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中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1-02 17:19:57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1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三资”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不全面

对村级集体的资金、资产的管理做到了账款、账物相符,管理也很严格,而对资源,尤其是土地、“四荒”等的管理。一方面是登记不全、不细,从而造成资源底子不清、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给资源登记造成一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农村扶持力度的加大,国家通过投资、投劳、土地置换等形式形成的集体资产也随之增多,但这部分资产权属不明,手续不清,造成农村集体资产产权难以界定。

(二)财务管理、村务公开不规范

有的村级财务人员对开支条据不审核、不把关,违规条据也能报账;有的财务人员有意拖延报账时间,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财务制度执行不力,开支不经集体研究,大额支出不讨论,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报账员对农户往来、应收应付账款不过明细账,造成农户查账较难。虽然乡镇对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一直高度重视,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同时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措施,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村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公开不及时。

(三)村级集体财务审计工作困难重重

目前,我县的村级集体财务审计基本依靠农经部门完成,但没有专项审计经费,且对农经人员的审计业务培训少、指导少,开展农经审计困难多;此外,农经部门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不能直接处理,只能建议县、乡政府等有关部门处理,致使审计出的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四)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群众监督乏力。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有的村民只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二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成员无法监督。三是村委会财务队伍不稳定,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会计也跟着换,由于经费紧张,镇党委、镇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二、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实践证明,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以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契机,加大对村级基层干部的培训管理力度。镇党委、政府每年定期对村支部书记、主任和财会人员开展党性教育、廉政教育和财经管理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综合素质,增强法纪观念,同时把“三资”管理纳入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和廉政考核内容,从机制上建立一套“权有所限,钱有人管,事有人监”的有效管理模式。对违反制度的村干部要严肃处理,对管理民主、严格执行制度的要给予奖励。

(二)对通过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后的资金、资产、资源要建立台账,明确界定产权。乡镇必须成立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专门组织,由镇纪委牵头,乡镇财政所组织实施,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每年底还应对集体“三资”进行一次清理核资,对因资产出售、征地拆迁、中心村规划建设、资产资源数量增减的情况,应及时记录归档,完善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三)健全制度,加强“三资”管理。首先,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公开项目及时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部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其次,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最后,推行集体资产监管制度,采取“台账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账。各村台账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管理部门各执管一份,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账物相符、账账相符。

(四)加强农经队伍素质建设。建立健全乡(镇)会计服务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凡是从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会计、农业承包合同管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等业务培训,取得上岗资格,持证上岗;开展乡(镇)委托会计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师培训,力争在3-5年内对乡(镇)会计和村报账员进行一次轮训,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切实改进作风,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经干部队伍。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2

一、信阳市农村金融机构情况简介

信阳市下辖八县二区,地处大别山片区8个县都是贫困县,农业面积大、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60%以上。2014年,信阳市生产总值中农业增加值439.81亿元,增长4.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8%。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68元,比上年增长11.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2%。

我市共有金融机构16家,2014年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2094.96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1488.43亿元,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净增200亿元,其中全市新增涉农贷款119.2亿元,同比增长23.8%,新增小额担保贷款和扶贫贴息贷款1.2亿元,同比增长24.4%,涉农类贷款成为了2014年全年贷款增长的重要渠道。通过2014年“三农”经济发展的数字与金融指标可以看出,农村地区增长绝对值与增幅速度飞快,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三农”发展对金融需求度也势必会越来越强烈。目前,我市在发展与金融支持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服务渠道单一,贷款需求与供给不平衡,贷款流程复杂贷款形式僵硬不适合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能力低、服务覆盖率低、服务效率低等“三低问题”较为突出。这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我们要认真思考怎样才能支撑“三农”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与效率,通过金融助推“三农”发展破茧成蝴。

二、影响当前“三农”金融服务效率的几点原因

(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

目前我市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仍以农村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二家金融机构为主要构成,农行也仅在部分县的较大乡镇保留着数量不多的支行。虽然近几年逐渐引入了珠江村镇为代表的4家村镇银行和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3家股份制银行,但是绝大多数新增加机构都在县城以上开设支行,并没有真正的深入到乡镇之中。在县以下乡镇,农联社(包含农村商业银行)的网络覆盖率较高,邮储银行次之,二家机构共同承担了区域广大的“三农”服务重要工作。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存在成本高、收益低的特点,不同程度影响金融机构下沉设立的积极性,造成目前县以下的乡镇金融机构数量有限,业务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过程中难免出现效率不高的情况。

(二)农村金融产品相对单一

由于农村地区客户群体与城市客户群体存在结构性偏差特征,金融创新与转型的应用在农村地区并不十分明显。农联社与邮储银行在乡镇营业机构提供的产品类型还是以服务个人客户为主,负债与资产业务相对单一,很少涉及金融创新产品和复合金融产品。负债类产品以利差类产品为主,中间业务类产品较少,资产类产品更是传统型产品占主导地位。缺乏丰富的金融产品线,缺失灵活多样的融资方式,不能满足农村客群越来越多的金融需求,或是有了一些创新的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效率低、手续繁等现象。

(三)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农村地广人多,服务半径大。由于农村生产运营的特殊时间性,呈现出服务时段间隔长、服务人群较大,无法“按需分配”提供相关从业人员,且受网点固定性原因对于市场偏离后的服务延伸工作没有灵活度。国家在加快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与医疗保险制度后,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参与新农保与新农合的全国性保险体系,有金融需求的农村客户群急剧增加,而目前乡村金融服务能力弱就更加突显,服务能力弱也势必会降低现有的服务效率,造成金融机构赢利少而不愿多投入,减少投入后服务能力更加低效、客户满意度下降的恶性循环。

三、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效率的几点建议

(一)实行差别监管,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

切实做好农村金融市场创新改革,就需要通过高效、灵活的监管方式进行差别管理,引进更多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愿意在农村市场进行金融服务机构。服务主体的增加会带来更加激烈与充分的竞争,会有效的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效率。首先实际差别化监管政策,重点支撑当地发展的小微银行设立。其次加强监管指导,对涉农金融机构在监管方面以指导在前、规范在中、管理在后。同时做好财政资金分配、金融机构选址优先、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资源配置倾斜,引导更多的愿意立足当地,深耕“三农”区域的金融机构主体加入。

(二)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普惠金融范围

在存款保险制度和利率市场化政策稳步推进后,商业银行在稳定经济发达地区经营主阵地的同时,不约而同瞄准新型农村市场。农行率先提出成为“三农事业部”,通过机构改革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模式为向下发展向“三农”进行延伸。国有商业银行也陆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模式创新,以更好获得财政类资金的引存资本。一是加快服务站点建设,延伸服务半径。以农业银行为代表,通过服务站点建设方式,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乡镇及人口较多的村级层面,依托电话转账机满足农村客户最基本取款需求。二是增加银行卡服务点,获取更多客户群。以中国银行为代表,通过在乡镇设立银行卡取款点,以类网点的形式结合ATM与业务查询机等相关自助设备,开拓新的农村市场,增加其客户群。三是利用助农取款点,提升结算服务能力。以邮储银行为代表,通过助农取款点建设,依托当地社保所、卫生所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场所,利用结算机具满足广大农村客户群小额取款与消费的日常需求。

(三)鼓励产品创新,支撑“三农”经营转型

国务院为加快农业的快速发展,从财政、税收、扶贫政策等方面给予了有力支撑,金融机构要想在“三农”这片热土上挖掘到更多赢利点,需要从加快自身产品创新方面入手。一是创新产品融资方式。结合农村、农民、小微生产经营者的需求,引进新的担保方式,适度增加生产资料、所有权抵押等新型抵押方式扩大融资的渠道,提升融资效率。二是创新与第三方合作模式。由于农村地区现在拥有财政相关政策的扶持与支撑,社保、扶贫、农机、种养殖等相关部门每年都会有相当数额的补贴资金,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产品要素升级,增加第三方担保开启新型农业融资方式,有针对性的投放贷款,缓解资金需求方与提供方无法对接的尴尬现状。三是加快负债类新业务的引入。增加中间业务类产品的引入速度,改变农村地区只存款、也只能存款的现状。在丰富现有保险类产品线的同时,加快理财类、分级类基金产品的投放,为农村客户群的资产保值、升值提供有效支撑。

(四)发展电子银行,有效推进服务效率升级

互联网的普及速度与渗透能力在农村地区已经初步显现,我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手机使用国家,互联网用户达到6.68亿户。电子银行渠道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可以快速增加可提供的金融产品种类,也会成为增加银行与客户之间业务粘性的好的渠道。电子银行不仅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自身的运行成本,提升业务盈利水平,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利用个人电子银行与公司电子银行的二大平台有效解决个人与处于农村经营小微企业的全方位金融产品需求,很好的提升业务竞争力,真正实现金融机构与客户群的双赢局面。

(五)提升服务质量,打造新型农村金融环境

服务是银行生存的根本,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经营企业,经营的既是货币更是服务。金融机构要转变思路将最适合的资源配置到发展前景最广的农村地区。一是提升服务质量,可以开发更多的潜在客户需求,以更好的稳定与客户的关系。二是做好规范管理,有可以倒逼金融机构自身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适应激烈的同业竞争。三是注重服务提升,可以树立金融机构良好的品牌形象,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与优质客群。对于致力于农村地区未来发展前景的金融机构,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是必须要做的功课,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没有服务的银行不但会丧失市场份额更会被其他的同业蚕食。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我国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农村金融服务的最终目标,对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只有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现状,才能解决影响发展的主要问题,构建完善的发展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3

关键词: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对策

1.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基本概况

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是指在推进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对工业和农业、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统筹建筑,使城乡协调发展。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一直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国家明确提出了对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不仅在经济上确保农民的物质利益,而且在政治上充分尊重农民的民利。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纷纷致力于农村经济建设和改革,但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还有将近一亿的贫穷和半贫穷人口,并且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很大比例。农村人口多,土地少,农业结构的调整周期长,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外出打工的现象尤为明显,这些因素大大阻碍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城乡差距十分悬殊,并且还在不断扩大。为此,要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一义务教育体系,逐步推进税收城乡一体化。积极建设统一良好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行按居住地登记的新型户籍制度;建立新型行政管理制度,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客观要求,成为时展的必经趋势[1]。

2.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单一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改善,城乡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差距悬殊。国家对于三农投入不足,农村的基础设施如水、电、通讯、文化等等远远低于城市水平。

2.2政府投入和支持的力度不够以前,政府在解决三农问题时,总是将农村内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放在首位,这种方式分离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联系,将三农问题进行孤立的进行研究和解决,结果导致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不能实现良好转换,从而给三农问题加深了难度与困难。此外,农村的金融发展水平还相当落后。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对比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统筹解决。通过一定的投入,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努力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2]。

2.3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化进程滞后现阶段,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在经济发展中,农村可以作为城市发展的坚强后盾,同时,农村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努力向城市化靠弄。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受到诸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城市化的进程缓慢。

3. 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调整产业结构,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在城乡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经济建设之间的产业发展是有很大联系的,产业发展的依存度高,其经济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活力。在调整产业机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乡经济建设要做好合理分工,统筹城乡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城市要加大产业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把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产业通过设备转移、兼并联合、建立子公司和加工厂等等方式,将城市化元素逐步转移到农村。另外,农村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自主开发经济潜力,例如建设农家乐旅游区、试验田等等,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促进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3.2加大支持力度,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很大的支持力度。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需要将资金投放倾向农村的经济建设中,重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教育等范围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科技水平,深化农村的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村金融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从而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此外,对于农村科、教、文、卫等事业的发展,政府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对农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投入均要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加强发展农村文化事业,注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的发展[3]。

3.3加强制度建设,统筹城乡制度环境一方面,统筹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一种人口管理的制度,它承载着许多社会功能。农村户口与城市户口的不同定位,体现的不仅仅是职业上的不同,也是对人们经济和社会身份的区分。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不是简单放宽对农民进城的数量限制,需要改革城乡之间的户籍制度,完善城乡之间的就业制度和保障制度。另一方面,统筹农业保险制度。最大限度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将农业保险作为支持农业发展的一个有力保障,不断完善我国农业保险制度。4.结语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主流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建设成为其不可忽视的一环。针对现阶段城乡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快统筹城乡经济建设的进程。相信通过调整城乡结构、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加快城乡制度建设,城乡经济建设将会迎来一片崭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盛运华,赵宏中.浅析三农问题中统筹城乡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2).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4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经济;发展

在社会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农村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促进了农村生活逐渐向小康社会发展。虽然从整体上看,农村的经济形势呈均匀向上状态,但是从细节上看,依然存在较多问题,受人为因素及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依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农业发展环境中隐藏着多种隐患,给农民更好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不利。因此,如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成为有关部门面临的重大问题。

1三农问题概要

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生产模式,对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民生事业中的关键内容。在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既是重要内容,也是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将三农问题置于我国主要发展内容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认为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即可,这种认知度不仅忽视了三农问题的本质,而且缺乏远见,难以满足农村事业发展的需求。我国农民的整体地位虽然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城市居民相比,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在很多事情的操作过程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包括农村户口问题、农村政策问题等,这不仅给农民的正常生活带来了较大不利,而且难以保障农民的各种权益。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国民经济更快进步。

2解决三农问题并发展农村经济的方法

2.1重视三农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并不注重三农问题,也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所带来的后果。因此,为了更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将其置于主要工作内容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是国民经济进步的需要。随着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各行业不断进步,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逐渐突出,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能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有效改革,而且能够促进农村环境全面改善,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农民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业是我国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保障农民生活、推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改革,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市场经济持续繁荣,更好促进社会稳定。有关部门必须从多方面提高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度,包括农村经济体制、农业结构、农民权益等内容,由于每种问题的涉及范围较广,而且隐患较多,所以有关部门必须树立长期的解决意识,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内患,这样才能更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2.2落实三农政策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虽然逐渐凸显,但是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不利。我国虽然制定了多项政策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关部门并没有意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也没有对相关政策严格执行,致使在农民层面,依然存在着乱收费以及乱罚款等问题,侵犯了农民的正常权益。因此,基于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我国政府部门必须对三农政策进行完善,细化相关条例,加强对有关人员执行过程的监督,对各类收费问题进行明确,并对三农政策的实施结果进行定期审核,及时处理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确保三农政策能够落实到位,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业进步、促进农村的更好发展。

2.3提高农民地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农民地位有了显著提高,各种权益也不断增多,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依然存在着较多问题,农民依旧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必须取消某些歧视性政策,清除一些不合理的收费现象,大力扶持农村产业,并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障,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农民地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发展。

3结束语

三农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中的关键部分,也是维持我国国民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对农民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关部门必须重视三农问题,完善相关三农政策,从长远的角度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整体的地位,保障农民的各项权益,这样才能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赵玉芬.浅析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来发展农村经济[J].新农村(黑龙江),2013(4):107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5

[关键词] “三农”问题 超边际分析 二元经济 分工与专业化

一、在经济学框架内探索我国“三农”问题的求解思路

1.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其主流经济学框架内的分析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和政府比较关注的话题, 如果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既定的经济问题,现在所谓的“三农”问题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告别“短缺农业”之后,我国农产品开始出现了结构性和区域性的过剩,农产品市场价格不断下降,使得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增长幅度逐渐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农民相对贫困成为低收入人群;更多的人纷纷选择离开土地到城市寻求谋生之道,农业生产增长缓慢甚至出现停滞和倒退;与此同时,农村土地撂荒和随意性耕种的现象屡屡出现,生产资源大量闲置浪费,农村衰败毫无景气。

关于“三农”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众说纷纭,但大多是在主流经济学分析的框架之内,也就是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既定的前提,从不同的内生或外生因素入手对农业生产函数进行分解。综其分析思路,主要可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宏观层面,通过政策的宏观指导,制定各种农业发展方略来指引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总体指导上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然而我国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限制,农业生产存在市场信息闭塞,生产决策仅符合家庭的个人理性,即使国家的大政方针在理论上多么有集体理性,由于个人理性的抵触,实际上发挥的效用也是微乎其微。第二个是微观层面,通常把“三农”问题进行拆卸,针对某一方面的要素进行经济学分析。微观层面能够对症下药,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条件,但是每一个增加因子必然会牵扯到新的社会经济问题,需要完善的相关的配套措施,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冲突只会加剧。正因如此,微观层面的很多正效应被其所带来的负效应所抵消了。第三个是中观层面,这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最多的层面,把农业作为一个特定的产业放在国民经济产业当中来分析,这样既避免了宏观立意的纯理论化,又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的理清“三农”的问题的本质。笔者认为中观层面是有效的,既解决了当前“三农”面临的困境又给“三农”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提供了一个指导性原则和方向。可以看出中观层面理论的落实也离不开宏观农业政策的指导和微观层面的具体操作,它是把宏观战略落实到了具体方案上,把微观政策系统化、配套化,因而更具可行性。

2.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探索“三农”问题求解的可能性

上文谈到了中观层面分析,从产业发展特性来探讨我国“三农”问题是切实可行的,但要深一步分析,但还必须回到亚当・斯密那儿去,放弃主流经济学对“三农”问题的既定前提假定,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把握“三农”问题的实质,才能通过比较找出最优解。原因很简单,“三农”问题不是突然就降临的,主流经济学的解释对这点的默认使得其解释力大大降低。

笔者认为问题的提出源于一个差距,问题本身理论与现实的鸿沟,这得取决于一个衡量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从历史上各朝统治者“重农抑商”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举国力发展重工业,从20世纪90年代工农差距的扩大到“三农”矛盾凸现,这个标准应该是社会各行业平均发展水平,主要是工业发展程度,正是这个标准值的提高使潜藏的“三农”矛盾显性化。由此可以看出,“三农”问题的存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与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即所谓的“外因”;另一方面是农业自身发展停滞不前,即所谓的“内因”,在新兴古典经济学框架内,这两方面的原因都源于一个两难冲突,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和交易费用的上升之间的冲突,而社会平均收益这个标准的差异,也就是分工和专业化差异的价值体现。所以笔者认为,“三农”问题是一个分工和专业化问题,通过采用超边际分析能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很好地系统分析。

二、对我国“三农”问题的超边际经济学分析

1.超边际分析的产生及主要范式

超边际分析(inframarginal analysis)是新兴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的主要分析方法,其主要范式特点表现在:第一,放弃了经济分析的外生给定;第二,抛弃了古典经济学中以边际分析为基础的思想,边际分析总是能在生产函数中寻求出最优内点解,而超边际分析证明了所有内点解不可能是最优解,最优解只会是角点解;第三,以此分析形成的均衡解决了给定分工水平的资源分配问题;第四,超边际分析并不是选择所有的角点解,首先是利用文定理排除那些不可能是最优的角点解的组合,然后,对剩下的组合进行比较寻求整体最优解。

2.我国“三农”问题的超边际经济学分析

(1)从分工与专业化的角度调整二元经济(Dual Economy)模型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弱小的资本主义部门”和“强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他依据土地边际生产率递减原理,结合工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差异,把农业部门的劳动力涌入工业部门的现象划分为不同阶段。然而这其中忽视了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假定了发展中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第二个是忽视了分工和专业化因素的影响。张定胜在将内生比较利益引进李嘉图模型时,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思想大大发扬了,他认为二元经济现象是社会分工从完全自给自足的社会发展过渡到完全商业化社会的结果,一部分人卷入了商业化和分工,另一部分人却仍在自给自足状况,所以二元经济应该是商业化部门和非商业化部门的二元,而不是工业和农业之间的二元。 笔者认为张定胜的解释是更加深入和科学合理的,他放弃二元经济假定,把二元的差异归结为分工的程度差异。 笔者认为张定胜的解释是更加深入和科学合理的,他放弃二元经济假定,把二元的差异归结为分工的程度差异。在刘易斯和张定胜分析的基础上,让我们系统地分析分工究竟是怎样引起“三农”问题的?

本文认为社会的分工首先应取决于分工的利益,这个利益在杨小凯那里就是交易效率的改善,在没有城市和市场经济模型中,产品是自给自足,这种生产方式不存在交易费用,但经济效率是极其低下的。随着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的工农第一次局部分工,生产者作为半专业化劳动者,他们既从事农业劳动又兼营商业,工业此时作为辅助行业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因为工业提供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而享受了分工带来的最初好处。在局部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将处于一种完全的分工状态,生产的交易集中、规模扩大将使得交易效率的提高得以延续,而且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原因就在于不是某一单位的交易效率提高独自受益,而是整个行业享受了交易效率产生的网络效果。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完全分工是三个不同的分工水平角点解,利用文定理可以排出前两个解。因为网络效果的存在,交易效率仍然可以继续提高,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所以最终的均衡点不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分工水平。现在让我们来考虑完全分工状态,这里存在一个两难冲突,即分工的无限制扩大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和因为分工的扩大带来交易的复杂性,致使交易费用呈现向上开口抛物线形状。

从图上可以把ⅠⅡⅢ阶段看作分工的三个层次,再利用边际分析,从生产力水平函数和交易费用函数中求出最优值,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个最优的内点解应该是Q点,能够实现分工的依次演进固然最好,但在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局部分工和完全分工的过渡阶段,而且是同时存在的,这便是张定胜所说的二元经济形态,之所以出现过渡阶段的不同分工水平并存现象是因为我国农业还不具备完全分工水平的条件,换句话说我国“三农”问题是一个分工问题。

(2)从分工与专业化角度解释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

刚才分析了工农业分工和“三农”问题出现,然而,分工带来生产力的提高和交易效率增加并不能完全解释“三农”问题的尖锐性,农业为什么在分工中处于劣势?如果说工业生产集中使得交易能享受分工带来的网络效应是带来“三农”问题的外部诱因,那么其内部因素就在于工农业分工专业性的协调要求很高。亚当・斯密将工业与农业中生产率差别的原因归结为,工业分工的好处是大于交易费用的,而在农业分工中,其协调费用时远高于其好处,农业对生产要素的依赖性比工业要高,尤其是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土地天然具有分散性,如果要集中进行统一生产指导,其协调费用必然很高,结果是得不偿失的,这也就印证了前面所说的我国“三农”问题从宏观层面分析的操作性不高的原因。所以农业要发展也就需要一方面改善农村的落后条件,减少交通信息不通畅,提高市场化程度,由此得出走农村城镇化、城市化道路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借助于工业分工,从工业进口机器和生产技术进行间接的分工,这也是途径之一。

三、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政策建议

1.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创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有利环境

要实现Q点的最优角点解,就需要了解Q点的形成条件,工业的分工规模受自身发展条件的决定,也就会在生产力水平和交易费用中间寻求合理的值,国家需要为这个均衡创造有利的环境,比如取消户籍限制,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政府需要对农村人口流动的政策加以引导,防止“盲流”,同时,提供更为恰当的需求信息,为就业创造条件。

2.提升农业自身的专业化分工效率

农业的分工协调费用比较高,主要源于土地的分散和交通的不便利,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修建道路、水利、电网、通讯等设施,这些虽不是立竿见影的措施,但是其影响意义却是很深远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就能减少农业分工的难处,提高农业自身的产业吸引力。

3.提高工业对农业的间接进口分工

要全面借助于工业分工来反哺农业,需要更加全面的利用工业分工的先进成果。加强引进工业生产出的先进农作工具,提高耕作水平;利用工业研发的先进生产技术,包括种子技术和优质肥料,发展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以工促农,加强工农联合,发展一体化农业,做好农业产品的销售,加工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

参考文献:

[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杨小凯:杨小凯谈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杨小凯: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秦兴方吴进红汤学俊杨家栋:我国农村城市化的推进次序[J].管理世界,2002,(3):101―106

[5]“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1世纪初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1,(12):3―10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6

关键词:三农研究;范式危机;范式依赖;范式转换

三农问题指涉的事实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不同研究者研究的事实之为事实又并非那么类同而简单的事情,加之三农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多维复杂多变的系统,在当前三农研究成为所谓的显学状态下,研究者都有各自研究和表达的权利,如何把握三农之真实的互动确实涉及到了三农研究的范式问题,本文将从范式的方法论上提供一些思考。

一、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

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范式密切相关的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也是库恩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命题。库恩将凡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之为“范式”:它们的研究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

库恩的范式源自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但是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而且库恩在解释解读科学文本的不可通约性时也认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活动是“一种人文事业”,它本身就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理解文本。狄尔泰认为社会科学指涉的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韦伯在《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价值和意义两种基本要素。[2]库恩范式基本上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它既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同时它也是富含实践智慧的去形而上又去纯粹经验的一种方法论,它将范式置于优先地位,它符合西方哲学从对实在的关怀到对实在知识的关怀,再从对知识的关怀到对寻求实在知识的正确方法关怀的转向,它将科学研究截持在本体与主体间性关系既非深层又非浅表的时空上,所以,无论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还从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点看,库恩范式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还界定了范式的一般含义,与此相对应,三农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其应有的研究范式即是三农研究人员对三农研究所共同接受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术方法的一种互动体系。库恩范式对三农研究仍具体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按照库恩范式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三农研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范式危机的。

三农问题难以解说的现状是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总体表现,面对问题的竞争性意见,人们甚至开始反思,三农研究的某种方式是否是科学的,或者说三农研究的科学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超过了三农研究的范围,在库恩范式的范畴下分析,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和多重意义上。

学科的范式危机。三农研究不象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一个多科学,甚至是一个边缘的研究,三农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几乎随处可得,三农研究也只是因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升温而热了起来,三农研究本身缺乏一个完整的学理规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都可以问事于三农。对三农中某一具体的现象研究时,也没有单一的范式。有时甚至出现众说纷纭的乱象。

方法的范式危机。实证的方法、规范的方法、各种经验技术性方法都可用在三农研究上,面对活跃变化的三农,在一个宽泛的时间段内反观,诸多方法都有令人质疑的地方。有些所谓计量或调查的方法应用于三农研究,还很难说是方法论的创新,只能说是一种新式工具的应用。对这些具体方法掌握不透时,会出现明显虚假的实证,还很难从范式的视角上去把握三农实证研究的真谛。

理解的范式危机。这是三农范式危机的主要方面,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三农范式危机的表面形式,理解的范式危机更符合库恩范式的概念。三农研究只是缘引多学科范式成就进行的,对同一问题和现象的解说存在不同的范式竞争,甚至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使得经验资料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也是范式自身悖论的一种表现。

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还表现在,三农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也不像其他的一些社会学科那样具有自明的实在性,即便形成了某种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扩展到真实世界中去也存在问题,而难以做到理论范式与事实范式的融合,比如当我们研究三农问题时,我们自以为如此,但我们所研究的三农对象的行为果真如此吗?而且,三农研究还没有象自然科学范式的有效解释和应用那样,让世界在范式下动起来,范式理论的反映与真实世界范式还难以一致激活。三农研究还未能达至自己的研究成果。三农研究没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共同体,即便有一些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很难形成广泛成就性影响。

存在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农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范式的内涵决定了三农研究不成熟阶段的范式危机。其次,三农研究的涉及面太广,面对宽泛的对象研究,一时间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显然不可能。研究人员会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不同维度来看待三农问题,有人会从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有人会把三农看着是农民权益问题;有人会从演进的方式分析三农问题,有人则会从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人从国家视角解读三农问题,有人则从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来进行诠释;即便从国家视角进行分析,有人会特别强调国家功能,有人则注重国家型态的变化和结构的合理转换。第三,现实社会的快速变化,急切地催逼对旧范式拒斥和新范式的出现,而新范式又迟迟不来,这是由社会事件类比和重复性问题引起的困境。第四,还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即是一些规则超越范式形成的干扰,三农研究多是前置性问题遮蔽型研究,在范式本身匮乏的情况下,潜意识规则就会大肆侵入。比如农村治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一些研究者彻头彻尾地用政府计划管制的思维来研究;又如关于农民组织的问题,一些学者只从所谓仁慈的角度去思考弱势的农民需要组织,甚至会出现“组织农民农民怕,农民组织政府怕”的境况。等等问题不一而足。第五,尽管一些三农研究是以某种范式作支撑的,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并不那么明显。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需要范式革命某些特征。三农范式危机的状况总的来说,有利也有弊。范式危机可以说是一个非垄断性学术氛围的结果,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竞争,但是如果所指同一问题的竞争观点久久不能归一,那么每一个竞争性的东西都难以说是成熟的科学,培根也说过,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获得。另外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也多少是在中国社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后现代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不存在单一范式的社会分化发展相吻合,但是在多元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寻求挑战性的新范式的冲动仍然很强烈,追求三农共识性研究仍然让人激动不已。

二、三农研究的范式依赖

科学研究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即范式理念上进行,同时也使研究囿于共同体内,有利于解谜活动的进一步完备。无论研究是处于常规科学阶段还是需要进行科学革命,都是在依托一定的范式下进行的。研究者常常是在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方式下训练而成的。库恩认为科学家不能拒斥范式而仍然是科学家,他们可以拒斥旧范式,但又必须同时接受一个新的范式,因此对于科学家和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说,依赖范式是必须的。

从广义来讲,寻找一种观念依托即是范式依赖,这种观念依赖已经内化为人类基因的本能之中。其实如果没有范式的指引,我们根本不会把一些事实当作问题,另外我们能够发现事实和问题,也是因为有范式的潜在影响的。

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范式革命某些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三农研究仍然是依赖了某种小范围的范式。

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意义:使三农研究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常规科学,在范式的指引下解释问题,并应用于三农研究的社会活动之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来实现三农研究向另一阶段常规科学的过渡。

尽管作为专门的三农研究人员来说,不必过多地思考方法论上的问题,向其追问三农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也似乎超出了其研究范围,但是不管怎样,任何研究人员要想进入三农研究方面,就得进入某种范式状况,要想进行范式革命也得以此为基础。

具体研究三农问题时的范式依赖形式有:一、单一范式的借用。尽管三农研究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范式危机,但是我们还是有可供选择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单一范式的。这是一种对既存范式的类比依赖,或者说是范式在三农研究中的解谜应用,而这种解谜应用是不知足的。二、对不同范式的比较依赖。因为三农研究并非处于完全的前范式状况,它有一些成形的范式可以应用,不同的成形范式可以指向三农研究,而这种不同范式的共同指向又具有显明的前范式特点,必须进行比较应用。三、不同范式的组合依赖。范式的组合依赖适合三农问题多样化分析,这种依赖有利于既关注个体又关注整体的研究。

范式依赖对三农研究也存在一个悖论性影响。一方面因为范式是一种前理解,范式依赖使得事件有意义,它对研究有一种指引的作用,而前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因本体诠释时的原初事件的显明而来的,范式的作用表现为事件突现----形成思维系统(前理解)----多事实映证(常规科学)----反常事实的激发的循环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范式依赖也会让人有戴着一副有色眼睛的感觉,防碍人们获得较为中性的观察,使得搜索事实的“无污染知觉”不大可能,事实上任何的观察都不可能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画画,如果真是一张白纸,可能就等同于,他会对一切事实无知。这样就要学会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同时在范式的依赖下,给自己的思想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仍然要让范式优先,这样才具有科学性,这也是范式依赖时应当注意处理的关系。

总之,我们在依赖范式进行三农研究时,一定要面向对象,面向真实的场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并不等于范式,范式也不应干扰经验的再生。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对所依赖的历史范式应该持过多的怀疑。比如我们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或区域比较时,我们就应该得出三农问题的异质性与同质性,而不应该迂腐地将三农研究局限在自认为的范式上。

三、三农研究的范式转换

范式危机、范式依赖和范式转换是从范式作用的不同阶段分析范式形态的特征,三者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范式依赖是范式转换的前提,如果不先存一种范式,何以进行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有范式依赖的基础,也容易实现范式的团体性转换。

依赖范式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范式指引下会使研究更加精致,但是从认识的发展来看,任何一种范式都会沦为被抛弃的地步。范式转换因人因事因时而变,在需要转换时而不知转换,就会要么不知着落,要么陷入读书陷阱和知识的负担之中不能自拔。库恩范式不仅强调不可通约性的范式,而且库恩后期还强调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库恩的范式并非完全是唯心的相对主义观,库恩范式的格式塔式的转换是人与物互通的结果。

因为三农研究存在明显的范式危机,又因为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非常规科学的特征,所以范式的转换和新范式的确立是三农研究应当突出关注的问题。

当今三农研究存在前范式类的纷争,我们所说的需要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并非指既存范式的整合,整合难以解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更难以体现科学革命的彻底性,即便与老范式存在概念语言等形式上的类同,新的范式在观念视角方面则发生了不可通约性的变化,这是范式转换的本质特点。竞争性范式的消解,也即是事实与理论的深入同化,范式转换是不拘泥于否定的抛置性否定,范式的包容性体现在转换之中,而决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有任何包容的意图。库恩范式革命的意义在于鼓励超越范式本身,但它最终将范式超越的无限层次包裹在一起,实现范式思维下的超越超越再超越。

由于处处都有反常,因此存在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所以需要范式转换而在某些方面达致统一,即便三农研究处于成熟的常规科学阶段,也会有反常的出现,而需要实现从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

范式既是一种共有信念,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范式的转换既是观念的转换,同时也是方法的转换。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也是指两者合二为一的同步转换。方法是依赖于范式中的元理解而设计的,通过方法获取观察事实是一个事情显现的闭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常会触发新的元理解和对应的新方法,使得范式进入另一有效的轮回之中。

本文并不指定三农研究范式转换的具体方向,因为一旦这种方向已经明了,何来范式危机的持存和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的觉醒呢?本文只是特别提示三农研究需要新范式的出现,需要特别的个人在非连续非累积的情况下“悟出”一个新的系统来,并且需要符合理论与事实的一般范式的映照规律,形成能够解说和应用的三农研究范式,并将此范式与共同体一起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7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库恩范式概念的内涵,分析了当前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原因和类型、进行范式依赖的必要性和方式以及范式转换的重要意义。关键词:三农研究;范式危机;范式依赖;范式转换三农问题指涉的事实在不断变化之中,而不同研究者研究的事实之为事实又并非那么类同而简单的事情,加之三农研究涉及的是一个多维复杂多变的系统,在当前三农研究成为所谓的显学状态下,研究者都有各自研究和表达的权利,如何把握三农之真实的互动确实涉及到了三农研究的范式问题,本文将从范式的方法论上提供一些思考。一、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范式是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的重要概念,与范式密切相关的科学共同体和不可通约性也是库恩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进步的重要命题。库恩将凡是具备两个特征的成就称之为“范式”:它们的研究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1]库恩的范式源自对自然科学史的研究,但是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而且库恩在解释解读科学文本的不可通约性时也认为,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科学活动是“一种人文事业”,它本身就是不断生成和变化的理解文本。狄尔泰认为社会科学指涉的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韦伯在《社会科学认识和社会政策认识中的“客观性”》一文中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文化事件,文化事件的规定包含价值和意义两种基本要素。[2]库恩范式基本上是反对本质主义的,它既指科学共同体的共有信念,同时它也是富含实践智慧的去形而上又去纯粹经验的一种方法论,它将范式置于优先地位,它符合西方哲学从对实在的关怀到对实在知识的关怀,再从对知识的关怀到对寻求实在知识的正确方法关怀的转向,它将科学研究截持在本体与主体间性关系既非深层又非浅表的时空上,所以,无论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性,还从社会科学区别于自然科学的特点看,库恩范式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还界定了范式的一般含义,与此相对应,三农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其应有的研究范式即是三农研究人员对三农研究所共同接受的信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技术方法的一种互动体系。库恩范式对三农研究仍具体理论和实践意义,但按照库恩范式的标准来衡量,当前中国三农研究是存在一定程度的范式危机的。三农问题难以解说的现状是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总体表现,面对问题的竞争性意见,人们甚至开始反思,三农研究的某种方式是否是科学的,或者说三农研究的科学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超过了三农研究的范围,在库恩范式的范畴下分析,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具体表现在多方面和多重意义上。学科的范式危机。三农研究不象一个完整的学科,是一个多科学,甚至是一个边缘的研究,三农研究的对象和领域几乎随处可得,三农研究也只是因为当前三农问题的升温而热了起来,三农研究本身缺乏一个完整的学理规范,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等等都可以问事于三农。对三农中某一具体的现象研究时,也没有单一的范式。有时甚至出现众说纷纭的乱象。方法的范式危机。实证的方法、规范的方法、各种经验技术性方法都可用在三农研究上,面对活跃变化的三农,在一个宽泛的时间段内反观,诸多方法都有令人质疑的地方。有些所谓计量或调查的方法应用于三农研究,还很难说是方法论的创新,只能说是一种新式工具的应用。对这些具体方法掌握不透时,会出现明显虚假的实证,还很难从范式的视角上去把握三农实证研究的真谛。理解的范式危机。这是三农范式危机的主要方面,以上两个方面都是三农范式危机的表面形式,理解的范式危机更符合库恩范式的概念。三农研究只是缘引多学科范式成就进行的,对同一问题和现象的解说存在不同的范式竞争,甚至出现各说各话的现象,使得经验资料独立于研究者而存在似乎成为一个永恒的问题,这也是范式自身悖论的一种表现。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还表现在,三农研究不像自然科学,也不像其他的一些社会学科那样具有自明的实在性,即便形成了某种共同体,这种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扩展到真实世界中去也存在问题,而难以做到理论范式与事实范式的融合,比如当我们研究三农问题时,我们自以为如此,但我们所研究的三农对象的行为果真如此吗?而且,三农研究还没有象自然科学范式的有效解释和应用那样,让世界在范式下动起来,范式理论的反映与真实世界范式还难以一致激活。三农研究还未能达至自己的研究成果。三农研究没有一个较有影响的共同体,即便有一些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的规模也不是很大,很难形成广泛成就性影响。存在三农研究范式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三农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范式的内涵决定了三农研究不成熟阶段的范式危机。其次,三农研究的涉及面太广,面对宽泛的对象研究,一时间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范式显然不可能。研究人员会从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不同维度来看待三农问题,有人会从农民收入问题进行分析,有人会把三农看着是农民权益问题;有人会从演进的方式分析三农问题,有人则会从建构的角度进行分析;有人从国家视角解读三农问题,有人则从公民社会的发育不足来进行诠释;即便从国家视角进行分析,有人会特别强调国家功能,有人则注重国家型态的变化和结构的合理转换。第三,现实社会的快速变化,急切地催逼对旧范式拒斥和新范式的出现,而新范式又迟迟不来,这是由社会事件类比和重复性问题引起的困境。第四,还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即是一些规则超越范式形成的干扰,三农研究多是前置性问题遮蔽型研究,在范式本身匮乏的情况下,潜意识规则就会大肆侵入。比如农村治理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一些研究者彻头彻尾地用政府计划管制的思维来研究;又如关于农民组织的问题,一些学者只从所谓仁慈的角度去思考弱势的农民需要组织,甚至会出现“组织农民农民怕,农民组织政府怕”的境况。等等问题不一而足。第五,尽管一些三农研究是以某种范式作支撑的,但是这种研究范式并不那么明显。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需要范式革命某些特征。三农范式危机的状况总的来说,有利也有弊。范式危机可以说是一个非垄断性学术氛围的结果,有利于学术观点的竞争,但是如果所指同一问题的竞争观点久久不能归一,那么每一个竞争性的东西都难以说是成熟的科学,培根也说过,真理从错误中比从混乱中更容易获得。另外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也多少是在中国社会具备一定程度的后现代性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与不存在单一范式的社会分化发展相吻合,但是在多元和多样性的情况下,寻求挑战性的新范式的冲动仍然很强烈,追求三农共识性研究仍然让人激动不已。二、三农研究的范式依赖科学研究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即范式理念上进行,同时也使研究囿于共同体内,有利于解谜活动的进一步完备。无论研究是处于常规科学阶段还是需要进行科学革命,都是在依托一定的范式下进行的。研究者常常是在强把大自然塞进由专业教育所提供的概念箱子里方式下训练而成的。库恩认为科学家不能拒斥范式而仍然是科学家,他们可以拒斥旧范式,但又必须同时接受一个新的范式,因此对于科学家和一般的研究人员来说,依赖范式是必须的。从广义来讲,寻找一种观念依托即是范式依赖,这种观念依赖已经内化为人类基因的本能之中。其实如果没有范式的指引,我们根本不会把一些事实当作问题,另外我们能够发现事实和问题,也是因为有范式的潜在影响的。当前三农研究并非是完全处于前范式阶段,而是同时具有前范式和范式革命某些特征,这主要是因为三农研究仍然是依赖了某种小范围的范式。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意义:使三农研究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常规科学,在范式的指引下解释问题,并应用于三农研究的社会活动之中。并以此为基础通过范式转换的科学革命来实现三农研究向另一阶段常规科学的过渡。尽管作为专门的三农研究人员来说,不必过多地思考方法论上的问题,向其追问三农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也似乎超出了其研究范围,但是不管怎样,任何研究人员要想进入三农研究方面,就得进入某种范式状况,要想进行范式革命也得以此为基础。具体研究三农问题时的范式依赖形式有:一、单一范式的借用。尽管三农研究还存在某种程度的范式危机,但是我们还是有可供选择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单一范式的。这是一种对既存范式的类比依赖,或者说是范式在三农研究中的解谜应用,而这种解谜应用是不知足的。二、对不同范式的比较依赖。因为三农研究并非处于完全的前范式状况,它有一些成形的范式可以应用,不同的成形范式可以指向三农研究,而这种不同范式的共同指向又具有显明的前范式特点,必须进行比较应用。三、不同范式的组合依赖。范式的组合依赖适合三农问题多样化分析,这种依赖有利于既关注个体又关注整体的研究。范式依赖对三农研究也存在一个悖论性影响。一方面因为范式是一种前理解,范式依赖使得事件有意义,它对研究有一种指引的作用,而前理解范式的形成也是因本体诠释时的原初事件的显明而来的,范式的作用表现为事件突现----形成思维系统(前理解)----多事实映证(常规科学)----反常事实的激发的循环过程之中。另一方面范式依赖也会让人有戴着一副有色眼睛的感觉,防碍人们获得较为中性的观察,使得搜索事实的“无污染知觉”不大可能,事实上任何的观察都不可能是在一张白纸上去画画,如果真是一张白纸,可能就等同于,他会对一切事实无知。这样就要学会韦伯所说的价值无涉,同时在范式的依赖下,给自己的思想留下一片自由的空间也是很重要的,当然仍然要让范式优先,这样才具有科学性,这也是范式依赖时应当注意处理的关系。总之,我们在依赖范式进行三农研究时,一定要面向对象,面向真实的场景,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并不等于范式,范式也不应干扰经验的再生。特别是在快速变化的社会,我们对所依赖的历史范式应该持过多的怀疑。比如我们在对三农问题进行个案研究或区域比较时,我们就应该得出三农问题的异质性与同质性,而不应该迂腐地将三农研究局限在自认为的范式上。三、三农研究的范式转换范式危机、范式依赖和范式转换是从范式作用的不同阶段分析范式形态的特征,三者之间其实是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范式依赖是范式转换的前提,如果不先存一种范式,何以进行科学革命的范式转换,有范式依赖的基础,也容易实现范式的团体性转换。依赖范式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范式指引下会使研究更加精致,但是从认识的发展来看,任何一种范式都会沦为被抛弃的地步。范式转换因人因事因时而变,在需要转换时而不知转换,就会要么不知着落,要么陷入读书陷阱和知识的负担之中不能自拔。库恩范式不仅强调不可通约性的范式,而且库恩后期还强调语言的不可通约性。库恩的范式并非完全是唯心的相对主义观,库恩范式的格式塔式的转换是人与物互通的结果。因为三农研究存在明显的范式危机,又因为三农研究范式依赖的非常规科学的特征,所以范式的转换和新范式的确立是三农研究应当突出关注的问题。当今三农研究存在前范式类的纷争,我们所说的需要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并非指既存范式的整合,整合难以解释范式的不可通约性,更难以体现科学革命的彻底性,即便与老范式存在概念语言等形式上的类同,新的范式在观念视角方面则发生了不可通约性的变化,这是范式转换的本质特点。竞争性范式的消解,也即是事实与理论的深入同化,范式转换是不拘泥于否定的抛置性否定,范式的包容性体现在转换之中,而决不是新范式对旧范式有任何包容的意图。库恩范式革命的意义在于鼓励超越范式本身,但它最终将范式超越的无限层次包裹在一起,实现范式思维下的超越超越再超越。由于处处都有反常,因此存在三农研究的范式危机,所以需要范式转换而在某些方面达致统一,即便三农研究处于成熟的常规科学阶段,也会有反常的出现,而需要实现从旧范式向新范式的转换。范式既是一种共有信念,也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因此,范式的转换既是观念的转换,同时也是方法的转换。三农研究范式的转换也是指两者合二为一的同步转换。方法是依赖于范式中的元理解而设计的,通过方法获取观察事实是一个事情显现的闭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反常会触发新的元理解和对应的新方法,使得范式进入另一有效的轮回之中。本文并不指定三农研究范式转换的具体方向,因为一旦这种方向已经明了,何来范式危机的持存和始终保持危机意识的觉醒呢?本文只是特别提示三农研究需要新范式的出现,需要特别的个人在非连续非累积的情况下“悟出”一个新的系统来,并且需要符合理论与事实的一般范式的映照规律,形成能够解说和应用的三农研究范式,并将此范式与共同体一起做大做强。参考文献:[1](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2](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9月。

三农中存在的问题篇8

关键词:“三农”题材;新闻采访;写作技巧

在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三农”题材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如何才能制作出更多、更优秀的“三农”题材新闻,做好新闻采访与写作工作至关重要。对于新闻采访来说,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抓住亮点、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三农”问题的报道,切实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这应当成为开展“三农”题材新闻采访的重要战略性举措。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当前绝大多数“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采访与写作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到位的问题,层次不高、水平有限、质量较低以及缺乏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三农”题材新闻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题材新闻记者一定要高度重视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有效运用,确保采访与写作工作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仅起到吸引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而且还要起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三农”发展的功能。

1“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存在的问题

“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积极推动农业、农村、农民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有很多优秀的“三农”题材,这就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采访和写作,确保取得成效。从当前“三农”题材采访与写作的整体情况来看,尽管绝大多数记者都能够积极探索有效的采访与写作方法,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三农”题材新闻记者的重视。

1.1选题不接地气

在当前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在背景下,在开展“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首先必须高度重视选题的精准性,特别是要把“接地气”作为重中之重,从“三农”的整体发展趋势出发进行选题。但从当前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的选题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闻记者过多地关注“负面”新闻,尽管对“负面”新闻采访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并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的选题明显不接地气。还有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不注重对“三农”政策的学习和研究,也没有从三地“三农”问题的基本情况出发进行选题,同样不接地气。

1.2采访不够深入

“三农”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要想使“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更具有成效,必须做更多、更深入的采访工作。但从当前一些新闻记者的情况来看,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明显不足。比如,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由于在确定选题之后,并没有掌握更多的信息量,只是对基本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开始进行写作,这样的新闻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也不会找出更多的“共性”特点,“三农”题材新闻采访必然缺乏系统性。还有一些新闻记者,尽管能够深入到农村进行采访,但对采访内容缺乏系统性的安排,采访过程也只是蜻蜓点水,根本无法获取质量较高的新闻线索和新闻内容。

1.3写作比较粗糙

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记者在对“三农”题材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真实性,因而要更加仔细。但当前有很多新闻记者尽管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比较粗糙,比如,一些新闻记者存在着浅尝辄止的问题,采访工作不能深入到乡镇、村、农户,更多的是索要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编辑,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极大影响。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还有一些新闻记者不注重细节问题,特别是对于“原生态”的内容不能很好地编排,新闻稿子看似比较华丽,但没有涉及实质问题。

2“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有关技巧

“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同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都在积极制定推动“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措施。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报道更多更好的“三农”题材新闻,应当受到媒体的高度重视。

2.1强化选题的精准性

尽管当前一些“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采访与写作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对于广大“三农”题材新闻记者来说,要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在“三农”题材新闻选题方面要精准,不仅要接地气,还要更加符合“三农”实际。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之前,一定要对国家以及本地“三农”的政策措施、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有清醒的了解和认识,并从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确定选题。“三农”题材新闻选题不仅要符合新形势和新任务,而且还要符合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趋势,并且在选题方面要具备广泛性、借鉴性以及创新性,切实使选题既具有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特色,进而为更好地开展“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奠定基础。

2.2突出采访的深入性

“三农”工作涉及面广,在确定选题之后,必须进行深入的采访工作,特别是要运用调查研究的理念和思维进行采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写作工作创造条件。“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到县、乡、村、农户进行采访,采访工作也要做到科学设计和安排,既要具有深入性,又要具有系统性,只有掌握更多的资料,才能使加工整理拥有更好的基础。比如:笔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每次都深入到第一现场,并且对选题涉及的区域、人物等进行深入的采访,进而才能从若干的整合当中找出与选题相关的“共同点”。突出采访的深入性,还要带着疑问、带着感情进行采访,寻求破解问题的办法,真心实意为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开展工作。

2.3强化写作的细致性

对于“三农”题材新闻,写作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在做好选题、采访等相关基础性工作之后,记者就要全身心投入到写作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要运用新闻语言和体裁,坚持做到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同时还要保证其真实性,并且使写作内容具有“独特视角”,特别重要的是成稿之后要使其具有可推广性、可借鉴性以及有利于形成经验和成果。这就需要记者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对已经获取的资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着眼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党和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为农村组织学习借鉴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强化写作的细致性,还要求记者学会运用“百姓语言”进行写作,新闻稿件既要具有深度,而且也要让农村老百姓看得懂,不能只是成为专家学者的文章。记者还要对新闻稿件的文字、数字进行推敲,确保不出现低级错误。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题材新闻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这就需要“三农”题材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从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以及能力水平,从解决当前存在的选题不接地气、采访不够深入、写作比较粗糙等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对“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研究,重点要在强化选题的精准性、突出采访的深入性、强化写作的细致性“三个方面”进行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采访与写作能力,制作出更符合形势需要、更接地气、更振奋人心、更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新闻。

参考文献:

[1]徐立成.浅析做好新时期“三农”题材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7(10):233.

[2]王浩.三农报道的采访与写作[J].视听纵横,2016(4):101-103.

上一篇:服装设计重点范文 下一篇:医疗资源共享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