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0 17:29:21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1

关键词:数字城市;数字乡村;电子政务

一、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云南省加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根据三农工作新形势决定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云南省通过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采取以点先行、典型示范、积累经验、完善政策、先易后难、逐步推广的政策,对于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关于“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云南省农业厅在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中已经给出了简要的概括描述:“通过完善互联网、电脑、数码照相(摄像)机等农业和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农村基础情况、乡风民俗、政策法规、政策补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技、农村财务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标准、名优产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招商引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资源环境管理、农村规划建设、农村疫情检测防治、气象、扶贫开发、卫生、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农村经济社会信息数据库,建设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信息化,采用图、文、声、像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为各级党委、政府了解农村基层和新农村建设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提供依据。”[1]由此可知,“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实质就是三农的信息化建设。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1.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信息化正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信息化的运用已经融入到了城市经济、乡村经济及其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一般首先是在发达地区和城市建设发展,而后慢慢过渡到落后地区及乡村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信息时代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如中国信息化发展,首先是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等发达城市率先进行科学规划并进行试点工作,而后才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推开。一般来说,城市以工业化为主,而工业化是工业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乡村以农业为主,而农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按照成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先实现工业化,后发展信息化,然后再把信息化延伸到农业,最终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全球信息化浪潮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工业化发展,建设“数字城市”,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农业的发展,建设“数字乡村”,反过来,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的发展又为信息化提供了建设经验和技术支持。中国目前数字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同样得到很大发展的同时,用“数字城市”经验来带动“数字乡村”建设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种相互依赖、互为促进的关系,两者也将共同推动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理解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内容。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是一个全局性的长远的战略思维,其核心在于:(1)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城市或乡村问题;(2)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3)为建设数字省份、数字国家、数字地球创造条件。具体地说,就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层次上,长远地规划区域数字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方面的相关工作,从系统论和一体化的角度来整合已有的或者正在发展的与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相关的理论、技术、数据、应用和能力。数字城市与数字乡村的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定目标。目前,应当建立多应用层面的数字化地区、数字化城市或数字化乡村,能够更广泛、深入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云南省自2007年提出“数字乡村”建设以来,“数字城市”建设同样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特别是2008年11月4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在考察中国电信云南公司时指出:“昆明将建成为‘无线数字城市’,以信息化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毫无疑问,以信息化推进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是未来各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同时,城市数字化和乡村数字化也要将实现地区数字化、省份数字化、国家数字化、全球数字化作为其发展目标,因为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1.现状。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从2007年开始起步,到目前为止,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已经进入了飞速发展阶段,据统计,到2008年10月27日,全省共制作上传乡村视频文件2 238个,其中乡镇视频351个,完成比例为26%;行政村视频1 887个,完成比例为14.1%;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行政村有6 547个,完成比例为48.6%;已完成报表数据更新的自然村有34 388个,完成比例为28.8%。另外,数据更新工作已完成近50%,其中德宏州、红河州、保山市完成了80%以上,普洱市完成17.2%、临沧市完成20.3%、迪庆州21.7%、昭通市25.1%。视频制作上传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昆明市已经完成了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楚雄州乡镇视频已经百分百的完成,大理州、保山市也完成得较好,分别完成了61%、44.4%。丽江市至今还未启动视频制作上传工作,普洱市只做了一个乡镇的视频,完成比例为0.09%、临沧市完成了3个乡镇和10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1.3%,昭通市完成2个乡镇和51个行政村的视频,完成比例3.9%,文山州也只完成了3.9%[2]。从上面的这一系列数据中可看出,云南省数字乡村项目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仅仅在短短两年之内,就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并且其建设力度仍在不断加大,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增多。但同时也会发现,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目前仍就没有开展数字乡村建设,信息化滞后等状况。

2.存在问题。总体来说,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离保障三农工作顺利开展还有一段距离。从科技上看,目前由于对“数字乡村”的理论方法、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难以对全省各地“数字乡村”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撑;从人员素质上看,部分信息采集人员、电脑设备、电脑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影响了工作进度,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虽然对各村、寨进行了基础信息和照片采集,但照片采集数量不够,有的照片规格不附合要求,不能满足网页制作需要。其次视频采集制作要求要有较为专业的人员进行摄像、编辑、配音,编辑还要有相应设备和软件,而部分地州,特别是贫穷乡镇均不具备条件;从工作进度方面看,有的地市(如昆明、曲靖、玉溪)工作进度较快,已按实施方案要求完成全部村民委、自然村的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并已完成电子版信息表录入和照片分类保存;而有的地市(如香格里拉、丽江、怒江)进度较慢,基础信息表、照片的采集还未完成过半,电子版信息表录入、照片分类保存工作进度缓慢;从建设规划角度看,云南省各地市在数字乡村建设上的条件、标准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统一、规范的规划和技术标准难以确立,即使在着手统一规划之后,也很难尽快达到协调统一;从自身利益考虑,在统一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各地市对本地区的利益考虑得太多,不仅仍然各自为战,而且顾虑太多,拖拉被动,对总体建设规划不支持,具体到各村和个人则更不会积极响应,甚至还会抵触;从应急管理和服务体系角度看,旧的应急体系容易导致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表现在人、财、物等各方面的重复投入,各地市为了完善本地区的应急机制,往往重复购置一些设备,同时增加一些人员。另外,随着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不断出现,现有应急管理与服务体系的问题也越发凸显出来,不仅变得反应迟钝和效果不佳,而且还常常发生相互之间的脱节和制约,造成本就非常有限的应急资源大量浪费,导致应急管理与服务成效急降。

3.原因分析。毫无疑问,“数字乡村”的建设其基础条件取决于信息化发展程度的高低,如果某一地区信息化程度高,则该地区发展数字化也将相对容易。然而伴随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的认识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影响和制约信息化长远发展的因素也日益显现。对于在云南省数字乡村初始建设过程中,为何会出现上述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认为这主要还是应归结为云南省的信息化水平,具体体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云南省信息化应用总体上仍处于分散推进阶段,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电子政务协同服务水平有待加强,社会信息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第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比较突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共享相对滞后,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信息系统的标准、相关数据的格式、形态等有待进一步完善;第三,信息化发展水平尚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信息化水平差异明显,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差距”较为明显;第四,信息化普遍服务的广泛性不够,社会化专业服务体系和配套的政策措施尚待完善,低收入社群和弱势群体的信息能力较弱,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加剧倾向;第五,信息化“双刃剑”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信息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网络犯罪、黑客攻击、不良信息传播等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信息安全管理比较薄弱,信息安全的技术能级亟待提升。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问题威胁着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3]。

综上所述可知,在云南省“数字乡村”持续快速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只有立足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再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认真把这些问题解决掉,才能强化云南作为全国“数字乡村”的领头兵地位,才能为其他省市提供相关的参考标本,才具有其他省市借鉴的价值,才能初步形成信息社会的基本框架,勾勒出“数字云南”的大致轮廓。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是一个创新,综观全国三农工作的开展过程,把三农纳入信息化建设,云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省份。因此,对于云南省乡村数字化的发展就不可能从其他省市借鉴经验,但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的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的建设无疑都给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云南省电子政务工程自2002年开始实施,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也自此开始建设,截至2007年底,全省电子政务骨干网已接入4 344个政务部门,省级各部门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网已建及在建全省性专网达44个,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基础平台得到充分应用。另外,2007年7月以来,云南省建立了以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为龙头,80个省级部门网站、1 300余个州市政府和部门网站、8 300余个县区政府和部门网站为支撑的全省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为下一步推行“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审批、交费、办证、求助等电子政务应用以及实施网上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因此,如果云南省在建设“数字乡村”时能很好地应用其已经成形的电子政务平台,依托云南省电子政务建设已取得的成效,很好地利用云南省电子政务已有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相信定会为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国可谓独一无二,因此,要实现快速发展,就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但这也并非毫无经验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100多个数字城市的建设经验就可作为参考。如“数字北京”、“数字上海”、“数字广州”、“数字深圳”、“数字杭州”的建设都已经初具规模,其经验也可谓丰富。另外,2004年,云南省为了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和步骤,提出了建设“数字昆明”的设想,并开展了对“数字昆明”建设的前期摸底调研工作,2007年底,“数字昆明”建设启动了三期工程——昆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扩容项目,并计划于2008年8月完成。从中可以看出,云南省通过对“数字昆明”的建设,已经总结了一套“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思路,相信对云南省数字乡村的信息化工作将具有一定的示范和指导作用。所以可认为,在云南省建设数字乡村时,如能借鉴其他省数字城市建设经验,把在云南省打造数字昆明的技术、思路,通过修改完善后,直接转嫁到数字乡村建设上,进行去粗取精,优势互补,相信定能促进云南省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

3.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十一五”时期,云南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为目标。并认为,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云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云南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进一步提高云南人民文化经济生活水平的急迫需要和重要选择。正是立足于这一战略选择,云南省的信息化发展从电子政务开始,接着打造数字城市而后迈向数字乡村,以建设“数字云南”为长远目标,最终构建面向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云南省“数字乡村”工程规模庞大,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强调统筹协调,节约物力,即集中全省各业务部门现有设备和信息资源,与国家实施的“金农”、“金水”、“信福”和“三电合一”项目等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相结合,不搞重复建设。同时,还需运用市场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同建设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尽最大努力争取做到使云南省数字乡村信息库内容基于省情,立足于三农,让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不断完善,从而形成开放的现代化、信息化模式,为云南省的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整体性地解决区域、全球所面临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等问题,为解决全球范围内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建设方案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开展“数字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内容[EB/OL].云南数字乡村网,http://www.ynszxc.gov.cn/szxc/ProvincePage/newsview.aspx?id=2280016,2008-01-10.

[2]省农业厅“数字乡村”工程项目实施小组办公室,全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进展顺利[N].数字乡村快讯,2008-10-28(2).

[3]刘柏云.“数字广州”建设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2008,(2):87.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2

(一)更新观念,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重新认识档案工作”大讨论,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满足于过去取得的成就,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限制,大力推动新的思想解放,树立档案工作是“一线”的理念、“人的档案最重要”的理念、走出档案发展档案的理念,推动档案工作在服务科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二)加强管理,确保乡村两级档案的保管安全

一是要创造条件改善乡镇和村委会档案保管条件,增强基层档案室防风险抗风险的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档案应急工作体系,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确保在突发和极端情况时有应对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三是要加强安全管理,切实加大制度执行的力度,坚决避免把制度讲在嘴上,挂在墙上的现象。在管理上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而且要追究领导的责任。四是要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有条件的乡镇要有计划地添置扫描仪等设备,逐步开展档案全文数字化处理工作,尽早实现存储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利用网络化。

(三)夯实基础,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乡村两级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关系到农村档案资源到底全不全、合理不合理、科学不科学,关系到农村档案工作将来能不能很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服务,能不能很好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我县各乡镇已于20*年完成了文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批工作,但多数村委会至今还没有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按照以人为本的新思想,抓紧制订并完善乡村两级各立档单位的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国家档案局在20*年在同农业部、民政部联合制发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中,重新明确了村级档案的归档范围,各村委会在制订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可参考执行。制订和完善乡村两级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时,一是要把新产生的一些门类或内容的文件纳入归档范围;二是要把涉及广大农民各方面利益、特别是有关民生的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文件纳入归档范围,并延长保管期限。另外,今后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根据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新发展,及时增补新的内容,从而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不断完善。

(四)突出重点,加强对农业农村档案的监督和指导

一是加强监督。县档案部门将在年度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中把对涉农单位特别是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情况的检查作为重点。重点检查该归档的是不是都归档了,保管期限定得是不是合理?确保把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都收集齐全、完整归档,为提供利用打下基础。

二是抓好指导。加强对村委会档案业务的指导工作,积极探索档案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途径。重点是指导各村委会开展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升星级工作计划,县档案局已印发了泸档字〔2009〕5号文件。在今天的会上,王副县长还将代表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村委会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目标责任书。全县共有81个村委会和5个城市社区,至20*年底,已完成5个社区和5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其余76个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升星级工作计划在今年内完成。

(五)提升质量,强化乡村两级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乡村两级档案利用的重点是乡村两级的干部和群众,要把利农便民,方便本乡、本村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来考虑和安排。一是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档案价值与作用的宣传力度,增强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利用档案的意识和自觉性;二是要修改不利于各方面特别是普通农民利用档案的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降低利用门槛,方便群众利用;三是要主动以各种方式向社会宣传介绍档案信息,让普通农民知道哪儿有什么档案,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利用档案去解决;四是档案人员要热情服务,对利用者热心解答问题,热心提供档案,开展深入服务;五是要主动服务,围绕中心工作,主动向有关方面提供档案信息。

(六)丰富馆藏,加大档案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

县档案部门将进一步高度重视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一是采取措施加大依法接收档案的工作力度,将涉及民生的档案、反映本地特色的档案以及撤并乡镇档案接收进馆,为档案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打好基础;二是广泛征集流落散失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防止资源流失。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关于征集领导干部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的通知〉的通知》、《*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档案征集暂行办法的通知》和《*省名人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规范征集方式和渠道,对散存、散失在民间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珍贵档案、历史档案、名人档案开展征集工作,防止珍贵档案的损毁和流失,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加强重视重大活动档案,切实落实《*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参与重大活动(事件),现场拍摄收集活动(事件)档案。

(七)以人为本,重视加强民生档案工作

进一步规范各类社会保险保障、食品安全、、宗教、婚姻、土地承包、山林延包、房产、移民、知青、学籍、公证、破产企业等民生领域的档案工作,重视、发挥这些民生档案在群众脱贫致富、维护公众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重视对馆藏档案及现行公开文件中民生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把档案中含有大量民生信息,与改善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权益息息相关的,如户籍档案、婚姻档案、干部职工人事档案、人口普查档案、知青档案、人员档案、土地承包与流转档案、林权档案、移民档案、土地征用拆迁档案、房地产档案、就业档案、医疗档案、保险档案、计划生育档案、学籍档案等等,优先整理,优先数字化、信息化,优先开发利用。

密切关注各部门、各单位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方面出台的新政策、采取的新措施、开辟的新领域、开展的新工作,为这些新领域的工作及时建档,及时把各种新形成的与人民群众有关的各类档案建立起来、收集起来,如新型合作医疗档案、就业培训档案、居民健康档案、民情档案、土地流转档案等多种类型的民生档案,把它们列入归档范围、收集范围、进馆范围。

(八)广泛宣传,开展家庭档案管理知识咨询和培训工作。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3

社会调研报告

编者按:××××县××乡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在短短几年中,创造出了“八步工作法”,形成了“××经验”,做到了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实现了由“管压型”向“服务型”的政府职能转变。从而使××乡由乱到治,政通人和,连续5年零上访。为解读“××现象”,国家行政学院、××市委组织部、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市委党校、××行政学院的有关同志组成联合调查组,于新年伊始,共赴××县××,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经验”具有方向性意义,值得借鉴、推广。

由“不和谐”到“和谐”的××乡

“九沟十梁四面坡,沟深坡陡悬崖多,往上望得草帽落,往下看得打哆嗦。”说的是大山深处的××××县××乡,它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距县城66公里,是国家贫困县的特困乡。该乡交通不便,饮水困难,信息闭塞,自然灾害频繁,生产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是××县位置最偏远、经济最贫穷的乡之一。

5年前,由于多种原因,××乡的群众普遍滋生不满情绪,散(心散)———怨(怨气)———乱(非理)现象弥漫民间。村民们认为乡政府只收钱,不办实事。于是上访、打干部、砸烂干部摩托车的事时有发生。1997年,全乡的农业税和统筹款只完成了60%,完成20%以下的有6个村。特别是1998年,在集中清查追收计划生育、殡葬改革、国土、林业等罚款执法中,搞户户过关,全乡30%左右的农户遭到处罚,罚款高的农户超过千元。在当时农民人均负担达到140元左右的情况下,这一大规模的罚款行为激化了矛盾。发生数百农民聚集、以铳为号、围攻乡政府的事件。县里派出警力帮助维护秩序,竟有村民相约要炸毁山沟里唯一的桥梁通道,以使警察进得去、出不来。最后,是县领导去做化解工作才解了围。乡干部脱离了险境,闷在屋内几天不出门,茶饭不思,人心难聚。

××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人民经过卧薪尝胆,艰苦创业,近5年来经济社会发生显著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根本好转。连续5年零上访,农村各项税费年年按时完成,群众自发地给乡党委、政府送有19面锦旗,立有两块“德政碑”。5年前,乡村干部到农民家,常常吃“闭门羹”,群众恨干部、怕干部,而现在群众盼干部、亲干部,干部下村,总是争着往家里请。兴坪村村民廖华山曾与乡政府闹过对立,2003年乡里筹资修建乡中学时,他不但捐款300元,还把自己留下来准备养老的2万元借给了政府。在给乡党委的一封信里,他写道:这2万元“我儿子修房子、买车子时我都没有借,现在借出来,和你们一起共度难关……”真可谓,党群干群鱼水情深。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边远偏僻、贫穷落后、干群关系紧张的特困乡发生如此明显变化?用鹿峒村一位时年65岁的老党员李元生的话说:“以前是很难看到党委书记到农民家,现在是党群之间接上了气。”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在××乡的群众座谈会上,村民们给出了答案:是“八步工作法”改善了干群关系,是“八步工作法”促进了乡村巨变。在××县、在××各地,人们把××乡党委、政府探索出的党的基层组织践行“三个代表”、坚持执政为民的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经验,称为“××经验”。

“八步工作法”产生的背景

“八步工作法”是××县××乡党委、政府一班人为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在实践中探索的伟大创举。而这种创举,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多种原因交织而形成的,既有其产生的特殊性原因,也有带普遍性的原因。

深刻反省,找准原因。首先是体制上的因素。如在乡级财政体制问题上,××乡财政负担重,年刚性支出340多万元,而本级财政收入仅达60多万元。收入支出之间悬殊过大,财政缺口难以解决,乡政府正常工作运转存在问题,一些负担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难以承受。其次,政策执行上的因素。在农村政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乡干部主观愿望想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出实绩,但又缺乏手段,不知怎样服好务。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政策性计划指标,催粮催款、刮宫引产,强制性建设骨干产业基地。经济上不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政治上不尊重农民的民利,事事代替农民作主,使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第三,领导方式和领导作风上的因素。不少干部从传统的思维定势出发,对广大群众采取“管压”式的简单行政命令和强制干预。一些干部严重,不深入民间了解民情,在村民面前摆架子、耍威风、好吃喝,引起农民反感。第四,教育引导不到位的因素。不××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教育引领群众的工作,导致农民对一些政策法规不理解,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基层干部。

重树形象,寻求切入点。找准了原因,弄清了症结,××乡党委、政府一班人敢于直面现实,勇于自我剖析,重树形象,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路径,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首先,凝聚人心,高扬旗帜。在大家情绪低落、精神不振之时,××乡党委书记李红彬率先提出了“头要昂起来,腰要挺起来,劲要鼓起来,正气要树起来,精神要振作起来,工作要干起来”的响亮口号。唤醒大家的党员意识、责任意识、执政意识。

其次,转变观念,变“官本位”为“民本位”。为了打破僵局,××乡党政领导班子立下了“重事业如山当好领头雁,淡名利如水甘为孺子牛”的座右铭,××展了“乡村干部进万家”活动,发放近万份征求民意表。领导干部“家访”,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以真情去融化党群、干群之间的“坚冰”,从而化解民怨。

其三,找准切入点,探索新的工作机制与体制。老办法不能用了,只有创新。××乡的干部们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工作机制与体制。他们将突破口选在速办一件群众急需办又能办好的事上,那就是修建双河口大桥,取信于民。

当时,××乡4个村数千名群众进出都要经过“双河口”,由于没有桥,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曾经有5个学生1个成人因过河淹死。几届班子都酝酿过修桥,但因干群不一心,迟迟没有落实。1998年12月,乡党委牵头,4个村推荐组成了“双河口大桥建设领导小组”,通过一再找技术人员规划、测设和预算,每人需集资35元。方案出台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是少数群众不愿集资;二是不少群众有顾虑,“修桥是假,干部想捞油水是真”。负责此项工程的乡村干部的积极性大为受挫,都不愿干了。面对难题,乡党委做出果断决定,调整了建桥领导小组,由建桥后直接受益的4个村各推荐1名群众代表加入领导小组,分别担任会计、出纳、保管、工程质监;干部不管钱不管账不管物,只负责组织修桥的具体事务;建桥方案交由群众讨论公决。通过这样的方式,吸纳群众也参与到决策、管理和监督中,结果95%的群众同意此方案。大桥竣工后,建桥领导小组将结余的34695.4元按每人9.4元如数退给了群众。群众说:“这9.4元,买回了我们的心啊!”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的推动。自1998年以来,由中共××市委组织部、民政局牵头协调,大力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了村务公××和民主管理进程。农村“一事一议”决策村务等村民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普遍推行,为“八步工作法”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政策导向。基层党的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为“××经验”的提升提供了契机。在“三讲”教育中,××市委严格落实了市级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村的制度,市里不少领导常到××县调研,体察民情,联系基层。市委组织部对口联系××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同志更是多次深入××县乡镇指导工作。2000年,××市委在全市××展了“以转变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领导方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为内容的“三转一推”活动,上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解难事、干实事、办好事,加快了基层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角色转换的进程。

正是由于上述时代背景与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善于创新,从而创造出了以“八步工作法”为内核的“××经验”。

“八步工作法”的时代内涵

“八步工作法”起源于1999年修建双河口大桥。此后,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兴办“万人饮水工程”、新修××初级中学等工作中形成、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一种机制。它顺应时代的要求,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涵。

“八步工作法”的内容。凡涉及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重点项目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都要通过八个程序,即:第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民意,弄清大多数群众希望办什么。第二步,召××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初步方案。第三步,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征求群众对初步方案的意见,争取最大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第四步,民主讨论确定方案。多次召××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会议,根据群众的意见修正完善方案,推选工程建设财务管理领导小组人选,人选中普通群众必须达到50%以上。第五步,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达到85%以上才予以实施。第六步,分解工程落实到户。第七步,村民小组组织实施。第八步,竣工结算张榜公布。工程竣工后,由群众财务管理小组清算财务,多退少补,并张榜公布,每个群众均可随时查账。

“八步工作法”的程序和要件。“八步工作法”,最基本的程序是: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全民公决、阳光作业。具体而言,深入调研就是要听取民意、讨论民意、善解民意,弄清大多数群众需要办什么,希望干部做什么;集思广益就是为群众办实事的决策方案必须经过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上下联动、多次反复,广泛吸取民智才形成方案;全民公决就是民主决策,大多数群众意见一致,形成公决意见书,户户签字进行公决,赞同率超过85%以上方可实施;阳光作业就是从工程××始到结束,群众全程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对所有涉及钱物的事情都以公××、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在“全”、“真”、“常”字上做文章,确保“亮政”的全面性、真实性和经常性。

最基本的要件是:群众代表全程参加,实行民主管理;群众代表管账管物管钱,实行民主理财。

“八步工作法”的实践效果

“××经验”结硕果,乡村面貌换新颜。“八步工作法”实施的短短几年来,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群众多年来的行路难、饮水难、通话难、照明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乡党委、政府敢于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善于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办起。“现在的干部大家都喜欢,把他们当成自家人。因为靠‘八步工作法’,件件事都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大碧村村民赵乐均如是说。2004年,乡党委、政府应用“八步工作法”组织群众、共谋发展,发动300余名党员带领600多个农户,投资90多万元进行结构调整,培育畜牧支持产业。目前,长毛兔已发展10万只,建立起山羊良繁场,实施滚动发展,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

民主理念得到落实,执政能力获得提高。××乡党委、政府真正确立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群众观和政绩观。首先实现了从“执政就是管你”向“执政就是服务”的转变,建立“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八步工作法”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坚持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方法,牢固树立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最后,树立了重实干、求实效、创实绩的政绩观。××乡党委、政府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数字工程”,而是正如××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儒沛所说,把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了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之中。在“全乡公路建设大会战”的第一年,平均每位乡村干部穿破了6双胶鞋,他们总结说:“农村工作没得巧,深入一线是法宝”,“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近几年,××乡党委、政府运用“八步工作法”,增强了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培养了干部干实事、解难事的能力,提高了干部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水平。特别是在“12·23”井喷事件和两百年一遇的“9·4”洪灾灾后理赔工作中,通过实施民主管理、分类救济的机制,严格按照实地查实、乡村干部初审、群众大会公布、张榜公示、灾民签收的程序,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受灾群众的利益,保持了灾区的稳定。

实现农民当家作主,形成社会和谐氛围。××乡由乱而治、由不和谐到和谐,“八步工作法”起了关键的作用,正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镇东指出的,××乡最可贵、最成功的一点,就是找到了为群众办成好事的办法———“八步工作法”,××乡党委、政府通过群众的事情依靠群众自己来办,并且在办好事的过程中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在党群干群关系方面,它把党委的意图和群众的意愿有机统一了起来,把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人翁地位还给了农民,“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要由群众说了算”。通过干部和群众商量着办事,实现了群众当家作主。特别是通过民主理财,有效地加强了民主监督的力度,“干群之间也就有了诚心”。在群众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方面,“八步工作法”通过全民公决,能够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并通过程序化的方式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形成了农民群众之间利益协调和谐的机制。如该乡非元村地势险峻,修路24.8公里,是全乡最长的村路。公路路线的走向如何,各村民小组争执不下,乡里组织共召××了7次群众大会,设定了三道方案,最后“两头赶中间,26个转盘转上山”的方案获得了所有村民的赞同,纷纷在公决书上签了字。公路竣工后,老百姓自发地立了一块德政碑:排忧解难公仆显身手,劈山斩碍人民立头功。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4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8、力求“实”字,建立乡镇会计管理站。针对当前乡村两级会计存在两线管理,机构重叠,权责不明问题。笔者设想,建立一个乡镇会计管理站,推行会计委派制。具体做法就是乡级财政所和农经管理站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由财政所所长兼站长。乡镇会计管理站全面推行“管理权在乡,所有权在村,村报帐,乡核算”的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模式。各村主办会计人一律由站上委派,原各村会计一律改为出纳会计。村里只设一本现金帐和留有规定数额的备用金,总帐、明细帐、记帐凭证和大部分资金一律由乡镇会计管理站代管。各村出纳每月初必须要把整理好的上月各种报表和收支单据报到乡镇会计管理站,从而做到统一审核,统一入帐,日清月结,有条不紊。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5

全面助力XXX州脱贫攻坚

——XXX档案局(馆)脱贫攻坚先进事迹

近年来,XXX档案局(馆)及各县档案部门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认真履行档案行业部门的职责任务,突出抓好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和脱贫攻坚责任的履行,着力加强脱贫攻坚档案业务培训和指导监督,积极主动服务全州精准脱贫,全面助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在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工作业绩,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一、抓制度规范,完善全州脱贫攻坚档案业务整理制度。

为规范脱贫攻坚档案工作,2015年至2016年XXX档案局先后深入到XXX乡、XXX县XXX镇、XXX乡XXX村、XXX县XXX乡、XXX县XXX村委会等地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摸清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构成情况,及时与州扶贫办联发了《关于加强XXX州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意见》、《XXX州脱贫攻坚档案分类方案》、《XXX州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建档示范点工作方案》、《XXX州档案局关于贯彻落实〈XXX州“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任务清单〉加强扶贫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等相关制度和文件,为全州脱贫攻坚档案的规范整理统一了标准、奠定了基础。为抓好规范,州、县档案部门及时派出指导、督查组,对全州脱贫攻坚档案规范整理的进行指导、检查和督促。

二、抓业务培训,培养锻炼了一批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的人才队伍。为抓好脱贫攻坚档案业务培训,州档案局首先开展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试点工作和电子化试点工作。从2016下半年,组织开展了XXX市XXX乡、XXX县XXX乡XXX庄村、XXX县XXX镇、XXX县XXX乡等6个乡镇、16个村委会、1740户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管理试点工作。共整理、归档脱贫攻坚文书档案、民生档案、照片档案、音视频档案、电子档案等2428卷(盒)。在完成规范整理后,开展了脱贫攻坚档案信息化管理试点,将这16个村委会12.85万页的脱贫攻坚档案进行了数字化,规范了村委会的档案管理,初步实现了试点村委会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数字化检索查询利用,为脱贫攻坚档案业务培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前期开展脱贫攻坚档案规范化试点和脱贫攻坚档案电子化试点的基础上,2016年底,州档案局与州扶贫办在XXX县XXX乡XXX村委会联合举办了“XXX州脱贫攻坚档案工作现场培训会”,参训人员实地参观了XXX村委会经过规范化整理后的脱贫攻坚试点档案,州档案局业务人员为十县市扶贫、档案及相关部门的100多名参训人员系统讲授了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规范整理,为全州脱贫攻坚档案的规范整理进一步统一了标准、打实了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来,州、县档案部门与扶贫部门、乡镇举办扶贫档案培训班100多个,培训县、乡、村档案整理人员3800多人次,为全州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规范整理培训了一大批业务骨干,有力推动了全州脱贫攻击档案规范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抓指导监督,把住脱贫攻坚档案整理的质量关。为把住脱贫攻坚档案规范整理的质量关,全力配合扶贫部门、乡镇迎接国家对XXX省开展异地搬迁工作的检查,迎接国家、省对XXX州的脱贫验收检查,州、县档案部门突出重点,示范带动,全力以赴支持配合扶贫部门和乡镇开展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收集和规范整理工作,强化脱贫攻坚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在州、县档案部门、扶贫及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州各级各部门为迎接国家、省对我州开展的各种检查验收工作提供了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据不完全统计,近4年来,州、县档案部门先后派出800多人次深入到乡镇、村委会,对80多个乡镇,400多个村委会的脱贫攻坚档案进行现场规范化整理指导,指导脱贫攻坚工作中产生的文书、照片、音视频等各类档案资料的收集和规范整理,牢牢把住脱贫攻坚档案整理的质量关,全州共计收集、规范整理形成脱贫攻坚文书材料640850件、项目档案34403卷、一户一档107132卷、照片档案128369张、视频档案1082盘,为我州XXX、XXX、XXX、XXX、XXX、XXX6个贫困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原始、翔实丰富、准确的脱贫攻坚痕迹资料支撑。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6

直投“三农”示范先行

各地党委、政府对档案工作高度重视,经费投入有所增加,软硬件设施条件得到改善,各地更有多种奇思妙想,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源源不断注入新活力。

宜都市委、市政府成立市长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相继出台了创建实施方案、新农村档案建设规划、加强新农村档案工作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创建工作提供各项保障。市财政划拨专款作为创建工作经费,近三年全市累计投入创建资金1100万元,其中市乡财政预算投入800万元。全市10个乡镇、街道档案管理全部达到省二级以上水平;123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有档案室、有陈列室、有档案装具、有档案、有制度、有人管、有电脑查询系统的“七有”目标;所有涉农部门档案管理被评为省特级或省一级。

在陆城、高坝洲两个乡镇街道,宜都市选取了6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档案示范村,落实专班专人,落实工作经费,全面加强村级建档、农户建档、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等工作,并组织观摩学习交流,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动了创建工作。

九龙坡区在每个镇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村开展新农村建档试点建设,集中力量进行打造,形成创建工作标杆,分别于2009年10月、2010年5月、2011年4月召开3次全区村级规范化建档试点培训、示范推进会,现场观摩推广村级规范化建档。随后,在陶家镇、石板镇等镇开展村级建档工作整镇推进工作,所辖村(社区)全面达到区级规范化管理标准。

三年来,九龙坡区、镇两级开展镇村档案业务培训139次900余人次,区档案局还专门建立了九龙档案QQ群,网上远程、实时指导各镇村开展规范建档工作,并将档案业务培训课件、档案工作文件、各种表册上传共享,供档案员日常工作使用。石板镇为推进全镇所辖村居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制定了以奖代补政策,按实际建档户数补助村(社区)档案工作经费,一次性验收合格的按2元/户补助,第二次验收合格的按1.8元/户补助,三次以上验收合格的按1.5元/户补助,极大地推动了所辖村(社区)的建档工作积极性。

辽宁省东港市成立了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东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乡、村和社区档案工作。市委、市政府每年都将乡镇档案工作纳入全市目标考评之中,每个乡镇也将村级档案工作纳入村级目标管理之中,实行优奖劣罚,直接与村干部考绩挂钩,保证了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开展。

普兰店市以基础较好的5个乡、9个村和2个企业作为先进典型,进行重点指导、重点创建,每个乡镇确定2个村(社区)作为试点单位,优先创建,树立样板。先后召开了12次会议,下发了7份文件,播放了8条《普兰店新闻》,了网站信息30多条,宣传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及先进典型的经验,从而使各乡、村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超有目标,收到了老典型有新发展、新典型有新高度的效果。

涉农联动 丰富资源

各地档案部门联合多家涉农部门,建立起协调机制,围绕“农”字建档,有效地完善了农村档案资源体系。

宜都市档案局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了党员个人档案建设、民情档案建设、村情档案建设、农村人才档案建设等一系列创建活动,与市财政、水利、畜牧、林业等部门联合发文,重点对村级财务、土地延包、林权改革、农田水利、畜情防疫等涉农档案进行了规范建设。市档案局与市农业、水利、民政等8部门联合下发了《宜都市村级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了涉农部门、一村级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建立了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统计、交接、保密等制度。同时,各地各单位还普遍编写了地方志、单位志、组织沿革、大事记,积极发挥档案在维护村集体和农民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宜都市围绕建立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普遍建立了农村改革档案、农业科技档案、新农村建设专门档案,农村特色档案、社保民生档案和民情档案等6类档案。

九龙坡区格外注重加强农户、土地流转、土地确权颁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户籍、城乡医保、城乡低保、农村社保等档案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全区11个镇、105个行政村、15个镇辖社区建档率达到100%。11个镇机关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均达到市三级以上标准,76个村达到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区级以上示范标准,规范化建档率达到72,3%。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建立了涉农特色档案,进一步增强了村级档案服务“三农”的能力。白市驿镇海龙村作为市城乡统筹发展示范村及重庆市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立了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档案、入驻企业档案,幼儿园档案、照片档案,并且利用档案建立起海龙村城乡统筹展览馆,展示海龙村的发展变化及取得的辉煌成就。走马镇存有民间故事档案45卷、故事录音带420盒,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和内容充实着档案资源体系,而且产生了一定社会效应,其民间故事的资料已被重庆市非遗中心借走整理。

辽宁省档案局与省农委共同编印《辽宁省三农文件选编》,收录了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提高农民收入等有关问题和政策法规文件175份,约67万字。普兰店市和东港市注重县、乡镇和村级组织档案资源建设,以修订和完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为契机,将土地承包、林权改制、粮食直补、农村社会保险、婚姻档案、复员军人档案、两委换届档案等纳入归档范围,确保各类档案门类齐全、内容丰富。同时,各乡、村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还建立了特色档案,如炮台镇的农民增收致富档案、北乐村的名人照片档案……多措并举强化利用

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利用。各地档案部门因地制宜,多管齐下,大大推进了农村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

宜都市在市档案馆建立政府信息查阅大厅和电子文件中心,收集全市10个乡镇、街道和81个市直一级单位的涉农现行文件7237份,发文汇集209册,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超市”服务。同时依托中国宜都政府门户网、宜都档案信息网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对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馆藏开放档案目录及时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三农档案”“惠民政策”“政务公开”“经济信息”“业务指导”等专栏,目前,全市已经上传40余万条开放档案目录和2万多份已公开现行文件。各乡镇、街道、市直涉农部门、乡镇站所、行政村、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依托综合档案室,

不断开发档案资源,充分利用电脑查询系统,及时惠农政策及信息,开放惠农档案,方便农民查阅。目前,全市共有2.8万人在村级档案室获取了档案信息,基本实现了农民查阅利用档案不出村的目标。

三年来,全市共有5.6万人通过档案信息平台获取档案证明,化解矛盾纠纷1364起;帮助2635户农民获得低保、养老证明;提供农业科技信息2.1万条;提供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档案资料1786份;帮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全国驰名商标2爪、省级著名商标8个,

九龙坡区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涉农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一是利用区档案信息网开通了专题子网站――九龙坡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区党建网、区政府门户开设了档案栏目,积极整合、共享馆藏档案及已公开现行文件等信息资源。截至今年8月,已更新3703条开放档案目录、1446条现行文件信息、5469条三农档案目录、涉农政府信息89条,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网站点击量达到10800余人次。二是坚持送档下乡,向未联通互联网的18个村及时赠送区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光盘。三是利用九龙坡区数字档案馆应用系统平台,在各镇开展区档案馆镇级查阅点建设,实施档案查阅代办制度,远程共享馆藏电子文档,使各镇群众可就近查阅、取得档案证明。

九龙坡区陶家镇借助档案解决了不少民事纠纷,他们积极利用这些典型事例进行宣传,达到了“利用一例、宣传一片”的效果,由于宣传到位,全镇广大干部群众都能以积极地态度配合档案人员开展工作,并能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自觉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移交工作。含谷缜华新村于2005年查阅关于引进企业奖励的决议,明确了相关规定并向群众进行公布和讲解,调动了全村人参与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同年,该村先后引进了重庆翼虎动力等100余家企业,既促进了村经济发展,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切实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辽宁省普兰店、东港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普兰店市档案局在档案信息网站开通了“聚焦三农”专栏,东港市档案局在东港档案信息网站上开设了涉农档案信息专栏,将政府及涉农部门的信息、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和以开放的档案资料在网上公布,各乡镇和村级组织能借助互联网查阅到相关政策。乡镇、村级档案室开展了面向农民的档案利用服务,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得到进一步深化。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7

引言

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这项工作是落实用益物权的必然要求,它可以强化物权登记管理,明晰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为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物权保障;可以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变更、转让和灭失等的登记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簿,强化承包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和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地位,为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可以有效避免因权证不全和权属不清产生的土地承包纠纷,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同时,这项工作对保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依法促进农村土地合法有序流转、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效利用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推动和加快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市场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3S技术发展迅速,已经被广泛应用。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s,GPS)的统称,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白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经过2013、2014两年的试点,总结经验、科学研究、全面考虑,决定采用3S先进技术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土地确权相关标准,更经济、更高效开展土地确权工作。

一、白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分为十个流程环节(如图所示),具体说明如下:

1.准备工作

成立机构、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测量执行单位、宣传发动、收集整理资料、开展培训、入户权属调查、梳理问题。

2.权属调查

由乡(镇)政府、村组干部和测绘单位技术人员组成外业调查组,每组5-7人,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运用GPS-RTK科学的实测方法,逐户逐地块开展实测,测量每一块地的界址点、价值线,镇、街、组工作人员要组织好农户、配合测量队现场指认地界,做到实测结果准确。地块分布草图的绘制过程中,要能够清晰易辨、标注清楚无异议,数字标注规范统一,满足后期数据入库需要。最后由测绘单位技术人员室内作业,数字化形成承包地地籍图,计算承包地面积。

3.纠纷调处

市、乡、村要分别成立土地纠纷调处工作组,引导当事人通过协商、调解、信访、仲裁或诉讼等渠道化解土地承包纠纷,将矛盾尽力化解在基层,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土地权属界限发生争议的,由土地纠纷调处工作组进行现场调解和处理,再根据调解处理后的结果确定权属界限。土地权属有争议,现场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先确定没有争议的土地权属界限,争议部分交由推动纠纷处工作组处理;经调解无效的争议土地划定工作界,在土地权属线调查表内注明争议原由、范围、面积、只登记不确权,待争议解决后再给予确权。

4.审核公示

4.1村组审查

村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根据二轮延包档案资料和自身掌握的实际情况,对公示图表中的承包人姓名、承包地块位置、地块数量、合同面积以及实测面积等内容进行初步审查,拾遗补漏,对实测面积与合同面积差异较大的承包户进行分类统计,组织召开全体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议定解决办法。公示的地块图和公示表经村组审查完成后,要反馈给测量单位,完善后进行公示。

4.2公示

将地块分布图和公示表进行张榜公示,时间为7至15天,公示期内承包人对承包地块、四至、面积等情况进行确认,对公示有异议的,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再次公示,直至无问题为止。

4.3审核备案

公示无问题后,由承包人签字确认,并由村组将公示的地块分布图和公示表,统一汇总整理后上报乡镇,由乡镇审核后盖章备案。

4.4数据录入

各乡镇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将各村《实测调查表》(附件2)内的基础西你想录入Excel电子表格,要反复审核录入Excel表的共有人姓名、身份证号、四至、面积等信息,为建立数据库提供准确无误的基础信息。

5.建立数据库及信息系统

5.1数据整合质检

首先由测绘执行单位内业组进行空间数据的格式转换,将实地测量的空间数据由.dwg格式转换为.shp格式。其次采用软件对三级自检和整理的空间数据惊醒软件自动检查,并将检查修改后的空间数据按建库要求构面处理。

5.2数据入库

5.2.1新建数据空库

按国家的有关要求,在市技术人员指导下,各乡镇利用工程配置工具,输入市区名称、行政区代码、投影坐标系参考、高程系参考、建库日期、比例、代号等基本信息,建立一个数据空库。

5.2.2档案资料入库

首先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编号,按编码规则进行编码,使用Excel批量导入工具,乡镇工作人员将各村的档案信息批量导入数据库中。

5.2.3空间数据入库

利用系统提供的数据加载功能,将宗地界线、地块名称、组名等导入已经建好的数据空库的相应图层中,同时进行坐标单位名称、承包人,坐落单位代码、所在组等字段的匹配,完成空间数据的采集工作。

5.2.4属性提取整理

空间数据导入后,需要从源数据中提取部分属性挂接到数据库内,进一步完善数据库内容,同时系统可以实现自动提取宗地四至、计算宗地的实际实测面积、更新基本农田属性等。

5.2.5数据检查

使用数据检查功能,按照农业部的数据库建设标准进行整体数据检查,并针对查处错误进行修改,完成数据库的建设。

6.完善合同

乡镇工作人员负责从修订后的数据库中按户打印土地台账,由农户签字确认无误后,打印土地承包合同,由村和农户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此合同一式三份,镇、村、农户各一份。

7.建立登记薄(2015年3月)

土地承包合同生效后,发包方将承包方及承包土地的详细情况、土地承包合同等材料报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乡(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对成承包方报送的材料予以初审,材料符合规定的,及时登记造册,由乡(镇)向市政府提出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的书面申请书。市农讲句对乡(镇)政府报送的申请材料予以审核。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编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薄。

乡镇负责从数据库中打印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以每册30户为标准装订成册,上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8.颁发权证

权证发放工作由市政府统一组织,市农经局负责审核、打印。按照“申请、审核、登记、颁证”的程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薄为依据,利用数据库以户为单位,打印附有承包地平面图的经营权证,证书载明宗地空间位置、四至界址、土地面积和共有人等、经办人对内容审核无误后加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专用章”,经市政府批准后,发放新经营权证,同时收回旧经营权证,统一交原颁证机关加盖“作废”章后封存。通过乡镇、村向领证人颁发证书,领证人同时在《土地证书签收薄》(附件3)上签名。

9.资料归档阶段

按照农业部、国家档案局颁发的《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对确权登记全过程的纸质和电子信息都要归属,包括工作底图、入户调查表、地籍测量原始记录、土地台账、承包合同、申请书、登记薄、以及一系列图表等。纸质档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编制目录装订立卷,电子档案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上报、接收和管理。

9.1土地台账

一式两份,由乡、村分别存档。

9.2土地承包合同

一式三份,由镇、街、村、农户各一份、

9.3入户调查表和实测调查表

由乡镇负责存档。

9.4经营权证登记薄

以户为单位,由乡镇负责打印,以30户为标准装订成册,上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9.5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申请书

以户为单位,由乡镇负责打印,并加盖乡镇政府公章,以30户为标准装订成册,上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9.6其他资料

工作底图、地籍测量原始记录、入户调查表、以及其他一系列图、表等,由乡镇分类归档。

10.检查验收阶段

以乡镇为单位,对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行自查、初检,合格后由世纪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核实,合格后,以市为单位,申请省级验收。

二、RS技术应用

RS技术利用某些仪器设备,在不与被研究对象直接接触的情况下,收集数据,通过处理分析,最后提取和应用有关对象信息,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极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随着航空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航测遥感技术成为土地勘察的新技术,其利用多种高端科技建立了航测系统,帮助地区实现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的一体化。为了更好地利用无人机航测遥感系统,设置符合土地勘察要求的数字正射影像(DOM)模型,严格按照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标准执行各项操作

白城市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项目采用2015年6月拍摄的高分辨率影像图,通过正射纠正,其原理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根据相关的参数建立数据模型,然后利用数字元高程模型对原始影像进行纠正,使其转换为正射影像。

由于土地确权外业指界工作量大,不可能每块宗地进行实地指界,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成为土地确权工作底图,通过外业实地测量宗地关键界址点,套合底图解析地块形状拐点。这样大大提高了外业指界的工作效率,减少野外工作时间,而且遥感正射影像图精度较高,甚至一条田埂都能清晰可辨,精度完全可以达到规范要求。宗地图制作以遥感正射影像图为基础,相对于原来以地籍图为基础的宗地图更加直观,易于辨认,宗地位置、四至范围更加一目了然。

三、GPS界址点测量

根据项目要求在多条权属界线交汇处、重要的转折点设立界址点,复杂地段根据实际情况设立界址点,以木桩、喷漆等形式做好标识。由于项目测区处于生态保护区,林木茂密、丘陵起伏,控制点较少,通视条件较差,采用GPS测量就不存在上述问题,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将大大优于常规测量。

白城市已完成城市CORS参考站的建设。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ntinuousOperationalReferenceSystem,简称CORS系统)可以定义为一个或若干个固定的、连续运行的GPS/GNSS参考站,利用现代计算机、数据通信和互联网(LAN/WAN)技术组成的网络,实时地向不同类型、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经过检验的不同类型的GPS观测值(载波相位、伪距),各种改正数、状态信息以及其他有关GPS服务项目的系统。利用一台GPS接收机+手簿作为流动站,采用白城市CORS系统,以GPS(VRS)模式在其信号覆盖范围内,进行GPS差分坐标测量,即GPS流动站向运行GPS-Net-work的控制中心发送它的概略位置,具体的方式是通过GSM网发送标准的NMEA位置信息,控制中心接收此信息并进行误差计算后重新向流动站发送改正过的RTCM信息,达到实时定位。GPSRTK采用GPS-RTK测量时,先进行仪器连接,设置IP地址、端口、接入口(RTCM31)、转换参数等,然后进拨号链接,接入恩平CORS站。测量前,对原有控制点进行检测,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要求后再进行界址点测量。

网络RTK技术基本要求:

1)卫星高度角限值≥15°;

2)同步观测卫星数≥5颗;

3)位置精度衰减因子(PDOP值)≤6;

4)数据采集历元数≥10;

5)当初始化时间超过3min仍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讯链接并重新启动GPS接收机进行初始化操作。重试次数超过3次仍不能获得初始化应取消本次测量。

四、数据管理

GIS技术是指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分析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GIS具有空间数据的输入与编辑、组织与分析、查询与管理以及制图输出等功能。应用GIS建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可以快捷地实现面积汇总、数据查询输出、图件编制等功能对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及规划起到很大作用。

外业调查数据录入采用南方CASS土地确权版,将每宗地权利人名称、宗地编号、界指线、界指点等输入软件,生成地籍调查表、宗地图等用于登记发证,再将CAD格式文件转换成ARCGIS格式文件进行数据建库。利用地籍管理系统,可按照土地登记发证程序进行土地申请、审批,输出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最后打印土地所有权证书。同时,数据库还具有浏览、编辑、查询、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相对于以前纸质文件进行登记发证,节省了许多麻烦的手续,提高发证效率,也为以后的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工具。系统实现地籍管理中三个“一体化”:图数一体化、登记发证与档案一体化、业务审批和流程控制一体化,从而达到地籍办公无纸化、流程化,土地登记公开查询信息化,提高办事效率,保证土地登记和建库符合标准规范。

五、需注意的问题

5.1RS技术问题

1)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

遥感数据的采集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误差:如大气条件的不均匀性、变化性与仪器的不稳定性等。其中有些误差是可以消除或削弱的,如光谱校正与几何校正等,但残存误差是存在的;

2)数据处理的误差

几何校正时,采用的地面控制点存在误差会影响到几何校正。影像增强或特征提取、数模转换过程中会产生新的误差;

3)数据转换和传输过程中的误差

不论是从矢量到栅格还是从栅格到矢量的转换,在投影变换的过程、数据的网络传输过程中都会产生新的误差。

5.2GPS测量误差

GPS测量是通过地面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来确定地面点坐标。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GPS接收机等地面接收设备和其他人为因素等。按误差性质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偶然误差主要包括;人为对中误差、天线高量取误差等;系统误差主要包括卫星的星历误差、卫星钟误差、接收机钟误差、电离层、对流层延迟以及多路径效应的误差等。其中,系统误差无论从大小还是对定位结果的危害性来讲都比偶然误差大得多,因此系统误差是GPS测量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空间数据误差的来源。

5.3 GIS数据质量

GIS数据质量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1)位置精度

如数学基础、平面精度等,描述几何数据质量;

2)属性精度

如要素分类的正确性、属性编码的正确性等,用反映属性数据的质量;

3)逻辑一致性

如结点匹配精度、拓扑关系的正确性等。

GIS数据库所需的各种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地图、文本资料、遥感图像、实测数据、已有系统数据等。针对各种误差,GIS数据处理时要进行各种数据检查,建立拓扑关系进行处理,保证GIS数据质量。

六、结束语

数字乡村建设解决方案篇8

[关键词]数字村镇 农村信息化 动力机制

[分类号]TP3 G25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提升到信息化发展的战略重点的高度。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全面部署。目前,一些中央政府部门,如农业部、科技部、信产部、文化部,已逐步形成了农村信息化主流工程签约合作、共建共享的良性机制。数字村镇是农村信息化的结果,也是其成果落实到基层的体现。现阶段,我国村镇数字化建设已进入试点探索的发展阶段。

1 相关概念

1.1 数字村镇的概念

数字村镇依托于3S(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采用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将村镇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数字化,实现村镇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村镇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村民生产生活等有关的应用系统,向村镇基层单位和村民提供村镇管理、农业生产、公共事业、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或专门化信息服务。数字村镇建设的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数字村镇的服务对象有三个层次:一是为“现实村镇”的管理决策服务,实现党务、村务管理数字化;二是为村镇特色产业的宣传和市场化运营服务;三是引导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的转变。

数字村镇的服务内容渗透到村镇生活各个层面,而管理和服务都统一到一个数字化的平台上。数字村镇的建设主体包括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各相关部门、在信息基础建设和信息服务方面不可或缺的电信运营商以及各种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

1.2 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的演进

将“作用”抽象为一种“力”,是自然科学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本文借助经典力学的理论,探讨推动数字村镇的动力。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是指数字村镇建设赖以展开、深化和发展的不同层级的推动力量,以及它们在有序运行中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原理的综合体现。

村镇数字化是一个渐进过程,其动力机制因发展阶段而表现形式有异。初期,推动力量主要源自国家的宏观政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行为,即“自上而下”的一元化动力机制;随着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推动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内生性力量成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并存的二元化动力机制将得以形成;之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逐步完善,企业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政府的作用则相对弱化,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逐步转向多元化。

世界各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切信息化发达国家,在其农村信息化开始和深化过程中,都大致经历过动力机制由一元转向二元并存,并最终走向多元化的历程。只是各国由于历史条件、社会经济背景不同,其农村信息化动力机制在不同阶段大相径庭。我国的村镇数字化建设是在农村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启动的,遵循多元化建设道路是必然;此外,数字村镇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思维变迁过程,服务对象的层次性和服务内容的庞杂性也有赖于多力形成的合力。对推动其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寻求正确的建设方案。

根据建设主体和服务对象在数字村镇建设中的作用性质(见图2),本文构建了引力模型、压力模型和推力模型,通过这三种模型来探讨数字村镇建设的动力机制。

2 引力机制

宏观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构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根本动力;微观方面,农民信息诉求是直接动力。两者凝聚形成了数字村镇建设的强大内生动力,如图3所示:

2.1 宏观

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民的基本物质生活已得到保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较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目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在这个阶段农民对信息的需求是迫切的,也是现实的。

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农民思想日益活泛,信息意识逐渐觉醒;基层村镇实现了自治,农民广泛参与村镇的管理活动,生活更加丰富,活动空间空前扩大,所需信息的内容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使国家和地方政府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农村基层的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村镇企业的成长壮大,村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来扩展生存空间和竞争力。

2.2 微观

农民有强烈的信息需求。而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未完善,尤其是信息服务处于起步阶段,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的需要。数字村镇深入农民千家万户能够为农民带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满足,为农村信息服务的供需矛盾提供了直接的解决方案。

农民的信息活动活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06年底,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在通讯和信息方面的支出比重明显提高;《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农村网民达8460万人,网民中乡村人口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披露,“上网找工作”的农民工由2006年的7.9%增加至2007年的9.9%,而通过“职业中介机构”找工作的农民工从18.7%降至10.1%。

这一系列数字还让人感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同时也说明农民对于信息的需求是遵循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的:在最基本的通讯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对于获取信息的内容范围、数量和质量的要求,直到对信息的、利用的需求,如图4所示:

乡村精英是重要引擎。按农民的话说,乡村精英也就是农村中的能人一类,是农村中说得起话、办得成事的人。他们大多具有较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能赢得村民更多的尊重、关注与信任,其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以及与村民的互动等等都会影响到村民的行动,对村民具有较强的示范号召效应。而乡村精英本身也具有信息化的利益诉求,往往成为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发起者、凝结点和推动力。

3 压力机制

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广大农村比较落后,缩小“数字鸿 沟”的压力很大,需要借助数字村镇的建设实践来探索农村信息化模发展模式,如图5所示:

3.1 中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无模式可循

在渐进式改革的中国,没有什么是旦夕生成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信息化建设做出了整体性的系统规划,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延续性发展。但是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仍要在实践中探索。

发达国家一般是先有一个部级的基础建设,再有个人、企业等民间终端的发展,这样整个国家可以很

顺利地进入信息社会。我国农村信息化进程的第一阶段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并举,积极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瓶颈。作为“后发型”国家,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三种社会结构并存,不仅阻碍了信息化进程,而且迫使中国的信息化首先要解决“城乡二元社会”的问题,增添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难度。

特殊的国情压力既是困扰信息化的因素,亦可转化为信息化发展的动力。就政府而言,加大对部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同时,要把信息化的推动重点转向农村,聚焦于占总人口57.01%的农村人口,借助于民间终端的发展,通过数字村镇建设的示范作用,实现“星星之火燎原”的信息化态势。

3.2 中国农村基层信息化形势严峻

我国农村信息化经10多年发展,已初具基础,但形势仍严峻:总体规模小,地域分布不均衡,信息资源缺乏多样性,信息开放性和共享程度低、时效性差,缺乏宏观调控,资金支持不足,网络管理薄弱,现代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具体到农村村镇基层,则存在信息服务效率不高、效果不好、信息服务各行为主体利益无法保障、体系运作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此外,有很多从事农村信息化研究和推进工作的人员,还没有真正了解农村的现状,提出的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办法也不完全切合实际。

4 推力机制

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建立与电信运营商、IT企业、民间组织、农民之间的密切协作机制,为村镇数字化建设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见图6)。这也是《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2007~2015)》特别指出的。

4.1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魅力凸显

低成本信息化技术,是指那些在信息化初级阶段,需求相对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掌握、易于升级的信息技术。走低成本建设之路是我国数字村镇的关键,也是现阶段村镇数字化最为适用的方案。

“三网合一”建设方案优势体现。各大电信运营商虽日渐重视农村市场,但出于成本考虑以及企业自身固有的逐利性,一直以来仍把主要的市场精力放在城市。目前来看,信息技术进步为网络融合和建设一体化的综合网络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西和宁夏“三网融合”的实现,开启了村镇数字化建设的低成本模式。

低成本信息终端设备纷纷涌现。秉承“使广大农民用得起、乐于用”的宗旨,政府层面对低成本信息终端给予了足够的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开发低成本且宜于在农村推广的信息终端与软件系统,如“面向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低成本、易操作计算机”被列入国家火炬计划优先发展技术领域(2007年)。从企业层面看,面向低成本数字终端的技术研发逐渐受到重视,如北京信息管理科学研究所“面向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低成本软硬件一体化终端”成功研制。目前,电脑下乡已经覆盖到全国,13%的政府补贴也让更多的农民能够买得起电脑。

村镇信息服务手段继续向低成本、多样化方向发展。如2008年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试点工作,同时开通“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热线;宁夏提出平台上移、服务下移,信息化服务渗透到田间地头。

4.2 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以电信业为代表的社会力量已参与到村镇数字化进程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企业和IT企业等纷纷看好农村信息化事业,采取多种模式多种形式参与其中。据了解,农业部将与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全国层面上开展战略合作。目前,中国移动正在积极与农业部信息中心洽谈手机短信服务方面的合作。前一时期,中国移动与浙江农业厅合作共建了“农民信箱”,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一起搭建了“农信通”信息服务平台,其省、地、县域公司与所在地涉农部门也实现了合作;中国网通吉林公司与吉林省农委有关单位合作,开通了“12316”农村信息服务热线;中国电信也在积极采取行动。电信运营商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在进一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为广大农村地区提供适用的信息普遍服务等方面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2009年2月“电脑下乡”正式实施,各大IT企业踊跃参与。

4.3 市场机制的引入

从世界各国实践看,政府在数字村镇建设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必须重视发挥市场作用。我国数字村镇建设伊始,就确立了走公益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路子。前者起主导和引导,后者承担大量具体信息服务业务的作用。各类相关政策的出台,引导和扶植企业参与数字村镇建设,实现社会、农民、企业“共赢”。

4.4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

“第三部门”非政府社会组织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类非政府社会组织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3月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5.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3.7万个。在一些农村,也出现了类似的社会专业经济组织。200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施行,为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非政府组织由于其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特征,在数字村镇建设中能弥补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在政府、企业、农民间搭建桥梁并起到影响社会关注和社会监督等独特作用。

5 结语

当前,我国正处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实施村镇数字化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反映。对数字村镇建设动力机制的分析是为了寻求一条适合的村镇数字化之路。

上一篇:班级管理培训心得体会与收获范文 下一篇:品牌建设指导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