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4 14:29:05

气象学论文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1篇

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中收录了《测天赋》、《玉帝亲机》二书,收集了许多有关天气的经验性认识,其中的天气谚语集中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这些谚语来自生活实践,因难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不少谚语有不科学之处。到了明末,我国的气象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人们对于气象的认识较为分散,而且也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没有普及到群众中去。《天经或问》作为第一本天文科普读物,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像百性普及相关知识,其中也涉及到气象知识,通俗易懂,是中国气象学的启蒙之作。

二、《天经或问》中的气象学知识

《天经或问》共有四卷。卷一共有22图:昊天一气浑沦变化图,黄赤道南北极图,三轮六合八觚之图等;卷二有问答17条,各有标题:天体,地体,黄赤道,南北极,子午规,地平规,太阳,太阴,日食,交食,朔望弦晦等;卷三有问答25条,各有标题:岁差,经星名位,恒星多寡,大星位分,太阳出入赤道度分,经星东移,觜宿古今测异,七曜各丽天,恒星天等;卷四有问答27条,各有标题:分野,年月,历法,霄霞,风云雨露雾霜,雪霰,雹,雷电,霾,慧孛,虹,日月晕,日月重见,风雨徵等。游艺结合中西科技成果,撰成通俗读物《天经或问》一书,很有独特见解,被收入《四库全书》,并流传日本,多次翻印发行。《四库全书》总纂纪昀评述这部书:凡天地气象、日月星辰之运行,月盈日蚀的道理,以及风云、雷电、雨露、霜雾、云霓的变化,都设有问答,明其所以然,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至于星占应验之术,则摒弃不谈。

(一)各类天气现象

“问:雹,冷物也,何以不降于寒而降于暑也?或谓蜥蜴所喷,或谓龙鳞所藏?是乎?否乎?曰:气之三际:中为冷际,下为地温,上近火热,极冷之处乃在冷际之中。二时之雨,三冬之雪,盖至冷之初际,即已变化下零矣。冬月气升,其力甚缓,非大地同云不能扶势,故云足甚广;二时之云足亦阔,云生缓迟,即雨舒徐,皆变于冷之初际也。夏月郁积浓厚,决绝上腾,力专势迟,故云足促狭···沟浍旋盈,盖因其专锐,故能径至于冷之深际。气升愈厚,腾上愈速,人冷愈深,变合愈骤,结体愈大矣。升入极冷之际,骤凝为雹。雹体大小,又因入冷之深浅、云气之厚薄也。雹中沙土,更多于雪;雹体中虚,以其激结之骤,包气于中也。若夫蜥蜴龙鳞之说,则樵木市语也。”在该书中,游艺在对雹进行解释时很明显的受到了西方“三际说”的影响。在明末清初之际,有一些西方传教士对“三际说”作了简要介绍,如利玛窦的《乾坤体仪》将大气分为“暖域、冷域、热域”,熊三拔的《泰西水法》将大气分为“温际、冷际、热际”等,但均未对“三际说”作更为深入的分析。作为最早将西方中世纪气象知识与理论介绍到中国的气象学专著,《空际格致》对大气分层学说进行了相对全面地阐述。依据《空际格致》“,气厚分有上中下三域:上域近火,近火常热;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暖,故气亦暖;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高一志将大气分为上域、中域和下域,三域的特点分别是热、寒、暖。此处所说的下域,和我们今天气象学里面的对流层极为相似。高一志还提到了下域“暖”形成的原因“,下域近水土,水土常为太阳所射,足以发暖”,太阳辐射中的一部分被地面所吸收,所以高一志认为被吸收的太阳辐射足以使下域“发暖”。“上域近火,近火常热”,高一志的“上域”和现在的“热层”相类似,由于太阳辐射中的强紫外辐射的光化学分解和电离反应,使得这一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升高。“中域上远于天,下远于地,则寒”,“中域”相当于现在的“中间层”,中间层大气吸收的辐射能量很少,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它是地球大气中最冷的部分。在“三际说”的基础上,对雹作出了进一步解释。冬天的时候,这些气体继续上升,但是十分缓慢,力量也比较薄弱,只能依靠大地上性质相同的云,此时的云范围较为广泛;夏天的时候,气体越积越浓厚,继续上升,力量较强,直达冷际深处。气体越往上升,越来越厚密,速度也越来越快,聚散变化也越来越突然频繁。当气体进入极冷之际时,会骤然凝结成雹。雹体积的大小,与进入冷际的深浅、云的厚薄程度息息相关。雹中所含的沙土也比雪多,而且雹的中心是虚的,这是由于它是骤然凝结而成当中包含了气体的缘故。至于说,是雹是蜥蜴所喷或是龙鳞所藏,都只是老百姓们的市井流言而已。现代气象学上认为冰雹来自对流特别旺盛的对流云中。云中的上升气流要比一般雷雨云强,小冰雹是在对流云内由小雹体上下数次和极冷水滴碰撞而增长起来的,当云中的上升气流支托不住时就下降到地面。大冰雹是在具有一支很强的斜升气流、液态水的含量很充沛的雷暴云中产生的。游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雹的来源,并且指出民间的流言都是不可信的,在一定程度上破除了封建迷信思想。

(二)大气光象

《天经或问》中还涉及到很多大气光象。如:①霄霞依据《天经或问》,如霄霞“,问:霄,未见天之何色而指也,霞则见天之五色而著也。虽日月星辰不如霞之彩,测步者独不关之者何也?曰:霄者,天之无云气而青碧者也。天色在五行之外,青亦非其真体壮生。所谓天之苍苍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霞者,云正受日光则透白,虚斜相交则起色,皆假日之光或成五彩也···”游艺认为“霞”是由于云受太阳光照射虚实相交后而形成了五颜六色的光象,这与现代气象学对“霞”的解释极为相似,都认为“霞是由于大气对日光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当阳光透过厚厚的大气层时,被大量的大气分子散射。当空中的水汽、杂质等越多,其色彩越显著。②日月晕“问:虹是薄雨为日光所映而成红绿也,然则日月四旁时有红白之气围抱成环,谓之日晕,此晕是何?曰:晕乃空中之气直逼日月之光围抱成环,其有缺者、有围者、抱者、背者、薄者、厚者,皆是气所注射,又有一等气在天上,外浅中深如井者,深是气厚处日光所照,一般浅系气薄日照之,故白色如井栏等。”晕是由于日月光线透过卷层云时受折射作用而形成的。天空中有一层高云,阳光或月光透过云中的冰晶发生了折射或反射,便在太阳或者月亮周围产生彩色光环。大气的厚薄程度不同,日晕和月晕的形状也大小不一。③日月重见“问:日月晕,气是也。日为诸阳之尊,有重出为之抗者,此是何物也?曰:日有重叠,见两三者,以云封日,一层云稍薄能透光,却被日光所射后,边却又有一层黑而厚者,挡住日光,反透薄云故成重日之象。”这跟高一志《空际格致》中提到的“日有重叠”现象有相似之处。《空际格致》中提到“太阳行时,不拘南北,忽遇润云在旁,其云间日之面为薄,故深受日光及像,其背日之面为厚,故所受之光与像不能通透,乃退而不及人目,与成虹之云相似,致见日有二,其一系本轮,乃真者,一系旁云,乃伪者。正如对镜者必生像于镜内,凡在旁者见一真人与镜中所退宛有二像矣。”由于云层有厚有薄,日光透过薄的云层,遇到较厚的云层时则被挡住了,又反射至旁边较薄的云层形成了另一轮“太阳”。游艺的解释通俗简单,容易理解,即使是不了解气象学的人,读过之后也是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三)风雨预测

“问:日月晕与重出皆雨征也。然晕与重不常见而风雨则常有者,更有何征乎?曰:气行空中为湿性所碍,不得上升,观之见其弯曲者,雨征也;晓间雾开而复拥者,雨征也;晨起气昏者,雨征也……日出时云多,破漏日光散射者,雨征也;日光暗淡而色苍白者,雨征也……”中国的气象谚语有很多,如元代娄元礼的《田家五行》中涉及到很多用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游艺在《天经或问》中也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总结,并做了简单扼要的解释,便于理解。

三、影响

《天经或问》融合了西方当时较为先进的天文学、气象学、地震学等知识与中国古代传统天文、气象及地震学,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它被誉为第一本天文气象科普读物,形式新颖,一问一答;卷一是各类图集,从卷二开始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向人们普及天文气象学知识。同时还有学者称《天经或问》为中国气象学启蒙之作,简明地解释了各类气象要素、大气光象、风雨预测的知识。正如赵超在其论文《“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论自然气象兴感与诗歌审美意境营造》中所言“风、雨、雷、电、云、雾、霜、雪等自然气象亘古长存,乃为天地之大美,但人类对其审美意蕴的发现却是比较晚期的事情。这种大美一旦为人类所感知,就会为文学创作提供无穷尽的题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1月第一期)(1)《天经或问》还在日本引起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成为当时向日本人传播西方天文学和气象学知识的最重要来源,推动了日本当时天文事业和气象事业的发展。游艺对中国古代气象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目前学界对游艺的研究还较少,我们应予以游艺及《天经或问》应有的重视。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2篇

MeteoMet计划是EMRP的一部分,并得到欧洲国家计量院联合会(EURAMET)的资助。参加此计划的包括受到资助的18个研究机构和3所大学,以及34个未予以资助的合作机构。该计划的执行期为3年,经费预算为4413683欧元,有6个工作组,30个子项目,计划交付65个成果,总共需要419人月的工作量。

1.主要方向

MeteoMet计划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气候变化观测所涉及的计量溯源性,以及从计量学的角度对地面和高空大气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观测和气象要素观测量之间的相互影响的研究。

2.科技目标

MeteoMet计划的科技目标基本上可以分为3部分,即新的计量方法,新的校准设施,以及对历时气候资料的计量学处理。具体包括5个方面:气候观测的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发对空气温度传感器进行精确校准的实验室设施和方法;研究建立风速观测计量溯源性的方法。改进湿度传感器及其校准方法。研制可溯源、可自校准、可调式吸收光谱法二极管激光器(TDLAS),研究水分子的吸收线;研究包括基于准球面腔体微波共鸣技术的湿度计、无接触式大气测量量多传感器装置、超声风速计,以及新的基于GPS和伽利略导航卫星的测量方法;研究无线电探空仪观测的计量溯源性;获取用以改进水汽公式的新资料,提出新的用于水汽压力曲线方程式。参考探空仪的校准装置。研发创新性校准系统,包括具有高度优化的热量和物质传导特性的测量箱,建立基于探空仪观测的计量溯源性。自动气象站的校准装置。提出新的自动气象站校准方法和协议,评估太阳辐射和元器件老化对自动气象站的影响;研制可对温度、湿度和气压传感器进行同时校准的实验室和现场校准设施;研发对自动气象站软件进行确认的协议。历史温度资料的计量学处理。评估用旧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获得的历史温度数据,估计当代数据与历史数据的一致性;研究和开发具有A类和B类不确定度①的不均一的历史观测资料的分析评估方法和软件。

3.MeteoMet计划的6个工作组

MeteoMet计划从管理和专业研究的需要出发,设立了6个工作组:高空观测传感器和技术工作组。研究新的用于高空观测的湿度传感器,建立基于TDLAS的绝对湿度传感器的计量溯源链;研制可溯源至国家标准的可移动校准的标准湿度发生器和新的探空仪传感器校准箱;进行在接近真实高空条件和拥有国家标准环境下的传感器比对。气候要素观测的新方法和新仪器工作组。研究用于低空和高空大气温度、湿度和气压观测的新方法和新仪器,以获取改进饱和水汽方程准确性的新数据。该方程适用的温度范围是-80~100℃,目标不确定度②为0.85%~0.04%。地面气象观测测量方法和协议工作组。针对气候研究和气象学长期、大尺度观测的需要,研究地面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观测的可溯源的观测方法和协议,研究超声风速计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评估和现场校准方法。观测资料协调化工作组。主要进行历史温度观测资料评估和数据融合的工作。研究历史温度观测资料不确定度的来源,并将这种来源的不确定纳入总的不确定计算报告中,修正气候模式的输入数据。通过这种工作,强化对气候变化的识别、预测和适应性评估。除上述4个专业研究工作组外,MeteoMet计划还设立了“推广和传播”和“管理与协调”两个工作组。

4.MeteoMet计划的预期结果和影响

通过MeteoMet计划的实施,可以推动计量学和气象学研究的发展。预期成果包括:获得一个经过确认的用于欧洲气候指示因子的基本参数规定;获得可靠的测量协议和可溯源的传感器校准规程;推动气象机构所属自动气象站的校准直接溯源至国家标准,使得观测资料更准确并附有不确定度报告;提高对大尺度和长期温度观测资料的标准化和保证计量溯源性的方法的需求。MeteoMet计划的实施,可以促进气候观测资料可靠性的提高和对历史数据的正确解读,降低气候影响模式的不确定度,从而提高长期和短期气候变化预测结果的可靠性。而更可靠的气候变化影响模式可以为制定有效的国际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依据。

二、MeteoMet计划研究示例

MeteoMet计划所有项目的核心和亮点就是计量溯源性。而计量溯源性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校准(不间断的校准链)和不确定度(校准链的每项校准均会引入测量的不确定度)。为满足气候观测的需要,获取高质量的气候资料,进行真正符合计量学意义的校准和不确定度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由于不具备符合校准条件的设施,对探空仪就不能实现业务化的实验室校准。对大量布设的自动气象站也不能进行严格现场校准。再例如,气候观测业务采用新的观测方法需要研究解决校准问题。现行的业务化的校准方法也需要改善和优化。例如,目前对于温度观测仪器的校准通常是在液体槽中进行的。而实际上,气温是在空气中观测的。由于空气和液体的性质不同,它们对气温观测所引入的不确定度的贡献也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对于气候观测资料的质量也是有影响的。此外,对历史气候资料的计量学处理,主要面临的问题也是计量溯源性和不确定度。MeteoMet计划正是围绕这些实际问题开展了有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以下列举几个与我国有关工作可进行对照的MeteoMet计划的研究示例,以帮助对该计划有一个感性的了解。

1.研制探空仪湿度传感器快速校准系统

该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对参考级探空仪进行实验室校准问题。提高探空仪湿度观测的质量是WMO世界气候观测网参考探空网(GRUAN)的重点。要达到GRUAN要求的精度目标,获得可靠的气候观测资料,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通过科学的校准使探空资料具有良好计量溯源性。但是,目前对探空仪的实验室校准是非常困难的。由于在模拟高对流层和低平流层的实验室环境条件下进行湿度校准非常耗时,因而,对探空仪进行实验室校准在目前是难以实现的。为此,MeteoMet计划研发对探空仪湿度和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创建一个用于建立探空仪观测计量溯源性的参考装置。该项目主要由芬兰计量认证中心承担,具体研发内容包括:应用热量和物质传导研究成果,结合相关的试验,设计和建造一个高效的测量箱。这种测量箱可以缩短包括在低温范围的校准时间,使一套探空仪的校准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研发一种基于饱和器的低至-90℃的霜点温度参考标准;研制对测量箱的空气温度和霜点温度进行准确和有效控制的装置;对整个测量箱进行测试,并进行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

2.研究在空气中进行温度传感器校准的设施和方法

该项目主要针对的问题是降低温度观测的不确定度。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估计,需要的温度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要小于0.1℃。降低温度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需要考虑源自传感器校准方法本身的不确定度。目前,对温度传感器的校准是在液体槽中进行的。而液体与空气的热力环境是完全不同的,由此产生的额外的不确定度经常被忽略。该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将空气温度传感器校准的不确定度,在-20~50℃范围内,从0.08℃降到低于0.05℃。这项研究有助于增加对气象温度观测的误差来源和现实不确定度的认识。这将提高温度观测(特别是空基观测)的准确度。该项目由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负责,具体研发内容是:研制一个准确的空气温度校准设施。该设施将可对气流进行控制,并可随校准环境的变化对热交换进行调整。同时,对仪器和其他热源产生的误差和不确定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在-20~50℃的温度调整范围内,使在空气中进行的温度校准的不确定度小于0.05℃。同时,提出如何将温度调整范围延展的建议。

3.研制可同时对气象站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

进行组合校准的实验室校准设施该项目针对的是气象观测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目前对自动气象站的校准缺乏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考虑。由于传感器的校准不是在类似于野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常规的校准可能引入系统误差。目前,在欧洲没有专用的可以同时产生和控制温度、湿度、压力、风速和太阳辐射的环境校准箱。这种能同时模拟地球表面条件的校准装置,可以更好地对气象站观测资料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价,使其具有更可靠的计量溯源性。MeteoMet计划将研制以上所述需求的校准装置。拥有了这种装置将可对温度、湿度、气压单独的校准曲线之间量值的相互干扰,以及太阳辐射和风速对其他观测要素的影响进行研究。这项工作将提出自动气象站温度、湿度、气压传感器校准的新协议和流程,同时还对实验室校准与现场校准的关系进行分析。该项目由多个欧洲科研和计量单位完成,具体研发内容包括:由波兰低温和结构研究院等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自动气象站使用的温度(-50~50℃)、湿度(10%Rh~98%Rh)和气压(800~1100hPa)传感器进行测量。用测量结果与华沙大学的自动气象站的日常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这种比对分析结果可为制定自动气象站校准规范提供基础。由芬兰计量认证中心利用其压力-温度-湿度校准设施,对前述3种气象要素之间,在-50~-20℃的低温范围内相关性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种考虑到3个要素之间相关性的优化校准规程。由意大利国家计量院建造一个新的自动气象站参考设施,以满足用户对计量溯源性的要求。该装置为圆柱体,直径约1.3m,长度为1m。该校准装置的内部结构适合安装各种自动气象站和气象观测用传感器。温度、压力和湿度可分别单独控制,可同时实现: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05℃,温度调整范围为-40~50℃;压力控制偏差小于0.1hPa,压力调整范围为750~1100hPa;在温度为0~50℃条件下,湿度范围为5%~98%,准确度为0.3%~0.7%。该装置还可产生最大30m/s的风速,并具有太阳辐射发生器,用以评估风速和太阳辐射对温度、压力和湿度传感器的影响。

4.研制可溯源的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装置

该项目主要是针对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校准问题。现行的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存在许多计量学方面的弱点。首先,由于用于比对的标准器不能长期在露天状态下工作,所以校准不能覆盖传感器的整个量程,因此不能完整地确定传感器的直线性和不确定度。同时,也无法对观测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评估。此外,对在高海拔和极地地区安放的自动气象站需要有明确的校准规定,以保证这些自动气象站能溯源至国家标准。MeteoMet计划研制一种用于自动气象站现场校准的,可安放在中型汽车上的小尺寸可搬运的气候箱。通过这项工作,可以提出保证布设在遥远和高海拔地区的自动气象站的计量溯源性的方法和规程。这种可以同时产生温度、湿度和压力值的气候箱,将建在珠穆朗玛峰脚下,位于尼泊尔境内海拔5050m处的金字塔观测站。通过这种装置和专用的规程,促进高海拔地区气候监测的进步。该项目由意大利国家计量院负责,具体研发内容包括:研究和建造一个缩小尺寸的设施,用于自动气象站的现场校准。这种装置可对温度、湿度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同时校准,测量范围覆盖自动气象站可能遇到的环境条件。其温度控制偏差小于0.05℃,温度调整范围为-20~50℃;气压控制偏差小于0.1hPa,气压调整范围为500~1100hPa;湿度调整范围为5%~95%,不确定度为1.5%。该装置产生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值的仪器测量是直接用测量基准进行校准的。

5.开发考虑计量溯源性的用于历史和未来温度资料协调处理的计算模式

该项目主要针对的是历史气候资料的不均一问题。为了改进历史资料序列,需要对不同时期由于采用新的协议对气候资料的影响进行最优估计;同时,还要在模式中考虑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为了获得气候评估所需的时间序列资料的修正值,必须要用最新的统计技术或新的程序进行统计均一性试验和时间序列均一化处理。MeteoMet计划研制一套数学软件模式,用来从计量学测量和不确定度的角度,对时间序列历史资料进行模式化处理。该项目由多个欧洲计量单位负责,具体研发内容包括:由捷克计量院和斯洛伐克计量院负责开发克服历史观测资料地点和时间的不均一性的方法。该方法基于对历史资料的认识和MeteoMet计划其他相关部分研究结果的数学软件模式。该方法可以根据国际温标的演变,重新计算温度值,并包含B类不确定估计;依据对测量方法、观测仪器等方面现有的知识,按照历史资料的质量,对部分或整个资料集进行加权处理。将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包含在对温度趋势的评估中。由挪威计量局负责对该模式进行测试,对取得的进步和遇到的问题进行评估。

三、结束语

本文对欧洲MeteoMet计划进行了简要介绍。MeteoMet计划并不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计划,但它从保证气候观测资料计量溯源性的角度,在新仪器研制、校准方法、历史数据评估、观测资料质量保证等方面开展了非常有意义的创新性工作,为计量学与气象学的相互促进,特别是将计量学的关键理念、技术和方法,具体应用到相关的气象科技工作,提供了一个鲜活的实例。该计划从两方面给我们以启发。首先,MeteoMet计划显示出计量工作可以在气象科技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我国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气象计量工作体系。但是,气象计量机构开展的工作主要是对气象观测仪器进行法定的计量检定工作。当今国际计量学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气象界也对计量学有了新的需求。欧洲MeteoMet计划,为气象计量工作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应用计量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促进气象科技工作发展的范例;同时,MeteoMet计划为有关气象科技工作,特别是气候资料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展示了一个可能的新途径。目前,我国气候资料分析中采用的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与计量学所采用评估A类不确定的方法相类似,也有用到不确定度概念的。但是,真正用到符合计量学意义的如计量溯源性、测量不确定度等的概念、技术和方法的工作不多。通过对MeteoMet计划的了解,可以发现在气候资料分析等工作中,科学地采用计量学的一些技术和方法,可能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的一个有益途径。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为了应对国家对扩大教育开放的要求和加强高校国际化办学的需要,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以应用气象学专业为例,探讨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引进英文原版教材,从讲解科研论文结构入手,训练学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提高学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水平,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培养国际化的应用气象学专业高级人才。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 气象科技英语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8(a)-0132-03

Course Construction o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the Major of Applied Meteorology

Xiao Wei Wang Wei Zhang Mi Zhao Xiaoyan

(College of Applied Meteor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210044,China)

Abstract:To meet the country’s demands to expand the opening-up of education and to improv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operation in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on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imperative. Taking the major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s an exampl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 for the course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To train the students to senior personnel in Applied Meteorolog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ose classic textbooks in English writing by some famous scientists should be introduced; 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manuscript, exercises on reading literature, writing manuscript and communicate i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in English should be conducted.

Key Words:Applied meteorology;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urse construction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别强调“扩大教育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交流合作水平。为了落实该纲要,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计划》的通知,决定依托高校整合提升并建设认定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成为教育部首批立项建设的三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之一。其中,应用气象学是“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应用气象学是大气科学专业的重要分支,重点是将气象学的理论应用到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如农业、环境、水文、航空、军事和医疗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专业,始建于1960年,2002年更名为应用气象学专业,为中外气象部门培养了一大批应用气象学业务骨干和科研人才[2]。作为该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

为了应对国际化挑战,有必要推进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科研工作国际化水平的提升,而科技英语课程就成为教学改革中首当其冲的关键课程。科技英语(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是专门用途英语的一种,是指用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一种英语文本。与基础英语不同,科技英语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明显,强调客观事实或过程,使用专业英语词汇[3]。对于本科生来说,《气象科技英语》一般设立在大三或大四,此时学生们的基础英语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专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气象科技英语》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而对于研究生来说,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都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阅读英文文献、撰写英文论文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交流是对科研技能的基本要求,《气象科技英语》课程对于全面提升研究生们的这些科学技能应该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该文结合作者们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实践,以应用气象学专业《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为例,提出将英文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相结合的观点,讨论如何从科技论文结构入手,结合专业文献阅读和英文论文撰写等实践,全方位提高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科技英语水平。

1 英文原版教材和本土教材相结合

要提高《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引入权威的英文原版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很多英文原版科技论文写作的教材是由一些著名科学家结合自己在撰写论文、申请项目和审阅稿件等科研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得出的科技论文写作的理论和方法,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ing Science――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4]、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5]和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Writing Successful Science Proposals》[6]等,这些数据既从写作规范方面介绍了科技论文的结构,又结合论文对比分析,内容深入浅出且注重细节,为初学者提供了权威的信息,这些书籍已经成为国外大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教科书。因此,在《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引入这些英文原版教材,能让学生们了解权威的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规范,相对于学习中文版本的科技论文写作教材,能做到事半功倍。

另外,随着气象学专业建设的发展,目前有一些针对气象学专业的科技英语教材,如《气象科技英语教程》[7]《气象科技英语阅读》[8]和《气象科技用语翻译》[9]等。这些教材以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为例,详细给出了专业词汇的中文和英文表达方法,讲解了科技英语的语法特征,并提供了很多阅读和翻译的素材,为学习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素材。

2 学习科技论文结构

科学家扮演的角色是收集数据并将他们转化为对自然世界的理解。这一过程需要经历几个步骤:将仪器观测出的原始数据(Data)转变成有用的信息(Information),然后转化成知识(Knowledge),将这些知识综合以后产生新的理解(Understanding),即数据―信息―知识―理解[4]。以DNA结构的发现过程和遗传学的分子基础为例:1952年,Rosalind Franklin拍到了DNA的X射线衍生照片(Photo 51);基于这一照片,1953年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绘制出了DNA双螺旋型的分子结构;DNA分子结构的发现为遗传学提供了分子基础。在这个例子中,Photo 51是原始数据;Rosalind Franklin用数据构建了真实的结晶体DNA的原子结构,这是关键信息;Francis Watson和James Crick将这一信息转变为知识,即双螺旋结构;而最后一步是理解――用DNA分子结构这一知识解释分子复制和遗传。

要做到从原始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撰写出优秀的科技论文,需要掌握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华裔科学家Xuhui Lee教授曾反复强调:“科技论文写作最重要的是逻辑结构,其次才是语言。”科技论文中常常采用的是OCAR结构,即首先描述较大的科学问题和核心研究对象(Opening);形成一个有趣的的科学问题(Challenge);描述研究方案,开展科学研究,展示科研结果(Action);向读者展示通过研究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何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Resolution)。而大部分科技论文通过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来展示上述结构。另外,根据的需要,也有其他论文结构可以使用。

《气象科技英语》课程有必要通过课程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科技论文的基本结构,并通过阅读文献深刻领会,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在撰写论文时做到逻辑结构合理。

3 英文文献阅读

科研创新的前提条件是对国内外科研动态的掌握,而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大部分科研成果是发表在英文期刊中的,因此,英文文献的检索和阅读能力就成为科研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

3.1 科技文献检索

(1)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

了解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是科技文献检索的重要开端。首先,要向学生们介绍该专业相关的主要文献数据库,对于应用气象学专业来说,主要文献数据库包括:美国地球物理联盟AGU系列期刊、欧洲地球物理联盟EGU系列期刊、美国气象学会系列期刊等。其次,需要让学生熟悉文献检索网站的使用技巧,如Web of Science和Google学术等。再次,指导学生调研该校图书馆购买全文的权限,并探讨利用网络资源获得更多文献全文的方法,如ResearchGate等。

(2)探讨论文检索技巧。

在科学研究的不同阶段,检索论文的方式有所不同。首先,在初期探索阶段,引用频次是判断重要文献的很好的参考指标。在此阶段,可以通过关键词筛选出几篇经典文献,通过向前和向后检索的方式,查找它们都引用的论文,以及同时引用它们的论文,即为相关性高的文章。其次,在已经开展研究的阶段,可以通过关键词检索、间接检索、咨询专家等方式获得需要的文献。在应用气象学专业的《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具体研究方向或者感兴趣的方向,训练学生检索文献的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3.2 英文科技文献阅读

阅读英文文献没有捷径。很多初次阅读英文文献的同学喜欢先翻译再阅读,比如把专业名词翻译成中文,或者在头脑中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根据笔者的经验,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先翻译再阅读,既影响阅读速度,又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利于养成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所以,在《气象科技英语》课程中,有必要鼓励学生们从一到两篇熟悉的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入手,激发学生阅读英文文献的兴趣,训练其阅读能力,培养其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总之,阅读英文文献,痛苦的过程不可避免,贵在坚持。

4 科技论文撰写

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撰写科研论文。通过阅读著名科学家的论著,不难发现大多数著名科学家不但思考深入、创新性思维强,而且善于深入浅出地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观点。因此,科学家,应该也是专业的作家。

要想真正地提高写作水平,唯一方式的就是写作。在《专业英语》课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1)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篇论文,改写,再改写。(2)分析已经发表的论文。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文章的写法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养成评价论文的习惯,培养对写作方法的敏感性。(3)给出一些范例,请学生针对句子结构、单词使用和语言等设定的主题,对这些范例重新编辑。

5 结语

要想真正地掌握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就需要从权威的英文教材中学习;要想真正地提升英文文献阅读能力、了解国际学术前沿动态,就需要从优秀的英文文献中学习;要想提高科技论文的撰写能力,就需要不断地写作和改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气象科技英语》课程的任务重点不应该放在教会学生如何翻译一些专业词汇或者翻译一些文章段落,而应该让学生先了解科技论文的逻辑结构,培养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让学生学会从经典书籍和文献中学习科技论文写作,从而培养本科生把基础英语应用到专业学习的能力,提升研究生在英文文献阅读、科技论文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13-37.

[2] 杨再强,申双和,景元书,等.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0.

[3] 任瑞.科技英语――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衔接[J].高等建筑教育,1997,23(4):47-48.

[4] SCHIMEL J.Writing Science:How to write papers that get cited and proposals that get funded[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2.

[5] DAY R,GASTEL B.How to write and publish a scientific paper(Seventh Edi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2.

[6] FRIEDLAND AJ,FOLT CL.Writing successful science proposals(Second Edition)[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9.

[7] 寿绍文,姚永红,寿亦萱,等.气象科技英语教程[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8.

[8] 周幼华.气象科技英语阅读[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以下简称CNKI)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我国学术期刊文献的权威性检索工具[1]。本研究选择1981—2010年CNKI为数据源,以城市气象学全部文献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1.2研究方法

CNKI提供了多种检索途径。其中,篇名和关键词途径检索能满足绝大部分检索需要且检准率相对较高[2]。对本次检索而言,城市气象所涉及的交叉学科众多,且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才有了正式研究,迄今为止发文量较少。因此,从确保检全率和检准率考虑,本研究选取关键词检索途径来对城市气象学相关文献进行检索。首先进入CNKI,设定检索时间为1981—2010年,检索式为“主题=城市气象”,选择“模糊”。然后在得到的搜索结果中排除非论文(例如会议记录、短讯、学术动态等)及与城市气象不相关的论文,得到一个最终搜索结果。以上述结果为基础资料,对历年论文、作者、高频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并将1981—2010年分为三个时段,每10年为一个时段,对每个时段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绘制知识图谱,最后得出结论。基于关键词的共现分析原理[4],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3],以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及BICOMB软件为工具,制作知识图谱并对各项特征值进行测量分析。2结果与分析2.1论文数量逐年变化特征分析经初步检索,1981—2010年CNKI所收录的城市气象学相关文献为3394篇,经过筛选,去掉其中的非论文、低相关度论文和重复论文后得到研究论文2381篇。论文数量逐年变化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城市气象学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是逐年递增的,尤其是2000年以后呈迅速增加的趋势。前十年是萌芽阶段,论文数量较少;中间十年为缓慢发展阶段,论文数量逐渐增加;到后十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数量迅速增加。论文数量的变化趋势表明了城市气象学这门学科正在快速的发展,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2.2论文作者分布

在2381篇城市气象学研究论文中,共有4870位作者,论文数量在9篇以上共有26位。其中,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蒋维楣38篇,排第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胡非次之,30篇,他们是城市气象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高产作者。

2.3关键词共现社会网络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主题的浓缩,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而相关文献的各关键词之间相互具有着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密切[5]。共现文章数量越多,这类关键词“距离”就越近,被关注的程度也越大,即说明这类关键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如果这类关键词词频不断攀升则说明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如果两个关键词从未组合在一起,则可能是目前研究的空白[6]。因此,利用BICOMB软件输出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再将二值矩阵的关键词共现数据转化为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并从网络图的中心度角度展开分析与探讨。

2.3.1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三个时段城市气象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图分别见图2、图3、图4,图中的线条越粗代表共现次数越多,圆点越大代表词频越高。从图2中可以看出,1981—1990年间城市气象的研究热点是大气污染,与大气污染有关的大气污染物、污染物浓度等,都是重点关键词。另外城市热岛是另一大研究热点,尤其是对城市热岛现象及热岛强度的研究。城市大气逆温也是一个重点研究方面,逆温强度、辐射逆温等均是该方面的重点关键词。从图3中可以看出,与1981—1990年比较,1991—2000年城市气象研究的主题范围有所扩大,城市气象灾害研究的文章逐渐增多,包括城市火险、酸雨、雾(平流雾、辐射雾)、城市防洪等,气象服务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另外,数值模拟在城市气象研究方面也开始发挥作用。从图中还可看出,城市气象灾害和城市气候研究是这十年研究的热点,对城市热岛的研究依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大气污染的研究热度虽然不如前十年,但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从图4中可以看出,与前20年相比,无论从涉及的主题范围还是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网络方面都更加复杂。RS和GIS在城市气象方面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而在大气污染研究方面,PM2.5、PM10、SO2、O3等的探究越来越多。城市气象灾害方面,对沙尘天气的研究日益增加。城市气象服务方面,人体舒适度的研究开始受到重视。空气质量、气象灾害、城市热岛成为2000—2010年城市气象的研究热点。

2.3.2高频关键词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点之一,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网络中处于什么样的中心地位或者具有什么样的权力是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7]。比较常用的中心性指标包括度值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度值中心度利用网络中某个节点与网络图中直接连接的节点个数来度量该节点的中心性。本研究中的度值中心度则反映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共现频率越高,度值中心度就越大,说明这些是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中间中心度通过某个节点处与其他节点对最短路径的条数来衡量该节点对资源的控制能力。即反映某个关键词对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其他关键词的影响力,中间中心度越高,其影响能力也就越大。接近中心度用来衡量节点之间的亲近程度,反映关键词共现的可能性,接近中心度越大说明越不容易与其他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7]。有时,接近中心度测量的结果没有中间中心度测量的结果精确[7],而经分析,本研究中三个时段内各高频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均很小,故仅选取度值中心度进行分析。1981—1990、1991—2000、2001—2010三个时段中高频关键词度值中心度统计结果见表1、表2、表3。

从表1中可以看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气象条件、污染物浓度、风速、城市热岛等关键词度值中心度最高,是1981—1990年城市气象研究热点。另外,期间城市气象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整体中心势很小,为6.00%,说明整个网络的集中程度差,较为分散。表2显示,气象条件、气象灾害、城市气候、城市热岛、酸雨、大气污染等关键词度值中心度最大,表明它们在整个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是1991—2000年的研究热点。期间共现网络的整体中心势也很小,为4.31%,说明整个网络的集中程度也很差。

从表3中可以看出,空气质量、城市化、气象条件、暴雨、城市热岛、气象灾害、PM2.5和PM10、大气污染等关键词的度值中心度较高,是2001—2010年间的研究热点。期间共现网络的整体中心势同样很小,为3.76%,说明整个网络也很分散。

对比表1、表2、表3发现,大气污染、城市热岛一直是城市气象学研究的热点,1991年后气象灾害方面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三个时段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的整体中心势都很小,可能是由于城市气象学多为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内容较分散,从而导致网络图的中心性不强。

3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城市气象相关论文的数量、作者进行统计分析,以及绘制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并对其中心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近30年来,城市气象方面的相关研究逐步增加。1981—1990年为城市气象学研究的萌芽阶段;1991—2000年为缓慢发阶段;2001—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并有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趋势。蒋维楣、胡非等人是城市气象研究的高产作者,对城市气象研究起着领军作用。

(2)大气污染、城市热岛一直是城市气象学研究的热点主题。1991年后气象灾害研究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热门的研究方向,包括酸雨、城市火险、城市雾(平流雾、辐射雾)、城市暴雨等。近10年大气污染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SO2、O3、PM2.5、PM10等对城市大气污染的研究,沙尘天气灾害研究有所加强。城市气象服务研究在1991—2000年间开始受到重视,近十年“人体舒适度”研究进一步加强。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中的中国成员

1.荣誉会士吴国雄,天气和气候动力学家,出生于1943年3月20日,广东朝阳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男,1943年3月生,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气象系。1979年到198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学习和研究,获博士学位。1983年至1984年应聘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工作,为访问科学家。1989年至1991年受聘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球流体力学实验室(GFDL,任高级访问研究教授。一直从事天气动力学,大气环流动力学,气候动力学的研究。1993~2000年任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主任,现为LASG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IAMAS委员会主席,中国IUGG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气象和大气科学协会(IAMAS)执行局副主席,国际联合科学委员会(JSC)委员,Adv.Atmos.Sci.科学杂志主编。曾任国际“气候变化和可预报性计划(CLIVAR)”科学指导小组成员,“全球能量和水分循环试验计划(GEWEX)”科学指导小组成员。吴国雄在天气和气候领域的研究中成果颇丰,主要贡献如下:在国际上首创倾斜涡度发展(SVD)理论;证明了创新的原始方程中的无加速定理;证明了大气运动动力强迫和热力强迫的调配率;系统研究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总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首次证明区分地形不同作用的“临界地形高度”,指出亚洲季风爆发应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创新性气候动力研究,揭示中高纬度和热带海洋气相互作用差异的机理及厄尔尼诺影象台风频率的机制;发展饱和湿空气动力学等。2012年的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理事会上,中科院大气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国雄院士被理事会成员一致推选为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不仅认为吴国雄的当选反映了他在国际气象舞台上所取得的巨大学术成就,还对吴国雄与英国气象界的密切合作交流给予高度认可。

2.会士(1)叶笃正。气象学家,出生于1916年2月,天津人。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早期从事大气环流和长波动力学研究,继C.G.罗斯贝之后,提出了长波的能量频散理论,是对动力气象学的重要贡献。50年代,他和Flohn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热源的见解,由此开拓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研究。1958年与陶诗言等提出了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笥突变,引出对此一系列的研究。60年代对大气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自70年代后期起,从事地-气关系和从事并倡导全球变化的研究,是“八五”国家重大基础项目《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叶笃正在国内外共145篇,专著12部(1945年-2003年)。其中被SCI核心刊物收录18篇,共被引用520次;国内论著136篇被引用743次(1989年-2001年)。1982年,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由于叶笃正的杰出贡献,他曾于198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于1995年获得第一届何梁何利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2003年被世界气象组织授予第48届国际气象组织奖(IMO)。(2)李建平。研究员,男,1969年5月生。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李建平研究员在非线性气候动力学与可预报性、环状模及其影响、季风动力学及其应用等方面做出了系统性的创新成果,在国际、国内相关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成果被称为“李定理”、“李-曾指数”、被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业务使用及《自然》(Science)杂志评为“研究亮点”。现任国际气候学委员会委员(IC⁃CL),国际动力气象委员会(ICDM)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2010年,当选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士。

3.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主编周天军,1969年生,山东龙口人。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气候模拟、海气相互作用、亚澳季风变率和东亚气候变化研究。周天军主要学术成果有:围绕东亚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机理,系统开展季风变率模拟研究;围绕东亚季风和亚澳季风年际变率的机理,揭示对应ENSO衰减年和发展年的两种东亚季风年际变率主导模态及其海气相互作用过程;合作发展多圈层耦合的LASG/IAP气候系统模式、LASG/IAP区域海气耦合模式;系统开展东亚气候变率分析诊断研究等。应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uarterlyJournaloftheRoyalMeteorologicalSoci⁃ety(简称QJ)主编、利兹大学地球和环境学院DougParker教授的邀请,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SG国家重点实验室周天军研究员担任QJ的编委,任期5年。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季刊QJ的编委会组成,包括两名主编(ChiefEditor,目前由利兹大学DougParker教授和牛津大学LesleyGray教授担任)和大约25名编委(AssociateEditor,简称AE)。AE的职责是为来稿指定审稿人、负责对每一轮评审结果向主编提供建议。

二、我国气象科研组织的成果、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成果(1)重视科研创新能力,使科研能力得到提升。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中国气象局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司长罗云峰认为:气象现代化工作的重点任务迫切需要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引领。“一院八所”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近两年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科研能力得到提升,科研基础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2)科研经费投入快速增长,为科研机构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良好条件。充足的科研经费是科研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评价各科研院科研成果的指标之一。改革后的“一院八所”无论是课题总经费还是科研人员人均课题经费都有了较大的增加。“一院八所”之一的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的课题经费变化也反映了这一趋势:课题经费从1999年的82.1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078.8万元。

2.存在问题(1)与人民联系不够紧密。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之所以能存在许久且成为世界顶尖气象组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可以吸引世界各国优秀气象人才的加入。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的本质是气象慈善组织,其组织没有法定收入,非常依赖其成员和支持者通过订阅和捐款来支持其慈善项目的工作。与之相比,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显得比较单一。气象科研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业,但在我国,气象科研事业鲜为人知,气象科普体系不健全。从资金来源看,我国的气象科研事业几乎完全由政府投资,很少有来自社会捐助,这对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在我国,虽然有如吴国雄、叶笃正一般心系祖国气象事业的伟大人才,但气象人才对于气象科普工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我国目前也没有成熟的、相对完备的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机制,还存在着一些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问题:气象科普队伍建设体制不完善;气象科普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原创内容少,缺乏创新意识;体制制约,人才未尽其用。(2)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高。我国科研成果整体水平不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篇数较多,但高质量论文少,被引用次数少;另一方面,科研成果与业务的联系不紧密。从2009年到2014年,我国与气象有关的全部期刊论文有38336篇,从这个数据看,我国气象科研发展是发达的,但其中SCI和EI论文只有1001篇,只占全部论文的2.6%,而且很多科研成果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从总体上看,我国气象科研与为提高气象业务应用水平和拓展服务领域提供科技支撑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研究所所提供的科研成果数量还不能满足多轨道气象业务的需求;一些科研成果的质量不能满足业务化的要求。

3.改进措施(1)动员人民群众。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体,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若能动员人民群众为气象事业服务,则我国气象事业的前途是不可估量的。动员人民群众的前提是让人民群众了解气象,这便要求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气象科普工作,要将气象科普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规划发展,为其建设一个较为完整的机构体系,使人民了解气象,才能从人民群众中得到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国气象科普事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今我国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气象科普专业化人才稀缺的问题,对应这一问题,我国现阶段应该大力发觉兼职人才,加紧气象科普相关理论的研究,推动高水平气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以便为人民提供气象方面的专业知识。(2)提升科研工作者的整体水平。科研工作者的整体水平对科研成果的影响是巨大的。英国皇家气象学会成为国际权威气象组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选择人才的模式。在我国,名校加上高学历往往足以成为进入气象科研部门的通行证,这套用人机制将许多有创新能力、有足够气象专业知识的人才拒之门外,而使一些读死书、死读书、按部就班的人员进入了科研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相比之下,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的选人制度显得更能有效的集中顶尖人才,学历、工作经验、会士推荐三者齐备才有进入学会的资格,使其的气象事业始终走在世界前列。英国皇家气象学会的人员评定、运行机制等有很多值得我国气象部门学习借鉴的部分。叶笃正、吴国雄等为中国学者进入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开辟了道路,一方面,我国学者需要向这些杰出气象科学家看齐,进入世界顶尖气象组织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气象部门需要向这些国际顶尖气象组织学习,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顶尖气象组织,吸引国际气象人才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服务。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气象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131-02

随着气象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环境保护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气象、天气的发展和研究越来越成为学术界的焦点[1]。《气象学》,是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基础[1];实践教学是本部分内容的重要组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应放在同等的地位,实践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不断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做好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应着眼于国家发展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1-3]。

全国各高校都对本校的《气象学》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调整。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地理科学专业、水文与水工程专业都有气象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实践教学是气象学教学的重要部分,是巩固专业能力、加深专业知识理解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如何在现有实践教学条件下,合理协调整合相关教学资源,达到气象学相关实践内容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在做好气象学相关内容教学的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做到相关知识的自然衔接,是近期我们重点考虑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剖析

从专业课程《气象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内容来看,无论使用的是哪种教材,都涵盖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三部分内容,只是不同专业在课时安排上有所区别;三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紧密相关,特别是前两部分,理论性强,有很多难点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实践教学,能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气象学作为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内容紧密相关,比如,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中的水文学、植物学地理学、土壤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综合自然地理学、环境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都有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这些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气象学教学的目标

从实践教学的角度,《气象学》实践教学的目的如下:

1.基本技能。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技能,例如:大气温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观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自我学习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综合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撰写科研论文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3.创新能力。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强化教学实践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1.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我们要培养和造就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

2.以任务驱动教学实践性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能力应放在首位,教学过程中应精心设计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实践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气象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课程的学习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而且贯穿在学生的生活中,随时发生的相关事件就是活生生的案例,通过这种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优秀的实践课程教师队伍配备应以实验室(或实习基地)为平台,通过培养和引进专职或兼职实验教师,负责本实验室(实习基地)课程的授课工作。

5.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在整个体系中起支撑作用[3]。根据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是实验室、实习基地。(1)实验室建设。现有气象观测与模拟实验室主要是一些传统仪器设备,应增加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让学生能掌握最先进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2)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包括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基地建设即建设地面气象观测场。

四、实践教学实施

根据课程实践教学的实际,实践教学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知识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因此,实验教学可以设置多个实验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2.实习。实习环节,主要使学生利用掌握的相关知识,对天气、气候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年的认识实习和综合实习均可安排气象学相关内容。

3.毕业论文、SRT等。充分利用毕业论文、SRT等实践环节,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对本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进行指导,让学生利用所学课程知识,对各种天气、气候现象、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培养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

五、实践教学中存在问题

1.实践场地、教学设备不充足。由于各方面的因素,《气象学》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大多不足,只依靠简单的常规仪器设备,短时间的实践教学,不能满足课程的实践教学特点,校内实习基地(气象园)建设是满足气象学实践的基本条件,有了气象园,有了基本的实践教学设备,学生的实践教学才能够真正走上正轨。

2.实践教学的考核体系不健全。气象学实践教学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缺少较强的实践教学队伍,这都会影响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效果。

3.学生忽略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由于专业实践的要求不同于气象相关专业,学生对本课程的实践不是很重视,这也与课程的实践体系的不完善有一定关系。

4.实践过程与相关课程教学的衔接不完善。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课,实践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他课程的教学需求,这需要《气象学》课程的教师能全面了解整个专业课程的配置及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了解专业课程的对相关知识的需求,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及实践,做好与专业课程的对接。

六、结语

资源与环境学院三个专业中有“气象学”相关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结合社会需要和学生要求,不断完善《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教师重视实践教学的理念,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加强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做好《气象学》相关课程实践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衔接工作,提高实践性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教学的模式,完善实践教学的体系,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融合,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3];通过有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课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一套具有示范性且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改革《气象学》课程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毕业论文等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好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条件,并为学生的开放实验、大学生科技训练计划(SRT)和其他科创项目等提供形式多样的有效指导,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王志,廉丽姝.高师气象学与气候学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探究[J].高教论坛,2014,(11):59-61.

[2]高西宁,刘江,殷红,等.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125-128.

[3]韦雪艳,吴钟元,等.多方法―多水平人文本科创新人才的“实践培养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2,(4):100-102.

The Research on Practical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xperience of Meteorology

GAO Wei-dong,JIANG Wei,ZHOU Bao-hua,SHAO Feng-luan,YANG Li-yuan,XU Li-rong

(The 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University of Ji'nan,Ji'nan,Shandong 250022,China)

Abstract:A meteorology practic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which adapt to development and requirement of society must be finished. The practical education mode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to train the ability of active exploration and autonomous learning;The better curriculum practical conditions,and the better team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The practical education of this curriculum effectively integrat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practice,graduation thesis,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and so on,which link to practical teaching,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basic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skills.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7篇

绘一道气象人亮丽的彩虹

章淹是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天气预报员,也是中央气象台第一位气象预报组长。章淹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父亲章廷谦是和鲁迅同时代的作家,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培养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爱科学的情怀。

八年抗战,章淹亲历了日机不断的狂轰滥炸。她发现天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飞机的轰炸,于是感觉到气象科学也很重要,抱定做个好气象人的信念,从此开始了她的气象生涯。1947年,章淹从清华大学气象系毕业,进入华北观象台工作。

1949年解放后,才做了一年多预报员的章淹接受了开国大典的天气预报任务。她为此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尽量做好准备。一心想尽职做个好的气象人,不辜负党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与信任,尽全力完成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1956年中央气象台成立了天气研究室,章淹从预报组调出,逐渐转向科研与教学工作。

一谱一曲雨中人 一点一滴书华篇

转向科研工作的章淹,长期从事暴雨理论与应用教研的开发。1958年,章淹首次提出我国客观化的大范围定量降水数值预报并开创了我国气象观测站增设预报业务之先河。她与水文工作者合作先后开展了设计洪水、中国设计暴雨(点面关系、雨型及季节变化)研究”论证(2006)、“特大暴雨移植与水库安全”的精细气象创新研究,以及暴雨极值调查与强烈暴雨洪水的水文气象审查等工作。

1978年,她提出我国独创的“波谱分析强雨中期预报”方法,分析出有效波动及其与降水等的关系,为保障葛洲坝水利枢纽重大建设的安全等作出贡献。70年代后期,她带领小组展开“暴雨与防汛抗旱”有关重点问题的研究,首次在长江中下游等地协同提出新开创的暴雨时空分布与水旱变化等结合的预报,并提出具有重要防洪意义的“致洪暴雨”新概念及其数学表达式。

1979-1985年,章淹主持“长江流域(包括淮河中下游与钱塘江流域)暴雨与预报”重点项目的科研工作。1983-1984年,章淹提出以数值模式预报(M)和增强诊断预报(D)及云(C)的变化(雷达和卫星等探测)相结合的“M、D、C、暴雨预报方法”。

艰辛耕耘 无私奉赠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数十载来,章淹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励。其“长江流域暴雨及预报”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暴雨预报》国家气象局1992年科技进步(推广)二等奖,“首都自然灾害综合研究”获北京市1994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台风、暴雨预报警报研究”项目中,她负责的“减轻台风雨时暴雨灾害”项目,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重大科技成果奖,以及1996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其专著3本,编著论文集9册,在国内外150余篇。获得的个人奖有1979年全国“三八”红旗手、1987年北京市先进教师、1989年全国气象部门劳动模范、1990年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5年北京市劳动模范等。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搭建平台,促进交流,培养人才,落实战略

1.*6年1月24日,气象学会和自治区气象局在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召开了新春知识分子座谈会。自治区气象局副局长、学会副理事长魏文寿参加会议并向全疆的知识分子新年祝词,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努力,进一步推进*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2.根据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召开第六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要求,在全疆范围内组织推荐了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沙漠气象研究所的杨莲梅、艾力和阿克苏气象局的张俊岚被得到推荐,并在5月底参加了中国气象学会和中国气象局在长沙举办的研讨会,在大会上作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3.组织完成了自治区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审上报工作。经气象学会评审,我区气象部门共有13篇论文上报科协,参加优秀论文评奖。

4.根据自治区科协的通知,组织开展了第三届*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推荐与评选工作,经组织评比,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马禹作为*气象部门青年科技奖候选人被得到推荐。

5.根据*气象学会的推荐,区局史玉光局长当选为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十六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魏文寿副局长、兵团气象处胡寻伦处长当选为理事。

6.为了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积极参与了自治区科协今年8月在伊犁和阿克苏开展的“科技伊犁”和“科技阿克苏”活动。根据活动的要求,推荐气候中心的毛炜峄和伊犁州气象局的蔺波两位高工分别参加了阿克苏和伊犁的科技咨询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当地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7.8月20-22日与中国气象学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在乌鲁木齐联合举办了*6年学术年会。来自全国各地6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此次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各方面的称赞,并对今后与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的进一步合作打下了基础。

8.为了活跃我区气象部门学术交流氛围,促进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11月中旬组织举办了“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主题的*6年*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全疆各地州市气象局和直属单位60余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学术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受到科技人员的欢迎。

9.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

(1)与业务处、沙漠气象研究所联合举办了美国国家天气雷达运行中心爱德华教授关于《美国天气雷达运行和维护》的学术报告。

(2)与自治区人影办联合邀请气科院陈万奎研究员和张家宝研究员做了人工影响天气方面的学术报告。

(3)各专业委员会根据各自领域气象科技发展的情况,通过各种渠道邀请中外专家举办了16场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加强了交流,活跃了学术气氛,促进了科研工作的开展。。

10.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气象科技大会上,气象学会精心设计报送的*气象局两项“十五”科研成果展板,参加了中国气象局“十五”科技成果展览。

二、落实《科普法》,扩大宣传面,多种形式加大科普力度

1.举办了“3.23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围绕宣传贯彻国务院3号文精神及气象日的主题“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动员全疆各地、州、市气象学会,开展了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宣传和纪念活动。主要的活动内容有:

(1)在区局组织召开了“纪念3.23世界气象日”座谈会,自治区人大、政协、科协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区局史局长做了主题报告,自治区人大买买提明.扎克尔做了讲话,座谈会上请区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分别就3号文件、我区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及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等方面做了报告,各单位代表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有十家新闻单位前来采访。

(2)组织乌鲁木齐气象学会和有关直属单位在人民广场开展了外场宣传纪念活动,通过宣传标语、展板、发放宣传材料、讲解气象知识和解答市民的提问等形式,营造了比较热烈的宣传氛围。*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单位进行了采访报道,并在电视台和报纸上进行了报道。

(3)在“3.23”前后一周,开放各气象科普基地和气象台站,向公众开放时间,使社会公众特别是学生等参观人员络绎不绝,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4)组织影视中心制作的纪念短片,在电视台进行了多次播放,扩大了社会宣传面。

(5)地州市气象学会也开展了有声有色,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通过座谈会、学术交流会,走上街头开展宣传、发放宣传材料、走进校院、开放科普基地和接受媒体采访等活动,达到了很好纪念和宣传效果,参观各气象台站和科普基地的公众人数接近8000人次。乌鲁木市气象局还接待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市盲人学校的学生,他们手拉手,用数码录音机记录,用手触摸,场面十分感人。

2.在全国科普日期间,结合《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实施,动员全疆气象学会组织开展了以“预防疾病,科学生活”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主要有:

(1)在区局组织举办了科普报告会。邀请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范旻和*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谭艳梅分别做了题为“现代营养与人类健康”、“天气变化与人类健康”的专题科普报告。参加报告会的有科技人员、机关干部、离退休人员及新闻媒体的记者100多人。

(2)组织开放乌鲁木齐地区各科普教育基地,包括气象台、卫星站、市气象局等,接待公众1000人以上。

(3)组织动员各地州市气象学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包括科普讲座、广场科普宣传、开放科普教育基地、邀请当地政府领导参加科普宣传活动等,参观人数接近5000人。同时,利用媒体网络进行了气象知识宣传,使科普日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组织开展了专家进校园活动。为了加强学会的科普工作,扩大气象部门的影响,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在学校组织开展了专场科普报告会。10月份组织安排自治区气象台预报员李如琦来到乌鲁木齐市第七中学为300多名师生做了天气预报方面的专场科普报告。11月份组织联系气候中心刘宝等3人在乌鲁木齐市成人教育学院为乌鲁木齐市30多名中学地理老师做了*气候知识科普报告,此次活动受到好评,为气象部门赢得了荣誉。

4.加快区局科普馆建设。为了早日建成区局科普馆,发挥全疆科普龙头作用,今年以来,探索科普馆建设的新路子,多次与科协协商,希望*科技馆提供场地,区局投资建气象展馆,目前此项工作有了一定的进展。

5.学会组织推荐的科普先进和优秀作品受到表彰。根据中国气象学会“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气象科普作品评奖活动的通知”要求,气象学会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了评选活动,推荐上报的科普先进集体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科普先进工作者和田地区气象局的岳提库尔,*气象科技服务中心和区人影办制作的优秀影视作品《天鹅的乐园》和《专家谈人影》两部作品在中国气象学会第2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受到表彰,为*气象局赢得了荣誉。

6.今年,博州精河县气象局和乌鲁木齐市气象局白杨沟牧业气象试验站先后被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使我区正式命名的科普教育基地增加到了29个。为了加强乌鲁木齐地区的气象科普工作,结合白杨沟牧业气象站命名科普基地揭牌仪式,与乌鲁木齐气象学会联合召开了乌鲁木齐地区科普基地联系工作会议,各科普基地的代表交流了工作经验,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7.深入基层,开展指导,促进地州科普工作的开展和科普基地的建设。为了进一步了解地州气象学会的活动和科普基地建设情况,指导各地气象学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科普工作,学会于6月份对部分地州学会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指导。

8.加强了与兄弟学会的沟通和联系。今年以来,先后与地震学会和地理学会开展了联系,加深了相互了解,学习了办科普馆经验,并联合开展了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9.加强了学会“气象港”网站的工作。*气象学会网站――“气象港”(http//)运行一年来,发挥网络传播快、覆盖面广的优势,传播气象知识,推进学术交流与创新、活跃气象科技文化,为会员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开办的各栏目,以内容丰富、新颖,及时反映国内外科技最新动态,受到广大科技人员的青睐。在网上开展论坛,了解大家对气象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解答公众的提问。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到目前为止,“气象港”的点击已接近27000次。

10.4月份,自治区科协开展了学会工作调研,学会秘书处认真准备材料,向调研组一行汇报了气象学会近年来的工作和改革情况,学会工作得到了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其它学会的工作。

11.加强了防雷资质单位的管理,与防雷办共同考查了5家申请资质公司。

三、《*气象》期刊工作

《*气象》编辑部年内在办刊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期刊内容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为促进气象业务服务和为气象科技发展服务这个主题,充分发挥科技期刊优势和功能,着力策划,广开稿源,精心编排,及时传播和交流气象及相关学科科技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使《*气象》在本系统、本行业、本地区科技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气象》在办刊中,坚持编前审稿制,坚持责任编辑负责制,坚持常务副主编终审制,坚持发稿“齐、清、定”制和坚持“三校”制,明确了工序,明确了责任,同时又在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从而有效地保证了期刊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汉编部工作

汉编部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5期期刊的出版。共刊登论文、技术报告56篇;有关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的实用性文章12篇;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类的文章27篇;另外还有及时宣传各种会议、活动的报道简讯6篇,图片61幅。编辑部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积极向有关专家、学者约稿,丰富稿源,年内共收到稿件271篇。

2.维编部工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维文《*气象》期刊质量,今年,学会秘书处深入北疆部分地州市听取了少数民族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在原有的基础上,无论是在质量或版式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鼓励了作者、拓宽了稿源,丰富了期刊的内容,增强了期刊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完成了3期期刊的出版。

3.《*气象》期刊更名工作进展情况

经编辑部全方位的调研和征求意见,并经局领导研究决定,从*7年起,《*气象》将更名为《沙漠与绿洲气象》。期刊将从版式到纸张印刷等有所改变。现更名报告已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并在开展约稿工作。所做的具体工作主要有:

(1)对外协调、摧办。主要是国家新闻出版总暑和*新闻出版局的协调。

(2)落实新刊物的编委会名单。对中国气象局的院士和知名学者一一落实,共约40余名。

(3)为明年新刊物的正式出版积极约稿。现已落实撰稿人有7人,区局3人,国家局4人。

(4)撰写修改更名方案、报告及编辑部章程、征稿启示等8份材料。

(5)多次去印刷厂进行明年新刊物的经费预算,做出多种印刷费的预算。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年来,学会的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会改革进展较慢,没有大的突破;学会工作的社会化水平仍然不高,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专项经费投入不大,科普宣传力度需进一步加强;气象科技咨询工作开展不够活跃;学会作为学术交流主渠道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努力提高学术交流活动的质量,提高学术交流的吸引力,不断丰富和创新学术交流的方式和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自治区气象学会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学会按照社团组织发展的要求,开展了健康有益的活动,发挥了政府联系广大气象科技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今年以来,*气象学会模范地遵纪守法,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内部制度,规范运作程序,有强烈的责任和社会公信度,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学会作为社会民间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自律与诚信中求发展,求生存。面对大气科学的新发展和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为迎接西部大开发给气象学会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在理事会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进一步统一认识,开拓创新,遵循社团自身发展规律,深化组织体制和运行体制,积极探索学会改革发展新思路,把学会工作办得更具时代特色。

*7年*气象学会工作计划

常规活动的开展

一、与人事处共同举办*7年迎春知识分子座谈会

二、举办庆祝“3·23世界气象日”活动

三、参加自治区科协全国科普日活动。

四、组织召开常务理事会(上下半年各2次)

五、*气象学会换届选举。

学会改革

一、做好学会改革验收的准备工作。

二、做好更名后的《沙漠与绿洲气象》出版发行工作。

三、各项制度建立。

科普与夏令营

一、组织*7年全疆气象夏令营(内地)。

二、组织中学生参加全国气象夏令营活动。

三、举办科普旅游(乌市地区)

四、与科协协商在*科技馆筹建气象科普馆。

五、继续参加“大手拉小手”气象科普进课堂的活动。

六、全疆气象科普工作检查(下地州)。

七、参加各地州科普基地揭牌仪式。

1.《气象词典》

2.《气象科普手册》

3.《学会工作ABC》

4.编辑录制(维语)科普电视片

学术交流

一、组织科技人员参加各级各类学术年会(全国、中国气象局、自治区科协)。

二、举办*气象学会*7年学术年会。

三、各专业委员会举办不同类型的学术交流活动。

防雷与施放气球资格证办理

一、举办防雷(施工)人员培训班一期(上半年)。

二、举办防雷(检测)人员培训班一期(下半年)。

三、举办施放气球人员资格证培训班。

网站

一、继续办好“气象港”学会网站,优化栏目。

开拓与创新

一、积极开拓民间国际交流渠道,开展周边国家的学术交流。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应用气象学;农业气象;农学;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6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为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援”的战略目标。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文件中要求高校“贯彻教育方针,更新思想观念,拓宽专业口径,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这就决定了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1,2]。应用气象学专业是大气科学研究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气象学的原理、方法和成果应用于农业、水文、航海、航空、军事、医疗等方面,是与相关学科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学科,实践教学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必须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3,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前身是农业气象学专业,尽管在1998根据教育部决定将农业气象专业调整为应用气象学专业,专业内涵拓宽,但农业气象方向仍然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气象学专业所在的应用气象学院也是中国气象学会农业气象与生态学委员会挂靠单位[5]。针对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农业气象特色,我们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一、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科方向定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让学生掌握系统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应用气象学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遥感数据处理与应用技术、资源环境评价方法,能够在农业气象、生态环境监测调控、产业工程气象、城市气象、天气预报、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面向考研、出国和就业三个方向,培养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针对学生就业及科研优势,我们将专业的学科方向定位为:发挥农业气象的传统优势,把城市气象、交通气象、能源气象作为学科新的增长点,在设施农业气象、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精细农业气候区划方面成为优势的研究领域[5]。

二、更新课程体系,体现农业气象专业特色

作为全国农业气象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要为基层农业气象发展培养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为科研单位培养具有科研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在这种形势的要求下,我们每两年修订一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针对农业气象特色,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强调学生对气象与气候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更强调对农业和环境知识的掌握,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农学类课程。我们不仅开设了植物生理学、农学导论两门专业方向课程,还根据农业气象不同的研究方向开设了土壤学、设施农业概论等选修课程,设置农业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以加深学生对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和农业生产知识的了解;在开设生态学、环境科学概论两门专业选修课的基础上,课程设置同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开设气候变化与环境、生态系统碳循环等课程,向学生介绍全球变化及其环境相应方面的知识,满足学生今后在农业气象研究与服务中对各种知识的需要。通过相关农学课程的开设,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的生物学和农学知识,为生物气象学、农业气象学、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气象灾害学等农业气象方向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农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构建研究型与应用型人才二元培养模式

1.专业实践技能的构成。我们将应用气象学专业农业气象方向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分解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研究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基本技能主要强化学生的数理基础和较强的外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室内操作能力,教授学生对农业生物的观察识别能力,同时让学生具备简单的农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从事农业气象业务的基本技能,如田间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能力、作物生产操作技能、农业气象观测业务要求的基本技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技能等。研究创新能力是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加强教学实践课程和科研训练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和农学知识与技能后,结合农业气象学研究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农业气象研究,训练学生的试验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具有与其他学科显著不同的特点: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生命周期长,影响因子多;需要室内外试验相结合;需要较强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为此,我们将专业技能培养分为课程实践和综合训练两部分。课程实践以校内基地为基础,根据课程内容确定实践内容,如植物生理学的植物叶片叶绿素提取与理化性状分析、农学导论的作物生育期观察、土壤学的土壤耕层构造分析等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实践了解课程内容,掌握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训练环节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出发,一方面我们开设专门的农业生产实习实践环节,以学校内的农业气象试验站、应用气象实验室和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室为为依托,进行田间生产劳动与科技实践,由学生自己制定种植计划,完成农事操作和田间管理,进行农田小气候观测、设施环境调控、农业气象灾害防御等项目的观测与实施,完成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走出校园,带领学生到基层参观学习,让学生们了解农业生产现状以及农业生产发展对农业气象的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3.实践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在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起监控作用。结合农业气象方向特色,我们制定实践教学大纲,要求实践教学分为基本型、提高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其中基本实验项目应仅占所有实验项目的50%左右,年更新实验内容数达总数的10%,使实践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建立健全的书面记录和档案、统计资料,由专人分类收集和保管,由实验室主任进行检查、督促;建立包括各实践教学环节评价指标体系、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实践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在遵循应用气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厚基础、强实践、多层面”原则[6,7]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使学生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科研素质得到加强,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贡献,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名同学获得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中心、水利部水资源司、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主办“优秀湿地使者”称号,4名本科生分别在《干旱气象》、《北方园艺》、《江苏农业科学》、《安徽农业科学》等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4篇,每年都有多名同学获得学校暑期社会“三下乡”社会实践一、二、三等奖表彰,应用气象本科毕业生每年平均20%左右考取农业气象方向硕士研究生。通过对应用气象学专业农学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加强了学生农学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农业气象服务、生态环境调控、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专业高质量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6%,名列全校第一。

参考文献:

[1]于猛,单亦先,王绍兰,等.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5):126-128,139.

[2]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5-77.

[3]郑有飞.“应用气象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气象教育与科技,1999,49(1):30-32,35.

[4]景元书,申双和.应用气象专业建设的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2):65-66.

[5]江晓东,景元书,杨再强.突出应用气象学专业特色的农学类课程改革探讨[C]//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暴露论坛论文集(2010).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89-394.

[6]杨再强,申双和,景元书,赵小艳,江晓东.面向社会需求,应用气象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3):230.

[7]景元书,申双和,刘寿东.以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应用气象专业发展[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3):271-272.

气象学论文范文第10篇

高中时期,涂长望一方面努力读书,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上的爱国活动。他曾参加声援“五卅惨案”“汉口惨案”等反帝爱国活动,这在青年涂长望心中,深深种下了“爱国、民主、革命”的种子。

留学英伦

涂长望高中毕业后,在博文书院院长的推荐下转入上海沪江大学,师从美国著名的地理学家葛德石教授,从而对他教授的地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30年,涂长望毕业后回博文中学任理科教员,教物理、数学和地理,深受学生欢迎。同年涂长望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取湖北省官费留学,10月,赴英国就读伦敦大学经济地理专业。从此走上“科学救国”的寻梦之路。

从涂长望住的公寓到伦敦大学要经过伦敦气象台,在气象台的玻璃橱窗里展示着大幅天气图,人们从图上可以了解当地和世界各地的天气。远方祖国的风雨寒暑从图上也能查到。涂长望每当经过橱窗前都要驻足观看,从而引发转系攻读气象学的念头。他先是旁听世界著名气象学家沃克爵士的课程,以勤奋和优异成绩打动沃克教授,接收他为唯一的中国研究生,还赞许地说:“学经济地理来听气象课,这是明智之举。”

沃克教授研究的领域是大气环流,大部分为海洋区域的大气环流。他发现的一种低纬度环流,被命名为“沃克环流”。他还发现大气压力变化像海洋波浪一般振荡,称为大气浪动(现在称为大气长波或行星波)。他的成果举世公认。涂长望跟着导师学习,一步登上了当时学术的最高点。

两年后,涂长望获得帝国理工学院气象学硕士学位,其论文《中国雨量与世界天气》1934年发表于《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论文集》;颇具世界科学权威性的《自然》杂志也刊登了这篇论文的详细摘要。同年涂长望成为皇家气象学会的第一位中国会员。

涂长望出于对祖国抗御自然灾害的需要,决定以研究长期气象预报为主攻目标。这项研究在当时是很少有人涉足的尖端课题。这期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水灾,长江大堤溃坝,湖北武汉10多万人丧生,南方8省的灾民近一亿人。涂长望震惊、揪心,更深切认识到研究长期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决心早日学成为祖国、为家乡人民造福。

听召唤提前回国

涂长望在英伦留学期间,学识不断长进,政治上也日趋成熟。他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参加第三共产国际组织的各种活动,加入了英共华语组的“旅英华侨反帝同盟”,结识了不少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1934年,在中共党员杨秀峰和于炳然的介绍下,涂长望成为英国共产党华语支部党员(亦称中国共产党旅英支部)。

不久,中国南京北极阁气象台、中央研究院院长竺可桢看到吕炯寄回的《皇家气象学会论文集》中涂长望的硕士论文,求贤若渴,写信聘请涂长望回国工作。当时涂长望正师从利物浦大学罗斯培教授攻读地理学博士,还差几个月就毕业了。罗斯培也非常赏识这位东方学子,对他想提前回国深表惋惜。涂长望自己也渴望获得博士学位,但是对自己一直仰慕的竺先生的诚挚邀请不忍拒绝,毅然中断留学生涯,回国振兴祖国气象事业。

1934年秋,涂长望任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研究员。他在1935~1937年间,发表了数篇学术论文:《中国的雨量区域分布》《中国的水灾可以避免吗?》《东亚活动中心与我国水旱灾害的关系》《长期天气预告的物理基础》《中国的气候区域》《大气环流与世界温度》《大气运行与世界雨量的关系》《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

战火中从事科学研究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涂长望受竺可桢委托,负责南京北极阁气象研究所内迁。先从水路抵武汉,因战局所迫,不得已迁至重庆曾家岩。当时日寇飞机经常对重庆疯狂轰炸,研究所工作难以正常开展。但是,涂长望临危不乱,照样出科研成果。两年间发表了《中国的气团》《中国自由大气气候状况的初步研究》《中国高空探测的一些成果》,为当时的空军作战提供了气象依据,对中国的航空事业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应用价值。涂长望的工作精神和高度使命感得到竺可桢先生的赞扬和同行们的钦佩。

1939年,惹ǖ阶褚濉湄潭艰苦办学的浙大校长竺可桢,又将涂长望由重庆聘请到遵义任浙大史地系教授兼史地研究所副所长。三年期间培养了大批学生和研究生:郭晓岚、叶笃正、谢义柄、谢觉民、黄仕松、施雅风……他们日后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气象学家。涂长望爱生如子,生活上体贴困难的学生,送钱送衣物,还经常招待学生来家中吃饭,并以自己爱国进步的思想教育、影响他们,深得学生们的敬重和爱戴。

1945年,延安建立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气象台,其负责人正是涂长望当年清华大学的学生张乃召。气象观测网的建设由参谋长亲自抓。由于封锁延安,延安气象台极缺技术资料和专业书籍。正在重庆18集团军驻渝办事处工作的原清华学生――蒋金涛找到涂长望请求帮助。涂长望毫不迟疑,为延安气象台准备好一批气象期刊、资料和书籍,冒着特务盯梢、迫害的危险,亲自送到八路军办事处,得到的称赞。

上一篇:气象科技论文范文 下一篇:气象学与气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