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建筑范文

时间:2023-02-27 09:21:26

时代建筑

时代建筑范文第1篇

《时代建筑》杂志是一本以建筑为主题的综合性杂志,旨在探讨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设计理念和创新实践。由一群热爱建筑的专业人士创建,每期内容涵盖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建筑技术等多个方面。汇集了国内外的顶尖建筑师、设计师、学者和实践者的观点和经验,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建筑知识。

作为一本注重审美和学术性的杂志,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展示了世界各地最新的建筑项目和经典案例。无论是高层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还是住宅设计,杂志都关注并介绍了业界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除此之外,杂志还推出了一系列专题特刊,如可持续建筑、数字化设计、文化遗产保护等,以满足读者对不同领域建筑的需求。

杂志的特色之一是主张绿色、可持续的建筑设计理念,对环境友好型建筑、能源节约型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等内容给予了重点报道,以促进可持续建筑的普及和推广。此外,杂志还开设了专栏文章,介绍建筑师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致力于提高读者对建筑设计思维和创造力的认知和理解。杂志还关注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介绍了新兴的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建筑系统,探讨数字化、智能化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以及绿色建筑和减少碳排放的最新科技,旨在为建筑专业人士提供前沿领域的知识和信息,促进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交流。

《时代建筑》杂志作为一本致力于推广建筑设计、传播建筑文化的综合性平台,通过集结国内外优秀的建筑师和专家的智慧和经验,为读者提供一个展示当代建筑趋势、观察建筑设计思潮的窗口,并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建筑和创新设计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时代建筑范文第2篇

《时代建筑》(CN:31-1359/TU)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时代建筑》国内外公开发行,时代建筑以繁荣建筑创作、增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办刊宗旨,以“前瞻性、批判性、地域性”为办刊特征,以“中国的命题、世界的眼光”为其编辑视角。

时代建筑范文第3篇

据姚兵会长讲,他大半辈子都从事建筑行业。从建筑员工到基层建设行业行政主管,再到部级官员,从技术员到总工程师,再到专家、学者,对于建筑行业可谓倾尽了一生心血,对这个行业他有着说不完的话,表达不尽的想法,倾泄不止的感情。偶然当他读到国外著名畅销书作家、行业小说之王阿瑟・黑利的小说《大饭店》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建筑行业是一个有着数以千万的从业者的行业,但却没有任何一个作家来为这个行业写一部相关的小说,实在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和悲哀。于是年近古稀的他,拿起笔,开始了艰辛的小说创作。于是这才有了201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广厦万象》、201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叱咤龙城》和今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匠人天下》。

小说《匠人天下》讲述了高家村祖孙三代的传奇人生,惊心动魄的故事、跌宕起伏的命运蕴含着高家村人对传统手艺的呵护,颂扬了匠人精神。小说主人公高忠远作为“工匠之父”鲁班的传人、千万农民工的典范,他进城打工,饱受欺凌,顽强拼搏,开拓创业;高忠怀身怀绝技,九死一生,时而任性时而睿智;高忠志诚朴无私,敢于担当,鲜血染红了建筑工地……小说密布着高家村人的艰难险阻,折射出建筑工人的苦痛和善意、爱情和梦想。这是一部血泪书,更是一部创业史,无数的营造匠人在天地间辛勤劳作,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的“建筑脊梁”。

纵观姚兵会长的三部小说,并不是高谈阔论之作,每一部都细细描写了建筑行业基层的不易。可以看出,他虽然身居庙堂之高,却心思江湖之远,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关注,更是专注着这个行业的发展。丰富的建筑业从业经历,让他对于这个行业的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所写之事,无不直指行业痛点;而有着丰富经验、学识的他更是清楚的看到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小说中的主人公们无一不背负着祖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梦想向前奋斗着。

正如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郝际平在《匠人天下》会上所说的一样,《匠人天下》是一部血泪书,更是一部创业史,无数的营造匠人在天地间辛勤劳作,他们承载着中国梦,预示着中华民族在前往未来的征途上高歌猛进,当之无愧地成为时代的“建筑脊梁”。在我们呼唤工匠精神的今天,首发《匠人天下》恰逢其时。它反映出姚兵会长对我国建筑产业的热爱、关心和敏锐的洞察。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评价小说《匠人天下》时说,作者对新中国的建筑行业有深入实践和长期工作的宝贵经验,加以沉淀和思考,将其凝聚为文,为读者奉献了一部部具有强烈时代色彩和鲜明职业特点的长篇小说。《匠人天下》犹如打开传统手艺繁复历史的一扇明亮之窗,让我们得以窥见营造工匠们的精彩人生和曲折故事。匠人精神,可歌可颂!

《中国建设报》副总编叶昌元在评论中表示,我们的艺术作品,对于建筑行业从业者鲜有讴歌,并反思这种缺失是 建筑业,甚至整个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不注重宣传、展示自身,不注重培养代言人的缺憾!他对小说《匠人天下》高度赞扬,并称建筑业有此化名之《史记》、无韵之《离骚》,幸甚。

《建筑》杂志社记者部主任汪法频则评论说,他(姚兵)时刻关注着我国建筑业,关注着脚手架上那些精益求精、辛勤工作的纯朴善良的“匠人”们,并以强烈的激情和他们一起悲欢,一起思考,一道前进。他以无限的责任心和深沉、朴厚的情感,在《匠人天下》这部洋洋50万言的长篇巨著里,努力开掘其所积淀的文化记忆,通过一股股正能量的释放,让我们在感受推动不同个体在建筑这块相同的土地演绎从民工到产业工人啼血嬗变无限动力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阶层华美转身的浩荡印迹,看到了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的壮阔图景。并在文章《建筑民工啼血嬗变的力量呼唤》中以文化之力、行政之力、法律之力、道德之力、舆论之力为标题,对应小说人物特点,对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解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姚兵会长的文坛耕耘,弥补了建筑行业在文艺作品上的空白。希望在他的引领下,建筑行业可以涌现更多的作品,向大众展示更多建筑行业的风姿。

【文献标识码】D

时代建筑范文第4篇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体育建筑专委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理论创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首规委专家咨询组专家

《住区》杂志主编

《建筑学报》、《建筑师》、《新建筑》编委

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联

APEC建筑师中国监督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资深会员

获奖/荣誉:

2002 清华大学游泳跳水馆 (2001年第八届首都十佳建筑设计奖)

中国戏曲学院综合排演场(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铜质奖)

2003 天桥剧场翻建工程(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2003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二等奖)

2004 2008北京奥运会国家射击中心(获2003年首都十佳公建设计优秀奖第一名、2003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奖)

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多样的城市”(RIBA Diverse City Compition in Beijing China 2004)设计竞赛大奖。

2005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2004年首都建筑艺术创作优秀设计二等奖)

清华大学胜因院专家公寓(2005年教育部优秀建筑设计三等奖――住宅类)

2006清华大学信息技术学院(2005年度建设部部级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

中国美术馆改造装修工程(全国第十二届优秀工程设计项目金质奖)

中央美术学院迁建工程(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佳作奖)

2007 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200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乔波冰雪世界滑雪馆及配套会议中心(2007年第十三届北京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其实自己的脚印能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就是这么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一条线,就必须把一个个脚印连在一起,如果完全舍弃以往的痕迹,那么,谁会在意大地上那些零碎的步履?

只有连贯,而且是某种曲线连贯,才会留下一点美,反之,零碎的脚印,只能是对自己和沙漠的双重糟践。

――余秋雨

很多次听闻他的大名,很多次听闻他的作品,虽然时光不是非常的久远,仿然是在某个冬季,仿然是在某个雪花飞舞的日子,但他的名字早已深深地刻在记忆最深处。从清华学子到日本国立千叶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再回到清华出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校聘责任教授,一路走来,虽有几许艰难,虽有几许甘苦,但一步一步坚实而又真诚的步伐,为他敲开了一扇扇荣誉光环的大门。

左顾右盼,大漠荒荒,单个脚印踩出来的只是一条线,不管这条线多么自由弯曲,也只会是一条。要实实在在地完成这条线,必须把每个脚印连在一起,连贯,连贯,再连贯,顺延而下才会留住美,庄教授所走过的路很清晰地印证了这一点。

适逢湖南省土木建筑学术年会召开,在火热的长沙,火热的我们,怀揣着火一样的激情,与庄教授开始了对话之旅。

“无为”之思想,“大为”之创作

本刊记者:您的主要建筑思想是“无为”,但你的从业历程却是“大为”。请问您的“无为”是什么,在设计中如何体现?

庄惟敏:“无为”是老子说的话,虽是“无为”却蕴含“有为”,他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种体现,而我所说的“无为”是指我们在建筑创作中须保持的一种心态。

大家都很清楚现在的情况,建筑师特别是中国建筑师,市场很大,机会也越来越多,大家都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自己的建筑语言来表达更多的东西,特别是恰逢奥运会、世博会这种百年期盼的大事,当然更希望“有所为”喽。机遇来了,怎么把这个建筑做好,大家都在拼命用力,从这个角度讲,用力其实就是“有为”,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思维的模式和状态让大家恰恰只停留于关注思维的表象,停留于关注建筑的表达。

我所说的“无为”,事实上是希望有这样一种心态,这样一种创作的概念,它是一种关注于环境、关注于细节,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建筑环境中去研究,也就是希望大家持有一种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你才能很好地体察周边的环境、体察功能、体察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体察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刻意地去强调“我”在这个里面要做什么,“我”在这个里面要去表现什么。否则,你很难表达出建筑原本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

“无为”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我们这个团队不可能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建筑团队,有建筑师、结构师、机电师、设备师等,所以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种不要太自我的协同的方式来整体地进行建筑创作,这也是基于哲学层面的思考,概括地讲,就是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鹜远,切切实实地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是老子的话很深刻,我本人对他的理解也不是特别透彻,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去思考。

本刊记者:听说新建的12个奥运场馆,您领衔的创作团队就中了3个标,从国家大剧院的竞标到奥运射击馆和柔道跆拳道馆的中标,您有过什么样的历程?可以具体地谈谈吗?

庄惟敏:北京奥运的37个场馆中有12个是新建的,我们投了7个标,中了3个,结果不错,但实际上是艰苦的努力和一部分运气吧,3个标里,飞碟和射击馆是国家投资的,柔道跆拳道馆是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建完以后它就留在大学里了。射击馆一开始投标的时候,中标的有两家,一个是清华,一个是澳大利亚的,澳大利亚的那家公司之前曾做了悉尼奥运会的射击馆,实力非常强,不过最后中标的,还是我们清华,最主要的还是首先考虑到它的体育功能、它的流线,射击馆设计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需考虑的,那就是枪与弹。它专门设有枪弹库,因为枪弹是要分离的,所以这条流线非常重要。而且比赛场地又有很多不同的种类,有50m靶的,25m靶的,10m靶的,各种各样的都有,这么多东西在一个场地十分狭小的地段里如何设置,这一点需要非常深入地去了解场地情况。我们之所以获胜,主要取胜于功能上。

取得入围后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澳大利亚人入围?他们的优点是什么?因为我们面临着下一步的修改。射击运动其实是贵族运动,自古以来,它是融于自然、回归自然的运动,所以它的建筑造型更多的是体现与自然的融合,而不仅是庄重、威严、雄伟等,这一点澳大利亚建筑师比我们把握得准。这让我回想起我们参与的第一个投标,也就是国家体育场的投标,我们是三个入围方案之一,有媒体称我们那个方案叫天空体育场。我们当初是用最朴素的理念、适宜的技术搭建一个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这个理念我们认为是有道理的,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从国情出发,不该花很多钱去搞虚的东西。可是最后我们落败,问题在哪?我们反思,鸟巢的取胜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的一种愿景,或者说代表了一个百年奥运的愿景。它是国家的,象征着国家的概念。这一结果的效应,多少影响了当时其余奥运项目的评判和设计,所以在进行射击馆投标时,由于它是国家队的基地,是国家的射击馆,所以希望它也能表达国家这样一个象征。现在想来,当初的刻意,就变成了一种 “有为”的追求。在评委会和甲方最终确定方案时,因为我们的体育功能和工艺流线做得好,空间处理紧凑高效,所以最后选定了我们清华的方案。尽管我们入围,但立面造型仍要做较大的调整。修改后的立面和以前完全不同,吸收了国外建筑师的经验,以回归射击运动本原的理念来进行创作,用一张弓来作为母题,不断地重复,最后实现整体的构想。这个修改的过程虽然很艰辛然而却充满了乐趣。

柔道跆拳道馆是为北京科技大学建设的,它是奥运会四个新建高校场馆之一。1986年洛杉矶奥运会,给洛杉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但是许多国家的奥运建设并不赚钱,如蒙特利尔市申办奥运会,为此全市背了十年的债。奥运工程动辄几百个亿的投入,特别是在学校里,体育建筑空间巨大,如果一次性投入下去,建成后会不会变成业主的包袱,会不会变成国家的负担?作为建筑师的社会责任肯定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进行柔道跆拳道馆投标时,我们的理念首先是立足学校,将学校的使用放在首位,满足奥运场馆放在第二。这是不同于其他奥运场馆设计的一个独特的理念。非常凑巧,四个建在大学里的奥运场馆,建筑师们都不约而同地设计了天窗,都希望赛后在不开灯的情况下,用自然采光来解决学校的上课、集训。在柔道跆拳道馆中我们特别采用一项新产品――光导管,总共用了144根光导管采光筒,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用光导管最多的单体建筑。

意识不可泛化,建筑需要贴切

本刊记者:您提过,建筑创作中的泛意识形态论思潮是我国目前建筑创作中的一个误区,它极大地阻碍了建筑创作的发展,提出建筑创作应研究建筑的本原。请问何为泛意识形态论?它对建筑创作有些什么样的阻碍?

庄惟敏:“泛意识形态”是我提出来的词。为什么我会有这种言论呢?主要是源于中国近几年或者说近十几年房地产迅速地发展,城市建设加速,城市化进程加速,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建筑师感觉到自己的机会非常多,随着国外建筑师的涌入,大家脑子容易热。我们有些甲方总希望给建筑赋予更多的要求,冠以太多的象征,比如说一定要建成标志性建筑,五十年不落后,而且还要代表什么理念,代表企业,代表城市,代表民族等等。其实建筑是代表不了的,建筑没办法承载这么多的东西,这么多的涵义。有些人还强调建筑要代表一定的意义,很多是带有政治方面的色彩,这实际上就是把建筑万能化了,把建筑创作泛意识形态化了。建筑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物质实体,它第一位的就是要满足功能,要和谐于环境,还带给人们一种想象。成功的建筑,人们的想象都是不一样的,有的想象它是代表自然的东西,有的想象是代表心中的理想和表达,当然也有的想象是代表国家的象征,但这种东西一定不可以泛滥,如果泛滥,就像我们中国的足球一样,所有的人都希望你代表国家代表民族,球踢砸了,就说你破灭了中国民族的希望,无形之间增加了运动员的心理负担,这就不是快乐足球,也失去了体育最根本的精神,足球的真正内涵在这里被异化了,所以说建筑万能是万万不能的,这会阻碍我们的创作。

我们横向地观察国外的建筑师,比如比较有争议的作品,如雷姆・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德梅隆和赫尔佐格设计的鸟巢,安德鲁设计的国家大剧院,你如果听他们讲设计理念,他们会有自己的解释方法,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没有把自己的设计拔得很高,说它们代表国家,或代表民族,恰恰是我们自己把它给泛意识形态化了。比如说,这个建筑像条龙,那么就代表中国腾飞了,这样就完全把建筑万能化了,说他代表政治,代表观念,代表诉求,代表我们的一种愿景,我觉得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建筑创作状态,所以说泛意识形态阻碍了我们的建筑创作。很多建筑师在创作过程就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建筑要代表一种精神,说龙就是一种精神,而建筑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其实是把建筑和意识形态搅和到一起去了,我们强调建筑本原其实就是维特鲁威在他的《建筑十书》里谈到的“坚固、实用、美观”,这也是我们建筑创作中一个最主要的宗旨,我们国家现在的建筑创作方针也是“实用、经济、美观”,前段时间也一直在探讨。建筑最本质的特征,首先它是一个产品,它具备基本的使用功能,能被人们使用,不是说建成一个东西,只是摆在那让人看的,它会成为社会的一个表象,会代表一些理念,会代表一些精神,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理念或者说精神的东西过多地泛化,那么就会抹杀建筑最本原的东西。

本刊记者:亚历山大关于建筑学有两个课题:一是研究已经存在了的正确的标准;另一个是研究对立、冲突、悬而未决的问题。前者可以通过继承来完成,而后者只能通过创造性的建筑理论和概念来解决。您怎样理解的,在实践中怎么做的?

庄惟敏:亚历山大是建筑理论家,他说的这段话非常概括,概括了建筑师责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营造空间,要搭建建筑、制造空间,他在制造空间过程中肯定要用到一些规范、原则,这些东西实际上是我们前人积累下来的,我们说它是经验,这些经验要继承,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建筑规范,有些不再要你去研究了,比如疏散距离多长、窗户要多大,门要多高,我说这些是可以继承的;亚历山大也说,很多东西是积累,建筑从人类到现在是最古老的学科之一,但最近十几年、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非常大的飞越,技能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部分。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建筑,研究西方建筑史、东方建筑史、中国建筑史,这就是一个继承的问题。但建筑师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创新,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社会的表达,我们也要创造一种文化,创造一种建筑文化,它代表一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概念,所以说创造一种新的空间的营造,新的理念,新的流派,新的理论是建筑师另外的一部分责任。当现代建筑摆脱了中世纪建筑的禁锢之后,提出了新的现代主义的观点,而后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相继涌现出来。每一个新的流派出现都有新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带来了意识形态或者使用功能的突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建筑永远是有生命力的。尽管它是一门很古老的学问,但创新是建筑师的责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两者绝对不能分开,如果我们只注重建筑物本身而忽视建筑文化,没有真正把建筑作为一个文化来发展,从这个角度讲,建筑师最多只是个匠人――工匠,我认为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满足功能之后一定要有升华,升华到一种文化,升华到一种理念的表达。

本刊记者:可否谈谈您的建筑创作理念?

庄惟敏:建筑其实是一个社会中的建筑,它不是单纯的一个艺术品,所以说它不能离开环境,不能离开这样一个场所。我一直在想我的创作到底源于什么?实际上我的创作追本溯源还是源于建筑本身的场所,我希望它能和场所贴切。如果说要概括一下的话,我创作的本原就是做一个贴切的建筑。它的内涵很丰富,它首先要满足功能,这是功能上的贴切;其次是表达环境的存在,不要破坏环境,同时又能够为这个环境增添一点什么,这是场所的贴切;当然还要有一种精神上的升华和追求。可以说这些东西至少是我现阶段做建筑的一些想法。当然,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有些东西会发生变化。历来很多的建筑师都没有把自己固定在一个模式上,比如说菲利普・约翰逊,一直到老还在追求风格的改变。我只能说在现在,我只能够认识到这个层面,我是这样去追求的。

建筑亟待策划,创作凸显责任

本刊记者:作为中国建筑界中青年一代的杰出代表,您不仅拥有雄厚的理论功底,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独到

的见解,您在国内提出的“建筑策划(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概念”,填补了我国因对建筑设计依据研究缺乏而导致的从规划到设计之间的“断层”,您觉得建筑策划在我们今天建筑创作中起着什么作用?

庄惟敏:策划这个词,事实上源于国外,我国20世纪90年代提出建筑策划这个概念。在此之前,我们很多建筑师前辈也有过这种理念,只是没有把这个词汇明确地定下来。所谓建筑策划,就是研究建筑设计的依据,如何进行设计前期研究。比如说盖一个图书馆,到底怎么盖,图书馆有什么功能需求,它和场所如何契合,有哪些特殊的地方,也就是说怎么来建这个房子,不是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图,一个简单的标准设计书可以涵盖的。这一点在国外,是非常非常流行的,或者说建筑策划在国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二战以后,美国、欧洲、日本城市新建的速度非常快,怎么用政府最少的钱来取得最高的收益呢,避免盖一个新的旧建筑呢。但事实上我们国内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发展商或政府要员说,建一个文化中心,要求里面有这个有那个,还得配备多少个剧场,都是他们在那里定夺,建筑师按他们的要求设计之后,发现错了,存在很大的问题,问题出在哪,环境没有协调好,没有符合城市的使用特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里面的空间功能组成不完善,缺少一些特殊的功能,建成以后,运营时要花很多钱,变成财政的一个窟窿,等等……。这些都是仓促上马、随意确定设计任务书而导致的,所以在国外很早就有一个提法,叫做问题搜寻法,即problem seeking,这个问题搜寻法是美国建筑理论家及建筑师威廉・佩纳提出来的,这其实就是建筑策划的蓝本,之后有很多人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建筑师做建筑策划,来解决业主、发展商和甲方怎么样做设计的问题,而不是由业主随意编制一个设计要求和设计任务书从而导致了以后的浪费,导致以后的设计失败,实际上最直接地就是给业主编制一个科学、合理、逻辑的设计任务书。这就需要有一系列、一整套的方法,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国家起步较晚,而且在我们国家现行职业教育里还没有完全涵盖这一块。好在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开始关注这个问题。我们清华已经开了好几年建筑策划课了,近几年我们的注册建筑师考试里面也加入了这方面的考题。

本刊记者:“建筑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请问如何理解?

庄惟敏:建筑师的建筑作品是建筑创作态度的表达,是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表达。我对建筑是职业的看法,我一直认为建筑师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这包括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比如说抗震的问题、消防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作为一个作品呈现在社会上、呈现在环境里,它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建筑师最大的困惑与艺术家不同,艺术家画画或是做雕塑,喜欢它就展示出来,不喜欢的话就把它毁掉,但建筑不是这个概念,建筑师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作品,因而要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说,建筑作品出了事是要受到社会追究的,所以说它的高风险就在于用投资者的钱到底做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它对社会怎么样,对业主怎么样,两方面的目标都要权衡地予以实现。我一直强调建筑师是一个“社会人”,他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家,除了说他建造的房子永远都会放在那,影响到城市景观、环境之外,它更多地会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使用功能。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房子不好用,大家每天都在抱怨,那就说明这个建筑很失败;如果说好用,但它花了很多钱,那么也不能说是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怎么做一个贴切的建筑,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说的“无为”可能在这里面也会有所体现,而不是用英文所说的over design,那叫“用力过猛”。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东方的哲学更多地是把握一个分寸的问题,建筑师拿到一个项目以后,要确确实实地体会到你自己既代表业主,同时也代表社会,你要知道老百姓要什么,并不是你做完这个建筑,就是一个作品呈现在那,别的什么也不管。我想这个情况不是一个建筑师的态度。对建筑的态度也应该这样,思想方法和表达上你应该是放松的,而不应该把自己某些特别的东西强加在这个作品上。

本刊记者:这次汶川地震您是不是深有感受?您觉得身为建筑师如何从建筑的角度参与灾后重建?

庄惟敏:灾后重建的事情,我们也在做,我们在帮着教育部编制中小学灾后重建的一个设计任务书,我们过段时间还要去。关于灾后重建,回过头来反思的话,事情并不简单。这里面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思考。

宏观层面,我们现在对地震的预测能力是有限的。国外尽管有很明确的规定,如地震的断裂带如何区划,保护距离是多少,如何退线等等,但都是基于地震来了之后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地震带来的破坏,而地震的准确预测仍是人类的重大难题。

中观层面,我们建筑行业里确定的规范。如我们现在确定的裂度设防,还有我们确定的甲、乙、丙等建筑的等级。用这些规范来制约,实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可用”。原本规范中,对于变电站、水处理厂等生命线建筑,很明显要比通常的民用建筑等级提高,但对中小学的抗震标准却没有刻意地提高和强调。那么在中小学的设计中,我们要不要提高,如何强调,这是有关行业的,即中观层面的思考。

微观层面,就是建筑师、设计师在中小学设计中有没有站在使用者和建设者的角度去设计的问题。如果他只是把这个设计作为自己的一个作品,作为自己情感的渲泄,这实际上是关乎社会责任的问题。

严格意义上讲,建筑师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考虑,但至少应从自身做起,也就是说用最少的钱、最经济的手段在限定投资标准下按照国家的规范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作品,这是有前提的。但我们现在的很多教育体制是进行精英式的培养,过分注重“形”的营造,忽略建筑最本原的东西,甚至有些为了达到自我的造型追求,而不顾造价,突破规范,过分强调设计作品的个性,有时给人的感觉是在玩弄这个建筑,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当代建筑师需要反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有人说:想要探索大自然的人一定要用他的脚去踩它的书。人们从文字中学会写作,但一定要走遍大江南北才能读懂大自然。一方土地就是一页书,这就是‘大自然的抄本’,我们每一页都要翻阅。

采访完庄惟敏教授,我突然意识到,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建筑抄本”,他丰富的阅历,执着的追求,勤勉地工作,每一个项目都是他与自我开战的武器,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是一部荟集人生酸辣苦甜的倾情之作,我很想用自己的笔记录他的每一个思想,我很想仔细地翻阅他创作历程的每一页,我很想做一个完完全全、彻头彻底的忠实记录者,但无奈时间有限,无奈才情有限,无奈篇幅有限,于是只能呈现庄教授独具特色及闪光魅力的片断,以期与您共享。

时代建筑范文第5篇

“省”为本 以“智”取胜

据锐捷网络智能建筑行业部技术总监武亦农介绍,锐捷智简解决方案有以下特点:

第一,通过设置前置服务器机制与设备网MAC认证方式,提供了一种设备网与办公网混合承载或独立成网的安全可靠的解决方案。第二,解决了智能建筑中大功率(≤60W)设备的IP原厂供电问题,节省工料,缩短工期,方便维护。第三,方案在网络拓扑、传输结构、多种无线AP的智能放装和智能分配等方面具有灵活性和可靠性,能够适应建筑内、外形态环境。第四,结合网络运行管理需求,建立了基于IP的网络设备、服务器、软件、机房环境、机电与动力设备等综合业务管理平台,方便智能化物业管理。第五.采取双核心+VSU虚拟化技术、动态流量整形与流控技术,提高了多路高清视频在突发高流量时图像传输和清晰流畅播放的能力。

中国建筑协会智能化分会对锐解网络智能建筑智简解决方案这样评价:该方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方案简化了智能建筑网络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省材、省能、省工,响应了绿色建筑的时代要求。该方案针对智能建筑需求特点,技术领先,整体架构合理,提供了一种信息技术在智能建筑领域的先进解决方案,是创新发展的典型。目前,合肥南站,安徽政务中心,太极集团新园区等均有使用。

北大青鸟技术总监李纲在谈到该方案时指出,该产品方案很接地气,解决了实际工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前没有好办法,只能忍受!但近期有几个项目要落,锐捷的HPoE和IPDM正好可以用上。讯飞工程部技术总监赵磊则说,HPoE使用了三个月,IPDM一月有余,非常满意。合肥南站使用HPoE五个月,产品实施便捷,节省费用,运行稳定。

节省投入与保障质量并行

据了解,锐捷智办公和视频监控解决方案通过微交换SOP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融合,大幅减少水平布线线缆和交换接入端口的数量,解决了工位密集型的办公环境的物理线缆的实际施工难题,降低弱电间、楼道吊顶、地面暗敷的物理空间需求,节省综合布线和网络系统的成本。 “针对视频监控的网络设计在业内标准不一,存在带宽冗余系数取值偏高成本偏高和带宽冗余不足视频质量偏低的两极化现象,锐捷针对监控视频流的特点,建立端到端隧道实现均流传输,屏蔽无效的横向数据流,提高可用带宽利用率,实现了1:1的网络带宽和监控视频码流的比值,节省网络投入的同时,保障视频传输质量,有效的避免了视频卡顿、花屏、延时等情况。”锐捷网络表示。

此外,锐捷物联网感知系统方案核心是通过SDN与物联网网关联动控制,实现IP融合,精细化管理IOT数据流。方案针对建筑物联网的数据在机器间传递,在机器和人之间传递,在人和人之间传递的不同场景,打造一张异构的融合网络,为人们提供更绿色、更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时代建筑范文第6篇

数码时代的建筑学诞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常见的有信息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数码建筑(Digitalarchitecture);虚拟建筑(Virtualarchitecture);超建筑(Transarchitecture):信息建筑是未来建筑的总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而数码建筑的概念基本包括在信息建筑的概念之中,较集中的关注信息数码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加贴近当前建筑学本身。虚拟建筑则是信息建筑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超建筑则摆脱了传统建筑学束缚,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将为信息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数码时代的建筑理念与实践建筑师们掌握了数码工具,而且每一天这种工具便更趋完善,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NuRBS技术、动画物体物理属性设定技术以及三维输入输出设备的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在修建哥特教堂的时候总是希冀建成世间最设高耸华丽的塔楼,在二十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时,宏伟壮丽的摩天大厦被用来炫耀经济实力,在数码时代,打破传统概念的新建筑形态成为了表达时代精神的最佳道具。

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设计的雕塑“鱼”,第一次在真实设计和建造中运用了IBM开发的CATIA,创造出不寻常的建筑形象,多维复杂的曲面和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空间构件颠覆了观众对建筑空间形象的传统认知。CATIA把自由带给了建筑师,这可以说是数码时代建筑创作的开端。

在雕塑“鱼”之后,盖里利用CATIA的强大能力,创造出许多其它出人意料的建筑形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布拉格荷兰国家大厦等,极大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营造和审美观念。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是引发了对建筑美学认识的争论,但对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莫斯在美国加州库尔文设计的“伞”(Umbrella)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在旧仓库的改造工程中,莫斯维护了场所的原有形态以及老建筑的基本结构,同时又插入了“畸形体”一一伞,来重塑场所性格,异形的三维扭曲的巨大玻璃瑰丽多姿,覆盖了一个安置在建筑转角处的室外表演场所的上方,标志了建筑的入口斜坡,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这是建筑师和玻璃制作公司以及结构工程师的成功合作。

这些早就成为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建筑形态探究的建筑师在遭遇到新的创作可能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利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加以变异,改变建筑的围合界面,从而达到改变建筑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利用计算机达到解放建筑形式的目的。

荷兰的联合设计工作室(UNStudio)是集合了建筑学、城市学、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专家的联合工作室,实行包容建筑学所有方面的整合性设计程序。他们的设计始终与电脑技术紧密相关,追求将形式推向数学的极限以创造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墨比乌斯住宅是体现数码时代建筑特征的实例。在这个设计中,“墨比乌斯环”作为设计的构思图式推动了设计要领的深化和建筑空间的形成。墨比乌斯住宅水平延展开来的体量低悬在台地上,螺旋交缠的运动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不足以在追赶新技术上做出决定性的成就,只有联合各种专业人员,才可能在新建筑的探索上取得成功,这是联合设计工作室给我们的启示。

FOA提出了整体建筑(MOnolithiCArchitecture)以及地景(Landscape)建筑的概念,从自然地貌中寻求建筑空间新形态。近来FOA引人注目。刚建成的横滨国际客运码(YOkOhamaIntemationalFerryTemina1),从计算机的虚拟构成真实的结构和材料的组成,方案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制约中力求取得平衡。方案最后保留了计算机创造的连续表皮造就空间概念,随着建筑的扭动,地面、墙面、顶面自然地转换,空间效果也类似墨比乌斯环。整个建筑就如同是被建筑材料包携起来的地貌景观一样,人们在“山谷、丘陵、缓坡、洞穴”之中体验连续界面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建筑空间体验。格雷戈?林恩(GregLynn)是哥伦比亚大学展开数字化建筑研究之后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宣称他对数字建筑的兴趣主要存在于数字化的模拟状态,着重研究在数字化状态下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动态之形(AnimateForm)的概念,把传统上关注静态的建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动态的领域。林恩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设计便不缺乏建造的可能性,现在像大批量利用现有设备制造标准构件一样,大批量制造不规则构件定制技术的可能性已经具备,相信他对真实建筑项目的实现一样雄心勃勃,事实上从最近林恩的建筑实践来看他可正在从他的纯理论走向实践。

渡边诚(MakotoSeiWatanabe)在数码建筑上的研究和通常依造型软件来塑造复杂混沌的形体的做法也不同,他更倾向于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特定的电脑程序,给予有特定意义的参数,从而生成某种合乎逻辑的形态,就好像生物进化,在外界和内在条件冲突、磨合中得到合乎道理的完善存在。早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诱导城市”(TheInductionCitY)中,渡边诚便设想城市和建筑形态的产生应当由环境中存在的确定的要素来决定,于是“诱导”的概念就产生了,使用特定的电脑程序,对环境要素加以回应,然后符合环境和个体本身需要的形态就出现了。就好像是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和环境的合作,生物的形态是自生的繁衍需要和环境的选择的结果一样。

大江户地铁线饭田地铁站(Iidabashisubwaystation)就是这样解说道:“这件作品的形象,地下的部分象是植物的根,植物是将根伸到有柔软的土的地下,和有水分的地方,而让“叶子”之间尽量不重叠,这样可以享受太阳光的洗礼,在水和光处于最好的条件的情况下寻找最理想的形。如果条件能够满足,自己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设计想法。”在这个设计中,他便运用了自行开发的软件,给予环境参数,诱导建筑形式的产生,整个过程自动发生,地下运动的是象浪一样发光的网,通到地上之后形成翼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先制作电脑图像或是模型,得到预期的形态,而是使用电脑程序,设定形态产生的模式,通过程序自动地在解决形态问题同时形成空间。

对于这些建筑师来说,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建筑空问的新的认知,带来了建筑创作的新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新的时代面临的新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新的美学思考和技术极限,这些是他们努力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数码技术帮助他们理解,协同他们给出答案,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由于新的数码时代建筑学思考的深入,数码建筑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化,数码时代的更有冲力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师加入到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的研究中,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创作可实现的真实的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建筑的建筑师,也可以选择成为在网络世界中和游戏世界中创作和建造的虚拟建筑师,传统的“建筑师”的定义正在被改变。

他们所接触的建筑教育和对空间的认知和前辈们已然不同。出生在数码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数码技术广泛应用的生活中,使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玩网络游戏,他们对生活、交往、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无所顾忌的探索,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

在具体现实性的数码时代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码时代的建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越来越轻盈、透明、开放,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码时代特征的建筑将不断的挑战我们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存在于网路中的虚拟建筑拓展了建筑师所服务的范围。数字空问中的建构以多维的可感知的空间形象增强了网络世界的真实感和亲切感,虚拟建筑功能实现利用视频和交互的设备把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和虚拟世界联系在一起,这是Cyberspace发展的方向,也将是未来建筑师的从业方向之一。

时代建筑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时代金融建筑苏州工业园财富地标

Abstract: the financial is important elemen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financial architecture form th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of the mainstream of the building, is the landmark of wealth. In order to get the building function, structur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the best design plan, realize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he better satisfied owner and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financial times in the building structure scheme to constantly comparison and selection, and finally form the financial times building, the design of the financial times aims to show that building is suzhou industry garden park landmark of wealth.

Keywords: age financial architectur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landmark wealth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苏州银行总部大楼工程项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钟园路北、万盛街东的金融中心地带,总建筑面积69588.32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8618.52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969.80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4430.46平方米;主楼建筑23层,地下2层,地上裙房4层,建筑高度99.900米,一类高层建筑。总装饰设计为1-23层,面积为48273.52平方米。装饰工程造价1.2亿元人民币。本项目从初步设计方案到施工图设计完毕历时一年多时间。

到过苏州工业园区的人们都知道,园区的每个建筑不仅具有自身的特色,同时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每座建筑都能与自然环保理念相结合,很好的诠释低碳概念。不管是科文中心、园区管委会、圆融时代广场等,还是展现在市民面前的苏州银行总部大楼,都很好的将现代建筑与自然环保相结合、相统一。高效智能的超前配置使现代办公空间具有引领意义。这样的设计理念指导着我们,使这座建筑赋予更多的魅力和意义。

延续建筑设计师的设计理念,组建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且有高执行能力的室内设计团队,在审视建筑学的视野下,来完成室内设计专业相关的所有方面的工作,从而追求和达到内外一致的美感品质,为苏州银行金融事业的开拓以及塑造硬件环境形象这一目标奉献心智。

对于大楼初期方案设计,整个团队采用头脑风暴法,从而大大激发团队成员创新思维,人人动脑,相互讨论,形成设计热潮。特别是一些重点部位,更是发挥协同作战的团队精神,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效果。

高层建筑的门厅,是给人视觉震撼的场所,是整个大楼建筑灵魂的所在。要使苏州银行总部大楼在金融行业林立的CBD中脱颖而出,除了要反映时代特征以为,对企业本身所特有的元素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设计要素。大理石机雕冰裂纹样衬托在用紫铜打造的苏式经典园林海棠花窗造型后面,前后错落,相互呼应,将苏式园林的神韵得以完美构建。海棠花窗寓意着富贵满堂,用金属材料打造的海棠花造型尺度比例恰当,圆润不失优雅,其中间放置的苏州银行标志点睛之余亮化和突出了建筑主题。

本案脱离以往陈旧传统的设计理念,展示一个即充满现代设计语言又不失地域文化的办公场所。现代、大方、优雅、富有时代精神是设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这样的思考使方案传达出苏州银行稳健、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时代建筑范文第8篇

中国本土建筑具有难以替代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建筑设计在全球化文化浪潮中岿然不动的魅力。美国建筑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全球化时代,中国城市在适应全球化的同时又需要保持“本地性”,建筑如何去体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个问题,把本土特色转化为一种全球趋势。

今时今日,中国的城市结构和城市轮廓在变化着,最为普遍的商业性建筑都具有一种不同于前一个经典“建筑时代”的特征。各式各样的新颖建筑拼贴在长安街上,与原有的建筑交错混杂,构成了一种新的形态。城市犹如一个生命体,它随着时间的变化,定会经历许多犹如由生长、繁盛到衰老的变化。在城市的生长中,建筑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既凝聚着文化又彰显着文化,既归结了文化又推动了文化。如果说建筑是城市的组成细胞,那么建筑设计就是这个城市的灵魂。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会穿越意识、穿越文脉和文化的层叠,直接抵达知觉。一座城市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特色就是通过一个个建筑设计体现的,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因拥有标志性的特色建筑作为城市名片而闻名世界,公众通过了解建筑的意义价值来感知文化。

世界在变,城市的功能在变化,人们需求的建筑也随之改变。动则生存,但生存的前提是运动的肌理和结构,这就是历史、文化和精神。一个没有肌理和结构的运动只能像浮萍,也就无所谓生存。建筑的文化策略就在于强化这种肌理和结构。拥有现场性及与特定地域和时段有关的针对性,建筑与城市环境及所代表的事物产生互为依存的关系,走出它的静态情状走向变动的城市,走向它的公共空间和日常生活。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建筑文化形式就是通过建筑以最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当然,建筑不是在自身范畴内的自言自语,而是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要用城市的观点看建筑,尊重城市和地段已形成的整体的布局以及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体形、体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乃至材料色彩等方面下工夫,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城市的发展也要通过许多不同的技术手段来达到防灾、生活质量改善、产业竞争、小区生活维系、都市景观提升等有利于城市继续发展的结果。

建筑是城市的细胞、文化的语言,能传递给人最直观的文化感受。同时,建筑又是文化的容器和内涵,包罗生活方式的种种元素。建筑可以说是文化的晴雨表,身上刻着时代的痕迹,光阴荏苒中展现着文化的阴晴圆缺。当下,中国既需要能创造城市未来的建筑,也要有和城市的历史、文脉契合贯通的建筑,用时间能验证它们的价值。

时代建筑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数字;设计;建筑;技术;表达;形式;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era,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age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real lif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digital age.

Keywords figures; desig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expression; form;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当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一场“数字革命”正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社会和家庭的面貌。建筑学因此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没有人能够确切说出这样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会给建筑学带来怎样的后果。正是站在这样的特定历史时期,建筑形式作为建筑学中的敏感与关键问题在时代交替之时显得尤为尖锐。

1、数字时代的技术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深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以及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人类科技革命的“第三次浪潮"。这次新科技革命主要集中在:微体工程的巨大变革,即电子学与信息;网络技术与计算机运算技术;生命技术;新能源技术;材料科学;卫星航天技术等各个方面。全面的影响着整个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高科技成了主导世界经济走向,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的了解我们的世界,从遗传基因到宏观宇宙,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无所不包。世界也因网络而正在变小,国家的界线也正在消解。

在数字时代,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资本而是信息和知识。科学技术和知识在数字社会中享有特权地位,新技术已改变了日常生活的方式,并以强大的力量重建劳动、休闲、教育、通信、政治和人的身份。 “新的数字技术已经取代了许多种工作,并创造了新的工作,提供了信息享用、与他人联系的新方式,并给以电脑为媒介的公众领域带来了欢乐。新的媒体技术把前所未有的音像之流带进人们的家庭和全新的娱乐界,知识、性、政治重新确立了时空观念,消除了实在与人造物之间的僵硬区别,同时产生了新的经验模式和主体性。

2、数字设计表达手段

1)虚拟现实的系统组成

虚拟现实系统主要由下列几部分组成: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二维视觉图像生成和立体显示系统、立体音响生成和扬声系统、力反馈触觉系统、人体姿态、头、手位置测量跟踪系统。高性能计算机产生二维图形,经信号转换到头盔双目显示器,以产生视觉图像。同时声音发生器配合视觉图像产生相应的音响,扬声器与头盔合在一起,因此戴上头盔既看到二维实时交互图像,又听到声音。数据手套是典型的输入设备,每个手指和手心都有光纤传感器,手与视景中物体发生交互作用人与电脑的互动界面置和方向跟踪器可以辨别手的动作以及头蕴移动方向。计算机可配合这些移动实时变换图形和声音,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虚拟现实在建筑方面的应用

虚拟建筑是基于建筑物或规划图的蓝图,用计算机进行二维结构建模,称之为虚拟模型,用户可以指定要看虚拟模型中任何地方,计算机就很快地显示出在这个视点所看到的立体景象。用户可以通过键盘 .鼠标选择从某个观察点出发,视点可以是地面上任何路径,也可以从空中定义飞行路线,规定了巡视路线和速度后,虚拟模型就可以按此速度和方向连续产生一系列图像,可以放大、缩小、平移二维图像,也可加入模拟声介绍此建筑特点,可以改变建筑物的光照;用户可身临其境的对此进行“实地考察”,对不合适的部分进行修改。

如果用户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有触觉的数据手套,从建筑物项层或底层开始参观.当你走到每一间房间门口时。室内布置就展现在你的面前,你可以看到家具和设备,可以摸摸家具和墙壁,可以改变墙壁的颜色,可以搬动家具位置,也可调节门窗的位置,当你走到窗口时,还可以看到窗外景色。虚拟现实系统主要应用方向包括:城市规划仿真系统、大型工程漫游系统、名胜古迹虚拟旅游系统、虚拟现实房产推销系统、虚拟现实模拟培训系统、交互式娱乐仿真系统。并可将以上应用项目移植到互联网上,实现在网上浏览漫游。虚拟空间还具有以下四点优势:

1.使用对象的拓展

实体建筑由于在地面上,受到可及性、使用时间、空间容量的限制,只能服务特定时空的少数人,虚拟空间的可及、分时和共享等特性,提供了随时随地、身临其境的体验。既扩大了服务范围,对象可能超越社团、国籍、疆界甚至时代和游戏结合起来的虚拟空间产业面对数目众多的使用者,优秀的空间设计作品将发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2.空间行为的记录

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仍无突破性的进展,其困难在于采用原始的直接观察、访谈记录的方法,不易迅速收集完整、有效的空间行为资料,尤其样本数量有限,难以归纳出具代表性目_令人信服的结论。虚拟空间的数位特性,使研究者可以在工作环境里预设统计程序(如网站中登陆使用人数的码表)。自动记载使用频率,行动轨迹等资料,轻易地累积大量的空间行为记录。

3.活动模式的分析

3、数字时代的建筑发展趋势

通过虚拟空间资料库中完整的行为记录,研究者能分析使用者的活动模式作为设计修正的参考。尤其虚拟空间环境的再生特性,随时可以重现特定时段的使用情境,提供追踪观察的大好机会,使开发者充分掌握消费市场的活动。当我们迈入二十一世纪数字时代,一场由数字技术带来的革命正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同时也影响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经济、社会和家庭的面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甚至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将随着数字技术与电脑的结合,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同时这种变化仍在不断地继续之中。建筑就其根源来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而存在的,人们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状态决定了建筑的存在形态,人们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变化必然也会导致建筑发生变化。当今正处于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家庭形式、工作方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改变,建筑必然随之发生变化。在数字时代,随着数字化生存的一步步深入,建筑呈现出一种类型消解、功能动态发展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形式也势必会发生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时代下的建筑形式的多种表现既反映了其思想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变化,也反映了其不断探新的新趋势,这种趋势值得国内建筑界参考借鉴。但是,由于这一探索过程仍处于摸索阶段,将来何去何从、成败如何?尚需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露西•史密斯.艺术词典[M].范景中编,殷企平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160

2.安德烈安•玛费伊编.伊东丰雄[M].孙元等译.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44

3.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黄明坚译.中信出版社,2006

4.埃德蒙•N•培根.城市设计[M].黄富厢,朱琪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6

5.布鲁•诺恩斯特.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的世界[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34

6.彼得•埃森曼.彼得•埃森曼:图解日志[M].陈欣欣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时代建筑范文第10篇

1.社会与文化环境

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在1976年(逝世)前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即从前期左倾的激进转变为后期右倾的自由与开放。在1976年之前的中国建筑注重表达民族、国家和革命的宏大主题,此后的建筑倾向于表达地方文化并逐步关心现实的世界,是一个从“大叙事”走向“小叙事”的过程。①到20世纪90年代,经典政治权力已非中国惟一的权力中心。以发达互联网及传统媒体系统为载体,以全球化为背景的文化霸权主义侵入中国,并呈现一种强势文化的姿态。中国的媒体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靠近西方媒体:电视与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为信息在国外、国内的同步传播提供了可能,信息在国内国外几乎同步上市。西方强势文化借助媒体形成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另一种权力——文化领导权。中国经典的政治权力反而渐渐退居世俗大众生活的次要地位。

众所周知,西方在历经现代社会的长足发展之后,于20世纪60、70年代步入后现代社会时期,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在许多艺术领域展开(建筑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并逐渐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统一价值取向标准的对神圣与崇高的向往被单体个性的张扬所取代。这种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也随着西方文化的入侵而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与行为准则。对库哈斯央视新大楼的追捧即体现了中国建筑界对西方建筑文化的神往与倾慕,而对该方案的批评则反映了坚守本土文化传统者(即中国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的拥趸者)的贯常立场,审美的多元化取向可见一斑。

2.边缘性

中国当下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决定了我们的边缘性地位。一方面,文化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又被纳入另外一种价值观,不得不屈从于文化帝国主义的支配。无论承认与否,全球化都无情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俞可平)。然而在比较有影响的文化理论体系中,找不到一种属于中国人原创的体系(季羡林)——这说明我们难以接近学术中心的边缘状态。建筑界也是如此,对西方当前主要的建筑文化与理论,我们缺乏对其所以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的理解,同时也缺乏理解它们这种发展的社会参照系,更遑论对其作出有力量的批判了。

二、喧嚣与冷寂——历史大关系下的建筑理论与批评

1.超出权力与政治阴影

从1976年以后,中国国家政治与权力形成的单一文化态逐渐拥入开放而自由的空气,整个中国开始重新认识“真理问题”。国家意志与正统意识形态从主流文化地位渐变成文化中的“主旋律”,虽由政府大力倡导,但并未真正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因为其中充满了过多的政治宣传。与此形成对照,“主旋律”文化之外是大量富有生命力、为大众喜爱的世俗文化。“主旋律”作为国家的文化导向,具有强制意味,带有鲜明的权力和“教化”色彩。然而比“主旋律”文化更为生机勃勃的是大众的流行文化,它没有权力的支持,但充满了生命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建筑迎来了一次真正的热潮。这一热潮与建国初期兴建“十大建筑”的热潮不同,这一次是自下而上的力量使然,少有政治与权力的影子。这标志着中国建筑从表现宏大叙事主题转向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正其时,西方的后现代与晚期现代主义理论盛行,中国建筑界几乎未加批判便接收了它们,正好用来当作如何对待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论支柱。

1976年以前(或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建筑界对中国建筑风格的定义为民族主义,表现为所有的建筑现象都围绕一个中心——一个原则、一个意义、一个精神以及一种世界观,这是权力与政治阴影下的单一文化态现象。这一时期的建筑理论与批评也以对民族主义建筑的讨论为主,语言风格上模仿前苏联,呈现出整体统一的价值取向。

时间再回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较之20年前,事物的真理性已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被强制性地带上开往后现代主义②的列车。中国的现代主义建筑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权力与政治的约束,形成一整套的“共识法则”,一切建筑叙事主题只有经过它的认可,才能具有真理性的价值,并且为人们所接受③;而在此之后,权力与政治影响式微,“共识法则”被颠覆,“科学不再以追求真理为第一要务,而以生产未知为目的,‘为了创新而创新’(利奥塔)”,随后,中国建筑界呈现“百花齐放”的丰艳效果。建筑理论与批评终于走出了权力与政治的阴影。

2.视觉化倾向

前面已述及后媒体时代审美的视觉化倾向,视觉符号正在或已经超越了语言符号而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④。英国艺术批评家伯格说得好:“在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中,都不曾有过如此集中的形象,如此强烈的视觉信息。”⑤在各文化产业中,视觉符号被大批量生产出来。视觉形象的生产和传播,并不只限于艺术领域,艺术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泛化了,审美过去是艺术家的专利,如今已成为普遍的社会追求。建筑也不再是建筑师的专利,业主、公众都有参预、评判与选择的权利。

建筑理论与批评刚刚走出权力与政治的阴影,又面临这样一个好的建设时代,应当说应该有好的建树,可惜,西方建筑文化丰富的形式语言拥入得太快(上海建筑金、银、铜奖的评选中,约半数方案为国外建筑事务所设计),让人眼花缭乱,又乱了阵脚,很多建筑师便再也无心深究中国自己的建筑文化问题,而一味采取“拿来主义”。中国的建筑理论界俨然与西方建筑理论界全面接轨:西方的各种建筑理论都可以在中国的建筑媒体中找到介绍。中国的建筑批评更呈现出一副庸俗的面孔:以充满视觉张力的精美建筑图片为主,以西方建筑理论片言为点缀,以对建筑的参观性介绍为主线,因此整体缺乏理论深度。

3.边缘与中心

此处所说的边缘不是指前文所指的中国文化的边缘地位,而是指在建筑理论与建筑批评中围绕建筑学价值为内核的部分为中心,的远离建筑学价值内核的部分为边缘。察看中国目前的建筑批评与建筑理论,会发现中心冷寂、边缘热闹的场景。关乎建筑学价值的讨论与评判很少见,而建筑理论与批评的大众化倾向却十分明显。大众对建筑批评的关注与热忱虽然是一件好事,但大众的评论不能作为建筑学核心意义上的评价基础,大众与媒体的参与充其量只是丰富了建筑学的外延,形成建筑学科对大众与其他领域的开放,但这并不能在根本上影响建筑学的基本评价体系。

上一篇:中外建筑范文 下一篇:回族建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