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政策范文

时间:2023-10-29 10:39:03

三农政策

三农政策篇1

一、财政社会学分析框架及财政体制模型

财政涉及广泛的责权利关系,具有极大的社会经济“联动性”。19世纪的财政学文献表明,重商主义时期的财政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综合化特色,它包含有今天的法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政策学等内容。只是到了20世纪以后,随着各个学科的单方面发展,财政学才变成一门技术性的学科,并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既有理论的虚拟观念的基础上,忽视了财政现象与社会结构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文以为,财政社会学是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进行社会经济发展宏观分析的最佳视角,它可以通过吸收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革新对财政及财政体制的理解,恢复财政学的古典色彩,从而使其理论更具解释力。下面,作者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建立一个简单的财政社会学分析框架,并从中引申出四种主要的财政体制模型。一国的财政体制需要在国家合法性最大化、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绩效最大化之间达成某种平衡,否则就会引起国家或社会的动荡,从而需要通过改革或革命来重新趋向平衡。这构成了一个简单的财政社会学分析框架。正是由于财政体制的这一内涵,使它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立宪”层次上的意义,我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三农”问题也可以在财政社会学框架内通过对财政体制的研究得到解答。

二、把落实农村政策摆到突出位置

党的农村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不能替代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每一次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拆除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公社体制和高度计划、垄断的经济制度,把农民从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使农民从离社不离土、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向农民开放发展空间和改善发展环境,解决了粮食短缺、商品短缺、城市发展资源不足等难题。农村政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解决农产品短缺需要政策推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更需要政策推动。从当前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看农村政策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综合性。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立足“三农”,又要跳出农业和农村寻求破解的途径,农业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适应和探索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创新和突破,才能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三农”,使这一“重中之重”由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二是导向性。政策既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意图,也包含着农民的希望和要求。政策落实的过程也是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过程,使工作政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城乡的协调发展统一起来。

三是实效性。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最快,增收效果最好,涉及的面最广。今年的费税改革、粮食直补、减负等政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四是突破性。现行阻碍农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政策构成的。如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城乡不统一的劳动用工制度等只有抓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才能逐步改变原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基于农村政策的重要作用应当把政策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作为农业部门的突出重点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三、明确农村政策落实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

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农业的产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相配套把村庄改造、市场建设、非农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相衔接避免散、乱、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支持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事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劳动保障制度突出抓好r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完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政策尽快使农民享受完全的国民待遇。四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搞好对口帮扶,动员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加快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农民增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资源配置。妥善处置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各项支农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

(二)农业结构调整政策

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建设。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支持农业发展、实施沃土工程、良种工程等政策,加快建设100万亩生态农业基地、100万亩优质专用粮基地、8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和20万亩特色农业基地,推动畜牧、蔬菜、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快速膨胀。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龙头企业列入财源建设扶持范围的机遇重点,扶持22家部级和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促进乳品、肉兔、肉鸡、肉鸭、生猪、蛋粉、果品、蔬菜、木材9条龙型产业快速膨胀。三是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进行市场准入制度试点,组织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四是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好粮食支持政策,抓好1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50万亩专用玉米和30万亩杂粮基地建设,实施好50万亩优质小麦节本增效开发工程,增加种粮农民收入。

四、建立农村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农村政策监督检查机制,是确保政策落实的有效手段。

(一)建立政策落实考核机制

我市确定把“三农”工作列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作为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通过政绩考核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高“三农”工作的成效。

(二)建立政策落实的协调机制

三农政策篇2

安农

安农,就是要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创造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逐步还农民“国民待遇”,使农民安居乐业。

一是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强,农村社会行政管理经费要由国家来买单。农村水、电、路等公益设施建设应改变过去以农民投资、投工、投劳为主体逐步转向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农村教育文化、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等费用应由国家来负担。农村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应逐步得到改善。要首先从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

二是完善农村土地制度,赋予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经营自,尊重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流转权,保证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收益获得权,保护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法定处分权等。要坚决刹住乱圈乱占土地的行为,即使是政府批准的合法用地也必须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偿并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安置。土地是国家的,可使用权是农民的!土地是农民非常敏感的一个问题,其对土地的使用权也是责任制以来国家给予农民的仅有的社会生活保障。这是安民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是要在农民负担问题上给农民吃定心丸。要落实完善农村税费改革的各项政策,加快推进县乡机构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取消农业特产税,逐步降低农业税率,今年拿多少、明年拿多少,要给农民一个明白帐。要切实斩断伸向农民的黑手,伤害农民感情的集资、变相收费应该坚决实行一票否决。有集体资产,急需建设的项目要民主决策、“一事一议”。没有集体资产、农民无力出资的急需建设项目,议也不要议,国家应优先投资建设。

安居乐业,这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民向往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50多年后的今天,给当家作主的人民中的农民以正常的国民待遇、正常的生产经营环境,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本体现。

扶农

扶农,就是从政策上、投入上扶持农业加快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体现在政策和投入上,实际上应该是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时期,国家实行对农业和工业不偏不倚、协调发展的

支持政策。由于过去国家对农业的政策性补贴很少,投入严重不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逐步改变的重工轻农的补贴扭曲现象。要在WTO贸易框架下,建立完善各项配套扶持政策,刺激生产、促进加工贸易流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优化,提高农业整体

素质和农民增收能力。

具体来讲,一是要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流通补贴机制。对战略物资如粮棉生产制定补贴措施,对农产品流通要在交通、税收等方面给予暗补。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对农业基础研究、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要加大投入力度,不能一刀切推向市场。三是加大农业信贷支持力度。首先要扭转农业资金工业用的问题,对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流通信贷要给予优先放贷和政策贴息。

扶持农业发展的各项补贴、投入和信贷要改革目前的投入渠道。过去,各级都把对农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作为重视农业的证据,国家也确实在通过财政渠道、计划渠道、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粮食收购等多个渠道向农业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具体资金的投入方向、产生的效益,农民得到的实惠多少,确实是值得思考的。流进沙漠里的小溪,不知形容是否恰当。

帮农

帮农就是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帮助农民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该农民做而自己做不了的事情。实际上也是“扶农”的内容之一。信息服务、流通服务、技术服务,一家一户的农民做不了。种什么、养什么、加工到什么程度、怎么种、怎么养、怎么加工、产品到哪里卖、卖给谁价钱高都是农民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面对小生产+大市场的农业生产经营与农村发展经济现状,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逐步走向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此要尽快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帮助农民开拓国内外市场;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帮助农民开发使用新品种,采用新技术。同时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协会、学会、中介服务组织等社会化民间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政策保障,指导其健康发展。另外,要为农村劳动力提供职业技术培训,为进城农民提供就业指导和劳动保障等。

安农、扶农、帮农,才能富农。解除农民的负担,把农民扶上马,送一程,心情舒畅地走上健康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这是笔者从政策角度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的一点感受。实际上,“三农”问题不是简单的减法(减负)和加法(增加投入),单纯靠政策的出台也不能一下子解决,还需要政令畅通的高效行政体系来保障,政治体制改革的节奏要跟上,人为的“增负”、“低效”因素要努力减少。更何况目前的财政状况短期内也不会完全满足安农、扶农、帮农的投入。

三农政策篇3

一、关于现行农村政策落实情况

相隔18年后,中央一号文件就农民增收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省、市也出台了配套政策,对调动农民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关键在落实。通过对部分区县、乡镇和村的实地调查,有些政策落实得较好,有些政策落实得还不够到位。落实较好的政策有四类:一是为农民直接增收的政策。主要是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税费改革政策。全市落实取消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税率,为农民增收10683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2116万元,两项合计为农民节支增收1.28亿元,人均增收50元。二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主要是土地延包和农民减负政策,全市已有97%的村完成土地延包任务,土地承包关系趋于稳定;对农民负担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严格控制农村“两工”,规范“一事一议”,杜绝面向农民的“三乱”,农民直接负担明显减轻。去年,全市农民人均负担67.32元,比上年人均减负6.7元。三是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政策。中央和省委要求新增的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并要求从2004年开始,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以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我市也出台了《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决定》,确定了20多项支持农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其中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龙头企业的奖励、贷款贴息和落实财源扶持政策,比上年增加67%。四是执行部门明确的政策。今年中央和省委对粮食生产和低收入地区的农民增收问题高度重视。在粮食生产上,针对我市人均耕地少的现状,确立了“不求粮食自我平衡,但求总产稳定增长,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的指导思想,充分发挥种粮水平高,高产技术成熟的优势,一招不失地抓好粮食生产,预计小麦单产、总产有较大幅度增长。扶贫政策落实也较好。据对我市6个贫困乡镇的调查,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20.55%和1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4个百分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含金量最高的是城乡统筹发展政策,这也预示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终将被彻底打破。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政策落实得还不够好,主要有:一是原则性的政策。有些引导性政策,既没有规定哪个部门落实,也没有明确怎样去落实,往往导致落实主体缺位。如“积极运用税收、贴息、补助等多种经济杠杆,鼓励和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和农村。”这样的政策,就较难把握和落实。二是落实部门不明确或涉及落实部门较多的政策。突出表现在农业部门的设置与农业产业发展不配套。如农产品流通政策,既涉及到农业部门,又涉及到外经外贸等环节,农业部门难以落实,其他部门往往顾不上落实。再如统筹城乡发展的有些政策,涉及落实部门多,农业部门没有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有力手段,影响政策落实的进度。三是制定明确、在执行中遇到深层次矛盾或财力制约的政策。如土地延包政策,涉及到土地产权、农村保障等深层次问题,有些村为解决人地矛盾,虽然延包手续已按规定办好,但在思想上还准备采用“五年一大调、三年一小调”的办法。再如农业投入政策,费税改革后,部分乡村经济困难,负债多,集体收入少,没有能力偿债,更没能力投入农业、农村建设。农村政策落实不到位,除了认识上的原因外,主要是体制、财力、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等原因,迫切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解决。

二、把落实农村政策摆到突出位置

党的农村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不能替代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看,每一次农村政策的重大调整,都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一号文件,拆除了阻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公社体制和高度计划、垄断的经济制度,把农民从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使农民从离社不离土、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向农民开放发展空间和改善发展环境,解决了粮食短缺、商品短缺、城市发展资源不足等难题。农村政策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解决农产品短缺需要政策推动,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更需要政策推动。从当前面临的环境和形势看,农村政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综合性。统筹城乡发展就要立足“三农”,又要跳出农业和农村寻求破解的途径,农业部门和社会各方面都有适应和探索的过程。只有通过政策创新和突破,才能凝聚各方面的力量支持“三农”,使这一“重中之重”由口号变为实际行动。

二是导向性。政策既体现了党委、政府的意图,也包含着农民的希望和要求。政策落实的过程,也是科学发展观落实的过程,使工作政绩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城乡的协调发展统一起来。

三是实效性。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最快,增收效果最好,涉及的面最广。今年的费税改革、粮食直补、减负等政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四是突破性。现行阻碍农民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主要是由各种类型的政策构成的。如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城乡不统一的劳动用工制度等,只有抓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才能逐步改变原来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基于农村政策的重要作用,应当把政策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作为农业部门的突出重点,开展工作的主要手段,下大力气抓好落实。

三、明确农村政策落实的重点

从淄博的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重点抓好四类政策的落实。

1、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一是统筹城乡发展规划。把农业的产业布局与城市规划相配套,把村庄改造、市场建设、非农产业发展与城市规划相衔接,避免散、乱、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支持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事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逐步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就业市场和劳动保障制度,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完善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的政策,尽快使农民享受完全的国民待遇。四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继续搞好对口帮扶,动员社会力量,运用市场机制,加快贫困地区和低收入地区农民增收。五是统筹城乡社会资源配置。妥善处置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落实各项支农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

2、农业结构调整政策。一是加快特色农产品基地和优势产业带建设。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20%支持农业发展、实施沃土工程、良种工程等政策,加快建设100万亩生态农业基地、100万亩优质专用粮基地、80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和20万亩特色农业基地,推动畜牧、蔬菜、林果三大支柱产业快速膨胀。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住龙头企业列入财源建设扶持范围的机遇,重点扶持22家部级和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扩大规模,促进乳品、肉兔、肉鸡、肉鸭、生猪、蛋粉、果品、蔬菜、木材9条龙型产业快速膨胀。三是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进行市场准入制度试点,组织实施“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农业标准化基地和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四是抓好粮食生产。落实好粮食支持政策,抓好1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50万亩专用玉米和30万亩杂粮基地建设,实施好50万亩优质小麦节本增效开发工程,增加种粮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村公共品建设的支持力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公共产品的差距。今年,我市安排乡村公路改造工程项目358个,总投资3.98亿元,为保证三年实现村村通柏油路、通客车奠定了良好基础;投资960万元,对400个农村卫生室进行改造,在3区5镇进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受益人数达8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33%;安排1228万元用于农村教育投入。从今年起,五区和桓台县、高新区建立了农村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标准执行每年700元,高青、沂源两县暂执行农村特困户救济制度,力争2005年转为农村低保制度。今后,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更多的农民享受公共财政的优惠。

4、加强农村稳定的政策。继续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引导和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确保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保。在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搞好涉农收费专项整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积极探索费税改革后,增加集体收入的新措施,保证农村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同时,抓好农业法制建设,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搞好农资市场整治,维护好农资市场秩序。

四、建立农村政策落实的监督检查机制

建立农村政策监督检查机制,是确保政策落实的有效手段。

1、建立政策落实考核机制。我市确定,把“三农”工作列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衡量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标准。作为农业部门,将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并通过政绩考核,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提高“三农”工作的成效。

2、建立政策落实的协调机制。农村政策的落实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建立农村政策落实协调机制,把政策落实的任务分解到部门,明确责任人,统筹解决农村政策落实中出现的矛盾,促进农村政策的全面落实。

三农政策篇4

一、“三农”财政政策的必要性

1.是我国农业战略地位的必然选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兴衰直接决定着国民经济的繁荣和萧条,决定着整个国家社会政治的稳定。对于众多发展中国家来说,农业还是国家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在工业化初期及其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工业自身积累能力有限,农业资金积累成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资金来源渠道,因此搞好农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结构的全局。离开国家的扶持和引导,农业就无法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水平,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农业发生大的问题,出现大的波折,将会对国民经济产生毁灭性的打击。没有农业的健康发展,也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没有农业的稳定,也就没有农村的稳定、国家的安全和社会政治安定。因此,政府必须强化对农业这一基础产业的支持和保护。

2.是“三农”问题的严峻性改革的需要

(1)农村非税项目繁多,农民综合税费负担加重,农业负担潜伏着反弹的压力。农业税及农村其它税收是处理国家与农民分配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农民应尽的义务。问题是,现在我国农民除上交规定的农业税和其它税收以外,还承担大量的非税负担,包括统筹费、提留款、教育费附加以及地方利用各种名目收取的乱摊派、乱集资、乱收费,由此导致农民综合负担不断攀升,苦不堪言。

(2)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重点已发生转移,由农业增产问题转向农民收入问题。而且,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还决定了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相统一存在困难。其一是前述的农产品市场总体上的买方市场。其二是农户经营规模过小,对于大部分农户而言,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自给性生产,即使有一点商品性生产,由于其规模太小,提价对其增加收入的作用很小。如每公斤收购粮提价0.10元,国家财政的支出规模已相当大,但对每年生产商品粮1000公斤左右的农户而言,增加收入也就是100元左右。当然,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消费总量会增加,尤其是对相对高档食品消费会增大,因而通过调整结构,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渠道不仅存在,而且可观。但从总体上讲,仅靠农业生产发展解决8亿农民收入、生活问题已不现实。

(3)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建立了一套财政支农政策体系,国家财政支持农业资金规模也不断扩大。我国目前财政支农政策大体上是以增产为主要目的的政策。据估算,全国财政用于农村的支出中,有四分之三以上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仅四分之一4的支出用于支持农村教育、卫生和社会福利等事业。这一方面是原有政策制度的惯性所在,另一方面是认识上有误区。即认为“三农”问题仍主要是农业问题;认为通过农业增产,尤其是农产品提价等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如果从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讲,目前财政支出的效率是相当低下的。以占全国财政用于农村支出约三分之一的农产品政策补贴支出为例,最终落到农民头上的实惠不足国家财政支出的50%,而与此同时,国家财政还要对国有粮食部门的亏损负责。

二、解决“三农”问题财政政策的渠道选择

1.进一步完善支农补贴制度。农业补贴是一国政府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政策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政策工具,是政府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关于财政补贴方式支农,目前学术界有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现阶段不能、也不应该增加对农业的补贴的方式来解决“三农”问题。其主要理由,一是我国目前的财政帐无法支付如此巨额的补贴,二是补贴会导致农产品过剩,产生一系列问题;三是一旦补贴,就会产生惯性,很难取消;四是补贴在操作中存在很大难度。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由于农工部门间交易条件的恶化,导致了中国农村经济的逐渐衰退,“政府的财政补贴只能有限度的提高农民所得,但不可能改变农村交易条件恶化的现实”,因而主张放弃财政补贴的方式,将农村“地下金融”合法化,通过农信社择优向高利贷公司贴现而控制资金供应,解决“三农”问题。

2.调整支农结构,明确资金投放重点。就投资方向选择而言,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应尽职能,要把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农村发展的战略重点和长远目标。各级政府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逐年列入政府投资计划,把它作为长期的发展目标,每年的资金投入要不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难以完全按市场化运行,也无法单靠个人地方的力量兴建和完成,因此需要国家投资为主。特别是地方经济越落后,国家的投资比重就越大。有条件的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基金,采取政府投资、民间投资、银行贷款多渠道筹集的办法,增加来源。同时要采取地方集资、贷款、发行债券、利用外资、转让经营权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3.财政支农政策要符合市场经济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完善,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也必须逐步市场化,农民作为市场主体也必须学会在市场中“游泳”。政府对农业、农民进行政策支持,其目的不是将它(他)们与市场隔绝,相反是针对其缺陷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其更好地进入市场和利用市场。

4.要重视政策效率。我们应从主要政策目标出发,对政策的效应进行评估。其一是要明确政策重点。“三农”问题涉及方方面面,采取“撒胡椒面”的办法,也许什么也办不了,什么目的都难达到。应分别在农业生产政策和农民收入政策中找准重点,突出重点。其二是支出环节尽量直接,尤其是对农民增收政策而言,这个问题十分突出。国家拿出财力来提高农民收入,其结果被中间环节消耗掉了,这是最糟糕的结果。不仅国家浪费了财力,而且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矛盾累积,会对全局造成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三农政策篇5

 

一、当前制约我国农村、农业发展,阻碍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

 

阻碍农民收人提高,困扰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这其中既有历史积累形成的老问题,也有新形势下形成的新问题。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资源短缺%农业技术进步慢,且与农业生产相脱节,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相适应;农产品产供销渠道不畅通,市场体系发育不足,市场机制不健全;农村产业化经营条件不具备;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扭曲%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收人水肀低,增收乏力;农村乡镇机构改革阻力大;农民负担重;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融资渠道不畅;农民没有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没有完全普及,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等。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不外乎三个方面:即硬件问题、软件问题以及人的问题。

 

(一)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硬件问题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农村公益事业设施长期处于较低水=#是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硬件问题,其突出表现在农村电网、水利设施、交通通讯、农村医疗、农村校舍等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国家实行以农养工、以农补工的工业倾斜政策,对农村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财政投人不足、欠账过多造成的。长期投人不足和欠账过多的直接后果,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和农村公益事业设施严重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形成农业生产力水=低,农村经济停滞不前,农民医疗、教育没有保障的局面,随之而来的是,农产品质低价高,特色和规模都不够,与国外同类产品和相同产业相比缺乏竞争力,最终导致农民增收乏力。

 

(二)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的软件问题

 

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软件问题,主要是各种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不到位。如财政支农支出没有按照《农业法》的规定,保持法定增长幅度。财政支农支出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偏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徘徊在8%的水=,加之支农投人管理体制不完善,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分块管理,使用分散,形不成合力,无法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如,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已基本覆盖了全部居民,但在农村却是稀罕事物,“小病杠、大病养、重病等着见阎王”在农村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状况严重。还有义务教育在农村落实不到位,很多贫困农户家的孩子享受不到义务教育服务,文盲、半文盲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

 

(三制约“三农”问题解决的人的问题

 

基础设施落后,公益事业不发达,社会保障未覆盖,义务教育不到位,方方面面的因素汇合在一起导致农村人口,特别是西北落后地区的农村人口面临诸多困难,长期处于困境,主要反映在:受教育水=低,接受农业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差,观念陈旧,健康、养老问题得不到保障。农村的发展、农业实现现代化主要依靠农民,在农民智力与体力都不能达到最佳水=的状况下,实现小康谈何容易。

 

二、增加财政支农投入,突破“三农”问题的资金瓶颈

 

解决“三农”问题最棘手的是资金。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我国仅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农村救济和养老、农村村镇基础设施、农村科技文化5项,合计就需要资金9760亿元,占2003年全年财政收入的近50%,是2003年农业向国家交纳税收的20倍。

 

纵观当前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对农业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现在政府每年拿出农业*DP的25%用于农业生产,在日本和以色列该数字高达45%到90%。巨额的财政投入对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增加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根据我国的实际并借鉴国际经验,财政支农投入在破解我国“三农”问题资金瓶颈上应当发挥重要作用。当然,存在着对不同项目的资金来源应区别对待的问题。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属于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需要政府逐年增加财政资金(包括国债和扶贫资金)投人,以改善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如农田水利建设、农村“六小工程”和交通通讯等,为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现代社会所必要的基本生存条件搭建良好的=台。对于具有竞争性的项目,本义上不应由国家全部出资参与,但限于农业特别是我国农业的特殊地位,需要国家财政发挥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国家财政应给予扶植。政府可制定和实施投资农业的财税优惠政策,提高农业投人的回报率,营造农业投资的盈利环境,吸引和鼓励包括国家、集体、企业、个人乃至国外投资者的资金投人农业生产领域,以解决农业投人资金不足的问题,共同促进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在加大财政支农投入的同时,应着手农村基层组织改革,使有限的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上,而不是农村基层组织的机构人员经费上。

 

三、发挥财政、金融政策的合力

 

由于农业具有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特征,其他投资者不愿把资金投人农业,只靠农业的自身积累,农业经济很难形成良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国家的参与和投入。但国家财力有限,不能给农业足够的资金支持,于是采取直接补贴金融、间接补贴农业的政策,成为不少国家的选择。其基本思路是:出台一整套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金融的政策和措施,完善农业金融法规,建立农村金融制度,建立起发达的农村金融体系;通过财政补贴、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手段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扶植;使农村金融机构愿意将信贷资金以低息或无息方式贷给农业生产者;通过农村金融机构使国家对农业的补贴间接地流入农村、流人农业生产者手中#农业生产者利用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低息和无息贷款进行农业开发,创造利润,实现农业现代化。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农业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3%,形成如此强大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美国高度发达的农村金融制度密切相关。即使在粮食过剩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为保护粮农利益,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一方面,加大粮食出口力度,组织农民休耕;另一方面,仍继续通过金融制度对农业进行间接补贴。

 

法国与美国一样,为鼓励农业经营者积极投资农业,政府通过农业信贷互助银行向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等条件的农业经营者直接发放贴息贷款,发放的贴息贷款与市场利率的差额由政府固定地拨给农业信贷互助银行。

 

我国同样存在着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大量财政资金与国家财力有限的矛盾,国家财政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投人,可行的办法是借鉴国外成功的做法,采取财政直接补贴金融、金融扶植农业这种间接补贴农业的财政金融政策。通过财政补贴金融,可改善农村金融的融资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抵御风险的能力,扩大贷款范围,改善贷款条件,增加贷款额度,增大贷款意愿。具体做法是:建立覆盖全部农村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由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来担此重任,剥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使其以低息或无息把资金贷给农民和其他愿意投资并符合国家农村产业政策的农业投资者,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农村信用社由此形成的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差额由国家财政每年给予固定的补偿,效益显著的还可得到适当的奖励。

 

在财政扶植农村金融的同时,鼓励农民参加农村储蓄,免征农民储蓄存款利息税。这样做的好处既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人,也可增加农村信用社的信用资金,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四、抓住农村社会保障和义务教育两个重点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经历了从集体保障到家庭保障的过程。除对农村特殊群体还有部分低水k的社会救济外,现阶段,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养老、医疗仍就停留在家庭保障上。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的实施,传统的以家庭为中心的农村保障功能已严重弱化,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保障落不到实处,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也不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因此,农村保障亟须从家庭保障为主过渡到社会保障为主的模式上来。

 

农村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农民收人较低,许多农民的观念滞后,国家财力不足都是制约实现农村与城镇同步的全面社会保障制度的困扰因素,但是这些因素都不应成为把农民拒之于社会保障范围之外的理由。尽快建立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一方面,可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农业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及实现工业化提供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形成安定、祥和的氛围。鉴于客观因素的制约,我国应建立多标准、分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发达地区,建立与城镇社会保障相似的、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及失业保障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建立分层次、有选择的社会保障,如先建立医疗、养老保险和推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贫困地区,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也应由个人、集体和国家来共同负担,但作为国家重点帮扶的对象,国家财政应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加大投人,并从完善社会保险立法的角度给予保证,使这些地区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初步建立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优抚制度和专项基金账户,由专门机构负责管理,纳人规范化轨道,形成良性循环。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与财政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基础教育的投人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支出虽然投人大,看不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对国家、民族、国民素质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已有现代经济理论表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消耗性支出,而是一种投资,教育与科技和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关系。

 

三农政策篇6

一、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与“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及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国民收入分配表现为农业向工业倾斜、农村向城市倾斜,国家以隐蔽的价格形式(即“剪刀差”)、税收方式及储蓄方式从农业提取大量剩余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据有关部门测算,1979年以前的29年里,农业部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经营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同时,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国民收入分配中不利于农业的局面有所改观,可供农户分配的财力大幅度增加。但是,国家分配政策调整的另一方面,却是减少了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比例,造成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一)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1.财政支出中支农投入的比例趋于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预算内,下同)的绝对量从1991年的347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691亿元,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整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从1991年的10.26%下降到2002年的7.66%.其中,1998年支农支出比例提高到10.69%,这是因为1998年国家增发1000亿元债券中有350亿元用于与农业相关的长江中下游、松花江、嫩江、黄河的堤防工程,蓄洪区建设移民建镇和水利枢纽工程等,但实际上直接用于农业的只有20亿元[1].

2.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农业GDP在整个GDP中的比重

从图2可以看出,财政性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般只及农业GDP在总GDP中比重的1/2到1/3.也许有人会说国家税收中来自农业的也就一般在4%左右,但须知农民对财政的贡献还有乡镇企业纳税,这一块占到国家税收的不小比例。以2001年为例,农民通过农业、乡镇企业上交的税收就占国家税收的18.7%,高出当年财政支农比重13.6个百分点,上交的金额达2352.7亿元,多出财政支农支出金额1388亿元[2].

3.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中农业、农民的直接受益份额偏少

从总量上看,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不足;进一步对国家财政支农投入的结构进行分析,仅有的这些财政支农资金也并未全部用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首先,当前预算内财政支农支出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农业基本建设、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等项,其中的“农林水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各级农口行政事业单位事业经费开支,名义上属于支农支出但实际上大部分却流向了城市。其次,一些财政支农项目支出,如:江海堤防、南水北调、防洪防汛等,其受益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但支出却全部列在支农资金中。再次,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扶持农业科技推广、产业化、乡镇企业、农产品流通等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虽然有针对性强、效率高、便于管理等优点,但实际操作中,大量资金却因此流向了科研院所、工业企业、农业管理部门(七站八所)等,农业、农民直接收益的份额很少。另外,财政支农补贴对象和环节也存在错位。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实施财政支持的重点是粮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基本的政策措施是通过价格手段和财政补贴方式来调节农产品供求关系,并保障农民收入增长。但现有的政策执行机制一方面使政府陷入永无止境财政补贴“黑洞”,每年仅粮食企业的亏损就有上千亿元,另一方面使政府的农业政策效应难以实现,大量财政补贴的受益者是庞大臃肿的农产品(粮棉)流通部门,农民的受益非常有限。

(二)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不足

从微观上讲,国家财政对农民的分配就是农民享受到的公共产品。从这个角度看,农民承受的非国民待遇更为明显。实际上,我国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一直未将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完全纳入制度内考虑。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仍然是时期制度外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延续。这种极不完善的制度外供给体制造成了我国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格局的三大问题:一般的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缺失及农民为享受仅有的公共产品付出的代价极不合理。

1.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

首先,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包括小型农田水利的建设、农村道路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及有关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的预告等。这些公共产品原则上是由乡镇政府提供,但由于乡镇政府的制度内财政收入有限,而制度外资金的投入又缺乏相应的监督和有效的激励,导致了农村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其次,关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产品供给也出现了危机: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环境保护等。原来乡镇政府通过“统筹”、“提留”等制度外收入的方式(姑且不论这种方式的种种弊端)还勉强能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但随着这两年农村税费改革在各地的展开,乡镇政府失去了制度外资金的补充,财力更加拮据,有些乡镇财政连正常运转都出现了问题,更是无力提供公共产品了。以安徽省义务教育为例,税费改革前,每年的农村义务教育附加费和教育筹资费合计为11亿元,税费改革后取消了这两项收费,除了中央转移支付的2.45亿元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净缺口达8.55亿元[3].

2.农村社会保障缺失

在社会保障方面,城市里目前基本上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三条保障线”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在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施行的是以土地代社保的政策,但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决定了这一制度的保障程度极低,仅仅是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在设计上并未将农村人口的生、老、病、死等考虑进去。而就是这样一种低水平、不完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实际执行中仍然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由于现行农村土地名义上属集体所有,但由于集体利益的实际代表者的缺位,所有权归属不清,侵占农民土地的事件层出不穷。同时,近年来国家通过减持部分国有资产来弥补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资金缺口,而我国强大的工业化体系的建立是通过长期掠取农业剩余来完成的,这部分国有资产的积累仅仅用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对农民也是极不公平的。

3.农民为公共产品付出的代价不合理

政府在城市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医疗、图书馆、公用交通、绿化)时,一般不会要求城市居民负担其费用,城市兴建公共设施(如道路、桥梁、学校、公园)时,居民也不必交纳任何费用。但在农村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农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必须在交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等等的前提下,再以“三提五统”的方式另外付出一部分成本。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义务教育,为国防安全服务的民兵训练也是农民自己的事,甚至定为基本国策的计划生育和作为基础设施的道路建设也无一例外的要向农民收费。制度外收费明显不合理,制度内税收的合理性也是值得商榷的。税收是公民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所支付的成本,公平税赋是人们公认的税收原则。但我国农民在享受的公共产品质量远不如城市居民的情况下还要支付比城市居民高得多的税赋。城市居民从事工商业虽然要缴纳增值税,但增值税的起征点是月销售额600~2000元,折合年销售额7200~24000元,工薪阶层所得税也有月收入800元的免征额。而农业税没有起征点,不论农民产量多少,是自用还是销售都要纳税。城市里与农民承担农业税具有可比性的是小规模纳税人和个体工商户。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有每次(日)销售额50~80元的起征点,运用的税率,商业企业为4%,商业以外为6%,仅为农业实际税率的14.3%和21.4%(折合增值税率,农业实际税率为28%)[4];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每年应税所得不超过5000元,适用5%得税率。可见,制度内的农业税对农民而言也是不公平的。

二、调整财政分配格局,促进“三农”问题解决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为此,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公共财政更加突出的是财政的公共性,即财政活动是为了满足全社会每个公民的公共需要,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调节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平或公正的目标[5].在这样的背景下,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显然是势在必行。

(一)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从根本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财政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集中体现,财政支持是对“三农”最直接的支持。要扭转国民收入和财政资金分配中轻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局面,最关键的是要尽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稳定增加财政支农投入。

1.确保财政支农投入的稳定增长

必须充分认识到,农业生产的根本特点和农产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农业是存在市场失灵的经济领域。而在公共财政的框架下,财政支出的界定就是以市场是否失灵为依据,财政支农支出应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而稳定增长。不仅如此,为了体现“三农”的优先位置,还必须使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财政其它支出的增长速度。

2.拓展支农资金来源渠道

除了直接投入,财政还要积极发挥资金的引导作用,以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增辟新的农业投资来源。政府可以通过贴息、担保、政策优惠等方式以及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引导并刺激银行信贷资金、外资、民资、工商资本投入农业,提高农业投资的吸引力。政府要制造一个政策环境,明确政府鼓励投资的领域,如生产经营性领域、应用科学领域中的竞争性项目,列出具体目录和补贴、优惠、奖励的办法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

3.明确支农投入的重点

在财政支农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资金投向应该是农业和农村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具体来说,支农的重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因为它是农业稳定发展、高效运转的重要物质保证;二是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因为它是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手段,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三是支持涉农服务体系的建设,因为它是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基础和平台。

4.改革支农资金投入方式

为了使农民能够真正享受到政府的支持,财政支农资金要尽量减少间接的和对中间环节的补贴,积极探索对农民直接支持的各种有效补贴办法,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以收入补贴、生产补贴、救补贴为主要方式的财政支农资金直接补贴模式。

(二)改变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中的农村歧视,追求社会公平

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之一就是追求社会公平,而我国目前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恰恰没有给农民及其子女与城镇居民一样的国民待遇。因此,实现公平,关键是建设农村的公共财政体系,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公民可享受到大体相同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1.通过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从制度上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无论是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还是农民支付的成本过高,都与政府财权事权不对称有关。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全面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改变公共产品供给的农村歧视,这其实也是为工农协调发展奠定财政基础。一要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根据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范围,在提高中央财政收入比重、增强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同时,兼顾县、乡级财政收入状况;改革省以下的财政体制,逐步将地方税种进行分类,合理划分地方各级财政收入的范围,确保乡镇一级有稳定的财政收入。二是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要相互适应。凡属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供给;凡属地方性的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地方各级政府间的财权与事权也要明确划分,并保证相应的经费来源。三是建立规范透明的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的作用就是使财政体制具有平衡地区间提供基础性公共服务的能力。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是建立在基数法分配的基础上的,不利于有效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公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另外,专项补助透明度不高,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必须在重新划分收入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因素法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以平衡各地人均财力为重点的转移支付制度。

2.建立起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应按照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原则,通过财政分配的适当倾斜,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城镇居民、进城打工的农民以及离土不离乡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其社会保障资金由国家、单位、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纯农户的社会保障资金可以采取国家、个人共同负担的模式,但国家负担的比例应该比城市要适当高一点。考虑到农村生活水平与城市的差距,对农村人口的保障的标准可以比城市低一些,但最低生活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必须尽快建立起来。

3.统一城乡税制

改变农民享受公共产品的不公平,另一个应该采取的举措是统一城乡税制,取消农业税,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公平一致的税制体系。统一城乡税制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征收农产品增值税。农产品增值税对农业生产者来说,可以通过价格将税收的实际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并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资料所含的增值额得到部分抵扣,提高初级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来说,可以以1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额,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业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农产品征收增值税,只对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征收,不进入流通环节的农产品一律免收。由于当前农村主要以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为主,对这些小农户征收增值税数量较小、税源分散、征收成本很大,因此对面广量大的小农经营免于征收,同时对他们购买的农用生产资料也不实行抵扣。而种养大户或农业企业,账目规范的,应当征收增值税,同时也允许他们对所购买的农用生产资料进行抵扣。二是征收农民个人所得税。对农民承包经营所得扣除一定的费用标准后,征收个人所得税。由于目前农业承包经营的所得相当低下,所以绝大多数承包经营的农民将不负担个人所得税,不会因此增加负担。只有少数特种种植、养殖,收入高出费用扣除标准的农民才缴纳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调节农村行业差别和农产收入悬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晓山,崔红志。“三农”问题根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J].中国改革,2001,(8)。

[2] 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促进三农问题解决[J].调研世界,2003,(4)。

[3] 刘保平,秦国民。试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现状、问题与改革[J].甘肃社会科学,2003,(2)。

[4] 陈俊。农村税费制度:理性反思与改革重构[J].江海学刊,2003,(3)。

三农政策篇7

[关键词]农业信息网 政策信息 信息服务“三农”

[分类号]G35

1 前言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公共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活动策略,它是政府调节社会的主要手段和基本措施。国内大部分农民是靠天和政策走向决定自己的命运。根据国内研究者的调查,农民对政策信息的需求很高,主要包括农业结构调整政策、非农就业政策、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征地农民安置政策;农民关注农民减负及税收、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政策信息;低收入型农户比中高收入型农户对于农村政策的需求程度更高。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所有者和控制者,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政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公民也获得了依法获取政府信息的基本权利。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渠道,而政府网站中的政策信息服务是网站政务信息公开栏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过去,不要说农民,就连一般的城市居民都很难有机会看到政府的文件特别是红头文件,现在只要登录政府网站,就能检索和查看到国内的政策文件并了解相关信息。相比其他渠道,政府门户网站的政策信息服务省却了中间环节,更能及时直接地向社会传递最新、更具权威性和真实性的政务信息。同时,由于网站服务不受时空限制,服务方式多样――提供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用户能方便地全方位对政策信息进行浏览、查询、下载、互动交流等,与传统媒体相比,政务网站的政策信息服务更具个性化和方便快捷。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7年来都关注“三农”问题,强调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启、服务体系,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农村信息服务是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农业信息网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有效工具。目前国内31个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政务信息网,这些网站为广大农民、农村工作者及涉农企业提供政务、政策、农情、市场行情和经济信息等服务,同时也是涉农部门对外“三农”信息的最权威、最迅速、最便捷、最有效的宣传平台。这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开展“三农”政策信息服务,帮助农民维护自身的权益,充分发挥政策信息对农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基于此,本文通过对31个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的政策信息服务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希望能为我国的“三农”政策信息服务建设提供现实和理论研究的依据,为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农村政策信息服务供给的完善,为更好地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起到力所能及的推动作用。

2 我国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政策信息服务调查分析

2.1 调查对象、内容及时间

2.1.1 调查对象选取我国31个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作为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调查农业政务信息网中与政策信息服务相关的栏目,主要包括:①政策信息的栏目服务情况;②政策信息的咨询情况;③网上办事提供政策依据的情况。

2.1.3 调查时间 2010年6月13―23日。

2.2 政策信息栏目服务情况分析

31个被调查的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中有30个提供了政策信息服务栏目,只有福建农业信息网没有提供,本节数据按30个有效网站来统计。

2.2.1 “政策法规”栏目位置分明,栏目名称明确“政策法规”属于政务信息的内容,多位于政务信息一级栏目下,而且一般网站都直接展示二级栏目名称,所以用户比较容易找到“政策法规”方面的信息内容。虽然“政策法规”内容所在的栏目层次不同,但大部分都以“政策法规”作为栏目名称。“政策法规”直接作为一级栏目的有12个;“政策法规”作为二级栏目的有29个,其中属于“政务公开”或“政务区”一级栏目下的占了59%,有的网站是以各个行业作为一级栏目,本行业的政策法规作为二级栏目;作为三级栏目的有1个。笔者认为“政策法规”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政务信息,应单独归类,并冠以“政策法规”的栏目名称,这样用户能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这类信息。对于栏目层次的建设问题,笔者认为“政策法规”是政务信息的主要内容之一,应该归属于“政务”一级栏目下面。

2.2.2 “政策法规”栏目的内容建设参差不齐 “政策法规”栏目内容提供的情况:①分类服务:被调查网站中有9个没有提供政策法规分类,直接汇总提供标题列表链接;提供了分类服务的网站情况如表1所示:

分别按照行业(例如:种植业、畜牧兽医、渔政等)、行政级别性质(例如:国家、部委、地方等)、文件类型(例如:政策、法律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公示公告等)、从属关系(例如:综合性、农业)等对政策法规进行分类汇总提供标题列表链接;②检索服务:只有三分之一的网站提供了政策信息的检索服务,检索的方式主要有高级检索、分类检索、关键词检索和题名检索;③解读服务:只有8个网站提供政策解读服务(见表2)。

从获取信息的方式来看,信息标题汇总提供链接是最原始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大量的且不断更新添加的信息来说,单纯提供标题链接是不方便用户快速查找信息的,而且容易漏查,造成用户阅读疲劳和阅读障碍。分类查询和检索查询是目前更为常用的信息获取方式,尤其是个性化的检索查询功能能满足用户快速定位信息的要求。从调查的情况看,用户从检索的方式去获得“政策法规”信息的服务提供还未完善,用户获取“政策法规”信息的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从提供的信息内容来看,栏目以提供“政策法规”的全文信息为主,而对于“政策法规”的相关信息,例如:新闻、案例、解读等内容很少提供,未能将栏目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充和深化。

2.2.3 特色建设情况

天津农业信息网和河北农业信息网建设有“政策法规数据库”,数据库能够提供多种服务方式,例如:一般检索和高级检索、打印、帮助、邮件联系等功能。以数据库的形式建设和管理“政策法规”信息资源,有利于服务功能的实现及信息获取的多样性和便捷。

河北农业信息网、辽宁金农网和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提供了“惠农政策”栏目,方便用户直接查找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此栏目除了提供政策条文外,还提供政策落实、经验摘编、政策解读等内容。“惠农政策”的提供,使得服务更加贴近农民的切身利益,方便农民查找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政策内容,进一步加深了农民对惠农政策的理解。

河北农业信息网和上海农业网提供了国外农业政策信息的介绍。对国外农业政策信息的介绍,不

仅扩大了农民的视野,了解国外的农业政策状况,也为我国农业相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借鉴。

广东农业信息网提供了政策法规信息的RSS推送订阅服务。RSS推送服务是一项利用WEB2.0技术、体现以用户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服务手段,用户通过定制RSS推送服务,能自动获取最新的个性化服务内容,方便用户及时了解最新的政策信息。

2.3 政策信息咨询情况分析

31个被调查的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中有23个是提供互动服务栏目的,本节数据按23个有效网站来统计。

2.3.1 互动服务所属栏目名称多样 互动服务一级栏目名称含有“互动”的占了43%,含有“咨询”或“交流”的占了26%;有部分互动服务子栏目从属于政务区、办事区、综合版、政务公开、服务等一级栏目。从此可见,互动栏目名称设置及栏目层次不清晰,严重影响了用户对其的使用。

2.3.2 以表单咨询为主,没有实时在线咨询,专门的政策咨询很少 大部分网站主要以表单咨询的方式提供互动服务,有的需要通过注册登录系统后才可以咨询;有些网站只是提供咨询热线,其中提供“12316”作为三农咨询热线服务的有5个;实时咨询作为最有效的即时问答的咨询方式,却没有得到提供。咨询服务一般提供综合问题咨询,没有对咨询的范围进行划分或者说明,而专门说明提供政策咨询服务的有3家,占了13%,如表3所示:

专门的政策咨询服务缺乏对于用户来说,很难找到对口的渠道和专家进行政策问题咨询。另外,互动栏目的咨询反馈结果存在着回复过于简单的问题,未能及时有效地实现问题的解决与指引。这样的服务状况严重挫伤了用户使用的积极性。因此,互动栏目的建设,尤其是政策咨询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

2.4 网上办事提供政策依据的情况分析

31个被调查的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中有27个在网上办事服务栏目中提供政策依据,本节数据按27个有效网站来统计。

在办事指南说明中提供了办事依据的网站占了82%,其中提供具体政策法规条文内容的占了4l%。有些网站是在办事栏目的子栏目下提供政策法规内容,例如:湖南农业信息网的行政审批栏目下有一个政策法规的子栏目,提供国家政策、省市政策、地方政策、审批政策,并提供全文浏览;广东农业信息网是按行业提供,个别行业下面提供本行业的政策法规子栏目。在办事指南中能提供办事依据的政策法规,并有全文内容,用户就更加清晰办事的要求,使得在办事过程少走弯路,也免去了过多的咨询与不解。

3 我国省级农业政务信息网政策信息服务建设策略

农村信息化进程中,农业政务信息网站是政府面向农民开展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社会窗口,如何让用户有效地获取和利用政策信息服务,是农业政务信息网站政策信息服务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政策信息服务在整个农业政务信息网中可能只是一个二级栏目的服务内容,但是对于依赖国家政策来生产和生活的农民来说,它的服务意义非常重大。国家的政策是否能通过农业政务信息网站得到宣传,是否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真正实现解决民生、贯彻民意、汇集民智的服务效能,就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政策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功能。

3.1 丰富政策信息服务资源

3.1.1 及时更新政策信息 随着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政策偏向农村,及时提供最新的“三农”政策是农民、农村工作者和涉农企业获得政策信息的前提。当中央、国务院有政策文件下达,各级政府就应及时在网站上反映,并根据地方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制定相关的政策,并第一时间在网上,以显示出政府高效、快捷的工作运转速度和效率。

3.1.2 提供政策信息的相关资料,充实服务内容

提供政策信息的解读。政府制定的政策在用词上严谨规范,对于农民来说,不易理解和读懂,因此,有必要提供政策信息的解读,帮助农民理解政策的含义,使其支持和配合政府的政策执行工作。政策是中央和政府制定的,最具有解释权的就是政府官员和研究政策方面的专家,因此,可以收集他们在各种媒体和场合上关于政策的解读,在政策信息服务页面提供文字、音频和视频等多种方式的解读服务。

对重大的政策信息提供专题服务。与“三农”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信息,应该开设专题网页进行追踪和深度报道,并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传播方式提供服务,让农民更全面、详细地了解该政策的内容及其执行和实施情况。

提供政策文件的主题摘要和文中引读。“主题摘要”的主要作用是引导读者理解和把握文件内容,提供政策文件的作用、目的及能解决什么问题等。“主题摘要”可在政策文件的标题下插入,其字体和颜色要与文件的正文有所区别,简明扼要的提供。如果政策文件的内容比较长,还可设“文中引读”,就是将重点的内容或语句标示出来(在文字下划线或将字体变颜色),对文中遇到相关的政策、法规应提供全文链接,对于生僻词语,做出解释或写出参考注释。

设置相关内容链接。在提供政策文件的窗口中,可将与政策文件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新闻、领导讲话、案例材料等在文后提供相关链接,充实政策文件内容,拓展网民的思路和阅读空间。特别是提供地方政策实施和落实的成功案例,不单可以宣传政策,也可以让用户了解政策的具体实施情况。

3.2 完善政策信息的获取方式

3.2.1 提供政策信息的分类服务 根据调查的情况看,笔者认为按照行业(例如:种植业、畜牧兽医、渔政等)和行政级别性质(例如:国家、部委、地方等)来划分政策信息最为实用。因为,用户容易归类所需的政策并在不同的行业政策信息进行查找;而按行政级别性质划分的话,用户既可找到与自身利益最为接近的地方政策,又可以了解国家大环境下的政策情况。另外,用户最关心的政策就是惠农政策,因此应把能给“三农”带来实惠的政策独立一类,方便用户直接查找利益相关的政策信息。

3.2.2 提供政策信息的检索服务如果要快速准确地从大量信息中获得所需的信息,还是检索服务功能最理想,尤其是高级检索功能,用户只要输入关键词并做条件限定就能快速的找到结果或缩小范围了。

3.2.3 提供政策信息的定制推送服务定制推送是一种重要的个性化网络信息获取方式,用户可以利用定制推送的功能获取最新的或者自己需要的政策信息,及时了解政策信息情况,指导生产和其他工作及生活。

3.3 提供政策信息咨询入口,完善咨询结果的反馈

为了更好地宣传政策、解答用户有关政策方面的问题,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提供政策信息的咨询服务是必须的。从满足用户的需求来说,实时在线咨询是最好的一种咨询方式,它能随时解答用户的咨询问题,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而服务热线这种咨询方式也一定要加强宣传和利用,例如12316“三农”服务热线,它提供的咨询类型就包括了政策法规方面的内容,

而且热线实行24小时话音自动查询、专家在线解答、来电留言录音等不同的服务方式,能有效地解答用户有关政策方面的咨询。一个完善的互动咨询服务功能,除了提供咨询入口外,还应该对咨询问题有一个及时、有效的回复。围绕政府政策文件的内容,展开政府与用户之间有问有答、有提有复的互动,最能体现政府办事的公开、透明和效率。这样才有利于互动咨询服务的良性发展,促进用户对服务功能的利用。

3.4 加强政策信息在办事程序中的利用

“在线办事”是政府网站三大功能之一,在线办事指南说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办事的依据,而政策就是这个依据的所指。如果在办事指南中能提供办事依据,并能查阅条文内容,使得用户在办事过程中有法可依、有理有据,也促进了政策信息的实施利用。

3.5 规范以用户为中心的网页建设

农业政务信息网站的服务对象是以农民、农村工作者和涉农企业为主,农民作为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其在网络信息与服务的利用上也呈现弱势。因此网页的建设更加应以用户为中心来考虑。

3.5.1 规范栏目的名称,减少重复建设在调查中发现,同样的服务内容所在的栏目名称五花八门,而且隶属的一级栏目也各式各样,这些都不利于用户查找信息。因此,栏目名称应该规范一下。例如:互动服务是用户参与的一个重要栏目,它包括了咨询、投诉、建议、意见等内容。“公众互动”、“互动交流”都是比较可取的一级栏目名称,而作为子栏目的名称最好直接明了,例如:办事咨询、专家咨询、领导信箱等。另外,在调查中发现不同栏目下面会有同样的子栏目,或者不同栏目下面的子栏目名称不同但是服务内容是一样的情况。这些栏目重复建设、内容重复提供的现象会混乱用户的使用。因此,网站要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用户的方便出发来设计栏目。

3.5.2 提供提示信息 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网站设置了栏目,但是点击打开的时候出错或者打开的页面根本不是相应的内容或者页面没有建设,但是页面上没有任何提示。这些情况会造成用户误解,以为是网络或其他的问题。所以,如果没有建设好的网页要有提示。

3.5.3 加强提供服务功能的介绍、指引和演示信息用户在使用网站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时,会因为使用习惯或对文字理解的差异造成使用的偏差。农业政务信息网的用户相对于其他的网络用户来说,其网络操作技能会差一些。因此,网页在提供各种服务功能的时候,除了要规范栏目设置及栏目名称外,还应该加强服务功能的介绍、服务功能使用的指引及演示,使得用户快速了解服务功能和掌握操作。

4 结语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关系国家兴衰的重要问题。政府对农村开展政策信息服务及政策的落实,将帮助农民维护自身的权益,充分发挥政策信息对农民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而且必将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保障。农业政务信息网站是农业部门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要平台,农业政务信息网站经过那么多年的实践改善,将会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注重用户体验,注重信息服务的实用性和易用性,提供完善的政策信息服务内容及方式来提高农民、农村工作者和涉农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为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曾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现状、问题及改革发展研究[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7.

[2]于良芝,张瑶,农村信息需求与服务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图书馆建设,2007(4):79―84.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省(区市)农业网站,[2010―06―13],http://agri.省略/.

[4]刘亚平,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文件信息效应探究,情报科学,2010(8):1174―1178.

[5]施文蔚,朱庆华,信息构建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应用――以政府网站信息公开栏目建设为例,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121―125.

[6]于良芝,俞传正,樊振佳,等,农村信息服务效果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农民视角,图书馆杂志,2007(9)14―21.

[7]王建楠,张坤,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中的作用,现代商贸工业,2009(1):340―341.

[8]吴倚天,农村信息服务中政府的角色与责任――访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信息化建设,2009(4):18―19.

[9]刘婧,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来自革命老区农民信息需求调查报告,图书情报知识,2008(7):70―75,53.

[10]于良芝,罗润东,郎永清,等,建立面向新农民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天津农村信息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30―35,40.

[11]雷娜,农业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8.

[12]陆春一,增强政府网站服务功能研究[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9.

[13]蒋冠,政府信息公共获取影响因素探析,情报资料工作,2010(2):53―57.

[14]吴志强,刘梅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7):126―129.

三农政策篇8

一、中国“三农”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制约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和根本条件,它为农业生产提供自然资源和环境,并且作为农业生产的工厂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生产,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前提。从我国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极不理想,农业生产依然受到耕地、水资源的浪费退化等资源约束。

(二)农田水利建设滞后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一直以来都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威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国家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水库数量虽逐年递增,但有部分水库运行困难,60%的排灌工程设施需要维修。我国旱灾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均较大且逐年递增,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2009年底所统计的灌区数仅有5844处,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全部耕地中只有49%能确保灌溉,正常年份农业缺水量达300亿方。但是,农田灌溉水平均利用系数只有0.46,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如果能够提高到0.55,每年就可节水300亿方,相当于正常年份的农业缺水量。水利设施落后、建设滞后俨然已经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城乡收入不平衡

农业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而农业能否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民的应得利益能否得到切实保护保障。城乡收入的不平衡突出地表现在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增长速度较慢,城乡差距较大并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2009年中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5153.2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是3.33:1,此比值在1978年改革之初是2.6:1,1985年是1.86:1。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出台多种支农措施,但是并没有转变城乡收入扩大的趋势。

(四)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不断支持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也逐步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我国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依旧很低,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与农业生产脱节,还没有完成从追求农产品数量增加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追求质量和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农业政策性银行支持三农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是国家信贷支农的重要载体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支持和服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其对三农的支持贷款从性质上划分可以分为三类,即政策性贷款、准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款。

(一)政策性贷款投向集中于粮棉油收购

①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放的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过于集中于粮棉油收购环节,对流通领域投入的资金力度较大,制约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三年来,粮棉油收购贷款投资数额所占比重远远大于其他贷款且不断增加,2009年全年累放粮棉油收购贷款4193.6亿元,同比增长6.2%;农业综合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在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投入金额分别为338.8亿元、889.4亿元和1558.52亿元。从粮棉油收购贷款的实际资金运作来看,其贷款对象是粮棉油流通企业而非农业生产者本身,农业生产者只会间接的向流通企业出售粮棉油产品而获得部分资金。粮棉油收购贷款的作用是促进了农副产品的销售而非生产,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生产需求的资金并没有任何增加,也没有直接与农发行产生任何债权债务关系。

(二)农业综合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投入分析

2007年,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开办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业务领域拓展到农村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农村能源、环境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基地、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改造等领域。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截至2011年3月,农发行累计向349家企业发放农村流通体系建设贷款197.6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59.82亿元,中长期贷款137.85亿元,贷款余额152.52亿元。截止至2009年末,支持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13.37万公里,建设和改造输变电线路2.26万多公里,新增良田534万余亩,复垦土地面积177万亩。截至2010年末,农发行涉农水利建设贷款余额达1037.41亿元,支持项目1362个。

(三)商业性贷款支持三农分析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所开展的支农商业性贷款主要有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农业小企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和农业生产资料贷款。从目前的发展来看,商业性贷款的规模远小于政策性贷款的规模,也是促使农发行利润较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发放的商业性贷款中,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占有绝大比重,而农业小企业、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资料的贷款投入则比重较小。虽然在2006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山东、重庆、江西、福建四省(市)开展了农业小企业贷款业务试点,也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加大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拓宽业务范围和缓解农业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尝试,但由于投资力度有限,农业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至今仍没有妥善的解决。

三、中国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支持三农模式改革

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显著增强,三农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社会结构加快转型的大背景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局面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中国政策性银行作为配合、执行国家政策的金融机构,应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通过加大扶持力度与改革业务方向继续发挥在三农中支柱和骨干的作用。

(一)坚持大力支持粮棉油购销储

1.继续加大粮食收购贷款的投放力度

扩大农民收入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保持粮食收购价格稳定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需要有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大力配合。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要将支持粮食的购、销、储信贷业务作为其经营的核心,并逐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今后支持收购的范围可以适度扩大:如支持流通范围由国内到国外,支持流通路线由短期到长期,支持收购方式由传统到订单收购和异地委托代购等。

2.全面支持粮食储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安全的基本目标是保障全体公民完成从“吃饱”到“吃好”的转换。《国家粮食安全需求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中也明确提出要求,我国的粮食自给率要保持在95%以上。农发行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性贷款对储备粮的资金支持,随时根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保证储备粮资金的及时、足额供应;同时要配合促进国家粮食政策的落实,保证储备粮各项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二)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的力度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拓展农业发展银行支农领域,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

1.增加农村中长期信贷业务投入量

目前,中国农村对于长期资金的供求不均衡,存在较大缺口,政策性银行应该重点支持农业综合开发的中长期基础建设项目,只有提供长期的投入才能发挥出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支农的功能,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性银行在选择其长期贷款对象时,要按照政府的发展规划和财政资金安排计划,优先选择国家或地方高度重视的、有配套资金及优惠政策扶持的涉农领域;对于先期投入、预期增长良好而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涉及不多的领域给予积极地支持。

2.加大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的繁荣。中国政策性银行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应侧重在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农村生态建设、基本农田改造和农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

(1)支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水利建设,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对于我国政策性银行支持的重点应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重点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在区域选择上倾向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等区域;第二,配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侧重增加对灌区建设的投入;第三,支持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最后,大力支持节水灌溉、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技术开发。

(2)支持基本农田改造

受到我国耕地数量有限的制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耕地质量是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解决对策。对于中低产田的改造不单纯是提高当年产量,而是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壤改良,提高耕地特别是要进行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建设。因此,政策性银行应侧重于支持农村土地整治、耕地面积改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优质粮油产业工程和优势产业的建设(如蔬菜产业带、棉花产业带)、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将基本农田改造的支持重点放在支持粮食主产区,特别是主产区的产量大县。

(3)加强对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支持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及不平衡性发展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生态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种种的一切现象使得对于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支持的需求变得更加急迫。首先,应对农业生态建设长效保护加以支持,包括支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海洋生态环境等重点生态工程,重点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耕地和水资源污染防治、防沙治沙等领域的建设。其次,加大对工业污染、小城镇污水治理项目的支持;最后大力支持农村新能源建设,包括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工程建设等。

(4)支持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中国政策性银行应继续重点支持供电、供水、供气和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力度改造农村水、电、路、气。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上可以侧重加强对农村公路上的危桥、安全防护和排水设施建设的支持,范围上倾向于支持“少边穷”地区农村公路的发展。在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上,要配合国家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加大信贷投入,支持解决高氟、高砷、水资源污染以及血吸虫疫区的饮水安全。此外,要加大对农村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积极鼓励商贸、邮政、医药、文化等企业向农村延伸销售网络。

(三)积极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中小企业贷款业务

上一篇:三基工程范文 下一篇:三维目标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