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模式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1:03

新农村建设模式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1

关键词:新农村;养老;老龄化;模式;研究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预测,在2050年以前,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将始终高于城镇。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中心在农村”的观点。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繁荣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稳定,关乎共享发展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

一、中国农村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局限性

在中国农村,大部分老人都没有退休金,个人参加社会养老的数量也极小。当其丧失劳动能力后,其生活来源主要是通过子女来供给,一旦生病后,也只能依靠子女来照料。这也是中国农村养老主要方式。农村老人的晚年生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与子女同处。也就是常说的多代同堂,老人可以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或照顾孙辈,生活的事务由子女做主决定。有的则会沿袭古老传统,仍由老人对重大事情做出拍板。第二种是分居赡养。具有独立生活能力,也不愿去麻烦子女,但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只能将责任田交由子女来耕种,子女按月或定期给老人一定的生活费用。第三种独立型养老。这样的老人一般具有较强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立能力,通过种田或家庭养殖来取得收入。但这样的老人,一旦劳动能力丧失后,生活将难以维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观念的转变,农村养老问题也成了家庭主要的生活负担。这主要因为老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必然会丧失劳动能力,而病患也是不必避免。在这样的情况,随着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或者自我生存压力的增大,过去的孝道文化和子女养老的传统观念也受到较在冲击。因为养老问题而发生家庭矛盾呈增加态势,不赡养老人和子女虐待老人事件也不断发生。

二、当前农村养老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自我养老能力较弱。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相对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农民收入水平低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土地的利用率还较低。首先,随着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民的土地数量出现了危机,城镇化的发展,使其建设用地不断的侵蚀农田。而人口的增加,也使得人均可耕种面积在逐渐的减少。这样的情况下,农民很难进行规模化的经营,这也导致了土地的生产效益下降。再者,我们也应该看到农产品增产,但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也不断增长,有的农产品的生产投入与产生比不是呈正相关,这对农民种田积极性的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再者,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每一个环节交易成本的增加,都在影响着农民收入,或者给农民收入的增长带来诸多障碍。虽然现在国家适时推出了农村养老保险,在其过程实施过程当中,很多的农民采取了不交费或者少交费的形式,这一方面是对养老制度的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作用仍然十分有限,而且更多的只是子女为父母交纳养老金,如果子女经济状况的限制,就会出现不交费的,或者采取按最低档交费,总体来说,农村养老金的收入仍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无法满足一个老人在农村的基本生存需要。

(二)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空巢老人增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呈现4-2-1的状况,可以说,一个年轻人,如果家庭成员健康和收入状况不好,其负担是非常沉重的。再者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也给农村劳动力带来了更多吸引力,青壮年劳动力更多的愿意到城市中去打工或生活,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使得农村呈现空心化。一方面,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另一方面,老人又不愿离开生他养他的土地,这种空巢化现象的出现,也使得家庭养老功能更加弱化。再者,传统的孝道,因为受到诸多观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也受到很大的冲击,一方面是子女收入和生活负担的冲突;另一方面就是老人与子女思想上的差异,都会导致子女在养老这个问题上有诸多顾虑。

(三)农村养老资源配置存在不足。就我国农村养老资源目前来说,我国农村的养老资源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随着农村人均寿命的增长,对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非常巨大,但目前农村养老设施和服务与需求之间仍存很大的差距。这也给农村养老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农村老龄化呈现3.2%的年增速,另一方面,养老医护资源的增长相对较缓,平均年增长率只有2.2%,以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在乡镇,每1000人只有1.3张床位,医护人员比率为0.14%,年均增长为2.9%,这些数据也反映出医护资源与农村老龄化人口的增长呈现不对称的态势。还有就是农村养老保险产品单一、服务水平低下等问题,也制约了农村养老体系的建立。

三、新农村建设背景农村养老模式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自我养老能力。为了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就必须提高农业人民收入,这也需要完善农村养老模式,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可以从三个方面的解决:第一,强化土地的保障水平,在土地流转机制上做进一步的创新。这主要是解决有生产能力的农民,可以承包更多的土地,从而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的附加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了农村老龄人口的土地价值,为其养老提供更多的经济帮助。第二,增加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管理。通过政府搭建的农产品流通平台,使农产品更多更快的进入到市场中,降低其交易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第三,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的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民生产成本,从而农民有更多的经济收入和时间,为其养老,赡老做准备。

(二)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农村老人在康复护理等医务需求日益突出,倒逼政府寻求养老需求和医疗资源的有机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模式,弥补养老机构中的医疗缺位问题。让老年人老有所养,也要“老有所医”。通过政府引导、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推进医养结合。(1)养老院内设医疗机构。只有提高养老院内医疗机构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做到医养结合,为老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要推进医养结合,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政府应从顶层设计着手,通过完善各类政策适当地把相关资源向养老机构倾斜,帮助各类养老机构完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医养人才的培养,发展专业的人才队伍。(2)养老院向医疗机构买服务。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可为老人提供较为完善的医疗服务。但由于内设医疗机构投入大、难以取得相关的医疗资质等问题,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未能直接内设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购买专业的医疗服务,可以降低养老院的成本,又可以为老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因此这样的医养结合方式会更受民营养老机构的欢迎。(3)医院开展老年托养服务。为满足服务农村老年人养老和康复治疗,乡镇卫生院可以开展为老人提供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生活照料为一体的养老服务,这也是基层医院转型发展的一种尝试。

(三)通过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形成网络化养老模式。政府可以将农村老人养老服务的相关信息进行联网,以网络服务平台,来实现对农村养老服务中心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及时相关的信息,为新型农村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再者,也可以促进农村养老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完善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应做到依据老年人的个性特点和要求,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老人只要通电话,就可以显示其具体的位置、详细的个人信息,当老人有需求或服务,医护人员或者商品供应商可以及时上门服务,从而提高养老服务资源的运转效率。

(四)自助与互助相结合养老模式。互帮互助是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在农村地区,“远亲不如近邻”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而在农村独居的老人,也都会受到邻居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支持。如果村级组织能够利用当地相关资源,组织“村民互助养老中心”,成立相应的养老义务服务小组。生活上,通过年轻老人照顾年老的或者身体较差者,文化生活上,可以组织老人开展、麻将、音乐、电视等简单的文体活动。老人晚年仍然是一个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对其身心健康也有很大的帮助。而且邻里之间沟通和交流也更熟悉,对其身体健康状况也更了解,可以满足农村老人基本的养老需求。而且此模式操作相对简单,也更为老人所接受。

四、结束语

随着农村老年人口大幅增加,需要解决的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家庭养老的局限性无疑给我们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如果不解决好,会给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文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讨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对完善我国新农村建设、养老保障制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贺红霞.我国家庭结构的变迁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06).

[2]钟建华,潘剑锋.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及中国农村养老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9(04).

[3]刘布光.当前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困难与对策[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4]古怀璞.互助养老模式是解决农村未富先老实现小康的内生驱动力[J].中国民政,2013(07).

[5]赵志强,刘刚.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推行的挑战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学,2013(04).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2

【关键词】村级财务审计目标;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新农村

一、村级财务审计目标模式

(一)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农村社会发展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20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村务公开制度,这是我国农村治理结构的重大改革。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的部分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混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民主监督执行不力,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产生了诸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保证财务公开制度顺利实施,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性因素。2.审计能力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制约性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农村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这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在加强村级财务审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一些地区正在进行村级财务审计的有益探索。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对它的期望。其原因之一就是审计能力不高。村级财务审计是新农村建设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其在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理论上还远远不如三大审计那么完善。这就决定了审计能力满足农村社会发展需求的有限性,成为审计目标确立的制约性因素。3.农村社会环境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现实因素。农村社会环境包括农村科学技术水平、农村社会传统文化、村民道德素质、信仰及民众对村级财务审计职业的认识、对审计结果公允性、可靠性的看法等。目前农村社会环境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审计科学技术水平上,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向工业型、市场服务型、土地流转型、城郊开拓型、资源开发型发展的趋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不断涌现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核算的复杂性,对村级财务审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表现在诚信、人情、人治对于审计实践的制约。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为财务审计工作达到既定目标增加了困难。因此,农村社会环境是影响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确立的现实因素。

(二)村级财务审计目标模式的确立

对于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的确立需要综合多种因素的影响,既要使目标能够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展开,又要不脱离实际。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保证村级集体资产使用的安全性、效率性。当前,农村集体资产利用效率非常低下,虚拟资产、不良资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使得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反应负债偿还能力和承担风险程度方面大打折扣。村级财务审计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审查村集体资产的利用效率,正确判断资产的可利用程度,降低资产损失程度,加强对现有资产的管理。2.确保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确保农村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可以有效地遏制贪污行为的发生。随着农村经济的日益发展,资金流量也越来越大,会计业务量也越来越多,而且农村在财务收支方面比较复杂,村级财务审计必须确保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3.确保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虽然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但是基于村级财务审计的特殊性,村级财务审计必须监督被审计单位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因为很多村级单位存在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的确立要用发展的眼光进行综合分析。要随着国家在农村的政策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作出适当调整,使其能够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模式

(一)村级财务审计关系分析

在农村的经济活动中,村干部与农民之间往往拥有各种非对称信息,并对农村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所谓非对称信息,指的是经济活动中村干部拥有较全面较完整的信息,农民则拥有不完全信息。由于参与人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的信息不同,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就处于不同的地位:具有信息优势的村干部有动机欺骗农民,以获取不当利益,这就对农民的根本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村级财务审计的委托人必须是全体村民而不应该是其他人。由全体村民委托审计机构对本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符合当前国家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要求。

(二)农村审计监督中心的构建

“三农”问题是国家政策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为了保证村级财务审计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事关“三农”的村级财务监督工作应该由专门的审计机构来承担,这个机构就是农村审计监督中心,这样既能克服原有模式中审计主体独立性缺失对审计监督力度的影响,又能增强审计的权威性。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具体体制结构设置如下:1.县级以上政府授权建立统一的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农村审计监督中心不再是农业部门或乡镇政府的内设机构,也不再接受乡镇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双重领导,而是对现存于乡镇农经部门、乡镇审计站等的负责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机构、人员进行重新调配,在县(市)审计局中组建专职审计农村财务的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并且接受县(市)审计机关的直接领导。2.农村审计监督中心人员的编制安排。可以将原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的编制上收,归属于审计机关,根据工作量的需求统筹安排,增加的人员由人事局、审计局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可以是行政编制也可以是事业编制,由审计机关负责业务培训、考核,其工资及福利由审计机关统一支付。农村审计监督中心人员只对审计机关负责,有效保证了监督的独立性。农村审计监督中心负责人由审计机关任免,并对其报告相关工作。由县(市)审计局直接领导农村审计监督中心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机关设置太多或规模太大,造成人浮于事,机构臃肿的现象发生。另外,这种设置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三、村级财务审计再监督模式

(一)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成立的必要性

在农村集体经济活动中,村干部拥有着较为全面、完整的信息,而农民正好相反,这就使得农民与村干部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不但会对农村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而且使得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村干部依靠信息优势有动机的欺骗农民,以谋取利益。要有效解决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态,使一切村务活动都置于全体村民的监督之下,作为村集体经济所有者的农民必须参与到村级财务审计当中来。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组织,将村委会及审计组织的行为置于其监督之下。这一组织就是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

(二)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的运行机制

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这一机构,首先要有独立性,因此在制度上应该与村支委会、村委员会并列。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经村民代表会议授权对村级事务及审计工作实施监督,并对村民代表会议负责,任期与村委员会相同。为了保证监督小组的独立性及客观性,要明确规定村两个委员会成员及直系亲属、配偶、兄弟姐妹等近亲属不得担任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成员,而是由村民代表直接选举有能力、懂财务、负责任的村民产生,小组成立后如果有需要可以聘用社会审计人员为监督小组成员进行业务培训,费用由村财务承担。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作为审计再监督主体,监督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开展审计工作及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工作,以确认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委托责任及村委会受托经济责任完成情况。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的设立,是对村民民主监督内容的扩充,可以有效的避免村级财务审计风险的产生,并且有效的密切干群关系。根据实践经验,部分农村设立的村务监督机构主要是村民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由两个委员会任命,组长由村支书兼任,这种组织形式的监督机构严重违背了审计独立性原则,使得监督的职能流于形式,群众无法真正参与监督。而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的设立,首先从组织机构上看,是与两个委员会并列的单设机构,保证了审计的独立性及客观性;其次,从监督范围看,设立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后,村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党务、村务、财务进行全方位监督,尤其是对村级财务问题,体现了监督的全面性;最后,从监督过程看,村民代表财务监督小组通过参加两个委员会会议,在农村审计监督中心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之前对村务、财务公开的清单及报账进行审核,并且直接监督农村审计监督中心的工作,使村民参与到监督的全过程中来,而不再是事后监督,扩大了监督的范围,前移了监督的关口,提高了村民监督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科,裴斐,王斯伟.我国村级财务审计的新模式探究[J].科技咨询,2007,(36).

[2]孙俊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初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06,(2).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3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创新 探索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平果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总体要求,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一、平果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平果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状况

平果县位于广西省西南部,辖8镇4乡,181个行政村(社区)1824个自然屯,人口约48万。2009年区、市、县、乡(镇)四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屯共18个,其中自治区直属单位挂点2个(分别是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挂点单位新安镇南立村、马头镇塘莲村),自治区百村示范点1个(四塘镇龙盘村上栏屯),市级试点1个(果化镇山营新村),县级试点4个(马头镇新兴社区布夭屯、雅龙村龙敏屯和那勿屯、江滨社区莫鲁屯),乡镇试点10个。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以来,该县工业化、城镇化步伐逐步加快,总体上正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城镇行政村向城镇社区转变的新阶段。目前,该县90%以上的企业集中在县城发展,有一半以上人口集中在县城搞建设,有82.8%的学生集中在县城就读,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约为74.3%,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已占55.7%左右,农村“三无”集中供养率达到94.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6%, 2010年全该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5.6亿元,比上年增长5.98%,农民人均纯收入3915元,比上年增长13.4%,“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初见成效。

(二)平果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产业化程度不高,支柱产业少,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努力,该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生产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程度仍很低。受资金、用地等因素影响,农业龙头企业规模难以壮大,农产品市场占有份额低,发展后劲不足,带动力较弱。加上农村市场主体发育不完善,市场体系不成熟,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村信息闭塞等因素,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往往带有趋同性和滞后性,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求,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在总量上与其他地区有拉大趋势。

(二)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全该县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电信网络、供电设施和公共如乐场所设施等未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业机械化路网建设、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节水灌溉系统建设滞后,配套服务设施不健全。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较弱。农机装备结构落后,农业机械使用率不高,未能向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机大户集中,农民闲置时间较多等。

(三)农民整体综合素质较低,缺乏知识型农民。

农民群众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目前该县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水平偏低,其中高中及中专文化的仅占14.7%,初中文化占44.5%,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8%。受文化程度影响还突出表现在: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在思想上,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由于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在技能素养上,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四)基层组织建设薄弱、民主管理意识不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创新意识不强。一些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疲于应付。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三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三是农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 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各种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虽然该县在以点带面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对农村教育、卫生事业的支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省教育强县等一系列成绩。但受县级财政困难等因素影响,农村总体上在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相对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着返贫。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仍然薄弱。

二、平果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大产业发展力度。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试点建在产业上”,把发展产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精心打造一批葡萄、蚕桑、旅游、“农家乐”等专业村,把产业发展壮大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力支点。在抓产业发展中,鼓励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一方面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突出做好引导和示范工作,培植和引进龙头农业企业,示范带动农民转变生产和经营思路。另一方面以专业大户为依托,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特点,探索建立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及时建立和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动新农村主导产业快速发展。

(二)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农业和农村发展条件。

一是以管灌和渠道防渗为重点,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突出抓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搞好末级渠系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鼓励农民广泛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积极发展节水设施农业,推广微滴灌技术,大力改进设施种植和舍饲养殖的供水条件及技术工艺,合理用水,循环利用,努力提高单方水种养效益。二是抓住国家发放农机购置补贴的时机,积极引导农民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并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的引导,使农业机械逐步向农机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机大户集中,减少闲置时间,提高使用效率。三是通过以“三清”(清理垃圾、清理污泥、清理路障)、“六改”(改水、改路、改房、改厕、改栏、改环境)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活动,硬化村组道路,使人行道路顺畅通达,让农户用上清洁卫生饮用水,推广清洁能源,普及沼气池,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改善农村卫生状况;合理设置农村垃圾堆放点,实行垃圾集中处理,美化居住环境,刷新房屋墙壁,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美化家园,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三)坚持以科技培训为载体,培育现代新农民,不断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和致富能力。

一是推进技能教育。结合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依托县乡党校、农业专家大院、县乡农技推广部门和农村乡土人才,通过农业、扶贫、教育、人劳等部门以实施“职教攻坚计划”、“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农家课堂”、“农村能人巡回演讲培训”、“返乡农民培训再就业”、“现场参观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各种实用农业技术培训,使全县每户农民至少掌握1-2门生产适用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深化道德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用和谐理念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县上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三义”“三观”“三德”教育,深入推进“五好家庭”、“信用村镇”、“文明家园”、“和谐农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激发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勤劳创业、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引导农民树立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的良好风尚,促进农民养成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从而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夯实了新农村建设的道德基础。

(四)坚持以民主政治建设为手段,探索管理新方式。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的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了强化组织保障,推动新农村建设,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重点,积极推行村级主要干部公开选拔制度,通过公开投票选举等方式为各个村选派村党支部书记,使一批政治强、有本事、能带富的优秀人才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同时,立足调动发挥农村党员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村干部待遇保障激励机制和考核管理办法,深入开展“三级联创”、“两示范一带动”和“问题村”整建、阵地建设等活动,大力实施“三个培养”工程,积极借鉴推广“双培双带”、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等成功经验,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发挥。

(五)注重创新机制。

一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新农村建设涉及“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范围广,内容多,必须高度重视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优化利用。在村庄整治建设中,我们可根据省市“示范整治的点定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的要求,将万名农民饮用水、库区建设、沼气建设、乡村旅游等工程与村庄整治多方结合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和建设资金的大积聚,从而大大提高了村庄整治的实效。二是建立联系帮扶机制。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我县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系乡镇、部门结对村的新农村建设帮扶制度和“一村一企”共建制度,动员机关单位和各企事单位帮助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做好科技特派员和农村工作指导员“住村”指导新农村建设。三是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为能将各项新农村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应当在每年年初下达项目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时,均层层签订各项责任书,分解各项工作。同时建立领导督查与综合协调部门督查相结合、定期督查和不定期督查、平时督查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制度和方法,对新农村建设的情况进行了整体评估和考核,并将考核成绩纳入乡镇、部门年终考核评比中,从而促进新农村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活动,上升至理论层面就是关于建设模式的构建与创新。从当前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关于新村建设的模式有很多种,梳理一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按实践活动分为民间推动型和地方政府主导型:二是按产业特色又具普遍性的分为工业企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畜牧养殖带动型、休闲产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带动型、旅游产业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劳务经济带动型;三是按地方特色又具创新的特例,如“模式”、“模式”、“模式”等等。通过对不同发展模式的综合比较,我们可归纳出以下几个规律性认识:

第一,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关键是符合实际。模式的有效性,是看它是否适合所在村的实际状况。如工业企业带动型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有发展工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土地、资源、信息、技术、资金和能力强威望高的村庄领导人。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就是这样的典型。又如旅游产业带动型模式,这种模式需要有可以挖掘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其次是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另外也要有与旅游相配套的娱乐、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江南名镇周庄.不仅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悠久的历史。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吸引着八方来客,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第二,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实质是突破模式。模式不能复制,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各种模式正是各地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而已,先前是没有既定的模式的。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全国各地都兴起了到参观考察、学习培训的热潮,但是全国再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就是因为地处我国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其发展表现为是在城市工业文明辐射下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环境中进行的,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的。区域发展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是其它地方所不可比的。各地在经济、文化、资源、技术、人才、区域环境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照搬照抄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这是我们构建发展模式时的唯一正确选择。

第三,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枉心是探索和创新。创新就是结合,把本地特色和外地经验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体现在模式中,是构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核心内容,它决定着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的成败。就像近20多年来在小城镇发展中以为代表的“苏南”模式,以柳市镇为代表的“温州”模式,农业发展中的“贸工农一体化”模式等,不论是哪个模式都离不开对本地实际的探索和认识,更离不开实践层面的结合与创新。我省县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出发,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紧迫、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人手,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完善村镇建设功能、保障农民基本权益有序结合起来,按照“实力型”、“成长型”、和“待哺型”三个层次,分类指导,扎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著名的“模式”,今年七月中央党校在召开了研讨会,总结了经验,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选择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二、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构建与类型

纵观新农村建设模式可谓五花八门,经验无不丰富,但有一点已很明白,照搬照抄发达地区发展模式.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不可取的。欠发达地区由于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有限,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社会发展层次不高、又无明显区域优势,加之政府财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决定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必然要走一条创新路。

(一)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构建

欠发达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而是一个包括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既注重发展农村生产力,又注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既注重农村经济发展,又注重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建设等“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得到全面体现的发展模式。同时,在模式运行的初始阶段,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的具体展开又是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第一,要把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作为切入点。当前农村的现状是:许多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农村环境的设施不健全,尤其是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厕所、燃料、取暖等这些现代文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较为落后。部分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存在老化现象,降低了实际使用效能,甚至存在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建设等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是薄弱环节。基础设施建设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通路、通水、通电、通网是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

第二、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引导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基础设施落后和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仅靠农民的自身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争取政府投入和地方政府的推动。政府要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和一系列制度建设,因为政府主导型较之民间推动型明显拥有自然垄断优势和规模收益性,尤其在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发挥着重要的先导、推动作用。

第三、要是农业产业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欠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落后、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低、集体经济薄弱、农业生产社会化组织程度低,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决定了走工业化道路还只是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目标。由此决定了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要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要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构筑现代农业体系。

第四、要用现念教育农民。用现念教育农民,抓好培育造就新农民的建设。“要想富口袋,须先富脑袋”,“要想实现现代化,农民必须知识化”。建设新农村,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培育造就新农民作为一项将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措施去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要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的内涵要求,创建学习型家庭,培育知识型农民,使60%以上的适龄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

第五、要让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参与,自己当家作主,“大主意”应由农民自己拿,这是确保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必须正确认识政府与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政府,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协调者。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在事关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农民对如何建设新农村最有发言权。所以,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自主性,是保障新农村建设成功推进的一个重要前提。

(二)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几个娄型

1、维持原生态型。即自然资源缺乏,自然条件严酷,生产生活条件脆弱,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破坏的农村,要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田园风光型的新农村。这就要求在村庄整治和建设中力求做到不推山、不填塘、不砍树,同时保留农村的历史文脉、建筑文化,以人与自然、文化的和谐来张扬原生态型农村的比较优势。

2、环境整治型。即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较低、公用设施和环境面貌较差的村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解决安全饮水、村内道路硬化、农产厕所改造、垃圾清运、河道(沟)清理、排水治污、绿化美化、拆除私搭乱建、整顿乱堆乱放等问题,为下一步的发展打好基础。

3、畜牧养殖型。即在有一定规模草资源或有畜牧养殖传统、经验的农牧区,建设联户牧场,发展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养殖,实现牧民增收。在农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通过实施草场围栏工程,畜牧品改良工程,饲草料储变革工程,强化对现有草场资源的保护力度,增强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畜产品商品串;在有畜牧龙头企业带动的地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成立养殖小区,发展特色的养殖品种和开发相应的市场需求,提高畜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发展现代高科技畜牧产业,利用畜牧产业晶牌优势,加决农牧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4、拆建改造型。即集体经济基础坚实、农民富裕程度较高、纳入拆建改造规划的村庄,新农村建设主要解决新村规划编制、旧村改造、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公用设施完善、公共事业发展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和新技术应用等问题。此类村庄要按照乡镇区域总体规划以建设现代化小城镇为目标,做好公用设施、公共事业以及农民的转移就业等工作。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5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社区;“两型”社区;

中图分类号:C911;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12010)01―0130―06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定位和发展方向。然而,在具体的实践甚至学界都对此存在着困惑与分歧,“这些分歧不仅影响着我们对于当前农村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和改革方向的把握,也直接影响到我们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无疑是必须认真清理和严肃回答的问题。”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目标,合理定位、适时创新建设模式,探索和选择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认真研究并审慎地回答这一问题问题迫切需要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给予深入探讨。本文旨在对湖北省老河口农村社区建设典型经验的调查和总结的基础上,探讨农村社区的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创新问题,探索既符合民主政治发展,又依据中国农村实际情况而定位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这对于正处在初步探索和发展之中的农村社区建设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一、已有的实践模式及其研究评述

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社区建设,虽还处于试点探索阶段,但已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建设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典型模式:

1.江西模式:“一会五站”。

作为欠发达省份的江西是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第一块试验田”,在实践中创造性地把农村社区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了自然村落,摸索出了符合江西农村特点的建设模式。“一会五站”是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核心,具体而言,是在村落社区中成立以老党员、老干部、老农民、老教师、老复员军人和无职党员为主体,热心村落社区建设的志愿者参加的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通过志愿者协会下设社会互助救助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民间纠纷调解站、文体活动联络站、公益事业服务站和科技信息传递站,组织村民开展各类活动。在村落社区建设中,强调坚持自愿参与、量力而行、服务村民、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公道正派的原则,社区建设不背负任何的硬性任务、指标,也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2.秭归模式:“组织再造”。

杨林桥镇是湖北秭归县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典范。杨林桥镇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受到当地运行良好的“红白理事会”等农民自组织协会的启发,杨林桥镇领导人提出了划小村级管理单位,撤销村民小组改建社区的工作方案。“组织再造”是秭归杨林镇社区建设模式的内核。按照“地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全镇14个村成立社区306个,互助组1034个。每个社区30个左右农户,设理事长1-人,理事2 4人,共“海选”出理事会成员1028人,建立了“村委会一社区理事会一互助组一基本农户”的新型农村社区自治组织机构。理事会的运行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在村党总支的领导指导下开展工作,实行“议事恳谈、一事一议”。

3.胶南模式:“以城带乡”。

胶南市把农村社区作为以城带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的原则,实施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战略。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环境整治、拆旧建新、穿衣戴帽、村居改造、合村并点、农民新村等六种新型社区建设模式。同时,在各试点村统一规划建起了集社区党建、文明创建、村民自治、双拥工作、便民服务、文化教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搭建起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目前,胶南17个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大厅,965个农村社区都建立了便民服务站,实现了农村社区的快速发展。

与胶南模式相类似的还有义乌模式。2003年开始,义乌市依据城乡统筹的思路,在全国率先作出了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并制订和实施城乡一体化行动纲要,编制完成浙江省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社区布局规划,积极建设现代化农村社区。

4.太仓模式:“12345”工程。

太仓模式以“12345”工程为抓手,建设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2345”工程,即一个室外活动场地;二个阵地(宣传栏、公示栏);三支队伍(专业管理人员队伍、服务站人员队伍、志愿者队伍);四个室(老年人、残疾人活动室,警务室、卫生室、多功能教室);五个站(社区农业服务站、社会事业服务站、卫生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综合治理服务站)。在“12345”工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社区服务网络,健全农村社区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太仓已实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

与江苏太仓模式不谋而合的还有扬中模式。近年来,江苏省扬中市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已在全市75%的农村社区统一设置了“五站四室两场所”,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和生活全方位服务。扬中模式也为全国其他地方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示范和样板。

各地先行的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实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们的做法各有千秋,但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从上述几种典型模式来看,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农村社区建设往往遵循的是“城乡统筹”的建设路径;中西部地区则趋向于更多地从村庄内部挖掘社区建设资源,江西农村社区建设、湖北秭归杨林镇等地的实践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必须指出的是,要把上述典型模式从个案层面提升到普遍意义上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甚至上述典型模式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江西模式为例,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还面临着与其他民间组织关系不顺、新农村建设实际结合少等方面的问题,还包括村级组织与志愿者协会的关系问题、志愿者协会的志愿服务及群众的广泛参与等更深层次的问题与难题。再以胶南、太仓模式为例,胶南、太仓模式的成功是以较发达的村庄经济或地区经济为前提的,正因如此,这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普遍意义与成功可能值得商榷。此外,上述典型模式对农村社区建设的中长期规划、目标定位、模式创新等一些深层次问题缺乏足够的探讨和关注。

因此,如何在社区建设的宏观背景和农村现实的语境内,依据农民需求,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模式创新,并把它总结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政策,从而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供理论支撑、经验支持、政策与法律保障,是尤其难能可贵的。本文 从立足模式创新出发出发,基于对湖北省老河口市农村社区建设实践的深入调研,就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模式创新问题进行总结提升,以期更好地发挥模式创新对全国其他地区农村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传播作用、示范作用及辐射作用。

二、河口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老河口市是鄂西北的一个县级市,处汉水中游东岸,版图面积1032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办事处,全市人口51,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4万。全市耕地面积79,6万亩,农村劳动力13,6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已达7,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894元,是个典型的经济欠发达的中部城市。 2007年初,老河口市开始在试点村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经过近两年的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试点村的村容村貌村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积极地影响一,其中富有特色的经验值得总结:

1.“一体两翼”,建设社区环境,增强社区吸引力。

“一体两翼”是老河口改善社区环境的策略总结。所谓“一体”,是指开展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社区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改善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建农村社区各个环节的纽带和成功的突破口,构成了社区环境条件改善的主体部分;“两翼”,即村庄整治与家庭卫生改善。

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2007年以来,老河口投资1300万元修建100公里的环形通村公路,农村道路“村村通”32程新建水泥路122,8公里,使全市通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75公里。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方面,重点解决了沿江马家岗排灌渠道、七里桥沟、清水沟等7条排水沟的整治问题,疏通沟渠,39公里,清淤整治13条主干渠和排水沟,新增、改善、恢复排灌面积5万亩,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观。

落后的农村人居环境是制约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在村庄整治方面,老河口市以316国道和302省道沿线村组“百里乡村文明走廊”建设为序幕,对沿线24个村进行以清垃圾、清路障、清违章建筑、改水以及房前屋后硬化绿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2006年底以来,沿线农民出工10万余人次,清除垃圾200余万吨,自行拆除违章建筑400多处。在村庄整治的过程中,特别注重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为构建村庄整治的长效机制,市政府每年还出资12万元,在沿线24个村聘请100名卫生保洁员:目前已全部上岗。

在改善社区家庭卫生方面,根据低成本、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主动要求社区家庭改善居室通风状况、勤灭“四害”,并积极帮助社区家庭改厕,使得社区家庭的日常生活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与此同时,积极动员村民签订家庭文明承诺书、进行“文明家庭”环境卫生大检查、大评比。村社区是熟人共同体,李楼镇村民王成在访谈中告诉我们,人家的卫生都搞得好,谁家的卫生差,脏兮兮的,人家看不起你,自己的脸上也挂不住,更何况如果家庭卫生搞好了,那么疾病会少,身体更好了,看病花的钱也就少了,何乐而不为。

“一体两翼”工程的实施使社区人居环境从“脏、乱、差”到“洁、齐、美”,农村社区“旧貌”换“新颜”,提高了社区农民生活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熨平了原有的因基础设施和社区环境不利而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隐患,社区吸引力大大增强。

2.“双管齐下”,发展社区经济,改善社区民生。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发展社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其关键性的物质支撑。老河口在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并重发展现代农业、庭院经济,“双管齐下”,为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改善民生打下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老河口的有益实践体现为一下三个方面:其一,现代农业发展以“打绿色牌、走特色路”为核心。“十一五”以来,老河口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绿色产品,已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较为完整的产业发展链条。全市新发展西未红蜜桃3300亩,累计品改砂梨2.8万亩,推广优质稻珞优八号2万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58家,全市参与订单农户达2万户,全年带动农民增收2亿元;其二,发展农民商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老河口积极拓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域和辐射面,为农村经济发展搭建了通往市场的桥梁,其中新办的花椒协会和水产养殖协会把有技术、有经验的种、养专业大户“捆绑”起来,发展规模经营,通过订单、契约或入股等方式,实行松散型或紧密型合作;其三,应用现代技术,推广农业网络信息系统。“村村商务E”网络信息系统就是老河口农业信息系统建设的典范。“村村商务E”为农产品的外销和农村所需的产品购入提供简便快捷的渠道,改变了以往主要以产地销售和中介组织代售为主,解决了千家万户的小农户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问题。

在发展庭院经济方面,老河口社区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闲置土地,把环境整治与发展庭园经济结合起来,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构筑“生产一生活一生态”庭院农业生产循环。所谓庭院经济,指的是农民以房前屋后的土地、水面和空间为基础,充分利用庭院设施等优势,从事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近年,老河口各地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庭园经济模式:一是养殖型庭园经济,因地制宜推广以猪、牛、羊、鸡、兔为主的养殖型庭园经济,推动农村养殖业发展。温岗村引导农户利用当地丰富的草地资源发展庭园养兔,每户平均养殖30只种兔,每年为农户增收1000多元;二是种养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生产。在273户建有沼气池的柴店岗村,推广户平圈养3―5头猪、1个沼气池、70―140平方米菜园的“猪沼菜”庭园经济模式,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链条模式,每年节约农药化肥250元,出栏6―10头肉猪,种3茬蔬菜,可为农户增加收入3000元;三是长短结合型庭园经济,积极发展立体农业。指导农户充分利用庭园空间,推广长短结合、高矮结合的种植模式,使农户房前屋后花果飘香,不仅形成了“林在村中、村在林里”的良好生态环境,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农户增收2000多元。

3.“三位一体”,繁荣社区文化,培育社区归属感。

第一,培植农村中心文化户。老河口文化中心户建设采取“1+1”或“1+X”的模式,即一个“文化科技屋”加一个商店、或一个诊所、或一个加工厂等经济实体,以商养文、文商互补。让农户自主经营,依托实体发展,赋予了“文化科技屋”和“文化中心户”强大的活力。李楼镇柴店岗村村民王宗岭开的小商店原来只是卖些日用品,生意一般,自从办成了“文化中心户”,在村里的扶持下,他买了很多科技文化书,免费向村民开放,村民隔三岔五就到他那里去,看书、借书,交流各方面知识,营业额也随之增加了上千元。如今,老河口农村,像王宗岭这样的 “文化中心户”成了农民学习的课堂,甚至很有可能走出一条适合农村未来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新路。

第二,建设社区文化平台。2007年来,老河口发展文化科技中心户115个、农家书屋4个,兴建标准化村文化活动室5个、村级文化体育场7个,电脑、图书、音像资料、健身器材、报纸杂志在社区扎根、留在农民身边,有力地促进了社区文化活动的发生与发展。计划到“十一五”末,老河口100%的乡镇建有符合标准的化技术学校,60%的乡镇达到文化先进乡镇标准,98%的村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100%的村有文化中心户;85%的乡镇建有体育健身中心和体育指导站,50%的村建有体育基础设施,社区文化载体、文化大舞台将得到有力搭建。

第三,开展特色活动,增强教育实效。老河口积极推进“孝心献老人”、“文明市民”、“星级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大力推进“文化中心户”、“美德在农家”、“政策、道德、法律、文化、科技、卫生六进家”、“婚育新风进万家”以及生态文明村、文明城镇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普及文明行为常识,增强农民文明意识,在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的耳濡目染、身体力行中培育了农民的“生活共同体”理念以及社区归属感。

三、河口社区建设的绩效及经验

老河口经过两年的农村社区建设,形成了宝贵的举措与经验,与其他的社区建设模式相比,其成效及其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挖掘内部资源,低成本建设农村社区。

在农村社区建设中,需要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开展社区建设,“等、靠、要”、完全依赖上级的转移支付是行不通的。与此同时,农村集体经济薄弱、负债累累也是不争的事实。2001年,农业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村级负债1483亿元:平均每个村负债20万元。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给村一级一定的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村干部的工资和必要的办公支出,几乎没有其他机动的开支。

在此背景下,开发社区内部资源,争取最大收益的最小成本对社区建设而言意义重大。以李楼镇社区的垃圾箱为例,村民创造性地将水泥管切割后再涂上各色颜色,按这样的方法做出的上百个垃圾箱,即美观耐用,还有效地防止了铁质与塑料垃圾箱易丢失问题,节约了大量建设成本。再以老河口孟楼镇修路为例,孟楼镇在统一设计标准后,统一主材采购,即对通村水泥路的主要建设材料水泥,采取集团购买、统一供应的方式,享受团购优惠价格,节约了建设资金,还为全面控制建设质量奠定了基础。此外,老河口还发掘社区内部的社会资本来推动社区建设。比如,在开展社区环境、庭院经济建设时,老河口根据农村社区熟人社会的特点,利用社区内部居民之间的信任、理性从众以及社区内部的村落文化开展社区建设,促进社区的内源性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也强调了信任等社会资本的重要性的重要性:“信任恰如剂,它能使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的运转变得更加有效”。

2.贴近农民生活,激发农民参与

在社区建设中,长期以来导致的政府包办、代办倾向以及农民参与的被动性,再加上农民自身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人微言轻”、“边缘化”使他们往往远离社区建设。正如美国社会政治学家安东尼・奥罗母所言:“处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参与政治的比例必然要比处于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高些。这种差别,确实可以反映出那些较低社会地位的成员在各方面的不利条件,诸如仅享有较低级别的信息和较少的闲暇时间。”大多数社区农民的弱势降低了其参与社区建设的效能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依靠农民,凝聚农民的建设动力,不然的话,类似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由于忽视底层民众的动员和参与而导致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现象很可能重演。

事实上,农民最关心的是自己的直接利益,如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美化社区居住环境等,这些正是激发农民参与、开展社区建设的切入点。在老河口薛集镇关岗村,在修建通村公路以前,新鲜花生高价上市时,由于运输不畅,等运输通畅后花生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由最初2,7元一斤的湿花生下跌至于花生0,8元一斤。2003年,以薛集镇关岗村为试点,修通了关岗村的通村水泥路。通村公路建成后,批发商自己找上门高价收购,关岗的农民由此尝到了甜头。此后,其他村的村民,也开始自发集资,主动要求建设村村通公路。用修路带来强烈的经济反差,从农民自身的迫切需求出发,让农民群众自己说话,加速了社区建设步伐。此外,李楼等地的村容村貌、家庭卫生整治所带来的社区“旧貌”换“新颜”、居民“掩面”变“笑颜”、村民参与“观望摇摆”到“热火朝天”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农民参与的本身对社区建设意义依然重大。共同体精神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在共同体内部的锻炼、参与和合作实现的,强化共同体意识,可为农村社区建设及其可持续性提供良好的条件。在帕特南看来,“公民参与网络增加了人们任何单独进行欺骗的潜在成本,培育了强大的互惠规范……促进了交往……促进了有关个人品行之信息之流通……体现的是以往合作的成功……未来的合作在此之上进行。”

3.倡导生态发展,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

建设农村社区必须以尊重自然生态规律为前提。“如果不尊重自然规律;违反客观规律而任意活动,那就一定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正如有关学者所言,“生态规则是明确无情的:大自然必须受到保护,否则我们人类将灭亡”。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是协调人类居住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和谐关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社区。

老河口在推进社区建设、发展社区经济过程中,坚持生态发展,即倡导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也就是在发展社区经济的时不盲目追求经济的高发展,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农村社区环境,同时在对社区生态环境的建设的过程中,又追求生态附加值,创造社区经济效益。比如,老河口大力发展社区庭院经济,即能够低成本地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满意度,还能够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保护农村社区环境、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的生态发展是注重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互动、成本与效益最优、保护和建设并重、观念与行动合一的发展模式,对于破解Grant,J,P,所提出的PPE怪圈(“贫困一人口一环境”怪圈)有重要意义,值得其他地区学习借鉴。

4.坚持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结合

文化属于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具备经济基础的社区文化建设才是一场循序渐进的行动,否则的话,即使偶尔产生文化建设轰动效应,也只不过是表面光鲜,实际价值甚少。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反作用于经济。研究表明,文化贫困及其产生的贫困文化往往是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将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增长相结合,在建设农村社区文化的 过程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农民的创新创业精神等现代观念,也可以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而农村经济的增长也可以为建设农村社区文化提供持续发展的充足财力。

老河口农村社区将社区经济发展与社区文化繁荣结合起来。现代农业与庭院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区经济致富,给社区居民带来的看得见的利益,激发了他们建设社区文化的热情;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中,摒弃抽象的文化建设,结合农民迫切的生产生活需求,在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传播农村科技、法律、卫生等知识以及党与政府的相关政策。农村社区经济致富与文化脱贫相辅相成,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社区文化建设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行动。

四、结论:“两型”社区的创新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老河口社区建设模式创新的启示意义显而易见。与此同时,我们也有必要对老河口实践做进一步的发掘和阐释,并建构一种新的建设模式――“两型”农村社区,这对于明确农村社区的建设方向、模式定位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型”农村社区是本文试图超越简单的或“标准的”个案、模式视角,而以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为着眼点,对其当前与未来发展的若干定位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去把握一般事实和探寻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尝试性提出的社区建设模式框架。

“两型”农村社区是针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定位和模式创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资源节约型社区是指整个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建立在资源稀缺、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在政府投入、村庄公共收入以及农民自身收入有限的背景下,建设农村社区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并尽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建设农村社区;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是指农村社区的发展以人为本,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健康、环保、和谐为主旨,追求一种人的生存、社区经济和社区发展与社区环境的良性互动的友好方式,从而实现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农村社区建设框架下把二者的内涵统一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即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农村社区。

根据老河口可贵实践总结得出的“两型”农村社区,是一项涉及经济、环境、生态、社会、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系统建设模式,突破了过去一些建设模式的思维框框,我们可以作出判断:“两型”社区模式创新的方向正确,将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推进起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还要看到,“两型?社区建设理念在具体的农村社区发展实践中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还存在一些问题,面临一系列障碍,这就需要在今后的社区发展实践中去不断探索。可以明确的是,随着农村社区建设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两型”社区的定义和描述也会逐渐深刻、丰富和完善。“任何科学原则中的基本概念和最一般的观念在开始总是不确定的。它们只能靠人们从现象界所感受到的东西才开始得到解释。要澄清这些概念,发现其重要的和连贯的意义,只有借助对观察对象的逐步分析。”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6

关键词:山东省;新农村建设;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稳定,农业增收,农民增收的重要内容之一。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1 山东省部分试点城市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山东省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部分试点城市或地区如青岛市城阳区、寿光市、青州市张南楼村等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探寻适合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1.1 城阳模式

为振兴城市中心区,解决郊区化,合理利用土地、公共轨道交通优先等问题,青岛市城阳区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地实施了农村工业化战略,以旧村改造为重点,加快农村城市化。按照“三个基础稳固、六个清楚到位”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旧村改造,对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要求,做到改出一片新社区、一片新环境、一片新产业。目前,全区实施了56个社区的旧村改造,腾出土地4万余亩,全部发展二、三产业,从根本上重构了农村城市化功能,使周边的农民享受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水平,还将分散的农村集镇汇集起来,节约居住资源,实现小城镇建设。

1.2 寿光模式

寿光模式又称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寿光市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的发祥地,蔬菜种植达80多万亩,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国蔬菜集散中心。寿光市依据自身在蔬菜市场领域的发展传统和产业优势,以农业产业化为龙头,实现农村生产发展与农民增收的目标,按照“因村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进行了立足农村持续全面科学发展的规划。按照“五通五化两改一有”的硬件建设标准,实行重点突破,全面推进,镇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1.3 诸城模式

诸城市是位于潍坊市东南端的一个县级市。农民居住比较分散,资源、交通和区位等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其经济发达,有民营企业3600多家,在汽车、食品、服装和纺织等行业创出了一些名牌企业。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于服务及中心村具有发展潜力”的原则,把地域相邻的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机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进程。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208个社区。每个社区一般包括5—6个村,选择一个交通便利、发展潜力大的村庄作为中心村,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其他几个村一般距中心村在2公里半径范围内,共约1000—2000家农户。在资金保障方面,建立了以市、镇财政投入为主体、以部门和单位帮扶为辅助、以社会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吸引距离较远的村民主动集中到中心村居住。对因集中闲置不用的原有住宅用地实行统一规划,用于招商引资或上新项目。诸城中心村模式既有利于改变单一、分散的土地经营方式,又有利于发挥中心村镇的城市化功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1.4 南张楼村模式

青州市南张楼村模式又称“城乡等值化模式”。通过土地整理、村庄革新等方式,实现“与城市生活不同类但等值”。南张楼村,1989年作为山东省和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个合作项目,进行“巴伐利亚经验”移植,即“城乡等值化”试验。内容包括片区规划、土地整合、机械化耕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路、发展教育等很多项措施。到目前,用在南张楼的投资已经有8000多万元人民币,各级政府投资了3000多万,村集体投资了3500万元,基金会投资了450万元。试验兴建了80多个企业;农民工作模式发生改变,农业生产成为副业,而企业生产成为正式职业;居民生活方式改善,基础生活设施脱离了农村氛围,人们生活在包括厂区、居民区、文教区、休闲区等准城市化规划的大范围内。尽管现在的南张楼不是德国专家理想中的中国新农村的范本,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2 山东新农村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特色农业发展方面

主要有三个表现。一是盲目跟风。有些地区一提到特色农业的发展就是压粮种棉,压粮上菜,压粮改果,却忘记了应该先从搞市场调查入手,核算投入产出比,分析市场现状,预算投资风险,导致盲目“跟风种地”、“跟风特色”的怪圈。二是强制推行特色。出于种种原因“官逼民富”,不管农民有没有知识、有没有技术就强迫农民进行特色种植,强行命令村民,发展什么,如何发展,这样势必事与愿违,事倍功半。三是配套设施跟不上。一些基层政府部门服务观念不强,配套基础设施不利,极大的影响了发展农业特色化的进程。

2.2 发展农村经济方面

主要有四个表现。第一,农作物产品的科技含量偏低,农民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第二,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增收的基础尚不牢固。第三,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有待提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未形成非农产业对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四、农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市场风险使农户难以承担。

2.3 乡镇职能转变方面

主要有三个表现。第一,部分基层政府为了提高政绩,制定了不合理的目标和任务下派给下级组织,对其进行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奖惩。第二,财政困境。农业税取消后,绝大多数乡镇税源都很缺少,甚至有的乡镇工业税收几乎是空白。第三,干部队伍素质较低。法律、经济、管理、农业、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匮乏。第四,管理不足。县乡条块关系不协调,存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拖泥带水等现象。

2.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方面

主要有五个表现。第一,思想观念落后,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第二,管理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尚未建立城乡一体化社区的建设机制。第三,新型农村社区的服务体系与城市公共服务差距甚大。多数农村社区服务还滞留在传统性、邻里性和救的程度上,服务规模不大且分散不集中,水平偏低,没有从根本上完成乡村管理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的转变。第四,缺乏管理新型农村社区的人才。第五,资金投入力度不足,基础设施薄弱。

3 对策及建议

针对山东省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点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动以农业合作制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制定惠民为民政策,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进程,发展多种特色农业合作经营模式。

3.2 建立健全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机制;健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以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与作用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提高惠农利农资金作用效率;健立健全城镇化、工业化的反哺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3.3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和谐行政生态环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财政制度;加强学习培训,提高基层公务员素质水平;建立健全行政组织法,明确乡镇政府职能定位。

3.4 科学制定规划社区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大力发展非农产品;以需求为导向,加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文化文明建设。

3.5 增强法治意识。加强全民公民意识培养,形成人人知法,人人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风气。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7

关键词:宁津县 新农村建设 发展模式

一、宁津县发展概况

宁津县位于山东省德州市的西北部,据县政府的统计,目前该县总面积是821平方公里,管辖9个镇2个乡,共计人口45万。宁津县具有悠久的垦殖历史,现有耕地78万多亩,地下水资源丰富,种植多种农作物,畜牧业也较发达,主要依靠民营化来带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因此也被称为宁津模式。

二、宁津县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状

宁津县根据当地城市化发展水平和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形成了独特的宁津模式。所谓宁津模式,就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初期阶段,以农民合作协会的形式组织起来,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再建立相对规范的农村专业合作社。

1.基本实现了土地的统一管理,统一规划建设

以宁津县桑庄社区为例,桑庄社区积极探索统一楼房建设、用地集约型、复垦兴工的道路,加快了合村并建的步伐。其措施有:实行宅基地和耕地相挂钩的政策;统一规划,自行建设,自购建材;有步骤的推进并建,住房面积因户制宜。

2.基本构建了宁津联社支农惠农便农“一条龙”体系

宁津联社以为三农服务为宗旨,不断提高三农服务水平,初步形成了“支农、惠农、便农”的一条龙体系,创新性的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支农,通过阳光信贷打造致富的通道。惠农,通过多种措施拓宽增收的渠道。便农,通过合作创新畅通服务的途径。

3.基本形成了民营经济带动整个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式

2003年,宁津县政府提出了“工业立县、民营富民,务实不张扬、环境做保障,快干不争论、发展做结论”的方阵,并确定了“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总体工作思路,逐步建设“一片、五线、十块”的产业发展格局。近年来,宁津县以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突破口,努力打造“中国桌椅之乡”、“中国工艺毯之乡”、“中国工艺毯出口第一县”三个特色招牌,努力谋求致富之路。

4.基本具有了品牌创新意识和行业协会的建设

宁津县在总结发展经验的过程中,提出全面推广ISO系列质量体系认证,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的经营方式,先后有12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同时注册了“宁津家具”和“宁津工艺毯”两个集体商标,取得了国际市场的认证。

5.基本完成了农村社区组织员制度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2010年3月份,宁津县县委提出了在全县推行农村社区组织员制度,这是县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解决农村社区党建问题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现在304名农村社区组织员已经全部到岗工作。市委组织部已经把宁津县推行的农村社区组织员制度列为全市的基层党建创新项目之一。

三、宁津县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模式选择——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自主性建设相结合

1.转变政府职能,改造传统农业

一是要将工业和服务业的剩余资源,引入到农村农业发展中来,特别是将资金和技术资源投入到农业生产领域和农业发展中;二是政府应该利用权力将先进的生产技术引入到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改变传统的加工生产方式;三是对宁津县的龙头产业应重点扶持,配置招商引资项目,促进经济开发区的建设。

2.尊重农民的意见,落实惠民政策

社会发展水平决定民主所能达到的程度,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相联系,即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总体水平想联系的。[1]一是稳推进,在宁津县的社区建设中,注意充分利用社区村民议事会这个平台,使每一项政策公开透明;二是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主动联系农村社区的机制,主动上门帮助解决那题,提出农业生产的合理化的建议;三是合理分配任务,及时将农业的各项补贴发放给农民。

3.完善农村社区规划建设

宁津县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结合德州市城市化建设的合理要素,完善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城市化的趋势鼓励农村的综合开发建设,发展电力、交通和教育等各项事业,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对农村社区垃圾采取统一收集、集中处理的办法,对于污水和粪便,则应在居住区外修建大型化粪池集中处理的办法。同时,应该注重农民精神生活方面的充实,宁津县政府虽然修建了广场和公园,但是还是缺少了有组织性的农民娱乐活动。

4.破解资金难题,确保按期完成村级组织建设任务

一是多方筹集解决资金难题,各乡镇党政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式,整合各类资源,多方筹资,利用多方力量解决建设经费,不得增加乡镇债务和农民负担。二是做好资金利用规划,确保建设进度,主张节约型建设,杜绝浪费;三是倡导工业和优秀的民营企业对农村建设的反哺,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

5.创新品牌,培植企业亮点

宁津县的家具和工艺毯生产发展较快,应借助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引进创新机制。一是要多创新经验,多出新典型。注意从各个工作领域出经验,广泛宣传示范单位的做法和经验。二是要大胆创新,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树立品牌意识。

四、结论

宁津县作为山东省一个正在崛起的县,未来的发展前景和带动作用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可挖。宁津县应采取乡村环境区位的功能分析方法,所谓乡村社区环境区位的功能分析方法,是指从乡村社区生产功能的角度对乡村社区的环境区位进行分类分析的方法,它把乡村社区分为农业村、牧业村、渔业村、林业村等不同的环境区位类型。以乡村的生产功能为标准来分析乡村的环境区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

参考文献:

[1]王沪宁.政治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 [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新农村建设模式篇8

成都市运用统筹城乡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按照形态、业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理念,探索形成了“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体制机制。近年来,成都已建成形态优美、配套完善、产村相融的“小组微生”新农村综合体186个,总投资71亿元,超过2.63万户、约8.4万人入住新居。

目前,“小组微生”已成为成都市统筹城乡改革的新载体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志,部群众称为“新农村建设的4.0版”。

怎么建设?生态底色上描绘新农村

坡屋顶、青砖瓦、庭院廊柱、镂空花窗……川西民居风貌和林盘特色交相辉映,柏油路蜿蜒而过,串起了村民聚居点和产业基地,既有现代城市印记,又不失乡村恬淡野趣。郫都区三道堰镇青杠树村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带来的变化让村民备感自豪。

“我们9个居民点的水、电、气、电话、电视、宽带网络‘六通’,聚居点离自留地步行几分钟,安逸得很!”该村村主任钟家旭介绍说,新村充分利用原有的林盘、农田、水系等资源,综合考虑村民生活半径,选择村民小组中心或交界点位的院落布局聚居组团,以“院落”为组合单位,打造“院在田中、院田相连”的川西田园风光。房前屋后规划成老百姓的“微田园”,让每家每户自己种植蔬菜瓜果。

“小组微生”怎么建?由谁说了算?成都在新村建设过程中注重充分尊重农民群众自利。双流区胜利镇云华社区鼓励农户以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项目理事会、议事会和监委会,自主实施建设,探索出了“是否参与自主选、实施方案自主议、资金安排自主定、建O质量自主督、建好新居自主管”的“五自”模式,真正做到还权于民,集中智慧把新村建成了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怎么发展?田园风光里发展新产业

千亩红提、千亩金银花、千亩荷花……来往安仁古镇的游客、体验农事乐趣的市民,但凡经过崇州桤泉镇群安村余花龙门子,难免被吸引,而那些忍不住走进来的人,就让这个单纯的村民聚居地变成了一个景点。

“纵观全市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产业立村’已经成为共识。”成都市统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新村要想持续‘幸福美丽’,必须靠产业发展提供经济支撑。”

新都区新繁镇高院村的玲珑锦院,结合餐饮旅游业需求,多采用大空间设计格局,便于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庭院经济。

“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升生活品质。”新繁镇党委书记钟毅介绍说,农民通过参与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实现了就近创业就业,多元增收。目前,农户可获得1500元/年・亩的土地租金收益,出租空置农房每月可获得5~10元/平方米的租金收入,进园区务工每天可获得60~80元的工资收入。农民还可参与一、三产业经营,获得持续收入。

怎么治理?配套建立民事民议制度

在都江堰市柳街镇五一社区9组“陶兰馨居”里,幢幢两层小楼,掩映在茂密的树林中,小区里鸟鸣蝶舞,惬意舒适,三三两两的老人和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安宁幸福。通过统规自建模式,这里安置村民175户、540人。生活环境好了,荷包也鼓了起来,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了新型农民幸福的富裕生活。

与之配套的,是充分发挥群众自主意识的民事民议制度。在成立院落业主委员会的基础上,小区推行党小组对全体党员负责、业委会对户代表负责、党员和户代表对全体住户负责的三级自主管理模式。

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成都从2009年起全面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建立村民议事会制度,推动村民自治逐步走向成熟。成都市统筹委负责人介绍说,“小组微生”农村新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从之前的“1+21”(即1个社区配套21项服务)调整为“1+8+N”,就是要依托村民议事会这一自治机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按照“因地制宜、设施共享、弹性配置”的原则合理配套,既满足农户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又避免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浪费。

上一篇:初中道德与法治总结范文 下一篇:减少碳排放的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