如何解决3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困难。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三农”问题产生的原因,学者们争论不已,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观点,因为,每种观点都既有说服力又有其难以应答的“死穴”。但是学者们却对“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认识上完全一致,即,所谓的“三农问题”的其实就是农民问题,而中国的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

城镇化: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

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减税: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政府措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以上几项措施虽被认为有益于解决三农问题,但却仍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的一项历史任务。它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可以说,它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神来之笔,是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

新农村建设意义何在?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一贯的战略思想。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制定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采取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了农业和农村发展,改善了农民的生活。

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农村实际,从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它不是一般性的口号要求,而是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是新形势下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举措。

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但总的来看,农村面貌依然落后。全国目前仍有近4万个村不通公路;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3亿多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没有达到卫生安全标准;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2%的村庄还没有通电;农村人口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看不起病或因病致贫。

1978年到2005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粮食产量由6095亿斤增加到9680亿斤;

肉类产量由856万吨增加到7700万吨;

农业增加值由1018亿元增加到22718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255元;

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5.5%;

农村贫困人口由2.49亿人减少到2365万人。

古人说:“食为政先”,“农为邦本”。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安全、粮食的安全至关重要。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只有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建设新农村,是处理好城乡工农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首先从农村展开,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但改革重点转到城市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民增收放缓,城乡收入差距又明显扩大。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有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如果农业发展慢、农村不景气,那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兴盛、城市的繁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家的整体实力有了显著增强,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必须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快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互促互动、和谐发展。

建设新农村,也是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扩大国内需求,是我国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当前,我国内需不旺,产能过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需求不足。为什么不足?关键就是占人口大多数的广大农民收入不高,手中没有钱。目前约占总人口2/3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还不到整体的1/3。若能让这一庞大群体的钱袋子鼓起来,有了足够的购买力,中国农村市场才能真正打开,扩大内需才有了重要的基础。可以说,通过新农村建设,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我国经济发展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正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清醒分析和判断的基础上,党中央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吹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嘹亮号角。

新农村建设“新”在何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凝聚着我们党几代领导人为发展农业、造福农民付出的心血和智慧。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制订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中央就曾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促进农村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一些中央文件也有过相同或类似的提法。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历史上多次提过的话题,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课题。

2004年9月,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那么,今天我们党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任务,到底有什么新意呢?

第一,背景“新”。以往强调的新农村建设,是在工业化开始或者初期,更多的还是要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现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力也有了持续发展,农村的经营体制也不断完善。这些,就使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

第二,思路“新”。现在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指导方针更加明确。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在总结历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了对发展目标、发展内涵、发展动力的理解和把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走出一条又快又好发展的新道路。

第三,目标“新”。建设新农村,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农村的具体反映,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统一的发展要求,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布局更加全面。

第四,方式“新”。这次提出新农村建设,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同时,为保证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对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基层党组织作用的发挥、干部的培训和教育等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强调要加强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可见,这次新农村建设的运作方式更加科学有力。

可以说,这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今天的新农村建设,贯穿了科学发展的思想,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新内容,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反映了农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否等于“新村庄建设”?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各地纷纷付诸行动。但有些地方在具体实践中,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把精力更多地用在了“村容村貌”的整饰上。有的脱离自身实际,或者修华而不实的广场,或者盖“农民式别墅”,或者搞和城市一样的“精品小区”,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工作。凡此种种,反映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上还存在误区。

应该说,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是十分清晰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它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

——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可见,新农村建设决不是简简单单的“新村庄建设”,而是彼此紧密相联、相互促进的五个方面构成的一个系统工程。

当然,“新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但村容村貌建设能搞到什么水平、什么程度,是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把重点放在整治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要防止盲目照抄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谨防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谨防搞脱离实际、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

新农村如何“建设”?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都十分明确,关键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正确地理解建设新农村的科学内涵,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十一五”规划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把具体规划制定好,把分阶段实施方案安排好。要通过全面推进农村改革,逐步建立起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机制、发展机制、工作机制和参与机制。特别是已经出台的各项支农措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并逐步把行之有效的支农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形成连续、稳定的支农政策和制度。

新型农民的有关要求

“有文化”,就是要求农民能说会写、自主自强、崇尚科学、诚信友爱、知法守法;

“懂技术”,就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到多项生产技能和技巧;

“会经营”,就是要求农民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获得高的经济效益。

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统筹安排好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首先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既要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也要拓展农村内部的增收空间,还要广辟农村外部的增收渠道。二是大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以小型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办好“水、路、电、气”四件大事,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改善人居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切实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范围,提高补助标准,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亿万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切实防止一哄而起,搞形式主义。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8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0.2%,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7.3%。正如许多农民兄弟自己说的那样,“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尽早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保证。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着重抓好村党组织建设,同步推进村民自治组织和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班子建设,努力培养事业心强、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带头人。推进政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5

关键词:城市化城镇化工业化现代经济区域经济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是人类进步必然要经过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结构变革中的一个重要线索,经过了城市化,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之后,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然而,仅仅看到城市化所带来的丰硕成果而赞叹不已、振臂高呼是远远不够的,城市化过程并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乐章,像很多进步一样,城市化过程中也夹杂着许多不和谐之音。正确认识城市化所带来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认真的予以解决,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分析城市化的含义着手,从城市化的几种不同类型讨论了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以及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些问题。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1.人口学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做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的过程[2]。

二.城市化的三种形式及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3]。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工的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

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工也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共中央曾多次提到我国的三农问题,特别在《2006年1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文件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突出特点应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2007年3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特别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把重点放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党和国家一再重申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经济发展薄弱地区要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落实好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和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措施。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与对策

1.调整产业结构,使粮食增产增收。农业结构中种植、林、牧、副、渔的比例要均衡,在农业结构调整时要确保粮食作物的种植比例,保证种植面积,确保粮食丰收。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用新思路研究解决粮食问题的新办法。要把发展粮食生产与增加农业收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利用各种经济手段,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粮效益。集中力量抓好粮食生产就必须守住耕地、依靠科技、改善条件,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加大对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支持粮食主产区把粮食生产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2.发展特色农业,提高经济效益。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特色农业的作用已凸显出来。农业生产中无论是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园艺农业,还是观光农业等都更新了农业观念,经济效益明显,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面貌、带来了农业发展。

3.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农业生产发展就必须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副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为此,农业生产中要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通过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变销售初级农产品为销售农产品制成品。要积极地大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环保农业,这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

4.搞好技术培训,提高实用人才素质。经济发展薄弱地区大多文化教育落后,人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文盲比例大。这种客观现实往往是新农村建设的制约因素。为此生产发展中,我们要把人口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就必须搞好技术培训, 变人力资源为人力资本,使人力资源增值。

5.积极招商引资,扩大经济发展空间。招商引资已经被许多国家和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反复证明经济发展的捷径。经济落后地区大多工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借助外力,借鸡生蛋,筑巢引风,缓解建设资金不足,从国内外引进一些劳动密集型项目,用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本地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化,让广大劳动力在产品加工增值的同时获取丰厚的收益。以此拉动经济增长速度,推动生产不断发展。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 信息质量 质量维度

[分类号]G203

信息质量(inforrnation quality,IQ)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已经得到广泛共识,它反映信息的多维质量特征,对信息质量的认识多通过对众多质量维度的识别和选择进行,这是有别于传统的质量管理办法。

一般认为,信息质量维度是指信息满足用户要求和使用目的的基本质量特性。传统的质量维度是指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实时性和唯一性。但是这些指标太抽象,无法进行度量,更无从提供实质性的指导以提高信息质量。到目前为止,关于信息质量维度的提法约有上百个,但对各个IQ维度的定义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当前研究表明,大多数研究人员在选择各种质量维度(或要素)都是基于直觉理解、行业领域、经验判断、文献综述以及依赖于信息的真实使用角度进行的,故得出分析结论一般没有普遍适用性。

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涉及资源本身、共享技术、组织管理、共享规则、用户需要的多种因素协调作用的开放复杂系统,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功能综合、因素众多等特点。因此,农业科技信息共享系统中IQ的质量特征,往往不是表现在某一局部的范围或某几个指标上,而是表现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性能指标上。在这众多质量维度指标中有哪些才是真正影响农业科技信息质量?哪些又在农业科技信息共享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起到重要影响作用?故需要采用多维揭示原则组织、揭示信息质量维度,要通过多层次、多方位描述、揭示和分析信息资源,深入到专业领域、主题背景和信息单元中,明确指标的含义,减少信息指标歧义,使用户更易于识别、理解和掌握IQ,从而保证共享农业科技信息的合理利用。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的IQ维度的确定,本文拟从IQ维度定义、分类、从属性和筛选等方面进行分析。

1 IQ维度定义

通常在这方面有3种定义IQ维度方法:直觉方法(侧重从“数据”角度定义)、理论的方法(侧重从现实角度定义)和经验方法(侧重从用户的角度定义)。但在具体领域的信息质量研究中经常对界定信息的质量特征的定义及所指内容往往意见分歧很大,对究竟什么是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正确性等理解不一,常常因为信息的多样性特征难以进行进一步更具体明确地展开分析。如“真实性”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的形成、产生是否客观、真实,即是否有造假、作伪等欺瞒性信息目的及其程度;二是信息所指(内容)是否真实反映、表现出了信息所指对象的实际状况及其程度。“准确性”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信息所指(内容)对信息所指对象的反映、表现是否准确及其准确程度;二是信息形式对信息内容的表述、表达是否准确及其程度。

可见,不同的领域、方法对IQ维度的描述也不同。为此,本文基于相关文献分析,结合农业科技信息的特点,将最常用的IQ维度进行了统一定义,以便于在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中不产生歧义、理解偏差,如表1所示:

2 IQ维度分类

基于信息质量维度的定义,一些研究人员采用不同方法对IQ维度进行分类。如:曹瑞昌等基于信息的三元结构看法,认为信息质量包括信息的内容质量(如:客观性和正确性)、信息的集合质量(如:相关性和完整性)、信息的表达质量(如:可理解性、明确性、准确性、一致性、简洁性)和信息的效用质量(如:有用性、实时性、背景性解释和适量性);张辑哲将IQ分成“第一质”(基于内容方面,如真实性、准确性、正确性、深刻性等)和“第二质”(基于形式方面,如可靠性、耐久性等);Helfert主要通过质量符号和质量两个方面(设计质量和一致性质量)来分类IQ维度,其中质量符号包括3个层面:语法、语义和语用,语法层面考虑信息的基本的表达方式,语义层面关注与现实世界的信息联系,语用层面处理信息过程和信息用户。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依据信息认识论方法将农业科技信息的IQ维度从形式、内容、效用进行分类,其中基于形式上IQ维度有:可获得性、一致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等;基于内容上IQ维度有:准确性、正确性、相关性、可信性、客观性和可靠性等;基于效用上IQ维度有:适量性、有效性、完整性、背景性解释和有用性等。

3 IQ维度从属性

IQ维度的从属性解决的是各个IQ维度的归类和相互关系问题。有些是包含的上下层次关系,有些则存在相互冲突,不能同时作为质量维度进行监测和评价,这是选择评价指标的关键。

对于IQ维度之间的上下层次关系目前争议比较大,主要原因是研究者的研究背景不同、研究目的不一样、采取的方法各异、质量要求标准不统一等,造成最后的评价结果的完全不同。实际上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适用的IQ维度指标体系,但目前在IQ维度从属性研究方面,对于其用于评价信息质量的指标体系中的完整性研究不够,通常只有一级指标没有二级指标,并且几乎所有的指标都未量化。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知对主要质量维度指标的认同基本集中在可获得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相关性等维度,对此进行分类如下:①强调真实性方面的指标,如:客观性、可信性、准确性等;②强调可达性方面的指标,如:可获得性、及时性;③强调易理解性方面的指标,如:易理解性、可表达性等;④强调相关性方面的指标,如:相关性、完整性等;⑤强调实用性方面的指标,如:易用性、适用性等;⑥强调连贯性方面的指标,如一致性等;另外,还有一些指标,如安全性、增值性、好评度等,虽然提得不多,但在其适用领域内也有应用合理性。

同时,也应注意IQ维度之间的冲突问题,比如准确性和及时性之间,完整性和及时性之间等。故在确定研究对象后常常在选取相互冲突的IQ指标时需均衡考虑IQ维度的从属关系。

4 基于调查分析的农业科技信息IQ维度选择

在众多IQ维度中到底哪些才是真正影响农业科技信息质量因素?这是深入分析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IQ的关键。

Ge Mouzhi 总结了三种方法来选择确定IQ维度:直觉方法(即:从研究人员的经验和特殊情况的需求确定IQ维度)、理论方法(即:从学术角度探求IQ维度)和经验判断(即:从实践角度探讨信息是否适合于信息消费者的使用来确定IQ维度)。

对于农业科技信息IQ维度的把握本文则通过专

家调查分析方法初步确认。由于专家对农业科技信息研究领域有多年工作经验,熟悉农业科技信息的基本特点、规范和发展现状。对农业科技信息共享进行过深入、透彻的理解和研究,较易区分IQ各项指标之间的细微差别,能就各个种类的农业科技信息内在质量指标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霍佳震教授的研究,拟选专家人数在7人以上得出的评价准确性就趋于稳定,评价误差也很小,本次调查主要选择在国家及地方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从事农业科技信息研究工作的专业研究人员。

专家调查分析法采用定性描述方法,细化指标打分排序。首先基于文献统计选择使用频次较多的IQ维度进行统一定义,以便清楚界定各维度的含义;其次,从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对IQ的实际感知程度和理论认为重要程度两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打分采用使用最广泛的1~9等比标度法。

统计结果处理:根据14位专家的反馈(有效问卷),将各专家的打分按各维度分类汇总,分别去除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后,进行加总平均,得出表2统计结果:

注:s代表“这一指标您认为在网络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的重要程度”,L代表“您了解的目前在农业科技信息共享实际使用中的表现”,w代表“各个专家就IQ的实际感知程度和理论认为重要程度之间差值(s-L=w)”。

之后根据各个专家就IQ维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表现感知程度之间差值进行统计,图1为农业科技信息共享中IQ维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表现的对比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在理论认识上,专家普遍倾向IQ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获得性、可信性、可靠性、有效性、正确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方面,这说明理论上认为在信息的可达性、信息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

在实际运行中,专家们认为从高到低依次在可理解性、可靠性、一致性、可信性、客观性和正确性等IQ维度相对做得较好。集中在信息的真实性、连贯性和易理解性方面,这也与专家自身的信息素质高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专家们认为可获得性、背景性解释、及时性、完整性、有效性表现较差,这集中在信息的可达性、实用性和背景性解释方面。

理论和实际运行表现的差值w反映了专家对实际运行情况的相对满意程度,从差值依次看出专家普遍对可获得性、及时性、有效性、准确性、完整性、可信性等IQ维度较不满意,集中在信息的可达性、实用性和相关性等方面,说明目前网络提供的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获取困难、实用指导性不强、有用信息不多等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专家们一致对信息的适量性、可理解性等方面较满意,这除了专家具有较强的信息识别能力外,也说明目前信息共享中信息量的积累已达到一定共享要求,目前的IQ问题主要在质量方面。

调查结果启示:

从理论认识上看,专家们较看重信息的可达性、真实性和实用性等方面的IQ维度,这和对相关文献统计归纳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两者都关注信息的真实性、可达性的重要性。

从实际运行中,专家们认为信息的可达性、实用性和背景性解释方面较差,说明农业科技信息目前还不能和农业生产、科研活动得到很好融合,信息指导、引导、决策参考的作用还没很好发挥。

从专家相对满意程度统计分析看,不满意因素集中在信息的可达性、实用性和相关性等方面说明信息共享程度低、信息获取较困难、实用指导性不强。

5 结语

三农问题的基本含义篇8

关键词 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污染对策。

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概况及特点

乡镇企业的环境问题是由乡镇企业发展引起的,无论研究其环境问题还是环境对策,都必需对其发展概况及特点有一个较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1.1 概况

“乡镇企业是包含着不同水平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多种经济和个体经济,是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乡镇以下(含乡镇)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它们各自具有不可取代的经济作用和意义。”[1]

在发展乡镇企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和有关领导讲话中,始终贯穿一个基本的估计、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一个基本的原则、一个基本的方针。

一个基本的估计是:我们找到了解决(亿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振兴农村经济的路子,就是发展乡镇经济。这是具有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和路子。我们伟大的、光明灿烂的希望也就在这里。

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要健康发展。

一个基本的方针是:积极扶植,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

“搞环境保护工作的同志应该满腔热情地支持乡镇企业,帮助它健康发展。帮助它健康发展包括解决污染的问题”。[2]

乡镇企业的崛起,在解决农民问题、就业问题、脱贫问题、农村现代化问题、城市人口膨胀问题、污染过于集中问题、国家财政来源问题等方面,都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这一新的发展模式及效应,已为国内外所瞩目;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资源浪费、污染及生态破坏等问题,也为国内外所瞩目。

1.2 特点

1978年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1978年-1991年,我国经济体制由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过渡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10月提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全面的变革。

乡镇企业的资金、技术装备、原料和产品销售都是由农民自己通过市场解决的,因而它从诞生起就决定了其市场经济的性质。乡镇企业在1983-1989年期间,产值增长高达25%以上;1989-1991年经过经济整顿,产值增长速度降至12%-15%;1992年初以来,再次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产值增长速度达20%以上。

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它诞生于20世纪的末期,未能赶上国际工业化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起点很低,从总体上相对十分落后,以上取得的巨大贡献是相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取得的,也包括资源、环境与生态损害在内。乡镇企业目前的总体水平约在30、40年代水平,部分达到50、60年代水平,也有极少数已达到70、80年代水平,边远山区的土法炼汞、铅、锌、硫、焦等还十分原始落后,技术进步对乡镇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全国平均为27.6%,苏、浙、闽、粤、鲁等省超过30%,京、沪、津、晋、辽、吉、赣、云等省、直辖市处在20%-30%之间;其它诸省(自治区)均<20%,有几个省(自治区)还出现了负值。

据1988年统计(下同),中国乡镇企业是分别由工业企业、农业企业、建筑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及商业、饮食业构成,而工业企业的产值占到70%以上,是主要组成都分,也是主要环境污染源。

中国乡镇工业数量巨大,已超过700万家,占全国工业(含乡镇工业,下同)企业数的94.8%;乡镇工业人数已超过5000多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人数的88.2%;乡镇工业总产值已超过3200多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23.3%。

乡镇工业产值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高西低,由东向西部倾斜,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占到74.1%,中部地区占18.9%,而西部地区才占7%。

乡镇工业产值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高速超高速发展。1978年前<10%,1978-1983年为14.5%,1984-1988年为35.1%,1989-1991年为12%-15%,1992年以来又超过20%。即使1991年至2000年按14%的速率发展下去,2000年乡镇工业产值将高达2.24万亿元!如以24%的速率发展下去,乡镇工业产值将高达5.6万亿元!乡镇企业超常高速发展将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影响资源、环境、生态参见表 l)。

从表1可见,文献[3]预测结果大大偏低,1989年实绩已接近2000年的高方案预测值,如果采用文献预测就会大大地低估了乡镇工业高速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就会从战略上放松了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2. 乡镇工业污染源及其主要环境问题

2.1 乡镇工业“三废”排放状况预测

乡镇工业“三废”排放状况预测见表2。

从表2可见:①乡镇工业2000年预测“三废”排放量是巨大的;②与1985年全国工业相比,相对低速方案(10%-14%)的“三废”排放量已占到

上一篇: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范文 下一篇:仓储安全管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