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景观设计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2:55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1

关键词:城市化;河道景观;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加快,生态环境也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建立生态型城市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共识,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城市河道治理既要有水利工程的一般功效,也必须将景观生态融入当中。只有通过对传统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打造出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新型生态城市。

1、城市河道整治及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河道治理以及景观设计受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要想使期望中的设计效果在现实工程中呈现给大家,以下几条基本原则可以作为借鉴并引用。

1.1安全性:城市防洪规划最基本的要求是河道泄洪的安全性,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中也提到了防洪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不影响河道安全泄洪是任何景观工程都应考虑的前提。只有保证了上述前提的情况,美学价值和生态功能才能在河道工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才能达到河道整治完后环境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1.2生态性:能够满足河道中鱼类的生存和繁衍,同时能够维持河道中生态情况正常发展的特性即为生态性。景观设计应该建立满足生态性的基础上,即保留河道中的原生生物,保持河道中生物群的原始循环,进而达到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

1.3观赏性: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和景观设计时首先应该注重观赏性,注重设计时考虑审美效果,最终才能在仅有的空间中呈现出不平常的作品。此外在景观设计时还要注重考虑人们的观赏需求,营造出让人赏心悦目的良好环境。

1.4自然性:河道曲折蜿蜒、河床浅滩相间以及河岸植物茂密等是天然河流景观的特有形态。在进行河道治理和景观设计工作中,应该尽最大可能利用自然、回归自然、突出河流的天然性,保留河流中原始部分,使改造出的河流形态得到大众的认可。

1.5亲水性:亲水性是指人们愿意接近水体并从内心想到水边玩耍的天性。在进行河道治理和景观设计时注重在河道旁设置亲水设施,提供一个舒适的亲水空间,供人们在水边休闲娱乐的同时欣赏水景。这种亲水性的设计思想应该渗透到没一个设计人员脑海中。

2、城市河道景观设计的构思及分区

城市河道景观有很多种设计方法,但一般都离不开岸边的绿树、堤岸、护坡以及供人们行走休息的步道和休息平台。河道景观本身就是一个在狭长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的设计,一般都是以河道在城市的起点或特定的地点作为开始,以出口或特定的节点作为结束进行整体规划,在整个流域范围内设定若干个主题区域,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绿化、通道等自然元素进行联通和过渡河道景观的基本结构是按照沿河道路、景观带、河岸通道、堤岸这样的顺序排列的。通过布置空间形式丰富的景观建筑群落,来重新界定景观带的分区,引导交通流向。而特色农业并不仅是种植在地面上,景观建筑群落的某些上空位置也可以作为特色农业元素的载体,这样一来,特色农业就不仅是平面的形状,也可以出现带有立体的多层次的效果。

3、基于自然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途径

3.1水域生态系统的维持与恢复

河道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维护与恢复。对城市河道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应坚持“保持河道自然风貌、保护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河流生态功能”的开发原则。(1)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与建设应以城市水系为基础健立湿地保护区、生态公园或扩大滨水绿地范围加强完善水系和绿地的联系网络。植被覆盖良好的河岸对提高整个城市气候和局部小气候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特别能改善城市热岛效应。(2)生境的质量和物种的数量都受到廊道宽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河岸植被的宽度至少在以上时才能有效发挥环境保护方面的功能,包括降温、过滤、控制水土流失、提高生境多样性的作用河岸植被在的宽度,则可以满足动植物迁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并起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

3.2恢复河道的自然状态

(1)宜弯则弯、宜宽则宽,使设计的横断面的复杂化。要造成河岸边坡有陡有缓,能缓则缓提线距水面有宽有窄,能宽则宽。在一定长度内,形成水流速度有快有慢,在岸边甚至造成滞流,回流,以便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切忌河道截弯取直,避免直线段太长用蜿蜒、蛇形、折线等代替直线,因为自然状态的河流不会是笔直的。(2)生态化护坡。天然河流岸线基本都是蜿蜒的沿线由天然植被或石块分布或镶嵌在岸边,既降低近岸流速保护了河岸又稳定了河势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河以考虑保护自然状态配合种植适合滨水且根系发达的植物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对于较陡的坡岸或中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料、木材护底以增加堤岸的抗洪能力。(3)对于防洪要求较高、腹地较小的河段在必须建造重力式挡土墙时也应利用河道绿化带降低挡墙高度、通过设置亲水平台以增加超标准洪水应对能力。(4)对于河道两岸空间充裕的河段宜建造斜坡防护为主。即采用斜坡植草防护在天然稳定护岸的基础上,利用斜坡造鱼巢埋大柳纸、水杨纸等同时在控制河道岸线外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避免土壤硬化和。

3.3水体净化及水污染治理

城市河道中水的质量对水域生态环境有巨大的影响,城市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是对水源的重要危害,而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汇入河道,也会使城市河道中的水质下降。因此,有效截流污水的工程措施是在城市河道改造整治过程中应予考虑的。

3.4河道景观中的植物设计

3.4.1植物设计手法

本次绿化设计运用美学原理和造园艺术手法,通过植物开阖收放,构成有韵律、连续性的优美种植效果。(1)坚持整体性原则。滨河沿线的植物绿化种植通过融合、渗透和延续,与盐河景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规则式布局与自然群落相结合。于地势起伏大、岸线曲折变化多的地段采用自然式布置。以树丛为主,树木种类常绿、落叶树合理搭配,高低错落,疏密相间,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地势平坦,岸线整齐,又临近宽阔道路干线时则采用规则式布置。规则式布置的绿带多以草地、花坛为主,乔木多以孤植或对称种植为主。

3.4.2植物季相设计

滨水区植物造景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色,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按季节变化选择树种,有早春开花的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棣棠、毛鹃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三角枫、五角枫、银杏和观果的西府海棠、红果冬青等;冬季翠绿的香樟、圆柏等。

4、城市河道景观设计趋势

4.1保持河流生态的完整性

在河流的治理中厂般的方法是更换河流护岸的形式和材料来降低河流水量的下渗,让小河沿着硷砌筑的水路流去。这样就会造成小河断绝了与自然环境的联系致使生态环境明显的弱化庆去了原有的自然净化作用这样就会给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带来伤害、河也就逐渐荒废。为了克服这种方法的弊端沐们逐渐把观念转向“多自然型”的河道改造并通过各种方法多多了解河流的特性尽可能保持其生态的完整性。河流不再使用混凝土铺设改变了原有的僵直的形态而是符合河流的自然姿态肩宽有窄肩小岛阿水也有落差肩浅潭深潭沐工的河流又重新变成了自然河流。

4.2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在河流景观设计中,为了彰显景观效果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景观设计。根据河流所处位置的特性来设计方案避免把根据其它河流和流经场所状况构想的护岸设计方案照搬照抄不结合实际情况。即使是参考学习池要转化成自己的角度和立场。

4.2引入历史文化背景

纵观世界汪何一个著名的城市都必有一条著名的河流。欧洲的很多国家都离不开多瑙河的孕育中国大都市上海,也离不开黄浦江和东海华南地区肩美丽的珠江三角洲。由此可见城市的发展过程中河流是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更是影响城市风格和美化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建设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建设生态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人水和谐的理念技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指导和规划建设城市河道景观工程把城市河道景观工程建设打造得更符合自然规律、更具有本地特色。

结束语

城市景观建设中,河道景观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加何科学合理地利用河道景观为人们提供更加优美的生活环境并保证自然与人类的和谐统一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的。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规划城市河道景观设计,才能使得景观设计更加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并体现出每个城市的特有特点。

参考文献

[1]王宗侠,段渊古.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0,01:32-34.

[2]曾昀.城市河道景观提升城市形象的设计方法[D].南京林业大学,2010.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2

关键词:城市;河道;景观

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中,河道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方面。河道景观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发挥着防汛、排涝、航运等功能,还承担着城市旅游、市民休闲、美化城市等功能。但往往在规划设计中只注重河道功能的设计要求,而对景观设计把握不够。因此如何合理运用设计方法进行河道景观规划设计,使河道真正构成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是我们当前重要思考的问题。

1 当前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自然景物:如水面的波纹、岸旁的芦苇、河岸上的树木、浮动的渔舟、闲适的小鸟、和煦的阳光等,有树、草、鱼、鸟及水、土、石等自然景物的河流景观,才能称其为真正的河道景观,如何保存、修复这些景观,留后世以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河道景观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2)人造景物: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河流景观设计往往侧重于构成景观的“硬质景观”(如堤防、护岸、沿河的建筑、桥梁等景观构筑),而忽视了绿地林荫一类的“软质景观”的规划设计,而软质景观却更适合大众所需要的充满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何减少“硬质景观”,增加“软质景观”是目前河道景观设计中要解决的又一重大问题。

(3)人与文化:城市河道景观效果不仅仅是物质景观,还应当包含有人文景观,真正意义上的景观设计是为人服务的,人的活动又是围绕着安全性、自然性、生态性、观赏性、亲水性、文化性来开展的。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往往忽视了人们的这些喜好。另外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也将成为景观设计亮点,吸引众人的眼球。

2 解决问题的方法

2.1设计理念

(1)要坚持人水和谐的理念。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充分利用水文化特色,是城市河道景观建设的重要部分。要十分注重保留河道两岸的文物建筑和有形无形的水文化典故的挖掘,既要保存历史遗留的文化设施,又要将历史流传的水文化典故进行有形化的构思;同时还要创造现代水文化特色,构筑城市河道文化景观。在具体设计城市河道景观时要充分运用景观的植物群种结构,利用空间手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绿化景观。绿化树种应尽量利用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注意展现层次变化、质感变化、色彩变化、季相变化、图案变化等,以适应城市气候环境和城市特点。

(2)要坚持协调持续发展的理念。“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这话十分深刻。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水关系的变化,水文化也在不断地变化,在现代的河道景观设计中应当体现历史水文化与现代水文化的结合,既要注意保存历史遗留的优秀水文化,又要创造现代的水文化。如在河岸建设高技术手段的水上娱乐设施、大型喷泉、水文化展览馆、现代雕塑等。因此除注重河道景观与绿化有机结合,体现水乡景观特色外,应将绿化与名人活动、历史事件、古代文化遗迹及古树名木结合好。首先要保存和恢复两岸遗留文化,重造历史风貌。其次是要谨防城市河道景观片面化,要注重自然与社会环境的统一,实现设计与自然有机的融合,恰如其分的“锦上添花”。

2.2设计原则

在河道景观设计中,要将景观生态学的思想融入到环境设计当中,模拟自然河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自然循环,构架城市生态走廊,实现人与自然的对话,将自然生态作为植物设计的首要元素,并同周围的人文环境充分结合,打造成一幅诗情画意的河道景观画卷。在具体设计中应当坚持以下3项原则。

2.2.1多样性的原则

自然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表现之一就是植物种类的多姿,而多种植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这种制约相对平衡,个体或群体植物才能协调共生,形成有序的体系。

2.2.2师法自然的原则

人工的模拟自然群落能够形成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从而使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和谐、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自然界中植物的自然调节能力,保持生态的相对平衡。同时好的生态环境又能够吸引各种生物到此栖息生长,为鸟类、昆虫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居环境,使景观更具自然特征和生命力。

2.2.3绿化形式点、线、面结合的原则

作为河道景观,沿岸应该有统一的绿化背景贯穿全线,形成一定的规模气势,形成“线”;同时结合硬质景观的主题进行不同的景点配置,在游人停留部位采用造型优美、色彩醒目的植物品种,给人以生理和心理的满足,达到触景生情的境界,形成“点”;选用几种较有特色的种植形式在全线呈块状分布形成“面”。如此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绿化景观。

2.3对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城市河道景观设计中要结合河道空间的美学特点和游览者的视觉特性,充分考虑到现代条件下速度因素对景观形式、景观尺度等的影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河道景观成为优美、亲切、宜人且富有活力的休闲娱乐场所。在设计河道景观绿化时要注意把握以下3个方面:

2.3.1 河道沿岸平纵面线形的把握

鉴于人们在游览河道时看到的往往是动态的风景而不是静止的画面。因此,在设计河道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已有的自然条件,顺着自然地形以避免由于修建景观而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设计中可以通过巧妙运用曲线元素将外部景观引入河道环境、通过地形起伏条件布设富于变化的线形以区别于其他地区。

2.3.2环境色彩搭配的把握

恰当地把握河道景观与周围建筑以及人们的心理反映之间的搭配和协调至关重要。

当河道位于繁华街区时,根据两侧建筑不同的风格、可用立面设计、装饰手法,形成变化丰富的河道景观。这种变化往往会显得庞杂与凌乱,这时可以通过植物造景对道路赋予较为统一的色彩基调——绿色,在这些建筑之间起协调的作用。除此之外的河道景观色彩则不宜丰富,否则有画蛇添足之嫌。而对位于色彩相对单一的老城区附近的河路,由于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过大。造成了人们休憩、绿化的空间日益缩小,人们迫切要求改善生活环境,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空间立体绿化,提高绿视率,弥补局部地区平面绿化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与水对话、宁静、趣味的场景。

2.3.3环境小品设施内涵的把握

城市河道景观中的环境小品设施,主要包括花坛花钵、休憩亭廊、座椅、雕塑、景石等,体量不大,功能不小,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息、观赏、标识等功能性服务,而且其本身的造型、色彩也颇具艺术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往往因其小而精致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设计独到的雕塑、小品。点缀在绿色植物之间,既塑造了地方文化特色,满足现代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又反映了现代人的艺术品味和审美情趣。景观有了艺术的灵魂和价值,城市形象也将充满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城市的文化特色。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3

关键词:城镇水系统;生态景观;规划设计

Abstract: water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and with the environment, water conservancy, social and other benefi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water system was badly damaged by ecology and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restricts the water syst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economy. In Mengcheng south of the city center area water system renovation and landscape projec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ade analysis for water system renovatio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repairs the project so as to realiz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the waterfront landscape pattern make a scientific arrangement, in order to create rich waterfront landscape zone.

Key words: urban water system; Ecologic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TV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在进行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在水体上游建设橡胶坝或跌水工程,在非汛期形成河湖水面,增加湿地。在满足雨季泄洪要求的前提下,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以不规则自然河岸形式结合复层绿化,创造优美、质朴的郊野景观,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以前设计中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会提高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破坏了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使其不再能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在降低。

蒙城县城南中心片区水系整治与景观工程包括沟塘整治、绿化景观和水系整治三个部分。沟塘整治工程整治河道总长5746米,清淤7.5万方,土方开挖57.5万方,驳岸总长9737米,混凝土1.6万方,浆砌石3万方。绿化景观工程内容为“三横两纵”即嵇康河、长流河、芦河、横一河、横三河景观、绿化、给排水、照明工程;景观绿化建设面积12.6万平方米。水系整治工程主要是开挖治理横二河、李长沟、长流沟、芦沟、马沟、向阳沟、九里沟、嵇康河等八条大中沟总长14千米,治理面积9.0平方公里。同时,新建拦蓄水、引排水建筑物17处,从而确保城南新区水流畅通。工程的建设将成为联系蒙城县城南新区景观资源的景观脉络,同时又可以作为开放性的带状城市滨河公园,为市民的休闲、游憩、购物、健身等活动提供场所,做到二者在功能上的兼顾。

1.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理论

1.1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水系视为生态边缘区,将水系沿岸的各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组分联系起来。因此可依据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边缘效应、景观异质性、尺度理论和整体性原理,对水系景观进行规划。

1.2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通过对原有水系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在宏观上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在微观上营造适合的水系和滨水区生态条件,使规划区域的景观整体功能最优。由此,需要遵循如下原则: 生态环境修复优化原则;历史文化延续和活力原则;场所认知和情感认同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设计,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以人为本、参与共享原则;景观协调优化原则。

1.3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原则

1.3.1空间尺度原则城市景观水系规划属于宏观的整体空间构架及中观的典型空间组合尺度,一般不涉及具体空间景观元素的规划设计这一小尺度。

1.3.2多样性与异质性原则多样性的景观比单一的景观具有更好的生态功能,异质性景观相应的生态稳定性高。

1.3.3自然优先原则要求设立独立的滨河自然生态发展空间。规划时优先保护景观水系中的自然资源,包括城市河流水系、滨水空间的原始自然保留地、湿地、坡地、森林以及大的植被斑块等。

1.3.4生态关系协调原则景观水系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但其自然生态过程往往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驱动以及社会兴趣的影响,规划应按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尊重水系的自然连续特性,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3.5整体优化原则整体优化原则要求把景观水系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而不必局限于局部的优化。在上述原则指导下,本文以蒙城县城南中心片区水系整治与景观工程规划为研究对象进行论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景观水系现状调查、分析、评价与制图;市域水系总体结构与格局的规划;市域景观格局规划;周边景观规划。

2.蒙城县水系沟通及河道整治现状

图1、蒙城县城区水系图图2、涡南片水系图

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 蒙城县城南中心片区水系景观遭到破坏 ,制约了其景观模式的发挥 ,问题表现在:

2.1水系沟通及河道整治现状

2.1.1水系不畅,淤积严重

现状嵇康河、芦沟河道断面狭窄(特别是嵇康河位于鲲鹏西路以北已改为暗沟),且淤积严重,严重影响过水断面。河道调蓄容积下降,局部地区引排水困难,威胁区域除涝安全。不能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

2.1.2水体污染严重

由于人口的剧增、工业的发展和截污设施配套工程的滞后,致使大量污水排入,现状嵇康河、芦沟河道已经蜕变为臭水沟,水体黑臭,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

2.1.3河道布局与城市发展不一致

现状河道和水域呈自然分布,不能满足城南中心片区新一轮地区发展要求。

2.1.4河网分布不均匀,横向缺乏沟通

规划范围内以南北向河道为主,缺少东西向河道,不能实现有效沟通,以致在汛期出现排水困难,不能保证防洪保安的要求。

2.1.5河道断面不足,排涝标准低

现状河道断面均偏小(秃尾巴沟河口仅8~10米,长流沟仅5~8米,芦沟近10~12米),且淤塞严重,过流断面已缩小至原来的一半左右,无法满足20年一遇标准排涝标准。

2.2护坡型式的选择

根据国内外身体护岸的成功经验,在进行护岸设计时,需要考虑整个岸线不同区域的环境、风格,综合沿岸及岸边不同的情况,把握“因地制宜、与周围环境协调”的总体方针,兼顾如下原则:生态护岸应满足河道功能,首先是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岸在视觉中的“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查结果,选择不同区域和部位的合适的植物;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布置建筑物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考虑到规划范围内建筑物不多,河道均为新开挖河道和拓宽河道,但河道均位于规划中心城区范围内,且河道两侧居民生活小区较多,游人有亲水需求。拟采用在蓄水位以上设置亲水平台,在蓄水位以下设置直壁式护岸,其上设置2米宽的亲水步道,蓄水位以上采用植被生态缓坡的方案,增强景观效果,保护水生态环境。该方案将河道生态保养与游人的休闲观光需求自然结合,利用水体中种植植物群落对河水进行生态循环净化,为景观水系提供清洁水源,而且增进了河道的亲水效果,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塑造人性化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在以上述断面作为河道护坡基本断面的基础上,考虑景观需要,通过沿岸木栈道、亲水挑台、下沉式台阶等多种方式提高亲水性。

3.滨水景观工程规划设计

图3、规划范围内河道示意图图4、河道护坡示意图

3.1规划定位

3.1.1功能定位

建成后的嵇康河、长流沟、芦沟滨水景观风貌带应与于蒙城县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形成联系蒙城原有景观资源的景观脉络;同时又可以作为开放性的带状城市滨河公园,为市民的休闲、游憩、购物、健身等活动提供场所,做到二者在功能上的兼顾。

3.1.2特色定位

嵇康河:临近城市中轴线稽康路旁,是城市重要的滨水景观带之一,因此将秃尾巴沟景观带定位为城市景观型滨水休闲带。

长流沟、东西向一号沟、二号沟两侧主要为居住用地,其中东西向一号沟、二号沟为联系性的河流,主要起到沟通南北水系的作用,因此将长流沟景观带定位为城市生活休闲型滨水景观带。

芦沟西侧为居住用地,东侧为市场用地,在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避免不同用地之间的相互烦扰,因此将芦沟景观带定位为城市生态过渡型滨水休闲带。

3.3重要景观节点与区域

规划方案结合河道两侧绿地现状条件及周边用地性质,在滨河景观体系中设计三条特色和景观带,两个景观型节点和六个休闲型节点,形成河岸沿线的八个视觉焦点和景观亮点。

3.3.1自然景观型节点

该节点油坊和老城区段的中心位置,规划增加几何构图的硬质旱喷泉铺装广场,同时模纹花带构图简洁、色彩明快,庭荫树种采用大规格榉树,形成具有较强标志性效果的滨河景观绿地,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功能与景观的结合,满足行人休憩、活动的需求。节点注重滨河景观的夜景表现,通过地面射灯、绚丽彩灯、大型景观灯柱等照明设施,亮化水景,使之成为滨河景观带中独具特色的夜间景观。

3.3.2休闲型节点

利用现有和规划景点,以休闲观光娱乐为主。以五彩缤纷的花卉为造景主元素,造景植物材料以竹为主,采用高大庭荫树结合景观雕塑小品布置,通过青石汀步穿插在绿地花丛之中,在花带中种植孤植大树,与花卉形成对比,突出花林古木景观特色。油坊河南段临近河道水体,大量种植耐水湿的杉木林,形成以水杉、池杉等为主的亲水植物群落,构成绿化带与喧闹城市之间的绿色屏障,丰富沿河的景观类型,成为晚上游人纳凉休憩的好去处。

4.生态补水工程

4.1河流补给

蒙城县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阜蒙新河穿城而过,阜蒙新河向东与涡河相通,向西与芡河相通。其中阜蒙新河、北淝河、茨河等河道水质均较好,多在国家标准Ⅲ-Ⅳ类之间。只要蒙城县城内河道形成有效的河网,当城区从阜蒙新河及涡河补水时,城区河网水质将得到明显改善。补水方案如下:当枯水期阜蒙新河水位较高时,可开启渔场涵节制闸,通过自流利用阜蒙新河进行换水以改善水质;当枯水期阜蒙新河水位较低时,可关闭阜蒙新河节制闸(九里闸),利用涡河水进行补水。

4.1.1阜蒙新河引水

由于现状阜蒙新河水质优于涡河,当枯水期阜蒙新河水位较高时,优先采用阜蒙新河水补水。当枯水期阜蒙新河水位较高时,可开启渔场涵节制闸,阜蒙新河河水自流进入李长河后,进入东西向主沟十里横沟,再向两侧河道进行补水,促进河道水体的流动,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4.1.2涡河引水

当枯水期阜蒙新河水位较低时,可关闭阜蒙新河节制闸(九里闸),同时开启渔场涵节制闸,涡河河水自流进入渔场涵后,沿上述阜蒙新河补水路线对城区河道进行换水。

4.2中水补给

结合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应在紫外消毒池后增加提升泵站并建立较完善的污水回用系统。近期在距离污水处理厂较近的马沟设置补水点,远期在马沟与红旗河交界处增设补水点,有效利用水资源。枯水期,利用处理后的中水进入水系,使内河水位控制在正常蓄水位左右,从而使县城内河流有较好的水体景观。同时城市绿化、道路用水等可直接由内河中取水,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5.结束语

工程的实施,增加了城南中心片区的水域面积提高了环境容量,改善了城市的投资环境。河岸植被和湿地群落将得以大面积的恢复,防止水土流失,整段河道的绿化、净化、美化和亮化效果都将得到空前的加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休闲、观赏的场所,改善市容景观,提升了人文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与环境质量,有力地推动蒙城县的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薇,李传奇. 城市河流景观设计之探析.水利学报,2003,(8).

[2]岳隽,王仰麟,彭建.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生态学报, 2005,25(6).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4

关键词:城市河道;河道治理;景观生态

在我们传统的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人们只注重泄洪、排涝、航运、灌输等一些最基本的功能,治理河道的材料大多采用砌石和混泥土等比较硬化的材料,人们追求的便是河道的渠道化。除此之外,我国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相当多的工业企业往河道中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废液,致使河道的水质发生了严重的恶化,造成水生物死亡的严重后果,破话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而与此相反的是人们对于健康生活的普遍渴望,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性,一种景观生态模式迫切需要应用到城市的河道治理当中来。然而生态景观河道是多门学科共同作用才能做到的,它融合了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科学等大学科,事实上,如何将这些学科结合起来应用到城市河道的治理过程中,这是现代河道治理过程中人们共同面对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 城市河道的基本功能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致使人们对城市河道的需求不仅仅是泄洪、排涝、航运等最基本的水利功能,目前,我国居民对城市河道功能多样性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城市河道在治理的过程中,务必要摒弃工程效率为主和效益治水的传统理念,人们应该把重点放到如何在河道治理的同时也能加强对自然生态和自然环境的保护,而如何将景观建设和生态建设进行有效合理的结合,这已经成为了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人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

(1)防洪排涝功能。防洪排涝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国家出台了防洪的标准,因此在河道治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应当以国家标准为最基本的要求。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河道不仅要有能力防洪排涝,而且还有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地表径流的影响。

(2)景观文化功能。生态景观的建设构成了景观文化的基础。事实上,景观文化在一定程度是景观美学的文化,人们通过感知,感受着景观的内涵。由于人们是景观环境的缔造者,随着人们审美的变化,景观文化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3)生态环境功能。我国的城市河道景观一般都是廊道,它也是物质转移的重要连接通道,在营养运输、污染物转移、生物迁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这对维持生态平衡是很重要的。

(4)雨水利用功能。一般来说,在我们过往的河道治理过程当中,人们往往忽略掉了河道对雨洪的利用功能。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这就要求在治理河道的时候同样要与时俱进,人们不但要规避洪水对城市建设的破坏性影响,还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雨水资源,较好地做到雨洪资源化。

二、城市河道治理的景观生态原则

(1)系统性原则。景观生态有一个统一的系统,它包括斑块、狭长和基质的有效统一。从本质上讲,生态系统的参与者将会直接导致景观机构的改变。

(2)可持续原则。这个原则主要是实现水文地理、动植物和土地的长久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注意景观设计时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3)谨慎性原则。人们在对景观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它同研究范围内的异质性实际上是因果关系,人们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对景观异质性的改造来使景观价值得到提高,但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这种改造可能导致系统不稳定,而且一旦稳定性遭到破坏,其恢复的难度是很大的。

(4)经济合理性原则。景观生态的设计一定要与河道治理项目的经济预算相结合,第一要考虑到河道治理项目的投入和产出的情况,第二还要组织专门人员对河道治理项目后期的维修费用进行预测和切合实际的研究。

三、城市河道治理的关键

(1)注重城市河道治理的水利基本要素。传统的河道治理主要注意水位、流速、雨水入河口的高程这三个方面,事实上,这三个方面也是城市河道是否治理成功的关键。

(2)注重城市河道断面的选择。一个河道存在多个河段,所以在选择河道断面的时候不可统一而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河道断面的设计主要是调查洪水的影响范围,考虑到河道的宽度和水量水位,然后再考虑到河道景观设计的需求,做到整体功能的统一。

(3)注重城市河道的景观设计。人们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系统性地考虑到景观设计的变化对真个河道治理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顾此失彼。对河道滨水区域的合理规划是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要考虑到系统性,这不同于单一的水生态治理,人们一定要对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综合加以考虑,制定综合的规划,最终实现良好的效果。

(4)注重生态环境和景观的效益。如果人们想要恢复河道的生态环境,这样意味着人们同样要恢复很到和滨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功能,使得整个河道的生态系统能够正常的发展。事实上,河流廊道在生态方面的功能主要有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通道作用和过滤作用等等。在城市河道治理的时候,根据人们对人工廊道的分析,距离的延长会导致经济效益的逐渐降低,与此相反地是,自然廊道的生态环境效益会因为距离的拉长而慢慢上升。在这中间,有一个相对平衡的地方,长度相同的情况下,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的经济效益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人工控制,这样不仅少犯错误,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结束语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城市河道治理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顺应历史潮流的变化,而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正是如何在城市河道治理的过程中很好地融入景观生态学。事实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为城市河道的治理提供了很到的基本原理解释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人们可以通过景观生态的设计对城市的河道进行合理化的改造,在实现河道传统水利功能的基础上,也能产生良好的景观生态效益,如此一来,城市的河道治理将更加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琳琳. 城市河道治理中的景观生态模式[J]. 人民黄河,2013,11:6-7+10.

[2]郑英. 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D].天津大学,2007.

王季首 董振华 刘刚 江苏华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5

关键词:水景观;水设施;生态设计

Abstract: the river water area is Ryan city spa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nd responsible for recreation, leisure, and other functions, waterfront landscape improvemen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ity image, and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charm, on the other hand can promote 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cities. Has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rea is the city water-front landscape ecological and city life the most sensitive areas.

Keywords: water landscape; Water facilities; Ecologic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滨水景观概述

滨水地区往往是城市历史发展、文化沉淀积累最深的地方,它们以各种形式分布在滨水景观的各个地区,构成独具特色的滨水景观。

滨水景观从宏观上可分为自然和人工,而在形态上我们将之分为四种:线形水景、滨海滨湖的面状水景、人工的或者自然的池塘或沼泽、以点状为主的人工或者混合式水景。它们不同层面上组成了滨水景观。

无论是中外,滨水地区通常是一个城市发展最早的地区。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的滨水空间处在一种相对原生态的状态,城市与水之间达到了一种相对平衡状态。然而,在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将滨水空间建设成城市中心区、工业、航运、仓储等功能的载体,隔离了城市与水空间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后,产业结构发生调整,许多滨水仓库、码头、港口被废弃,水体污染非常严重,滨水地区衰落。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生态意识高涨,滨水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90年代至今,生态意识日益加深,滨水空间一直延续60年代的课题,并有了突破和创新。这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也是人类对滨水空间认知的一个过程。

二、滨水景观的功能和意义

1、景观功能多样性

生态净化功能――即保护和改善水系质量,展现水景观的多元化。

城市实用功能――即结合城市功能区,塑造多元化河道景观

景观游览功能――即结合城市绿地,建立绿色休闲网络体系

历史文化功能――即与地域历史文化相结合,营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河道景观体系

2、温瑞塘河滨水景观设计的意义

温瑞塘河对整个瑞安城市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早期商品流通、聚集的载体,也一直是城市安全、生活生产的基础,对温瑞塘河水系在景观空间布局、元素的合理规划与控制对瑞安城市的总体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设计的最终必然能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等重大的作用。

三、温瑞塘河滨水景观现状分析

温瑞塘河滨水区域是瑞安城市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游憩、休闲等功能,滨水景观的改善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个性和魅力,另一方面能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独特区域特点的滨水景观是城市生态与城市生活最敏感的地区。

1、对温瑞塘河的现状分析

“一江靠两山,塘河绕群峰”是本城市的格局布置,大罗山、集云山为依托,周边围绕若干个小山峰,形成北部绿色屏障,连同沿江防护林带组成“外环”,保留城市内部河道,以温瑞塘河为主的塘河水系形成的 “内网”。

近年瑞安市对滨水绿地系统的建设非常重视,绿地率正在逐步提升,但绿地率仍然非常低。目前主塘河及重要河道两侧河岸多以直立式人工驳岸为主,局部有失修坍塌现象。而自然驳坎多位于城市偏远地区、人们活动量较少之处。塘河滨水空间景观元素多样,如桥、亭、栏杆、榕树等构成滨水空间多种元素。

2、塘河滨水景观现状问题总结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随着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不断积聚,用、排水量大幅度增加,导致水量减少,水体污染等现象严重。

景观连贯性、系统性不足――单一河道景观整治,影响面小,与整体城市景观体系的系统性差。

河岸呆板,亲水性较差――改变河床形态和水文规律,河岸驳坎设计呆板,在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弱化了其亲水性。

景观单一、特色不明显,缺乏整体性――整齐划一的岸线与一刀切的绿线,使河道景观缺乏变化,景观单一,不够丰富。

缺乏传统的延续――现代滨水地区的开发往往不注重原有肌理的组织模式和邻里关系,使连续的街道空间和临水界面失去了依托,颇显零碎。

四、滨河景观设计原则

“人本”原则――以人为本,人是滨水空间最终使用者,因此设计需紧紧围绕着人这个主体,创造多元的滨水景观。

“人文”原则――水系应能够塑造和承载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风情。

“生态性”原则――滨水区域是城市绿色廊道、生物迁移的通道,影响着城市的气候环境。

“亲水性”原则――水是人与自然的情感纽带,滨河设计在满足防洪要求的基础上,做足近水、亲水空间的空间关系处理。

“公共性”原则――以服务于民、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首要目的,建设出一个能提供给公众一个无界、无阻的公共场所。

“多样性”原则――根据各条河道的特点,结合不同地块的特性,做出多样化的景观视觉,满足不同层次的公众要求。

“整体性”原则――设计需从全局出发,滨河环境的设计要调整好人与水环境的关系,才能有方向、有目标。

五、设计目标

遵循“尊重自然,延续历史,重塑未来“的理念,遵循生态性、亲水性、多样性、整体性的原则,以人为本,创造城景交融的滨水景观。

六、温瑞塘河滨水景观设计注意事项

1、总体规划,把握全局,统筹布局。

对重要河道加大整治力度,分区布置绿地,形成点、线、面的立体布局。使城市绿带遍布滨水两岸,并形成绿色廊道,成片成规模进行建设。

2、严格按照设计原则,把握设计目标。

对设计的原则和目标应坚定实施,一切设计围绕开展。

3、寻找关键问题,确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如在水体水质处理上,应考虑水体生态的可持续性,在清污、调水等基础上,可结合滨水公园做生态人工湿地系统,通过植被根系、吸附性材质的运用,使水质和水环境发生变化。如成都的活水公园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4、评价与控制相结合,使设计具有引导性

设计时应对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积淀、知名度和影响力、规模等级、区位影响、交通可达性、游憩观赏价值、开放度和建设开发潜力等九个方面进行了因子评价。将河道细分为重要景观河道、次要景观河道、一般景观河道,针对各类河道提出景观规划重点与引导。

七、具体设计内容

1、亲水设施

亲水设施是指满足相关亲水活动的设施,如运动场地、散步道、钓鱼台灯。亲水设施的是要尊重水体的自然特性,应考虑到由于水体各个时期段的变化而造成的安全问题。亲水设施的设置主要根据人类活动的类型、活动的目的而分,其范围涉及从水上到防洪堤岸、堤岸外缘相对宽泛的区域。

亲水设施类型分可分为三种:必要设施、功能区域场地、附属设施。其中必要设施包括:散步道、自行车道、踏步、缓坡、桥廊亭等。这些设施之间的关系与水体、植栽等景观元素之间的关系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进去。

滨水空间位于水陆交界,多受自然环境影响,会有季节性和突发性事件,给公众、设施造成威胁,如坍塌、滑坡等危险随时存在。应设立管理机构,对其进行安全防范处理。另方面可由当地民众近距离对其监督、管理。且将常态与应急管理结合起来,加大管理力度。

2、驳岸处理

驳岸是水域和陆地之间的一个过渡区域,它不仅要承担一定的防洪功能,还要满足生态、人们活动要求。驳岸类型大体分为人工驳岸和自然驳岸,根据温瑞塘河的情况,要分级,分类处理,并且在驳岸的设计中需要注意安全性、多样性、生态性。具体总结以下几点:

① 在考虑抗洪要求的基础上,尽量避免采用直立式驳岸,建议采用斜坡式,能够减弱水体对河岸的冲击力。进一步可在斜坡驳岸上进行绿化培植,软化驳岸的硬质效果。

② 设计时需将重要河道和一般河道区分对待,历史街区和其他功能区块也要分别对待。在坚持大格局的前提下,要注意局部处理,增加亲水的做法。这可以借鉴上海岐江公园对河岸的做法,使内河沿岸增加层次感。

③ 保护和利用原有自然驳岸。并将这种自然型态采用人工手法进行运用,目前值得推广的做法包括柳枝木桩和自然石插柳法;此外如石块浆砌、石笼法等手法。

3、植物造景

温瑞塘河水系已形成了自己的植物群落体系,只是在特色景点方面还做的欠缺些,对水生植物的培植需要加大力度。植物造景设计需要注意的是:

① 充分体现本土化,充分展现本土植被的生命力和独特魅力。

我市的地理位置优越,能够生存的植物众多,除了大众熟悉的榕树、茶花是市树、市花外,常见树种也非常之多,切勿将过多的外来树种大规模栽植,使得当地植物链混乱,失去城市自己的魅力。

② 植物搭配合理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结合,陆生植物与水生植物结合,速生植物与慢生植物结合,基础树种与主景树种结合,竖向上乔木、灌木、地被搭配,使得滨水景观的植物搭配多样化。

八、总结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6

如何治理水域环境、挖掘城市滨水空间的优势、塑造滨水空间形态,成为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最重大的民生问题。基于此,岳阳市正在编制环城水系景观总体规划,以期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带动城市综合发展、打造“秀美岳阳、宜居城市”的亮丽名片。 1工程概况 岳阳市王家河风光带是岳阳市环城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岳阳市整个生态湿地系统的核心地段之一。本次设计为王家河风光带一期工程,河段位于中心城区,其西部为已建居住小区,南面毗邻王家河大桥,全长约1km,绿地斜坡宽度为20~70m不等,河面宽度为100~200m,设计绿地总面积为4.3万m2。王家河风光带总平面图见图1。目前河道正在进行清淤、截污、疏浚河道、水体净化、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成效显著,但还需进行园林景观规划建设,为环城水系景观恢复与建设做出范例。 2现状特点 2.1不利条件 根据对王家河风光带的现状调查,发现此处存在较多不利因素:(1)水体污染严重,为劣Ⅴ类,主要为有机物污染;(2)河岸线主要为陡峭的人工边坡,水流侵蚀岸线;(3)陆生腹地狭窄,居民建筑直抵河岸,造景空间局促;(4)自然植被全无;(5)与城市主要交通网络联系通道少。 2.2有利条件 王家河风光带的建设还有较多有利条件:(1)王家河大桥下及南侧有成片的绿地,提供了主入口及桥下的活动空间;(2)截污工程管线的修建留下了4~6m的线形临水平地,便于游路的建设;(3)原有鱼塘堤坝在造景中可以加以利用,形成极富特色的湖堤景观。 3设计原则———低碳生态原则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在具体应用中应体现生态化、本土化、人性化和便利化原则。 3.1生态化原则 以支持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为基础,运用可持续性的规划设计方法,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质、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保持和修复水体及周边绿化的原生态功能。 3.2本土化原则 充分挖掘和突出地方特色及景观特色,尊重地方文化,选用具有本土特色的水岸植物及乡土建筑材料。 3.3人性化原则 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慢行道为主,完善游步道网络结构、标识系统、服务设施及与游人密切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 3.4便利化原则 加强滨水景观与公共交通网络的衔接,滨水空间的各个部分能够让游人随意进入并轻松抵达,而不仅仅是观赏。低碳生态理论在本次滨河风光带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可概括为“因地制宜、绿色材料、人文关怀、本土特色”。 4设计目标———江南水韵、和乐生活 基于低碳生态规划理念,遵循生态化、本地化、人性化、便利化原则,尊重现状地形地貌,充分挖掘地方植物特色,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河景观,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游览的滨水公共活动空间,营造高品质滨水生态宜居家园(见图2)。设计中保持对乡土文化和地域特征的尊重,唤起人们对乡土文化回忆,实现场地文化认同感和情感共鸣,并提炼出和乐生活的设计主题,倡导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营造“生态、物态、心态”全方位和谐的宜居景观。 5景观特点 营造出“春日柳浪莺鸣、夏日碧荷映日、秋天荻花芳菲、冬日阳光和煦”的滨水休闲景观长廊。 6具体设计 6.1游步道系统与岸线设计 游步道与岸线处理是滨水区景观设计成败的关键。建立完善的游步道系统,游路顶标高控制在28.00m以上(控制常水位为27.68m);一级游路宽4m,方便居民慢跑及步行休闲活动和游览管理车辆的进入;二级游路宽为1.5~2m,丰富游路形态及景观空间,并为游人安静休憩提供可能。驳岸则根据现状用地局促的特点,在常水位以下70cm采用重力式挡土墙驳岸,可以有效防止水流浸蚀;其上采用生态设计手法形成水生植物种植床,为水生动植物创造有利的生境。步道与水面均保留2~3m的植物种植空间,使沿岸的植物群落的厚度得以保证,步道与水面间形成若即若离、时隐时现的关系,步道、岸线与植物一起形成多层次的滨水自然景观。 6.2主要景点设计 6.2.1“滨河远眺” 主入口设置在王家河大桥南侧,广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下高差为8m,通过室外台阶相连。上部为入口标志景石“滨河风光入画来”,下部为亲水平台,亲水平台上设置白色的膜结构造型,轻巧灵动,与水相映,犹如洁白的云朵漂浮在水面上。 6.2.2“健康乐园” 充分利用两桥下约800m2的空间,设置公厕与管理用房及桥下健身铺地,设置室外健身器械、角、小型戏剧舞台,为市民提供广场舞及器械健身空间,并便于地方戏曲、乡土文化的观演(见图3)。 6.2.3“紫云花境” 结合王家河北踏步入口沿滨河游路设置百米长的花境,花境以当地的多年生宿根及球根花卉为主,展示乡土花卉之美。 6.2.4“狄影芳菲” 充分利用现有水湾设置亲水平台及栈桥,水湾处植芦苇、水菖蒲等,创造“狄影芳菲”的效果。 6.2.5“青春之歌”景墙#p#分页标题#e# 利用主游路与香缇半岛小区之间4m高的高差设置60m长浮雕墙,浮雕墙内容采用与“运动”、“健身”相关的题材,突出健康生活的乐趣,迎合“和乐生活”的主题。 6.2.6“柳堤春深” 利用原有堤坝并往内侧池塘加宽形成主游路,堤上主植垂柳,东侧为芦苇等水生植物为主,堤西为荷花池,形成杨柳依依的江南水乡景观(见图4)。 6.2.7“荷塘月色” 利用原有池塘,遍植荷花,并环池塘沟通游路设莲花拱桥,池塘西北角游路转折处设置观荷广场,夏日荷香四溢,成为观荷佳处。观荷广场上设风雨廊架,方便游人观赏休憩。此处景观及视野极佳,北可观青年路立交桥,南远眺桃花山及王家河大桥风光。 6.3种植设计 植物景观既要具有持久性,又要易于养护管理,并突出江南水乡桃红柳绿、芦荻芬芳的特色,这就要求设计惯彻“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本地区水岸、水生、湿生植物,采用群落式自然布植手法。上层植物选用垂柳、枫杨、乌桕、臭蜡、枫香、桂花、香樟等;中层植物主要为开花灌木夹竹桃、木芙蓉、南迎春、山桃、藤本月季等;地被植物有大花萱草、鸢尾、石蒜、常春藤、八角金盘等;水生植物有芦苇、水菖蒲、荷花、千屈菜、茭白等。 7结语 中国的城市大都选址于山水相依之处,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城市水环境的营造、水文化的建设成为构建城市景观风貌、生态安全格局、传承城市文化、满足市民日常游憩需求的重要空间和举措。通过滨水景观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景观建设,带动水域周边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将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与城市滨水环境完美结合,实现水、城、人居环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7

《园林规划设计》主要阐述了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审美艺术的培养,对一些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内容包括:中外园林的概述,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日本古代园林,西方的近现代园林的产生与发展及西方园林的特点。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园林美的内容、形式美法则、园林布局形式等;园林构成要素的规划设计,包括地形、园路广场、园林建筑小品及园林植物的规划设计等;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包括道路与广场绿地规划设计、滨水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单位附属绿地规划设计及公园规划设计等内容。园林绿地设计是为了满足一定的目的和用途,围绕园林四要素山、水、建筑、植物,建造出优美、有内涵的园林环境。园林绿地设计主要包括植物种植设计、建筑设计、地形设计、景观小品等方面的设计。每一项的设计都是至关重要的,“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所有的园林绿地设计要围绕这三个基本原则来设计或提升。

2实习经过

(1)实习时间:2014年2月~至今。(2)实习地点:北京盛妍园林设计有限公司。(3)实习经过:首先熟悉景观设计的整个流程,熟练掌握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施工图的画法,包括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3景观设计整个流程

前期调研—收集资料—做出方案设计—出平面图—重要节点平、立、剖及效果图—文本编排—汇报方案—方案通过后—进行初步设计以及扩初(确定每个局部的的景观以及小品、景观建筑的尺寸)—施工图设计—建设部审核批准—施工单位施工—监理进行审核—施工完成。

4工作中参与的主要设计项目

4.1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规划设计

(1)项目分析定位。

聊城市要构建“江北水城”,首先应该在构成水系的水体形态上尽量丰富完备。东昌湖以辽阔的水面和与古城的相互依存为特色,古运河是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为特色,而徒骇河则以自然生态为特色。因此,徒骇河的景观设计对于聊城市展现城市形象是极为重要的。这几个水系要各具特色,又有机统一。徒骇河是贯穿聊城市南北的主要的生态廊道,其南部融入城市的水源涵养地,北侧与城市防护林带交融在一起。宽阔的水面和两侧茂密的树林为城市输送新鲜空气。

(2)设计特色。

体现聊城市地域文化内涵,要把聊城市徒骇河景观设计做成聊城的、现代的、徒骇河的。植物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层林尽染、漫步花镜、芦荻荡影”。地形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坡地和台地相结合。人有亲水性,因此,在设计时,80%的游览路和停留空间滨水,让人可以自由、安全地亲近水面。在真正的下笔绘图之前,设计师们首先要做到的是胸中有丘壑。而笔者的导师正是这样一位“胸中兀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的设计师,跟他真的学到了好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仔细的分析解读徒骇河,最终确定了徒骇河的设计方案,徒骇河景观设计的主要原则就是植物造景为主,硬质景观少而精;适度的原则;基面整,亮点突出的原则;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就是徒骇河以高大乔木为主,主要目的是隔断外界的噪音,提供一个安静休息区,内部以疏林草地为主,更好地为游人提供休憩游览的环境,常绿树种与落叶树搭配,营造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景观特色。重要节点做重点处理,搭配以聊城特有的景观小品,营造一种徒骇河特有的景观特色。

4.2聊城市湖南路南侧水系景观绿地设

(1)项目分析定位。

首先,湖南路改造后作为聊城中部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和景观走廊,南侧绿地首先应该作为景观大道两侧道路景观的一部分,应该与北侧的绿地一起展示简洁大方的道路景观。同时,其宽度达到110m,中间包含一条景观水系,因此,它兼有城市公园的功能,应根据地形和水系的总体布局,在其间适当加入游憩和表达聊城历史文化的内容。但总体上应简洁大气,形象突出。其次,它是城市的重要廊道之一,因此,在设计时,不但要形成东西向的开放空间,引导疏通东西向的新鲜空气,还要在南北方向上留出导风通道,使空气能够快速地南北流动。第三,它还是聊城市南部与北部的连接线。因此,在设计时应统筹考虑在湖南路向南观看和由绿地南侧向北观赏的效果,在山水格局、植物配置等方面作出相应处理。(2)设计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把湖南路南侧绿地纳入城市绿地系统、水系规划以及南部新城区的总体规划中来分析和定位,确定其主要功能、景观特征,强化与其相交叉的道路、水系、绿廊的联系。使其成为整个城市景观的有机组成部分;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设计时要统筹考虑聊城市近远期的发展规划;保留利用的原则,现有绿地中,一些长势良好的植物,再次设计时,应注意保留利用,既能降低造价又能形成较好的景观特色;土方平衡的原则,挖河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于河道两侧,既丰富了景观,又可以减少工程量。挖填方在总量上应保持基本平衡。

(3)主要设计概念。

回流萦玉,七水连珠。规划30m宽的河道贯穿东西,并形成流线和开合的变化,使其成为形态自然的景观河流。在道路交叉口、重要节点等处,将水面适当加宽,共形成七个较大的水面,构建“七水连珠”的景象。将挖水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一系列带状起伏地形。根据尺度计算,地形高度最高不超过6m,以2~3m为主,东西向共形成5处较大的带状地形,形成“五岭逶迤”的主地形格局。十里樱花情。在湖南路两侧种植五公里长的品种各异,花色各异的樱花,形成十里长的樱花大道,花开烂漫,独具特色。

(4)植物种植设计。

主要地形上植物密植,多用常绿树种,高大乔木居中,向南北两侧形成层次,兼顾路上和河边效果;道路交叉口和水面较宽处以疏林草地为主,选择景观大乔木成丛栽植,重点突出,视线通透;在地形制高点多种植高大乔木,是林缘线变得更加丰富。植物种植设计的主要概念可以概括为:水木润春华,西岭含秋色,一带红樱花,半池黄菖蒲。

4.3聊城市昌东乡愁园景观景观提升设计方案

(1)项目分析定位。

本设计方案是关于景观提升的,所谓景观提升是指在保留观赏效果较好的景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总体的观赏效果。原聊城市昌东公园位于徒骇河畔,是垂钓者、郊游者的乐园,亦是聊城市乡土植物园。但是,由于植物空间杂乱,灌木过密,游览服务设施缺乏,景观主体不突出等一些制约因素,导致公园内杂草丛生,不能很好地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游憩的环境。这也是要对昌东公园进行景观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此次景观提升的整体思路就是去芜存菁,完善设施,适度提升,刻画主题。

(2)设计理念及原则。

聊城市乡土树木形成骨架,结合现有植物形成枣树园、杨树园、榆树园、槐树园、柳树园、藕池、牡丹园等七个乡土植物园。浓郁的郊野气息使城市中人暂时远离城市的喧嚣,来此享受安静、美好的时光,营造出城市山林的意境。聊城市的民谣、土胚房、石磨、水井都能很好的表达设计主题。

(3)植物种植设计。

植物种植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种植骨架,在原有植物基础上稍加点缀花灌木,形成一片浓郁的乡野气息,使得植物的种植既简单又不失去主题特色。植物种植还是以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为主要原则。

5实习心得

以上3个项目是在实习期间做的最主要的项目,每一个项目从分析定位到最终出图,都凝聚着全公司同事的心血,为此,大家也会经常地熬夜加班,但是当看见一片荒芜的土地,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最终变成人们休息游憩的乐园,成就感就油然而生,觉得自己的专业很有意义。此次实习,笔者受益匪浅,深深地体会到学校里学到的一些专业知识还是非常实用的,例如:植物配置原则、园林工程施工方法等。在实习中,各项工作都会努力尝试,因为我相信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由最初的不知变成知识,逐步地走向成熟。至于设计本身,学术上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论证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怎样设计才能达到最美的状态,创造最美的环境,但是在实际设计方案时,有很多的因素制约,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去完成一个设计方案,有时不能满足心中对于最美的追求。尤其是面对业主时,很多时候只有业主认可了的设计才是可以实施的设计。但是有很多业主他们并不是真的了解园林设计中所强调的一些景观要素的搭配。比如一个时尚、现代、富有前瞻性的设计想法,会因为没有考虑到风水问题而被全盘否决。一个实用、有创意的设计方案,会因为资金或是业主的意念而不被采纳。很多时候,我们设计的方案并不是我们心里想的,想达到的景观效果的方案。在学校里,老师们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可以漫无边际的让学生们去构思,即使是不可能完成的项目也是可以的,只要有想法,有创意的作品都是好的。但是在实际设计中,却要考虑更多实际的因素,尤其是资金、苗木配置问题,还要考虑当地的传统文化、工程造价、时间、可实行性等现实的问题。通过此次实习,在设计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实习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有不懂的问题,他们都会热心的帮忙解答,非常感谢他们这段日子对我的帮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河道景观设计原则篇8

关键词:河岸景观;水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水利工程建设已不再是单纯的防洪减灾和兴利,而是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水环境质量改善、水生态系统修复、亲水绿化空间、人与自然和谐、水利文化传承等。从“人定胜天”的传统水利设计到“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结合,成为当今水利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改善水域空间的景观,为居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就成为现代水利建设应当追求的目标之一,水利建设中重视河岸景观设计,不仅可以提高防洪抗旱能力,而且能起到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统筹兼顾、协同发展的作用,提升地区形象,美化地区环境。

一、传统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水利工程对于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得到防洪抗灾安全保障的同时,对自然的河流湖泊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1、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大量兴建水利工程,改变了原河道的自然形态,堤岸硬化、河流渠化现象严重,河岸泛洪区消失。这些改变使得洪水快速排泄,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无法有效地补充地下水的储量。

2、对生态的影响

水生动植物尤其是两栖动物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使其难以生存,水利工程隔断水域也使得鱼类的生存繁衍受到限制,水污染使水域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3、对景观的影响

兴建水利工程,局部损坏植被和影响当地生态,枯水季节两岸地区常成为垃圾聚集地,严重影响了水域景观性。

二、河岸景观设计中须把握的基本原则

水利在一个城镇的发展中,不仅仅是满足城镇防洪和用水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美化城镇并且又促进城镇的发展。城镇水利建设应以体现城镇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生态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生态化原则。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坚持自然化原则。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

3、坚持整体性原则。把城镇河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

三、河岸景观设计元素

河岸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建设与水利工程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滨河景观带。“既有金山银山,也有绿水青山”,“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这样的理念和思想才会使河道两岸周边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1、沿河绿地

河流景观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的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水利工程的轮廓,延续水利文化。同时以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形象。

2、扩展沿河水面

增加蓄水面积,形成人工湖美景。便于居民欣赏水域景观,在景观建设中需要有亲水性,创造人与水接近的条件,如亲水平台、亲水广场、景观桥梁、亲水步道、滨水建筑。河道景观设计考虑观赏者可能到达的角度和位置,比如站在桥上所看的“流轴景”,站在彼岸所看的“对岸景”,身处滨河建筑上的“鸟瞰景”。

3、水土保持

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坡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毛石可以采用景观性比较好的黄石、卵石、千层石等景观石。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砂及草籽的混合物或者生态混凝土等现代材料,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4、绿化树种及花草

沿河绿化树种多为当地树种,譬如以合欢、国槐、银杏、杨树、柳树等乔木为骨干树种,以桂花、雪松、紫薇、樱花、桃树等花乔木和黄馨、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藤类和灌木类,以三叶草、金边书带草、马尼拉草坪等花草为主要植被,在线条优美起伏的绿色地形上形成多种类,多层次生态群落,达到区域绿化四季长青、四季有花的景观效果。

5、景观小品

通过各式各样的艺术形态小品结合其使用功能宣传景观主题和文化节。如雕塑小品(主题雕塑、典故浮雕)、水景小品(喷泉、跌水、假山)、围栏小品(栏杆、景墙、花架)。另外还有功能性小品,如:展示小品(说明牌、指示牌)、卫生小品(厕所、果皮箱)、亮化小品(草坪灯、景观灯)、休憩小品(亭、廊、座椅)。这些元素结合主题文化、塑造主题形象。

6、夜景亮化

通过亮化、绿化和水面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信托,达到沿河两岸的植物和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亮化中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草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水景亮化是水利景观的点睛之笔,合理运用“点线面”布局。高低错落,明暗相间。切忌不论主次、不分空间的滥用光源。

四、河岸景观设计探索

近年来,各地都十分重视水利景观特别是城镇水利建设,注重把城镇水利与城镇旅游、城镇景观结合起来,尤其是在滨河带的建设上,不但超越了前几十年河道整治的模式,而且树立了新的理念,把穿城而过的河道当作城镇的一个靓点,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将滨河带改造成为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场所,一个令当地人骄傲的地方。如将滨河带改造成为城镇的窗口,成为游人必到的景点等。按照生态水利建设要求,在今后的水利建设特别是河岸景观设计中,以下几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1、 城镇水利工程建设要与城镇景观建设相结合

城镇水利建设中通过堤园结合,连片开发沿江景观带,实行立体绿化,整治堤防滩地改善整体环境,建成带状公园,体现“以人为本,回归自然”的建设理念,对于促进城镇亲水环境建设,提升城镇生态品位,打造城镇景观新亮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施中,要从以前单纯的河堤防洪功能向休闲、游览功能转换,滨河景观应该成为市民、游客乐意在此驻足流连的城镇公共空间。基于这种理念,景观规划对沿岸新建的建筑物要作出严格控制,即建筑高度不得超过 建筑离岸距离,避免出现“岸上看不到水,水中见不到岸”的状况。河岸的休闲功能对沿岸绿地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沿岸要营造多层次的绿化效果,最大限度地增加滨水绿地的景深。另外,还要考虑到河流流经地段的文化内涵差异,对其滨河带采用的景观设计的手段也应有所区别。河段流经历史建筑时,可以考虑河坡上垂柳拂水等景致,但是河段流经住宅小区时,应有体现“人水亲和”、“人水相依”的景致。因为市民对于河流水域及其周边空间景观的要求是多样性的,所以作为水利工作者必须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城镇河道进行整治时,应提出对景观改造的总体设想。如荆州市的太湖港治理工程,就改变了原来的纯水水利工程意识,注重了河道两岸的景观设计,建成了城市公园,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河势顺了,水面宽了,两岸绿了,环境美了,城镇也就靓了。

2、河流整治过程中可利用水体的多样化来美化环境

自然界的水,以它的千姿百态与各种景观协调配置,创造出优美的自然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怡情悦性都有直接的陶冶和感化作用。同时,水作为一种资源,可以用来养殖和种植各种水生物,供人们食用,又兼有观赏价值。另外,水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因素,对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样有其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此,水体的质量对城镇整体环境质量至关重要,水域景观在旅游景观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具有开阔水面的区域将会变成深受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喜好的休闲地域,并构成了开放空间与水道紧密结合的优越环境。城镇水利建设中必须对水体要格外珍视,一条有代表性的河流,其重要性完全胜过一般的道路。但目前城镇建设中存在着试图将城镇河道填埋,变成汽车道路或房地产开发项目。而实际上占用河道面积开发房地产所获得的暂时利益,远远低于河道风景及其环境效益带来的增益。因 此,在城镇水利建设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水体的开发与保护。

3、河岸景观设计要注重与河岸亮化、绿化设计相协调

河岸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亮化、绿化设计和水景设计之间的互相协调,互为依托,沿河两岸的建筑在灯光的照射下,高低错落,明暗相间,显现出建筑的独特美、艺术美,增强河岸的纵深感;河边的树木、花草、小品、庭园灯烘托出河岸的恬静、温馨。在具体规划中要按照沿河两岸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历史背景及环境等因素来设计亮化工程,并将植物水岸生长的自然选择规律融入其中,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景观。亮化后的河岸、乔木、灌木极富层次感和美感,亮化后的草 坪在两岸绿树的映衬和河水的倒映下,可以产生交相辉映、水天一色的效果。另外,不时变换灯光,与水平的、静静的河岸形成强烈的动静对比,使得整个河岸的空间活了起来,充满了生气。

上一篇:建筑业供应链管理范文 下一篇:改造工程验收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