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1:52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宽恕;乐观;善良;仁慈;利他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3)04-0151-06

一、引言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理论观点是:人类的各种心理特质本质上都是积极的。在过去十多年的研究中,积极心理学也紧紧围绕这一观点对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开展了三方面的研究:在主观层面上,注重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在个人层面上注重积极的个人特质: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未来意识、精神性、天赋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和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教养、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积极心理学认为,这些普世性的心理特质犹如打开人类幸福大门的钥匙,只要有效地干预和塑造这些心理特质,就能有效地促进人类的幸福。

然而,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在研究实践中却发现,积极心理特质并不一定总是导致积极的结果,积极心理特质也有其消极影响的一面,一些被认为是积极的心理特质,如宽恕、乐观、仁慈、善良、利他等在有些情境中不但不能增进个体的幸福感,反而还削弱了个体的幸福感,从而他们提出了心理特质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心理特质的效用有赖于其发生的关系情境的与积极心理学相异的观点,并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心理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争论。

鉴于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效应已在以往的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有效证实,故不再作具体阐释,本文将主要依据后一种观点,从宽恕、乐观、仁慈、善良、利他等方面人手,重点对当前心理学领域有关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方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特质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对积极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提出有益的思考。

二、积极心理特质消极效应的相关研究

从1998年积极心理学研究伊始,积极心理学家就提出了最雄心的计划,即通过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和潜在力量以帮助人类获得美好生活。然而,正当积极心理学家为发现了人类的多种积极心理特质,并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效应而欣喜时,另一些心理学家却提出了不一样的观点与证据,即积极心理特质在有些情境中存在着消极效应。

(一)宽恕的消极效应研究

宽恕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心理特质之一。研究显示,更宽恕的个体显示出更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如Witvliet,Ludwig和Vander Laan研究发现,宽恕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都有着有益的影响。Toussaint,Williams,Musick和Everson采用全国性的美国成年人样本研究发现,宽恕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他研究也显示,宽恕与更好的关系幸福感联系紧密。如Fincham,Beach和Davila研究发现,妻子的宽恕与丈夫自我报告的情感交流的提升呈正相关。

然而,来自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证据显示,宽恕并非总是积极有益的。Gordon,Burton和Porter对家庭暴力避护中心妇女的研究发现,更宽恕的妇女报告更有可能回到施虐的丈夫身边去,从而更可能遭受新一轮的身体或心理上的虐待。McNulty研究发现,在结婚的最初五年中,更少宽恕的夫妇经历与他们的配偶对其施加的心理和身体上的虐待在频率上有所下降,而更多宽恕的夫妇在那几年中所经历的心理和身体上虐待的频率呈稳定或是逐渐上升的趋势。在临床心理治疗中也发现,在治疗过程中,咨询师与来访者探讨宽恕时会引导来访者与其具有虐待倾向的配偶重新建立关系,从而使来访者可能受到进一步的伤害。Stover在研究了家庭暴力现象后指出,在这些家庭中,往往存在着“伤害-道歉-和解-再伤害-再道歉-再和解”的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此外,McNulty采用72对新婚夫妻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虽然宽恕最初与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但是,夫妻的宽恕与他们婚姻满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取决于他们的配偶对其直接的、不友善行为的发生频率(如讽刺,侮辱,诅咒等)。在那些配偶很少出现不友善行为的夫妻之间,宽恕能够帮助他们保持较高的婚姻满意度;但是在那些配偶频繁出现不友善行为的夫妻之间,宽恕则与他们婚姻满意度的下降有关。Luchies,Finkel,McNulty和Kumashiro的一项实验研究还为宽恕的情境影响提供了因果证据。在该项实验中,被随机分配到相信他们已经宽恕了一个已经改过自新的犯法者的实验组的被试,报告其体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Self-Concept Clarity,SCC)的增加;而随机分配到相信他们已经宽恕了一个没有改过自新的犯法者的控制组的被试,则报告体验了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减少。宽恕对配偶施虐后的自我辩护的影响似乎也取决于配偶的心理特质。McNulty和Russell的研究显示,夫妻双方对配偶的宽恕倾向与配偶之间合适程度的相互关系,能够有效地预测在最初的两年婚姻中配偶是否会继续心理上虐待的改变程度。对满意配偶进行宽恕,与配偶继续采用心理虐待的下降存在相关;而对不满意配偶进行宽恕,则与配偶继续使用心理虐待的增加存在相关。

(二)乐观的消极效应研究

乐观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另一核心内容。研究显示,乐观与个体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呈正相关。如Brissette,Scheier和Carver研究发现,乐观与压力和抑郁的减少有关。Srivastava,McGonigal,Richards,Butler和Gross研究发现,更乐观的夫妻比那些较少乐观的夫妻能够从他们的配偶那里感知到更多的心理支持。积极心理学将对现在的乐观解释也看作是积极的,如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认为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并把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研究显示,对不愉快的经历作出相对乐观的解释能够提升个体幸福感和人际幸福感。如Golin,Sweeney和Shaeffer研究显示,倾向于将不愉快事件的原因看作是较少整体的和较少稳定的大学生,两个月后经历了更少的抑郁症状;Karney和Bradbury研究显示,已婚夫妇对他们配偶消极行为的归因更加外部化,更少整体性和更少稳定性,这则与夫妻之间保持更加满意的关系存在相关。

然而,一些心理学研究显示,乐观和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结果。如Gibson和Sanbonmatsu研究显示,乐观主义者更少远离赌博――即使是在预期的赌博失败之后,他们还会继续投入到下一轮的赌博之中。Isaacowitz和Seligman研究发现,与年轻人和中年人的乐观性积极心理暗示相比,老年人的乐观则与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增加的抑郁体验相关,即乐观越多,由失望产生的抑郁症状也越多。研究发现,采用乐观的方式解释消极经历产生的原因也并非总是有益的。如Steele,Spencer和Aronson研究指出,对个体自己消极行为的乐观解释可能损害了个体寻求改进的动机。Truman-Schram,Cann,Calhoun和Vanwallendael有关夫妻关系的研究表明,那些对配偶的消极行为进行外部归因的妇女,具有再次遭受心理或身体上虐待的危险。研究还发现,乐观和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对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问题发生的情境。如McNulty和Karney采用82对新婚夫妇作为调查样本,研究显示,对理想结果的预期(即提升婚姻满意度)与满意度的高水平有关,这些对婚姻满意度变化预期的影响取决于夫妻证实他们能够改善夫妻关系的能力。虽然对理想结果的预期会帮助那些试图在思想与行动上看起来是满意的夫妻保持满意,即多为对方做出积极的贡献,抑制批评对方,但是,同样的预期却导致了那些缺乏这些关系改善技巧的夫妻满意度的下降。

(三)善良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证实了个人内部和人际间友善的好处。如Buchanan和Bardi研究显示,与控制组被试相比,实验组的被试每天做出各种善事,连续10天,他们的生活满意度会显著提高。Pasch和Bradbury对亲密关系的研究也显示,夫妻之间的友善行为与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即使是对自己友善也能显著地提升幸福感。如Leary,Tare,Adams,Allen和Hancock研究发现,具有自我怜悯倾向的人,或是对自己很友善的人,在做了错事之后,比那些具有较少自我怜悯的人报告更少的消极情感。

然而,另有研究显示,善良也具有不利的影响。例如,有关大多数人利益决策的研究显示,当进行囚徒困境的游戏时,随着游戏的发展,更善良的游戏者(即那些更倾向于合作的人)经历了更多的心理竞争。其他研究显示,不友善反而能够为关系提供利益。例如,Karney和Bradbury采用成长曲线模型显示,在问题解决的讨论期间(如拒绝、批评),妻子越是倾向于采用不友善的行为,在4年中经过8项婚姻满意度的评估后,在丈夫和妻子之间预测了更加稳定的婚姻满意度。Maisel和Gable报告,夫妻一方对另一方关系满意度影响的人际支持取决于接受者对人际支持的回应程度。当该人际支持被看起来是对另一方需要的即时回应时,人际支持与关系幸福感有着正相关;当该人际支持看起来不是对那些需要的回应时,它与关系幸福感存在着负相关。纵向研究显示,不友善的行为是有害于还是有益于人际关系,都取决于这些人际关系的性质。如McNuhy和Russell研究显示,即使是在问题解决的互动期间,不友善行为与起初的婚姻满意度存在负相关,夫妻之间的不友善行为(如批评配偶,拒绝配偶)与婚姻满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夫妻在他们的婚姻中所面临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在面临相对较小的问题时,夫妻之间的责备、支配以及拒绝他们配偶的倾向能够有效地预测夫妻之间婚姻满意度的较大下降;而在面临更加严重的婚姻问题时,那些同样的不友善行为能够预测夫妻之间更加稳定的婚姻满意度。McNuhy,O'Mara和Karney的研究认为,这种关系的出现是因为在具有更加严重问题的婚姻中,消极行为反而促进了那些问题的有效改进。

(四)仁慈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将仁慈视为个体重要的心理特质。例如以一个遭受身体虐待的妇女为例,在接受积极心理治疗的过程中,要想让她们从夫妻关系中获得利益,咨询师的基本治疗策略是:(1)将配偶的消极行为归因为外部因素,而不是配偶本身的性格特质;(2)对未来关系保持乐观态度;(3)宽恕配偶的虐待行为;(4)记住与她们夫妻关系的积极经历而忘记与她们夫妻关系的消极经历;(5)仍然深信她们的配偶。实际上,这种治疗策略在婚姻治疗中被称为“关系增进”,即试图通过反复教育夫妇这种仁慈的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夫妻关系的一种治疗方法。

但是其他研究表明,仁慈的效用也是情境化的。例如,针对临床心理治疗中常用的仁慈唤起的方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仁慈的策略可能会伤害这些遭受身体虐待的妇女。如果不采用这种仁慈的思维方式和行动策略,这些妇女反而会从中获益,如:(1)将配偶的虐待行为归因为他们的性格特质而不是外部因素;(2)预期虐待还可能会继续发生;(3)不宽恕虐待者;(4)记住虐待行为;(5)不再深信他们之间的婚姻关系。McNulty,O'Mara和Karney采用一项以82对新婚夫妇为被试的纵向研究以及另一项以169对新婚夫妇为被试的纵向研究显示,即使对配偶的不愉快行为的仁慈与婚姻满意度有着正相关,但是这些仁慈品质对婚姻满意度改进的影响取决于配偶们在他们的婚姻中面临的问题的严重程度。更具有仁慈品性的夫妇(即认为配偶不应该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在面临相对较小的问题时,较大地削弱了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相反,具有较少仁慈品性(即认为配偶应该为不愉快的行为负责)的夫妇,在面临更加严重的问题时,反而增进了他们的婚姻满意度。究其原因在于,这种交互影响被通过改变问题的严重性而得到缓解了,在严重问题的情境中,具有较多仁慈品性的夫妇经历了婚姻满意度的下降,是因为他们的问题仍然保持严峻;在严重问题情境中,具有较少仁慈品性的夫妇经历了更加稳定的满意度,是因为他们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

(五)利他的消极效应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利他是一项关键的积极心理特质。个体的利他行为不仅能够获得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奖励,而且能够避免来自社会的、他人的和自我的惩罚;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利他行为本质上是个人试图尽可能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又尽可能少地付出代价的社会交换过程;进化论还为利他行为提供了神经生理依据。当目睹他人陷入困境时,旁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人的焦急、痛苦,这种情绪上的自动唤起会激活大脑中的一类神经元,导致“共情”体验,而当看到受助者脱困后如释重负、欢喜庆幸时,“共情”机制又会让助人者感到好像是自己转危为安的轻松与满足,这些正是人们感到幸福的情绪基础。

但是并非所有的证据都指向利他是有益的,研究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利他动机和行为反而会损害集体的幸福感。如Batson研究发现,当被试为该组的一个成员感到深切同情时,其情绪促进了利他行为,从而使他分配了更多的资源给那个成员,而损害了作为整体的集体利益。Batson,Klein,Highberger和Shaw研究表明,利他动机能够引导人们违反他们自己的道德原则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在一项实验中,实验组的被试被随机分配的任务是为身患绝症的儿童感到同情,这些儿童正在候诊名单上排队等待接受药物治疗,而接受治疗后他们的生活质量将会大幅度地提升,结果发现,即使被试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是他们仍然更可能允许这些身患绝症的儿童在候诊名单上跳到其他儿童的前面而率先接受药物治疗。

总之,从以上研究结果来看,许多积极心理特质确实有其消极的一面。宽恕、乐观、善良、仁慈和利他这些积极心理特质虽然对增进个体的幸福感方面有着积极的效用,但是在有些情境中,如果不善加干预和应用,它们也确实存在着消极效应,为个体或他人的利益带来损害,这也为一些心理学家提出反对积极心理学的观点提供了有效的实证依据。

三、评析与展望

(一)评析

综上来看,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人的心理特质都是积极的,都能产生积极的效应。积极心理学也正是利用人类这些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不能否认,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主张对于心理学从消极模式转向积极模式,从关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转向关注人类的幸福与尊严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以上众多的研究证据来看,积极的心理特质并不一定总是导致积极的结果,在某些情境中,积极心理特质能够有效地增进个体的幸福感,但在某些情境中,积极心理特质却会损害或削弱个体的幸福感。究其原因在于,积极心理学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体长期生活的关系情境,忽略了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倘若将心理特质置于相互作用的关系情境之中并多加以长时期的纵向追踪研究,那么可以发现,这些所谓的积极心理特质并非都是积极的,反而会造成负面的影响。毕竟,人的行为不完全是由人的心理意识所决定的,相反,它是由心理意识与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共同决定的。与之相似,人的幸福感不仅仅是由人们的积极心理特质所决定的,相反它还由积极心理特质和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的。不能否认的是,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过程中,过于强调心理学的积极取向,而忽略了消极取向的影响,过于重视积极心理特质的积极价值,而忽略或回避了积极心理特质的消极价值,造成了心理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偏差”。这也告诉我们,当讨论积极心理特质是否是积极时,积极心理学研究者还应该更理性地思考这些心理特质所发生的关系情境因素。

(二)研究展望

虽然以上这些研究结论尚不足以动摇积极心理学在当今心理学研究热潮中的主流地位,但其作为一种不同的声音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偏差起到警示或是补充的作用却有着另一番意义,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看问题的视角。

首先,积极心理学研究应该重视情境因素对积极心理特质的调节作用。心理特质并非生来就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它们对幸福感的影响取决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反观之,当前积极心理学对心理特质研究的重要缺陷之一是,过多关注心理特质情境影响的主效应,而较少考查心理特质情境影响的交互作用。正如Gable和Haidt所言,“积极心理学必须超越对主效应(乐观、幽默、宽恕、好奇)的描述性研究,注重大多数心理学者所认可的复杂交互作用的研究”。在有些情境条件下,积极心理特质可能不但不会促进人们的幸福感,反而会削弱他们的幸福感。如果仅停留于心理特质对幸福感影响的主效应研究,只能发掘积极心理特质的单方面效用,造成“积极性偏差”。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特质的干预研究时,应该设计多种任务情境,考虑多种干扰变量;在进行积极心理治疗时,应该考虑被试的多种具体生活环境;在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的处理时,应该考查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只有将积极心理特质置于不同的情境中,考查多因素的交互作用,检验潜在情境的调节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学家对心理特质效应的完整理解。

其次,积极心理学研究应该多采用纵向研究与横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检验积极心理特质的效应。虽然一些积极心理学家已经采用横向研究的方法来评估各种积极心理干预对提升幸福感的效用,大多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也已经验证了这些干预使用了即时的治疗后的短期效果,但是,这些即时的干预效果能否持续长期的时间,以及被认为是积极的心理特质是否对一些人具有不利的影响仍然是不够明确的。此外,在不同的样本中检验积极心理特质对幸福感的影响,多数研究只是进行了横断面的研究或是较短时间的干预研究,从而提供的仅仅是这些特质的可观察的短期效用――而不是可能对一些人会有害的长期效用。因此,未来研究需要在采用横向研究的基础上,多采用纵向追踪研究的方法,或是采用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多采用多元化的样本或人群,并且在此过程中,合理地利用观察法、个案法、实验法等,不仅要整体地研究各种心理特质的短期效应,更要整体地研究各种心理特质的长期效应。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2

关键词 积极心里学 研究领域 意义 局限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心理学自从1879年取得独立以后,就面临三项主要使命:一是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二是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充实幸福;三是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二战以前均得到了心理学工作者同等程度的关注。但是二战后,任务注意集中在第一项任务上,对人的积极情绪的研究似乎被遗忘了。随着整个人类社会和平的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正如Se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积极心理学也在这时应运而生。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那么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了?塞利格蔓于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致力于使人们幸福生活为目标。

2研究领域

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情绪对生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培养天才等方面。

2.1积极情绪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2.2积极的人格特征

Hillson和Marie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一是正性的利己特征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情景。在积极的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有时候,乐观有时会产生“乐观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要小,盲目乐观而不够现实,这是有害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andra L.Schneider讨论了一种“现实的乐观”,即在现实的基础上乐观,不脱离实际。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因为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够作到乐观而又不自欺。这种对于“现实的乐观”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很好的注解:使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这也使得我们要培养健全的积极人格。

2.3积极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从日常生活我们就可以看到积极情趣对于健康的重要作用,如,一些癌症患者,当他们抱有积极的情趣来面对这种对人类伤害的疾病时,他们会更容易控制病情。Salovey和同事讨论了情绪和身体健康的关系。他们指出积极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对保持或促进生理健康有很大的意义,如可以增加人的心理资源,使内心变得更强大,变得积极乐观积极进取。

2.4创造力与培养天才

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还有许多研究是关于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对于创造力是先天形成的还是后天培养的这一话题,Ericsson通过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创造力是源于普通认知过程的一种脑力活动,更多地是培养出的而非与生俱来的才能。强调不光具有遗传的作用,环境的作用对于创造力与培养天才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不平横到平衡:对心理学现代重构的意义。心理学家们从过度关注于对问题的修复的这种不平衡的病理性心理学到也关注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2)从单一视觉到双重视角:对现代心理学功能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在心理评估和测量方面的意义。过去总是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的标准来进行评估和测量使得健康的人都隐约感到自己心理有问题,这就夸大了病人的消极方面的特质。而积极心理学改善了这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在心理或行为干预方面的意义。积极心理学认为需要致力于研究使人积极向上的积极品质,认为无论采取怎样的心理措施,都要有利于人的长久健康发展。

4积极心理学的局限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对象上存在的不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多数都是成年人,这种成人化研究的价值取向就使得积极心理学不能很好地对个体的积极结果的发展历程,发展途径和一些的相关影响因素做出客观而公正的分析。

(2)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积极心理学由于发展历史还比较短暂,也就最近一二十年才兴起,它的一些结论常常只能在一种假设或在有限的横向比较基础上得出,这就影响了这些结论的生命力,而且还有落入哲学思辨的危险。

(3)积极心理学表现出一定的话语霸权。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是由少数身居要职的心理学权威提出和发起的,对传统心理学采取了一种批判的口气和态度,他们忽视了消极心理学所具有的一些积极作用。

(4)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一些相关研究存在着一定的脱节。积极心理学和早期的初级预防,增进幸福的心理学运动存在着脱节以及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也存在着脱节。积极心理学缺少一个完整有效的理论框架。

我们在明确积极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时,也要发现它的问题,这样它才能不断前进和逐步完善它。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它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培养积极的人格品质,在现实的基础上乐观等等,都有利于我们解决人生旅途中的矛盾,维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像一盏明灯给自己人生的大方向上指明一个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文化转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

[2] 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3

【关键词】 心理弹性 坚韧人格 心理压力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群体面临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一些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80、90后的高校学生正生长于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是独生子女,近年来频发的危机事件使全社会对他们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倍受关注,引起人们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的高度重视。

1 积极心理学取向已成为心理教育的指导理念

Seligman等人提出积极心理学,鼓励将科学方法应用于个体积极适应和成长。这一理念和方法和后现代的观点相一致,提倡从问题导向转换成关注使人们在压力情境中仍适应良好的保护因素,研究和发展人的潜能和积极力量,帮助人们更快乐、更积极、更健康地生活。

20世纪中末期,从事临床心理疾病预防研究的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的一些积极品质和能力,如勇气、乐观、忠诚、希望、坚韧、信仰、人际技能等,能够在抵御压力和心理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和心理弹性探究的深入,心理干预在理解个体发展时关注优势与健康,强调发挥人的积极品质和达到最理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这一积极心理学取向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指导理念。

2 三种积极心理品质缓冲压力的共同机制

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心理弹性、坚韧人格和乐观人格三种积极人格特质都具有阻抗压力的作用,它们在压力与身心症状间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关于它们缓冲压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是各领域的研究趋势之一。国内外一些研究均发现,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在这三种积极人格特质与压力困扰及适应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那些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境时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应对方式或策略是人们为了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手段或策略。

2.1 心理弹性缓冲压力的应对机制研究。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抵御压力的消极影响,促进良好适应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创造性、情绪管理能力、幸福感、幽默感、自信、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保持良好健康的能力等。研究显示,高心理弹性个体更多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管理压力情境,注重任务的应对策略与心理弹性正相关,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与低心理弹性相联系,应对策略提供人格和健康之间的中介连接。

2.2 坚韧人格缓冲压力的应对机制研究。坚韧人格(personality hardiness)也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具有阻抗压力的作用。坚韧人格具备投入、控制和挑战三个因素。研究表明,坚韧人格在压力与健康间的作用有三种情况:坚韧人格与压力的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坚韧人格对健康的直接预测作用;坚韧人格通过应对对健康的间接影响。

2.3 乐观人格缓冲压力的应对机制研究。乐观人格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是个体对现实和未来较为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特质。近些年,国外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乐观人格倾向研究、非现实性乐观研究及对乐观解释策略的研究。Scheier和Carver及Chang等学者在近20年中一直研究乐观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研究验证了应对机制在乐观对症状的缓解中所起的重要调节作用,应对方式在乐观与症状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3 大学新生应对策略中介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及适应的研究启示

人的心理特质相对稳定,需要长期养成。我们对90后大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的应对策略在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及适应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从而提供了心理教育中抵御压力的具体有效途径。

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可以直接预测应对策略,心理弹性高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应对策略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适应环境的要求,而更少地通过消费娱乐方式应对,而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良好适应。对于心理弹性低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采用注重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处理问题,采取防御、回避、不寻求情感支持、消费和娱乐的行为方式应付压力,而这些应对行为虽然有时可能缓解情绪压力反应,但在某些情境下会对大学生适应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还发现,心理弹性不仅对大学生的应对策略具有直接预测力,而且可以通过注重问题和注重情绪应对的策略(包括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防御避让、内向、身体纾解和消费娱乐)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增进更好的心理适应结果。也提示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在促进适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心理弹性对适应的积极作用中的突出地位。

注重问题策略和注重情绪策略之间可能会有交叉和重叠等原因,有时很难确定哪些应对策略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时重新评价、回避、寻求情绪支持等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也可能预测更好的心理适应。高心理弹性大学生在适应环境的要求时,既使用解决问题策略,也采用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应对策略。因此,大学生们应当学会灵活地综合使用注重问题和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解决问题有时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人们保有希望和士气,在一定情况下,两种应对策略可以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进个体更积极地应对压力,灵活的应对策略在增进个体心理适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更倾向于综合运用各种应对策略并主动影响压力情境,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压力所致的消极情绪反应,他们所采用的有效应对策略能够预见和促进个体更好的适应状况。相反,缺乏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多将压力体验视为威胁性的和灾难化的,并耽溺于负性情绪反应中,更倾向于采用注重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更多表现出防御、回避和退缩行为,导致适应不良。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11D094);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40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计划资助(HEUCF20111303)]

参考文献

1 梁宝勇等.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

2009,32(1):63~66

2 蔡颖等.中学生升学考试压力与心理弹性、压力困扰的关系.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80~182

3 周璐璐.同性恋者的心理弹性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华东师范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w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2and2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2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2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2、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3、积极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塞里格曼(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观察/保持距离阶段;b.调查阶段;c.处境鼓励阶段;d.语言表达阶段;e.扩大目标阶段。

四、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标志是1961年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1962年成立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等。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

2、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积极心理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土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以及治疗观上,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

(1)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继承,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和创造性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制约性,而积极心理学则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拓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许多类似问题,把那些难以量化,难以实证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具体化,并进行实验或实证性的研究。

(2)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不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那些表面化的东西。在具体方法上,他们并不排除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统计分析,也采纳解释学、启发式的方法,既重视现象学的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也重视系统的研究。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本主义学家往往又暴露出它以意识经验现象学分析来反对实证的主流心理学的倾向性,这就必然缺乏有说服力的科学材料的支持,造成它所主张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设想和它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产生矛盾而无法解脱。而根植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完善,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这一点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里格曼的研究起点“习得性无助”以及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主观幸福感就可窥见一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就不只是单纯的科学实证,实验的量化方法,也不是单纯人本主义现象学,存在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3)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是人格的成长目标,可以说是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渊源。赛里格曼说,积极心理学长期以来总是致力于修复病人损坏的习惯,损坏的动机,损坏的童年和损坏的大脑,期望通过修复病人的这些损坏部分来治愈病人。积极心理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出发点以及治疗目标是相似的,但前者又对后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积极心理学采取以解决冲突为中心的,以现实能力为依据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处境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如果我们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非指导性的治疗,强调患者自助的作用,那么我们则认为积极心理治疗是指导性的治疗,自助———教育———心理治疗三位一体的模式。它不仅重视来访者的作用同时也重视治疗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治疗能更具有结构性,治疗双方能有更好的互动。

五、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和不足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和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积极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把人比作机器和动物,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动要么有环境决定的被动的、消极的人性观,它注重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的诞生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导向。

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积极心理学刚刚兴起不久,尽管它吸收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但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很多,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例如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研究只有一些笼统和概括的理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另外鉴于心理学学科历史的短暂性、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和人类心理的多变性,如何吸收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积极心理学的许多研究结果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因此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研究还有待加强。最后,从传统消极心理学100多年的历史来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因此否定消极心理学而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消极心理学还是积极心理学都不能片面化,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KennanM.SheldonLauraKing.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LazarusRS.Copingtheoryandresearch:Past,present,andfuture[J].PsychosomaticMedicine,1993,55(3):234—247.

[4]严标宾,郑雪.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9.

[5]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1—21.

[6]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106—110.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5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语言;HAPPY模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一种思潮,在帮助个人最大限度挖掘自身潜力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但国内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和实践很感兴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人类心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积极语言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积极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有效延伸[1]。

一、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外语言学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语言的探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19世纪,在随后的一个世纪里,国外语言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英国学者威廉・琼斯(William Jones)为代表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第二阶段是以瑞士语言学家斐迪南・德・索绪尔(Fardinand de Saussure)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第三阶段是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的转换生成语法;第四阶段是以英国学者韩礼德(M.A.K.Halliday)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语言学[2]。

2.国外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外多数学者将积极语言的研究融入到语言心理学研究框架中。截止目前,单独针对积极语言进行的研究比较有限,多数研究集中探讨积极语言的不足之处。坦(Tan)以企业采用积极语言的方式披露财务信息为研究对象,认为在投资者经验较少的情况下,采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可以带来更高的收益,但是对于投资经验比较丰富的投资者来说,用积极语言披露企业财务信息却会起到反作用[3]。卡桑久(Casangiu)则简单明了地指出,并不是任何时候使用积极语言都可以起到好的效果,有的时候过分赞美反而会降低他人的愉悦感和满足感[4]。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成果可借鉴的不多,这可能与国外较为开放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外教师更自由的教学语言相关。伍德(Wood)指出,教师的积极语言可以培养和引导学生产生积极行为,让学生可以不断学习新的技能,以便成为更好的自己[5]。奥德(Ode)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积极词汇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但对积极语言的使用要顺应环境,避免夸大其词导致反效果[6]。

二、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1.国内语言学的研究

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语言学,如春秋战国时期的训诂学,而东汉时期的《说文解字》则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经典著作。何九盈在《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和清的语言学和代语言学内容[7]。国内当代学者对语言学的研究,主要发表在《方言》《语文研究》《中国语文》《语文建设》《语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等学术刊物上。国内学者对语言学的系统研究,为积极语言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国内积极语言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要追溯到1997年,乔新在《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一文中提出了积极语言的概念,但全文主要是从如何积累积极语言丰富学生词汇的角度进行论述[8]。随后,吴忠豪(2002)、周剑波(2002)、郑百苗(2005)等学者也从这一角度进一步分析了消极语言向积极语言转换的必要性和途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师教育分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执行理事长陈虹在美国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彼特森的建议下,提出了适合中国基础教育的、本土的积极心理学应用思路――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HAPPY由H(Hope预想,期望)+A(Action行动)+P(Point关键点)+P(Process过程)+Y(Yield产品,收益)构成,并将积极语言定义为“能为自己、也能为他人带来愉快体验和愉快情绪,有利于引导自己或他人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和使人生美好的有利条件,能够激励人的优势和潜能,促进积极人际关系的一种语言模式”[9]。随后,学者们开始围绕积极语言的HAPPY模式展开实证研究。

班华在《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一文中以陈虹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作为分析对象,建议采用积极语言模式,如肯定、鼓励、赞赏和理解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10]。陈雪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一文中,以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学滑冰的故事为案例,探索了父母应用积极语言HAPPY模式与孩子沟通,激发孩子的热情,增加孩子的信心,最终让孩子爱上滑冰的有效途径[11]。孙煜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一文中,以实现工读学生幸福感为目标,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引入工读教育领域,根据实证情况制订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教师实施手册》,为工读学校的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向[12]。刘晓棠在《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一文中,探究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并建议:具有正向肯定的语言需要经常说,如果需要指出不足,也要先表示肯定,再指出不足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建议,让学生感到有希望;而容易产生误解的语言要少说,带有负向肯定或者有恶意的语言绝对不能说[13]。陈虹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暨第二届亚太应用正向心理学大会上,作了题为《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的演讲,指出积极语言是一种积极文化,积极文化更容易造就积极的社会、积极的关系、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人,并且详细介绍了积极语言HAPPY模式的内容及其应用,把积极语言研究推向了国际[14]。

3.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此外,国内学者近几年对积极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为学生积极心理和积极行为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研究视角。陈虹在《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一书中运用大量的案例来展示积极语言是如何应用在教学领域的[15]。陈虹、陈淑贞在《教师应用积极语言,有助学生愉快成长》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能够增加学生“把事情做好的经验”,同时,积极语言从“方、原、作、过、表、态、新”七个维度,能够有效鼓励和引导学生[16]。陈虹在《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一文中运用“语言、情绪―动机、效能组合”模型分析了不同组合对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影响,通过语言及情绪的优化组合,来实现学生的动机和效能达到最理想的状况[17]。史国荣在《用积极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文中指出,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的课堂体验,有效地激励学生成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和自信心,建议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善用积极语言,不要吝啬表扬[18]。贾雪伟在《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中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分析了数学课堂中运用积极语言的必要性,并对学生进行了分类,不同类型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积极语言教学,例如对于后进生,建议采用“你很聪明”“很有上进心”“老师很满意你的表现”等积极语言来引导其取得进步[19]。王汝敏在《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一文中从健全孩子人格的角度来探索积极语言的应用[20]。田万生在全国心理助人工作者指定用书《心理助人: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第二编“行为主义学派的助人方法与技术”中提到,在儿童开始模仿榜样所示范的正确行为之后,应立即用积极语言对其进步情况给予表扬,引发其积极情绪,发现其潜质或进步之处,关注有利于其解决问题的条件,促进其模仿学习,确保强化效果[21]。而周海忠在《编辑的积极语言》一文中则以编辑工作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使用积极语言对编辑专业成长及出版行业发展的意义[22] 。后两位学者的研究拓宽了国内积极语言的应用领域。

总体来说,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还处于理论分析阶段,实证研究相对较少,样本量不足,实证结果还没有形成系统。

三、研究述评与展望

国外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而是依附于语言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专门针对积极语言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资料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具理性,除了研究积极语言的优势之外,也会同时关注积极语言的一些不足,对国内学者具有启发和指引作用。

国内学者对积极语言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大部分研究还停留在经验水平。由于积极语言最终将服务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因此,应当加强对积极语言的教学研究,将理论与应用并举。在理论方面,要积极拓展传统理论的研究视域,开拓积极语言心理学;在应用方面,应不断探寻不同学科甚至交叉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的积极语言实践活动,让积极语言的研究能够突破定式,不断深入,尽快达到系统化、科学化。

值得欣慰的是,国内学者在积极语言领域的研究有很多创新点,如陈虹所提出的适合中国本土的积极语言HAPPY模式,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开始对其展开实证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预计未来,国内学者将对积极语言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全方面研究(见表1)。

由此可见,有关积极语言及其HAPPY模式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将会进入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研究阶段,将会为理论研究奠定基础,为应用研究提供模式,也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参考文献

[1]陈雪,陈虹,吴文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积极语言研究[J].中小学德育,2014(9):74-76.

[2]曾如刚.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中的哲学思潮[J].外国语文,2012(6):71-74.

[3]Tan H T, Wang E Y, Zhou B. When the Use of Positive Language Backfires: The Joint Effect of Tone, Readability, and Investor Sophistication on Earnings Judgmen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4,52(1): 273-302.

[4]Casangiu L I. Limits of Positive Language[J]. Management Intercultural, 2014,50-54.

[5]Wood C, Freeman-Loftis B. Want Positive Behavior: Use Positive Language[J].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 2012,78.

[6]Ode S. Approach motivation as incentive salience: perceptual sources of evidence in relation to positive word primes.[J]. Emotion, 2012,12(1):91-101.

[7]何九盈.中国古代语言学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8]乔新.如何变消极语言为积极语言[J].江苏教育,1997(12):16-17.

[9]陈虹.给老师的101条积极心理学建议:积极语言HAPPY[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0]班华.以儿童的方式实施积极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3(8):19-22.

[11]陈雪,陈虹.积极语言HAPPY模式:让孩子爱上滑冰[J].心理与健康,2014(12):52-53.

[12]孙煜.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工读教育中的实证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3]刘晓棠.积极语言“HAPPY”模式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31):148-149.

[14]陈虹.运用积极语言比出正能量[J].中国德育,2015(16):45-48.

[15]陈虹.教师积极语言在课堂中的运用[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

[16]陈淑贞,陈虹.教师应用积极语言 有助学生愉快成长[J].基础教育参考,2014(19):65-68.

[17]陈虹.教师语言乐观率与学生情绪愉快度的关系――积极语言在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14(8):45-48.

[18]史国荣.积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4(6):48.

[19]贾雪伟,戴时勋.积极语言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3):141.

[20]王汝敏.用积极语言塑造孩子健全人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16):45-46.

[21]田万生.心理助人:经典学派理论与技术(上)[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6.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 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着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 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 。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2 、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 年和2001 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 年11 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1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 L. Fredrick(1998) 提出了拓延———构建( broaden2and2build)理论 ,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 hought2action) 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 。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2being) 、快乐( happiness) 、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 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2 、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 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 son 和Marie (1999 )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 正性的利己特征( PI :positive individualism) ;(2)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PR : positive relationswith ot hers) 。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3 、积极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 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 等人对18 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 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 、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 ,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 、积极心理治疗

    塞里格曼( Seligman) (2002) 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 观察/ 保持距离阶段;b. 调查阶段;c. 处境鼓励阶段; d. 语言表达阶段;e. 扩大目标阶段。

    四、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1 、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标志是1961 年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1962 年成立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等。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

    2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积极心理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土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以及治疗观上,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

    (1)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继承,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和创造性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制约性,而积极心理学则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拓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许多类似问题,把那些难以量化,难以实证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具体化,并进行实验或实证性的研究。

    (2)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不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那些表面化的东西。在具体方法上,他们并不排除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统计分析,也采纳解释学、启发式的方法,既重视现象学的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也重视系统的研究。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本主义学家往往又暴露出它以意识经验现象学分析来反对实证的主流心理学的倾向性,这就必然缺乏有说服力的科学材料的支持,造成它所主张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设想和它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产生矛盾而无法解脱。而根植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积极心理学, 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完善,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这一点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里格曼的研究起点“习得性无助”以及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主观幸福感就可窥见一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就不只是单纯的科学实证,实验的量化方法,也不是单纯人本主义现象学,存在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7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 

 

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联名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从此揭开了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序幕,宣告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的迅猛发展及实践的广泛开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心理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小部分问题学生,还应重视普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心理学重视人性中积极的方面,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将促使心理科学对人性更科学的理解以及更有效的干预,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积极心理教育是积极心理学兴起后产生的一种心理教育范式,是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依据。积极心理教育吸取了积极心理学当中的积极思想,强调运用受教育者自身拥有的潜能、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因素提高其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的崛起,拉开了心理教育从障碍性、治疗性研究转向发展性、积极性研究的序幕,宣告了一种新的理念和范式:积极心理教育的诞生。 

积极心理教育的脱颖而出,使其瞬间成为备受研究者关注的理论思潮。积极心理教育思潮对我国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即心理教育也应转向积极方面,进行积极心理教育势在必行。我国心理教育范式的建构也开始转向积极心理教育,这符合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趋势。众多研究者开始引进西方积极心理学先进理念,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一时间,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关注再到加强的发展历程。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比我国起步早、投入多,我们借鉴其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无可厚非。但在引进过程中,由于文化、习俗和地域等差异,难免会出现“不兼容”现象。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到底有多强?能否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心理教育的主流范式?这是研究本土化的起点。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一直备受实践者关注,但确很少有研究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回答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两个问题:即为什么本土化和如何本土化。 

 

一、积极心理教育——为什么要本土化 

 

“本土化”一词,英文为“indigenization”,可以译为民族化、本地化和本国化,从语意上说,是指使事物发生转变,适应本国、本地、本民族的情况,在本国本地生长,具有本国、本地、本民族的特色和特征。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指的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积极心理教育时,不是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而是根据本土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历史和文化环境等具体情况来进行调整,选择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本土学生,并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鉴于积极心理教育起源于西方,在理论引进和实践过程中,不能离开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否则自然会“水土不服”。因此探索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丰富并拓展本土心理教育理论 

心理教育思想在我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孔子时期。孔子在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心理教育。如孔子提出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表明对学习者的心理倾向和情绪体验的重视。以后,历代许多学者的著述中,都蕴涵着丰富的心理教育思想。从王国维的心育到蔡元培的全面发展再到燕国材的心理教育,展现了我国心理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这些传统文化为以后的心理教育提供了参考。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进入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先后成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外相比,仍然显得落后。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对源于西方的积极心理教育进行本土化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可以丰富并拓展我国心理教育理论,为心理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二)吸收并转化国外心理教育成果 

目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还处于创始阶段,当前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其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基本都是引进西方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属于舶来品,再加上本土专业人才的缺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心理学理论。虽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本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但在理论和方法上过分依赖西方而少有创新,在观念上仍然是单纯的拿来主义。积极心理教育产生的短短几年间,国外积极心理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基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论和方法,发展已从弱到强且从研究到实践均取得了一定成就。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本土化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吸收其先进理念、借鉴其成功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转化国外积极心理教育成果,使其更具本土特色,更好地为本土服务。这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基本思路,也是本土化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三)了解并解决本土心理教育问题 

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是针对西方的社会背景、意识形态和文化习俗下的人们而设计的。如果我们照抄照搬西方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很可能会产生不适应。而本土化就是为了切实地描述、分析、解释及预测本土人群的心理现象与行为倾向,进而建立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的理论知识体系,以此来教育他们。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本土化还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仅仅只是把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理论和工具引进来,然后不加改造就套上去加以使用,而没有注意中国人有着不同于西方人的独特心灵世界。面对中国人特有的心理问题,比如神经衰弱、隐匿性抑郁、躯体化、网络成瘾、气功和迷信诱发的精神障碍等,我们必须从中国人的心理角度,用本土化的研究倾向深入有效地探讨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及教育问题,阐明并改造一些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理论与方法,形成对中国人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切实解决本土化心理问题。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尝试就是让我们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切入点。 

二、积极心理教育——如何本土化 

 

目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比较多的是对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的推介。中国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给学校心理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及时解决,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大挑战。一般来讲,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异质文化环境中,由于文化过滤等因素的影响,不会再维持原来的模样。因此,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必须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走本土化发展之路。 

 

(一)兼容并蓄,批判性吸收西方成果 

我们认为,一种成熟的文化应该有一种开放、外向的积极姿态与自我梳理的勇气与警觉,而不是简单的对抗或背离。无论人们是否承认,“本土化”研究都是以西方理论的既有存在为前提的。无论是积极心理教育理论还是实践,西方国家都走在前面。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经验和教训,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发展可借鉴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不应全盘移植西方。因此,以全面审视的眼光看待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理论和方法尤显必要。因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必须扎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进行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时,必须在积极借鉴和吸收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将其与本土心理教育进行融合和转化,以此去构建起自己的基本体系。这样才能避免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与此同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创造性利用,而不是盲目照搬。总之,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建构既需要以中国的问题为本位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又需要深入西方文化精神的内部借鉴其经验得失,并在二者良性互动中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研究新范式。 

(二)本土改造,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 

心理教育以了解学生为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客观的测验或评定,才能掌握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干预。本土化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是适应于本国社会文化背景的,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教育,也与西方的测量工具和技术相异。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是在借鉴西方积极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西方积极心理教育标准化测量工具和有效的干预技术。不但如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根据我国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背景对这些成熟的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以此形成和发展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特有的研究技术和手段。尤其是对测量工具的编制,一定要基于中国常模进行修订。否则将会出现格格不入的现象。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是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国本土化心理教育方法的最初尝试是在心理咨询领域,即钟友彬创立的“认识领悟疗法”就是为了适应中国社会文化背景而建立的本土心理干预技术。未来,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点是继续对测量工具和干预技术进行本土化改造。 

 

(三)夯实基础,加强本土化实践创新 

心理教育范式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通融,而积极心理教育则体现出从消极到积极的转变。对“心理教育”的研究和界定,从一开始就是实践取向或者问题取向。由于积极心理教育研究起步晚,早期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引进上是可以理解的。但经过10多年的发展,仍然将重点放在仿效西方,就非常令人费解和遗憾。本土化思维要求我国学者在研究领域、理论模型和实践体系等方面进行创新。这些都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研究的必然要求,离开这一点,无论是引进先进理论还是本土化建构,都只能是没有支撑的空中楼阁,这必将阻碍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发展。因此,实践创新是推动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的重要动力。“心理—道德教育”是在中国教育文化与教育实践的土地上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也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心育与德育融合的教育模式。若在其中引入“积极因素”,必将成为我国积极心理教育的一大创新。积极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实现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是我国积极心理教育实践的又一大特色。而就积极心理教育开展形式来说,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当的。我国学者王希永提出以下几种积极心理教育方式: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主式心理激励等。 依据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论与思路,我国研究者在不断加强积极心理教育实践探索和创新,走本土化之路。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积极心理教育体系 

 

“本土化”与“国际化”运动是21世纪整个社会科学领域一个共同的特征。建设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本土特色的现代积极心理教育体系是一个迫切和重要的课题。积极心理教育从出现到发展不过十年时间,但其发展势头之迅猛,使其一跃成为当今心理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有学者预言,在不久的将来,积极心理教育必定会成为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积极心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心理教育范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同样也是我国心理教育范式建构的现实而正确的选择。可以说,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进程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一)吸收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吸收和创造相结合为基本途径。强调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核心,并不意味着要排斥国外积极心理教育的现有成果。要想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积极心理教育,不能盲目排外,闭关自守,但也不能盲目照搬,全盘吸收。要把握好两者的“度”,要在真正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积极心理教育思想,创造性地进行本土化发展。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吸收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二)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教育首先具有明显的历史继承性。实际上,积极心理教育,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应该说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心理教育就特别注重发展智能、启发潜能、鼓励立志、锻炼意志等。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绝对离不开历史的积淀。然而,历史是发展的,积极心理教育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时俱进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因此,积极心理教育本土化发展趋势表现为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积极心理学研究方向篇8

关键词:组织健康;积极心理学;工作满意;积极应激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5—0072—04

一、组织健康的概念维度与既有研究路径

历史上看,组织健康的研究源于人们对工作压力(工作应激)对员工健康影响的微观研究,后发展为宽泛意义上的综合性研究,逐渐包含了个人、组织和社会的三重维度。王兴琼和陈维政在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有关组织健康的定义后,曾将组织健康定义如下:一个组织能正常有效地开展经营管理并具有持续成长和发展能力的状态,它既注重内部发展能力提升,又能有效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员工主观满意与客观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效益。

当然,学界对组织健康的概念理解实际上经历了由浅到深、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过程。早期组织健康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在于如何改进组织绩效,而这主要体现为组织在财务上的成功;中期研究认识到组织健康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财务健康,还应当包括员工的身心健康;晚近的研究则进一步地认为,组织健康应当包括财务成功、员工健康、环境和谐(包括肩负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康的组织文化)三重维度。从最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上看,这种综合性的组织健康概念已经得到较为普遍性的认同,多数研究虽然具体的定义并不尽相同,但几乎都倾向于采用综合性的研究模式,反对以财务成功作为组织健康的首要衡量标准,突出组织健康的多重内涵。

如何在实证层面上界定组织健康的状态表现,从而涉及到组织健康研究中的第一个实质性难题,也就是组织健康的个体操作化研究路径问题。从现有研究看,这主要体现在“负面取向”的研究思路:因为正像人们很容易界定疾病、却难以界定健康一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将组织中的某些现象定义为病态,却很难寻找到合适的、可操作的标准来界定组织的健康状态——尤其是在组织健康的定义已经脱离了财务健康这一最具操作性的维度后。员工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标准应当如何定义。为此,有学者提出了折衷式的主张,即一种反向界定路径:既然不太可能对健康组织做出实证定义,那么,为何不使用从其反面人手,从组织不健康的症状反推组织健康的表现?由于组织不健康可以表现为利润、生产率不断下降,缺勤率、沟通障碍不断增加,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缺失、漠视组织荣誉,决策集权严重、员工参与度低,员工与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之间信任程度低等;那么,组织健康的表现也可相应地表现为:沟通、分享和参与、忠诚和承诺、士气、组织声誉、道德规范、绩效认知、目标一致、领导、培训与发展、资源利用。

这种研究取向当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正如健康不能完全等同于“没有疾病”一样,简单地从组织的病态入手反推组织的健康状态,也存在其逻辑缺陷;这种思路的重要缺陷在于,它是一种偏向消极的组织健康观,类似于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思路,防止正常的组织陷入不良状况、或者帮助陷入不良状况的组织恢复常态,而不是着眼于帮助处于正常状况的组织进一步提升其健康程度。况且,研究者关于组织健康的表现的罗列,如果分类过少则容易失之单薄,分类过多又容易造成重复。因此,这种组织健康研究实质上是一种消极取向的研究,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也有一些基于实践调查的商业机构也有探讨组织健康问题。例如,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和零点前进策略咨询有限公司在2012年的《2012中国企业健康指数》中,提出了中国企业健康的“三九理论”,其中包括企业家精神、企业行为、商业环境“三个维度”,每个维度下包含着创新力、创业力、领导力、竞争力、合规力、责任力、市场力、服务力和包容力等“九个元素”。相较于纯粹的学术研究,此类研究中的组织健康显然更注重企业自身的绩效和企业主的个人能力,而不是员工的身心健康;在分类模式上,也同样有分类过多和容易重复的弊端;在表达形式上,主要还停留于理念层面的提倡和经验层面的总结,而缺少更深入的实证数据支持和模型化构建。但它们仍反映出组织管理实践领域对组织健康的一种认识,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学术研究中的组织健康概念。

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组织健康的研究仍停留在指标建构的层面上。虽然研究者对组织健康中财务成功、员工健康、环境和谐的三重维度认可度较高,但对于后两者的指标建构仍呈现出混杂多元的局面,且存在较为明显的消极健康倾向,与真正的“健康组织”仍有一定的距离。

二、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层面

积极心理学倡导“3H生命价值观”:幸福、健康、和谐(Happy、Healthy、Harmonious)。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社会组织机构建设这三大方面。积极情绪体验包括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希望以及乐观等;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勇气,热情、韧性、创造力、好奇心、正直、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制力以及智慧等;积极组织的研究包括如何建立和发挥积极的组织优势,如公正、责任感、教育能力、职业道德、领导力、团队精神、愿景等。实际上,积极心理学的每一个研究层面,都与组织健康的多元维度相对应。

例如,组织健康中无法忽视的一个研究主题就是员工的主观幸福感。而这正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研究得较多较好的一个领域。主观幸福感涉及情感范畴和认知范畴,情感范畴由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这两个不同的维度组成,它们构成了相互关联的变量,决定着主观幸福的质量。主观幸福感的认知范畴涉及生活的满意度,包括对于整体生活的满意度和特殊生活的满意度。作为主体积极心理体验的一种状态,主观幸福感表现了个体对生活所产生的主体水平的、较为稳定的并且是一种更为全面和综合的体验。因此,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标志:主观性、稳定性以及综合性特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本身早于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但后者的兴起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对幸福感的研究,而且使研究者更重视利用实证的方法和客观的指标来检验人们的生活满意度与幸福感水平。一般来讲,这一类主题的研究是沿着两条线索展开的。其一,研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维度、结构、内容和指标问题,制订更有效的问卷与量表来测查人类的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程度;其二,探讨影响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比如不同的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工作性质、文化境遇、人格特征、性格类型、期望水平、生活事件、认知方式等因素对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的影响作用,以便更好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幸福度指数。现在,有关主观幸福感与生活满意度的量表已经较多,适用于工作场所的通用性工作满意量表和针对特殊工作人群的工作满意度量表也多有建构。这就为组织健康研究提供了相当有效的基础工具与比较研究基础。

同时,积极心理学还主张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正是组织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提升组织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之一。特质是人格心理学用来说明个体所具有的稳定的、长久的性格特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以往被人格心理学所忽视的积极人格特质方面,而不是集中在人格的消极特点以及人格问题方面。它特别强调人格发展的内在动力,认为只有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构成积极人格发展的动力源。同时,积极心理学重视实现积极人格潜能的途径,认为积极情感体验的产生、自尊水平的提高在人格成长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积极人格潜能的重要桥梁。积极的情感体验、较高程度的自尊感,再结合社会环境、教育等外在因素的作用,可以共同促进积极人格的发展与实现。这些思想对于如何实现塑造员工的积极物质、提升组织的健康水平,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人格方面,积极心理学研究得较多的是乐观这一人格特质。乐观是个体期望社会或事物能给自己带来社会利益或愉悦感时所伴随的心境和态度。如果说主观幸福感是个体对于过去生活感到满意从而产生主观幸福体验的话,那么乐观就是个体对未来的积极看法与感受。具备乐观主义特征的个体倾向于对事物做出正向的推测,持有积极生活态度,这种推测和态度能够带给人们愉悦的心境,从而能使个体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乐观是一种人生态度,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境,个体都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来解决目前的状况,把消极转变为积极,把悲观转变成乐观。从组织健康的角度看,如何选择和培养乐观的员工,对于建立健康的组织,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不仅仅是微观的,它还包括社会层面的研究,即致力于建设积极的社会制度和组织,不断完善良好的人类生存环境,努力让社会变的更美好、更健康、充满活力,从而促进人类的全面的发展。

积极心理学努力建设良好社会机制和制度的思想还应用在其他方面,如人类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国家政治体系的维护、大众媒体的传播等。已有越来越多的组织和机构认识到了积极心理的重要作用,并将其引人到本领域的治理和管理工作中,并由此得到了广泛地认可。现在,许多组织都在努力创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和正面思考的综合制度,从而提升员工的动机和目标,以面对不可预测的组织发展问题。组织的内部环境由此得到了更好的改善,而这正是组织健康研究日益得到关注的基本背景。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组织健康框架构想

不论是积极心理学还是组织健康,其研究都处于快速发展期,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和运动,而不是一个紧密的理论整体,也欠缺统领整个发展趋势的整体模型和研究纲领。结合组织健康的基本维度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层面,拟构想一个综合性的组织健康研究框架,为此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

首先,在大的研究框架上,可以将组织健康分为工作满意、组织绩效和社会责任三大维度(图1)。其中,工作满意包括组织内的工作人员(包括组织的创立者、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生理健康与主观满意两个次级维度。许多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往往将调查对象局限于普通员工和中下层管理人员,实际上,组织的创立者(在商业组织中往往就是企业家)和高级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也是衡量组织是否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当下社会中,许多企业家和组织的高管人员由于对整体制度与组织生存环境的不满,背上过于沉重的心理包袱;他们或是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绩效,或是太过注重个人短期内的自我实现,从而过度劳累甚至猝死。这些案例并不鲜见。因此,应当将他们的身心健康作为一个重要维度列人其中。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的考查,应当有别于对普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考查,因为这些创业人员与高管人员的工作动机的构成及水平都可能显著地不同于普通员工,因此宜构建专门的量表进行测量。目前,通用性的工作满意度量表已经得到较好的使用,但专门针对企业家的工作满意度问卷还有待建构和执行,这也是组织健康研究别值得关注的一个领域。

在组织健康的工作满意层面,积极心理学已经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主题。例如,积极的领导方式、培训方式、工作心境、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积极情绪及应激管理风格等,都可能影响到企业家、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且其研究视角往往异于传统研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仅以有关积极应激(积极压力)的研究为例,它是与组织健康紧密相关的一项内容。在以前的研究中,无论是医学界还是管理学界,多数研究都认为应激是生活中各种刺激事件和不利因素对人们造成的困惑或威胁。因此,这些研究认为对于应激的工作重点应在于预防与控制应激。但实际上,工作应激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外界的应激源,员工个体可能根据自己对应激的评价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应激反应。当人感觉到适度的应激时,会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以适应这种变化,这种应激就可以变成发展的动力。当然,如果应激过大,就会使员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异常反应,给员工个人和组织带来消极后果。然而,传统研究对消极应激的过多关注,实际上造成了应激管理的消极倾向偏差。

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看,如果组织将应激分为应激源和应激反应两个侧面,并把应激反应分为积极应激反应与消极应激反应两个层面。那么,应激管理就不应该只是仅仅针对消除应激而进行的被动控制,还应该考虑积极应激反应的存在及其积极结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个体的评价这一重要的中介变量,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可能会让他们对同一个应激源做出不同的评价,从而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但是对于每一个个体,仍然都可以将应激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侧面。因此,组织中合理的应激管理机制,应当包括消极应激控制和积极应激建构两大层面。在实行应激管理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控制消极应激源,控制消极应激反应的出现;另一方面要创造能够产生积极应激反应的应激源,让员工更多的拥有积极应激反应。只有消极应激管理与积极应激管理同时进行,互相协调、互相补充才能实现应激管理的目标,即降低应激消极影响,发挥应激的积极影响。针对消极应激的管理,其主要目的应是降低已经产生的消极结果,或者根据理论和经验尽可能避免消极应激的产生,将消极的结果最小化。而对积极应激管理,其目的则应该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的身心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保持住这种状态,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才智,从而实现员工价值和组织目标。在进行积极应激管理时,组织可以根据组织内部员工应激状态,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实现对应激源的有效控制。

在组织绩效方面,现行的财务指标已经较为丰富,且与积极心理学重合度不高。当然,衡量组织的绩效并不能单纯看短期的经济指标,还应当从长远程度衡量组织愿景的实现程度,这才能从宏观的角度考查组织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其使命的忠实程度。

建设积极的健康组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组织中的个体、群体、领导者和整个环境系统的协调努力。与此相对应的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在个体层面,强调个人积极体验和积极特质,它还同时强调个体和组织要参与到社会政策的建构与社会运动的发起中,通过整体社会环境的改善而提升组织的健康水平。而组织健康的第三大维度正是组织的“社会责任”,这虽是一个欠缺统一定义的概念,但各种概念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作为整体的组织与外界环境的良性互动,这与积极心理学的第三大研究层面的理念不谋而合。如从利益相关者角度看,企业社会责任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责任除了为股东追求利润外,也应该考虑相关利益人,即影响和受影响于企业行为的各方的利益。其中,雇员利益是企业社会责任中的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内容。从更一般意义上看,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障生产安全和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这一维度正好与积极心理学的社会制度和组织层面相挂钩,故可以将两者更好地整合,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如此,在积极心理学的启发下,对组织健康的干预层面就应当包括个体层面、个体间层面、管理层面和政策层面这四个方面。个体层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发展个体的积极特质;个体问层面,积极塑造良好的工作人际氛围;管理层面,改进管理方式与领导风格;政策层面,推动有关员工福利的有关政策的出台与执行。积极心理学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进展,可以帮助组织提升其健康水平。同时,组织总是处于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因此,在应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推动健康组织的建设时,也应注意与组织所处文化环境与组织内部的文化相兼容。同时,由于生长的环境以及历史问题,中国员工虽正在逐渐适应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但仍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面对工作应激时容易选择逃避或消极怠工。为此,组织应根据员工的能力给予适当的工作,与员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对话,缓解其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另外许多中国员工存在对工作晋升前景等职业发展问题的担忧与焦虑,此时,企业可以借助国际上流行的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员工援助计划)项目来缓解员工在此方面的应激。同时,组织可采用更加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为员工提供更多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提高组织的健康水平。

四、结语:迈向积极健康观的组织健康研究

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念统领组织健康的研究,并使用相关的研究成果指导组织健康的干预实践,将为组织健康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整合性框架。这一研究框架的优点在于它拥有自己的综合性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理论指向,能够较好地整合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心理学的既有的研究成果,改变以往研究中维度设置零散、指导思想多元的缺陷,并能在保持较强结构性(三大维度)的同时保持适当的开放性(具体的积极健康指标)。同时,由于积极心理学强调在控制和应对消极状态的同时诱导积极状态,这就使得这种组织健康研究可以改变以往研究过于注重预防消极状态的单向研究倾向,而变成应对与诱导并重的平衡局面,这将对组织健康的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一篇:对大学生消费的建议范文 下一篇:循环利用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