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新人培养要求范文

时间:2023-12-25 17:14:16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1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体系内涵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IT产业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究其快速发展的原因,关键在人才。

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未来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无疑是现阶段IT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的重大责任。

以IT行业对从业人员英语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目前IT人员英语技能培养的现状为背景,以理论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为主要方法,以提高IT从业人员英语应用技能、满足其就业需求、长远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2007年4月,我院申报的《IT人才英语技能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课题被列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

信息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教学体系以崭新的内涵,传统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IT人才英语技能培养大胆进行“英语技能培养+技术基础知识培养+素质培养”教学模式的探索,努力开拓一条响应时代要求、符合行业所需、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之路。

一、信息时代教育的特征

信息时代教育的首要特征是开放,教育的时空界限被逐渐打破,受教育的环境充分敞开,教育的资源接近公平地面对所有受教育者。其次是创新,强调善于运用知识,使知识发挥效益。再次是交互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定位不再像以前那样固定,教育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人们可以从人性化的机器那里吸纳知识,受教育者在某些方面也可充当教师的教师。还有就是终身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对应含义是终身学习,这个特征重新定义了教育或求知的时空限制和发生机制。

二、信息时代教育的任务

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要求,建立一个适应时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学体系刻不容缓。具体而言,这种新体系应具有无比崭新的内涵: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三、信息时代教学体系的深刻变革

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新型教学体系要求对传统教育体制进行全面的变革。

1.教育观念的变革

破除陈旧过时的教育思想,树立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崭新的教育观念是开展教育变革的关键。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能力的培养;而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能力,还要培养品德。

2.学习方式的变革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体系。与单传性、集体化的传统学习方式相比,信息时代学习方式更具有时代特点,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这种学习方式主要包括创新性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和基于技术的学习等。通过学习,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参与、协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合力便是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

3.师生角色的变革

现代学习方式的变革势必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在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中,教师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舞台上的“主演”;而在信息时代,教师构建起“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教师的功能集中体现在如何把“信息”转化为“知识”,把“智能”转化为“智慧”。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学生的导师、信息咨询者和团队协作者。在这一模式中,学生成为课堂交互的主体,他们成为具有多重角色的学习者。

4.教学手段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使单调枯燥的教学环境向多样化迈进。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设备,为学生提供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信息呈现系统。教师通过对多媒体信息的加工、处理和展示,有效突破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资料限制;虚拟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教学实训中的时空盲点,使实训过程和结果瞬间呈现在眼前;同时,网络资源的共享由于不再受空间、时间、自然环境的限制,为学习者创造了更多学习机会。

5.教学方法的变革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是以滔滔不绝的讲解,传授知识为主,教师的主要精力在于讲授教材,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消极的。这种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情景模拟”“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这些方法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以及体验式学习,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6.教学评价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忽视教学的过程,它不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因此,新型教学体系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评价手段和评价工具综合评价学生的进步和变化。改变只重结果,不看过程的考核方式,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具体关注学生的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IT人才英语技能培养体系构建是新型教学体系的大胆尝试

IT人才英语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就是将教学体系崭新内涵予以实践,对信息时代各项教学变革给予落实。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落实教学手段变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适应IT从业人员英语技能实际需求的“立体化”教材体系,即:形成“学生用书+教师用书+教学光盘+教学建议+模拟系统”的综合教学材料,彻底改变传统计算机英语教学教材单一、资料匮乏的窘状。

2.落实教学方法变革,创建“以学生为主体、英语技能培养与基础技术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的教法体系。

3.落实教育观念变革,改变学生“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就业和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符合信息时代人才可持续能力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的目标,不但重视学生“英语+技术”技能的提高,还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实现了技能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和平.论信息时代教育的变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5,(11).

[2]李丽华,王新民.信息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宋荣欣.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时空,2008,(5).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 视觉传达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的高度发展,我们逐渐步入非物质社会,即所谓的信息时代,一切将以信息为王,这对于相关的设计学科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1世纪是信息设计的时代,同时也将是艺术设计创新的时代。之前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以印刷业为基础静态图像的信息传达,而由于信息时代的影响,视觉传达将会更加注重动态性,交互性和虚拟性,与此同时,又诞生了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等新兴的视觉传达设计方向。

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显然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拥有一套新式的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适应社会新的人才需求,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通过教育部出版的本科专业目录我们可以看到视觉传达设计教育课程仍然主要以广告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为主干学科,与信息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数字媒体等学科及其缺乏。为了寻找出新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还是从现阶段视觉传达设计所存在的问题入手。

一、人才培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科观念落后。目前许多国内的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仍然延续传统装潢设计、装饰类学科的学科观念,专业主流仍然偏向平面化,没有发展与时代并行的影视、动画、网页等相关的课程。

2.学科体系不完善。虽然一部分院校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将数字化艺术纳入到自己的学科体系当中,但是却没有很好的与其他设计类课程很好地融合与接轨,更没有利用自身学校的优势资源和专业特长来构建自我特色的创新数字课程。

3.对于专业具体需求认识不足,目标不明确。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传统行业造成冲击,改进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传统的印刷行业也逐渐转向电子出版业,但是高校的课程仍然以传统书籍设计和书籍排版软件为主,很明显没有了解专业的最新需求,在社会需求出现新的变化之前,就很难培养出能够适应新需求的学生。

早在1998年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就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因此本文将主要从这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的新式人才培养模式。

二、新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1.依据学院与学校的特色,适应大环境下的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观念改善,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新型专业,建立新的学科特色。

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将侧重于娱乐游戏产业和新媒体艺术等人才的培养,因此人才的培养既要满足广告、书籍、包装等传统行业的需求,又要满足信息时代视觉传达设计对于数字化新媒体设计的新需求。

2.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德才兼修的综合性创新人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人才不仅能够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努力学习新的知识,还应注重培养思维方法、思想道德、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基本素质,这对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3.注重学科的交叉应用,培养复合型人才。

当今社会的明显特征就是学科交叉,知识融会,跨界交流,这就决定了每个人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既要在本专业的学科领域有所突破,还要努力将边缘学科、相近学科的知识巧妙为本专业所用,达到融合创新,为本专业开拓新的领域。

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更需要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方法,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教育更需要的是新型的课程体系和创新的数字化课程以及创新的思维方式。

三、新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

1.首先应当以传统课程为基础,逐步增加数字类艺术课程,拓展信息化相关的选修课程,完成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夯实的基础。

例如可在原来广告设计中增加互联网广告和影视广告等与新媒体息息相关的新型课程,与此同时由于虚拟现实和立体光影秀等新兴网络技术的发展,可增加Maya和3dsmax等三维软件课程,使视觉传达设计学生能够体验和了解三维空间的虚拟现实现象。

UI设计师是信息设计浪潮诞生出的一个新兴方向,主要从事软件的人机交互和界面设计,由于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高速发展,UI设计师的需求一直呈上升趋势。而UI设计师最主要的来源应当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而因为国内很多院校没开设相关的课程,而使众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难以胜任其工作。因此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应当紧跟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建立于之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

2.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也是视觉传达设计课程变革的重要方面。

因此学校的教育不仅要有学术性,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环节,通过专业的具体实践和项目实施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践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学校建立能够与企业等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使企业或公司能够承担学生的校外实习、实训的基地,再根据学生的良性反馈来及时调整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实现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3注重不断创新,形成创新的人才成长环境。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建立新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注重对于技法的传授,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思维地培养与训练。课堂上定要注重留给学生思考与探索的时间,注意将学生往课外方向进行引导,留下问题,使学生能够自己探索,自行解决。信息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需要将传统的思维技巧与方法巧妙运用到互联网时代,与新兴的技术相结合,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

4.注重相近学科的联系与融合。

应当根据本学院的学科优势,提取其他设计类课程的长处,嫁接于视觉传达设计类的课程当中。例如动画专业的许多优秀课程如“影视合成”、“摄影技术”等都可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选修课程,形成以本专业的必须课程为核心,且拥有多层次的纵向教育体系。

信息时代的培养模式仍然以过去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与完善,新的培养模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和推广,不断更新,不断去适应新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奚传绩.设计艺术经典论著选读[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2]余永海,周旭,等.视觉传达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3

[关键词]医药人才 培养新模式 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

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4]于锋,徐晓媛.从实践教学入手推进药学创新教育[J].药学教育,2003,(19).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4

[关键词]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4]于锋,徐晓媛.从实践教学入手推进药学创新教育[J].药学教育,2003,(19).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要求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人才培养

会计信息化,即会计+信息技术,会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信息化则是实施背景。在信息化时代,会计与信息化相结合,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与传统会计不同的是,信息化的会计信息更加倾向于智能化,具有实时性的特点,功能及交流速度远远超越传统会计。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是实施信息化的载体,会计信息数据的获得只需要一台计算机,会计数据资源的共享通过计算机就能实现。会计人才培养。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了新的标准与要求。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符合会计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要与会计信息化的理论相结合,使理论得以完善,使会计人才培养依附于理论的指导。因此,对会计信息化的深入研究,是做好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也是当今社会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工作,有助于今后在职者对信息化会计工作的有效实施,使其能在会计岗位上发挥最大优势,灵活运用网络技术创造更高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才的要求

素质要求。作为一名会计信息化人才,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是非感,这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基本素质,也是从事会计行业的首要前提条件。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会计是服务于社会的,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对人才的需求各不相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对全方位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要实现对全方位专业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与之相对应的资源供应,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利用,满足社会的需求。会计的理论为人才培养提供专业指导,信息化实践又对社会需求予以检验,使得会计信息化人才能满足各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需求,游刃有余,发挥最大作用。工作理念的要求。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中,要重视对人才工作理念的培养,尤其是在教学方面要实现科学化理念。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要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对已经固有的会计工作及会计人才培养进行优化升级。伴随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会计顺应时代的潮流,与计算机相结合在各个领域普及。当前,网络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覆盖经济、政治、文化与军事等,会计的工作环境更加体现网络时代的特点,因此要求会计工作追随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每个时代的科学具体体现在各种方式或工作对其环境的适应能力,生活及工作方式适应环境的变化,我们就称其是科学的。同样,会计人才及其工作适应信息化环境的变化,则被认为是科学的,反之,则不科学。因此,会计人才要有科学化的工作理念,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也基于此。

三、会计信息化对会计人才的培养

(一)明确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现代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手工会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会计人才的培养要清晰企业或部门的需求以及对企业未来的作用,所以,会计人才培养一定要明确培养方向,有选择、有目标的进行系统的教育。如今,信息化时代下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更应注重对其应用及创新等各种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包括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其应用等。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出全方位人才,是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对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提高会计人才的素质。首先,作为一名会计专业人才,应有牢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是会计信息化背景下对会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是信息化会计人才培养的前提,若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做保障,就好比一幢高楼没有了坚固的地基,下一步的信息化培养是相当困难的;其次,对于会计专业人才,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素质。事物的发展来源于创新,创新的思维是会计行业未来发展的动力,会计行业需要具有创新性素质的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人才不仅要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及技能,还需努力开拓自身的会计思维,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对于事物的发展及变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此外,会计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信息化会计更倾向于一门应用型学科,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因此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才是真正提升能力的关键。结合上述,引用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权重进行排列的统计,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有了更具体的方向性。排列如下:工作经验(87%)、学历要求(85%)、计算机能力(35%)、工作态度及责任心(27%)、业务能力(19%)、沟通能力(16%)、团队精神(11%)、熟悉法规(11%)、职业资格(10%)、职业道德(9%)、外语能力(9%)、专业知识(4%)、写作能力(2%)。

(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推动会计行业的迅速发展,会计相关理论的积累较多,但信息时代所需的会计理论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会计工作的理论及会计人才的培养理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毕竟会计的工作要符合其所处的环境,过去的理论体系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当下,因此,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要与当今实际环境相结合。另外,认识到理论的差别后,建立符合现代社会的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理论对实际的向导作用,践行实践教育,不仅要丰富人才的知识体系,还要求提高会计人才解决现实会计问题的能力。我国在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仍需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一方面加强理论方面的归纳与总结,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检验理论体系可行性。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重要要求。

(四)优化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及内容,提升会计人才的全面技能。首先,培养方案及内容的优化升级要考虑到优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的建设,会计人才能力的高低不仅在于会计人才本身,也在于是否有高素质的教师及教育资源,会计者接受高素质教师的培训,是会计者本人素质提升的先行保障,因此,做好在职教师的素质要求,是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其次,培养方案的优化要注重课程设置,能力较强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要以信息化为培养依据,对培养课程进行优化组合,依据相关会计特点,选择相对应的培养课程,促使会计者熟练运用其培养课程的相关理论,结合掌握计算机的运用,使培养的课程设置与信息时代完美熔接。下表是相关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企业或部门可以依据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设计教学课程及培养方案:最后,培养方案及理论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培养方案优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实践方法、实践模拟及实践案例等手段加强对会计者的培养。

(五)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加强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当前,一些高校都设有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计划,但高校培养计划具有时间长、实践能力不足等缺失,这就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及社会力量,共同提升社会培训机构的培养能力,为社会多培养信息化会计人才。另外,无论是高校还是社会培训机构,都应将培养方向更倾向于信息化的培训,将计算机与会计直接挂钩,使会计人才更多的掌握计算机及会计核算软件的运用,为其以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提供更符合时代的工作技能。这也是对会计行业行之有效地推动,使其精准地服务于企业与社会。

结语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传统会计的不足,这里的“不足”仅仅是指其不能有效反映现代社会会计人才的培养,并不是对其历史地位的降低。会计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本文对会计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培养做了简要的分析,从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策略出发,提出建设性建议。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学习相关知识并予以补充。

参考文献

[1]钱惠琴.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人才的培养[J].贺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

[2]辛旭.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3.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6

乡村振兴是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高等学校农科教育和人才培养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1-2],农科人才培养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适应国家农村发展战略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增养大批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管理能力强的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探讨的重要问题[3-6]。

1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报告中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所在。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村民在产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彻底解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问题,确保当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安居乐业。2018年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乡村振兴问题,把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一系列振兴乡村的政策措施。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国家重要发展战略。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科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2.1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

乡村振兴关键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而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7-9]。只有大量勇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扎根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的乡村振兴。

2.2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不相适应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科高校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型人才求要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农科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学农不爱农,不愿去农村,不了解农业产业,不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不敢从事农业创业[10-11]。其结果造成一方面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技术,勇于创新,敢于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但是学校无法提供。另一方面,有许多学农的毕业生逗留在城市由于专业限制、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等原因,长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些甚至被迫改行。

2.3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国内高校农科高等教育是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农业人才的教育事业。国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局出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为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农科高校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农科人才培养必须脚踏实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实在在为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12-13]。

3适应乡村振兴的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3.1产教融合,建立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而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必须依靠科学技术[14-16]。因此,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先进科学技术,熟悉农业产业,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只有大量勇于创新创业的农业人才扎根农村,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济繁荣,才能真正实现持续的乡村振兴。国内高校农科高等教育是国家投入大量资源培养农业人才的教育事业。国家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发展大局出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农科高校是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摇栏,肩负为乡村振兴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重任[17-19]。因此,高校农科人才培养必须脚踏实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实在在为新时代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基础扎实,技术过硬,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2校企联合,创建农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

企业是农业产业的龙头。许多农业产业的发展靠企业来拉动,企业发展壮大带动农业产业的发展[20-22]。乡村振兴需要大批企业进住农村,进行农业产业开发,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繁荣。农业产业开发需要大量创新创业型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往往是有资金缺师资,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有难度,而高校则是有师资缺资金。开展创新创业型专业技术人才力不从心。校企联合,优势互补,创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企业根据农业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根据企业和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利用企业作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学生一方面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另一方面学习企业的管理经验,有利于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术过硬,经营管理能力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3.3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配合,建立适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设置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而且影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23]。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必须要改革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型的课程体系不,要建立适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特别是要增加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加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尤其是产开发和经营管理能培养,强化创新创业技能训练。增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勇于创新创业,而且善于创新创业[24]。

3.4知识能力结合,建立新型人才考核评价体系

乡村振兴,产业开发,需要的是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25]。这种创新创业人才的考核、评价,单用传统的试卷考试、教室考核的考核、评价方法明显不够科学,也不合理[26]。因此,必须改革人才考核、评价方法,建立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知识能力结合的新型考核、评价体系。

4讨论

4.1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是乡村振兴之本

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与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创业是创新的体现和延伸。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是指基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渠道创新等方面而进行的创业活动的农业人才。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发展滞后,其根本的原因是人才匮乏,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目前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受教育水平较低,一些有机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家子弟也想方设法离开农村到城市发展,导致农村人才匮乏,尤其是从事农业产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的人才匮乏更为明显。由于人才匮乏,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低,使农村经济发展处于缓慢、落后状态。因此,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首要。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是乡村振兴之本。只有大批勇于创新,敢于、善于创业的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在农村从事农业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和持续发展[20]。

4.2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农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而且涉及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既需要学校参与,也需要企业参与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要培养创业创新型农业人才,首先,农科高校必须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真正了解农村发展的人才需求,根据新时代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与创业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其次,创业创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农科高校必须打破传统封闭办学的框框,走出去,主动出击,与企业联合创建校企联动、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农业产业发展是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必须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支撑,只有农业产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而农业产业要发展必须依靠企业来带动,企业农业产发展的龙头。校企联动,产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的有效途径[21]。此外,基于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还需要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肩负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重任的农科高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主管部联系和沟通,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和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争取地方政府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支持。

4.3脚踏实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新时代农村发展特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业人才培养提出诸多新的要求[21-22],如区域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研发经营人才培养、现代农产品营销人才培养、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等。农科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新时代农业人才需求不相适应,脚踏实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针对新时代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人才需要,培养懂产业、有技术、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满足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的人才需要,才能真正发挥农科高校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4.4校企联动,产教融合是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校企联动,产教融合是培养创新创业型农业人才的有效途径。校企联动,学校可以利用企业的资源和设备,增强学生创新实践和创业的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教融合,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学生直接参与农业产业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活动,了解农业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农业产业研发和生产经营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农业产业研发和生产经营的能力[22],为毕业后从事农业产业开发和生产经营打下基础。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7

关键词: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人类社会之初,手工艺技术的起点是为了制作满足自身需要的器物。传统手工艺技术的原初性在于通过材料、工具、劳动,以及人的经验、技能、技法甚至审美等诸多要素共同作用形成。在人类不断用技术创造文明的过程中,技术的含义也从手工衍生到了双手以外各种科学技术的综合〔1〕。单纯传统手工艺技术的要素在文明进化的过程中发生嬗变,技术借助智能化使人的双手出现各种形式的延伸,智能技术将人类带入了21世纪,技术的社会学内涵呈现出“泛技术”的特质。基于此,我们对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深入开展了研究分析。

一、非遗传承中工匠精神的内涵

传统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口传心授的代代传承中形成了工匠精神。非遗的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工匠精神的薪火相传。我国古籍对工匠和传统制作技艺早有记载,工匠一直被认为是农耕社会中手艺超群的人,他们以一技之长满足在特定生活范围内人们的需求。为此,工匠们在手工技艺领域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工艺,对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这种工匠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是工匠精神。不同的时代,工匠精神的含义略有差异。在古代,工匠精神通常用以指称手工艺人对技艺本身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至善至美的价值追求和理念,是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到了现代,随着机器化生产与信息化时代来临,人们对于产品的要求日益丰富且多元,工匠精神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需要与时俱进地结合更多现代化元素,体现破旧立新、鼎故革新的创新精神〔2〕。透过工匠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将其基本内容概括为:对技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和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一)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匠气”

技艺是手工艺的一个基本属性,对技艺的孜孜以求和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工匠精神产生的“原点”〔3〕。当今非遗项目的手工艺技术基本上都具有“绝技”的特点,是数代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钻研,粗制滥造和简单模仿难以进行有效传承〔4〕。到了现代社会,精益求精更成为各个国家和行业发展的共同追求。德国的制造业举世闻名,产生了西门子、蒂森、拜尔等很多国际品牌,其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能够把产品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我国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也必须大力发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非遗传承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一些技艺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的非遗项目,如紫砂制作、歙砚制作等,由于其制作资源有限且换成其他载体无法发挥其技艺,更应强调精益求精,从而节约资源并有效延续其传承时间,更好地保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

职业是农耕时代传统手工艺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对职业不忘初心、始终如一的“匠心”,是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优秀成果,传统手工技艺之所以能够延续数代,所依靠的不仅是外在的“技艺”,更重要的是内在的“匠心”,即工匠们锲而不舍、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精神动力。再加上口传心授不只限于技艺本身,还包括行规信仰、天人合一理念等,被传授者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解、领会能力,还要内化生成一种职业信仰和职业文化,从而才能达到“道济合一”,创造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就像韦伯所主张的那样,职业不单单是谋生的工具,从根本上应属于信仰的范畴,所以,个人在世俗职业生活中应具有神圣感和使命感〔6〕。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的质量之魂在于匠心,要培养工匠文化,恪守职业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世界文明的国际品牌。

(三)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

工具是手功能的延伸,产品是人意志和情感的寄托,手工艺品是“心手合一”的产物,对产品不断探索、推陈出新的“匠魂”,是工匠精神的本质特征。作为产生于中国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并不是要简单、机械地挖掘、整理、记录和模仿,而是要在不忘初心中因势利导,主动对接现代需求,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推陈出新,在激烈的竞争中保存下来。随着大众生活品质和审美观念的提升,非遗传承的坚守固然重要,但绝不能走入博物馆保护的死胡同,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创新更为可贵。特别是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互联网经济的不断发展,非遗传承人更要不断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创新文化,从而使传统技艺真正焕发生机与活力。总之,非遗传承中的工匠精神是匠气、匠心和匠魂的凝聚,是自古以来工匠们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术不断改进、为制作不遗余力的精神追求〔7〕,是以德为先、德艺兼修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但工匠精神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从学徒到工匠再到工匠精神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钻研、磨炼和实践,工匠精神的培养无不镌刻着学徒制的时代烙印。

二、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的耦合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为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学徒制形态。学者赵志群认为,“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训练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的职业教育制度”〔8〕。相对于传统学徒制,它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双元制”,即校企双主体和师生双身份。在传统学徒制模式下,教学活动主要在师傅和徒弟二者之间展开,教学过程完全由师傅个人决定,这使得整个学艺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意性,知识的系统性也相对缺乏。现代学徒制中,教育的管理者有学校还有企业,双方共同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进行控制。其倡导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注重企业文化育人,弘扬劳模精神。二是“双证融通”。传统学徒制是一种典型的“放养”,只要不违反行业规则以及社会道德规范,师傅的教学水平和学徒的学习能力完全由时间来检验,学徒未来的发展以及技术传承具有不确定性。现代学徒制则推行“双证融通”,做到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对接,学生在毕业时可同时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而且可以考取更高层次的技术本科、研究生等。现代学徒制“双元制”和“双证融通”的两个特点,与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理念、价值取向一致,同时,体现了敬畏职业、执着工作以及对产品、服务追求完美的职业精神,也体现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技艺追求精湛的专业精神。相对于传统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自产生之日起就受到很多发达国家的推崇,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我国的现代学徒制起步较晚,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启动现代学徒制探索。2015年到2018年,教育部遴选了300多个单位和行业开展试点工作。在此背景下,非遗传承人工匠精神的现代学徒制培养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基于工匠精神的非遗传承人培养研究

研究发现,工匠精神非遗传承人培养方式应以职业教育和企业共同生成和实现,并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非遗技艺培养的现代职教模式。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从非遗传承人培养目标的选择、培养模式的确定、教学组织方式的实施、课程体系的建构到教师教学团队的组建等,都是校企双方的应然责任。

(一)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

从“高技艺”到“高素质+高技艺”,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再选择。传统手工艺人才的主要特质是具有巧夺天工、鬼斧神工的绝技绝艺,即“高技艺”;而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特质是既要有绝技绝活,又要有敬业、专注、创新的职业品质和完善的人格,即“高素质+高技艺”。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在企业指导下,要把地方非遗传统手工艺项目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制定以“高素质+高技艺”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学生毕业时既要有反映“高技艺”的学历证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还要有蕴含工匠精神的“高素质”证,将学生的技艺培养和人格完善共同作为培养目标。在现代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精神境界的提升,依据学生成长规律与道德需求,重组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以校园文化的群体性渗透特征使其成为培育大学生工匠精神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活动、文化专题讲座及参观标志性建筑等形式,来潜移默化地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和价值观渗透,从而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打造符合新时展需要的非遗传承人。

(二)人才培养模式: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

从“学校主体”到“校企双主体”,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为了实现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综合性培养目标,要立足于现代学徒制,将“双元双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9〕。其中,“双元制”教育模式源于德国,强调受教育者在职业院校中接受理论学习的同时,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技能的培养。即“一元”是学校,另“一元”是企业。这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让学生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真正成长为可用之才。“双元”可从三个维度上认知,即教学场所“学校和企业”,教育者“教师和师傅”,受教育者“学生和学徒”,充分体现了现代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成长规律。“双创”则是指创新和创业,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满足就业市场需求,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这种“双元双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避免了非遗传承中经常出现的重课堂、轻实践困境,能充分地将学生与教师、企业、匠人密切联系起来进行“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全面提升非遗传承人的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教学组织方式:从“大班”到“小班”

从学校“大班”制到学徒制“小班”化,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教学组织方式的再造。这种教学形式虽然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但由于办学规模小、速度慢、效率低等特点,导致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班级授课制虽可以解决成效问题,但因实际班级人数的不同而产生学习效果差异。其中,30或50人以上为大班,少于这些数目则为小班。从教学效果来看,小班制明显优于大班制,它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互动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激发出新的灵感。因此,要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更适合的是小班制。我们可基于现代学徒制开展小班的精英化教学,有效保证教师或师傅能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言传身授,从而让学生既学到“匠气”,也感受到“匠心”并碰撞出“匠魂”。

(四)课程教学体系:从“1+1”到“1+1+1”

从“1+1”到“1+1+1”,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课程教学体系的再建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传承不仅需要通过打破遮蔽、扬弃特质来回归“匠道”,而且需要将工匠精神嵌入课程以至传承〔10〕。长期以来,职业院校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是由公共课、专业课组成的“1+1”模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艺”非遗传承人才,学校应根据地域特色、传统工艺项目,将优秀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与创新内容纳入课程体系,构建基本素养模块、现代设计模块、传统技艺模块,围绕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强化核心技艺,鼓励交叉互选,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平台共享+岗位核心+岗位互选”的“1+1+1”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五)教师教学团队:从“双师”到“教学团队”

从“双师”到“教学团队”,是现代学徒制背景下校企组建“大师—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强联合。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相比,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学校与企业两个主体的教育资源。职业类院校以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模式,探索通过拜师学艺提升教师传承创新能力,由专业教师与行业大师结对,以“大师工作室”为载体,由行业大师担纲传授传统技艺,一对一地研习传统技术与工艺,打破理论和实践的隔阂,改变原来单纯强调教师具有“双师素质”或者下厂锻炼的方式。同时,鼓励专业教师与大师、工匠合作,组建有理论素养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师、工匠共同组成的教学团队,从而达到多方联动、强强联手、共同培养非遗现代传承人的目标。综上分析,“非遗”是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基因,非遗的传承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具有工匠精神的现代传承人的培养,“匠气”“匠心”和“匠魂”是现代非遗传承人的特质。为了能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类院校应坚持服务“传统手工艺复兴”的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以现代学徒制条件下的工学结合为模式,通过一系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传承人工匠精神培养体系,从而充分展示大国工匠的成长之路,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浩.本真与嬗变——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技术意义的再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01-107.

〔2〕高远,吕甜甜.新时代工匠精神与大学生专业素养培育融通机制探析〔J〕.江苏高教.2021,(4):98-101.

〔3〕刘自团,李齐,尤伟.“工匠精神”的要素谱系、生成逻辑与培育路径〔J〕.东南学术,2020,(4):80-87.

〔4〕张善柱.当前我国工匠精神缺失的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7):100-101.

〔5〕徐春辉.德国“工匠精神”的发展进程、基本特征与原因追溯〔J〕.职业技术教育,2017,(7):74-79.

〔6〕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40.

〔7〕王国,领吴戈.试论工匠精神在现代中国的构建〔J〕.中州学刊,2016,(10):85-88.

〔8〕赵志群.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与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09,(24):1.

〔9〕吴岳军.传统手工技艺“现代传承人”培养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9,(4):49-54.

〔10〕路宝利,杨菲,王亚男.重建与传承:中国“工匠精神”断代工程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124-134.

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篇8

关键词 后现代 教育理念 播音主持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49

Abstract Postmoder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post-modernism and cultural trends impact of postmodern education advocate innovation and diverse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s, in order to enrich, relevance of teaching content focus, emphasizing the diversity and variability of education, for radio host professional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meaning.

Key words postmoder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radio host; teaching reform

1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播音主持专业要求学生掌握播音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美学、语言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播音主持专业在我国发展迅速,目前全国有一百三十多所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著名院校如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并且专业就业率较好,已经成为未来就业领域的热点。

2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

“后现代主义”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随后传播至欧洲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并不断发展完善,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影响。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怀疑、否定是其思想特征,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冲击着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教育亦不例外,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对教育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看,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多样性和差异性,这对于丰富教育理论具有重要作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希望课程体系是开放的、多元的,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批判能力和鉴赏能力。

广播电视是一种广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传播媒介,对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广播电视人才的需求也愈发强烈。在这种形势下,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设立电子商务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已经超过130多所,这对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其中也涌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就业率不甚理想,充分认识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播音主持专业教育方法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 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 对专业培养目标存在错误认识

播音主持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教学理论研究还不太成熟。当前我国政府正在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稀缺成为重要阻碍。政府日益认识到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并制定了整体的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规划。高等院校作为培养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阵地,却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错误认识。在教学工作中存在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重理论轻实践,显然不能达到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人才实践能力不强一直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错误认识,导致并没有将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专门人才放在教学首位。

3.2 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开设播音主持专业的高等院校正在不断增多,播音主持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与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全国高等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实际情况看,普遍存在教学形式单单一的问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教学应该如何进行,许多高等院校也很迷茫。绝大部分的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都以教材为主,并且局限于课堂。甚至在有的高等院校,从学生入学直到毕业都没有去媒体企业实习过。虽然课堂教学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很重要,但单纯的课堂教学效果显然不强,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形式,进行多样化教学刻不容缓。

3.3 课程设置不科学

课程问题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课程问题主要是指以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目标,播音主持专业课程的安排,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如实践课程教学不足、忽视专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课程内容陈旧等。在课程体系中重视专业理论教学是对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的基本要求。但是播音主持专业要求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其课程体系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只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4 以后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具体策略

4.1 充分认识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培育人格、建构人生意义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教育应将如何实现人生的多方面价值和意义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熟练掌握播音主持基础知识并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是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应当具备的素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是一个广泛的综合性研究客体,更好地明确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我们了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特点。研究高等院校管理教学的学者们都对一项观点表示赞同,那就是高等院校教学是以培养人才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根本任务,学生应用能力的强弱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实质上也是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要求。培养符合国家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满足市场的需求是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识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提高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工作者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充分认识,加强播音主持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升高等院校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

4.2 积极创新教学形式

后现代主义是反对普遍性和同一性的教育,提倡多元性,其认为,个体的差异应得到充分重视,教育应当做到开放化、多元化,具有能动性。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是一项综合性教学活动,创新教学形式,实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多样化是提升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诚然,理论知识教学对播音主持专业至关重要,但过度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则会适得其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形式的创新是极具意义的一项变革。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并能不局限于一种或两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应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管理模式上要不断研究更新,保证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创新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形式是一项需要通过不断努力的艰巨任务。教学工作者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融会贯通,做到理论和实际的统一。如将多媒体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录音、录像教材来辅助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之能够熟练掌握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另外,要积极开设社会实践课程,将其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创新教学的一种基础教学方式进行推广,社会实践能力是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另外,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不能局限于校内,教学工作者应当以提升人才社会实践能力为目的,多开设户外社会实践学习活动,如帮助学生到媒体公司实践、对市内具有代表性的播音电台进行走访、采访重大会议等,让学生深入广播电视活动的一线,提高学生的认知,并让学生写下工作心得,作为作业上交老师,教师通过学生作业总结教学工作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3 完善课程设置

现代课程以元叙事为基础,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则不同,其不但重视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历史性,还要求重视学科间的横向联系。播音主持专业综合性强,课程设置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院校应积极采取措施,完善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在这方面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重视育人,育人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其要求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其次,打好基础。当前时代没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很难立足于社会,播音主持专业日新月异,加快了播音主持专业行业内职业流动,这无疑会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在课程设置上重视播音主持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打牢基础,提高学生个人能力,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第三,提高课程综合性。播音主持专业在设置专业课上要以市场需求为根据,同时又要做好与其他专业之间的渗透,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第四,保持课程先进性。当前社会发展迅速,播音主持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应紧跟时代潮流,及时汲取先进的技能和方法,并做好新课程开发。第五,强化实践。实践能力培养对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大播音主持专业课的实训课时,以播音主持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需要为根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践课程,如对重大会议进行新闻采访,编写新闻稿件、去电台实习等。第六,结构灵活。即要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市场需求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应切实做到以上六点,以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5 结语

改革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加强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播音专业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理论基础作为指引。后现代教育理念是一种成熟的教育理念,播音主持教学工作者应当积极从中汲取经验,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型复合型语言传播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卫中.后现代教育理念对播音主持教学改革的启示[J].电影评介,2008.15:80,82.

[2] 刘丽娟.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策略探究[J].新闻知识,2013.9:69,78.

[3] 温晓文.浅析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J].电子制作,2014.17:202.

上一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范文 下一篇:签电子合同的流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