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4:34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概念框架;主观幸福感;自我决定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154-01

作为心理学的范式转换,积极心理学博得了人们的好评,也取得了许多新成果。本文选择该领域的核心研究进展做简要述评。

一、积极心理学的出现

毫无疑问,积极心理学的源头起自哲学。因为哲学的终极问题是追问人的意义,而绝大多数哲学家的答案是“美好生活”(good life)。哲学的道理和通路太显深奥,并不能使人人有“悟”。作为研究人的心理问题的心理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这个重任。许多传统心理学,对人类积极经验的理解都有贡献。特别是人本心理学更是主要研究人类的积极精神。人本大师罗杰斯、马斯洛等都问过相同的问题:“什么是好生活?”“什么时候是个体最好的时间?”等。1958年,嘉合妲写了一本在当时颇具争议的书《积极心理健康的当代概念》,开启了对心理幸福感的研究。十年后,卡罗瑞福(Carol Ryff)和他的同事们发展了幸福感的心理成分。他们辨认出交互的6个点,其中大部分与嘉合妲提出的概念重合。但是他们的贡献在于方法论上,他们提出了自我报告法使后来的研究者能科学地探究这个领域。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等等,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在这种思想与观念影响下,积极心理学思潮终于在新世纪伊始爆发出来。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既是对前期积极心理学发展的总结,同时又吹响了积极心理学进军的号角。从此,揭开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向积极心理学模式转折的历史序幕,宣告一个新的时代――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积极心理学体系中首当其冲的是Diener所引导的主观幸福感领域的研究。主观幸福感是试图理解人们如何评价其生活状况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另外一个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是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决定理论涉及人的三个基本需要,能力需要,关系需要,自主需要,这些需要满足导致人们幸福感和社会发展,支持自主、能力与关系的社会能够促进个人发展。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能力和关系)的满足会促进人的发展,因此被视为人本质的生活目标。积极心理学的其他研究思路有认知方向研究。认知理论包括选择模型、保护水平,目标理论、社会比较和应对方式理论,这些均涉及主观的认知心理过程。有关的认知研究发现人们对常规和非常规的事件两者的反应导致不同的幸福感水平。因此,理解人的认知差异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这种研究途径为实施积极的心理调控与干预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向和可行的策略。

三、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态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要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首先,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第一个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 Kahneman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快乐等等,正如Diener (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这方面更有待开拓;第二个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着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第三个方向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其次,发展积极心理学研究技术。现代积极心理学则是以科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的研究体系,它强调与崇尚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的统一。同时,它也强调对消极心理学的扬弃,而不是全盘否定。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有着很深的历史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体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有义务和责任继承和发展消极心理学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分类标准,标准化测量工具,严密的实验设计技术,以及卓有成效的心理干预技术,并服务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在过去几十年中,也积累与创造了众多的研究工具与干预技术,为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因此,必须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实证的统一,技术继承与发展创新的统一,从而建构富有价值和效率的积极心理学体系,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第三,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级关怀。在这里,心理学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术领域,而是一个富有激情同时又理性严谨的新型学科,所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注。积极心理学崛起,不仅仅是寻求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而且是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而且也是更广泛的人类福祉,是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发展研究的一部分。因此,积极心理学,其理念、其行动,势将会对现代心理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使现代心理科学更加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应用,并卓有成效的开辟人类通向光明,造就幸福的阳光大道。

作者单位:江西师大心理学院

参考文献:

[1]Johoda M.Current Concepts of Positive Mental Health〔M〕.New Yok :Basis Books.1958

[2]Diener E.Subjective Well - 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542-575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2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简称PCA)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之一,在人格、社会和企业管理与发展中引发了大量的研究。可以说,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从挖掘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潜能出发,为人类对幸福的追求和对积极心理资本的提升开辟了新的视野。积极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不仅涉及个人幸福,而且也更关注广泛的人类福祉。

 

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最早关注的研究领域。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专门术语,强调个体依据自己头脑中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而且,每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评价都有满意与否和程度高低之分,与个人的认知、情感及其期望值密切相关。Diener在总结了30年来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主观幸福感的四维结构,即: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满意度;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成就感、自豪等;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羞耻、焦虑、压抑等;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立足于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强调主观幸福感就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和高频率的愉快。个体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越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越多,消极情感越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越强。

 

心理资本是以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观点为思考框架,侧重研究和开发个体的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状态中所蕴藏的力量。Luthans在分析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Luthans等首次明确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一般积极性的核心心理要素,具体表现为符合积极组织行为标准的心理力量,它超出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上,并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和开发而使个体获得竞争优势”。并指出,积极心理资本是指自信或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坚韧性四种积极心理力量。个体自信、果敢、希望、乐观的积极心理资源与积极心理品质不仅是个体精神面貌的表现,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心理动力。 

 

主观幸福感强调人的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心理资本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心理能量。人是为了幸福生活而活着,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与满足必须借助于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心理能量以及合适的外在条件而实现。鉴于此,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在实践领域中开发利用心理资本与发展提高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研究取向

1.积极心理学是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以及Rogers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后来,心理学家在20世纪末期的研究中发现,某些积极的心理要素有助于预防和消除心理疾患。他们开始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探索并挖掘人性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以期提升个人幸福感,增加组织承诺并提高工作绩效,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并走向繁荣,这些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一改心理学界过去过分重视消极心理研究的取向,在1997年就任APA(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主席一职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

 

Sheldon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将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心态来对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并对其作出新的释义,激发人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积极情绪和体验、积极个性特征、积极心理过程等方面,其中,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情感成分,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积极心理学倡导者认为,有积极心向才会有更多的幸福感。2002年,Seligman教授又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这一观点极大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并引发了大量关于心理资本的探讨。众多研究表明,个体优秀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工作态度等心理资本与心理品质是组织产生高绩效的重要源泉。

 

2.特质论与状态论是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取向

特质论强调个体内在心理特质跨时间和跨情境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客观情景对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有限而短暂,人们具有用积极方式体验生活的性格倾向,具有用积极方式看待所处环境的内在素质。Hosen等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通过学习等途径进行投资后获得的一种具有耐久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内在基础构架,包括个性品质和倾向、认知能力、自我监控和有效的情绪交流品质等。另一些研究也致力于对心理资本乐观成分的研究,如Scheier等人提出了气质性乐观的概念,认为乐观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是单维的双极连续谱,一极是乐观,一极是悲观。Tellegen等人对双生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中抚养长大的同卵双生子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接近程度比在同一个家庭中抚养长大的异卵双生子要高得多。研究还发现,40%积极情感变化,55%消极情感变化及48%生活满意感变化是由基因引起的,而共同的家庭生活环境只能解释22%积极情感变化,2%消极情感变化及13%生活满意感变化。尽管特质研究者为人们提供了概括化的解释,但由于它忽视了社会生活实际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信息,因此特质论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的主观幸福感。

 

状态论强调心理状态的暂时性,在外界作用下,心理状态将随时间与情境而变化,并可用物理量来表征。如:Avolio等认为,心理资本是指那些有助于预测个体高绩效工作和快乐工作指数的积极心理发展状态,包括希望、自我效能感(自信)、乐观、积极归因、自我恢复力等。强调心理资本是一种特定的积极心理状态,有一个发生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综合体。Diener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认为,情感维度可分为正性和负性情感,总称为快乐感,它所测查的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观情绪体验,而快乐感具有情境性和可变性,被视为一种状态。Veenhoven认为主观幸福感水平随某种情景变化而波动,随时间而改变,幸运和噩运都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尽管不同的生活在质与量的方面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异,但主观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完全是由生活本身的客观质量所决定,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生活会产生明显不同的主观幸福感,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又会产生同样的主观幸福感。当然不同人的主观幸福感也会随不同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波动,在此时此刻产生快乐的心境不一定能导致长期的幸福感,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关注相对持久的幸福感。

3.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一致性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3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兴起于美国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其主张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力量以及美德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态度来解读人,激发人的优秀品质与积极力量,从而帮助人们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使人们能够生活得更加美好、更有意义。作为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一方面“二战”以来消极的疾病心理学模式禁锢了心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本主义理论也为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史上一次重大变革,把人的本性与价值第一次提到了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首位,极大地开拓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人本主义的发展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渊源。

1 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1.1 人性观上的继承与发展

心理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从人出发又归结到人,每一位心理学家都有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的限定概念,并以此作为研究工作的一项指针,一种人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学研究的观点、证据的收集和解释,以及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刘华甚至提出,人性应该成为心理学统一范式的逻辑起点。笔者深以为然,故而从人性观出发探讨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人性观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大理论基础,人性观居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地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厦是在其人性观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人本主义学家非常重视人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对人性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人性是人的内在本质,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性并不是一个静态固有的概念,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范畴;有机体内部有积极成长倾向,驱使着有机体向着完满发展,人性具有自主性、内发性、选择性、形成倾向和实现倾向的特点;人性中具有善良性、道德性、建设性、积极性、向上性、可信赖性的价值定向。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人性观,其最基本的假设就是,人们的美好和卓越,与疾病、混乱和悲痛同样都是真实存在的。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不仅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人自身的力量;不仅要修复损伤,也应该努力构筑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不仅要治愈创伤,也要致力于帮助健康的人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无论是人本主义还是积极心理学都反对把人看作是受本能驱使的动物或被环境决定的有反应的有机体,反对悲观主义人性观和消极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从各种心理疾病、行为拉回到对人自身的探索中来,人本主义提出人是有尊严、有价值、充满潜能的独特个体,认为人有积极成长的倾向,人可以自由选择、自我实现,使自身趋于完满,沿着这一思路,积极心理学进一步挖掘人的积极品质和优点,相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幸福,帮助人们探索生活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他们先后举起了心理学研究人性的旗帜,使心理学在当代历史条件下回归于人性的科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一起为人性绘制了一幅宏伟蓝图,共同诠释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都对人性有着积极乐观的看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把人性观视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的逻辑起点。

1.2 研究对象上的继承与发展

因为人本主义强调研究人的内在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与价值,所以其坚持把健康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与此相似,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致力于使正常人生活得更好、更有意义,所以其研究对象自然是普通人。

1.3 研究内容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弘扬人的尊严、价值,探索人的动机、愿望,提出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可以进行自由选择。积极心理学也在努力构建一幅关于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的宏伟蓝图,既研究人的积极主观体验,如幸福感、愉悦、满意、感激等,也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兴趣、创造力、审美力等,除此之外,积极心理学还研究积极的机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存在着共同的研究主题,两者都强调研究人的需要、积极情绪和积极人格等。

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表现出更为开放的视角。人本主义心理学一直把注意力集中于人自身,马斯洛建构了以似本能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论、高峰体验论为主要内容的自我实现思想体系,罗杰斯提出了自我理论和人格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罗洛?梅主要探讨人的现时存在价值、自由选择,提出了存在本体论和存在人格理论。以存在主义与现象学为主要理论支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主体性与主观性,重视自由、价值、选择、责任、自我、潜能等方面的研究,其始终关注着人自身,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在形成和发展现实人性中的决定意义。而相比较而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就开放得多,其主要包括三个研究主题: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以及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在个体层面,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的愉悦与积极体验、主观幸福感、个性、价值、兴趣、能力、成就与健康等;在群体与社会层面,积极心理学也致力于研究能够承载美好生活的社会构成――友情、婚姻、家庭、教育与宗教,它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研究。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自身的性格力量、美德,同时,它也跳出了个体自身,在更为广阔的社会与群体层面研究人类的幸福与生活的意义,更加重视社会环境的作用。因为积极心理学相信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不仅是建构积极人格的支持力量,而且是个体不断产生积极体验的最直接来源。可见,积极心理学也表现出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其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好,同时重视对群体与社会机构的研究,重视人际关系,这一切不仅有利于个体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关乎着人类的命运。

1.4 研究方法上的继承与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其主要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以整体分析、现象学方法和个体特征研究法等为具体研究法。人本主义心理学方法论促进了心理学方法论的变革,它反对方法中心主义,主张研究对象决定研究方法;反对科学主义,坚持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的统一;反对原子主义方法论,坚持整体分析法。诚然,人本主义提出的方法论构想是好的,但在实际中,其仍然过分强调主观经验的重要性,重视描述和经验性的分析,这是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大多推崇存在主义和现象学,过分强调内在的自我,过分强调理论假设、推演或类推而忽视实证研究,这就给人本主义打上了思辨哲学的印记。人本主义在后来的发展中甚至成为一种反实证主义倾向的心理学,从而走向了主流心理学的对立面,限制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相比之下,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了十分包容的态度,它一方面继承了人本主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另一方面又不拒绝非实证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分析,也重视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克里斯托弗就认为,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有多种渠道,科学不应该只崇尚其中的一种渠道而忽视另外的渠道,科学的心理学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实验中获取数据,也可以从对独特个体的个案研究、访谈,以及大众的普查,历史资料的分析等渠道中获得实证。积极心理学对研究方法的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2 总结与展望

作为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取向,积极心理学并不是全新的东西,它是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种发展与补充,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种继承与发展,其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方面均表现出了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笔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最大的继承就是人性观的继承,它们都对人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共同诠释了人能够达到的境界。积极心理学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缺陷,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积极心理学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与方法,不断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消极心理学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K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wraKing)。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2、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年和2001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年11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L.Fredrick(1998)提出了拓延———构建(broaden2and2build)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2action)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2being)、快乐(happiness)、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2、积极的人格特征

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I:positiveindividualism);(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R:positiverelationswithothers)。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3、积极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研究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体现、培养、发挥等社会环境因素上。Kasser等人对18岁青少年的研究表明,“母亲是冷酷、挑剔、爱控制人、不民主”的青少年更可能关注外部、实利的价值;而“母亲是温和、易接受人、民主”的个体则更有可能发展内在的价值。Williams等人的研究证实:当孩子们的周围环境和师友提供了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他们最有可能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反之,这些孩子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方式。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

塞里格曼(Seligman)(2002)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观察/保持距离阶段;b.调查阶段;c.处境鼓励阶段;d.语言表达阶段;e.扩大目标阶段。

四、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标志是1961年创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和1962年成立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戈尔德斯坦等。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内心生活体验,它看重人的积极面,强调对人的尊重,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核心。

2、积极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系积极心理学是在前人研究的土壤基础上成长起来的,特别是在研究对象和内容、方法论以及治疗观上,既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同时又有超越。

(1)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可以看出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继承,不仅如此,积极心理学还有了更进一步的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忽视了人的个性,价值和创造性所依赖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制约性,而积极心理学则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它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情绪与健康等方面。积极心理学拓展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长期感兴趣的许多类似问题,把那些难以量化,难以实证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具体化,并进行实验或实证性的研究。

(2)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存在主义哲学作为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以现象学作为其方法论基础,不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那些表面化的东西。在具体方法上,他们并不排除各种有效的研究方法,既用实验、测量和统计分析,也采纳解释学、启发式的方法,既重视现象学的描述分析和存在分析,也重视系统的研究。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人本主义学家往往又暴露出它以意识经验现象学分析来反对实证的主流心理学的倾向性,这就必然缺乏有说服力的科学材料的支持,造成它所主张的建立科学心理学的设想和它为自己辩护的理由产生矛盾而无法解脱。而根植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更加完善,是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这一点从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里格曼的研究起点“习得性无助”以及积极心理学研究内容之一主观幸福感就可窥见一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就不只是单纯的科学实证,实验的量化方法,也不是单纯人本主义现象学,存在分析的方法,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3)积极心理学在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是人格的成长目标,可以说是积极心理治疗的理论渊源。赛里格曼说,积极心理学长期以来总是致力于修复病人损坏的习惯,损坏的动机,损坏的童年和损坏的大脑,期望通过修复病人的这些损坏部分来治愈病人。积极心理治疗与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出发点以及治疗目标是相似的,但前者又对后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积极心理学采取以解决冲突为中心的,以现实能力为依据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和保持距离阶段,调查阶段,处境鼓励阶段,语言表达阶段,扩大目标阶段。如果我们说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是非指导性的治疗,强调患者自助的作用,那么我们则认为积极心理治疗是指导性的治疗,自助———教育———心理治疗三位一体的模式。它不仅重视来访者的作用同时也重视治疗师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治疗能更具有结构性,治疗双方能有更好的互动。

五、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和不足

1、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和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积极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把人比作机器和动物,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动要么有环境决定的被动的、消极的人性观,它注重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的诞生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导向。

2、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不足之处由于积极心理学刚刚兴起不久,尽管它吸收了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但还未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有很多,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例如关于积极心理治疗的研究只有一些笼统和概括的理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操作模式。另外鉴于心理学学科历史的短暂性、学科性质的复杂性和人类心理的多变性,如何吸收已经获得的研究成果来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积极心理学的许多研究结果是在西方文化背景下获得的,因此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研究还有待加强。最后,从传统消极心理学100多年的历史来看,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认为,人类的心理问题不是减少而是增加了,因此否定消极心理学而大力提倡积极心理学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消极心理学还是积极心理学都不能片面化,厚此薄彼。

参考文献:

[1]KennanM.SheldonLauraKing.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216—217.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3]LazarusRS.Copingtheoryandresearch:Past,present,andfuture[J].PsychosomaticMedicine,1993,55(3):234—247.

[4]严标宾,郑雪.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25(3):94-99.

[5]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2(3):21—21.

[6]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106—110.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5

关键词:背景;研究概况;评价;趋势

一、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与传统心理学主要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不同,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等,成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潮(Sheldon M.&King L,200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涉及有价值的体验,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对过去而言)、希望和乐观(对未来而言)、充盈和快乐(对现在而言)。在个体层面上涉及积极的人格特性,如爱与召唤能力、勇气、灵性、人际交往技巧、审美观、韧性、宽容心、创造性、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天才和智慧。在群体层面上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道德(MartinE.P. Seligman & MihalyCsikszentmihalyi,2001),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也就是说,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的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包括当前世界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人们对当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困惑,广大普通民众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出路在于挖掘和发展人性的共同部分,即人性积极的一面。“积极”一词来自拉丁语positism,具有“实际”或“潜在”的意思,这既包括内心冲突,也包括潜在的内在能力。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 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探讨,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20 世纪6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潜能研究奠定了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基础。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几乎中断,战争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以找到治疗和缓解的方法,心理学对人的积极性研究似乎被遗忘了。消极心理学模式在整个20世纪占据了心理学发展的主导地位。正如Sekligman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因此,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竭尽努力,但仍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主要是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及实证根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学不仅应着眼于心理疾病的矫正,而且更应该研究与培养积极的品质,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幸福、发展、快乐、满足是人类成就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心理学需要研究人的光明面,需要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实际上,发展人性的优点比修复病症更有价值。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概念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广泛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

19 世纪60 年代,以马斯洛、罗杰斯为先驱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确立临床和行为方法的全新观点。人本主义心理学以人的积极性为基本宗旨,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突出人性中积极向上的一面,彰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这在心理学史上来说是一个创举。

积极心理学的思想来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它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理论参照。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和提出者Seligman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Seligman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开始研究“习得性无助”,在动物实验中,若给狗重复施加其无法躲闪的电击,狗就会出现“习得性无助”行为,它会对本可以避开的电击不再躲避。在人中也会出现由于对环境事件的“习得性无助”而产生抑郁。在后来的研究中,Seligman 又发现,不仅无助是可以“习得”的,乐观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的。学会维持乐观的态度不仅有助于避免抑郁,而且实际上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Seligman 指出,心理学有三项使命:一是研究消极心理,治疗精神疾病;二是让所有人生活得更加充实有意义;三是鉴别和培养人才。由于心理学过于重视对消极心理的研究,因此现在有必要进行积极心理学研究,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

1997 年Seligman就任APA主席一职时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随后,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涉足这一研究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1]心理学在探索和研究人的积极层面时涉及的主题有:主观幸福感、快乐、满足、士气、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绪平衡、幸福觉察、主观不幸福感、可感性生活质量等,以及所激发的人类潜能和积极的人格特征。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概况

(一)基本含义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述有两种。

第一种表述:积极的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它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积极的心理学主要提供积极的心理特征,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积极地看待世界的方法、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宽容和智慧灵性等等;第三,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幸福与财富无关,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富人,一个穷人也可以是很快乐的。积极状态的人不一定富有,但一定是幸福、快乐和乐观的。

第二种表述:积极心理学在主观水平上涉及有价值的主观体验,诸如幸福感、满足和满意、希望和乐观、充盈和快乐。在个体水平上,涉及积极的人格品质,爱、勇气、人际关系技能、审美力、创造力、对未来的憧憬、洞察力、才能和智慧。在群体水平上,涉及公众品质:责任、利他、关爱、文明、现代性、容忍力及职业道德。积极心理学并不是不研究消极心理学以及人的心理问题与疾病,但它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从更广阔的层面来说,积极心理学研究包括工作、教育、洞察力、爱、成长与娱乐,它探索美好的生活以及获得美好生活的途径与方法,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与技术来理解人类杂的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探索人的健康发展途径。

(二)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积极心理学吸收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绝大多数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如量表法、问卷法、访谈法和实验法等),并把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人本主义的现象学方法、经验分析法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甚至想模仿传统主流心理学的DSM 而建立自己的DSSWB(幸福的诊断和统计标准),这使得积极心理学从一开始就让心理学界看到了一张熟悉而又亲切的脸。

积极心理学采取了更加包容的态度,它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同时也不拒绝非实证的研究方法,这也是它比人本主义心理学高明之处。它几乎继承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的一切实证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调查法等等。积极心理学在2004年还以世界心理诊断标准 DSM(第四版)为模型建立了自己的 CSV标准(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tues:A handbookand Classification)。另外,它还采纳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的方法,如在研究人的积极进展时就采用了大量的演绎推理,甚至还用文化解释学的方法来论述个体的发展历程。

(三)研究内容

就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来看,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观水平上的积极体验研究;个人水平上的积极人格特质研究;群体水平上的积极社会环境研究。

1.积极主观体验研究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主张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满足、满意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幸福、快乐等积极体验;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

⑴回顾过去——幸福而满足

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主要用主观幸福感作为幸福的指标。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感受的指标。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 世纪60 年代,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到1969 年时仅有20 多篇研究论文,但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最近10年间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已有几千篇,这些研究中有相当多的部分是集中在生活事件和人格因素对个体幸福感的影响这一领域,也有一部分是金钱与幸福感之间关系的研究(Srivastava A. , Locke E.A& Bartol K.M,2001)。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影响的逐渐扩大,一些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的含义进行了新的解释,形成了心理发展意义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在他们看来,幸福不仅仅是获得快乐,而且还包含了通过发挥自身潜能而达到的完美体验。Dinner就是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者之一。他对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气质和人格以及主观幸福感强烈的群体的个人背景进行回顾,然后进行更为广泛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宏观社会环境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些调查研究发现,并不是发生的事情决定了人们的幸福,而是决定于人们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关系、朋友关系、邻里关系等在内的社会关系和人格特质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⑵面对今天——快乐而充盈

研究发现,在每个年龄阶段虽然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还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Marcela Kogan,2001)。Lyubomirsky比较了那些

快乐的和不快乐的人,发现他们在认知、判断、动机和策略上有所差异,并且这种不同经常是自动化的,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社会性比较信息较那些不快乐的人稍微迟钝些(Lyubomirsky S.,2001)。快乐与金钱的关系、快乐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快乐随着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等主题也有不少研究。比如,Diener、Horwitz 和Emmions 调查了福布斯排行榜中最有钱的100 位美国人,结果发现,他们仅比一般美国人多一点点快乐而且还有一些人感到非常不快乐。甚至有人说自己已经不记得快乐的感受了。财富对快乐的影响如此小,有学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事件、环境及人口组成等因素在幸福感中所起的作用被差异中和了。为此,一种解释快乐理论提出,要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比其他人更感快乐,那么就必须了解保持和提高长期快乐以及个体感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和动机水平。

⑶憧憬未来——现实而乐观

拥有乐观精神是促使希望和乐观增长的关键,因为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ChristopherPeterson认为,乐观涉及到认知、情感和动机成分。乐观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和成功,并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大量对如患有爱滋病等危及生命的病人的研究表明,那些始终保持乐观的人活得更长久一些。乐观的作用主要是在认知水平上起调节作用。一个乐观的人更可能习得促进健康的习惯并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当然, 乐观有时会产生“ 乐观的偏差”(optimistic bias),即判断自己的风险要比判断他人的风险小,从而表现为盲目的乐观而不现实(SandraS.,2001)。这样就产生了矛盾:现实主义会提高成功适应环境的可能性,而乐观则会使个体具有较好的主观感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S a n d r a L .Schneider 探讨了“现实的乐观”,认为“现实的乐观”与现实并不相互抵触。从原则上说,人们能做到乐观而又不自欺(Sandra J.Optimism,2000)。这种对“现实的乐观”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诠释:让生活更加富有意义。[论文网 LunWenDataCom]

2.积极人格特质的研究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得以建立的基础,因为积极心理学是以人类的自我管理、自我导向和有适应性的整体为前提理论假设的。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2]。积极人格有助于个体采取更有效的应对策略,这方面具体研究了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自我决定性(self-determination)、乐观、成熟的防御机制、智慧等,其中引起关注较多的是自我决定论和乐观。积极心理学家认为培养这些特质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增强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人格特质的研究范围也会越来越广。自我决定性是指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发展能做出某种合适的选择并加以坚持。积极心理学从三个方面研究了自我决定性人格特质的形成:先天学习、创造和好奇的本性是其形成的基础;这些先天的本性还必须与一定的社会价值和外在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转化为自己的内在动机和价值;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这里包括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性、胜任和交往。

Hillson和Marie(1999)在问卷的基础上将积极人格特征与消极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着两个独立纬度:一是正性的利己主义,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能够把握环境因素及其挑战;二是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够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个体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创造力与天才的培养也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关于创造力和天才培养的研究蓬勃发展起来,例如,Steinberg 和Lubert 提出的创造力投资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一种多维结构,由多种资源构成。他的理论对人类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综观西方心理学关于创造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创造性的个体特征,创造性思维加工过程与创造性环境。Steinberg等人根据创造力投资理论提出了发展性创造潜能的12种策略以及创造性生理激活从脑机制方面进行的实验研究,发现在发散思维时,高创造性被试(创造性测验得分高考)两侧额叶都被激活,而低创造性被试只有单测被激活(Carlsson I.,WendtP.E.&Risberg J.,2000)

3.积极社会环境的研究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

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社会背景下的人及其体验的再认,意识到积极团体和社会机构对于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Francis Bacon 认为与能交流思想的朋友和搭档接触有两个好处:“它加倍快乐,并将痛苦减半。”确实,当同别人一起时会感受更快乐些。当被调查问及:“你拥有多少亲密朋友(不包括家庭成员)?”报告中有26%的人少于5个朋友,38%人有5 个以上的朋友,并说他们感到“很快乐”(David G.,2000)。

不同文化对人的生活满意度的判断的感觉有很大的差别。在个人主义文化为主的国家中,当判断自己有多快乐时,会理所当然的参照他们的情感,经常感受到快乐是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预测因子。相反,集体主义文化下的人们则倾向于参照一定的标准来判断他们是否快乐,并且在评估生活时,会考虑到家庭和朋友的社会取向。因此,在不同文化中,人们认为与生活满意度相关的因素也是有差别的,这或许源于文化对人们的价值观和目标所带来的影响。

三、对积极心理学的评价

(一)积极意义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心理学的合理内核,修正和弥补了心理学的某些不足,它一反以往的悲观人性观,转向重视人性的积极方面。心理学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除去人的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而是要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没有问题的人,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积极心理学作为当代心理学取向之一,从不同视角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试图从元理论高度克服心理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与困境,整合心理学内部的分裂与对峙,重构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视野。

1.强调对人性优点和价值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因此,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而不是少数有“问题的人”。心理学应该注重人性的优点,而不是他们的弱点。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

2.提出积极的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并认为它们在预防工作中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主要来自于个体内部系统的塑造能力,而不是修正其缺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将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的一门科学,其使命是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若仅关注个体身上的缺点或弱点,其实并不能达到有效地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任务在于能够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

3.兼顾个体和社会层面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视野上摆脱了过分偏重个体层面的缺陷,在关注个体心理研究的同时,强调对群体和社会心理的探讨。另外,在对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原因的认知及其理论假设的建构上,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内在积极力量与群体、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与交互作用。尽管积极心理学者强调个体的心理、人格的良好品质,但仍十分重视社会文化环境,如人种、政治、经济、教育、家庭等因素对个体情绪、人格、心理健康、创造力以及对心理治疗的影响。积极心理学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经验既可以在环境中得到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影响。从广泛的角度——进化过程来讲,环境塑造着人类积极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经验,因而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在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4.整合研究方法

积极心理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仍是实验、测量等,积极心理学需突破现有研究方法,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研究手段。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积极心理学仍是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对人类心理学进行研究与探讨,其研究结果不能被实践证实,那么,再完美的理论也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在某些方面积极心理学仍不能对幸福感作出完美解释。例如,积极心理学强调快乐、满意等积极情感,认为应该重视、强调人性的积极情感因素,然而中国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似乎也表明,很多成功人士在其成功的追求过程中,经常要自己去做一些烦琐的、艰难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是痛苦的,而快乐的人似乎容易“玩物丧志”,成为事业上的失败者。人们的这种常识有其科学依据吗?如何转换?完善、健全的人格如何塑造?所有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果能够得到积极心理学的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必将能促进积极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科本身的发展。

(二)存在的不足

积极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很短,不够成熟,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基础单薄,理论体系不完整早期积极心理学家不愿承认它的人本主义渊源,后来虽然承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但是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这使得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有些单薄,理论体系也不够完整。因此 ,积极心理学还有众多的研究领域需要积极心理学工作者不断去开拓。

2.表现出一定的“积极话语霸权”[3],即否认消极的价值与功能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eman 等著名的心理学家倡导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当积极心理学的一些观点与这些知名学者的权威性结合在一起时,它在一定意义上表现出“积极话语霸权”,一味地宣扬积极,对传统心理学进行批判,对消极进行指责,忽略了消极本身作为一种防御机制也具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与功能。

3.研究对象不够全面,缺少令人信服的纵向研究[3]积极心理学在其研究对象的取样上还不够全面,表现出典型的成人化价值取向,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另外,由于其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

4.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尚存在困难[4]首先,由于东西方社会文化价值的差异,东方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取向下对快乐、幸福等的理解是不同的,这就使中国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具有特殊性,必须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外,一些西方积极心理学中的英文单词很难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意思,比如 happiness 既可以译为快乐,也可译为幸福,而 well—being(主观幸福感)的汉语意思实际上是“良好的状态”,这就使我们在研读西方的有关著作时产生概念上的混乱。积极心理学由于产生时间短,存在一些缺陷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随着其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以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这些不足也是可以克服的。

四、积极心理学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与其说是一个完善的心理科学体系,倒不如说是一个有待开拓的处女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积极心理学羽毛渐丰,终于与消极心理学分庭抗礼,成为现代心理学新的研究方向,但完善积极心理学思想,建构积极心理学体系,发展积极心理学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应用,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要走。在拓展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有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第一,研究方向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核心的积极心理体验。Daniel Kahneman 指出,目前体验的快乐水平是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建构基础。包括主观幸福感、适宜的体验、乐观主义和快乐等等,正如Diener(2000)所言:虽然人们已经对幸福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了相当的了解,但幸福主题本身仍然存在众多值得研究的地方。特别在我国,幸福感研究刚刚起步,更有待开拓。

第二,研究方向是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积极心理学要培养和造就健康人格,个体的人格优势会渗透在人的整个生活空间,产生长期的影响。这种研究途径的共同要素是积极人格、自我决定、自尊、自我组织(Self-organizing)、自我定向(self-directed)、适应(adaptive entities)、智慧、成熟的防御、创造性和才能。

第三,研究方向必须把人的素质和行为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考察。即应该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因此,积极心理学需要综合考察良好的社会、积极的社区以及积极的组织对人的积极品质的影响,发展着的社会背景建构着人的素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与家庭背景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不能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积极心理,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

第四,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积极心理学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并不是相对立的,它使传统心理学长期被忽视的两个使命又重新得到重视,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使原来具有片面性的心理学变得更完整、更平衡。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心理学的许多研究领域转向人的积极层面,形成了一场积极心理学的运动,改变了人们在传统意义上把心理学仅仅认为是解决心理问题、治疗心理疾病的错误认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和终极关怀,这也是心理学的最终归宿。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基因生物学等学科的进展,积极心理学将成为心理学理论新的增长点。

五、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一个社会只有以积极作为自己的价值导向,这个社会才能成为有效、公正和人道的社会。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倡积极人性论,它消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这体现了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博爱和人性。如果心理学能集中力量利用人积极的本性来使人更像个人,而人又能在个人和集体的解放中表现出充分的积极,那么,心理学在使社会更具有人性方面就能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2] 李金珍等.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3).

[3] 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问题[J].心理科学进展,2006,(5).

[4] 周嵌,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5] 梁宁建.当代心理学理论与重要实验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

[6] 魏艳丽,吴荣先. 积极心理学研究综述[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5).

[7] 顾娅娣.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文汇,2007,(9).

[8]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148 ― 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二十世纪末始于美国心理学界、之后逐渐风靡全球的一场新兴心理学运动的实践产物,“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1〕在传统心理学的发展视野中,心理学家的主要任务局限在对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病理性的消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发展的主导模式。人们对心理学的第一印象基本锚定在病态、幻觉、焦虑、狂躁、恐惧、神经等负面概念上。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就指出:“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只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2〕积极心理学正是在这一使命的引领下开始超越和改变二战后人类以治愈战争创伤和精神疾患为目的的消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研究人的主体价值、发展人性的优点远比修复疾病更有建设性,因此它要求心理学家以全新的理念、开放的姿态、欣赏的眼光去认识人类的潜能、品质和能力,倡导心理学研究重视人的价值和人文关怀,提倡用积极的心态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心理问题,通过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心理病人解决心理问题,帮助普通人最大程度地开发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在多重因素影响下逐年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愈加凸显,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从认识到深入再到强化的发展历程。但总体而言,我们的就业心理障碍调适未能及时回应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仍局限在忽视个体的消极心理学范式,就业心理调适缺乏针对性、积极性和实效性。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心理学坚持以人为本,提倡积极人性论,扭转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消极性,实现了心理学从消极到积极的正确转向,这种转向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水平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价值平衡

长期以来,主流心理学专注于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研究消极力量、消极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消极影响。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调适实践仍不可避免地困于“消极的囚笼”,而打开囚笼的钥匙就是把“积极”这一理念重新导入心理学视阈、实现“两极”价值平衡的积极心理学。首先,积极心理学有助于祛除传统心理学调适目标的不平衡性。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目标总体上来说是侧重于消极目标,以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为主要任务,忽视了引导学生心理发展和成熟的积极目标,即帮助学生在自身就业能力与客观就业环境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最佳就业心理状态,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个体的就业潜能,促使个体人格在就业实践中更趋成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调适的目标就是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积极的心理保障,我们的就业心理教育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树立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的积极应对态度,同时关注个体内在潜能,培养个体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这样的做法应该更有助于从实质上减少和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和心理冲突。其次,积极心理学有助于矫正传统心理学调适方式的纯病理性。对具有心理障碍的对象实施医学性和病理性的诊断和治疗是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做法,虽然这种做法仍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本主义精神的回归,人们越来越认可和支持积极心理学所提出的理论、所提倡的做法,即:人是一个具有自我决定、自我完善功能的理性个体,人们完全可以通过挖掘和激发人类自身与生俱来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来抑制、消除消极心理,实现“积极”与“消极”的此消彼长。所以我们的就业心理调适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注意从大学生个体的内在层面发展积极力量,促进就业心理障碍的标本兼治。最后,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消解传统心理学调适对象的局限性。传统心理学认为,“消除了疾病就意味着健康”,〔3〕因此他们理所当然地把服务对象框定在了病人身上,排除了正常的普罗大众。但积极心理学认为要把正常人纳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研究健康人的本性、潜能、优点和价值,实现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因此,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对象也应普及到占绝大多数的正常学生,使他们的人格更加健全,心理更加健康,从而更好地预防正常学生滑入就业心理障碍的泥沼。

二、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挖掘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力量

二战后的心理学基本以问题为中心,其主要内容就是消除人心理上和行为上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在否定人的自身积极性的前提下“修理”人的“毛病”。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性中的优点是对抗心理疾病重要的调节与缓冲器”,〔4〕开发和培养人内生的积极力量有助于人主动克服苦难和问题实现成长。积极力量是指个体正向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潜能。〔5〕在同样的负面环境下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健康的身心,始终有尊严地生活着,而有的人却成了问题人?导致这种结果分化的杠杆点就是积极力量:只有人内在内生的积极力量(如爱心、善良、责任感、乐观、勇气、意志力、工作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等)才是预防问题产生的最好工具,同时也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工具。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生命系统不是问题的集合体,而是一个既有潜在内心冲突,又有自我决定、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能力的综合系统。因此,传统心理学应改变纯粹以问题为导向的功利主义取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培养人的积极力量上,通过巩固、提升人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达到身心和谐的理想境界。而且,“心理健康并非仅仅只是消极因素较少,同时也是积极因素较多”。〔6〕人类社会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一味地为了使自己不再有任何问题而保持存在,而是开始由必需性需要向享受性需要转化,趋向于使自己更完美、更舒适,社会文化对于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积极力量也是表现得愈加关注。因此,我们的就业心理教育必须及时地回应这种变化,不能再一味地把目光聚焦在大学生因为就业压力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上,而应尝试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大学生就业积极力量的挖掘上,通过积极力量的开发祛除或是抑制消极因素的影响,强化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坚持“一切从积极出发,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7〕使心理学真正回归于社会、回归于人。

三、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提供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的积极解释

传统心理学基本是就问题论问题,从问题的消极性角度探讨消极性的问题,完全切割了“消极”与“积极”两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性,久而久之造成了“消极”与“积极”在实践层面的对立和冲突。相反,“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问题本身虽然不能为人类增添力量和优秀品质,但问题的出现也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优秀品质和潜在能力的机会”,〔8〕因此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对心理问题(消极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每天可能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当问题出现在眼前,如何选择对待它的态度、如何解释它的存在是我们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前提。态度、解释是极具个人主观性的概念,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体,每个人都可以对问题持有自己的理解,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解释风格,比如积极还是消极?乐观还是悲观?积极心理学给我们的告诫就是要学会从问题的坏的一面看到好的一面,从消极中发现积极,为解决问题提供积极的解释。例如,足坛巨星梅西的劣势就是身高,这使他在争抢高空球的时候明显落于下风,但也正是得益于身高的“劣势”,他获取的积极性优势就是重心低,变向、变速敏捷度无人能及。因此,世界是辩证的,凡事都有两面性,当前,我们的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调适基本是把问题框定为消极性的“死问题”,并没有尝试对问题作出正向的、有建设性的积极解释。比如大学生就业中的自负心理,其积极解释可能是自信心比较强,自我认可度高;自卑心理则可能说明这个学生做人更务实、做事更踏实;攀比心理也许意味着这个学生有更强的求胜心理和自我定位要求。长远来说,能对问题作出积极解释的人在生活中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也更高,抑郁更少。而且,积极的解释风格就像汽车上的减震装置,它能使人在面对问题、面对挫折时保持情感上的稳定性和舒适性,而不至于出现剧烈的心理波动。因此,我们要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解释出学生的优点和潜质,并引导学生尝试用积极的方式解释自身面临的就业问题和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品质,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由以解决具体心理问题的工具性目标过渡到以“促进人成人”为崇高使命的高阶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柳礼泉,肖冬梅.积极・希望・快乐・幸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学术论坛,2009,(07):171-175.

〔2〕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展,2003,(03):321-327.

〔3〕陈晓娟.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19.

〔4〕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02):81-87.

〔5〕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26.

〔6〕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3,(02):81-87.

〔7〕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8: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7

关键词:积极职业教育;特征;理念;实施途径

作者简介:蒋波(1974-),男,江苏灌南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学习与教学心理。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编号:BJA130094),主持人:崔景贵;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编号:C-c/2011/01/64),主持人:蒋波。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07-0010-05

随着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作为国民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迎来了更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指出,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受重视程度和社会地位也正得以快速、持续提升。尽管如此,消极教育的思想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法、途径和评价方式。因此,职业学校要积极转变观念,倡导和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使其切实成为广大学生打开通往成功、成人、成才大门的重要路径。

一、积极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理念创新:超越于“消极教育“的“积极教育”

出于对消极心理学的反思与批判,积极心理学主张通过引导、培养人展现固有的积极力量而使人真正成为一个健康充实并生活幸福的人。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启迪下,在反思职业教育现状和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础上,职业学校应形成积极的教育理念,实施积极的教育行为。在积极职业教育中,积极应当成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使每一个人的素质都能够获得相对于自身而言的更为健康、积极的发展与提高[1]。职业学校应以积极的、发展的眼光重新解读职业教育目标、对象、内容和方法,注意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发展性、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教育方法的个性化。

从教育对象看,消极职业教育通常以“有罪推定”的方式视职校生为“低能儿”、失败者、差生、“边缘人”、“问题学生”、品行低下者。积极职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关注问题学生的基础上,更要面向正常学生。从教育内容看,消极职业教育主要从问题出发,在关注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更为关注对学生的德行、安全和纪律的教育。“积极教育应关注积极情绪、沉浸体验、意义、成就和积极关系五方面的内容。”[2]积极职业教育在关注学生的消极面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学生的积极面,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和潜能的开发,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个性、社会性。从教育方法看,消极职业教育主要采取的是军事化或准军事化的管理方式,对学生进行紧盯、严防、死守和压制。积极职业教育应采取人性化、个性化的管理方式,逐步实现变训斥、辅导、矫正为帮助、指导、促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

(二)对象特殊:区别于基础教育的职业教育

就心理特征而言,职校生与普高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的是,职校生的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尽管从当前中考录取制度来看,普高生的学业成绩总体优于职校生,但职校生具有在鲜明的职业学校环境下形成的特殊的群体性特征。与普高生相比,职校生的专业思想明确,实践操作能力强,社会生活经验丰富,社会化发展程度高。就学习而言,职校生无论是学习的目的、过程,还是学习的内容、方式,都有其独特之处,如学习目的的职业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操作性、学习内容的专业性、学习方式的半自主性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与生产实习等均以就业为导向,特别重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职业纪律及职业习惯等的教育与培养。

当代职校生多为“95后”,他们与以往职校生都具有青年初期心理发展阶段的共性特征。教育者不能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95后”职校生,因为在他们身上,更多的是当代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时代性特征。不同时代的学生身上会有不同时代的教育和社会的缩影和烙印。当代职校生在学习生活的很多方面都超越以往的职校生,如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发现,由闭锁转为开放,由书本与学校中心转为问题与需求中心。

(三)概念扩大:基于狭义职业教育上的广义职业教育

从结构层次看,职业教育主要包括中、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等实施。高等职业教育主要通过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实施。传统的职业教育是狭义的,主要指中等职业教育。很多人通常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对立,他们认为,对于绝大多数职校生而言,职业教育的终点是“断头桥”,除了就业否则无路可走;普通教育的终点则是“立交桥”,四通八达。因此,从学生、家长到教师都形成这样的错觉,职业教育逊于普通教育,职校生不如普高生,家长们想尽一切办法也要让孩子上充满“希望愿望”的高等学校,也绝不上充斥“失望绝望”的职业学校。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如此,高等职业教育还涵盖部分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满足各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需求,服务一线劳动者的职业成长。多年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为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各行各业。由此,更应该树立积极职业教育的思想,绝不能将职业教育窄化为“中等职业教育”,而应树立“大职业教育”的理念,从广义上看,职业教育可理解为除基础教育外的一切专业教育。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只是体现为学生就读的起点层次、入学考试的成绩以及专业培养的目标体系的不同,并没有成败贵贱之分,不能忽视职业教育的地位,不能轻视职业学校的贡献,更不能蔑视职业学校的学生。

二、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积极的教育价值观

从教育对人的价值看,教育目的就在于引领学生发现与认识自己的价值,采取积极的手段实现与提升自我的价值。基于此,职业教育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而非谋生的手段。积极职业教育情境下的教师应将教书育人不仅看作职业,更要看作事业;不仅圆满完成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要看作是学生家长、学校组织和社会授予的神圣使命。

教育的价值还体现在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传统职业教育主要关注部分尖子学生的培养和问题学生的矫治,因为他们可能会给学校带来良好的或不良的声誉。相对而言,“由于中等生既不能给教师带来快乐,也不会给教师带来特别的烦恼或担心,因此教师很容易自然地忽视他们。”[3]积极职业教育应“抓中间带两头”,对大多数学习能力中等的职校生,要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提升学业水平与能力;对少数学习能力强的职校生,要向他们提出更高要求,以满足其学习发展的需要;对少数学习能力差的职校生要重点辅导、个别帮助,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增强自信,逐步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积极职业教育不仅关注成功,以此发展学生的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也关注失败,并以此发展学生的耐挫力。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初、高中阶段窄化为应试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灌输,寄希望于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集十几年功力培养学生形成一种应试能力,却将本该由基础教育阶段培养的人的基本素质的课程摆到边缘地带,从而将这个任务搁置到专业教育阶段。积极职业教育应该在关注学生知识传授、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而关注学生情感、意志、想象力、创造性、个性、社会性、学习能力等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成长、成熟的过程中,不断成人、成才。

(二)积极的学生观

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多元的视角、发展的眼光,相信职校生有积极的自我提升愿望和潜力,这是开展积极职业教育的前提。“人是教育的中心。透过教育,来提升人,转化人,鼓励学生培养德性,并活得自由丰盛幸福。”[4]职业学校教师要树立科学、积极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当代职校生。“说当代职校生是不可理喻、不可救药的,是因为还没有找到他们的语言体系、行为准则和生活信念。”[5]因此,教师不能总把职校生看成是“问题学生”、“学业失败者”。职校生同样具有强烈的自主意识、独立思维、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能力,同样是充满朝气、意气风发的青年群体,同样是未来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贡献者。积极职业教育主要服务于培养未来人才,而非矫治问题学生,采取的主要教育手段是塑造而非改造。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要避免“千人一面”式的培养机制,不能仅将人才培养定位为面向生产生活一线的蓝领工人,要真正体现由注重学生共性转变为在注重共性的基础上积极关注学生的个性,积极发展学生的独立性、独特性、独创性。积极职业教育既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手与脑、身与心、理论与实践协调发展的“人”,更要努力把学生造就成能立足现在并能面向未来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才”。

(三)积极的教学观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有太多的权力和机会让学生体验消极情感,而学生似乎也难以逃脱这种命运[6]。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的是受制于诱因与压力的外部动机,缺少强大持久的内部动机。传统职业教育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地位;重教学形式,轻教学内容;重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个性、社会性与创造性培养。职业教育只有充分发展职校生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促进其能力素质的有效提升。

积极职业教育是师生主体双方的积极行动,更是积极互动。积极课堂交往的发展轨迹由传统课堂中师生“单向性”传递,发展为“双向性”互动,再兼顾生生互动、师组互动、组组互动、生组互动等多种形式。积极、多维的课堂互动形式有助于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理解的深度,有助于提升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积极职业教育要引导教师角色逐步由“教师”、“工程师”转向“技师”、“导师”,教学目的也要由“为教而教”转向“为人而教”。教师不仅要做学生成才的“经师”,也要做学生成人的“人师”。此外,教师要结合课程特点与专业学生的特点,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进行精心设计,可采用翻转课堂、微课、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形式的教学。

三、积极职业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积极职业教育的管理机制

积极职业教育的实施需要职业学校变革并创新相关管理机制。第一,学生管理组织机构创新。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职业学校可在现有的学工处、团委、院系、学生会等机构的基础上,设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或学生自治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第二,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积极职业教育必须从军事化、准军事化管理走向人本管理、心本管理,切实处理好教育、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第三,教育教学机制创新。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可采取创新学分制、跳级制、“三明治”学制(工作一段时间再回校上学)、校际校企合作制、国际交流制等弹性学制,让学生享有充分发展的机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职业学校既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兼顾他们的个体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使每个职校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地发展。

(二)积极职业教育的环境创建

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一方面,职业学校需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培养教师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对职校生的爱心与耐心,对职校生充分尊重、信任与期待。教师要不断汲取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职业学校还需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保证职校生在心理安全、自由和谐的环境下积极学习与发展。

当然,实施积极职业教育,还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从内部因素看,职业学校本身要不断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进一步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外部因素看,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适度加大职业学校办学的自,加大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力度,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与认可度。

此外,实施积极职业教育,还需要加强家校合作的频度和广度,家长要去除教育的“功利化”取向,不能觉得把孩子送进职业学校就意味着毕业时能找到好的工作,更不能把“问题”孩子放到职业学校就身心轻松而不闻不问。企业也要去除“工具人”取向,需求的人才既要具有熟练的技术技能,也要具有一定的创造力、潜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而非机械重复操作的“机器人”。因此,企业要配合职业学校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做到职业学校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三)积极职业教育的学习方式转变

在学习化社会中,职校生应该是一个具有终身学习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学习者,要能根据时代社会的特点,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转变学习方式。第一,学习目的由理论学习转向应用学习。作为未来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学习是职校生知识得到深化、能力得以发展的主要途径。加涅认为“教育计划具有的重要的、终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解决问题。”[7]职业学校要根据培养目标,按照不同专业的特点,组织职校生参加大量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培养职校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第二,学习层面由片面学习转向全面学习。从学习目标来看,职校生不仅习得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还要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从学习水平来看,职校生不仅要识记和理解知识,还要分析和综合知识,在此基础上加以评价和应用;从学习系统来看,职业学校促进职校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第三,学习时间由阶段学习转向终身学习。学习不仅是为了适应未来的职业,更是为了适应未来的个人发展。职业学校只是职校生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职校生必须通过持续一生的学习来提升其专业能力,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职校生不应将终身学习看作一种强加给自己的任务,而应将其看成自己的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不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和提升素质的手段。第四,学习空间由课堂学习转向社会学习。职业教育打破了单纯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形式,突破了职业学校的范围。课堂和教材不再是职校生惟一的学习资源。“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8]课堂学习仅能满足职校生系统接受知识的需要。在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职校生可以拓展视野、了解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现状,以使学习更具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广泛接触不同人群,面向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应用和创新所学知识,不断发展与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

(四)积极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与学生

首先,作为积极职业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在现代教育目标观、多元智能观、科学的心理发展观的基础上,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建积极的教学环境,积极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与创新教学,积极期待、积极关注各类学生,关注学生的积极面、闪光点,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关注学生的幸福成长。积极职业教育既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又要兼顾他们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使每个职校生的个性能得到充分自由发展,让各类职校生都能成人成才。教师要全面了解职校生,熟悉职校生在知识、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在教学中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进行因材施教。

其次,作为积极职业教育的受惠者,学生要进行积极的自我认知、积极的自我规划、积极的自主学习、积极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反思与调控。职校生要能积极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动地计划、实施、调节和评价学习,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教自己,因为只有他们自己才晓得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9]这样,他们在面临种种情境和问题时才能及时能动地做出积极的反应。

(五)积极职业教育的评价方式

评价手段是实施积极职业教育的指挥棒与抓手。“改变一代人以考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是教育复兴最根本的任务。”[10]传统的教学评价多为终结性评价,学生忽略过程性学习,而非常关注终期考核。积极职业教育需要实现立体式、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建立多种形式、多次机会的评价模式。因此,积极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课堂表现与课后作业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方式,应适当调整平时考核与终期考核的比例,在关注结果考核的同时,更为关注过程考核。在此基础上,关注考核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与考题的形式,从发展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多做纵向的自我比较。考核目标逐步由对记忆、理解能力的考核转变为操作、应用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由期末闭卷考试拓展到口试、机考、现场实操、活动产品考核等。

积极职业教育也应重视个性化、序列化的评价方式,因为学生是个性化的、多样性的,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趋势,做到因人而评,避免公式化地走过场。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发展的序列要求,使教育和评价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连续性。评价要求与标准应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知识学习到技能操作应用。

积极职业教育还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积极职业教育理念的认同、接受与内化,不能只靠职业学校与教师的外在强化,更要通过学生个体的积极内化。自我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接受评价。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33): 57.

[2]何晓丽,王娜娜.积极教育: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实践[J].教育导刊, 2012(11): 63.

[3][美]查尔斯,森特.小学课堂管理[M].吕良环,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53.

[4]周保松.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重建中国大学的价值教育[N].南方周末, 2010-8-26(F31).

[5]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32.

[6]陈振华.积极教育论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 32.

[7][美]加涅. 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21.

[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王一兵,译.教育研究,1990(7):76.

[9][美]斯腾伯格,史渥林.思维教学:培养聪明的学习者[M].赵海燕,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149.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点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被誉为是心理学发展领域的一次革命。总体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从积极的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的学科,研究的结论更加积极有效。积极心理学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欢迎。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心理学理论给予理论和智力支持,传统的心理学理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尚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入到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大有裨益。

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沿革和主要特点

(一)积极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领域内的新兴学科,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于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诞生的主要标志。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西方学者对于婚姻和幸福感问题的讨论,以及荣格关于人生意义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则为积极心理学奠定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基础。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心理学的功能和作用也转变为治愈战争带来的心理创伤,消极心理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了主要地位。直到20世纪末,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开始广泛出现。一些西方学者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概况为“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挖掘个人的内在潜能和建设性的力量,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共同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总结起来,积极心理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特点:

1.积极心理学强调个人的价值和优点。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作用在于建设而非修补。因此,应当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设定为身心健康的社会群体,而并非少数具有心理问题的社会群体。积极心理学倡导发现个人的优点和美德,而并非通过研究发现其弱点和不足。这种研究思路带动和恢复了心理学研究的应有功能,研究成果更加积极。

2.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思想。积极心理学并不回避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而是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重视心理疾病的预防。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个体的内驱性动力,而并非是外部对于缺陷的修补。人类自身就蕴含着预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心理学的作用是要引导个体将这些能力激发出来,有效地达到心理疾病预防的效果。心理学的研究应当集中在对个体积极性心理因素的挖掘和引导之中,通过适当干预塑造个体良好的品质。

3.强调个体与社会融合发展。积极心理学除了对个体自身的积极性心理因素进行挖掘和引导以外,还注重个体心理健康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强调个体与社会的融合式发展。在对个体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力量。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集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足、教育手段单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具有下列几方面重要意义:

(一)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实施适当的干预,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说教意味更浓,很难从内心深处引发学生的共鸣。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理论,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优势,并实施更加积极地心理干预和预防,将会更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和作用。

(二)帮助学生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

当前,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和繁重的学业压力,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存在着心态过于消极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就业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引进积极心理学,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潜力,他们将会树立更加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就业竞争和学业压力,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职院校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指导学生更加深入和全面地了解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营造更加良好的校园氛围,为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认为,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当采取如下措施:

1.全面理解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特点。在运用积极心理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全面而深入地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含义及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需要,将积极心理学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整合优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在深入理解和认识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还要充分整合校内的优势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辅导员、任课教师纳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之中,在学生日常管理、专业教学等全过程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孙晓英,周文静.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科教导刊旬刊.2013(8)

上一篇:财务管理对于公司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职业病危害与预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