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工会改革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30

总工会改革方案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1

一、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历史背景和进程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四次围剿红军均遭惨败,一些政界和军界人士在总结时,将原因归咎于国家机器运转不灵,行政效率低下。为了挽回败局,巩固其统治地位,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措施。提高行政效率,加速国家机器的运转就是措施之一。而国家机关公文处理迟缓、管理混乱等陋习积弊,直接影响和妨碍了政令的推行,也就自然成为行政改革的首选。加之早在运动之前,陈立夫在中央党部、蒋梦麟在教育部、黄伯樵在上海公用局都进行了文书档案改革的试验,许多机关内部也在酝酿改进文书档案工作。1933年6月,行政院召集改革公文档案会议,讨论了由中央各部会十八个提案汇集而成的“各部会审查处理公文改良办法”,会议主要有两项决议:一是文书处理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二是档案方面,对于各种分类目录,采用甲乙两种卡片登记,由行政院令行各部会试办。同时决定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这次会议可视为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序幕。

1934年9月,主持“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国民政府内政部次长甘乃光针对当时文书档案工作脱节,档案保管分散、混乱的情况,提出了一个文书档案合一管理的方法――文书档案连锁法,作为改革运动的试行方案,在内政部试行。文书档案连锁法的主要内容就是把文书收发和档案管理在某些做法上统一起来,以使机关的总收发室和总档案室发生密切的连锁,改变文书运转迟缓和档案管理分散、垄断的状况。其核心是在一个机关范围内,以集中统一的原则组织文书档案工作。连锁的具体办法是通过统一编号、统一分类、统一登记三个环节实施。其后教育部、武昌行营第五处以及江西、广西、湖北、四川等地方机构相继推行文书档案连锁法。

1934年12月,行政院正式成立了行政效率研究会,由甘乃光出任主任。这是个研究机构,同时也是改革运动的领导机关。研究会专门设立了文书档案组,继续内政部文书档案改革的研究。1936年2月,行政效率研究会接管行政院新卷一批,验证了前期行政院各部会档案管理调查的方案并加以修正。这个阶段的试验,可说是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尾声。

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南京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客观上规范了文书档案工作,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促进了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催化了档案教育的诞生。同时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1. 对近代国家机关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改革初期,国民政府推行以公报代替公布的发文、以会签簿代替会稿咨文、修改收发文簿式及公文稿面、加强公文总检查、采用标点符号并分段叙述以及档案管理采用甲乙两种分类卡片、制颁文卷保管年限原则及改良保管档案办法等一系列文书档案改良措施,改善了文书档案管理混乱、落后的状况。在文书方面,公文就文稿意义划分段落采用标点符号断句,是国民政府肯定了教育部的前期做法,并颁布训令公文标点于1934年1月1日起实行,同时下发“公文标点举例及行文款式”,向中央各部会推广使用。早在1930年5月,教育部就颁布了《划一教育机关公文格式办法》,规定“公文句读为免除误解,便于阅读起见,一律加用标点……”。公文标点符号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句读方法,使公文变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改善了行文质量,有利于国家政策法令的公布与贯彻执行,也有利于语体文式的公文逐步推广普及。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公文明显有别于北洋政权时期的半白话文式的公文。在档案方面,行政院1933年颁发《文卷保存年限四项原则》,明确规定了案卷应分定期和永久保存两种。改变了“当时现行机关保管文卷不论是否重要,有无时间久暂性质,一概永久保存”的状况,这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了因案卷杂糅、簿籍繁多而调阅困难、保管易于疏漏的弊病。

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简化了文书收发、编号、登记等手续,加速了文件的运转,提供了机关文书档案管理的统一办法。改革之前,以内政部为例,内政部的文书和档案的处理存在:(1)收发文号数都用司作单位,无收发文总号。(2)档案管理分散,六司二十余科档案的管理和办法参差不齐。(3)遗失文书不易查考。(4)新旧档案整理不能划一,调卷、阅卷非常困难等问题。此等弊端,一般机关普遍存在。连锁法推行后,文书实行一个机关统一编订一个总收发文号,对所有收发文进行有序管理;其次公文档案统一分类,由总收发室根据机关的机构和业务分工,事先拟好分类方案,既有利于公文分门别类地归档,也有利于各部门各司其职;同时机关所有收文和发文只在总收发室用三联单登记一次,减少了层层登记的烦琐手续,也简化了登记的内容。

分类方法的实际改革和理论探讨,为档案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积累了经验。当时“有的机关科有科的档案,股也有股的档案”,互不统属,各行其是。档案分类一直没有正确的标准,逻辑系统也不明确。运动期间,人们对于分类在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性已有所认识。加之图书管理中分类方法运用的经验,也给档案管理方法的探讨带来了启迪。当时关于分类问题的研讨十分活跃,档案分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受到了普遍重视,各机关先后采用了十进分类法、纲目分类法和类户分类法等。文书档案连锁法试行的是纲目分类法,是一种固定以组织机构和职掌为区分原则的分类方法。20世纪30年代大多机构采用以职掌为主要区分原则的十进分类法,到了40年代则普遍采用纲目分类法。周连宽在《档案管理法》一书中,总结了纲目分类法与十进分类法比较的三大优点:一是按组织机构区分容易掌握,便于分合;二是各类目符号各异,层级醒目,便于检索;三是不以十为限,符合实际。分类方法的科学、规范,极大地改善了公文归档成卷的基础和案卷的有序管理。

文书档案改革措施的推广应用,尤其是连锁法自身的优点所形成的影响以及试验宣传的缘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档案工作的广泛关注。一些报刊,特别是《行政效率》杂志发表了不少调查报告,刊载了许多有关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一方面介绍了美、英、法等国家近代档案管理的方法,如《英国档案整理简史》、《法国国立档案学校沿革》等文;另一方面也讨论总结国内各级机关档案管理的经验教训及有关业务问题,如《内政部档案整理调查报告》、《现行档案制度与其改善方案》等。使人们了解了国内机关档案管理的现状和国外档案管理的方法。同时,运动中不同机构和文书档案人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使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得以推广、普及,也提升了社会的档案意识,使人们对档案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2. 推动了我国近代档案学理论的研究和档案学的形成。我国档案学思想的萌芽,在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形成了档案学最早的体系,奠定了档案学的初步基础。这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直接的联系。

第一,改革运动促成了近代档案学研究的第一次高潮。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文书档案改革的影响,客观上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宣传了文书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改革动员了一批文书档案的实际工作者对一些部门进行了调查和专门研究,写了很多调查报告和论著。当时行政界的一些知名人士甘乃光、滕固、周连宽、何鲁成、程长源、龙兆佛等,都加入了档案学研究的行列。当时的《行政效率》杂志上先后刊载了67篇关于文书档案工作研究的文章,1935年5月还出版了《行政效率•档案专号》。一些研究档案工作的专著,如周连宽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何鲁成的《档案管理与整理》、程长源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等相继出版,成为了近代最早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成果。

第二,改革运动促使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并构成了自己的基本体系。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工作一直是文书工作的后缀部分并主要为机关行政管理服务,因此档案学萌芽于文书工作的研究。档案学从文书工作的研究中分离出来,加以独立的研究始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即当时所称的“档案管理”的研究。其时已经构成了档案学的基本体系。如档案的点收、登记、分类、编目、庋藏和调阅等。周连宽于1935年编著《县政府档案处理法》的同时,还出版了一本《县政府文书处理法》。它充分地说明了我国档案学的形成,不仅萌芽于文书和文书工作的研究,而且一开始就把档案管理与文书处理两者分别独立又密切联系地加以研究,也反映了我国档案学是从研究机关档案室的工作中成长和形成的特点。

第三,改革运动的实践经验为档案学的最终形成提供了平台。这一时期档案学理论主要是从总结现行机关档案改革的实际经验中产生的。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推行,使档案学的研究从最初萌芽时期以总结某一机关的经验为范围,提高到总结某一类型或某一部分机关的经验。如1935年周连宽著的《县政府档案处理法》实际上是湖北武昌县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的经验总结,1936年程长源编著的《县政府档案管理法》则是根据浙江兰溪县政府整理档案的经验编著而成,这些一般只是直接经验的叙述。随着改革运动的开展,档案学的研究更进一步提高到从全国着眼,以中央国家机关的档案管理工作为研究目标,来总结整个改革运动的经验。1938年何鲁成编著的《档案管理与整理》,虽然还没有完全脱离当时整个档案改革运动的直接的经验总结,但较前述二著来说,则已有了显著的抽象概括,为当时档案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文书档案连锁法的推行,是当时档案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当时档案学的中心研究课题之一。所以说“以文书档案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效率运动’开展的客观需要,是导致中国档案学产生的直接原因”。

3. 培养了一批档案专业人才,为我国近代档案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我国档案和档案工作历史悠久,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一直由师傅传授,“卷阀”把持垄断档案的现象由来已久。到了近代,“卷阀”盘踞操纵档案尤以地方机关为最严重。这种管理上的“自成一套、密不示人”的封闭与落后,阻碍了近代国家档案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妨碍了政令的推行和行政效能的提高。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处长滕固曾说:“在中国图书馆事业,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有可观的成绩;而在档案,则仍停滞于师父传徒弟的旧式管理。”20世纪30年代文书档案改革运动,就是以打击封建“卷阀”把持垄断档案为主要内容。改革措施的推广以及档案法规的制颁,都是围绕文书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和公开来进行的。改革运动使专职档案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培养与锻炼。1935年2月行政院成立档案整理处,一方面是加强文书档案工作的领导,促进档案工作的规范统一,同时也是为了加强对档案人员的管理和培养。改革运动从机关文书档案工作者中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档案学理论研究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普遍论及了档案人才的标准及培养方法,有的著作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档案人员的训练、考核、任用、进修、辅导等制度。对于一般档案工作人员,要求有相当素养的史学基础和编辑水平以及专科以上学校的学历,尤其寄希望予青年来改革档案管理,明确提出了档案教育的问题。这批理论研究者中许多人成为了第一批档案教育工作者,如甘乃光、周连宽、龙兆佛等。他们既在各机关率先推广实行新的文书档案管理方法,又对文书档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传授文书档案管理新方法。内政部、教育部曾举办过培训讲座,四川、广东等12省地方行政干部训练团和西北干训团都曾设有档案班,学员主要是政府机关的档案人员,培训的内容多为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如档案的点收、分类、登记等。1939年,为了适应各级机关改进文书档案工作的需要,国民政府教育部在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内,附设了一个档案管理专科。教员主要有王坤、傅振伦等,学习的科目有中国档案通论、档案分类、档案编目等。这是当时培养档案人才的最早的专门教育机构。殷钟麒于1946年创办的私立崇实档案函授学校,则改变了我国档案教育“向无正式学校”的历史。同时上海私立中国档案函授学校、江苏学院行政管理系、四川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系以及一些职业学校和讲习班等,也都讲授档案方面的课程,培养档案管理的技能。

可以说档案教育在20世纪30、40年代的兴起,与文书档案改革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改革运动推动了档案事业的发展,随着档案管理新方法的推广、普及,急需大批新型档案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改革运动促成了一批档案学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档案理论人才,为档案教育的兴起,做了理论和人才准备。因而初期的档案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了一批文书档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指出的是,这次改革运动带有试验的性质,改革的措施并没有得到完全实施,改革的方法也不尽正确。如“连锁法”混淆了立卷与分类的关系,“分类方案”实际上只起对单个文件的“分类”作用,而没有考虑一组文件之间密不可分的立卷问题,形成的档案学理论多为工作经验、工作方法的总结,改革也未能使档案管理体制得到根本改变,运动中诞生的档案工作行政领导机构――档案整理处,也只存续了4个月。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文书档案改革运动给中国近代档案事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2

关键词: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 档案管理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是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数据、实物等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原始记录。完整、准确、系统的林改档案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历史见证,是林业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对加强林改档案的管理,维护林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集体林地承包关系,加快林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1]。

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的重要意义

1.1加强林改档案工作,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关系农业生产资料再分配和利益再调整的一场深刻变革。林改档案是林改活动的真实记录和日后查找利用的原始凭证和依据,是各级林业部门档案全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改档案收集是否完整、整理是否规范、保管是否安全、利用是否方便,直接关系到林改工作的质量和林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因此,充分认识林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林改档案工作的责任感,明确林改档案管理的任务和要求,确保林权改革档案资料的完整和安全,是一项必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2]。

1.2加强林改档案规范管理,是确保林改档案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

(1)重视收集归档。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多、归档工作量大,规范运作是确保档案质量和有序管理的重要保证。因此,各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林改档案的收集工作。参与林改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执行林改文件材料归档制度,已办理完毕需归档的文件材料应及时归档,不得据为己有和拒绝归档。

(2)做好分类整理。归档文件材料应按“件”装订。装订时林权申请原则上按户装订,每一户的所有申请和林权权属证明文件材料装订为一件;乡镇归档时,报表按行政村装订,每村装订为一件,行政村归档时按村民小组来装订,每小组装订为一件;其他文件以“件”为单位装订,盖上归档章。林改档案中的综合类材料,一般应按年度归档整理;资源调查、林权勘验等图纸资料,一般应装订或折叠成册;林权登记档案材料,一般以宗地为单位保管,在完成工作后及时归档;权属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补充变更记录。

(3)搞好服务利用。要把林改档案工作当成关注民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好开发利用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改革档案作用,切实为老百姓服好务。一要积极开展林改档案在进行相关的登记管理、森林资源评估、林地流转等工作的服务内容。二要在提供服务利用时,要注重保密,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其他组织的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三要将服务向全方位、深层次推进,以新的信息服务理念为指导,增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宽服务领域,进行林改档案的全面数字化加工,加强网络服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林改档案的利用系统化,有力推进集体林权改革的深入进行。

1.3明确林改档案归档范围,是保证林改工作质量和巩固林改成果的重要内容。

(1)县级林改档案归档范围。一是综合类。包括林改工作会议形成的文件材料,上、下级来文,本级行文,实施方案和批复,总结汇报、调研、简报、宣传、培训、请示与批复、各种资料汇编等文件材料;二是资源调查类。包括各乡镇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状况调查摸底范围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参加林改的户数、人口状况登记表(册),即一、二、三榜公示的原始资料;三是林权登记类。包括各乡镇林权(勘界)登记申请表、林权登记现场勘验表、图、册及相关证明材料,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材料,林权堪界转绘图、草图等;四是合同类。各乡镇林农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制合同、协议等。

(2)乡镇级林改档案归档范围。一是综合类。包括村级上报的实施方案及批复,乡镇上报的实施方案及批复,村级上报的请示与批复,本级林改工作的各种会议材料、文件、工作计划、工作宣传、检查、汇报、总结,林权证发放登记册(原件),合同、协议,签订花名册(原件),上级下发的林改工作技术勘界规范通知、办法、操作要求及法规性、政策性文件材料;二是资源调查类。包括乡镇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状况调查摸底范围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参加林改的户数、人口状况登记表(册),即各村三榜公示材料复印件(原件由县林业主管部门保存);三是林权登记类。包括本乡镇林权(堪界)登记申请表,林权登记现场勘验表及相关证明材料,林木、林地权属证明材料。

(3)村级林改档案归档范围。一是综合类。包括上报的林改实施方案及批复,行政村村民代表会议记录,村民小组会议记录、会议通知、决议、会议签到册,表决票,林权证发放清册(复印件),招标、拍卖等其他承包方式的记录材料,行政村林改工作总结,验收申请和上级验收意见,上级下发的需贯彻执行的技术勘界、勾图等规范性通知、办法及法规性、政策性文件材料;二是资源调查类。落实产权中各村的调查图表、清册,各村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状况调查摸底范围图、表,各种汇总清册、统计表、参加林改的户数、人口状况登记表(册),即三榜公示材料复印件;三是合同类。包括林农家庭承包合同、协议,其他承包合同、协议,招标、拍卖等其他承包方式的记录材料等;四是纠纷调处类。有关林权争议的来信、来访及矛盾纠纷调处材料等。

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的主要措施

2.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要与林权制度改革同步进行

为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级林业部门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办公室,并指定一名人员专管文件档案的收集。各级档案部门要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林权档案管理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档案员的档案管理水平。只要做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开始就注意收集文件材料,才能保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材料归档时齐全完整。

2.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要与林权档案协调管理

林权档案是林权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需要调用大量林权档案进行核查,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也产生大量的林权档案。可以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是林权档案的完善补充,其内容更丰富更全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与林权档案统一管理,有利于档案的开发利用。

2.3档案部门要与林业部门密切配合

由于大部分山区县林业部门和乡(镇)村的办公条件比较简陋,有的没有专门档案库房,难以保证档案的安全保管;而且,档案人员一身兼数职,档案管理水平有限,无法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更谈不上档案材料编研开发。因此,当地档案部门与林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做好档案交接工作。林业部门要改变“自己的东西交给别人管不放心,用起来也不方便”的想法,积极主动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向档案馆移交;档案馆应将进馆档案情况向移交部门反馈,同时,提供多种查档用档的便民利民渠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3

一、总体思路

全区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总体思路为:"统一部署、以块为主、因企施策、分类指导、稳步推进"。

二、基本原则

1、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均衡性。各系统可参照我区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做法,自行制定方案。方案制定时既要尊重历史,又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均衡性,注意前后衔接、左右兼顾。

2、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企业改革坚持先安排安置职工、再处置资产的原则。筹集的企业改制资金,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政策规定,首先用于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经济补偿金,同时解决好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问题。

3、依法规范处置国有资产。在企业改革中,所有国有资产处置,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和程序操作。

4、坚持依法操作、民主操作、阳光操作。在企业改革中,坚定不移地相信职工、依靠职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充分发挥工会、职代会的作用,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一定依法依规操作,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5、切实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既要积极又要稳妥,做到在稳定中抓改革,在改革中崛起。

三、改革范围

我区七个系统的国有企业改革共3家,分别为农业系统的蛋鸡场,农垦系统的农业总公司,商贸系统的商贸食品有限公司。

四、主要任务

1、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取多种方式、多种举措,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扎实有效推进改革。

2、妥善做好人员安置工作,落实"一补三险"。通过多种渠道筹集企业改制资金,确保置换劳动关系的职工经济补偿金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3、有效化解企业不良债务,盘活国有资产。通过多种形式,有效化解企业不良债务,解除企业债务包袱,进一步盘活国有资产,优化资源配置。

4、企业改制后要按属地管理原则分别进行社会化管理职能移交。

五、时间要求

全区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粮食、商贸流通六大系统国企改革在12月底全面完成;农垦系统国有企业按省里时间要求平稳推进(时间安排详见附表)。

六、组织领导

1、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改革领导机构。成立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担任组长,开发区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开发区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下设农林水、农垦系统和商贸物流系统改革两个工作小组,负责全区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工作。

2、加强对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指导。开发区党政班子成员建立联系点制度,加强对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工作指导,全面推进七大系统国企改革。

七、责任分工

由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下设农林水系统改革工作小组和商贸物流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具体改革操作工作,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

1、农林水系统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蛋鸡场、农业总公司两家企业改革工作。

2、商贸物流改革工作小组负责商贸食品有限公司改革工作。

八、工作要求

1、各工作小组要加强学习,深入调查研究,熟悉政策,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做好综合协调、沟通信息、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工作。

2、各工作小组抽调专人负责指导企业改革工作,责任到人。

3、各工作小组对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进行初审,初审后报改制办公室进行复审,由改制办报开发区管委会审定。

4、各工作小组与总工会协调,指导企业召开好职工代表大会,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和职工安置方案通过。

5、各工作小组本着"自求平衡、自费改革、分级管理"的原则,解决改制资金的来源。

6、各工作小组要妥善安置工作,与政法委协调,做好维稳工作,确保改制顺利进行。

7、资产处置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公开进行,采取招、挂、拍等方式,纪委、国资委要加强监督和督查工作。

九、其他事项

1、职工安置标准、社保、医保接续方式等事项,参照《城开放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共政发[24号)文件执行;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4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2007年底,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试验区。2008年工作主要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批复拿出总体方案,省里在3月份就完成了初稿,9月份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实际上,在9月份正式批复之前,我们在上半年开始就已经做了很多工作。特别是在9月份正式批准以后,围绕整个工作在实施层面上拿出了总体方案,我们称为‘56531’,即五个具体专项规划,六个具体政策,五项重点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和一个具体操作的项目清单。”实践证明武汉城市圈

综改试验区建设――

2008年起步良好

2008年是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起步年。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国家批准,实施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试验有效展开,试验区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科学谋划方案,尽早启动实施

为了做好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省委、省政府认真领会中央要求,首先明确试验区的基本定位,即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切入点是“两型”社会建设,着力点是转变发展方式,途径是实施“五个一体化”,动力是推进改革开放,使湖北真正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依据这个基本定位,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根红线,抓紧编制改革试验总体方案。3月底方案报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9月10日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总体方案的及时报批,为改革试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制定配套措施,形成实施框架

――根据总体方案的要求,组织编制了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社会事业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等五个专项规划,作为试验区建设的配套实施方案。

――为推进改革和建设项目落地,研究制定了投资、财税、土地、环保、金融、人才支撑等六个配套支持政策。

――提出了产业双向转移、社会事业资源共享、圈域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商业集团连锁经营等五个重点工作方案,作为当前推进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工作的切入点。

――围绕总体方案提出的“九大体制机制创新”,制定了改革试验三年(2008―2010年)行动计划,明确20个改革专项和38项改革任务。

――按照项目化、资金化、政策化的要求,编制了试验区建设的项目清单。共列入启动项目177项,投资总规模12874亿元。

――成立省联合发展投资公司,搭建起统一的投融资平台。

推动部省合作,拓展政策空间

部省合作共建是推进改革试验的有效途径,也是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一大特色。目前,与省政府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的国家部委和单位达到29家,正在积极推进的有26家。

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推进工作

省政府成立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加强对改革试验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城市圈九市成立相应机构,省直有关部门明确专人、专班负责此项工作。制定了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项目管理办法。成立了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为试验区建设提供理论研究支撑。

突出重点领域,实施改革突破

按照总体方案和实施框架的要求,城市圈九市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制定了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如武汉市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积极开展先行先试。目前,已初步形成合力推进、点面结合的试验格局。

改革试验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圈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008年武汉城市圈实现GDP 6972.11亿元,增长14.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61.5%;固定资产投资3707.97亿元,增长32.3%,占全省比重6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50.42亿元,增长23.2%,占全省比重63.4%。

2009年全面启动

记者注意到:在东南沿海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增速明显下滑之时,我国西部、中部和东北等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在这次应对危机中充分发挥了作用,区域梯度发展将为“保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面对2009年,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建设工作又有哪些具体安排呢?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今年是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的第一年。省委、省政府将高举改革创新旗帜,把握科学发展红线,抓住中央扩大内需的重大机遇,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推进部省合作,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取得新突破,在一体化建设和“两型”社会重大项目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在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上取得新成效。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上取得新突破。

在资源环境方面,重点推进青山―阳逻―鄂州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改革试点、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试点、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示范工程、环保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湖泊保护和恢复治理试点、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

在“两型”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推进“两型”技术创新基地试点、产业园区互动发展试点、产业集群发展新机制试点。

在土地方面,重点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土地管理方式改革试点。

在财税方面,重点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试点、金融机构改革创新试点、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点。

在城乡统筹方面,重点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试点。

在对外开放方面,重点推进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与武汉出口加工区的联动和功能整合,申报武汉综合保税(港)区。

第二,在推进五个一体化上取得新进展。

――以产业双向转移为重点,推动圈域产业优化整合。积极推进武汉市与城市圈8市产业双向转移,实现总部向武汉集中、产业向周边扩散,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以社会事业资源联动共享为重点,推进圈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建设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社保、信息等8个联合体。

――以完善快速通道为重点,加快圈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武汉城市圈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总体布局,加快构建由多种运输方式有机构成的选择更自由、运行更可靠的大通道和大走廊。

――以实施商业集团连锁经营为重点,推动圈域城乡市场共同繁荣。大力支持商业集团在城市圈内开展连锁经营,形成以武汉为龙头,以中小城市为基础,与城市圈主要产业密切配套、相互促进的商业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推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

――以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重点推进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建立跨区域、跨层级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的农产品市场。

第三,在重大项目建设上见到新成效。

目前纳入2009年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重大项目共156个,项目总投资5287亿元,2009计划投资982亿元。其中,续建项目95个,总投资3334亿元,2009计划投资652亿元;新开工项目61个,总投资1953亿元,2009计划投资330亿元。突出抓好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临空经济区、武汉新港、城际铁路和武汉地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第四,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上采取新举措。

对已经出台的政策,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使之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同时,抓紧修改完善财税、金融、土地三个改革专项,报国家批准实施。

第五,在深化省部共建上取得新成果。

今年我们将争取与更多的国家部委和单位签订部省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机制,争取国家部委加强指导和协调,及时解决改革试验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第六,在完善改革试验推进机制上探索新路子。

在协调机制上,建立省级和部级两级协调机制,省级一般事项由城市圈综改办协调,重大事项由省政府协调;部级一般事项借助部省合作机制进行协调,重大事项报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进行部际协调。同时,进一步完善督办工作机制、改革项目管理机制。

改革敢为天下先

湖北省会武汉作为辛亥首义之城,具有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点内容是创新九大体制机制,为“两型”社会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和制度保障。今后挑战与机遇并存,创新与改革同行,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仍将领航,在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李宪生代表告诉记者:聆听了总理的报告,深切地感到,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的工作,不仅有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而且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结合报告精神,就加强支持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这个全国改革先行先试区的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在武汉城市圈综改试验区探索“绿色促进计划”的试点工作。绿色经济代表21世纪经济发展的方向。实施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导向的“绿色促进计划”,不仅有利于克服金融危机、刺激经济复苏,而且有助于抢占21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建议中央将武汉城市圈作为“绿色促进计划”先行先试的特区予以重点支持。

二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创新方面,支持建设青山―阳逻―鄂州跨区域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并将其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区,设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特色的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把武汉城市圈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工作纳入国家试点,支持在湖北设立国家排污权交易中心。将汉江中下游流域作为国家生态补偿的重点,推动出台有关调水和水价的生态补偿政策。

三是在财税金融和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转移支付支持力度。支持发行水专项债券。设立武汉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基金。支持在武汉城市圈进行财产行为税改革试点。支持武汉市加快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将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纳入国家新三板市场扩大试点园区。支持武汉保税物流中心(B型)开展“区港联动、区区联动”试点,筹划建设武汉综合保税区。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5

一、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进情况

我社党委、社委把落实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作为2015年的中心工作,抢抓机遇,奋力开拓,同重点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考核,确保各项改革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经县社党委、社委研究决定,成立XX县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县社党委书记、主任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同时,为扎实抓好各专项改革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分设了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基层社标杆社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组建三个小组,均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相对应的股室为责任单位,负责抓落实。

(二)制定实施方案

依据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基层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2015年改革的主要任务,对此,我社三个专项改革小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新型农资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创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杆社基层社实施方案,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实施方案,经过近大半年的努力,各专项改革小组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

(三)完成目标任务

XX供销社试点完成新型农资服务平台建设任务,讲治供销社入选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标杆社基层社创建,天师供销社试点完成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任务。

二、各专项改革 推进情况

按照县委对各专项改革工作总体部署,我社做了三项专题试点改革。

(一)推进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今年初,县供销社在XX供销社召开新型农资经营服务平台建设暨科技下乡推进会。县供销社、XX镇政府以及农业部门等相关领导对XX供销社成功搭建新型农资化营服务平台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XX供销社在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发言,该社突破传统农资经营模式,由过去单一的农资供应中间商向现代农业的综合服务商转变,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民企业,社属天元农资公司采取"点对点"直接供肥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科技咨询、配方施肥、科学用药及统防统治"一站式"服务创新。上半年,XX供销社签订化肥直供合同26份,数量近3000吨,其中:碳铵2000吨,尿素1000吨,多效肥1000吨,在服务对象中,提供配方施肥、防病治虫等农技服务面达90%以上,减少了中间环节,大大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创建全国供销总社基层社标杆社。讲治供销社经省供销社上报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已成功创建标杆基层社示范社,按照总社对基层标杆社建设标准,讲治供销社符合创建标杆基层社要求,已规范建农资配送中心1个,配送站2个,建设宝石、玉皇阁、镇龙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3个,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领办西南风等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新网工程网点30个,其中:日用工业品连锁网点14个,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点6个,再生资源回收网点5个,银企合作网点5个。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6

总理的目光

据《人民论坛》杂志一项调查显示,公众最期待的改革中,“收入分配改革”位居第一(占比65.9%)。这一调查结果并不出人意料,此前,多种媒体的调查已有类似结论。近年,两会前夕的网络调查中,“收入分配改革”话题,始终位居前列。呼吁加速“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声音,渐多渐强在媒体出现。

2009年2月,温总理首次与网友答问。他在答问中提及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并表示:“财富如果长期为少数人所占有,而多数人处于贫困状态,它是不公平的,而且注定这个社会是不稳定的。”

此后多年,在与网友答问中,温总理多次提及:“我们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分好,要让每一个人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十二五”开局的2011年,他向网友承诺:“今后五年,我们将把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

承诺还见诸文章和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4月,温总理在《求是》杂志上发表《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阐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革分配制度”,称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规范灰色收入”的表述,引起与会代表及海内外媒体热议。温总理在讲话中说,中国社会存在着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规范官员的灰色收入,实现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重点采取三方面措施。2012年,在温总理的讲话中,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话题,更为清晰,更为紧迫。

2012年必答题

2012年是“最后时间”。年内将完成制定的这个方案,未必完美,而它的出生本身便意味着巨大进步。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在需要努力完成的7项主要任务之中,“制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同样居首。

此外,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抓紧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列入规划,明确的责任单位为: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资委等。

根据《意见》,总体方案主要包括: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制度,研究地区附加津贴制度实施方案;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制度等。

“不能把分配问题简单化、短期化,这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所长刘学民说,“在方案设计上,要防止一哄而起或给社会稳定或给企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计划,肇始于2004年。其后,曾召开多次征求意见讨论会。之所以仍未能与公众见面,有分析认为,“牵涉到各种利益的博弈”是最大原因。

今年,这个方案将要完成制定。“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可能一下子就带来一个完美的体制,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刘学民说。

群策群言

改革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的事。收入分配牵涉所有人,自然都会关注,并用多种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要通过研讨等多种形式在全社会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为深化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刘学民说。

这一难题在党内外达成共识。2010年8月,民盟中央提交《关于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建议》,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迟福林表示,无论社会转型,还是政府转型,都与收入分配改革联系在一起,出台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不宜再拖。

不少专家学者就此难题发言。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周天勇说,城乡差距和由其形成的产业结构扭曲、企业规模结构扭曲以及体制性原因,是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三大原因。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7

这一轮改革始自2006年7月。此前,根据人员工作岗位和级别确定基本工资的“套改”工作基本完成,但是绩效工资部分如何确定,却一直没有明确的说法。

一位参与人事部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课题研究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专家说,绩效工资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核心和难点,通过改革将彻底改变目前一些机关事业单位以钱养人的状况,代之以“以钱办事,以事养人”。

绩效工资改革

人事部针对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按照“先基本工资,后绩效工资”的步骤推进。2006年7月1日,国家人事部选择部分单位启动了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试验。

中科院人事局薪酬与社会保障处处长武艰表示,单位对于绩效工资的改革试验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中国科学院是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试验单位之一。

据了解,中科院为改革绩效工资体系,曾经作出过多次尝试,但效果一般。目前,一项经过国家人事部批准的制度为研究所法定代表人年薪制。该制度规定,研究所法定代表人的基本年薪占年薪总量的60%,绩效年薪占总量的40%。此外,法定代表人的年薪平均水平控制在全院创新岗位研究员平均收入的2倍左右,最高不超过创新岗位研究员平均收入的3倍。

人事部是否会把年薪制在全国推广尚不清楚,上述专家称,对绩效工资的改革将允许存在适当的差距,但会有一个对差距范围的大致限定。该专家同时表示,绩效工资改革首先需要把诸如个人贡献率、工作价值等方面尽可能的量化和数据化,这操作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工资改革的另一半

事业单位绩效改革是2006年开始实施的工资改革的一部分。2006年6月,人事部下发 《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员工收入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4部分组成,其中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为基本工资。

人事部于当年了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标准,根据上述方案,国家事业单位员工的最高基本工资可达5400元,最低仅为610元。

上述方案同时确定,人事部对事业单位通用的岗位类别和等级,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功能、规格等情况,对岗位实行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其中,对专业技术岗位高、中、初三级收入结构的比例大致确定为1:3:6。

但在上述方案中,有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方面的改革措施并没有同步出台。方案仅表示,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国家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进行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张本波说:“实际上,此后推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几乎都是针对基本工资的改革。而决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的往往是绩效工资,这部分占的比例相应都很大。”

总工会改革方案篇8

一、十年改革的主要成绩

肖扬院长在回顾十年来法院司法改革的主要成绩时指出。法院司法改革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改革和完善了死刑核准制度。最高法院于*年1月1日起统一行使死刑核准权,结束了部分死刑核准权下放26年的历史,从而丰富了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统一了死刑司法尺度,加强了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也完善了死刑二审的开庭程序及死刑复核程序。确保了死刑核准的质量。

2、改革和完善了再审制度。增加了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已由原来的5种细化和扩大为13种,增加了可操作性;改革了再审审级制度,当事人可直接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改变了无限申诉和无限再审现象;改革了申请再审的期限,明确了法院应在3个月内审查再审申请,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进一步规范了抗诉制度,细化了抗诉事由。

3、改革和完善了执行制度。确保了“立即执行”制度,建立了财产报告制度,实施了执行联动机制,构建了异议制度和案外人异议之诉制度,延长了申请执行的期间,增大了对公民、法人罚款的数额。

4、改革和完善了人民陪审员制度。全国人大常委《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于*年5月1日实施后,全国各基层法院共选任出人民陪审员5万多人,并相应进行了培训,开展了陪审工作,使人民参与司法的优势得以发挥。

5、改革和完善了法官制度。实行了严格法官职业准入制度,确保了通过司考的较高素质;改革了法官遴选制度,逐步实现从律师、专家、学者中选拔法官,上级法院从下级法院选拔法官;建立了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实行法官、法官理助、书记员、执行员、司法警察和司法行政人员的分类管理;加强了教育培训,强化了职业化建设;加强了反腐倡廉,确保司法廉洁。

6、改革和完善了人民法庭工作机制。改变了以前统一立案做法,实行人民法庭直接受理案件;加大了人民法庭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力度,规范了人民调解;加强了诉调对接机制,构建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简化了诉讼程序,方便了群众诉讼;加大了人民法院的物质投入(近几年中央财政已拨款27.3亿),改变了法庭工作环境。

7、改革和完善了公开审判制度。最高法院相继颁布了公开审判的若干规定和若干意见,规定了依法、及时、全面公开三原则及一系列便民措施,保证了公开审判的推行;各级法院采取了人大代表旁听审判,典型案件庭审直播,实行新闻等制度,有力促进了司法公正。

8、改革和完善了审判委员会制度。如将会议制改为审理制,解决了判者不审问题;改变过去只听汇报的做法,实行委员旁听庭审制度;推行审判委员会委员逐步专业化,最高法院和相关高中级法院设立刑、民等专业委员会;改革成员结构,改变过去只有院、庭长是委员的做法,确保高水平资深法官进入审判委员会;改革审委会的表决方式,有的地方试行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按多数人意见作出决定。

9、建立和完善了案例指导制度。对新类型案件且法律与司法解释无明确规定的,通过《最高法院发报》公布案例进行指导;对于因形势变化按原标准判决不合时宜的案件,通过案例进行指导;各高级法院可在辖区内案例进行指导,但不得与最高法院的案例相抵触。

10、改革和完善于案件管辖制度。改变了单纯以诉讼标的金额确定级别管辖的做法;改革跨地区民事案件的管理规定,建立标的金额与当事人所属地区相结合的一审管辖制度,加强提级管辖,指定管辖的适用;改革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探索推行指定管辖、交叉管辖等措施,从制度上排除干扰。

11、改革和完善了未成年人审判制度。制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司法解释,全面规范少年法庭审判工作;在17个中级法院开展了设立少年审判庭试点工作;推动公、检、法、司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置制度的完善;吸收教育、妇联等系统人民陪审员参与审案、认真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和合法权益。

12、改革和完善了司法制度。完善了案件管理与行政管理相分离机制;完善了立、审、执三分立制度;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不断提高科技含量,有效促进了审判质量和工作效率。

二、十年改革的基本经验

根据会议总结,十年司法改革取得6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法院司法改革的正确方向;

第二、坚持接受人大监督,确保法院司法改革的顺利进行;

第三、坚持“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确保法院司法改革得到群众拥护;

第四、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确保法院司法改革符合司法工作规律;

第五、坚持继承与借鉴相结合,确保法院司法改革符合中国国情;

第六、坚持循序渐进、自上而下展开,确保法院司法改革整体推进。

三、司法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深化改革的要求

肖扬院长在总结十年司法改革的成就和经验的同时,也提出了法院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司法改革进程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二是,法官队伍整体素质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三是司法权力监督制约体系与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四是,具体改革措施落实与改革总体规划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为此肖扬院长提出了深化法院司法改革的五项基本要求:第一,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第二,必须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第三,必须立足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第四,必须立足于当前又谋划长远;第五,必须立足于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实践与认识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幼儿教学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