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市值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2 17:29:20

交易所市值管理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1

摘要:文化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众多投资中的重要渠道。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这一新兴的投资平台是对原有交易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下的新手段和重要尝试。只是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定的制度、管理、法律、人才等条件的保障,只有这样,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才会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文化艺术;文化产权交易;发展策略

一、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兴起

自2008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有提案提出《关于成立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建议》,提案认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化艺术市场信息更公开透明,有利于文物艺术品的回流和保护。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投资条件,活跃艺术品市场。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资本更多流向文化艺术领域,缓解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压力。在这之后,全国各地都闻风而动,特别是文化艺术市场活跃的城市,都在酝酿成立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较早的有2009年成立的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随着交易所的成立,国家在这方面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国家政策就是风向标,那些跃跃欲试的文化产权交易所就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如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郑州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湖南文化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广东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等。

二、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及问题

2.12010年4月,我国《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从政策上鼓励我国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文化艺术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快速发展以及以后的份额化交易模式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发行了艺术品市场交易的第一支资产包黄钢艺术品。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将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打包,再对其拆分,并定向发售。之后,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再次出击,推出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1号艺术品资产包杨培江美术作品。

2.2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亦不甘落后,推出了《朋友》《翰墨长安》等资产包。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是业绩较为突出的文化交易所,亦是备受关注的文化艺术交易所。它采用的是份额化交易模式,首批份额化艺术品是白庚延的《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估价分别是600万元和500万元,被以每份一元的份额拆分成600万份和500万份。如此业绩更激发了各地筹建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到2011年7月,在短时间内,全国已有30多家文化艺术品产权机构成立,而全国各地正在筹备成立文化产权交易所的更是不胜枚举。在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如火如荼的时候,其交易模式的缺陷以及无序的管理逐渐暴露出来。

2.3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因认购的疯狂,不断地修改交易规则。其份额化艺术品《黄河咆哮》和《燕塞秋》上市首日即涨停,经过两个月后,分别以17.16元和17.07元的价格收盘,涨幅高达17倍。其他交易所在操作中的弊端也在不断暴露出来。为了消除各类交易场的交易活动所蕴藏的风险,规范市场秩序,国务院于2011年11月11日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国发【2011】38号),决定中对从事金融产品交易的交易场所做了规定,并禁止交易所将任何权益以份额化的方式发行交易。决定还对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以及权益持有人的上限做了规定。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2】37号)再次重申交易规则违反国发38号文件规定的,不得继续交易。

2.4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在这次整顿中停止了不符合国发【2011】38号文件规定的交易模式,许多交易所在这次整顿中停止了交易。一些交易所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重新复牌。如汉唐艺术品交易所在复牌后更名为北京文化艺术品交易所。汉唐艺术品交易所的更名不仅仅是名字的简单更改,在企业性质上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从一个民营企业转变为国有企业为主导的文化艺术品交易平台。多数文化艺术品交易所除了交易珠宝、书画作品等传统的艺术品外,其重点转向了邮币卡市场。

三、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策略

文化艺术品交易已经成为众多投资中的重要渠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此更加关注。资本与文化艺术品的结合是文化艺术市场从店铺交易、线上交易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果。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这一新兴的投资平台是对原有交易方式的重要补充,也是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下的新手段和重要尝试。只是它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需要理性地看待这一新兴事物,让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从内部管理、交易手段、交易程序都合乎规范。只是这一过程需要制度、法律等各方面基础条件,在一定的制度、管理、法律等条件的保障下,文化产权交易所才会稳定、快速发展。

(一)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确立

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被相继关闭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艺术品的基本价值没有了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在众多艺术品交易所中,前期操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于艺术家的作品盲目估价。艺术作品存在着流动性差、变现慢的特点,过高估价会使艺术品价值与价格严重不符,透支了艺术品增长空间的价值。艺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在价值判断上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为艺术品的价值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如作品的年代、品相、是否流传有序等,以及艺术家的艺术水平、地位、社会威望、影响力等。即使是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初期的作品与盛期的作品价格差异很大。即使水平不相上下的艺术家的作品,因其宣传因素、大众的接受程度等,其作品的价格也受到影响。在我国,艺术品估值还是凭借估价者眼力,通过这一方法来进行判断尽管有一定的依据,但这种判断往往因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主观性也就意味着缺乏科学依据,标准模糊,所以,当前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当前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艺术品价值评估体系的确立需要许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不能仅仅依靠艺术品鉴定机构。第二,要有政府部门对艺术品鉴定估价机构做出明确的规定,不符合条件的机构是不能进行鉴定的。第三,对鉴定估价人员的入职资格做出严格规定,并加以严格考核。当今的鉴定估价机构的鉴定估价人员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要对鉴定估价人员的任职资格做严格审查,才能保障鉴定的真实性。第四,要通过法律手段让鉴定估价人员对鉴定估价后的结果负有法律责任。第五,借鉴西方的艺术品价值评估方法,在西方,其体系较为健全,方法多样。如零售替代价值(RetailreplacementValue)、公允市场价值(FairMarketValue)、市场的现金价值(MarketableCashValue)、市场价值(MarketableValue)、清算价值(LiquidationValue)、残余价值(SalvageValue)等,不同的估价方法,适用不同的用途。这些方法虽然不能用拿来主义照搬过来,但也有其可取之处,我们可以借鉴,并运用到我国的艺术品价值评估中去。

(二)法律规范

文化艺术品与金融资本的对接是需要法律规范的,股市有证监会监管,而文化艺术品交易却缺乏相关法律保障。法律规范在文化艺术品交易的各个环节都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的成立应有相应的审批机构来进行审批,交易所的规模、人员基本构成、交易模式等都要在相关法律规范内,才能进行交易。没有法律规范的交易所就会导致乱象频出。其次,艺术品不同于其他商品,艺术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在运输、保管方面需要花费很大精力,一旦运输、保管不善就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因此,对于艺术品交易要建立完善的运输、保管方面的保险制度,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保险机构来进行理赔。最后,文化艺术品交易所在管理中是需要具有法律规范的机构进行监管的,监管的机构要能承担独立的民事责任。

(三)人才培养

当前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人才的匮乏。在传统的艺术学院的教学中没有艺术管理这一专业,近年来,也有不少学校开设了艺术市场与管理这一专业,如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首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这些大学的艺术市场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多来自于艺术学领域,在艺术学方面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但缺乏经济管理、投资等方面的实际经验,他们的学生大多都没有经济管理的学术背景,往往是艺术学出身,艺术学背景使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艺术品的内涵、价值等,但在经济管理方面的学术缺陷会在工作中暴露出来。艺术学生的感性思维多于理性思维,而在文化艺术产权交易这一领域里,除了艺术学知识,其实际的经济管理方面的操作经验成了这些学生的硬伤。而艺术管理相对于经济管理来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领域,在一般的经济管理学院是没有开设艺术管理这一专业的,因此,既懂艺术学又通经济管理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

(四)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本身的发展既要注重外因,如法律规范、国家政策等,更重要的是对于内在发展因素的探索。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在开始是以份额化为主要方式,将书画作品打包分成若干份,在文化艺术交易平台进行交易。这种方式是借鉴份额化的股票交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刚刚起步的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来说,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文化艺术产权交易的标的物与股票不同,艺术品的流通性较差,资金流转周期较长,艺术品的价值增长是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想依靠艺术品交易在短期内获益是不可能的。而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份额化方式,恰恰会造成短期内艺术作品的价格快速增长问题,而这些增长是带有泡沫的,非实际作品的价值所产生的,在矛盾达到一定程度后,将对这一交易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创新发展模式是当前文化产权交易所的重要任务。当前,一些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始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比如北京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南方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等。这些探索必将为文化艺术产权交易所的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张萍.西方艺术品估价运行机制探析以美国为例[J].美术观察,2014(9):145-146.

[2]西沐.金融化:中国艺术品投资的突破口[J].艺术市场,2009(7):61-63.

[3]林天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文交所发展与规范[J].中国美术,2011(6):15-17.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2

摘 要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地资源有限,为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必须加强土地管理。土地交易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为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必须规范土地交易市场秩序,才可在保护、开发土地资源的同时,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交易价款是土地交易市场管理中的关键,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严格管理和分配土地交易价款。为保障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土地交易双方必须清楚理解土地交易税费的构成。现根据有关规定,概述土地交易价款管理的概况和税费构成的情况。

关键词 土地交易 市场 价款管理 税费构成 概述 情况

为了坚持和维护土地交易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严格监督价款的及时缴纳,并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使用和分配土地价款和土地收益。

一、土地交易价款管理的概况

土地交易可分一级市场土地交易和二级市场土地交易。

(一)一级土地市场交易价款的管理

一级土地市场交易的价款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款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款。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款是土地使用权竞买人支付的土地成交价款,是政府以出让等方式配置国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全部土地价款,包括受让人支付的征地和拆迁补偿费用、土地前期开发费用和土地出让收益等。根据《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2006]100号)的规定,国有土地出让收支纳入地方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收入:从2007年1月1日起,土地出让收支全额纳入地方基金预算管理。收入全部缴入地方国库,支出一律通过地方基金预算从土地出让收入中予以安排,实行彻底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督促土地使用者严格履行土地出让合同,确保将应缴的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地方国库。土地出让收入由财政部门负责征收管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征收,地方国库负责办理土地出让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等各项业务,地方国库中设立专账,专门核算土地出让收入和支出情况。

支出:规范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建立健全年度土地出让收支预决算管理制度。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1)、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拆迁补偿费;(2)、土地开发支出,包括:前期土地开发性支出以及按照财政部门规定与前期土地开发相关的费用等;(3)、支农支出,包括:计提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支出、保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补贴支出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4)、城市建设支出,包括: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功能的配套设施建设支出以及城市基础建设支出;(5)、其他支出,包括土地出让业务费、缴纳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计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城镇廉租住房保障支出、支付破产或改制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支出等。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编制年度土地出让支出预算和决算,并按照规定程序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政府依法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

为加强土地调控,在缴入地方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建立国有土地收益基金,实行分账核算,主要用于土地收购储备。要加强国有土地储备管理,土地储备实行项目预决算管理,建立健全土地储备成本核算制度。

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地方教育的资金投入,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从2011年1月1日起,各地区要从当年以招标、拍卖、挂牌或者协议方式出让国家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照扣除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等支出后余额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

2.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款是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将一定年期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让与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农民集体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出让价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管理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审计、劳动保障、民政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对农民集体通过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取得收益的管理使用,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集体土地所有者出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收益应当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其中50%以上应当存入银行(农村信用社)专户,专款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社会保障安排,不得挪作他用。

(二)二级土地市场交易价款的管理

二级土地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在市场上的流转交易活动,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租赁、抵押等,即土地使用者将达到规定可以转让的土地进入流通领域进行交易的市场。土地产权权利人可以通过买卖、赠与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将其房地产转移给他人,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对各类原已批准使用的行政划拨用地、划拨地上已建成房屋上市交易、建筑物改变用途引起土地用途改变、调整容积率等用地情况,如符合补办协议出让的有关规定,经批准需要补缴地价;2、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房地产转让,应当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中应当载明土地使用权取行的方式和交易价款和交付方式。

为了保障土地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使土地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其职能,防止、等违法行为,土地交易各方必须明确土地交易税费的构成。

二、土地交易税费的构成情况

(一)一级土地市场交易的税费

一级土地市场交易中,土地使用权买受人除支付土地成交价款外,还需缴交按成交额的3%计算的契税。此外,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实际占用耕地面积、按照规定税额一次性征收耕地占用税。耕地占用税采取地区差别税率。全国按人均占有耕地多少划分为4类地区,并按占用耕地的不同用途确定不同税额。对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发达、人均占有耕地特别少的地区,可按规定的税额适当提高,但最高不得高于50%。具体适用税额,由各地在规定的税额幅度内自行确定。对获准占用的耕地,超过两年不使用的单位和个人,加征两倍以下的税金,耕地占用税由地方税务机关或财政征收机关负责征收管理。

(二)二级土地市场交易的税费

二级土地市场交易税费的计税金额为成交额或评估价从高原则计税。

1.二级土地市场交易中,买方应交税费:

二级土地市场交易中,土地使用权买受人除支付土地成交价款外,也需缴交契税和印花税。契税是按成交额(或评估价)的3%计征,印花税是对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计征0.05%(即买卖双方各按成交额或评估价的0.05%计征印花税)。

2.二级土地市场交易中,卖方应交税费

二级土地市场交易的卖方应交税费包括:土地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江海堤围防护费。

(1)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使用权转让及出售建筑物时所产生的价格增值量征收的税种。土地价格增值额是指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等支出后的余额。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①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部分,税率为30%;②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的部分,税率为40%;速算扣除系数为5%;③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50%;速算扣除系数为15%;④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部分,税率为60%;速算扣除系数为35%;⑤房地产企业建设普通住宅出售的,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金额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其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在实际中,税务机关在严格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下,各省级税务机关结合本地实际,区分不同地产类型制定土地增值税核定征收率。

(2)所得税:所得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税务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查帐征收方式对企业转让土地使用权所得计征所得税的,也按核定应税所得率的方式计算征收企业所得税,应缴企业所得税税额=实际成交额(或评估价)×行业应税所得率×企业所得税法定税率25%。土地使用权转让的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按个人转让土地使用权所得收入减原购入价的余额的20%计征,个人所得税也可按各地区税务机关所定的核定征收率计征。

(3)印花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按产权转移书据征收0.05%的印花税,即买卖双方各按成交额(或评估价)的0.05%计征印花税。

(4)营业税:单位或者个人将不动产或土地使用权转让或无偿赠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应缴纳营业税。营业额为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款明显偏低并无正当理由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营业额。营业税的税率为5%,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5)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是营业税的附加税,城建税根据地区不同税率分为7%(市区)5%(县城镇)和1%,教育费附加税率是3%,这两个附加税是用缴纳的营业税作为基数乘以相应的税率,算出应交的附加税金额。

(6)地方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是以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营业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与营业税同时计算征收,征收率按营业税实际缴纳税额的2%征收。

(7)江海堤围防护费:对国有、集体、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体经营户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转让房地产的营业额按0.1%计征江海堤围防护费,对个人转让房地产不征江海堤围防护费。

以上是土地交易价款管理和税费构成的概况,土地交易活动日趋繁复,土地交易管理制度和法规也在相应变革中,要求土地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扩大,各地对住房、市政、道路、教育等用地需求普遍高涨,土地供求紧张,但土地资源有限,必须激发潜在的活力,盘活全国土地资源,土地管理制度和土地财政制度将面临不断挑战。土地交易价款管理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断完善和改革。土地交易税费构成也在不断变化,无论税费征管部门或土地交易的各方都必须理清土地交易税费构成,使交易各方对土地交易行为作出正确、合法、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2号.

[3]国务院办公厅.[2006]100号.

[4]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第100号.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3

目前仍然有不少地方还在筹建不同类型的煤炭交易中心。中国煤炭交易中心类型众多,差异较大,共同点是开展网上交易,但是成功运营者并不多。这种局面的成因之一在于多方对煤炭交易中心的准确含义并不清楚,不少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的业务名不符实,服务对不上需求,致使诸多煤炭交易中心的煤炭电子交易不温不火。

陕西交易平台中国最大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是陕煤化集团公司在重组原陕西大宗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成立的,该中心充分吸收了其他煤炭交易中心的经验教训,采纳了我们对煤炭交易中心属性的理解,制定了“1+N”业务规划,在空间布局中首家设置了煤炭物流信息大厅,确定了从煤炭现货电子交易走向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电子平台的业务运营战略,以及从陕煤化集团煤炭电子竞买起步的启动战略。

自2011年7月1日开展煤炭电子交易以来,陕西煤炭交易中心整体运营情况良好。截止2012年10月底,在仅开展煤炭电子竞拍业务情况下,陕西煤炭交易中心累计交易煤炭4164万吨,成交金额167亿元,成为中国煤炭电子交易量与成交金额最大的煤炭交易中心。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在成功开展煤炭电子交易业务的同时,积极准备其他业务:一是组织社会煤源,以便尽快成为行业电子交易平台;二是准备N业务,近期陆续推出煤炭供应链金融业务、煤炭信息服务业务与煤炭物流管理业务;三是完善煤炭物流信息大厅的信息化建设,通过自行开发的煤炭物流信息查询系统,整合矿区铁路专用线装车视频监控系统、公路运输GPS系统、船舶运输管理系统、铁路运价数据库系统等内外系统,逐步实现从煤炭电子交易订单生成到实物交割的物流全过程可视化管理,着力为交易中心会员提供高效、透明的煤炭实物流管理的增值服务。

陕西煤炭交易中心还只是初步成功,但其建设颇有新意,尤其通过煤炭物流信息大厅提供煤炭物流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受到煤炭相关交易方的关注与欢迎。这项服务既可成为独立的煤炭物流管理业务,也可促进煤炭电子交易业务,还有效展示煤炭交易中心的特色。

鉴于中国煤炭交易中心蓬勃发展的态势和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厘清煤炭交易中心属性,引导煤炭交易中心合理开展业务,成为推动煤炭交易中心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回答的迫切问题。

基本属性是集中型煤炭现货电子交易市场

综合理论分析和煤炭及相关交易中心的实践,我们认为,煤炭交易中心的基本属性是集中型煤炭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第一,煤炭交易中心是一种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交易标的物是煤炭这种大宗商品。第二,煤炭交易中心是现货市场,交易标的物是煤炭现货,包括煤炭中远期现货与即期现货,不包括煤炭期货,属于贸易而非金融范畴。第三,煤炭交易中心是以现代信息通讯技术(ICT)为支撑的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煤炭网上交易服务。电子交易平台也可称为电子交易市场,它是利用互联网为基础,以一种“真实”的感觉,将数目众多的买方和卖方聚集在一个中心交易场所,并使他们之间以浮动的价格进行交易,成交价格的形成由交易市场的规则所决定。第四,煤炭交易中心是集中型市场,在集中的时间段与集中的场所(既可是虚拟的也可是实物的)开展煤炭交易,是有组织的煤炭专业市场。煤炭交易中心的核心功能是煤炭的价格发现(Price Discovery),即真实反映价格,而非操纵、决定价格。

根据煤炭交易中心基本属性,在现行技术条件和国家相关法规约束下,中国煤炭交易中心至少可以提供四大类交易业务。

一是煤炭电子竞拍交易。煤炭交易中心利用ICT开展煤炭的电子竞拍业务,即通过竞拍卖掉特定地点的特定煤炭或买到在特定地点交货的特定煤炭,前者为煤炭的电子竞买,后者为煤炭的电子竞卖。所谓煤炭电子竞买是指,针对特定地点交割的特定品质煤炭,在电子交易平台上组织拍卖,以某一最低价格起拍,多个煤炭买家竞买,在限定时间内价高者得;所谓煤炭电子竞卖是指,根据煤炭买家提出的特定交割地点和特定煤炭品质的要求,在电子交易平台上组织招标,以某一最高价格开始招标,多个煤炭卖家竞卖,在限定时间内价低者得。另外,同一批量煤炭可作为一个标的物进行整体拍卖,也可分成若干份进行分拍,这样就形成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两种电子竞买方式。竞卖也可采用这种方式,形成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两种电子竞卖方式。

二是煤炭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煤炭是大宗商品,在条件成熟时可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制定的GB/T 18769-2003《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的有关规定开展煤炭中远期现货交易。

三是煤炭电子集市交易。煤炭交易中心建设专业化的煤炭电子交易网,集中展示煤炭销售与采购各方的信息,让煤炭买卖方自行确定交易对象以及达成交易,交易中心既可为这些交易提供集中结算服务也可不提供结算服务,从而形成两种交易方式:一是统一结算的煤炭现货集市交易,二是自行结算的煤炭现货集市交易。

四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煤炭交易会交易。煤炭交易会交易是传统的煤炭交易方式,可定期也可不定期举办,可以办成专场也可办成综合易会。这种业务不属于电子交易,但它可以促进电子交易,可看作煤炭电子交易的辅助业务。

煤炭交易中心在提供煤炭电子交易业务的同时,也可提供与之相配套的结算、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只是后者依附于前者。

特定属性是管理煤炭供应链虚拟价值流的行业电子平台

煤炭是大宗商品,煤炭交易中心具备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基本属性。但是,作为生产资料,煤炭市场有其特殊性,煤炭交易对物流依赖性强,而煤炭物流、准确说是煤炭供应链复杂,煤炭流通费用往往是煤炭坑口价的几倍。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从大宗商品普遍属性来理解煤炭交易中心,会有失偏颇。我们认为,从煤炭供应链管理角度可以更准确地理解煤炭交易中心,即煤炭交易中心的特定属性是管理煤炭供应链虚拟价值流的行业电子平台。

我们知道,煤炭供应链是由从煤矿到煤炭用户的相关活动与价值流构成的网链结构,而煤炭供应链管理是对煤炭供应链商业流、资金流、信息流与实物这四个价值流及相关活动进行优化与管理,其中,对商业价值流的管理涉及煤炭交易,对实物流管理则涉及煤炭物流与煤炭混配及加工。煤炭交易中心管理煤炭供应链的虚拟价值流,意味着它不仅涉及煤炭交易,还要涉及煤炭资金流与信息流的管理,而且这些和煤炭商业流管理具有同等地位。另外,煤炭供应链的虚拟价值流离不开煤炭实物价值流,也就是说,管理煤炭供应链虚假价值流必须兼顾煤炭实物价值流,做到虚实结合。当然,这里的煤炭供应链不是针对特定煤炭用户的供应链,而是煤炭行业供应链。

据此我们认为,煤炭交易中心是以煤炭交易为核心、综合管理煤炭供应链虚实价值流的服务平台,提供“1+N”服务。

其中,“1”是指煤炭电子交易这项核心业务,而“N”是煤炭电子交易相关的多项服务如结算、交收、金融、物流、信息与质保业务等,“N”的具体数量与内容则应根据煤炭交易中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可能的需要而定。煤炭交易中心的“1+N”业务界定表明,煤炭交易中心的交易业务与其他相关业务可以相继发生,即先有煤炭交易服务,进而发生相应的煤炭交收、结算、物流等服务;也可独立发生,即只提供煤炭交易服务,或者提供煤炭交易相关服务中的一种或多种而不提供煤炭交易服务。这个界定还表明,煤炭交易中心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及自身的能力,在“1+N”中进行选择,提高了煤炭交易中心的灵活性,也造就了煤炭交易中心的多样性。

作为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平台,煤炭交易中心在建设“1+N”服务场所时,除交易场所外,还要设置煤炭物流可视化管理空间,利用先进的ICT技术,把煤炭物流相关信息集中到交易中心,实现煤炭物流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并且通过集中化物流信息管理来优化与简化煤炭物流,提高煤炭供应链效能,为煤炭交易方创造更多的价值。通过煤炭交易中心的物流可视化管理,有效破解煤炭传统贸易中“合同好签、兑现不易”的难题,实现交易与交割的一体化及可视化,可能是煤炭交易中心与其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的重要区别所在。

政策建议

一是煤炭交易中心对于中国煤炭市场体系改革和煤炭供应链管理效能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价值,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支持煤炭交易中心建设,并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二是煤炭交易中心是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电子平台,煤炭供应链相关方应积极参与交易中心的交易及相关业务,支持交易中心的发展。

三是尽快实现电煤价格并轨,建立统一煤炭价格市场,以便交易中心充分发挥煤炭价格发现的功能,体现煤炭交易中心的核心价值。

四是政府有关部门可选择社会责任心强、规范的煤炭交易中心,在条件较成熟时,试行开展煤炭中远期现货交易业务,据此制定《煤炭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管理条例》,进而允许具备条件的煤炭交易中心开展煤炭电子交易业务,促进煤炭交易中心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五是铁路部门尽可能把煤炭铁路运行实时信息无偿或有偿地提供给规范运营的煤炭交易中心,填补煤炭物流可视化管理中的铁路物流空白,真正实现煤炭物流的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既可提高煤炭行业供应链管理效能,又可提升煤炭交易中心的存在价值,还可促进铁路的煤炭运输业务发展,可以实现多方共赢。

六是大型国有煤炭生产与消费企业拿出一定比例的煤炭销售与采购量,在相关煤炭交易中心竞买与竞卖,实施“阳光购销”的廉政工程,通过发现煤炭销售与采购的真实价格,既可发挥煤炭交易中心的价值,又可提高煤炭生产与销售企业的经营绩效。

七是扩大国家与地方战略储备煤炭数量,并要求这些战略储备煤尽可能通过煤炭交易中心的电子竞买与竞卖实施收储与正常调运,提高战略储备煤的交易透明度,降低政府煤炭储备成本。

八是根据煤炭市场化进程和煤炭交易中心发展的需要,调整煤炭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和相关税票政策,放宽煤炭交易中心的参与者范围,提高煤炭交易中心的活跃度,促进煤炭交易中心的发展。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4

关键词:关联交易;企业价值;高管薪酬

一、前言

关联交易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热门话题,前人的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在上市公司与关联方或者关联方双方之间进行内部交易的时候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成为大股东操控利润以达到自身想掏空公司等侵害中小股东的不良手段。所以,大批的学者致力于研究如何使用好这把双刃剑。

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关联交易的发生有很大的影响,而其中高管薪酬是公司治理结构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因此,研究高管薪酬、关联交易和企业价值的相关性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使用这把双刃剑,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关联交易既对企业价值有着正面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而高管薪酬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是正相关的;于此同时高管薪酬作为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之一对于关联交易也是有影响的。然而,这些文献基本上都是论述两者之间的关系,而没有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其相关性,这是尚未得到文献关注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本文以2010年至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高管薪酬、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为了深入讨论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本文考察了高管薪酬和关联交易交互关系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解决了以往文献中缺乏对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增强了理论解释力,同时丰富了现有的理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前人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于企业价值有着正面的影响(夏锋、夏宁等,2012、WangandXiao,2011、方军雄,2011),关联交易对于企业价值既有正相关的影响(Jian&Wong,2003、王跃堂、涂建明,2006)也有负相关的影响(谭加劲,2008),本文预设关联交易对于企业价值是负相关的关系。由此提出假设1、假设2以及假设3。

H1:高管薪酬对于企业价值有着正相关的影响。

H2: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有着负相关的影响。

H3:非公允关联交易对企业价值有着负相关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年至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文章遵循以下原则对数据进行筛选:①剔除金融类公司;②剔除处于ST状态的上市公司。筛选之后最终决定了96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

2.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本文通过多元回归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鉴于本文前述分析,本文将高管薪酬和关联交易的交互项引入模型,构建模型。

模型中ToninQ是被解释变量,衡量企业价值;本文采用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的比值替代指标。解释变量为高管薪酬、关联交易与高管薪酬交互项以及关联交易与非公允关联交易交互项,本文采用高管薪酬的自然对数替代高管薪酬作为解释变量。模型的控制变量参照现有文献的常规设定,在模型中加入了公司财务特征等变量,包括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规模。

四、实证结果分析

1.描述性统计

表1是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汇总表。表中托宾Q的最值之间差别较大,与其他几个变量之间对比标准差也较大,证明各个公司之间的企业价值有着明显差异。关联交易与高管薪酬的交互项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别较大,标准差是所有研究变量中最大的。证明各个公司的关联交易的发生额有着较大差异,因此证明研究关联交易具有重要的意义。

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资产规模、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比较正常,均值与最值之间差异并不大,公司之间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虽然有差别,但相差不大。

2.相关性分析

表2是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出托宾Q与高管薪酬是正相关的关系,说明企业价值是随着高管薪酬的增加而提升的;而与关联交易和高管薪酬的交互项是负相关的关系,但是两者的相关系数差别并不大,因此,关联交易虽然与企业价值是负相关的关系,但是关联交易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不大。

3.回归结果分析

表3是模型的回归结果,高管薪酬在1%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而且系数为正,说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随着高管薪酬的增加而提升;而高管薪酬与关联交易的交互项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而且系数为负说明关联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价值产生负面影响;而关联交易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的交互项在5%水平上显著,而且系数为正,说明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对于企业价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是非公允的关联交易并不是占据很大的比例。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以验证。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2010年至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发现高管薪酬、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有着密切的关系,高管薪酬对于企业价值有着正面的影响,而与关联交易的交互项却与企业价值有着负面影响,说明关联交易对于企业价值有着负面影响。

本文的研究启示包括:第一,充分认识了高管薪酬、关联交易在影响企业价值中的地位,重视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提升企业价值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联交易影响企业价值的前因后果;第二,应该强化对于关联交易的监管,包括制定与其相关的制度和加强对于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监管,以便减少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输送,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苏冬蔚,熊家财.大股东掏空与CEO薪酬契约[J].金融研究,2013,12:167-180.

[2]刘建民,刘星.关联交易与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实证研究--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J].中国软科学,2007,01:79-89.

[3]朱至文,马浩.所有权结构、关联交易与企业价值--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05:81-88.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5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存在的问题及投资风险

1.公允价值导致利润总额失真

交易性金融资产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进行核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损益类的账户,核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变动所形成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是损失。从而使得企业利润虚增或虚减。网上有资料显示,研究人员通过对上市公司2007年年终报来分析,共有316家上市公司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科目本期发生额并不为零,其中有240家上市公司存在公允价值的变动收益,有76家上市公司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主要来源于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资产,平均为上市公司带来了将近3000万元人民币的巨额利润,这一科目平均占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59.44%,而具有公允价值净收益的上市公司则平均得到了5600万元人民币的利润,平均占上市公司税前利润的79.78%。很显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利润的影响非常大。

2.为调整账面价值留有余地

由于我国存在客观上的经济市场不成熟以及微观上的账务处理中会计与税法的不同等因素导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为调整账面价值留有了余地。

(1)由于我国目前运用公允价值进行会计计量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就使得公允价值计量成为一些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

(2)在资产负债表日,因为公允价值变动而增加或减少的金额,均调整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最终会为调整账面价值留有余地。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存在的争议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价格助涨效应”

公允价值计量的计量属性所产生的风险和危害最大的表现在于资本市场上行阶段的“价格助涨效应”:即推动资本市场总体价格进一步的上行。就像“不断加温的水中青蛙一般”使公司风险越来越大;“价格助跌效应”则仅仅是在资本市场的下行阶段风险中的一种集中爆发和释放,此时价格风险实际上会越来越小。

资本市场的上行阶段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价格助涨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危害可以概括为:资本市场上行使得各类金融工具的价格上升,进而推动大量资本进入投资,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高管贪欲得到最大释放,公司治理失效。

2.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价格助跌效应”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资本市场的下行阶段表现为“价格助跌效应”:即推动已经下行的资本市场总体价格再进一步下行。尽管“价格助跌效应”不会使风险增加,而是使风险暴露并逐步减少,但危害仍然是不容忽视的。

资本市场下行阶段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价格助跌效应”的形成机理和危害可以概括为:资本市场下行使得各类金融工具的价格下跌,从而导致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和财务收益大幅下滑,财务报表恶化、资本萎缩、融资困难、流动性收缩,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大量抛售所持资产,资产价格非理性化下降,部分金融机构破产,传导引发全面危机。

3.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可能存在导致流动性收缩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公司投资风险的基本形式之一,与资金相关联的充足性、流动性、波动性等方面的特征存在问题,最终是以财务指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具体来说,公司投资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可以总结为四大类:

(1)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的波动性增加了资金管理的难度,增大了失败的可能性。

(2)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导致加快了市场流动性的膨胀与收缩,周期缩短。

(3)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增加了资产负债表负载价值的波动性,风险增多。

(4)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使得损益管理和资本充足率管理更难,问题更多。

4.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乃至危机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交易中,某一家或是某几家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管控的不当可能引发的只是这几家公司的财务风险或是决策风险,若是很多家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出现了集体管控不当或关联管控不当的情况,所引发的可能将是金融风险乃至是金融危机。所谓的集体管控不当,其实是指某一类公司,比如说大量投机于某一类的金融工具,但是当这类金融工具出现问题时,投资它的该类公司都将会陷入被动状态;所谓的关联管控不当,其实是指不同的公司因为相互持股或者是借由资本市场的关联性造成了管控失当现象在不同的公司之间相互传导,形成整体管控失当的情况。

不管是集体管控失当或者是关联管控失当,其造成的影响都是很大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管控失当所引起的,并且这一管控失当是大范围的,既表现在金融机构整体的管控失当,也表现在借由资本市场关联的整个欧美地区的管控失当。

三、防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风险的应对策略

1.加强投资管控

有投资就会有风险,所以在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时要综合分析投资将会带来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风险。

(1)制定投资管控策略

预防策略。在投资风险尚未导致损失之前,投资者采取一定的防范措施,建立投资管理制度,进行投资信用评级,责任到人,提高投资决策水平。

规避策略。当存在多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选择进行投资时,要尽量选择风险较低的进行投资,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分散策略。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分散化,投资于风险水平不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中和由于某种风险过高的投资带来的损失。

(2)集体管控与关联管控并举

由于当几家企业共同投资或出资时,往往由于投资管理不当导致投资风险,引发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所以企业应当加强投资管控,防患于未然。

2.加强风险管控

(1)建议和完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管控制度

企业要加强风险管控制度的建设,加强风险预警管理。将无形的风险可量化、数字化。在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前,充分分析与掌握风险的大小,而非盲目投资。

(2)提高风险意识,贯彻风险制度

企业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风险意识的自觉性,时刻保持风险意识,自觉提高警惕心理,密切关注风险信息;企业不仅要有风险意识,更要自觉的建立并坚定的执行风险管控制度,将投资风险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3)成立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问题与风险,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成立专门的部门——风险管控部门,来进行投资风险的相关培训,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明确责任,不疏忽任何的投资风险。

(4)制定风险管控机制流程

成立了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该部门就要根据本企业的相关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针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风险管控的机制流程,将投资风险的管控有章可循。

(5)加强信息沟通

包括风险管控相关信息和风险反馈信息,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的风险动态,确保信息流通畅通,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6)加强风险指导与风险监督

企业的风险管控部门不仅要加强风险管控,同时企业的主管部门更要对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进行风险指导与风险监督。

四、总结

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是一把“双刃剑”,投资不仅使得公司获利手段增加,获利能力增强,同时也使得公司管理难度增加,风险水平提高。而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公司与金融市场关系将更加密切,各类公司追逐金融产品的“有利影响”成为必然,这意味着加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投资管理和风险管理,降低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也将十分必要。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6

【关键词】 期货;期权;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多头;空头

一、问题的提出 

据《财经》杂志2008年第23期报道,“

三、套期保值的操作策略

套期保值是如何操作的呢?所谓套期保值是指生产经营者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设立与现货市场上相反立场的方法,来转移现货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交易行为。商品交易者的市场立场有两种情况,当一位商品交易者在市场上买入并持有商品时,那他就为自己设立了“多头”立场;反之,当他在市场上卖出商品时,那他就为自己设立了“空头”立场。上述套期保值概念“在期货市场上设立与现货市场上相反的立场”是指:如果某位商品交易者将要“买入”某种商品,那他就在期货市场上“卖出”与之相同或相关商品的期货。也就是说,他在现货市场持“多头”立场,在期货市场持“空头”立场。反之,如果他在现货市场将要“卖出”某种商品,那他就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也就是说,他在现货市场持“空头”立场,在期货市场持“多头”立场。

以上述铜管制造商为例,该制造商在2月份中标后,在6月份需要交割一批铜管实物,换言之,这家铜管制造商在现货市场上将要“卖出”铜管,因此是现货市场的 “空头”。为了避免6月份铜材价格上涨风险,保证正常生产利润,这位加工商在2月份中标铜管加工项目时,即“买入”与加工这批铜管所需铜材数量等量的期货合同,他在期货市场是“买入”铜材,因而是期货市场是“多头”。

为什么利用这种方法能避免价格波动的风险呢?它的奥秘何在呢?答案是:同一种商品的现货市场价格和期货市场价格往往是受同一组因素影响的,所以,现货市场上的现货价格和期货市场上的期货价格一般情况下是呈同方向变化的。现货价格上升,期货价格也上升,现货价格下跌,期货价格也下跌。正是这种现象,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在期货市场上设立与现货市场相反的立场来避免价格波动风险。

上述铜管制造商在6月份购入铜材加工铜管时,如果现货市场上铜材价格下跌,这当然有利于降低铜管的加工成本,增加铜管出售的净收益。但是当它把期货市场上以较高价格(相对于目前的价格)购入的铜材期货合同以目前较低价格售出平仓冲抵铜材期货“多头”立场时,会遭受损失。铜材期货的这部分损失可以由铜材现货价格下跌而增加的收益予以弥补。反之,如果6月份铜材现货价格上升,从现货市场采购铜材生产铜管,必将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从而使加工利润受到损失。但是,当他把期货市场上较低价格(相对于目前的价格)购入的铜材期货合同以目前较高价格出售平仓冲抵铜材期货“多头”立场时,却可以获利,这一部分获利,可以弥补铜材现货价格上升而导致的加工利润损失。无论市场上出现哪一种情况,一方的损失都可以由另一方的利润相抵和弥补,或者是期货市场上期货合同利润弥补现货市场上现货交易损失;或者是现货市场上的利润弥补期货市场上的损失,从而使生产经营者的预期成本及预期利润保持相对稳定。换言之,生产经营者通过合理地利用期货市场避免了价格涨落的风险。

根据套期保值者所持有的立场,可以把套期保值划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空头”套期保值或称出售型套期保值。“空头”套期保值在现货市场上持有现货,是“多头”立场,在期货市场上出售期货,是“空头”立场。以期货市场上“空头”立场保护他在现货市场上的“多头”立场。另一种是“多头”套期保值,也称购入型套期保值。“多头”套期保值在现货市场上持有“空头”立场,在期货市场上购入期货,持有“多头”立场,以期货市场的“多头”立场保护现货市场上的“空头”立场。

从事不同种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人使用的套期保值策略是不同的。对于持有现货的人而言,他们主要的担心是将来的现货市场价格下跌,所以往往利用“空头”套期保值的策略保护即将生产出来和正在储存中商品的出售价格。对于商品的使用者来说,他们所担心的则往往是将来采购商品时,现货市场价格上涨。因而采用“多头”套期保值的形式来保障尚未获得的商品购买价格。至于一些制造商的套期保值策略,则视风险情况和他们对价格 发展 趋势的预测而定。如果他们预测将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就采用“多头”套期保值,购入将来组织生产所需各种主要原材料的期货,以避免将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反之,如果预测将来他们产品的价格将下跌,则采取“空头”套期保值的方法,出售产品的期货合同,以避免价格下跌的风险。

本文开始谈到的国航与东航采取的策略是“多头”套期保值,他们担心今后的航油价格上涨,因此通过买入看涨期权建立“多头”立场,以避免将来燃油价格上涨导致的经营风险。据报道国航在2008年6月份以120美元一桶的中间价位在新加坡成品油市场建仓(多头仓位),6月份新加坡市场航油的价格平均达到160美元一桶,由于合约价格远低于现货价格,因此合约平仓产生的利润帮助公司在上半年抵销燃油成本3.13亿元。据董秘介绍该期货合约已经平仓结算。随后又以新的看涨期权对航油进行套期保值,但是,9月30日航油套期保值出现浮亏,彼时新加坡期货市场航油价格在110美元至120美元之间,进入10月份,国际航油价格下降幅度更大,据市场人士保守估计,假设国航的航油套期保值中间价位为90美元一桶,以目前市场70美元一桶的价格 计算 ,96万吨的期货仓位公允价值损失约为1.4亿美元,若套期保值中间价位以100美元一桶计,浮亏约为2.1亿美元。

国航与东航的套期保值策略比上述期货交易要复杂的多,表现在:第一,他们是以期权的方式进行套期保值,期权交易比期货交易远为复杂;第二,他们不是期货交易所内的场内交易,而是从国际投行、银行等对家处买入看涨期权,即所谓的场外交易,其交易风险远大于场内交易;最后,期权合约中有封顶和兜底价格,封顶价为120美元一桶,现货市场油价超过120美元一桶,国航可以按120美元一桶买入航油,兜底价位70美元一桶,油价跌至70美元一桶以下,对家有权利以70美元一桶的价格向国航出售航油,这是一种比期货合约与简单期权合约更复杂的期权合约。因此,风险的控制也更困难。(注:有关期权交易本文未涉及,但是套期保值的原理与期货交易基本相同)。

四、期货交易的意义

期货交易的 经济 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定供求,保证均衡生产

期货交易所的存在为大宗的商品交易提供了安全、简便、快捷的交易场地,有利于稳定商品的供求关系,保证 企业 的均衡生产。

(二)减低价格波动的风险,保障生产经营者的利益

这是期货交易的基本功能。企业经营者通过套期保值,或者锁定了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或者锁定了待出售商品的销售价格,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了价格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的不稳定。

(三)有利于生产经营者改善财务状况

按西方国家的商业惯例,假如一位生产经营者对他所持有的存货完全地利用期货合同进行了套期保值,减低了其存货价值下跌的风险,银行通常会给他以最优惠的贷款条件,他可以得到其存货价值90%的贷款,利率也低得多。而同样一位没有利用期货合同对存货进行套期保值的生产经营者,只能从银行得到其全部存货价值75%的贷款,而且利率也比前者高30%以上。很显然,前者的财务状况要远远好于后者。

(四)有利于发现均衡价格

均衡价格指的是某一商品在供应与需求平衡点上的价格,期货市场的建立为发现这一均衡价格创造了条件。在一个有组织的期货市场上,某一商品的期货价格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内,通过买卖双方的博弈决定的。所有进场的交易者都有均等的机会在现有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下,以他认为最合适的价格买进或卖出期货合同。因此,某一时点上的期货价格可以说是公开、公正的权威价格,它综合反映了绝大部分交易者对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的判断,是相对于当时市场供应与需求比较合理的价格。一旦供求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变化,期货交易所的报价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期货交易所中某一期货品种的交易价格是按时间序列持续公开的。这一期货价格不仅衔接了商品供求关系的季节时间差,而且能起到平抑物价波动幅度的作用。因此,期货市场上的价格信息对生产经营者全面规划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促进经济资源有效合理地配置和运用,降低产品成本是极为有用,也有利于国家利用这一价格信息对经济运行的宏观状态进行积极而有效地调控。

(五)期货交易所是沟通买卖双方的桥梁,是连结全国市场的纽带

期货交易所的建立,可以把某一商品的分散市场、产地与销地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使得买卖双方的沟通十分容易。此外,由于理论上所有的人都可以进入期货市场参加交易活动(实践中,进入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的交易者需要进行一定的资格审查。不同国家、不同期货交易所对期货交易者资格审查的条件是不同的),而且期货交易所的期货价格信息是买卖双方博弈的结果,因此,期货市场的存在有利于打破垄断、充分发挥市场公平竞争的作用,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

(六)稳定收益

根据国际上相当多有关期货市场运用的研究报告,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生产经营者比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生产经营者其收益更稳定。当然,受套期保值特性的决定,这些人也不太容易获取高利,从而暴富。但是,他们不会因价格波动风险而损失惨重,他们所得到的利益从总体上看是比较稳定的。

五、结论

生产经营者为了锁定成本和利润,就需要避免相关原材料、商品等的价格波动风险,期货合同、期货交易、期权、期权交易是价格波动的避险工具,如果企业利用这些 金融 工具从事价格避险的业务,这一类业务就是套期保值业务。所谓的套期保值就是在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分别建立相反的立场,以期货市场的盈利冲抵现货市场的亏损;或者以现货市场的盈利冲抵期货市场的亏损,从而达到锁定成本或利润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利用这些金融工具达到套期保值目的的,可用于期货交易的商品须符合一定的生产特性和物理特性等要求。此外,利用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时,必须注意控制交易风险,需要警惕的是,决不能以套期保值的名义从事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的投机业务。

【 参考 文献 】

[1] 周玲玲.国航东航套保谜团[j].财经,2008,(23). 70.

[2] 黄明.解析套期保值风险源[j].财经,2008,(25). 134.

[3] 刘畅.国航燃油套期保值损失31亿元[n].《新闻晨报》2008.11.25.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7

一、矿业权市场基础理论

1.矿业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矿业权作为一种商品,是因为矿业权具有使用价值,企业拥有矿业权就可以具有勘查或开采的权利。矿产资源未被开发利用之前,只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当其被探矿权人勘探出且被采矿权人从地质结构中剥离出来,成为了矿产品后就具有了现实的利用价值。因此矿业权具有经济价值。其次,矿业权凝结了矿业权人的劳动,具有了价值。同时矿业权可以依法转让。因此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商品的论述,矿业权具有商品属性,是一种特殊商品。将矿业权可以定义为以矿产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相应的市场法则,将资源转换成资本,将技术成果转换成商品,形成具有新的价值的则一产权。

2.矿业权市场机制

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中介是构成矿业权市场的三要素。矿业权人是矿业权市场的主体。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盖亏、自我约束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也就成为矿业权市场主体。矿业权是在市场上交易或转让的标的物,也就成为矿业权市场的客体。市场中介是市场经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矿业权交易所、矿业权管理和交易咨询机构、矿产储量认定机构和矿业权价值评估机构是矿业权市场的中介。其中矿业权交易场所包括有形的交易所和无形的交易所。有形的交易所指有固定的地址、工作人员的谈判交易的场所;无形的交易所,就是在网络上进行谈判、交易。依据矿业权的特点无形的网络交易将成为发展的主流。而矿业权无形市场的中介就是无形的交易所即网上交易系统。

二、矿业权无形市场机制

1.矿业权无形市场内涵

据前所述,矿业权的无形市场就是矿业权人在网上交易系统来完成矿业权的交换和价值实现过程,随之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矿业权人是矿业权无形市场的市场主体;矿业权是市场客体;市场中介就是无形的交易场所即网上交易系统。

2.矿业权无形市场交易的优势

(1)提高了矿业权交易市场信息的有效性,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状况

我国于2011年6月7日开通的矿业权网上,可以看到矿业权的交易已实现“五个公开”,即招拍出让矿业权、出让探矿权、转让采矿权、出让矿业权及转让矿业权均要信息公开。而且新的矿业权出让转让申请,一定要在矿业权市场网进行公示,有关信息矿业权配号系统将对其进行核对,如不进行公示,或者公示内容与登记信息不匹配,系统则不子配号。矿业权交易“五公开”提高了矿业权交易市场信息的有效性,改善了信息的不对称。

通过矿业权管理网上的交易平台,相关管理部门也可以监管交易,这就避免了人为因素对审批工作的影响,可以使矿业权的出让成为“阳光交易”,有利于推进矿业权的规范化管理,增加公开度,防止人为操纵,提高矿业权审批效率。

网上交易使得交易双方不必去交易所报名、报价和竞价,直接登录网上交易系统便可完成整个交易过程,这就降低了交易双方的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2)维持市场交易程序的公平,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当前矿业权交易还主要是现场交易,而现场交易存在不少问题,其中串标、围标,聚众吵闹、冲击拍卖现场,甚至威胁竞买人举牌的现象是最突出的。这种现象的存在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而网上交易可以减少人为十扰、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问题的发生。竞买者彼此也不会见面,只有竞买人拿到成交确认书后才知道是谁竞得了矿业权。这就有效解决了实力强的竞买者对其他竞买者可能采取的使其退出竞买的恶性竞争问题,为矿业权的出让和转让营造了公平交易的环境。矿业权网上交易有效隔断了竞买人与管理机关、交易结构的关系,也解决了交易所现场交易存在的保密性差的问题,可以维护国家权益和矿业权人合法权益,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

矿业权网上交易实现了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场完成,让行政权力退出市场,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规范的交易活动也有利于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保护,促进行业竞争,为投资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投资环境。

(3)有利于保证国家资源保值增值

在市场中矿业权出让的信息进行充分、有效的公开后,将不会受到有关利益方的抬价或者压价,达到资源保值增值的目的。

矿业权网上交易让行政权力退出市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规避了交易所人员的廉政风险,可以有效解决矿业权交易中存在暗箱操作、的问题,避免利用管理权寻租现象的发生,从源头上防治国上资源交易腐败,防治国家资源流失。

另外,矿业权网上交易相关监管方可以实时监控。这样矿业权的出让转让就是“阳光交易”,成为防止国有资源流失的有效手段。

三、矿业权无形市场建设建议

为了促使矿业权无形市场建设的健康发展,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1.强化管理,确保网上交易的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和高保密性

网上交易的关系,是确保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保密性。因此要积极维护网上交易系统的安全,健全网上交易系统的功能,防患于未然,适时进行系统改造升级,探寻更为完善的功能,积极加强信息化工作,为网上交易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2.继续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信息公示公开

继续深化国上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加快从重微观向重宏观、从重审批向重监管、从重项目安排向重制度设计的转变,要大力推进矿业权配置的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压缩自由裁量权,加快建立全国规则统一、程序科学、公开透明的矿业权交易市场。

加快普及全国各省市开展矿业权出让和转让信息公示公开工作,同时对信息内容实施审查,落实信息的岗位职责,加强内部控制,以保障网上交易的透明度,进一步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

3.深入研究与借鉴国外网上交易的办法

在我国目前矿业权交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要完善交易平台的竞价、出让、转让、成交、税费、价款、结算及交易凭证等功能。因此可以深人研究国外网上交易的办法和先进的网上交易平台,以完善我国矿业权网上交易平台的功能。另外,矿业权交易要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向国外拓展,在世界范围内谋求更广泛的合作。

4.加强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完善制度规则,加强对无形市场交易的监管

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探寻与完善与矿业权网上交易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业权无形市场的监管,对扰乱矿业权网上交易市场秩序实施的制裁进行具体的规定,以保障网上交易健康有序进行,促进矿业权无形市场的健康发展。

网上交易矿业权是新的方式,各方权利和义务都需要制度约束。因此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研究制定交易规则,全国统一矿业权出让转让交易规则,健全矿业权交易工作流程,及时发现漏洞并改正。积极推进交易流程的格式化、交易要求的标准化、信息数据的规范化以提高交易的专业化水平,节约交易成本,降低行政成本。对于网上交易可以探索实行交易委托制度、保证金制度、公开交易制度。

5.对竞买人进行矿业权网上交易相关知识的培训

由于矿业权网上交易要求竞买人具备网上交易的相关计算机知识,因此交易所可以组织竞买人参加学习进行矿业权网上交易所需计算机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交易的质量和效率,配合矿业权无形市场的建设和网上交易的开展。

6.重点研究推进全国矿业权网上交易平台和地方矿业权网上交易平台同时建设

2011年6月7日矿业权网在我国开通,创造了公平、公开、公正的矿业权交易市场环境。目前我国还没有完成全国矿业全网上交易平台的建设,而部分省区市已经建设了矿业权网上交易平台。但是地方的交易平台之间往往并不重合,使得矿业权投资者全面获取市场中正在交易的矿业权信息还比较困难,为投资者找到合适的矿业权项目增加了难度。鉴于此,笔者建议下一步重点研究推进全国和地方两个交易平台同时建设。全国交易系统中则涵盖全国所有的矿业权项目,并且在系统中设置按地区搜索项目的功能,以方便投资者选择合适的项目。而如果投资者明确知晓自己欲选特定地区的项目,则可以直接登录地方矿业权网上交易系统。

交易所市值管理篇8

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也都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是达成公司市值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信息披露是维持公司市值稳定的重要因素,而投资者关系管理的核心则是向投资者揭示公司的真正价值。

一般来说,信息披露更多地强调监管者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因此强制信息披露是一种法定被动的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受到诸多限制;投资者关系管理则不同,它更强调上市公司主动地与投资者沟通,在资本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是上市公司谋求市值最大化的主动行为,其内容形式机动灵活,是在强制信息披露基础上的一种进步。两者相辅相成,不能相互替代,都是市值管理价值实现的有机组成部分。

可见,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都是市值管理的要素。在此,我们对2009年A股上市公司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分析。

公司治理持续完善

2009年是A股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持续完善的一年。随着交易所将2009年确定为上市公司治理整改之年,在政策环境驱动下,上市公司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在:公司治理结构得以改善、内控建设开始起步、企业社会责任得到重视。然而,2009年A股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发展仍较不均衡,行业、所有制、地域所带来的结构性差异依然存在、关联交易仍较为严重。

A股治理成效总体趋好

2009年是我国A股市场公司治理成效总体趋好的一年。总体来看,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出现了三个积极趋势:

首先,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试点出台,为公司治理的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地方国资委试点直接持有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向“淡马锡”模式学习、上海国资委下属上市公司全面推行外部董事制度等,都是对改善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有益尝试。

其次,传统的治理优秀公司依然大步领跑在前。例如,在由社科院评选的2009年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100强名单中,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神华、中海油服等传统治理优秀的公司依然占据着排名前列。

最后,后进者的改善也促进了整体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例如,宁夏地区的11家上市公司在地区治理专项活动中通过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建立防范上市公司关联方违规占用资金及违规担保的长效机制、提高董事勤勉尽责意识、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规范董事会及其专业委员会工作程序等措施,有效地提升了区域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另外,从两大交易所监管记录来看,2009年,沪市共有2家上市公司、深市共有20家上市公司因公司治理或信息披露问题遭到处罚,这一数据较2008年分别下降了50%与13%,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2009年公司治理的改善。

结构性差异依然存在

行业分布显示,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明显高于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尽管中国金融类公司治理改革起步较晚,但进步很快,近几年大量的金融企业上市成为推动其公司治理水平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金融业上市公司必须同时遵守证监会、银监会的法规约束,保险类上市公司更要接受保监会的指导,这在无形中促进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的规范。其中,公司治理指引、董事会尽职指引、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指引等具体细则的推出,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形成了明确的指导,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和透明度。此举对吸引市场理性投资者的关注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成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必要手段之一。

所有制分布显示,民营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明显提升。过去,中国多数民营企业倾向于集权式治理结构下的家族制管理。这使得任人唯亲、家长制作风、缺乏有效监督等现象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较大影响。而2009年内,一批民营上市公司通过增加独立董事、在董事会内部设立职能委员会,确保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并通过提升监事会地位,并聘请职工监事等,使得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也得到强化。例如,鸿博股份就在年内聘请了独立董事,并设立监事会,在监事会内增选一名职工监视,公司治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反观国有上市公司,由于本身治理结构已较为规范,加之垄断带来的体制僵化,因此治理水平的提升相对较为不明显。

地域分布显示,经济发达地区治理水平依然领先。综合多家机构的治理研究报告结果发现,东部发达地区公司治理水平依然好于中西部地区水平,例如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地区在各治理排名中都名列前茅,而广西、海南等省份则相对落后,仍需要努力。

制度建设得到强化

2009年,部分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强化。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构建历来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独董不独,监事会形同虚设,独立董事不仅没有出具独立性的意见,甚至还常常缺席股东大会,公司治理一片混乱。然而,随着整改的深入,以及对独董、监事会作用的日益重视,相关建设逐渐提上上市公司工作日程。

针对独董不独得现象,青岛啤酒设立了“首席独立董事”制度并安排公司审计师每年单独与审计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董事和外部董事)沟通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相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年内ST金顶三名独立董事提议罢免公司总经理并获得通过,以及年底ST银广夏监事会谴责公司董事长朱关湖的违法行为,并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董事局召集会议免除其董事局主席职务的案例,也表明监事会正在摆脱以往花瓶的形象,在上市公司内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投资者的公众监督意识也对上市公司的董监事制治理带来明显促进。2009年证券市场发生多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监事任职资格遭公众质疑的事件,像*ST九发、中大股份等。这些质疑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不合格董监事的辞职,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深鸿基首次将约束大股东行为的公司治理条款直接写入公司章程。深鸿基明确提到:当大股东侵害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利益时,董事局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要求其停止侵害、赔偿损失。同时,公司董事局有权申请冻结其股份,甚至将股份变现来偿还损失。这一公司治理方面的创新标志着国内公司对内部治理的管理正从以往的外部监管、事后处理延伸为内部治理、事先预防。截至2009年底,深鸿基市值33.72亿元,较2008年底16.34亿元上涨106.36%。

关联交易问题突出

由关联交易带来的上市公司利益输送与资金被占用,将严重损害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由此也对市值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减少关联交易是完善公司治理,促进市值增长的重要内容之一。

2009年,A股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2008年全年,共有1019家公司发生3397笔关联交易,合计交易金额仅有4322亿元;而到了2009年,共有1043家公司发生3568笔关联交易,交易金额达到了令人震惊的15205.53亿元。以此计算,与2008年相比较,2009年关联交易公司家数上升2.36%,交易次数上升5.56%,交易金额则直线上升251.82%。

虽然2009年内关联交易大幅上升,也有少数公司因管理层监管、市场监督以及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驱使,纷纷进行了关联交易的梳理。其中,五粮液一案堪称典范。去年12月23日,五粮液以减少关联交易、增强公司独立性为核心的八项整改内容,对公司市值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正向影响。自公告日起至2009年底,五粮液市值上涨102.87亿元,市值增幅达9.36%。公司治理改善的良好预期,最终直接反映在公司市值变化上。

内控尚处初级阶段

2009年,A股上市公司内控建设开始起步,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例如,2009年底东航已开始通过积极制定内部规则来监控衍生金融产品交易,进行风险控制。虽然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目前仍以自发为主,尚未大规模推广。

据相关统计,截至目前,96%的上市公司未能建立自己的内控原则,82%的上市公司未设立反舞弊程序和举报系统,73%的上市公司达不到IT系统政策和IT安全政策的标准。可见,提升公司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并将内部控制制度落到实处,是下一步改进公司治理面临的挑战。

社会责任意识提升

社会责任是指企业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兼顾其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如客户、职工、社区等。随着2009年8月5日上交所正式上证社会责任指数,企业社会责任正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所带来的溢价效果也越来越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体现了上市公司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关系。从市值管理角度来说,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与投资者行为密切相关。成熟市场的经验表明,社会责任投资是企业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而且社会责任投资所带来的投资回报将会更高。

据统计,在2009年,301家上市公司专门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和利益相关者治理状况。其中,中国移动提出并付诸实施的“以天下之至诚而尽己之性、尽人之性、尽物之性”的理念与实践,成为了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面旗帜。此外,2009全年共有1000多家公司参与公益性捐款,占上市公司总数的60%以上,其中,有424家上市公司捐款达到100万元以上。

虽然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上市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少数上市公司将慈善捐款、设立慈善基金等行为等同于社会责任,却忽视了股东利益与职工利益的保护。可见,上市公司应该从根本上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关注企业和谐发展,加强问责制,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与结构,才能切实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信息披露日益规范

2009年,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日益规范,大部分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等都得到了有力的保证,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环境新趋势下的巨大挑战,具体表现出如下特点:

整体信息披露质量提升

2009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不断提升的一年。据统计,年内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违规而遭交易所处罚的案例,由2008年的27起降至22起,下降了18%。而从2009年5月披露的上一年度年报披露状况来看,1624份披露年报中,仅有110家上市公司被出具了“非标意见”审计报告,比重仅为6.77%,自1997年以来首度跌破7%关口。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4月13日,上交所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公平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和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不得向单个或部分投资者透露或泄露重大信息,而应当同时向所有投资者公开披露,确保所有投资者可以平等地获取同一信息。由此,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保障得到了飞跃性的历史进步。

信息披露建设日趋完善

2009年是部分上市公司信披制度不断完善、信披体系逐步走向成熟的一年。建立整体信披流程、规定信披唯一出口、明确各级信披责任等内容都被纳入多家上市公司的信披管理制度内。

以荣获上证所“2009年度信息披露奖”的中国太保为例,作为集团整体上市的保险公司,集团公司制定了涵盖各子公司的统一信息披露管理规定,并通过实践完善,实现了集团公司归口管理对外信息披露,有效防止了信息披露违规情况的发生。公司还制定了完备的信息披露工作规程,规定了各部门信息披露的管理责任,形成了完善的分级责任制度。同时,公司从董事、监事和高管到中层干部均参加过由公司或监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披露培训,信息披露也是公司新进员工的必修课程。最后,公司定时主动对外披露月度主要经营数据,提升公司的透明度。表现在市值上,2009年内中国太保市值走势总体较为平缓,没有出现急涨猛跌的异动情况。

信息披露管理面临挑战

2009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面临股吧传闻、人肉搜索、概念炒作的挑战。粗略统计,年内遭人肉搜索的上市公司已经涉及近30个省市地区、数百家上市公司,其内容涉及到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地位、产销情况、市场占有率、管理情况、关联公司、与上下游企业情况以及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等;而遭受“甲流”、“迪斯尼”、“重组借壳”、“明星股东”等概念炒作的上市公司也分别达到了数十家;股吧传闻更是数不胜数。这也给上市公司的合规信披工作带来较大难度。仅2009年11月上半月,深交所上市公司就澄清公告19个,其中因纸媒传闻引发的澄清公告12个,因股吧等网络传闻引发的澄清公告7个,占同期公告的32%。

这些防不胜防、难以澄清又不能不澄清的草根信息披露以及概念绑架,如不认真对待,将严重影响到公司市值的正常成长。以交大昂立为例,6月12日有传闻其产品益生菌粉具有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作用,之后的5个交易日内其市值迅猛增长了46.04%;公司随即对该传闻进行了澄清,结果在之后2个交易日内,公司市值急速下跌了15.25%。

由此,这些股吧传闻等也成为未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首先,这些传闻、人肉搜索透露的信息如果属实,上市公司就得面临一个信息披露公平性的问题;其次,这些消息如果纯属谣言,上市公司就有必要予以澄清。对此,我们除了建议监管部门尽快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外,作为上市公司,首先应当建立严密的信息监控制度及流程,提升信息披露的水平,对各类股吧传闻、财媒动态、券商研究报告,应该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当出现对公司不利或不实的传闻或报告时,上市公司也应进行及时公告,澄清虚假信息,以保证公司市值的稳定。

投资者关系备受重视

2009年,A股投资者关系管理也受到上市公司普遍重视,相关制度建设、创新明显加快,投资者关系管理成效得到提高。但是,不同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发展较不均衡,两极分化现象仍然较为明显。

投资者关系相关建设见成效

投资者关系建设明显加快。2009年,在市场回暖的大背景之下,A股上市公司纷纷重启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事项,加之后半年IPO市场的重启以及创业板市场的建立,各上市公司普遍对投资者关系管理予以重视。据统计,剔出每年的亏损公司、重组公司与长期停牌公司,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有423家、616家、908家公司建立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分别占样本公司总数的33.87%、53.01%、80.57%;而到了2009年,则有1017家公司建立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占样本公司总数的比例达到了历史性的82.省略

上一篇: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考范文 下一篇:电子合同定义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