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市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05:35:39

交易市场论文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1篇

良好的政府治理存在5个评价原则,即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衡量政府治理:1.公平:对于弱势群体平等的竞争机会;法律和法规对于弱势群体的重视;对弱势群体的补贴;公平的税收制度等。2.参与度:对于土地规利用规划的开放性商议;公众参与到相关土地交易决策中等。3.信息获取:即时的土地信息;市场信息开放化的法律支持;信息自费合理;信息渠道的多样性等。4.高效和效果:土地交易的成本;年土地交易量;土地交易服务标准等。5.透明度和贪污:用户满意度;土地价格的公开化;反腐的政策法规等。

利用良好政府治理的原则来评估城市土地使用权市场

本节主要从“参与度”、“信息获取”和“透明度和贪污”角度进行评估:1.从“参与度”角度。对于郊区的土地,土地使用权的获得主要通过政府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当征收发生时,开发者的提议需要通过县级人民政府的批准。接下来村民会通过为期5天的公告得到通知。根据通知,村民能够提出补偿条件,如果村民不同意开发者给予的补偿条件或金额,他们可以申请听证会来进行进一步的讨论,以上是理论上的情况,因为在实际情况中,村民的与影响力几乎微不足道,并不能影响到当地政府的决定。2.从“信息获取”角度。中国有关法律规定政府事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要向大众公开,除非一些国家绝密信息。当这项法律有效执行时,将会为公共部门创造更透明的环境,让更多的信息得到公开。2004年政府已经试点了一个新的房地产政策:要求40个城市公布土地市场的数据信息,处理土地相关事宜的责任单位加快处理公众信息。土地市场信息应当被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共享,甚至跨省共享,作为土地部门的下级部门,为一级土地市场处理相关市场信息,及时公布土地交易信息。近些年,土地市场数据的可用性和质量都有坚实的进步,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等,公众更容易就能获得信息,特别是估价信息。以上法规第21条提到,当资产注册出现错误时,注册部门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赔偿,极大的增加了人们对于参与土地交易的公共部门的信任。3.从“透明度和贪污”角度。由于缺少足够的透明度,土地市场很难达到它预想的功能,反而被腐败和滥用权力所影响,交易成本变得很高成为阻碍正规土地市场发展的一大因素。《房地产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土地价格和不同的建筑价格都应当公布”;“政府应当定期公布土地交易信息”。总的来说信息的公开化使得土地市场得到强制性的透明化。招标结束后应立即公开招标结果,任何感觉交易过程存在不公的人都可以进行申诉,具体的地价和买方信息需要对外公开,商议可保持相对隐私,但商议价格不能低于国务院规定的基本价格。和其他国家相似的是中国的腐败普遍存在于很多公共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是受影响最严重的部门之一。近些年,土地市场腐败已经变成政府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治理土地使用权交易当中的腐败现象,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强调抵制贪污,另一方面向社会进行反贪污教育和宣传。

这篇文章从政府治理的角度评估了中国的城市土地市场,特别强调了城市土地使用权交易。评估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前提、过程和结论。在前提中,我们主要关注制度的改善所引领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的发展;在过程和结论中,这些改善的制度的功能和所带来的效果显而易见。评估影响土地交易市场的具体因素:公平、透明化、参与、效率和效果、获取信息和打击腐败。这些因素构成了基于政府治理的评价框架。中国的城市土地交易市场并没有完全符合好的政府治理的原则,但是努力的方向是正确的,还有很多空间需要努力。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2篇

投资者情绪理论于1990年由Delong等最先提出[1],之后有关投资者情绪的研究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投资者情绪形象地刻画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反映出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是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Gallimore等(2002)认为投资者情绪在投资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容易出现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2]。Scharfstein等(1990)和Kumar等(2006)的研究表明,股市中个人投资者存在跟风行为和羊群效应[3][4]。投资情绪会在投资者之间相互影响与感染,从而导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发生变化,最终将通过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成交量等体现出来。一般来说,投资者情绪越高,他对市场的预期就越乐观,市场成交就越活跃。Baker等(2004)认为投资者高涨的情绪会导致股票市场的成交量扩大[5]。Cornelli等(2006)指出,投资者情绪能够影响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对个股的需求,这种需求对股票市场的交易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6]。

二、文献回顾

(一)投资者情绪对交易市场的影响

Lee等(2002)通过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考察了投资者情绪与股票市场的关系,结果发现投资者表现乐观情绪时,股票市场收益会上升,表现为悲观情绪时,股票市场的收益会下跌[7]。Beau-mont等(2005)研究发现个人投资者情绪对小盘股和大盘股的收益率、成交量的波动都存在显著影响[8]。而Kling等(2008)实证发现,长期来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率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短期来看,市场收益率会影响投资者情绪[9]。Lamia(2013)构建了投资者情绪的间接指标,通过建立投资者情绪与各类不同公司股票收益的VAR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函数,发现投资者情绪会对公司股票收益产生影响,但各类公司股票过去的收益并不能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10]。Canbas等(2009)的研究表明,投资组合收益率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影响,但投资者情绪指标不能有效预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11]。在国内,有关投资者情绪与股票交易市场间相关性的研究也快速展开。程昆等(2005)以“好淡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指标,分析了股市收益率、中期投资者情绪和短期投资者情绪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中期投资者情绪对股市收益率波动的影响要强于短期投资者情绪[12]。韩泽县(200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投资者情绪与我国沪深两市收益率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二者双向互动[13]。陈其安等(2012)将投资者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并发现两种不同的情绪会对股票市场产生不同的影响[14]。张强和杨淑娥(2009)进而发现只有投资者情绪的正向波动会加剧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而负向的波动对股票市场不存在影响[15]。在此基础上,杨阳和万迪(2010)考察了在不同市场状态下,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率、成交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市场处于熊市时,投资者的乐观情绪比悲观情绪更能对股票市场收益波动产生冲击,而处于牛市时,只有悲观情绪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乐观情绪不发生作用[16]。池丽旭、张广胜等(2012)把基金的资金流动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指标,发现投资者的乐观情绪对股票收益的影响要大于悲观情绪[17]。

(二)投资者情绪的测度

由于投资者情绪难以观测,自行为金融领域开始探讨投资者情绪问题以来,学者们就致力于寻找或构建合适的衡量指标。Baker等(2004)认为投资者的情绪能够促使股票市场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股票换手率,故将换手率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指标[5]。王美今和孙建军(2004)则根据“央视看盘”数据来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标,并且实证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并且股票市场收益的波动性也受到抑制[18]。王一茸、刘善存(2011)以央视看盘BSI指数、封闭式基金折价率及消费者信心指数作为投资者情绪的度量指标,以此对比在牛市与熊市下中国与美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收益的影响程度[19]。纵观国内外文献,学者们常用的投资者情绪变量主要是市场换手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封闭式基金折价等指标。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财经论坛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试图结合股票论坛来度量投资者情绪。Antweiler等(2004)将来自雅虎财经的帖子按照贝叶斯分类法分为看多、持平以及看空三类,以此构建反映投资者情绪的投资者情绪指数[20]。董大勇等(2011)以新浪网上证综指吧的发帖量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多元BEKK—GARCH模型考察交易市场收益率和股票论坛间信息传递和相互关系,发现市场下跌将导致异常发帖量的增加,原因在于市场下跌的过程增加了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促进了投资者在股票论坛的交流与讨论[21]。采用相似的研究方法,国内学者周翠玲等(2013)和林振兴(2011)对我国股票论坛的帖子进行分类,构建了投资者关注度、投资者乐观情绪以及投资者意见分歧三个指数来反映投资者情绪,据此考察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关系[22][23]。综上所述,大量文献已经证实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上投资者交易行为存在影响,最终反映到股票市场。各学者采用的投资者情绪变量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致。网络论坛发帖内容直观地刻画了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反映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可以作为衡量投资者情绪的变量。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论坛发帖数据具有内容的可获取性和时间的可追溯性,故已成为近年来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与参考性。本文以网络论坛主题发帖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多、空情绪关键词词典,运用词频统计方法,构建网络论坛投资者“多方情绪”和“空方情绪”的指标,考察网络论坛中多空双方的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的收益率、成交量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日成交量、日收益率和日主题发帖内容作为研究的基本数据,研究的样本区间为2010年1月7日至2013年8月30日,共计884个交易日。研究对象为上证指数交易市场,日交易量与日收益率数据来源于CSMAR(国泰君安数据库),考察投资者情绪时则以东方财富网股吧下的上证指数吧每日主题帖的标题内容为研究对象。

(二)多空情绪关键词词典的建立

现有文献中有许多建立关键词词典的方法,比如人工筛选法、支持向量机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等。由于上证指数吧是个人投资者交流的主要平台,参与的投资者众多,交流气氛比较活跃,投资者在论坛里表达观点时情绪会相互影响,故投资者情绪表达用词比较统一。此外,以个股为研究对象时,需考虑不同的个股吧有不同的投资者参与交流,而且不同时期投资者对个股的关注度也不一样,投资者情绪用词也有一定的差别,更适合采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和神经网络算法,通过不断筛选,实时更新建立关键词词典。本文研究对象为上证指数吧,故决定采用人工筛选法建立关键词词典。通过编写网络爬虫程序对样本区间的主题发帖内容进行下载,并通过词频统计程序对主题内容进行分词及词频统计,人工挑选出具有代表投资者情感色彩和投资情绪的关键词共计394个,然后通过反复比对,把这些关键词分为两类,把明显带有悲伤、忧虑、恐慌和对市场看空的关键词组成一个关键词词典,定义为“空方”关键词词典,共有关键词202个。反之,把明显带有高兴、喜爱、期望和对市场看多的关键词组成另一个关键词词典,定义为“多方”关键词词典,共有关键词192个。

(三)变量说明

本文在建立多、空情绪关键词词典的基础上,运用关键词词典对研究样本区间每日上证指数吧主题帖内容进行多、空情绪关键词词频统计,根据多空词频统计数计算出每日多、空情绪比例变动,以便在多空情绪表达比较激烈的时期更有效地区分出投资者多空双方情绪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研究投资者情绪的文献中,部分研究者采用语意分析方法来分析文本中投资者所要表达的情绪,分析的对象主要是财经博客、财务报表期间与新股发行期间投资者在网络论坛的讨论内容[23]。与其他研究者不同的是,本文只考察上证指数吧的主题发帖内容中投资者使用的情感关键词,用这些关键词频数的变化作为投资者情绪的一个变量,故没有做语意分析。原因在于:首先,发帖者为了吸引其他浏览者点击回复他的帖子,主题帖中通常使用较为直观的情感关键词或代表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关键词词语;其次,本文研究样本区间长达近四年,帖子数达522229个,从时间跨度及样本数量上来说,不适用语意分析来做研究。

(四)实证模型

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来考察网络论坛投资者情绪比例变动与交易市场成交量、收益率相互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VAR模型是Sims(1980)年提出的一种新型计量模型,它由一组动态联立方程构造而成,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不区分内生、外生变量,可以有效描述不同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同时具有较强的预测性。此外,VAR系统还有独特的分析功能,如对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Impuleresponses)分析等[24]。

四、实证分析

(一)变量基本描述

统计图1至图6给出了主要研究对象的时间序列走势图。从图3、图4的多空双方的词频统计数的时间序列图形可以看出,前期由于受到经济条件与网络发展速度限制,网络讨论不是很激烈,后期由于上述条件得到改善,网络讨论与前期有明显差别,因此本文具有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二)单位根检验

为了保证实证结果的有效性,避免“伪回归”,建立模型前须对变量做平稳性检验。表1为各个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表1显示,所有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检验,研究变量均不存在单位根,表明所有序列都是平稳序列,因此本文可以做进一步的研究。

(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首先对VAR模型的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他们的相互关系,为建模提供合理性。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中,滞后期的选择对检验结果极为重要,投资者情绪与交易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可能存在先行-滞后的关系,而且信息在投资者之间的传递有时滞性,综合以上因素,本文最终选择的滞后期数为4期,即4天。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成交量是多空情绪比例变动的原因,即前期成交量的变动会引起未来多空情绪比例的变动。但从显著水平上来看,成交量对多方情绪比例变动在15%的显著水平下有影响,而成交量对空方情绪比例变动在1%的显著水平下有影响,说明前期成交量的变动对空方情绪比例变动的影响比对多方情绪变动的影响更大。此外,多空情绪比例变动对成交量的影响均在1%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多空情绪比例变动均是成交量的原因,表明前期多空情绪比例变动对未来的成交量产生了影响,总的来看,成交量与投资者多空情绪比例变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为进一步考察多空情绪比例变动与收益率是否相互影响,把收益率分别与全天多空情绪比例变动、交易时段多空情绪比例变动、非交易时段多空情绪比例变动进行了滞后4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发现,收益率与非交易时段多方情绪比例变动在10%显著水平下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即前期收益率会影响未来非交易时段的投资者多方情绪比例变动,前期非交易时段多方情绪比例变动也会对未来收益率产生影响。特别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多空投资者情绪比例变动与成交量、收益率互为影响,成交量与空方投资者情绪的Granger因果关系较为明显,而收益率则与非交易时段多方投资者情绪比例变动较为明显,存在的解释是,在中国交易市场缺乏做空交易的制度下,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容易导致市场“恐慌性”抛售现象,造成交易市场成交量的变动。前期投资者乐观情绪的表达会进一步反应到市场收益率上,而前期投资者悲观情绪的表达不会影响到未来市场的收益率。

(四)VAR模型建立与脉冲响应分析

为了进一步考察成交量与投资者多方情绪比例变动、成交量与投资者空方情绪比例变动、图7成交量与多方情绪比例变动VAR(6)收益率与非交易时段多方投资者情绪比例变动间的动态关系,本文构建了3个二维的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对于VAR模型滞后阶数的确定可采用多种定阶方法,本文根据6项评判指标准则(LogL、LR、FPE、AIC、SC、HQ)选择模型滞后阶数,最终成交量与多空投资者情绪的VAR模型滞后阶数均确定为6阶,收益率与非交易时段投资者多方情绪建立的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则确定为4阶。本文主要考察网络论坛投资者多空情绪对整个交易市场未来的影响,故此处不对VAR模型单个变量参数估计值做进一步解释,后文的脉冲响应分析将讨论这种影响关系。从图7、图8、图9发现特征多项式的根的倒数全部位于单位圆内,说明建立的3个VAR模型都是稳定的。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应用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系统对来自自身或是其他内生变量冲击扰动的动态反应。脉冲响应函数体现了当系统受到其中一个变量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后对系统其他变量产生影响,并最终反馈到自身的一个过程。脉冲响应分析:图10、图11、图12上半部分图形可以看出,成交量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新息冲击都是正方向的,且影响时间比较长,超过10天以上,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影响逐渐减小,慢慢恢复到均衡位置。而收益率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的新息冲击在第1期表现最为明显,上升了0.012个百分点,第2期马上恢复到均衡位置,之后几期的影响也不太明显。图10下半部分图形可以看到:成交量对来自网络论坛投资者多方情绪比例变动一个标准差的新息的冲击,刚开始第1期为正,第2期马上转变为负,到了6期过后开始恢复到均衡位置;图11下半部分图形可以看到:成交量对来自网络论坛投资者空方情绪比例变动一个标准差新息的冲击,第1期为负,第2期变为正,到了第6期过后开始恢复到均衡位置;图12下半部分图形可以看到:非交易时段投资者多方情绪比例变动对收益率的冲击第1期为正,上升了0.15个百分点,第2期变为负,下降了0.10个百分点,到了4期过后开始恢复到均衡位置。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分析研究发现,来自网络论坛投资者多空情绪变动对成交量影响时滞较长,但冲击力度小于成交量自身变动的冲击力度。而来自网络论坛投资者情绪变动对收益率的影响时滞较短,冲击力度大于由于收益率自身变动的冲击力度。虽然来自网络论坛投资者情绪的变动对未来的成交量、收益率都有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是长久的,系统最后将逐渐恢复到均衡位置。

五、结语

(一)研究结论

本文应用词频统计方法,通过对东方财富网上证指数吧2010年1月7日至2013年8月30日主题帖的标题内容进行词频统计,建立了衡量网络论坛投资者情绪的“多方情绪”与“空方情绪”关键词词典,并运用词典实证分析了网络论坛多空投资者情绪与上证指数交易市场的成交量、收益率的关系。结论如下:1.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发现,投资者多、空情绪比例变动与成交量都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非交易时段的多方情绪比例变动与收益率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进一步说明网络论坛投资者多、空情绪与交易市场的成交量存在相互影响关系,而且这种影响是非对称的,投资者空方情绪与成交量的相互影响要比多方情绪明显。网络论坛投资者多、空情绪与收益率的相互影响也存在非对称性。2.通过建立投资者多方情绪比例变动与成交量、投资者空方情绪比例变动与成交量和非交易时段多方情绪比例变动与收益率3个VAR模型以及它们的脉冲响应分析,考察投资者多、空情绪比例变动与成交量和收益率的动态相互关系,实证结论表明,网络论坛投资者多方情绪变动对收益率及成交量都产生冲击,其中,对收益率的冲击比对成交量的冲击要大,但冲击时滞要小于对成交量的冲击;网络论坛投资者空方情绪变动只对成交量产生冲击,且时滞较长,对未来的收益率没有影响。

(二)政策建议

1.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网络论坛不同投资者情绪对交易市场成交量与收益率都有显著影响,其中,投资者空方情绪对成交量的影响比多方情绪明显,而投资者多方情绪对收益率的影响要比空方情绪明显。所以,对于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而言,可以把网络论坛投资者的讨论内容加以整理、研究,作为投资决策的一个因素,应用到实际的投资模型中,进一步提高投资决策的效率。2.如果网络论坛投资者情绪是交易市场的一个影响因素的话,那么对于监管者来说,增加对网络论坛投资者发帖行为的监管是十分有必要的,这可以有效防止信息操纵者通过论坛发帖内容来影响其他投资者,进而达到操纵市场的目的。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3篇

1开展牲畜交易市场动物检疫工作的法律

依据《动物防疫法》第42条;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第13条。

2相关违法行为和处罚

依据《动物防疫法》第25条,第43条,第44条,第73条,第76条,第78条。

3人员保障

明确牲畜交易市场开展检疫监管工作的当地官方兽医和协检员。

4技术保障

4.1负责交易市场监管的官方

兽医和协检员要认真学习各种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和检疫对象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4.2熟练掌握各种动物产地检疫对象

(相关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症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层次的专业技术鉴别能力对进入牲畜交易市场的牲畜健康与否进行临床判断。

5入场检疫

5.1查证验物

动物入场时,官方兽医和协检员要入场的动物进行查证验物,畜主应向官方兽医或协检员提供《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入场的猪、牛、羊要佩戴有免疫耳标,经查验无误后方可入场交易,证物不符或无免疫耳标的牲畜按无证或未经检疫处理。

5.2临床检查

对证物不符或无免疫耳标的牲畜进行个体临床检查,经临床检查健康的,结合动物产地的免疫密度,佩戴免疫耳标,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可入场交易;对经临床检查不健康的患病动物,属于普通病的,由畜主离场进行治疗,疑似检疫对象所列病例的,按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5.3实验室检查

由于目前条件所限,还不能开展,因此要重点进行查证验物和临床健康检查。

5.4出入场消毒

除进场前和散场后的场地消毒外,凡进出市场的运载车辆,都要进行消毒,运载的动物患病、疑似染疫或有死亡的,其车内垫料、粪便或死亡的动物尸体必须在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消毒灭源,将疫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在保证交易市场正常运转的同时,更加有效地保护当地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5.5对入场牲畜的查证验物和处理办法

5.5.1畜主无《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牲畜无免疫标识,但经临床检查牲畜确实是健康的,可以入场交易,成交外运或屠宰的,必须佩戴标识,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启运;如是农户购作饲养耕地用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佩戴耳标。在农村,多数畜主只接受防疫注射,拒绝佩戴免疫标识,原因是农村山区散养牛羊以放牧为主,牛羊放牧到山坡上的灌木丛中容易造成耳标被灌木支条挂落,部分猪佩戴耳标后在圈舍内互相嘴咬,造成耳朵流血;基层防疫员待遇低,防疫注射后又要加挂耳标,费时费力,也不愿意,为了应付检查,有的防疫员在做防疫工作时,只挂耳标不注射或只注射不挂耳标;在牲畜交易贩运过程中,有的牲畜屠宰场有无耳标都可以进场交易。如果官方兽医和协检员硬要强行佩戴耳标,势必造成双方矛盾激化,不利于检疫工作的开展。

5.5.2有的官方兽医和协检员对上市的未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无免疫标识的健康牲畜一律进行口蹄疫疫苗或其它疫苗注射,然后出具检疫证明或佩戴耳标,当遇到疫苗注射反应甚至死亡时,治疗费用或死亡损失(一头牛有的价值一万多元),畜主肯定不会放过,矛盾进一步激化,官方兽医和协检员非常被动。防疫注射和佩戴免疫标识是动物疫控部门的防疫工作,发生反应治疗或死亡后由政府出钱补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官方兽医和协检员实施的是动物检疫而不是防疫,主要目的是杜绝不健康的染疫动物进入市场造成疫病传播。如果在检疫时注射疫苗是在防疫而不是检疫,引起反应或死亡,怎样补偿畜主的损失的资金从何处解决?

5.5.3根据牲畜产地区别对待。根据畜主的身份确定是本地(县内)的牲畜,要求畜主向官方兽医或协检员提交由所在村动物防疫员签字并经所在村委会盖章认可的动物防疫(免疫)证明,牲畜经临床检查健康的可以入场进行交易,成交外运或屠宰的,必须佩戴标识,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后方可启运;如是农户购作自己饲养耕地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佩戴耳标。因为官方兽医对本地(县内)的动物防疫(免疫)情况比较掌握;如是外县的牲畜进入市场,必须持有畜源地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有效《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并经临床检查健康,否则依法进行补检或坚决遣返原产地,绝不允许未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牲畜入场交易。这样,达到“以检促防”的目的。

6建议

6.1有牲畜交易市场的乡级人民政府应会同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与各牲畜交易市场的“场头”协商,必要时可商请公安、工商等部门支持,将进入交易市场的牲畜是否经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是否经临床健康检查纳入“场头”的管理范围,凡是入场的牲畜必须是经官方兽医或协检员检疫并持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健康牲畜。官方兽医和协检员要积极主动地与牲畜交易市场的“场头”配合,互相支持,顺利开展检疫工作。

6.2加大官方兽医和协检员动物检疫相关技术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入场牲畜是否健康的临床判断能力。

6.3有牲畜交易市场的乡级人民政府应把牲畜交易市场的建设纳入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合理安排一定的场地建设比较规范的牲畜交易市场并指定管理业主,明确业主的职责,畜牧部门派驻官方兽医和协检员,并配置必需的检疫设施,依法进行检疫并按规定做好相关记录。

6.4加大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处罚较度。畜牧部门应协调工商、公安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对抗拒检疫、逃避检疫的不法牲畜贩子依法进行处罚,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加大对牲畜屠宰场和个体屠宰商的监管力度,未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未佩戴免疫标识的牲畜不得收购进行屠宰加工。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4篇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为百姓提供一个宽敞明亮的交易大厅,设置办理各种交易手续一条龙服务办公窗口,包括公证、税务、银行等,为人们办理各种交易手续提供便利;设立咨询服务台,解答办事流程及各种政策问题;提供办事等候坐椅,便于人们休息;安装自动叫号机,保证交易秩序井然;设置绿色通道,为老弱病残孕提供优先服务。

2.加强设备、资源、信息建设

办公窗口和咨询服务台配备电脑、打印、扫描等电子办公设备,通过局域网联网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为受理查询,房地产价值评估,交纳契税等业务提供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为百姓查询房产信息提供了信息平台。

3.保障交易大厅的安全,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和演练

对交易大厅的电线和消防管线要定期进行更换,排除能使火灾等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定期组织保安及工作人员进行消防演练,包括灭火器和消防栓的使用、报警方式及安全撤离等等,以免发生险情时出现慌乱。

4.交易大厅内全面禁烟,创建无烟大厅

面对诸多百姓,我们积极宣传公共场所禁烟的目的和重要性,同时加派保安力量,在大厅内定时巡逻,针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看守,达到控烟效果,保证大厅的清新环境。

二、加强房地产交易市场软环境建设

1.要做到办事公平

公平是和谐的基础,作为窗口服务人员,要牢固树立公平办事的理念,对待每个办事人,都要一视同仁,从公平出发,牢固把握标准、尺度,不能厚此薄彼,不搞远近亲疏,能提供便利的尽量给予便利,不断提高服务窗口公平办事的能力和水平,并把公平变成做人的原则和自觉行动,努力建设一个公平的有和谐氛围的服务窗口。

2.要做到讲究原则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原则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是行事的基本要求。作为窗口服务工作人员,首先要树立讲原则、守规矩的意识,自觉遵守和维护交易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在窗口工作中要严格按程序办事,按法律规章办事,自觉把政府赋予的职能履行到位,努力建设一个讲原则的服务窗口。

3.要做到诚实守信

诚信是人性的道德底线,是人格的内在魅力。窗口服务人员首先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给服务对象的承诺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信树立服务窗口的威信。窗口工作人员之间也要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以情感人,彼此成为工作上的同事,生活上的朋友,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建设一个诚信的服务窗口。

4.要做到宽容大度

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和美德,更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每个人的性格、风格都各不相同,对事情的想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一定一样,古人说的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够很好地与有不同意见的人一道合作共事,需要宽容和大度。我们作为窗口服务人员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办事人、包容办事人,容纳和尊重办事人的不同意见、不同个性、不同习惯和不同文化,要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容人之异的肚量,努力建设一个和谐的服务窗口。

5.要做到理解沟通

理解是一种文化,一种集忍让、沟通为一体的良好品格。它不是没有立场、没有原则的让步,而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因此,窗口工作人员之间共事要做到不斤斤计较,不耿耿于怀,坦诚对待分歧,加强联系沟通,发现问题相互提醒,发现不足相互补充,在合作中加强理解,在共事中相互磨合,在理解中求得和谐,努力建设一个团结的服务窗口。

6.要做到注重小节

小节就像一面镜子,越是点滴小事,越能折射人的品质,反映人的思想境界、修养和灵魂。窗口服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该办理的坚决不办,决不能错误的认为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都是一些是小节问题,殊不知,这些小节问题最终会授人以柄,成为某些怀有不良目的、牟取非法利益人的筹码。因此窗口服务人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净化生活圈,管住小节,珍惜名节,重形象,讲分寸,努力建设一个廉洁的服务窗口。

三、加强对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的管理

要保持房地产交易市场健康发展,提升房地产交易市场的信誉,就要充分发挥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作用,严格把好房地产交易市场以及房地产交易市场以外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审批关;组织好房地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的复查、资质审核工作;对于那些不具备资格、在群众中影响不好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取消经营房地产交易的资格;对于那些违规、违纪、违反政策,坑、蒙、拐、骗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和经纪人,要严厉处罚,坚决打击,清除市场,以维护房地产交易市场秩序,保证房地产交易市场信誉,打造健康的房地产交易环境。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5篇

2010年,重庆商品交易市场数量为119个,在全国排名14位,在全国占2.4%;成交额为24579490万元,居全国10位;市场平均成效额为206550万元,居全国4位;总营业面积为5860050平方米,居全国13位;市场平均每方成交额为4.1944万元,居全国5位。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看出: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单位总量水平在全国排名中等,打而平均水平处于全国前列;重庆商品交易市场以总量的中等水平创造了平均量的上等水平,尤其是每种平均成交额指标,这说明重庆商品交易市场相对于其他省份的市场而言,更为充分的利用了现有资源,使其运行效率较高,同时也说明了重庆商品交易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潜力。

二、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商品交易市场总体规划

当前重庆商品交易市场总体建设规模偏大,投资速度过快,这与商品交易市场缺少总体规划不相协调。在协调如此庞大的建设规模,与日益稀缺紧张,成本不断攀升的土地供应、市场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培育、以及消费需求的增长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

(二)市场定位不清晰,专业程度相对较低

重庆商品交易市场类型以专业市场为主,但是专业市场比重相对较小,专业市场作用发挥有限。2006年,重庆专业市场52个,占总数的68.42%;到2012年重庆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占商品交易市场总数的68.42%,与2006年相比没有相对变动。同时商品交易市场专业细分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市场不多,经营商品雷同化现象比较普遍。部分地区追求大而全的综合商品交易市场,相应地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商品交易市场,原来的市场正在被占地更大的市场所替代,这些市场投资忽视了市场细分,给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风险。通过计算重庆商品交易市场专业化指数发现,重庆市场专业化指数远低于商品交易市场发达的北京,天津,上海等直辖市。

(三)市场建设以硬件为主,软实力建设不足

1、加工冷藏技术落后。

农副产品市场一直在重庆商品交易市场中占据着比较大的份额,市场发展不仅要完成从规模和数量扩张到质量转变,食品加工技术也应该同步提升。

2、网络技术建设滞后。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形成的流通信息网络,渗透到流通的各个环节,直到企业营销环境,营销手段,交易方式等。而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在网络技术建设方面仍发展滞后。

三、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规划与政策扶持,促进市场外迁进程

重庆商品交易市场区域发展不均衡,这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的参与,加强宏观调控与整个地区的统一规划,加快重庆商品交易市场的建设步伐。通过政府统一规划,争取打破行政区划上的界限,合理布局规划,避免商品市场的重复建设,以免造成资源空间的浪费,提高摊位的利用率等等。运用科技手段来提升商品市场的质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商品市场功能的最大化。

(二)推动市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专业市场贡献率

商品交易市场中工业品市场最薄弱的环节是专业批发,由于重庆的轻工业发展水平不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低,质地,款式,价格缺乏竞争力,加上经营主体的经济实力,资金条件有限,引进外埠产品批发有困难等,其专业化程度普遍不高,从而提高了商品批发市场的集中采购成本。这就是需要加快轻工业生产的发展,创名优产品,创拳头产品,不断开发新产品,提供越来越好的产品投放批发市场,在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餐饮业的基础上,为专业批发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鼓励个体,私营,集体从事专业批发产业,并在信贷方面给予适当的扶持。

(三)加大市场软实力建设,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现代物流的发展,保证市场商品的顺畅采购与销售,为市场上商户以及客户商品的运送提供了便捷的运输,大大提升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实现了现代技术下传统商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实现了商品市场的增值,有利于商品市场向着现代化市场发展。提高现在从业人员的素质,有条件的商品交易市场要建立专业培育机构,制订培训计划,通过培训,增强商贸人员的现代市场意识,使其具备初步的现代商业技能,逐步完成向现代职业商人的转化。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6篇

(一)碳交易市场议价能力弱。作为碳交易市场上减排量最大和碳排放权第二大的国家,我国完全丧失了碳交易定价权。我国现阶段并没有直接主导国际碳交易活动,在CDM活动中多扮演的是买方角色,所以整体而言,我国碳排放议价能力并不强。在参与碳交易活动的过程中,我国现有碳交易信息的支持体系还不够健全,所以有关碳交易的监督工作并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在此情况下,交易双方信息沟通存在阻碍,交易活动很难顺利进行。部分碳交易活动是以企业和境外买方直接交易的方式进行的,考虑到双方战略合作等方面,实际成交价格势必会和市场价格存在出入。同时,中西方碳交易市场环境本身就有所不同,信息透明度低,这些条件显然不利于中国企业在碳交易过程中展现出优势。另外,在碳排放交易环境中,其他国家均参照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交易所设定的市场价,而中国因为并没有建立明确、规范的交易规则,所以长久以来,交易价格会被买方接机压低,每年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我国在正确碳排放权利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因为碳排放权利的界定繁荣复杂,流程多,并非短期内就能实现,因此长久以来并未获得任何显著效果。

(二)碳交易相关法律制度不够完善。随着国际碳减排交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现有相关法律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例如,现行相关法律存在诸多漏洞,立法层次明显不符合新时期的基本国情,有关规定过于笼统,参与主体的设定存在模凌两可的现象,对违反碳排放权相关交易行为的惩罚制度缺乏法律效力,市场管理、交易规则不符合规范,政府监督等法律严重违背显示,这一系列问题,明显制约了碳交易活动在正常开展,同时也是碳交易市场构建过程中,所需扫除的最大障碍。

(三)碳排放测量评价的标准不符规范。当下我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从技术的层面来看,考虑到我国目前并没有正式任何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碳排放核算标准体系以及评价系统,所以我国目前只能以被动的状态进入国际碳交易市场,接受不平等待遇。从碳排放数据库建设方面来看,我国碳排放数据统计体系仍处于建设阶段,目前还是以能源以及土地利用数据作为主要参考,并未设立符合我国碳交易市场现状的碳排放是护具库。但是,碳排放评价数据库的建设,是有关国内企业碳排放量配额分配以及碳排放评价相关政策制定的主要参考依据。最后,从执行情况来看,因为缺乏一个规范、专业的碳排放评价机制进行约束,所以各类执行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即使部分地区政府了相关法律法规,但细化到具体行业或者产品层面的碳排放测量与评价标准并不多,而且考虑到各行各业经营性质与生产特点方面的差异,在建立行业碳排放测量标准时,往往会存在严重分歧。

(四)碳排放权初始配置不合理。碳排放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均需建立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的基础上。简单来说,碳交易的完成,务必要以总量控制的碳排放配额初始配置作为重要前77提。现有的碳排放初始分配方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免费分配以及拍卖分配。我国目前所使用的碳排放初始配额分配方式以免费分配最为常见,就是通过碳排放企业按照企业生产需求提交申请的方式,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后,获得碳排放的资格。这种分配方式在激发企业参与碳交易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能够发挥出显著效果,因为这种方式有利于帮助企业节约一定的生产成本。不过这种分配方式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资源配置效率低。另外,这种配置方式有违公平性,因为碳减排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获取碳排放权方面并不具有优势,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处于弱势地位。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框架构建研究

(一)碳交易市场框架构建的根本目标。碳交易市场框架的构建目的,并非仅限于构建碳交易市场,而是利用最小的经济、环境成本,在优化各类节能减排资源的同时,在市场机制调节功能的辅助下,实现减排效果的理想化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中国碳交易市场框架的构建,务必要遵循结合国民经济增长合理设置碳排放,促使碳排放权交易价格与排放成本达到平衡的基本原则。概括而言,中国碳交易市场框架是以强制性为主,自愿性为辅的跨区域性或全国易市场。

(二)碳交易市场框架的构建模式。从各国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情况来看,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模式有三种,分别为自上而下模式、自下而上模式以及混合模式。自上而下模式更适合具有一定碳交易市场基础的国家,主要是利用制定覆盖整个国家、地区碳交易市场法律政策与运行机制的方式,构建碳交易市场。这一类型的构建模式是构建碳交易市场框架效率最高的方法,不过该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参与企业的内在需求。自下而上模式则更适合地方企业碳排放交易需求比较高的国家,主要是通过借鉴其他各国区域性碳交易市场构建的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构建方案,经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后正式开启构建工作。利用该模式进行市场框架的构建,能够为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奠定良好基石。不过,该模式更倾向于各地区碳交易市场框架的构建,一旦各区碳交易市场初具规模,极有可能阻碍全国范围内,统一碳交易市场的构建。混合模式,则是结合当地发展的实际需求,自觉主动地进行区域性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当地方碳交易市场发展得足够成熟稳定后,再由国家统一将各地方碳交易市场联合成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混合模式无疑是涵盖了其他两种模式的优点,不过该模式同样存在不足,就是在实现个地方碳交易市场联合工作时可能将面临不少困难。结合我国基本国情与碳交易需求,选用混合模式构建碳交易市场最为合适。

(三)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核心机制。中国碳交易市场相关机制的框架构建,主要涵盖三大重要板块,分别是:完善碳排放交易相关立法、确立碳交易运行机制以及加强地区碳交易市场连接机制的制定。对现行碳排放交易相关立法进行完善,充分发挥出国家碳排放所有权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是确保碳交易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碳交易市场秩序稳定的主要策略。因此,在未来我国应加快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碳排放交易法》,对碳排放交易活动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进行明确划分,并对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设置明确的惩罚制度。其次,应与之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我国碳交易活动的主要方式与具体流程。利用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高碳交易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使我国碳交易市场各项工作的执行有法可依。应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法》以及《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颁发《温室气体强制减排交易管理法》,通过强制性法律效力的实施,进一步明确碳交易市场中的各组成部分,为深入落实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工作提供可靠保障。最后,为真正实现全国性碳交易市场的构建,务必要加强地区碳交易市场连接机制的制定。在制定连接机制时,可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相关法规制度,以确保连接机制的重要功能得以顺利实现。

(四)碳交易市场法律保障体系的构建。碳交易管理机构、碳排放交易平台、都试点企业以及第三方核查机构,均为中国碳交易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为深入落实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工作,促进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确保各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在碳交易市场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具备的职能,积极落实法律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以及市场监督体系的建设工作。碳交易市场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从欧美等发达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相关经验来看,我国应对现有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以立法作为切入点,明确指出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根本目标、运行制度、管理方式以及评测方法。最后,在进行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工作时,务必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原则,充分结合国家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以及各地区发展情况、产业结构特点,以确保市场监督体系得以大范围地覆盖。设置专门的市场监管组织机构,明确组织职能,以确保充分发挥出组织在市场中的监管作用。设立奖惩机制,对碳交易市场中的违规行为严惩不贷。关于法律保障这方面,既可选择单独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也可在现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完善。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7篇

一、场外交易市场概念

场外交易市场简称OTC市场,又称场外交易市场,是指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买卖的市场。所不同的是场外交易市场没有固定的场所,没有规定的成员资格,没有严格可控的规则制度,主要采取一对一协商交易或报价交易方式,交易多样化、个性化的非标准产品。相对于证券交易所而言,场外交易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交易的分散性

场外交易市场不同于证券交易所交易,他是由许多经过审核批准的独立经营的证券公司来组织进行的。不是一个集中的交易场所。

2.交易的直接性

在场外交易市场上,大多数买卖都在证券公司和投资人之间发生,真正的过程是证券公司将证券卖给购买人,通过这个中介实现自营买卖。

3.交易的协议性

场外交易属于协议交易,证券的转让在协议转让方式下,双方可以见面,私下达成协议。参与的双方基本都是证券公司和投资人的关系。转让价格也是双方协商调整之后达成协议。

二、我国场外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场外市场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全国性OTC市场即“新三板”;二是地方性OTC市场。我国现行的场外交易市场以新三板为主,券商自建场外并行,各地股权交易所为辅的多层次的结构。

1.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三板市场的全称是“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于2001年7月16日正式开办。目前,我国场外市场规模与主板、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市场规模相比还不够大。截至2014年5月底,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的挂牌公司股票发行相关情况显示,包括32次已挂牌公司股票发行和22次挂牌同时股票发行在内,今年前5个月挂牌公司股票发行规模达到47.10亿元,分属30家主办券商推荐的企业。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788家,总股本达到269.36亿股。

2.地方各级产权交易中心

在我国尚未出现全国统一的产权交易市场的背景下,区域产权交易市场是指地方性或地区性的产权交易市场。主要由地方政府推动建设,首先服务于地方产权交易和经济发展并能兼顾全国投资者的产权交易市场。目前地方股权交易中心挂牌情况,以新疆为例,新疆股权交易中心自2013年10月正式开市以来,截止2014年5月末,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已达441家、市场市值84.31亿元人民币;在交易中心登记托管的股份公司83家,总股本108.36亿股。无论是数量还是资产规模都无法与主板、创业板相比。也正反映出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为顶部大,底部小,并不稳固“倒金字塔型”,而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结构为“正金字塔型”(见图1),我国的场外市场发展还不完善。

3.券商场外交易市场

2012年5月创新业务广泛开展,中国证监会《关于推进证券公司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思路与措施》中,明确允许证券公司探索建立面向自己客户的场外交易市场。为证券公司开展场外交易业务奠定了政策基础。2012年12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了《证券公司场外交易业务规范》,对证券公司场外交易的产品、进行场外交易的业务资格及有关要求进行了明确界定,至此,证券公司场外交易市场的建设方向基本明确,为证券公司创新业务开展提供了政策保证。最近两年更是强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券商场外交易市场。可以看出,场外交易市场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基础,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三、发展场外交易市场的必要性

场外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无论从规范资本市场结构角度,还是从满足资本市场多元化投融资需求角度,建设发展我国场外交易市场都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

1.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发展的必要基础

从西方国家成熟资本市场结构看,均呈现出“正金字塔”型结构。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结构呈现“倒金字塔”型,资本市场的结构失衡直接影响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导致我国直接融资占比不足。

2.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的必要措施

目前,由于主板市场交易品种有限,无法满足投资者对交易品种及风险的多元化需求。通过发展场外交易市场,为市场投资者提供各种投资品种和工具,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产品和风险需求,进而有利于资本市场的良性健康发展。

3.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的必要选择

证券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决定证券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柜台交易市场为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构筑了新平台。通过柜台交易市场,将直接拉升证券公司代销金融产品和资产管理业务收入,使证券公司盈利模式由通道业务向销售交易业务转型。因此,在证券公司创新发展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是证券公司走创新之路的必要选择,必将促进证券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8篇

洪涛教授长期潜心于商品交易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是批发市场创新论者,是我国发表商品交易市场论著最多的专家。

自1986年以来,洪涛教授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财贸经济》、《中国农村经济》、《企业管理》、《中国经济评论》、《商业经济与管理》、《中国流通经济》、《商业经济研究(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刊》等刊物上发表401篇论文。主持或参加部级课题14个,合计800多万字。有24篇(部)获奖,有21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有21篇(部)获奖。近几年来,先后出版了《高级电子商务教程》、《中国粮食市场化大趋势》、《流通基础产业论》、《商业产权革命》、《行业协会的运作与发展》、《创新贸易经济学》、《国有流通企业模式创新》,《流通产业经济学》等多部专著,在社会科学界享有盛誉。

其中,其学术专著《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市场联动效应理论》获得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流通基础产业论》、《高级电子商务教程》获得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中国粮食市场化大趋势》获得国家粮食局的好评;《中国粮食市场发展报告》是我国第一本粮食发展报告;《流通基础产业论》是我国第一本论述流通基础产业的专著;《流通产业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流通产业经济学教材;《创新贸易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贸易经济学科专著;《高级电子商务教程》是我国第一部高级电子商务教材。此外还有《国有流通企业改革模式创新》、《商业产权革命》、《行业协会运作与发展》等著作。

20世纪90年代末,洪涛教授提出了商品交易市场“交易创新、管理升级、诚信规范”的系统理论,对推进我国7万多个商品交易市场升级改造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近几年来商品交易市场升级的三大主题。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技术市场;活跃度;空间特征;影响因素

一、引言

技术交易市场是在技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中所形成的商品交换场所和通过技术商品交换所形成的供求双方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1]。技术交易市场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或产品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指市场主体内部、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2]。技术交易市场具有的两项重要的功能:激发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创新的动力;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技术交易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渠道,是国家和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对技术交易市场这一现象,各国提法或表述虽不尽相同,但本质上都是把它作为科技竞争的一种战略手段在运用[4]。特别是发达国家,无不以此作为激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占领国际技术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机制和手段[5]。技术交易市场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重要经济活动, 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工作,必须明确技术交易市场在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

现有学者对于技术市场的研究:张江雪[6]探讨了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经济效应研究;卢东与朱立红[7]等人分析了我国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差异并提出对策;而张欣炜与林娟[8]则对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谭开明与魏世红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9]。

综上所述,对于技术交易市场的研究很多文章都从技术市场的规模来讨论,很少有人从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视角来分析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本文将利用空间分析及统计分析方法,把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作为衡量技术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对中国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空间特征进行总体的比较研究,实证研究导致这种内部差异的影响因素。明确上述问题对于了解中国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关政策,从而提高区域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空间特征

从众多的研究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很少有学者引用技术市场活跃度来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而技术市场的活跃度是反映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本文将以技术市场活跃度为测度实证研究我国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一)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总体格局

本文将2014年中国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其中由于数据缺失不予以考虑,结果如图1所示。从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高低的分布情况来看,北京稳居第一,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超过1400,远高于其它省市,说明其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比较高;而陕西、上海、天津和湖北的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均在200以上,相比较北京还有一定的差距;河北、内蒙古、广西、新疆和海南的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不足10,其中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最低的海南仅有1.86,技术交易市场很不活跃。以上客观数据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非均衡性,那么区域内的技术市场活跃度的变动趋势又是怎样的呢?

(二)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变动趋势

σ收敛反映了不同区域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趋势。如果离差趋于下降,说明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非均衡性存在σ收敛,反之则不存在σ收敛。σ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三、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差异性显著:从三大区域层面上看,尽管东部地区的技术市场活跃度较高,但从变动趋势来看表现出非均衡性;中部地区较均衡;西部地区技术市场交易额较少,同样表现出非均衡性。那么,为什么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会存在显著的差异性?

(一)技术市场活跃度的影响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也随之不断的深入,创新的环境,产业的氛围以及高级服务供给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断的增大[8]。鉴于我国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将影响我国地区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变量归为四个大类共12个指标(表1)。在数据处理中,将先对所有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获得30个省市的样本数据,然后通过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最后通过回归分析法对假设因子的解释力度进行测算。

(二)实证研究及结果

通过KMO和Bartlett的检验(表2)得出KMO=0.901>0.9,而BTS(球形检验)的显著性为0.000

在因子分析过程中,提取了特征根大于1的两个主要因子F1和F2,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7.726%(表3)说明这两个因子变量已包含了12个指标中所蕴含的大部分内容,故选取F1和F2这两个主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为了更清楚地展现因子与所选指标之间的关系,对两个主因子采用最大方差法进行旋转,主因子F1可命名为科研能力与政策因子。主因子F2可命名为区域经济发展与研发投入因子。

论文利用2个主因子代替以上12个变量进行回归建模,在不考虑空间自相关因素下,将F1、F2因子得分与技术市场活跃度的标准化值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方程为:

其中R2=0.898,而F=128.974>F0.01(2,27)=5.448,表明回归方程的解释力度较强,显著度极高。这说明了在我国省市层面上,上述解释变量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技术市场活跃度在区域上的差异问题,但还存在一定残差。

四、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σ收敛对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的活跃度进行了总体的比较研究,并用SPSS分析了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的影响因素。从中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从这十年间的发展来看东部与西部地区的技术交易市场的活跃度呈现较大区域的非均衡性,集聚特征显著;中部地区较均衡。

第二,从省市层面来看2004-2014年,原有的技术创新高的如北京、天津、江苏、湖北等地的技术交易市场活跃度呈现非均衡性,这些经济快速增长的地区创新活动集聚特征显著,非均衡性加大。而西部地区诸如重庆、四川、贵州和云南这4个地区的技术市场活跃度较均衡,这与政府的政策紧密相关,反映出我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财政投入与政策上的支持。

第三,通过分析本文得到我国区域性技术交易市场发展存在差异性的原因归结为两个重要因子:科研能力与政策因子、区域经济发展与研发投入因子。政府的政策是影响技术市场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而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多的是受到较好的生活条件和研发投入。(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秦宛顺,刘学.中国技术市场形成、发展与运行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8,02(5):3-9.

[2] 张江雪.我国技术市场发展程度的测度[J].科研管理,2010,09(5):79-86.

[3] 高英红.技术交易市场的功能与技术交易市场的观念创新[J].科技成果纵横,2008,01:47-48.

[4] 傅正华,高宁等.新时期我国技术市场发展方针初探[J].中国科技论坛,2004,03(2):21-24.

[5] 熊兆铭.我国技术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挑战与对策[J].技术市场论坛,2001(7):9-11.

[6] 张江雪.我国技术市场的发展状况及其经济效应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250):1-4.

[7] 卢东,朱立红.我国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差异分析及对策探讨[J].决策参考,2006,03(2):67-68.

[8] 张欣炜,林娟.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5,10:1471-1479.

[9] 谭开明,魏世红.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01(1):56-60.

交易市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矿业权 矿业权交易 市场体系

一、矿业权及其交易

1、矿业权及其交易的内涵

矿业权是在矿产资源所有权主体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主体分离的情况下,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的权利约束和规范,是矿产资源产权的一项权能。在市场经济中,矿业权的设置意味着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主体可以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从事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也意味着勘查开采主体必须履行一定的经济责任,而这种权利自身也体现出它是可以交易和从中取得收益的。事实上,矿业权包含了可以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经济活动,并从中取得预期收益,以及这种权利可以在市场中进行交易的三种权利。从这种意义上讲,矿业权是一种财产权。

矿业权交易权,是指让渡和放弃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的权利。这里的交易权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让渡矿业权,即所有权主体将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权利让渡给其他主体的交易行为,一般称之为“出让”;二是指矿业权主体让渡自己矿业权的各交易行为,一般称之为“转让”;三是指矿业权主体用矿业权作抵押(或质押)以进行融资;四是指矿业权主体(自愿或被迫)放弃自己的产权行为。国内的矿业权交易一般指的是“出让”和“转让”两个方面,这样的理解不全面,事实上,“出让”和“转让”都仅仅是一种有偿的权利让渡;而后两种含义在市场经济中非常重要,它们涉及到矿业权作为资本的经营问题。

2、矿业权交易层次

从矿业权交易及其主体权属变化的特性方面,可以将矿业权交易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矿业权让渡。这种交易方式包括矿业权出让、转让以及矿业权的放弃,它是以经济主体中的单个或多个矿业权为交易对象,其交易结果是交易中矿业权的权属主体发生变化,但不涉及到矿业权主体的整个产权的交易。第二层,产权交易。它是以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为主业的经济主体的全部产权为交易对象,其交易结果导致矿业权主体权属和经济主体发生改变。第三层,权证式交易。这种交易是以矿业权主体以及融资为目的进行的,其交易结果不涉及到矿业权主体的权属变化,但它涉及到主体权利的稀释或权属变化的风险。

在经济制度中,一般将交易的类型划分为三种。一是谈判型交易。在谈判型交易中,交易各方在法律上的地位平等,权利根据交易双方的认同而转让,谈判交易的结果是达成一种权利让渡的协议,第二种和第三种意义上的矿业权交易属于这种类型。二是管理型交易。管理型交易下的双方在法律上的地位并不平等,交易涉及到某种权威或权力优势,权势较强的交易一方在交易中具有决定权,矿业权第三种意义上的被迫交易属于这种类型。而第一种含义上的矿业权交易有时属于谈判型交易,有时属于管理型交易,当矿业权供给方具有垄断性时就属于管理型交易。三是身份―捐赠型交易。这种交易是一种权利的单项运动,交易一般不计算利益,第四种自愿上的矿业权交易属于这种类型。

二、矿业权交易市场体系

矿业权交易市场体系是由交易主体、交易制度和机制等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矿业权交易所产生和形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行为及其运行的总和。一般人们将矿业权交易市场理解为:矿业权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让渡(出让和转让)中所形成的市场,这仅仅是狭义上的矿业权交易市场。一个完整的矿业权交易市场体系不仅包含狭义上的矿业权交易,而且还包含产权交易市场以及矿业权作为融资主体的矿业权资本市场。下面本文重点阐述狭义上的矿业权交易市场体系。

1、矿业权交易市场参与

(1)矿产资源所有者或其产权代表组织。矿产资源所有者或其产权代表组织是矿业权交易中的“产品”供给主体。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矿产资源都为国家所有。在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矿业权的设置以及矿业权的初次交易(矿业权设置与出让),同时以法律制度的形式规定特定的政府部门或专职机构代表国家管理矿业权,对矿业权进行交易。也就是说,这些政府部门或专职机构就是矿业权的首次供给主体。在矿产资源为私人所有的经济制度中,私人不但是矿业权的供给主体,而且其矿业权的交易实际上是矿产资源整体财产权利的让渡。

(2)矿业投资主体。矿业投资者投资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购入矿业权,进行相应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以获取投资收益。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矿业投资者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勘查开采企业,如资源公司、矿业公司等;矿业投资公司,如投资基金或机构投资者;个体投资者;国家或政府部门。当然,在一些国家矿业权管理制度中,对矿业权的投资也有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即需要符合有关法律制度和投资管理政策。

(3)中介机构。矿业权交易的决策与实施有赖于地质专家、地质工程师、财务专家、投资专家、金融专家、法律专家、注册会计师等的参与。这些专家所组成的为矿业出让或转让等市场活动提供各种技术服务的赢利性法人机构,就是矿业权中介机构。如矿业权评估机构、储量认定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登记机构、信誉评级机构等。

在矿业权交易中介机构中,有两个中介机构是矿业行业所特有的,即矿业权评估机构和储量评审机构。一般我们将这两个机构称为地质中介机构,它们是由地质与矿业行业协会衍生的机构,是独立的地质咨询公司,由独立的资深地质学家、矿业工程师等组成。

(4)矿业权交易所及其组织类型。矿业权交易所是依据相关法律制度,经政府管理机关批准或自愿组织而设立的专门进行矿业权交易的市场组织机构,它为矿业权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完备的、公开的产权交易场所。矿业权产权交易市场的组织类型主要有公司制和会员制两种。公司制交易所以赢利为目的,为矿业权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服务人员,以收取交易费用和成交的佣金来获取收入,但是,经营这种交易所的人员不能参与矿业权的买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交易的公平性。会员制交易所不以赢利为目的,由会员自治自律、互相约束,可以进行产权买卖与交割的交易所,其交易佣金和交易费用较低,但由于参与交易的买卖方只限于交易所的会员,因而容易形成垄断。

2、矿业权交易制度

制定和维护经济制度是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的基础,制度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确保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矿业权交易制度主要由法律保护制度和交易规则组成。法律制度是矿业权交易制度的核心和基石。在矿业权交易中,法律制度最基本的作用在于界定矿产权的产权归属,保护矿业权人的权利,维护矿业权交易市场秩序。交易规则由矿业权交易方式、交易程序、交易市场的准入条件等交易制度组成,这些规则在矿业权交易中有减少交易风险、规范交易行为的作用。

3、矿业权交易的监督管理

矿业权交易的监督管理,是监督管理机构对矿业权交易市场上的交易信息和主体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监管机构一般是指政府、政府授权的机构或依法设立的行业性自律组织。政府部门中设立产权交易监管机构,是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行为的重要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培育和发展矿业权交易市场。政府监管是保证矿业权交易市场依法交易和健康运行的根本保证。行业自律性监管主要体现在交易机构章程对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交易程序、交易方式等一系列规定上,通过对交易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度实施监管,减少了场外交易、违规交易、虚假信息、价格欺诈等违反产权交易规则行为的发生。行业自律和交易者诚实守信是维护矿业权交易市场的基石。

三、矿业权交易机制

矿业权交易机制是交易市场体系中各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规律性表现,能激发、规范和制约人们的交易行为。一般来讲,产权交易机制是指交易价格的形成、相关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易活动的规则共同构成的矿业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其中包括信息传递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保障机制。

信息传递机制是矿业权交易发生的基础,市场参与者只有找到合适的交易对象,经讨价还价而形成利益博弈趋向一致后才可能发生交易。矿业权交易市场就在这多轮或多方交易信息的揭露中,发现这些行为主体及其动机与行为取向,从而提供一种信息形成与传递机制。

价格机制是矿业权交易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反映了市场竞争和供需的变化,具有市场导向作用。矿业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包括价格形成的主体和价格形成的原则及方式等内容:一是价格决策主体,价格决策主体分政府定价决策主体和市场交易价格竞争主体;二是价格形式以竞争性价格为主,价格主要是由市场竞争形成的;三是价格调控方式,这主要是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方式。矿业权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格主要由资源的自然价值、生产成本、流通费用、利润和税金等五个基本要素组成,当然,在矿业权为探矿权、采矿权的权利体系中,其价格构成显著不同。

保障机制是通过交易制度和市场监督管理提供一种组织化、制度化的交易环境和约束机制,可以保证交易各方权利主体的利益,使交易主体的行为得到规范,从而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促进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和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干飞:矿产资源消耗演化复杂性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论文,2008.

[2] 干飞:矿产资源产权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

[3] Barry Barton. Title registration in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 I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mineral law and policy: trends and prospects,edited by Elizabeth Bastida,etc..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5.

[4] A.爱伦・斯密德著,黄祖辉、蒋文华等译: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中国矿业融资培训与研究项目组:中国矿业融资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6] 陈甬军等:过度市场论――中国产权交易市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任务型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标准化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