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范文

时间:2023-10-16 21:54:09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1

【关键词】区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一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二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三是贷款和应收款项;四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但在实务工作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容易产生混淆,本文在此就两者的在会计实务中应特别注意的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正确划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内容是相同的,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等。那么在会计实务中如何将其正确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呢?首先,要正确理解分类方式;新企业会计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定义是直接的,即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是以赚取价差取得收益为目的,如企业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基金等。而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不是直接定义的,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才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次特别要根据管理层持有的目的和时间;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还在于管理层对两者的不同持有目的和时间。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为了出售而购入的,管理层的持有目的不是长期持有,更谈不上持有至到期,而在于尽快出售,赚取交易收益,周转速度较快,持有时间一般为3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短期内不准备积极地进行交易,持有时间通常超过1年。综上所述,能确定其公允价值持有时间短的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应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能确定其公允价值长期持有但不到期的债券投资和能确定其公允价值长期持有但对被投资企业无重大影响的股票投资应划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后,还要注意其在资产负债表的归属类别和列报方式。由于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列报方式,交易性金融资产变现能力较强,周转速度较快,应归属流动资产,列报位于货币资金之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和周转速度正好相反,则归属于非流动资产,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列报排序在非流动资产的最前列。

二、正确确认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计量属性相同的,都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是确认和计量这两类金融资产的关键。以公允价值作为这两类金融资产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反应该类金融资产相关市场变量变化对其价值的影响,把该类金融资产和市场紧密的结合。在取得金融资产的时候支付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单独通过应收项目来核算。如果初始取得价款中包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或股息,都要将这部分利息或股息单独通过“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来反映。但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的会计处理完全不同。初始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通过“投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取得时发生的交易费用则是计入了资产的初始确认成本。当然,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资产形式不同,计入的账户不同,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的,交易费用可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科目按照面值计量,所以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均构成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

三、正确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未计量

(一)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的会计处理

当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该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和还是当期损益,关键是要看金融资产所属的分类,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企业拥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化时,应将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时,就形成企业的当期收益;反之,则形成企业当期的一项损失。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幅度较小或暂时性变化时,企业应当认为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正常范围的变动,应将其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除减值损失和外币性金融资产形成的汇兑差额外,将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由此产生的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也不相同,这也是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最显著的差别之一。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直接作为当期利润处理。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在资产负债表日计量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作为“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理,因而不影响当期利润总额。在财务报表的列报方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作为利润表中的利得项目进行列报的,包含在企业净利润中,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直接计入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

(二)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持有这两类金融资产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收入应当计入投资收益,但这两类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仍有区别。就企业拥有的权益类金融资产来看,无论是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应当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股利时计入当期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债券类金融资产在计息日的会计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按债券的票面利率计算应收利息,同时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但企业拥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应当按照实际利率法来确认企业当期的投资收益。

(三)在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的发生减值的会计处理

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仅对其公允价值变动进行调整,不进行减值测试。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要在资产负债表日进行减值测试,并要求单独计算减值额,具体作法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即使该金融资产没有终止确认,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中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应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转出的累计损失,等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已收回本金和已摊销金额、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四、正确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的转销

企业应按照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收入与该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企业的投资收益,此外为了正确的核算企业取得的投资收益,还应当结转相应的科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要注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两部分价值—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并将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转作当期“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出售时要注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四部分价值—成本、未摊完的折溢价余额、应计未收的利息和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并将原先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收益作为“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挂账余额,同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价值组成的“公允价值变动”余额相抵销,其差额作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理。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4).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2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税务;差异

一、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项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金融性资产主要是指企业用于外部资金使用的金融工具,包括企业的银行汇款、应收账款、票款、股权投资、内部现金以及债券收益等形成的资产,企业的会计在对金融性资产进行核算的过程中,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以及交易性金融的最终计量为主要的核算项目,通过合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资产分类实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1.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计量

企业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处于扩大生产或者提高短期收益的资金需要,通过购买、出售所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性投资资产,在所获得的利润中减除成本等费用,所取得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就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的计量。其中的公允价值账面差额以及借贷中处理转账的成本都是企业金融资产取得中扣除的部分,通过计算将企业金融性资产所取得收益进入公司账户,这是企业财务计算和管理的重要工作方式。同样的企业的税务在计算的过程中将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中所有的数额都进行统一计算,扩大了企业的金融资产范围,所产生的金融资产基础数额就会大于企业财务所统计的,这也是两者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

2.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

企业的资产信贷和投放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存在一定的差异和起伏,所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存在一定的风险,在投资过程中,交易性金融成本所产生的亏损或者收益都是公允价值变动所导致的结果。公允价值主要是对企业金融资产价值差异的集中体现,通过合理公正的价值基础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价值进行评价,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属于企业投资资产的一部分,代表企业资产的变动,其中当期进账所得的利益和损失通过公允价值的变更体现出来,所以在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过程中,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的变动也是重要的影响。

3.交易性金融的最终计量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最终计量包括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股利或利息,交易性金融资产最终实现的收益和损失,通过对整个环节的信贷、收益、损失进行统一的计算,保证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有效管理。会计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最终的统计管理不仅是实现企业账面金额的有效管理,而且以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变更以及处理,将企业的投资以及借方贷方的资金处理进行完善,以成本、手续、交接等环节的费用和产生的差额进行详细的计算,保证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数额的稳定,保证会计资产处理和税务资产处理中产生的资产差异,以回放和弥补的方式实现差额资金的补充,保证企业会计和税务管理的统一性。在最终交易性金融的计算过程中,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按公允价值计量,会计在最终公允价值变动时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增加或减少其账面价值, 实现企业资产的稳定和发展。

二、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的中,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将资产投资期末的账面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并以公允价值的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作为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税务处理的税法规定,企业投资资产的成本以及亏损都应该计入企业纳税所得额里面,所以税法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核算中,一般的公允价值和会计处理的公允价值不一样,而且税法所依据的是企业的投资资产的总体资金使用情况,以法律的免税和税收标准为工作的准则,实现对企业资产应缴纳税额的计算。本文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数据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金融性资产财税处理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实现对差异的表现和差异的原因的深入论述。

1.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量

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算主要是对成本、投资收益、银行存款的计算,会计和税务不同的计算准则,会产生不同的计算结果。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相关交易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这是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算项目,其中的交易费用是指在交易的过程中用于购买、发行或者额外的新增费用,一般包括支付给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而不包括债券溢价、折价、融资费用、内部管理成本及其他与交易不直接相关的费用。交易费用在会计和税务在计算过程中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和表现。税法上将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归于投资资产的范围里,将企业对外进行投资和收益以及成本全部归于税率计算的总额中;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中以现金方式取得的投资收益资产,以当时购买的价格作为价款的成本,将以现金方式之外的资金流通方式所取得的投资资产,以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为成本,这样在税法的计算过程中,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纳税所得额就会比会计计算的数额大,造成两者之间的差异。

例证1:甲公司在2010年3月购入股票的过程中: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万元

投资收益100万元

贷:银行存款5100万元

计算过程中,会计会将投资收益当成企业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所付出的相关费用,将100万元计入当期的损益,没有进入成本的计算,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就会是5000万元,但是税务计算会根据税法上的规定,以企业在投资资产的收入和付出的过程中最初的全部价款作为成本,这样两者之间就会产生100万元的差异,也就是前面分析中的投资收益。一般对于会计和税务计算过程中出现的100万元的差额,会在汇算清缴时作为缴纳税款的调增处理来进行,实现会计和税务处理的平衡和统一,较少差额所造成的影响,但是会计和税务处理由于依据的准则不同,在数额上产生差距造成两者之间工作衔接的不适应,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改进,实现两者的统一。

2.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计量

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公允价值发生发动的过程中,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也就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过在公允价值变动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从中研究会计和税务的差异区别。

(1)公允价值上升时: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

会计计算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由于公允价值发生变动所产生的损益,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这对于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的利润和账面金额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其中的差额就以账面金额的增加或者减少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上面理论研究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税法的规定对企业持有资产期间所取得的资产增值或者资产减值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不会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企业所得税基础。这时候会计计算会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所造成的损益相应的调整应缴纳的所得税,但是税务计算以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的历史成本为基础,保持税率计算的基础不便,造成账面价值和计算基础之间的差异,也造成因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带来的会计计算以及税务计算的差异。对于两者之间所形成的差异,最终以递延所得税的方式呈现出来。

例证2:甲公司2010年7月,股票按公允价值计量:

该股票当日公允价值为500×8=4000(万元)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万元(5000-4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万元

甲公司在7月份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化,使得企业持有的资产收益增加了1000万元,会计在计算的过程中将1000万元作为企业的当期损益,而税务计算会以最初的历史成本为基础,就是以5000为基础,这样就形成了1000万元的差额,而对于会计计算时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所带来的损益差额,只有在处理的时期才会使用。企业的应缴纳税款中,在最终的汇算清缴时应作为纳税增调补充出来,也就是增加1000万元的调高税。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最终处置的计量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最初处理计量中,对于金融资产出售和经营中所产生的损益全部计入投资收益,将其中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作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当期的资产收益为计算方式。最终处理中会计和财务计算的主要区别就是对待应缴纳所得税的项目的区别。

借:银行存款等(实际收到的金额)或投资收益(差额或者损失)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初始成本)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持有期间所确认的金额投资收益额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以确认的金额)

贷:投资收益或做反分录

以上就是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最终计量时的主要项目。对于企业会计计算来说,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值变动、出售等方式所获得的收益应该计入当期损益,在最终计算的时候将金融资产中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所产生的损益部分使用起来,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公允价值损益使用。税法的计算中对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产生的变化和损益不计入应缴纳税款的基础,在进行最终结算时,以最终取得的收益价款扣除历史成本的差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这样最终由于计算方式的不同会计计算和税务计算就会产生差异。

三、结语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算中,会计计算和税务计算的不同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实际数据对企业的资产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和实例论证的方式说明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对于完善税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融合自己的理解,希望能够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管泽锋.关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与税务处理差异的案例分析[J].商业会计,2009,(8).

[3]张涛,朱学义.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与税法差异分析[J].财会通讯,2009,(13).

[4]《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立法起草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及适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3

现在,随着基金和股票等各项投资起伏不定,为企业的买入和卖出都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为此,在这种情形之下也给会计对金融资产的核算带来了难度。在这种情形之下,必须要找出一条路子,减轻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难度。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 会计 核算

1.前言

时至今日,交易性金融资产已经成为了许多公司所看重的,而且都在大量使用的。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自身特征有两个方面,一是具备活跃的市场报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将金融资产随时可以变现,二是必须依据获利为目的,这样就全面反映出管理这的真正意图。

从其自身的特征可以看出来,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企业获利的一种手段。借助该手段可以实施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就可以从中赚取差价而获得利润。是否能够获利,这就的看会计的核算结果。

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核算

对于一个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利润几乎都是有会计来做出对比,基本就是对买进和卖出之间的一个对比。会计主要是核算买进费用和期末计价以及卖出时的处理,从中计算出获利的真实情况。

2.1买进核算

对于企业如果看中某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就会出价买进取得资产资格。这个时候普遍都有是按照当时的公允价值来作为确认金额,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几乎在发生的时候计入到当期的经济损益中去。

会计在核算的时候,要将买进的时候支付的价款包含的宣告发放的现金,或者股利和债券的利息,都应该当做应收款项来处理,单独列出表格,应该将其计人到“应收股利”或者“应计利息”的科目中。

2.2持有期间

当将交易性金融资产购买进来之后,不可能马上就出售出去。一般都还在企业中放置一段时间,等到后面伺机而出,这个放置期间就叫做持有期间。在这个期间,也会产生出多方面的核算问题。

2.2.1核算获利

将资产购买进来之后,企业会放进银行或作为其他的处理,在这个期间就会出现现金股利与利息。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说,在持有期间被投资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的股利,或者在资产负债的表日上面按债券票面的利率计算出利息时。

会计核算的时候,要按照应收股利或者应收利息作为登记科目,贷记要按照投资收益为登记科目。在这期间利息收入和贷出都要登记明确,清清楚楚的一目了然。

2.2.2期末计量

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计量,应该用资产负债表日来登记。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已经高于了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来登记,贷记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来登记;当然,出现了公允价值比账面余额低的现象,这种想象就要作为相反方向的会计分录。

2.3卖出核算

但企业所持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后,会随时关注该资产的价格动向,一旦达到企业认为可以卖出的时候就会将资产抛出去。

在观察价格和抛售期间,企业在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处理的时候,要对其公允价值和初始入账金额之间差额进行相比较,详细统计之后确认为投资的收益,同时还要调整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

举一个例子:购入股票作为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甲公司的有关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情况如下:

1. 2011年4月5日购入了股票总额为100万元,发生了一些相关的手续费和税金0.2万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100,投资的收益0.2

贷:银行的存款100.2

2. 2011年4月末,该股票的收盘价为108万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8

贷: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8

3. 2011年5月15日处置时,收到了110万元

借:银行的存款110,公允价值的变动损益8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100,公允价值变动8

投资的收益为(110-100)10

3.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优越性

过去企业中着重于长期的股权投资,但该项目的投资时间比较长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了困难。虽然投资是着眼于控制和重大的影响,但如果企业资金不雄厚往往可能出现瘫痪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之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优越性就显而易见了。

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间比较短,不会为底子薄弱的企业带来捉襟见肘的局面。周期短,企业便于控制和周转。这样就不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压力,过去的长期投资形式很多企业不敢涉入,但资金陷入其中抽不出来导致企业出现危机。自从有了交易性金融资产之后,都可以放手一搏了。

其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目的比较明确,那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获取利润,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中间获利。过去的长期股权投资并不的为了获利,而是要掌控企业的大权,这样给很多企业带来了喘不过气的压力,可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目的比较明确,那就是赚钱。这样的投资,既不会影响企业的权利也转会了资金。

最后,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存在的活跃市场价格或者相对固定报价。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比较活跃,比如股市就可以看出来,天天都在起伏下降,可能这个时刻买进来,下个时刻就能够上升到极限。这个市场价格比较的活跃性,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一个自身特征呢

当然,对于价格来说也有固定的时候,比如股市上就有一支股长时间的处于一个蛰伏阶段而不变化的,相对比较固定的报价。对于现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股票和基金等。

4.结束语

从各种实例可以看出来,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能否带来资金上的利润,就得看会计的核算结果。只要会计核算的比较准确,将收入和支出做出一个全面的统计,就能够让交易性金融资产朝着获利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华荣,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理研究[J],财会月刊,2009年

[2].陆建英,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透视会计准则的新理念[J],财会研究,2008年

[3].许文静,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财会月刊.,2007年

[4].马文斌,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四种类型[J],现代会计,2007年

[5].曹环军,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核算探析[J],财会通讯,2010年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4

【关键词】 交易性金融资产; 货币时间价值; 会计要素

2007年新会计准则中对金融资产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应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且一旦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及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后,不得转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进行核算。

在会计准则中有这样的说明: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但是,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交易性金融资产一个非常显著的计量特征就是:公允价值计量,也就是在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都必须根据市场价格以调整日(即期末)的价格进行账务处理,以合理地反映目前的真实市场价格。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如果涉及到了会计特殊中期(半年末)及会计年末的时点时,按现行制度规定,必须按当时市价进行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调整,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予以调节,合理反映账户的浮盈、浮亏。

2009年1月1日,某上市公司购入10 000股股票,每股价格1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全部通过资金账户划转,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得税率25%。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0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00 00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0 0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0 000元,同时导致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0 000×25%=7 500元,净利润最终增加22 50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0 000元。

2009年12月31日,股票市值16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0 000元,在上市公司下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0 000元,导致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0 000×25%=7 50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再次虚增30 000元。

2010年1月1日,将股票全部售出,出售价格16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60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60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0 000

――公允价值变动 60 000

投资收益60 000

2010年上半年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虚减了利润60 000元,投资收益却使利润增加了60 000元,从利润总额的角度考虑,并没有导致利润的变动,却使所得税费用增加60 000×25%=15 000元。

但其中“投资收益”反映的是真正实现的收益60 000元,从原始的投入成本100 000元及最近售出的价款可以得知,真正收益的确是10 000×(16-10)=60 000元。

从理论上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合计数最终趋于零,对整个企业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新会计准则中,也提醒我们:货币时间价值对企业的资金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不同的经济大环境下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时,必须考虑到时间对企业的各项会计要素产生的影响。

在实际工作中,更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在市价上涨时期。

接上例,如果在2009年3月1日,以市价11元的价格又购入同一公司的股票5 000股(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全部通过资金账户划转,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5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55 000

2009年4月5日,出售1 000股,市价11.5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在转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时,可以参照存货的发出方式对比以下不同处理方式,对会计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1.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单价=(100 000+55 000)/(10 000+5 000)

=10.33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 330

投资收益 1 17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7 3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7 300

在加权平均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7 3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7 300元,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7 300×25%=9 325元,净利润最终虚增9 325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7 300元。

2.先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0 000

投资收益1 50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7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7 000

在先进先出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7 0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7 000元,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7 000×25%=9 250元,净利润最终虚增9 25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7 000元。

3.后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1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1 000

投资收益 500

2009年6月30日,该股票市价13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8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8 000

在后进先出法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方发生了38 000元,在上市公司半年利润表中导致利润虚增38 000元,企业所得税费用增加38 000×25%=9 500元,净利润最终虚增9 500元,同时从资产要素来看,导致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虚增38 000元。

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在物价上涨时期,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对于企业而言当期资产、利润要素都会虚增。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去分析,对于企业而言,就可以有相对富足的资金去周转流动,实现货币的增值。

在市价下跌时期:

接上例,如果在2009年3月1日,以市价9元的价格又购入同一公司的股票5 000股(不考虑相关税费),款项全部通过资金账户划转,企业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45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45 000

2009年4月5日,出售1 000股,市价8.5元(不考虑相关税费),在转出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时,可以参照存货的发出方式对比以下不同处理方式,对会计各要素产生的影响:

1.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100 000+45 000)/(10 000+5 000)

=9.67元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 500

投资收益1 17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 670

2.先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 500

投资收益1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0 000

3.后进先出法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8 500

投资收益 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9 000

加权平均法下,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单位成本予以了平均,对于前后各期不同价格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讲,起到了一个价格平衡的关系,因此对于资产、利润、所得税而言,前后各期都相对均衡,差异不大。

先进先出法下,在市价上涨时期,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低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增,利润总额虚增,所得税同样虚增。在市价下跌时,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高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减,利润总额虚减,所得税同样虚减。

后进先出法下,在市价上涨时,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高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减,利润总额虚减,所得税同样虚减。在市价下跌时期,出售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转出的是成本较低者,因此期末资产虚增,利润总额虚增,所得税同样虚增。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完全可以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利润的调控及所得税的调节。每个企业都可以在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粉饰会计报表,因此计价方法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对于不附带利息的货币收支,与其晚收不如早收,与其早付不如晚付。也就是说,货币在自己手上,可以立即用于消费而不必等待将来消费,可以投资获利而无损于原来的价值,可以用于预料不到的支付,因此早收、晚付在经济上是有利的。目前在财务估价中,广泛地将货币时间价值运用到了记账方法里面,而不像原先会计记账和财务分析有区分。从最新的会计制度看来,货币有时间价值的理念已不再是管理上要考虑的,而是在进行会计记账时就要考虑的问题。

因此,结合这一理念,笔者总结出一条基本原理:应保留更多的资金,前期是资金相对较少的流出企业。在市价上涨时:应采用后进先出法;在市价下跌时:应采用先进先出法。当然,目前会计制度上已将存货发出计价的后进先出法取消了,所以在许多教材上,我们看到的都是加权平均法,这样做使前后期成本平均,比较好处理,但从实际工作中,本人建议不妨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会计要素调节。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12).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11―02

一个经济结构为了满足短时间内的销售需求而持有的资产就是金融性融资,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及权证等,这些资产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差价的获得。经济结构体要充分地利用闲余的资金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在交易的过程中来获得差价收益。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结转方法选择的原则

在资产负债日中,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为标准来完成计算的,资产档期的损失与收益通过它与资产账面差额来实现的,因此在会计活动过程中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策略首先应该保证的是资产账面金额也资产档期内的损耗的降低。笔者认为,经济结构体应该根据自身资产交易的频繁性以及财务的管理状况来进行调整,利用跟自身成本转换相适应的策略,不过策略一旦选定了就不需要进行改变调整,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不合理问题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优化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会计处理方式的合理性。

2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结转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作为经济结构的一种可流动性资产,企业购进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它的流动性与存货的买入与送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存货的发出,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加以调整、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因为不同的措施实施后的结果不同所以根据实际经验在交易中我们应该选择先进先出法或根据加权平均法对经济发展中的成本所耗进行分析选择。经济结构体应该根据贸易性金融资产的具体成分来对成本进行计算,对于那些一次性购进或者卖出的交易性资产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刚开始阶段的购入耗费来进行结算;但是对于分阶段购入的资产则应该转向来进行出售,而且在持有期间可能发生送股情况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每次购进时其成本都是不同的,在最终售出的过程中对于所耗费的资金应该如何来计算?我们将对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的运转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2.1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

在会计活动中,交易耗费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比较,其公允价值的总数是非常微小的,它对损耗以及资产价值的影响非常弱,所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将这种费用按照投资业绩来处理的,我们可以将它算作是投资言行,无法将其转变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进行统计。所以,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这笔费用不做考虑,同时也不考虑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通过这种方式将会计活动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比方说:2013年的时候一个经济体投资买了10000支股票,其中每个的价格是5元。下半年又投资买了10000支股票,单个的价格增长了1元。年末的时候卖买出3/4,当时的时候市场上的单个价格涨了两元。通过转进转出的方法来获得差价收益。

(1)购进时的会计处理:

2013年6月5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0;

贷:存款50000。

2013年11月5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2)出售时的会计处理:2013年12月6日,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00(50000+30000),投资收益40000。

通过这种方法来对经济体系结构的购进卖出进行调整,首先买到的股票肯定能够早早出售。同时可以将这种方法用于一些比较容易卖出去的资产中。如果经常将其用于交易,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工作量将较大,另外也不利于股票均衡资产净值的获得,对于财务部门来说无疑会增加投资的风险成本。

2.2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

这种结转方式并不会对档期内的资产价值的高低产生影响,但是对于经济结构体所持有的股票与单个的成本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组织对市场股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盈利与亏损的情况(该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与在每次购入时股票交易界面反映的平均价格是不同的,是不包含手续费的单纯的股票购买成本)。下面将对这种交易方式的获益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2013年6月5日和11月5日的购入股票会计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

(2)2013年6月5日购入股票后,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已经达到了5.5元。

(3)2013年12月6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2500,投资收益37500。

2.3不同的成本结转策略对档期结尾资产账面价值增跌的影响

本来该资产出售的过程中就是为了通过差价来获取最基本的利润。为了能将获利情况真实地反应给企业,让企业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在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公允值来进行,调整好账面数值。我们对13年12月6日,市场上单个股票7.5的价格通过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来进行计算分析。

(1)先进先出法:持仓股数5000股,每股成本6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500(5000×1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500。

(2)加权平均法:持仓股数5000股,每股平均成本5.5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5000×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

不管是通过哪一种措施进行处理的,对档期内资产负债日表中以及资产本身账面价值的增跌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4通过成本结转方式的变换对交易性资产进行计算

经济结构组织对这些资产进行处置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公允价值与出专价值之间的差价来进行调整,对于其变动进行更替确保。

设定2014年1月6日,将所有资产抛出,那么其在市场每一支股票的价格能够达到7.5元。

(1)先进先出法:

借:银行存款35000,投资收益2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00、――公允价值变动7500。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500;

贷:投资收益7500。

(2)加权平均法:

借:银行存款35000,投资收益2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7500、――公允价值变动10000。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

2.5对两种转结形式进行比较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6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结转方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111―02

一个经济结构为了满足短时间内的销售需求而持有的资产就是金融性融资,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及权证等,这些资产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差价的获得。经济结构体要充分地利用闲余的资金进行资产结构的调整,在交易的过程中来获得差价收益。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结转方法选择的原则

在资产负债日中,因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以公允价为标准来完成计算的,资产档期的损失与收益通过它与资产账面差额来实现的,因此在会计活动过程中不管使用什么样的策略首先应该保证的是资产账面金额也资产档期内的损耗的降低。笔者认为,经济结构体应该根据自身资产交易的频繁性以及财务的管理状况来进行调整,利用跟自身成本转换相适应的策略,不过策略一旦选定了就不需要进行改变调整,只有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不合理问题的时候才可以进行优化完善,通过这种方式来保证会计处理方式的合理性。

2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结转方法的选择与比较

作为经济结构的一种可流动性资产,企业购进和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它的流动性与存货的买入与送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存货的发出,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标准加以调整、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因为不同的措施实施后的结果不同所以根据实际经验在交易中我们应该选择先进先出法或根据加权平均法对经济发展中的成本所耗进行分析选择。经济结构体应该根据贸易性金融资产的具体成分来对成本进行计算,对于那些一次性购进或者卖出的交易性资产来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根据刚开始阶段的购入耗费来进行结算;但是对于分阶段购入的资产则应该转向来进行出售,而且在持有期间可能发生送股情况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每次购进时其成本都是不同的,在最终售出的过程中对于所耗费的资金应该如何来计算?我们将对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的运转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2.1先进先出法结转成本

在会计活动中,交易耗费和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行比较,其公允价值的总数是非常微小的,它对损耗以及资产价值的影响非常弱,所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将这种费用按照投资业绩来处理的,我们可以将它算作是投资言行,无法将其转变成交易性金融资产来进行统计。所以,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对于这笔费用不做考虑,同时也不考虑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股利或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通过这种方式将会计活动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比方说:2013年的时候一个经济体投资买了10000支股票,其中每个的价格是5元。下半年又投资买了10000支股票,单个的价格增长了1元。年末的时候卖买出3/4,当时的时候市场上的单个价格涨了两元。通过转进转出的方法来获得差价收益。

(1)购进时的会计处理:

2013年6月5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50000;

贷:存款50000。

2013年11月5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00;

贷:银行存款60000。

(2)出售时的会计处理:2013年12月6日,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00(50000+30000),投资收益40000。

通过这种方法来对经济体系结构的购进卖出进行调整,首先买到的股票肯定能够早早出售。同时可以将这种方法用于一些比较容易卖出去的资产中。如果经常将其用于交易,则采用先进先出法进行核算的工作量将较大,另外也不利于股票均衡资产净值的获得,对于财务部门来说无疑会增加投资的风险成本。

2.2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

这种结转方式并不会对档期内的资产价值的高低产生影响,但是对于经济结构体所持有的股票与单个的成本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企业组织对市场股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盈利与亏损的情况(该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与在每次购入时股票交易界面反映的平均价格是不同的,是不包含手续费的单纯的股票购买成本)。下面将对这种交易方式的获益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2013年6月5日和11月5日的购入股票会计处理方法与上述相同。

(2)2013年6月5日购入股票后,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已经达到了5.5元。

(3)2013年12月6日出售股票,

借:银行存款12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2500,投资收益37500。

2.3不同的成本结转策略对档期结尾资产账面价值增跌的影响

本来该资产出售的过程中就是为了通过差价来获取最基本的利润。为了能将获利情况真实地反应给企业,让企业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在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公允值来进行,调整好账面数值。我们对13年12月6日,市场上单个股票7.5的价格通过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来进行计算分析。

(1)先进先出法:持仓股数5000股,每股成本6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7500(5000×15);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500。

(2)加权平均法:持仓股数5000股,每股平均成本5.5元。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000(5000×2);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

不管是通过哪一种措施进行处理的,对档期内资产负债日表中以及资产本身账面价值的增跌都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2.4通过成本结转方式的变换对交易性资产进行计算

经济结构组织对这些资产进行处置的时候,必须要根据公允价值与出专价值之间的差价来进行调整,对于其变动进行更替确保。

设定2014年1月6日,将所有资产抛出,那么其在市场每一支股票的价格能够达到7.5元。

(1)先进先出法:

借:银行存款35000,投资收益2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30000、――公允价值变动7500。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500;

贷:投资收益7500。

(2)加权平均法:

借:银行存款35000,投资收益25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7500、――公允价值变动10000。

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00;

贷:投资收益10000。

2.5对两种转结形式进行比较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对当期损益和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都不会产生过大的影响,换句话说,对于经济结构体对外财务交往活动中的信息数据的正确性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不过,从经济结构体的风险因素以及工作总量来考虑,不同的交易方法应该适用于不同的交易产品,不可能一直存在不变的价格购买水平,这样肯定会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力量产生很大的影响;而加权平均法则适用于频繁交易的股票,同时又可以提供比较均衡的购买力,将市场价与实际购买力度进行一个中和调配,提高企业防御抵挡风险的综合实力。经济结构体在具体的交易活动中究竟还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讲景荣资产进行出售,其实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由交易频率和企业财务监管的具体需求来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陈英.案例教学的基本理念[J].济南大学学报(社科),2004,(4).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7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探析――以股票投资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日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当划分为以下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作为后续计量属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了贷款和应收款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本文主要探讨股票投资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一、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

例:2008年1月1日,丙公司支付价款110万元(含交易费用1万元和已宣告发放现金股利9万元)购入甲公司发行的股票(简称甲股票)10万股,占甲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1%,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2008年3月1日,丙公司收到甲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9万元。2008年6月30日,甲公司股票每股市价为11元,宣告20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元,并于2008年7月1日发放。2008年12月31日,由于甲公司投资决策失误,发生严重财务困难,甲股票每股市价为7元。丙公司预计如果甲公司不采取措施,该公司股票的公允价值预计会持续下跌。2009年6月30日,由于甲公司采取措施致使上年发生的财务困难大为好转,每股市价上涨为8元。2009年9月1日,丙公司将持有的甲股票售出,实际收到价款95万元。假定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编制丙公司分别将甲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分录。假设每步都考虑所得税的影响,除所得税之外不考虑其他因素,所得税率为25%,单位为万元。

丙公司将甲股票分别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如表1所示。(表1)

二、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相同点

(一)初始入账金额中均不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企业取得两类金融资产时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性质上属于暂付应收款,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进行处理,记入应收股利科目的借方,不计入两类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二)后续计量属性相同。根据新会计准则规定,两类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公允价值反映其账面价值,企业应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动对两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资产负债表日,当两类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两者之间的差额调增两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反之,应按两者之间的差额调减两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

(三)持有收益的处理相同。企业在两类金融资产的持有期间,对于获得的现金股利,应于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时,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贷方。

(四)处置时都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持有期间形成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处置两类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处置价款与两类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要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已确认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三、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不同点

(一)初始确认时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的借方。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

(二)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不同。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三)对递延所得税的处理不同。初始确认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由于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记入所得税费用科目。而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四)发生减值的处理不同。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已经计入了当期损益,所以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不需要对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公允价值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或者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就可认定该金融资产已经发生了减值,应当确认为减值损失并计提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应予以转出,计入当期资产减值损失。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的减值损失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时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四、股票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的影响

如果企业进行股票投资的持有期间不跨年度,则初始确认时无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当期的影响都是一样的。但如果进行股票投资的持有期间跨年度,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对企业的最终影响是一样的,都使企业投资损失了4万元,但从不同的会计期间来看,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的影响。在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列示在流动资产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列示在非流动资产中。一项金融资产如果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意味着企业流动资产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在营业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降低流动资产周转率,降低企业的运营能力。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企业的流动资产没有影响,所以对企业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没有影响,对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运营能力也没有影响。

(二)相关交易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动对经营成果的影响。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和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都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影响当期损益。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对当期损益都没有影响。只有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才将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额转入投资收益,从而影响处置当期利润。

从上述会计处理可以看出,丙公司将取得的甲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比,由于对相关交易费用的不同处理使2008年度的营业利润减少了1万元;由于对公允价值变动的不同处理,使2008年的营业利润增加了1万元。需要说明的是,2008年12月31日,甲股票的公允价值如果不是发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或者预期这种下降趋势属于暂时性的,则丙公司将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比,会使2008年度的营业利润减少30万元。

(三)对企业所得税费用的影响。按税法规定,记入投资收益科目借方的相关交易费用,虽然当期减少了会计利润,但当期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只有待股票转让时,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一并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即投资收益不得抵减应纳税所得额,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加上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而会计上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直接计入初始确认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相同,不会产生递延所得税。从上述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比,使丙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减少了0.25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在实际处置或结算时,处置取得的价款扣除其历史成本或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确定的处置成本后的差额应计入处置或结算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所以,在持有期间由于公允价值的变动造成金融资产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的差额会产生递延所得税,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递延所得税的同时要确认所得税费用,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所有者权益,不会对所得税费用产生影响。从上述会计处理可以看出,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比,使2008年度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减少了5.25万元。

主要参考文献:

[1]曾艳芳.交易性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析[J].财会通讯(综合),2010.9.11.

[2]赵海鹰.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税务处理分析[J].财会月刊,2011.11.

[3]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人民出版社,2010.

交易性金融资产篇8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为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企业会结合自身的资金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审时度势地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对金融产品的投资是企业投资的很重要的途径。从会计核算的角度,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我国的会计准则也逐步与国际接轨,逐步引入“公允价值”这一概念。对于金融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称《准则》)将其分为四大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2)持有至到期投资;(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4)贷款和应收款项。笔者认为,准则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中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及后续计量方法,部分内容有待改进。例如:同样投资一支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以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的核算,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当期的利润表的影响却不同。下面我将对两种金融资产的核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及后续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交易性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held for trading)是指企业为近期内出售儿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和基金投资。根据《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责,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责:

1.取得该金融资产或承担该金融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回购或赎回。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

在持有期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如公允价值下降,则做相反方向分录)。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当期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往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由此可见,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波动会一定程度地影响企业营业利润,而且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十分剧烈,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对企业利润表的影响显而易见。然而企业的营业利润反映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企业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不是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很大程度地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失妥当。

在持有期间的减值处理: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下降时,不管下降幅度多大,交易性金融资产都将其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不做减值处理。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及后续计量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企业没有将其划分为其他三类金融资产,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相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而言,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意图不明确。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每个企业都会有比较完备的组织构架及公司章程,在进行投资决策前会有非常谨慎的考量及明确的投资意图,因此持意图不明确这一解释并不符合逻辑。

由于准则并未对二者之间的区别作严格的解释与区分,因此在各种书籍和会计实务中这两个科目的运用就显得随意性比较强,财务会计书籍中凡是涉及到短期股票或债券投资的举例时,基本上都是由作者直接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者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这样做增加了会计工作的随意性,很难实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笔者以股票投资举例,持有期间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公允价值下降,做相反分录),该会计处理不影响企业当期的营业利润。在实际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从而将未实现的损益转为已实现的损益。笔者认为这种会计处理方法相比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更合理一些。

在持有期间的减值处理:持有期间公允价值下降时,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视下降幅度的不同做不同处理:如果下降幅度小,判断其为暂时性下降的差额计入“其它综合收益”,若下降幅度大,视同发生了减值,应该提取资产减值准备,并冲销原“其它综合收益”账户差额。

由于准则对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处理不同,在实务中,就会成为某些企业为达成利润目标的工具。如果某企业将某项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该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然而当企业出于达成利润指标等目的时。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可以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就可以通过先将该项金融资产出售,实现投资收益,达成利润指标后再将该项资产购回(再次购回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很可能高于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售价)。此种做法并没有“实质性地”增加企业的营业利润,却仅因为出售行为实现了巨大的营业利润,然而后期又以高价将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购回的举措显然对企业来讲是不经济的。由此可见,会计准则对上述两种金融工具后续计量的方法不同会给调节企业利润留有余地。

在股票价格大幅度上涨,投资额度巨大的情况下,如果归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会为企业利润的大幅度攀升做出很大贡献,为企业EPS的提高立下汗马功劳,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则会在当期将这部分利润隐藏起来,这样就对不是很熟悉财务的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造成视觉上的误差,也为一些机构借机炒作股票,企业进行盈余管理,人为操纵企业利润提供了空间。

综上,笔者有认为从会计准则方面可以进行如下三种方式的改进:

1.修改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

仅保留无法确认为其他三类的金融资产可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司投资意图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企业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权对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调整利润表结构:

目前,利润表由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组成。

按照企业的经营行为将收入的来源分为如下三类:企业自身的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及费用)、投资与筹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财务费用)收入/支出、营业外收支,相对应地把利润表结构调整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投资与筹资损益、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其他综合收益、综合收益总额。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利润表清晰的看到企业各项活动的经营成果,企业的投资、筹资成果也不会影响到本由企业自身经营的营业成果(营业利润),资本市场的巨大波动也不会影响到与企业自身密切相关的营业成果(营业利润)。

3.借鉴准则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方法,调整交易性金融资产后续计量方法:

可以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待实际处置时,将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这样,对于同一金融资产,无论是以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还是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公允价值变动对企业的利润表的影响将是相同的。

曾有人把会计师比喻成“魔术师”,因其可以熟练地利用会计准则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变成”企业想要的样子。这正是利用了企业会计准则的漏洞,因此,我们应该在不断实践中完善准则,不断修补漏洞,让财务报表更容易被理解,被看懂,使其更加真实可靠的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难看出,过于依赖企业的利润表数据,并不能全面而完整地解析企业的经营成果,还要结合其他财务报告资料。对于财务报表的广大使用者,还要擦亮双眼,认真分析判断财务报表的隐含的内在信息。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刘秀兰.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08):146.

上一篇:供应链金融范文 下一篇:金融界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