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29 17:16:29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1

[关键词]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Grey-DEMATEL方法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3)06-0021-05

一、引 言

“绿色食品”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1]。中国自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大力发展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一方面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由于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以及食品行业环境污染严重、节能减排压力大,绿色食品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受到的关注日益增加[2][3][4][5]。国内外领先企业如中粮集团、础明集团等已经开展了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各种实践,但在消费者、供应商、政府和企业等供应链的各环节仍面临诸多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要从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角度,从利益相关者的各方面来切入,才能解决问题[6][7][8][9][10][11][12]。

Mintcheva Verginia(2005)以瑞典番茄酱食品供应链为例对环保政策集成食品供应链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I-Hsuan Hong等(2011)对台湾便利店食品供应链中应用RFID进行可追溯的案例进行研究;赵来军等(2008)探讨了食用农产品安全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无缝隙组织理论提出构建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构想;吕志轩(2009)对食品供应链的纵向协作理论进行了综述;李庆涛(2010)对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提出了构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模式及相应措施;高爱霞等(2010)对我国构建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檀学文,杜志雄(2010)从可持续食品供应链分析视角对后现代农业进行研究;苗雨君(2012)等对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及对策进行研究。总的来看对绿色食品的供应链管理进行的研究还处在起步研究,研究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研究。本文旨在识别中国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采用Grey-DEMATEL方法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识别出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和最重要的障碍因素,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二、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

1. 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内涵界定

Zuurbier等(1996)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食品供应链的概念。食品供应链由不同的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产前种子、饲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种子、饲料供应商产中种养业生产环节(农户或生产企业)产后分级、包装、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消费者[13]。这种结构在国外被称为“从种子到食品”,我国也习惯上称为“从农田到餐桌”。绿色食品实行的正是“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模式,如图1所示。

Drumright(1994)首次提出可持续供应链的概念,认为企业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并据此进行购买、生产和消费等基本活动。Carter & Rogers(2008)提出可持续供应链管理是对组织中的社会、环境和经济这三种目标进行战略的、透明的集成和实现,从而增进企业和供应链之间的长期经济效益[14][15]。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Green Food Sustainable Supply Chain)是可持续供应链在绿色食品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既强调产业资源最优配置、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又强调与环境互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见图2)。

2. 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因素分析

在识别障碍因素时,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的同时对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等政府部门和绿色食品企业进行了调研。制度理论认为企业的环境行为源于三种外部动力,即强制性压力、标准化动力和竞争压力[16]。对于中国绿色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强制性压力主要源于国家和地方法规,标准化动力主要源于环保的要求,竞争压力主要来源于行业协会、供应商和竞争者。资源基础模型认为公司独有的资源和能力是通往战略竞争力的关键[17]。结合理论模型以及政府和企业调研实际,将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障碍因素分为市场相关、政府相关、供应商相关、企业资源相关、企业能力相关以及供应链整体相关五部分,具体障碍因素见表1所示。

三、实证研究

DEMATEL方法是由美国Bastille国家实验室提出的运用图论与矩阵论原理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系统中各个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来构建直接影响矩阵,计算各因素的中心度与原因度,并以此对该因素是原因因素还是结果因素进行分类分析[18]。传统的DEMATEL方法在专家打分时赋值过于确定,但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为解决此问题,本文引入灰数模糊方法,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采用灰色区间数,构建出更柔性的决策模型,使决策结果更接近实际[19]。

本文通过对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的专家和企业管理者进行走访调研,运用Grey-DEMATEL方法对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障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过程如下:

步骤1:确定障碍因素及其关系。根据调研访谈和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将障碍因素体系(见表1)中每一个因素作为直接或间接影响指标属性的因素,请专家组分析每一个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专家组成员均具备10年以上领域内研究经历和企业管理经验,问卷的填写均能如实地反映出绿色食品供应链管理实践现状。

步骤2:构建基于灰数系统理论的障碍因素矩阵。建立由语义变量构成的18个障碍因素的直接影响矩阵Y。将专家语义变量赋予灰数,按照没有直接影响[0,0]、有弱的影响[0,0.25]、有中等的影响[0.25,0.5]、有较强的影响[0.5,0.75]、有非常强的影响[0.75,1]共5个等级对专家调研问卷进行灰数矩阵转换,得到18×18的灰数矩阵,且该矩阵的对角线上的数值均是[0,0]。

步骤3:由于k位专家对绿色食品供应链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对问卷按不同的专家赋予不同的权重,并且该权重带有模糊性。专家权重见表2。

步骤4:利用公式(1)~(3)对灰数矩阵进行清晰化处理,k为专家数量。

灰数上下界的标准化:

灰数标准化后的清晰值:

步骤5:利用公式(4)计算各专家的权重矩阵Ζ,z■为权重矩阵中第i行第j列的元素,s为标准化系数,p为专家数量。

利用公式(5)和(6)对权重矩阵Z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N,在λmax=0.7729

步骤6:在综合影响矩阵T中,利用公式(8)和(9)计算各个障碍因素的原因度Ei和中心度Pi,见表3。原因度Ei>0,表明该元素对其他因素影响大,称为原因因素;反之,则它受其他因素影响大,称为结果因素。T中的各行元素之和Ri是指第i个障碍因素对其他障碍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影响度。列元素之和Cj是指第j个障碍因素对其他障碍因素的综合影响值,称为被影响度。

步骤7:根据各个障碍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标出各障碍因素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绘制障碍因素分布的原因-结果图,同时根据综合影响矩阵T的均值和标准差,取初值θ=0.2441,同时用曲线箭头绘图,见图3所示。

四、分析结果与结论

由表3和图3可知,横坐标以上是原因因素,横坐标以下是结果因素。

原因因素按大小排序为:a16、a7、a6、a9、a8、a18、a17、a12。其中a16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素,其次是a7政府监管不力。

原因因素是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最根本的障碍因素,可确定长期措施重点考虑因素。中国现在正处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有些企业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违法成本低,不惜制假造假欺骗消费者,对整个社会和行业都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立诚信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加强政府的监管是绿色食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目前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总局已于2013年3月22日正式挂牌,整合食品安全办、食品药品监管局、质检总局食品安全监督、工商总局的流通环节相应职责,对食品和药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无缝监管,改革有望打破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局面。

另外还发现a18供应链物流系统落后导致绿色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不能保证全程冷链物流和a17供应链信息网络不健全导致的上下游无法共享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障碍因素。因此应大力建设供应链物流系统尤其是冷链物流及设施,同时加强基于RFID的可追溯体系等供应链信息化体系建设。

结果因素按大小排序为:a11、a10、a14、a13、a2、a15、a3、a4、a5、a1。其中a11企业成本高、投入大是最直接的因素,其次是a10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质量无法保证。

结果因素是影响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最直接的障碍因素,是原因因素对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产生作用的媒介。而且结果因素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发生改变,所以是短期内效果最明显的障碍因素,可据此制定短期措施。要在短期内改善绿色食品的可持续供应链实践,必须要从生产企业着手,通过加大企业技术和管理创新以及政策扶持的力度,降低企业成本和投入;同时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以免供应商鱼龙混杂,无法保证原材料和产品的质量,这是短期内有效的最直接的因素。

按中心度大小排序为:a8、a6、a1、a12、a15、a5、a13、a7、a16、a11、a2、a4、a10、a17、a14、a18、a9、a3。其中a8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不完善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

中心度越大说明障碍效果越强,是阻碍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最重要的原因,应据此制定重点措施。从结果得出解决绿色食品可持续供应链实践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完善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目前我国已建立了一套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我国的AA级绿色食品标准等同于有机食品标准,但是标准的完善性在国际上经常被质疑。虽然2009年新的《食品安全法》正式开始实施,但是相关的法规还不完善,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措施是尽快完善绿色食品的法规和标准。

由图3分析,a16企业诚信和社会责任感缺失是最根本的原因因素,它对消费者市场需求、对高端市场、对供应商都产生影响;a8政府监管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它对a1、a2、a4、a5、a6、a13、a15即消费需求、消费者信任、流通渠道、高端市场、企业生产过程以及关键技术都产生影响,是对其他因素关联性最高的因素,说明政府监管是最重要的障碍因素。从图3还可看出,政府相关的三个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关联性都很高。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理论;案例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8-0034-02

1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研究

1.1 闭环供应链研究

Lee H.L.(1997)认为闭环供应链管理是企业赢得竞争的一种新策略,是一种现代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Fleischmann(2001)从绩效考核角度分析了闭环供应链设计与前向供应链设计的区别,并提出需要将逆向物流和前向物流进行整合;Harold et al.(2001)从经济、环保、物流渠道等角度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原则;2005年,Walkfr预言供应链包括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复杂性在速度、可变性、有声化、可视化和价值五个方面日趋复杂,即所谓5V原则。

在国内,朱博等在传统供应链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环境、管理、开拓新市场、应对不确定性、物流网络与回收方法匹配、提高回收质量和再循环能力等角度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设计原则;赵晓敏认为闭环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哲理,该理念同样强调通过链上各个实体的协同运作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大效益;孙林岩等将逆向物流与传统的前向物流、闭环供应链、绿色物流、废物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了比较。

1.2 绿色供应链研究

绿色供应链(Green Supply Chain)或称环境供应链(Environmental Supply Chain)最早起源于国外,即在供应链中增加环境因素思想。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进行了一项“环境负责制造”的研究,并于1996年较早地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1999年,Handfield和Nichols对绿色供应链给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定义:绿色供应链是包括从原材料到最终用户的同商品及信息的流动和转移相关的所有活动,物流和信息流都是贯穿于供应链的上下游。2000年,Roland Clift和Lucy Wright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法(LCA)研究了产品供应链中环境影响与经济增值之间的关系。2002年,Stevels例证了供应商与制造商在生态设计领域和制造过程中进行合作能产生巨大而深刻的生态和经济效益。2003年,Joseph Sarkis主要研究了怎样将环境决策整合到供应链战略决策中去。

在国内,王国文认为,绿色供应链就是将低碳、环境保护思维融入所有的物流和供应链环节之中,形成从原材料采购到产业设计、制造、交付和生命周期支持的完整的绿色供应链体系。谢红燕认为,随着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和政府的严格管制,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钱宇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绿色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特别在制造业、物流业等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上,“低碳经济”越来越彰显其重要性。

1.3 逆向供应链研究

James Stock在1992年给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bI)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产品废弃处置、再处理、维修与再制造等流程的物流活动。

Burnetas&.Gilbert(2002)研究了供应商在面对多个不相互竞争经销商的情形下,如何设计数量折扣合同的问题。

Savaskan(2004)提出了制造商可采用的三种不同的回收渠道回收废旧产品。并应用博弈方法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的分散决策模型。通过设计协调机制,研究回收渠道对闭环供应链中成员定价及其利润的影响。

王文宾、达庆利(2007)考虑消费者及全社会利益的前提下,应用Stackelberg博弈理论和最优化理论给出了制造商主导的逆向供应链三种情况(制造商不参与渠道、制造商参与渠道和集中式决策)下的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利润分配问题,并对这三种分配方案进行了比较。

1.4 应急供应链研究

Tang C.S.(2005)、Christopher M.(2004)、Sheffi Y.(2005)等,分别提出了“弹性(Resilient)供应链策略(Strategy)”的理论构想,描述了“鲁棒性(Robust)”与“弹性供应链策略”的联系与区别。Tang C.S.根据风险的性质,把供应链中的风险分为运营风险(Operational risk)和突发事件(Disruptions)。还根据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把供应链中的风险分为与原材料供应相关的风险、与产品市场需求相关的风险和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风险。

孙云展,陈宏(2009)分析了应急状态下的供应链与传统供应链的不同,并构建了抗震救灾物资管理工作的流程。作者认为,应急供应链物资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对整个地震灾区的救灾及重建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很有可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

2 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案例分析

2.1 鸿海集团案例

鸿海集团在大陆的投资企业――富士康正在低调而疾速地增加在大陆的投资,数据显示,2010年经由台湾“投资部投审委”核准的鸿海汇往大陆投资金额为36.6683亿美元,集团拥有60余万员工及全球顶尖IT客户群,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上百家子公司和派驻机构。2008年富士康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3.9%,连续7年雄踞大陆出口200强榜首。

(1)鸿海供应链管理变革。鸿海供应链管理变革集中在“客户永续关系”和“产品完全制造”两大方向。在产品完全制造方面,鸿海成功发展“不做则已,要做就从内到外一条龙”的方式,建立完整的生产体系。供应链缺什么,鸿海便进行投资,弥补产业链的缺失环节。鸿海由1C发展到3C领域,进而发展到6C领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整合计划。

①PC领域的整合

A.上游整合

模具生产:从创业至 1978 年,郭台铭决定把钱投入设立自己的模具厂,正是因为这次举措,鸿海从此有了竞争者没有的、可以持续累积进步的技术。

进入连接器领域:当PC时代开始悄然来临时,鸿海凭借其模具技术于1981年成功的进入了电脑连接器领域,鸿海自身得以不断壮大。

B.下游整合

机壳生产:1995年开始,鸿海从模具能力发展了第二种核心业务――机壳。

准系统组装:1996年,鸿海正式进军准系统的组装,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向后垂直整合。

②横向整合――CMMS模式的诞生

鸿海横向整合引入了CMMS模式,不仅令鸿海在全球EMS企业中的排名大幅跃升,也给这一市场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时至今日,伟创力等全球代工领域之王亦借鉴了这一模式。

③多元化整合

2002年至今,鸿海沿着产业链不断蚕食。2003年8月,鸿海收购总部设在芬兰拉蒂的塑料铸模公司Eimo Oyj约93.4%的股权,获得了欧洲、亚洲和美国的注塑设施;2005年,鸿海收购了奇美集团旗下通信公司55%的股份。

作为从“制造的鸿海”向“科技的鸿海”积极转型的重头戏,2003年5月,鸿海旗下沛鑫半导体和群创光电在台北、昆山和深圳三地全面导入基地启用与营运提速阶段,标志着鸿海在半导体设备和TFT-LCD(液晶显示面板)产业领域展开实质性的布局。

④由3C向6C的整合

2003年以后,鸿海每一年的营业额都要增长超过一千亿,即使组织没问题,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根本无法应付一年一千亿的增长。郭台铭在2002年中就宣示要准备进军下一个 3C:分别是 Car(汽车)、Channel、Content(数字内容),这三个发展方向,将是鸿海营收的动力来源。

(2)案例小结。截至2006年,鸿海的营业额增长了56倍,利润则增长了38倍。2010年营收增长39%,达到了850亿美元。

2.2 闭环供应链案例

(1)案例概述。本案例为一大型企业运作的决策问题。迫于政府和法律的压力,公司正在考虑是否在原有正向物流网络的基础上,构建逆向物流网络。为了完成此项目的,企业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假设在回收中心建立完成的前提下,企业回收了一批公司生产的产品,现需要给出回收决策的最佳方案,使这些废旧产品在提高利用率的基础上,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最大的贡献,从而便于企业作出正确的决策。

(2)数据搜集。本案例考虑从同一地区回收处理四种产品,为了计算的简便性,进行如下假设:①所有的决策过程是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条件下进行的;②虽然回收产品的种类不同,经过再利用处理后所得零部件数量不同,但企业生产及回收均为主要外部材料相同的家用电器,再生处理得到的材料相同;③本案例中只考虑从同一地区回收废旧产品;④回收中心的处理能力能满足所有回收产品的处理。案例通过对模型求解基于得到的数据,并对此函数进行求解,得出了为最优解的求解步骤。

(3)案例结论。案例中回收的70台洗衣机、100台电视机、60台电脑、80台电冰箱中,当60台洗衣机、80台电视机、50台电脑和70台电冰箱被用于再用处理,10台洗衣机、2台电脑和10台电冰箱被用于再生处理,20台电视机和8台电脑被用于填埋处理时,可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最大值为3605.6元。

3 结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现代企业为了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已经开始从个体企业管理向供应链方向转变。向上联合原材料供应商,向下联合产品分销商,形成了一条从原材料供应商起、经由产品制造商再到产品分销商的供应链。事实证明,供应链伙伴间的协调、整合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以,为了满足企业经济的发展同资源、环境、生态相适应、相协调以实现可持续性,各企业除了对内不断自我提升之外,也必须对外寻求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共同参与,这股浪潮势必像涟漪般从产业的某一点向外扩散到整个产业供应链。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3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竞争不再单纯是企业与企业之间,更多地注重不同链条上更多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以及客户之间的竞争,注重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被更多的现代企业所利用和推崇。供应链的概念更加注重围绕核心企业的网链关系, 如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乃至与一切前向的关系, 与用户、用户的用户及一切后向的关系。新的环境时代对全球范围内制造和生产型企业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即如何使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能够共同协调发展。目前,公众已不仅要求企业对产生的废物进行处理,更要求企业减少产生污染环境的废物,而且要求企业进行绿色管理,生产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就是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环境的影响而应运而生。

一、绿色供应链的思想内涵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 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40万美元的资助下, 进行了“环境负责制造(ERM) ”研究, 将绿色供应链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并于1996 年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的概念。它以绿色制造理论和供应链管理技术为基础, 涉及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用户,其目的是使得产品从物料获取、加工、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 对环境影响最小, 资源效率最高。可见绿色供应链把环境融入到整个供应链中, 从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直到客户消费后的商品处理的整个过程都应该考虑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降低整个生产活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 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优化。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

1、从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上

绿色开发与设计:绿色开发与设计包括产品的开发、原材料的选用等应该考虑环境问题,必须讨论所有材料的生命周期,加强设计者和材料专家之间的沟通,并使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生命周期分析,质量性能分析(QFD,Quality Functions Deployment)和DFE等。

绿色生产与包装:生产过程通常包括毛坯制造、表面成形加工、检验等环节,而包装同样需要一定的物质通过某种技术作用于物体,两者都需综合考虑物质实体在制造过程的输入、输出和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即由原材料到合格零件的转化过程和转化过程中物料流动、物能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产生、对环境的影响等状况。

绿色营销与输配送:绿色营销是实行绿色供应链的一个要环节, 通过绿色营销, 可以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企业的营销活动中。绿色营销要求企业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利润转而为在营销中要注重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 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为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 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绿色策划与实施过程。

绿色消费与回收:绿色消费指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商品的节约,使浪费减低到最低,并且在消费的同时注意对环境的保护。产品的回收需经过收集、再加工、再生产品的销售三步完成。通过收集可重用零部件, 它又分为可直接重用的零部件和修理、整修、再制造、零件拆用、材料回收等, 生产出多种再生产品; 可再生零部件,即零部件本身完全报废, 但其材料可再生后再利用。

2、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上

绿色意识与观念:绿色意识与观念指在供应链链条上每一个企业的的管理者和员工都要时刻记住:提供的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是环保的、无污染的,在生产和销售中成本是最低的,在产品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都不产生或很少产生对环境有害的污染物。能够为社会带来一定的利益。只有具有了这样是思想和意识才是绿色的,才能保证绿色供应链的顺利进行。

绿色研发与合作机制:这主要指在供应链上各参与者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达到资源与信息的共享,供应商要为生产商提供最优的原材料、生产商为消费者提供最优的产品等。

绿色的内部管理:指在供应链内部的管理中要强调人文化的管理,关心员工的生活和内心世界,调整工作时间及减轻劳动强度等措施,对员工要有充分的信任,要做到奖惩分明让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

绿色的经营反馈机制:指在供应链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要做好“终于客户”这关键的一关,来自于客户的、来自于消费者的、来自于社会上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反馈都将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以至于供应链下一流程的顺利进行。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策略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必须在“转思想、抓过程、促发展”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转思想

现代企业要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首要的一步是要树立绿色理念,转换原有的经营暂学。树立绿色理念,就是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观念,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企业的基本任务,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这需要转变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等思想。

制定相应的导向性政策――政府角度。政府为绿色供应链运行提供法制的规范和保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 实行严格的环保政策, 将环保审查与质量监督结合起来, 提高对污染源的惩罚标准与打击力度, 在法规与制度上降低传统制造模式的报酬率, 为绿色制造模式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要顺利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 还必须使环境立法和经济发展同步。

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企业角度。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它要求企业着眼于长远利益,以整条供应链为出发点,要求各成员树立其集体协作、信息共享、友好配合的团队精神,这就要求高层领导要转变观念,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审时度势地将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确立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增强企业的参与意识。

加强用户环境消费意识――社会公众角度。发展绿色消费可以从消费终端减少消费行为对环境的破坏, 遏制生产者粗放式的经营, 从而有利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 发展绿色消费不仅可以从优质无污染的消费对象来改善人们的消费质量和身体健康, 而且在消费过程中通过观念的转化、行为的转变, 提高广大群众对环保、绿色消费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2、抓过程

为保护人类健康生活和经济持续发展必须在供应链每一个环节实施绿色管理。例如开发绿色产品,要求产品不仅本身应该绝对安全无害,其生产过程也应是安全无害;发展清洁生产,也即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最轻,对环境危害最小,对原材料和能源利用最合理,对生产全过程实行最科学的管理;建立绿色营销,也即要求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重视和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并回收再生资源以造福后代;实施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照明、绿色企业形象等。保证供应链中的每一个企业、部门、员工多自觉的实施绿色管理。

绿色供应――绿色供应链的基础。在进行产品生产时保证所有原材料的质量、成本等都是最优的,并且供应商能够做到即时供应。这就要求企业与供应商在环境方面进行交流,同他们一起研究并制定出公司的环境方针、环境行为准则等, 双方互相监督与督促, 使两者的活动都符合社会的环保要求。

绿色设计――绿色供应链的前提。进行绿色设计时, 应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的同时, 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整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少到最小,设计出的产品应安全、符合能源效率、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和污染, 产品具有可重复使用的性能等质量标准。

绿色生产――绿色供应链的关键。绿色生产要求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和新技术, 大量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的标准, 尽可能把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各种因素消除在生产过程中。

绿色物流――绿色供应链的保障。物流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涉及到信息、运输、存货、仓储、物料搬运和包装等的集成。成功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必然要求有绿色的物流。绿色物流主要强调物料或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企业应该建议运输商改进运输工具。例如, 让其使用无铅汽油以减少排放对空气的污染。对驾驶员及押运员进行培训,并在运输车上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和防护用品等。

绿色营销――绿色供应链的支持。企业实施绿色营销, 向消费者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展示企业绿色文化, 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让消费者了解企业所进行的环境努力。供应链系统企业生产的产品要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保证生产的产品无添加剂、无防腐剂、无污染, 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企业的这一行为必将增强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满意度和忠诚度,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企业绿色形象。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综合考虑这两大问题的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不断的加以研究和改进。绿色供应链管理深刻的体现出了企业的绿色形象,它代表了现代物流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必将成为代表21 世纪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主题。

作者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朱庆华1 绿色供应链管理[M] 1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 武春友, 朱庆华.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管理, 2001,(3) : 67~71

[3] 王洪刚, 韩文秀.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天津大学学报, 2002 , (2) : 97~101

[4] 武春友, 朱庆华, 耿勇. 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 ] 国软科学学,2001(3) : 61

[5 ] 黎继子1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实施途径的研究[J ] 1 节能与环保2003 , 14 ―17.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4

关键词: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现状;绩效评价;研究趋势

一、引言

21世纪,经济增长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国际社会“绿色化”运动普遍展开,而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环境管理标准缺乏系统性、整体性,无法达到环保的真正目的。为此,以集成的思想整合整个供应链环境管理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应运而生。众多国内外大型公司与企业或多或少地将某种形式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应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企业改善环境绩效、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最终达到企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统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的战略模式。

由于涉及领域广泛及研究的复杂性,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详实阐述目前对其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内涵

供应链管理是对供应链中物流、能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工作流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它是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将供应链各个环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用户)联系起来的全过程集成化管理。供应链管理的重点是管理和协调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节点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竞争力。它仅仅局限于供应链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而忽视了其相关行为对环境引起的危害。

进入21世纪,人类生存环境的实际状况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及各国公共部门的关注,提高“绿色”意识、加强环境管理、改善人类居住和生活环境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产品从原料获取到报废处理的整个过程中,注重对资源投入的减少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美国两大汽车制造商大众和福特已于去年宣布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要求它们所有的供应商和协作商于2003年7月(大众)和2002年12月(福特)获得ISO14001认证。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个内涵非常广的术语,它的发展起源于制造业中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在供应链管理中增加环境因素的思想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当时只是作为物流管理研究的一个次要方面提出的。较有意识的研究绿色物流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对绿色供应链管理国内外还没有公认、权威的概念。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制造研究协会(MRC)基于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于1996年首次提出并定义。Steve V. Walton 等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就是将供应商加入到企业的环境战略中,其核心是将集成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绿色供应链的领域中。M. H. Nagel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涉及到产品的使用、组成以及生产的全过程,并强调供应链内战略合作关系的长期稳定。Sean Gilber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在重视长期的合作关系基础上,采取管理策略、行动,将环境管理战略纳入各个环节(设计、采购、生产、分销、使用及再使用)中。Zsidisin和Siferd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在设计、采购、制造、分销、使用及再使用个环节中注重实施环境友好实践,而采取的行动及合作关系等。Jeremy Hall的观点更进一步完善,认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进行环境友好设计,建立战略联盟,树立供应链成员环保意识,为整条链营造一种绿色氛围,最终实现协调优化。但斌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是环境制造理论与供应链管理的集成,是一种在整个供应链内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管理模式。王能民、汪应洛等人着重从分析、比较前人研究成果和绿色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的区别入手给与定义,指出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的目标是资源的最配置、增进福利以及实现与环境相容,将其划分为四个子系统(生产子系统、销售子系统、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指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知识流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强调了知识流的重要性。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现状

(一)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的影响因素

1、内部因素。绿色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是多维的,这些不同的因素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包括:(1)产品生命周期(PL),包括产品开发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这几个阶段能够充分显示供应链管理的绿色化水平。(2)运作生命周期或价值链(OL),主要有采购过程、生产工序、配送及传输运作网络、逆向物流、包装等五个环节。(3)企业环保实践(EN),通常被称为“4R+D”原则:减量化(reduce)是通过提高产品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延长生命周期、控制废弃物的发生,实现建立循环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再利用(reuse)是指促使废旧产品的回收利用;再制造(remanufacture)则需围绕一个中心来分解和取代一部分组件;循环再生(recycle)是指促使企业回收废旧产品,并通过处理实施循环利用;废弃物处理(disposal)系统对企业具有长远意义,若不彻底治理废料会经常困扰企业。(4)企业绩效标准(PE),包括成本(C)、质量(Q)、时间(T)、柔性(F)四个方面。这些动态绩效因素是绿色供应链管理有效运行的有力支持,通过绩效评价可以改进供应链环境管理标准,改善整体环境管理质量。

2、外部因素。从各国环境保护的状况来看,与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直接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有:政府、制度、社会准则、市场、信息和技术。(1)政府在保持自身命令――控制体系主导地位的同时直接提供或经营环境“服务”,更加注重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和公众的绿色生产和消费行为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体系给与支持。已有研究表明,政府通过运用规章制度、经济激励等手段在产品设计绿色化、消费者需求转变、产品链关闭三方面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发挥推动作用。(2)风险管理是为了规避因制度规则等因素所导致的供应链管理中断的奉献、市场优胜劣汰的风险、环境风险等。(3)社会准则,即通过社会准则的建立来规范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典型的社会准则理论的代表者为斯蒂格利茨的黄金律及黄有光的良心效应。(4)市场是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行的重要的激励因素。消费者逐渐显示对环境友好公司的偏好以及核心企业对环境管理的要求,充分表明市场的环境压力。(5)环境信息传达不畅通直接导致企业与顾客沟通的冲突,同时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知识、技术创新与商业机密存在曝光的危险。保障绿色化技术创新和知识的更新,加强供应链组织的绿色文化,达到增强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柔性。另外,对于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高效率运作,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与核心企业的示范作用更加关键。Richard指出供应商评价、精益供应链以及在供应链内建立合作战略等有利于改进整个绿色供应链条的活动与环境相容的程度;Steve Lippman说明了有效实施绿色化供应链的关键因素包括:最高领导层的参与、多功能团队的集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合作创新等;Ken Green认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方式是推动、激励与强迫各企业运营活动与环境相容的关键因素;Jeremy Hall通过案例分析研究指出:整个供应商的行业领导者在供应链渠道中占有主导地位有利于绿色供应链的运作;HAW同样指出合作研发等供应商之间环境方面的合作方式是激励绿色供应量管理有效实施的因素。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决策问题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作中的决策问题是一个典型复杂的新问题,属于多目标决策问题。王能民、汪应洛等对此曾给出相关研究: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2000)在基于对绿色供应链管理中成本降低和环境质量提高的探讨中,提出了四个步骤的决策框架(成本识别,机会确定,计算收益,决策、执行和监管);Joseph Sarkis(2002)发展了ANP(网络层次分析法),基于ANP技术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决策框架模型;Anna Nagumey(2003)的研究侧重了绿色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决策行为,在参考博弈论基础上,运用网络模型建立多目标决策模型。

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决策涉及面广,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其中,供应商选择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集中。目前,大部分研究侧重于供应商选择的因素/标准以及评价工具。Noci给出的定量评价标准:绿色能力、环境管理效率、声誉、全生命周期成本,并将层次分析法作为供应商选择的评价工具。Walton基于对美国制造商的调研,分析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选择的影响因素和标准。朱庆华等比较了中美不同环境下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供应商选择问题。Anna Nagurne研究了制造商、一级分销商、顾客三个层次中主体的决策行为。Sarkis J.发展了决策技术层次网络分析,并指出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产品的生命周期阶段、企业在价值链所处活动、环境意识活动、组织绩效要求、可选择的系统/方案等。王能民等提出了绿色制造模式下平价供应商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模糊决策的方法给出了评价模型。

(三)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技术工具

Steve V. Walton(1998)指出从选择与环境相容材料、改进产品设计过程、改善供应商过程、有效的供应商评价和改善制造商内部的供应链五个方面来改进供应链运营;Guide V.(2000)在研究基于再制造的供应链管理问题中,指出信息系统、新产品计划和控制技术资源和产品的回收具有可控性;EPA(2000)提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决策四步骤模型、产品评价矩阵等;Stefan A.(2001)重点研究绿色供应链管理中运营成本管理问题;Jens Brobech Legarh(2001)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意识采购的框架;绿色供应链的构建是其运营的一个关键问题。Geoffrey(2002)利用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了绿色供应链构建问题,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分为遵循战略、过程战略和市场战略三类。利用LCA设计了供应链结构,指出不同绿色供应链战略类型需要相应的LCA、信息与数据。同时,利用LCA对供应链的环境影响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联盟复杂程度与成员间联系紧密程度两个维度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结构分为圆桌会议结构、分散结构、多中心简单结构及多中心网络结构;Sarkis J.(2003)指出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使用环境管理、有效的逆向库存管理系统以及建立专家信息系统、使用仿真系统的重要性。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特定产业运营现状

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实践在几个特定产业中的运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例如房地产业、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等。王能民等通过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等案例研究,阐述了绿色供应链管理运营的障碍分析及运营环境。2000年,瑞典、荷兰、美国分别由针对电子行业、食品行业等研究项目;Remko I.(2001)从技术与运营两个角度研究了汽车产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问题;Giannis T.Tsoulfas(2002)研究了废旧电池回收问题;U.Sonesson(2003)分析了牛奶供应链,认为在牛奶供应链中对环境影响最关键的因素是产品的包装材料、运输及废弃物的管理方法。Qinghua Zhu(2004)研究了中国一家制糖厂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

四、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

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领域是绩效评价问题。通过真实、准确、全面的绩效评价可以有助于我们把握绿色供应链及节点企业的运行轨迹和存在的不足,为实施相关流程的改进提供依据,也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

Jacquelin(1995)在原有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绿色供应链的绩效评价问题,同时提出评价时需要利用生命周期分析等工具;Fiksel,Joseph(1995)支出供应商可以通过一些公认的标准(如ISO14000体系的认证)来表现其环境管理水平与绩效;Benita M.Beamon(1999)提出了一个评价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方法。申成霖等人(2004)利用标杆管理的思想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绩效评价问题进行了讨论;王能民等(2005)给出基于经济、顾客和环境三维目标的绿色供应链运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国内有关学者、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建立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模型。

五、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随着理论发展和实践检验,绿色供应链管理从提出至今,内涵不断被扩大,涉及领域广,其不确定性因素多,研究的复杂性较明显。已有研究成果显示,绿色供应链管理尚待新的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来支撑,很多领域等待开发。

(一)对绿色供应链管理进一步研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各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合。绿色供应链管理作为前沿理论,需要包括现代化手段与方法、环境管理技术等成果,特别是针对其产业特征的工程技术知识应引起重视。

2、科学问题的提炼。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强对绿色供应链管理技术的探究,由操作层面向提炼科学问题前进。

3、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在基础性理论研究基础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应用性研究加强力度。

(二)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或方向

1、集成管理的运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战略目标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集成。由于其主体的多样性与目标多元化及其手段方法、理论、技术的综合应用,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各个角度对集成管理在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运用展开研究。

2、协调机制与控制系统。鉴于以上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对绿色供应链成员间的合作机制与控制系统应给与相应的进一步研究。

3、市场机制与制度。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运营必须得到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的保证。目前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有限,为解决外部性问题及绿色产品的市场地位,需要对市场和制度进行深入研究。

六、小结

环境问题的突显使得绿色供应链管理迅速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对绿色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进行跟踪研究,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入手,探讨其发展过程,详实阐述目前对其研究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

参考文献:

1、王能民,孙林岩,汪应洛.绿色供应链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申亮,王玉燕.绿色供应链研究述评[J].山东经济,2007(2).

3、王能民,汪应洛,杨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4、朱庆华,赵清华.绿色供应链管理及绩效评价研究述评[J].科研管理,2005(4).

5、Walton V S,Hardfield R B,Melnyk S A.The green supply chain:integrating suppliers into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proc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s Management,1998(4).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5

[关键词]韩国;中小企业;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绩效

[中图分类号]F25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2)03-0068-07

[收稿日期]2012-04-17

[基金项目]韩国韩国学中央研究院项目,项目编号:AKS-2009-MB-2001

[作者简介]文华,男,朝鲜族,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电子商务、东北亚经济。(延吉133002)

供应链管理最初起源于17世纪法国军队使用的“Marechal des logis”。这时的供应链管理主要是在战争中为了比竞争对手占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但是供应链管理真正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历史并不长。这个概念最早应用于管理领域是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从美国产生的供应链管理理念逐渐传播到欧洲和亚洲,如今传播到了全世界,并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企业的管理哲学和思想。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商流、信息流、物流、现金流、技术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造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配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一系列系统性、协调性流程网络。这种关系网络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物流服务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结构模式。这种功能具体包括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选址决策、物流与运输、营销与渠道、采购过程控制、库存与预测、信息与信息技术、供应商选择与管理、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反向物流与环境影响、全球供应链等。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研究分为协作管理研究、战略合作研究、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和绩效评价研究等四种路径。

随着有关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一些学者把供应链伙伴关系分为三种类型或者五种分类,即三种类型中的第一种类型是短期性的契约关系;第二种类型是长期性的契约关系;第三种类型是没有终止的无期限的关系。五种分类中,第一种分类是短期目标型;第二种分类是长期目标型;第三种分类是渗透型;第四种分类是联盟型;第五种分类是纵向集成型。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研究从两个不同纬度进行。在供应链伙伴关系之水准关系的研究领域里,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因素有环境特性、组织特性、信息特性、交易特性等,并且这些因素是由动因(drivers)、促进因素(faeilitators)和构成因素(components)来决定的。Anderson and Narus(1990)把伙伴关系理解为相互分担利益和风险,不局限在有限的范围,双方需要的时候相互帮助,长期共享资源,追求共同利益的关系。

随着企业竞争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企业需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模式和双边治理结构来协调经营活动,并且根据不同市场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变化,协调生产、营销、配送等附加价值活动并形成协调机制。中小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需要更加重视技术及人力资源的利用和市场营销战略。为了更加科学而理性地做出决策,降低生产、营销及配送费用,提高顾客服务质量和品牌价值,中小企业需要在反复无常、复杂而动态的国际环境当中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客户的A/S对整体的管理流程进行动态的协调和控制。与供应链伙伴关系有关的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越强化供应链伙伴关系,企业的竞争力越得到加强,利润越是随之增加。因此,供应链伙伴关系是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企业长期建立顾客关系和顾客忠诚度、获取动态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

一、研究假设

其一,环境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的影响。

环境因素由政府的支援政策、环境的不确定言、竞争强度等三个因素来构成。KarrakotYaibuathet,Takao Enkawa,Sadami Suzuki(2008)指出,特定的制度环境对供应链的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制度环境由规制、规范、文化意识等构成。信任文化和创新文化的形成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产生正面影响。区域政府的支援政策,如税收优惠、金融支援对全球供应链的系统性协作关系的建立有积极影响。Venkatraman(1989)指出,随着产业内竞争程度的日益激烈,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企业为了克服国际竞争环境会强化像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一样的战略。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产业内商品的价格竞争越激烈,产业内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强度会越强;产业内竞争企业数量增加,企业就会从自身内部觉察到危机意识,使供应链关系趋向更加稳定的关系并强化这种关系。所以当一个企业属于竞争更为激烈的产业时,它为了比竞争者占据更有利的位置会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笔者认为环境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1,H2-1:政府的支援政策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2,H2-2:环境的不确定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3,H2-3:产业内竞争强度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二,组织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的影响。

19世纪以后,制度学派和新制度学派提出了企业间的合作具有经济合理性的理论。其中制度学派以19世纪80年代的T.B.Veblen为中心,提出市场自主协调的局限性,并强调企业合作的必要性。组织协作是决定全球供应链结构的重要因素,它影响交易双方的相互关系。韩东哲(2002)指出,组织间的协作不仅是决定全球供应链成功运行的重要因素,而且影响每个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战略性选择。为了改善供应链绩效,参与供应链的企业必须把组织力量最大化,并形成“合作多赢”的敏捷化的组织机制。组织协作规范是成功的伙伴关系的必要条件。协作规范的有效性认知是供应链中的一方对另一方相关的价值、标准、原则等认知程度。金恩鸿等(1999)认为,组织变化是指为了使组织的变化活动更加顺利,形成创新组织结构和文化,减少职员对组织变化的抵制情绪,在变化的环境中提高职员的适应能力的过程。全球供应链管理需要在组织上带来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合作伙伴的组织之间必须通过密切联系,进行公开的交流和组织的协作和协同。组织支援是理解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利害关系,支援供应链伙伴关系协作的程度。全球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许多战略的实施需要各组织之间长期的配合和最高经营者的支援,并且需要形成支援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文化机制和声誉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在供应链管理当中,组织协作、组织变化、最高经营者的支援与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和绩效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4,H2-4:组织协作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5,H2-5:组织变化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6,H2-6:最高经营者的支援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三,信息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的影响。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信息共享。因此,通过分析和利用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库存事项、市场供求条件、产品销售情况等资料,供应链管理的所有参与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建立供应链系统。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管理是对原材料采购到最终顾客的整个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对各部门,母公司和子公司,各交易伙伴之间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进行整合管理并提高供应链的运营效率性、柔韧性和敏捷性。主要的信息系统是EIP、CIP、POS、Bar-code、JIT、MRP,还有适合于中小企业的CRP、VMI、CMI、CAO、QR、ECR、DW、DM、BI、EAI、EOQ等。尤其是为了准确地获得各种信息,应该充分利用EDI、Internet等技术手段实现无缝连接的信息系统,分布数据库信息集成,达到订单的电子接受与发送,共享多位置库存和流通控制、批量和系列号跟踪、周期盘点等重要信息,消费者的建议和投诉信息也应实现可持续电子供应链。

为了使供应链内的伙伴之间能够形成信息交换和共享,应该充分利用供应链沟通系统(SCCS),并通过建立ERP、CRM、APS、WMS、TMS、GPS、GIS、CIMS、CPFR等创新性管理信息系统,强化供应链伙伴关系。企业应系统地对信息系统进行投资,同时,必须建立一个能够支持该系统并能够有效储存或利用信息的信息系统。信息投资还意味着对信息基础设施或对有能力的信息人才的投资、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和流程改进(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通过信息投资企业可以引进和培训专业IT人才,进行信息模块化工序设计,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信息标准化和网络化。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7,H2-7:信息共享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8,H2-8:信息投资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四,交易特性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的影响。

早在1759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便在《道德情操论》中阐述过信任和人类经济行为的关系。他所指的道德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今,决定全球供应链成败的重要因素就是信任关系的形成和维护。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之间通过信任关系可以共享信息。信任被定义为某一成员认为其他成员所做出的承诺是可以被信赖与依靠的一种期望心理,即一方对另一方的可靠性、正直、诚实有信心。信任具有社会的、心理的、经济的、文化的四种属性。它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管理学以及组织行为学等众多学科。信任机制一般由能力、正直、关心、公平等四个因素来构成。因为信任具有动态性特征,所以,企业之间应通过组织信任、协作信任、契约信任和制度信任来建立、维护和评价这种信任关系。根据信任的动态过程特点,供应链伙伴关系可以分为了解阶段、发展阶段和认同阶段。为了达到降低风险、减少费用的目的,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公平地分配效率和利益。企业的信任能够使对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伙伴,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资源,克服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达成交易的内部化过程,占据有利的位置。承诺是研究企业关系营销中最为普遍的变量,判断合作伙伴的关系是否应持续或脱离的重要变量。承诺是由于伙伴之间的协作行动而对一般伙伴关系之间持续性关系持明示或默认的行为。承诺是关系结合的最高阶段,与核心相互性、忠诚度、放弃对策选择性有密切关系。综上所述,信任和承诺程度越高,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及绩效越高。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1-9,H2-9:信任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H1-10,H2-10:承诺对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和绩效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其五,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绩效的影响。

Lambert(1999)分析了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案例之后,提出供应链伙伴关系根据它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紧密性等因素可以分为三类。他认为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选择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其中第三种类型意味着相当程度的整合关系,意味着把对方看作自己的延伸,伙伴关系没有终止日而无限延长。这种关系对创造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和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这种过程是重复博弈以趋于最优的过程,并在一定的前提下,得出双方满意的纳什均衡解。本研究的目的首先是验证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其次是根据结果找出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因素并对供应链伙伴关系进行有效的管理。依据这些观点提出以下假设:

H3-1:伙伴之间交易持续时间越长,企业的绩效越好。

H3-2:伙伴关系的范围越广,企业的绩效越好。

H3-3:伙伴关系的密切度越高,企业的绩效越好。

H3-4:伙伴关系的强度越大,企业的绩效越好。

二、实证研究

(一)样本和数据收集

本研究以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确认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决定因素,检验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成功因素为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本研究以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先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基础,建立研究模型和假设,开发研究模型的构成概念和测定问项。为了确保样本资料,首先在韩国中小企业振兴公社的网站上下载了中小企业目录,并从电子贸易商社企业的目录和出口俱乐部会员目录中以出口为经营活动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制作目录。同时对参加就业博览会的企业问卷。调查时间为2009,年9月到10月末。收回问卷共220份,用于分析的问卷210份,利用率95%。

(二)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

信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一贯性地测量所要测量的现象的能力。这说明某一种测量工具反复使用于同一种现象时能够得出同样结果的程度。本研究使用Cronbach’s a来测量概念的信度。一般情况下,Cronbach’s a大于O.60可以认为比较有信度。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反映所要测量的概念或属性。效度相当程度上受到概念化的定义和概念化的操作定义的影响。因子分析是以多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为基础,发现许多变量之间内在的系统性结构的技巧,这种分析给研究者提供以较少的变量形式存在的许多简易的信息。首先,利用SPSS16.0对样本中各潜变量的信度进行检验,通过因子分析剔除因子载荷小于0.5的题项之后,所有潜变量的Cronbach’s a系数均高于0.60,表明每个变量的测量具有较好的信度。其次,为了进一步检验测量效度,本研究利用AMOS7.0和SPSSl6.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个观测变量在相应的潜变量上标准化载荷系数都超过0.60,并全部通过了T值检验,在p

(三)研究假设检验

其一,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决定因素与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检验结果。

首先环境特性中政府的支援政策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关系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一0.035(p

其二,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决定因素与绩效的检验结果。

政府支援政策对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027(p

其三,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对供应链绩效的检验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同种产业内范围和伙伴关系的密切性对供应链绩效的关系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180和0.313。假设3-2,3-3被支持。交易持续时间和伙伴关系强度对供应链绩效的关系不显著,其路径系数为-0.105和0.116。因此假设3-1,3-4不支持。这说明通过伙伴关系范围的扩大和密切性强度的加强可以提高供应链绩效。另一方面说明韩国中小企业的伙伴关系的持续时间较短,伙伴关系的强度都比较弱,不能对供应链绩效产生持续的积极影响。结果见表3。

三、结论及启示

本研究以全球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理论研究为背景,对理论进行系统整理并进行了实证分析。本实证研究对以往模型的优点和缺陷进行了评价与总结,在此基础上部分地使用了新开发的变量。因此,本研究为新的理论模型的构建做了奠基性工作。同时本研究力图反映企业经营的复杂结构和影响因素之间的多维度关系。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局限性有以下几点。

第一,本研究发现在韩国中小企业经营中企业之间的信任与承诺是影响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重要因素。其它变量没有被支持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竞争激烈,中小企业受环境影响比较大。但同时也说明中小企业不能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反应,不能随机应变地面对变化的环境树立成功的供应链战略。组织特性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影响不显著,是因为韩国中小企业在组织方面还没有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企业不能利用组织协作能力、组织变化能力、最高经营者支援来有效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信息特性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影响不显著,说明企业的信息交换和投资能力有限,没能够利用信息共享和系统的信息投资来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交易特性方面,信任和承诺对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影响显著。这说明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承诺来建立信任机制并提高供应链伙伴关系的水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培养和维护信用,供应链成员之间应明确战略目标,控制成员的素质,形成匹配的决策机制和建立多赢的新型运行机制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中韩中小企业所处的环境不一样,但也存在共性。因此,中国中小企业也可以考虑像韩国中小企业一样通过加强信任和承诺来积累关系资本并加强企业的供应链伙伴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本研究还验证了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的决定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政府支援政策、竞争强度、信息共享、信任对供应链伙伴关系的绩效影响不显著外,其它变量对绩效的影响均非常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对环境不确定性做出相应的反应,通过建立牢固的伙伴关系来对应环境的不确定性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组织特性对绩效影响显著,这说明企业能够通过组织协作、组织变化、最高经营者支援等做法来激励组织成员并提高供应链绩效。信息投资和承诺均对供应链绩效影响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应该对信息投资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同时应通过加强信息共享来降低牛鞭效应,提高企业绩效。从这些结果来看,中国中小企业通过加强信息投资、承诺、组织协作、组织变化、最高经营者支援来提高企业的供应链绩效可能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战略。

第三,本研究还验证了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除供应链伙伴关系水准中伙伴关系的交易持续时间和伙伴关系的强度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外,其它两项如伙伴关系范围和密切度均对供应链绩效影响显著。这说明中小企业的伙伴关系范围和密切性是供应链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同时,说明韩国中小企业伙伴关系水准中的交易持续时间较短,强度较为薄弱,不能对绩效产生影响。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通过扩大供应链伙伴关系的范围和加强关系密切性来提高供应链绩效是一种降低决策风险比较有效的途径。从这些结果来看,伙伴关系的范围和密切性对提高中小企业伙伴关系绩效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国中小企业也应该在这方面进行系统地协同、计划、预测、补给、投入、执行、控制与管理,实现供应链的柔性化、敏捷化、平台化、定制化、虚拟化及网络化,使供应链绩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第四,因为中小企业资金、人力资源比较有限,所以应充分利用政府的相关政策来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健全供应链伙伴关系文化,减少投机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建立优秀文化的相互输出、渗透与整合机制,引导企业加强学习效果,提高企业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信息、知识的共享能力,为这些企业成功进入海外市场打下基础。只有在同时加强企业的内在动因和完善外在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形成开放的动态供应链系统。中小企业在全球化生产的价值链中,应逐步协调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以及财务支持活动,以使整个价值创造过程利润最大化。中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援也很有限,所以应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支援,从而加强企业信任文化,规范企业道德行为,鼓励企业建立信息系统,加强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流通、配送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学习效果,培育具备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复合型的供应链管理人才,使中小企业树立更为有效的全球供应链,为可持续战略打下基础。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6

关键词:供应链;质量管理;供应链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upply chain based quality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enterprise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traditional quality management is a single enterprise's point of view, lack of a supply chain perspective and system's attention.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given a lot of research o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im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mechanism, the connotation and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At last, put forward some further research prospects.

Key words: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曾说过:“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又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由此可见,质量与供应链成为了21世纪企业管理的主题,质量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相结合,是当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和提高绩效的重要途径。本文就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供应链质量管理与绩效的关系进行梳理,探究供应链质量的形成机理。

1 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1.1 供应链质量管理内涵

质量管理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深化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指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由单一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转变为多企业协同的质量管理模式。Kuei & Madu(2001)定义的供应链质量管理(SCQM):SCQM=SC+Q+M,SC=一个生产-配送网络,Q=准确、快速地提供顾客满意的产品,M=保证供应链中的产品质量以及获得顾客信任[1]。Robinson和Malhotra(2005)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通过对包括供应链里所有成员的业务流程进行正式的协调和整合,来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质量,以获得中间及最终客户满意和创造价值的流程[2]。Foster(2008)则将供应链质量管理定义为一种系统的方法,通过联系供应商和顾客,利用上下游创造的机会来改进绩效[3]。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供应链质量管理进行了研究,比如,麻书城和唐晓青(2001)将其定义为:对分布在整个供应链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4]。顾力刚等(2007)认为,基于供应链的运营模式使质量管理活动转变为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多企业的协同过程[5]。

供应链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博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会随着供应链及其它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全球化、顾客需求个性化、定制化、信息网络化、大数据等环境下,供应链质量管理会呈现出新的特点,需要我们基于最终顾客的需求、全球化的视角、战略的高度重新审视供应链质量管理。

1.2 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

供应链质量管理是一个最终顾客导向的、面向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关键构成要素。现有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具体地,侧重于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价)、企业内部质量管理和分销商质量管理,基本上是传统质量管理的简单延伸,缺乏从供应链整体视角的、系统的关注。

很多学者对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通常涉及到:高层领导、培训、标杆学习、产品/服务设计、供应商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质量数据与报告、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的使用、员工间相互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授权等等。Powell(1995)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6个关键影响因素:领导、测量分析和改进、战略、资源、顾客与市场、过程管理[6]。Evans和Dean(2000)认为,虽然企业的商业模式多种多样,质量管理也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但是他们大部分都由一些共同的基本要素构成:客户关注、战略计划和领导、持续改进和学习以及激励和团队合作。此外,Mehra等(2001)认为质量管理的要素很多,可以归结为5类:人力资源关注、管理结构、质量工具、供应商支持和以客户为中心[7]。Ashok 和Kumar等人(2002)在对制造业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质量管理构成要素框架,包括8个关键要素:质量战略、组织学习、顾客满意、员工授权、质量成本体系、解决问题的方法、持续改进和质量测量[8]。Robinson & Malhotra(2005)提出质量管理要素包括产品的一致性、质量控制和分析、组织文化、卓越经营、客户满意度、绩效测量和对上述要素的整合过程。

在供应链环境下,影响质量管理的要素更多,更为复杂,不仅要考虑单个节点企业内部、供应链整体的影响,还要考虑供应链节点之间接口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外部的影响。在全球供应链环境下,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差异、供应链安全与风险等成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重要要素。

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学者们对供应链上游环节的质量管理给予了较多关注,认为强化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有利于提升供应链质量。比如,Kannan(1998)等人重点强调了供应方评价、供应商参与和分散采购的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它们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质量[9]。Kraus(1998)等人认为应从质量、发货、成本、适应性和创新5个因素出发对供应商进行选择[10]。Kuei & Madu(2001)提出了3个供应链成功的要素:供应商关系、IT驱动变革和以顾客为中心。Foster(2008)提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7大类:客户关注、质量实践、供应商关系、领导力、人力资源实践、经营业绩和安全性[3]。国内学者吴绮、许统邦(2001)认为核心企业不仅要对自身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管理,而且还要对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做到对产品/服务形成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与控制[11]。龙勇、李军锋(2002)将质量管理的活动分为基础活动和核心活动,基础活动分为高层领导、员工管理、与供应商的关系、客户关系管理4个方面,而核心活动分为过程管理与统计控制2个方面[12]。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虽然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注延伸到了供应链,提出了一些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基本要素,但仍然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没有提出一个能够反映供应链本质的质量管理关键要素。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边界在哪里?一个典型的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顾客等节点组成,约定了供应链管理的基本边界。但是,有的企业供应链管理边界延伸到供应商的供应商甚至更上游的供应商。不仅如此,供应链除了连接上下游企业外,还可能关联不同行业,具有特定地域的空间分布网络。

2 供应链质量与绩效的关系

加强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及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这是学者和企业家都十分关心的课题。已有大量实证研究探索了质量管理与绩效的关系。Adam(1994)研究发现:质量改进与生产力提高对于质量、运营、财务绩效有着最大的影响。Adam等人(1997)在3个地区(亚洲、欧洲、北美)对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3个地区有着相似的规律,某个地区最重要的质量要素在其它地区也是最重要的[13]。Forker等人(1997)研究发现,培训、质量数据、供应商质量管理、质量部门的角色、产品设计和制造等5个要素影响供应链绩效。Tracey(1998)认为提高企业绩效需持续改善供应商运输、交货时间和内部元件质量,研究结论证明,质量管理、供应商参与与企业绩效之间有因果关系。Kannan等人(1998)认为企业为了提高其运营绩效,就必须重视供应商参与、供应商选择和分散采购的作用,通过强化这些因素来确保供应链的质量。Kuei & Madu(2001)在台湾开展了研究,指出企业的组织绩效会因为下列与质量有关的因素有所差异:过程管理、供应商选择和针对统计方法的培训,可以通过供应链质量管理提升组织绩效[14]。ChinhoLin(2005)等人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香港和台湾的数据分析结论是一致的,质量管理和供应商的选择及参与的相关度都很高,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结果、顾客满意度水平有明显的影响[15]。

国内学者张翠华、杨佰强(2006)分析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用协调管理和协同管理的管理模式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使企业取得更好的运作绩效[16]。姜玉满、陈要立(2008)从将卓越绩效模式的11个核心价值观和供应链的关键要求结合起来,研究了卓越绩效模式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问题[17]。姜鹏等人(2009)总结和发展了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质量绩效、创新绩效之间可能存在的影响模式,实证研究表明:质量管理基础实践、质量管理核心实践和质量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完全中介效应模式,质量管理核心实践作为中介变量,调节质量管理基础实践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

系[18]。李全喜等(2012)对供应链组织关系对质量绩效的影响、许德惠等(2013)对中国制造企业供应链运作风险对企业竞争能力与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等等,相关研究很多[18-19]。

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表明,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相关要素对企业及供应链绩效有显著影响,但到底哪些要素才是影响绩效的关键要素,影响的路径和机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 结论与研究展望

供应链质量管理并不是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简单叠加,而是作为一个系统,有其特定的内涵与关键要素。不同的企业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素也是不同的,而且,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形成一个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共同影响供应链质量与绩效。前文对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内涵及要素、供应链质量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有关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首先,还有一些供应链质量管理要素没有得到关注。比如,供应链信息质量,决定了对最终顾客需求的准确把握,也影响供应链过程的可视性和可追踪性;供应链过程质量的可控性,是供应链质量管理最关键的要素和最大难题;供应链安全与风险,则与质量紧密相关,供应链安全不仅包括供应链资产的安全,还包括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安全,是为了防止意外事故、天灾及社会政治的行动。所以,需要防止供应链的各种风险,特别是中断风险,需要建立供应链质量安全的风险预警、干预及应急机制。

其次,对供应链质量管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为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要素很多,企业有很多供应链战略选择,供应链也有不同的边界,在各种不同的情景下,供应链质量管理的诸多要素对企业绩效、供应链整体绩效等的影响机制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很多中间变量、控制变量。研究的方法包括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定量的模型研究等,通过研究,找寻提高供应链质量与绩效的方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 Kuei C, Madu C, Lin C. Developing global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1,49(15):4457-4481.

[2] Robinson C J, Malhotra M K.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s relevance to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practi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5,96(3):315-337.

[3] Foster, S.T.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8,26(4):461-467.

[4] 麻书城,唐晓青. 供应链质量管理特点及策略[J].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1,7(9):32-35.

[5] 顾力刚,于辉. 基于供应链的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4):31-33.

[6] Powell, Thomas C.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a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 review and empirical study[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5,16:5.

[7] Mehra S, Hoffman J M, Sirias D. TQM as a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the next millenni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1,21(5/6):855-876.

[8] Ashok Kumar, Kathryn E. Stecke, Jaideep. M. A Quality Index-Based Methodology for Improving Competitiveness: Analytical Development and Empirical Validation[J]. 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Management, 2012(5):564-577.

[9] Kannan, et al. Tools and techniques of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ir impact on performance[J]. Quality Management Journal, 1999,6(3):34-49.

[10] Krause, et al. Purchasing strategy: An empirical analysis[J]. Proceedings of the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1998(5):1227

-1229.

[11] 吴绮,许统邦. 供应链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新思路[J]. 中国质量,2001(12):45-46.

[12] 龙勇,李军锋. 国外质量管理实证研究及其对我国企业的借鉴意义[J]. 工业技术经济,2002(6):69-72.

[13] Adam, et al.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quality improvement approach and firm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1997,17(9):42-43.

[14] Kuei C, Madu C N, Lin 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2001,18(8):864-872.

[15] Chinho Lin, Christian N Madu, Chu.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quality management practices: A comparison study on American, Japanese and Taiwanese owned firms in Taiwan[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y & Reliability Management, 2004,21(5):564-577.

[16] 张翠华,杨佰强. 供应链关系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6,25(7):79-81.

[17] 姜玉满,陈要立. 卓越绩效模式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质量探索,2008(4):22-23.

[18] 姜鹏,苏秦,党继样,等. 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09(7):134-143.

[19] 李全喜,孙磐石. 供应链组织关系对于质量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 求是学刊,2012(2):155-157.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7

[关键词] 平衡计分卡;可持续发展;供应链;核心企业;战略合作伙伴

1 引 言

在现代流通模式下,供应链组织健康发展的标志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不再是简单的货物交易竞争关系,而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是长期合作的战略伙伴,通过优势互补和协调效应可产生企业单独竞争时所不能产生的优势。供应链合作关系被认为是能够使供应商与制造商获得“双赢”发展的新型合作关系,所谓供应链合作关系(scp),就是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伙伴关系。在企业实践中供应链合作关系以制造商为核心选择上下游企业研究很多,但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出发,以供应商为核心选择下游企业在国内却很少有人研究,因而从这个角度对供应链合作关系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传统的供应商在与其供应的企业合作时仅考虑订货量、还款期、还款率、产值、销售额等财务因素,而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不能仅仅考虑这些因素,还要考虑其供应的企业满足顾客需求、内部流程运作、学习与成长等非财务因素,否则一旦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的企业倒闭,会造成自身的原材料(或产品)积压、资金回收困难等后果,进而影响自身的资金运转。本文从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出发,基于平衡计分卡思想,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4个方面综合考虑,为供应商选择其下游企业(以制造企业为例)作为其战略伙伴给出一般指标体系作为指导。

2 平衡计分卡及其评价原理

1992年,哈佛商学院robert s.kaplan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david p.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题为《平衡计分卡:驱动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首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的概念,简称bsc。《财富》排名前1 000强企业中,有70%的组织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系统,有50%以上北美组织采用其作为绩效评估的方法。《哈佛商业评论》更是把平衡计分卡称为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战略管理工具之一。

平衡计分卡是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作为执行战略和监控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有效的沟通工具。平衡计分卡依然注重财务指标,但同时兼顾促进财务指标实现的驱动因素。它从4个不同的角度来衡量组织的绩效,即:财务、客户、内部流程运作和学习与成长。

这4个方面使平衡得以建立——财务和非财务绩效指标之间的平衡、企业组织内外部群体的平衡和前置与滞后绩效指标的平衡,它可以科学地衡量企业包括客户关系、创新能力、质量水平、员工个人发展、企业信息化水平等在内的无形资产在创造持续的经济价值上所起的作用。因此,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重要战略绩效改进工具,它引进3个角度(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的非财务评价指标,弥补了传统绩效评价偏重财务指标的不足,并站在战略的高度,抓住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是企业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进行绩效评价的有力工具,其核心思想如图1。这种思想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如何保持供应链长期稳定伙伴关系的问题。合作伙伴关系和平衡计分卡两者都强调战略,它们的结合能够实现下游企业(制造商)绩效的全面评价和战略改进的目的。因此,研究借鉴bsc的思想,实施下游企业(制造商)绩效的全面评价及战略改进,能够提升供应链整体的竞争能力,实现供应链成员利益的最大化。

3 基于bsc思想下游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的稳定性、健康性即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只有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才能给其成员带来长远的利益。所以,在选择供应战略合作伙伴时,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放在首位考虑。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它在选择其战略合作伙伴时,除了考察财务目标外,更注重的是考察伙伴企业非财务方面的指标,如服务与质量、流程运作和创新与学习,本文称为可持续发展指标。只有供应链节点企业能可持续发展,它才能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健康性起作用。

利用平衡计分卡不仅可以有效地表达供应商在选择其战略伙伴时所执行的管理战略,还可使供应商设计出结构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权衡下游企业(制造商)在各方面的表现,并与企业的战略方向一致,达到绩效评价的目的,进而作出选择,成为战略合作伙伴。为达到评价目标,需把目标进一步分解,转化成若干个指标。此外,用bsc进行评价一般是基于组织自身的角度,本文运用bsc来考察下游企业的绩效,它是站在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角度进行分析的。因此,所考察的各个层面应做相应的变更。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与平衡计分卡对应的4个维度分别为:信用与需求能力——财务方面;服务与质量——顾客;流程运作——内部流程运作;创新与学习——学习与成长。

4 结束语

在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下,供应商与制造商越来越注重合作伙伴关系,越来越重视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可根据自身具体的战略目标,在选择下游企业作为其战略合作伙伴时制定具体的二级指标,再选择合适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神经网络)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对供应商的经营成果进行评价,更重要的是站在供应链整体战略发展的角度为将来的绩效改进提供依据,以提升供应链的整体竞争能力,实现供应链成员利益最大化。这也是后续将研究的内容。

主要参考文献

[1] 马士华,林勇. 供应链管理[m](第二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47.

[2] robert s kaplan,david p norton.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ranslating strategy into action[m] . boston,massachusetts :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179-182.

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研究篇8

关键词:环境经营 绿色供应链 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09-106-02

一、引言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愈益深刻,研究愈益深入,“环境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模式被企业日益广泛地采用。这预示着世界范围内企业经营模式历史性转变的开始。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就把“环境经营”作为经营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后,环境经营能力和水平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一个没有环境经营能力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或取胜是不可能的。环境经营不仅关系着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但是要使企业主动地选择环境经营的模式,将环境经营作为经营战略,需要有巨大的、长久的经济效益的激励。要使企业成功地实施环境经营必须有绿色供应链的支撑。绿色供应链是一个融入生态环境友好理念的闭环系统,其借助于先进技术,高效率、低成本地控制企业采购、生产、销售、回收全过程,确保供应链相关企业同时获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关于企业环境经营的研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内容涉及概念、内涵、实质、目标等基本理论问题,也涉及企业环境经营的理念、文化、驱动因素、战略选择及绩效评价等实践性问题。研究内容虽然广泛,但是关联绿色供应链的企业环境经营模式的系统研究几乎未见。也许人们认为二者的结合是自然的,不言而喻。但事实上把二者有机结合,需要企业从战略规划入手,从整个经营流程上进行设计,在其各个业务层面上予以体现。这并不是水到渠成的简单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企业的环境经营与绿色供应链紧密融合为一体?如何依托绿色供应链进行有效的环境经营?如何通过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增值,提升企业的环境经营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是本文研究的切入点。

二、企业环境经营与绿色供应链依赖关系

供应链作为流通的组织形式有机地联结生产和消费,对生产和消费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但是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是以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为标准的一种集成化管理,其设计忽视了供应链企业经营行为对生态环境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与利用的影响。绿色供应链是一种广义的供应链,它将生态环境资源纳入供应链系统,通过对其经济活动中的废弃物进行再利用与残余物无害化处理,达到减少资源消耗和防止生态环境污染的目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全面的环境管理,对于整个供应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形成具有双重意义。

环境经营(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一词涵盖了英文表述的Green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Busines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Marketing等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内涵,是自然环境经营或生态环境经营的简称,它是围绕如何认识与解决环境问题与经营活动关系而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日本学者金原达夫等(2011)认为,环境经营是指企业将环境视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要素,将环境保护活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在采购、开发、设计、制造、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将与环境问题相对应的战略逐渐具体化,以减少在经营活动中投入的水、能源、原材料、化学物质等所带来的环境负荷并力求使其最小化的一项管理活动。由此可知,企业环境经营的理念、目标与绿色供应链的完全一致;企业环境经营的主体、活动与绿色供应链的节点、链环完全契合。或者说企业的环境经营活动完全依托于绿色供应链,没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的环境经营就无法进行。

绿色供应链对于企业环境经营的支撑作用源于其先天固有的战略价值。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环境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首先,绿色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一次使用的观念,将废品废料再次循环利用,制成半成品或者其他产品,既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又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更加重要的是,从整个社会及环境的角度看,绿色供应链管理既节约了资源又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其次,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环保产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绿色供应链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必然会不断扩大,而这些又将连锁性地引发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直接投资者对企业的偏爱和投资热情。于是绿色供应链企业找到了降低成本、提升利润的途径,获得了良好的环保形象、日益扩大的市场份额以及源源不断的资金供给,当然会持续盈利、持续发展。从事环境经营的企业必须借助绿色供应链实施其环境经营模式,通过企业的环境经营又能进一步发掘绿色供应链的战略价值,绿色供应链与企业的环境经营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三、企业环境经营与绿色供应链实施的基本路径

环境经营是指企业将环境视为经营战略的新要素,将环境保护活动作为企业经营活动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方面,以减少环境负荷与资源消耗,并力求使其最小化的经营管理活动。企业环境经营路径,体现为以生态、经济双赢的价值观为导向,促进企业环境经营与战略发展的融合,推动环境经营与制度建设、管理创新相结合,实现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与统一的路径与方式。企业环境经营路径上统合了包括符合其价值观的环境行为选择、环境经营的战略平衡与发展、根据价值取向对环境经营所进行的决策、控制与评价等一系列涉及环境要素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企业环境经营路径可以描述如图1。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助推企业绿色发展,首先要坚持生态环境导向,树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理念,使企业主动承担起生态环境责任、资源环境责任,从而承担起社会发展的责任。将供应链上具有共同的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集结起来,形成绿色联盟,构筑起绿色供应链,并不断巩固绿色供应链上合作企业的伙伴关系,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合作创新,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流通,循环利用资源,共同获取与分享生态经济效益。绿色供应链的实施路径如图2所示。

图1、图2清晰地显示了企业环境经营与其绿色供应链的路径合一性、交汇性,因此,依托绿色供应链成功地实施环境经营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四、企业依托绿色供应链实施环境经营的交汇路径

环境经营是企业经营以环境为要素,将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纳入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与控制过程,使之成为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过程之中。企业环境经营具有以保护生态、节约资源为核心经营理念、以环境为导向的经营方向、以生态为中心的经营方式、以环境为中心的营销组合经营手段、以资源循环及再利用为特征的经营闭环,以及以环境经济综合效益为中心的利益获取目标。企业环境经营成功实施的过程,就是其经营理念体现、经营手段与方式运用,经营闭环有效运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强烈地依存于企业内部的经营资源配置与利用、经营活动组织与控制的经营闭环的运行效果。而这个闭环又与其所在的更大闭环外部供应链交汇,因此内部环境经营闭环的运行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所处的外部供应链。企业环境经营要求与其必须置于一个绿色供应链环,与其供货商、销售商及废弃物回收商结成一个绿色联盟,在一个其触角所及的更大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绿色闭环上实施它的环境经营战略。根据企业环境经营的原理与机制,其依托绿色供应链实施其经营战略的路径可以描述如图3。

绿色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结成资源共享、合作创新、绿色发展的联盟,强大、稳定性和创新驱动的绿色供应链会给这个联盟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绿色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来保障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绿色化,不断提高链绿色产品的研发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绿色供应链保障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有效实施、绿色生产与销售的可能性,也扩展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的范围,放大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的效果,提升了链上企业环境经营的效益,从而也提升了整个绿色供应链的价值。

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与链上企业的价值增值和生态经济效率的获取是相辅相成、完全一致的。绿色供应链的价值是链上企业的协同价值,具有1+1>2的价值增值属性。绿色供应链的价值决定于供应链各环节的绿色功能的发挥程度,同时也决定于各个节点企业的效益。在绿色供应链上企业协同地进行环境经营,每个企业的环境经营所产生的E2效益,共同增进了绿色供应链的经济生态价值,而每个企业的环境经营效益的多少反过来又决定于整个绿色供应链的管理与竞争力。企业只有认真地承担起社会发展的环境责任、资源责任和生态责任,将自身的环境经营融入所在绿色供应链,才能保障环境经营的有效进行,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生态经济的双重收益,也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绿色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Papaspyropoulos: Challenges in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counting tools[J].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12, 30:132-143

[2] kimbara tatsuo, kaneko shinji.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alysis[M].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 Beijing, 2011,12:49-51

[3] Post C., Rahman N., Rubow E. Green governanc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 Business & Society, 2011, 50(1):189-223

[4] Henri J.F.Journeault M.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An empirical study of Canadian manufacturing firm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7(1):165-176

[5] Vaehon S,Klassen R D.Green project partnership in the supply chain:the case of the Package Printing industry[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06,14(6-7): 661-671

[6] J.Sarkis.A strategic decision framework for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2003,11(4):297-409

[7] 颉茂华.环境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M].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3:5-11

[8] 冯圆(导师:李心合).企业文化、环境经营与民营企业成本创新研究.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3.5

[9] 郑春(导师:王树文).企业环境经营研究.长春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3.6

[10] 王鹏安,于传力.环境经营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4)

(作者单位:1.黑龙江财经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2.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8)

上一篇:房地产项目精细化管理范文 下一篇:变电站改造工程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