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0:30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1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意识;艺术感知;认知逻辑;视觉思维

视觉传达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是依靠视觉传达设计来完成的,好的设计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加深人们对事物的了解,可以说视觉传达设计是将人们的审美融入到生活当中去,从而使得人们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获得提高。

一、信息设计意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跨越式的发展,使视觉传达设计也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这一时期,信息设计的理念被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当中,其主要的实现方式是通过数字通信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将信息设计融入到视觉设计传达当中,使得视觉传达设计变得更为贴近生活,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商业的信息传达要求,也更为人性化。具体来说,就是将信息设计融入到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受,确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因此,培养学生们的信息设计意识,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将信息以更好的形态呈现给受众,让学生意识到,设计在传递给受众的过程中,超高的审美感知力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更有助于信息的良好的传递与沟通。

二、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缺失带来的问题

从目前的视觉传达专业的课程来看,几乎所有的专业课程都是需要艺术感知的,其目的是更为注重设计,这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中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作为受众,除了对设计上艺术感知的追求之外,还有对于认知需求的内在逻辑,除了要带来艺术上的完美观感之外,还应该保证作品本身功能的顺利实施。视觉传达设计要始终坚持艺术上的形式服从于功能的原则,其目标是引导受众找寻自己所需要的目标与需求的方式。当前,艺术传达设计专业课程往往追求和实现各种视觉效果,把学生的创作作为培养的唯一的方针,无可置喙的是,这样的培养方案无疑更为接近艺术课程。但是,设计的本身的宗旨就是为了大众服务的,因此,信息设计意识的培养是建立在其本身的罗辑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和传统的艺术教育思想所不同的,视觉传达设计不仅仅是设计在视觉上的一种表现形式,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信息的逻辑化的引导以及视觉的可视化展示。视觉传达设计的对象本身就是作为信息载体的,无论是其图形、文字、颜色、形状。平面设计的对象不再拘泥于设计与性能,文字的设计与安排,而是对于更大信息量的设计整合与展示。高速的经济发展乃至于进入信息爆炸的社会后,人们所面临的需求不再是传输何种信息,而是在信息爆炸的情势下,受众的需求被有序高效的利用,这不单只包括图形图标,多层文本,图标,颜色和其它视觉对象,也包含所呈现信息顺序以及其他隐形设计的表现逻辑。由于人们对于理论直观的了解,人在完成某一心理需求所需要的视觉活动能够帮助人们组织信息。

三、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中信息设计意识培养的策略

1、视觉传达设计与信息设计之间的关系

相较之于在视觉传达设计方面,视觉传达设计之中的信息是作为参考被提供的,也就是说,核心视觉传达设计的核心在于,视觉传达不仅仅是作为视觉领域来传达艺术设计的,也是一种商业应用的美学原则。此前,视觉传达设计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感知的艺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本质上,视觉传达的目的主要是传达信息,信息传递给视觉设计,视觉设计到产品对象的受众。有目的的传达信息,使之变成视觉作品传递给受众,在这一过程中,引入信息设计意识可以提高信息的传输质量。在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视觉传达的过程中,在视觉设计领域有意识的将信息有序的显示,是提高整个设计作品信息的有力效用。

2、罗辑思维能力的养成

艺术设计是基于创新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实践结果,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艺术创作是一个重要的受众认知方式的设计顺序。设计行业本身的特点是艺术,艺术观念是每个设计专业学生必须培养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视觉传达设计是一个典型的艺术交叉学科,与传统的艺术相比,视觉传达设计术是一种应用艺术设计,这不可避免的与社会生产、制造等传统产业密切相关,这是艺术渗透人们的生活的表现。在传统视觉传达设计在教学专业课程,往往过于强调艺术感知,在设计信息量小的行业中这不影响受众,但给视觉设计的表现,教育等等如此大的信息对象的设计,往往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逻辑设计中认知规则,是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仅仅是停留排版,插图,风格设计这些方面,应该是对主体对象做专门的研究,对对象本身的显示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

3、交互分析行为对视觉传达设计的介入

如何在新的视觉传达设计载体上的视觉信息更好的展示和传递是作为交互设计的视觉传达设计在扩展到新媒体后所面临的新问题。互动新媒体的魅力在于受众的单向接受信息已经不适应传统的媒体平台,但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一部分。相邻学科专业知识,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研究如何应用到视觉交互设计方面的设计,它是由交叉的特色专业的艺术学科所决定的。信息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它加强了视觉传达设计的目标的理论指导作用和目标决策过程。设计艺术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艺术设计的信息是其认知逻辑的基础上,基于人类视觉信息组织的认知和培养艺术设计的展示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逻辑推理来满足观众的审美体验的需求的双重功能。

作者:尚冬华 单位: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启新.视觉传达的非视觉元素,艺术探索[J].广西艺术学院出版社.

[2]王君洁.在新媒体艺术设计冲击下的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设计(理论)[J].北京,艺术与设计出版.2011(9).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2

[关键词]视觉传达;视觉经验;视觉心理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7)02-0049-04

在现代设计中,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功能是调动所有平面的因素,达到视觉传达准确的目的,同时给观众以视觉心理满足。当今,视觉传达的方式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发达,设计师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受众群体的视觉心理,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接受者不是机械的、被动的受纳器,而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的内驱力的主体,只有在充分理解和掌握有关视觉心理的知识之后,才能更好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各种现代制作技术的优势。其中,观者的视觉经验对视觉信息的准确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者应根据观者的视觉经验充分调动观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使其“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设计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之中,让观者通过欣赏与设计者的审美体验相沟通,以此来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

一、视知觉与视觉经验

视知觉有时会受到视觉生理机能和生活文化经验积淀的同时作用。人的感觉并非先天固有的功能,没有体验过的东西可能无法感受到,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又有可能使某种感觉功能格外发达。视觉所感受到的不仅是眼前所见的信息,过去积累的信息也会参与影响。而且,由于生活环境、视觉经验、生活体验及专业知识的不同,对同一形式的认知会出现差异,这种差异来自生活和社会,与先天的个性差异有所不同。正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指出:“眼前所得到的经验,从来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从一个人毕生所获取的无数经验当中发展出来的最新经验。因此,新的经验图式,总是与过去所知觉到的各种形状的记忆痕迹相联系。”

1.生理机能上的视觉体验

英国著名的视觉心理学家格利高里告诉我们:“对物体的视觉包含了许多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超出了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对物体的认识。这种经验不限于视觉,可能还包括其他感觉。例如触觉、味觉、嗅觉,或者还有温度觉和痛觉。”由于生活经验的参与,视知觉还具有一种能动作用,“知觉不是简单的被刺激模式觉得的,而是对有效的资料能动地寻找最好的解释”。我们能从倒立的金字塔形上“看出”不稳定感,是来自对实物的印象。我们有了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滑落的生活经验,才能在看斜线时感觉到动感。在色彩构成中,白色分量“轻”,黑色分量“重”,红色使人兴奋、刺激,蓝色给人以沉静感,这些感觉同生活中对实物的感受经验也是大致吻合的。再如,我们能从以频闪式样制造的霓虹灯广告牌上看到字母、图案、花边等不停地移动,但实际上仅仅是灯光的时亮时灭,它们自身并没有运动。由于灯光迅速地相继在相距不太远的位置上出现时,会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产生某种生理短路,神经兴奋就从一个点迅速传向另一个点,与这样一个生理过程相对应的心理经验就是我们看到的同一个光点的位移。正如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说:“我们在不动的式样中感受到的‘运动’,就是大脑在对知觉刺激进行组织时激起的生理活动的心理对应物。这种运动性质就是视觉经验的性质,或者说,它与视觉经验密不可分……事实上,一切视觉现实都是视觉的活动造成的。只有视觉的活动,才能赋予视觉对象以表现性,也只有具有表现性的视觉对象,才可能成为艺术创造的媒介。”

因此,在视知觉的能动反应中,有着生理机能基础,虽有智性的成分,但又不同于理性判断。由于感知与经验上的相通,这种“所看”与“所知”同时发生感觉,密不可分。

2.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

(1)个人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人的感觉能力一部分是先天的功能,也有一部分来自生活的体验和积累。不同的阅历和体验会导致感觉上的差异,专业素质的差别也会影响艺术感受。

人们在观看理解物体时,并不满足于把看到的东西“组织”成一种视觉意象,还要进一步把这个直接看到的形象与另一个形象联系起来。由于很多视象都是模棱两可的,可以按照各种不同的结构式样对其加以组织,所以在生活中就会出现有趣的现象:专家和外行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不同的专家从中看到的东西也不相同。例如,美术中的三维空间感来源于生活与专业训练,没有受过美术专业训练的人,不可能在石膏像上看出诸多的“素描关系”。对于红色,观者会联想到革命或恐怖暴力,还有喜庆,这都取决于观者的阅历与体验。“只要头脑中预先形成了所观察目标的意象,不管在多么复杂变换的形状中,都能够将这些意象认出来,知觉对象能从以往的视觉经验中得到填充或补足。”

同样的道理,设计中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也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有所感悟,对于同一设计作品,感受会有简单与丰富之分,体会也会有高下之别。一个人的现时观察,总会受到以往所见、所闻、所知的影响,积累越多,感受就越丰富。这种潜在的经验图式对观察的影响,在设计活动中同样无时、无处不在。熟悉几何抽象画家蒙德里安绘画的观者一眼就能从服装设计大师依夫・圣・洛朗设计的时装中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而不了解蒙德里安画风的观者则可能只是将它看成大格子式样。

过去的视知觉经验和知识修养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观察面前的对象,也可以妨碍正确地观察,这取决于观者视知觉经验和知识修养的正确程度及水平高低,还有他们与观察对象的关系如何。

(2)集体文化经验的视觉体验。在人的视觉心理中具备一种推论倾向,可以使不连贯的、有缺口的图形尽可能在视觉心理上得到弥补,格式塔心理学家称之为视知觉的“完结效应”。能否在视觉的“完结效应”中正确地“填补空白”是与观者的阅历、感悟、想象有关系的。大量事实表明,对色彩、形状的把握能力会随着观看者所在的物种、文化集团和受训练的不同而不同。这就是说,一个集团能理解的,另一个集团的成员就可能无法理解、把握、比较和记住它们。观者对对象越熟悉,填补的空白就越准确。正如贡布里希所说:“由于我们是生活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我们见到的事物总是与我们的预期相符,所以视觉的节省也就越来越增加了。”对此,社会学家BenedictAnderson也提出了“想象的共同体”这一概念,他认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源自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类对身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集体想象。系统的印刷语言、普及的新媒介(主要是报纸)以及共同的“受难经验”,乃促成“想象共同体”的要素。不经意间,我们的脑海中早已先入为主地为 许多未曾谋面的事物定了性,想当然地认为它理应如此。这样一种知觉,其直感性是非常强的,它不是在一件物体和它的用处之间作某种联想,也不是对于某种东西的实际用途的理解,而是对一件因未经实际使用而看不到其功能的物体在视知觉中的直接“补足”或“完结”。

在视觉传达中,任何一种图形或符号的意义都会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博厄斯在其《原始艺术》中提到:不同部落的美洲印地安人所赋予的某些基本图案的各种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纹样的意义作出不同的解释,这种不同的解释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纹样,使纹样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例如,中国古人素来喜欢莲花,它象征着高洁,出污泥而不染,尤其深得中国文人的喜爱。在佛教传入中国后,莲花更成了清净、圣洁、吉祥的象征,成为吉祥纹样“暗八宝”之一,各种艺术品中到处可以看到莲花的图案,与佛教有关的建筑和建筑物的柱、柱础、砖、瓦等也都有用莲花作纹饰的。而在日本,莲花的意义却大相径庭,它是祭奠的象征。

基于这一点,设计师应充分考虑到观者所属集团的文化背景,在设计内容和对象的选择上应具有针对性,否则将导致观者视觉经验的认识混乱。

二、视觉经验与视觉传达对象

好的设计作品需要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有从视觉主体方面了解人的视觉功能、研究感知过程的真实状态;所谓知彼,就是从视觉的对象方面认识形式的相对关系。

对设计而言,不仅仅是解决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有效的信息。传播有效、准确、可靠的信息是设计信息传播的首要法则,它是设计成功的重要保证。传播的对象是人和人群结构而成的受众群体。设计元素是否能引起观者视觉经验的共鸣,取决于刺激物的结构所拥有的力量与它唤起的有关记忆痕迹的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视觉传达中,设计是以单一的或连续的作品形式与受众进行对话,如何选择对话的焦点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观众通过与设计作品的接触(视感、听感、动感等途径),接受某种信息,随即他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以社会公众的标准、以生活本身作参照来检验这信息,从而对它作出准确与否、可靠与否的判断,决定是否接受该设计信息,并且以自己的态度影响身边的人们对该设计信息的态度。因而,将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表现置于特定文化背景中来感染受众的精神世界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可以将东西方文化做一个比较。由于地域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所以东西方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不同的心理结构与审美心理,这种差异在视觉传达设计中有突出的表现。

例如:中国人有对万物祈福的心理,并由此形成了特有的吉祥文化,希望事物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标志设计中有吉祥的寓意就容易被受众接受。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设计(见图?)就是针对人们吉祥如意的心理期待,标志中的“中国红”是蕴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情结的颜色,无形中又增加了企业形象的亲和力,进一步拉近了与观者的距离。联通标志还采用中国古代盘长纹样的“同心结”图案,造型中的四个方形有四通八达、事事如意之意;六个圆形有路路相通、处处顺畅之意;标志中的十个空穴则有圆圆满满、十全十美之意。总之,无论从对称性还是偶数的讲究来说,该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民族流传已久的吉祥气息。

正是基于对中国吉祥文化的认同,我们才拥有了许多喜闻乐见的、充满吉祥意味的晶牌名称,如恒源祥、金利来、金六福、万利达、永乐、旺旺、福满多等。同样,外国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也要入乡随俗,进行语言文字的文化适应,品牌的翻译要符合中国人的心理,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喜来登、吉百利、都乐等正是注意了这一点。当然,中国的吉祥用语包含着特定的民族文化内涵,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华人圈内是老少皆知的,不需做过多的解释大家都心领神会。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们却因为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对事物的联想就会有很大差异,因此中国的某些吉祥物在一些西方国家就会引起误读。如白象、金龙、孔雀、喜鹊等品牌在国外就缺乏认同基础,这是由于白象在英美国家被视为中看不中用的东西,龙在西方许多国家被视为恶魔与灾难的化身,孔雀在英、德、法等国被视为淫祸之鸟,喜鹊在英语里是指爱唠叨、饶舌的人,所以凡是出口商品用象、龙、孔雀、喜鹊等作为商标名称的都要音译或做其他处理,从而避免引起观者的误解与反感。

相同的视觉符号放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它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只有当知道在特定文化背景或特定阶段里使用的普通平凡的习俗化的程式时,人们才能把视觉符号的信息译释出来。如十字图形,在宗教中象征着上帝,在医疗中表示看护和更深层次的人类救护之爱,在数字中则理解为数据运用的加号。因此,设计者在为国际流通的商品设计时,要注意各地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差异性,切忌把本国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强加给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以免造成沟通障碍。

在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下,民族化、地域化的图形语言是人们了解和熟悉的,不需要任何解释,便于直接解读。设计师可用一种同构的思维方式,将图形语言折射到另一种与其有着某种联系的相通之处的事物上,并造成一种心理暗示,引导人们去联想、想象。心理预设因素显示,人的理解活动发生之前,存在某种根据生活经验而形成的心理期待,它事先设定了理解对象的应有面貌,这种心理定势常常在审视符号时将理解重心导向理解者本人所期待的方向。如,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观者,能很容易地从图2中领悟出书法、太极、砚台、篆刻、碑拓、章法之间的玄妙。

当然,视觉传达设计在体现民族化、地域化的同时,还应利用传统的、地域的图形语言优势来表现现代的精神观念,用解构的民族化图形与现代设计思想相结合,创造一种既有传统文化元素又具现代意识的形象,以独特的个性参与世界文化的发展。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而弥满禅机。在作品中我们时时发现设计家对简约空灵的水墨语言精妙的阐释,还不时可见中国传统文人智慧与现代商业文明的和谐对话。如图3,设计中既有水墨、笛子等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视觉元素,又有西方设计的构成形式,简洁而意味深长。

综上所述,如果一幅画、一个图形、一种抽象的形式可以唤起观赏者丰富的审美感受,那是视觉“调动”了观者以往的生活体验和视觉经验并由专业知识参与的结果。因此,设计作品要想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设计者必须与观赏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以观者的共有经验为根据,充分考虑到观赏者视觉心理的能动反应,与观赏者一道,把与传达信息有关的知、情、意等心理联系起来并统一到“一种经验”中,从而形成互动。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3

视觉是人类获取外部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视觉传达原理与方法在商业化进程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与发展。视觉传达设计所实现的是各种视觉元素的整合、沟通,在这一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符号,还有创作者的思想。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视觉传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解决的建议。

关键词:

视觉传达;教学现状;革新

一、我国视觉传达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认识存在偏差由于视觉传达在行业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并形成了相应的商业宣传文化,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中引入的商业文化符号比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视觉传达的实用价值,但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一些高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出发点存在偏差,往往造成学生对视觉传达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过度倾向于商业因素,从而造成对视觉传达整体的把握不够。

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轨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但社会需要的是兼具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实践教学应当成为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需求面前,实践教学的地位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视觉传达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并不多,在已经开设实践教学内容的高校中,实践教学项目也大多围绕着比赛、虚拟项目进行,真正结合社会需求的实践项目少之又少。只有将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实际项目引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才能确保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才能真正为社会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专业型人才。

3.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还面临着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队伍年轻化,教学经验不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建立历史不长,其教师大多较为年轻。年轻化的教师队伍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活力,但是也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开展教学工作。第二,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不足,这是与教师队伍年轻化相对应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社会工作时间不长,实际进行视觉传达设计的时间也不长,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足够的敏锐性。

二、视觉传达设计实践教学改进方法

1.专业实验室建设专业的视觉传达实验室应该将从图像捕获到宣传性输出的整个流程都囊括进去,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更有助于学生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认识与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学校要改变教育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实践素养的培养,从制度和财务上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有力保障,严格规范实验室管理制度,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从而使实验室硬件设备得到良好维护,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以固定的设计比赛来加强实战训练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决定一门课程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创造力方面,参与竞赛评比无疑是一项很好的举措。设计比赛可以开阔师生的视野,在比赛中学习,在学习中比赛,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自学,提高设计能力。因此,高校的艺术设计教育要在这方面给予政策、经费的支持和鼓励,建立持久有效的激励机制,组建一支水平过硬的专业教师团队。

3.探究设计性课题的开展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既要重视理论知识,又要重视实践技能,可以采取设计课题的方式进行实践,即在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教师结合行业发展和典型案例设计课题作业。要完成这个课题作业,学生必须完成相关的社会考察、调研、讨论、实验室操作、课题研究等一系列步骤,锻炼分析、创造、设计能力,还包括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探索出一条从问题的提出、展开,到方案的寻找、优化,再到最终解决的有效途径,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三、结语

视觉传达是现代传媒与商业推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下,视觉传达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传播手段。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增加实践演练的教学内容,在硬件设备与资金方面予以充分保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红玉.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探究.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

[2]张学忠.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理性价值和意义.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4).

[3]徐华颖.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与“工作室模式”.文艺争鸣,2011(6).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4

【关键词】视觉传达;传者

一、设计师的任务

设计师的任务和视觉传达的任务密不可分,不同的视觉传达任务,设计师的设计任务也不相同。从整个视觉传达传播的信息来看,设计师都要面临一样的任务,那就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从反馈中再进行第二次加工处理三个步骤。

(一)收集信息。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收集信息,只有收集好的信息才能进行好的加工。信息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所以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这就要求设计师从大量的信息中进行甄别,进而选择对自己设计有用的信息,这样进行下一步设计,设计好作品,才能进行传播活动。当然,在收集信息的时候,设计师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及有用性,还有注意信息的全面性。信息的收集活动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活动,收集信息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设计师付出艰辛的劳动。

(二)加工信息。设计师收集到的信息是分散、繁杂的。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适合传播,设计师必须对这些最初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制作。设计师从其中选出最重要的信息加工后传播给受众,达到传播的目的。对信息的加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内容。在形式方面,设计师从传播的目标来看,要对信息进行舍弃,舍弃那些对设计作品意义不大的内容,保留那些对传播有益的信息;从内容来说,设计师要对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使得信息条理化和系统化。概括地说,设计师具有传播信息的决定权。该传播的没传播和不改传播的传播了,这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设计师的责任也是巨大的。所以,设计师对信息的甄别和加工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设计师在传播信息的时候也要受原有信息的约束,不是完全脱离原信息的范围。传播的信息还得受到社会的道德约束。

(三)处理反馈信息。传播的终端是受众。但是信息到达受众那里,不是意味着传播的结束,还有信息的反馈。同样,设计师视觉传达作品不是到受众就终结,还得从受众得到反馈信息,如果一个设计师不注重反馈的意见,就不会清楚自己的信息是否符合受众的兴趣和爱好,就达不到传播的目的。对传播的信息进行反馈收集,设计师才会了解受众兴趣点,收集反馈信息才会让设计师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收集反馈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设计师的视觉传达作品在传播完成后得到的反馈信息;二是在进行传播活动前对受众的兴趣、习惯、愿望的调查,根据结果制定出传播的策略。

二、影响设计师的因素

设计师在进行视觉设计的时候,表面看是个人的行为,是设计师的独立活动,但是这个活动其实受到了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这些社会因素包括设计师的个人素养、媒介组织等,与设计师所处的周围环境息息相关,这些环境因素造成设计师在进行视觉传达设计时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影响设计师的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

(一)政治和法律的因素。设计师所处的就是一个政治环境,没有脱离政治的真空环境,社会中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舆论都会对设计师的思想行为产生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进而反映到设计师的视觉传达作品中,设计师的意识也是具有意识形态的,设计师设计作品必然受到政治环境的影响。

(二)文化因素。文化是人类生活和民族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社会意识形态。设计师不可能在脱离意识形态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设计师在进行创作设计的时候,要以社会所认可的社会道德标准和社会法律为准绳,在社会认可和规定的范围进行创作,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营造视觉传播气氛,同时应该注意过滤、加工与视觉传播相关的新现象、新事物等新信息。

(三)设计师自身的因素。设计师的个人因素在设计作品中也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设计师个人所受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对设计师的作品和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设计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传播价值。

(四)受众的因素。设计的最终归属地在于得到更多的受众认可,在受众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自己需求的信息,设计师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信息传达。为得到更好的传播,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之前,就要做好调查,为设计作品做好准备,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行为等基本信息,从而有的放矢,才会创作出受众接受的作品,达到双赢的结果。

在整个视觉传达的传播过程中,设计师的作用不可小视,由于主观能动性的因素很大,所以,一个好的视觉设计作品首要的因素在设计师。这就要求设计师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了解受众的喜好,还要掌握传播技术,进而才会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5

1.公共空间的信息

人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即为空间信息传达和接收的过程。空间信息传达是空间应用特有的视觉语言,向身处其中的人表达信息的过程,其本质是以人的视觉来传达符合人的认知和体验规律的空间样态和信息符号。这种视觉信息可分为功能信息和文化信息。“功能信息”属于“显性信息”,是在人们需要确认方位、寻找目标时所需要借助的一切空间中可以通过视觉认知的信息介质,比如建筑体形态、外观装饰、标识广告牌等功能性信息;而“文化信息”属于“隐性信息”,是相对内在的,属于一个特定空间的信息品质,它负责提升空间的文化意义,需要通过深层认知和体验才能获取。这说明,如果一个城市由于环境构造的多方因素,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而减少提供公共的空间所场,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缺失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重要媒介。

2.公共空间的信息可视化

依据信息传播的理论,在空间中传播信息是通过人的认知与体验的视觉化过程来完成的。认知(cognition)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词义为“gettingtoknow”,指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包括感知、表象、记忆、思维等,而思维是它的核心。人对空间的认知,就是将视觉感官收集的信息输入到脑中,经过编码、加工、储存、转化和再输出的表现过程。而所谓的体验,即是用心去感受信息、沟通情感,实现文化的传递。空间体验不仅是指人的感觉刺激,而是针对特定的空间信息,如主题书店、概念商店、娱乐园等具有特指信息承载与传播的公共空间。当然,认知与体验在人的意识状态上有主动与被动的区分,但在空间的信息传达中,二者又不是单独进行的。良好的空间认知会帮助人们深入体验,而深入空间体验也给人的认知贡献完整的宽度和强度。二者相互依存和推动,为人在空间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提供条件。因此,公共空间信息的可视化,可分为感知空间、认知空间和符号空间。而不同的空间表现形式,具有不同的空间认知方式,分为空间特征感知、空间对象认知、空间格局建立三个层次。其中空间特征和空间对象则是空间认知模式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3.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

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首先有相对应的环境空间结构和视觉空间载体。环境空间结构,包括营利性组织(如城市建筑空间)和非营利性组织(自然景观空间),视觉空间载体包括有形的(如建筑装饰立面、环境装饰墙面、特定空间识别平面等)和无形的(如空间载体的功能性、文化性信息等)。这种系统的内容是需要预期做出分析和策划,并通过公共空间的表达方式来完成的。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公众的行为内容和方式已经被“符号化”,或者说被“品牌化”。因此,公共空间信息传达的视觉形象表现,不仅是一个学术或者商业的概念,在今天已作为一种消费印象和欣赏偏好,涉及领域非常广泛。比如选择哪个城市建筑、哪家企业环境、哪所商业空间或者哪所学校环境,实际上就是选择一种空间功能的形态和文化意义的载体。“公共空间信息形象”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是说这形象是原空间所没有的而被拓展而来的。无论是商业的还是企业的空间,它们的独特性与现代“空间”的性质是一致的,这就是“以人为本”的概念在一定空间中的视觉化。它们传播的目标性也是与信息视觉传达的目的性一致的。这是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根本性和立足点。

二、公共空间与文化形象

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是由于空间形象本身的信息给公众的第一印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众二次走入空间的可能性,驱使内部形象的信息赋予公众互动流连而产生文化审美的交流特征,告诉人们这儿是什么,让人了解并产生记忆。因此,公共空间的信息功能格局决定着不同形象的表达。

1.公共空间的信息格局

(1)空间外观的信息格局。

公共空间环境往往错综复杂,一个规模庞大的公共空间,外观形态的载体包括建筑外观、引导地标、文化墙等设施的集合形象,有一种大容量、多信息的传播格局,体现人与社会交流的信息传播方式。一般情况下,人们通过这些外观区域的识别,来确定基本的活动方式和产生认知的意义。如法国巴黎的阿拉伯世界文化中心是一栋“绝对现代”的建筑,它的建造使用了最前卫的营造技术、结构和釉料立面,铝材装饰覆盖的结构局部,突出传统阿拉伯建筑的原型成份,建筑外观则用类似照相机光圈易变的控光装置变换一系列阿拉伯文化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使人能够对其做出清晰的认知。

(2)室内空间的信息格局。

公共室内空间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核心区域,因此内部空间的信息配置非常重要。一般而言,公共室内空间的信息种类,需要按照空间的区域划分,根据不同的人的行为方式来设置不同的信息载体,而信息可视化的形象设计就是立足于人与环境交流的视觉形态创制的。

(3)个体空间的信息格局。

如同商业公共空间主要划分为大型超市、大型电影城、品牌零售店等空间业态一样,个体的信息传达方式是通过个体形象的设置,将人引入不同的功能区域,吸纳消费者聚集活动,并通过垂直路线(自动扶梯、楼梯)连接次级功能空间以及辅助空间,使信息形象的组织让人产生文化好感和记忆来提高消费的持续力。因此,个体公共空间的信息格局呈现出视觉传达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也体现出人与事物交流信息的个性化视觉语言的创新。

2.公共空间的信息形象

信息形象,广义上就是信息的视觉形象,包含着信息理念的视觉转换和传播价值的视觉形式和符号。信息形象的认知关键是“信息的形象”,有别于“任意的形象”,是一种特指信息的形象表现。信息所指是与人视觉相关联的形象、符号、色彩和立体的肌理形态以及光构成的运动形态等。在今天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公共空间的信息形象包括建筑空间视觉立面形象、公共环境中的装饰形象和特定空间的识别形象等。由于公共空间的信息传达具有高度的视觉性和文化性,当人们对其信息视觉形象发生联想时,形象内在的信息意义和视觉品质受特定空间形态的识别引导,就会产生特定意义的联想和记忆,从而构成公共空间视觉形象的信息传播效应。在此意义上,公共空间的视觉形象传达也就是信息形象的传达。对建筑空间而言,除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实体形态外,建筑内外的立面装饰形象,不仅是附加和延伸意义的空间信息形象,更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视觉艺术产品,即是对特定空间形象注入消费功能与观赏品质的理念,形成创意空间的信息形象设计,达成与观者在空间导视中的信息沟通和审美。如建筑的外部立面形象设计、公共环境的景观形象设计、企业文化的装饰形象墙设计等。因此,公共空间信息形象,包含着视觉信息与文化意义同构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文化的视觉形象。

3.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

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是公共环境中公众想要看到并感受得到的形象,是人们对空间信息形象的文化认知和评价。文化形象是公众在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对某一文化意义的看法,具有影响公众生活经验的倾向。因而是公众直接透过空间形象本身,了解其意义信息所拓展的文化和价值所在。公共空间的文化信息形象设计必须按照确定的文化理念,来进行一系列的形象构成、包装和推广的创造过程,也就是通过塑造一个特定空间拓展形象的方法与途径,形成新的生活空间的设计过程。这说明,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是体现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空间之间的视觉信息交流,并通过空间媒介将文化信息传达给受众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要完成简单的视觉信息传递,而且要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感染和满足,实现视觉的文化信息沟通。因而文化形象的信息元素就必须表意清晰,具有很强的可观性与可读性,才有可能为受众理解和接受,并积极地对其做出回应,实现文化信息的互动理解和交流传播。如荷兰埃德的“维曼印刷”是一座艺术印刷企业的大厦。建筑立面的底座呈深色,立面是白色玻璃体,与之形成强烈的反差,就像是公路边上一个巨型广告牌,建筑立面装饰是荷兰诗人施博尔(K.Schipper)的诗“Maskerade”。

三、公共空间的形象设计

公共空间信息是依据视觉形象来传达,而传达是由一个信息系统向另一个视觉形象系统的意义传递,从设计学的意义上讲,传达就是一种设计。理解这一点,会使设计思考更加清晰。公共空间的视觉形象设计,是用以呈现公共事物的标识及其相对应的形态、符号、色彩和综合材料的形象设计,是显示其个性并与其他形象区分开来的视觉识别样式。任何空间的视觉形象,之所以成为信息的形象载体能够被记忆和区分,首先因为它是原空间中不存在,要通过设计而成为具有独特识别的符号形态,以整合和强化人们对一个或多个特殊信息予以认同。当人感知到某种空间拓展的形象符号时,就会产生相关的“意义联想”。而认知程度的不同,所产生的意义联想也就不同。因此,公共空间的形象设计实质上是由各种信息传播的空间格局决定设计的成败。设计的思考必须是同时把空间属性、文化信息与受众意象三方面具有个性的要求联系起来,使设计行为成为设计师、设计物和受众互为沟通信息的视觉形式,才能使设计与受众达成“通而会心,感而知意”的审美体验。有三种对应性设计的方式:

1.公共空间形象的识别性。

在公共空间中要完成一系列活动,首要解决的是空间形态的认知特征。一个没有“可识别性”的形象,无论怎样的形态都无法赢得公众的青睐,原因在于公众没法在不同空间形态中寻找识别出具有文化意义吸引力的形象来。从公共空间的整体形态来看,是否能够最大程度留住人,很大程度要归功于文化形象的识别作用。公众能够在空间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才能带动更多、更持久的消费行为。识别信息的文化形象,既包括城市建筑外观形象,也包括环境景观、公共场所的识别形象等,都是通过不同的文化识别形象来构成人们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如法国的蓬皮杜艺术馆。

2.公共空间信息的体验性。

体验信息与识别信息的区别,在于形象传达作用于更深层次的认知。体验信息在公共空间的传播作用主要体现在不同空间的区划,因而所转换的视觉形象也是不同的。尤其在大型的公共空间中,不同文化信息的传达,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化形象的建构,是否促进人群在空间中获取深层次的体验经历,并记忆空间所传达的理念意义。如在商业公共空间中,对品牌体验的空间信息理解,就是将二维的品牌演绎为立体文化活动的认读,通过某一特定的名称与概念来营销商品和服务,借助人们对其个性生活方式、素养和兴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来体验品牌信息的定位特征和个性,由此完成商业的营销目的。

3.公共过渡空间的象征性。

基于公共空间信息传播的作用,将过渡空间,即承接空间的形象设计特征归纳为过渡空间的象征性形象表达。当人们需要从一种状态向另外一种状态转换时,过渡信息作用于人们转换需求的表达,形成象征性的形象样式,为下一个状态的发生提供时间和信息传达的停留和预言,针对的是人在空间中的信息接受度。而过渡象征性形象表现出两种形象语言:一是作为空间过渡的“连接形象”,连接空间的内部与外部、动态与静态、私密与公共,从而实现公共空间信息传达的连续性,避免不同性质的空间信息之间在形象塑造上的相互矛盾;二是作为心理过渡的“告知形象”,告知人们接下来另一种空间的体验感受,这在很大程度上就确定了过渡空间形象表达的象征性特质。如世界博览会场馆中具有鲜明民族告知形象的中国馆。这样的对应性设计形式,能使形象设计的思考脉络更加明晰,而不同的设计形式根据其特点、性质和目标,所表现出的创意重点不尽相同。这就说明在公共空间的文化形象设计,必须要针对特定信息概念与视觉表现语言的对应关系,针对不同的信息诉求和受众心理的接受度来进行设计,这应是设计创新的关键所在。

四、结语

随着城市空间的扩张、人口的增加、民族的多元变化,公共空间环境已经越来越呈现丰富多彩、寓意广博的视觉形象。因而公共空间的信息传播与文化形象设计,就是为公众建立清晰的认知和体验的生活行为,让人在社会迅速发展中能动地使用空间,扩展生活体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从而产生清晰愉悦的国家、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6

关键词:设计艺术;平面设计;触觉设计;信息传递;肌理;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Tactile Sense Study in Graphic Design

GENG Ling-yan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Nanjing University of Forestr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20世纪后半期,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以印刷品为主要形式的平面设计遭受了来自新媒介、新载体的严重冲击,当代平面设计无论是在信息传递方式、设计手法,还是工艺技术、审美趣味等诸多方面均发生着显著改变。传统观点往往认为平面设计等于视觉设计,在平面设计领域中,众多平面设计大师在其设计工作过程中展现的设计状态,佐证了平面设计师面对的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二维平面,平面设计作品也不能再仅仅以追求漂亮的视觉形式效应作为创作目的,还应该考虑如何将其作品打造成一个能被整体视知觉感知的新产品,其中触觉设计便成了一种新的、近年才备受关注的新颖表现形式。

一、触觉设计的产生

触觉的形成是由表皮的游离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触动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通过细微的神经来传达信息。在细胞体内,一个分子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分子,由此而形成了特定的反应动作,受到的刺激会将兴奋通过神经传到人脑形成触觉。生活中人从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外表的纹理结构和排列形成纵横交错、高低不平的纹理变化,体会软、硬、光滑、粗糙等等不同的触觉感受。结合设计媒介材质质感的各种感觉交织在一起,通过受众的把玩,更加显现出细节之美,视觉、触觉经验也常常与其他的感觉经验相融合,产生综合的美感,实现了平面设计作品中触觉设计融入的信息传递。

质感是媒介材质的肌肤,也是与任何物体有关的造型因素,无论视觉型与触觉型肌理,因其接受的感官区别,其传递信息速度有所差异,产生的结果大相径庭。相比而言,视觉型较触觉型在传递信息时具有绝对优势。视觉型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触觉”。被感受到的“视触觉”是抽象的,不一定能真正被触摸到,如模仿真实肌理效果印刷在设计作品上的纹理,受众会运用先前的触觉经验对其编译和转化形成的一种符号化的视觉信息,帮助受众在视触觉上获得统一的经验反映。许多设计作品通过材质的选择产生的视觉型效果来改变因无法直接用手触碰而带来的遗憾,比如真实的材质表面光亮平滑,但其上呈现的是令视觉感受到的与光亮平滑相反的粗糙黯淡感,视觉先于触觉,因此设计师应该善于运用视触觉帮助受众判断新事物,诱导受众的注意力。

二、触觉设计与信息传达

平面设计传递信息时,传播效果可能因传递方式一成不变、大众传媒的累积作用导致受众视知觉不堪重负而减弱,感觉超载时,感知过程就会受到阻塞,从而习惯了在一种漠然的状态下对周遭的信息和形象视而不见,正如“过度的刺激也会带来感官的反应迟钝与退化,产生审美疲劳。对一个审美物象的长久审看,常常会引起相反的生理和心理效果”[1],就会使人们面临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中提出的“旧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的崩溃”。

目标受众的心理感受,他们的审美趣味、关注焦点的改变,使得人们要求设计作品呈现多元化的趋向,设计上反映为“后现代主义”和多元化趋向,或者说是“现代主义加了一些东西”:设计既要好,又要有趣,还要迷人,设计要具有“诗意”。这样,信息的传递不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单方面的自我表现或“自说自话”,而是应在对受众做充分了解之后去积极努力地在二维空间探讨追求超平面的、立体的、无限延展的形式创造,以信息的可视性作为设计作品传达手段的前提,结合更多的技术与艺术编制成的信息符号、图形语言,多方位、多感官地将所要传达的信息转换成易于理解、耐人寻味的创意形式,使受众在与平面设计作品的相互交流间,感受到平面设计作品“本身是一个活着的生命,是有呼吸的”[2]。平面设计也已经不仅处在追求功能,满足需求的阶段,而是在传统审美基础上更进一步满足大众消费时代的审美需要。

三、触觉设计的重要性

不同外部环境对个体产生的刺激以及个体自身、感知特点、观察、认识问题的能力不同,都可能导致人们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看法。谭旭红在《平面设计之非平面拓展研究》中对人的感知上的表现进行论述:“第一,有选择的注意,即一个人每时每刻都面对着许多刺激物,但往往只是有选择地注意其中的某些刺激物或刺激物的某些方面。第二,有选择的曲解,意思是说人们虽然注意到了某种刺激,但往往是按照先入为主的见解曲解它,因而不能完全如实地认识该事物的客观情况。第三,有选择的记忆,指的是隔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往往把获得的大部分信息都忘掉了,只记得那些与自己的需要有关、与自己的看法和信念相同、当时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或人们常常说起的信息。”所以,人们面对信息时,假若不能特别形成有意识的记忆,感官记忆储存的信息大部分便会失去。

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认知过程可以分为:刺激―感觉―情感―知名度―记忆。把这五个过程进行整理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知觉阶段、情感阶段、记忆阶段。

无论哪种模式,寻求商品材质的质感变化和有目的的选用,都是在争取消费者运用整体知觉接受到肌理变化,获得感官对平面设计作品材质产生的感知,并通过大脑综合性的分析与加工对平面设计作品信息产生知觉感受,形成对商品长时间的记忆。受众的知觉感受就是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认识和接受问题,受众都是对平面设计作品做出整体反应,而非从某个局部认识平面设计作品,所以受众的知觉感受是平面设计作品心理学的开端,同时也是沟通买卖双方产生作品认同的最基本的心理要素。因此只有正确的发挥平面设计的作品材质的与众不同特点,发挥记忆在传播中的有效作用,才能加强受众对平面设计的作品信息的接收、存储和提取相关的平面设计作品的诉求信息,并刺激受众产生购买欲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材质的使用也是旨在加强消费者情感心理。情感心理源于消费者生理和社会的欲求需要,是受众对平面设计作品信息进行消化和理解性思考的过程,它表现为消费者对商品的各种情绪反应,同时,对平面设计作品信息进行判断和取舍,也是心理反应过程的第二阶段。平面设计作品中传递的信息与消费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良性的情感心理导致购买心理的肯定,才是形成消费行为的前提。

记忆是受众在接受平面设计信息时形成的心理反应过程中的第三阶段,也是最后阶段。记忆是受众对平面设计的作品信息的储存,也是受众产生消费行为的关键所在。在平面设计别渗透触觉设计,是设计师与产品生产商关注消费者的感受的极致表现,将受众的感受融入设计之中,是一种积极的沟通方式,这种新型设计,它将引导设计师对传达模式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施展空间。

四、结语

触觉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感觉器官,在激发触觉感应时,眼、脑、手自然三位一体,对传递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这种刺激效果远远大于一种感官所带来的感受。视觉心理学家格列高里对视知觉的建构做出了解释:“对物体的视觉包含了许多信息来源。这些信息来源超出了我们注视一个物体时眼睛所接受的信息。它通常包括由过去经验所产生的对物体的知识。这种经验不限于视觉,可能还包括其他感觉。例如触觉、味觉、嗅觉、或者还有温度觉或痛觉。”[3]触觉设计的被重视,迎合了受众在接触产品时追求的与材质进行情感交流和互动感受,那是一种不可言状的微妙、细腻、神奇的感受,是与心灵的私密沟通产生的服帖感,这种内心涌动的欣喜是视觉设计所不能实现的,这正是触摸带给受众更真实以及更能触动内心的感受。触觉是视觉形成后的承载物,是视觉过后的附加值,同时也是信息传递的催化剂。为了加强设计作品材质的个性表达,充分利用材料肌理在触觉上给人带来的感官刺激,设计师不仅考虑材质的个体差异,而且进一步创新,制作人为模拟的材质肌理效果,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对产品的认识和识别,以期实现视觉图案纹样无法达到的效果[4],这样恰当地在视觉设计之外重视触觉设计情趣设计,是将消费者的参与融入设计中,在互动的基础上,感受丰富的触觉感知特征和深层次的心理效应,使受众能在购买活动过程中拥有美好体验的设计。

信息社会的平面设计,从各个层面来说都不再满足仅靠视觉来进行传递信息,而是要善于利用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有利因素,对作品进行综合创新,集合多元资源实现欣喜综合审美体验。(责任编辑:贾明哲)

参考文献:

[1]周至禹.思维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

[2][俄]康定斯基.点、线、面――抽象艺术的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27.

[3][英] R.L.格列高里.视觉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4.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7

关键词:地域文化;视觉符号;设计

地域文化是以地域为基础,以历史为主线,以景物为载体,以现实为表象,在社会进程中发挥作用的人文精神活动的总称。它并不单是指向场景和物体本身,而其本质指向是景物背后的东西,即景物所固有的内涵、所传送的信息、所隐藏的秘密和所带来的意义。[1]阿里夫·德里克在《后革命氛围》里说:“无法想象当代国际空间的交流和文化借取之中,没有地域分别和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的民族自身的想象的符号化及传统根源,当代社会会是什么样子。”视觉符号是事物和知觉之间的中介,是地域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地域文化是视觉符号创意设计的基础,有特色有个性的视觉符号会传达一定的地域文化。

1.地域文化于视觉符号的意义

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传统性、乡土性、多元性等特征[2],在它的视角下构建的视觉符号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1.1符号形式与特定文化内涵的昭示

符号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媒介符号,作为信息载体是实现信息存储和记忆的工具,只有依靠符号的作用人类才能实现知识的传递和相互的交往。视觉信息符号不仅要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更要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使设计成为某一文化系统的隐喻或符号。设计文化是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反映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心理素质、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标准所构成的文化传统成为设计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造源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传统和历史悠久的设计文脉,使视觉信息符号这一囊括文化内涵的表征形式得到最广泛最真切的昭示。

1.2民族化设计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研究设计中的地域文化是国际竞争形势与民族发展的需求。地域文化不是民族文化,但民族是它的根基,是它的价值论前提。只有这个意义下的视觉符号才可以进入国际公共空间、有实质性内容的本土艺术。[3]在读图时代,积极竞争话语权,是信息时代拓展地域文化发展与传播的必由途径。发挥视觉符号在艺术设计中的特殊传播价值,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地域文化与视觉艺术、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开发和建设丰富的视觉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发展并向全世界有效传播的新的理念与策略。

1.3跨文化交流的媒介构建与语言传播

符号在视觉传播领域,可以更好地为需要者、使用者、观赏者提供选择与理解的便利。[4]视觉符号能多角度地直接呈现出自在信息,对于现实世界中那些抽象而且复杂的内容更适合用它来表述。视觉符号语言能超越时空距离,跨越地域界限,使人类拥有一种共同的语言。它的生动和直观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有时是任何语言的描绘都无法企及的。网络的多媒体、宽带通道和虚拟技术为当代文化传播方式的直观化和多样化开辟了广阔的途径。运用直观而丰富的视觉符号承载的地域文化信息,增加沟通的渠道,可以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2.视觉符号设计与地域文化

2.1视觉符号设计元素与地域文化

不同的地域文化则以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给艺术设计不断提供丰富的能量与养料。视觉符号设计元素的主要来源于对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表层元素和深层元素的挖掘。

表层元素是具象的,形态的,物质的。它包含了本土的历史古迹、自然地理风貌和民俗风情等。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代表物,如西安兵马俑,北京四合院,凤翔木版年画等。不同地域中秋习俗也有差异,如香港的舞火龙、安徽的堆宝塔、广州的树中秋、晋江的烧塔仔等等;深层元素是抽象的,隐性的,精神的。它体现为地方精神,价值观,知识等,如三秦文化中,秦人这种生命本性表现在艺术上,或简约大度、或慷慨激昂、或厚重率直、或尚元音原色,皆构成一种地域的大美的色彩和气度。正是这些文化元素为设计者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灵感,设计者应对其进行归纳和提炼,充分挖掘其意境和内涵,并根据对地域文化的分析创造出新元素运用设计手段,强化其视觉符号效果和记忆点,体现其视觉冲击力和内涵,使其具有显著特征和内涵的视觉设计效果。[5]

2.2地域文化下的视觉符号设计

塑造符号、利用符号语言来建构作品形态系统是艺术设计的显著特点。设计艺术中的视觉语言符号,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意在创造一种能够迅速传达的信息的印象,因此形态的范式要具有普遍的美感、高度的文化品格,是一种积淀了丰富内容与高度符号化的图形语言,它所表达的形态不仅具有普遍感,更有来自地域文化中民族、自然地理、历史、宗教各方面因素的沉淀的内容和丰富的符号意味。地域文化下的元素在视觉设计中的运用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利用分解转换,打散重构,置换构成,异形同构等设计手段。[6]塑造具有特色的视觉符号,需要认识到视觉符号设计与地域文化元素的互动关系。

2.2.1形象的认知与表现

图像是模仿和象征性的符号,是构成视觉艺术的主要元素,感染力强并具有丰富的情感内蕴。艺术视觉符号也像所有人类创造的其它符号一样,并不是对客观实在的单纯复写,而是人类对现实存在进行探索与表现的主观工具。图形是通过选择相适应的元素作为载体来传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并依据设计师对元素的联想心理能力,创作准确的图形表现方式,以达到与受众的互动和共鸣。如澳门旗徽的设计,澳门市区主要在澳门半岛。半岛原始地貌平面状似莲花,并有莲花山、莲庙等地名。同时,澳门与内地的生活习俗,举凡婚丧嫁娶、时令八节、喜好均无不相同,而且莲花在中国又是吉祥的象征,设计者运用莲花图形,强调了对地域文化认知,并合理地表现出来,是成功的关键。因此,现代视觉符号设计中运用的地域文化元素应该具备与设计的对象所需传递信息相吻合的特征,从而使得信息传达准确无误。

转贴于

2.2.2意义的认同与体验

视觉设计本身就是符号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时,它又是以符号的方式、符号的原理为依据和手段的。符号运用的是否合理与准确,对于达到信息传达的目的来说是重要的。设计者借符号向受众传达主体的信息和特征,同时受众也正是通过设计者的作品,与自身经验加以验证,最终了解设计者所希望传达的信息和思想感情。[7]《中国银行·翠竹篇》网络广告中,设计者抓住中国地域文化中的四君子之一竹子这一设计元素特征,首先以静态强调“竹子”遇风不动、稳然屹立的品质,然后以翠绿色营造了一个安静至极的境界,就在这一宁静境界中,一个清纯女子亭亭玉立在“竹林”前,她柔美的身体形态与竹子的笔直形成呼应,暗示出“守节、坚贞”的文化含义。这里竹子的形态、色彩与画面人物的视觉关系都将竹子符号的“高风亮节、超凡脱俗、笔直向上、宁折不屈”的文化品质形象地表现出来,恰到好处。视觉设计是为商品经济社会服务的,其必须能够通过传媒在大众中广泛传播,理想的传达效果则是传达者使之符号化的内容与被传达者理解的意义相符,并能够从此种意义的基础上深刻体会到设计作品所表达对象的深刻内涵。因此,设计传达内容的成立,必需建立在被传达者对意义的认可和感受的基础上,受众才会对符号的形和义产生共鸣。

2.2.3涵义的变异与拓展

地域文化资源蕴涵的意义存在时间和空间的变量。人的观念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而且对客观事物的感受也会随着认识世界能力的提高而不断的丰富,因而,地域传统文化元素的相关的含义也会变异和拓展。例如从龙文化涵义的演变来说,商周时期人们把其奉为能兆吉凶的神物或图腾物;到了秦汉时期,龙为象征祥瑞的“五灵”之一,后又成为坐镇四方的神灵之一;宋代以后,龙成为了尊贵皇权的象征,一直延伸到封建社会的末期,而在现代则成为中华民族、中国人的象征。这些与传统元素相应的观念的变异,不是对原有观念的抹煞,而是与其并存,这种变异为视觉符号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8]此外,还存在空间的变量,同一图形在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如在中国一般将鹿看作是快乐、活泼、长寿的象征,但在巴西等地却是“同性恋”的俗称;日本人把龟视为长寿的象征,而中国忌讳龟而把仙鹤、松柏喻为长寿;在法国仙鹤则是蠢汉和淫妇的代名词。因此,在设计中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应与其所处的空间、时间、社会现实相一致,才能恰如其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2.4视觉的和谐与新异

人作为生命体其感知能力是有限的,所以表现作品的整体感与和谐感是十分重要的。格式塔心理学告诉我们无论是设计师本人或是观者,都不欣赏那种混乱无序的形象。一个格式塔很差的形象即缺乏视觉整体感、和谐感的形象,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缺乏联系、细节零散而无整体性,破坏了人们的视觉安定感,给人的总的印象是“有毛病”。这样的视觉形象势必为人们所忽视,乃至于拒绝接受。同时,如果各种设计的形态过于相仿,也会给人带来理解上的困难,从而削弱设计的信息传达功能,区分的过程越复杂,符号的功能就越弱。视觉符号的创作过程中往往有意识追求表现形式的新异,来加强独特的表现效果,这样一种源于记忆中标准意象的母体,又生长变化出新图形的力量,使得知觉活动充满了一种活生生的能动活力,使人易于注意,便于记忆。设计者在创造视觉符号的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的借用和拼贴,应努力探索地域文化下的元素的新面貌和精神,将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从而创造出各自精彩的新时尚。

3.结语

地域文化是当代国际文化发展的多元化的要素和前提,尤其是在电脑和互联网所构筑的人们触摸世界的“感知皮肤”,更加需要这个区域性的文化资源提供创造和创新以及新的生命方式的价值表述。视觉艺术是从这个意义、从本土的文化资源开拓出国际交流空间中的生命情感的表述方式和价值判断。它为多元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视觉艺术符号的话语权竞争发挥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平.关于地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J/OL].北京:人民日报社.

2006[2007-9-8]theory.people.com.cn/GB/49157/49165/4198898.html

[2]严飞生.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2006.p9

[3]马钦忠.地域意识与当代艺术[J].美苑(鲁迅美术学院学报).2001,3.p7

[4]何芳.符号语言学在平面设计中的意义[J].包装工程.2004,3.p117

[5]黄军.旅游地品牌的形象视觉设计地域性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06.p46

[6]萧冰.现代艺术设计与民族文化浅析[D].吉林:吉林大学,2006.p30

[7]陈武.符号学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06,4.p117

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和理解篇8

关键词:当代中国;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教学方法;知识点

中图分类号:J509文献标识码:A

Changes of Graphic Design Teaching in Recent Ten Years

HE Fang

一、相关概念

1、平面设计概念

平面设计一词来源于“Graphic Design”,Graphic(图形)的词意,一般解释为“适合于绘写”的由绘、写、刻、印等手段形成的图形记号;是说明性的图画形象,有别于词语、语言、文字的视觉形象;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传播信息的视觉形式。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图形,其概念既可以从视觉文化的宽泛的景观去认识,也可以从形式语言的构成特质去解读。

①平面设计是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与印刷密切相关的以视觉传达为目的的设计活动。

2、平面设计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现代设计经历了从“图案学”、“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或者更倾向于用“艺术设计”一词)的发展过程。

③在此期间,平面设计这个专业也以不同的名称出现,例如:“装潢设计”、“图形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广告设计”,虽然名称不同,但是大多教学内容都是围绕海报、书籍装帧、标志、VIS、包装等和社会设计项目相同的名称为主的。近几年来,随着设计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教学中,南京艺术学院的平面设计专业课程也从“项目型”转变为“知识型”,也就是打破平面设计的一个个类型,综合整合成学科知识点,根据知识点设立课程,保留图形、字体、编排三大要素课程,新开设了平面形态、平面系统、平面类型等课程。很多院校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录编辑成书相互交流,这其中,有的课程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有了新的面貌。例如:南京艺术学院的《艺术设计课题实验教学丛书》、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央美院设计教学经典丛书》、中国美术学院的《新设计丛书》等都具体详细地记录了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还有很多留学生把自己在国外的学习经验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也成为我们接收国外相同课程信息的一条渠道,例如:《在德国学习平面设计》、《把你的草图钉在墙上――在美国学设计》、《构字――德国平面设计实验教学纪实》,让我们鲜活地看到老师的课题,教学的方法,作业的过程。学院国际交流项目的增多,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在中国或国外亲身体验到真正的“国外课程”,另一方面让教师在课程的差异中不断找到新方向。

二、平面设计内涵与外延的变化和原因

平面设计既是基础又是终端。在一些前沿的作品中我们疑惑那些能否算是平面设计的内容,模糊的专业边界使我们看到平面设计的巨大张力,它究竟是被边缘了,还是更加中心了。国外的一些教学实例中我们看到,“Graphics”教学的课题作业形式不会受到维度的制约,以立体、装置、实验、书籍、海报等多种形式出现,其结果归结到视觉艺术的产品范畴。当我们只是看到它的现象的时候,往往难以总结这一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或范围,对平面设计究竟是什么产生质疑,也就是说无法用形式界定平面设计,但在对要素、语言、方法、形式的分析中,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显现出来,即依靠视觉传达知识体系,通过对视觉生理、视觉心理、视觉思维、视觉体验的研究,遵循视觉语言、视觉图式的原理,利用视觉语义、视觉文化、视觉关系的逻辑,创造视觉传达的形式。

2000年,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更名为设计学院。这是南艺设计学科正式告别图案和工艺美术,走向现代设计教育的宣言,但实际上教学的改变早已经悄悄进行了。此后的10年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现代设计的开端。从“工艺美术教育”到“设计教育”是一个思考问题角度的变换,这一转换将为中国艺术教育的这一领域带来意义深远的变化。

艺术作品面貌的改变总是伴随时展悄然发生的,在21世纪的这十年,平面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大大扩展了。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图代替文字成为主导的社会现实让传统平面设计沟通方式改头换面。大量电子信息、图像、网络、削弱了文字信息的生存空间,纸质媒介也受到冲击,传统的平面设计形式为鲜活的影像媒体、互动形态、真实空间、材料质感所改变着。

1、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由学科名称想到的

平面设计这一专业名称对应西方“Graphics”这个学科,词义难免会有出入,平面这一词的来源多少和印刷出版物有关,是因为长期以来,受印刷时代的沟通方式影响,平面设计一直被认为只能在二维领域施展拳脚。可是,事物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人们观念的束缚,平面设计的触角早就延伸到了各个领域,不仅以平面的方式,更向三维、多维空间拓展;以纸质为基础的设计方式也更多的被综合材料、立体装置、图像媒体、音效等冲击。那么,如果平面不是这个学科的关键词,那什么才是呢?在新牛津英语词典里Graphics的解释是:The products of graphic arts,especially commercial design or illustration里面提到了graphic arts,它的意思是The visual arts based on the use of line and tone rather than three dimensional work or use of colour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看,视觉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它是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表现形式的指导。但因为视觉艺术(visual arts)涉及的面非常广,容易引起误解,还必须对此有个界定。这种界定不应该是形式上的,因为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英文解释中提到的based on the use of line and tone就是形式上的界定,从专业角度来看不太准确。这种界定应该是从这个学科的本质特有属性上划分。在视觉艺术的范畴内,我们主要是通过对“视觉”这一本体的研究,解决“看什么”和“怎么看”的问题,用视觉的表达形式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达到沟通传达的目的。如此看来,“视觉传达设计”的名称在此时相对准确。但专业名称无论怎样改变都会带有浓厚的时代特征,现在的词义越清晰,意味着将来调整的可能性越大。跟随时代,不断会有新的专业名称来取代它,所以,更重要的是接近学科的本质。

2、非平面、图像媒体、综合材料

因为学科名称的问题,二维的印象往往会成为束缚,总是有学科的界限干扰。其实,用“Graphics”这个名称,就会发现这些顾虑是不必要的。非平面不是现在才有的,学科中的系统设计、形态设计早已突破二维的概念。即使是最典型的平面的书籍设计,在人们翻阅的时候,打开、折叠、翻动的动作早就使平面具有了动态特征。平面设计早就具有非平面的属性。只不过,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图像时代的到来使“看”的要求大大提高了,看的内容要丰富、看的形式要多样、看的过程要科学。传统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较之十年前,现在的“看”真可谓大饱眼福。从这次的世博会,我们看到平面设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很多领域。比如:德国不莱梅馆用不莱梅的四个音乐家作为主线,在展示中并没有过多结构上的设计,但是却用了很多“Graphics”的手法,用大量的雕刻图形作为布景和导示,用浪漫的手法使童话故事深入人心。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共享车辆这个展区,图形和图表成为重要的展示内容,图表被立体地展示在柱子上,让观众直观地进行对比和参照,而不是以传统的平面方式展现,同时,人们可以坐进一辆虚拟车,可以在里面拍照,照片立刻出现在画面上的多个汽车当中,告诉人们参加共享汽车计划,等于你同时拥有几十辆车。这里的照片和多媒体技术也是“Graphics”的延伸。

很多建筑设计的表皮就是一种“Graphics”,例如:瑞典馆交错的线条与大小圆点的板材的构成、俄罗斯馆外墙的各种民族图案、挪威馆剪纸元素与光线虚实交错、韩国馆平面与立体文字的演绎。

很多场馆运用到多媒体,但手段很多,令人眼花缭乱。西班牙馆用了大量的图像媒体资料是用连续的照片动起来的低技术手法。捷克馆用剪辑的手法,把多部动画片串联起来,动画角色从一个屏幕穿到另一个屏幕,立刻变成另外的角色,片段的组合与重构表现捷克动画的风格。意大利馆把设计草图过程与产品视频同步起来,展示思维的轨迹。不莱梅馆堆积起来的方块里是多个屏幕,动态图像用同步的方法使每个屏幕组合成一个不规则的大图像。其中演绎的依然是“Graphics”的内容。

二维到三维、多维;静止、非静止到动态,纸质到综合材料,抛开“平面”一词的束缚,“Graphics”存在于广阔的空间。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语言时代、书写时代、印刷时代到多媒体时代,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的转变带来平面学科面貌的变化。因为“看”的广泛,“Graphics”也不可避免的和其他专业或其他学科交叉。大大扩展了“Graphics”的内涵与外延。这些现象的变化似乎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内容,为这个学科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的要求。

三、教学的启示

1、以视觉传达原理为指导,打好平面教学的基础

图形、字体、编排是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视觉心理学、符号学成为图形设计的理论依据,可以说图形设计的本质就在于由受众通过图形的组织结构、视觉感应引发联想机制,理解图形的“意义”――主题、内容、内涵、象征、隐喻等。图形设计的形式法则及视觉化细节的处理,对题材、资源、信息、原型等进行的解构与重构,都是为了达到视觉传达的目的。

字体设计更加注重对视觉识别、字体结构和特征与视觉效应的研究,让学生了解世界各种字体艺术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尤其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字体流变形式。学会单字单词设计方法。基本掌握中文字体和英文字体设计规律和方法。了解和掌握汉字专题设计、成套字体设计方法。熟悉多种文字的并存设计和以字体为主要设计要素的设计形式。掌握字体的信息传达与视觉表现。

编排中强调对视觉中心、视觉习惯、视觉流程、视觉层次、视觉趣味、视觉整体的把握,以古典编排方式、网格编排方式、自由编排方式的研究为基础,严谨地用编排的形式法则对比例、尺度、节奏、疏密等分析、比较,找到编排的学理。

2、以专业技能培养转变为专业素质培养

打破以纵向的、以行业划分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⑥。平面形态课程综合了书籍形态、展示形态、包装形态、海报形态设计的知识点,提炼出灵魂性的要素:形态这一关键词。平面系统中涵盖了平面设计中整体性设计的问题,书籍从每个单张到书籍整体、开启方式与阅读过程、丛书和套装书设计,无不体现系统的设计思路;品牌设计在战略指导下如何系统地设计和传播、环境中的系统设计,包括视觉环境系统、导向设计、公共空间的视觉系统设计等都是具有统一的设计知识点,用平面系统课整合这些原理。平面类型课让学生对图形、字体、编排应用在不同的设计类型中的不同视觉要求,研究视觉秩序、视觉关系,找到最佳与类型匹配的传达方式。

实验室的建设让学生有机会动手制作和感知,而不是在电脑前面虚拟和假设。工作室对每个学生开放,也扩大了平面设计与图像媒体、手工艺、环境艺术、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相关专业合作的机会。视觉文化、设计策略等课程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3、挖掘较新学科内容的深度,拓展跨学科合作的宽度

一些新的专业方向需求,如信息设计、说明性插图、信息导向、视觉环境系统等与十年前大有不同,这些重要的学科内容在深度上还远远不够,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前在教学中蜻蜓点水般一笔带过的部分要变为知识体系纳入课程,而不是成为教学的盲点。

专业之间的链接成为平面设计教学拓展的另一个内容,从“平面”中解放出来,拓展跨学科合作的宽度,因为平面设计无处不在,“看”的广泛性必然带来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碰撞。

这些改变也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发生,在清华美院学生的作品中,关于奥运会的地图设计以信息设计为主体,用插图的手法,科学的信息分析与编排让受众从“图”中快速、有效、有趣地接收到地图信息。这些“苦功夫”相对于一个灵感显得分量十足。南艺学生毕业作品:关于健康的访谈录,从采访到资料信息整理再到视觉表现,不仅很好地将社会问题和平面设计结合起来,更提高了学生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的能力。中央美院关于近视眼的视觉图形研究体现了课题对视觉的关注点和研究的深度。

四、结语

如果说整个20世纪90年代是工艺美术向现代设计转向的过渡期,平面设计在这十年中的主要特征是带有装饰意味的设计,为书籍做封面和插图的装饰,较少关注真正书的内容、书籍整体和观众的阅读行为;为包装做装饰,较少去研究结构和功能,而注重包装表皮的设计。标志和VIS设计也是从较为单纯的视觉形式出发,而忽略了品牌战略的研究。进入21世纪的这10年,是平面设计转向以视觉传达为学科内容的时代,教学的科学和理性化作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对课题的研究、上课方式的研究成为教学的关注点。严谨的设计、科学的方法、理性的研究是成为设计强国的支撑,德国是典型的例子。设计中的这些理性成分在以视觉传达为学科导向的时代对平面设计学科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一定要被‘设计’”。

⑦如果说以前我们注重教手法,现在我们更注重教方法。

从国外设计学院的学生作品和国内各大艺术院校的毕业展作品中,我们也能透视到学科面貌的变化,更多的关于“看”的理性与感性的表现,最后呈现的结果是多种多样的,有小录像、小动画、装置,当然,也有把设计过程做成书、册子、海报。国外一些课题中,教师注重对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具体的结果不会受到专业限制,而运用本专业的知识进行课题的深入和拓展这个过程才是学习的关键。

课程改变直接带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变化,顺应时代的改变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架构更加合理的学科模型,梳理学科的原理、方法、逻辑,让平面教学更加成熟。

①曹方《视觉传达原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②谭旭红《平面设计之非平面拓展研究》,《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第1期。

③张道一《造物艺术的角度转换》,《张道一选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④《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目录。

⑤许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装饰》,2008年第S1期。

⑥许平《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装饰》,2008年第S1期。

上一篇:传统医学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政治经济学的定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