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科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6:39:26

气象科学论文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科学论文;传播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6)01-201-02

社交网络作为近年来蓬勃发展的公众新媒体信息沟通平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距离、加速了信息传播,科学论文作为信息传播中的分支,通过科研工作者及大众的应用、传播实现了科学论文在社交网络中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现在学术期刊的发展受到了新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影响出现危机,既有科学交流体系不断变化,开放存取模式的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科学论文为大众所用,这对于变革现有科学论文交流模式与传播体系有重要意义。下面对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进行探究。

一、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现状分析

(一)社交网络对学术传播的影响

社交网络的出现极大的改善了现代人的交际活动与形式,科学论文作为有别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在社交网络出现后进入了“零壁垒”传播时代,社交网络诸多功能的开发与应用为信息的传播、应用等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使得现代科研工作者进入了全新的交流时代,促进了学术的大范围与高质量传播。

社交网络使得学术传播不再局限于纸质杂志,突破了原有的科研小圈子,极大的拓展了学术交流的时空界限、组织界限与知识边界,移动社交网络的存在使得现代学术领域与其他领域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且多元化,使得更多公众参与了学术论文的理解、参与了科学的发展与实践过程。社交网络中,人们对于优质知识的渴望与汲取让学术传播变得火热,多样化的知识传播途径与形式让科学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不再遥远,开放网络环境下,公众对个人价值的认可更多的由知识贡献程度决定,这使得在交互性、即时性网络平台中,科研工作者更愿意谈论自己的工作,在不影响科研工作进展或保密性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知识传播给更多公众人群,也方便作者与读者在开放的交流互动中不断进步。科学论文在网络上的传播,本身就代表了学者将自身认知结构、知识背景展现给更多人的渴望,是对自身知识体系的一种完善与架构,社交网络工具的应用也让更多第三方参与了知识的传播与建构,为进一步提升学术信息的价值与含金量奠定良好基础,为学术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支持。

(二)开放存取对论文传播的影响

仓储网站对论文的传播有较大影响,以典型的开放存取运动为例,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是根据期刊文献类型提供各种下载服务,有收费、免费之分,也有网络电子期刊、纸质试刊等之分,有专门学术机构创造的专门学术资源数据库,也有专门网站创造的期刊资源数据库,提供不同权限、不同类型的下载服务。就目前来看,免费下载无疑会极大的提升学术资源的下载量,促进论文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这对于更多用户享受到优质学术资源服务有重要意义。就目前论文传播数量而言,国内的知网、万方、维普等一系列平台都提供了大量的论文下载,包括出版商、杂志期刊等在内的支持者在进一步加强网站资源建设、提升优质的硬软件服务、提供增值服务、升级服务质量、探索个性化服务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探索。

(三)社交网络中开放存取论文传播情况

社交网络开放环境下,开放存取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学术论文的门槛被降低,越来越多的公众可直接接触到论文而无需通过专门网站,随着学术潮流的掀起,科研工作者也更愿意参与大范围的学术互动,使得论文资料的传播更为快速。以开放存取较为典型的存储网站为例,从传播速度和实效性来看,仓储网站无疑不及社交网站,虽然在论文出版与收录上有一定优势,但是网站的专业性与知识性决定了它始终只能为小部分人服务,在社交平台上,可供应用的群体潜在可能性被不断扩大,因而论文传播的范围、影响了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这缩短了学术论文融入信息交流所用的时间、降低了传播成本。

结合当前国内最为典型的新浪、腾讯微博两大社交网络平台中论文传播情况来看,无论是论文数量、转载次数、下载次数都有着显而易见的逐年提升,话题讨论数量与热门程度远非之前可比,提示了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的新局面、新气象,这对于促进科研论文的进一步创作、传播与应用都有积极效果。论文传播在社交网络的火热并不单纯有利于促进有价值知识的大范围传播,对于提升知识的利用速率、加快知识向技术与实践转化都有重要价值。

二、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分析

(一)传播客体分析

社交网络中的科学论文传播,科学论文本身是重要客体,受社交网络本身开放性影响,客体被面向全体公众开放。由于科学论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知识域下科学传播以高价值的知识信息为主,在事件域下以社交平台信息向公众传播,这个公众包含一切科学研究者及普通层面上的社会公众。正是由于科学论文作为传播客体的这一特性,它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才凸显出极具特色的表现,使论文传播展现出不同层次。

知识域下作为专业知识载体的论文本身就承担着专业领域范围内的知识传播重任,社交网络环境下这一传播责任以更快、更广、更为鲜明的方式存在,更多学者可以依靠社交平台的开放性与功能性参与到论文的讨论中来,原本借由仓储平台与网站发挥的文献引用功能逐渐被弱化,科学传播变得更加专业且高效。尤其是社交网络中即时评论、在线互动等功能的开发和社交网络技术的成熟,更为专业且高深的专业领域的讨论将会逐步形成规范,在出版前后形成一定专业话题热潮,有助于专业领域内研究更进一步,为更多科研工作者提供新想法、新思路、新灵感,有助于促进专业进步与创新。

事件域下的公众传播,科学论文更多的是作为事件进行传播,根据论文的题目与内容引起相关人群的兴趣,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增强话题的兴趣度与影响力,从而进入诸多新闻媒体或媒体工作者的严重,使得论文的影响力得到扩大与发酵,从而使论文传播作为事件的特质越发明显。这种传播模式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公众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好奇心,有利于知识的科普与应用,在社会范围内向掀起更广泛的影响力。

(二)传播过程分析

社交网络与开放存取的结合极大的改进了科学论文的传播模式与途径,使得学术信息的传播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人前。在传播过程上,论文文档或通过电子出版平台或借由信息平台进入公众视野,在社交网络平台运作下,新闻媒体、公众、学科同行都积极参与到扩散中来,如果有高知名度与话题度的名人进行推送,这种影响力将会在短时间内上升一个台阶。论文在传播的过程中,将会被无数读者进行评价、转发或者再加工,在这期间,论文的含金量、话题度或者公众的感兴趣程度都会进一步变化,有可能自媒体、新闻媒体、专业知识平台都会参与到其中,这将会对论文的传播形式、传播途径、传播内容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方便更多公众接触到论文资料,并为传播影响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三)传播机理分析

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快速传播主要受成本机制、宣传机制与动力机制共同作用。成本机制上,社交网络信息传递成本较低,主要由网络工具成本、网络费用成本为主,在传播渠道上成本可忽略不计,社交网络凭条本身的低门槛极大的降低了获取论文资料的成本,通过各类直接或间接链接让学术资料在短时间内快速、大范围传播。宣传机制上,社交网络中最典型的宣传机制是名人效应与社交平台或软件自身的推荐精选,前者主要以公众知名人物为代表,诸如明星艺人、知名作家、科研工作者、小说家、意见领袖等等,这些人有着大量关注人群,这类人的推送将会形成传播的中心节点,以此为中心连接着网络的各个角落与人群,也是目前社交网络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个群体。推荐精选作为社交平台或软件等推出的相应功能,主要是针对个人关注取向、知识点与兴趣点等进行推送,并就一些优秀精选资料等进行强力推荐,扩大影响力。内容机制上,论文内容本身或者经过后期加工的内容实体直接构成传播优势,公众对标题、对内容感兴趣的程度都会直接影响传播影响力,或者公众对论文的评价与推选也会直接影响传播路径与传播速率。以上三种机制共同作用,构成了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机制,对现代开放网络环境下学术资料的新传播产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网络环境下,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等与学科同行、专业知识平台愈加密切的联系,论文的传播更被推波助澜,在知识域与事件域之间的游走,无论是话题度、公众认知度都会大幅度提升,虽然这种影响力有好有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都将迎来全新的形态与局面。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交网络中科学论文的传播比以往更快、更高效,科学论文传播影响力的扩大使得现代学术交流、传播质量逐步提升,有利于构建全新知识传播平台,对于社交网络环境下了提升信息传播含金量、促进知识普及与应用有重要意义。要立足于现代社交网络环境下科学论文传播机制,进一步挖掘学术传播与社交网络的融合潜力与价值,为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创新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乐,王勇,王东安,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预测的研究综述[J].信息网络安全,2015(5):47-55.

[2]胡海洋,李忠金,胡华,等.面向移动社交网络的协作式内容分发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3(3):613-625.

[3]卢长宝,李娜.社交媒体负面口碑的传播机制及理论模型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46-53.

[4]王超,刘骋远,胡元萍,等.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稳定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4(18):83-89.

[5]王国燕,韩飞飞,梁琰.源于科技论文的前沿科学成果网络新闻传播机制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5(1):77-81.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2篇

按照学会规定,参选者必须亲自申请,并获得一定数量会员的支持,才可能入选。这一切,56岁的道尔顿都不曾做过。尽管后来担任皇家学会主席的戴维,曾鼓励他提出申请,但道尔顿一直不为所动,直到学会主动将会员资格送上门来。

学会的理由很简单:英国人道尔顿在6年前已是法国科学院成员,但在自己的国家,他还不是最高科学组织的会员,这一事实令皇家学会“感到非常遗憾”。

一切都源于道尔顿在1808年出版的《化学理念的新体系》一书。在书中,他正式发表了原子理论。虽然早在1801年,道尔顿已经提出气体分压定律,但除了他本人,包括他导师在内的科学家都声称,“这一发现毫无用处”。

不过,这一次他提出的原子理论,在一开始遭到戴维等人反对后,很快便被这些知名化学家所接受。

这也让道尔顿迅速成了曼彻斯特城十分耀眼的人物。只是谁也不会想到,如今的风云人物,年轻时曾是一个抱怨自己挣钱太少的“教书匠”,一度因担心自己没钱结婚和生活,而想转行进入法律或医学界。

现在,他可以庆幸自己没有转行了。

而英国皇家学会,也远比常人想象的要慷慨。

在主动奉送会员资格4年之后,他们又颁发给道尔顿一枚勋章,表彰他“通过在科学家之间有尊严的竞争,为科学研究和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

在曼彻斯特城,留学生、国外游客,甚至包括一些科学同行,正纷纷慕名前来向化学家道尔顿求知致意。

这其中包括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1826年,他来到曼彻斯特,想拜会一下道尔顿。在小巷里的一所小学,他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教孩子学习基础算术。有人告诉佩尔蒂埃,他就是道尔顿。这令远道而来的法国化学家大吃一惊。

“请问,您是道尔顿先生吗?”佩尔蒂埃不知所措,结结巴巴地问道。

“是的,请坐。让我先教会孩子们这道算术题。”老人简洁地回答。

道尔顿自幼是虔诚的贵格派教徒。该派信奉和平主义,衣着简单,言语简洁。

1832年,牛津大学授予道尔顿博士学位,他获准晋见国王。可是在仪式上,他不仅要穿上宫廷服装,还要佩剑,这与他所信奉的和平主义原则相悖。在道尔顿的要求下,国王最终允许他穿牛津大学的外套晋见。

只是,穿牛津大学鲜红色的外套,仍然违背道尔顿所信奉的宗教习俗。但外套在别人眼里是鲜红色,在道尔顿看来,则是灰色,因为他自小患有色盲症。

不过,早在1794年,道尔顿就已经发现自己是色盲,并为此发表了历史上第一篇有关色盲的科学论文。但他始终未能搞清病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生前留下遗嘱,要求助手解剖他的眼球。

他的仰慕者们,则在道尔顿生前就为他建立了一座雕像。1833年,雕像被立在曼彻斯特皇家研究所前。也在这一年,荣誉继续送上门来。他被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并被推举为爱丁堡皇家学会会员。

而道尔顿所有的时间,几乎都用在了他的科学兴趣上。这个年轻时曾担心没钱娶妻的人,后来终身未娶。

“我没有时间,脑子里全是三角形、化学过程和电学实验,哪有时间去想其他事情?”有人问及原因时,他总是如此冷淡地回答。

待在家里的道尔顿,依旧每天写着自己的气象日记。对气温、气压、湿度和降水等指数进行逐天观察记录,这一习惯从1787年开始,一直坚持到他去世,给后人留下了大约20万条记录。

而在去世前3个月,他不顾两次中风带来的身体局部瘫痪和脑力衰退的痛苦,向学会宣读了自己的最后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正是以他50多年的气象日记为基础。

1844年,道尔顿逝世。尽管他信仰的宗教反对铺张,但曼彻斯特人还是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道尔顿的遗体被陈放在曼彻斯特市政厅供人悼念,短短4天里,有4万多人前来瞻仰,而出殡那天,送葬队伍更是绵延了3公里长。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3篇

一、一本观察日记

我有一句应记取,居高临下看生活。也就是说,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因此,要有丰富的生活材料,成了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没有生活材料,即使“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更要在生活中用眼睛看,动脑筋想,经过分析研究,提炼出精华(思想性、主体性),写出“观察日记”,既积累了作文素材,又锻炼了写作。我从挑起语文重担以来,始终要求学生准备一个课外作文本,即一本观察日记。

我让学生写的命题观察日记。都记些什么呢?大概分几大类:观察接触到的人物,记下他们的肖像、性格、特点;观察发生的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看法,注意人物不同的个性语言,记下自己的语言特色;观察场景风光,进行对景物的描写;观察风土人情,写出自己的体会;再就是触景触事生情,记下自己悟出的哲理。总之,内容很多,可以触发自己思路的都记。

下面举一个命题观察日记的例子:

1995年8月10日,暑假,乌云,阴雨。

第二届校长选举时,我乡张庄中学有许诺拉选票的;有威逼利诱响瞎抛种的;有争论“功臣”与“功狗”的;有吃喝分送,敲竹杠的,开学的第一周检查学生日记时发现给以上四种人分别概括一首打油诗。其观察事物,研析问题的能力,令我叹为观止。现传摘如下:《打油诗》:马争槽头料,猪抢缸底食,蚂蜂鸩烂梨;狗啃骨头急。

我一边研读,一边批注:“纪时吟成打油诗,喜笑怒骂戏言之;正门和尚念歪经,误人子弟法不容”。批毕,眼睛一亮,这支犀利的战笔像一把带血的利剑直刺向勾心斗角的恶势力,大快人心。又加一处总批:闻者诚,且莫对号入座,细细琢磨,任其笑骂评说。

我举了学生写观察日记的一个例子。总之,写日记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大凡一人、一事、一物、一景、一个场面、一个镜头、一次旅行、一次参观……都可以搜集整理,自己命个题将所见所闻随想随时记下来,就构成了观察日记这些材料,既包括所观察到的原始记录,也包括所有分析研究的各项结果,尤其是重要的数据,事例,都应该准确无误地加以记录。我国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观察气象、物象,坚持记观察日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些记录为他的科学论文写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记观察日记,不必有固定的格式,没有条件限制,随时可写,记多记少都可以,关键是要及时、勤奋,并持之以恒。

二、一本读书笔记

原国家教委人教版义教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写作训练要求随时搜集、积累语言教材,即积累作文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读书。但只读不记是不行的,因为“好记性不如懒笔头”。写读书笔记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运用,是提高作文水准的一项基本功。

读书笔记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可有以下几种形式:

1.摘录

即把书籍或文章中重要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的一种笔记,进行摘录时可以是书中的主要论点,也可以是重要内容;可以摘录要点,也可以摘录原文。总之,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摘录时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一丝不苟,即使是标点符号也不能遗漏或错标。可以对原文进行删节整理,但要加以注明。还要写清摘录材料的出处,包括篇名、作品名、刊物名、发表日期、版本页码等,便于日后查阅和利用。

摘录的材料积累较多时,可以分类标题,分类储存。

2.札记

就是把读书的心得体会、疑问、意见以至评论和补充记下来的一种笔记。这种笔记难度较大,因为要谈自己的看法,写下个人创见。但札记写法较灵活,没有内容限制,没有字数要求,长短随意。可以写出自己的评价,也可以谈自己的新观点,还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读后感

即读书以后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的一种笔记。读后感以读为基础,以感为重点,在认真理解原文,把握重点的前提下,联系实际,努力开掘,谈自己的心得和感受。

读后感的形式比较自由,写法可灵活,可以从自身体会落笔,也可以多方展开联想;可以阐明原文的思想观点,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深刻感受。

4.综合笔记

即对读过的几本书或几篇文章经过分析比较后写出自己见解的笔记。这种笔记写起来要费时费力,但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读过许多论述同一问题的书或文章后,把有关这些问题的资料集中在一起,可以是相同看法,也可以是不同意见,再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发掘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见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时,就攻读了《内经》、《伤寒论》、《本草记》等书,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

这种综合笔记,对写作论文有极好的帮助,并且,有些笔记本身就是一篇又价值的科学论文。

古人云:“积学以储宝”。只要坚持不懈,有目的,有计划地积累作文材料,记读书笔记,就会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最终会筑成自己的知识宝库。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4篇

根据统计分析,马萨诸塞州16%的人具有高等教育学位,将近62%的人受过某种程度的大学教育,进而让该州具有全美素质最优的劳动力资源。另外,在近年来对中小学生的学术能力测试中,马萨诸塞州也一直领先。

其实,这主要归功于该州的大波士顿地区的表现。马萨诸塞州人口有650多万,其中大波士顿地区人口450万(其中波士顿本城60多万),占了绝大部分。全州最好的公立学校,几乎全集中在这个地区。

而且,这里集中了52所高等院校,平均每8600多人就拥有一所大学。这里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种世界一流的学府,还有塔夫脱大学、布兰代斯大学、波士顿学院、波士顿大学这种第二梯队的全美名校;有全美顶尖的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还有马萨诸塞大学的几个分校,以及像我所任教的萨福克大学这种基层大学。这些高等学府和一系列的地方社区学院一起,辐射到各个层级的高等教育。

最近,《波士顿环球报》上的一篇报道则提供了几个更为新鲜的事实。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Luis Bettencourt对世界三大顶级科学杂志的论文作者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他收集到的1989年、1999年和2009年这3年的数据中,大波士顿地区“盛产”的作者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都市区。

另一科技及医学情报出版机构Elsevier则根据大量数据,分析评价出1700个领域中前5所顶尖研究机构,结果发现,在969个领域中,波士顿都有一家研究机构进入前5名。这个数字,比人口多很多的首都华盛顿地区、大纽约地区还要高得多。

为什么大波士顿地区能够在智力上独步于世?只凭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并不能解释这一切。不管这两个学校多么顶尖,毕竟规模有限,难以“一手遮天”。于是,研究者们开始注意到城市的构造。

Luis Bettencourt用2005年的数据计算出:按常规的创新率,大波士顿地区大致和人口比其多出一倍的地方的创新数量相当。但从犯罪率上看,波士顿则仅相当于人口是其2/3的小城市。收入高,犯罪率低,这对人才很有吸引力。

哈佛医学院的两位研究人员则用GPS和地图等技术,追踪了研究人员的日常旅程,结果发现:科学论文引用率越高,其合作者工作地点相距越近。在有5位以上作者的论文中,作者在不同城市工作的,引用次数平均不到60次;作者在同一城市的,引用次数在65次上下;作者在一座建筑里工作的,引用次数则高达75次左右。在有5位以下作者的论文中,作者工作在不同城市的,引用次数仅为30多次;作者在同一城市工作的,引用次数为45次上下;作者在一栋建筑中工作的,引用次数为50多次。

这些数据揭示了两个重要的事实:第一,现代科学研究,已经从“孤独的天才”的努力,转化为团队合作,团队越大,成果往往越有价值。第二,虽然互联网时代使瞬息间的信息传递和思想交流成为家常便饭,但有创意的合作还是要求研究者们在物理距离上十分接近。

这一点,被许多波士顿地区的科研人员的日常经验所验证。有些重要成果的合作伙伴,竟然是在研究大楼的电梯里偶尔聊天相识的。

这种面对面的知识交流,是波士顿最有魅力的地方之一。这是个世界名城,有众多顶尖的大学、研究机构、医院和高科技公司,但这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其实又很小,本城只有60万人口。从我位于市中心的办公室到最著名的戏院、教堂、医院、名胜、餐馆、海滨,都是步行可及。

州政府则被我们学校的建筑松松散散地包围了1/3,同事和学生们都戏称州政府就在我们的校园里。乘地铁三四站,就能到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你乘地铁时身边坐着位诺奖得主也未可知。

波士顿文化的灿烂和包罗万象,几乎有纽约、伦敦、巴黎那种世界大都市的气象。而与这些城市不同的是,在波士顿,这样的文化气息你触手可及。所以,我总是骄傲地说,大都市有许多,但波士顿,只有一个。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5篇

落座,彭少兵特地给我们沏上了中国的绿茶,一缕茶香,让我们感到熟悉和亲切。

要做就做到最好

彭少兵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县。1983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原华中农学院)农学系,大学时,彭少兵是班长,在同学们的眼里,他非常刻苦勤奋。大学毕业后,他赴美留学,获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农学硕士学位,德州理工大学作物与土壤科学系作物生理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做完博士后研究,他便竞聘进入国际水稻研究所工作,成为其招聘的第一位拿中国护照的研究员。

2005年,彭少兵获得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颁发的最佳论文奖。彭少兵通过“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环境和人类影响”的研究发现,水稻生长期间,平均夜间最低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水稻产量就下降10%。这项研究成果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后,引起国际农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美国《科学》杂志、CNN、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新华社等媒体都作了报道。

这一重大发现是彭少兵连续12年来对20多季水稻田间试验艰辛研究的结果。1999~2001年,试验田连续3年减产,在水稻所工作近10年来,彭少兵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刚开始,彭少兵以为是助手们放松了大田管理。仔细查询之后,发现情况并不是这样。他又看了近些年的气象资料,也没发现问题。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夜间的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发现,过去几年,夜间的平均最低温度上升了1~2。C。相关分析显示,晚间的温度变化比光照强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还要大。他又查阅了1979~2003年水稻所的气象资料,发现24年来晚间温度的升高速度是白天温度上升速度的3倍。彭少兵介绍说,目前关于大气变化,特别是温度升高对作物生产的影响,在国际上争议颇多。大部分关于全球变暖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昼夜平均气温变化的研究,这篇论文利用连续12年的田间试验结果,首次定量分析了夜间温度升高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在美国《探索》(Discover)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世界100篇重要科学论文”中,这篇文章位列第68位。彭少兵说,文章出来以后的影响力,他们始料未及。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研究夜间温度影响水稻产量的内在机理以及可能的遗传改良途径,为通过育种的手段解决夜间温度升高使水稻减产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其实,早在此项研究成果前,彭少兵在作物生理及育种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突出成绩,1996年获得了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授予的“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此外,2004年被美国农学会选为“杰出会员”2005年被美国作物学会选为“杰出会员”,这是该学会向会员授予的最高荣誉。2005年,他被华中农业大学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强烈呼吁水稻“减肥”

2006年4月,近百位专家汇聚北京,讨论减少化肥,尤其是减少水稻生产中氮肥的使用量,会不会导致作物减产?

在中国,一些农民误以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中国农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秀林说,他一直记得山东寿光的一位农民的话:“我施肥都施晕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反正别人施我就施。”

会上,彭少兵提出:“在日本,目前每公顷水稻施用的纯氮只有75公斤,而在我国却达近200公斤,一些地方甚至高达300多公斤。如果每公顷水稻纯氮使用量下降50公斤,全国农民一年在氮肥购买上就可少花55亿元。”

近年来,彭少兵的一个研究重点是提高中国稻田氮肥利用率。他带领国内七家科研单位开展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技术(SSNM)研究与应用”,完成了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的跨越式发展。他们采用叶绿素速测仪(SPAD)或叶色卡测定诊断水稻生长过程中是否缺肥,据此确定施肥量。通过系统的研究,已经针对中国多种稻田土壤和生态气候特点,建立了适合中国水稻高产高效的实地氮肥管理技术操作规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试验示范区水稻氮肥施用量比常规施肥降低了20%~30%,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比对照组增产5%~8%。

谈到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彭少兵深有感触地说:“国内把这个专业叫作物栽培,而在国外,这个专业被称为作物生理。目前国内栽培专业很不景气,这个专业的研究人员常常拿不到项目,找不到经费,相当多的研究机构出现了人才断层的现象。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帮助国内培养栽培专业的人才,并使这一学科有所发展。”

作为一名中国科学家,彭少兵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中国的水稻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出自己的贡献。“如果不高度重视我们这个学科的人才培养,这个学科将会面临后继无人的严峻局面,我是国内栽培学科的第一个长江学者,希望这个学科今后能出更多的长江学者。”

2002年,彭少兵帮助华中农业大学创建了作物生理与栽培中心,中心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获得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经过3年多的努力,这一研究平台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支持彭少兵的工作,2006年学校特批了一幢大楼作为试验研究基地,扩建和成立了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研究中心。彭少兵每年往返于菲律宾与中国六七次,为国内培养了多名专业人才。

在水稻所,彭少兵感受很深的一点,是这里的一种奉献精神和服务社会的公益心,在报道夜间温度与水稻作物产量方面的研究成果时,有的媒体甚至没有注明彭少兵的名字,但他毫不在意。他说,在水稻所,大家对这些并不看重,只希望研究成果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6篇

回到1月30日,在美国众议院2007年首次听政会上,科学家指责布什政府通过删改科学研究论文等各种手段,施压让气候学家低估全球变暖的危害。

全球变暖是科学问题吗?没错。但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布什政府向来质疑“全球变暖”学说,2001年还退出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义桅评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绿色环保事业全面走向了政治化阶段。它既是政党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国际政治行为中的重要内容。

全球变暖的危机前,具有全人类共同命运感的绿色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更显示出其影响力。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单独的科学论文如IPCC的报告一样对国际政治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建立的IPCC,一度被称为“大惊小怪的组织”。但1995年其历史上的第二份评估报告,直接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今年IPCC的报告还没正式面世时就被多方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将在2012年结束。据悉,IPCC将支持各国签署一项新的环保条约,通过设定强制指标来减少签约国温室气体排放量。

对中国来说,IPCC今年的这份报告相当重要。作为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没有规定中国的减排义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从人均排放量看,中国目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排量的13%。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气候变化谈判,其难度要远远大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

压力,也是动力。近年,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主题。在王义桅看来,应对全球变暖唯有冀望于“超越国家模式”的国际合作,直面真相,团结一致才能拯救地球。在“道德起因”和“战略利益”的博弈中,人类将寻求应对全球变暖的最终答案。

2月1日,法国埃菲尔铁塔上的2万盏灯关闭5分钟,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化的关切。欧洲大陆的数百万家庭也都同时关灯,表示支持。

在西方,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仅次于失业、恐怖主义、经济景气与否这些事关生存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呼吁全球立即采取联合行动,延缓和阻止气候变暖的进程。“人们应从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入手。”目前,一项被称为“碳中和”的环保行动在西方走红: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而中国民众也对全球变暖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不断地进行内省。

全球变暖正在改变你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月2日《解放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链接

“金丝雀”效应

17世纪,英国人将金丝雀放到矿井里检测矿井里的空气质量。如果金丝雀死了,表示矿井里的空气已达到令人中毒的水平。

地球上,有两个地方可以被称为是“煤矿里的金丝雀”,它们就是南极和北极。

南极,目前我们这个星球最大的冰库。1978年曾有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你看到南极半岛冰层崩溃,密切关注它,因为那可能被看作全球变暖的警钟。

冰架频频破裂极地敲响警钟

2002年1月,拉森-B冰架发生了1.1万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崩塌,整个过程持续了35天。拉森-B冰架的崩裂几乎可以肯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后果。南极气温在过去50年中上升了2.5℃,与南极半岛冰架相连的244个冰川中,87%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而在1995年至2002年间,南极半岛失去了大约1.25万平方公里的冰架,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4倍。

与此同时,北极也传来了冰架破裂的轰鸣声――3000岁高龄的“冰架老大”沃德・亨特分裂成两大部分,同时撒落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冰山。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加拿大北极圈地区剩下的冰架比1906年首次发现时缩小了90%;北极冰层的厚度,40年里消失了40%。

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都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90%的阳光,使地球保持冷却。如果冰融化了,海洋将吸收太阳的能量。阳光照射到海水里,90%以上都将被吸收,所以那里将形成一个热源。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表明,那时北极熊都会被淹死,因为它们不得不游上60公里才能找到一块冰,但那块冰却薄得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它只能留在水里,绝望地游向死亡。

而对人类来说,全球变暖会导致许多新的变化发生:非洲最高的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融速度惊人,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黏合剂”的功能,山崩和泥石流频发。

雪线步步升高情况不容乐观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了阿尔卑斯山。仅仅到了6月份,奥地利的皮兹图冰川就开始消融,化成冰冷的溪水,涌向海边。当地滑雪场的老板决定采取行动,以特制白毯覆盖6公顷的冰川,试图让冰川在夏日仍保持冰峰。这种方法固然能奏效于一时一地,但人们不可能把整座阿尔卑斯山用毯子盖住。过去15年,瑞士的冰川有五分之一不见踪影。随着气温逐年上升,雪线也步步升高,有些滑雪场迟早将无雪可滑。

由于气候变暖,阿拉斯加冻土带一年中可以行车的天数,35年前是225天,现在降到了75天以下。北极的永冻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

情况如此明显而严重,以至于美国《科学》杂志在其公布的2006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中,把全球冰盖正在减少列入其中。科学家通过机载激光测高、卫星观测等手段发现,格陵兰冰盖每年至少消失掉1000亿吨,南极冰盖每年也大概减少数百亿吨水。(伊淳)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7篇

1988年,在当时还是参议员的小艾伯特・戈尔的大力推动下,联合国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异常变化问题研究小组,并组织20个国家多达1500名专家起草了一份宏篇科学报告。报告序篇的《给决策者摘要》中,第一次将“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主流理论提出,并随着后来《京都议定书》限制碳排放规定的出台进一步得到确认。然而事实上,关于这一理论的主要支点却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争议。当然,截至目前为止,主流的观点仍然认为全球气候异常应该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同课题。

气候异常仍在继续

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科学家集结52个国家384名科学家的努力,编撰了一份报告。报告认为,2012年是有纪录以来最热的10年之一,海平面高度创新高,北极海冰消融数量破纪录,全球许多地区的极端气候更象征着一种“新常态”。

“气候状态”(State of the Climate)是提供给决策者当作参考的报告,当中未把气候变迁的现象归咎于任何一个因素,但提到温室气体持续增加的情况。报告指出,人类燃烧化石燃料更使得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到了空前水平。

与之相对的,由来自144个国家、超过6.2万名地球和空间学家组成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近期在一份声明中则明确地指出:人类活动是过去5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影响因素。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是过去140年全球绝大多数地区地表温度平均升高大约0.8摄氏度的最重要原因。森林砍伐、城市化和颗粒污染将导致依赖化石燃料的趋势继续下去,对全球温度造成复杂的地域性、季节性和长期影响。“人类应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遏制这种趋势,同时积极做好准备,迎接不可避免的气候变化。”

不同的声音

美国气象预报专家沃茨致力于调查原始温度数据采集点的质量问题。截至2009年底,他们已经实地调查了534个气象站。按照美国官方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的气象站标准,他们发现已经调查的气象站中,有56%是严重不合格的(误差高于5摄氏度);87%的气象站是不合格的(误差高于1摄氏度)。而这些不合格的气象站的测量数据多数是偏向暖化一边的。

2007年由英国电视导演马丁・德肯(MartinDurkin)执导的纪录片上映。该片所持的观点认为:1940年至1975年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但气温却连续30多年下降,可见二氧化碳和气温上升没有关系。中世纪温暖期的气温比2007年高,但那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现在低得多。人类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约65亿吨,但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碳达1300亿吨,可见人类的活动对气温的影响是很小的。“全球变暖的科学观点是在资金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下提出的,本身也许并不纯粹。”

气候门事件

2009年11月,一名电脑黑客窃取英国东英吉利大学(University of E ast Anglia)的电子邮件服务器,窃取英国气候学家之间交流的上千封电子邮件内容,也由此窥探到过去十几年里气象专家们之间私下的思想交流。黑客把电子邮件公之于众,并声称“从邮件中可以看出,这些气象专家研究并不严肃,他们甚至篡改对自己研究不利的数据,以证明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起到巨大影响。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影响气候这一说法,也许是欺骗和谎言!”这一说法让反对“人类影响气候”说法的人感到非常兴奋。事件也在整个世界引起讨论和争议,并被媒体称为“气候门”(climategate)。事实上,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距离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议(12月7日)还有一周时间,当时有人甚至猜测,“气候门”是否会对峰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此后,英国独立调查人员前后用了六个月时间彻底调查外泄的电邮后证实,科学家是清白的,这些电邮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显示他们扭曲数据。这一结论来自于当局展开的第三轮、也是范围最广泛的调查,事件最终也得以落幕。

尽管如此,全球上支持“温室气体与全球变暖无关或关系甚少”这一观点的仍不在少数。地球物理联合会委员会成员、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大气学教授罗杰一皮尔克认为:“地球的天然气候系统即使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依然呈现出的非线性,压力和反应并不一定成比例。因此,气候变化往往是短暂的并且带有突然性,而不是缓慢和逐渐变化。”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每一个因素都会改变大气和洋流的特征,即使全球年平均辐射效应仍充满不确定性。”最新的结论

当然,相对于“气候异常与人类活动无关或关系并不大”这样的观点,更多科学家和学者更倾向于温室气体确实是全球气候异常的元凶之一。有学者研究发现,2012年全球温度可能是19世纪下半叶有纪录以来第8或第9高。根据研究,科学家观测到的北极海冰数量再次消融至记录新低,北半球的积雪覆盖率也创下空前低点。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专家黎克特孟(Jackie RichterMenge)表示:“北极表面温度上升的速度约是地球其他地方的2倍。”

报告显示,2012年春季,北极13个观测站中,有7个观测站侦测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超过400ppm。”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392.6ppm,较2011年增加2.1ppm。北极冰层消融连带造成海平面上升。2012年全球海平面高度上升至纪录最高点,较1993年至2010年的平均高度高出3.5公分。阿拉斯加北部永冻土层的温度攀升至纪录最高点,格陵兰97%的冰床都有消融迹象。

去年10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夕,在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有关气候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报告中结合了32个国家600多位作者的材料,引用了9200多篇科学论文和超过200万G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和开发利用土地是温室气体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其可能性高达95%。

应对全球气候异常中国持积极态度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的这一份报告,将直接对IPCC2014年公布的第二组、第三组报告产生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执行负责人王克博士是第三组报告的研究人员之一。“事关国家利益,各国对JPCC报告的重视也就不足为奇。”王克直言,目前形成的报告也是各国利益博弈之后的“最小公约数”,“有大量妥协和平衡的考虑,事实上的气候变化问题比报告中呈现的更为严重。”

王克根据报告中的模型推算,按照2050年前升温2℃的气候控制目标,全球在未来37年中,累计的二氧化碳排放额度还有3000多亿吨左右。但现实却是,仅2010年一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就达到了91亿吨。“按照这个速度,排放空间根本不够。所有国家均面临巨大的减排挑战,而中国未来的排放空间将会受到严重约束。”

“中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承诺是自愿行动,没有法律约束力,2015年就不一样了。”目前全球70%的排放增量来自中国,中国将不可逃脱要承担更多责任,甚至有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孤立的风险。中国的排放何时达到峰值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研究结果普遍要求中国在2025年前甚至在2020年前达到排放峰值。这将是对中国经济的巨大考验。

在华沙气候大会代表团高级别论坛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解振华表示,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的大气污染治理同根同源,相辅相承。“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自身的发展需要,请各国放心,中国绝对不会偷懒,将努力把自己的事做好。”

链接

中国首个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具

去年9月,中国首个全面核算城市温室气体排放工具――“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工具(测试版1.0)”在北京。该试算工具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协会联合开发。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针对城市温室气体核算的统一标准、指南或核算工具。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生命;学术;价值

我国拥有一支庞大的高校教师队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专任教师1449686人,教职工总数2308631人。然而,根据2006年年底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知识分子健康状况研究”的调查结果,知识分子群体中已然出现了 “过劳死”和“英年早逝”等现象,这些基本事实凸显出的是高校教师不容乐观的健康状况。此外,根据2013年2月5日来自光明网的一份调查,高校教师在对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认识和评价时,认为心理压力大的占44.2%,认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28.2%,认为心理健康状况堪忧的占21.3%,认为心态平和的仅占6.3%。可见,我国高校教师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状况实在堪忧。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以历时的眼光来看,都出现过鼎盛的轴心时代,中国传统社会的轴心时代为先秦,彼时诸子争鸣,百花齐放,思想、学术均呈现繁荣气象。胡金平在《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一文中认为,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知识分子却越来越少。高校教师作为受过高等教育握有社会良知、普遍价值,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和批判精神,对人类命运表现出无限关注与悲悯的文化人,理应继承我们民族中内含的学术精神与文化基因。

王洪才(2005)认为,应该满足生命成长的每一个瞬间的需要,满足人们崇高生命价值的追求,满足他们对理想的生命状态探索的欲望,满足他们对生命境界拓展的欲求,这一切都表现在对他们的生活、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的关心上。每一个生命体都是精神灵动的人,是具有独特气质的,当他们对生命关怀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他们就能够表现出创造性才华来。

(一)管理者制订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加强高校医院对教师健康的介入

疾病和死亡的发生固然无法阻止,然而对生命的尊重、关爱与维护却是人力可即的,这是高校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亦是对党中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遵从,更是对人文关怀倡议的践行。管理层必须坚持职业操守和实事求是精神,不受外部压力干扰,坚持把教师的生命和身心健康放在首要位置。在这一方面,应该充分发挥高校校医院的积极作用。

丁继侠(2006)认为:在不断推进的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中,高校医院与单纯承担医疗服务和看病收费的社会医院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是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推动学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具有“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的职能;不能简单地与其他高校后勤部门一样纳入后勤社会化管理;但现在有的高校后勤改革简单地搞一刀切,把校医院整体剥离,推向了社会,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校医院的预防保健工作受到严重冲击;高校医院应该拓宽服务范围,投资培养全科医生,医学美容,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医疗康复和营养指导等。

(二)珍视教师的学术生命,鼓励学术自由

宋代大儒张载关于知识分子的永恒追求留下了最经典的阐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知识分子如同爱惜羽毛般努力在自己从事的领域创造并极力保存价值,这种珍视有时被置于与生命同等的位置。“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术生命不会因自然生命的终结而戛然而止,学者的价值便因为这种对人生不尽的追问与求索而超脱并永恒。学术自由包括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高校给予教师足够开放的空间,在基本保证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可以使教师充分施展生命的张力与无限的灵性,创造多元文化。

(三)永不放弃对文学艺术的追求

教师在精神生命的领地中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和感受,具体便表现为对文学艺术的追求。文学艺术是高校教师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张祥云认为,具有人文性质的教育知识的表达不应该限于科学论文的表达方式,应该允许多元的、开放的表达。在教育思想史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往往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对话式的表达,有故事式的表达,有神话和寓言式的表达,甚至有苏格拉底和孔子等伟大思想家更强调用行动来表达。文学艺术的崇高与庄严像来是知识分子挣脱樊篱回归本我的捷径。文化塑造着他们的同时,他们自身也在创造着文化。

(四)教师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高校教师要在充分认识自己、认识环境的基础上确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首先正确认识自己,在比较客观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使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基本吻合,从而符合社会时代的发展要求,并为自身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先行条件。陶志琼认为:课堂是教师展示自己才能和学问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一起了解人生和世界的场所,是用教师的生命和学生的生命进行碰撞的地方,是教师和学生思想产生火花的地方,是用知识和理想滋润学生干枯心灵的地方,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源泉,是产生伟大教育教学思想灵感的地方,那上课铃声,课桌,课本和黑板都是教师和学生共同遨游知识海洋的帆船。陶志琼,教师是谁--教师教育哲学导论

三、小结

人以智慧和力量成为世界的主宰,是生命的最高级形态。而教师则是这种智慧与力量的培育者和呵护者,高等教育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致。而这种智慧与力量的积聚、维护,无不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唯有教师的生命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关怀,教师本身得到全方位深入的关爱,才能使教师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使人的价值得以传承。这亦是本文立论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丁继侠,程建会.新时期高校医院职能定位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28-130.

[2]胡金平.大学教师与知识分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18-22.

[3]王洪才.试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导向[J].复旦教育论坛,2005,3(3).

[4]张祥云.人文知识的特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2004,6:8-12.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9篇

古现与拓荒

中国人究竟何时发现西沙群岛已不可考,但《山海经》中记载“番禺始为舟”,番禺当时指现今广东、海南一带,表明当地的原始部落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可以驾舟出海探索。本世纪考古学家也从西沙群岛甘泉岛发掘出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制品和石质生产工具据鉴定,并非直接取材自甘泉岛本地,其原材料、外形、技术水平等与海南岛出土的同时代文物基本相同。这表明在史前文明时代,中国大陆华南地区的居民就很可能登上了西沙群岛并在此生产生活。

随着西汉王朝大力开拓对外交往,当时中国与其他文明地区的沟通渠道除了“陆上丝绸之路”,还有自华东华南出发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海船从东南沿海出发,途经南海诸岛,汉代最远抵达今日印度海岸,西沙群岛上曾经出土过汉代钱币“五铢钱”,表明汉代船只曾在此停驻甚至不幸遇难,此后西沙群岛陆续出土自汉代直到明清时期铜钱,显示中国人在此长期活动。而《西京杂记》《南裔异物志》记载南越国向汉武帝进贡珊瑚(南越国辖今广东、广西、越南北部等地),称珊瑚是从“涨海生磁石”采集,所谓“涨海”就是南海,“磁石”比喻南海诸岛(当时航海技术较落后,航行南海时经常触珊瑚礁搁浅,好像岛礁把船“吸住”),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到西沙群岛采集珊瑚。

中国官方历史第一次记录西沙群岛同样是在汉代。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郡(辖今越南北部等地)发生叛乱。伏波将军马援率军万余平叛,仅一年就全歼叛军主力,又用一年多继续深入追击叛军残余,彻底稳定地方。当时华南地区尚未完全开发,很多地方道路不通,自然环境恶劣,马援大军经常在渔民的引领下乘船进发,曾停驻西沙群岛辨别航向,并树碑立威,甚至今日广东、海南等地尚有传说,称马援为解决军粮携带问题,曾在西沙群岛设立仓储基地。最后这个传说已不可考,但无疑证明西沙群岛自此进入中国官方视野。

自东汉开始,西沙群岛不仅仅只有商船和渔船经过,还逐步被纳入中国水师巡视范围,北宋将其制度化常态化,并将西沙群岛正式绘图纳入版图,兵书《武经总要》就将西沙群岛称为“九乳螺石”,南宋时出现了被沿用至今的名称“七洲洋”。岛上发现过宋代生活器皿,证明当时西沙已经有中国人在此生存。

明清时期,中国官方舰船经常巡游西沙,对每个岛屿都有命名,这些名字被16~18世纪国外航海家广泛音译使用。而中国渔民对西沙群岛的开发利用也进入成熟阶段――据明人笔记和渔民历代相传的《更路薄》记载,每年冬季,华南渔民会借助东北季风航行到西沙群岛附近,捞捕鱼虾海参,登岛礁捕捉海龟,并在岛上就地取材,修筑简易房屋短暂居住,期间要在礁滩晾晒加工海产,在先人修建的庙宇内祈福,等待海上风向变化,到时挂帆而归。如果渔船较大,携带较多淡水,渔民甚至要在岛上居住数月,期间要打井汲水(水质可以供生活洗漱,但不能直接饮用),采摘岛上热带水果。至今在岛上还有明清时期的庙宇、水井和墓碑遗迹,可见当时中国渔民在西沙活动已经非常普遍。

总之,西沙群岛是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占有、最早管理开发,全面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对西沙群岛的。

近代维权与开发

尽管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西沙群岛并开发利用,但由于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与思想观念束缚,对西沙群岛没有充分重视,为近代殖民者入侵埋下隐患。19世纪中期开始,法、日、德等国先后入侵西沙,中国政府除了外交交涉(中法解决越南问题的条约规定西沙群岛属于中国领土),加强海军防备之外,也逐渐重视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开发利用。

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率海军巡视西沙,对15个主要岛礁详细勘察,勒石命名,然后在西沙主岛永兴岛升旗鸣炮,向各国宣示中国对西沙的,在这个封建王朝行将入墓之时,为国家贡献了力量。

随着在自然科学领域全面学习西方,清朝末年出现了对沿海岛屿的调查,包括提交对西沙群岛的调查简报。进入民国,官方和半官方的西沙科考活动进一步开展。1911年至1927年,中国政府多次批准国人到西沙群岛开采磷矿和垦殖,其间还发生了“外交刺激科考”事件――1921年广东批准商人何瑞年在西沙群岛开发矿产和渔业,但何瑞年却将经营权转让给日本南兴实业公司,中国政府立即撤消了何瑞年的开发权。日方对此阴奉阳违,面对中国外交交涉,讥讽中国“对所谓本国领土毫无认识”(日本也曾宣布西沙为“固有领土”,为此竟和法国殖民者对峙)。为争取政治主动,随着国内时局初步稳定,1928年5月20日,中山大学、两广地质调查所等华南科研机构乘“海瑞”舰从广州出发,历时16天完成西沙群岛自然科学调研,在6月撰写了《调查西沙群岛报告书》,从岛屿地理地貌、海流、气候、海产、矿产等方面详实记录了西沙群岛自然风貌,在当时世界科学界无出其右。不久,1930年在香港召开远东国际气象会议,由于中国展示了丰富的西沙群岛资料,因此受委托于西沙群岛建立气象台、无线电台和灯塔,表明国际承认了中国对西沙群岛的。

掌握了较翔实的西沙群岛自然资料后,广东省建设厅于1933年制定了西沙群岛建设计划,1935年由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公布《中国南海各岛屿图》,1936年完成了1930年国际会议规定的中国西沙基建设施,这些都反映了中国政府捍卫、建设西沙的美好愿望,遗憾的是局势再度动荡,西沙群岛此后相继被法国、日本占领,直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中国海军收复西沙等南海诸岛。

1946年底,中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精神,派遣海军和政府专员收复包括西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12月9日登上西沙群岛,以军舰“永兴”号、“中建”号为主要岛屿命名,升旗鸣炮,树立“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派兵驻守,由内政部和国防部测绘公布了西沙群岛地图,又设立行政机关――西沙群岛办事处。次年,中国海军再赴西沙,与趁机抢夺岛屿的法军对峙。为宣誓,我国还在1947年4月由海军护送中央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科研人员赴西沙考察,发表自然科学论文,当年6月在广州文献馆举办西沙南沙群岛物产展览会,用1300多件实物向世人彰显我国对西沙和开发建设西沙的决心。

虽然中国维护、开发海岛的决心不容置疑,但政权在大陆已经颓势尽显,尽管西沙守岛官兵和行政人员力所能及地修复扩建岛上基础设施,提出了宏伟的建设规划,并得到了爱国华侨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但实际开发建设基本没有进展,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和接手西沙工作。

新中国开发西沙

解放初期,大陆沿海航运一度被海空军封锁,南海诸岛开发工作被迫搁置,但人民政权初步打破华南封锁后,立刻着手西沙保卫和建设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宣示对南海诸岛的,1950年海南行政区正式组织渔民赴南海诸岛恢复传统渔业作业,拉开了开发西沙的新篇章。据西沙永兴岛海洋博物馆资料,1955年新中国海南政府首次组织西沙调查队,用一个月时间详细勘察西沙13个岛礁,纠正了民国时期部分错误认识;1955年底设立鸟肥公司,恢复并扩大开采鸟粪肥料和磷矿;1958年建设海洋调查站,同期逐渐组织大规模渔船队到西沙附近海域捕捞。截止1962年,西沙鸟肥公司向全国水稻产区供应肥料十几万吨,创造产值610万元,这在60年代初绝对是巨款。后来鸟肥逐渐开采完,公司转产渔业,60年代转产当年就创造产值30万元,当年开发的同志这样形容西沙丰富的渔业资源:“在海边洗涮东西,鱼儿会游过来抢东西吃……由于鱼太多了,用手捡太慢,都是用脚勾扫进箩筐……有时撒网捕到的鱼太多,会拉不起网。”

为方便管理并宣示,我国50年代在西沙群岛上设立了开发公司、通讯站、气象站等单位,1959年3月1日在永兴岛设立隶属海南行政区的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办事处,岛上工作人员基本全部参加民兵训练。

当时岛上生活条件极为艰苦,早期营房都是用木板做墙、油毡盖顶,一间房子普遍要挤十几个人睡通铺,后来才有了“个人独立空间”。房子里白天闷热得像蒸笼,晚上到处是蚊子,由于出汗太多,床上的草席睡不多久就变得黑乎乎的。由于当时国家海运能力有限,西沙群岛补给不便,水果、蔬菜、香烟、报纸在岛上都是“宝贝”,如果遇上台风,补给船不能及时到,连榨菜都变成“稀罕物”,经常只能吃稀饭蘸酱油。永兴岛上原有井水含硫酸镁,不能饮用,补给船带来的淡水比生命还重要,但尽管全力节省,当时每年总有1个月左右只能喝岛上的水,又苦又涩,岛上工作人员为此多有病倒,但都坚持不懈。

50年代末,南越政权在美国支持下派兵侵犯西沙群岛,最后发展到公然登岛抢船毁国旗,非法扣押我国渔民和工作人员。我国南海舰队当时实力较弱,装备尚不如美国支持的南越海军,但为捍卫和人民财产安全,海军于1959年开始定期到西沙群岛巡航,期间曾驱逐外国侦察船并与外国军舰对峙。同时为支持驻岛人员长期生产生活,广东省海南地质大队60年代在西沙永兴岛和东岛打钻数口上百米深水井。

1974年人民海军以劣势装备英勇奋战,击败南越海军舰艇,彻底掌握西沙群岛,为大规模开发建设打下了和平环境。1973~1974年海南水产部门、石油工业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博物馆、厦门大学等机构先后到西沙进行详细调研,不仅掌握了翔实的自然科学资料,还发掘出数量惊人的文物古迹,有力证明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开发西沙群岛的历史。期间海洋石油勘探部门在永兴岛进行了深1384.68米的“西水1井”钻探,此后在1983~1984年钻井3口,标志着南海地质研究和海洋石油开发进入新阶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众多科研单位不仅到西沙群岛进行自然和考古研究,还针对西沙群岛国防和经济建设关键工程,进行了一系列地质、地形、水文等领域基础论证工作,帮助南海航道信标指示灯塔、海岛机场、中型码头、岛屿填海扩大等工程顺利完成,改善了西沙群岛开发建设的基础条件。

气象科学论文范文第10篇

【童增祥】(IXPA主席)

1944年12月30日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并获学士学位,1980年获四川大学硕士学位,之后在上海铁道大学模糊数学研究室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81年至1985年任《中国模糊数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模糊数学学会理事。1985年10月赴美国留学作为访问学者,同时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1年获得美国德拉瓦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数学博士学位。1991年起在美国俄亥俄州奥特本学院(Otterbein College)任教,现为该校终身教授。 童先生的研究领域是控制论、模糊数学、组合数学和数学教育,曾廿余篇,他的专著曾获得中国铁道部科学论文一等奖、三等奖、中国石油部科研成果三等奖、德拉瓦大学数学优秀奖,现为美国中西部科技协会秘书长。

童先生于1962年获得南京大学象棋赛学生组冠军,1985获得中国高校象棋锦标赛教工组亚军,1982年、1984年获中国铁道部高校象棋锦标赛教工组冠军,1995年获ICCS个人锦标赛亚军。他是一位卓越的网络象棋组织者和推广者。1995年成立互联网络象棋协会(IXA)时任副主席,2000年10月成立世界互联网象棋促进会(IXPA)至今任主席之职。在1998年、1999年ICCS棋王赛及2000年个人锦标赛上任组委会主席之职。

【郑守贤】(IXPA副主席兼财务部部长)

1936年出生于香港。中学时期的郑守贤第一次参加全港学生锦标赛就获得冠军,并从那时起,开始迷恋象棋,并花费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此领域中,在多次公开赛上他都屡次战胜弈林高手,引起香江棋坛的广泛关注。

此后20岁的郑守贤遵父命远赴澳大利亚学习建筑学,他在象棋领域的发展因此被打断,五年后他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建筑学院毕业。回到香港后,郑守贤先是在一家著名的建筑公司任职,四年后就职于香港地区政府城市规划署直至退休,由于他在城市规划设计领域的卓越贡献,1970年获得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颁发的澳大利亚政府特别奖章。

尽管由于学业及工作原因,郑守贤在象棋领域的发展多次被打断,但他还是取得了诸多优异的战绩。1982年获得亚洲杯香港选拔赛亚军,与特级国际大师赵汝权等联袂参加该届亚洲杯,其中他与中国特级大师胡荣华的对局被广泛刊载于当时的各类媒体上。郑守贤先生一生为象棋事业贡献颇多,他担任香港象棋总会副主席近15年,使得香江象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97年郑先生移居美国,此后结识了童增祥及谢文川等人,先后建立了休斯顿象棋协会、美中象棋协会,并任会长。2000年成立IXPA后任副主席。尽管郑守贤先生已60多岁,但他依然积极参与和组织各种本地象棋赛及网络象棋锦标赛,至今他还是休斯顿市冠军,2001年在佛乘杯世界棋王美国赛区选拔赛上,他战胜诸多名将,位居第四。郑守贤积极参与网络象棋赛的组织活动并慷慨赞助,在著名的千禧年ICCS棋王赛任组委会主席。

郑守贤现在居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

【冯如馨】(IXPA副主席)

香港钻石行业的知名商人。70年代初冯先生开始踏入香江棋坛,与好友陈允亨组队参与各项香港象棋锦标赛。由于两人皆是经营钻石生意的,棋队遂以“金刚钻”命名,这也是近代海外著名的棋队之一,多次获得全港象棋团体冠军。

70年代中期,冯如馨与陈允亨、郑守贤带领“金刚钻”棋队到上海、广州进行访问比赛,队员为:赵汝权、徐耀荣、张百专、卢志锦。上海队则派出了胡荣华、徐天利、朱永康、林宏敏迎战客队,此次访问赛是建国以来海外棋队第一次到国内进行的访问友谊赛。此后在香港、新加坡、吉隆坡举办的新隆港埠际赛上(分三年由三地各主办一次),“金刚钻”棋队又获得三连冠。“金刚钻”队多次访问泰国、新加坡、吉隆坡等地。80年初“金刚钻”棋队到哈尔滨及沈阳两地进行访问赛,与黑龙江队(队员包括:王嘉良、赵国荣、孙志伟、张影富)战成平手,难能可贵。

1997年后冯如馨开始加入互联网象棋活动,多次担任各项锦标赛的裁判长,现任IXPA副主席。

【蒋泽文】(新闻部部长)

1970年10月30日出生于中国四川省逢溪县,后随父母迁居东北辽宁,199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专业。爱好文学、象棋,并是一位知名连环画收藏家,蒋君以文笔流畅著称于文学界、棋界及收藏界。1993年获得中国十佳大学生诗人称号,1996年获得辽阳市十佳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同年获得中国压力容器协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现为辽宁某公司副总工程师,全国CAD推广委员会委员。 蒋君以多篇优美的棋文为棋迷所拥戴,2000年夏季连载于《棋艺》杂志的《两岸竞技神州擂》震动海峡两岸,被海外多家媒体予以转载。蒋君曾获得1993年沈阳职工象棋赛亚军,同年担任沈阳高校象棋团体联赛裁判长。从1998年开始多次参与组织各种网络象棋锦标赛,对加强海内外棋友之间的联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2001年IXPA棋王赛上蒋泽文先生任组委会副主席,团体赛上任组委会主席。

【郑勤霖】(国际联络部部长)

美国知名企业家。1953年出生于福建福州市,1973年移居香港,1986年移居美国,他及父兄在美国商业领域都是杰出的华人企业家,他本人还是纽约福建华人商会的副会长。

郑先生自幼好弈,尽管工作繁忙,但他依然抽出时间在网上下棋,是一位难得的弈林高手,他与牟海勤、纪中启被誉为纽约棋坛三剑客,著名的特级大师徐天红、强大师张强、阎文清对其棋力皆有极高的赞誉。在著名的ICCS、FXQ、MXQ网站,郑先生皆是积分名列前茅的顶级高手。由于商务缠身,郑先生难得有时间参加各类锦标赛,但只要有机会他就与各位弈林好手切磋棋艺。他曾在上海公开擂台赛上险些将中国著名强大师万春林打下擂台(胜势时被逼和),足见其功力不凡。2000年由美国中华公署在纽约举办的让三先一对五的表演赛上,郑先生以3:2力挫纽约群雄,轰动美洲棋坛。

郑勤霖慷慨好客,对支持海外象棋发展赞助颇多。现纽约各项象棋活动基本上都由他赞助,历次中国象棋协会赴美进行象棋推广活动也均由他招待。从1998年开始郑勤霖开始广泛赞助各种网络锦标赛,无愧于“孟尝君”之美誉。

【谢文川】(竞赛部部长)

1962年5月13日出生于中国北京,3岁时随母到香港,在香港接受了早期教育,13岁时随家移居美国。1984年毕业于Harvey Mudd 大学,获得物理学及数学双学士学位,1988年获得美国南加福尼亚大学数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德克萨斯州工学院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近三年,至今谢君一直是著名的美国BMC软件公司系统分析员。

谢君在美国多次组织当地象棋赛及网络象棋锦标赛,在2001年IXPA棋王赛上任组委会主席之职。

【郑熙明】(监察部部长)

1958年出生于江苏苏州。1978年入大学前为苏州市象棋队主力队员,1985年获北京市青春杯冠军,1985年获北京市欢庆杯亚军,1987年获水电部象棋赛第五名。90年代初郑先生赴美留学,多年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做软件工程师,后移居加拿大。

郑君在1998年首届ICCS棋王赛上获得第四名,并被评为最佳棋手。同年在由中国象棋协会与深圳棋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因特网象棋擂台赛上,击败特级大师吕钦,从而为大陆棋迷所了解,该对局曾刊登于《上海象棋》1999年第1期。

【吴 韧】(技术部部长)

出生于四川德阳。1984年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后任教于德阳教育学院。其间开始编写象棋对弈软件,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象棋软件的编写者。其后远赴欧洲,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后玛丽学院攻读人工智能博士学位,他编写的象棋软件《梦入神机》先后获得第三、四届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中国象棋大赛冠军。结束学业后,吴韧移居美国,在全世界著名的惠普实验室进行人工智能的工作,曾两次接受邀请参观人类智慧的结晶“深蓝”对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人机”大战。

在ICCS上,“梦入神机”更有着出色的表现,在快棋上打败过所有的网络一流高手,在慢棋上也多次击败过众多海内外专业棋手。

【赵德志】(研究部部长)

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级工程师。1987年毕业于哈尔滨科技大学,获工业硕士学位。1988年到河北秦皇岛工作,是一位出色的机械、铸造工程师。

上一篇:气象研究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公共气象服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