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空域资源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04 17:12:23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1

关键词:网络空间建设;资源规模化应用;融合;实践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3/14-0176-03

引言

“三通两平台”建设是当前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点。2012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推进教育信息化“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优质资源班班通”是关键,“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是发展方向。目前,湖南省基本建立以中小学教师为空间建设及应用主体,以促进资源开发与教学方式转变为核心,以城区中小学及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为重点率先实施,以重点学校及骨干教师空间建设范例为示范引领,以班主任指导下的中小学班级空间和学生空间建设为拓展延伸的基本格局,并逐步推进空间建设与资源规模化应用的深度融合。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实践路径

1.雏形探索:基于县域城域网的细胞化建设与应用模式

2007年初,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按照“一校一平台、一人一空间”的思路开始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实践。该区基于门户网站,为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了平台,为师生开通个人空间。他们形象地将每个空间比喻为一个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在平台上形成组织,诸多的组织则构成门户网系统。

(1)设置符合需求的栏目板块

学习空间主要包括四大板块:一是教育资源板块,包括专业资源和自制资源。省、市、区各级各类资源以学科、年级为线索嵌入个人空间。二是成长记录板块,不拘形式、随时随地记录个人成长的点点滴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个性发展的电子档案系统。三是成长航标板块,根据学校、教师、学生不同身份,分权限、按需求推送各类教育讯息,为师生个性发展导航。四是互动交流板块,以空间为纽带,互联网捆绑手机网络,实现点对点、点对多、多对多的信息通讯,实现即时、延时互动。另外,师生还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增加个性化板块与栏目,实现高架构、可扩充。

(2)注重再生资源的全网流动

面对资源的淘汰更新与广泛需求的矛盾,该区探索了基于个人学习空间的再生性资源建设与应用模式:一是通过政府采购,将各种专业资源注入个人空间。二是每一个空间都是资源开发主体,师生将自制或搜集的教案、课件等到自己的空间里。三是使用者根据个性需求对已有资源进行更新完善,实现再生成,形成新资源。个人空间的资源多管道、分权限进入不同的资源库与学校网站,最后汇集到岳麓教育信息网,资源实现全网流动,保障区域内不再形成信息孤岛,确保资源不断更新丰富。

(3)重视个性数据的智能分析

通过空间的“成长航标”,在集聚师生成长数据、智能辅助分析上进行探索,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以人为本。该区以采集“记忆数据”为例,学校通过网络向各空间推送采集学生记忆敏感期的调查问卷,当家长和学生参与回复后,即可以统计分析出同龄学生的记忆敏感时段、各区间值的数量。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记忆敏感期位于哪一区间,并获得针对这一区间的专业提示同时,学校可以将记忆敏感期与排课、作业布置等进行联系,科学安排学习时段。

(4)突出网络空间的应用创新

该区充分挖掘空间功能,让信息化的触角向教育的各个领域延伸。例如,以空间为平台实施的“绿色心吧”和“家长网校”项目都是成功的案例。“绿色心吧”通过网络关注师生的心理困惑与问题,多位心理专家参与回答求访者的问题,实现“多对一”、“一对多”的网络指导。“家长网校”以空间为纽带,实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中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走向“零距离”,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岳麓区基于县域、城域网的网络空间的细胞化建设与应用模式,设置符合师生需求的栏目板块,注重资源的生成与应用,重视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依托网络空间开展一些特色活动,对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创新、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具有积极作用。

2.普及推广:基于专一型网络空间平台的分步推进

(1)分步推进空间建设普及

湖南省以中小学教师“人人有空间”为目标,采取由点到面、分步推进的方式,加快推进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普及。一是骨干教师优先推进。全省遴选骨干教师优先建立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组建教师空间建设的指导专家团队,发挥其示范、引领、辐射作用。二是重点学校率先推进。在全省范围内选取具备基本条件和建设积极性的学校,组织教师参与空间建设试点,主要以城区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主。三是区域整体推进。例如,选择郴州地区作为试点,探索以全市中小学校为单位整体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模式。

(2)注重空间应用管理与培训

一是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全省中小学教师空间建设应用的实施单位,并设立空间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补助教师空间注册及购买服务,为试点学校、试点区域的中小学教师注册开通空间,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二是强化应用培训。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同步实施教师培训,并开设多个专题培训班,深化教师对空间建设及应用意义及作用的认识,提高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的兴趣与能力。三是实施奖励机制。设立空间建设与应用奖励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促建、以奖促用的方式,表彰奖励优秀个人和先进单位,激发教师空间建设的成就感,使教师逐步形成持续建设及应用空间的内动力和责任感。

(3)探索基于空间的教学模式

在空间建设普及的同时,如何应用空间的交互技术与资源优势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必须同步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持续推进空间建设的关键。为此,湖南省积极探索基于空间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探索基于空间的学科群组教师研训模式,探索基于空间的管理评价和优质资源开发模式。

湖南实施基于专一型网络空间平台的分步推进策略,构建省域范围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的重要路径,让更多基层学校、教师认识到了网络学习空间的基本概念,以及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3.创新实践: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深度融合

(1)教师免费享受空间开通与资源服务

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是省、市、县、校四级资源网管理统一架构的多级平台,以教师身份认证统一、资源目录管理统一的方式实现全省教学资源网络化管理,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提供教育教学资源,是全省中小学教师使用、、评价、交流教育教学资源的平台,也是全省各级教育部门掌握教师应用资源、开发资源情况的网络管理平台。为实现资源建设与社区空间的功能整合,网站开辟了“教师空间”专栏,为全省中小学教师免费开通网络空间、提供资源服务。目前,全省近50万中小学教师已成为网站免费注册用户,并有30多万教师自主开通了教学空间。

(2)打造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师空间模块

基于资源平台的教师空间系统,不但拥有目前主流智能社区系统功能,同时为满足教学需求,优化资源整合、纵横流动、系统收集、资源推送功能,实现教学交互及过程管理,实现教师个人空间个性化资源与公共服务平台资源的深度融合。教师不仅能在空间内编辑、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同时智能社区系统还为其提供资源推荐、传播通道。教师可以在空间内结合各类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在线备课,实现资源再造,不断产生生成性教学资源,有效解决资源应用与再生难题,让资源真正“活”起来。在实践中,教师在空间内自主选择资源网提供的各类应用,建设符合自己教学或学习需要的教师教学空间,通过空间系统实现教与学的过程管理、交互及记录,积极探索空间课堂、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平台还通过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网络名师工作室建设,向全省开通空间的教师提供学科教学指导、资源推送、在线咨询等服务,更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优质资源需求和教学研究需要。

(3)尝试多个空间建设应用平台的综合管理

据初步统计,湖南省借助“基教在线”和“省基础教育资源网”等平台,全省中小学教师基本开通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并在巩固现有空间建设与应用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中央电教馆国家教育资源公众服务平台为基础,加强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和“基教在线”平台的综合管理,实现多个平台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资源服务平台的基础性资源优势,推进资源规模化应用研究,开展基于网络空间的交互式、自主式、探究式教学的积极探索。

基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教师网络空间建设,实现了网络空间建设与资源规模化应用的深度融合,体现了网络空间建设和资源规模化应用推进教育教学方式变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一致性,是湖南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结语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2

关键词:GIS;地理信息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 A

1.关于GIS的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介于信息科学、空间科学和地球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与新技术学科,它是一种可以有效的收集、存贮、分析、再现空间信息的信息系统,是专用于地理空间信息处理和管理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的处理数据能力很强,它不仅利用属性数据,更利用空间数据,将地理空间模型化并存储在计算机中,这样便于对地理信息的快速查询,空间分析,从而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模拟和预测。

GIS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信息的采集、提取、分析、管理和输出,这些数据具有典型的空间性和动态性;二是区域空间分析、多要素综合以及动态预测能力,尤其在地理科学的融入,地学模型的应用上更显优势;三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遥感技术与数据编辑和管理的结合,使数据信息的应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为重要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GIS与水资源管理

水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宝贵资源,所以水资源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是当今社会资源配置的重中之重的大问题。水资源管理(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是水行政主管部门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对水资源的分配、开发、利用、调度和保护进行管理,以求可持续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环境对水的需求的各种活动的总称。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工作需要快速、准确的获取精准的地理信息、水文信息、空间信息等,以便增强对水资源时空分布特性的了解。所以GIS强大的数据整合能力可以为水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很多方便,应用这些技术优势,能够更好地实现大范围内水文信息的提取、整合与编辑,这对于后期的水资源决策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水资源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辅助资料,对于加速各方面技术的研究都有着良性影响。

基于GIS的水资源规划管理是一种灵活有效的规划管理工具,它能够克服传统的大尺度战略规划的缺点。例如: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紧密结合水资源空间与属性数据库构建起来的用于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一种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对水资源信息的查询检索、综合分析、动态预测和评价、信息输出等功能。借助此类基于GIS的管理系统可以自动的生成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要素底图,以及以这些底图为基础的流域水资源工序图、水污染分布图、灌溉规划图、洪水来源以及洪水影响图等,还可以完成规划流域内水资源储量、分布、水资源和人口分布关系的分析、水资源和区域社会关系的分析、预测信息等地理分布上的查询和管理,包括单一对象相关信息的查询、以及剖面显示、补给和开采模拟等。我国20世纪90年代建成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全国水资源规划管理中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对于水资源优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可实现图形与属性数据的双向查询,使水资源数据管理走向更加系统、科学的道路。

3.GIS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GIS是管理和研究水资源空间数据的重要应用系统,水资源的空间管理和决策很多时候都要依赖于GIS技术。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学、运筹学、控制论、行为科学和人工智能为基础,运用信息仿真和计算手段为基础,综合利用现有的各种数据库、信息和模型来辅助决策者或决策分析人员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甚至非结构化问题的人机交互系统。基于GIS技术建立的空间数据库是此类系统的核心,也是相关水资源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参考数据,只有在这些精准数据上进行决策规划,才能更好、更全面地做出科学而正确的决策。

利用GIS技术建立的决策支持平台可以更好地完成时间、空间数据的管理,从搜集、查询、检索、更新和维护等方面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理与应用,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能力为决策提供可靠地信息辅助支持。马镇等利用GIS开发了哈尔滨市的城市防洪体系,加强了对防洪警报、防洪预案以及洪涝灾害的检测和评价,对城市的防洪抢险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由北京大学、长江流域水环境检测中心开发的全国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是一个面向国家、流域、省市及某一具体区域的多目标、多层次、多参数的水环境管理信息分析、决策方案模拟与优化的综合系统。该系统借助GIS强大的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再利用全国7大流域及其主要支流地形、地貌、土壤、植被、气象、水文、河流水力特征等基础信息的基础上,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状况、污染排放情况、污染事故情况等污染信息,利用模拟河流水质变化特点的多种河流水质模拟计算机模型,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全国7大江河中某一流域或某一区域的历史、现状水质空间分布情况;全国7大江河中某一流域或区域在具体某一特征条件下的水质时间、空间分布预测等。

另一方面,GIS对基础背景数据的管理优势,也为水资源管理领域中水资源监测评价系统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借助GIS的直观和理性的可视化功能、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数据维护和更新功能等,通过分析水资源环境及其生态变化背后的各种驱动因子来揭示水资源环境及其生态变化响应的机制,从而模拟流域水资源环境变化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的变化响应。同时可以将空间数据和各种属性数据进行多层次整合、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水资源数据进行分析、提取和评估,从而为一系列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服务。例如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济宁水情分析中心和水文站点顺利完成建设,并且成功编制了一套济宁市雨量等值线软件,完成了济宁市中小河流治理水文站点布设及数据库整合,完成了水情交换系统安装调试工作,结束了原传输系统近10年的使用。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发展

GIS的应用与开发一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GIS的应用提升了水资源的信息管理水平,对于当前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但当前GIS应用与开发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水流运动、水质的时间序列以及周围空间环境的数据耦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不同开发单位之间水文数据组织和设计方式的差异也为互动操作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大范围的水资源数据模型的构建等。建立水文水资源地理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是系统的核心、决策的基础,因此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尤其是具有水文水资源领域特色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如雨情和水情数据库、水旱灾情数据库、蓄滞洪区间展布式社会经济数据库等。对于水资源管理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数据库不仅包括流域内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同时还应该包括自然资源与社会环境、经济情况等基本数据,并且能够进行实时更新,保持数据的高度准确性,全面性与即时性。

进一步建立水资源管理空间决策支持系统。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近年来在常规决策支持系统和GIS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信息系统。这种系统虽然应用前景广阔,但是开发难度比较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必须集中财力保证重点,分步实施,成熟后在予以推广。从我国水文水资源分布情况来看,建立黄河与长江的水文水资源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当务之急,同时也是进行试点的最佳地区,对于后期加强全面水资源信息网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平夫,王艳颖.GI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科技信息,2011年

[2]彭胜.GIS技术在水资源和水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水科学进展

[3]张海延.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华北水利水电学校学报,2013年3期

[4]马振.哈尔滨市城市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黑龙江水专学报,2005年

[5]梁永万.信息技术

[6]王光明,梁秀娟,肖长来,于景录.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吉林水利,2009年

[7]刘金来.GIS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研究与发展趋势.总过科技博览,2011年

[8]张弘刚,王虹,徐东晶.水文水资源领域GIS应用综述.吉林地质,2013年1期

[9]袁建平,方正,王晖.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中国给水排水,2005年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3

关键词 现代空中交通管理;空域规划关键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V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001-01

空域规划技术涉及领域很广,其主要由空域分析、设计以及评估这三个部分构成。根据有关内容,空域规划关键技术可以分为5个主要部分,分别为:1)空域运行安全评估;2)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3)终端区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4)高空航路网布局设计与优化;5)通信导航监视台站保障能力评估。上述的5个关键技术对我国航空运输业影响重大,直接关系到我国航空运输业未来的发展规模与方向,因此,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投入到具体应用中已经成为当前航空业高度重视的内容。

1 关于空域规划关键技术的分析

1.1 空域运行安全评估分析

随着现代空中交通管理当中数据链通信技术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加上自动相关监视技术的应用,还有缩小垂直间隔标准技术的投入使用等,直接促进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另外,因为飞行间隔标准不断缩小,给空域系统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采取何种方法对新技术背景中的空域运行开展分析和评估,从而给空域系统管理制定决策提供资料,已经成为现代决策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空域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FAA为了保证NAS系统改善安全性,也研究出了与之相关的系统安全管理计划以及系统安全手册,为空域系统风险鉴别提供了技术以及方法。同时,其还研究出安全管理系统,给空中交通服务部门增添危险防范工具。

1.2 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技术分析

空域规划主要以空域运行特征提取与分析作为基础。该技术从定义上看,主要指工作人员以空域基础数据作为出发点,在数理统计方法提供的帮助下构建完整的空域运行特征量化和预测模型,对空域运行时产生的流量分配以及空域结构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合理的分析。空域运行特征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多个特征,但重要的特征有3个部分,分别为空域服务质量、飞行航迹保持能力以及空域结构技术性能。当中的空域服务质量主要指像终端区、飞行情报区以及航路点等每个要素流量,同时还包括噪声系数、潜在冲突系数以及运行成本等内容;而飞行航迹保持能力的内容主要指处于空域飞行状态中飞机的侧向以及垂向偏差概率分布统计;空域结构技术性能主要为空域利用率、网络连接度以及网络可达性等内容。目前效果比较理想的空域性能数据分析与报告系统主要由FAA开发的系统,该系统可以达到对飞行程序设计进行指导、合理控制空域运行、客观分析空域噪声以及正确评估和分析空域流量等效果,当前主要应用在FAA的下属办公室、终端管制中心以及职能部门中。

1.3 终端区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技术分析

合理对终端区领域中飞机每个环节空间飞行路线开展设计,从而达到飞行程序各要素模块化绘制和自动生成等效果,可以被称为对飞行程序自动化设计。工作人员经对导航台、机场以及定位点等每项飞行程序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并且构建其和点、线、面等图形图素之间映射关系,从而取得飞行程序每要素模块化绘制与参数配置的效果。科学构建障碍物对设计模板影响关系模型,再根据终端区中机场附近具体地质条件。对设计模板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可以对飞行程序实施有效的设计。国外研究的飞行程序设计与空域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将地理信息技术与计辅设计技术聚集为一体,包含大量飞行程序设计标准,能够达到仪表和目视进离场飞行程序设计效果,现阶段该系统已经应用在多个国家的航空领域中。

1.4 高空航路网设计与优化技术分析

对高空航路网进行设计与优化的目的在于构建依托点为国家和地区综合枢纽机场的高空主干航路网,同时达到对进出终端区过渡航路以及支线航路网进行设计的效果。以现行航路网运行特征分析为背景的前提下,制定航路网设计目标。航路网中每个网络节点根据具体层次对其连接提出各种要求。以节点重要程度为基础,构建完整的航路网层次划分模型,合理对国家航路网络进行划分,将其更改由区域支线航路网、区域干线航路网以及枢纽主干航路网这三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内的航路网和终端区飞行程序两者当中的过渡航路便转变为高空航路网设计与优化的内容。每层次过渡航路与航路网设计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初始化设计、网络拓扑优化设计以及三区避让设计这三个阶段。该技术的设计目标以确保航路网运行安全为基础,在增加航路网运行效率的同时影响航路网运行成本,使其呈现减少的趋势。通过网络规划技术等提供的帮助下建模与处理每层次各个阶段航路网络设计多目标优化存在的问题。

1.5 通信导航监视保障能力评估分析

该能力评估主要以空域运行对通信、导航以及监视这三个方面性能的需要为出发点详细评估空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航路以及飞行程序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通信导航监视保障能力评估需要按照实际通信导航对台站进行监视,也就是其需要具备电波传递特性,同时还详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客观构建每种台站信号传播距离模型与观测误差模型,进而对地基范围中的导航台站信号作用空间、侧向容差以及沿航迹容差进行分析。由FAA研究的RNAV-Pro功能非常强大,可以对终端区飞行程序障碍物开展评估,同时还能够对监视通信台站覆盖进行分析。

2 我国空域规划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分析

现阶段我国民航可用空域资源非常少,连全国空域总资源20%也打不到,但是飞行流量却伴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存在缺陷的空域结构直接对航空运输业发展造成影响,尤其是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顺利举行后,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给空域运行造成严峻的形势,因此对空域资源做出优化配置迫在眉睫。当前,国家不断提高空管科研力度,并且构建大量的空域规划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课题,以自主研发为出发点,通过航空发展需要推动空管技术发展,统筹我国优势力量,促使我国空域规划技术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给我国空域规划技术规划和设计提供大量理论依据以及技术,使其被广泛应用在民航空域建设领域中。

3 结束语

由上可知,现代空中交通管理中的空域规划关键技术对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影响较深,直接关系到其发展方向,对此专家们需要发扬积极探索和不怕艰苦的精神,不断研发出新技术并将其投入到应用中,为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熊洛,李毅.基于Multi-Agent的空中交通流量仿真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3,23(05):56-57.

[2]尹文杰,张兆宁,高峥.整数规划的终端区空域扇区划分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13,20(05):189-190.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4

关键词:旅游产业 布局 影响因素

一、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包含要素

(一)基础环境状况

所谓旅游产业发展运行环境,是指影响旅游经济运行的各种因素的总和,由旅游经济运行的间接环境和旅游经济运行的直接环境共同构成。从基础设施投资角度看,旅游的区位条件往往可以决定一个旅游区域的资源、规模、价格和前景,其空间竞争力为此亦受到影响。这些都将影响旅游产业区域的结构。特别是旅游资源,对其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旅游资源的分布及种类,都将影响着区域结构。

(二) 经济发展环境

影响旅游产业发展及其产业布局的间接环境中,经济环境的重要性正变得越来越突出,经济规模、经济开放度和产业关联都是重要因素。在产业关联视角看来,旅游产业的链条长,与各种产业关联度大,这些都将影响到旅游产业区域结构。

(三)政策制度因素

作为制度重要提供者,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干预程度或者说对经济发展市场化制度水平的影响是值得注意的。就旅游产业发展来看,政府作用在于为一定区域内旅游产业发展创造一个具有竞争优势的宏观环境,更具体来说,其作用应体现在政策支撑、资金引导和推动立法等领域。

二、我国旅游产业区域结构布局存在哪些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旅游企业主要布置在两个地区,或近旅游资源地布局,或近旅游中心城市布局.旅游企业近资源地布局或近中心城市布局,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现阶段近资源地布局的旅游企业,其产品多半已经老化,迫切需要更新和升级换代.由于旅游者的求新意识强,口味高,使得旅游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包装并不那么容易,有时甚至比新开发还要困难.

(二),过去的旅游产品对资源的依赖性强,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会受到资源保护和人们思维定式的双重局限,必须要大胆创新,跳出过去固有的思维摸式,否则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旅游资源概念的内涵向外大大延展过去不是旅游资源今天也变成了旅游资源,因此,以游资源为主要加工对象的旅游生产企业其布局也应做相应的调整.

(四),客源地在空间的分布范围比以前更加宽广,过于集中布局的旅行社不能适应形式的发展,需要重新调整布局。

三、如何优化

(一)、注重空间旅游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研究不能仅仅着眼于旅游生产体系,而应当着眼于旅游系统,旅游系统中的要素具有空间属性,即旅游者和旅游企业都位于特定的区位。在微观层面上,一个特定旅游企业的空间区位不可能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作为生产要素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是不可转移的。但是,资本和劳动力在空间上是可以流动的,而且每个地区都存在旅游资源,因此在宏观上看,旅游空间结构不取决于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而是由旅游供求关系决定的,而且这种空间布局会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于供求关系是旅游系统的基本结构,因此对区域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归根到底还是对旅游系统的优化。由于区域旅游系统具有自身的整体性以及开放性,在空间的优化上应用系统 的观点取代孤立、封闭的理念,其具体优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区域旅游要素之间的优化,在分析旅游产业要素的基础上,明确各要素在空间布局上的摆放合理及高级化,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达到各要素聚集与分散的适量标准;二是旅游要素与区域空间的优化,从整合区域自身旅游优势出发构建合理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体系,确定不同旅游景点及旅游资源要素的开发方向和旅游功能建设重点;三是区域宏观空间网络组织优化,即从区域竞争和合作的角度,明确区域及区域内 旅游要素的发展空间定位,在处理好区域内各要素及要素与区域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空间服务范围,形成利益互动的网络组织优化。

(二)、 引导合理的旅游消费观念

旅游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应以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为中心,旅游产品的供给与消费是一个互动的系统,旅游消费可以成为旅游产业布局调整的指针。旅游产业布局优化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应具有超前性,能够引导消费者的消费。因此,在进行旅游产业布局优化之前应对市场的需求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并有前瞻性的眼光,形成对旅游消费的正确与良性的导向。目前,我国旅游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热点太热、热点过于集中,以致于一些热点景区连文0化修缮保护的时间都很难找到。如果能够很好的从战略上对消费者予以引导,既有利于热点旅游景区的进一步开发与保护,又有利于相对冷门的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产业建设的均衡发展提供条件。

(三)、坚持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转变

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一定时期内追求适当的数量规模是必要的,即采取追求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张为主要的发展模式。但要提高旅游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必须要实现由传统的数量型向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发展模式的转变,逐步降低旅游产业对物质旅游资源的依赖程度。如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传统发展模式采取的是掠夺式经营方式,而在数量、质量、效益结合型的发展模式下,则要求旅游产业发展根据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安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旅游产业规模的适度扩张,又注意旅游类型的多样化,以满足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保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四)、政府适时适度的监测保障

从以上优化手段来看,区域旅游产业布局的优化要着眼于空间的系统性和时间的动态性,在时空变动的前提下旅游产业发展还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资金投入一方面来自政府,而另一方面依赖于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市场作用,引导资金流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就在于政府积极有效地发挥监测保障机制,引导资金流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对此,在规划近中期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旅游产业发展路径转变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其主要职能 包括:第一,在规划的近中期,政府必须对致力于发展大众旅游的重点地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接待设施的投入,以形成未来发展的良好预期。尤其重要的是,政府需要改善区域的可进入性,使旅游交通得到畅通便利;第二,加强对目的地的营销力度,确保充分的目的地信息到达主要的客源市场;第三,根据旅游时空的变动,适时引导旅游项目的开发,政府应积极主导一系列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

参考文献:

[1]青理东.加速构建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思考[ J].市场经济研究,2004(2):66-71.

[2]戈银庆.中国区域经济研究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1):57-60.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5

给水工程规划要从注重城市规划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已经全面由注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转变为注重城乡整体规划、建设、管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明确要求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强化城乡基础设施连接,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给水工程规划研究和服务的范围要涵盖工业和农业,生活、生产和生态,城市、乡镇和村庄,广大的城乡居民点和广阔的生态涵养、保育区,要矫正舍农村保城市、舍农业保工业、舍生态保生产、舍质保量的传统路径,牢固树立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城乡给水均好性的一体化发展理念,探索给水工程规划在城乡整体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下的生活、生产、生态协调用水的科学路径。

2给水工程规划的区域视野

给水工程规划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2013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更明确要求,破除行政壁垒,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给水工程作为城市群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阶段就要有破除行政管理边界的区域视野,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统筹安排水源、预测水量、布局设施和污水资源化的优化配置,特别是在城镇密集区(含各类园区)、城镇联绵区、城镇一体化建设区更具备经济可行性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必要性。

3给水工程规划的水资源流域统筹

给水工程规划必须严格落实水资源的流域统筹管理制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各项活动需要在流域内实行统一规划、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给水工程规划中确定水源取水时,应按照需水管理的理念,根据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循环规律和水资源的总量,以整个流域的经济、社会和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平衡为要求,合理确定规划服务对象的取水量,不能以满足规划服务对象的用水需求为己任,更不能以满足城市用水需求为唯一目的。而是按照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原则,自觉地、主动地从全流域的利益、从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开发、利用规划服务区域内的水资源。既不允许顾此失彼,更不允许以邻为壑,需要统筹兼顾各行政区域、各部门之间的用水需求,保证流域生态系统的优化平衡,全面考虑流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多种功能和综合效益。

4给水工程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约束

4.1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是现阶段对水资源的认知水平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支撑下,以保障水资源流域、水生态系统安全和水文循环不被破坏为基本要求,按照流域多元化利益格局优化平衡后统一规划确定的总控制目标,通过节水和优化配置后,规划服务区域从水资源的最大取水量和向水环境的最大排污量等控制指标,所能承载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社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能力。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将对城镇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和城镇功能定位产生正相关的影响,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产生约束,而且将随着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具有双重利害性。水资源承载力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北方地区率先得到应用,90年代后期开始得到较深入的研究,并在城市规划实践中逐步获得重视,其中,2011年,北京市提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将水资源承载量作为支撑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4.2涉及饮用水水源的禁建、限建区约束2006年,建设部公布了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新《办法》规定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市规划中都要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2010年,住建部公布了《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要求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并按照保护资源、生态环境和优化省域城乡空间布局的要求,将空间开发管制要求、实现空间管制的措施、重要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给水工程规划从流域、区域、城市三个层级的需要,以满足保护、防治和水生态指标提升,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和水生态系统格局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为基本原则,将科学判别和划定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纳入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对城市和区域对建设用地的选择进行干预,对用地规划的空间布局进行约束。

4.3城市蓝线、黄线约束城市黄线,是指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包括取水工程设施(取水点、取水构筑物及一级泵站)和水处理工程设施(污水资源化回用)等城市供水设施。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库、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包括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大型市政通道控制带等城市给水工程相关内容。城市规划在划定城市蓝线、黄线时须统筹考虑城市供水系统和水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协调性、安全性和功能性,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有机更新之需留足发展用地。蓝线、黄线的范围可扩大至区域或流域,将长输管线及附属配套构筑物纳入。

5给水工程规划的其他实践

给水工程规划要结合规划目标的具体情况给定节水的目标、节水路径和实施办法,以贯彻节水优先的理念;给水工程规划要研究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下,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的内在变化规律,为开源提供科学依据;给水工程规划在进行量的研究的同时,必须重视水质标准的提高和水质的安全保障措施;给水工程规划要落实智慧水城市、智慧水城乡、智慧水生态的建设,以先进工程技术的应用为支撑,全面促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

6结语

生态文明时代与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相比,才刚刚开启,水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才由试点建设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工业文明时代水资源粗放利用的巨大惯性依旧裹挟着经济、社会的用水意识、理念和方式,与之叠加的是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生活、生产用水持续增长,生态修复、保护用水不断加大,人均可用水资源量继续降低,工程性、资源性、水质性缺水长期并存,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水资源的瓶颈制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然选择,给水工程规划应定位于大尺度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网络架构中,作为多元、系统、复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引起重视,进行积极实践,发挥规划的政策导向和刚性约束作用,保障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并按照“开源”“节流”“保护”的理念,进行水科技的创新性应用,总结试点经验,“由下而上”推动给水工程规划规范等技术标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相协调,再“由上而下”对新型城镇化形成有效支撑。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6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 优化配置 研究

一、 玛河流域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玛河流域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处天山北坡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流域面积1.98 万km2。该流域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热、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牧业生产的发展。玛河流域内有石河子市、昌吉州玛纳斯县、塔城地区沙湾县、克拉玛依市的16 个乡镇和农八师、农六师新湖总场的15 个大型国营农场。2.流域工程现状:玛河流域经过50 余年的开发治理,已形成引、蓄、输水设施比较完善的以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多种功能的供水体系。河水、库水、井水和泉水一脉相通,是新疆乃至全国水资源利用率较高、灌溉管理水平较先进的灌区之一。玛河流域水利工程系统,由上游的引水枢纽、中游的平原水库、下游的输水渠系三部分组成。目前玛河上已建成拦河引水枢纽2 座,大中型平原水库6 座,设计总库容4.7 亿m。在玛河上已建成径流式梯级电站5座,总装机107MW,年发电量4.5 亿kW•h。一座装机123MW 的天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特大型火力发电企业,目前装机2×660MW 的四期空冷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正在投入建设中。

二、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1.从全球水资源危机来看,急需对国家和地区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是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己成为全球性危机。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人均淡水资源却很贫乏,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水资源领域当前和未来的重大课题。

2.从玛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看,急需解决流域水资源综合配置问题。玛纳斯河在开发过程中取得了辉煌成绩,但也暴露出许多水资源管理中现存的问题,这些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日益突出。玛河流域由于面积大,用水单位多,存在兵地、军地、地地的复杂用水关系,目前采用分级管理模式,即流域(河系)、市(县)、团场(乡)三级。虽然流域内现有较完整的引、蓄、调、泄水利工程,但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玛河流域管理处,所辖工程只有1 座引水枢纽和1 条18km长的输水总干渠,水资源调控手段极为有限。流域机构在水资源管理的主体法律地位,执行起来十分困难,政令难以畅通,各自为政,形成“多龙治水、多龙管水”的局面。缺乏与时代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3.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玛河流域解放前耕地面积只有1.3 万hm2,经过了50 多年的建设,灌溉面积已发展为2008 年的26.7万hm2,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流域总用水量的90%以上。玛河灌区近年来大量采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但节约下来的水又进行了土地开发,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会使资源性缺水日趋显现,并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玛纳斯湖曾与罗布泊齐名,是独特的沙漠之湖,丰水期最大面积超过1000km2。玛纳斯湖的消失造成数十种珍稀的沙漠物种消失,使石河子绿洲边缘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给邻近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因而全面开展节水型建设,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成为整个流域建设和管理的当务之急。

因此,玛河流域通过工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等措施,对流域内有限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科学调度,使河水、水库联网运行,做到河水、库水、井水统一调配,最大限度解决流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供需水之间的矛盾,这对协调流域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关系,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三、供需水平衡分析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及其水资源工程的发展目标,分析玛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玛河流域各灌区的供水和需水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得出玛河流域保证率P=75%的供水量为14.969 亿m3,保证率P=50%的供水量为16.014 亿m3。玛河流域现状年需水量为18.604 亿m3,其中,生态需水0.700 亿m3,生活需水0.393 亿m3,工业需水1.056 亿m3,农业需水16.455 亿m3,占总需水量的88%,所占比例较大。从目前玛河流域的现状看,保证率P=75%的年份缺水量为3.635 亿m3,保证率P=50%的年份缺水量为2.590亿m3。因此应对流域内的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科学调度,使有限的水资源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四、玛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研究

1. 水资源系统组成: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是通过水资源配置系统完成的,它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关键环节。水资源配置系统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水源系统、输水系统、用水系统、排水系统。水资源的配置过程可描述为:水资源配置系统根据系统输入的信息,水资源系统通过输水系统将水分配到各个用水部门,然后由用水系统和排水系统反馈信息给水资源分配系统。如此反复,直到得到最优配置结果。

2.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选取。玛河流域内输水渠道与水库基本构成了一个调配水效率较高的配水系统。《玛纳斯河流域管理章程》则按行政隶属关系,将流域农业用户划分为农八师石河子市、玛纳斯县、新湖总场、沙湾县等四大用水单位。

3.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运行规则。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灌区水资源,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制定如下供水系统运行规则:a. 系统安全运行规则。地表水库要在确保工程安全条件下运行,其蓄水位不得超过最高允许蓄水位的限制,汛期水库的蓄水位不得高于防洪汛限水位,对各种水利工程、河道的操作都必须控制在设计或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b. 用水部门相互关系规则。需水要求满足的次序可以从需水的行业、时间、空间三方面来分析,从某种程度上看与供水高效性原则是相符的。在时间方面,农作物生长期需要的关键水要优先保障;在空间方面,用水效益高的地区要优先满足。c. 地表水与水库蓄水供水原则。先通过引水渠道引水,引水尽量从库外走水;首先满足灌区用水后,余水蓄库,亏水由水库放水补充。当来水大于需水时,水库满足需水后蓄余水;当来水小于用水时,水库放水以满足需水。d. 用水和供水原则。灌溉季节,先满足灌溉用水,再向水库蓄水。

4.水资源优化配置系统实现的功能。1)参数设置功能:a. 灌区参数设置。灌溉面积、渠道过水流量、闸口配水量、灌区利用系数、作物类别等。b. 模型参数设置。可进行玛河来水、灌区实际用水、电厂计划出力用水、城镇用水、工业机动水、冬引水、附加水等的设置。c. 年初水库水位。d. 灌溉制度编辑。编辑建立每年度、每个灌区的灌溉制度。2)查询功能:a. 地图查询。在地图上可查询显示灌区、水库、渠道的位置(居中、闪烁)。b. 流域基本情况查询。3)模型运行功能:参数设置好后,可选择计算年度,运行配水平衡模型,系统可自动进行计算。4)供需水分析功能:以水量分布图的形式显示某灌区逐年、逐月、逐旬供需水的情况。提供每个灌区的按旬分配的供需水情况。提供模型计算的各灌区供需水平衡情况。

五、 结束语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7

一、经营资源集成的体征和效用

从国有商业银行角度看,经营资源是指国有商业银行从事金融业务活动中各种经营资料的来源,是支撑其金融业务活动的经营对象、人力、资产、技术、信息和组织程序及其竞争力的总和。所谓经营资源集成,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子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集成不是经营资源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经营资源质量提高基础上的有机组合,即按照某一集成规则进行组合构造,以提高有机系统的整体功能。

从体征上看,经营资源集成和经营资源集约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概念。其联系性,主要表现为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经营资源使用的集中性和功效的放大性,体现出经营资源配置从低效高险空间向高效低险空间转移,推动经营资源使用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其区别性,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一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容不同。集成配置可以涵盖经营资源的全部内容;集约配置只能涵盖基础性经营资源,而不能作用于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次经营资源的配置。二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形式不同。集成配置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经营资源配置,这一有机整体的关键特点是涵盖在其中的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都具有一系列无形的连结线,使这些经营资源在效用发挥上可以形成合力;集约配置则既可以对单个经营资源进行配置,也可以对多个经营资源(但不结成一个整体)进行配置,其主要特点是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没有连结线,这些经营资源在效用发挥上是分散的,形不成合力。三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空间不同。集约配置只表现为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效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而集成配置则既体现为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效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在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也体现为在同一个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四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不同。集约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表现为通过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外在空间结构,创造和实施经营资源使用的空间级差效益,来推进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而集成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则表现为通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在空间结构,放大经营资源配置的效能,建立在功能上“1+1>2”的经营资源组织机制,来推进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经营资源配置的“合力”作用大于“分力”作用,集成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优于集约配置。五是两者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作用程度不同。由于集成配置在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容上和空间上都远远大于集约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机制优于集约配置,因而集成配置作用于经营资源配置的功效放大作用程度大于集约配置。

经营资源集成作为一条提高经营管理系统整体功能以加快有效发展的最具经济性路径,在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跨越发展中可以起到巨大的根本基础作用和动力乘数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

首先,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有效发展速度的根本基础。加快有效发展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所有问题的关键。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效益不高、撤点减员任务沉重等严峻形势,其根本原因在于业务经营净收入不大,资产质量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可持续发展劲道乏力。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快优质、低险、高效的发展步子,通过有效的快速发展,来优化资产质量,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在加快有效发展中,经营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固然至关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经营资源配置的结构品质。这是因为,一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数量是相对既定的,且是有限的,在当前更是稀缺的,远远不能适应加快有效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可以使各经营资源单元在连结线的相互拉动作用下形成合力,使经营资源产生量的无形扩张,实现有限数量的经营资源拓展外延更广、内涵更深的金融业务。二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条件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质量是可以逐步改善的,但也是具有相对的极限性,并且经营资源质量的提高还有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和社会问题,解决的难度较大,需要较长的运作时间。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可以使各经营资源单元质的相对不足由经营资源的组合优化来弥补,使经营资源产生质的无形提高,实现有限质量的经营资源拓展外延更广、内涵更深的金融业务。三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经营资源要发挥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合理确定配置的方向和结构。如果配置的方向和结构不合理,那么即使经营资源的数量再大,经营资源的质量再高,也难以适应加快有效发展的现实要求。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可以使各经营资源单元在连结线的相互拉动下生成充分发挥效用的运转机制,使经营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结构合理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适应加快有效发展的现实要求。

其次,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优化国有商业银行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发展质量是衡量和反映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力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首要指标。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非常重视狠抓提高发展质量,使过去已暴露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或逐步解决,但过去未暴露的质量问题却随之凸现出来,在这些年来发展起来的新老业务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质量问题。客观反思国内外商业银行发展质量恶化的成因,归根到底是经营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结构不善。通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可以使经营资源配置的方向与经济发展的优势空间相适应,经营资源配置的区域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布局相适应,经营资源配置的效能与经济发展的服务需求相适应,经营资源配置的功能成本与涵盖区域所能带来的经营效益相适应,从而全面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质量。

再次,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核心通道。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人均利润水平,无论是与国内其他商业银行比,还是与外资商业银行比,都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深究差距的成因,关键在于经营资源配置不高。它既有经营资源内在质量不高的因素,也有经营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因素,并且后者影响程度要比前者大得多。经营资源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一是经营资源配置粗放,集约程度低;二是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配置松散,经营资源单元之间平面联动程度低;三是各经营资源层次之间配置断裂,经营资源层次之间立体联动程度低。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对于“基础性经营资源配置粗放,集约程度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推行集约配置来解决,但是集约配置对于解决“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次经营资源配置粗放,集约程度低的问题;各经营资源单元之间配置松散,经营资源单元之间平面联动程度低;各经营资源层次之间配置断裂,经营资源层次之间立体联动程度低”的问题,则显得无能为力。然而,通过集成配置,可以将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类经营资源,从低效高险的区域、产业、机构向高效低效的区域、产业、机构转移,在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或在同一个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在空间结构,放大经营资源配置的效能,建立在功能上“1+1>2”的经营资源组织机制,来推进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更有效地提高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经济效益。

最后,实施经营资源集成是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与国际上优良的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水平相比,与现代商业银行高水准的综合竞争力要求相比,都还具有很大的差距。同时,从目前影响各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综合竞争力的诸因素内在品质和外部组合结构品质的水准状况看,却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商业银行机构的综合竞争力,是由基础性经营资源、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性经营资源的内在品质,以及这三个层次经营资源中同一层次同种经营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同一层次不同种经营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不同层次经营资源单元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多个经营资源组合结构体之间的组合结构品质。通过实施经营资源集成,可以将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既包括基础性经营资源配置,也包括中间性经营资源和高层性经营资源),在高效低险的区域、产业、机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或在同一个区域、产业、机构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经营资源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改善经营资源配置的内在空间结构,特别是优化以营业网点为单元的竞争力资源之间的组合结构,放大经营资源配置的竞争性效能,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综合竞争力,更有力地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跨越式的快速、优质、高效发展。

二、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集成的内容与方式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集成的具体内容与方式,主要是由其所具有的经营资源种类、规模、质量、功能,所处的时空环境、业务发展目标,以及当地其他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配置状况决定的。它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人力资源的集成配置。人力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人力资源运动的技能差异性、功能互补性的特殊规律和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人力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以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为导向,引导和推动人力资源从低效区域向高效区域流动,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配置适应其客观需要的人力资源。二是以提升服务效率为导向,依据合力构造原理在营业网点和内设机构进行与金融服务客观需要相适应的临柜服务人员组合、业务营销人员组合、业务管理人员组合。三是以扩大服务功能为导向,依据功能互补原理在营业网点和内设机构进行与金融服务客观需要相适应的业务营销人员组合、业务管理人员组合、行政管理人员组合。四是以提升管理效果为导向,依据技能互补原理和合力构造原理进行中高层管理人员组合。

2、货币资本的集成配置。货币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货币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货币资本配置的规模效益、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货币资本使用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货币资本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较多的货币资本资源配置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二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强制将货币资本资源从低效高险分支行转移到高效低险分支行。三是运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货币资本资源从低效高险分支行转移到高效低险分支行。四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货币资本资源集中配置于总行和一级分行。五是运用经济杠杆机制,将货币资本资源集中配置于总行和一级分行。

3、物化资本的集成配置。物化资本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物化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物化资本配置的规模效益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物化资本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较多的物化资本资源配置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二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强制将物化资本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三是运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货币资本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

4、金融资产资源的集成配置。金融资产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金融资产配置的规模效益和结构效益的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金融资产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将较多的金融资产资源配置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区域。二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强制将金融资产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三是运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金融资产资源从低效营业机构转移到高效营业机构。四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按照“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有机统一原则,扩大高盈利且低风险资产比重,降低高风险低盈利、低风险低盈利和无息资产比重。五是运用经济杠杆机制,诱导和促使各营业机构在确保资产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将更多的金融资产资源配置到高盈利资产领域,提升营业机构金融资产资源配置总量中的高盈利且低风险资产密度。

5、技术资源的集成配置。技术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各类技术运行的特殊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技术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对科技人员进行集成配置,增强总行和一级分行的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整体能力以及二级分行的技术应用与推广能力。二是运用整体性和系统性原理,对各种类平行的业务程序进行集成研究、开发、试行和推广。三是对各种类技术设备进行集成配置,以提高技术设备使用效能,降低技术管理成本。

6、网点资源的集成配置。网点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网点资源运动的一般规律和网点配置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网点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以提高网点配置的空间效益为导向,在经济较发达、人气较旺盛、金融资源较丰富、经营效益较高的城区设置较多的且与客观需要相适应的营运网点。二是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和经济调控手段,促使经济欠发达、人气欠旺盛、金融资源较贫乏、经营需要较差的县支行撤并收缩,腾出营业网点资源充实到城区,以增强城区的整体服务力。三是依据营业网点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辐射的有效区域,在城区进行营业网点资源集成配置,使各营业网点之间的服务辐射力相对接,不留断层空间,以增强城区营业网点体系的整体竞争力。

7、制度资源的集成配置。制度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制度资源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制度运行的特殊规律、制度有机合成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金融效益的空间差异性的客观经济规律。制度资源集成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有:一是依据整体性、系统性、有效性原理,制定与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相适应的综合业务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二是根据统一性、协调性和有效性原理,整合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和管理制度。三是清理、归集、汇编现行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四是合理划分各级机构在规范资源配置与管理中的职责,总行要合理制定涉及全国性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一级分行要合理制定涉及全省性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二级分行合理制定贯彻落实总行、一级分行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各支行及其营业网点要严格执行总行、一级分行的各类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五是按照整体性、综合性和有效性原则,进行贯彻执行总行、一级分行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情况的日常监管组织、检查组织、督查力量的集成配置,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机构制度资源配置的整体功能和成效。

8、经营系统中竞争力资源的集成配置。竞争力资源集成的主要依据是竞争力资源运动的特殊规律和竞争力配置合力大于分力的效能放大规律,以及与金融效益空间相适应的客观规律。在经营系统中竞争力资源单元的集成配置层面中,其内容与方式主要有:(1)核心竞争力单元的集成配置。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对本行多种最终产品或服务最重要的现实贡献或潜在贡献,且能够提供持久竞争优势的能力。(2)非核心竞争力单元的集成配置。(3)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之间的集成配置。(4)综合竞争力域的集成配置。每一营业网点的诸竞争力资源组合都构成一个综合竞争力域,各综合竞争力域在空间上的集成配置,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整个系统地综合竞争能力。在进行竞争力资源单元的集成配置时,应重视三点:一是要找准本行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二是要在特别重要的营业网点和金融客户领域配置、培植强大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要正确把握各综合竞争力单元的作用力辐射空间,使各综合竞争力域的集成配置在作用力辐射空间上相对接,既要避免综合竞争力配置在空间上留下断层,又要避免综合竞争力配置在空间上重复浪费。

三、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的推进路径和政策措施

首先,按照集成规律实施经营资源配置。从国有商业银行讲,所谓经营资源集成规律,就是指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决定于经营资源个体的内在功能条件,以及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它包含五层意思:(1)经营资源集成的效能受经营资源个体功能及其组合结构的影响。功能相同或功能互补的经营资源集成,可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功能和成效;功能排斥的经营资源集成,将对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功能和成效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经营资源集成的效能受经营资源集成方式的作用。采用的经营资源集成方式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客观需要相适应,既可以节省经营资源,又可以增强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效能;采用的经营资源集成方式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客观需要不适应,不仅会造成经营资源浪费,而且还难以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整体的经营管理效能。(3)经营资源集成的效能受制于经营资源集成的方向。经营资源集成的方向与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相适应,有利于以一定的经营资源投入取得最大的业务市场份额、最优的资产质量、降低的经营风险、较高的经济效益;经营资源集成的方向与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市场拓展和风险控制的价值取向相背离,就不仅会造成经营资源的无谓浪费,还会导致业务市场份额的流失、经营风险的加大、经济效益的下降。(4)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受制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综合功能需求。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相适应,可以提高经营资源集成功能的有效作用力;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超过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就会造成经营资源集成的总功能过剩,导致经营资源浪费;经营资源集成的规模小于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就会不能满足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的客观需要,制约着业务发展和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5)经营资源集成化表现为在时间上继起、在空间上并存、在水平上升高的运动变化过程。按照经营资源集成规律进行经营资源集成配置,应当把握好以下6点:一是经营资源集成要在功能上联合和互补,防范因功能排斥而导致企业整体功能缩减现象发生。二是经营资源集成方式的选择与组合,要与金融客户群体、内部经营管理的客观需要相适应。三是经营资源集成方向的选择,要与金融服务市场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区位相适应。四是要根据业务拓展和系统管理所必需的综合功能量,合理控制经营资源集成的内在结构和规模。五是根据金融服务空间的需求和价值差异性,因事制宜地开展经营资源集成工作。六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战略,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检查和评价。

其次,实行差别性集成配置策略。在经营资源配置运作中,国有商业银行要以金融服务价值为标准,以金融服务空间的区位优势和客户优势为指向,积极优化经营资源集成配置。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服务活动必须以创造和实现价值为出发点与归宿点。进行金融服务区域、客户细分,实行差别。对能够为本行作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应当积极满足其各种优质金融服务需求;对只能为本行作出微小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应当向其提供一般性金融服务;对不能为本行作出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应当逐步收缩直至停止向其提供一般性金融服务。二是经营资源配置要与提供差别性金融服务相适应。国有商业银行的各种类经营资源要优先配置到能够为本行作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首先满足其正常的各种类经营资源需求。要逐步降低只能为本行作出微小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所占用的经营资源之比重,努力盘活不能为本行作出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所占用的经营资源,并将这些节省和盘活起来的经营资源移位到能够为本行作出较大的经济效益贡献的区域、客户,以提高全行经营资源配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三是依据经营资源使用的区位效益差异性,推进经营资源配置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资源集成应当顺应物流、货币流、资本流、金融流发展趋向,将各种经营资源优先配置到风险较低而效益较高的经济区位。四是按照客户贡献度的差异性,合理调整经营资源配置结构。在调整和优化经营资源配置的客户结构的把握上,要切实按照其贡献度、风险度进行择优配置,适时加以调整。五是根据产品贡献度的差异性,优化经营资源配置结构。在国有商业银行各种业务产品的经营资源配置上,要严格以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和是否有效益作为经营资源分配的首要判断标准将经营资源优先配置于市场发展潜力大和经济效益高的业务产品。六是根据营业机构贡献度的差异性,推进经营资源配置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在经营资源配置上,应根据营业机构使用经营资源的效率和盈利贡献度,实行差别性配置政策,向经营资源使用效率高和盈利贡献度大的营业机构重点倾斜。

第三,改善产品分销通路管理。所谓通路管理,这里是指对某种经营资源从供给者移动到需求者所经过的各中间环节连结起来的途径而进行的构筑、疏通、维护、监控活动。从国有商业银行来讲,改善产品分销通路网络的关键点是要抓好3个方面:(1)促进营业网点资源整合。在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城市整体规划、金融市场发达程度、营业网点经营效益和中央银行关于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合理制定营业网点的区域性结构布局,采取改建、撤并、迁移、新建等途径,使营业网点布局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相协调。要把位于中心城市的中心城区的大中型营业网点建成金融理财服务中心,撤并低效和无效的小型营业网点,代之以ATM和CDM等自助服务;适当收缩远郊小型营业网点,将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域盘活的营业网点资源在新建的高新技术园区、商业密集区、大中型高档住宅区、经济高度发达且金融市场广大的城乡接合部区域及大集镇进行配置新建,以进一步提高营业网点资源配置的空间价值。(2)完善营业网点服务功能。以客户为中心,把营业网点建设成向客户提供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品种优良的金融服务的全能化营业窗口;中心城区营业网点要向个人金融服务中心转变,强化个人投资、理财咨询等功能;在大中型营业网点内部可以分别设置封闭式现金收付区、开放式个人理财区、自助服务区和客户休息区,以适应客户的不同需求;将大型分理处提升为支行或准支行,把储蓄所升格为分理处,从组织层次上为营业网点全方位办理对公、对私存款、贷款、汇兑、结算、中间业务、理财咨询业务解决好合法合规性问题。(3)深化通路组织扁平化改革。通路组织扁平化改革有两种模式可供选择。一是下层组织往中层组织提升,与上层组织缩短间距。如在存有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的城区,可以把达到较大规模和较好效益的分理处提升为支行,增加城区支行数量,并把城区后勤服务、安全保卫、财务管理、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等职能集中到二级分行。二是中层组织往下层组织降低,取消中层组织,缩短下层组织与上层组织的间距。如在存有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的城区,可以把全部支行降为分理处,分理处由二级分行直接管理,并把城区后勤服务、安全保卫、财务管理、人事教育、纪检监察等职能集中到二级分行。在目前社会交往比较讲求职务级别的环境下,选取第一种模式更有利于国有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和加快业务发展。同时,为更有效地提升城区行地整体竞争力,大中城市应当按综合化、全能化的思路进行支行的业务职能整合与完善,巩固和发展综合性支行;小城市应当按特色化、专业化的思路进行支行的业务职能调整,发展和完善以某大类业务为主体的专业性支行。

第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路网络。国有商业银行在实施人力资源配置优化通路网络的构建与管理中,主要应抓好5点:一是拓宽人力资源总量压缩通道。一方面,要通过收缩撤并低效和无效的营业机构,加大精减分流人员力度。另一方面,运用经济杠杆推动分支行精减人员。将全员劳动生产率(如全员人均存款、全员人均营业收入、全员人均利润)列为分支行行长经营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依据全员劳动生产率分配工资性费用。二是要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性结构的优化通路。建立和优化人员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尽快用优质人力资源置换出次质人力资源,用人力资源增量激活人力资源存量。根据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和管理需求引进、培训高素质人才。三是要改善人力资源配置区域性结构的优化通路。要进行区域性金融实力评价、分支行等级评价和营业网点综合效益评价,在此基础上,实行差别性的人力资源配置政策,使人力资源向金融实力强的区域、人均效益高的分支行、综合效益好的营业网点位移。要建立人力资源配置的区域性结构优化分级负责制和以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为主导参数的人力资源分配与调整机制,从组织机制和政策机制上引导、促进人力资源配置区域性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四是要改善人力资源配置岗位性结构的优化通路。应根据全行经营管理的需要和人力资源状况,将行内的岗位区分为高级管理岗位、中级管理岗位、初级管理岗位、高级营销岗位、中级营销岗位、初级营销岗位、后台操作岗位、临柜操作岗位,制定各类、各等级岗位的人员素质配置标准,实行差别性的人力资源匹配政策。五是推行人力资源配置质量责任制。把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责任目标列为分支行和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管理工作业绩考评的重要指标,加以严格考核。

第五,构建优良的集成配置运作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和公平高效的运作机制,是确保经营资源配置集成化的正常、规范运行,提高经营资源使用质量和效益的关键环节。构建经营资源配置的运作机制,至少应当做好如下3项工作:

1、合理划分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事权和职责。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事权和职责的划分思路,从纵向多层次讲,应当是:(1)总行是资本控制中心,负责全行性的各种类经营资源开发、配置的管理事项,如集中统一审批分支行的增设与撤并,集中统一管理资本金、呆坏帐准备金、存款应付息,合理制定涉及全国性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等。(2)一级分行是准资本控制中心,负责本一级分行全辖性的各种类经营资源开发、配置的管理事项,如集中统一审批分理处(储蓄所)的增设与撤并,集中统一管理固定资产折旧、新产品和新程序开发,合理制定涉及全省性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等。(3)二级分行是利润控制中心,负责本二级分行全辖性的各种类经营资源开发、配置的管理事项,如负责分理处(储蓄所)的增设与撤并的审核,集中统一经济核算、固定资产管理,合理制定贯彻落实总行、一级分行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的实施办法及配套措施等。(4)各支行及其营业网点是成本控制中心,负责本支行及其营业网点全辖性的各种类经营资源开具体配置使用的管理事项,如人力资源的配置使用,贷款的调查、发放和管理,总行、一级分行的综合业务和各类专项业务操作规范与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等。从横向多部门讲,应当是:(1)同一经营资源的配置管理职能要集中于同一个部门。否则,同一经营资源的配置管理职能分散于若干部门,办事效率不高,还会产生“踢皮球”等扯皮现象。(2)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职能部门的设置,要有利于发展业务、提高效益和安全经营以及快速的办事效率。上级行设置的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职能部门要精简,否则,下级行就会忙于应付上级行诸多职能部门下达的繁多内部事务,有碍于各项业务的更快更好发展。(3)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操作职能与监督职能要分离,各种类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操作职能由有关职能部门承担,经营资源配置管理的监督职能由各级稽核部门承担,各级稽核部门既要承担对下级行经营资源配置管理操作职能履行情况以及质量和效益的监督职能,也要承担对同级各职能部门的经营资源配置管理操作职能履行情况的监督职能。

2、合理制定各种经营资源配置标准。实施经营资源集成配置,需要具有合理的配置运作标准支持,以确保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运作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经营资源的配置标准可以通过“效率阈”生成。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类经营资源在不同地区营业机构(客户、产品)之间的效率反馈,测算出“零效率阈”、“低效率阈”、“中效率阈”、“高效率阈”。“零效率阈”是指经营机构(客户、产品)使用经营资源处于较低产出和零盈利甚至亏损区域;“低效率阈”是指经营机构(客户、产品)使用经营资源处于较低的产出和盈利区域;“中效率阈”是指经营机构(客户、产品)使用经营资源处于中等的产出和盈利区域;“高效率阈”是指经营机构(客户、产品)使用经营资源处于较高的产出和盈利区域。对于经营资源使用效率处于“零效率阈”的经营机构(客户、产品),应当停止新增经营资源投入,并抓紧退出经营资源存量;对于经营资源使用效率处于“低效率阈”的经营机构(客户、产品),应当从严控制新增经营资源投入,并逐步退出经营资源存量;对于经营资源使用效率处于“中效率阈”的经营机构(客户、产品),应当适度支持新增经营资源投入,并积极盘活经营资源存量;对于经营资源使用效率处于“高效率阈”的经营机构(客户、产品),在新增经营资源投入上应当重点支持。

3、科学制定经营资源集成配置操作程序。实施经营资源集成配置,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程序,以增强经营资源集成配置操作的规范性和有序性。经营资源集成配置的一般操作程序,可以设置为:一是各种类经营资源配置管理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二是负责经营资源集成配置的调研人员写成调研报告,向本部门负责人提出报告和建议;三是经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后,向经营资源配置管理办公室提交议案,并同时提供经营资源集成配置的理由书;四是经营资源配置管理办公室审查受理议案报告;五是经营资源配置管理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研究审议有关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议案;六是组织实施经营资源集成配置的方案、政策、措施,并加强检查、监督、反馈,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营资源集成配置运行中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第六,建立具有强力推动效能的激励机制。从经济激励推动机制看,应当建立具有持续生力效能的双层经济分配机制。

1、建立上级行对下级行的经济激励推动机制,可以从2个方面去实行挂钩运作:(1)经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与下级行的经营性费用分配挂钩。根据所有下级行的经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的达标水平与进步水平考核得分,以及各下级行的营业净收入(指营业收入总额-同业往来净支出-存款利息支出),进行加权分配经营性费用。即:某下级行应得挂钩经营性费用=全行用来与经营资源配置考核挂钩分配的经营性费用×(该下级行营业净收入×该下级行经营资源配置考核得分)/∑(下级行营业净收入×下级行经营资源配置考核得分)。其中,全行用来与经营资源配置考核挂钩分配的经营性费用占全行经营性费用总额的比重,在实施初期以20%左右为宜,而后可以逐步提高到50~60%。(2)经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与下级行的工资性费用分配挂钩。根据所有下级行的经营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益的达标水平与进步水平考核得分,以及各下级行的营业净收入和实际利润,进行加权分配工资性费用。即:某下级行应得挂钩工资性费用=全行用来与经营资源配置考核挂钩分配的工资性费用×(该下级行经营资源配置考核得分/∑下级行经营资源配置考核得分)×[(按营业净收入分配权重×该下级行营业净收入/∑下级行营业净收入)+(按实际利润分配权重×该下级行实际利润/∑下级行实际利润)+(按在岗员工分配权重×该下级行在岗员工人数/∑下级行在岗员工人数)]。其中,按实际利润分配权重、按营业净收入分配权重、按在岗员工分配权重三者之和为1,三者之间的权重安排,在实施初期以2:3:5为宜,而后可以逐步提高到6:3:1;全行用来与经营资源配置考核挂钩分配的工资性费用占全行工资性费用总额的比重,在实施初期以30%左右为宜,而后可以逐步提高到80~90%。

优化空域资源管理篇8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三条控制线;划定与管理;底线管控

为满足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完善社会经济和国土资源的共同发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监督与管理,强化底线约束、保障空间安全,统筹划定“三线”,维护生态安全的底线,保障国家粮食的安全,锁定规划建设用地的总量。

1“三线”划定的必然趋势

1.1社会经济主要矛盾变化对国土空间供给提出更高要求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着全局性的变化,经济增长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品质阶段转变,不仅要关注经济发展,更要创造美好生活,统筹推进三条控制线划定,是加强源头保护、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1.2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通过划定

“三线”切实落实底线管控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亘古不变的历史思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坚守资源上限、环境底线、生态红线”的底线思维,最终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思维[1,2],这一过程体现着人类对生态文明认知的进化,牢固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国土空间规划为载体,科学划定“三线”,优化生活、生产和生态空间,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1.3编制“多规合一”

国土空间规划,“三线”是重要内容随着多规合一和“三线”划定工作的逐渐深入,“三线”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是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推进多规合一的根本,是后续规划绝对不能突破的底线,需要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对“三线”进行统筹优化[3],做到不交叉不重叠不冲突。城市的未来发展布局,需要在“三线”的范围内去做功能优化调整[4]。

1.4提升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要求统筹有序划定三条控制线

之前我国空间治理的对象出现分裂管控与交叉管控共存的现象,各部门之间的规划通常缺少有效衔接,管控对象存在交错重叠,以至于实际管控过程中矛盾屡见不鲜[5]。空间规划推动了空间治理对象的全域化和统一化,在全区域内划定“三线”,确定全域空间的开发与保护格局,落实对空间治理对象的全域统筹管控。2“三线”的划定原则

2.1生态优先原则

十以来,国家重视并逐渐出台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要求树立尊重原生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正确处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底线意识,从生态安全、生态承载力、生态完整性和生态功能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把生态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优先落实生态保护红线。

2.2底线管控原则

所谓的底线就是指包含生态、生产、生活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大限值[6]。国家一直强调力保18亿亩耕地红线,而基本农田划定就是落实耕地保护的关键手段,就我国目前的城乡规划都是以城镇规模预测确定城乡的发展,具有一定局限性,对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考虑有不足之处,缺乏控制性边界合理约束城镇发展。因此遵循自然资源供给上限、保障粮食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基本底线的同时,还要坚守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约束,科学地预测城镇发展方向与规模,合理预留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是城镇开发边界的底线管控。

2.3动态变化原则

社会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尊重自然生态变化、城镇规模增长以及产业发展等情况的动态变化归类,结合空间规划期限,适时地评估三区三线的合理性,合理确定空间结构,提高空间利用率。另外空间规划对底线进行严格把控,凸显其刚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建设与布局,以达到动态平衡。

3“三线”的划定与管理策略

3.1坚持底数统一和实事求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成果划定

“三线”科学划定“三线”,首先需要统一形成“一张底图”,而这底图底数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一致性处理和统一基础数据。结合目前国土空间的利用现状,将土地、海洋、草原以及森林等资源按照分类标准完成分类统计,将统计和调查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完善和划定三条控制线。基于三调调查成果,归并规划所要的现状数据和相关信息,经处理达到坐标一致、边界吻合、上下贯通,形成一张底图[7]。

3.2基于双评价成果科学划定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是三线划定研究分析的基础,是协调三线划定矛盾的统一标尺和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旨在探索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风险,以明确可操作实施的生态环境的底线和资源利用的上限,综合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因素,通过归纳分析与评价,明确国土空间在生态、农业、城镇等主体功能指向下的承载能力和潜力[8];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则是对各种状态的开发保护利用方式进行适宜性程度的评价,此评价需要明确生态保护重要和极重要程度,确定国土空间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适宜程度,同时还需要划分生产、建设规模和结构,完善空间分布,是统筹划定与落实“三线”的科学依据。

3.3依据主体功能着重有序划定

基于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生态功能的重要性评价,以自然保护地为主,将生态极重要和极敏感脆弱地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内。结合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对矛盾图斑先行合理扣除,再按照国家要求进行补划,自然保护地发生调整的,生态保护红线相应调整。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应依据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划定,基于现状耕地,根据耕地质量、土壤质量、粮食作物种植情况等,在严守红线的基础上,把分布集中连片、质量等别高、生态环境好的耕地依法优先划入基本农田范围,同时为满足发展需求,应建立储备区,允许在担保“质量不降低、数目不减少”的前提下,对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按照上级规划导向,合理地策划发展空间,明确城镇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9]。基于现状,对资源承载力、人口、经济、布局、重点项目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地框定建设规模总量,优化并形成城镇开发边界的初期方案,同时还要考虑未来城镇规模发展,科学地预留一定比重的留白区,即划定弹性空间,作为将来的开发空间,形成城镇开发边界方案。

3.4分类协调冲突统筹划定

三条控制线在空间分布上出现交叉重叠时,处理这类矛盾需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协调,由各自然资源部门牵头,同步划定“三线”,避免交叉重叠,要做到城镇开发边界避开生态功能,尽量不占基本农田,按照生态优先原则保证生态功能的完整性,保证永久基本农田规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当前已经划到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内的耕地、建设用地、矿业权等逐步有序扣除、予以退出,落在自然保护地一般控制区内的,要按照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根据对生态造成的影响,确定其要不要退出。对于协调退出的基本农田,必须要在县级行政区内进行同步补划,确实没有办法补划的,可以在市级行政区域内进行补划。

3.5依托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逐级划定

基于空间结构和空间治理的优化调整,构建和完善全国统一、互相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三线”作为核心要素,各层级在落实国土空间规划任务和执行政府管理事权时,必须从上而下逐级划定“三线”。对于不一样的空间规划来说,要明确“三线”划定的标准和各个协调划定方案,明确需要保障的重大项目,同时还要按照“三线”总体布局和重点区域,完善各层规划的任务,并进行有效衔接,明确重大项目的空间布局。

3.6结合用途管制实施严格管控

对于生态保护而言,应该按照禁止开发区的管制要求实施管理,严格控制不适合生态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除持续生产生活和提升生态功能的各种利用活动外,严格禁止肆意改变土地用途,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以后,要求“不能减少、鼓励增加”。对于某些用地性质较强的,须要以党中央、国务院规定的重大项目要求,经过论证确实没有办法避让的、确实必须占用的,要经过国务院批准。另一方面,除列入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外,在不影响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工作的情况下,确保永久基本农田的规划工作顺利实施,改善管控举措,进而加强并完善国土空间的管制。

4结论

三条控制线作为环保领域的“底线”、土地领域的“底线”、城镇发展的“空间上线”,文章通过当前时展的社会经济主要矛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提升空间治理现代化水平对空间规划有着更高的要求,引出“三线”划定已成为国土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多规合一的编制工作,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三线”空间布局,遵守坚持生态优先、强化底线约束、保障空间安全等原则,建立健全空间规划体系,合理地逐级划定“三线”,依托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三线”实施严格管理与控制。“三线”不仅仅是规划空间上的三条引导线,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实施政策和管理机制,强调各项政策在空间上的综合性和协同性,这是对管理提出的更加精细化和高效的新要求。三条控制线要划得实、守得住,有权威、落实好,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刘冬荣,麻战洪.“三区三线”关系及其空间管控[J].中国土地,2019(7):22-24.

[2]吕冬敏.浅谈空间规划中“三区三线”的划定与管制[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265-275.

[3]刘勤志.基于“多规”整合的“三区三线”划定及空间管控探索———以浏阳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6(5):88-94.

[4]祁帆,谢海霞,王冠珠.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J].中国土地,2019(2):26-29.

[5]许景权.基于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对我国空间治理变革的认识与思考[J].城乡规划,2018(5):14-20.

[6]刘仨.县域空间规划“三区三线”划定方法研究[D].西北大学,2018.

[7]韩青,孙中原,孙成苗,等.基于自然资源本底的国土空间规划现状一张图构建及应用———以青岛市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50-2162.

[8]杜海娥,李正,郑煜.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矿业,2019,28(S2):159-165.

[9]彭俊杰,陈燕燕,李承蔚.国土空间规划中三条控制线的划定与管理[J].城市建筑,2019,16(9):45-46.

上一篇: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医保两定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