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导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0:51

产业经济学导论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1

关键词:主导产业 评价理论

自1996 年国家在九五计划及未来长远规划中提出要着力振兴机电、石化、汽车以及建筑业四大支柱产业之后, 各地方政府纷纷提出要选择和培育自己的区域主导产业。但由于当时种种原因,各个地区所选择的主导产业大都围绕国家确定的主导产业来选择,并没有突出本地区的优势与特点。同时在我党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出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诸如产业结构不协调、产业科技含量较低以及收入分配差距依然巨大的问题。这都要求必须找到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主导产业评价理论。在这之前,通过对国内外主导产业评价理论的研究来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

1 比较优势理论

主要包括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和赫林歇尔-额林的资源禀赋学说。早期,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而后,瑞典经济学家赫林歇尔-额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即一国应当全力发展适合这种具有相对丰富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产业。这种理论在现在看来是不太合理的。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理论,由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而发达国家的资本优势与科技优势比较明显,那么,发展中国家应该将劳动力密集型和自然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而发达国家应将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显然对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不符合其长远利益。

2 产业关联理论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在描述他的不平等发展战略时提出实现这种发展主要有两条道路:即发展后向关联大的产业以及前向关联大的产业。产业关联除前相关联和后相关联之外,还包括旁侧关联。产业关联度越大,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就越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越大。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该将重要的资源主要用于发展这类产业,带动相关联产业共同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这种发展方式相对于独立的发展某个产业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产业关联理论的提出,无疑是主导产业评价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的飞跃,使评价理论更加全面、科学。但是,运用产业关联理论必然要进行定量分析,但是由于产业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产业之间的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的精确值较难以取得,同时数据也缺乏连续性。

3 经济成长阶段论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通过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史的研究,将经济的发展划为六个阶段。他指出,由于不同时期的经济特点,每一个经济成长的阶段中,都有相对而言更适应这一阶段特点的产业,此时,这一产业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水平高,生产效率高,对整个国民经济都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这一产业就是这一时期的主导产业。

罗斯托的理论将时间连续性引入到了对主导产业的评价理论当中,指出不同的经济成长阶段应有不同的主导产业,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将它用于研究经济发展史,它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理论。但是,我们研究主导产业评价理论更多的是着眼于现在和未来。这种理论预测功能不足,显然不太适合。

4 筱原基准

筱原基准是在筱原三代平在《产业结构论》中首先提出的,同前面几种理论不同的是,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选择的标准。即:需求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一般而言,需求收入弹性越大,表明该产业的需求就比较旺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能会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筱原三代平认为,一国的主导产业,在未来必须有巨大的需求作为其发展的动力。生产率上升基准是指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总产出与资本、技术、劳动、管理等各种投入要素之比。在当代社会,一个产业生产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所以这一基准主要着眼于某一产业的科学技术含量。生产率较高的产业,不仅在生产方面效率较高,相对的,也大大减少了成本,经济效益提高,对国民经济有促进作用。

筱原基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如何选择主导产业的理论,并且给出了相对应的指标,对一国选择自己的主导产业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筱原基准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并没有将其同产业关联理论相结合,因此选择出来的产业可能自身发展速度较快但难以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这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主导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红梅,李玉浸.区域主导产业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

[2]李新,王敏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5).

[3]李飞.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07(2).

[4]叶安宁.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D].厦门大学,2007.

[5]刘颖琦,李学伟,李雪梅.基于钻石理论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研究[J].理论与方法,2006(1).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2

关键词:经济增长极;不平衡发展;经济结构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101-02

一、西方经济增长极理论的产生:由均衡到非均衡

以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是一种源于发展经济学的均衡增长理论,这种平衡增长理论是一种认为在各个部门和产业应当同时投资推进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主张。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以及纳克斯的贫困恶性理论均是这一点的代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很长一段时间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性,认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市场机制良好的运行。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因为与人类现实的发展情况与经验出现越来越多的冲突与不符而遭到了不断的质疑和批评。该理论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均衡性,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同区域、不同国家或不同经济部门的繁荣与衰退常常并存,这些区域、国家或部门之间形成了巨大的收入差别和价格差别。另外,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的传统产业衰落问题,都使人们对新古典所阐述的市场具有自动实现均衡功能的学说产生怀疑。于是作为新古典理论的对立面,一系列主张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理论应运而生,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德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从稀缺资源应得到充分利用的认识出发,于1958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联系效应”理论和优先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原则,进而提出了经济的不平衡增长战略。

美国经济史学家,发展经济学先驱之一的罗斯托还提出了主导产业和主导产业群的更替学说,认为主导产业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某个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强的技术进步能力,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增长具有较强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作用,对经济发展起导向性和带动性作用,代表了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的产业。按照罗斯托的主导产业学说,前一个成长阶段的主导产业会对下一阶段的主导产业产生引导作用,原来的主导产业部门在完成了带动其他部门和经济增长使命后,就会让位给新的主导产业部门。

针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均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辛格与罗斯托等人认为,这种理论对于缺乏经济资源(包括资本和技术)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稳定均衡增长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若国家经济的各部门总是处于一种稳定均衡的增长状态,那么便会使企业失去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的动力,从而便不会使经济增长处于一种可持续的状态;再者,发展中国家的各项资源各项产业的分布本身就处于不均衡的状态;第三,平衡增长战略过于依赖政府的调节与干预,忽视所谓的“政府失灵”现象,一旦出现“政府失灵”,则会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不利于市场的培植与发育。

增长极的概念始于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这一概念时,主要不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问题,而是试图设计一种不同于凯恩斯和熊彼特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新构想,主张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空间”中的一个或一组优势经济部门的率先发展对整个经济系统推动的结果,这与赫希曼的非均衡增长理论以及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更替学说是相互一致的。

二、增长极理论在西方的演化与发展

1.佩鲁的主要理论与观点。佩鲁提出的经济部门的增长极,是指“经济空间”中起着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他把“经济空间”中在一定时期起支配和推动作用的经济部门称为经济增长极,增长极是一组起主导推动作用的产业,这种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增长能力,可以通过极化效应、扩展效应等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增长。而“经济空间”是指各经济部门之间的集合,即一群或者一组经济部门构成一个经济空间。在他看来,一国经济由“经济空间”构成,或者是计划经济或政策运用的空间形式,即为统计学意义上的均质的经济空间形式,或者是一种势力范围、力场,增长中心的经济空间形式,他着重分析了后者,认为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是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扩散效应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认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既增长了增长极自身的发展能力,又能够产生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增强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并且一旦区域内形成了增长极,便可通过资金、产品、人力资源、技术以及信息的传递,将其经济发展动力和创新成果带到广大的腹地去,形成强大的扩散效应,最终有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

2.佩鲁理论的补充。与佩鲁有所不同,作为平衡发展理论的主要批评者的赫希曼(A. Hirschman) 则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首次意识到累积的因果关系法则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了阐述。累积的因果关系阐述了一个包括两个或更多变量的正负反馈机制。在他看来,社会经济发展是由一系列因素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非均衡发展过程,一个因素的变化将导致其他因素的相应变化,进而又会形成反馈导致初始因素的变化,如此循环累积进而使经济过程沿着初始的变化而变化。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提出以“增长中心”、“区域发展极”为标志的“地理性增长极”,用以区别原生的增长极即着眼于经济空间、创新性产品、部门和拥有推进型产业综合体城市的“佩鲁增长极”。赫希曼对增长极的运行机制作了补充,即增长极与区域(或腹地)的基本作用机制包括“极化效应”或“回波效应”(各种生产要素向发展极的回流和聚集。产生一种扩大地区内经济发展极向周围不发达地区的扩散,从而产生一种缩小差距的趋势),用以说明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极)对其他落后地区或腹地的双重作用和影响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艾萨尔德在这方面也功不可没,促成了增长极理论政策化和实用化,使该理论向区位理论、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战略的渗透,为国家干预区域经济提供了可具操作性的政策理论和方法,奠定了西方区域经济学说的基础。吉尔伯特提出增长极、增长中心和区域经济发展中性论:“增长极与地理学中相对应的增长中心两个概念,逐步为政府部门采纳,并引入到区域开发规划之中,这些概念突破了意识形态方向的障碍,原因是它已经既为社会主义国家接受,也为资本主义国家承认并加以应用。”增长极理论已在实践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西方的经济增长极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日臻完善、日趋成熟,并且已经付诸实践。尽管有着一些缺陷,但是它仍然是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并且在当今世界已被许多国家的政府列入经济规划以及发展布局的战略当中。

三、经济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启示

20世纪70年代,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趋势的大背景下,邓小平同志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世界的发展趋势,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党和国家今后的工作重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随后是1978年的改革开放第一个宣言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92年改革开放第二个宣言书《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以及1984年视察几个经济特区、1986年会见新西兰总理的谈话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科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可集中概括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带动后发展地区,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这其中便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的经济增长不平衡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邓小平同志为中国发展所设计的宏伟蓝图,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20世纪80年代,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腾飞了珠三角;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拉动了长三角;21世纪后,天津滨海新区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和北部湾两地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过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们国家的建设尤其是经济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在邓小平经济发展理论的有效指引下,我们先后建立和开放了多个经济特区,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代表的多个经济增长极,有效地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高瞻远瞩,进一步建立健全经济发展体制,积极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在遵循经济增长的非均衡理论的同时,兼顾全国的协调统一发展,完善国家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建立多个经济增长的发动机。2009年,国家发改委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随后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等七个规划。这样由南到北便形成了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和辽宁沿海区域,加上今后可能获得批准的黄三角和山东“蓝色经济区”,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中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中国将进入经济的全面复兴时期。

参考文献:

[1]颜鹏飞,马瑞.经济增长极理论的演变和最新进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

[2]秦国文,李斌.经济增长极实现条件分析[J].求索,2007,(5).

[3]颜鹏飞,邵秋芬.经济增长极理论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3).

[4]孙富林,董邦纯.邓小平的经济增长极理论[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0,(6).

[5]陈华,刘永新.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4).

[6]徐志尧.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与选择[J].黑河学刊,2007,(9).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3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理论

海南,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同样适用,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2009]44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

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2、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入春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3.4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3.4%,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875mm,径流量达297亿m3,人均5380m3。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水库面积5.6hm2。海南水资源总量为375亿m3,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海南在1988年建省以后,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后劲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

能力,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蔬菜种植阶段,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在收购阶段,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

(四)制定符合实际的蔬菜产业政策

在海南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引导和监督作用的政府,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关的蔬菜产业政策。首先,制定相关的财政预算,给予蔬菜种植的农民,以及以蔬菜销售、加工为主的企业相应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加快对于蔬菜种植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蔬菜在田地中种得出来的同时,也要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得种出来的蔬菜及时有效地运得出去。其次,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服务职能,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随意胡乱决策劳民伤财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不断巩固与加强和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合作,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最后,继续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4

论文关键词:产业经济;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理论 

海南,我国最南端的一个岛屿,也是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省,同时又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件内容中,要把海南建设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的蔬菜产业对于全国蔬菜产业的重要性。不过,要真正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紧紧抓住海南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与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指导的产业经济理论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实践与完成。因此,形成属于海南特色的理论,对于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显得尤为重要。 

一、产业经济理论 

(一)指导思想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发展市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人民认识到经济的重要性,那么产业经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产业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必须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的,也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基础,确切地说,产业经济理论要以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为指导的。马克思在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分析的过程中指出,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中,把社会的总生产分成了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类,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并指出这两大类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关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产才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因此,对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再生产的理论,不仅仅适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同样对于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也是具有指导意义的,对于中国产业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定义,其实就是我们俗称的产业经济学,就是以“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探讨资本主义经济在以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发展中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的企业组织结构变化的规律、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各种均衡问题等。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产业的经济学,是区别去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被称之为中观经济学。通过研究为国家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为制定的产业政策提供经济理论依据。虽然产业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国也是市场经济,同样适用,因此,了解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经济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同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的意义,了解产业产业经济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通过对产业经济理论的研究,可以有利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实践意义是: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对产业经济学进行研究,得出其中的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可以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 

产业经济学既然是以产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那么,我们根据国际旅游岛文件的精神和内容,研究和建设海南全国冬季菜篮子基地就必须要充分了解产业经济理论的精要,结合海南建设基地的实际情况和主客观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为海南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国务院国发[2009]44号《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把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六大战略定位之一,充分发挥海南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使海南成为全国冬季菜蓝子基地、热带水果基地、南繁育制种

地、渔业出口基地和天然橡胶基地。因此,对于海南建设蔬菜基地,国家给予了政策上的指导,也是提高海南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一个好的机遇。 

(一)海南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和海南体制优势 

海南被批准建设国际旅游岛,并且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海南在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对于海南未来发展又一个新的契机。因此,在海南未来的发展中,国家给予了海南更加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国务院各部门包括农业部、科技部都会给海南农业发展方面更多的政策指导和科学技术支持。 

海南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政府,实行的“小政府大社会”,同时实行省直管县的行政体制,这对于海南在政策制定和落实方面,更能针对本地实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监督,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的人民。 

2、海南的气候、土地、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优势 

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光温热充足,雨量充沛,东湿西干,南热北冷,入春早,升温快,日夜温差大,光合潜力大。 

海南面积约为3.4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热带土地面积的3.4%,海南土地资源丰富,土地适应性较广,绝对大部分土地都能被农业所利用,开发潜力大。 

海南河流径流充沛,多年平均地表径流深875mm,径流量达297亿m3,人均5380m3。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条,水库面积5.6hm2。海南水资源总量为375亿m3,水资源极为丰富。 

(二)海南蔬菜产业的现状 

海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一半以上,农业一直都是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农业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经过对于本地实际情况的认识,调整蔬菜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投入,制定蔬菜种植的多项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蔬菜产业在海南农业发展过程中也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虽然海南现有的蔬菜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距离海南建设全国冬季菜篮子工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和足多问题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海南本地经济发展基础薄弱,起步晚,发展缓慢。由于之前海南的地理位置和政府战略计划所限,海南在1988年建省以后,工业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信息闭塞,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低,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慢;在建省之后,海南的发展也是一波一折地,因此,对于农业省来说,这样极其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而造成了海南现在农业的发展落后于其它省的农业。 

其次,农业中农村发展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干部观念落后,相关的农业科技人员少。农民素质的高低水平直接关系到海南农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是蔬菜的直接的种植者和管理者;以此同时,科学的管理,政策的支持也是蔬菜种植的重要的外部因素。海南是一个边陲小岛,与外界的联系被琼州海峡隔断,一些先进的生产文化和生产力不能在第一时间进入人们的视线。另外,海南本地的农民受文化教育程度低,仅有少部分人接受过小学文化的教育;有些干部思想落后,责任心不强,存在消极工作的现象,这些直接影响到政策的落实;海南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农业方面的科技人才少,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最后,与蔬菜产业相关的企业发展缓慢,不能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不能很好得形成产销相结合的先进发展模式,从而导致了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落后。海南蔬菜产业类的企业比较少,而且企业的规模、科研水平、项目资金的水平都是很低,与农户之间没建立相关的合作关系,使得企业后劲不足,不能很好地起到龙头的作用,一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没有带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造成两方面在发展上的的滞胀。 

三、结合理论与实际发展海南蔬菜产业 

(一)加快蔬菜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海南蔬菜产业结构调整,很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对于蔬菜产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结合海南实际的土地、气候、水资源、生物物种方面的情况,在人员方面充分运用现有能力和资源分批次、分阶段派人去外地学习和培训,借鉴我国其他先进兄弟省份的蔬菜种植和管理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型的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新型的蔬菜种植模式和管理模式,推进蔬菜产业结构调整,使蔬菜的生产方式发生极大的转变,提高蔬菜的综合生产

能力,从而达到蔬菜产业不断发展,菜农收入不断提高,海南农业不断得到发展,农业社会不断得到稳定的最终发展目的。 

(二)加大蔬菜产业组织的发展 

蔬菜产业组织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这其中包括蔬菜的种植阶段、收购阶段、销售阶段等,组织的发展好坏直接关系到蔬菜产业发展的好坏,因此,蔬菜产业组织必须切合实际,并且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对于蔬菜种植阶段,可以设置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和农业气象服务网络组织、农民蔬菜种植培训班等,通过这些组织提高蔬菜的质量和品种,加快农民种植水平的提高,防止不利于蔬菜种植情况的发生;在收购阶段,可以采用蔬菜中转站,通过中转站实现农民和企业的无缝转换;在销售阶段,加强对于企业的支持和监督,创造和宣传自身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作用,提高销售收入,从而为企业和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也会海南蔬菜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结构模式参考。 

(三)合理规划蔬菜产业的布局 

合理布局蔬菜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节约能耗,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更大的回报。在海南蔬菜产业规划中,确立了琼北苦瓜、茄子、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东辣椒、黄瓜、冬瓜、青瓜产业带,琼西南瓜、西瓜、辣椒优势产业带,琼中苦瓜、黄瓜、野菜发展优势产业带,琼南豆角、苦瓜优势产业带。这些产业对于海南蔬菜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起着重要的推广和带动效应,为海南未来的蔬菜产业在市场发展中做大做强提供了资源储备。 

(四)制定符合实际的蔬菜产业政策 

在海南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引导和监督作用的政府,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运用宏观调控手段,制定相关的蔬菜产业政策。首先,制定相关的财政预算,给予蔬菜种植的农民,以及以蔬菜销售、加工为主的企业相应的无息或低息贷款,加快对于蔬菜种植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让蔬菜在田地中种得出来的同时,也要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上,使得种出来的蔬菜及时有效地运得出去。其次,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督和引导服务职能,坚决杜绝乱摊派、乱收费、随意胡乱决策劳民伤财等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要不断巩固与加强和兄弟省份的交流与合作,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绿色通道”。最后,继续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主导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1]。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2]“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3]。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 [4]。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 [5]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 [6]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7] 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8]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9]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10]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11]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12]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13]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14]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转贴于

(3)后工业社会(1950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W.E.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15]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16]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性服务—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它的功能是协调。”[17]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18]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

[2]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

[7]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13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主导生产要素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后工业社会

一、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

自从有了经济学以后,对生产要素问题的研究不乏其人。各派经济学者对生产要素的用语不一,且概念的表述各种各样,但它是探讨经济学和贸易理论的前提[1]。

古典经济学大多没有清晰的生产要素的概念,甚至于没有明确的生产要素用语。威廉·配第认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换句话说,我们应该说一艘船或一件上衣值若干面积的土地和若干数量的劳动。理由是,船和上衣都是土地和投在土地上的人类劳动所创造的。”[2]“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3]。其后,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提出“土地是所有财富由以产生的源泉或质料。人的劳动是它的形式” [4]。据此可以推断,配第和坎蒂隆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产要素的概念,但两人都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和劳动,这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二元论。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将生产要素理论推进了一步,明确使用了生产要素用语,提出了生产要素三元论,认为“产品是由人类所能掌握的生产手段创造出来的,即由人的劳动、资本和自然力创造出来。” [5]效用是通过生产要素的协同活动和协力作用生产出来的。无论何时何地生产都不能缺少这三个要素。西尼尔原则上同意萨伊关于生产要素分类的观点,但与萨伊不同,他用“节欲”取代了资本。约翰·穆勒追随萨伊,把资本主义生产条件归结为生产的三要素,即劳动、资本、自然要素(土地)。与萨伊不同的是,他认为惟一的生产力是劳动生产力,并实际上把资本生产力归结为特定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生产力。

与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是,新古典经济学有了清晰的生产要素概念,对生产要素的分类也更为准确。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专门研究的当推马歇尔,他用几乎一本书的篇幅专门论述生产要素,认为“生产要素通常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类。土地是指大自然为了赐予人类的在陆地、海上、空气、光和热各方面的物质及力量。劳动是指人类的经济工作,不论是体力方面的还是脑力方面的。资本是指为了生产物质产品以及为了获得通常被算做一部分收入的利益而储备的一切资源。” [6]在此基础上,马歇尔认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主张把组织从资本要素中独立出来当作第四生产要素。由此可,马歇尔作为新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实际上提出了生产四要素论,进一步发展了生产要素理论,丰富了生产要素理论的内容。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对生产要素理论的分析始终局限于生产要素概念的内涵、分类、性质及其在生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考察。现代经济学关于生产要素理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大的视角转换,把生产要素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联系起来,考察了一国要素禀赋状况与一国参与国际分工方式的选择和贸易模式的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开辟了生产要素理论研究的新方向。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奥林出版《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提出了其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每一地区在生产某些产品上具有优势,即该产品含有该地区拥有丰裕而便宜的相当大量的生产要素。”[7] 现代国际经济学的教科书把它叫做h-o定理,即一国应当出口该国相对充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然而,要素禀赋理论仍然没有脱离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框架,只不过将劳动成本比较优势变成了生产要素上的比较优势而已。正因此,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提出著名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在其打造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中,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生产要素,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类,并将这些要素分成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两大类。[8]与奥林不同的是,波特关于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国际竞争的分析已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具有动态性质。

二、主导生产要素的涵义

综观生产要素理论的发展过程,关于生产要素的分析尤其是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没有阐述生产要素的主次、优劣问题。二是对生产要素的分析基本都是静态的,实际上生产要素形式是发展变化的且成一个序列。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提出国际贸易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国际贸易中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指整体经济活动和贸易商品生产中所必须的并在生产要素序列中居于主导地位、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物质或非物质要素。首先,商品生产中包含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且成一个序列,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序列也在不断延长,到目前为止,这个生产要素序列为土地(或自然要素)-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知识。

其次,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有主次之分,本文区分为主导要素和非主导要素。顾元勋提出生产力主导性要素,并阐述了生产力主导性要素与制造模式分工发展之间的相互关联。[9]刘国武、李卫星提出知识企业的主导生产要素就是知识资本,并基于“概念格”理论进行了数学推论。[10]但这些都不是本文基于国际贸易分析所提出的主导生产要素概念。就生产要素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而言,波特将生产要素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他已观察到并论述了不同形式的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和产业竞争力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但划分过于粗犷,没有提炼出最重要的主导生产要素。国内经济学者洪银兴认为我国单纯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国际贸易结构,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可能跌入“比较优势陷阱”。[11]显然,这已充分认识到以不同生产要素为主导的经济之间的重大区别。

每个国家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都有一个生产要素序列,这个序列中都有一个最多两个主导生产要素。美国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其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知识;日本虽然没有美国的领先优势,但其工业化水平远在其他发达国家之上,其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和技术;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资本和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但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生产要素依然是劳动。

再次,从世界范围来看,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主导生产要素应是该国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主导生产要素可以区分为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和世界主导生产要素,国家主导生产要素必须是一国要素序列中要素密集度最高且在对外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但不一定是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世界主导生产要素代表了世界生产要素序列发展的最高或次高阶段。我们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分析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是以其主导生产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总是把其理论分析严格限定在两个国家之间,它分析两国之间的贸易基础是有效的,但在多国模型中要确定一国究竟以何种模式参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却变得十分困难。如果以主导生产要素确定一国在多国模型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的位置将变得十分容易。

最后,一国生产要素序列中的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类,与之相对应,主导生产要素也有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之分。叶文虎等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素分为物质和非物质的元素,[12]但哪些是物质元素,哪些又是非物质元素没有说明。于刃刚、戴宏伟将生产要素分为传统性生产要素和知识性生产要素。[13]本文将生产要素分为物质要素或实体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和资本。而非物质要素主要包括技术、管理和知识。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考察,无论是物质要素还非物质要素,都曾经充当过主导生产要素。

三、世界主导生产要素演进的历史考察

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要以地理大发现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开始作为时间起点,本文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为1700年。从1700年至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发展可以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各个时代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不同的,但它依世界生产要素变化的序列进行历史演进。

(1)农业社会(1700-1850年)是指以农业、矿业、渔业、林业为产业的社会。这些经济部门,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可将其归类为第一产业,很明显这些产业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天气变化、土壤肥力下降、森林资源与矿山资源采伐、挖掘过多而储量减少等等对第一产业都会产生影响。丹尼尔·贝尔将其称为“对自然的博奕”。这一时期对应的是农业技术,人类已完全进入农业文明,虽然从18世纪中叶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此时的工业革命仅限于英国,其影响还未波及到全世界。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较多的土地财富和劳动要素,增加土地和劳动要素的投入成为产出增长的动力机制。

(2)工业社会(1850-1950年)是指以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等部门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依靠机器大批量生产产品的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工业社会对应的是物理技术,占据的地域较少。例如,欧洲与北美洲、前苏联、日本等国家已经经历过工业社会这一发展阶段。工业社会的工作主要是设计“人对付人造自然的策略”,工业社会人被机器牵着鼻子走,劳动高度紧张,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这一时期,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波及欧美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彻底占领了资本主义世界。“在工业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生产商品,其制约因素往往是资本。”[14]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资本,一国在对外贸易中之所以能取得对别国的比较优势,在于该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设备。

(3)后工业社会(1950年至今)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现在西方社会延长线上的东西,而是在社会、技术组织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原则的一种社会发展阶段。w.e.哈拉尔认为,后工业时代包括两个相继出现的、与社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阶段。这两个阶段是非常独特的,所以每一个阶段又产生一个“服务社会”和一个“知识社会”。[15]

后工业社会的第一个阶段是服务社会,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就是从以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行业为基础。上世纪八十年代,汤姆·斯托尼尔认为,当时美国出现的经济重点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变化与两个世纪前经济重点从农业转向制造业是类似的。[16]丹尼尔·贝尔认为,在后工业社会的“服务社会”阶段:第一,工业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辅助—运输、公用事业、销售等引起非制造业蓝领工人的增加;第二,白领工人在金融、不动产以及保险等行业中增加;第三,由于物质的丰富和收入的增加,人们对耐用消费品(衣着、住房、汽车等)、奢侈品和娱乐消费的不断增长,第三产业部门如饭店、旅馆、汽车服务、旅游、娱乐、运动等开始发展;第四,保健和教育成为人们普遍的要求;第五,人们对社会服务行业的更多要求,导致某些政府部门的增加和发展,等等。与这一阶段对应的主导生产要素是技术和管理,此时的技术主要表现在产品工艺的改进、新产品的研发、标准的制定,等等;同时,随着后工业社会已转变为“人与人之间的博弈”,管理成为一个生产要素,科斯指出:“我们有一个生产要素—管理,它的功能是协调。”[17]但这仅仅是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角度出发的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作为主导生产要素的管理的内涵已大大扩展,既包括企业微观协调管理,也包括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本运作、营销网络组织管理和资源整合,更包括国家政府为打造本国产业竞争优势而进行的宏观管理。

后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是信息社会,人们的活动都与信息的搜集、传递、过滤、使用有关联。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不仅对经济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带来了变化,而且正在越来越深入地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从而使得社会的劳动者的绝大多数从事创造、处理和分配信息的工作。新社会的战略资源是信息,“在信息经济的国家里,发展经济的目标是创造和使用信息,以提高各种生产的效率,并创造新的财富。这时的制约因素是所掌握的知识。”[18]因此,这一阶段的主导生产要素是信息技术或知识。谁拥有信息技术知识并系统化地生产知识,谁就能取得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总之,世界主导生产要素的历史演进规律与世界生产要素序列的发展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将其以图表形式表述如下: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0.

[2]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42.

[3]威廉·配第.配第经济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6.

[4]理查德·坎蒂隆.商业性质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3.

[5]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28.

[6]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1.

[7]贝蒂尔·奥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12-13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7

1.1体育经济学认识分析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4.结语

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需要我们以动态的目光和思想进行观测、思考,挖掘体育经济活动中深层的、隐含的特点和规律,并对其进行科学的总结、分析和研究。将理论研究建立在实践之上,更好的指导实践的进行和发展。这样才能利用研究成果更好的促进体育行业的发展。

产业经济学导论篇8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山西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山西省经济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应有之翼。山西省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能否成功是山西全省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不但要实现山西省煤炭产业的转型发展,还要做到跨越发展,使山西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本文立足于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历史现实,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经济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中寻找相关理论依据,探索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内涵,为山西省煤炭产业完成转型跨越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山西省以老牌资源大省为名片为新中国工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煤炭、电力能源,支撑起新中国能源重工业的脊梁。如今山西省面临煤炭资源开采过快,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局面,传统的以煤炭为主的重工业发展模式受到严重的挑战。山西省迫切需要走出一条产业转型跨越的新道路。“只有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竞争优势,才能赢得未来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国家根据调研情况将山西省确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试验区。经历了煤炭资源的整合山西迎来了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大步迈进“万亿GDP俱乐部”。[1]

山西省煤炭及其配套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课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期在中国特定地城的实践研究,是经济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研究山西省产业转型跨越发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为中国其它地域以及世界范围内具有类似发展瓶颈的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现实的理论参考。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念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经济关系。广泛意义上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几个环节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国民经济学从不考察工人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

化”。[2]要研究经济发展必须从研究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入手。社会的发展包括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形式发展,它们都是不能脱离人而独立发展的,只有统一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个最终目的下才能真正地发展。因此,要促进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就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全面发展理论为山西省煤炭的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他不仅从发展的目的上指明产业发展的归宿,而且从过程上提供了产业发展的具体办法。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我们要从经济、政治、人类本身的协调发展入手,进行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使产业的发展满足经济指标的标求,政治制度的要求及人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满足的要求。这些理论仿佛从杂乱无章的荆棘丛中发现的一条平坦大道。它指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转型跨越是一项极其复杂的问题越是复杂的问题越应该从简单处入手。我们应该牢牢把握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原理及全面发展的理论。首先应该认清山西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以煤炭为依托的重工业产业结构代表了当前山西省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的产业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对社会现实的指导,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经济思想对于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指导

(一)经济思想概述

概括地说,的经济思想涉及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对于生产力来说,更重视生关系的研究。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和社会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各种所有制形式的性质、作用、地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种生产关系内部的分配关系,作过具体的详尽的分析,并据以制订中国共产党对待各种所有制与分配关系的经济政策和阶级关系的政策。强调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所以他优先强调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这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变革经济形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将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另一种是一个经济形态内部的生产关系的调整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建立之后仍把很大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变革生产关系的问题上,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第一分阶段(1921—1949年)是系统地阐述了半开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并向期过渡的学说的阶段;第二阶段(1949—1956年)是提出并系统阐述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过渡的理论,从而使其经济思想理一步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1957—1976年)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道路的阶段,也是其经济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曲折发展的阶段。[3]

(二)经济思想对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启示

“经济思想的显著特点是富国强民和实践性。在经济理论的艰难探索中,无不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放在他的整个经济思想体系的核心地位,他的经济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强国富民。”[4]认为要达到他的经济目标,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经济形态的性质与经济的近代化。他认为在中国达到国富民富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胜利,获得人民民主政权与经济的独立,消灭封建的,帝国主义的和官僚资本的所有制,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表态改造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消来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形态,并逐步实现现代化,达到富国富民的目标。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指导实际工作,这就使他的经济思想事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的经济思想,无论其内容还是其社会功能,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实践性特征是的经济思想的主要优势和长处之一。

经济思想的显著特点为山西省煤炭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很强的借鉴作用。当前山西省的经济陷入了发展瓶颈,单纯的以煤为基的发展方式不仅严重破坏了山西省的生态环境,而且极度消耗山西省的资源能源,长此下去山西省终将因为煤炭资源过渡开发而无法支撑全省的经济运行,产生“无米下锅”的局面。我们要居安思危,及时调整山西的产业结构,优化以煤为基的经济发展方式,建立以“富省强民”为目标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以实践检验为标准,以真理为标准,走一条健康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邓小平论理对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指导

(一)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理论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通俗地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邓小平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二) 邓小平理论对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启示

依据邓小平理论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山西省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丰富的矿产储量,位于中原中部的便利地缘优势,早在中国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中央就确定把山西省建设成中国的重工业区。在这期间,山西省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基本建设。“一五”期间,山西省新建、改建和恢复国有工矿企业546个,其中新建169个,改建366个,恢复11个。5年内,全省全部完工投产的建设项目有336个,其中限额以上的有20个,部分完工投入生产的有138个,其中限额以上的有19个。[6]在邓小平理论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的指导下,山西省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煤炭工业、电力工业等大工业建设。山西省的高速发展,为新中国创造了数几亿计的GDP,连续多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高速发展在邓小平时期下是有其积极历史意义的,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也确立了山西省在全国各省份中能源大省的地位。

四、科学发展观对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标准表述。在2003年7月28日,由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科学发展观是山西省产业转型跨越的重要理论来源

随着世界经济脚步的放缓,山西省面临着资源逐步枯竭的境遇。全省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后续发展动能不足。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战略思想为山西省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最直接、最生动、最现实的理论依据。

首先,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也是一个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动能。任何时候谈发展都不为过时,山西省产业的转型跨越发展首先是思想观念上的发展。我们要从认识上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煤吃煤的固有发展观念,改革过去盲目追求GDP增长的绩效观念。努力向成功典范学经验,向先进科技要动力,向产业转型要效益。其次,发展是循环产业的发展,把循环经济作为发行提升传统产业的重要手段。推进传统产业在煤炭、电力、冶金等重点产业的循环发展。大力引进新技术,创立新项目,深化传统产业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努力探索拉长传统产业链的后续产业,合理配置资源使用比例,深挖三废回收再利用价值。努力做到以更低的生产成本换取更高的产业利润,以更少的资源能耗收取更多生产效益,以更轻的环境破坏赢得更持久的生存空间。再次,发展是政策、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山西省应该形成有效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大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明晰工作推进中的监督审核责任,使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形成步调一致的合力。排除政策措施不到位对产业转型发展的影响,最大程度地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山西省煤炭及其配套产业转型跨越发展本身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一次实践性的阐释。转型是手段,跨越是目的,转型是为了更好地跨越,跨越是转型的最终归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统一在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个大概念中。在新时期,山西省应该秉承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明确以转型跨越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立足本省实际,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带动吹响山西工业突围,转型升级的集结号”[7]

结语: 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顺利进行需要细致耐心的捉摸探索,需要大刀阔斧的社会实践,也需要理论上的支持引导。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痕迹,虽然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和社会发展理论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但这并不妨碍其对于百年之后的山西省经济转型进行理论指导,更何况与其一脉相承的经济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科学发展观是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直接理论来源。转型体现了生产关系能够进步、必需进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以人为本;跨越体现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既要平稳有序,使发展的速度能够控制在社会承受的范围之内,又要有长足的发展,有本质的转变,真正体现出发展的效果,让群众享受发展的成果。归根到底,研究山西省煤炭产业转型跨越发展的理论依据是一次唯物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盛宴。

[参考文献]

[1]持稳求进以好求快—新山西新跨越新成就纵横谈(一)[J].山西日报,2012年4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81年历史考证版[M]第4部分第2卷第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3]任立新.的经济思想[J]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4]任立新.的经济思想[J]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

[5]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第31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

[6]李遇.为理想而战—红色山西:我们是先锋 也是先驱[J].山西晚报,2011年07月01日。

[7]胡晶晶.新起点新希望—山西以示范基地为龙头推进工业新型化[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09年3月。

上一篇:通货膨胀率的含义范文 下一篇:分子生物学概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