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6:08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1

很高兴同大家再次相聚。我对霍华德总理和澳大利亚政府为会议所作的周到安排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国际形势总体稳定,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更加活跃,人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环顾我们所在的亚太地区,经济平稳增长,各国联系密切,相互依存加深,共同利益扩大,各种对话合作机制积极活跃,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与此同时,亚太地区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世界经济失衡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资源压力增大,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近来,气候变化引起亚太地区各国普遍关注。气候变化事关亚太地区的发展,事关亚太地区全体人民的福祉。

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亚太地区既面临严峻挑战,也拥有独特优势。亚太地区有广泛的代表性,我们占世界人口的42%、世界经济总量的53%、世界贸易的46%。亚太地区有丰富的多样性,既有经济高度发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0美元的发达成员,也有处在工业化进程之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600多美元的发展中成员。亚太地区有很强的互补性,既有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技术先进、资金充裕的成员,也有亟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水平的成员。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一些有益倡议,采取不少积极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聚共识、开展合作。这不仅有助于推进本地区可持续发展,而且将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努力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历史,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务实合作,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为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坚持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在气候变化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开展合作才能互利共赢。发达国家应该正视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当前人均排放高的现实,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目标,并在2012年后继续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特别是要注重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清洁技术,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国际社会应该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发达国家应该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承诺,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相协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停滞发展,或者无视气候变化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都是不可取的。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第三,坚持公约主导地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面性的国际框架。公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责任、当前人均排放上的差异,凝聚了国际社会共识,是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应该维护公约及其议定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地位,将公约确定的原则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原则。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道路,才能统筹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实现良性循环。应该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增加资金投入,大力促进技术合作和转让。应该加强人员培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充分发挥各方积极性,提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森林,可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年到**年,中国在人工造林和森林恢复和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技术和经验。中方愿同亚太地区各成员分享这些技术和经验。为此,我提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搭建亚太地区各成员就森林恢复和管理开展经验交流、政策对话、人员培训等活动的平台,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我们欢迎亚太地区各成员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各位同事!

中国一贯高度重视气候变化,我们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通过调整经济结构、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植树造林、实行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减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作出了积极贡献。**年至**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8亿吨。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累计少生3亿多人,相当于每年少排二氧化碳12亿吨。

中国仍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国的能源需求必然会有所增加。同时,由于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着繁重任务。我们将全力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中国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到2010年比**年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率由18.2%提高到20%等目标。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理念,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将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协调推进;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新技术,促进碳吸收技术和各种适应性技术;将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作出努力;将继续推动并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相关活动,推进清洁发展机制、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参与并支持“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伙伴计划”等其他合作机制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

我们愿同大家一道,继续为推动建设一个清洁、和谐、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的亚太地区作出努力。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2

李洋洋(1989—),女,河南省平顶山人,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09级本科生

刘志杭(1990—),男,河南省信阳人,郑州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9级本科生

摘 要:气候变化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亦是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应对气候变化影响要认识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其不确定性,加强适应方式和适应能力的对策研究,提倡低碳之路和可持续发展方式。

关键词:气候变化 低碳经济 可持续发展

近百年来,全球经历着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气候变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系统的一系列变化,人类社会的生存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目前气温上升和二氧化碳量增加的耦合,人们自然联想到了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本身的演化进程,也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对大气组成和土地利用的持续性改变所致。

1.气候变化的原理

全球气候变化究竟由于自然周期还是人类活动,还有一些争议。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全球气候是变暖的,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是变暖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一些科学家不断向这种主流观点提出挑战,主要争议有以下两个方面:

1.1 气候变暖的机制

一种观点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各种活动造成的。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为发展经济,人为改变大气下垫面,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并释放大量的热量。

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气候变暖是自然规律所起的作用。尽管20世纪全球气候变暖明显,但也不是一年比一年暖,而是气温在波动中上升,说明温室效应增强并不是气候变化的主导因素。

1.2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

尽管目前所作的大部分预测表明未来全球气温将持续上升,但这种预测的结果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①目前所做的预测只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而且全球气候的变化除与温室气体有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相关,而预测模型中只考虑了部分因素。

②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点来看,虽然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普遍变暖,但全球气温的升高并非呈直线趋势上升。从上世纪到本世纪90年代,全球气温的变暖并不是持续的。

事实上,气候变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限于气候观测资料本身的缺陷、气候模式的不完善性以及影响气候变化因子和机理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在气候变化成因方面所获得的结论仍然存在着不确定性,今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2.气候变化的危局

近年来气候变化引起了水资源失衡、农业减产、生态系统受损,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具体表现在:

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气候异常,冰川融化,短期内会引起一些地区洪涝灾害,长期则会导致局部地区出现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气候变化通过大气环流、冰雪条件变化等引起降雨、蒸发、入渗、土壤湿度、河川径流、地下水流等一系列的变化,进而改变全球水文循环的现状,引起水资源在时空上的重新分配,改变了降水分布格局和降水量,引起降水的地区、时间以及年际分布更加不平衡,加剧了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2.2 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是复杂而不确定的,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动,种植制度和作物品种将发生改变;潜在的荒漠化趋势增大。气候变化还将加重农业和林业的病虫害,加上干旱和洪涝频率增加的影响,会造成农业生产风险增大。此外,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价格的影响预计会造成全球粮食供给紧张,乃至引起全球经济收益的波动。

2.3 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气候变化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链、食物链,给地球物种的生存和延续带来严重的后果。气候变化将在几十年里发生,而大多生态系统不可能如此快地响应或迁移,自然生态系统将越来越不能与变化了的环境相适应,许多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加速了灭亡。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食物链引起其他物种的消失。

2.4 对沿海地区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包括海面温度上升、平均海平面上升、海冰融化增加等。这些因素将可能使沿海地区洪灾严重,风暴的影响范围扩大,海岸受到更严重的侵蚀,以及由于海水倒灌进淡水蓄水层而引发地区性淡水资源紧缺等。

2.5 其它方面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能会增加灾难性天气出现的概率,导致一些特定的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和种群发生变化,包括微生物、病毒,可能会加快它们繁殖的速度并引发大量蔓延,这些新型病毒严重影响着人类安全与健康。

3.气候变化的对策

全球气候变化和自然环境急剧恶化,任何国家和任何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对责任的承担也不能置之度外,在共同的生存环境下,负有共同的责任。在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能源和环境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同。

低排放、低污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既可减少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缓解能源储藏日益匮乏的压力,又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既节省了生产和生活消耗能源的成本,同时由于碳排放的减少,今后治理环境的投入也会相应减少;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工业化进程和环境改善,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结语: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极端气候频现,生态环境恶化。气候的非自然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局部开始,而以灾难性的全局性结果告终。尽管目前我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本质、趋势和程度的认识还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但无论怎样都应充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加强这方面的科学研究。

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同时,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气候变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和重视。低碳是实现发展的途径和手段,也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标志。(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绍武,罗勇,赵宗慈等.关于气候变暖的争议.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8月,第15卷,第8期,917~921

[2] 秦军.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对比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1),27(22):12-16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3

2010年12月10日,坎昆,各国代表团在歇会期间紧急商议,构成一个个商议圈。

2010年12月10日,墨西哥坎昆,谈判会场中国代表团坐席,此时代表团正在另外的会场与77国代表进行紧急磋商。】

9月23日,为期一天的联合国气候峰会在纽约闭幕。这是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0次缔约方会议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

国际上,围绕应对气候变化这件事儿似乎一直在开会,但这些会议之间有什么不同?谈了这么多年为啥还是争执不休?中国最关切的是什么问题?国家首脑到会不到会对结果有什么影响?

10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为读者讲述气候变化谈判这件看似神秘、遥远,其实与你我息息相关的国际大事。

气候谈判也分“大小年”

1992年5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下称“公约”)。公约于当年6月在联合国环发大会上通过,并于1994年3月生效,成为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法律框架。

高风告诉记者,公约缔约方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也就是大家所知的“气候变化大会”(下称“气候大会”)。会议的名称通常会根据举办地命名,例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坎昆气候大会”等。而今年9月23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不属于常规的气候大会,它是专门安排的一个“一次性”会议,目的是为正在进行的气候变化谈判进程注入更强的政治动力。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之后,高风随即赶赴德国波恩,参加为期一周的“德班平台”气候谈判,这是2011年德班会议后建立的一个谈判进程――这一进程计划于2015年底的巴黎会议上完成。

气候变化谈判历程,往往根据谈判任务和形势呈现出“高潮”和“低潮”,相应的会议年份也被形象地称为“大年”和“小年”。如果遇上重要的时间节点,或有重要的成果要出台,就是“大年”。如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商讨《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后续方案,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将要谈判建立2020年以后全球共同应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体制,这都是大年。高风解释说:“一个重大的谈判成果通常要酝酿好几年,它的动能需要很多积累,因此,气候变化谈判进程往往是有张有弛。”

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有100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到会,但是接下来2010年的坎昆大会,就只有20多个国家的元首出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国家领导人出席与否,对谈判进程会有什么影响?

高风强调,通常情况下,气候大会都不是国家领导人出席,而是部长级官员代表国家出席。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哥本哈根,是根据联合国的一项专门决定,这在气候变化谈判历程中并不多见。

发达国家不兑现承诺是谈判艰难的重要原因

应对气候变化涉及未来能源体系的重构、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会“影响人类前途和命运”,然而自上世纪90年代启动气候谈判到今天,谈判进程一直艰难、复杂。

“这个问题涉及的国家利益太重大,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高风这样解释气候谈判被高度关注的原因。 高风回忆,参与气候谈判14年来,他感觉,整个谈判核心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还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分担问题。

公约确定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各自到底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在经济上付出多少成本、提供怎样的支持,一直是各方争论的焦点。

“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必须率先承担责任。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利用完全免费的排放空间实现了发展,现在发展中国家要发展的时候,这个空间不再免费了。公约规定,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并且为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方面的支持,这体现了‘有区别’的责任。”高风说。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集体承诺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到2013年的华沙气候大会上,当初承诺的绿色气候基金,包括300亿美元快速启动资金都没有到位。发达国家迟迟不能兑现承诺是导致气候谈判进程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技术支持是检验发达国家诚意的重要因素

高风认为,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主要是规定发达国家进行绝对的量化减排,30多个工业化国家都在其列。当前,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全球各国已经在经济实力上、政治影响力上和治国理念上都有了变化: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责任、成本和负担,它也是重大的机遇,是各国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要契机。这种理念变化可以看作《京都议定书》以来的一个有效进展。

由于美国在国际经济格局和国际排放格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其态度对气候变化谈判成果有重要影响。高风表示,现在美国的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态度已经较往届政府有所调整。奥巴马政府的第一个任期就曾推动过17%的减排目标,今年又要求到2030年美国所有发电厂的碳排放量减少30%。这只是它未来减排计划的一部分,未来还可能会陆续有一些减排指标出台。这些积极的政策调整是值得欢迎的。

发达国家说愿意为发展中国家减排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但效果乏善可陈。高风告诉记者,在资金方面,发达国家还是提供了一些援助,但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总量相比,仍显得非常薄弱。高风认为,在资金问题上需要创新性思维:上世纪90年代初建立的全球环境基金(GEF),创立时的资金规划是30亿美元,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出了钱,中国也拿出了几百万美元。用它来解决全球所有环境问题当然不可能。今天评估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动辄成百上千亿,甚至上万亿。要满足这种资金需求,当然很难,既要有政治上的决心和动力,也要有创造性思维。

比资金支持更难的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支持。高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了,在多边框架下的技术转让谈判,都是困难重重。知识产权问题、技术所需的资金问题等不一而足,极少有成功的案例。”能否在技术问题上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切切实实的帮助,是检验发达国家政治诚意的重要方面。

新德里气候大会:

发展中国家的胜利

2000年,时任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副司长的高风开始连续几年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气候变化谈判,此后一直在这一领域工作。2007年,外交部设立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高风于2013年2月被任命为“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外交部条约法律司在原先负责国际环境法事务的处室基础上,提高领导层级,增加领导职数和人员,设立“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办公室”,是外交部专门负责气候变化谈判工作的部门,这个办公室接受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的直接领导。这种特殊建制和安排也表明了应对气候变化在外交工作中的重要位置。

高风告诉记者,气候变化谈判既要维护国家利益,也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照顾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的共同责任。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谈判中,我们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主动积极作为,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承担的责任不能超出国家的能力和发展阶段。目前,国内就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建立了不同层级的协调机制。

在每一次谈判之前,代表团都要把已经确定的议题掰开了揉碎了分析讨论。一些问题,各部门要反复开会研究,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风描述谈判过程中的压力时称,“需要仔细拿捏,不能超出谈判的授权,同时也要积极参与规则的制定。”

在高风的记忆里,他经历过几场十分艰难的谈判,其中一次是2002年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当时他任中国代表团团长。

2001年的马拉喀什大会之后,发达国家认为,《京都议定书》的实施细则已经谈完,马上就要生效,发达国家的问题已经解决了,该轮到发展中国家谈谈该承担什么义务了。这是2002年第八届气候大会在印度举行的背景。印度代表团团长找到中国代表团,商量应该怎么应对,并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成果。

高风的建议是:2001年在南非刚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WSSD),可以进一步阐发会上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作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的主题思想,因为不光是对发展中国家,对全世界而言,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之下,才能够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但当时发达国家不接受这个说法,表示“可持续发展”只是为了经济发展,而不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可见,当时发达国家是把发展经济跟应对气候变化完全割裂、对立起来的。

发展中国家坚持认为,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孤立的,要通过可持续经济发展才能够实现,经济质量提高、效率提高,才能解决气候变化问题,这就是发展的过程。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4

论文关键词:全球变暖;影响;水安全;流域综合规划

一、引言

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280ml/m3增加到2005年的379ml/m3,甲烷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增加到2005年的氧化亚氮浓度从工业化前的约270x.增加到2005年的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气温的显著上升及降水空间分布的改变方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系列报告表明,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球地面空气温度平均上升了0.4℃~0.8℃,根据不同的气候情景模拟估计未来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4℃~5.8℃。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于气温升高导致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了1~2mm.预计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9~88mm。虽然在这些认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国际社会已经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和它未来的趋势达成共识。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领域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认真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水安全的影响.并在目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的流域综合规划中充分地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提出科学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综合规划

二、气候变暖对我国水安全的影响

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一种物质。水安全一般指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加快全球的水文循环.导致蒸散发和降雨等要素在强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包括:一是水资源量和时空分布的变化;二是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量级和频次可能加强.导致一些地区洪水频繁,另外一些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干旱;三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水利工程和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四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次生水生态环境问题,等等。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的水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

1.气候变化对防洪安全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的损失约占71%。在水旱灾害中,洪水常因发生急、量级大、来势猛而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始终是我国的一大心腹之患。近10年来,我国洪水灾害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流域性大洪水频发。如1998、1999年长江大洪水、1998年松花江大水.2005年西江流域性大洪水,2003、2007年淮河全流域性大洪水,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二是极端暴雨现象明显增加。如2007年重庆、济南等城市发生雨,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三是超强台风频繁出现。如近年来多次出现16级以上台风,2006年的4号和8号台风,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洪水新特点的出现,不得不考虑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首先.气候变暖将可能增加气候极端事件的频率。Trenberth指出,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会使地表蒸发加剧,大气保持水分的能力增强,这意味着大气中水分可能增加。地面蒸发能力增强,将更易发生干旱,同时为了与蒸发相平衡,降水也将增加,从而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中国国家报告》指出,气候变暖不仅代表气候平均值的变化.还包括变化幅度或距平值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使小概率天气与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加,也会使原来未曾出现的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气温平均值的增加会使更暖的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增加.而使更冷的天气与气候事件频率减少。因而,随着地球变暖导致较高的蒸发和降水速率.高温、风暴等极端事件将变得更为频繁,而寒冷极端事件将会减少。另一方面,更多的降水将发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因而降水的强度将增加。

我国科学家利用近百年资料和分辨率较高的区域气候模式对极端天气事件进行的分析和模拟表明.温室效应将使中国区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明显升高。模拟得到的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的显著增加区基本位于中国南部,而最低气温在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南的增加更显著。全球变暖将会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相应的高温热浪及其引发的干旱事件频次会增加、范周会扩大。极端强降雨是冷暖空气相遇产生的,低层空气变暖.大气不稳定,容易产生对流上升运动,有冷空气侵袭时能量释放加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因此,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在中国地区强降水事件的出现频次继续增加。南方部分地区大雨日数将有显著增加。特别是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的贵州、四川、云南部分地区,表明这里未来暴雨天气会增多,气候有恶化趋势。预测也表明将来台风强度将增加,我国将可能面临更强台风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干旱区的面积也可能会扩大,干旱强度加剧。

其次,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全国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将增加区域暴雨频次和量级的可能性。全球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

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了1.4~3.2mm,根据预测分析,受全球继续变暖的影响,我国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50cm,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107cm。海平面上升将导致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加重,将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防洪形势。

2.气候变化对供水安全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415亿m3.人均水资源量2185m3,不足世界人均的1/4,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生活和生产用水方式不合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一是饮水不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水利部和卫生部的联合调查,截止到“十五”末。我国农村还有3.2亿人口因水源、水质等问题存在严重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座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由于城市取水能力强,城市缺水的影响在经济损失上反映较轻,更主要反映在城市的水环境上。一方面严重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侵入,地下水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次生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北方城市河湖严重缺水,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也降低了城市的品位。三是缺水导致农业旱灾范围广、损失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年均受害面积4.07亿亩(0.27亿hm2),因旱每年减少粮食245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

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了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近20多年来.北方地区尤其是海河和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最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90年代。干旱区继续向西南方向扩展。

黄河中上游地区(陕甘宁)、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1990-1998年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偏少约5%~10%,黄河利津以上同期平均来水量估计偏少32%。根据我国水资源第二次评价的初步结果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相比.近20多年海河、黄河、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25%、10.1%和8.7%。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期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和汉江同时遭遇枯水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这种变化趋势是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和各种变化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但气候变化对我国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在黄河的中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约为35%~40%。

我国“十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中.采用英国Hadley中心的RCM—PRECIS 50km×50km—SRES A2、B2气候情景,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资源的脆弱性和供需矛盾等。研究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100年.全同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有所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二是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中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个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

3.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

由于干旱缺水和不合理的用水方式,河道断流、河床萎缩、土地荒漠化、地下水超采、湿地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流域河道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根据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土流失普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江河流失的表土50亿t。更严重的是,现在每年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1.5万km2.而且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库的淤积。l980年全同废污水排放量239亿m3.而2002-2006年的排放量分别为640亿、680亿、693亿、7l7亿和725亿m3,.造成江河污染非常严重。1980年江河监测结果是超Ⅲ类水以上占整个评价江河河段的l3%,2004年是41%。太湖、海河、淮河劣于Ⅳ类的河长占70%.其中劣于V类占河长近50%。目前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约2/3是因为水质性问题导致的全球变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一是湿地减少。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河流断流现象频发,湖泊萎缩,水库蓄水减少,湿地功能下降。二是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一系列沿海水生态环境问题,如海岸滩涂湿地遭到破坏,河口盐水入侵影响河口地区的淡水资源供给(如近几年不得不进行的珠江远距离调水压咸补淡).沿海土地盐渍化加剧,等。三是气候变暖和社会经济发展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北方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地下水的超采量将进一步增加,而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四是南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雨降水增加.可能导致我国西南和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而由于北方降水减少、温度升高、蒸发增加等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可能加快发展:在东北地区.南于冻土退缩造成植被分布和类型的变化,也将加速水土侵蚀,甚至造成土地的沙漠化。五是气候变暖引起的降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特别是我闰北方地区由于径流的减少,若不加强防污治理,水质问题将进一步恶化。

三、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

2007年1月5日.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启动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水利部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将转变以往流域综合规划以重大工程论证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主线。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统筹协调好流域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安排好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各项任务,规范和加强政府对流域涉水涉河事务的社会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减轻洪、涝、旱等灾害损失.促进社会的和谐及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过程中,要系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流域下垫面改变.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流域洪水、干旱、水资源、生态与环境以及河流情势的影响,认真研究流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所面临的重大水问题。在修编过程中,要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各流域各地区极值暴雨频率和强度变化,在规划防洪工程时要考虑这种变化:

(2)存沿海地区防洪防台规划中.要考虑强风暴潮频次和强度的变化:

(3)在沿海地区防洪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河口地区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考虑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4)在农业用水安全规划中,要考虑高温、热浪和干旱发生的频率、范围和强度的变化:

(5)在制定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时.要考虑气候变化引起的各流域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变化:

(6)要综合考虑来水、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各流域和功能区水资源影响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及其对维持河流健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从维系河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研究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指标,或称之为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或红线,即阈值问题:

(7)在生态环境用水规划方面,要充分考虑水资源量的变化、高温天气等引起的水质变化和生态用水的增加,并考虑功能区划要求,确定如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和河流河段允许纳污量;

(8)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在规划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9)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水安全影响对策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5

关键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003-03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第一次环境会议。各方逐步认识到气候变暖是环境问题之重,既而以一年一度的气候变化大会替代人类环境会议,完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嬗变和提升。中国由忽略环境保护到顺应世界潮流于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从几年一次的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到1991年起每年召开一次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从强调可持续发展到实行科学发展,再到在执政党的文献中庄严宣告“建设生态文明”,完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嬗变和提升。

一、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及其他

1968年4月,意大利、美国、日本等国专家发起成立民间国际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他们写出十几份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综合性研究报告,最著名的是1972年发表的《增长的极限》(以下简称《极限》)。该报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和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这五种增长趋势到21世纪会达到极限”,“为了使人类免于毁灭性的灾难,就必须让经济发展绝对服从环境保护的需要。”[2] 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深受该报告的影响。《极限》提出的增长超过极限将导致全球性危机的警告具有科学意义。

1970年3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关于公害问题的国际座谈会上,一位环境法教授提出了环境权的理论:“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传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制度中确定下来。”[3] 1972年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有类似的规定。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大会的要求,提出了20万字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为世界各国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战略提出了一个基本的指导原则即“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被认为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战略转变。”[2] “可持续发展”思想渊源于此。这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达成,并于6月4日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公约“定了一个原则,就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3] 1995年3月28日,首次缔约方大会在柏林举行以后,每年都召开缔约方大会。1997年12月11日,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它规定了2008―2012年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百分比。2007年12月,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形成了“巴厘岛路线图”:把公约和议定书的基本原则化为具体事项,强调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把美国纳入进来”。“由于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美国如何履行发达国家应尽义务一直存在疑问。”[4]美国的说辞是,虽然它排放的温室气体接近全世界总量的五分之一,但是它创造的物质财富总量在1/4以上,就是说它的效力和能源利用率是高的。由于美国打退堂鼓,可以说公约和议定书的部分效力待定。

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召开。同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世界上从来没有一次会议能像这次引来如此关注的目光”,因为人们认识到人类需要“修正行为、恢复理性,以保证自然的永续和人类的永恒。”[ 5]在被认为是“拯救人类最后机会”的歌本哈根会议可能面临无果而终的关键时刻,总理代表中国政府以卓有成效的努力推动了《哥本哈根协议》的达成。联合国纽约气候变化峰会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可谓“世界气候变化两会”。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众多国家领导人出席这次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峰会本身就表明了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的严重程度”。他还说:“超过1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出席气候变化大会,这在联合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最大规模”与“史无前例”的“气候变化两会”提醒我们:人类遭遇的威胁之严重。半个世纪以来,从民间学术组织到气候变化峰会,从数年一次的环境会议到一年一度的气候变化大会,从泛泛而谈到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实行量化的节能减排,这是国际社会探索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的路径,可谓“数”途同归:以应对气候变暖为着眼点,以节能减排为着力点。谈到中国环境保护时指出:“要更多地考虑国际因素”[6]。上述若干国际会议和多边协议构成的“国际因素”对中国环境保护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嬗变及其他

2009年9月,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三十七年来,从斯德哥尔摩到里约热内卢,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我们为保护全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取得显著成就”,“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7] 其中回顾了世界环境保护工作的三次跨越,同时包含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胡主席的讲话有理有节,先强调“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后指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起责任,向发展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充足的可预期的资金支持。”“这是对人类未来的共同投资”[7]。胡主席的讲话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理所当然地引来满“峰会”喝彩。

1972年,联合国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中国刚恢复联合国席位,收到了这次会议的邀请。当时国内的宣传口径是:环境问题是资本主义典型的社会弊病,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够承认也有环境污染问题呢?”[8]中国政府犹豫一番之后,还是派出代表团出席会议,并在会上首次归纳了环境保护的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在政治动乱、困难重重的年代里,在总理的领导和关怀下,1973年8月,国务院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并拟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两个举措表明中国顺应世界环境保护潮流,标志着中国环境保护立法开始孕育。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逐步地艰难地走向有序开展。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针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确定了环境保护同人口问题一样是一项基本国策,确立了“三同步”和“三统一”原则:“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后,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了全方位快速推进时期。我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远远早于“建设生态文明”口号的提出,可以说1972年就已经开始,而口号的提出正是不断探索的成果。

1991年起的十几年来的每年初,中央都召开的“座谈会”,构成了一个系列。第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和继任总书记到会讲话。第一阶段(1991―1996年):会标为“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为子孙后代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6]。在谈人口控制问题紧迫性的同时,要求我们十分重视环境保护以确保可持续发展。第二阶段(1997―1998年):会标为“中央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由于人口众多是导致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原先的会标改为包括主题词“环境保护”。“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都很重要,都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都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6] “三都”之说把两项工作完全并列。“建设和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要坚持不懈地搞好生态保护工程”[6],“生态保护”的内涵比“环境保护”丰富。本阶段的讲话既纵向地强调保持可持续发展,又横向地全盘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第三阶段(1999―2002年):本阶段会标为“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强调必须“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6] 系列座谈会在称谓上完成了由一者(“计划生育”)向二者(“计划生育与环境保护”)进而三者(“人口资源环境”)转化,会标明义,讲话的主题进一步凸现。直至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高瞻远瞩地提出“建设生态文明”。

在系列座谈会上的讲话由包括环境保护向突出生态保护转而提出走“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生态文明的理论形态呼之欲出。在后来接着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又发表了与时俱进的讲话,其要点逐步凝聚成和谐社会观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科学发展比可持续发展更缜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嬗变、推进,为提炼生态文明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升及其他

环境保护问题已经不是部门工作,而是关系到全局、大局和长远,需要从文明和生产力的高度宏观地看待。“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6] “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保护地球,需要各国共同行动。”[6]的本篇讲话与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有内在的联系。“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可能持续。”[6]辩证地论述了环境保护对于持续发展的意义。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进入21世纪,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两个文明”的基础上,在十六大政治报告中重提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三个文明”共同发展。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对文明的认识是步步深入、日臻全面,发展到在党的文献中出现“四个文明”。未来,中国将长期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

我们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是非常之重大的。(1)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党对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历史性把握,是具有前瞻性的一种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种最新的成果。(2)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消除环境资源威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性提升。面对当前的环境资源问题,我们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3)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中华文明的世代延续,也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中国占世界人口22%,这样一个群体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的发展模式,就是对人类的贡献。(4)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那里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今天我们就是要发扬光大这种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第四种形态。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概念不胜枚举,包括:以“生态”为前缀(词头)的概念:生态平衡、生态工程、生态环境、生态科学、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系统等;以“绿”和“绿色”为前缀的概念:绿色GDP、绿色经济、绿色发展、绿色核算、绿色统计、绿色消费等;还有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生态文明”几乎囊括了这里列举的若干相关概念的内涵,同时又是高度浓缩的朗朗上口的,因此它是一个纲领性的可以跨越国界和年代的概念。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这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9月11日印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口号》第13条。本口号简洁明了地指出了中国未来较长时期的几项任务,有人称之为“六大建设”。在接着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决议中提出了“五大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 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建设”是会议的主题。因此,“六大建设”与“五大建设”是一致的。“以及”作为连词一般是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前面的往往是主要的),但在“五大建设”和“六大建设”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没有其他“建设”重要。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状况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它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倡导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关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探讨充实了生态文明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丰富了我党构建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

参考文献:

[1]文选:第1卷(1989―2008)[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2.

[2]金瑞林.环境法概论 [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24-35.

[3]郑国光.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千方百计服务民生[N].学习时报,2010-05-24.

[4]徐华清.减排目标:推进全球清洁技术合作[N].光明日报,2009-12-07.

[5]肖国忠.让哥本哈根托起人类的明天[N].光明日报,2009-12-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思想年编(1989―2008)[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231-613.

[7].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N].光明日报,2009-09-23.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6

关键词:气候变化 IPCC评估报告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a)-0146-03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全球变暖是一个极可能由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它正严重影响着当今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各个方面[1]。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被认为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如何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世界各政府、组织机构、以及公众都应当积极探索的紧迫问题。2016年4月2日,伴随着《巴黎协定》的签订,再次充分表达了全球各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夙愿。

教育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2-3]。而大学生是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开展气候变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在开展气候变化教育,并取得了许多成果和经验,如:美国、英国和印度等国家。我国政府已提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方案,并部署了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但迄今我国气候变化教育尚十分薄弱。该文旨在浅析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事实及后果,进而探讨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紧迫性与途径,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近代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事实与后果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分别在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和2013年发表了五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五份报告渐次清晰向世界证实了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变暖的关系。根据最新评估结果[1],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观测到的变化在以前的几十年至几千年期间是前所未有的。例如:从1880年至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0.85 ℃;冰盖、海冰以及积雪面积的持续减少,导致1901年至2010年期间全球平均海平面上升了0.19 m。研究证实这些变化极有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气体浓度增加造成的。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就不断上升,当前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这造成大气CO2、CH4和N2O等的浓度增加到了至少是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人为影响在全球水循环、冰冻圈缩减、海洋上层热含量增加、海平面的上升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增加等变化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气候变化已经对整个陆上和海洋中的自然和人类系统造成了广泛影响。如在许多地区降水量变化或冰雪融化正在改变水文系统,从而影响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为了应对不断发生的气候变化,许多陆地、淡水和海洋物种已经改变了其地理分布范围、迁徙规律、丰度和物种交互。气候变化还将严重影响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等。预测未来持续的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导致气候系统进一步变暖,热浪、干旱和洪水等发生的频率更高,时间更长,海洋将持续升温和酸化,全球平均海平面也将不断上升。这些气候变化将放大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现有风险并产生新的风险,尤其对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大。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带来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响。

我国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类似。近百年我国表现出增温趋势,增温率略高于全球平均值;降水量虽未见显著的趋势性变化,但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差异;同时我国冰川面积退缩、冻土面积减少、海平面上升、极端事件(如:暴雨、强风暴潮、大范围干旱等)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气候变化已对我国粮食产量与品质、水资源、海洋环境与生态、城市等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断增加的趋势得不到遏制,我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

2 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大会公约无疑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最重要的行动之一。1992年,联合国举办了首次环境与发展大会(也叫地球首脑会议),大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该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旨在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以后历年召开的气候变化大会谈论的气候问题,都是以这个公约为基础的,而且该公约具有法律效力。此后,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2007年通过的“巴厘岛路线图”,以及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均充分表达了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及大会公约的推动下,许多国家均已颁布具体的减排方案[3]。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最早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2008年,英国颁布实施《2008气候变化法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先后提出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巴黎协定》达成之后,许多国家和地区进一步出台了具有约束力的碳减排方案和目标。如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了《2016―2020安大略省五年气候行动规划》,欧洲委员会提出题为《共同努力规则》的立法提案等,这些方案涉及交通、建筑、农业、废物管理和交通等各个部门。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政府部门积极倡导低碳经济,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于2007年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前国家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2015年12月,国家主席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强调要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同时宣布2020年我国单位GDP碳排放相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2016年9月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中国加入《巴黎协定》,成为23个完成了批准协定的缔约方。然而,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仅政府的相关行动远远不够,必须通过教育培养全民的全球环境意识,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实践低碳生产和生活。

3 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必要性

气候变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帮助人们理解气候变化,促成他们态度和行为上的转变,以期望他们获得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通过创造和发明新的科技手段,采取创新管理方式和措施,最终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二十一世纪议程》,第一次明确提出“面向可持续发展重建教育”的导向。2015年12月,在巴黎举办的气候大会上,教育对气候变化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得以重申。来自195个国家的代表通过谈判起草了相关协议,强调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意识和参与,以应对气候变化。

大学生是传播气候变化知识和实践低碳发展的生力军,为此,高校必然成为进行气候变化教育的重要阵地[4]。实际上,大学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作用早已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1972年,在瑞典首都召开的国际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首次对大学的能源使用和环境作用提出了行动指南。1990年,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名大学管理者在法国杜夫特大学签署了《塔乐礼宣言》,提出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应把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环境教育融为一体。1999年,美国数百名大学校长签署了气候宣言,从大学做起,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印度、英国等家也采取了十分有效的气候变化教育措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比较而言,我国气候变化教育尚十分薄弱。虽然气候变化教育内容已纳入部分大学的教学课程之中,但大多作为“全球变化”课程内容的一个章节,至今还未有专门的气候变化教育计划,已滞后于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根本要求,导致大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水平较低。例如:潘葳楠等[4]通过调查南京农业大学生的气候变化意识,发现大学生对于温室气体的产生途径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了解不够,减排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气候变化教育已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紧迫任务。

4 关于加强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的建议

气候变化科学是在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学科,关于气候变化的认识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更新,因此,实施气候变化教育首先应当考虑其现实性,气候变化教育需要及时将最新科学知识纳入其中。其次,气候变化教育应注重全球性与区域性相结合。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实施气候变化教育需要具备全球的视角。但不同区域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气候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影响不尽相同,因此,实施气候变化教育要将全球目标与区域利益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将气候变化教育落实到实处。另外,气候变化教育注重其综合性。由于气候变化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学科,涉及气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物理、化学、生物以及经济学等,因此,气候变化教育需要更为综合的视角,必须将多学科的知识融入其中,从而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认识。

具体高校气候变化教育需从以下多个方面加强:(1)课程设置方面。对环境、气象、地理和生态类等专业学生,应开设“气候变化”专业课程。对其他专业学生,要应积极开设“气候变化”选修课,同时应结合专业特点,讲授一些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缓解气候变化的知识与技能。(2)教学方法方面。首先要引导学生从气候系统的组成与特征、气候变化的事实、原因和后果,以及适应策略等多个角度系统理解气候变化科学外延与内涵,帮助学生厘清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其次,要重视联系生活实际,如:以城市热岛效应为例,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让学生理解局地气候变化的原因与后果,加深对气候变化的直观认识。此外,课程中还可以适当讲述气候变化研究历程中的科学发现故事、科普读物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南极考察、深海钻探、我国独具特色的黄土研究等。(3)学生生活方面。应倡导大学生采取低碳消费模式,坚持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观,自觉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环保社团,开展绿色社会实践活动,在宣传和普及气候变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低碳意思。(4)学校管理方面。高校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应着力建设低碳校园,如:充分利用新能源,制定能源节约和保护计划,推出环保交通工具,使用生物建筑技术、开发碳管理计划等,潜移默化影响教育学生。

总之,大学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行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我国高校气候变化教育相对薄弱的事实,我国高校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生活以及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贯彻培养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掌握低碳生产和低碳生活的技能,自觉实践低碳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IPCC.Climate Change 2014: Synthesis Report[M].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and New York,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2] 陈薪.孙桢: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当先行[J].低碳世界,2013(4):32-35.

[3] 张琦.国外气候变化教育案例反思[J].地理教学,2011(23):51-54.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7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法;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d92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0)08-0169-04

张勇(1973—),男,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资源与环境法、环境刑法。(上海201620)

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能源开发利用与气候变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各国都十分注重通过加强能源立法来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也正加紧制定和完善包括《能源法》在内的能源法律制度,积极寻求节能减排的法律对策。那么,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路径究竟如何选择?能源立法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价值意义如何?作为能源领域的“基本法”的《能源法》有何制度功能?在《能源法》中如何安排设计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

一、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外立法趋向

无论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我国都必须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制建设,形成与国际上低碳立法理念相呼应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体系。而能源立法在这个法律体系的构建中有着关键地位和重要意义。

(一)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立法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法律成果。《京都议定书》纳入了三个基于市场的碳减排机制:国际排放贸易、联合履行机制和清洁发展机制,即我们通常所称的“京都三机制”,由此催生了各成员国之间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碳交易,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发展。尽管《京都议定书》未规定发展

2.协调和衔接功能。任何法律规范并非独立存在,其所处制度结构的紧密性、逻辑性、相容性都决定了整个法律秩序是否能真正发挥制度功能。协调一致不单是制度衔接的必要,也是制度能力的标志。一个法律制度结构是否稳定、是否紧密、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法律制度体系的好坏。能源法律制度也是如此,能源法律体系也要求制度统一。而法律的“一致和相互支持”来源于统一理性。《能源法》是能源法律统一理性与制度的来源,其理性与制度直接影响到单行能源法,在整个体系中起着制度间衔接与协调的功能。[4]《能源法》的制度理性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法律制度体系树立一个共同的价值目标,即“能源的生态化发展”,在这个统一的目标原则框架下,各单行能源法才能据此设定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能源法律规则,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各制度间的扩张性和延展性。虽然,这种理性并不能绝对保证具体规则的相容,但只要规则的制定不违反基本价值所设定的意义,从一定程度上讲,某些差异的存在可能更能反映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法律体系在结构上的摩擦和互动,从而进一步促进制度间的衔接与协调。

从目前来看,《能源法》(征求意见稿)第5条确立了“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虽然此原则性规定为整个应对气候变化能源法律体系确立了基本理念,但该意见稿并未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作专门的具体规定,尽管在上述能源节约、能源开发、能源价格与财税、能源科技等相关制度中也有涉及,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不具有针对性,也不利于《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内容的协调统一。有学者就指出,我国单行能源立法对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制一直存在不足,而《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也没有对此问题进行集中规定,这与其将能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作为主要立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不相称的。[5]还有学者建议,在《能源法》中设置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专章,规定国家将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能源规划等内容。[6]当然,这涉及该“专章”其他章节相关制度内容协调统一的问题,在立法技术上是一个不小的难题,但在《能源法》的制度安排中充分体现和贯彻能源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三、《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安排

从制度内容来看,能源法律规范主要包括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但两者的功能定位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能源法》中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规则方面,我国应将上述“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中所确定的基本理念贯穿于能源法律制度之中,并注重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同时,《能源法》作为能源的基本法,也不宜设定过于细致的法律规则,而更应注重从法律原则上进行宏观和软性的规定,对需要在实践中具体操作执行的法律规则更多地交给单行能源法去制定完成,这样也能更好地发挥《能源法》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法律体系的主导作用。

(一)《能源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内涵

《能源法》在确立“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基础上,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对此原则进行内涵阐释。根据前述国际立法与我国政策精神,《能源法》体现和实现“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原则应首先具有以下原则性内容:第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既是国际社会达成的重要共识,也是各缔约方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选择。我国政府早就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能源法》将继续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第二,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框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发展整理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与气候变化篇8

[关键词] 碳循环 低碳经济 生活方式 全方位思考 可持续发展

1.引言

近十年里,人类遭受的自然灾害90%与气候变化有关,这些灾难是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发生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甲烷、氧化亚氮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引起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什么会不断增高呢?目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50亿吨[1]。有专家估算如果将地球上的所有矿物燃烧耗尽,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2000ppm。[2]这些二氧化碳主要是由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当然,人类活动使地球上利用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数量急剧减少也是促使二氧化碳急剧增加的重要原因。

下面先来了解碳循环过程。碳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基础元素,碳元素的分布非常广泛。所有的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碳以它独特的方式,在它的生物库和非生物库中循环流动,构成了地球上的“碳循环”(见下图)。 [3]

2.低碳经济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7-8]。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大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又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必须采取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方式是和高碳生活方式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它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习惯。它还是一种自然而然地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从而养成低碳生活方式。它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

3.实现低碳生活方式的途径及方式[8-9]

实现低碳生活方式,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碳循环,延缓地球变暖的速度,可以人类提升生活生存质量,实现生态平衡,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碳循环功能图,针对碳循环的轨迹、路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现低碳生活方式。

3.1大力培养低碳方面的人才,加强教育,树立低碳理念,培养低碳生活和消费模式

实现低碳生活方式,人才是关键,而且有赖于创新人才的成批涌现。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教育培养,使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低碳世界,这都依赖于一批高素质人才去实现这一目标。在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过程中,是始终牢固树立低碳理念,实现观念创新。广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全面推行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层次的提升,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4]。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人类必须改变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所谓体面生活,废止过度消费、超前消费和奢侈消费,提倡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理念。

3.2建立合理的国际低碳发展新秩序,实现国际和国内良好互动低碳发展新约束机制。

自从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国际社会努力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进行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制定了一个总体框架,得到了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具有法律约束力。它为近40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的目标。经历了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和墨西哥坎昆峰会之后,最近召开的德班大会被各界誉为是人类为拯救地球达成共识的的最后一次机会,虽然坎昆气候峰会取得了阶段性的一个进展,,但是作为最后核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期承诺期的谈判还远未结束,所以能否签署正式的国际公约。如果各方相互关照彼此关切,达成能为各方接受的国际公约,就能为建立国际低碳发展新秩序奠定法律框架。另外,中国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论国际社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中国政府始终会坚持我们既定的方针、政策。首先是对人类的生存和长远发展负责,另外就中国自己国内资源、能源、环境的要求来说,坚持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也完全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的需要。

3.3优化能源结构,重视技术创新,开发适合各国国情的低碳能源体系

要把能源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提高结合起来,在提高煤炭等化石能源效率基础上,着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促进形成低碳技术优势。节能减排、降低碳强度、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低碳产业的形成,都最终依赖于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要高度重视低碳技术创新,要加大对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大力推动相关技术创新。

3.4采取积极保护森林的措施,并着力推进低碳产业发展,保护生态平衡

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发展低碳产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节能减排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着力构建一、二、三产并重的低碳产业体系,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护生态平衡。

总之,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将成为减缓气候变化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迈向生态文明的最重要途径,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地球人口超过70亿的今天,环境压力巨大的今天,只有摈弃传统增长模式,用创新技术和创新机制,世界各国节能减排,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社会。

参 考 文 献

[1]mlr.省略/wskt/zykx/201004/t20100427_147155.htm

[2]吴晓江,转向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社会观察,2008,6:19-22

[3]张佳华.碳循环及对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气象科学, 200626(3):350-354

[4]单宝.解读低碳经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6):75-78

[5]王军.发展中国特色低碳经济的思考与建议理论学刊.2010,192(2):41-43

[6]李元.低碳经济时代”的挑战与未来思考模式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0,1:57-63

[7]Sam Nader. Paths to a low-carbon economy the Masdar example. Energy Procedia, 2009,1 :39513958

[8]KeiGomi , KoujiShimada ,YuzuruMatsuoka. A low-carbon scenario creation method for a local-scale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Kyoto city.Energy Policy, 2010,38:47834796

上一篇:微生物知识培训范文 下一篇:水资源管理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