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2:04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1

2.叛逆的"画廊"——浅析《朱诺》的电影叙事 李振营

3.存在的困境——伍尔夫与莱辛生命哲学比较 陶瑛

4.死生契阔,与子相悦——王安忆婚姻观初探 刘湘兰

5."和谐校园文化"在高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韩小斌,曲丽红

6.动画制作在广告中的应用 卢强

7.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两种不同的传者意识——中西新闻传播受众观比较研究 胡君

8.不断追求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王永恒

9.简论商周时期文学观念的转变 姚宁

10.论中国戏曲表演的"写意"性 苏远尚

11.反思"80后"颓废的绘画主题 王彩红

12.权力政治下的异化灵魂——二月河《康熙大帝》中康熙形象初探 周文超,王辉

13.试论余华《兄弟》的欲望、悲情和荒诞叙述 周文超,辛崇萍

14.青春的异样注解——一组油画的诠释 黄冲

15.另一种美——行为艺术的真正意义 黄佳

16.黑白木刻与黑白摄影审美之异同 罗静

17.浅谈网络语言的规范 林明材

18.浅析艺术设计与设计心理学的关系 黎斌,张磊

19.浅谈"尝试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徐秀华

20.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饶斌

21.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褚锡星

22.对大学生舞蹈教育中教学形式的探讨 李慧

23.英语教学应重视词汇内涵的差异 许敏

24.高校辅导员工作之我见 董雪,李滟波

25.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朱玲,朱虹

26.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设计研究 刘世英

27.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敢想、肯想、会想 刘一兵

28.现代教育技术与职校思想政治课教学 朱敏芳

29.把英语教学课堂变成师生活动的天地——高职英语教学之我见 郑素娟

30.让语文教学惠及天下苍生 许小红

31.浅析高职学院学生的个性培养 易春玉

32.试论数学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黄芳

33.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 于国强

34.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季桂云

35.职业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探索 储少卿

36.中学英语课堂管理的特点与对策初探 杨小扬

37.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调查分析 李典赛

38.从人力资本形成的视角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张虹,冯利哲

39.从新看研究生教育 周欣羽,王双艳

40.大学生生命教育初探 李宁

41.高中语文审美能力培养的阶段性 赵贵勇

42.关于肥胖儿童体育兴趣的初探 冯联俊

43.激趣·实践·反思——谈小学生作文入门的教学 朱红娟

44.技校系统专业概念课上法探讨 李静

45.浅谈情感教育与职业教育 张婷婷

46.浅谈如何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基本技术水平 李国萍

47.浅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刘宝春

48.浅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肖晨阳,彭志勇

49.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好用好数学 葛卫

50.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郝金莹

51.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郑素娟

52.我国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探讨 雷萍

53.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要求谈高等职业学院的外语教材选择 戴续妹

54.浅谈技校系统中《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李海芹

55."透视"自主学习 王玉霞

56.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人文意识" 崔国英

57.如何应对2009年政治高考 杨飞燕

58.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对策 董孔楣

59.浅谈工艺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学科设置 李珺

60.生活方式的变迁对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影响 程斌,赵艳艳,李华

61.也说Moller变换 王臣国

62.模糊Rough集方法 王利,刘浪

63.浅淡城市公园道路设计 王迪,朱洁冰

64.高知女性大龄未婚原因分析 张立新,胡夏娟,王云

65.大型企业标识系统设计原则探究——以太原钢铁集团标识设计为例 朱洁冰,王迪

66.成人依恋研究综述 付大坤,高娜娜

67.电子政务环境下林业档案改革方向之浅析 张玉敏

68.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卢彦梅

69.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 卢文菊

70.党风建设的内在发展规律探析 王铁震

71.农业旅游开发利用的美学和经济探究 伍莉

72.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模式的探讨 文远福

73.地市级党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赵鹏旭

74.中小企业推进供应链管理发展之思索 潘桂香

75.新农村文化生长机制的结构分析——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 王义杰

76.接待离退休老干部来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欧仁生

77.论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王志平

78.围绕读者做文章——由图书馆示意图引发的一点思考 王延开

79.无因管理不当损害的赔偿 李雷钢

80.我国检察院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现状分析 徐晋嵩

81.对规范延长拘留期限的思考 曹平,何钦名

82.滚动轴承失效分析及其车床修理中的定向装配 范国权

83.民用建筑中煤气设施的优化配置策略 卢惠兰,姬志明

84.浅谈内部控制的发展及我国内部控制现状 张聪

85.张建军:定州地产的领军人物 张旭亚

1.后现代语境中产品设计的艺术特征 殷攻晖

2.当前文学批评力与和谐文学探讨 胡月平

3.对《色戒》中女主人公角色塑造的分析 郎雁平

4.浅析康拉德边缘化写作 王宏,王伟

5.《云南映象》中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重构 尹琦琦

6.体育文化传播与提升国家软实力 刘佳

7.回眸西方音乐史上的保护人 雍凌凌

8.广告借助影视剧的情况分析 吴晓东

9.服装设计大师——乔治欧·阿玛尼 邹婧

10.对中西方音乐哲学中有关"美"的探讨 许璐

11.现代诗意栖居 刘美英

12.记者怎样播好录音报道中的文字稿件 李桂芹

13.论唐代妇女服饰开放风格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沐牧

14.论交际性语言测试的新发展 王孝伟,孙先洪

15.声乐演唱中个人所具备的艺术修养 张艺

16.浅谈民族唱法借鉴美声唱法之我见 张艺

17.儒墨以言达意论比较研究 丁小静

18.纳兰性德爱情词简析 石彬

19.动画艺术中的运动美学 包春新

20.论"80后写作"的兴衰成因 石彬

21.二十年来我国狄更斯研究综述 邹创

22.知、形、意之于图形设计 王彩红

23.深入开展挫折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王兴盈,安冬

24.关于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虹,郭佳

25.写作语言的基本要求 吴冬梅

26.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仝美妮

27.浅谈体育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张南,季刚

28.浅谈怎样上好高中新课程美术鉴赏课 肖代杰

29.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模式 黄莹,谭清李

30.试论武术散打中的侧踹腿 刘国峰,银小芹

31.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李雪莲

32.高校武术教学的学习方法训练 董扎楣

33.创建数学模型,优化应用教学 吴爱东

34.钢琴的演奏技巧 刘亮

35.试分析信息技术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影响 吴昌荣

36.试论学生诚信教育 刘绍容

37.班主任应走"专业化"之路 管文建

38.谈如何讲解同位语从句与定语从句 刘彩云

39.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王宏军

40.关于中学体育运动会模式的思考 刘佳

41.开发校园网,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陈波

42.浅论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戴维霞

43.浅谈待定系数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苏辉

44.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刘彩云

45.浅谈遗忘规律在单词记忆中的运用 施举恩

46.对英语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 吴玲玲

47.以德铸魂,以技立身——新形势下技工学校德育工作之我见 陆玉洁

48.浅谈声乐教学中的若干问题 吴冬炫

49.浅谈语文的创新教育 范玉兰

50.如何提高高师院校学生钢琴演奏的表现力 刘亮

51.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 陈琳琳

52.于永正作文教学艺术研究——"五重"作文教学艺术 朱胜利,粱玉珍

53.浅谈家长在孩子学习钢琴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沈书立

54.浅谈大学生武术基本功教学 杨冠强,齐利海

55.教师必须具有健康人格 罗福才,郭一帆

56.英语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王晓勇

57.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方法初探 梁淑华

58.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之关系 李长华

59.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巧用体态语言 马立新

60.浅谈艺院英语阅读教学与考核制度 节娟娟

61.生命教育中体育价值的显现 刘佳

62.对加强报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讨 张辉

63.我国出版业人才现状及对策探析 马玉洁

64.试论报业集团的管理创新 范卫国

65.论我国民事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陈哲君

66.浅析晚清改革中农业的缺失(下) 王延开

67.浅谈"八荣八耻"荣辱观蕴含的"七观"内涵 刘俊霞

68.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陈霂

69.浅谈县级公共图书馆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卢文菊

70.地方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刘金霞

7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政府职能及未来展望 沈洪清

72.武装驱莫,走向决裂——再论护法运动中孙中山与莫荣新之分合 陈红

73.青岛远洋船员学院退休干部双高期管理服务问题的调研报告 欧仁生

74.新形势下企业基层班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徐国锋

75.政府对网民政治表达的吸纳与回馈机制建设探索 杜和平

76.武警某高校本科学员体质指数分析 康肃丽,张震

77.对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几点思考 欧仁生

78.大学生心理危机 宋彩霞

79.证券市场用语分析 侯东玲

80.北博山镇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趋势初探 张国爱

81.经济大发展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王新玉,张新成

82.浅析旅游规划的初步认识 张震,李重

83.探索如何加强食堂财务管理及成本核算 屠奕卡

84.绿肥生产发展现状之我见 崔学善

85.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提高矿井建设经济效益 宋晓雷

86.汽车覆盖件的设计 王莉萍

87.关于矿井建设改革的初步探讨 宋晓雷

88.锌浮渣综合回收 龙泳,何磊

89.浅谈矿建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 宋晓雷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2

2 关于思想政治课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3 论当代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4 新经济时代反垄断政策面临的挑战

5 我国现行福利体系利弊评说

6 对当前贫富差距的思考

7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农民增收难的经济学思考

8 农村土地承包经济权的若干问题探讨

9 关于城市阶层划分的问题

10 国企改革的回顾与展望

11 浅析体制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

12 我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潮流

13 西部大开发新思路

14 新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15 山区农业市场化过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

16 教育产业化问题探析

17 论科教兴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18 论人口数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19 浅析加强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

20 实行对外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21 论社会主义本质

22 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3 整顿市场秩序、加快经济发展

24 试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5 西部区域经济结构化问题浅探

26 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27 试论市场的功能与局限

28 试论反不正当竞争的作用

29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个性特征

30 国企改革中的难点及对策初探

31 浅谈改革中的地租理论

32 宗教及宗教化的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33 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4 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理解

35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36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意义

37 试析“三权分立”的本持

38 如何加强我国人民代表制度的建设

39 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40 试析我国现阶段政治文化的特点

41 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人民思想提出及其意义

42 法治原则的渊源及其主要内容

43 西方普选制的意义和作用

44 议会制度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45 试析当代政府职能发展趋向

46 试析地方政府职能的扩大及其原因

47 思想政治课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48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兴趣培养

49 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50 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助力和突破口

51 思想政治课疑问题的思维障碍与教学对策

52 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浅谈思想政治课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4 思想政治课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设想

55 组织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56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改革初探

57 浅谈思想政治课的导入艺术

58 试谈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的本质

59 试率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培养

60 素质教育对政治教师的素质要求

6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

62 试论启发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63 “一国两制”理论及其伟大意义

64 中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及其特点

65 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

66 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论及其实践

67 英美三权分立不同模式的比较分析

68 我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的关系研究

69 当代中国反腐败方略研究

70 论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71 浅析政党制度的功能和我国政党制度的作用

72 浅析联合国在21世纪的作用

73 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机制论析

74 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75 浅论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

76 论中美经贸关系

77 试论国际关系民主化

78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的影响

79 “9?11”事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80 原则再认识

81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82 中国与APEC

83 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评析

84 试论中国的国际地位

85 试论9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的发展

86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87 试论“一国两制”的伟大意义

88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评析

89 国际关系中人权与的相互关系

90 美国对售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91 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92 如何理解政治的本质

93 《共·产party宣言》的历史地位及其主要内容

94 试述国家职能的发展与演变

95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6 新民民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比较论

  97 论

98 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提出及其当代启示

99 抗日战争时期的理论创新

100 党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向认识发展

101 建国初期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析

103 论发展商品经济的思想

104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105 论邓小平的伟大品质

106 论邓小平理论的立论基础

107 论邓小平的国情观

108 “解放思想”与“与时俱进”

109 试论党的思想路线与党的命运的关系

110 试论党的建设与党的宗旨的关系

111 试论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性

112 试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改革开放思想

113 “三个代表”思想溯源

114 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发展

115 我校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116 浅谈环境对学生素质的影响

117 浅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118 试论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重大意义

119 试论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

120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21 “一国两制”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22 陈独秀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123 民主革命时期对待资本主义政策考

124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分析

125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party土地政策之比较

126 论的“总司令”

127 两部中华民国宪法比较分析

128 邓小平的民主政治观

1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前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关于中国革命路程的探讨

130 中共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131  中国共·产party与教条主义的斗争考略

132 新民主主义理论评析

133 中国共·产party“民主联合政府”主张评析

134 中国共·产party关于现代化的思想

135 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反腐败思想综述

136 论邓小平理论与思想的关系

137 思想科学体系研究

138 论思想是中国共·产party集体智慧的结晶

139 论对思想的贡献

140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141 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142 论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party集体智慧的结晶

143 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研究

144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研究

145 论思想的历史地位

146 论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47 论的“实事求是”观

148 论的人民观

149 论的“独立自主”观

150 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51 论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152 论理论创新的特点

153 论的资本主义观

154 “三个代表”思想述论

155 对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考

156 论新时期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主要途径

157 论“以德治国”的现实意义

158 如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59 论教育创新

160 新时期加强对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途径

161 论“科教兴国”

162 论“三个代表”

16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164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65 论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

166 论“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

167 论我国的城镇贫困问题

168 试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

169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70 浅谈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

171 浅谈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72 浅谈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173 浅谈邓小平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论 174 浅谈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175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 展生产力

176 浅谈“三个代表”的思想

177 浅谈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

178 浅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179 浅谈正确看待党内腐败问题

180 恽代英论思想政治工作

181 恽代英论青年道德修养

182 恽代英哲学思想试探

183 恽代英教育思想试探

184 恽代英经济思想试探

185 恽代英政治思想试探

186 董必武法制思想探试

187 董必武统一战线思想试探

188 董必武的教育思想

189 现代科技革命的社会后果分析

190 浅析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互动

191 科教兴国战略中人才配置的效率与对策

192 试论社区卫生服务的产业化趋势

193 培养休闲产业、推动经济增长

194 论网络文化传播的规范与规制重建

195 电脑网络与网民的心理健康问题探析

196 对当代高新技术中伦理问题的思考

197 基因技术的两重性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98 对××地区农业现代化战略决策的思考

199 对我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思考

200 试论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

201 试的科学技术思想

202 科学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203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

204 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命脉

205 科技创新与教育体制的改革

206 科技兴国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207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的探讨

208 论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209 强化科学意识、反对伪科学

210 知识经济与国家创新体系

211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212 技术创新与信息产业的发展

213 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214 生物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215 对我国经济问题的一点思考

216 对我国材料工业的一点思考

217 试论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218 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涵义

219 依法治国与坚持党的领导

220 试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221 略论对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222 试论政府信用

223 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4 论政府决策的制度化

225 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26 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

227 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8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22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30 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31 试论技术创新的作用和意义

232 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233 试论信念产业发展的趋势

234 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

235 试论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36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若干问题的哲学反思

237 试论全球问题解决的途径

238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管理现代化

239 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结构变革

240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241 建立技术市场的重要意义

242 试论乡镇企业的二次创新

243 试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244 试论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思考

245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246 从人工自然发展的两重性看科技与社会的互动

247 关于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

248 对××环境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

249 关于西部大开发长期性的思考

250 中国的全球性问题:困境与出路

251 试论创造性思维中的非理性因素

252 从××科学家的成长看创新精神的培养

253 从××科学家的成长看科学精神的社会意义

254 从××科学发展看直觉思维方法的特点及意义

255 从××发现史看类比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256 浅析发明创造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257 关于××技术发展的社会思考

258 试析孔子中庸思想的内涵及价值

259 先秦儒家人性思想浅探

260 浅释老子的“道”

261 浅论道家的人生观

262 浅论孔子的义利观

263 浅谈《周易》中辩证法思想

264 简论老子的“道法自然”思想

265 先秦时期“重农抑商”思想探缘

  266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初探

267 浅论先秦时期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

268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初探

269 试论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270 试析次协调思维的认识论功能

271 浅谈系统思维

272 历时分析法与共

时分析法 273 辩证思维与改革分析法

274 辩证思维与改革开放

275 论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

276 逻辑与历史统一方法的方法论价值

277 论教育创新

278 创新思维与素质教育

279 浅谈政策与法律

280 改革与完善我国民主集中制决策方式

281 试论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282 论政策合法化

283 试论政策制定模式

284 论政策执行的一般手段

285 论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286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287 论我国政策监控机制的加强与完善

288 政策价值观与政策选择

289 论政策决策的理性

290 论政策决策的科学化

291 论政策决策的民主化

292 论公民道德教育的方法

293 中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294 中小学生诚信道德的培养

295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现状及改进对策

296 中学生爱国意识、爱国情感与爱国行为

297 对中学生进行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重要意义及培养对策

298 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位探讨

299 对中学生留学国外的思考

300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301 对传统道德的再认识

30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

303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民道德建设

30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道德建设

305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家庭道德建设

306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德建设

30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道德建设

308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道德建设

309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310 城镇职业再就业问题探索

311 论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312 论市场经济社会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313 论诚信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

314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315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及对策

316 论社会监督对于廉政建设的意义

317 论传统观念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318 中国加入WTO对农业提出的挑战及其发展策略

319 农村民主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20 论道德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

321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课改革方案探索

322 儒家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323 先秦“天人合一”思想初探

324 浅析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325 浅析老子的“无为”思想

326 新形势下的基层民主建设

327 试论美国新军画革命对当代国际格局的影响

328 当代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的探讨

329 当前民族主义的新特点

330 论领导的本质

331 论我国领导体制及其改革的重要意义

332 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发展走向分析

333 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34 论社会理想的合理建构及其当代意义

335 论“三个代表”理论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丰富和发展

336 论人的价值在于贡献

337 论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

338 企业“人本管理”的实质及其实现途径

339 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340 论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

341 当前政府理论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342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依法治国”战略及其意义

343 论“依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344 当前学术腐败的根源及对策探析

345 关于青少年犯罪的个案调查与分析

346 论“三个代表”理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347 论“三个代表”理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348 论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时代意义

349 加入“WTO”与国人思维方式的转变

350 论加入“WTO”对中国管理哲学的挑战

351 论加入“WTO”对中国经济哲学的挑战

352 论经济全球化与思维模式的更新

353 论网络时代的中国伦理道德的重建

354 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哲学问题

355 论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 人格教育

356 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

357 论当前中学道德教育的几个哲学问题

358 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辩证关系

359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的思考

360 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361 论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362 论中小学生的个性塑造与培养

363 论开放式教育

364 论教学活动的主体性

365 论学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366 论先进文化的内涵

367 论建立全球伦理的可能性

368 论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侵略

369 论全球化过程中不同文明的冲突与融合

  370 论哲学的时代性

371 论哲学的世界性

372 “全球化”及其思维方式的变化

37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374 论人的本质

375 论社会进步的实质

376 论社会

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377 论社会规律的特点

37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个性的发展

379 论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380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化途径

381 论权力腐败的根源及其根治

382 论人本管理

383 论市场经济中的计划

384 论自然、人、社会的统一

385 转型时期的宗教与乡村建设

386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主集中制的探讨

387 论法制和道德在廉政建设中的角色

388 论集体腐败与对策

389 谈农村税费改革

390 论市场诚信及其机制建设

391 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392 谈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状况及其对策

393 谈当前我国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394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出路

395 谈地方保护主义与对策

396 大、中、小学德育运行机制研究

397 领导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研究

398 弱式群体及思想政治教育

399 富裕群体的思想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

400 经济全球化及思想政治教育

40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经验探讨

402 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

  403 网络环境的双重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

404 论基层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405 试论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象建设

406 高校德育环境的新变化及其德育改革

407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和作用

408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展

409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410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研究

411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途径

412 进入WTO后的政府职能转变初探

413 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能力扩张问题初探

414 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中的价值因素分析

415 改善城市就业状况的政府行为初探

416 政府行政权力合法性与防治行政权力腐败研究

4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宏观控制

418 社会主义政府管理体制发展趋势研究

419 政府职能转变与国企改革

420 社会转形与行政价值观念的转变

421 行政决策科学化问题初探

422 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

423 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与发展

424 国家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425 政治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426 立法监督对防治腐败的作用分析

427 司法独立与司法监督

428 政策制定与行政立法

429 中学生道德价值取向调查分析与教育建议

430 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

431 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432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

433 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考

434 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现代化

435 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整合

436 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设置

  437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及其疏导

438 论美育的道德塑造功能

439 当代农民思想政治意识状况的调查分析

440 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素质

441 网络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新领域

442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及成因分析

443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德育启示

444 析青少年的思想状况

445 论德育过程

446 析大学的上网动机

447 大学生专业思想状况及其对策

448 论学术素质的培养

449 论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450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里的村民自治

451 有效政府的制度建构

452 析高校德育内容的演变

453 评哈耶党与罗尔斯的正义观

454 邓小平论干部培养

455 “三个代表”与德育目标

456 政府行为的程序设计

457 网络德育的思考

458 论社会公正

459 论市场经济中的有序竞争

460 论竞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461 市场经济与诚信

462 论德治的作用

463 论德治与法治的互补

464 论创新性思维的特征

465 ××地区返贫问题

466 ××地区基层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

467 入世背景下的我国生活方式变化与思考

468 网络虚拟人际关系与社会稳定

469 互联网对日常生活方式的影响与思考

470 网络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471 当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与思考

[文秘站:] 472 社会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

473 论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主动适应

474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及其相互关系

475 论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的重要性、必要性

476 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477 试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478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特点、新趋向

479 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新思考

480 试论大(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481 学生德育新载体研究

482 新时期高校团组织地位作用和再认识

48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484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研究

485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及优良传统

486 学生工作中激励问题探讨

487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影响的特点及对策

488 心理咨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489 未成年人犯罪研究

490 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入学教育研究

491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492 农村干群关系概念及对策研究

493 村镇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494 外出务工农民价值观研究

495 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496 中国人口问题的新特点

497 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对策思考

498 加入WTO与中国农业结构的调整

49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何处去

500 网络对城镇青少年的影响分析与对策思考

501 小城镇建设对中国农村发展的意义

502 试论我国社会阶段阶层结构的新变化

503 新时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504 论家庭在人的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505 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506 家庭教育功能现析

507 新时期我国农民分化与重组的新特点

  508 新时期我国城市化的特征分析与对策思考

509 应重视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510 我国家庭的养老功能论析

511 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及其引导

512 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

513 网络条件下的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514 “三个代表”思想与“四有”新人的培养

515 当前我国贫富分化群体的现状与思考

516 当前我国贫富分化群体与社会稳定

517 当前我国中间阶层的现状与思考

518 当前我国中间阶层与社会稳定

519 弱式群体与社会稳定

520 我国城镇农民工的社会适应问题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3

>>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作用 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问题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传递正能量 思想品德课中的多媒体教学 例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运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正能量 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正能量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龚恩仁")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这一教学手段,是通过计算机实现对文字、图像、声音等的组合控制,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教学形式。多媒体技术的介入和参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加入其中,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可以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化抽象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实现了教学过程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从而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和正能量,是提高思品课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思想品德课;正能量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21-01

新一轮的教学课堂改革之风正向我们悄悄的袭来,并愈演愈烈。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样一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来说,更是犹如雪上加霜,直接敲打着我们教师的脊梁。在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实施新课改,如何才能释放出思想品德课的正能量?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和运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程度和教学效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思想品德课中多媒体参与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生对思品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育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源源不竭的源动力,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一旦学生有了兴趣,就会在生活中经常地细心观察、认真地思考。从近年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来看,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采用“一言堂”式的“填鸭式”教学,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的参与情况、理解和接受情况,缺乏学生参与意识,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假如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比如我在讲解九年级《我国的基本国情》中“人口、资源、环境”一节内容时,在教学时可以先播放几张幻灯片,这样把学生都吸引住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其效果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授课形式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2、符合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有助于深化课堂教学的内容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当学生感到需要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思维发动起来了。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形成的“图、文、声”三位一体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深入思考和评价活动的机会,诱发学生思考问题,以达到启迪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而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却让那些书本上枯燥的文字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来传递信息,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比如:在讲解九年级思品《走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课时,就可以先播放一些电视记录片,让学生欣赏草原美景的空旷,沙漠戈壁的荒凉,草原沙漠化的加剧,牧区经济的腾飞,牧民的抱怨与无奈的画面,再让学生聆听歌曲,再结合画面的内容,向学生讲述国家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和应该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后请学生对所在学校做一个调查,针对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几条切合本校实际的小倡议,这样轻松自然地把理论转化为认知,提高了课堂质量。

3、帮助学生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发挥正能量

在新课改的条件下,课堂教学几乎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转变为学生的大量参与教学,蕴涵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中学阶段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大多是随着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如果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参与,教师可以把国家的重大时政热点问题及时引进课堂,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学生也可以收集一些有关教学的图片、视频资料,在上课时展示给同学,他们的参与度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比口头空说自然就丰富很多,这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丰富了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使政治课与时政热点的联系更加便捷,教师可以同时展现多种材料,便于学生进行比较、鉴别,从而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正能量。

二、整合思想品德课程资源,提高多媒体技术应用效率

《中学思想品德新课教学法》指出: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是目前国内外教育信息化、网络化乃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2]而多媒体技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优势尤其突出,它即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习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它们与教学资源的整合过程不断紧密,这会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更便捷的服务。新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新的教学模式呼唤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展现了它的魅力,丰富了其教学方法体系。就拿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来说,一部分学校认识到了多媒体技术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于是采用电子交互式、电子白板、计算机加投影仪等方式进行教学,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归根结底是新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技术的参与,它已正发挥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正能量。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4

>> 对实践教育内涵的认识与思考 对精品课程建设及其实施的认识与思考 对中学新课程物理教学的思考及其认识 网络交往的内涵与特征刍议 学科课程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季羡林对胡适及其思想的认识与思考 立体化课程的内涵及其特征解读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与思考 对化学课程改革的认识与思考 对数学素质教育的内涵结构及其特征的认识 浅议企业战略网络的内涵与特征 对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及其思考 对企业税收筹划特征认识的思考 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内涵和特征的几点认识 开发课程资源的认识与思考 对网络新闻评论现状与前瞻的认识与思考 浅谈对网络直播及其技术的认识 对初中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认识与思考 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认识与思考 网络课程特征与网络课程建设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5/10112.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和优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中国电化教育,2004(6).

[3]马红亮.网络课程的概念及特征[J].电化教育研究,200l(1).

[4]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l).

[5]蔡琦.以绩效为导向的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6]张剑平,陈仕品,张家华.网络学习及其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胡凡刚.简论Elearning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02(4):1418.

[8]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5

西蜀诗会·回望5.12

(1)望乡台(组诗) 祭鸿

(3)北川,永远的感恩情节(组诗) 许星

(5)春天的汶川(外一首) 张世元

青春写作

(6)2o12(中篇小说) 吴瑕

(27)我真的不想长大(外一题) 高玉珍

(29)独守那份宁静 宫雪

绵阳论坛

(30)穿越天难的精魂——读长篇小说《山高天远》 梁中杰

(33)黑色火焰——谈林山的绘画 马俊子

(36)冷到别致——刘玉明长篇小说《风雨大清河》映象 杨启云

文学评论

(38)恨是女儿身——浅析《生死场》的女性婚恋悲剧 张亮

(40)试析《大浴女》中的母性神话 陈晔

(41)绿妖《北京小兽》中的城市想象 冯雯

(42)论《伊豆的》中所蕴含的淡雅哀愁的诗意 张佼

(44)论莎士比亚《李尔王》中的悲剧性——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张欢

(45)《向苍天呼吁》中主人公约翰的同性恋探析 王娟

(46)《水浒传》的民族审美风格与市民情怀 段闪闪

(48)论才子佳人小说《平山冷燕》中的文学生活 陈彬彬

(50)当《西厢记》遇上《雨霖铃》——论感伤的离别之美 王磊斌 甘来冬

(51)玫瑰之歌——试析《玻璃动物园》里的母与女 赵卉卉

(52)读《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有感 王忠涌

(53)苦难与承受苦难的无问轮回——分析余华《活着》中的存在主义因素 房存 王磊斌

(54)试论大江健三郎《饲育》中主人公自我意识的觉醒 白月

(55)“枷锁”下的英雄主义爱情——论《红与黑》中两位女主角 杨媛 李洪

(56)浅析《再别康桥》的三美特色 李琦

(57)简析费尔巴哈的幸福论 利、玲

(58)一首外柔内刚的女性清曲——读王安忆《天香》有感 孙雯

(59)走出历史时空寻找自我人格——潘军《重瞳》文体话语转化 王娟荣

(60)日神、酒神精神在《俄狄浦斯王》中的体现 何小丽

(62)《毛猿》中杨克走向悲剧的心路历程 王秀

(63)《红林檎近》两首结构试析 朱芊

(64)从钗黛合一看曹雪芹的理想人生 李蕊馨

(65)论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亓晓庆

(66)此情无计可消除——论诗经《卷耳》与杜甫《月夜》间的延续

都刘平

(67)《包法利夫人》爱情观解读 张雨

(68)析《边城》中翠翠的成长心理 段小军

(69)玛琳:女性身份危机导致的悲剧 秦颖

(70)《陈宏谋家书》体现的家庭教育观及其对当代的借鉴价值 陈琪

(71)性格在矛盾中的完美呈现——《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形象分析 徐娜

(72)浅谈《圣贤与圣徒》 郑白冰

(73)从川嫦恋爱中的三个瞬间解读《花凋》 张朝晖

(74)论《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形象 闫博文 李艳红

(75)《激情》中维拉内拉的心理分析 张魏曼童

(76)绝对的孤独——《百年孤独》中的死亡观 刘怡之

(77)探析《百年孤独》中的孤独形象 孔慧

(78)析《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中哈里对重生的渴望 和思妤

(79)《基督山伯爵》和《呼啸山庄》中复仇主题的比较 李书龙

(80)“民主”的另一面——从翠姨之死看萧红对的再审视 霍玮静

(81)割裂的文本,多元的意义——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 苏洲

(82)跨文化解读任碧莲《梦娜在希望之乡》:中美家庭价值观异同 覃靖

(8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解读海明威的《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宋韦

(84)沈从文《边城》中的“端午情结”分析 刘玉芳

文史研究

(85)焦循《论语》学中的现实关怀 万苗旺

(87)“后新诗潮”的代表诗人 徐艳霞

(88)试论《钟生》中儒释道文化心理的融合及其作用 王小梅 许梦飞

(90)老舍思考中国现代社会的视角 姜翼飞

(91)浅析河南会馆碑刻的经济价值 陈瑞

(92)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再体悟 李东瑶

(93)浅析霍小玉与杜十娘形象不同的原因 江吉俊

(94)知识分子与近代西北社会变迁 闫超

(95)西部蒙古土尔扈特部的早期研究 潘海莉

(96)浅谈浪漫派英诗汉译中形蕴的再现——以“she walks in beauty”两译本为例 刘会芳

(97)唐代妇女的头饰 李腾

(98)谈中国女性始祖 张岩

(99)试析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动因 冯蕾

(100)“一字千金”典故源流研究 余丹

(102)《论语》解读(一):“学”是儒家的立世之本 黎峰

(104)盎格鲁-撒克逊对英国民主的贡献 王志永

(105)浅析苏轼的题画诗 王亚娟

(106)浅析包头在曲折中发展的主要表现(1923-1949年) 朱箫

(107)欧·亨利式结尾——商业与艺术的结合 陈红平 赵英娲

(108)喜听虫鸣——日本的鸣虫文化 王佳美

(109)“杯弓蛇影”典故特点及内涵研究 周妍

(110)郁达夫小说中的“小人物”形象浅析 于海娇

(111)视觉里的美丽中国 陈思萌

(112)欧洲地区鹤的文化意蕴 武红霞

(113)对康德先验理性论的理解 杨重

(114)辨析冯延巳、晏殊词的艺术手法 薛瑞瑞

(115)论明代思州思南土司制度消亡的原因及影响 李懋君

(117)论王尔德童话中的唯美爱情 彭辉丽

(118)唐诗中的团扇意象及其文化探析(一) 张成辰

(119)论宗教意识对许地山早期小说中人物刻画的影响 莫凡

(120)批判性解读黑格尔的否定之否定 马炯

(121)林海音乡愁情感的空间表达 娄菲

(122)中国古代审美体验批评论析 熊斌

(123)主体的历史概述 郭广新

(125)矛盾吴光祖神话资源的文学创作阐释 亓晓庆

(126)从杂文看鲁迅 周晶晶

(128)关于“子见南子”的历史真相 宋庄泽

(129)尼采对悲剧人生的审美观照 刘婧

(130)谢逸别集版本源流考 马津

(131)浅析王羲之行书中的美学思想 侯西旺

(132)从汉字看古代妇女地位的尊卑演变 陈海娟

(133)阜南嗨子戏的兴盛与衰落 柏雪

(134)今古“鬼”形象论比——以云南法基与唐代小说为论比视角 胡玉平

(135)平遥——中土之上的凡间仙卷 张婕

(136)敦煌曲子词的联章 蔡婉娥

(137)比较四种文学史对话本小说的研究 马高丽

(138)小议法日自然主义文学比较研究 佟珊珊

(139)李觏的富民思想 孙小燕

(140)西汉时期的黄肠题凑、金缕玉衣 赵林

(141)中国古典美学——宇宙观特点的美学 付秋思

(142)地方客家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以宁化石壁客家文化为例 张慧文

(143)十年踪迹百年心——浅谈兰州刻葫芦文化 侯永钦

(144)从《诗经》婚恋诗看其婚姻形态 迟善润

(145)中德文化比较 赵越

(146)论自先勇笔下的上海 柳眉

&

nbsp; (147)《史记·五帝本纪》小?? 文若暄

(148)“美狄亚”,从希腊到俄罗斯之升华 曹雪英

(149)班婕妤诗之流变——以《怨歌行》为例分析宫怨诗之变迁 孙思尧

(150)“小姐”一词的多舛命运 张静

(15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在《陈宏谋家书》中的历史意义 向光金

(152)浅析唐人小说中的“李杨之恋” 王文坤

(153)“意象”一词在中西诗学中的发展、变化和比较 范潇兮

(155)简姨散文中“雌雄同体”的重构 王雨萌

(156)浅谈涂尔干和韦伯宗教社会学理论在中国的运用 冯江涛

艺术之窗

(157)形式美法则在拉丁团体舞编排中的应用 郑仲凡 周维琼

(158)电影文学的传播效果初探——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为例 王楠 刘洋

(159)东西方龙纹饰审美的现代分析 郑大龙

(160)浅析陕西文化艺术瑰宝——老腔 路璐

(162)2d转3d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赵婷

(163)浅谈水印木刻版画的表现技法 魏泉

(164)浅谈艺术与科学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崔青青 刘倩 梁晓佳

(165)体育舞蹈团体舞队形变化的艺术性分析及创编策略的研究 周维琼 郑仲凡

(166)论电影《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悲剧命运和艺术造诣 赵雅轩

(167)浅析儿童图画的色彩结构 朱柳颖

(168)视觉符号与平面广告设计的“商品氛围” 宁汇

(169)当代艺术呼唤“真价值”的回归 黄常春

(170)《蓝丝绒》:精神分析与女性主义范本 白丽娜

(171)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历史——从《王的盛宴》解读历史如何被“制造” 仪梦

(172)动画色彩的美与情 杨萍萍

(173)浅析标志设计中的地域影响 蔡媛媛

(174)从电影《大武生》谈“时尚”与“国粹” 孙瑞瑞

(175)浅析中国文艺美学学科产生的民族性因素 吴昊廓

(176)女性的凝视——《钢琴课》 彭洋捷

(177)云南建水紫陶的文人书画装饰艺术 段瑜

(178)动画的创作与灵魂 章进

(180)也谈摆手舞的文化传承 李夏阳

(181)浅谈数字媒体艺术 黄秀渝

(182)论中国电影艺术中的民族风格 赵魁林

(183)中国早期电影导演在艺术创作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郭森蓼

(184)服装设计语言透视之面料的表达运用 张泽

(185)情感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陈元媛

&

nbsp; (186)论中国古典舞作品动作语言的风格特征 张执龙

(187)论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马红波

人文政治

(18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唯物的还是实践的 赵萌

(189)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体制的特点及启示 余旎

(190)从3.14到7.5看中国的民族政策 汤雁

(191)妇联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及对策 王娜

(192)浅析如何加强政府机关效能建设 王璨

(193)论我国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困境与对策 乔妮

(194)浅析中国社会救助中公正问题 蒋琼华

(195)浅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团体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以我国的工会、青年组织、妇联为例 李多

(196)同学科背景下大学生政治参与比较——以金华市第八届区人大代表选举为例 何春燕

(198)党报微博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力探究 史艳香

(199)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思考 曾

(20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下的党建工作研究 杨振伟

(20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分析 周颖

(202)着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切实提高决策民主科学化水平 谭凌

(203)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协文化建设 房亚杰 蒋明柳

(204)十与美丽天津——新时期天津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与探究 唐森

(205)政府应对突发事件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刘屹

(207)以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断指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 周伟

(208)甘肃民族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陈晓佳 百彦虎

(209)从公共政策视角分析我国政府治理的新趋势 郭岩升

语言研究

(210)综述梅肖尼克的“翻译诗学”观 刘菲菲

(211)《大学》、《中庸》中的语气词简论 鲁文莉

(212)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其补偿方法 李跃华

(213)试从词汇层面分析日语感情表达 曲爽

(214)试析复音词与复音化的区别及联系 王小飞

(215)《围城》中语码转换的语用分析 刘宇宁

(217)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策略的选择 王利娟

(218)小议汉字形训 陈挥地

(219)由贱到贵,华丽转身的“御” 黄海影

(220)语言的任意性原则不可动摇——也读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叶嘉馨

(221)从逻辑推理看会话幽默 曹颖然

(223)语用学合作原则在中英文广告中的“不合作”现象 周文静

(224)试论广告中的

汉英语码转换 褚艳蕊 刘成

(225)文化与精神的“丝绸之路”——中国文学作品在美国的译介效果和归因分析 赵大艳

(226)关系视角下的日语比喻修辞探析 王建华

(227)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奥巴马伊拉克撤军演讲 王旭凯

(228)从豫北地区日常招呼用语“吃了有”的演变浅谈现代性 朱瑞华

(229)锦州市店名命名的文化内涵与功能分析 马群

(230)从修辞学角度解读《韩非子》的语言魅力 韩婷婷

(231)小议汉语动词+复合趋向补语结构中宾语的移位问题 连探

(232)上古喉牙音研究述评 朱莉

(233)浅谈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 许江英

(234)功能对等理论下的英汉颜色词互译 汪海鹰

(235)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实践 陶弘扬

(236)从奈达符号学翻译观看汉语网络热词的可译与不可译现象 李昕揆

(237)浅析《香港行政法》中范畴词“情况”的翻译技巧 肖铬嵘

(238)浅析“信、达、雅” 王媛媛

(239)论语中“论”的读音 王敬婷

(240)藏族学生英语元音习得实证研究 王建美

(242)从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浅谈电影片名的翻译 田蔷薇

(243)西安方言中“t s、ts^h、s”变为“pf、pf^h、f”的分析 郑晨

(244)从深层修辞角度看林夕歌词词语锤炼 史音

(245)兰州方言单字调实验研究 车瑞

(246)论新闻语言的时代性 张亚刚

(247)评价理论及其运用研究 刘丹 吴虹

(249)不可狭义译“侠义”——金庸武侠小说中“侠义”翻译的情景语境解读 张汨

(250)“公诸于众”与语言的叠架形式 冯桂容

(251)两种假借,两种诠释 王倩

(252)浅谈“大”与“小”的不对称性及其成因 罗晨

(253)韩国学生汉语习得的语音偏误分析与研究 史迪

(254)二语阅读中生词密度对附带词汇习得的影响研究 王光华

(255)浅谈大连方言的语言特色 郑晶晶

(256)论“存真”原则对梁实秋翻译的影响 邵玲玲

(258)论社会发展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司玮

(259)现代壮语“ki^3”的研究 伍树燕 黄平文

(260)浅谈网络流行语“xx体”现象 董肖翊

(261)“咖啡趣”引发的思考 叶飞飞

(262)商务英语中常规文书写作的及物性分析 田敏

(f0002)“道融民舟杯”《剑南文学》年度好作品奖征稿启事 无

人文教育

(264)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

传播策略 李萍

(265)与阅读共舞,伴着书香成长 张红侠

(266)激发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几点尝试 李廷娥

(267)浅谈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刘亚韬

(268)音乐学院学生教育与管理模型 韩旭

(269)关于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若干思考 何梦涵 王书圻

(270)应用型本科院校多媒体教学现状及对策 赵薇

(271)加强新媒介生态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许莹莹

(272)浅谈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韦坚

(27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饶智玲

(274)浅析高校生态文明观教育 张文利

(275)语体学的学科特征 妥彦平

(277)也谈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赫瑞瑞

(278)浅谈如何通过日语阅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李倩

(279)以广河县为例谈西北农村回族女性受教育水平 王丽丽 马小军 马瑞丰 张明月

(280)新课标背景下初级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改革初探 崔宏超 邓韵

(281)高校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晏杨春

(282)浅谈大学生宿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海一帆 赵青梅

(283)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方法 樊建武

(284)自主命题以来山东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分析 徐艳波

(286)小议外汉语教学的侧重点 石栋

(287)浅谈独生子女家庭教育 赵静

(288)兰州市淑德幼儿园少数民族幼儿教育状况简述 王兴恺

(289)浅谈反思性教学法 周明真

(290)浅谈大学语文中的应用文写作教学 蕃广容

(291)高校外籍教师聘请与管理方面的经验与问题 朱虹

(292)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建议 刘凯

(293)多模态ppt演示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邹莉

(294)浅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 宋丹峰

(295)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朱瑞萍

(296)幼儿素质培养 吴曙环

(297)论游戏式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的应用 孙晓飞

(298)初中语文古诗文字词的教学策略研究 李杰

(299)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大学教师角色定位——大学课堂教学刍议 和湍

(301)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 卞燕

(302)论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建设性作用 吴虹 刘丹

(304)论老教师的“不会教书” 赵光源

(305)浅谈动画角色设计教学 徐腾

(306)激发小学生的言语潜能从造句开始 张晓莺

&

(307)浅谈优化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几点做法 曾彬

(308)论初中语文教材中现代爱国主义诗歌选文的意义 张孟晗

(309)试析作文评语的激发作用——关于作文有效教学的一点思考 徐良

(310)论智慧教育在营造健康课堂中的作用 何玉梅

(311)小学“先放后收”写作教学研究 来云

(312)浅析网络影响下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陆洋

(313)写作教学应回归生活 刘丽

(314)施特劳斯与自由教育 张佰建

(315)论作为“公共教育”的小学教育——康德教育学话语的现代启示 李桂云

(316)浅谈新课程下体育课堂的教与学 黄鸽

(317)思政课——如何让学生喜闻乐见 韩玉霞 郑永奇

(318)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句子教学 葛莲花

(319)谈谈如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体会 赵文能

(320)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困惑及思考 陆乃勤

(321)化学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 粱日贤

(322)构建高效课堂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李伟才

(323)关于高校学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张文生

(324)新课标——以学生为本,以健康为主旨 汪静宁

(325)常微分方程在数学模型中的应用 薛晓峰

(326)浅析“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康虞佳

(327)?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坌в镂氖蹲纸萄?李爱芳

人文法制

(328)关于预防乡镇干部职务犯罪的思考 王世民 巴桑 牛艳玲

(329)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的若干法律思考 喻露奇

(330)论公司股份回购的法律问题研究 张倩

(331)论我国地理标志的法律保护 付林

(332)我国司法押解工作之初探 胡桢 刘畅

(333)能耗效率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李宁

(334)?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凵谭ㄖ械耐夤壑饕?张瑞

(335)《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实施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杨明均 曹英

(336)劳务派遣的规制 马为

(337)关于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调研报告 王世民 巴桑 牛艳玲

(338)?a href=""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陈奂觳旎?刂捶ü?帕?陈凤敏

(340)美国反托拉斯法企业拆分制度之现谈 张舵

(341)预告登记制度之探析 宋启娟 许文聪

(342)论环境保护与公民责任 张玉

(343)关于清末“礼法之争”的思考 闫岳

&n

bsp; (344)论视听作品中的“主要表演者” 肖萍

(345)青少年犯罪认知初探 王清金

(348)著作权延伸管理制度的问题探讨 许敏会

学术探讨

(349)简析藏医外治的基本方法与特点 达杰加措

(350)公共治理的环境 刘思博

(351)浅谈动物传染病的防疫措施 刘建华

(352)胜利油田企业文化之我观 毕永丽

(353)试析新闻传媒何以具有意识形态操纵功能 冯娜

(354)911事件之后的巴基斯坦与阿富汗关系 谢静

(355)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 董松华

(356)论我国低碳城市的构建途径 刘艳丽

(357)中国式媒治引论 袁翔 陈勤

(359)浅析设计师素质与品牌风格传承问题——以dior为例 贺琼萱

(360)新闻客户端研究 李婧

(361)衡水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荆婵

(362)影响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因素分析 部洪超

(363)略谈我国民办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 杨浩淼 包伟柯

(364)探析足球运动中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蒋艺

(365)狂欢节的语义场下,创造《非诚勿扰》的真实与真诚 张天生

(366)多元文化条件下中国青少年生活方式的变化 杨晗之

(367)论地域文化传承创新与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以湖南长沙为例 郑楚婕 林识音

(368)浅议文学评论写作的意义及提升方法 姚卫

(369)中国动画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徐腾

(370)新文化报对老年人报道的内容分析 焦一玻

(371)设计师的价值观对合理性的影响 杨丹

(372)iphone的设计思维 孙言

(373)浅谈我国大学生领导力培养方式研究现状 李冰冰

(374)从温网比赛看网球服饰转变 周露露 李瑞洗

(375)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在油田企业建设中的作用 田军

(376)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状况——以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例 姜馥蓉

(377)新时期高校校报发展策略研究 王轩

(378)朝花夕拾 相艳艳

(379)派遣中国空军对日进行“纸片轰炸”的原因 狄攀博

(380)权利受侵害之法理分析 者荣娜

(382)浅谈对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理解 赤f联捷

(383)浅议微博和手机报在突发新闻事件中的互补式报道 熊莺

(384)浅析网球击球节奏的重要性及其训练方法 桂姗姗 伍飞鸽 王振

(385)中西方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差异 高建

(386)重庆市职高学生现阶段体育需求现状的研究 杨艳琼

(387)黄淮学院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现状调查 张金辉 刘秋艳

(388)议高职数字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 杨蓉蓉

(389)立足岗位,做好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祁冰

(390)议高职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创新 赵晓辉

(391)我国排球运动选材研究综述 赵媛媛

(392)网络传播话语空间的几重悖论 何静

(393)大学生人才培养与心理素质 何坤

(394)竞技体育内涵认识之研究 车新新 李瑞洗

(395)媒体融合问题探微 邱佩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6

>> 舞台设计与舞台美术的几点表现与探索 关于秦皇岛市舞台美术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的创造性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色彩运用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的构思和创新 浅谈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的运用 浅谈《女人九香》的舞台美术设计 舞台设计与舞台美术的表现与探讨 对当前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在中职美术设计教学中的几点认知与思考 舞台美术的设计和分析 舞台美术空间设计的探讨 试论舞台美术的设计与层次 舞台美术设计的表现分析 舞台美术设计的表意功能 对舞台美术设计的认识 浅谈舞台美术与舞台灯光的关系 浅谈舞台美术的重要性 浅谈舞台美术的发展和创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浅谈舞台美术及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谈舞台美术及设计的几点思考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贺 新")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舞台美术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更应该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给传统的舞台设计赋予新的含义。关键词:舞台美术;舞台设计;创新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8-0139-01舞台美术是戏剧及其他演出艺术中除表演以外的各种造型因素的统称。包括化装、服装、道具、布景和灯光。按一般演出惯例,舞台音响也归入舞台美术工作部门。舞台设计是由舞台、布景、道具、灯光等成分以及由空间、形状、光色、质感、活动等因素所构成的空间与时间的综合体。在戏剧演出中,为演员动作展开的一切围绕物的造型处理便称为舞台设计。一、舞台美术(一)产生与发展

在演出史上舞台美术各组成部分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最早出现的是同表演关系最直接的化装、服装和道具。在西方戏剧的源头―希腊戏剧中,服装、面具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那时一出戏的演员只有两三人,要靠不断更换服装和面具来扮演各种戏剧人物。布景是较晚的发明。它有一个从剧场背景向剧情背景的演变过程。(二)功能戏剧是动作的艺术,舞台美术总是直接或间接地结合着动作来发挥作用的。1、刻画动作的形象演员是动作形象的直接体现者。作为主体的人,也由于社会生活和自然条件的种种差异而具有各不相同的形貌、衣饰和精神气质。演员的外形同各种动作形象之间有着大小不等的距离,缩短这个距离,帮助演员转化成为所要装扮的形象,这是化装、服装的基本任务。2、组织动作的空间和时间

动作是在具体的空间和时间中存在、展开的。现代舞台设计对于空间的组织已不局限于演员与舞台、演员与演员之间,也对演员与观众的空间关系做出种种新的处理。灯光不提供实物,但它可以切割空间,可以突显或隐没实物,可以用它的流动性加强演出的节奏感。二、影响舞台设计的几个因素(一)经济、文化等大环境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1、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化艺术活动的广泛开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的繁荣,而文化的发展也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和明确的目标,这就要有高层次的文化导向来指导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建设良好的文化审美教育环境对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从人类的美和美感诞生开始,审美教育就已随之出现。因为文化艺术活动具有群众基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审美教育要借助文化艺术活动的审美媒介,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净化性情和心灵,塑造美好人格,以此达到社会的和谐。(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的艺术思想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1、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性”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性”代表的是各民族历史上的一切优秀的思想道德和文化成果。2、各种文化艺术思想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表现人类又化存在着一个由纵向与横向、时间与空间、传统与舞台美术设计的发展要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想,就是在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又面向世界,积极地借鉴和吸收外来艺术中一切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三)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对舞台美术设计的影响设计者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舞美设计中的体现。可以认为,舞美设计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享受。舞美设计者对所要表现的内容要有一定的理性认识,就是说要把握住整台演出的精神、主旨,并开启人类的无比精美微妙而又富有朝气活力的意识,充分调动起人们的各种感官,去感知和创造这美好的生活。三、舞美设计中的三个层面的把握(一)传统灯光照明功能的延续与变化

舞台艺术是视觉艺术,灯光的照明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而变化,则是指对传统照明方式的进一步解构,是对泛全局照明、局部照明,还是多空间照明方式的选择和把握。(二)对单一时空或多重时空场景的构建和再现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7

>>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政策链接 中等职业教育助学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浅谈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内涵 谈谈中等职业教育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方向 中等职业教育路漫漫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中的赏识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研究 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 浅析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教育研究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观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探论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指导 优化心境 做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开发改革实践 梅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再谈不可忽视中等职业教育 再谈不可忽视中等职业教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杨春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从中职教育的特点、作用、目前存在的困难以及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做了探讨,希望全社会都能重视中职教育,这也是一名中职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中职教育 教学质量 困难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119-03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它为社会输出初级和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教育对象特殊

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构成中,中等职业教育因其体量庞大而被称之为“主体”,但是这个“主体”很特殊。80%以上的人是15~18岁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转化之中,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尚未成熟;80%以上是农村户籍,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80%以上孩子的父母是农民、工人和个体工商业者,家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比较低。他们中的许多人被认为是“问题学生”,是“让人操心的孩子”,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困难症。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他们一技之长,还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和生理上的阴影和障碍,使其在“成人”的道路上迈出最关键的一步。这样的教育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可想而知。经过非常艰巨的努力,一批又一批的中职生拿到中等职业教育文凭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掌握了一技之长,具备了基本的职业素质,顺利地进入了工作岗位,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一员,同时也成了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

2.在整个教育结构中的位置特殊

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后的接续教育。到2020年,中国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按照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届时中职生和普通高中的在校生要各达到2350万人,也就是说,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阶段教育要共同承担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任务。没有中职教育的发展,普及高中教育的目标就会落空。另一方面,中职教育又是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

的“基础教育”,中职是高职的生源基础,也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基础。从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角度看,中职教育是一种“承上启下”的教育,它一头连着基础教育,一头连着高等教育,是知识积累和成长的通道;同时它一头连着基础技能训练,一头连着高级技能训练,是技能积累和成长的通道。

3.发展方式特殊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原来上中职就等于分配了工作,后改为由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中职教育在这个转型过程中跌入低谷,无论是对教育结构还对劳动力素质结构都带来了很大影响。从2005年开始,由政府主导,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连续扩大招生,逐步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大体相当的目标。但是,这种由政府主导,通过初中分流、提高资助水平等政策手段实现的规模扩张,具有相当的脆弱性:一方面是职业学校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基础建设滞后于发展规模,地区间、城乡间的不平衡性突出;另一方面是整体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很强,政策的推动力度只要稍有缓解,已取得的优势就会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既需要大力推进中等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式,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内涵建设,提高市场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又必须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持政策支持的连续性。

二 中等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保证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必然存在着一定的流动。在农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需要流动;在企业,企业的富余职工需要流动;在劳务输出中,一部分劳动者需要进行境外就业;同时还存在着一部分在职员工的正常流动。中等职业教育将为实现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2.能够促进我国劳动者就业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优胜劣汰,广大劳动者要想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能,技能培训的最好选择就是中职教育。通过中职教育学生可获得“双证”,即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资格证,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是劳动者求职和企业用人的依据。

3.能够引导社会重视职业技能,形成正确的知识观及价值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中等职业教育可以引导人们自觉地去学习一些有用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具备了专业岗位的工作能力,通过自身表现向社会展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三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困难

1.学校招生难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计划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废除,另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转型期产生的特定的既非计划经济又非市场经济的独特管理制度,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无序性。有招生指标限制时,考生的分数成了决定能否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唯一标准;没有指标限制时,实际上已经到了招生困难时期,没有了中考分数限制还有政府提供的免费就读机会,但是就业形势的恶化还是导致了中职学校招生困难。

2.师资队伍严重老化

在20世纪80年代,中等职业学校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的师资力量比较雄厚,每年都有新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岗位,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缩小、就业困难加剧,学校方面有相当长的时间没有新入职的大学生。再加上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挂靠企业,企业的编制也限制了学校教师的人数。所以,现在岗位上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上世纪80年代的毕业生,知识老化、实践技能缺乏,对新生产工艺流程、管理技术了解不够,跟不上科技发展的步伐;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年龄偏大,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普遍下降。这样的师资所培养的学生其知识、技术、技能水平肯定是有限的,这就影响了中职生的就业。

3.教学设备设施严重落后

中等职业学校的设施设备,大部分购置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还基本能跟上工业发展水平,随着技术的进步,学校的实训工厂和实验室设备简单、落后,基本上就是摆样子,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而社会上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又无法与职业教育接轨,只能“纸上谈兵”,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其技能优势无从谈起,理论知识又无法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提并论,就业前景暗淡。

4.教育教学管理落后

首先表现在教育思想落后,在计划经济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思想以行业和产业的专门人才为中心;而在走向市场经济阶段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应以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为中心。其次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落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等职业学校多数用普通高校或普通中专基础课程的部分内容加实践训练课的简单的课程组合模式培养学生,教学还未脱离三段式。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规划、教材建设上严重落后于时代要求,由于师资水平和资金方面的限制普遍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无法解决产业型专业急需的多种知识和实践训练人才,无法达到“宽口径、厚基础、高技能、多方向”的现代技能型人才需求,教学方式上难以摆脱以教师为主导、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实训教学、实验教学和启发式教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教“本色”尚处于研讨或起步阶段。

四 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1.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推进工学并举,特色办学理念,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加快职业教育治理结构转型;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过程中的比重;加快形成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2.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全面清理各类歧视性政策,主要指用人单位在招工时不能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拔高使用人才要求的现象,把招工条件限制在本科及以上,这就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在这方面能够起到必要的管理作用。政府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3.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中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思想活跃,能够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也容易为环境所左右。他们有优点,更有明显的弱点:学习动力不足,缺乏自我约束,多有不良习惯;应试教育带来的压抑、落后形成的自卑,让他们极度厌恶说教,逆反批评。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把关爱和尊重学生作为中职生德育学习的起点;把唤醒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识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把重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作为德育教育的着力点。一个充满自信心和上进心,并且拥有一技之长的中职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才能有一席之地。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凡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和完善职业教育兼职教师聘用政策,支持中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5.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实行优秀技能人才特殊奖励政策和激励办法

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大力表彰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与先进个人,广泛宣传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受到尊重,是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最大扶持。

浅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8

2.努力治愈"择校"顽疾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卢鸿燕,卢文利

3.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国内研究综述秦亮

4.建设平安重庆问题研究何翱

5.浅析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修养梅丽

6.论构建和谐社会中公民意识的培育胡小剪

7.浅论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建设王波,王建基

8.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思考及创新杨彬

9.略论我国慈善事业立法的完善陈煜

10.社会保障机制下的命案被害人救助问题研究刘艳华,郭耀文

11.暂缓制度在我国的构建苏婕,陈欣,蔡媛媛

12.浅议现场监督公证马韬

13.浅谈执行异议的审查和处理郑淼

14.浅析共同侵权中的几个问题刘琰

15.和平解决民事纠纷——调解机制初探刘竹君,徐丽丽

16.土建类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王春来,马强强

17.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李大秀,LiDa-xiu

18.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状的分析及对策刘哲铭

19.论沟通的重要意义与方法现代交际 张闻骥

20.关联交际视角下的话语理解刘文强

21.浅析商务信用证汉译的文体特征王勇

22."会话含义"理论透视凯特·肖邦《觉醒》卢盛艳,金万锋

23.篇章词汇理解答题技巧分析石锐

24.口语交际中"错误"的产生及解决方法王晖

25.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的应试技巧辛淑梅

26.浅谈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之培养王爽

27.试论英语阅读测试的弊端及科学的测试方法张羽华

28.高职英语教学思考宋蕾

29.浅析英文诗歌的赏析翟信君,程志江

30.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唐丽霞,刘立华

31.利用计算机工具求解运筹学中线性规划问题韩佳伶

32.冷静对待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陈雷

33.论以人为本的三个层次客体高原,王文佳

34.试论语篇中的信息流传递姜颖婷

35.朱熹儒家德育思想的现代启示傅蝶

36.夸张话语的生成机理任小春,林俐,雷卿

37.道德恶的本质分析研究李培,曹薇

38.阮孝绪和《七录》殷炳艳

39.浅析SCI的特点王媛

40.传统哲学和张楚廷对"规律"认识的异同李建飞

41.思想政治工作要研究"动情点"徐雅君

42.中小型企业人才的薪酬管理张馨心

43.浅议艺术档案资料管理林晶

44.现代交际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其防范徐秀娟,涂佐沐

45.如何更好地管理房产档案徐健冬

46.对高校知识管理的试析潘雪珑HtTp://

47.对当代文学语言的思考张凤春

48.从各种"门事件"来趣谈"门"字语义之演变郭洪义

49.文明使用语言构建和谐社会邢继光,曹扬

50.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中的和谐社会江怡,杨颖

51.苔丝悲剧因素浅析柳欣

52.浅析艾德礼执政初期大英帝国的国内窘境张汉双

53.极致美感与罪恶的并存——解读王尔德在《莎乐美》中对于色彩的运用塔娜

54.浅析库切《男孩》中的恋母情结张宁宁

55.颠覆与抑制——《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张曼

56.浅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李利民

57.怎一"又"字了得孙玉占

58.浅谈契诃夫的主要作品及其风格李明远

59.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经济交流的影响高杰

60.书画联谊会的发展途径与思考齐晶

61.野阔拉祜——勐炳村的文化背景考察魏丽娜

62.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从英诗《我的思想就是我的国度》看爱德华·戴尔的人生观张艳菊

63.论墨子对大禹苦行救世精神的继承王启峰

64.浅谈传统装饰纹样于交通工具的应用——以杭州市中山路城市观光电动汽车设计项目为案例说明何立,王斌贝

65.浅议艺术档案在剧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林晶

66.浅析音乐对灾后孩子心灵的抚慰作用姚晶

67.论多元化生态循环型竹制家具的发展温耀龙

68.浅谈学堂乐歌现代交际 卢婷婷

69.文字图形化设计的视觉艺术心理分析祁悦,祁昊

70.尊重学生,用爱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唐爱华

71.论湖南女子学院党员创先争优总结张闻骥

72.思想政治教育中沟通的艺术侯玮

73.浅议手机出版与传统媒介共栖于蕾

74.试论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优势曲莉

75.报纸用语用字的失误分析及对策吴欣

76.在困境中与其他媒体共存——浅谈中国报业的未来王艳萍

77.浅析网络交往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双重作用杨雁骄

78.浅谈影视后期制作技术朱媛

79.试论媒介伦理的本质冯楠

80.对我国网球类专业杂志发展历史的研究郭同玲

81.后期编辑在电视和新闻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韩颖

82.线下广告活动应用研究李宝林

83.报业广告经营环境与发展策略——以本土都市报为切入点的研究吴思宁,王伟

84.吉林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张艾莲,刘柏

85.船舶业的投资风险性及其投资环境顾燕

86.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影响因素及对策孙淑华,宋媛光,王金华

87.浅析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曹薇,李培

88.国家助学贷款风险控制浅析李培

89.信息化下固定资产投资的探索冯蕾,肖艳,蔡媛媛

90.海南旅游风格的研究鲁洋静,张玉

91.现代交际 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韩宇

92.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现状综述郭峥嵘

93.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现状分析谢青青

94.突发事件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行为分析王景

95.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趋势陈青松

96.北京市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调查研究刘兰财,陈健

97.对城市道路服务等级的分析王会

98.谈广播电视发射机房UPS电源系统的设计陈艳阳

99.浅析宽带接入技术原理及应用前景李凤娟

100.电视转播台站直流应急照明系统的设计吕琳琳

101.利用微波资源拓宽广电网络空间叶春友

102.如何在英语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李玉莲

103.教学的关键——让学生动起来李亚娟

104.浅谈和谐班集体的建设邵长捷,王桂香

105.如何开展历史学案教学李海艳

106.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杨均胜

107.中学化学实验考察的现状及思考夏长江

108.减负增效提高素质现代交际 陈培康

上一篇:传统医学的目的范文 下一篇: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