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养护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6 11:47:28

河道养护方案

河道养护方案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文重点针对当前河道的污染和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就如何加强河道管理优化资源的配置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河道管理以及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河道管理;问题;优化资源配置;对策

河道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含量高、工作难度大,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防洪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同时要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影响大的典型违章案件,使执法查处违章案件形成声势;审批管理涉河建筑形成气候,使涉河建设的规划管理真正步入法制化轨道。

1 河道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工业企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对河流水环境的破坏加剧,河道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较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几点。

1.1 河道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国家相关法规的设立和管理体制的设置,使大小河流长期处于几个部门的共同管理,形成职能交叉、配合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管理格局,体现在城区主河道、偏远地区的小支流上超标排污,偷倒垃圾,污染河道水体、生态,人为损坏堤岸、河道景观设施,点燃河道荒草圈地种菜,攀折河边绿化带花木等等,有禁无止。尽管《河道管理条例》、《水污染防治法》、《公用设施管理条例》等法规都有明文规定,但类似事件还是接连发生,难以根除。究其原因,都是管理不统一,管理责任没有落到实处,管理措施衔接不上,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制约依法管理河道。

1.2 环保意识不强河道生态污染严重。部分群众环保意识不强,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丢弃动物尸体、堆积植物秸秆等,使河道变成“藏污纳垢”之处,污染了河道水体破坏了水生环境,伤害了河道生态健康,诱发各种疾病。

1.3 城镇化建设冲击河道依法管理。各地政府为解决城镇住房、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改造升级所需土地,争先向河道开战,非法侵占河道滩地、水域、护岸地、护堤地等。且建设标准不高,降低了城镇防洪能力,违犯了涉河工程项目审批监管法规程序,对依法管理河道产生冲击。

1.4 围河造田削弱河道管理职责履行。近几年,一些地区不考虑损毁土地地理条件,也不进行复垦可行性论证,借用国家土地复垦政策和资金,违法自然规律围河造田,实施移民搬迁,占用护岸地、护堤地并向河道内延伸,使河道滩涂湿地萎缩,河流沼泽化进程加快,地表径流调蓄困难,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种类减少,汛期人伤房毁等恶果,严重削弱了河道管理职责履行。河地区部分村组,未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当地土地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对河支流滩地大面积围垦,扩大村组耕地面积,修建村民住宅。汛期一场洪水使新修的水泥路垮塌,新建的房屋地基下沉、墙体出现裂缝,围垦的土地布满了砂石。

2 河道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的对策与建议

河道长效管理是指在整治河道的同时,根据“建管并重,重在管理”的方针,按照“整治一条河道,管理一条河道”的指导思想,以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保证,实现河道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科学化,确保河道工程设施完好,河道工程长期安全运行,以持续充分发挥其效益。针对目前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河道管理工作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社会性、服务性特征明显。因此,可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加强对外宣传力度,把河道管理工作与文明小区、文明村镇的建设相结合,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推行护河公约,进一步扩大市民参与度,让社会了解河道管理工作,认同河道管理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河道管理队伍中要引进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并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对河道应急管理的能力。

2.2 专业化养护,市场化运作。河道维修养护遵循“经常养护、及时修理、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将河道维修养护分为工程性养护(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护岸、挡墙、河床、道路、排水设施养护,以及河道保洁、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的养护) 和非工程性养护(包括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养护措施开展的水体人工增氧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等) 两方面。将河道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机构、人员、经费分离,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河道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推向市场,将维修养护单位由事业单位性质转变为企业性质,维修养护任务的分配由指定转变为招标确定,维修养护形式由分散化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

2.3 坚持创新,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首先,转变管理手段,制定管理方案,落实管理措施,在改善河道生态上下功夫,综合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恢复和建设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组成的河流生态系统,为构建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生态系统服务;其次,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河道整治与管理理念的同时,联合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大对河道整治、管理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度,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河道整治与管理工作;再次,体制创新,取得政府有关部门支持与配合,实现河道管理职能统一,杜绝“责任不清,任务不明”现象,提高河道管理效能。运行机制创新,实现“管护分离”,使政府有关部门的主观能动性与工作热情得到充分发挥,推动河道长效管理机制的形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管理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作为,对于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各级政府要将其当做重点工作去抓,使河道发挥其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借中央文精神的东风,广泛调查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运作方案、政策,落实管理责任和专项经费,增加人员编制,为加强河道管理做好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辉,何争妍.利用水生态修复技术治理杭州河道水质的对策与建议[J].杭州农业与科技,2009,(01)

河道养护方案篇2

根据《关于建立环境保护问题查处整改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结合本部门承担的环保工作职责,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环境保护和开展环境保护督察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环境保护工作系列会议精神,对照《2017年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综合整治攻坚方案》中的重点目标任务、突出环境问题、薄弱环节和中央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交办事项中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涉水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制度性建设,通过持续不断努力,消除河道乱占乱建、乱围乱堵、乱采乱挖、乱倒乱排等“八乱”现象,基本建成河道健康保障体系和管理机制,使全市河道水更清、岸更绿、景更美的目标,为实现现代化建设新跨越提供更加可靠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清淤采砂管理。建立健全采砂管理机构,推动解决执法力量不足、执法经费短缺等问题。责成合同到期砂场迅速清理砂场内的作业设备、存砂、弃料,保证河道行洪安全。河道清理完毕后,坚决禁止挖掘机、铲车等作业设备进入河道,消除偷采隐患,恢复河道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通过在河道周边增设宣传牌、发放宣传手册等措施,广泛开展《水法》《河道管理条例》等水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治水管水护水意识。(责任单位:水政监察支队、水资源科、防汛办公室)

(二)加强城乡河道综合治理。抓住国家开展江河湖库水系综合整治和水利薄弱环节建设的契机,持续开展河道生态化治理,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大力实施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投资3.2亿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22项、水系连通工程2项,治理河长73.1公里。年底前在全市所有河流重要位置,分类设置各级河长公示牌,接受群众监督。(责任单位:规划建设科、河长制办公室)

(三)加强河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开展河道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编制,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明确岸线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落实分区管理责任;出台《河道及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的意见》,抓好河道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工作,到2020年,全面完成我市境内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和国营管理单位管理的大中型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工作,划定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设立界桩。(责任单位:河长制办公室)

(四)加强水生态修复保护。以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为抓手,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生态保护和修复。通过筑坝束水等工程措施、植树种草等植物措施和遮挡覆盖等临时措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减少入河入库泥沙量,维护饮用水安全。建立完善水土保持自动监测网络,提升水土流失防治监管能力,实现信息实时传输、资源共享。年底前完成2个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3平方公里。(责任单位:水资源科)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网格化水环境监管体系。贯彻落实好《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精神,组织实施好网格化水环境监管工作,进一步压实监管责任。以市水利局8个职能科室、9个下属单位为主建立一级网格,以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建立二级网格,以乡镇水利服务体系为主建立三级网格,以乡村水管员为主建立四级网格,各网格配备监督员、联络员,按照职责分工抓好任务落实,在全市上下建立起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的水环境监管体系。局主管业务科室负责对网格化水环境监管体系运行情况定期调度评估,年终进行考核。(责任单位:水政监察支队、水资源科)

(二)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积极协调沟通,推动建立司法机关、环保部门、水政监察机构协调联动的执法工作机制,携手开展入河污染综合防治,控制工矿企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渔业养殖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加强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建立河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组织开展执法巡查、专项执法检查和集中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涉河违法行为,坚决清理整治非法排污、设障、养殖、采砂、采矿、围垦、侵占水域岸线等活动,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争取将《河道管理条例》列入市人大立法计划,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河道管理保护地方法规。(责任单位:水政监察支队、水资源科、防汛办公室)

河道养护方案篇3

理顺养护体制,明确养护责任

一是科学制订方案。漯河市制订下发了《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完善了以县区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强化了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统筹规划、分级管理、保障投入、确保畅通”的原则,明确各县区人民政府是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

二是扎实推进改革。严格按照河南省编办制定的人员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问题的通知》和《关于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机构编制的批复》,对农村公路管理机构的名称、规模、职责、编制人数和科室设置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漯河市农村公路管理处由正科级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各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由股级升格为副科级单位,市县两级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全面实行了管养分离、事企分开,分别组建了法人企业,企业自负盈亏。自主发展。

同时,出台优惠政策,对所组建的农村公路养护企业给予扶持。

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漯河市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纳入了政府年度目标管理体系,由市政府与县(区)政府、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层层签订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底逐级考核。

四是强化督导检查。成立了4个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督导组,长期进驻县区,对分包县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和管养体制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拓宽筹资渠道,落实养护资金

一是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漯河市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定分级补助政策,积极拓宽养护资金渠道,明确养护资金五大来源: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汽车养路费补助资金。

市级拖拉机、摩托车养路费总收入扣除合理征收成本后,按不低于80%的比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市政府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不低于7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大中修和县乡公路日常维护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财力的增加,不断增加投入。

各县区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的实际需要,按每年每公里不低于2000元的标准,统筹安排村道日常维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还要安排一定数量的水毁专项资金,并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投入。

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出(捐)资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二是节约养护资金。为节约农村公路养护投入,降低农村公路管理费用,漯河市从2008年起所有农村公路修建水泥路。

凡修建4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通村公路,市政府每公里奖励3万元;修建5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每公里奖励5万元,修建7米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乡道,每公里奖励7万元;所有危桥改造项目,在省政府补助基础上,市、县(区)两级各配套不足部分的50%。

三是加强养护资金监管。市县两级财政和交通主管部门制定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管理办法,完善了资金申请、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各级交通、发改、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严格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认真履行监督职责,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检查,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全额用于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杜绝截留、挤占和挪用。

创新管养模式,健全管养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养网络。漯河市建立了由市、县(区)、乡(镇)、村、村民组组成的五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以市交通部门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以县级政府为责任单位,由乡政府、村委会全面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的日常管理养护。

全面推行“日常养护承包到人、小修工程专业施工、大项工程社会招标”的养护办法,逐步吸纳社会公路养护管理队伍,通过定路段、定报酬、定标准、定责任的形式,探索建立了“家庭道班”和“农民道班”,对道路管护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持证上岗,扩大农村公路管养范围,提高管养质量,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公路管理网络。

二是实行管养群专结合。指导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在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模式上进行探索。

各县区交通局设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考核,具体负责县道的管理养护。各乡镇设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站,站长由乡镇副科级干部兼任,具体负责乡道、村道的管养。

乡道按照公开、竞争、择优原则,选聘养路员;村道根据里程,每1-2公里配备1名养路员,养路员由村推荐,乡级养护站认定,报县区农村公路管理所备案;对每条管养道路,实行月检查、季评比,养护工作与奖罚挂钩。

在养护标准上。对路基、路面、桥梁构造物等方面确定了硬性指标,并统一制作版面上墙,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目前,漯河市已经形成了以政府主导、群专结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网络和运行考核机制。

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安全畅通

一是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为了更好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漯河市将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合二为一,组建了近200人的路政管理队伍,全面负责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配备专用车辆和检测专用设备,采取日常巡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对农村公路进行巡查;采取安装固定的宣传牌、刷写宣传标语、印发宣传单等宣传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爱路护路意识,有效遏制了超限车辆和侵占农村公路路产路权行为。

二是开展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漯河市严格按照省农村公路县乡道创建文明示范路实施标准,逐项、逐条、逐路段进行落实,对创建的文明示范路段、路面进行了全面的挖补和整修。在养护工程中,着力抓样板、抓亮点、抓精品。以农村公路绿化、美化、标准化为切入点,致力打造公路绿化走廊,逐步实现“一路一品、一村一景”的农村公路美化目标。

目前,漯河市所有农村公路管理部门按省政府要求,统一规格、统一名称,实行管养分离,推进了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建立了养护工程和日常养护管理分类运作机制。

全市50个乡镇全部建立起乡级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农村公路领养员1189人,投入养护资金2446万元(省级下拨800万元,市级财政投入7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946万元),养护里程3235.2公里,县道好路率达84.7%。

河道养护方案篇4

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平政发〔20*〕185号)精神,现就我市2009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

认真实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采取污染防治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切实整治水源核心保护区内(包括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主河道两侧200米陆域范围)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初步建立良好的水源保护生态屏障,进一步完善水源监测、管理和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等制度,2009年底前基本完成古横桥水厂和广陈水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努力改善水源水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二、重点工作

(一)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禁止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禁止在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闭”等规定,开展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源整治工作。

1.一级保护区内工业企业的拆除或关闭。古横桥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市鸿联滴塑厂、胜利拉丝厂、万盛针织厂等3家企业年内实施搬迁或关闭。

2.一级保护区内农户的搬迁。古横桥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及相邻农户共36户,广陈水厂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有农户12户,年内制定搬迁计划,实施搬迁。

3.*大桥港航管理检查站(海事码头)的搬迁。位于杭平申线和乍嘉苏线交汇处的*大桥港航管理检查站是我市最主要的省干线航道监控点。抓紧研究*大桥港航管理检查站搬迁问题,并在乍浦塘口建锚泊服务区,以解决目前乍浦港待装船舶临时停泊在水源保护区内的问题。同时,加强对船舶的管理,严格控制船舶污染。

4.二级保护区内水上加油站的拆除或关闭。目前古横桥水厂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共有4个水上加油站,年内实施拆除或关闭。拆除或关闭前,落实含油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综合治理方案,采用先进的油水分离处理系统和隔离系统等新技术,严格杜绝废水排放;要配置围油栏等应急设施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5.强化水源保护区内畜禽养殖污染整治。进一步摸清水源核心保护区域内畜禽养殖场情况,年内实施拆除或关闭。对水源核心保护区域以外的畜禽养殖户,削减养殖总量并落实污染治理设施。常年生猪存栏50头以上养殖场落实“两分离三配套”污染治理要求,并加强治理设施的长效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小规模畜禽散养户开展“生态养殖模式”试点,进一步减轻畜禽养殖对水源的影响。

(二)水源保护区河道整治

1.河道疏浚。实施盐平塘支流南市河、施家木桥港、金钱河、北河溇、春泉河、黑鱼漾港,以及广陈塘支流丰收河、大寨河、红庙港、前港河、前港东河、西塘港、盐船河的生态疏浚工程,对每条支流与主河道连接口起向内1公里范围进行疏浚,疏浚河道总长度13公里。

2.河道保洁。落实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将河道保洁范围扩大到整个水源保护区,不留死角。

3.水源地生态修复。开展水源地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在水厂取水口附近水体,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控制藻类及氮、磷污染。同时,创造条件在水源地建设一定范围的生态湿地,配合水生高等植物群落进一步提高水源地生态自净功能。在一级保护区两侧陆域建设生态防护带,起到保护水体、美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景观等作用。

(三)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在开展水源地污染源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的规定,加强水源保护管理,并开展水源保护区划界工作,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设置水源保护区标志,切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年内基本完成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任务。

(四)水源保护区监控和应急预警体系建设

1.水源地水质监控。在水源保护区合理布设监控断面,监视水源地水质变化,每月监测一次,一月份和七月份监测29项指标,其余月份监测13项指标。年内对古横桥水厂、广陈水厂两个取水口水质开展一次全分析(包括地表水基本项目24项,水源地补充项目5个,水源地特定项目80个)。强化饮用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进一步完善上游来水水质预警监测机制。

2.提高环境应急预警能力。从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和其它因素等方面入手,详细摸清盐平塘、广陈塘流域各类污染源的事故隐患点,掌握穿越水源保护区道路、桥梁等事故敏感地点,加强水源地污染事故防范。开展应急预案培训和演习,检验反应速度,提高反应质量,保证应急预案的落实,并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修订应急预案,以保证其有效性。加强应急设备的检修和维护,确保应急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道要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列入重点工作日程,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全面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职责,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有序推进水源保护工作。

(二)加大投入,科学保护。积极筹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搬迁、整治、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资金,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切实推进水源保护工作。加大饮用水源保护专项科技经费投入,重点做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物削减、富营养化控制、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和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以及示范工程等项目,提高水源保护的科技水平。

河道养护方案篇5

水管体制改革改变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模式,使水管单位和维修养护企业实现了机构、人员和经费的彻底分离,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逐步走向正规。新的运行机制实施以来,水利部、黄委等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制度和管理办法,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规范,维修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工程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为推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加规范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根据上级要求,需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作为维修养护项目实施的依据。因此,编制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可为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奠定基础,标志着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将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逐步向正规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迈进。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编制原则

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是合同签订和项目实施的依据,按照黄委、省局三年内完成对达不到标准的工程进行全面整修、工程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和专项资金不少于资金总额度50%的要求,编制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预算、《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及修订意见、《黄河堤防工程管理标准(试行)》、《黄河河道整治工程管理标准(试行)》等,结合水管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年度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

三、编制内容

黄河下游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分堤防、控导、水闸三类,根据三类资金不能混用、专项资金不少于资金总额度50%的要求,在维修养护资金额度内,合理确定维修养护项目,编制年度工程维修养护实施方案。维修养护实施方案包括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两部分。

(一)合理划分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

为合理划分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搞好维修养护工作的开展,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将需经常维护、难以量化的维修养护项目划为日常维修养护项目;工程量大、较好量化、投资比较集中的项目划为专项维修养护项目。对日常维修养护要区分工程类别,按主体工程、生物措施、标志标牌、附属设施及工程保护等分项编写;专项工程按堤顶维修养护、堤坡堤脚整修、草皮补植、根石加固、整险与水毁工程修复、坝岸整修及管理房维修等分类编写。按三年内对达不到标准的工程进行整修、工程面貌得到显著改善的要求,详细计算重点维修养护项目的投资,计算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投资,符合专项资金不少于资金总额度50%的要求,保证日常维修养护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划分的合理性,确保日常维修养护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专项维修养护项目的重点突破。

(二)搞好日常和专项维修养护的结合

河道养护方案篇6

水事案件包括水事违法案件和水事纠纷案件。“水事违法案件”是指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水法规对违反水法规行为的责任人给予行政制裁的事件和违反水法规行为情节严重,由公安或司法机关查处的案件。其特点是行为人与国家或人民之间的权益争端。“水事纠纷案件”指地区之间、单位之间、个人之间、单位与个人之间在分享水利、防治水害或其它水事活动中发生的权益争端。从某种意义说“水事纠纷案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避免性,它可以用调解的方法来解决。而“水事违法案件”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适用调解;它是以法律为准绳进行衡量的,因此可以依据“准绳”,通过告诫、制止、管理等措施进行防范。

2防洪工程现状

东营黄河河务局所辖工程全部处在南展区,其中临黄堤12.18公里,南展堤6.75公里,险工3处、坝岸91段,护砌长度4266米;涵闸5座。临黄堤背侧有避水村台10个,工程长度占临黄堤线的50%;沿堤居住着19个村庄1.5万人,平均每米堤防1.2人,加之这里是四县区交界处,社会环境复杂,经济发展落后,群众法律意识淡薄,水事违法案件时有发生,防洪工程设施屡遭破坏,致使黄河工程管理在山东局是出了名的老大难。

3防范对策

3.1深入做好水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水法规宣传教育是水政监察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防范减少水事违法案件的重要措施,水法规的宣传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水法规的自觉性,而且有助于监督、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良好群众基础。水法规的宣传方法多种多样,如电视、广播、咨询服务、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资料等。以上例举的宣传方法是我们在每年“水周”期间经常采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一般都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财力,不能在较长时间或长时间内持续开展,且具体到每一个被宣传的对象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方法莫过于促膝交谈,这种宣传方法在其它部门也许存在一定困难,但在黄河部门却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其有效性是因为针对防范水事违法案件来说,沿黄乡村群众是主要的宣传对象,也就是说宣传对象相对集中且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东营局共有工程专管人员80余人,局里组织专管人员定期进行水法规知识学习,再通过专管人员向沿黄群众进行水法规宣传,由于专管人员具有一定的水法规知识,而且人数较多,他们工作、生活在沿黄工程的一个乡镇的26个自然村,常年奔波在沿黄第一线,熟悉情况,与人民群众交流的机会也较多,可以利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的闲聊向群众们宣传水法规和发生在身边的及其它地区的典型水事案例等。目前,通过黄河部门多年来坚持不懈的水法规宣传,人民群众特别是沿黄广大群众的水法规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要形成保护黄河工程,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良好群众基础,还需要河务部门在很长时间内作出切实有效、形式多样的水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3.2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规范人的行为,它教育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法律教育性的集中体现是它的不可违反性和强制惩戒性。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是依法制止和防范水事违法案件更有效而直接的措施。对已经发生的水事违法案件,应依照水法规快速查处,严肃处理,维护水法规的尊严,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严厉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将极大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同时,它作为一种惩戒式的宣传教育在群众中产生的作用是法律条文宣传所不能替代的。

3.3培育和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

良好的执法环境和氛围是消除滋生违法苗头的有力保证。大家都知道目前执法环境不尽人意,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还普遍淡薄,尤其黄河流域机构的执法难度更为突出,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观念还很严重。首先要逐步培养和建立一个让社会有关执法部门、沿黄行政村镇等广泛参与和监督齐抓共管的水法规贯彻落实运行机制。每月或每季度向沿黄乡镇派出所、行政村委会及各乡镇执法职能部门(公、检、法、司、物价)等发放征求意见卡,对黄河的水行政执法、水事案件查处、违障建筑清除、堤防管理、临背河淤区土地开发、水闸工程管理、堤防收费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征得他们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营造一个宽松的相互理解和配合的执法环境和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良好执法氛围。另外在向相关部门发放征求意见卡的同时,把有关的水法规知识向他们发放和宣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山东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防汛条例》以及堤防养护补偿费、水费、采砂取土费征收、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申请报批的有关文件、规定等,使沿黄村镇及有关职能部门进一步增强和了解黄河、认识黄河工程的重要性、掌握和熟悉国家对黄河工程新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从而给黄河部门的水行政执法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执法环境。

3.4加大巡查管理力度

在依法打击水事违法行为的同时,加强水工程和河道范围内的日常巡查管理十分必要,不给违法分子可乘之机是防范水事违法案件的又一重要措施。东营局的40余名工程和涵闸养护管理人员兼任水行政执法联络员,他们和80名专管人员在搞好工程和涵闸管理的同时,也协助水政执法人员搞好工程的安全保护工作,按照制定的巡查管理制度,专管人员在各自工程和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经常性巡视检查,对近堤取土、违障建筑、损毁工程设施等违障行为力争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把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不能解决的重大案件要及时快速上报。综合分析,上述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和促进的。在这四方面的工作中,黄河水政监察人员不仅是打击水事违法的主力军,也是搞好宣传、各方面协调和巡查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加强水政队伍建设是防范水事违法案件的重要基础。

4结语

总之,依法治河、依法管河是黄河广大干部职工的神圣职责,减少违法案件、维护黄河管理秩序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重要内容。笔者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水政监察执法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宣传、打击违法行为,培育良好执法环境,制定经常性的巡查保护水工程的办法和制度,水事违法案件的发案率必将会随着广大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不断增强会逐步的减少,从而使爱护、保护黄河防洪工程设施的思想觉悟将蔚然成风,由此发挥黄河防洪工程抗御洪水的巨大作用,确保国家和谐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论文关键词】黄河水事案件预防对策

河道养护方案篇7

一、实施工程建设

实施了一批水生态工程建设,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1、城区水系贯通工程。围绕彰显滨湖水韵特色的目标,按照“立足水利、跳出水利、放大水利”的工作思路,投资2.6亿元,实施了城区河湖水系畅通工程,对早陈河、拦岗河、团结河、大寨河等总长120公里的12条河道进行了疏浚整治,完成土方1600万方;建设城西翻水站、刘洼站等6座中型泵站和刘洼引河闸等5座控制闸,设计抽排流量80立方米/秒。工程在2014年6月全面完成。这些工程完成后,在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的同时,引洪泽湖水入城,让水动起来、清起来、美起来,实现了提高水位、改善水质、扩大水体、打造水景、彰显水韵的目标。

2、污水处理工程。投资2.5亿元,建成了城南、城北两大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75万吨(城南3.25万吨/日,城北2.5万吨/日),其中城南污水厂承担濉河以南,老汴河以西老城区片和洪桥片的污水收集和处理,城北污水厂承担濉河以北、老汴河以东片污水收集和处理,建设了6座提升泵站,铺设污水管网120余公里。目前城南城北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处理污水。

对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我局委托南京大学环科所进行鉴定,将两个污水厂污泥交光大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污水处理厂的尾水,由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进行规划、处理合格后,鼓励环卫、园林使用污水厂尾水。

3、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由于污水处理量的逐渐增大,城北污水厂满足不了处理需求,正在对城北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达到5万吨/天,目前城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

4、河道截污工程。近两年来,投资600余万元,对城区濉河、汴河、团结河实施了河道截污工程,改造截污口39处,将直接排入河道的污水截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污水河道水质。

5、城区雨污分流工程。投资4000万,排查城区雨污分流现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实施污水管道19公里,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计划下半年启动建设。

6、河道疏浚整治。城区,在前两年完成城区河湖水系贯通工程的基础上,因有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偷排入早陈河、东风大沟,造成河道污染。2017年,启动了东风大沟、早陈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作。目前东风大沟已完成了疏浚整治,对早陈河,制定了早陈河黑臭水体整治方案,已完成了河水抽排,河道清淤施工队即将进场施工,计划6月底前全部完成综合治理。

农村,近三年来,对等30余条重点河道进行疏浚整治,疏浚河道总长近300公里,并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对村庄河塘进行了整治,改善了农村水环境。

二、加强水环境保护

1、加强城区河道管护。在贯通河湖水系的基础上,我局加强了对水环境的长效管护。城区水务管理处每天组织人员对城区河道上的漂浮物、河岸垃圾进行清理、保洁。河水水质不好时,启动调水工程,对河道定期进行换水,净化水质。

2、加强农村河道管护。对农村重点河道由专职河道管理所进行管理,乡镇境内的河道由乡政府和水务站进行管理,落实了管护人员,加强河湖巡查,及时制止非法侵占河湖水域行为,对河堤上的非法码头、违章建筑物等进行清理,对河面上的漂浮物定期进行清理,以保护河道水环境。

3、打击河湖非法采砂。今年以来,我县持续加强对河湖的巡查、执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特别是4月7日县禁采办成立以来,“禁采办”共出动巡查执法人员1400余人次,巡查总行程达2000余公里,盘查来往运砂船只100余条,查扣采砂船15条、运砂船12条,拆解采砂船8条;待拆18条,对涉砂人员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75人,摧毁非法采砂领域的黑恶势力团伙11个,清理濉河沿线非法码头40座。

三、加强水资源管理

紧扣“三条红线”,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1、以规范管理为目标,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一是切实做好取水许可审批工作。以《行政许可法》、《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为依据,按照《取水许可申请审批程序规定》,先申请,经实地勘察,并根据已有的基础资料进行审查,竣工经验收发放取水许可证后,用水户才能取水。2017年未新审批取水许可,换发取水许可证5套。二是结合农业水价改革工作,对分乡镇农业用水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提出调查报告和初步意见,为今后农业取水许可证发放工作做好准备。三是严查违法取水案。2017年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和宣传力度,封填非法凿井2眼,查扣凿井机具4台套。

2、积极创建节水载体,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一是与县机关管理中心联合下发《关于创建节水型机关的通知》,创建了县水务局、县农委2家节水型机关,填补了我县此项创建工作的空白。二是与市场监督部门联合开展水效能领跑者行动工作。三是积极筹备节水教育基地建设。计划在博世科水务公司建设500平方米的节水教育基地。四是全面开展节水载体创建工作。今年创建节水载体5个。

3、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着力提升用水效率。一是继续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工作。依据《水法》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的规定,严格按照相关用水定额按季度开展了计划用水单位用水计划考核工作。对月用水量超500吨的用水户列入计划用水对象,提高用水效益。二是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水价。2016年4月出台了《关于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制度的通知》,以年度用水量作为计算周期,设定三级水量阶梯,第一阶梯户年用水量不超过192吨,第二阶梯户年用水量在192吨以上至288吨以下,第三阶梯户年用水量不超过288吨以上。阶梯水价的标准分三级,第一级执行基本水价为1.65元/吨,第二级执行基本水价为2.28元/吨,第三级执行基本水价为4.62元/吨,加上代收的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为各梯次最终到户价格。三是狠抓计量设施安装。要求使用自备水源的用水户,必须安装远程监控计量设施,今年安装远程智能水表36块。四是是编制中水回用规划,为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得到充分再利用,提升中水回用率,结合实际,我县编制了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规划,拟将90%中水,运用到环卫、园林绿化、生态景观、农业用水。

4、实施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保障饮用水安全。一是实施成子湖水源地达标建设工程,投资1.399亿元,在成子湖水源地实施了取水口防护和拦污工程、标志牌工程、视频监控工程,确保水源地万无一失。二是出台了水源地保护系列文件。为了加强水源地保护,县政府出台了《县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的通告》、《县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实施方案》等水源地保护系列文件,确保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三是成立了水源地管理机构。2016年11月10日,县编委洪编[2016]35号《关于县水利局安东河闸管理所增挂“县成子湖水源地管理牌子”的批复》,明确由该单位负责成子湖水源地保护监管监管。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态势。《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办法》和《县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实施方案》均明确了水利、环保、水产、农委、卫计、交通、相关乡镇及供水企业的工作职责。

5、加强县乡工业园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一是对各工业园区取水、排水进行全面普查。二是鼓励用水户使用自来水,目前县经济开发区、常泗园已有112户接通了自来水。三是逐步封填水井。用水户接通自来水后,及时封填水井,先后封填了城风金属、美迪洋皮件、永达电源3眼水井。四是全面征收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对自备水源的用水户,责令其必须安装远程智能水表,根据水量征收水资源费和污水处理费,逐步规范了各工业园区取用水和排水行为。

6、强化入河排污口管理,改善水体质量。入河排污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的一项基础工作,根据取水许可监督的要求,11月1日至12月15日,对全县各类排污口进行全面登记造册,全面掌握了入河排污口第一手资料,为强化水功能区管理、改善水环境质量等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7、加强水功能区管理,提升水功能区水质。根据苏政办发〔2016〕10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水功能区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出台了《县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工作实施方案》,确保了我县水功能区水质提升工作稳步推进。

四、全面推行河长制

推进河长制,是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省、市高度关注的一项工作,是打造水韵的应有之义,是发展新经济、新业态的重要基础。按照上级关于河长制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通过河长的统一指挥领导,统筹河湖功能管理、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治理,切实打造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1、出台了实施方案。4月14日,县委办和县政府办以洪办发[2017]18号文出台了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总体要求,明确了各部门、乡镇的职责。

2、召开了河长大会。4月17日下午,县召开河长大会,贯彻落实省、市河长大会精神,部署河长制各项工作。县委书记王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李爱华主持会议。5月16日上午,我县又召开河长制工作推进会。副县长尤洪法同志通报了全县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对前阶段河长制开展情况进行了回顾,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就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委书记王晓东作了强调讲话。

3、组建成立了河长制工作体系。2017年4月14日县委办和县政府办以洪办发[2017]19号文件批复成立领导小组。我县85个县级河湖库(3个湖泊、43条县级和城区河道、39个水库)由19位县委、政府及公、检、法副处级以上领导担任河长,副河长由64个县直单位一把手担任,几乎涵盖了本县所有部门,可以说是全员发动参与“河长制”。各部门、乡镇纷纷召开河长会议贯彻落实,建立工作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438条乡级和村级河道均由乡镇副科级以上领导担任河长,乡镇七所八站领导担任副河长。

4、加大河湖整治力度。4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河长大会后,所有县级河长均到各自包保河湖水库开展了详细的调研,了解河湖概况,组织排查存在问题,制定了各自包保河湖水库的河长制工作方案。各乡镇根据全县河长大会精神,分别召开乡级河长会议,于5月上旬基本建立了乡村两级河长体系,出台了乡级全面推进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各副河长和河段长按照县要求,组织开展所负责河湖水库情况摸查工作,初步摸清了523条河湖水库水质,排查出各类排污口、白色垃圾、有毒水草、围网养殖、畜禽养殖等污染源情况,以及河堤损毁、绿化损毁、违章建设、入河支流等情况,为全面开展河湖整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河道养护方案篇8

根据《XX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对照检查重点内容,XXXXX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部署,组织我镇四个片区领导,对全镇水污染情况进行地毯式排查,深入开展自查工作,树立问题,查找原因,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XXXXX镇域XX河基本情况

(一)基本概况

XX河横穿XXXXX镇境域,河道西沿210国道,始于十里铺村,终于营田村,全长9.2Km。十里铺村、鲍家沟村、张家硷村、康家圪塔村、霍家坪村均有小支流汇入,但小支流基本干涸。

(二)主要污染源

XX河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染和近年来的高速建设污染,沿河工业企业较少。上游段有污水处理厂,XX河水质基本正常;中游以下主要有生活污水排放,以及河岸水土流失,造成水质浑浊;下游营田段有采石场2处,均已停止运营。

(三)水污染防治情况

制定了引用水安全保障制度,严禁在引用水源地进行养殖、生产等有污染性活动。制定了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组织,对突发事件无法应对的及时上报水务局。水污染防治标准、规划和监督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我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河长的水污染管理组织,不定期对水污染防治情况进村、进河督查,并在党委会研究预案、水污染防治措施;在各村设立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层层夯实责任,并将水污染防治作为各村年终考评重要内容;叫停石材加工厂2处,关闭搬迁养殖场2处;2018年、2019年我镇实施河道清理项目2次;十里铺村左岸由于高速建设弃土倾倒,导致河道变窄,河道排洪能力下降,县政府下拨160万护岸工程资金,目前工程基本竣工。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民饮用水管理松懈。历年来,对于群众饮用水源的环境管理力度不够,尤其存在养殖的村子,没有进行过仔细排查,严格管控,导致部分饮用水源周边卫生环境差。

二是污水处理条件差。XXXXX镇域沿河村民均没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以直排的方式排入XX河,数量小,但仍然使XX河水质下降。

三是河道清理力度小。由于资金问题,我镇每年对于河道清理距离短,面积小。

三、存在问题原因

(一)我镇财力不足,XX河治理保护修复、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资金来源尚未明确、规划无法实施。

(二)全镇居民污处理系统尚未建成,沿河居民污水无法处理。

(三)宣传力度小,群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单薄,不能正确认识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

四、改进方案

(一)坚持创新模式,解决资金问题。积极运用“政府+社会资金合作”的投融资和运用模式,补齐项目资金短板,做好项目资金整合工作,积极整合各类资金,共同推进污水处理。例如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环境整治资金等集中起来使用,结合水污染整治行动,发挥资金综合使用效益。

(二)结合水污染整治行动的工作目标及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工作契机,多渠道争取更多资金,综合实施XX河水体治理、截污纳管、河道整治、岸边修复等工程,使XXXXX段XX河水质得到提升,生态得到进一步修复,实现XXXXX镇XX河“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愿景。

(三)加强水环境资源的保护组织建设,争取成立综合督查队伍和机构,加大查办力度,做到发现一起处置一起,确保水环境安全。夯实村水污染防治领导小组责任,层层夯实责任,切实做到镇村两级同部署、同管理、同行动的局面。

(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中国水日”、“世界水日”、“河长制”宣传等节点,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手段广泛宣传群众爱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创造良好工作氛围。

XX县XXXXX镇人民政府

上一篇:乡镇安全生产形势分析范文 下一篇:节能节电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