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三农”

时间:2022-08-03 10:05:50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化蛹为蝶的“三农”事业,孕育着更加美丽的现代吕梁。

农村综改的核心是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与农民,逐步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传统的农村文明向现代的城市文明转化。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蝶变是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吕梁市、县两级政府及农业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多项措施,抓住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吕梁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从制度上保障了农村孩子都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在村级基层建设上,则建立和规范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三年来,各级财政共投入财政奖补资金2亿多元,惠及百万农民,初步构建了“农民筹资筹劳、政府财政奖补、社会捐资赞助”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

“三农”工作的扎实开展,让传统农业的面貌为之一新。吕梁以谷子、豆类和薯类为主的小杂粮面积达到20万公顷,规模养殖占到养殖总量的60%以上,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6万公顷,中药材、水果、干果种植面积共达27公顷。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到304个,形成了以小区起步、园区示范、基地带动、农户联动的全新农业调产模式。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有147户,加工能力35万吨。退耕还林、移民开发、种草养畜、旱作节水和劳务输出等扶贫增收工程成效显著。以草立业、以畜富民、农林牧多业并举的“呼家湾模式”,在全市迅速推广。

吕梁市农委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实现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挖掘潜力,增加农民收入。

近年来,吕梁围绕“打造著名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目标,实施玉米增粮、杂粮开发、马铃薯富民和设施蔬菜发展战略,现已建成200万亩玉米、200万亩杂粮、100万亩马铃薯、5万亩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带动全市粮食总产达到10.61亿公斤。

2011年吕梁农产品加工总量110万吨,龙头企业销售收入40.2亿元以上。 全市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民稳定脱贫的突破口和农业农村发展的“一号工程”,围绕“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思路,采取政策推动就业、企业稳定就业、培训促进就业、挖潜创造就业等综合性措施,全市累计转移农业劳动力65万人,2011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8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左右。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化蛹为蝶的“三农”事业,孕育着更加美丽的现代吕梁。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蝶变是地区经济社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吕梁市、县两级政府及农业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采取多项措施,抓住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上一篇:华泰证券“造福桑梓”亏损近30%成“坑爹桑梓” 下一篇:小心地滑铁卢 未来盛行什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