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方案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2 17:30:05

实践方案规划

实践方案规划篇1

一、实践教学法概述

(一)实践教学法的内涵

实践教学法是指通过示范模拟、案例分析、目标分解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以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习知识和技能、形成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取合理的教学实践材料,然后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基础之上开展实践教学,进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二)实践教学法的特点

首先,实践性是实践教学法的基本特点之一。实践教学法强调学生亲身经历实践活动,从实际生活选取实践材料,进而从实践中生成知识,将所学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其次,实践教学法还具有现场性的特点。实践教学法注重与社会现实的交接,让学生接触仿真或真实的情境、资料,同时实践教学法还突破了传统的班级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拓展了教学组织空间范围。最后,实践教学法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每个实践环节都会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探索与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究中提升自己。

二、实践教学法的优势

实践教学法具有灵活的实践环境、丰富的实践内容以及多样的实践活动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品格的手段,在教学体制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实践教

学法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三、实践教学法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是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法中常见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游戏、小品、情景模拟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效果。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时,教师首先要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策划和准备相应课题,并且课题的内容必须具有目的性、典型性、真实性和启发性。然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设计场景情节,让同学们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时,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场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其中,扮演十年后的自己,畅想十年后的自己,这样就可以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职业兴趣。最后在情景模拟教学结束时,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总结,这对于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二)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实践教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平等的对话,积极的探究,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有效提升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的效果,因此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应该充分借助这种方法的优势来提升课堂效率。在职业生涯规划案例分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筛选,保证所选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其中要特别注重本校优秀校友相关案例的筛选,因为相比于那些著名人士的案例,这类案例更具有亲切感与影响力。例如在对学生们进行职业理想的教育时,教师可以选择本校优秀校友的成功经历真实案例,这样能够有效激励每位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在筛选完案例之后,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且选出小组负责人。分析案例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进行个人分析,然后小组讨论,最后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这样通过集思广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案例分析的效果。在对案例进行分析之后,教师与学生应该及时对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然后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总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与缺点,这样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案例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影视教学法

影视教学法是通过多媒体播放录音、视频等影音材料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比较新颖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能够刺激和调动学生全方位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因此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鉴中央电视台品牌节目,例如《实话实说》、《非常6+1》、《马丁读报》、《梦想中国》等节目,来给学生构建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影视教学生动有趣,能够有效激发中职学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堂上的参与性和互动性,给中职学校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升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四)目标分步探索教学法

目标分步探索教学法以完成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为主线,把每个教学主题巧妙地隐含在每个具体目标之中,以目标为导向,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达到目标,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正确认识自我”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了解自我的重要性。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索目标,借助一定的情景模式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实现目标的动机和兴趣,改善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认知水平及审美观念,并且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合作或者师生协作的方式来完成。然后教师要对目标情况进行及时评价,对学生达成目标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指导。最后就是对目标进行巩固,这也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步,教师要积极地利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里的“思考与体验”环节来巩固学生所达到的目标,以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法对于加强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与增强教学效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实践教学法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式,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来扩展课堂实践教学方法,进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傅永刚,王淑娟.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吴俊羽.简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影视教学法[J].高教视窗,2009(8).

实践方案规划篇2

关键词: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改革;实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目前国内地理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强调区域地理要素的综合性分析素养和区域的可持续性评价与规划技能的培养,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知识的整合运用与创新实践,体现了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相互衔接的基本方向。但囿于师范专业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大多仍固守于教材、理论和繁杂的知识点上,严重脱离了实践性、应用性、技能型的课程设置初衷,背离了高校课程应突出实践性的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结合本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路,于2012年秋季启动了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希望以教材内容、基本技能、课堂组织、社会实践、课程评价等方面为改革切入点,努力构建实践性、应用型的特色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有区域规划基本技能的人才。

一、教材内容的改革

现行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材多以区域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分析理论为主,而且这些理论已分散在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区域经济学等学科之中,重复率高且引用的数据和实例缺乏时代特色,在当前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快捷化背景下,教材的利用价值十分有限。因此,教材改革的目标是突出四个特色。

时代性。尽可能缩小基础理论的篇幅和内容,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案例作为教材的支撑,对于规划案例的选择尽可能地从网络资源库、兄弟院校以及本市规划部门中进行遴选,将最近3年内的规划案例或5年内的经典案例纳入新编教材,并且逐年更新,从而提高教材可读性、扩大学生知识视野,亦使教材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

实践性。区别于原有的“十一五规划教材”偏向于理论介绍,新教材内容更注重学生实践素质培养。与自编教材相配套,编纂了区域规划实践教学手册,主要内容涵盖城市社区、产业集聚、交通网络、新农村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等野外调研的目标、方法、信息采集与室内作图等实践性内容,这些实践活动均在本学院既有的实践教学基地完成。此外,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要求与园林设计专业学生结成实践小组,完成相关的区域规划设计任务。

应用性。对于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传统的计算机辅助制图技能主要安排ArcGis、MapGis等软件课程的学习,但区域规划课程很少用到这些地理空间分析软件。为满足规划课题的实践需要,从开课伊始就将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列为重点技能培养点,以便学生较快融入实践性课题的开发与设计,进而提升自己的规划能力。

地方性。考虑到本专业学生多数来自省内,实践性教材的编写重点突出本市、本地区、本省内的规划设计案例,以便学生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地关系诸方面有更全面和更深刻的理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创作出地域鲜明、展示现代、接地气、衔人脉的规划作品。

二、基本技能的培养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落脚点是区域规划要素的合理安排与设计,所以技能的培养是重中之重。规划设计能力是一种综合技能,分散开来包括要素的功能分析能力、构思方案的创新能力、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的融合能力以及计算机制图能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完成。

实践教学是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贯穿的惟一主线。首先,任课教师围绕典型案例分析作品的创作思路、自然布局、艺术特色、人文内涵、社会效益、可借鉴性等特点,向学生阐明优秀的设计方案多源于多要素高度综合后的巧妙构思,这种构思大多与地域性的人地关系和历史人文的传承及创新相关。然后让学生对同一课题进行构思性设计,通过讨论得出几个代表性方案,并进行评价性比较,让学生获取不同设计思路的优劣并获取新的设计灵感。

实践教学的另一个途径是参与具体的规划项目。本学院长期与本市的三个市政园林规划公司保持合作关系,每学期都安排两轮学生到公司实践学习,为期三周。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规划项目的实际操作,实训经历可大幅提高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另外,本学院在长三角、嵩山旅游区和本市的三个产业集聚区有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野外勘查、实地调研、景观综合、信息采集等学习目标。

三、课堂组织与教学实习

1、课堂教学的组织

突出项目引领实践教学。项目教学法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由具体的规划项目引出问题、围绕项目提出设计方案和目标、围绕项目学习区域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技能、在项目目标的引导下完成项目的论证和制图。总之,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均围绕完成具体项目而展开。项目教学的课堂组织需要教师对“项目”有深度理解,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出科学的任务分配方案,巧妙地引导学生完成细化目标。在课堂组织过程中,初次接触项目教学的学生会对分配的学习任务产生心理压力,但随着对具体任务认知程度的加深和知识储备的积累,能激发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热情,所以项目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方面其教学效果的优越性十分突出。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地位。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载体,实践证明,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对技能的掌握只能通过自身能动的努力实现。在课堂组织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组织的作用,将全班学生分组,并由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各成员的项目完成情况和学习困难,然后开展周期性学习帮扶活动。通过日常教学对比发现,基于学习小组的课堂气氛和学习效率远好于教师统一组织下的课题教学。鉴于学习小组可以引起学生自我学习的主体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可以充分释放,无论是课堂讨论还是课后研讨,效果都比较理想;不仅如此,通过课堂成果对比和教师评价还能形成小组之间的学习竞争态势。

突出动手能力培养目标。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能力主要突出在三个方面:地理要素的综合能力、指标评价的建模能力和绘图软件的操作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三项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主要通过三个途径,一是院内开设三项技能的专题讲座,请同行专家或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二是安排学生到园林规划公司进行技能实训;三是每学期定期开展基本技能竞赛活动,给予优胜者以物质和名誉奖励。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学生三项技能的掌握程度达到良好等级的达七成以上,共有19位学生在三项技能竞赛中获奖。目前,我院大一、大二学生在大三学生的影响下逐渐形成“技能热”的学习氛围,为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实习的组织

教学实习是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的核心环节,更是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过去主要依托本院建立的中原电气谷和长三角两个实习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由教师带队到企业、产业集聚区进行实地观摩,实习结束由学生撰写实习报告,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并没有获得规划设计的综合能力和基本技能。这种忽略课程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过程只能是走马观花、名不副实的,难以反映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应用性特征。目前的实践教学突出以实践规划项目为核心,让学生到园林规划公司顶岗轮训,安排学生参与具体规划项目,使其熟悉区域规划工作的组织、方法、程序,并在完成相关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建模分析与软件制图技能。

四、课程评价的改革

经过三年多的课程改革试验,初步形成了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课程综合评价的的基本思路。

对学生学习效果突出技能性评价。实践教学改革首先要改变试卷成绩评判学习效果的现状,尤其是实践性课程。本课程的期末考试自2012年秋季以来采用项目考查法对学生进行技能性评价。该技能性评价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给出项目的基本参数和规划目标,让学生书面给出项目的设计思想、理论依据、实现途径和未来展望。第二阶段,依据自己的书面方案上机绘制项目的规划图。第三阶段,学生对自己的项目设计进行展示答辩,由评委组进行打分评判。

对教师课堂组织突出引导力评价。项目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对案例的全面解析,而在于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对关键问题的思考以及目标任务的细化与科学分配,进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着重培养学生技能的教学目标。教研室定期对开展项目教学的教师进行课堂组织评价,其中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能力是核心指标,其次是考查学生对项目的完成质量与效率间接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的效率。

实践方案规划篇3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 村镇规划课程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加大力度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村镇规划与建设发展领域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与此相对应,在全国各个高校相关专业培养计划中,村镇规划课程的开设日益增多,教学改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课程的教学也日益提升。

项目化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同时它也是规划设计类专业适宜选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行之有效。这种方法主要是让学生分工协作完成某一项目,通过项目的实际运作,实现学生对项目最为直观的感受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从而真正掌握该课程。

1 村镇规划课程的特点

村镇规划课程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村镇规划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掌握村镇总体规划与村镇建设规划编制的一般技术要求和方法,并能结合实际加以应用;熟悉村镇规划实施与建设管理的基本程序,掌握村镇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一书两证”的审点与报批程序。

村镇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强、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强和实践性强等特点。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学年的上半学期进行,鉴于学生有前几年课程的积累,该课程容易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

同时课程内容要严格遵照国家标准。《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作为我国于2007年新颁布的村镇规划与设计建设领域的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规划设计的各项细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必须严格遵守。因此,在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时候,应该着重考虑对国家标准中的各项规定进行重点分析与讲解,并应用于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将具体的村镇规划与设计实例和《镇规划标准》的条款相结合进行教学,既可以加深对“国标”的掌握,又会对具体的案例有直观的体会,使教学过程生动直观,学生易于掌握国标。

国家标准的内容作为一种行政规定,在教学过程中不够生动形象,如果

2 传统村镇规划课程的授课思路

传统的授课方法,将村镇规划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实践操作通过案例教学形式开展,而案例教学往往是授课教师通过讲解几个实际项目,老师讲学生听,未真正做到实践教学,而学生也并没有亲身参与到项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

3 项目化教学概述

3.1项目化教学的特点

实践性:项目的主题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自主性: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内容和展示形式的决策机会,学生能

够自主、自由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发展性:长期项目与阶段项目相结合,构成为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

综合性:具有学科交叉性和综合能力的运用的特点。

开放性:体现在学生围绕主题所探索的方式、方法和展示、评价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

评价特点:项目型教学的评价注重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能力发展的过程,测评内容包括学生参与活动各环节的表现以及作业质量。

3.2项目化教学实施的流程

项目化教学要求项目结束后应有一件较完整的作品。其实施流程如下:

1)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

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 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

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

4)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5)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4 项目化教学法在村镇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实施

4.1基本思路

笔者认为,在村镇规划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基本思路为:首先将课程设置两个项目,内容分别为镇区总体规划和村庄详细规划;其次为学生提供基础的资料与地形图,下达规划设计任务书;然后明确该规划的任务、内容、原则、基本方法,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查阅相关资料等多种方法收集规划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与讨论,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已经具备的规划原理和相关方法来解决案例中的现实问题;最后得出具体的规划设计方案,提交规划设计说明书和文本。

4.2教学过程的管理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组,5人一组,让学生进行团队工作,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分布完成规划设计,每一阶段任务完成后,小组安排学生代表汇报成果,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轮到一次汇报,进行评定成绩。我院《村镇规划》课程的主讲教师在ABBS论坛的学生广场下,开辟帖子“村镇规划教学录”,进行教学实况转播,方便学生交流提问,并展示学习成果。

4.3项目的选取

1)案例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在规划类课程中成功运用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典型性村镇规划方案的选取上。在教学中必须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注重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地理、人文、经济社会特征的村镇规划方案和抽象概括、难于理解掌握的规划基本理论相结合。

2)案例应侧重于现实科研项目。由于村镇领域发展迅速,教材内容略显滞后于发展实际,因此,在应用项目化教学时,应侧重于教师自身从事的相关在研项目,特别是本区域的项目,来弥补教学中教材的滞后性,以此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眼界,也使学生对该领域的科研工作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来促进日后的规划工作。

4.4考核方式的完善

《村镇规划》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考核,将项目划分为5个阶段,分为现状分析、道路交通规划、用地规划、市政工程规划和总体规划。每个阶段工作任务完成后,采取小组汇报的形式,以此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5 结论

实践方案规划篇4

【关键词】学业导师 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路径

1引言

导师是高校中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和就业的专门人员,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中,导师制的作用发挥得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学业导师引导学生的终极目标在于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专业技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导师与学生的长时间接触,对学生的基本情况、爱好、特长和特点都比较了解,对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面临的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就业和专业的关系,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梳理正确的就业观念,进而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普适性”的职业规划指导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学生在具体的求职上仍然存在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方向感。同时,对大学生而言,自我认知是个复杂问题,他们对自身兴趣、能力和专长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同时,由于其社会经验也比较缺乏,对本专业的工作岗位及其要求也不太了解,难以制定针对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

3 网络工程专业职业生涯规作用分析

3.1专业性指导。相对于就业指导课的老师来说,专业学业导师的指导意见更具有针对性。学业导师往往都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在专业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其专业素养决定了对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行业中的企业有相当的了解,能够较好地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相关企业对员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

3.2过程性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过程,其具体实施也会随着各种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学业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密切,导师对学生的情况非常熟悉,可以在专业课开始学习的阶段就能让学生认清就业环境,将外界需求、专业定位和自身特点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导师可以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在日常学习和工作实践中的细微变化,有效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观念和做法,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进行完善和补充,更好地践行自己的职业规划。

3.3实践性指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学业导师往往都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对口企业资源,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专业实习工作岗位,让学生有机会带着设计的职业规划方案进行实践,实地考查和了解专业工作岗位在企业中的岗位要求、工作内容和职业发展途径。在实践中体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和效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和实践方法。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对学生校内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方向性的引领、决定性的影响。

4 基于三段式培养方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实现路径

宁波大红鹰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结合本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如下举措:专业依托区域IT产业,实施“三段式”的深度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整合课程,通过“分段实施、阶梯推进”的方式构建模块化课程实践体系。

第一阶段为2.5个学年,在前五个学期执行,通过整合和优化前五个学期校内理论与实践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应用能力所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学业导师在这个阶段,指导学生完成对专业工作岗位的认知、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分析主观、客观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第二阶段为0.5个学年,在第六学期执行,采取企业选择、学生自愿、专业指派三结合的方式,要求学生深入企业进行专业认知实习和企业项目实践。使学生实际参与实际技术性工作;学习工作岗位所需知识与技术,熟悉企业相关IT工作岗位需求、职责范围、操作技术规范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学习与IT专业领域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强化学生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学业导师在这个阶段将与来自于企业工作一线的导师一起,指导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培养和锻炼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的工作能力。同时,根据需要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和修订。

第三阶段在第七、八学期执行,学业导师根据学生在企业项目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反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案例,开发项目实施方案,弥补学生实际工程项目实践能力的差距,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工程项目应用能力。利用综合项目实践和毕业设计实践强化训练职业生涯规划中需要的重点内容和短板,围绕学生企业项目实践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经历及其遇见的问题予以提炼和升华,促进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进而对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中明确的目标而努力。

小结

经过网络工程专业12级、13级两轮实践,这种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认可。他们普遍认为这样,平时学习和实践的针对性更强,学习目标更加清晰,也更有紧迫感和使命感。从12级毕业生的就业实践来看,普遍能够较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肯定。13级学生在企业岗位实践中得到了检验,目前正在通过综合项目实践和企业实践两个方面提升其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逐步实施其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从企业调研的反馈来看,企业认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更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快速成长。以学业导师的身份,在导师制的体系中开展和推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尝试,通过师、生、企业联动,逐步构建和完善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具有网络工程特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蒋豪与尹雪鸿, 大学生职业规划导师制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学理论, 2012(25):第192-193页.

[2]马万辉与刘海平, 地方院校本科学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27):第14-16页.

实践方案规划篇5

摘要: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针对我校城市总体规划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系统分析,按照城市规划工程实践的要求,突出规划师素质与能力培养,结合课程教学的要求与组织等方面,提出了理论体系、课程案例、规划题目、组织模式与环节设置、模拟评审等6个方面的课程改革措施。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 课程改革 案例教学 教学组织与环节 模拟评审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城市规划人才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我校城市总体规划课程已讲授至2007级,共计5届,授课学时共计320学时。从教学实践过程看,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改进。

一、课程问题分析

(一)课程理论基础

“总规抓战略[1]”,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层次中属于宏观层次内容,要求相关的理论准备呈现完整、体系化的支撑。对于总体规划课程而言,相关基础课程的开设时序与内容衔接缺乏协调,相关教材对于规划思维、分析方法等重视不足,学生相关知识储备结构分散,缺少全面理解和把握城市各要素的能力。

(二)课程案例准备

总体规划课程的展开依赖一定数量和结构的案例群来进行支撑,以达到贴近工程实践,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然而课程案例来源、类型以及入库标准等问题仅凭一人之力,依靠项目积累难以实现,同时个人偏好也一定程度影响案例库的建设质量。从前期运作来看,案例数量不足,结构上没有细分,部分案例陈旧,更新速度慢,相应地对于案例教学的支撑相对单薄,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效果。

(三)规划题目选择

在总体规划教学中,有限的教学时间、严格的教学进度,同逐步完善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程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真题真做”的理想模式陷入困境,因此一般规划题目选择都是“真题假做”。然而由于各种因素限制,导致规划调研不够充分,学生对于现状理解不够深入,以至于无法充分把握某方面的城市要素。同时缺少方案评审环节的“真题假做”,容易导致学生对总体规划的整体程序认识不够全面。

(四)教学组织模式

总体规划课程教学一般将学生分为若干设计小组,由教师进行设计开题,布置总体规划题目和要求,各学生设计小组独立负责整体方案的构思、设计以及成果展现。教师负责相关理论讲解,在课程过程中按照既定的阶段和思路对于学生进行纠正,导引和评价。此种“师徒相授”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课程开放性不足,多元化不强,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所欠缺,并且相关的评价机制无法建全,容易导致评价结果偏差,产生误导。

(五)课程环节设置

一般城市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环节设置为:开题—收集资料—方案一草—方案二草—方案三草—方案确定—成果表现。此种环节设置的问题集中在必要的规划程序环节与教学周期的矛盾上面。按照既定的节奏完成必要的环节,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城市诸要素的复杂关系及其影响,其思维偏重于空间安排,对规划本质认识不足,规划方案流于表面。

二、课程改革思路

(一)按照城市规划行业发展的实际,参考培养规划师的实践要求与能力标准,在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锻炼和能力培养,在课程中引入规划行业相关机制,促成学校教育与行业标准的对接。

(二)研究教学规律,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探索开放式、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按照理性方法建设课程理论体系、完善案例教学,组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培养目标的全面落实。

三、课程改革措施

(一)课程理论体系重组

按照《城乡规划法》(2008)以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中关于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和内容,对于总体规划相关理论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划分为3个子系统:关于城市理论的课程,主要讲授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内在机制;关于规划理论的课程,主要讲授城市规划基本原理,促进对于规划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关于规划技术与方法的课程,主要在于促进多种技术与方法的规划应用。

在上述调整的基础上,课程系统应立足于“土地利用与空间组织”,将总体规划编制的新理念、新方法融入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对城乡统筹、资源保护和公共利益等内容的关注和理解,形成正确的城市总体规划认知体系[2]。

(二)课程案例库建设

案例库的开发与建设是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参考其他院校的做法,总体规划课程应该在案例来源、类型、选择及应用等方面加强规范化建设:

1. 案例来源与类型,课程案例主要来自教师主持或参与的总体规划项目、研究成果以及优秀规划案例。并且根据总体规划展开的层次,课程案例库细分为:战略规划与研究、总体布局、专项规划、专题研究等。

2. 案例选择及质量保证,案例质量是案例库建设的关键环节,案例选择应该体现如下原则:一致性原则,案例应与教学大纲保持一致,内容上应涵盖相应知识点,功能上突出培养知识应用能力;实用性原则,应对入选案例进行点评分析,明确其优点和特色,缺点和不足,方便教师、学生的使用;实施优先原则,应优先选用规划实施的设计项目,教学上做到形象直观,形成前后比对,强化教学效果;模块化原则,根据教学需要,将案例分解组合成不同模块化集合,与课程知识点协调对应,提高实效性。

(三)合理选择规划题目

总体规划课程题目的选择对于学生从微观空间设计到城市空间的多要素组织协调的过渡至关重要。根据多年的调查和教学实践,既要保证总规内容的完整性,又要考虑教学认知与能力培养,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学校附近建制镇的总体规划应优先考虑作为总体规划课程的题目,在基础资料以及调研等条件较为充分时,可以考虑将规划对象扩大为附近城市(县城)总体规划[3]。将镇总体规划作为规划题目,在内容框架、方法上与城市总体规划具有一致性,起步设计不复杂,空间组织上能够延续学生在处理微观空间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有利于促进强化城乡统筹的知识学习,为后续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城市规划打下基础。

(四)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按照总体规划编制实际工作特点,应打破教师专业界限,依托各专业教师和外聘规划师组成教学指导小组,改个人指导为小组集体指导,形成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小组设主讲教师1名,负责本教学组的总体工作,对总体规划的教学进度和具体环节进行统筹协调,其角色类似于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项目主持人;指导教师2~3名,负责教学组日常教学工作,如组织和落实教学计划及教学环节,其角色类似于总体规划编制中各专项内容负责人;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还可吸纳外聘教授、职业规划师参与部分教学环节,为学生讲授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新理念和规划新方法等内容,其角色类似于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特聘顾问。建设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目的即在于更贴近总体规划实践,确保多元化的知识来源,从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规划理念和价值,拓宽思维空间,同时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五)改进教学环节内容

根据总体规划编制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设计教学流程,重点把握现场调研、方案编制、阶段成果汇报及评审等4个环节。现场调研环节引导学生掌握搜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方案编制、阶段成果汇报环节则采取课堂表述的形式,教学组成员扮演委托方的角色,进行方案点评并引导讨论;评审环节采取“讲评结合”与“教评分离”的形式,邀请组外教师或同行专家参与,由学生进行汇报,组内与组外教师(专家)现场点评,各评审教师与专家现场独立给分,努力贴近工程实践。

(六)建立模拟评审制度

在总体规划课程教学实践中,应针对性地发展“课题模拟评审制度[4]”,即规定学生在完成课题初步方案后,按要求参加课题模拟评审。评委会由专业教师组成,可以邀请设计单位相关专家等参加评审。评审时,学生向评委会和全体同学讲解设计方案及构思过程,评委会针对设计方案提出问题,综合大家的建议,提出修改意见,并且采用现场打分制,评审成绩计入课程总成绩。“课题模拟评审”并非正式评审,教学组织应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和自由发挥,促进学生、教师、评审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在了解评审常识的同时,丰富设计思路,提高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秉钊.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吴志强,于泓.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J].城市规划学刊,2005,(6):2-10.

[3]顾凤霞.城市总体规划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0,(4):59-62.

实践方案规划篇6

关键词: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04-02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城乡规划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逐渐得到重视,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主要分为人文地理类和工程应用类,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培养目标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设置的课程以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类课程为主。“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一门知识面广、工程应用性强,具有课程内容专业跨度大的特点,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电力工程、热力工程、燃气工程、通信工程、防灾及环卫等工程规划。城市工程规划应用在不同规划层面(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中,属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是保障城市生活、生产的基本条件,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以我校五年制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为指导,在我校城乡规划专业2017级培养计划重新修订前提下,依托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综合改革对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核心课之一,是我校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内容属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项规划部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开设的目的是通过学习掌握城市工程系统中的各R倒婊,为后续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的专项规划奠定基础。“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基本内容是讲述六大管线工程规划(给水、排水、电力、通信、燃气、供热)及城市防灾、环卫工程规划,因此该门课程具有专业方向多、实践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本课程有较系统的认识,通过学习掌握工程系统规划中三大主体内容,即各专项工程规划设计容量规模、各专项工程设施布局规划及六大管线敷设规划,并且能将工程规划内容运用到不同规划层面的规划设计中。“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我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重点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具有实践应用能力,而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学生对工程规划分析实践应用能力缺乏的问题,在教学中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我校“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在大三开设,前期学习的相关课程有城市规划概论、城市规划原理,后期开设的相关课程主要有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课程,该课程是学生较早学习的专业方向课,学时为56课时。我校针对目前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比较分散、课程设置的学期联系不紧密问题,进行了2017级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及教学计划调节工作。在此次教学计划调整中,将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时数进行调整,由原来56学时的理论教学课程,调整为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在总学时、总学分未变的前提下,压缩理论教学学时为实践教学学时,提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二、理论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优化。由于“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内容跨专业方向多,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的掌握有一定难度。在教学改革中,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优化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该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建立,另一方面是该课程在城乡规划课程群体系建设中内容体系构建。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中要与其他课程进行协调,注重与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明确课程主干内容,将基础理论的讲授与规划设计实践培养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增加规划案例讲解,贯穿“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工程规划应用能力。“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内容讲授中需对各专项规划内容结合城市规划的层面进行知识点分类整理,不仅仅是进行分专业讲授,即需要结合总体规划层面和详细规划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工程规划课程内容优化,有利于学生在城乡规划中对专业知识点的学习与掌握。同时随着城市发展建设,在工程规划方面出现了新的理论及应用知识内容,如针对我国城市内涝现象和排水问题,2014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指导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的建设,住建部2016年3月印发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体系中,且规定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可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也可单独编制。学生还应对工程规划的发展趋势及理论应用进行了解、学习和掌握,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国家工程规划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规范进行教学内容的补充、完善与更新。

2.教学案例与素材库建设。“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是一门工程应用性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学生在学习后能将各种工程(如城市给水、城市排水、城市供电等专业)运用到城市规划专业中,而不仅仅是研究不同的工程专业内容。因此在课程讲授过程中需要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及素材库进行支撑,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案例与素材库的建设应结合工程规划的专业及城乡规划特色构建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各种专业工程量的预测;第二部分为地上可见的各种工程设施布局规划;第三部分为地下不可见的各种工程管线规划设计。通过案例库和素材库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并进行跨学科专业内容整合优化。

三、实践教学改革

城乡规划专业“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否胜任不同规划层面的专项规划工作的意义重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适应日益发展的城乡规划专业需求,因此应在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部分完成是通过采取设计类课程、工程案例及项目驱动“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实践机会与能力。以课程设计为基础、以工程案例为手段、以项目驱动为切入口,在课程群内形成教师团队与学生团队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及辅导。培养学生相互沟通与协作、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工程规划应用实践能力。

四、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改革

1.教学模式改革。为了提高学生工程规划应用实践能力,进行了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结合城乡规划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应用,将学生独立学习与团体创新结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和精神,同时提供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互动学习的途径。

2.考核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是检查学生对课程学习掌握程度的重要途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传统的考核(期末考试)形式单一,对于工程实践应用性强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学习内容的考核仅用单一的试卷形式存在缺陷。在考核方式改革过程中,探索了由传统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期末考试)向形成性评价(50%)与终结性评价(50%)考核的转变,其中形成性评价包括平时作业(10%)、平时考勤(10%)、课后小组实践调研(20%)、课后小组实践设计(10%)。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对该门课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考核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和团队协作的综合能力。

五、结语

“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课程教学计划及城乡规划专业培养方案修改,结合课程自身特点和城乡规划专业培养人才的需求进行探索。在教学改革中,理论教学改革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以我校的信息化教学为突破口,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法,加大教学改革的手段,实现城市工程系统规划教学改革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实践教学改革应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增加团队的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为城乡规划专业培B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洪伟.关于《城市工程系统规划》课程教学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8,(04):26-27.

[2]夏宏嘉,姜云.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动态深化式教学模式研究[J].山西建筑,2013,(19):228-230.

[3]李妙伶.市政工程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182-183.

[4]白云,郑艺鸿,张远兵,谢晶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16,(02):148.

[5]郭炎,唐鑫磊.城乡规划转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应对[J].教育现代化,2016,(33):88-90.

Abstract:"Urban Engineering System " is one of the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the cours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oss major,multi-disciplined and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In this paper,we analyze the pres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under the the professional level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oretical teaching,practical teaching,teaching model and evaluation mode are dissus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urse teaching.

实践方案规划篇7

实践教材工学实践能力教师科研区域分析规划培养应用型人才,已成为闽江学院办学的导向。然而,基于理学背景发展起来的地理科学系,要从根本上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办学思路,必然要进行多方面教学改革。本文以《区域分析与规划》为例,探讨基于理学背景下工学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实践教材——《区域分析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与案例选编》的编写思路。

一、理学背景下实践教材编写的现实需求

1.学科知识发展使课程教材反映内容滞后

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日新月异,且不说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动,单说海峡西岸经济区自2004年初提出后,经过全省上下5年的努力,2009年5月就上升为部级发展战略区;还有全国城市经济圈的划分凸显海峡西岸城市群、平潭综合实验区等的影响力;不同行政层面的主体功能区划分、国土部关于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而出台的新行业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等等。这些内容在我们所选择的最新且最权威教材《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2版)》中都没有反映,因为该教材是基于2005年之前的统计数据及支撑材料,也就是说,教材中知识与现实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滞后,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调整,这也为编写适合地方高校教学的实践教材提出了需求。

2.行业发展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由于教师讲授的大多数内容均源于统编教材,这就限定了教师的授课范围,而且教材的内容偏重于理论假设或学科原理介绍。学生学习理论是有必要的,而行业对应聘学生更关注在校期间是否参与过专业相关的实践?是否了解这个专业在行业发展中新变化?等等。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利用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研究,结合理论课教学介绍行业发展的需求,并提供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比如,我们利用《宁化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研项目,就更新了《区域分析与规划》第十一章的“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内容;同时为便于学生参与科研工作,我们编写“科研项目技术方案”,针对科研项目较详细介绍工作流程、工作深度与广度、工作基本步骤等。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比较容易掌握区域规划的编制程序及CAD、ArcGIS、MapGIS等行业所需要软件对数据处理与管理;另一方面也表明,对本科学生而言,没有一本系统的指导书,他们是很难介入科研实践的。

3.就业需求更看重学生系统实践能力

最近,为了完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我们一直在调查走访已经毕业或正在参与毕业实习的同学,几乎100%的同学都反映他们在面试时用人单位都会问:“在学校期间有否参与专业实践?都有哪些实践能力?”尽管我们系构建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课程实践(验)、专业综合实践与毕业实习等多层次的实践体系,但到目前为止,均没有固定实践教材支撑,基本上根据教师偏好实施实践教学,有的教学内容深度不够,有的教学内容不足,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式面前,系统的且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实践教材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就愈显重要。

二、理学背景下实践教材编写的理念

1.体现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理解

实践教材是课程教材内涵与外延的拓展,必须服务于课程教学的总目的,这要求教师既能传授课程教材反映的学科内容,又要求能把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实践表明,根据专业教学目标、课程在专业培养体系的地位及课程在学科体系(基础理论课、应用理论课、技术工程理论课)中地位对课程教材模块化处理,每个模块均对理论掌握、实践技能、综合巩固、课后扩展(主要指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性课题)提出具体要求。这样,师生均能把实践内容与教材内容较好的结合,激发创新欲望,从而提升教学层次。

2.整合教师科研成果

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三大职能,它们彼此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教师的科研来源有两方面,一是教育主管部门的纵向研究课题,主要是反映学科领域(含理论建设层次、社会应用层次)的学术性思考;二是地方政府或企业委托的横向性科研,主要是高校教师把专业知识与技能服务于地方或企业发展需要。无论哪个方面都深刻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在教材中整合教师科研成果,这样实践教材中呈现的案例就不是那么枯燥,而是与课程学习内容有机结合,特别是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对教学案例的精彩点评,有助于学生对专业、行业的深层次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形成参与科研的愿望。

3.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

专业知识,是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知识。而专业技能学习专业知识应具备的能力,取决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学习者自己的素养有关。在当前“宽口径、通识性”本科教育模式下,不可能在四年时间内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但却可以培养该专业领域的专业技能,为将来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基础。比如,就《区域分析与规划》教材来说,全书达600多页,课时才48个学时,而且就学习一个学期。掌握这门课博大的知识体系,不仅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实践的经验。而这门课的专业技能如分析区域、调查区域、构思区域发展的能力及相关的计算机辅助技术(CAD、草图大师、PhotoShop、3DMax、GIS等软件的操作)却是我们应该强化的。因此,在案例编选时,要注重学生各方面专业技能的引导与专业软件技术的应用。

三、《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与案例选编》的框架探讨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高年级学生主干课程之一,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介于应用与技术工程理论之间的一门实用课程。而选用的教材《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教育部理科地理学“九五”规划教材,同时也是全国高等院校地理类专业公共核心课程教材。全书分为两大块内容,即区域分析部分与区域规划部分。它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生物学、规划学等许多学科领域。由此可看出,该门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为更好地实施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根据地理科学系专业课程建设的需求,提出编写《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实践指导与案例选编》的编写框架,具体从四个部分来构建。第一,根据《区域分析与规划实践教学大纲》对教材反映的“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关系、区域规划与区域研究的相关知识、区域发展的主要理论与区域发展战略、区域规划中的各专项规划”等进行模块化处理,分析出各模块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巩固及课后扩展等具体要求。第二,根据教材反映的基本知识和应用领域,选择具有巩固教学知识的实际案例,分析案例中体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区域、分析区域、构思区域发展的方法。第三,是围绕课程实践的要求,编写本专业课程实践所需主要软件的应用方法与技巧,主要涉及到ArcGIS、CAD、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技能操作与应用。第四,是实践教材的拓展,主要围绕课程中有关探索性课题,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实际区域如何形成研究性项目,如何进行研究及研究结论的撰写等,同时揉合教师的有关科研案例。

众所周知,工学是十分注重动手能力培养,对理学背景的师生来说,如果没有一本指导性强的、且有一定工学内涵的实践教材,教与学双方均难以真正实现“按需要发展人”的办学理念。如何编写这类教材对理学背景下的教师是一个挑战,但也必须是那些长期参与科研实践能力的理学背景人员,才能对理学与工学特点均有深入理解,才能编写好适合理学背景学生学习的实践指导教材。本文只是从理论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实质性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俭.理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J].教学研究,2001,(4).

[2]张敬.课程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0,(2).

[3]生云龙.高校实现“教学与科研统一”理念的制度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04).

[4]徐新,李桂源.论大学教学与科研的互动[J].当代教育论坛,2005,(05).

[5]徐荣华,宋亚男.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实践方案规划篇8

关键词:环境规划与管理;模块化;案例库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5-0082-02

一、前言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规定的环境类专业8门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我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两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均属必修课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环境规划与管理的滞后性和低效性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环境科学、管理学、政策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如何教好这门课,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在环保、经济、社会、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环境规划与管理能力的提高也是环境类专业学生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途径。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现阶段,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强调理论的价值而较少考虑学生的创造力、实践力及研究能力的开发,导致学生盲目的听从理论,即没有领域理论的精髓,又没有掌握实际的动手能力,难以适应相关技术岗位的工作需求[1]。笔者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该门课程面临的问题包括:课程涵盖内容多、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和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不高等情况。突出表现在:

(一)课程涵盖内容多,课时有限,学习任务繁重

环境规划与管理涉及到政策、法规、制度、标准、多学科基础理论等相关知识,涵盖面广,信息量大,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如此繁多的内容,效果往往差强人意。采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方法更是使得课堂氛围沉闷无趣,久而久之也磨灭了教师的上课激情。

(二)课程安排靠后,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高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要求前修环境科学导论、环境检测、环境评价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计划中往往被安排在大四上半学期,而这一学期很多学生都忙于考研或者实习找工作,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不够高,教学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需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三、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针对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涵盖内容多,教学学时有限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科学发展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应该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做出一定调整。首先,理清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检测等)的区别与联系,对于在相关先修课程已讲授完毕的内容可以略讲或不讲,而对于重点内容的讲解应该做到“透、新、深”,优化教学内容;其次,以点带面,通过将社会热点问题、具体案例引人课堂的方式,把枯燥无味的理论讲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如下:

1.课程主要知识点模块化。根据《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特点及实践性、创新性的要求,考虑将主要教学内容大致分成水环境规划与管理、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城市环境规划与管理等几大模块,改变原来教学内容上线性结构的特点,避免知识的重复。其中,每个模块都应包含相应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应掌握的某项技能及方法,同时辅助以相关案例,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要让学生吃透。同时,要重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联系。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的问题,只有将它们集中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如城市环境规划模块中就既涉及水环境规划、大气环境规划模块的内容,又包含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划及噪声污染控制规划等模块的内容,只有由浅到深的掌握了各基础模块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城市环境规划模块的综合分析。通过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循序渐进,使得学生将知识点逐个突破掌握,最终构成整门课程一套完整的学习程序[2]。

2.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充分体现国家、社会现阶段的重大环保问题和环保战略需求。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环境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将具体案例落实到课程教学的内容中,从而避免单纯的理论教学枯燥无味[3]。

(二)教学方法改革

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理论性较强,单纯的教授容易使课程讲授显得枯燥乏味,所以应讲究教学技巧,引人一些新的理念及教学模式,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现状。

1.结合社会热点及教师承接项目,建立课程案例库。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讲解、讨论或者研讨,使学生掌握有关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的教学方法,是具有体验性、启发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近年来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案例教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教学中。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和管理文化背景,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深入的分析[4]。因此,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紧扣时代脉搏,把握社会热点,结合具体案例或任课教师承接的项目,建立适合本课程的相关案例的案例库,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环境问题及相关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案例库的建设是基于多个教学案例,进一步将这些案例有机组织起来,并建立案例库的更新、补充、维护机制。

将实际案例引人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知识去分析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并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教学课程中。此外,经过案例库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了解项目的承接,合同的签订以及评审的参与的同时,掌握社会对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具体要求,在加深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增加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为以后的就业创造条件。同时,建议在教学中采用“项目目标―教师演示―分析讨论―指导练习―引导探索―独立实践”的新型教学模式,循序渐进,逐步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创新性及实践能力[5]。

2.强化实践调研及课程设计环节。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过程。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增设实践调研及课程设计环节有利于学生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强化,更有利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6]。主要内容包括具体案例实地调研教学环节和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如:在实地调研教学环节,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带领学生现场勘踏滴水湖及其周边链河水系,要求学生评估并探讨“滴水湖水环境现状如何?滴水湖水环境主要问题在哪里?如何进行滴水湖及其链河水环境修复及治理?如何进行水环境规划”等问题。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系统思考与分析能力。在课程设计教学中安排了规划区的功能分区规划设计、污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等内容,并对规划中需准备的必备图件及相关绘制技巧进行细致的讲解。课程设计可以极大限度的锻炼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和绘图能力,能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实践型人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承接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考核方式改革

为了适应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改革,有必要对该门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同步调整。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的考核模式在改革前基本是按照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进行,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考核,然而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应充分体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因此,该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目标是改变过去单一的、固定的考核模式,采取灵活多样、各具特色、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避免传统的终结考核一次定优劣的弊病,提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具体措施为取消传统的以终结性考核(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约占70%~80%),平时成绩为辅(仅占20%~30%)的考核形式,代之以平时过程性考核(占50%)与期末终结性考核(占50%)齐头并重的考核形式。将单纯的试卷考核模式转变为综合考核模式,即该课程学生的最终成绩不再由期终试卷考试成绩一锤定音,转而由课堂演讲成绩、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学习论文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多部分组成。通过形式多样的考核手段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更专注于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将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献整理总结能力等。考核方式的改变也将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其更加注重平时的自主学习,改变以往忽视平时学习,只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的学习习惯,同时也避免了某些学生在期末考试时投机取巧,保障了考核的公平性。新型考核模式能更加全面、客观的反映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达到强制性学习与自主性学习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段海燕,李杰,王宪恩.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2):131.

[2]潘琼.模块化教学法在高职学院《环境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管理观察,2009,(14):167-168.

[3]王明新,柴育红.“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教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4,309(14):123-124.

[4]王慧雅.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结合案例教学的重要性[J].广东化工,2012,39(11):209,211.

[5]李远伟,彭宏,邓仕槐.“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0):32-33.

上一篇:工程安全管理汇报范文 下一篇:社会调查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