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30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1

《实践论》心得体会一:

《实践论》是毛泽东最杰出的哲学著作之一,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毛泽东之所以以实践论为题阐述认识论问题,有理论和实际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特征;二是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轻视实践,造成中国革命的严重损失,用实践的思想教育广大党员和干部,具有现实针对性。《实践论》对认识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上出现的社会性问题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必要再读《实践论》一文。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在通读《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一、树立正确的实践观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在《实践论》的论述中,谈到了人的勇气与信心与他对工作的内容和环境规律性的了解程度直接相关。这对于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年轻人,我在学习、工作、生活都会面临各种机会与挑战,而只有通过实践不断加深认识,才能增加对各项实践活动的信心。

在进入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之前,我对我国的民政事业,尤其是社会福利事业认识不全,了解不深。通过在一线岗位的实践,使我对民政工作、社会福利工作本身有了新的理解,更好地指导我的工作思路,增强了我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深深爱上了这一份重要而且充满公益意义的工作。

二、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我认为,掌握实践的方法,主要从实践的特性入手。

第一,实践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明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当地,因此要避免刻舟求剑似的错误。

第二,实践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因此要避免守株待兔似的错误。

第三,实践具有层次性。在某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

第四,实践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

实践的这四个特性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类实践的局限性。正因如此,掌握正确的实践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才能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正如我在福利院照顾那里的老人,他们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而不能自理生活,所以在为他们进行穿衣喂食等最基本的服务时,都要因人而异慎重选择适合他们的方式方法。

三、总结正确的实践经验教训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

在总结的过程中,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为可贵,从教训中学习进一步使人提升;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在经常地总结中不断地升华自己的认识,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认识、总结、再实践、再认识、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还要继续认真学习它,做到知行合一,从而更好地参与实践,在各项实践活动中收获成功。

《实践论》心得体会二:

毛泽东的《实践论》写于一九三七年七月,当时党内出现了两种妨碍革命发展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为了推动革命的发展,毛泽东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这种错误思想,从而著成此书。又因重点是揭露看轻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故题名《实践论》。

《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对于实践的正确而系统的见解,对于指导当时的中国革命,指导我们现在、将来各种实践活动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它,并领悟其中的思想,应用于我们的实践,从而使我们更好的参与实践,收获成功。

毛泽东同志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的社会实践,深刻地揭示了认识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读完《实践论》全文之后,我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根据我个人的看法,这篇文章主要的结构是这样的:

一、介绍马克思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毛泽东在写这篇文章时,他开始向人们说明:人的认识是由实践产生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里简要介绍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并简要的介绍了认识论的主要观点。

二、进入文章的精华部分,比较详细的分析人的认识如何从实践发生,又如何服务于实践。这里,他认为认识应该是这样的,第一步,是开始接触外界事情,属于感觉的阶段。 对于认识的深入过程,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认识,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和对战争的例子,更加透彻的说明了基于变革现实的实践而产生的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的逐渐深化活动。第二步,是综合感觉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属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 这里,毛泽东谈到认识的能动作用,即不但表现于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

三、概括全文,从时代责任讲起,提出当时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任务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深层次的领悟事情的本质,也就是理论,才能更好的掌控事物。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离不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认识来源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而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战争的认识等,皆是如此。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同志对于这句话给了更加深刻准确的诠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于是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如果达不到,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在失败中得到教训、改正思想,然后成功,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失败乃成功之母,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新发展,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结晶。它科学地解决了几千年来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知与行的关系问题,用科学的认识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哲学基础。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应该继承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并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努力。

《实践论》心得体会三:

任何事物的诞生均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实践论》也同样如此。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7月创作的,当时正是中国革命的生死关头,党内却出现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思想,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严重妨害着革命的发展。正因如此,毛泽东站在中国发展大局的高度,深刻揭露了这种不好现象,对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总体来看,由于毛泽东的个人魅力和文学底蕴,这篇文章不仅到处闪耀着思辩的哲学光线,同时还充满了文学气息。通读全文,有这么几个哲学观点对我深受启发:

第一, 实践是熟悉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简单来说,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熟悉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熟悉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假如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的内在实质,其实就是阐述了熟悉实践再熟悉的实践路线。

实践,就是一个怎样验证真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本来面目的过程。当然,实践要注重方法。要准确掌握运用实践的方法,我们首先必须认识和了解实践的特性。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识到实践有这样几种特性:一是具有时间性和地点性,实践的内容会随时间、随场合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被前期、他地的实践所证实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当时(以及未来)、当地。刻舟求剑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二是具备局部性和偶然性,某种局部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全局实践,某种偶然实践的结果不一定体现基本的、普遍的规律。守株待兔者犯得就是类似的错误。三是具有层次性,此一层次实践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层次和全部层次。四是具有主观性,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不可能绝对摆脱实践主体主观因素的制约,绝对客观的人类实践,是不存在的。主体能动发挥程度的不同,必会影响到实践的具体效果。正是因为实践具有这些特性,其共同作用,便会对人类实践产生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并形成一种隐蔽性或者说是局限性。因此,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熟悉,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熟悉,同样是不充分的。概括起来说,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实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实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实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实客观事物的真理。当然,这个过程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两大禁忌产生的土壤很是肥沃,我们必须谨慎预防。这篇文章,从本质上深刻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两种不良倾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实践要注重总结。

总结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熟悉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熟悉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要弄清情况,又要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从而,形成实践、熟悉、总结、再实践、再熟悉、再总结的良性循环。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体验式教育本质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34-02

体验式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指受教育者亲身经历,通过感性体验,在心理上、情感上、思想上逐步形成认识从而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手段。体验式教育因突出了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已成为中国教育教学改革重要手段和方法。

一、体验式教育是西方的教育教学思想

体验式教育是西方重要的教育教学思想,其核心的观点是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是体验式教育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有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可以把他们的体验式教育思想本质概括为“建构”,即个体发展是主体与客体不断相互作用,逐渐建构认知结构的结果。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让体验式教育在西方国家特别在美国被推广应用。以威廉·詹姆斯和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者,其体验式教育理论本质可用“经验”来表述,即教育是个人经验的不断改选、积累和重组过程,在经验整理中个体获得知识、能力和思想。本质是对象存在和运动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抓住了本质等于掌握了事物的基本特征。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没能全面而深刻揭示出体验式教育的本质,那么体验式教育本质是什么?

二、“实践”是体验式教育的本质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出发,我们把体验式教育的现代本质界定为“实践”。体验式教育不是别的,正是实践,是教与学的实践活动,实践是其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体验”是实践活动在教育领域具体做法的表达,是教与学的理论及其过程和方法,是人们的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在教育中的具体形式。“体验”是实践在教育领域作为感性的活动而存在,感性活动是人所特有的自觉能动性的具体表现。把实践看做体验式教育的根本属性内在表达了:

(一)实践在体验式教育中的优先地位

抓住实践作为体验式教育的本质,首先强调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客观标准,这表明了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优先性即实践作为世界观的本体地位。马克思说,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这里马克思把实践作为世界的基础,把实践看做世界的本质是十分明显的。马克思还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不仅仅被当做认识论的范畴,而是提到世界观的高度,确立了实践本体的优先地位,这对广泛推行体验式教育,强化“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实践出真知”,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

体验式教育是从“体验”出发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是体验者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知识的教和学,虽可用文字、语言描述出来,但还是存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不去实践,不去体验永远得不出自身的感悟。感悟是通过切身实践以后才明白,实践越多,经历越多,知识就多一些积累,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是在体验的实践活动中运用知识或检验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知识,增长才干,逐步完善自身;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总之,体验式教育让受教育者主动构建知识、能力和道德情感,通过具体的场景,亲身感悟,在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经验,认识事物,“体验”实质就是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用于实践。说,“实践出真知”。他在《实践论》里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人在感性活动和理性思维的“体验”中,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经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实践的反复运动,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递进过程。

(三)实践的能动活动,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以实践作为体验式教育的本质,很好地突出体验式教育的归宿即以人为本,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验式教育最大特色是培育个体主动、能动地建构知识,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重视人的认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造就包括知识、能力、身心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凸显了人的位置和价值,其实质是以人为本,是人全面发展的本质需求和最终目的。体验式教育坚持实践这一本质特征,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三、围绕实践本质,推进体验式教育应用

抓住体验式教育的本质,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教育教学中理解其教育核心和实质性内容,更好地运用它。如何拓展体验式教育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呢?以实践为重心从实践的本体论意义、实践的能动性特征以及实践的基本形式来给出答案。

(一)从实践活动先在性出发,实践是教育的第一需要

体验式教育应用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尽如人意,解决的立脚点就是站在实践本体论高度,强调实践是教育的第一需要,一以贯之于教育全过程。列宁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从实践活动先在性出发,我们把教育教学中的“体验”,理解为人的存在方式,是个体知识建构的起点和个体发展的感性活动需要,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从此,体验式教育的“体验”,不再被认为可有可无的;或者误解成“体验”只是认识的起点,属于认识的低级阶段,而被看成是教育的第一需要。把教育教学中的体验活动与人的直接需要建构起来。尽管不同的学科或不同的学习阶段在“体验”的内容和方法上各不相同,但一定要走实践之路。目前中国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轻实践、重理论,教学形式单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必须从教育理论上奠定坚实的发展方向,必须把体验式教育实践本质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二)从实践的能动特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理论建设 科学发展观 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2.提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理论体系”,不能是一两句话或者某一方面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挫折等重大问题,否则就把理论庸俗化或者简单化了。

3.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理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这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和实践相一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如果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能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则说明是正确的理论,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这种理论应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是不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必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建设上的创新成果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任务。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那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诸多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理论建设上的创新成果。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理论建设 科学发展观 创新

论文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原理,理论创新可有四个检验标准是: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形成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党理论建设上的创新。

转贴于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2.提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理论体系”,不能是一两句话或者某一方面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挫折等重大问题,否则就把理论庸俗化或者简单化了。

3.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理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这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和实践相一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如果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能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则说明是正确的理论,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

4.这种理论应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是不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必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建设上的创新成果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理论建设 科学发展观 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2.提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理论体系”,不能是一两句话或者某一方面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挫折等重大问题,否则就把理论庸俗化或者简单化了。

3.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理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这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和实践相一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如果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能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则说明是正确的理论,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

4.这种理论应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是不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必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建设上的创新成果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两大任务。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就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那么,如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提出的诸多新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人民在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毫无疑问,毛泽东思想就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党的理论建设上的创新成果。

论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理论建设 科学发展观 创新

论文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原理,理论创新可有四个检验标准是: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形成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党理论建设上的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呻吟,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2.提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理论体系”,不能是一两句话或者某一方面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挫折等重大问题,否则就把理论庸俗化或者简单化了。

3.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理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这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和实践相一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如果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能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则说明是正确的理论,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

4.这种理论应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是不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必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三、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在理论建设上的创新成果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5

命题趋势:在历年的高考中,本专题内容在哲学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从高考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来看,主要考查物质运动的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点,认识的过程等。从命题的素材来看,包括漫画、诗文、历史资料、科研素材、时政热点等,既可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可能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预计2015年高考涉及本专题的时政热点将会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

应对策略:①运用专题复习法建立知识体系。复习本专题可设置两个小专题――唯物论和认识论,唯物论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认识论揭示的是认识的发展规律。通过这两个小专题可以更清晰地掌握知识间的内在结构,有利于学生提高运用理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顺利地建立高考试题与理论知识的正确联系。

②运用“世界的客观性”串联本专题的知识。由于世界的客观性,决定了运动和规律具有客观性,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决定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决定了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决定了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需要不断发展。

③运用纵横联系建立知识体系。从纵向揭示世界的本质:世界――物质――运动――规律,即世界是一个有规律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从横向把握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不仅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④结合热点进行复习。比如,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的特点、认识的过程等知识,分析我党治国理政观念的发展与更新;运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等知识,分析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性;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从实际出发等知识,为深化改革、建设法治中国提建议;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规律等知识,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哲理依据。

【重难点突破】

一、物质与运动

1.哲学上的物质

(1)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世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物质的运动

(1)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物质运动的规律

(1)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①原理: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方法论:第一,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第二,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3)反对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观点。

二、物质与意识

1.物质决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2.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方法论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坚持正确的意识,反对错误的意识。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关系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方法论

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哲理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2)要求

①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四、实践与认识

1.实践

(1)特点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活动。

2.认识

(1)唯一来源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2)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参与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二是通过向书本或别人学习获得间接经验。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来源于实践。

(3)影响认识的因素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认识受事物发展状态的制约,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3.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

五、追求和发展真理

1.真理的特点

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

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认识主体和客体的限制,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方法论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典型例题】

1.(2014・重庆)总理说,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宣战。这表明

A.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就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向污染宣战需要从根本上变革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C.改善生产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消除人与自然的斗争性

D.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污成功的关键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键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故排除A;向污染宣战是对现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造,而不是根本变革,排除B;人与自然的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排除C;环境污染是人类违背自然规律,遭受自然规律惩罚的体现,D正确。

答案:D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④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美食属于物质的东西,文化意蕴属于观念的东西,人们从制作、品味美食中体味深厚的文化意蕴,体现了在实践的基础上物质与意识的统一,物质的东西转化为观念的东西,②④符合题意;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的,①错误;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有本质的差别,③错误。

答案:C

3.(2014・海南)“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作用及认识过程。对项羽能否实现东山再起,杜牧和王安石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也体现了认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①④符合题意;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②错误;真理只有一个,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不同认识,只能有一个是真理,③错误。

答案:B

4.(2014・天津)漫画(图1)启示我们,在创新活动中要

A.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B.批判继承,自我否定

C.挑战传统,标新立异

D.实事求是,尊重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按规律办事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漫画中的木匠为了创新,违背了做凳子的一般规律,从反面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D符合题意。

答案:D

5.(2014・江苏)曾几何时,由于技术所限,人类眼中的海洋只是邻近的一方水域;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海上罗盘的使用,人类进入地理大发现时代,视野投向更广阔的海域;而今,借助载人深潜器、大洋钻探船等高新技术设备,深海世界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相关知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和利用不断发展,体现了实践的社会历史性,①正确;随着实践水平的提升,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不断提高,②正确;题中没有涉及实践的现实性,没有涉及揭开深海世界神秘面纱的目的和归宿,③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

6.(2014・新课标全国Ⅰ)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

①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②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④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过程。因为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一个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需要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是错误的过程,所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启发读者思考,不设标准答案,①②符合题意;③错在“永无定论”,犯了不可知论的错误;真理可以被超越,但不可以被,④观点错误。

答案:A

7.(2014・福建)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简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及其重要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对这一原理的内容进行分解,即“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两个方面,然后用“物质决定意识”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都是对中国实际的反映,用“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理论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经验的正确总结。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化了对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思想武器。

8.(2014・新课标全国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纂《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疫病牲畜。

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353幅。书中收录了3505种中草药,附方40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属于体现类题目。首先答出原理内容,即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然后结合《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及应用过程,分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知识是如何在材料中体现的。

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个由中、美、俄等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给食盐施加20万大气压,生成了一些“不可能”的物质如氯化三钠和三氯化钠。按照化学教科书上所述的规则,这些物质本不该存在。科研人员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表明

①改变自然物的前提是自然物的属性和规律②人们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③自然界的客观性受到现代科学的挑战④科学家的意识正在摆脱物质的约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你买了电影票,就算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就是你的“沉没成本”。看电影时发觉不好看,但你怕浪费钱还是忍着看完,结果既浪费时间还弄得心情沮丧,这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典型表现。从哲学角度看,“沉没成本谬误”对个人生活的启示与下列谚语相一致的是

A.忘记了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B.别为已经打翻的牛奶哭泣

C.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都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3.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

①细微的运动变化是不需要关注的②离开科学仪器人们无法了解事物的变化③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④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等祝福语“万马奔腾”,“马上体”成为今年最流行的文体。这其中有对新年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焦虑;有励志的愿景;也掺杂一些浮躁的心态。“马上祝福”可以有,但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马上心态”不可长。因为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B.事物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绝对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D.人的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5.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它是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想象、预见。下列对科幻小说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未来的预见只能是幻想②科幻小说中的真理性认识往往包含着谬误的成分③科幻小说的创造离不开对规律的深刻认识④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是科幻小说创作的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江西高三学生柳艳兵、易政勇在客运班车上勇斗歹徒、夺刀救人,尽管他们因伤不能参加高考,但他们在人生考场中交出满意答卷,很多网友认为当前社会正需要他们展现出来的“正能量”。网友欣赏“正能量”,是因为“正能量”

A.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特殊反映

B.能够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C.能让人在生活中获得向上的动力

D.是人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7.我国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Sr-122型铁基超导线带材,标志着我国铁基超导材料跨入了实用化门槛。铁基超导的研究加速了高温超导机理的解决进程,使得人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室温超导可以被实现并被广泛应用。这说明

A.发挥能动性就能够正确认识所有的事物

B.意识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C.科学认识能创造未来世界

D.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物质

8.从哲学寓意上看,漫画(图2)重在强调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C.意识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

D.物质运动的主观性特征

9.波士顿经验曲线是一种表示生产单位时间与连续生产单位之间的关系曲线,该曲线表示经验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当个体或组织在一项任务中习得更多的经验,他们会变得效率更高(图3)。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A.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真理总是有条件的

C.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D.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10.“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名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认识对象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B.不同的人对同一现象很难达成共识

C.认识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WiFi依赖无线电波传输,设备辐射强、效率不高,且存在安全隐患,科学界一直在研究这一问题。德国物理学家哈拉尔德・哈斯提出了一种叫LiFi的新型网络信号传输方式,利用光线实现数字信息无线传输,获得了更快更安全的传输效果。据此回答11~12题。

11.科学家不断提出信息传输的新观点,体现了

①认识产生于人们实践的需要②人们永远无法认识事实的真相③随着实践的发展真理可能变成谬误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为了改进信息传输质量,科学家研制出LiFi,表明

A.观念存在通过实践可以变为现实存在

B.真理都有其适用范围和条件

C.人的实践活动能突破社会条件的制约

D.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其自身

二、非选择题

13.材料一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还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一些地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明显,总是不自觉地放松节能减排的要求,谋划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

材料二 国务院总理在主持召开2014年节能减排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会议时指出,必须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要求:在2014~2015年,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内分别下降4%、3.5%以上。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探索世界的本质”的有关知识,分析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的原因。

(2)从“意识的作用”看,我国应该怎样实现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

14.材料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信仰迷失、价值取向扭曲、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归纳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此同时,各地广泛开展了地方精神的提炼和培育活动,深化了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在总结群众实践、吸取中华文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党的十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材料二 2014年5月30日,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指出: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体现了仁人志士的夙愿,体现了革命先烈的理想,也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要是中国人,就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有关“求索真理的历程”的观点,分析我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

(2)运用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科学家不能凭空制造新的物质,而是利用原来物质的属性和规律对其进行改造,①正确,③错误;人们制造出“本不该存在”的化学物质,体现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②正确;意识不可能摆脱物质,④错误。

2.B“沉没成本谬误”错在不愿意承认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或错误),反而导致更大的错误,B反映的哲理与此相似;A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C强调的是事物的变化;D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3.D“新注入盐分”“海水里跑掉盐分”体现了事物运动的状态,“海水的平均熔盐度保持稳定”体现静止的状态,这是一种特殊的运动,③④正确;细微的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大的变化,①错误;离开科学仪器,人们仍然能够认识事物,②错误。

4.B事物变化发展有一个过程,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违背了事物发展的规律,“马上心态”不可长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B正确。A、C、D观点正确,但不能成为“马上心态”不可长的原因。

5.D科幻小说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想象、预见,体现了③;科幻小说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体现了④;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但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对未来的预见只能是幻想”的说法错误,①错误;真理与谬误不能混淆,②错误。

6.C“正能量”属于意识的范畴,欣赏“正能量”是要发挥其作用,C正确且符合题意;“正能量”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它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A错误;意识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存在,B错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事情的基本要求,D错误。

7.D科学家在铁基超导研究中不断取得新成果,体现了意识能够反映客观物质,D正确;人类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即使发挥主观能动性,也未必能够认识所有事物,A错误;意识和认识都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物质,没有直接现实性,B、C错误。

8.B所谓的“把困难扛在肩上”,表示用实际行动来战胜困难,所谓的“挂在嘴边”,表示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漫画强调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的重要性,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B正确;A、C不符合漫画的寓意;运动是客观的,D错误。

9.A个体或组织习得更多的经验,即获得正确认识,就会变得效率更高,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A正确;B、C、D三项与题意无关

10.C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因为自身没有亲自见到而不能理解许多现象,体现了客观条件影响主观认识,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

11.C鉴于WiFi的不足,科学家提出新的观点,体现了①;科学家提出的新观点体现了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④正确;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②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在特定的条件下,真理是不会变成谬误的,③错误。

12.A因为不满意WiFi的效果,科学家研制出LiFi,体现了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转化为现实,体现了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A正确;B、D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C的观点错误。

13.(1)①自然界具有客观性,自然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用硬措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是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②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一些地区对传统发展路径依赖明显,必须用硬措施才能完成节能减排硬任务。

(2)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实现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需要进一步明确各地区节能减排的目标责任。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实现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需要各地区自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③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现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普及环保知识,推广环保技术。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的行动目标,需要各地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14.(1)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来源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的实践。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实践的发展推动了人们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前进性。从吸取传统精华、借鉴人类文明,到总结群众实践,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和前进的过程。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实践;实践本体论;实体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45-02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实践本体论的争论学术界尚未能达成共识。这种争论本无对错之分,因此,本文通过综合介绍实践和实践本体论的各种观点来阐释世界的本源,并说明实践观及其本体论间的关系。

一、实践的本质及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1.实践的本质

在马克思哲学里,实践即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是指人类所特有的活动,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自然的本能活动有根本区别;它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活动,必然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不是单纯的主观活动。

在认识论的层面,实践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得到升华的基础,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实践是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在历史观的层面,全部的社会活动是实践的,人类的历史就是实践的发展史,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础。

2.马克思对实践的批判和超越

实践这一种作为社会现象的事实,早就引起了哲学家的注目,把“实践”这一概念进行哲学上阐释的却是康德,但是康德的“实践”概念和伦理实践是密不可分的。

在黑格尔那里,他又把整个实践划分为“需求——劳动——享受”这三个阶段。介于需求和享受的中间环节就是劳动。劳动之于实践又更近了一步。马克思在此基础上指出“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有着进步意义的活动使人类的存在有了真实的意义。

马克思说实践是“感性的人的活动”,这也就体现出了实践不同于先验性的经验事实,他表明实践本身就具有了本质的范畴。马克思之前哲学家对实践的解释都有失偏颇:康德认为实践是一种个人的伦理经历;黑格尔则认为实践是一种理性的活动;费尔巴哈直接将实践认定为“卑污的犹太人的行为”。马克思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实践的本质进行了新的界定,即是:人类自觉自我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第一次提出实践的哲学范畴。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使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的领域占了上风,“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这立即就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以及原先的旧唯物主义彻底的划清了界限,指出了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全新的姿态揭示了实践的决定性作用和重大意义,阐释了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更为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道路,他掷地有声地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能改变世界的就是实践。

二、实践本体论

1.实践本体论的诞生

哲学上的本体是指世界的基始和原本。所谓本体论,是德国的哲学家郭克兰钮在《哲学辞典》中最早使用的。虽然在我国关于本体论的争议很多,但是理论上的倾向是很明显的,在经过批判唯物主义到否定唯物主义,得出了一个结论:马克思既超越了唯心主义又超越了唯物主义。

一般来说,本体论就是存在论也就是“是”,而“是”指的是宇宙间最根本、最普遍的存在。它企图来解释和说明关于宇宙间一切,并获得宇宙间的普遍规律。

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是不是存在呢?用哲学的方式来思考,所有的哲学都是应该有其本体论存在的,如果没有本体论的存在,那么哲学理论的阐释和作者自身观点的提出与发展就不会产生。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的提出其本体论的概念,他在批判和超越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唯物论点上,提出了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唯物史观。

实践本体论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就实践这个概念产生的一个理论,学术界对此观点的争议依然持续不断,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实践本体论强调的是“新唯物主义”这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之中,将实践的观点作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2.实践本体论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曾指出:黑格尔没有认清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他将这种发展仅仅归结于民族和民族意识。在这里,马克思的确是和旧的哲学分道扬镳了,他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之上,使得实践哲学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

第一,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将哲学从抽象的、纯粹的思维领域转至客观实在的世界,把人们的思维从虚无缥缈的经院哲学中拯救出来,转而关注现实,激励人们用实践的武器去改造世界,创造世界。

第二,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以实践作为基本点,揭开了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他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时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他又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这也就是说能够成为物质力量的理论是源自于人本身的,要回到人的本身是离不开实践的。那么也就是说,要用实践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用历史的眼光来揭示人的本质,将人作为改造世界的主体,把哲学的重心重新放到人自身上来。

3.学术界实践本体论的争议

我国学术界对本体论的争议主要有三种看法,一是实践本体论,认为实践是整个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重心,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就是实践本体论,二是物质本体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物质本体的唯物主义,三是物质实践本体论,同时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和物质即自然界在发展中的优先地位。

有两种不同于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一种认为物质本体论在马克思哲学中更具有主导性,实践本体论导致哲学的发展受到限制。另一种认为物质--实践本体论认为这两者是可以合而为一。物质——实践本体论是一种结合两种观点中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部分而产生的一种思想。虽然哲学中说,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都是相互影响的,但是通过对哲学的学习,发现对于本质本体此类的对一个理论是有重要意义的概念,是要从根本上指出理论的本质的。但是此物质——实践本体论看似是全面的,其实将哲学中的两部分结合为一个本体论,不能从根本上说明马哲本体论的问题。

三、实践与实践本体论

1.实践是实践本体论的重要依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性理论就是实践本体论。当实践被认定为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之时,它的本体性内涵就遭到了忽视。作为一个经验事实人们就不得不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去解释实践、定义实践。这样一来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就成了一般的经验事实,而丧失了它原本的内因、动力,这也就形成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领会。实际上,实践是立足于当前,面向着未来的能动的实践,它既实现了人的非凡特质,也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感性世界。在实质也超越了一般的经验事实。

因此,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来说,实践不能被简单的当做一个普通的经验事实来处理,具有了本体特征的实践本体论也就具有了深刻的科学性。

2.实践体系化-实践本体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对人化世界发展变化中的客观规律及人自身的生存意义有着重大的影响的学问。实践本体论着眼于人化世界的实践性、为我性和主体性,力求从实践的方面来理解世界,从为我性出发来考察人化世界对人意义,从人化世界的客体的意义中揭示出人的主体性,这既是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和发展人自身的主体性。实践既是基础还是本质又是人类关系的“源泉”,那么我们所说的“实践本体”就是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这样,就是把人类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归为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实践作为本体这一意义比实践是基础、本质和源泉体现得更加鲜明。

这种实践本体论的特点是把实践限定在人类社会的范畴之中,对整个世界作本体论或形而上学的探讨,所以必然要反对物质本体论。有学者说;“实践唯物主义否定旧唯物主义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否定那种以“实体”为核心的静态的、一经把握就永恒不变的“本体”。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历史上的那种本体论,但它在实质上又确立了现代以人类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本体论,即实践本体论。”

学术界公认:认识来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发展真理的过程,所以实践观是认识论的基础。实践本体论过度的强调了实践的现实性,而忽视了认识的作用,说实践是构成了现存世界的本体。理论和实践是统一的整体,认识与实践是相互依存的,认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反作用于认识。所以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征。这就是认识、发展、实现真理的正确途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何中华.马克思实践本体论:一个再辩护[J].学习与探索,2007,(2).

[2]王于,陈朗.“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J].哲学动态,1988,(3).

[3]王于,陈志良,杨耕.我们时代的旗帜——实践唯物主义[J].江海学刊,1989,(2).

[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邓晓芒.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7]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黄楠森,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5、7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 李泽厚 积淀说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李泽厚的“积淀说”在其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其揭示人类审美心理的产生、形成和结构的重要理论,也是沟通“工具本体论”与“心理本体论”的重要桥梁。它成为了新时期中国文论的代表性学说。

李泽厚的“积淀说”并非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形成的理论。早在1956年发表的《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一文中,李泽厚就提出了与“积淀”一词意义相近的“凝冻”:“艺术(美感)与科学(理知)在这里(形式上)的不同仅在于:后者是通过抽象概念的推演来展开和反映这种关系;而前者是把这种关系凝冻在一个具体有限的形象里,通过这个凝冻的形象来反映关系。”①1979年的《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中,他的“积淀说”被正式提出,而后在多篇文章中被系统化。直到1988年他将《美感谈》收录入《美学四讲》中时,“积淀说”成为了其主体性实践哲学美学至关重要的核心概念。

何谓积淀?李泽厚是这样解释的:“所谓‘积淀’,正是指人类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才产生了人性——即人类独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亦即从哲学讲的‘心理本体’,即‘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性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原来是动物性的感官人化了,自然的心理结构和素质化成为人类性的东西’。这个人性建构是积淀的产物,也是内在自然的人化,也是文化心理结构,也是心理本体,有诸异名而同实。”②在这里,“积淀”与自然的人化、文化心理结构、心理本体是等同的。积淀就是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能动的实践里人性的不断建构。人在认识自然的同时内化了自然,将总体的、理性的、社会的浓缩、凝冻成为个性的、感性的、自然的,由物质实践层面过渡到了文化符号层面,而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的,就是“积淀”。在《美感谈》里,李泽厚将积淀分为了原始积淀、艺术积淀、生活积淀三个部分。原始积淀是从生产活动中获得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积淀。“在创立美的活动的同时,也使得人的感官和情感与外物产生了同构对应。”③艺术积淀则是艺术从再现到表现再到装饰这一过程中心灵的丰富和认知能力的提升,是“从具体意义的艺术到有意味的形式,从有意味的形式到一般的装饰美”④的过程。生活积淀是最为广泛的,包含着社会氛围的积淀和一些无意识层面的内容。这些积淀的结果,李泽厚称为“新感性”的诞生。“积淀说”解决了李泽厚在50年代提出的“美感二重性”的形成问题,成为他解释美感的基本途径。⑤

“积淀说”的产生,不仅是李泽厚多年苦心孤诣钻研的成果,而且包含着对于各家各派学说的吸收和改造,包括康德的“先验论”、“共通感”论,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论,克莱夫·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论,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论、“异质同构”论。⑥学界将他对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的整合作为主要关注点,而相对忽视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与其学说构建关系的研究。

瑞士心理学家让·保罗·皮亚杰(Tean Paul piaget,1896-1980)创立了独具特色、具有深远影响的“发生认识论”理论。并在20世纪同乔姆斯基等结构主义者掀起了结构主义运动的风潮。他的认识论成果主要集中反映在其著作《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原理》中。

发生认识论,顾名思义,是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的学说。通过观察研究儿童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形态和过程,皮亚杰在《发生认识论原理》全书的开篇说道:“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又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⑦所以研究认识的主要问题就是研究认识的中介的建构。这与传统认识论是不同的。

他认为,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可以表示为S(A)R,其中A是刺激向某个反应格局的同化。⑧(或写作SATR,其中T是主体的认识格局。)公式向我们展示了皮亚杰对于认识的中介问题的理解,即中介的建构既不属于主体又不属于客体,而是产生于动作之中的不断变化的结构。使得结构不断变化的自我调节作用是“在循环往复的通路中发生作用的”。⑨

这种认识结构的形成过程又是如何呢?在《结构主义》一书中,皮亚杰谈到,结构的三个特性是“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节性”。⑩而针对认识格局的自身调节,包含着同化和调节(又称为顺应、顺化等)两种机能。简单说来,同化是将外界的刺激纳入自身的格局中以达到原格局的丰富和巩固;调节是改变现有格局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正是二者的作用使得认识结构得以不断建构和发展,在打破平衡和重构平衡的不断变化中达到整个认识世界的提升。

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社会实践;责任感;社会性发展;社区服务

在以市场机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背景下,各种文化的交织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致使大学生群体存在社会责任感弱化的倾向,这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校园环境安全建设以及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素质中的核心要素,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健全大学生人格、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

一、对社会责任感内涵的理解

社会责任感作为社会情感和道德情感的交融,是在特定社会的一种道德义务。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表现。责任感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情意是内在情感,行是内部情感的外部行为表现,也是社会情感和道德情感的外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典型的社会责任感的意识表现。社会责任感,也称社会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意识,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具体分为责任认识、责任情感、责任意志、责任行为。[1]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存在于社会共同体之中,是由特定的社会关系组成的,源于共同价值观念的维系,只有在这个体系中人才有存在的价值。个体存在于社会,便要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责任便是一种价值选择,是人对于社会的价值认同感,个人权衡索取与奉献、付出与回报、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之间的关系即是体现了自身的社会价值取向。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社会责任感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提出了挑战。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不仅要具备高层次的文化素质,更要兼备精神素养和责任意识。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教育是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性的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生活适应性心理特征的发展,表现为群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规范等方面。[2]社会责任感是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大学生社会性规范行为养成的标准。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成熟程度决定其对社会的贡献与价值,这也是大学教育的力求所在,是大学社会的直接表现。鉴于大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是将其培养成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以及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实践有利于深化大学生的责任认知。部分大学生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不能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功利性价值取向的驱使下,难免会做出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行为,更有甚者会危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以满足个人价值和需求,这是社会责任缺乏的明显表现。行为需要认知来引导,社会实践是责任认知的掌舵者,大学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中去检验和充实真知。在认知与实践的循环递进过程中,巩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是大学生自我提高和自我认知的过程。

(二)社会实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责任情感。身处校园环境的大学生,在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理想抱负下,缺乏对社会现实的直观体会,容易陷入以个人为中心的误区,对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不足。只有将认识与积极的社会情感相结合,才会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和产生履行责任的动力,使社会责任感体现在行动之中。[3]校园文化活动或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情感交流。社会实践活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原则,社会道德教育要以社会责任感教育为根本。

(三)社会实践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责任意志。社会秩序的有序运行需要对个体提出相应要求,赋予相应社会责任。在认知与情感的基础上,社会责任感需要意志驱使来促成。高校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责任担当意识,以有效落实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大学生通过走访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形式参与到社会生活的角角落落,以公民身份履行社会责任,磨练自身的责任意志,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生活中去,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帮助其从稚嫩的学生蜕变为成熟的公民。(四)社会实践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责任行为。社会实践是将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相统一的集合,社会责任感属于意识形态,需要在实践中完成。大学生应该在社会实践中正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寻找人生价值,增添人生体验,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这也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本质所在。课程学习是传授间接知识的主要途径,社会实践则是间接知识发挥最大价值的有效载体。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社会道德外化的行为表现。大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但能增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升华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在真实的实践过程中去履行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三、拓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域

(一)落实社区志愿服务以促进社会实践常态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摒弃形式化的弊端,真正深入社区、融入社区,进而融入社会。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限制少、生活经验足、服务内容广,能够让大学生在课堂教育之外接受社会教育,在社会锻炼中培养社会责任感,这也是“让教育回归社会”的应然之举。大学生在服务社区的过程中,不但能增长自身的工作能力,也能锻炼团结协作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社会实践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第二课堂,应该与课堂教学相互补充和完善,以求大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行为上。要突破寒暑假时间的限制,鼓励大学生在周末和课余时间深入社区,以志愿者小团队的服务形式开展和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加强高校与社区的联系。社会实践的顺利开展要有计划性,还要做好后期总结工作,及时巩固社会实践效果,以期对社会实践的继续开展补充和完善。大学作为社会子系统是依附于社会而发展起来的,在自身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提升社区的文化内涵与社会贡献度。

(二)培养大学生公民责任担当。1.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道德情操。这包含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多方面的道德规范。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依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面:“本我”是与生俱来的,代表潜意识下的本能和思想,以满足原始欲望为准则,遵循快乐原则;“自我”代表理性和机制,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是人格的执行者,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属于人格结构的道德部分,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遵循道德原则。社会实践是个人道德素养的外化行为表现,也是对大学生内在道德规范的提升和规范,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认清人性的真、善、美。大学生要以社会公德约束自己的行为,以“超我”的社会准则来展现个人品格,来寻求“道德化的自我”。2.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担当。培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主人翁意识,以社会公民身份来行使自身权利,担当社会责任,即个体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觉悟过程。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要注重实践的社会价值,做到深化责任认知,提高责任意识,强化责任能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是要将其对社会责任的担落到实处,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履行对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责任。[4]

(三)积极构建有效的社会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建设中社会实践的设计要力求符合大学生的切身情况,拓建学校与社会相接洽的实践平台,充分挖掘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和内涵。高校和社会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高校要不断丰富实践内容,搭建实践载体,在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和责任意志,帮助他们获得更直接、更真实的社会体验和心理体现,为大学生的健康生活做出更完善的人生规划。高校与政府要充分发掘大学生的价值贡献和服务功能,将“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双服务”大学生素质教育。在实践平台拓展的同时,提升社会实践的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担当文化氛围,将大学生个人的社会活动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增强个人行为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四)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涵要融入到社会责任教育中,在实际践行中去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确立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在实际行动中引导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价值取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精神要求。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内心的认同,才能自觉践行。学生的认知认同不仅要体现在理性认知上,还要在社会实践中磨炼,在奉献中成长,做到知行统一,以切实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和精神,自觉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要做“行动的巨人,语言的矮子”,履行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职责,以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承担应用的责任担当。只有思想和情感达成一致,个体才能行之久远,勇于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才能真正成为心灵航标。[5]总而言之,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作用不言而喻,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大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教育工作任道而重远,升华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需要高校、社会、大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和协调,高校是向导、社会是熔炉、大学生是主体。全社会都有义务配合开展责任感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培养学生成为更健全的社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君,史济纯.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新西部,2014,3:137~138

[2]王希尧.人本教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

[3]孙莉,孙静,吴澍.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7:111~112

[4]吴善添,林伟波,潘红.创新社会实践载体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149~152

[5]杨红燕,宋建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育与职业,2015,16:48~50

上一篇:小学语文写作教案范文 下一篇:总工会改革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