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货币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2 14:52:45

积极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1

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萌芽出现之前,格林斯潘或许已经完成了那本著名的自传,其中虽然流露出些许对低利率政策可能导致资本泡沫的不安,但整体上却仍表现出对美国经济“弹性”的信心,以及对联储货币政策运用的自得。

如今,对于美国经济金融的困境,多数人开始归咎于格老在2001年到2003年间采取的长期低利率政策。自从1987年成为美联储主席之后,与表象不同的是,格老本质上却是一个厌恶相机抉择的古典主义者,直到2001年转向激进,在给其带来促使美国摆脱经济低迷的荣誉同时,却也埋下了资产泡沫的阴影,也就是这一时期,格老引领全球货币当局回归凯恩斯主义。

应该说,格林斯潘时代对于全球货币政策潮流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在他之前,财政政策曾长期占据各国宏观调控的时髦位置,货币政策似乎难以登上主流舞台。然而,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金融的迅速深化,格老终于忍不住跳出暧昧而乏味的政策姿态,在21世纪扮演了调控“沙皇”的身份。

不幸的是,众多国家的货币当局都存在格老的“崇拜者”,在其“积极作为”的过程中,本国货币政策的“双刃剑”效应、全球货币政策的不协调性也日益突出。事实上,长期的经济理论和实践都逐渐得出一个结论,即从中长期来看,货币政策的过于“积极”可能弊大于利,或许回顾古典主义保守思路才是正途。

世界上有“聪明”的和“平庸”的货币当局,当“聪明”的货币当局采取积极政策时,经济不确定性的风险也在增大,而“平庸”的货币当局采取积极政策时,也经常会弄巧成拙。最佳的状况,大概是由“聪明”的货币当局采取保守的政策,但这却是多数格老崇拜者所难以做到的。

当然,各国货币当局面临的政策环境并不相同,但上述原理却是相通的。自从2004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正式”淡出之后,货币政策便成为政府与民众心目中的宏观调控“明星”。无论是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政策目标,还是楼市、股市等具体领域,都体现着货币政策“躁动”的身影。

目前,大洋彼岸的伯南克延续着格老后期的政策思路,并且变本加厉地投入到凯恩斯或新凯恩斯主义的怀抱中,即使能够尽快把美国从次贷危机中挽救出来,也许只是为下一次的危机埋下伏笔。而在中国,我们有必要破除“格老崇拜”,及时反思一下货币政策的理念与思路。种种迹象表明,货币政策被人们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并且陷入“独木难支”的困境。其中不仅有一般性的原因,也有中国特有的制度因素。

有几方面因素导致了当前货币政策有效性大为降低。一方面,从数量工具来看,首先是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不断降低,金融创新导致货币的计量更困难,当前指标已难以反映货币供应的实际情况;其次是货币政策的可控性降低,货币供应体现出强烈的经济增长中的内生性;再就是货币供应与GDP的相关性下降,主要是“金融脱媒”使通过银行体系的调控效果有限。另一方面,从价格工具来看,利率市场化不足、利率与汇率政策缠绕在一起、利率与数量工具难以联动等,也使得利率政策效果实在有限。

由此看来,在基础政策环境与发达国家还相差甚远的情况下,中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不应只是借鉴国外经验,而应放在努力创造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条件方面。面对各界对货币政策令人眼花缭乱的要求,货币当局更应当倾向保守主义,避免“多做多错”。而从整个货币金融管理体制改革来说,则要尽快通过改革外汇体制而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保障央行独立性、改革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创造调控基础并为货币政策范式转变做好准备。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2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述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是保证宏观经济稳定、产业结构协调、社会秩序安定的重要前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四种不同的搭配组合,即“双紧”政策、“双松”政策、“紧财政松货币”政策、“紧货币松财政”政策。政府可根据不同的客观经济情况来判断究竟采用哪种组合。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架构。

1、规范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程序和机制。

设置一个能超脱财政和银行部门利益、并能从国民经济全局着眼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常设或非常设机构,其职能在于规范程序和机制。

2、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侧重点。

货币政策侧重于效率原则,以保持经济的活力和高效,而财政政策侧重于公平原则,以发挥其稳定经济的作用。

3、着力协调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部,如国债管理政策,财政投融资,国有企业改革等。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我国的实际运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我国存在着的供给过剩而需求不足的情况,当我国政府还在为经济过热而担忧时,金融危机爆发。面对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环境,单单靠降低利率,放松银根等货币政策不能帮助中国经济抵挡这次经济大危机。于是1998年8月,以财政部增发1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为开端,我国政府实施了长达7年的以国债为支撑、以拉动内需为目的的“积极财政政策”。 1998年~2002年,国债投资项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2.0、1.7、1.8和2.0个百分点,在私人部门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低迷的情况下,弥补了需求缺口,促进了经济增长。1998年~200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依次为7.82%、7.14%、8.0%、7.3%、8.0%、9.1%和9.5%。财政实力也随之迅速增强。7年来,我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4.2%、15.9%、17.0%、22.2%、15.4%、14.9%和21.4%。

随着中国经济走出低谷,通货膨胀的风险开始显现出来,此时,“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渐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开始发挥积极的作用.从2004年起财政部减少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00亿,新增国债资金的投向由过去主要用于重点建设项目扩展至在建工程的后续投入和公共事业项目的发展等。与此同时,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抑制投资需求过快增长和经济过热,包括运用公开市场操作,调控金融体系流动性;再次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0.5个百分点,即由7%提高到7.5%;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调高存贷款利率;加强窗口指导,引导优化贷款结构;紧缩住房贷款,防止房地产泡沫等.这样的政策调整使经济趋于正常。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一直采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央行降低贷款利率,政府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主要通过扩大政府支出、推进税费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运用预算、税收、投资等手段活跃经济,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从而促使经济重回稳步增长的轨道。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了“保增长、促内需、调结构、重民生”的积极效应。

2009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而今年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因为外部环境变化的背景之下,内部经济复苏还有一定不稳定性,需要总体积极的经济政策,而在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需要积极财政政策对冲货币政策转向的压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因为现阶段物价水平上升,通货膨胀,为了抑通胀而紧缩流通中的货币量,进而导致投资减少,来控制总需求。

三、对现阶段调控政策的看法

总的来说,2012年是世界各国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将继续恢复增长,但复苏的基础不牢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从国内看,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运行中一些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相互交织,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叠加在一起,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复杂。

笔者认为本年度应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而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要稳中求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08数理经济与金融试验班)

参考文献:

[1]白钦先,谭庆华.政策性金融功能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

[2]高培勇.当前经济形势与2012年财政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2011-12-15.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4]邱兆祥,郭红玉.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协调配合 .流通经济,2005:20.

[5]谢旭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强财政科学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财政,2012(4):8-18.

[6]张立群.2011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2年经济形势展望.新视野.2012(2):32-35.

[7]Bernanke. Monetary Policy.Quarterly of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3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规律;发展趋向

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100590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依赖的两大基本政策,对实现宏观经济四大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两大政策应紧密配合,避免政策作用对冲抵消,以实现优势叠加和整体效用最大化。

1 宏观经济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存在着共通性,这为二者配合运用提供了可能性。共通性表现在:(1)实施主体上,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都是中央政府的重要经管部门,在政府确定的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经济政策指导下,可从各自的业务领域开展工作,协助政府调控管理;(2)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上,分别通过国家财政收支规模和银行信贷规模,而两种规模的制定和实施均以货币为载体,一定时期的货币购买力又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因此社会总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最终由这两大政策进行调控,二者都是国家的需求管理政策;(3)作用机制上,均通过政策工具变量传导,最终调整市场主体经济利益,改变居民和企业经济行为来实现调控目标;(4)终极目标一致,均应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各自的特点,决定了二者配合运用的必要性。二者的特点体现在:(1)作用领域上,财政通过税收、国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等手段调节社会分配,货币政策则通过信贷规模伸缩使得货币供给量变动来调节货币流通。(2)透明度上,采取何种财政政策是据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并及时了解政府预算收支表情况而定,透明度较好;而货币供应量指标只能从永久平衡的人行资产负债表中反映,易掩盖经济矛盾,透明度较差。(3)调节的弹性上,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国有资产收益、公债等)调节经济较直接,弹性差;货币政策工具(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则具有伸缩性、灵活性特征,对经济调节作用较为间接,弹性好。(4)政策时滞上,财政政策调整有严格的法定程序和规范的审批手续,内部时滞较长,但可控性强,外部时滞较短;货币政策一般由央行据经济运行实际态势自行调整,内部时滞较短,但其政策工具操作施加的影响向市场主体传递经过的中间环节多,外部时滞较长。(5)调节重点上,财政政策重在结构,货币政策重在总量。国民经济运行中可能出现总量和结构双失调,因此,两种政策必须配合运用。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大经济政策配合运用的回顾与经验启示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运用的历史沿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方式大致经历了六个阶段。

(1)“双松”政策(1979-1984年)。这一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处于起步阶段,央行体制刚建立,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处于主导地位,总体上说实行“松”的货币政策与“松”的财政政策搭配。

(2)“双紧”政策(1985-1997年)。1985年后,新的央行体制建立,确立了银行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货币政策也作为一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具有其特定内涵和作用。该时期过度投资、经济过热的症状也越来越明显,物价涨幅较高,控制通货膨胀成为主要任务。于是我国从1986年起实行紧缩开支和收紧银根的“双紧”政策,银行系统通过收回旧贷款,压缩新贷款,减少货币供给,使得社会总需求迅速收缩,稳定了物价总水平;财政部门通过增加税负,削减开支,增加财政在央行的存款,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压缩了社会总需求。

(3)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2004年)。该时期中国经济出现物质产品相对过剩和明显通缩现象,过去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转变为现在的治理通货紧缩为主。此情况下,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着力稳定物价,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4)“双稳健”政策(2004-2006年)。连续七年实行积极财政与稳健货币政策搭配,不仅刺激了经济增长,也使我国国民经济摆脱通缩阴影,取得了巨大发展。但之后不久,我国经济出现“局部过热”苗头和结构失衡问题,社会分配差距拉大,经济粗放式增长。2004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姿态同时,财政政策逐步由“积极”转向“稳健”。

(5)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2008年上半年)。2007年我国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物价明显攀升,平均涨幅为4.8%,物价上涨压力不断加大,为应对该局势,从该年第三季度起,货币政策开始采取紧缩态势,第四季度继续收紧。全年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6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及时由“稳健”转到“适度从紧”再到“从紧”,最终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搭配。这有效地抑制了通胀形势,CPI同比涨幅也在2008年2月达到高点后开始下行。

(6)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08年下半年至今)。2008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内发生汶川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国际上美国次债危机加剧并于9月中旬急剧恶化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美欧等国实体经济普遍出现负增长,外需迅速收缩。此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于2008年11月5日也迅速转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搭配,计划四年内中央财政投资4万亿,银行贷款预计2009年投放10万亿来保增长、扩内需,目前已收到经济率先复苏的效果。

2.2 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运用的回顾中发现规律

(1)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趋向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走势和变化。以上每一阶段实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都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都是在对社会总需求、总供给及物价水平做出现实判断基础上选择实施的,因此把握社会总供求关系状况,准确预测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对于我们选择合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方式十分重要。

(2)“双松-双紧”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的效果具有局限性。只有前两个阶段采用了“双松”和“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方式,以后各阶段都是中性(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分别与松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这也与“双松-双紧”政策对经济运行产生效果的局限性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①政策上的短视性。总体上我国在采取“双松”政策前,提出的目标和指标往往都是一年一定的短期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没有将经济放在循环视野中考虑,之后出台的“双紧”实际上是以另一偏激手段对“双松”政策扩张后果进行的校正,易在“经济降温”时引发下一个“经济过热”。②政策目标上的单一性。“双松”政策的目标为加速经济建设,实现较高经济指标,刺激经济增长,后果往往是欲速不达,投资过度、财政赤字、货币失控、信用膨胀和通胀并存;“双紧”政策则主要通过压缩财政支出和控制信贷投放,较短时间内迅速纠偏,较大程度缓解通胀压力。但会严重损害经营效益较好企业的发展,造成人为损失。③剧烈的政策效应。“双松”后实行“双紧”政策,会使经济增长出现大回落,导致经济大起大跌。

(3)中性(稳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别与松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或是双稳健政策搭配方式,将会是更常见的、对经济社会运行具有长期良性效应的政策组合方式。随着以后经济形势发展,以短期经济增长目标为主的“双松-双紧”政策因会造成较长期经济振荡,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不符合政策调控初衷,将会较少使用。而中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别与松紧财政货币政策搭配或是双稳健政策搭配这种较温和的搭配方式,能避免对经济运行产生过度影响,同时还放眼长远,注重有利于社会公平、产业结构调整等长效机制的培育,将会成为更适用的搭配模式。

3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及财政与货币政策搭配的趋向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可概括为:(1)政策丰富多样、措施扎实推进。(2)出现积极变化,结果好于预期。(3)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做出此判断的原因为:一是当前经济回暖可认为是政府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出现的短期反弹。二是目前金融机构贷款持续大规模增加,为政府增加投资提供配套资金支持、缓解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困难、为企业增加投资扩大生产提供相对宽松融资环境的同时,货币、信贷投放过快也存在一定风险。三是国际金融危机尚在蔓延,外需扩大仍需时日。四是我国经济本身正处在下行周期中,内外经济周期重叠和国内各种矛盾积累,可能会使这次经济下行的时间延长。因此,做好长期应对困难的思想准备是必要的。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实践及规律,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可以简单预测:短期内,外需收缩的趋势不会好转,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是当前我国经济调控的重点,除全力促增长外,“保稳定”也将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石。为此,今明两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趋向将会继续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住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缓和抵御外部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并加大对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的保护和生活补贴,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周富祥,田江海.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思路与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05,(1).

[2]邓子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J].当代财经,2006,(1).

[3]毕海霞,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配合实践研究[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6,(2).

[4]潘正彦.如何协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J].财会研究,2009,(1).

[5]郭庆旺,赵志耘著.财政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相机抉择单一规则

1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其成因

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问题研究的是货币政策能否系统地以及能多大程度上影响产出,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议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热点问题。在这个前提下,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具有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作用。早在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即提出了“流动性陷阱”,认为货币政策在大危机面前不如财政政策得力,但他从来没有完全否定过货币政策的有效性。20世纪40年代初,著名经济学家汉森曾言到:“货币武器确实可以有效地用来制止经济扩张。”同时他也注意到:“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萧条所提供的充分证据表明,恢复经济增长仅仅靠廉价的货币扩张是不充分的。”目前的一些实证研究,发现了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当中确实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非对称性。

货币政策产生非对称性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种是由于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形成机制和作用方式不同,因此导致了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第二种是存在银行和资本市场上的各种信贷约束,这些信贷约束只有当货币政策紧缩时,才能够成为紧约束,并且发挥实际作用;第三点是经济当中存在各种名义粘性和实际粘性,例如价格粘性和工资刚性等,这些粘性因素使得价格在经济扩张期间向上变化的灵活性高于经济收缩期间向下变动的灵活性。

2货币政策非对称性下的我国宏观调控模式的选择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当中,经历了大约4~5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波动,从1998年开始,连续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刘金全(2002)所作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于产出的促进作用。

1993~1996年我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选择货币供给量作为中介指标,实际上是在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社会因货币供给量失控而造成的物价上涨。货币供给量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十分显著,要平抑物价,就必须严格控制货币供给的增长。1997年之后的5年内,我国经历了长达5年的通货紧缩的时期,一方面供大于求的过剩经济急需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启内需;另一方面银行体系大量存款闲置。央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行为也被经济主体规避风险的反向选择所化解,也就是说,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政策的作用大大下降了。正是由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作用的存在,我国应该谨慎选择合适的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调控模式。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两名经济学界著名的学术泰斗,在调控模式上有着不同的看法。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应实行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由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和资本的边际效益递减,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因此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定为充分就业。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主张用“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代替凯恩斯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提出以一个长期稳定的货币供给的增长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操纵目标,最终目标为物价稳定。

相机抉择也叫反周期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阶段特征以及政策效果来相机抉择使用宏观经济政策。相继抉择通常要考虑以下几点:

(1)逆风向行事。当经济衰退时,通常选择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或出现通货膨胀时,通常选择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2)政策的时滞。经济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时滞如数据时滞、认识时滞、立法时滞、执行时滞、作用时滞。政府要及时实行和选择经济调控措施,避免前一轮调控政策在经济风向转换后才发生作用。

(3)政策的组合和协调。通常有双紧双松和一紧一松的政策组合。“单一规则”认为由于货币政策时滞等原因,反周期的干预不仅不能熨平周期,反而会加剧周期波动。其推导逻辑是: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决定货币需求的稳定性;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决定货币供给具有稳定性;货币供给的稳定性决定了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必然是“单一规则”。

事实上,世界各国在货币政策调控模式选择上无一例外地奉行“相机抉择”模式。美联储利率的频繁调整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曲线也不是水平的。此外,从中国货币政策表述的繁复多变中容易看出(见表1),我国中央银行基本上时按照“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冲击存在非对称现象,正向的货币冲击效果和负向的货币冲击效果相比,效果相对较弱,这也解释了我国对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刹车容易,启动难”现象。

从货币政策操作应力求完善上看:①随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由货币渠道向利率渠道转化的趋势,货币政策不宜简单地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是否适度来衡量而应把握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之间的关系。应该更加关注最终目标,即物价上涨水平而非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的变化;②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一方面,资本市场投资与银行储蓄存款的替代关系越来越明显,客户保证金对货币层次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致使M2指标的全面性受到质疑;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不显著,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尤其是投资与消费的影响并不大。因此,货币政策的操作应主要以实体经济的稳定和增长为目标,同时适当兼顾资本市场的需要;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预期和信心对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作用日益增强。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应适当考虑预期因素的作用,在货币政策决策前,对预期因素的作用有一个“预期”,以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由于货币政策的实施依赖于对未来经济变动的预期,而经济运行具有不确定性,人们理解市场变化、预期的改变以及理解社会公众对货币政策变动的反应在目前力所不及,因此,中央银行适时、谨慎地相机抉择来实施货币政策并采取渐进微调的方式进行操作可能是一种现实的选择。

3新时期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组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结构不断变动调整,各种不确定性的发生,加剧了我国政策的复杂性。当前我国央行的利率管制,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性、风险约束、非利润约束以及管理权限的高度集中,企业、个人的悲观性经济预期等都成为影响货币政策作用效力的因素。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利用国债资金进行重点建设,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而且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在货币供应量方面多数时候进行扩张性操作,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到1999年,通货紧缩基本停止,经济恢复到8%的增长速度,可以说,1997年以后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上符合经济理论的逻辑和经济现实的要求。问题是在中国200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9.1%,从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后,宏观调控应实施怎样的转向呢?

目前,我国经济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带有明显的局部过热的性质,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过快,资源瓶颈越来越明显。针对国民经济中的这些矛盾和问题,原有的积极财政政策不利于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和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反而有助于加大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衡,形成逆向调节。因此,必须及时调整政策的方向,以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它们的作用机制、方向和适用的条件均不相同,并且不可相互替代。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行政时差比财政政策短,但财政政策的特点是一旦政策措施确定,其影响比需要经过传导机制渐渐展开作用的货币政策更为直接和迅速。在膨胀和紧缩总需求的作用上,由于财政政策的直接作用,在克服需求不足,促进经济加速方面起到突出作用,而货币政策在抑制货币增长、治理通货膨胀方面的作用是强而有力的。

我国目前面临投资增长过快、局部过热、通胀压力巨大等情况,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但不能缓解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矛盾,还会加剧经济的升温,但政策转型又不能过快,而应采取相对中性的政策。在两大政策的配合上,由于经济过热时,要想通过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抑制过旺的需求,克服通货膨胀和经济泡沫,财政政策往往不如货币政策有效。因此,应实现以货币政策为主,合理地选择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主体的作用方向,形成财政货币政策密切配合的相机抉择的政策机制。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改革的进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政府必须据此适时调整财政、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另一方面,在心理预期、政治环境、科技进步等外部因素的作用下,财政、货币政策的短期效应还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今天提出的政策迟早也会有不合时宜的一天,这是经济形势决定政策调整的必然规律。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要找到适合中国情况的惟一政策措施,而是要审时度势、积极主动地利用财政、货币政策等工具,真正实现财政、货币政策的相机抉择,以持续、稳定地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全.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作用和非对称行研究[J].管理世界,2002(3)

2张学功.中国的货币政策:稳定和相机抉择[J].经济师,2006(3)

3李国疆.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及宏观政策的有效组合[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6)

4邵国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理论探讨,2005(1)

5崔竹.论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的出台及其配合[J].理论学刊,2005(8)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5

当前两大经济政策面临的主要困难

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

自从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有两大问题日渐突出:一是负债额日益增多,二是财政赤字日益加大。

经过连续数年增发国债,这些年国债余额已达到6480亿元,几乎相当于1998年中央政府总支出的两倍,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平均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左右。如此巨额负债势必形成严重的后遗症。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96年的1%上升到2000年的2.9%,开始接近国际警戒线3%。2001年的财政赤字是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1997年的4.2倍。

我国财政支出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计入正常显性财政收支的隐性负债,比如财政欠发的工资、粮食经营亏损性挂帐、国有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养老保险金欠帐等等。事实上,如果采用合并财政赤字和合并债务负担作为判断标准,我国赤字率指标可能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2个百分点左右,债务负担率也可能逼近45%~60%的国际警戒线。如果各类债务交织在一起,共同对国家财政产生支付压力,则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实际债务负担,引发财政危机。

2002年1月~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16488.12亿元,增幅12.4%。这是近年来财政增收的最低速度。而财政支出却在大幅度上升,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财政赤字将突破年初制定的3098亿元的预算规模,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引起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的原因很多,其中与股市下跌有关的原因是,印花税的减少和国有股减持收入的减少分别导致财政收入下降1~2.5个百分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强大的税收作后盾,但从理论上分析,财政收入增幅却又不能长期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在实行以商品税为主体、以商品流转额为计税依据、采用比例税率的税制结构条件下,税收的增长率在一般情况下应该低于GDP名义增长率,但在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财政收入以高于经济增长2倍~3倍的速度增长。财政收入的超常增长虽然有利于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但却以税收负担不断提高为代价,这样将会妨碍经济的增长,操之过急会引发经济出现紧缩效应。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不可能长期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后必将逐步淡出。

稳健的货币政策效用递减

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不断增长,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却持续下降,通货紧缩现象反而有所抬头,货币政策效用减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传统的货币需求理论一般只考虑实体经济所产生的货币需求。股市作为虚拟经济范畴,规模日益扩大,其产生的货币需求不容忽视,因而对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导致过去一直延用的传统货币政策效用递减。

其一是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使金融“脱媒”现象愈来愈突出。一些优良企业的长期资金需求越来越多地通过股市解决而不再依赖于银行贷款,从而使商业银行的客户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商业银行的优良客户减少,贷款意愿下降,贷款增长幅度趋缓,成为导致货币供应量减少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二是股市吸纳了大量货币,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不能相应地转化为名义需求的增长。在股市行情火爆的情况下,公众对证券投资收益预期与固定资产投资收益预期的非一致性,使公众缺乏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动力,而对证券投资则有着极高的参与热情,新增货币大多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股市,使固定资产投资在货币供给增加的情况下却呈疲软之势。

其三是影响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货币乘数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货币供应量指标的可控性。股市的发展,使这些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当证券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大大高于储蓄利率时,居民的储蓄意愿下降,储蓄存款中的很大一部分会以现金形式漏出银行流入股市。在现行的股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下,居民的投资行为会使一部分广义货币转化为狭义货币,同时,企业申购新股或在二级市场交易股票时产生的客户保证金问题,又会使一部分狭义货币转化为广义货币。

积极的股市政策的传导途径

通过股市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对消费和投资进行传导

积极的股市政策可以充分发挥股市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对居民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其一是通过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收入预期来剌激消费。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居民的消费倾向是个常量,消费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可支配收入和收入预期。股市价格上扬使股市投资者获得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虽然不计入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居民收入这一指标(居民收入主要是指现期劳动所得,不包括诸如租金、利润这样的收入),但它事实上构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对居民消费和投资产生影响。同时居民收入预期的变化将改变既有的边际消费倾向,即使在可支配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收入预期的提高也会促使居民扩大消费支出。股市被认为是经济长期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持续的“牛市”状态配合良好的宏观经济形势,将必然增强居民和企业的信心,居民的收入预期(包括固定收入和资本利得)也因此得以提高,从而扩大投资和消费的支出。

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可以认为,在一定的股市规则下,如按T+1日的交割制度,其货币流通速度在规则不变的情况下是保持不变的。在此条件下,股市交易和股指上涨对货币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从长期趋势分析,如果股市保持长期稳定的上涨态势,股票市值的增量就形成新创造的价值,股市交易就极易产生正和游戏,这部分新增价值对货币产生增量需求。另一方面,从短期趋势分析,如果不考虑分红派息、税收和手续费等因素的影响,股市短期交易并不创造新的价值,只是一种零和游戏。在此期间货币只是简单地、频繁地被周转使用,所以在此过程中,货币需求量也是一个刚性的实际需求。

由于股民保证金数额随着新股发行和股市升降,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在存款账户和保证金账户之间大幅快速流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对货币供应量层次产生较大的影响。按照理论来预期分析,随着股市火爆,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向股市转移,使M2减少,M1增加;当股市冷清,可能出现股市资金向企业活期存款和居民储蓄回流,使M1减少,M2增加。为了抵消这种影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1年7月1日开始,将客户保证金计入M2,由此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央行已从货币总量上开始关注股市资产价格了。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股价上涨可能通过较多渠道来增加财政税收。近年来,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股市上涨带来的政府税收增加部分很可能会抵消个人储蓄的降低部分,从而继续保持个人消费率的增长速度,继续发挥股市财富效应。股市上涨带动财政税收增加,所以有助于减少财政预算赤字,进而可能对财政政策产生影响。

由于我国没有开征股票交易所得税,目前最直接的渠道是通过提高股市交易量来增加股票交易印花税。股市上涨的一个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交易量大增,由于印花税是以交易额为基数的,所以导致印花税大幅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各种税收最多时的2000年,我国证券公司营业税及附加、所得税和印花税分别达到40.46亿元、64.88亿元和486亿元。而美国主要是通过提高资本收益变现来增加联邦所得税。

股价上涨影响税收的其他渠道很难量化。我国以业务收入为基数的流转税是一个重要渠道,因为股市上涨使交易佣金收入和承销手续费收入大增,引起以营业税为主要形式的流转税大幅度增长。在美国,当有延期纳税优惠的退休储蓄计划中的股票资产价值较大时,从其中提款要纳的税也会较多。由于股价上升会提高应纳税不动产的价值,因此联邦不动产税收也有可能增加。由于公司的退休公益金计划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因此当这些股票资产增值时,公司的利润也会相应增加,因而对政府税收也有影响。总体而言,这些因素很可能会带来财政税收的进一步增长。

通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进行传导

股市政策的传导过程,其实质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虚拟经济反作用于实体经济的过程。一方面,支持虚拟经济的基础是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的增长,没有上市公司的优秀业绩,虚拟经济难免昙花一现,财富效应也就难以为继。但是,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可以带动实体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股市维持长达10年的长期牛市,道指冲过万点大关,屡创新高,一方面得益于美国经济在高科技产业的带动下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繁荣,反过来又成为促进美国新经济奇迹诞生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形成股市政策与经济增长互动的良性循环。

我国股市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

股市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政策目标分析,股市政策与货币政策具有一致性。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致使股价上涨,而股价上升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货币政策实现目标保持一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剌激消费,即通过股价上升的财富效应带来增量消费,同时通过股市财富的重新集中和重新分配导致消费结构的改善。其二是剌激投资,即通过托宾Q值理论带来增量投资。股价上升使股市的筹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企业从市场获得资金后投入到新的领域并取得新的投资收益,这也是货币政策努力的结果。其三是增加税收,即股价上升使政府税收大幅增加。如股市上涨导致成交活跃,交易印花税大增,证券经营机构收入和利润上升带来流转税和所得税同步增长。总之,股市资金供给的增加必然引起股价上升,股价上升又将带动消费、投资以及税收的增加。这无异于相应增加了货币供应量,最终刺激经济的增长。

因此,当货币政策失效时,股市政策应成为货币政策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对于我国央行来说,尽快建立股市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互动机制,对于提高货币政策体系的有效性,促进金融与经济稳步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货币政策决定股市政策,股市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因为货币政策既作用于货币市场,又作用于资本市场,所以央行货币政策的调控,直接影响股市资金面的变动,从而决定了股市政策取向。也就是说,货币政策调控股市的结果,使股市资金的存量和流量发生变化,对股市资金面的影响程度日渐加深,因而对股市政策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同时,股市政策对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反作用。货币供应量带来增量资金进入股市,引起股市财富效应,其过程影响了银行存款结构,其结果改变了社会资金总量。首先,在实行了银证转账的前提下,资金在股市与银行之间的相互流动十分快捷,对货币供应量层次产生较大影响,资金的这种流动改变了银行存款结构。其次,资金在银行与股市之间频繁流动,收益率起决定作用,在银行存款利率调得过低的同时,股市投机收益却较高,必然导致更多资金从银行流向股市,股市价格的上涨对投资和消费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通过财富效应传导机制剌激消费,通过托宾的Q值理论传导机制扩大投资,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改变了社会资金总量。

如何理解股市政策的反作用

股市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影响货币供应量、财政收入和经济增长,但无法决定和改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经济增长等整个经济系统运行的格局和方式。不仅如此,股市政策对上述各因素的影响作用也要受到具体的政策种类、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和限制。

股市政策的影响作用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在经济政策体系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是最高层面的政策,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而不取决于股市运行状况和股市政策。因此,股市政策只能影响具体政策的某一个方面和某一个局部,不可能决定整个政策体系的方向,也不可能决定经济运行的方向。

股市政策只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对股市产生影响作用,其作用是有条件的,或者说是短暂的和间断的,而且大多发生在股市行情连续单边上扬或连续大幅下挫的时候。比如,当股市长期稳定上涨时,股市政策才有可能形成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其作用力度可能是不均匀的;当股市连续大幅下挫时,股市政策对消费、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消极作用有可能十分明显,其作用力可能呈加速状态。

股市政策并不是唯一的和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内容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当代各国政府调节宏观经济最主要的两种手段,两大政策各有特点,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深入研究它们的协调机制有着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摆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协调配合使用两大政策,达到宏观调控目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本文的结构是第一部分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第二部分具体分析两大政策的协调问题,第三部分指出本文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问题,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动所采取的措施,尤其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两大政策调节的领域不同。财政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财政收支,主要通过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货币政策主要从流通领域出发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两大政策对收入分配,利率,产出的影响不同。财政政策通过转移支付和税收等各种政策可以直接调节社会收入分配。货币政策直接调节货币供应量。

表1:两大政策对收入和利率的影响

两大政策的效应时滞不同。从扰动出现到经济政策产生作用的每个阶段都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可以分为两种时间层次:外部时滞,即政策行为对经济影响的时间;内部时滞,即着手制定政策所花费的时间。

表2:两大政策的时滞效应

两大政策调节的主体不同。财政政策由政府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控制。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表明,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常见的配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双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其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刺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消极效应是往往产生财政赤字并诱发通货膨胀。

双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此种组合方式的积极效应是可以强烈地抑制总需求,控制通货膨胀; 其消极效应是容易造成经济萎缩。

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的货币政策。这种组合方式可以在不提高产出的前提下,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在不降低产出的前提下,降低利率。

表3:两大政策的组合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的分析的一个隐含假设就是不存在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曲线既不是垂直的,也不是水平的,而是向右上方倾斜。

三、进一步分析

上文主要分析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及其差异,探讨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短期分析假定价格不变,内生变量是利率和收入(决定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影响总需求。只有在短期内,产出和利率在货币市场和商品市场才表现为固定的关系。从长期来看,这种关系不存在或者说不稳定。

第二,忽略了总供给对经济的影响。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从短期来看,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能提高总需求,导致产出增加。但从长期来看,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能使价格水平上升,对产出没有影响。

第三,本文没有考虑开放经济的情况。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三元悖论原则是国际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论断。根据蒙代尔的三元悖论,一国的经济目标有三种: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这三者,一国只能三选其二,而不可能三者兼得。

表4: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在政策的效果(资本自由流动下)

四、结论

从短期来看,扩张的财政政策提高计划产出,导致产出和利率的提高,而扩张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导致产出提高,利率下降。

从政策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内部时滞较长,而外部时滞较短。反之,货币政策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因此,货币政策适合于对经济进行微调,财政政策在经济危机下往往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在考虑总供给的情况下,两大政策都能扩大总需求,引起产出增长,价格上升。因此,当产出低于潜在产出时,两大政策都合适;如果经济已经处于充分就业,应当尽量少用两大政策。

在开放经济条件和固定汇率制度下,根据三元悖论,如果资本自由流动,财政政策完全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中国经济现在通货膨胀高,对外贸易失衡,根据本文的讨论,适合采用从紧的货币政策和从紧的财政政策,或者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前者会引起经济衰退,后者不会引起经济衰退。

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协调研究

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基本政策手段。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使用,并对宏观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达到政府既定的目标。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属于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波动是市场经济的常态,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防范经济波动,保持经济稳定。经济衰退与经济繁荣状态总会交替发生,引发诸如就业压力大、通货膨胀、投资波动、外贸失衡等严重的经济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求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间接作用于经济,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状态,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是政府经常使用的两大经济政策。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具有一致性。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的本质都是要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

(3)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起作用。财政政策发挥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用以对付大的与拖长的经济衰退,只能作短期调整,不能长期大量的使用。货币政策则是通过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具有直接、迅速和灵活的特点。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是两种长短不同的政策时效搭配,因而两者可形成合力,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发挥调控作用。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2.1 财政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所使用的工具一般与政府收支活动相关,主要有税收、财政支出、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

(1)税收。税收是形成财政收入的主要部分,是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其法律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具有广泛强烈的调节作用。税率的确定是财政政策实行调节目标的基本政策度量选择之一。税率的高低决定着一国财力的大小和聚集分散程度。税负的分配是国家对于税收结构的调整,其可以起到调节产业结构的作用。

(2)国债。国家发行国债主要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和发展社会公共建设。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国债的发行渐渐成为了财政政策的重要T具,具有调节货币供给、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作用。国债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货币效应;挤出效应;收入效应。

(3)财政支出。财政支出是国家为了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对以税收和发行国债等形式筹集来的资金的运用。一般性的财政支出包括日常政务支出、政府投资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和转移支付。政府的投资力度和投资方向对一国产业结构优化以及调整具有重要的作用。

2.2 货币政策的主要政策工具

(1)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或金库中的准备金占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或收缩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加强央行的基础货币吞吐实力,从而通过影响货币存量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作用。由于它直接影响到各商业银行利润,因而效果非常猛烈,一般情况下不常使用。

(2)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3)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发达国家将公开市场操作当作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量的主要货币政策T具,通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调控货币供应量,以达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具有市场化程度高、灵活性和微调性的特征。

3 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的实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历经了30多年的实践,实践表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对于加快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还有很多要素制约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从而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措施以扩大国内需求,并取得了较好的政策效果。进入后危机时期,我国宏观调控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方面的任务越来越繁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仅要在各自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还要加强协调配合,发挥调控互补的联动效果,避免政策运用的相互掣肘。在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投资者构成了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经过2009年的经济刺激政策,使得我国国民经济在2010年实现了高位稳定增长,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重心也由刺激经济转变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扩大内需和防止通货膨胀。政策组合继续保持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方面由极度宽松转变为适度宽松,而年末则调整为稳健偏紧,在产能过剩和房地产等领域紧缩性政策的调控力度明显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的实践进行总结,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机制已逐渐向市场化调控方向转变。在发展公共财政的总体结构下,从财政政策影响经济的方式以政府投资性支出为主,逐渐转变到通过公债、税收、转移性支付等多种工具的综合运用。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信贷控制方面,而是逐步具有了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特征。

第二,在财政货币政策作用效果方面,财政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强至弱,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由弱至强。改革开放最初,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而货币政策几乎没有作用,随着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货币政策的核心模式转变为通过对信贷规模的控制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

第三,目前的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更多的关注总需求管理,主要以经济的稳定为目标。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体制转轨的双重任务,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长期来看,还必须关注金融制度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优化,以及以结构性调整为目的的供给管理等层面,这也是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制订的预见性与时效性

从过去来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搭配的变化比较频繁,财政货币政策的实行存在时滞问题,需要做的就是提高预测能力,为政策调控及协调打下余量。

4.2财政货币政策在配合中要有针对性

财政政策应更多地利用区别对待的方式,利用财政收支来控制资金流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同时通过税制和社会保障措施,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效调节整个社会收入构成。货币政策应当着重考虑未来经济的走势,避免出现通货膨胀,通过各种手段抑制经济过热,在调整结构方面,货币政策应当通过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方式,推动经济均衡发展。所以,在实施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一定要注意两者具有针对性的搭配使用。

4.3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灵活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工具

要全面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就要健全金融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大力发展短期融资工具,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利率成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加强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实现金融机构间资金的良性循环。

4.4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效果

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经济差距以及居民收入差距等结构问题日益突出,内需不足,因此要实施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综上分析表明,现实两大政策的配合模式应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积极扩张的财政政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效果,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7

关键词:国际金融危机;货币政策;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08-04

2008年9月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由于我国相对封闭的金融体系在纯粹的金融危机阶段,受到的冲击还是相对有限的,但当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时,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逐渐加深。在这种局势下,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的十条措施,并将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四万亿投资计划、结构性减税、“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本文就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当前执行的货币政策

1.当前的货币政策工具

我国主要采取存贷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三种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从而达到币值稳定、经济增长的最终目标。2008年9-12月,央行五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见表1)。其执行力度之大、操作频率之高为历年所罕见,可见央行执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心。公开市场操作方面,2008年11月央行降低了央票的发行频率,该月央票的发行量为2008年最低单月发行量,12月则暂停发行1年期央票,目的是增加资金投放量,缓解2008年底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不足压力。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人民网省略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2.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的作用是通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实现的。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基本上是由官方制定,仅允许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部分金融机构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浮动,所以传统的利率传导途径在我国作用不大。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主要以信贷传导渠道为主,即银行贷款途径传导,也就是说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主要通过银行体系实现。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提高货币乘数,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从银行贷款途径传导分析,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银行的准备金和存款,增加银行的贷款资金来源,导致更多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会减少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提高居民的投资和消费意愿,从而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下调贷款基准利率会降低贷款的筹资成本,使企业和居民的投资意愿增加,从而拉动经济的增长。[1]

(二)当前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效果

1.GDP呈现明显的止跌回升趋势

从2008年二季度至今的GDP增长情况来看,2009年第一季度是最低点,在连续三个季度GDP增长放缓之后,2009年第二季度呈现止跌回升趋势(见图1)。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速比GDP更早到达谷底,2008年第三季度是货币供给的低谷期,之后则不断上升,从2008年第三季度的15.3%上升至2009年第二季度的28.5%。将两者进行比较,发现GDP的增长滞后于M2的增长,M2在2008年第三季度以后开始增长,而GDP在2009年第二季度才开始止跌回升,滞后期大约为九个月。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和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tjsy/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纵观2009年上半年我国主要经济数据,反映出央行从2008年9月至今执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成效开始显现。从2009年上半年三大需求在GDP增长中的构成可看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到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其次是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53.4%,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净出口的贡献率为-41%,下拉GDP2.9个百分点。这说明了虽然外需同比下降明显,但是在政府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以及与之相配合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弥补了出口下降的缺口。

2.各项贷款增长较快

2009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各项贷款增长呈现上升势头(见图2)。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增长主要流入四个领域:一是实业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生产投资等;二是消费领域,居民手头的资金会相对富余,使得消费增加;三是房地产市场;四是包括股票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前两者可通过货币传导机制传至需求领域,刺激经济增长。[2]所以,上半年贷款的快速增长是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显现,它保证了银行体系资本的流动性,反映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从而为实现“保增长”目标创造了前提条件,为我国经济回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年初以来,各项贷款迅猛增长,季末更是超常增长。2009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7.74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37万亿元,同比多增4.92万亿元,远远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见图2)。2009年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6.89万亿元,同比增长28.46%,创下了年内新高。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3.CPI和PPI继续下行

2009年以来,CPI和PPI总体均同比下降。2月CPI同比下降1.6%,为6年来首次下降,3、4、5三个月CPI略有反弹之后,6月调头向下,PPI则是一路走低(见图3)。“翘尾”因素是主导6月CPI回落的主要原因,剔除这一因素,CPI实际下滑程度非常有限。 一般而言,货币供给与物价水平之间存在同向的变动趋势,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上涨。但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大量扩张并未带来物价的上涨,货币政策对外部冲击所造成的物价波动的调控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一定的时滞性。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tjsj相关资料整理得出。

(三)当前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1.通货膨胀的预期

目前通胀预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国内信贷超常增长带来的货币供给压力。众所周知,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将会引发通货膨胀,大量货币投放并不会马上造成通货膨胀,而是有一个滞后期,等经济回稳,货币乘数效应会很快显现。根据测算,M1和M2反映到CPI中,可能会分别滞后8-9个月和18-19个月。二是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自2009年年初以来,国际铜价已上涨超过35%,铂金价格累计上涨19%,而国际油价3个多月的时间翻了一番,6月已超过70美元。这些现象都表明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对于通货膨胀预期造成的压力。

2.经济泡沫成分加大

2009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为7.4万亿元,而用于项目投资的只有一小部分。从股市表现来看,沪深股市2009年半年之内分别上涨75%和95%,已有泡沫的成分;从房地产市场情况来看,2009年上半年房屋销售面积增长31.7%,销售额增长53%,房地产市场也有泡沫需求。 一方面信贷资金大量投放;另一方面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又得不到急需的资金,此种情况持续下去将会对经济的稳定发展不利,还会为经济发展留下长期隐患。如果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形成了严重泡沫,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脱节,最终泡沫破裂必然对整个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3.结构性失衡

一是投资和消费之间失衡。2009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投资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7.6%,比消费的贡献率高出34.2%,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比消费高出2.4个百分点。 这进一步造成了投资和消费之间的结构性失衡,只有两者互相协调,才能让经济更加稳定、持续的发展。二是投资的结构性失衡。银行贷款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项目上,而真正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则相对较少。只有合理引导信贷资金的投向,拉动民间投资,才能真正发挥新增贷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二、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制约因素

1.信息传导渠道不畅影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时效性

由于信息传导渠道不畅,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具有明显的滞后期,因此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其效果才能显现,所以需要关注由于货币传导的滞后性所潜伏的不利因素。比方说,如果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政策实行之初,通货膨胀依然高涨,当后期通胀得到抑制就立即出现通缩;同样,宽松货币政策后期往往要重点防通胀。

2.资本市场制度的缺陷影响了财富效应的发挥

就资本市场而言,资本市场制度的缺陷导致了货币政策传导不畅。[3]由于证券市场的上市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政府监管不利等因素,导致股价不能反映公司的真实价值和运行情况,股市价格被严重扭曲,从而导致宽松的货币政策只能刺激股市的投机和资产价格泡沫的产生,而不能有效地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

3.货币政策传导优先选择大企业、大项目

由于当前我国信用评价体系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使得广大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得不到信贷支持,而大企业、政府部门主导的大项目资金过剩,资源配置不合理,使得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传导途中严重失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重复建设,违背了货币政策的初衷。

4.居民个人对货币政策反映不积极

其主要表现有:受收入水平限制,居民消费难以扩大;受社会保障体制影响,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受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滞后影响,消费信贷难以全面拓展;受改革不透明影响,居民的预期与货币政策意图相悖。因此,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对个人消费不能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使得储蓄存款分流到股市、楼市、国债和外汇资产等方面,加速推高资产价格。

三、提高货币政策实施效果的政策建议

我国所实施的货币政策对于保持经济增长任重而道远。实际上,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是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市场来改变货币需求总量和货币的实际价格,作用于实体经济,影响市场微观主体的行为,从而最终达到刺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的。因此,完善货币政策,提高其实施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准确判断经济形势,以前瞻性的眼光实施货币政策

我国当前的主要经济形势是面对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目前我国经济企稳回暖,GDP呈现明显的止跌回升之势正表明了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但由于信贷大量投入,货币供应量增长迅猛,我国目前已面临通胀压力。在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历史上,并不缺乏紧缩之后马上转入通胀压力的前车之鉴。因此,当局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货币政策的滞后性,以前瞻的眼光和对经济形势的敏锐洞察,合理地把握货币政策出台的时机以及力度、节奏等,有效预防通胀的发生。

2.改善以证券市场和商业银行为主体的信贷市场,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金融市场对资本的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一方面,要健全证券市场,加强对上市公司不规范行为的监管和惩罚力度,引导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效减少股市泡沫和对资源的扭曲配置;另一方面,要健全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增进互信,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信贷配给行为,使得广大中小企业能得到足够的信贷支持,从而使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效地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4]

3.增强各种调控政策的协调性,实现良性互动

任何一种单一的调控政策都不可能解决经济发展的全盘问题,不同的调控政策有其各自适用的空间和环境,因此,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就必须合理搭配各种宏观调控的政策。相对而言,货币政策主要作用于总量需求,而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无作用,这就需要搭配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目前为应对金融危机,不仅要增加总量需求,还要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合理成份。[5]

4.合理引导市场微观主体的预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效应

货币政策的传导和发挥作用,需要有社会公众稳定积极的心态为前提。如果微观主体的预期能与货币政策实施目的一致,就能增强其实施的效果,反之则会降低其实施的效果。因此,在应对金融危机阶段,政府应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强化公众的信心,解除其后顾之忧,同时增强货币政策信息的透明度,让公众及时了解货币政策的走向,引导公众形成积极反应。

(1)“翘尾”因素:是指上期物价变动因素对下期价格指数的延伸影响。

(2)数据来源:夏业良.中国经济热中之忧[J].时代周报,2009-07-23.

(3)数据来源:杨华云,胡红伟,李静睿.投资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专家称保无压力[N].新京报,2009-07-17.

参考文献:

[1]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白亚鹏.货币政策作用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1).

[3]陆岩,周广宇,柳欣.货币传导机制的预期效应[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10).

[4]王书华,孔祥毅.物价上涨、增长衰退与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3).

积极的货币政策篇8

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农”;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9-0025-03

一、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应用与支持“三农”效果分析

(一)支农再贷款是当前基层央行最直接的支农货币政策工具

1999年,人民银行启动了支农再贷款政策。从基层央行的实际操作来看,支农再贷款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直接性、可操作、见效快的特点,对增强了基层央行支持“三农”调控能力,改善农村资金紧缺局面,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其支持“三农”发展政策效果较明显。

支农再贷款的持续滚动注入,政策效应明显。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壮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增强基层央行支持“三农”调控实力。以通辽市为例,1999-2009年5月近十年间,人民银行通辽市中心支行累计对辖内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再贷款87.42亿元,至2009年5月末支农再贷款余额达到12亿元。支农再贷款发放,有力带动通辽市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入增加,自1999年至2009年5月,通辽市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由3.59亿元增加到51.02亿元。二是缓解了农牧民种地难问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1999年,通辽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28元,全年收入仅能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用于农业生产的自我积累能力几近为零。由于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支持,农村信用社发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有了资金,对农户再贷款的覆盖面达70%,每户农民平均贷款2000元,解决了种地无资金的困难。三是引导农村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有效提升了支农深度。

(二)区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

为引导加大“三农”信贷投入,在2008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环境下,人民银行出台存款准备金政策时规定对涉农贷款比例较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执行比一般商业银行低的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出台充分体现了中央银行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实力,为其节省了可用资金,增强了其信用扩张能力,并且极大促动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积极性,2009年5月末通辽市辖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平均比例达到70%以上,发挥了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的正向激励作用。

(三)再贴现业务不断萎靡,再贴现政策效应逐渐趋弱

自1998年以来,中央银行通过再贴现利率调整,为“三农”经济发展及中小企业发展发挥着积极调控作用。2009年年初,中央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通知》,以增强再贴现政策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在农村地区效果不是很明显。以通辽市为例,自2000年以来,通辽市再贴现业务规模一直很小,2002年停办,其政策功能在基层基本消失。虽然2009年中央银行出台了新政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再贴现业务仍然难以开展。

(四)“窗口指导 ”注重金融业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基层人民银行运用“窗口指导”积极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强对“三农”的服务,推动了农村金融的发展。以通辽市为例,2009年人行通辽中支通过“窗口指导”工具,下发金融业支持“三农”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地方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和正确领会国家加强支持“三农”货币信贷政策意图,促进辖内农村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积极协调地方政府给予利息补贴及技术支持。使2009年通辽市新增设施农业5万亩,新增设施农业贷款3.08亿元。通过“窗口指导”途径,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及时了解和正确领会国家支持“三农”的货币信贷政策意图和贯彻落实情况,提高了货币信贷政策的有效性。

二、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弱化

(一)从货币政策工具制定者角度分析,货币政策工具形成机制时滞,与农村金融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1.支农再贷款作为导向资金,其政策规模及期限不适应农村金融现实需求。一是支农再贷款额度总量与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额度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呈现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农村经济、农业、农民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支农再贷款的需求更加突出,但支农再贷款规模总量有限,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量。二是支农再贷款的期限规定与新形势下农业生产资金需求不协调的矛盾较为突出。根据有关规定,再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最新的管理办法规定,可展期但最长不超过两年。但农村金融需求整体时间相对延长,资金供给的期限与对资金需求的期限不匹配,影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导向作用发挥。

2.再贴现率市场化改革滞后,影响其对“三农”支持作用。中央银行于2009年初出台了关于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意图以增强再贴现政策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但再贴现利率背离了市场价格水平,农村再贴现业务开展不积极,至今通辽地区再贴现规模仍为零。使得再贴现政策工具作用在基层难以发挥。

(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缺乏行之有效手段,执行效果不明显

1.部分货币政策工具落实难。目前, 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窗口指导等,各级分支机构只具有再贷款、再贴现、窗口指导等工具操作权限,而且调控权层层削减,地市级人民银行依靠部分再贷款和货币政策“窗口指导”工具引导其信贷结构调整显然比较乏力。

2.部分货币政策工具权威性不够,其执行效果不明显。如“窗口指导”政策,由于原则性指导较多,而且对金融机构缺少奖惩措施,影响其执行效果。如人行通辽中支利用“窗口指导”积极引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但因农村地区无抵押物、贷款期限长等原因,截止2008年末辖内生源地助学贷款余额仅820万元,2009年以来尚未发放,指导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三)从货币政策工具实施对象角度分析,由于商业性目标及考核机制等因素,弱化了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导向作用

1.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性目标,弱化了基层人民银行实施货币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如通辽市人民银行实施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但商业银行由于受自身经营效益的驱动,农业贷款额逐渐萎缩,2009年5月末农业银行农业贷款余额为330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925万元,政策效果不明显。

2.考核机制不合理,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执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受系统内年终经营目标考核引导,注重规模扩张,易偏离货币政策目标。如2008年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贷款的过快增长,但商业银行执行的结果却是以中小民营企业、农业贷款为主的短期贷款被压缩,而以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为主的中长期贷款仍然保持大幅增长。

(四)货币政策运行机制不畅,影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实施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效力的发挥有赖于传导机制的通畅,而传导机制的顺畅又依赖于金融体系的健全和微观主体的敏感度。而目前尚未建立起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影响了货币政策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效果。

而在微观主体层面,农村产业因为缺少有效的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影响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十分突出,而现在又缺乏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因此高风险的农业投入使银行业顾虑重重,这使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到阻滞。

(五)货币政策工具社会认知度低,货币政策功能难以发挥

如在对农民对货币政策工具认知度调查,有38%的农户不知道国家的支农再贷款政策,还有一部分农户将支农再贷款等同于“扶贫贷款”。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信用社尤其是基层信用社担心政府部门利用此项政策对其业务进行干预,从而淡化了对政府部门的宣传力度,使得政府部门一些应有的协调工作没有跟上,从而影响了支农再贷款货币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提高基层央行货币政策工具效能的建议

(一)完善现有涉农货币政策工具功能,提高货币政策工具操作效能

1.调整支农再贷款政策,完善管理,优化运作,增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一是增加支农再贷款的投放。以增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资金实力,从而支持信用社调整信贷结构、提高贷款质量和盈利水平,以新增优质贷款来盘活存量和降低不良资产比率。二是适当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增强再贷款掌握上的灵活性。三是完善支农再贷款管理。在政策上注重指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不仅要支持传统的种植、养殖业,还要涉足农村规模企业及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

2.扩大对农村地区企业的票据再贴现规模,适当地向农业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在再贴现利率上,考虑农村企业给予适当的优惠。在再贴现的条件上,调整具有再贴现资格的票据种类,体现出对农村地区建设的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金向农村地区流动。在再贴现的管理体制上,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简化再贴现手续,以此推动和影响区域票据市场的发展,使再贴现成为基层央行调控区域票据市场及传导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3.建议赋予基层央行窗口指导一定的“硬约束”功能,如建立货币政策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对金融机构负责人执行货币政策约见谈话制度等,增强基层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可操作性。

(二)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体――基层央行应不断创新,探索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新途径,促进其支持“三农”经济发展

一是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实施效果的前瞻性分析研究。不断提出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促进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二是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新途径、新举措。基层央行在总行实施统一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对制定符合辖区经济金融发展实际的区域货币政策工具做一些必要的探索和实践。三是基层央行应加强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宣传,增强货币政策的透明度。要利用各种媒介、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货币政策的重大意义。提高全社会对实施货币政策的认同度。

(三)创新农村信贷,适应农村资金新需求,使货币政策工具落到实处

若要使货币政策工具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发挥实效,必须保证货币政策工具导向与金融机构行为协调一致。金融机构必须在农村经济实体中寻找到“切入点”(即在信贷资金安全前提下的可贷对象)。那么面对当前“三农”经济发展对金融需求新变化,决定农村金融实体必须创新农村信贷产品,调整信贷结构,适应农村资金新需求,加大对农村的信贷投入,使农村金融实体与货币政策工具协调一致。

(四)改善农村金融体系,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行环境

一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行环境,使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地发挥作用。二是加快建立以政策性保险为主的农村农业保险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广农业保险,提高农户的抗灾能力,分散农业信贷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利益所得。同时建议对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业务应给予政策优惠,以刺激他们开办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为农村金融的信贷投入提供风险补偿,保证农村金融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从而确保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实施。

课题组组长:王德文

课题组成员:王竟宇白云香

于凤

上一篇:森林防火主要内容范文 下一篇:交通管理办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