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6 17:49:31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电力设计;市场分析;预测;营销管理

在电力设计企业管理运营当中,市场分析和营销是将生产力有效转化为经济效能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内多数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在实际运营当中,由于诸多原因,企业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比如电力勘察设计在市场环境及预测模型的建立上没有完善的系统。本文针对目前电力勘察设计市场存在的问题全面分析,提出一些市场分析和预测方面的营销管理。

1当前国内电力勘察设计市场分析存在的问题

1.1市场分析与预测能力不足

国内的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在日常运营管理当中,由于管理软技术及管理形势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市场分析与预测上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与国内发展迅猛的经济环境不符,使得管理模式较为落后。[1]从市场发展前景的分析和预测而言,其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整性方面有所欠缺,也没有构建有效规范的市场分析与预测管理制度,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无法准确掌握电力勘察设计市场的发展方向,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在市场开发过程中由于市场信息分析预测不及时、不精确,继而影响项目开发和跟进的速度,频频失利。因此,要提高电力勘察设计企业的营销管理首先要增强电力勘察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执行能力。

1.2缺乏完善的市场分析、专业的预测队伍

在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开发市场期间,多数企业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市场预测分析营销管理团队。导致这一矛盾点主要是由于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在管理制度和市场分析预测管理比较麻烦,与其他行业相比,不管是在制度改革还是营销管理模式上起步较晚,且具有垄断性。比如在西南某市电力企业受到市场环境影响需要改革,但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和垄断严重制约企业改革范围和深度。国内对企业市场营销分析预测管理技术企业较晚,多数高校还未设立此专业,因此,电力企业在开发市场期间缺乏分析预测的专业团队。

1.3市场分析与预测对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影响不大

除了没有专业的市场分析预测营销管理团队外,还有电力勘察设计企业市场拓展当中预测与分析营销管理对其影响力度不大。电力作为民众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在市场出现半饱和形势下企业需要推出更多新产品,而新产品的推出需要结合市场分析、预测结果做出灵敏反应,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模式适应当前市场发展。为配合发展迅速的市场经济,国内电力能源企业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状态及时调整项目施行方案。对于大型电力设计企业而言,经营管理改革模式还未完全跳出传统的电力系统模式,对需要开发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发挥不佳,影响市场拓展进度。

2电力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的有效营销管理策略

2.1强化市场分析预测能力

要提高电力勘察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营销管理执行力度,就需要进一步改革电力市场,让企业充分认识到市场新形势,同时还要准确定位市场分析预测在营销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近几年国内经济形势愈好,经济体系逐渐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各行业、各企业单位要稳步向前发展,需要对新形势下的电力市场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在电力市场逐渐收紧的大好环境下,电力勘察设计市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同时进行:首先是企业要结合产品和市场需要开拓新的领域,比如将电力产品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风力、微生物等新能源发电领域。其次是在开拓更大、更新的地域市场期间,要充分利用地域市场中的资源或者经济发展契机。比如在陕西、甘肃等地的电力企业可以利用国家对丝绸之路的重视,开发东南亚未饱和的电力市场,打破电力能源市场的局限性。最后是将电力能源引入稀缺市场中,比如积极开拓非电力市场。国内外电力市场多半处于半饱和状态,且竞争激励。但对于此类产品市场的开发,其经营范围比较广,且人才需求更为专业,因此,电力企业需要经过3~5年的试探期。只要企业在成功运作了新领域、新地域的工程项目后,才能为企业增加更多生机和活力。而市场分析、预测的营销管理能力最能体现企业稳定和抓住新市场的保障。

2.2结合电力市场分析预测结果调整企业经营模式

电力勘察设计企业要不断发展,管理者首先要重视电力设计市场分析、预测营销管理队伍建设及分析预测数据,将项目完成目标与实施方案与之相连,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模式,从而在市场竞争获取最大的利润率,让电力企业的经营目标从产品营销转变成电力服务。对二、三线城市中的小型电力企业而言,在市场开拓发展期间,必须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和当前经济发展拓展电力市场范围。在电力产品创新中还要将电力产品与非电力产品设计进行分层、分主次开放,用新颖、创意、客户需求度高的电力产品抢占设计市场,在提升电力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要树立独立的电力品牌。电力企业还可与其他领域深入合作,比如可以与电子行业;电力企业借助跨行业的合作,可以从不同行业中获取到更为优秀的经营管理模式,运用融合资金、获取更多营销管理设备提高管理执行力度,进而为电力设计能力及资质寻求更加健全、适宜的平台。再采用互补和强强联合的战略发展形式,在互惠互利状态下减少市场运营风险,提高电力设计市场竞争力,以求同存异的态度强化战略合作手段,提高电力企业在市场分析、预测的营销管理的整体实力。

2.3多培养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综合人才

为提高电力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营销管理在项目规划和市场拓展上的影响力度,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力度,组建市场分析预测专业团队。在新形势下,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模式与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息息相关,而电力设计企业要获得转型,就需要将传统纯粹勘察设计转向项目管理上,同时还要求相关人员不仅要具备市场分析预测技术还要懂得管理。如果企业要自行培养综合能力强的人才,那么可以承接电力EPC项目,在不计较成本和利润的情况下充分锻炼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完成企业对新市场的开拓,还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增强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力。

2.4健全营销管理体系

在培养电力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营销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同时,企业还要健全营销管理体系,将传统管理模式和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结合使用,以更加智能化、更加快速、简便的方式对产品市场进行分析和预测。同时还能及时收集国家、地方政府、电力市场动向等方面信息,不会出现信息不对等造成的损失。然后需要针对收集的信息情况与地域内相关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保证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为市场营销管理进行统一规划。

3结论

由此可知,在电力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的营销管理当中,电力企业要针对目前的电力市场及其未来发展势态,采用多种方式培养更多优秀营销管理人才,提高品牌影响度。

参考文献:

[1]韦敏.关于电力设计市场分析与预测的营销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6(34):144.

[2]周小杰.基于市场需求分析的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2):229.

[3]四川电力设计咨询公司.印度首个发电项目实现商业运行[J].四川水力发电,2010(5):48.

[4]董智峰,刘力铖,张丽霞.电力设计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及改进措施浅析[J].科技视界,2014(1):304-305.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电力市场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相互影响;分析研究

电力体系稳定性影响体现在参数影响方面,干扰轨迹以等价形式和相同形式为主,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力运作稳定性联系密切。本文主要就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深入剖析二者关系,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为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长远发展提供保障。

1电力系统稳定性特点

电力系统自身具有复杂性,是一个具有动态性的庞大系统,范围区域广泛。电力系统稳定性出现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受到不良影响后,可以维护电力转子功能,保持相对角具有自身功能,确保以往边界性能力不会消退,保障大小干扰同步开展时的系统稳定性。第二[1],系统在干扰消退后,母线电压稳定运作,不会小于相对应的限值,也不会出现限值过高的现象。电力企业不断改革和创新发展,其一体化的发电体制出现变化,设计与规划中的不稳定因素大大增加。电力企业和电力经营管理人员对未来发展技术、电力发展特性、发展规模和地点无法确定,无法掌握电力产业未来发展战略。

2电力市场稳定性特点

首先,要想了解和科学分析电力系统稳定性和电力市场稳定性关系,需全面认知电力市场稳定性特点。首先,建立模型,确保模型线性化,对市场稳定特点参数进行分析,对特征值进行研究。分析电力市场电价均衡点,观察上下运作时受干扰因素及电力市场投资行为带来的影响。电力市场发电期间,分析电力容量变化,研究电力市场稳定运作的局限因素,分析研究电力市场参与人员竞争目标和战略[2]。其次,商品消费人员、商品生产人员、市场管理、消费与生产流通环节是市场主要构成元素,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中不同经济利益主体参与其中,为消费者生产多样化产品,影响了市场稳定性。

3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关系及发展前景

在了解电力市场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特点基础上,掌握二者发展形式和主要内容,站在整体角度,分析电力市场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关系。3.1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关系。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联系密切,二者单独运作,各自发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电力系统这一物理基础是电力市场发展的基础,电力系统主要是依据电力市场要求,结合其运作模式开展。电力市场经济发展受到电力系统的物理因素影响,物理稳定性较好,电力市场经济发展稳定性得到保证。电力市场在实际运作期间,经济发展稳定性与电力系统联系密切,经济稳定性影响着物理稳定性。因此,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相互独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联系密切。任何一个系统出现问题,稳定度受到影响,相应就会为另一方稳定运作带来影响,对和谐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带来严重影响。安全稳定性对电力运作和服务影响较大,也会使得输电价格出现变化。市场经济与电力体系发展联系密切,市场发展需求影响着电力系统运作与发展。各个体系之间交换因素变化性大,电能交易影响因素多,电力线路预测能力降低,考虑不全面,存在离线分析现象。如果电力系统在运作期间出现突发事故,工程师不能掌握当时系统运作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就无法了解系统是否会出现崩塌,不能利用科学举措和方法进行控制管理。3.2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发展前景。要想实现二者长远发展,维持稳定形势,增加对电力市场发展背景的了解,可利用输电量控制电力系统,维护系统稳定安全性。这一方法科学合理,但是辩证来说,这对电力体系安全性与稳定性影响较大。利用输电量控制交易数量,致使电量上涨,将对电力系统实际运行期间的电力供应容量带来影响,使得发电过于垄断,影响电力市场发展,降低稳定性。电力系统稳定性缺失会误导投资人员投资行为,盲目投资,判断失误,电力资源损失严重,电力能源开发与利用受到局限,电力市场稳定性受到影响。

4结语

电力系统自身具有复杂性,其内容丰富,电力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体现为:在受到不良影响后,可以维护电力转子功能,相对角保持自身功能,确保系统稳定性,干扰消退后,母线电压稳定运作,在动态负荷影响下,电动机和逆变器仍具有较好稳定性。商品生产人员、市场管理、消费与生产流通环节是市场主要构成元素,与市场发展与稳定性联系密切,在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不同内容。

作者:许高建 单位:广州开发区粤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薛禹胜.电力市场稳定性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相互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1):1-6;33.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3

一、迈克尔·波特的五种力量竞争模型简介

附图

资料来源: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年

企业是在一定行业中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业环境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竞争力。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分析认为,影响企业竞争结构及其强度的五种因素(力量)可分为: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潜在竞争者进入、替代产品的开发、供应商的议价力量、购买者议价力量共五种影响行业竞争力量。

作为一个开放的市场而言,企业面对的市场是一个竞争的市场,从事相同产品或服务经营的企业不止一家,因此多家企业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争夺客户,从而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就电影市场而言,随着院线制的形成,电影企业间的竞争将从原来基本没有,变得越来越强烈。

由于一种产品或服务开发的成功,或由于某种原因使市场的价值得到巨大的发现,会引起许多其他投资者的加入。这些新加入者既可以给该行业注入活力,促进市场竞争,也会给原来的企业带来压力,威胁他们原有的市场地位。由于进入门槛的降低,政策的进一步透明,电影市场的投资价值日渐显现,高达20%以上的投资回报率使电影市场成为投资资本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潜在竞争者的进入将是院线制发展过程中一个显著的特点。

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能相似,能够满足消费者相似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因此提供这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之间就会成为相互的替代竞争者。作为提供精神文化消费产品的电影企业,其替代的竞争者有很多,比如电视传播企业、音像制品行业、互联网、酒吧舞厅等各种大众娱乐场所,这些替代者均构成了对电影行业的竞争。

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各种生产要素。提供生产要素的供应商会在两个方面制约企业的经营。一是供应商能否按时按量地提供企业所需的生产要素;其次提供的生产要素成本会影响该企业的利润水平。所以供应商提供生产要素的能力、价格谈判能力的大小以及企业寻找其他供货渠道的可能性,是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需要考虑的竞争力量。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供应商是上一级发行商或制片厂,他们的竞争能力在相当程度上会制约发行放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用户是企业的衣食父母。用户的多少、用户的实际购买能力将决定企业经营规模的大小以及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将会引起同行之间的价格竞争。电影发行放映企业的用户可以是下一级的发行商,也可以是电影院,他们的竞争实力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和调整,随着院线制的发展,作为用户的电影院在院线中的作用将更为显著。

二、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以一个省的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基本流程为例)

1.传统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注:从1993年起国产影片可以直接向市县电影公司发行)

2.传统发行放映体制下的市场竞争分析

上图概括了一个省级电影市场在传统的发行放映体制下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所处的竞争环境。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省级电影公司,还是市级电影公司,均面临着波特理论的多种力量竞争。结合当前院线制改革的实际,重点分析传统发行放映机制下各级电影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状况。

(1)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抑制了行业之间的竞争

传统的发行放映机制下在一个地区只存在一个电影公司,形成了地区市场的高度垄断,所以基本上不存在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高度垄断的行业管理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缺乏相互竞争的压力,必然造成企业缺乏改革和发展的动力,各级电影公司安于现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要。这种垄断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构成了对电影市场整体利益、特别是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

(2)潜在竞争者的竞争能力难以体现

由于高度的行业垄断造成潜在的竞争者难以进入地区电影市场,这使市场中的既得利益者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虽然从1993年起发行放映机制的改革试图突破垄断,但限于行业内部的重组,潜在竞争者进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3)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

从行业竞争模型可以看出,替代产品的市场竞争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各级电影公司以及电影院都产生了影响,对比这几年电视、互联网等娱乐资讯形式的发展以及电影票房的逐年滑坡,可以证明这一点。由于发行放映的各级企业承担的功能均比较单一,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集团对抗能力,造成替代产品的渗透能力较强,在文化娱乐市场中争得了相当多的一批顾客。

(4)电影院的竞争地位较低

从竞争模型中可以看出下一级发行放映商选择的市场供货渠道单一,电影院没有选择发行商和影片的余地,造成购买者特别是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很弱,自身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

(5)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不强

在一个发行垄断的地区市场,影片供应商面对的是单一的发行商,虽然1993年之后国产影片的发行可以跨过省级公司直接向市级发行公司发行,但只是打破了省级公司对全省的垄断,在市级电影市场,影片供应商仍然没有选择的余地;尽管具有较好市场预期的影片因比较稀缺,有利于提升这类供应商的市场地位,但总体而言影片供应商在市场运作中讨价还价的谈判能力还是比较低的。

综上所述,在传统电影发行放映的运行机制下,市场的竞争态势表现为地区发行放映公司处于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其他三种竞争者的竞争能力较弱,因此地区发行商能够基本控制当地市场,形成行业垄断局面;但就整个电影市场而言,抵御替代品的能力是不强的。

三、院线公司的市场运作模型及五种力量的竞争分析

1.院线公司运作机制下的电影市场五种力量竞争模型

附图

2.以院线公司为运作机制的电影市场竞争分析

院线公司是对电影发行放映经营者的重新组合,简化了中间发行渠道,逐步形成发行放映一体化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实体。这种机制的改变,必然使得原来处于垄断地位的地区发行商的竞争地位发生变化,而且与其他竞争力量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改变。

(1)在一个地区市场中形成了同行业间的竞争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在一个地区出现两家以上从事电影发行放映业务的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局面,由此大大削弱了发行商独家垄断而形成的非常有利的竞争地位。这种竞争对于打破市场垄断,增强市场活力是非常有利的,因为生存的压力迫使院线公司不能走老路,必须更新经营理念,提升营销手段,注重规模和效益的关系,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在院线制形成的初期,由于市场规划还没有系统地建立,各院线公司应注意避免早期市场的恶性竞争,保证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2)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门槛明显降低

由于地区市场中竞争机制的引入,降低了其他投资者进入电影市场的门槛。为保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要求市场信息是共享的,游戏规则必须共同遵守,这客观上削弱了原有企业的在位优势,降低了潜在竞争者的进入风险;同时为了增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经济,现有企业会通过资本运作、共享市场份额的方式主动寻求合作伙伴,这也是潜在竞争者“借船出海”的一种途径。

(3)替代产品的竞争能力相对减弱

电影与其他娱乐形式的相互替代竞争,在任何运行机制下都存在。成功的院线运行效率高,针对性强,能够牢牢锁住某个细分市场以获得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有较强的抵御替代产品的能力,所以院线制建立后,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电影市场的替代作用有所减小。

(4)影院的讨价还价能力得到提高

目前影院与院线公司基本上是契约关系,处于平等的地位,双方通过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改变了原来机制下影院必须完全从属于某级发行公司的状况;同时这种契约关系不是终生制的,影院在合同终止后有选择其他院线的权利,正如图中出现的虚线箭头表示影院可以“跳槽”,因此院线公司有必要处理好与加盟院线的关系,像对待顾客一样,重视加盟影院的满意度。在这个意义上讲,电影院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提高。

(5)影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高

院线制的出现,使影片供应商(制片厂、影片的全国商等)的竞争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面对的已不是原来铁板一块的地区发行公司,在多个院线之间,他们有了更大的回旋余地。院线公司在购买影片时,考虑到竞争对手的存在,在与影片供应商谈判的时候不可能再有原来那种优势的讨价还价能力。影片供应商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他们的利益,有利于促进影片创作与生产的繁荣,为电影市场提供更多适销对路的电影产品。但在院线公司刚开始运作的时候,影片供应商应有培育电影市场长远发展的眼光,正确处理与院线公司的竞争关系,充分考虑院线公司磨合期的风险承受能力。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4

摘 要 电力企业如何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问题,作者根据自己从事市场调研工作的经验,对企业如何做好市场调研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快建立科学实用的调研方法,以符合电力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 电力市场 市场调研 对策

一、电力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简析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由于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

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要求在电力生产调度、电网规划以及电力营销等生产环节做好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结论的精确与否,影响到电网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也将对电网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电力市场需求预测结论的精确程度,取决于预测人员对电力市场变化的了解程度,电力市场调研成为加深和强化预测人员了解电力市场的最有效手段。

表1所示为2005-2007年福建省电力市场需求预测不同方法下得到的预测结论,其中,给予对全省进行电力市场调查基础上得到的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精度明显要高于未经过电力市场调查而得到的预测数。

二、福建省电力市场调研的发展过程

随着省电力公司越来越强调精细化管理,福建省电力市场调研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壮大的过程。

福建省电力市场调研开始于营销部门的综合营销计划中对客户售电量的调查和汇总,近年来营销口径的电力市场调研迅速壮大,从开始的重点客户调研到需求侧管理对尖峰负荷的调查、有序用电对高耗能行业用电的调查、限电情况调查、冰灾对供电和售电的影响调查等等,电力市场调研正成为省电力公司营销部门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电力市场调研在发展口径的应用也较广,最早的电力市场调研是为了满足某一个输变电工程项目或某一区域电网规划的需求而不定期进行的电力市场调研。随着电网滚动规划的提出,发展口径开始了至少每年一次的全省性的电力市场调研,以便为电网滚动规划和输变电工程建设排序提供基础的数据。

2003年福建省电力市场分析预测中心(下简称预测中心)成立后,电力市场调研逐步呈现常态化和规范化的态势。

2004年预测中心了年度重点项目的调查情况,并作了相应的分析报告。在此调研的过程中,预测中心在总结历年市场调研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时间的筹备后,先通过下发表格的形式,让县市电业局和电力公司填表上报,然后预测中心分赴全省各县市,对上报表格的各个项目根据建设的进度和对供电要求的轻重缓急对部分重点在建建设项目进行现场跟踪调研。预测中心以此为基础,对调查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以表格和报告形式得到调研分析的成果。

此后每年预测中心均会进行一次全省性的电力市场调研,并形成报表供电网滚动规划和营销口径服务。

2005年开始,预测中心参与营销口径的市场调研工作,首先是对重点客户的用电和售电调研分析,接着根据当时的形式,配合开展了需求侧管理对尖峰负荷的调查、有序用电对高耗能行业用电的调查、限电情况调查、冰灾对供电和售电的影响调查等。

三、电力市场调研的分类

根据省电力公司的实际工作分工,电力市场调研可分为营销口和发展口两类。

营销口以市场销售为目的,主要是面对短期的市场变化和需求为主,且调研除用电需求外,还有营销口径的其他需求,其对电力市场调研的要求有及时性的特点。如,每月的重点用户用电、售电情况、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情况、居民和商业用电情况等,此外,还有一些非常态的调研要求,如电力供应紧张期间的,有序用电方面的调研,灾害情况下的影响用电和售电方面的调研等。

发展口以电网发展为目的,其对电力市场调研的需求更着重的是潜在的用户的建设和用电情况,未来经济和电力需求增长形势等,如在建的省市重点项目、政府经济发展目标等等。

当前情况下,我省电力市场调研应用得最广泛的是抽样调查法和实地监测法。

四、当前福建省电力市场调研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我省电力市场调研发展比较迅速,为省电力公司营销、发展和生产部分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更为合理和科学。但是,与非电力类市场调研相比,我省当前的电力市场调研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电力市场调研网络尚未最终形成。当前我省电力调研网络尚有较大不足,系统内部调研网络尚算完善,但对政府相关部门和对企业建立的外部网络建设虽然一直在进行着,但成效不显著。调研网络尚未形成,对调研分析的质量和分析预测结果的可信度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电力市场调研的基础数据的真实度偏低。电力调研的基础数据主要通过地方电业局和电力公司上报得到,地方电业局和电力公司在上报数据的过程中,往往由于某些其他相关目的,将原始数据修改后上报。基础数据的真实度偏低,严重影响了电力调研分析结论的真实性。

3.电力市场调研的方法和次数偏少。当前,我省电力调研的方法主要为抽样调查法,其他方法应用的较少,调研方法的单一性不利于提高调研结论权威性。我省仅每年实施一次全省性的电力市场调研,这种调研的强度不能满足电力需求不断变化对电力调研的要求。

4.电力市场调研的流程控制严重不足。由于人员配置等原因,当前我省的电力市场调研尚无法做到项目责任制,研究者交叉调研分析的情况普遍,且被访者的匿名权无法得到满足。

5.客户、研究者和被访者的责权利不明确。

五、主要结论和建议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5

关键词:高耗能;售电量;电力市场;中卫地区;节能减排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22-000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22.004

中卫地区的高耗能产品主要以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碳化硅为主,高载能负荷占比超过72%。2010~2013年,依赖高载能行业的迅猛发展,该地区售电量实现了年均25%的增长。2014年,高载能行业普遍处于不景气状态,产品库存量逐年上升,企业经营逐渐出现困难。供电企业售电量增速大幅下降,2014年中卫地区售电量同比增长仅为0.4%,远低于往年平均增长速度。本文重点分析2014年中卫地区高载能市场情况,对2015年经济运行趋势和电量进行预测,针对政策、市场方面的变化提出了应对措施。

1 2014年电力市场分析

2014年高载能市场情况分析。中卫地区高载能企业总用电容量2869MVA。截至2014年底运行容量2215.4MVA,累计停运20家企业、36台高载能冶炼炉,停运容量653.8MVA,开工率77.21%。

第一,电解铝。2014年,电解铝市场销售价格在12430~14950元/吨间震荡,成本价维持在13000~15460元/吨,电解铝企业整体处于盈利平衡点上下。该地区共有电解铝生产厂家两家,开工率100%。2014年完成售电量46.66亿kWh,同比增长-2.53%。该行业受行业自身用电特点的影响,企业虽处于亏损状态,但行业用电量整体较为平稳。

第二,铁合金。2014年,硅铁主流成交价格75#为5250~5950元/吨,铁合金成本价约为5690~6128元/吨,除部分110kV供电企业处于微盈利状态外,35kV及以下用电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该地区铁合金用户16户,开工率69.21%。2014年完成售电量62.85亿kWh,同比增长-5.77%。主要受两家重点铁合金企业4月份分别停产50、45MVA容量及另一家重点铁合金企业1~10月停产150MVA容量影响。

第三,电石。2014年,中卫地区电石主流出厂价格在2600~2850元/吨,电石成本价约为2800~2950元/吨,电石企业普遍处于亏损状态。该地区电石用户9户,开工率52.98%。2014年完成售电量13.63亿kWh,同比增长6.87%。主要原因是某电石企业2014年3台共72MVA冶炼炉坚持生产,电石行业售电量同比出现正增长。

第四,碳化硅。2014年,碳化硅市场根据其成色,一级品价格在5500~5600元/吨,生产企业整体保持微亏和未盈利状态,碳化硅市场基本保持稳定。该地区碳化硅用户2户,开工率35.21%。2014年累计完成售电量1.96亿kWh,同比增长-18.83%,主要原因是受市场行情影响,重点碳化硅企业避峰生产。同时另一企业7.5MVA容量停产,影响碳化硅行业售电量出现负增长。

2 2015年经济运行趋势分析和电量预测

2.1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形势分析

2.1.1 政策方面。

第一,节能降耗政策对高载能产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14年5月中卫市政府印发了《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4~2015年)》的通知,2014年禁止新批、新建电解铝、铁合金、电石、水泥等高载能项目,淘汰铁合金产能7万吨、电石产能11.5万吨,势必会对高载能行业和公司未来售电量的增长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第二,国家铁路、重大水利工程投资规模快速增长,给钢铁、铁合金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铁路、水利工程投资较2014年增加3000亿元,同比增长23%。市场对钢铁、铁合金的需求量加大,铁合金行业经过节能减排政策的生死考验后,技术成熟、能耗低、主要污染物排放小的铁合金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对2015年电量增长贡献有限,但长期影响会越来越明显。《中卫市委2015年工作要点》提出:优先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信息产业,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将给电力部门带来新的负荷增长点。

2.1.2 市场方面。

第一,受经济下行趋势影响,2015年上半年铁合金和电石行业预计持续低迷,售电市场呈下降趋势。该地区电力市场过于依赖传统高载能企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公司售电量主要由高载能行业用电量构成,受市场行情影响大。从2014年看,重点高载能行业普遍不景气,直接影响到售电量增长。

第二,供求关系将对铁合金、电石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加剧企业优胜劣汰。该地区25.5MVA以下的冶炼炉容量占比较大,铁合金为14%,电石达到72%。小炉型关停后,供货量的下降将影响铁合金、电石价格逐步进入上升通道,利润杠杆驱动在建的低能耗、技术成熟的大容量冶炼炉尽快投产,形成新的负荷。

2.2 高载能市场趋势预测

结合政策、市场因素综合分析,2015年上半年该市高载能市场仍会延续2014年基本平稳的趋势,下半年随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工、西部云基地投运等利好因素影响,较上半年略有好转。预计下半年该地区高载能行业完成131.18亿kWh。

3 应对措施

第一,紧盯政府重点项目,积极培育新的负荷增长点。密切关注该地区重点项目,全程跟踪项目建设进程,全力服务新负荷接入。定期向政府汇报配套电网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和难点,争取政府支持,加大协调力度,确保电网项目按期投运。

第二,全力以赴解决停产企业恢复生产中遇到的用电问题。深入企业调研,帮助用户制定科学合理的用电方案,提高客户受电工程竣工检验一次通过率。全力以赴推进大正伟业、茂烨等新增负荷及时投产,早日形成电量。

第三,根据该市经济发展方向,提前布局电网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及时掌握该地区招商引资及拟建企业情况,滚动调整电网规划。加快项目前期工作,力促规划项目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积极支持政府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公司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大力支持政府快速发展信息产业、旅游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力促该市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改变倚重高载能的产业结构,提高公司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实现电企双赢。

参考文献

[1] 中卫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中卫市节能降耗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14~2015年)(卫政办发[2014]77号)

[R].2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2015.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电力行业 SCP 市场结构

一、导言

从20世纪80年代起,电力工业在改革中不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改革开放前,出现全国性缺电局面。到1978 年,全国发电装机缺口达1000 万千瓦,发电量缺口达400亿千瓦时。由于中央独家投资办电资金有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规模电力建设的需要,改革电力投资体制已经势在必行。集资办电应运而生。198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在听取水电部党组汇报时,明确了多家办电、集资办电的方针。此后的10多年间,我国电力装机增长240%,净增装机2.4亿多千瓦。首次达到了供需基本平衡。电力工业在取得电力供需基本平衡这一历史性成就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生产力必然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1997年1月,国家电力公司成立。经过一年多的双轨制运行和平稳过渡,电力部于1998年2月撤销,实现了我国电力工业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历史性转折。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对电力工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逐步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健全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电力行业属于自然的垄断性行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经营业绩较为稳定、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等特点。自然垄断的特点决定了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输配电环节必须实行垄断经营。但对不需要垄断经营的环节,应当探索引入竞争机制的办法,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特别是通过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逐步在发电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竞争性的发电市场。国家电力公司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本文旨在采用SCP 理论分析总结电力产业组织的现状,并为电力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二、市场结构分析

所谓市场结构,通常定义为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市场需求增长率、一体化程度、政府介入的强度、规模经济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因素。考虑到电力行业产品的同质性,本文对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行业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一体化程度三个方面。

1、集中度

集中度是反映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市场集中度是表示在具体某个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前十几年,为了解决严重缺电的局面,我国实行了“集资办电”的政策,从而形成了许多产权多元化的新电厂,但主要还是由政府控制,省份区域市场集中度很高,首先,其他产业的企业不能进入电力行业;其次,现有的电力消费数量大致保持稳定;再次,电力作为一种消费品,没有替代品。这三种因素总体上导致了中国电力业区域的高市场集中度。

2、进入壁垒

进入壁垒仅指新进入厂商才须承担、而在位厂商无须承担的(即额外的)生产成本.即指新企业进入特定市场所遇到的一切经济、技术以及法律、行政制度障碍的总和.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并允许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投资办厂,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联合办厂的局面.但这种投资多以央企和省企为主,一般的投资者无力承担筹措巨额资金的成本,被限制在电力产业之外.

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 世纪80 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如在发电环节,虽然市场准入一度放开,并下放项目的审批权和定价权鼓励地方的积极性,但1998年,中央收回了发电项目的上述权利,发电环节的市场准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3、一体化程度

在2002 年电力改革前,电力行业的双向排斥问题严重.通过“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体制改革后,上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纵向排斥方面,厂网分离后,输电企业不再有基荷发电资产,在输电网络的接入方面不存在纵向排斥问题.但是在零售环节,由于输配一体化的电力公司拥有输电和配电资产的垄断权,大用户在直购电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配电资产,这可能造成电力公司采取歧视性策略,以此影响价格,损害市场的有效竞争.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当前体制并没有打破省级区划壁垒,省政府对代表终端用户购电的省电力公司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排除优先购买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电能.这与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我国电力产业仍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的竞争程度虽然较电力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处于高管制和低竞争的态势之下。

三、市场行为分析

电力市场行为,从类别上可分为定价行为、兼并行为以及价格协议行为等;从行为主体上可以分为发电企业行为,配电企业行为和用户行为。对于竞争性区域电力市场而言,可以研究发电企业的市场行为。对于多买方和多卖方的市场结构来说,对于配电方的市场行为也可以进行探讨。而对于零散的电力用户,虽然他们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且电力属于需求弹性很小的商品,但是其响应行为或者不响应行为也会给市场造成波动和影响。且随着市场改革的深入和电力市场的发展,用户的响应以及其他行为也会构成影响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用户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也是需要探讨的内容。

1、发电公司的价格合谋

发电公司的报价策略对其利润、市场的总体运行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由经济学可知在理想的、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发电公司的最优报价策略是将电力价格设定为发电机组的边际运行成本。但市场不是完全竞争市场,而更接近寡头垄断市场,则参与市场竞价的发电企业在进行定价决策前,最重要的是对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进行判断。在充分认识现实市场中的市场需求和整个行业供给能力的基础上,选择降价或提价的竞争策略。在竞价中,结合机组的耗能特性曲线、单位电量的变动成本、社会用电需求、未来一天的可能出清价格等因素,并且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约束条件、机组组合以及检修、市场力、风险分析等问题来研究发电和报价的优化方案(刘宝华等,2006)。

在寡头垄断的发电市场中发电企业在进行报价时,可能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网络阻塞等约束条件来通过降低成本以外的方式取得高额的利润回报,即行使市场力。同时,几个发电企业之间也可能为了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而联合报价,即共谋。但由于发电主体的多元化和企业作为一个利益人的特征,实际上共谋是非常脆弱的,容易形成但也容易打破。企业之间很难维持一种所谓的共谋均衡。但是,一旦形成即使是短期内,对市场的价格波动影响也会很大。因此,为了避免共谋带给市场的波动,一方面要完善和健全市场规则,从规则上限制共谋的发生;另一方面,尽量合理的设计市场结构,从市场结构方面避免共谋的发生。

2、配电企业报价行为及共谋行为

配电方的收入一方面来源于用户的用电需求,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在短期内需求基本保持固定;另一个方面从对发电方的压价中获得。我国目前的销售电价是受到管制的,因此,购电公司的利润只能从降低自身成本和压低上网电价来获得。对于共谋,较发电商的共谋来说,购电方的共谋相对坚固。由于购售电的区域特点比较强,不同的购电主体的竞争性相对较弱,彼此为了达到一致的目标,同时又不会形成利益冲突,自然更容易形成长期共谋(沈剑飞,2004)。

3、交叉补贴

省电力公司基本上都是由国家财政拨款建设的老电厂,是电网公司的内部核算单位,直接接受电网公司的行政管理,包括人员、财务、技术改造及设备更新,采取收支两条线的计划管理模式。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特别是日常运行的安全目标,技术创新及投资主要由电网公司进行。电网内部各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在电网公司“大家庭”内,通过各发电企业成本的交叉补贴,各电厂并无“吃不上饭”的担忧。这种网省电力公司内部的“大锅饭”,使效率较高的电厂的生产积极性大大降低,也就是所谓“鞭打快牛”的效应(沈剑飞,2004)。而网省电力公司的地区垄断地位,以及地区之间的“坚冰堡垒”正可以使这种内部机制得以维持,从而使整个地区电力企业生产效率低下,职工积极性不高,电厂内部缺乏活力。

4、用户响应

在发达的电力市场中,普通用户也可以参与市场活动,而不是被动的做价格的接受者。用户可以按照价格、可靠性、供电质量、服务等标准自由的选择不同的供电商。用户拥有这样的权利,必然会影响到电力市场的供应和价格,尤其是价格会逐步接均边际成本,从而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而且,由于用户的交易目标都是成本最小化,而且用户彼此的目标都不冲突,为了实现其成本最小化,用户更有可能形成坚固的联盟组织。

在我国目前的电力产业中用户虽然是被动的价格接收者,但是用户的响应或不响应行为也对市场产生影响。比如用户对峰谷分时电价的响应会影响市场对峰谷时段的确定,也会影响发电公司和供电公司的收入和对各个时段价格的确定。比如在用电高峰时,由于电力产品的需求弹性小、并且没有价格信号的传递,因此用户继续用电,于是出现拉闸限电、甚至像加州电力危机的产生等。这就是由于在规则上没有给用户相应的权利和机会,从而用户的不响应给市场带来了不良影响。应该从规则上不断考虑并且完善用户的需求响应。

四、市场绩效分析

1、供电标准煤耗

近些年来,我国的供电标准煤耗、线损率和发电厂用电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国家不断推行节能降耗政策,同时企业也不断革新技术促使技术进步。虽然如此,我国的煤耗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热效率及线损率

从下表可以看出,我国的发电热效率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输电线路损失率逐步降低,但是其仍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电力损失水平居高,线路建设与管理有待于提高。

3、单位电量GDP

电力作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单位电量实现GDP 近些年来由升转降,说明我国实现一定经济增长的能耗由降转升。这与我国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能够依靠低电价而生存有很大关联。

五、结论及建议

基于上述SCP 的分析,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电力产业的固有特点,全面考虑该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因素,完善相关机制。

1、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电力产业链的特点,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在发电环节,拆分占市场份额过高的发电厂商,结合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均衡,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在售电环节,分拆地方电力公司,打破横向壁垒,赋予最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权利,打破现行体制下的完全卖方垄断市场。强化输电和配电两个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环节的服务职能,电网和配电部门不参与电力交易,而收取电网维护和系统调配的相关服务费用。这既打破了电力交易的垄断行为,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电力产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上使整个自然垄断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2、确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承前所述,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其作用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部分收入保障,并引导电力长期投资;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形成机制既要促进有效竞争,也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涨落。

3、健全电力监管体制

要实现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保持产业发展顺畅,还要健全电力监管体制,对电力市场实行间接的电价和准入管制,维护竞争上网的公平、公正性,防止卖方垄断的形成。要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电价听证会制度。输配电价是电价监管的重点环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制定。

参考文献:

[1]林森.基于SCP 分析框架的我国电力产业改革思路探讨[J].产业观察.2009;12

[2]刘宝华,姚鸿男,王冬容.华东电力市场发电公司理性报价策略分析[J].华东电力,2006

[3]沈剑飞.中国电力行业市场结构分析[J].现代电力,2004, 21(2).

[4]谭忠富,李韩房,侯勇.我国电力产业运行绩效的SCP 理论分析[J].华东电力,2008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改革;市场营销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大了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存活下来就必须要进行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改革自从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就一直在进行,经过了由浅到深的过程。现在正处于电力企业改革的关键时期,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何解决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科学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进行有关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介绍我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入手,分析我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电力企业改革背景下应采用的市场营销策略。

1我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人们对电能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使得电力企业不得不进行改革,以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顺应时展的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力企业进入了改革时期。随着电力企业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逐渐意识到市场营销策略对企业的影响,加大了对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视程度。其实,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各行各业都开始意识到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性,市场营销策略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现阶段,电力企业越来越独立,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也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性支持。在新的市场形势下,电力企业也意识到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加企业效益。而增加企业效益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进行合理的市场营销。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促进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2我国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电力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第一,就是电力市场分布不均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用电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很多地区都出现了用电高峰期,进而出现了供电不足的现象,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电力企业必须要加大供应量。但是,电力企业主要解决的是发达地区的用电荒问题,对于那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供电不足的现象仍旧较为严重,经常会出现停电、断电现象。而电力企业并没有对这些不发达地区的用电问题给予高度重视。电力市场分布不均匀不仅影响了一些地区人们正常的生活,同时也影响了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就是电力企业内部管理缺少规范性。电力企业情况较为特殊,电力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财务进行管理。做好财务管理工作不仅能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同时还有利于提高企业决策的准确性。但是现在很多电力企业都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不仅影响了财务管理的效率,同时也难以对市场进行准确地判断,进而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投资决策;第三,电力价格与市场存在较大偏差。目前,很多电力企业都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完善电力网络系统上,从而忽视了电力价格等比较实际问题。现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定价方案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市场的了解不够,定价不合理。另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定价不准确。电力企业定价方面存在的问题也影响了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使得市场营销策略变得更加不合理。

3电力企业改革下应采用的市场营销策略

鉴于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存在较大的问题,必须要采取合理的解决措施。首先,应制定符合电力企业实际情况的营销战略。电力企业的营销战略是其制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要参考标准,将直接决定市场营销策略的合理性。电力企业应依据制定的营销战略逐层确定市场营销部门的任务。第一,是决策层。决策层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并对相关职能部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确保企业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还应加强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的联系,以便能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第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各个职能部门在企业中处于中间阶层,所承担的任务比较重。一方面要和决策层进行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营销战略。另一方面还要和基层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关注用户的需求变化情况;第三,是营销人员。营销人员是企业营销战略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水平将直接影响到最终营销战略实施的情况。因此,必须要提高营销人员的专业水平。完成上述工作相当于是对电力企业内部的营销管理系统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使其变得更加规范化。其次,应加强和客户的沟通,了解客户的需要。市场营销的主要对象就是客户,只有全面了解客户的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营销策略。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力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比较少,从而影响了电力企业对市场的判断,进而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相关决策。因此,必须要加强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例如,可以组织客户会议,面对面地了解客户的需要。最后,应完善全国电力市场。不同地区对电力的需求是不同的,电力企业在关注发达地区的用电需求时也应关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用电需求。为了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电力企业可以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将客户划分成不同的类型,并采用不同的供电策略。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区差异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4结论

总之,在电力企业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应加强对市场营销策略的重视,制定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电力企业能更好的发展。

作者:齐大鹏 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黑河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郭穗燕,梁裕琪.电力市场营销理念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117-118.

[2]张凤义.树立营销新理念实施营销新策略———探析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的现状及营销策略[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5:155-156.

电影行业的市场分析篇8

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的组织结构特征,反映的是市场主体之间竞争和垄断的关系。近年来,发行的地位在电影行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对发行产业进行市场结构分析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市场份额、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三个方面分析电影发行产业的市场结构。

市场份额分析

电影产品虽然是艺术化产品,但其最终是否真的能获得成功,从而得到市场的认可还是要通过票房收入来验证。每一部电影都是一次精神的创作,其类型,质量,营销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但其统一的验证渠道就是票房,因此相比较于其他的角度,票房更能客观的体现出我国电影发行产业的市场集中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中国电影集团和华夏电影发行公司依旧保持着排行榜前两名的成绩,中影市场份额高达43%,华夏次之,市场份额达28%,二者市场份额合计高达71%,这是由于中影和华夏是国内发行业的老大哥,拥有较广泛的院线资源和较高的运行平台;另外,进口片的利润分账也给两家公司带来了不少的垄断利润(只有这两家公司拥有境外影片的全国发行权)。博纳则凭借对港产影片发行垄断发行的地位占有11%的市场份额位列排行榜第三,而星美影业和小马奔腾凭借自主投资影片的出色表现挤入前八名。总体而言,市场仍处于高度集中状态,排名前八的公司占据了发行市场的绝对份额。

电影产品差异化分析

电影产品的差异化是指电影产品在选材、制造、营销以及后续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电影公司通过创建其产品的独特性影响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使其产品具有不完全可替代性,从而为其赢得更多的利润和可发展空间。而对于电影发行产业,产品差异化就主要表现在发行的影片类型和营销手段这两个方面。

·影片类型

近年来,中国影片类型发展迅速,且不断呈现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包括爱情片、科幻片、动作片、纪实片、剧情片、惊悚片、战争片、喜剧片、魔幻片等。另外,动画片也开始走向大银幕。

从表2可以看出,在2011全年上映的影片中,动作片、科幻片、爱情片、动画片和魔幻片票房占比均超过10%,五种影片类型占到总票房的7成以上。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国产影片票房主要集中在爱情、喜剧、动作、剧情4种类型上,而受观众喜爱和能获得较高票房的动画片、科幻片、魔幻片、战争片、灾难片等依然受限于题材创作能力不足,票房大部分由进口片贡献。总而言之,我国的影片类型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趋势,但我国目前发行市场的国产片竞争压力仍十分大。

·营销策略

在电影的发行过程中,营销手段可谓花样百出,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种营销策略:

第一,创作主体组合。电影创作主体是指电影创作的主要参与人,包括导演、演员、制片人、编剧、摄影、音乐、服装设计等工作人员。而电影本身的特性决定了电影产品必然是差异化很大的产品,创作主体的不同组合将带来的是不同的电影产品。中国电影市场中,导演的品牌效应非常大,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三位导演的作品在市场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因而,很多大制作的电影使用名导演、名演员、名摄影等等就是利用他们已经形成的品牌效应来组合更好的影片差异化,从而与其他影片区别开来,以获得市场认同和收益。

第二,档期选择。我国各大院线的影片上映己经形成五大档期:情人节档期、五一档期、暑期档、十一黄金周档、贺岁档。依托重大节庆活动,构成富于中国特色的电影放映档期,对于建立完善的电影市场机制和提高中国电影的市场竞争力非常重要。

第三,广告宣传。在各种营销策略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电影发行的一系列的宣传造势活动,广告、新闻会、首映式等必不可少。在2011年,不得不提的一种广告宣传模式就是微博营销。随着微博用户数量急速增长,社会影响力迅速扩大,促使各大网络开始在门户品牌广告营销之外深入挖掘微博营销的价值。电影《失恋33天》的成功与微博营销密不可分,来自艺恩网的数据显示,在观众接触《失恋33天》影片信息的网络渠道中,近64%的观众通过微博接触《失恋33天》的影片信息,微博已成为影片宣传重要形式,并且宣传效果显著。

进入壁垒分析

·产品差异壁垒

在中国电影业中,导演的品牌效应特别明显,因为较长时间的号召力的积累,一些导演的作品已经在中国电影消费者中形成一定的口碑,具有品牌优势。而且在我国,这种品牌导演资源非常稀缺,已经处于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三大导演鼎力状态,并且他们基本上己经被发行公司合约化。冯小刚与华谊兄弟签了10年合同和张艺谋与新画面公司的固定合作关系直接把导演品牌优势与电影发行公司的品牌优势联合在一起,对新进入者形成壁垒。

·规模经济壁垒

随着电影产业的迅速发展,投资规模将越来越大,这对于潜在进入者构成了壁垒。发行业的垄断主要是依靠对影片的发行权得到的。而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都不是完全孤立的,许多的电影发行公司要想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及争取主动权,已向其制作和放映环节不断延伸,打造完整而庞大的产业链,因而我国现在的电影市场已形成了高度垄断性和几大集团的大型规模。并且,总资源及总需求的有限性,也使得现有企业生产规模相对于市场总需求来说已经够大,因而对进入者形成壁垒。

·政策性壁垒

首先,我国电影发行行业的最低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并且受电影出品单位委托发行过2部电影片或受电视剧出品单位委托发行过2部电视剧,才可取得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其次,广电总局还要对发行公司进行年度考核,对于考核未达标的公司将进行相应处罚,若两年内仍未达标,便吊销电影发行经营许可证。并且,电影进口经营业务是由广电总局批准的电影经营企业专营,目前我国境外影片的全国发行权是由中影和华夏两家垄断。

总而言之,我国的电影发行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市场份额基本上被中影、华夏和上海东方三家国企以及华谊、博纳、光线影业等民营企业所控制,进入门槛高。由于电影产品的特殊属性,其本身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而在制作与发行上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总的来说,我国的电影发行产业基本上已形成了规模经济。

上一篇:一体化供应链管理范文 下一篇:高中教学核心素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