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探测设备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5 11:29:35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1

关键词 氢气;泄漏;监测;报警

中图分类号P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3-0150-02

0 引言

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新疆气象部门已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气象观测网络。目前全区有14个L波段探空雷达站,配备有13部水电解制氢设备,水电解制氢设备是气象高空探测业务制取氢气的主要手段。我区投入业务运行的水电解制氢设备通过多年的运行发现,制氢设备的氢气分离器、电解液循环、气体排空、压力平衡等系统连接处及氢气输送管线泄露氢气的现象时有发生。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易燃易爆气体,看不见,摸不着,若不能及时检测发现排除氢气泄漏点,存在安全隐患,将造成人身及财产损失。

虽然水电解制氢设备安装有压力、温度等报警装置,但对氢气泄漏定期维护时需要进行人工检测,不能做到及时发现排除泄漏点。为确保制氢用氢安全,需要在制氢室、充球室、储氢室安装氢气泄漏测报仪。

氢气泄漏测报仪能够自动检测空气中氢气的含量,从而实现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及时检查排除氢气泄漏点,保证制氢用氢安全,减少人身财产损失。

随着气象业务的发展,全疆气象观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和技术保障手段以及效率要与气象监测系统建设速度及需求相适应,特别是某些水电解制氢设备建在办公区域或离住宅区较近的地方,制氢业务安全监测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开展全区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 系统需求

目前,全区探空站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的基本需求为:通过氢气测报仪和终端软件对氢气流速的监测实现全疆探空站氢气泄露检测报警功能。

当制氢站氢气泄漏时,台站安防联控主机将持续发出蜂鸣声,并自动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上。系统中心端氢气泄漏监测报警功能页面上,站点图标变成红色报警状态,同时显示氢气泄露动画图标。

通过该功能,便于业务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制氢人员实时浏览全疆制氢站制氢、用氢情况,制氢安全生产监测技术手段得到大幅提升。

2 总体设计

2.1建设目标与思路

本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一、氢气泄漏时,台站安防联控主机将持续发出蜂鸣声,并自动以手机短信的方式将报警信息发送到指定手机上;二、搭建中心端管理平台,便于业务管理人员、技术保障人员、制氢人员实时浏览全区制氢站制氢、用氢情况。

2.2 总体结构设计

为了满足我区各级气象部门对探空站氢气泄漏监测报警需求,该系统应采用三级网络结构:各个气象站为一级网络,各地市气象局为二级网络,自治区气象局管理中心端为三级网络。

自治区级:自治区级系统设计和建设重点为中心端管理平台的搭建、系统的运行维护,进而实现全区探空站氢气泄漏监测报警信息资料的在线调用。

地市级:地市级用户通过B/S方式直接登录区局中心服务器,对本地市所辖台站进行管理、监督。

台站级:台站级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侧重于系统的前端采集单元、氢气泄露监测单元建设,主要任务是氢气泄露检测单元的正常运行。

2.3总体功能设计

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从功能上进行划分,可分为硬件系统功能和软件系统功能两部分。

2.3.1硬件系统功能

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硬件系统功能包括:制氢主机室氢气泄露报警、储氢室氢气泄露报警、充气室氢气泄露报警、信息流存储、防雷设计等。其中:信息流存储功能实现报警信息的存储。防雷设计主要实现信号线路防雷与电源线路防雷功能。

2.3.2软件系统功能

根据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三级体系架构设计模式,中心端管理平台主要通过接收氢气测报仪信号和终端软件对氢气流速的监测实现探空站氢气泄露报警、用户及角色管理、GIS管理、设备管理、自动对时、“心跳”检测、视频流远程管理以及日志管理等功能。

软件系统开发环境: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编程环境采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数据库环境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监测功能:实现氢气检测传感器接入,并可实现氢气泄露自动报警功能。

管理功能:具有对各级系统管理员、操作员账号、密码和操作控制权限灵活管理的功能。

其它功能:实现用户多级远程访问和管理功能;“心跳”信息检测功能;时间同步功能;电子地图功能;可连接报警设备,如红外探头、警灯等;并可实现自动报警功能、远程报警及报警开关的功能。

2.3.3 网络传输的实现

目前,新疆气象局内网带宽为6Mb/s左右,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默认占用带宽为512kb/s(最小可调整为300Kb/s左右),若增加摄像监控功能,其占用带宽约为700Kb/s左右。所以,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可以直接利用新疆气象局内网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影响正常的气象业务网络带宽。

3 结论

新疆探空站氢气泄漏监测报警系统的建设,将切实加强全疆探空站制氢业务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探空站制氢机、储气罐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全疆探空站制氢业务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新疆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南京大桥机器厂.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原理和维修[G].南京:南京大桥机器厂,2006.

[2]康会光,马海军,李颖.SQL Server 2008中文版标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2

关键词:气象装备 库存管理 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P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025-02

随着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家和地方对气象事业的大量投入以及全国各级气象部门对气象探测业务的重视,海量现代化的气象装备在气象部门进行了列装。根据需求的不同,气象装备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以青岛市气象局为例,基本形成了包含新一代天气雷达、L波段雷达、风廓线雷达、自动气象站、浮标站、气象观测船、GPS水汽探测、闪电定位、沙尘暴观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农业设施站和移动应急等多种气象装备的立体气象综合观测系统。

与气象装备的高速发展相比,不少气象部门的装备管理工作特别是库存管理相对滞后,信息化和精细化水平不高,对本单位库存装备及备件的状态、数量等资料缺乏科学的统计手段和方法。一方面容易造成装备及备件采购不及时或重复采购等现象;另一方面也无法对每个装备和备件的生命周期进行跟踪管理,致使有的库存装备由于长期存放超过检定期却不能及时发现,使用后由于性能等问题影响了探测质量。

为改善气象装备保障管理的薄弱环节,实现对各类气象装备库存的科学管理,使库存装备的相关信息能及时准确的反馈到管理者和使用者的桌面,需要开发一套界面友好、性能稳定、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气象装备库存管理系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结合青岛市气象局的业务特点进行设计并实现完成。

1 设计思想

气象装备库存管理系统利用数据库技术将各类库存气象装备的资料实现信息化,对装备从采购、入库、调拨、计量检定、出库、维修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动态化的管理。通过网络在线查询和检索,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实时了解各类库存装备的状态数量等信息,从而制定科学的采购计划,既确保装备数量充足又避免造成资金浪费和备件长期闲置。通过分析检定有效期数据合理安排设备计量检定计划,确保在用装备不超期服役,提高探测数据质量。

2 系统结构设计

2.1 业务结构设计

目前各省气象部门中,多数市级气象部门建立了探测保障中心并负责全市的探测保障业务,因此本系统以市级—县级业务模式设计。市级气象部门的探测保障中心负责全市所有装备的采购和库存管理,审核并执行县局提交的采购或调拨请求,整理并提供全市气象装备库的库存及消耗情况,统计库存装备及备件的计量检定、使用和维修情况,设立市局库存管理员和审核员。县局负责管理本局气象装备库,可向市局提交采购或调拨申请。

2.2 软件设计

系统设计采用B/S架构。利用JAVA、 .NET语言编程形成动态网页,提供良好的交互界面。各用户通过局域网访问,实现基于WEB方式的动态信息录入、检索以及各种交互式操作,满足不同部门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信息查询与分析处理的需要。

2.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的设计充分考虑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通过对系统功能需求分析进行数据表设计,并通过这些数据表对装备的采购、出入库、流向、计量检定等信息进行全面记录。主要分为装备基础信息表、厂家信息表、采购信息表、库存装备表、装备流向表、计量检定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操作记录表等。其中装备基础信息表和厂家信息表主要记录各类装备、备件及其生产厂家的基础信息;库存设备表记录已入库设备的详细信息和状态;装备流向表记录装备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状态和目的地发生的所有变化情况;计量检定信息表记录装备计量检定的相关信息;采购信息表记录每次装备采购的日期单价数量等详细情况;用户信息表和操作记录表应用于后台系统管理,记录所有访问用户的详细信息,并对其每一次系统登录和操作进行详细记录。

3 功能设计

气象装备库存管理系统在功能设计上紧密结合市县两级业务模式,主要包括采购计划管理、出入库管理、库存管理、调拨管理、计量检定管理、维修维护管理、在用设备管理等模块。系统自动给每个入库装备生成一个编码,此编码作为该装备在库中的唯一身份标识,通过编码将装备从采购、入库、使用、维修、计量检定、调拨或出库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进行串联,实现对装备的寿命跟踪和管理。

3.1 基础数据管理

记录各类装备、生产厂家、装备库管理人员和用户的基本信息。装备主要按其所属的探测设备进行归类,便于查询汇总。

3.2 采购计划管理

实现采购计划的编制、上报提交、审核批复。实现对采购申请单的填写、提交以及审核。通过采购计划单实现,采购计划单包括拟采购装备的名称、型号、数量和生产厂家名称等信息。

3.3 出入库管理

通过对入库单、出库单的填写、提交以及审核实现装备出入库管理;将装备名称、型号、所属类别、生产厂家、单价、数量、有效期、上架位置、采购人等信息录入数据库。装备入库时生成装备身份编码。

3.4 库存管理

实现对各类装备的库存盘点。对库存装备按不同要素进行灵活的分类查询,生成库存设备信息表(见图2)和全部库存设备的盘点报表。

实现对库存装备的存量警报。通过对设定最低库存量阀值,当此类设备的当前库存量低于该阀值时系统自动进行警告显示。

实现对库存设备状态进行管理。将设备状态按实际情况分为正常、在用、待修、借出等。设备状态改变后系统自动在设备流向表中填写相应记录。

3.5 调拨管理

实现设备由市局装备库向县局装备库的调拨。通过调拨单的填写、审核、反馈完成调拨,调拨信息同时自动写入设备流向表。

3.6 维修维护管理

实现对故障装备维修和维护信息的管理。通过维修单的填写将装备的维修时间、故障现象、维修过程等信息入库。

3.7 在用装备管理

装备应用到某探测设备上之后,实现对该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管理,记录其相关使用信息。包括开始使用时间、使用地点、检定有效期以及报废时间等。在此基础上实现查询某探测设备所有组成部件的详细信息并形成统计报表。

3.8 计量检定管理

实现对各类装备的计量检定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对临近检定有效期的装备进行警报提示以免装备漏检。通过对检定有效期的查询分析,实现装备检定计划表的制定,合理安排装备检定批次。对完成检定的装备记录送检时间和检定情况,系统自动更改检定有效期。

3.9 系统管理

实现对用户和操作记录的管理。各仓库管理员、审核员、管理者和普通用户通过注册登记分配不同的访问和使用权限,所有用户的访问操作情况均被系统在后台自动记录,从而保障系统安全可靠。

4 结语

气象装备库存管理系统为青岛市气象局气象技术装备管理实现有序化、信息化、科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气象技术装备配置、支撑、物流供应等技术保障体系的运转效率,进一步减少气象装备的后续维修费用和保养成本,提升各类气象装备的实际运行效能,并为合理安排装备采购预算提供决策依据。随着现代仓库管理体系的发展,可深入研究将条形码管理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引入气象装备库存管理,进一步提升气象装备保障的科技含量。

参考文献

[1] 汤文宁,张大伟.现代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4):89-92.

[2] 梁海河,孟昭林,张春晖,等.综合气象观测运行监控系统[J].气象,2011(10):1292-1300.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3

安徽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增强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的监测能力,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

本办法所称气象设施,是指气象探测设施、气象信息专用传输设施、大型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等。

本办法所称气象探测环境,是指为避开各种干扰保证气象探测设施准确获得气象探测信息所必需的最小距离构成的环境空间。

第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气象等有关部门和机构编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四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其他设有气象台站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本部门气象设施和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并接受本级气象主管机构的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无线电管理、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保护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识。

第六条 禁止侵占、损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移动下列气象设施:

(一)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等;

(二)高空气象探测站、天气雷达站、气象卫星接收站等;

(三)单独设立的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雷电监测站、地基GPS接收站、风能资源探测站等;

(四)气象专用频道、频率、线路、网络及其设施;

(五)其他需要保护的气象设施。

第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并向社会公告。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具体要求等,向本级城乡规划、建设、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通报。

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范围、保护标准、具体要求等发生变化的,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通报前款所列有关部门。

第八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在气象设施附近设立保护标志,标明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保护要求和保护范围。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志。

第九条 禁止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设置障碍物,进行爆破和采石;

(二)进行采砂、取土、焚烧、挖塘等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活动;

(三)种植对气象探测信息准确性、稳定性测量产生影响的作物、树木;

(四)设置影响气象设施工作效能的高频电磁辐射装置;

(五)实施其他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

第十条 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应当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确实无法避免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下列有关材料:

(一)工程总体规划图,图中应当详细标注建筑物地基海拔高度、建设高度、宽度和距气象探测场的最近距离、仰角、宽度角等数据材料;

(二)涉及无线电系统的,应当提供无线电设备的有关技术参数;

(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应当提交的其他材料。

属于国家基准气候站、基本气象站的探测环境,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将有关材料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属于其他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省气象主管机构作出批准决定的,应当告知建设单位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

未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的,建设单位不得建设。

第十一条 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不得批准进行不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的建设活动。确需进行此类活动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在审批有关建设项目时,应当要求建设单位提供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有关批准文件。

第十二条 气象台站的站址及其设施的安置应当保持长期稳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迁移气象台站。

因实施城市规划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迁移气象台站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取得拟迁气象台站新址的建设用地;

(二)落实迁建气象台站所需费用;

(三)拟迁新址符合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准;

(四)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省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的,由建设单位向省气象主管机构提出申请,提交有关材料。需要迁移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的,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将有关材料报送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审批;需要迁移其他气象台站的,省气象主管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决定。省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批准决定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 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或者省气象主管机构批准迁移的气象台站,应当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新、旧站址进行1年的对比观测。

第十四条 单独设立的无人值守的气象设施,由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委托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负责保护,并签订委托管理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五条 气象设施因不可抗力遭受破坏时,当地人民政府和气象主管机构应当采取紧急措施,组织力量修复,确保气象设施正常运行。

气象台站的探测环境不符合保护标准的,市、县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治理意见,由本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治理。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监督检查。对于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处理,并及时通报有关部门。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号码、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等联系方式。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侵占、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和破坏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进行举报。气象主管机构收到举报后,应当依法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答复举报人。

第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损毁或者擅自移动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标志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恢复原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对第(一)、(四)、(五)项行为,可以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第(二)、(三)项行为,可以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办法规定,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内占用土地新建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气象台站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二)对监督检查中发现危害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的行为未依法查处的;

(三)在办理行政许可和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四)有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职责情形的。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建设、无线电管理等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导致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受到严重损害的,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4

关键词:3G;远程监测;数据传输;B/S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235-02

1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视频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切实加强偏远地区各级气象台站探测环境的保护力度,及时发现气象观测站周边环境变化及观测仪器的运行情况,有效保障各类气象观测站系统的正常运作,实现对气象观测站系统运行的远程实时实景监控。通过3G无线远程监控系统,技术人员无须亲临现场就可以监测远端现场设备运行的各种参数和天气状况,从而减少值守工作人员,最终实现远端的无人或少人值守,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3G是3rd Generation的缩写,是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CDMA被认为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技术的首选,目前的标准有WCDMA、CDMA2000、TD-SCDMA。3G网络监测技术不仅克服有线传输方式设备成本高,不易维护,数据传输中干扰大的缺点而且相比于传统的GPRS无线分组网络,3G的反向链路峰值速率明显高GPRS,响应时间更短、高速机动状态下的传输速度更快。3G远程监测系统的建成,不仅可以实现气象台站安防这一基本需求,还将实现气象台站探测环境保护、重要天气过程实景观测与录像、灾害频发重点区域实时监测、短期预报服务等拓展需求,从而为气象台站安防、探测环境保护、气象预报会商提供服务。

2 数据监测系统平台组成

为了实现对远端监测点的现场监测与管理的目的,本系统设计的方案如图1所示的结构现场监测端,3G数据传输端,监测中心数据管理端,客户端。

现场图像采集无线监控终端采用天津泰德威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实景监测专用系统TDV-3070MD-3G,采用最先进的3G无线传输技术和H.264编码技术,以实景监测主机为核心通过设计模块电路以及开发相应的驱动以及服务程序完成各种目标任务,现场图像采集无线监控终端安装位于重要气象站台观测点上,通过无线3G网络与服务器通讯,实现远程监控。设备主要包括:基于 SAA7115 模数转换芯片及接口可变焦 CCD 摄像头的图像采集部分,基于3G模块的无线传输部分,使用RS485串口通信的云台部分。通过对嵌入式 Linux 系统的裁剪和配置,实现对设备的读取和控制。

2.2 数据处理转发模块

该模块的功能是将前端设备采集来的信息进行相应地处理(如将信息转码处理)并储存处理后的信息,3G视频服务器通过自身IP地址与前端检测设备的注册名称连接,待终端需要时再进行传送。

2.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在一个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据库结构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对应用系统的效率以及实现的效果产生影响。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效率,保证数据的完整和一致。同时合理的数据库结构也将有利于程序的实现。本系统采用B/S结构模式开发,运行有Mysql数据库,应用linux操作系统来进行数据存储和监测中心数据管理端的交流,后台服务器端软件用C语言编写并采用socket的传输方式与远端服务器连接和相关设备的控制。

3 3G数据传输网络

当监测点正常工作时,由摄像头采集的模拟视频经视频解码模块 SAA7115 转换成数字视频信号后送入DM642 的 VP 接口,然后存储在片外同步动态存储器SDRAM 中 当数字视频信号存储到SDRAM 后,采用 MPEG4 数字视频压缩芯片IME6400 对采集到的图象帧进行分析、处理及压缩编码;经过压缩编码后的视频和其它信号由运行在DM642 内的 TCP/ IP协议栈打包,采用目前流媒体技术中使用的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SP/ RTP/RTCP 实现视频流的实时传送,经 EMAC模块传送到3G网上,供远程用户接收,结构如图2所示。

通过3G网络,把本地的数据设备和远端的数据设备通过串口通信的连接来建立远程传输机制,将远程数据设备通过3G DTU发送的数据,转发至连接在指定串口上的本地数据设备;或将连接在指定串口上的本地数据设备发送的数据,通过3G DTU转发至远程数据设备。

3G数据网络服务功能为:将DTU与串口建立一种相应的映射关系;接收DTU发送的数据,将其转发至对应的串口上;接收指定串口的数据,将其转发至对应的DTU上;对DTU、串口及数据传输进行管理和监控。

为了实时显示监测点的现场情况,并将内容提交给客户端,使工作人员对现场情况一目了然。对软件模块进行设计使不同访问权限的人获取相应的查询和控制。

4.1 数据自动下载模块

采用FTP文件传输方式,从信息中心指定的FTP服务器目录中自动下载所需文件。本模块下载的文件主要有:区域站、无人值守站、土壤水分站、闪电定位仪等探测设备状态文件、要素文件,每小时获取一次。面向用户:区局大探值班人员、系统管理员。

4.2 状态监测与质量监测

(1)本模块主要用来实时显示各类探测设备运行情况,状态图基于GIS技术,地图能够放大、缩小、拖动,并具备卫星影像图、区域分布图叠加、360全景等功能。仿GIS地图“从简到繁”用户可选。(2)正点后25分钟,页面右下角弹出一个“数据下载、解析完毕”提示框,同时播放1分钟音乐,提醒大探值班人员浏览各类观测系统运行情况,并填写值班日志。(3)质量监控:将数据文件解析情况统计提供给各级技术保障人员、各级业务管理人员。

4.3 系统检测效果和分析

该系统经过现场测试及运行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的和控制效果。传输数据可靠,实时性准确,提高了分散点检测数据的效率。授权用户登录系统后,利用浏览器可以在线监测到不同区域现场气象信息和各设备的实时运行情况,该系统的在线运行界面如图3所示。

5 结语

基于3G结构的远程检测技术研究出发,完成了气象站台的天气实况传输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采用B/S模式避免了客户端复杂的开发过程,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开发效率。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基于GIS的开发平台,不仅减少操作事故,减轻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和负担,还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各类功能,为当地气象灾害预警及农牧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杨念,李峰. 基于B/S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11).

[2]周显正 3G无线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防汛抗早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探讨[J]移动通信,2009,(10).

[3]CHEN MJ,HUANG CH,LEE WL.A fast edge-oriented algorithm for image interpolation.Image and Vision,2005,23(9):791-795.

[4]李 伶,李太君 基于3G的手机远程监控系统[J].通信技术,2010,9(43):131-132.

[5]刘露,王竹萍,刘炬.基于嵌入式 Linux 的视频网络实时监控系统的实现[J].电测与仪表,2006,(12):52-54.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5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安防系统

中图分类号U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043-02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化建设,城市的轨道交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例如爆炸、纵火、持刀枪伤人等。由于轨道交通运行有着固定的线路,也相对封闭,专业的安全管理能力较低,因此,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加强检查,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中,轨道交通安防设备作为轨道安全的物质保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轨道交通安防设备的基本要求

轨道交通作为国家的一项基础设施,其安防设备必须满足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1安全性能好

轨道安防设备在设计上,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在制造上,一线工人要具备专业的工作技能,同时监督人员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督;在管理上,设备从无到有,从有到用的全过程,都要加强对其安全的管理,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在营运上,要加强安防设备的检查与更新。通过全过程的安全问题要求,保证轨道安防设备的安全性能。

1.2设备运行状态可靠

在轨道交通安防的主要设备上,必须具有故障诊断、报警以及自身工作状态检测等管理功能,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1.3适用性强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上不仅温度、湿度较高,而且粉尘大,电磁干扰也大,因此,安防设备无论在设计上,还是生产上,都要对这些客观因素加以考虑,使之能适应工作环境。

2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检查主要设备

2.1金属探测器

金属探测器是在交通各站点由工作人员手持进行扫描检查的仪器,它能识别旅客藏匿在身上的金属制品,例如刀具、钢管等等。

2.2 X光检测仪

X光检测仪的工作原理是:由于物体的厚度和密度具有差异,因此当X射线透过物体时,其被吸收的多少也不一样,并在显示器上投射成像,检测人员就可以通过判断显示器上的图像,看旅客是否带有危险物品。

2.3视频监控系统

在车站的售票点、出入口、站台以及车厢等重要区域,都设置了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不仅直观、有效,而且能实现实时检查和回放检查,在应用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2.4警犬

警犬受过专业训练,灵敏性高,在检查、易燃品、易爆品等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

3轨道交通非传统安防系统需求特色

3.1 X光检测仪

X光检测仪是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安检设备,因为其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于各种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主要是对人员携带危险物品进行安全检查。而且,X光检测仪只要能达到GB 15208.1的技术要求就行。

3.2易燃液体的检测设备

液体具有易燃性,所以在城市轨道的营运中,携带的液体则会对群众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必须利用易燃液体的检测设备,针对携带液体的乘客进行液体易燃性的检查。这种设备系统,能在不开启容器,保证封口完好的前提下,对侧壁厚度小于或者等于8 mm的塑料、玻璃以及陶瓷容器,侧壁厚度小于或者等于1 mm的金属容器内的液体进行检查,辨别其是否属于易燃液体。这个设备不会受液体容器的透明度、颜色的影响,能准确的识别出煤油、汽油、柴油、乙醇、甲醇、油漆稀释剂等常见民用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检测设备的误报率应该保持小于或者等于1%,漏报率小于或等于1%。在时间上,对液体的检查,要求设备的响应时间不能超过5秒,同时还应该具备无线/有线的传输功能,并保证设备记录的保存时间在30天以上。

3.3便携式炸药探测设备

此项设备针对轨道交通的人员进入车站携带炸药的情况进行探测,它必须具备探测黑索金、硝铵类炸药、梯恩梯、黑火药、太安等主要类别炸药的能力,并实现同时探测。在时间要求上,设备检测到炸药并做出响应的时间不能超过10秒;在无外接电源的情况下,便携式炸药探测设备应该能保持连续工作时间超过8个小时,其探测结果的记录保存时间也应该在30天以上。在误差方面,当检测的炸药分子浓度达到甚至超过了检出限时,漏报率必须在1%以下;对空白对象进行检测时,误报率也不能超过或等于1%。

3.4毒气探测设备

毒气探测设备主要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下车站空气环境进行24小时连续的作业。检测对象包括:糜烂性毒气、神经性毒气、窒息性毒气、全身中毒性等具有严重危害性等军事毒气。时间要求上,探测到每种毒气超过相应限制时,其作出反响的时间要在10秒以下;探测结果的记录保存不能少于30天。此外,这个设备还要能对毒气的种类、毒气浓度分布、毒气扩散规律以及毒气散布范围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分析,并及时做出报警反应。在误差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系统技术》要求有专门的指定:单个车站系统的误报次数应低于每10000小时一次;当环境毒气浓度达到或超过探测灵敏度下限时,漏报率应低于1%。

3.5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

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主要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中的放射量进行分析,对象主要有X射线和у射线。在时间要求上,设备做出响应的时间不能超过3s;其中固定式的探测设备需要具备连续24小时工作的能力,其探测结果记录保存时间应该超过30天。在误差方面,每一个车站由于探测错误而做出报警行为的现象应该控制在10000小时一次以下;当设备探测的环境中的放射量达到、超过放射性物质探测设备的灵敏度下限时,漏报率应该小于1%。同时,这个设备必须实现无线传输的功能。

4 结论

放眼望去,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恐怖袭击或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都相对频繁,对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人民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和影响,引起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提高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重视,结合实际需要,建设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安防系统,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提高防范水平,以保证公共安全。

参考文献

[1]陈燕申,任海.城市轨道交通非传统安全威胁技术防范及国家标准编制研究[J].世界轨道交通,2010(1).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6

关键词:预防维修 航空气象 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管理 应用形式

中图分类号:V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228-01

设备故障后的维修已经与现代化设备管理之间存在较大悬殊性,所以积极对设备现存状态进行预测将成为设备性能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内容。

定期对设备运转状况进行定期检修被称之为预防维修。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航空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技术含量已经处于一定的技术水平层次,文章对设备管理中相关故障与维修之间存在偏差进行论述,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建议。

一、预防维修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与处理误差策略

1.设备状态预知和预防维修的规范性

设备维修人员若想预见设备状态,必须以参照设备现存资料作为夯实的基础。维修人员对与设备使用手册、检测记录、维护巡查记录等进行认真的阅读,对故障记录及故障现象进行案例分析也是极为必要的。设备状态预知的精确性与设备在当前或近期运行状态相关联,所以维修人员应该积极探察设备运转状态,对其异常现象进行详实而及时的记录,频繁的归纳相关经验,录入信息的侧重点在于异常现象特征、故障成因解析、解决程序、取得效果与状态监测跟踪等。为了确保设备状态预知和预防维修的规范性与实用性,维修人员依照录入信息进行定期的归纳、分析、总结、评点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

2.状态预知与维修实况存在的误差及处理措施

设备预防维修方法与技术的应用,对设备未来的未知状态做出一定的推断是前提。而影响设备后续运行状态的内外在因素是多样化的,所以预防维修方法的应用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与设备预知结果之间又存在一定的类似性[1]。现阶段,国内许多机场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的室内与户外之间信息传递是以铜缆为媒介,在风、雨、雪等多样化因素的影响下,数据信息传输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会酿成数据中断的严重后果。为了实现大幅度压缩干扰性通信故障问题出现的概率,通常对设备采用的维修养护措施是在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构建期间,应用光导纤维作为衔接室内与室外的纽带,从而确保通信工作的连贯性与优质性。

二、预防维修技术的具体应用

1.设备参数监管测量方法

设备参数和其运行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所以可以依照与设备相关的参数信息推断其某一性能指标。在对航空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参数进行监管与测量的实践中,得出设备运转的情况是可以事先测得的这一结论。例如,对于具有测量空气能见度的气现象观测仪,在对其管理时,工作人员可以借助设备维护端口构建对话关系,从而个体将与设备运行实况相关的口令传输进去,实现获得与设备运转实况相关参数的目标。LED1可以表示某一气现象观测仪发射板上发光管的光照强度,其理想数值的取值区间为0~6.5V、极限值分别为-8V与7V,一旦LED1值低于 -8V或高于7V时,则表明其运转异常。设备维护人员若能够对发射光源强度LED1参数值时时实施对照方案,就可以对其运行状态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一旦发现参数值与预警值相近时,设备维修人员就应该及时的对其施以预防性对策,将故障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中,从而确保设备运转的优质性。

2.设备环境相似法

相似原理若是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的管理工作中应用,其实质上就是借用不同设备之间存有的类似性,也就是借助某一被检设备的特征去推断相似设备的运行模式。设备之间的关联性与性质雷同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设备之间的关联性又体现出显著的对照性[2]。现阶段国内大中型机场内设置的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内部通常都安装了大气透射仪、前散射仪、云高仪等具有光学属性的设备。基于其均在机场跑道周边相同地域运转这一实况,可以推测的是不同光学设备被污染程度大体上处于同一层次上这一结论。所以设备维修人员在对某一类设备镜面污染数值进行检测之时,若其达到预警值,则证明其他几类设备镜面污染程度也是不容乐观的这一结论。尽管多数光学设备在对镜面污染程度上具有一定的补偿能力,但是维护工作者对其施以定期的清洗保养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从而确保维护设备数据信息的精确性。

3.设备运行整合法

运行整合法在航空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管理进程中的应用,就是借助与设备运行性能相关的整合材料,在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辅助下对其发展规律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其后续的发展趋向。在对设备管理进程中,多维度的整合型数据信息是推断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凭据,常见的有寻常工作记录、设备故障记录的整合,在协助维修人员明确设备运转状态方面体现出巨大应用价值。例如,由芬mVAISALA生产的LT31大气透射仪能够测量VIS能见度值,并计算出RAR跑道视程值,影响数据采集的因素有大气透射率、背景光亮度、跑道灯光强度等指标,所以,在对该航空设备施以预防维修技术之时,可以采用整合的方法,即将上述因素整合在一起。镜面污染所导致的透射率衰减程度会对RVR跑道视程值的准确性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补偿或者削弱这种影响,对镜面污染所引起的透射率衰减进行定量检查与测量是极为必要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实时对大气透射仪保护镜面上的尘埃与污染所造成的透射率衰减的总量进行测量、比对,从而确保其准确度符合机场正常运行标准。

结束语

总之,航空自动气象观测设施设备运行状态是可以预见的,所以说预防维修技术的使用在维护设备性能、运转安全性与科学性方面体现出了巨大的优越性。当然,这一预防维修措施的应用,在压缩设备运行故障产生率方面也体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从而确保自动气象观测设备在航空气象维护中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周瑜,寇纲,尔古打机.考虑维修效果与计划水平的预防维修决策优化[J].系统工程学报,2015,02:281-288.

[2]张晓红,曾建潮.设备视情预防维修与备件订购策略的联合优化[J].机械工程学报,2015,11:150-158.

作者简介:刘飞(1987-),男,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汉族,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通信 电子 信息 计算机 民航 航空。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7

关键词:地铁站设备区走廊 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点式烟雾探测器

中图分类号:S4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15号线一期中段地下站设备区走廊火灾报警探测设备原设计为点式烟雾探测器,考虑到维修需要,设计将原系统废除,改用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本文结合地铁站内设备区走廊结构特点,从设备维护等方面入手,比较了同样作为区域火灾报价探测设备使用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与传统点式烟雾探测器在地铁设备区走廊的适用性。

1 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简介

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由空气采样管网、火灾报警装置及显示控制单元组成。通过分布在探测区域的采样管网上的采样孔, 将空气样品抽吸到探测报警器内,利用激光探测装置及内置软件对空气样品的烟雾浓度进行分析后,显示出所保护区域的烟雾浓度和报警、故障状态。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一改传统点式探测系统等待烟雾飘散至探测器后被动进行探测的方式, 而是通过安装在保护区内的采样管道主动对空气进行采样探测,可在烟雾产生的初级阶段(过热、闷烧等无可见烟雾生成阶段)进行探测预警。

2 地铁设备区走廊应用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的优势

2.1解决了探头拆卸困难的问题

15号线一期地下车站设备区走廊均采用镂空吊顶,按照火灾报警设计规范要求,此种情况应直接将传统点式烟雾探测器安装在结构顶板下。原设计采用了传统点式烟雾探测器对该区域进行火灾报警探测,但安装后发现设备区走廊吊顶上方空间狭小(净高4.5米),风管、电缆桥架等叠加安装在吊顶上方,已安装在结构顶板下的点式感烟探测器全部被遮挡(图1),导致人员对点式烟雾探测器巡检、更换困难。

图1:设备区走廊吊顶上方被风管、线槽遮挡的点式感烟探测器

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取消了在设备区走廊安装的点式烟雾探测器改用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该系统的采样管道(外径25mm)及下拉毛细管 (外径7mm) 可以很容易的安装在设备区走廊通道顶部任何空隙内(图2)。由于管道上没有任何的电子元器件,且管道一旦安装好后就不再需要对管道进行任何现场操作,维护工作完全在探测器主机的安装位置进行,解决了点式烟雾探测器被遮挡巡检、更换困难,无法拆卸清洗的问题。

图2: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采样管道

2.2节省了维护时间

在传统的火灾报警系统中,火灾报警探测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主要集中在对探测器的更换、清洗过程中。受环境影响,安装在站内的火灾报警探测器探头出现“报脏”现象较频繁,但因站内火灾报警探测器探头安装位置受周边装修影响较大,“脏探头”更换时间长问题尤为突出,“脏探头”更换后还需交由专业厂家进行清洗,送洗至返回重新应用周期较长,严重影响了站内消防报警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若探头报脏后不能及时更换还会给站内消防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的应用,大大节约了更换、清洗探头的人力、物力成本。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的日常维护仅需要对采样管道进行吹扫作业(图3),该系统主机中内置的气流传感器会实时检测管道及采样孔的堵塞状况,并可将高/低气流报警信息远传,提醒维护人员对管路进行吹扫等作业。吹扫时仅需维修人员关闭采样管道与外置式过滤器之间的阀门,用风葫芦插入预留的吹扫口可直接吹扫管路,3-5分钟即可完成,节省了维护时间,且该系统主机集中安装在维修人员易于接近的地方,不用登梯爬高就可以对整个报警系统进行更换外置滤网等维护操作,大大提高了设备维护效率和设备完好率。

图3:维修人员正在用风葫芦进行吹扫作业

2.3提高了报警灵敏度

通过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内置软件及PC 电脑软件,提供了广泛的自定义参数及多级报警能力。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可以将烟雾的报警值设定在0.005%Obs/m到20%Obs/m之间,即可以在0.005%Obs/m左右启动报警,比传统的报警系统的灵敏度高数百倍。分级(分阶段)报警和相关的时间延迟功能,可确保该系统避免产生误报警(图4)。

图4: 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报警等级示意图

注:

第一级报警--Alert(告警提示),可以用来招集防火专职人员对不正常情况进行调查。

第二级报警--Action(行动),可以启动报警功能,并通告其它人员。

第三级报警--Fire1(火灾报警1),表示已非常接近或火灾已经发生。

第四级报警--Fire2(火灾报警2),启动消防系统。

3 地铁设备区走廊应用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系统的弊端

3.1保护区域面积小不宜采用

15号线一期中段望京西站的东端设备区走廊面积约396 m2,设计将东端设备区走廊分成两个防烟分区,中间由二次结构墙和防火门完全隔离开来,两个防烟分区内走廊面积分别约为294 m2和102m2(图5)。

图5:东端设备区走廊报警区域平面图

结合望京西站设备区走廊被保护区域的现状,在该设备区走廊设计安装了2台型号为VLP-400的四管型烟雾探测器主机(表1)。

表1: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选型材料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的保护范围很大,而设备区走廊内需要被保护区域的面积相对较小,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的效率。

3.2特定条件下,设备成本有所增加

望京西站西端设备区面走廊积较小(约为16 m2),但也进行了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的安装,原本采用1个烟感探测器即可完成该区域的火灾探测工作(图6)。由于受保护区和设备兼容性的限制,仍要增加1个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才能满足该区域的防火保护要求,所以在西端设备区走廊单独安装了1台单管型烟雾探测器主机(图7)。

这样改装后的结果是在保护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设备的成本由300元左右(1个烟感探头报价),增加到了30000元左右(1个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主机报价),显然,采用极早期烟雾探测器大大提高了设备维修、维护成本。

图6:原保护区设计使用为烟感探头图7:现保护区使用的探测器主机

3.3无法明确报警位置

根据VESDA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与FAS系统设备接口文件, 1台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报警主机仅可将1个探测区域的预警状态、火灾状态、故障状态通过硬线接口上传到站内原有的火灾报警系统,并通过硬线接口接收原有的火灾报警系统发来的远程复位信号。马泉营站东端设备区被土建结构截断为3条平行的东西向走廊和2条平行的南北向走廊,设计安装了1台型号为VLP-400的四管型烟雾探测器主机用于该区域的火灾报警探测(图8)。因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器为区域式报警设备,无法准确报出火警位置,可能产生探测器主机报警后,现场处理人员要对以上5条通道均进行巡视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延误火灾处理的时间。

图8:马泉营站东端设备区吸气式早期烟雾探测系统保护区域平面图

4 结论

气象探测设备管理篇8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就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我市气象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气象工作发展已有50多年的历史。××市气象局按市属局设置,并设立××市气象台制作和××地区天气预报。××市气象局是我市气象工作的管理机构,行使管理气象工作的政府职能,辖5个直属事业单位和6个区县气象局,主要负责全市气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各类气象预报产品制作和提供气象服务,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相关的气象事务管理工作。

基本气象业务包括气象探测、通信网络和天气预报三部分。主要预报产品有××市城区和各区县的短期气候预测,短期、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天气预报,空气质量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粮食产量预报等内容。气象服务主要是向政府提供决策气象预报,向社会各类天气预报,为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专项服务。社会气象事务的管理主要有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御、升放气球安全、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的和传播等事项。

我市气象事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了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信息传输网络系统、气象信息加工处理系统和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气象灾害防御、大气环境评价等工作。

××气象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自1996年以来,××市气象局连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防汛服务先进单位”;被中国气象局评为“全国重大气象服务先进集体”,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在市级“开门评议机关”活动中被评为群众满意率高的单位。

二、近几年××气象工作的进展

气象工作按照建设“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和落实我市“四化”理念的要求,以强化服务职能、健全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手段、增加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优质、全方位的气象服务。

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陈宝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鲁云侠、副市长朱智生等领导多次视察气象工作,市政府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气象工作。近五年来,市财政逐年加大对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投资,进行骨干工程建设和气象台站的综合改造,广泛采用现代技术装备,组织气象科技开发,加强人才队伍和气象文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气象探测网络初具规模,气象信息传输系统逐步完善

目前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市、以城镇为重点、探测项目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大气探测系统。全市现有国家基准站1个,一般气候站7个,高空观测站1个。其中有2个站点气象资料参加国际交换。依托国家气象监测系统,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自动气象站、沙尘暴监测站、酸雨监测站和闪电定位监测点,还在秦岭北坡建成了48个加密雨量站点。目前正在建设××l波段探空雷达和××生态气候环境监测站点,建成后将为全方位、立体化的××气象探测系统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施“××市气象局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升级”项目,省——市——区县宽带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主骨干网千兆、桌面百兆接入,可以快捷有效地传递各类气象信息。目前我市已建成了上连国家气象中心、省气象台,下连各区县气象局的网络传输系统,为气象服务工作的及时有效开展提供了通讯保障。

(二)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的准确率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拓展

从1月1日起,市气象台承担××地区天气预报的制作、。通过建立完善技术体制和激励机制,规范化管理,加强预报技术方法研究等措施,中、短期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预警的能力逐步提高。如6月9日全市大暴雨、盛夏渭河流域持续暴雨和7月15日市区短时雨均提前做出了准确的预报,有效减少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为了满足各行各业对预报服务的需求,我市各级气象部门逐步开展了预报时次更密、预报内容更细致的精细化天气预报。预报时效在24小时内细化为四段,即每6小时一次预报;48小时内每12小时一次预报。不断拓宽预报服务领域,创造条件逐步开展了城市空气质量预报、旅游景点天气预报、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地质灾害气象等级预报、农作物产量预报和城市生活环境指数预报。

(三)围绕×ד建 强创佳”,积极开展气象服务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防汛气象服务、重要节日气象服务、旅游“黄金周”气象服务、重大社会活动气象保障和为农服务等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各种服务成效明显。随着气( )象服务手段不断完善,服务领域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常规天气预报和城市生活指数预报通过电视、广播、电台、互联网络等媒体和手机短信、“12121”电话等方式及时向社会传播;突发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传真等手段及时传递到政府和相关部门,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气象服务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成立了××市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前全市已建立11个作业点,有火箭发射架9枚(固定架6枚,移动架3枚)。指挥人员和作业人员经过技术培训全部持证上岗,是一支拥有先进设备、技术过硬、管理严格的人影作业队伍。以来,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我市共组织全市性人工增雨作业20余次,累计增加降水约4亿吨,据估算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人工增雨雪在缓解旱情、增加土壤墒情、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促进“大绿”工程建设等方面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五)气象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施行,市、区(县)气象主管机构根据《气象法》的授权获得执法主体资格,承担气象工作的政府管理职能。市、区县政府支持气象主管机构履行管理气象工作职责,将市气象局列入市政府直属行政机构序列,气象依法行政纳入政府的监督考核范围。五年来,市、区县两级气象主管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条例》、《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和《陕西省气象条例》管理社会气象事务。气象依法行政稳步推进,气象立法加紧进行,《××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完成起草工作,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处于调研阶段,上述两部政府规章有望在年底前颁布实施。

××气象事业的长足发展,得益于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推进依法管理,得益于气象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气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

我市气象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气象综合观测能力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探测环境亟待保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大尺度探测网获得的气象资料很难对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做出准确及时的监测预警。××市城区只有一个地面探测站点,不能代表××城市的气候状况,致使城市规划、防灾减灾和城市气候变化应对措施的研究缺乏科学依据。位于秦岭北麓的人工加密雨量点自动化程度低,时效差,很难满足防汛减灾工作的需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问题也日显突出,目前我市现有的探测站中,有的探测环境有的已不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二是气象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在防灾减灾决策和大型社会活动中对气象预报水平和气象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居民对于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空气质量、酷暑高温、暴雨积水等事件越来越关注。气象预报要作到定时、定点、定量还有很大的差距。城市气象服务成为重点后,现有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亟待改进。

三是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如何履行好管理社会气象事务职能,对于各级气象部门来讲是个新课题。一方面需要提高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三、进一步做好气象工作的设想

××气象工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性作用,对城市安全的基础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完善××气象综合探测网络与信息传输系统,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应急服务能力

继续建设和完善由地面、高空探测系统组成的探测内容齐全、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立体气象综合探测系统,完善与综合探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传输系统和保障系统。重点是加快××城区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网建设,针对需求逐步建立重点防汛地段、重点旅游风景区、重点森林防火区、高速公路等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监测站点。依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网,建设××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警预报系统,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及时预警预报;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服务系统,为局部大气环境污染、重大防汛措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提供应急气象服务;建设灾情评估系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水平。

(二)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拓展气象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力度,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部门,针对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强化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基础工作,做好对暴雨洪水、农业灾害、城市火灾、雷电、沙尘暴、寒潮、高温热浪、低能见度等灾害的监测和服务。开展城市环境气象服务工作。提高精细化天气预报精度。继续加强为农业生产,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作物生产、精细农业发展等需要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实用气象技术服务。开展水库调控、排水治涝、污染防治、雷电防护、旅游气象、交通气象、保险咨询等各项气象服务的技术研究,做好各项气象保障服务。

(三)继续抓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认真贯彻执行《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市、区(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在同级政府的支持协调下,认真组织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活动;市、区县政府应积极落实本级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问题,明确财政投入渠道,保障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所需资金。建立健全财政投入、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各级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要以防灾减灾为宗旨,以服务农业和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四)加强气象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保障事业发展

一是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区县两级气象主管机构的作用,加大气象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贯彻实施力度,高度重视依法管理气象工作和依法发展气象事业。

二是加快我市气象法规体系建设。今年上半年完成《××市实施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草案的修改、审议并颁布实施;下半年完成《××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草稿的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形成草案,争取年底前审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修改完善《××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气象灾害应急能力;配合人大有关部门,搞好《××市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条例》立法的前期调研工作。

三是加大气象行政执法力度,保证我市气象公共管理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围绕防灾减灾、改善生态环境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抓落实。在组织防御雷电灾害方面,重点实施新建防雷装置设计图纸审查和竣工验收的许可制度,从源头上保障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场所和各种设备设施防御雷电的能力,加强对已安装防雷装置的监督管理,严格定期检测制度,不断提高检测覆盖率;在人工影响天气方面,重点完善从业单位、从业人员的资格管理;在升放气球方面,加强对升放气球活动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气象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执法水平。

各位委员: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增加,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地处内陆,自然环境差,气象灾害频繁,重视和加快气象事业的发展,对构筑和谐社会,实现我市提出的“四化”发展理念具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气象工作将继续贯彻“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的方针,充分发挥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效益,以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不断增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完善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和气象科学技术,满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建设“市场化、国际化、人文化,生态化”大都市服务。

上一篇:环境设计考察调研报告范文 下一篇:路基设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