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5 16:15:07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1

论文摘要: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化农业发展关键在人才,而人才关键在教育,因此发展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供销合作社组织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具有的优势,分析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阐述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培训其发展对策,为推进合作社事业的发展,满足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需求。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合作社;教育;发展对策

供销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织载体。供销合作社是直接服务“三农”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政府引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搞活农村市场流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力量。供销合作社肩负着多项职能、多重角色的特殊使命,决定了供销合作社的命运与“三农”的命运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决定了供销合作社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合作社发展实践证明,人才是兴社之本,而人才关键在教育,合作社的教育对于合作社的发展至关重要,关乎其生死兴衰。2011年6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指出:“进一步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发展行业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全面实施‘科教兴社’和‘人才强社’战略,打造全新供销合作社,实现供销合作社新的跨越式发展”,“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艰巨任务,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供销合作社从业人员和农民素质,已成为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只有高度重视合作社教育,构建完善的合作社教育体系,发展供销职业教育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和合作社快速发展的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

一、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培训现状

近些年来,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能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从总体看,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离新农村建设、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还有很大差距,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从系统教育角度看,我国供销合作社人才培养大多依靠供销系统内所办的学校,曾有安徽财贸学院和山西财经学院两所普通本科高校、一所管理干部学院、几百所供销学校。随着供销合作社的发展陷入低谷,出现学校招生难,学生就业难现象,为了求生存,大多数供销学校改旗易帜而去掉了“供销”字样,面向市场办学。这些学校,一些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一些下放给地方政府后合并升格为综合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以适生存,调整办学方向,修订培养方案,完全失去供销合作之特色。即使两所办学历史悠久、实力较强的普通本科高校也下放给了地方,并且那些具有合作社特色的、全国唯一的合作经济专业也被撤消,合作社教育体系受到很大的削弱。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一些高等财经院校和农业院校曾经开设过合作社专业,但在“文革”期间停顿了近二十年,导致目前出现断层现象。1987年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科目录》中曾增设与合作社相近的合作经济专业,招生属性为试办,至1993年才被确定为正式招生;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1998年颁布)》等文件的通知中合作经济专业在本科专业目录中没有出现,从而停止了招生;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教育部2007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的公布结果中,全国各高校申请新设置和调整的1711个本科专业中,仍没有合作社专业。尽管目前还有少数高校仍保留有合作经济专业研究生、专科的招生,如中国农大的农村合作经济、安徽财大的农业经济与合作经济、华南农大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云南民族大学的合作经济理论研究,但因没有本科层次,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出现分化和断层现象。而且,合作经济专业属于经济大类,与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所需经营管理的人才培养方向不相符,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直至2008年3月,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培养合作社高级人才的专业学院,它的成立填补了我国合作社高等教育的空白。2009年1月起,合作社学院作为尝试,在青岛农业大学内部所有专业的四年级毕业班学生中招收合作社专业方向课程班学员,成绩合格者,由青岛农业大学颁发合作社专业方向课程结业证书。

由此可见,尽管能为合作社培养人才的学校,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等专业学校,存在着办学主体分散、数量有限、层次断层、体系性不强等缺陷,很难形成优势突破。

二、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缺乏特色,难以满足合作社发展的需求

从表面上来看,各类学校、培训机构都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培养。但仍存在着问题,主要有:一是长期以来我国合作社教育没有真正地得到重视,从专业设置上可以看出,目前仍处在断层阶段,致使我国合作社教育无论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方面,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几乎为空白,岂能有特色之说;二是由于缺乏深入调查研究,不了解合作社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究竟所需什么样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如何培养等问题研究不够,并且存在着重学历教育,轻在职培训的倾向。因此,合作社特色教材短缺、合作社实践经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专业断层等现象,严重影响合作社教育培训实效,难以适应合作社蓬勃发展的需求,甚至成为合作社发展的瓶颈。

(二)供销合作社缺乏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合作社教育涉及国民教育体系的方方面面,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无论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无论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无论全日制教育,还是在职教育都有涉及。目前,我国合作社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合作社所开展的教育培训是零散的、偶发的、短期行为的。至今国内仅有一家青岛农业大学合作社学院。存在突出的矛盾:一是存在合作社需求大量人才与合作社缺乏教育资源的矛盾,导致缺乏合作社急需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一些办学条件较好的供销学校改旗易帜而去掉了“供销”字样,或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或下放给地方政府,且合并升格为综合性的职业技术学院,同时撤销合作经济的特色专业。因此,目前能为合作社培养人才的高等院校、中等学校甚少,不能满足合作社蓬勃发展人才需求。二是存在合作社迫切需求人才与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矛盾,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亟需人才的培养。客观上合作社地处农村,条件艰苦,待遇较差,缺乏吸引力。同时,不健全保障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导致了合作社紧缺专业的毕业生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合作社发展需要。三是存在合作社人才培训形式和内容上与实际需要相脱节,人才培训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的现象。

(三)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深入、行业衔接不紧密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职业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和老师的实践能力。虽然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积极性较高,不断地探索并实践自己的校企合作模式,但由于企业与学校责、权、利不明确,企业担心承担学生和教师存在的风险及损失,而企业积极性不够。因此,从总体上看,校企合作缺乏有效、完善的机制,难以达到应有的尝试和广度。

供销合作社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至关重要。特别是国务院40号文件颁发以来,供销合作社系统得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由于职业教育培养人才脱离行业,未能深深扎根行业,没有行业特色,而职业院校发展缺乏行业企业强有力的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的衔接不太紧密,为行业培养人才的职能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输送给行业的职业人才较少。比如2010年全系统新增的23万人,绝大部分来自系统外院校。

(四)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效率不高

尽管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政策及财政扶持力度很大,但由于大多职业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与部级示范校的要求相距甚远,经费不足仍是制约学校发展的一大因素。还有职业教育存在多头管理,行业办学被边缘化而致系统学校经费紧张之因素。一些地方省属、地方学校,由于主管部门、主办行业的不同,学校级别、经费标准也不同,致使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标准的差异,甚至毕业生证书等级、工作身份及待遇的不公平,由此导致同类学校的政策不同,引起诸多矛盾。

目前,农民合作社发展甚快,可教育培训的总投入甚少。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合作社本身为提高产出质量、产出水平而开展的生产技能培训投入,其使用效率虽较高,但总量很少;另一部分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出于扶持教育培训的投入,其投入少,且使用效率差,能真正投入到社员身上就微不足道了。因此低投入、低效率而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举步维艰。

(五)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的宝贵资源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着“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专业任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落实不到位,其培训和技能提高力度有待加强。职业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理论教师会讲课却不会实操,聘请的实操教师会操作却不会讲课的现象,即“双师型”教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原因:一是经费和编制不足,学校对企业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没有吸引力,主要通过内部挖潜培养 “双师型”教师,导致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二是一方面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又招不到专业对口的师资;三是学校发展速度与师资编制缺乏的矛盾,导致结构性教师缺失,甚至成为教师队伍扩大的重要因素。 转贴于

三、探索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培训发展对策

(一)构建适应新时代合作社教育体系

世界合作社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合作社教育,且认为合作是国民性的重要体现,甚至在中小学基础教育过程中开设合作社知识基础课,将合作社意识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把合作社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并拥有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如:丹麦合作社教育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最大特点是形成了完整的合作社教育体系,其包括初等教育、城市学生的预备课程、农业基础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农业连续教育四个层次。美国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构建了以农业高等院校为主导的合作社教育体系。俄罗斯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盟(相当于我国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拥有3所大学、3所学院以及70多个中等技校,可开展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年培训人员达到16万人之多。俄罗斯合作社大学是一所全日制大学,也是俄罗斯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它在全国18个城市设有分校,在校生近4万人,可以开展从本科生到博士各个层次的学历教育。目前,我国合作社教育几乎为空白的现状,已无法满足我国合作社事业迅速发展和巨大的人才需求,因此,构建合作社教育体系非常必要和紧迫。

我国借鉴发达国家合作社教育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合作社教育体系。笔者认为,我国的合作社教育体系:一是构建以供销合作社系统院校为主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合作社教育的院校框架系统,包括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合作理论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以及合作社多种教育培训,重点培养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二是构建以农业系统院校为主要支持的、注重与现代农业科技紧密结合的、合作社农业科技教育系统,包括现代农业各种技术知识及应用的教育、培训和推广工作;三是合作社教育纳入中小学、高等普通教育中,把合作社意识、合作社知识及合作社理论教育作为国民系列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四是构建以农村成人教育、各类职业学校及培训机构为框架系统,以加强合作社知识教育;五是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党政干部培训过程中将合作社课程列为必修课,使各级党政干部能够了解、掌握合作社知识,提高其对合作社的认识度、支持力度,尤其是直接面对农民的基层干部,这更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六是恢复两所原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大学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依托,并组建全国性的合作社大学,对大专、本科、研究生及博士层次的合作社专业建设与发展作出规划,构建合作社学历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高层次合作社专业人才,从事合作社理论的教学研究。

(二)加快改革创新,打造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适应需求人才

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及培训机构要顺应新形势发展,加快体制和制度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打造供销合作职业教育特色,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和农村实用性人才,以满足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笔者认为:一是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着力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相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和行业发展的能力。二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着力实现教学活动“三个结合”,即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开发结合,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模拟教学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三是加强重点和特色专业建设。探索贴近“三农”、服务“三农”、融入“三农”的重点和特色专业设置与建设,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服务。教育部和供销总社联合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合作办好一批涉农和直接服务于供销合作社的特色专业,并依托这些特色专业建设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四是加快特色教材开发。加大特色教材开发的资金扶持,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积极探索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的机制,开发涉农及新农村建设的实用、科学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一批以服务“三农”和“新网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为特色的职业学校。

(三)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加强行业衔接

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为职业学校搭建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平台,构建职业学校与相关产业、企业的协作机制,推动“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促进供销合作社事业、新农村建设健康协调发展。并加强相关制度和法律的制定,建立有效的、完善的机制,明确企业与学校责、权、利,提高企业承担教师和学生实训的积极性,引导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教学和实训指导,促进学校与企业深度融合。为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化和打造全新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培养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急需紧缺的高技能、实用人才,调整办学方向,重点建设一批以服务“三农”和“新网工程”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培训为特色的职业学校,培养“新网工程”建设急需各方面专门人才,并积极承担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农产品经纪人等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任务。此外积极参与“县乡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技术人员继续教育。

(四)加大职业教育投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

尽管国家给予职业教育的政策及财政扶持力度很大,仍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经费不足成为制约供销合作教育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首先,通过立法措施扶持、支持供销合作职业教育发展,要切实建立合作社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职业教育培训投入机制。其次,要充分利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教育培训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发改委、财政等部门支持,探索供销合作社职业学校享受公共财政扶持的机制和办法,逐步提高学校经费保障水平,多渠道筹措经费。第三,加大对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各级供销合作社企事业单位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承担相应费用。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资金应切实用于供销合作社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第四,整合资源,探索学校自建、校企共建、企业自建、向学校开放等多种形式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多方分担实训基地建设成本,组织实施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建设一批供销合作社职业学校实训基地,一批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一批涉农专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评聘制度创新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2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各层面的改革与尝试。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多发,国内外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瞬息万变,这为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一、 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的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一个社会性困扰因素。我国自高等教育改革以来,开始由精英式教育转为大众式教育。伴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的不断扩招,高效的准入门槛放宽,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统包统分时期的天之骄子,而转为普通劳动者。高校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再加上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打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局面”,就业就更加困难。另一个就是解决“三农”问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长期的工农“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各种政策制度上的原因,长期以来发展缓慢,农村人口素质低下,穷困落后,缺乏人才。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再加上农民子弟考学和农民迁移城镇的增多,导致农村中的精英外流,出现了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居多的现状。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了国家的头等大事。因此,我国自2004年以来连续6年在中央1号文件中注视“三农”,并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也频频出台,支农资金连年升高,农村建设呈现一派大好景象。

在此双重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其中针对大学生的有“西部志愿者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社区民生志愿者计划”,鼓励大学生向基层发展,到基层创业、就业。反观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对人才求贤若渴,急需引进人才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而新时期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也为大学生反哺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农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农村有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以及深厚的地方文化,如果开发成功,其潜力巨大。鉴于此,大学生应转变固有的职业取向,致力于向农村进军,顺着国家促进就业的东风在农村基层干出一番事业。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许多种途径,而“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无疑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大学生村官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发展空间,一有财政支持,二有制度保障,三有展现自我才华的平台。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头脑灵活,视野宽阔,文化素质高,参加农村的管理、规划,不仅可以进一步的锻炼自己还可以为新农村建设锦上添花。

二、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

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状况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现状,为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缓解就业压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李庆波(2008)认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但“大学生村官”模式也面临着大学生基层就业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且出路窄,待遇差,吸引力不够等问题。建立“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成为增强这一政策实践性的有效途径,应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严肃选任,健全保障机制,创新管理模式,持续帮扶,开展校市及校县合作。李江波,李禄(2010)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认为我国的“村官”现状是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政治素质低、法制观念差。大学生就读的并非村官专业,隔行如隔山,让他们当村官,未必就能当好,而且学非所用,对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认为“大学生村官”只能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之策。邓艳葵(2010)指出要解决“大学生村官”是否“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这一问题,很重要的就是要优化“大学生村官”的成长环境。首先要营造成长的舆论环境,注重宣传,加强与村民的相互了解;其次创造良好的培养环境,通过开展农业知识讲座和结对子“传帮带”帮助大学生进行角色转变,通过岗位锻炼、项目培训、创业引导为大学生村官提供施展才能的环境;再次,优化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环境,在生活待遇、文化环境、人际环境、制度环境等方面予以重视和完善。

三、 大学生村官的探索

怎样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双赢,许多学者就这一问题也进行了不少有益的探索。施爱民,潘献奎(2009)提出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迫在眉睫。一是要通过观念教育,促使大学生树立到广大农村地区就业的职业理想,要及时传递政策信息,使大学生全面了解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三农”和促进大学生基础层就业的政策及投入。大学生要重新自我角度定位,抛弃固有的优越感,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还应改变职业评判标准,认识到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分工的不同,只要是对社会有用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二是通过实践教育,坚定大学生对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念,以目睹农村发展成果、服务“三农”、调查农村现状的形式深入了解“三农”状况,培养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感。王俊刚(2007)根据对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和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的心理倾向的调查分析,指出大学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并就目前制约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而城市人才资源却相对过剩,大学生农村就业呈现出一种结构性缺失,制约大学生参加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有:传统的计划体制模式的制约,考试录用方式存在不合理性,大学生对参加新农村建设政策存在疑虑,政府财政经费保障存在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农村就业的政策建议有:主张以志愿者服务队伍为主要载体开放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以科技项目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让“大学生村官”通过新农村建设实践脱颖而出,改革农村干部人事管理模式,建立大学生新农村建设生活保障机制。

新形势下,我国处于政治经济体制转型期,在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下和在高校扩招及金融危机影响下,大学生就业难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期待形成鲜明的对比。对此学者们已经做了诸多的研究与分析,剖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和制约新农村发展的“瓶颈”性因素,并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对策。但通过综述,发现学者们大多关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少有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庆波.对新农村建设中大学生担任村官的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 李江波、李禄胜.村官学校的设立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J].农村经济,2010

[3] 邓艳葵.大学生村官成长环境及其优化[J].思想教育研究,2010

[4] 施爱民、潘献奎.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探索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3

关键词:城乡规划体系;现状问题;中心村;模式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上海郊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总目标和切实推进“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总战略,是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加快实现人口的集中,关键在于:一是加快推进城镇化;二是建立新的农村居住体系,本文将针对如何通过规划调控建立新的农村居住体系做些研究探讨,旨在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建设中起到作用。同时,历来城市规划重点关注城镇化建设区域的规划研究,但对于数量大、分布散、集中难度大的农村居民点的建设,缺少相关的规划研究工作,为了控制和引导崇明农村居民点布局,切实推进“三个集中”进程,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在此背景下,开展上海崇明农村居住体系规划研究探讨,落实市域和崇明三岛城乡规划体系,全面建设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郊区,所有意义。

一、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1、现状及主要问题

崇明是上海市唯一的一个建制县,由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三岛组成,位于上海市北部,长江入海口,全县下辖16个建制镇和2个建制乡。三岛陆域总面积约为1356平方公里。 2012年底全县户籍人口68.5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49.9万人,占总人口的72.8%,农户数23万户以上,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上海甚至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属较慢地区。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崇明农村住房处于一宅一地,随意建设的散居状分布状态,全县约有数万个散居点。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以来,村镇建设工作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开始实施,通过多年的规划控制和引导,农村居民点集中布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仍存在一般为五户以上规模的近四千个自然居民点,多呈带状、条状沿路沿河简单布局,呈现为“散、乱、差”的现象。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崇明县土地总面积249451公顷(包括长江水域)。全县建设用地面积21284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8.53%。其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7243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4.03%;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1376公顷,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3.45%。土地利用现状特征为城镇土地利用率偏低,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建设用地比例高达53.45%,农村居民点用地量大且分散。总体而言,全县农村居民点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生活所需的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还不完善。生产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待提高。人居环境建设尚待有效的规划调控,乱建、乱占、乱堆现象需要加强治理。住房功能落后,住房条件有待改善。

2、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全县农村居民点分布散乱的现状以及产生居民点建设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缺乏相关规划的有效控制和引导。一方面,长期以来对全县农村居民点建设缺少系统研究和统筹安排。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农村一户一宅的散居状分布形态,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取消。另一方面,有规划控制和引导后部分农村干部和农民法律意识淡薄,不按规划进行建设,造成村庄内部的住宅布局散乱,建设无序;出现了村庄建设“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村容村貌没有得到合理建设和有效整理。二是土地政策不灵活,土地调整难以实施。目前农村的土地制度是以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农户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三十年不变。在村民建房过程中,村界、队界难以打破,土地调整难度大,坚持填空补缺的原则难以推进,造成了集中建设难实现。三是农民建房由于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原因随意性较大。农村住宅建设为农民自愿行为,非商品化建设,受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建房偏好靠近自家的田地,造成宅基地布局的分散。同时,农民的规划意识薄弱,其住宅建设的随意性导致村镇建设循序渐进困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违章建筑产生,存在安全隐患。要从根本上改变还需要从政策、法规、观念、宣传、处理和整治等方面综合研究、配套实施。四是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村级集体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环境建设投入少,改善慢。五是村镇建设管理队伍薄弱,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农村居住体系规划研究

1、发展模式规划

农村居住点的分散布局,加大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难度,影响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的规模经营。资源紧约束条件下,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布局和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结合崇明三岛新的发展形式和发展条件,研究和规划农村居民点建设,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农村居住体系。规划将全县所有居民点分四种类型进行控制,分别为中心村、适宜发展居民点、一般居民点和不允许建设、逐步消亡的居民点。

中心村、适宜发展居民点和一般居民点根据新的发展形式、条件和要求,遵循“集中紧凑、量力而行”的原则,区别对待。中心村是未来重点建设、规模大、发展好、设施全的居民点,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公共服务核心;适宜发展居民点是规模相对较大,对市政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适量投入的居民点;结合崇明的现状实际,采用“一心多点”的发展模式,即一个中心村带1~3个左右适宜发展居民点共同发展,都属于未来中心村建设的范畴。一般居民点是针对近期农村居民建房矛盾的解决,从目前农村现实角度考虑,允许小规模的村民建房活动,对市政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不投入仅维持,但对村容村貌适当整治的居民点,从长远来看这类居民点在发展过程中要逐步撤并。第四类是除以上三类居民点外所有现存的居民点,大多为规模小且分布散乱,此类居民点不允许有村民建房活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逐步消失。

中心村的建设,在规划上是一个长期控制和引导的过程,需要花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心村的建设不是村庄形态的简单合并,而是通过制定规划,实现人口、产业及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通过健全和发展新型社会经济服务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郊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通过农村地区行政管理的整合,理顺管理关系,实现城乡管理一体化。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规划先行、政策聚焦、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原则分三种类型进行中心村的建设。一是整体新建。结合重大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和产业园区建设,集中新建。如港西镇的静南村通过政策聚焦,采用宅基地置换的方式整体新建。二是扩建改造。在规划指定的中心村建设范围内进行新、改建,扩大中心村规模,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公共服务核心,对中心村以外的居民点加以环境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如绿华镇华西村,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三是修缮保留。对于现状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村庄,具有产业特色的村庄以及具有江南水乡风貌的村庄、历史文化村镇等,要加以保留,同时要加强保护整治。如前卫村和瀛东村,发展“农家乐”和“渔家乐”旅游产业,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和环境水平。

2、中心村规划布局

中心村规划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尊重现状,根据居民点规模的大小,同时考虑中心村分布的均衡性和未来行政村调整的方向确定中心村。从已有居民点中,选取现状规模较大,区位比较适中,分布较为均衡,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建设等现状条件较好,有优势吸引村民去建房的居民点定位为中心村。中心村建设要尊重目前基层行政区域管理,同时也不能受村界、队界的束缚。二是衔接城镇发展空间布局,人口导向,合理确定中心村数量和规模,使之既有可操作性又能有效推进“三个集中”进程。考虑农业产业的不同和户均耕种面积差异,中心村在规模上也因地制宜有所差别。根据城镇规划对崇明未来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预测和中心村“一心多点”发展模式,规划中心村人口规模800~1000人,户数250~300户,适宜发展居民点人口规模200~300人,户数60~100户,有条件的中心村,规模可适当扩大。

三、建设中心村、推进“三个集中”面临的挑战

面对现实情况和问题,具体来说,崇明建设中心村、推进“三个集中”要相应应对以下挑战。

一是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保障,城镇产业支撑不强,对农村的吸引力和拉动力不强。二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全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差,底子薄,历史欠帐多,要达到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还需各级政府人力、物力、财力的全面投入。三是农民建房高潮已过,思想观念上的差异等客观原因,造成集中的难度大,对推进“三个集中”带来客观上的难度。另一方面,需要建房的部分农户经济条件不富裕,没有上级政府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动员他们到规划的中心村去建房难度较大。四是土地政策不灵活,土地调整难以实施。目前农户承包的土地经营权三十年不变,让土地流转较为困难,特别是让农民隔队调地建房,难度更大。

四、规划实施对策

一是通过经济杠杆、政策优势和行政手段,将村民吸引至中心村进行建房活动。加强对中心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环境建设的投入,以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村民自愿去中心村规划指定的建设范围内建房。对愿意来中心村建房但有一定困难的村民,由各级政府共同集资建立专项资金,给予定量资金补助,引导其进中心村建房。其余不愿来中心村建房的村民,如有建房活动,自愿选择在适宜发展居民点和一般居民点中建设。对在规划居民点以外,暂时不具备建房能力或建房条件的村民,仍在原地居住,同时,衔接土地整治规划,通过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措施,将此类规模小、分布散、质量差的居民点在发展过程中逐步消除归并。

二是加强农村居民点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坚持“规划、土地管理并重”。在宏观层面的农村居住体系规划指导下,各乡镇要组织编制各中心村建设规划,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同步协调、相互衔接。按照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水平以及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原则,合理确定中心村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用地范围、村民建房标准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规模等,确保中心村的各项建设纳入规划并按规划实施。

三是加强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和专业化程度。队伍建设只有超前发展,才能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实现村镇建设管理从经验式到科学式的转变。

四是多渠道、多形式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中心村建设工作要以基础设施为先导,以生产设施为主干,以住宅为中心。倡导多元投资主体参与,广大农民的投资参与,使村镇建设的动力来源由被动外推转化为内生参与。

参考文献:

[1]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

[2]崇明三岛“19208”城乡体系总体规划(2006-2020年).崇明县人民政府

[3]崇明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

[4]李建国.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的问题与对策-《上海农村经济》2008年5期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4

;当前我国对于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因此,应该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主要从乡村规划的角度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关键词

:乡村规划;新农村建设;作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引言引言引言引言

乡村规划建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

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

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较为重要的任务在农村。应该不断加强农业以及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有着十分重

要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影响。在解决农民各类生产生活问题的基础之上,应该切

实做好乡村规划,使得乡村的建设以及管理可以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乡

村建设规划的实施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应该注重改善村容村貌,也应该从当

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的意愿,并且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应该坚持节约以

及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也应该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体现地方特色。新农村

建设,才可以在农民拥护的基础之上不断稳步地向前推进。

1111、乡村规划的现状、乡村规划的现状、乡村规划的现状、乡村规划的现状

1.1、对乡村规划缺乏充足的重视

乡村规划长期得不到重视,缺少相关规划部门支持和经费投入,乡村规划先

天不足,比较薄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规划法的推动下,乡村规划得

到了快速发展,各地纷纷开展乡村规划工作,现在一些地区已经有了乡村规划,

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没有进行乡村规划。

1.2、理论同实际脱节

乡村规划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突出问题是照搬城市规划

模式,忽视农村实际,盲目规划和拆建,以致规划和建设工作受挫。部分地区村

庄建设规划标准过高,难以实施,被村民讥称“中看不中用”。

2222、乡村规划的具体措施、乡村规划的具体措施、乡村规划的具体措施、乡村规划的具体措施

2.1、突出规划引领,在规划设计上下功夫

科学规划村庄布点,在现有基础之上与城镇规划相统一,重点发展特色村落,

做到科学取舍、合理布点。精心编制村庄设计,根据村庄特点,在实用、美观、

特色的基础上将传统特色与现代风格有机统一。以乡村旅游为主的经济型村庄,

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等项目,建成宜业示范村。

2.2、突出地方特色,在建设实效上下功夫。

规划上体现一村一品,根据地理地貌环境,以及民习民俗,编制具有特色的

村庄、村民住宅方案。建设上以农民自愿为主对破旧单体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和

修缮,避免大拆大建,要围绕村庄文脉传承和自然生态风貌保护,充分利用地形

地貌,尊重当地乡风民俗,保护村庄自然肌理,从村庄路网、空间布局、住宅及

院落组台、绿化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营造浓郁的乡土风情。

2.3、突出村容整治,在生态建设上下功夫

新农村的建设,环境整治是关键。抓好生活环境的改善,围绕农民群众日常

生活起居,深入开展“二修”“三清”“五化”,即:修整危旧房屋、院墙,清垃

圾、清污泥、清杂物,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和公共设

施配套化,建立“户集、村收、镇街运输、区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模式,健全

村庄卫生长效保洁机制。

2.4、突出兴业富民,在产业发展上下功夫。

新农村建设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推进安居

富民工程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实行一村一策,巩固和

扩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做大做强农业种植、农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形成乡村建设

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局面。

2.5、突出管理创新,在乡村文明上下功夫。

新农村的建设不是简单的人民生活富足、村庄环境整洁、乡村环境优美,更

重要的是乡村文明,是群众素质的提高。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村民代表会议、

村务公开、村民理事、村级财务管理等自治制度,加强村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

员会等组织建设。

2.6、突出规划原则,在编制标准上下工夫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全新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过去的农村建设规划标准

已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借鉴,又不能按照城市

规划生搬硬套,为提高村镇规划编制质量和标准,必须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一是

统一规划,逐步实施。正确处理村庄现状、近期规划建设、和长远发展规划的关

系,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合理确定村镇发展建设规模、速度,使其与人口和

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二是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对村镇规划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注重区域特色、

经济条件、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充

分把握社情民意,尊重群众意愿,尊重自然环境注重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

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势多样、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型村庄。四是

建设节约型村庄,坚持立足实际,适当超前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范围,保护耕地和

减少自然资源浪费,加强村民精神物质文化建设需要,提升村庄建设品位。

3333、乡村规划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的重要性、乡村规划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的重要性、乡村规划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的重要性、乡村规划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的重要性

做好新农村建设,不仅仅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部署,也是提升农民幸福指

数的有力抓手,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更是展示新农村形象的有

效载体,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在建设之中应该坚持坚持以人为本、规划引领、

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城乡一体、整体谋划的原则。既要着眼于改善村容村貌,

又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尊重农民的意愿,开展整村推

进,逐步配套完善,既坚持了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的基本原则,又便于农民生产

生活和体现地方特色。

4444、结语、结语、结语、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该以乡村规划作为重点,做好资金筹措,通过村民参

与决定、设计以及监督实施,如此才可以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才可

以在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

新农村。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蓝燕.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郑州航空工业

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12-13.

[2]吴小伟.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浅析[J].安徽农业科

学,2008,27:12042-12044.

[3]尹丽园,刘艳.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经济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5

关键词:农村供水 现状 问题 措施

1.引言

农村供水工程的发展从简单的提供水资源到对水质和水量的监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并仍需逐步完善。作为农村重要的基础水利建设设施,农村供水工程早已全面启动,并逐步开展了有关农村饮水、供水健康的相关调查评估工作,完成了农村饮水安全的相关规划,根据研究报告,对工程进行了初步的设计和编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以求改变农村的用水现状,改善农民的生活用水环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效益的提高。目前,农村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形势下,为满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对农村供水情况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农村新建供水厂和以前的供水厂在供水范围划分上的不明确,常常会出现供水范围重复等问题,矛盾也日益凸显,再加上原有的水厂供水设备老化而且长年失修,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的供水安全带来了影响,因此,对于农村供水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以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不断完善农村的供水工程建设,使农民的日常用水质量更具保障,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健康水平,而且有助于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村供水现状及问题分析

现阶段,农村的供水工程正逐步展开,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农村的供水要求以不能满足农村现代化经济的发展,主要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2.1农村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

我国的农村供水资源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地下水,二是以江河湖泊水为主的地表水。根据近年来的环境数据统计分析,我国的地下水资源以及地表水资源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污染,情况不容乐观。就江河湖泊等地表水资源来说,除了长江和珠江流域,其它水系均因受污染严重已经不能作为生活供水资源,地表水资源的污染物主要是好氧类、氨氮类以及石油类物质;而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的情况也不容乐观,都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点状或者面状的污染,由于水质的矿化、硬度增大,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氯化物、铁、锰等化合物的含量超标,导致部分水质的指标严重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总而言之,就目前的农村水资源现状分析来看,许多农村的饮用水以及供水资源由于受到或大或小的污染,水质已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例如,某市因为许多地区的暗淡含量、氟、砷等溶解性固体物质的超标,导致农村的几乎28万人在饮用超标的供水,再比如,某地区的1008万人的引用水质超标,其中含盐量超标的有144万,含砷量超标的约有11万,氟含量超标的约有520万,并且,还有许多农村饮用水中细菌、病毒等的数量超标。

2.2农村供水厂管理不完善

农村供水厂得运行管理方面的不善和疏漏也是导致饮用水水质差的原因之一。在农村,供水厂的运行与管理大多是由私人承包或者买断的,然而水厂管理者大多缺乏专业的水厂管理知识,在水厂的运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安排值班人员,而且消毒措施和消毒设备都没有应用到水厂的管理中。就一些村级的水厂来说,一般其供水时间为每天3~6小时,供水时间过短,许多处在管网末端的用户的用水量严重缺乏,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还有就是水厂的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关键乱放、设备生锈等状况随处可见,整体卫生条件较差,许多水厂没有办理卫生许可证、取水许可证、人员健康证等水厂营运的必备证件。此外,虽然近年来新建了许多供水厂,但是新水厂和原有水厂的衔接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新水厂和原有的供水厂在供水范围上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出现了交叉重复现象。新的供水厂的建设对于农村来说有很大的益处,但是对于原有水厂运行管理的承包者来说却是侵犯其权益的行为。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必将会影响到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和村民健康水平提高。

2.3农村缺乏严格水质检测工作

目前,农村的水质监测工作质量仍有待提高。在农村,不能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建立水质检测机构,仅仅依靠疾控部门的每年一次的抽样检查不仅不能够保证供水的质量,而且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农村供水水质的实时监控。

3.做好农村供水工作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根据以上对农村供水现状问题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以求完善农村的供水机制,提高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和健康水平。

3.1控制水资源的污染状况

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是保证农村供水充足的必要条件,因此,要做好农村供水工作首先要采取措施减少地表及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禁止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以防对地表水造成污染。国家要颁布相关的法令和规定,明确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加强人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供水质量。

3.2完善水厂的相关管理机制

完善水厂的运行管理机制是做好农村供水措施的关键一步。为了保证农村供水工作的高质量,相关负责人员应根据本地区的供水情况、范围等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水厂运行管理模式,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当下,地下水水厂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相对较成熟,对水厂的运行和管理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实行新水厂和原有水厂的统一管理,在统一的监管机制下,开展相关的经营活动,注重解决原有水厂和新建水厂之间的管理问题。提倡农村新旧水厂的统一管理不仅可以避免供水范围重复交叉等问题,而且有利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和发展。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水厂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以保证水厂安全、卫生的运行和管理。

3.3建设完善水质的监测工作

在农村要严格根据国家的规定设立水质检测机构,引进专业的技术人才,定期的对农村供水厂的水质进行检测,时刻监控农村用水的水质情况,确保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4.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农村的供水工作关系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一项值得我们时刻关注并探究的事业。相关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农村的供水工作,加快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推行完善的水厂运行和管理模式,努力做好农村的供水工作,确保农村用水的安全性和人民的健康,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洪先.加强农村供水政策体系建设保障农村供水事业健康发展――关于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政策体系框架的思考.《水利发展研究》.2012年6期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6

关键词:农村文化;文化产业;研究现状

本文得到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HB12YJ093)以及河北省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增加值测算问题研究”(2013HY18)资助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5月21日

一、引言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县域经济为基础、以县域文化为资源、以建设农村现代文明为方向、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产业,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仅关系到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国家文化事业繁荣,提高农民精神文化品位和提升农村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国内外学者对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二、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文化产业理论诞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理论,在1947年形成了对“文化工业”进行批判和坚持的阿多诺和本雅明两大学派。国外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文化产业涵义及其功能的研究;二是对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三是对文化产业的个案、行业、区域以及人文理论的研究。

20世纪八十年代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引入文化产业研究领域,Graham N.(1987)研究了文化的内涵,对公共政策和文化产业进行了比较分析;Neuhauser,Bender,Stromberg (2000)从文化从业者的工资、工作时间和其工会组织情况等方面,调查了纽约音像、电视和杂志行业基本情况,分析认为纽约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可能存在偏差与遗漏;David Throsby (2001)阐述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和就业方面的影响;澳大利亚著名学者Mueller Stephen L(2001)在研究别提到文化产业与农村发展之间的问题。他以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为例,指出了文化旅游产业在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农村地区要想发展文化产业,可以充分利用其在文化旅游、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宝贵资源,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及富足资源让农村在旅游产业中获取收益,从而缩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Dr Andy C Pratt (2002)研究了文化旅游业和文化产业二者之间的关系;Allen J.Scott等(2004)阐述了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在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Andy C Pratt (2010)根据英国的创意城市发展经验指出,政府政策制定必须突出文化产业中“艺术”的核心价值;Bin Umino (2010)等构建了日本出版业六因子模型分析,分析认为图书、报纸、杂志这三种出版媒介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效应。

总体来看,以上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的研究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城市。由于各国的历史、国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已经很高,城市和农村的划分界限日益模糊,因此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农村文化产业。

三、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大致起步于改革开放初期。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学界对文化产业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相关研究日益增多,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纵观国内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内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二是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三是地方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

1、国内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聂华林、李莹华 (2007)按照中央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想,对西部农村的文化资源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雷喜斌、陈宜安 (2007)从诸多角度探讨了乡镇文化建设问题,来构建乡镇文化建设理论和方法系统,使其更加符合乡镇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实需要;陈文珍、叶志勇(2010)对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部署和目标要求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并将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文化人才队伍等问题确定为研究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措施;徐世平(2013)从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农村文化产业进行了研究,提出农村文化产业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同时,农村文化产业又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条件。

2、国内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潘鲁生(2006)提出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对于保护农村文化生态的意义;李新市(2006)认为应当采取激发农村文化人才创新能力、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村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产业链和集约化发展等措施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韩海浪(2006)分析了“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现状,最后提出加大扶持力度、利用特色资源、走市场化道路等来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刘彦武(2008)指出农村文化产业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强调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性、组合性和客观性问题;周传蛟等 (2009)从农村存在着潜在文化需求、国家推行的新农村建设方针和政策,以及城市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的渗透等多个方面指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范玉刚(2010)提出要使农村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市场化、产业化运作转化为经济优势,必须以新观念、新思维引导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周云逸(2010)针对中国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的现状,从发掘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资本”、吸引民资及外资进入农村文化产业、实施重大农村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三个方面提出破局之策。

3、区域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个案研究。国内学者针对不同地区农村文化产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孙金荣(2005)研究了山东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山东省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郭玉兰(2007)针对山西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可选择借鉴的模式、需要解决的前提问题进行了研究;吴声怡、许慧宏(2007)介绍了福建省农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对福建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现实条件进行剖析,最后确定了其发展模式;任雪艳(2012)运用SWOT分析方法,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对云南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陈健萍(2013)提出广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应走文化产业融合的路径,因地因类制宜选择文化旅游、保护性开发和市场开发等发展模式,并建立文化内容企业发展、高水平文化内容生产和农村文化产权交易等方面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保障制度;张忠(2013)指出村级文化产业既是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政府应当把统筹城乡文化发展的重点放在村级农村。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文化产业研究已经从定性分析走向定量分析,国内对文化产业研究多数停留在定性层面,针对特定农村区域文化产业的数量研究较少。本文对国内外农村文化产业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类分析,以期为其他从事农村文化产业相关研究的同仁提供有益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文珍,叶志勇.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M].湖南师大出版社,2010.7.

[2]李新市.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2.

[3]刘彦武.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分析[J].农村经济,2008.8.

[4]周云逸.中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破局之策[J].河北学刊,2010.30.6.

[5]吴声怡,许慧宏.论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福建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7.1.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7

关键词:丘陵地区; 社区总体规划; 雁湖社区;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规划背景

近年来,乐清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村面貌显著改善。但是应当看到,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农村地区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偏小,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农村社会管理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农村社区是由一定的地域人群、按照相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实行共同的社会管理与服务所构成的农村基层社会生活共同体。通过集聚社区力量,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完善社区服务,推进社区建设,有利于公共资源向农村基层延伸和集约利用,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图1区位图)

本文以雁湖社区为例,探讨农村新社区规划编制过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以期对新农村社区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雁湖社区作为典型的山区农村新社区,位于芙蓉镇西北部(图1),北临雁荡山风景区,南接芙蓉镇区,东接小芙社区,西接雁楠社区,为北雁荡山风景区的西大门,交通便利。

雁湖社区辖丹灶里、尚谷山、长山头、山坑、长徼等14个村,现状总人口13099人,现状总用地26.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90.1公顷,山体林地约2232公顷,农田约230公顷,水域约80公顷。现状人均建设用地68.81平米。区内有黄金溪,往北流向雁荡山景区,往西流向楠溪江,往东流经芙蓉镇区流向芙蓉池。区内主要的交通线路为山老区联线白芙线。其建设条件有着典型的山地社区特性为了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方针,满足社区建设的更高要求,雁湖社区在充分考虑以上建设现状和山地特征的基础上,进行了社区建设规划编制(规划年限为2012年~2030年),明确了发展方向,力求实现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生态景观健康的目标。

2、存在问题及规划设计思路

规划设计小组重视公众参与,走访了雁湖社区内14个村庄农家,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村民的家庭结构、就业状况、居住状况、道路交通状况、基础设施状况、绿化环境状况等及规划期望和改善设想。其中,90%以上的被访者最关心和迫切希望改善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交通上。如村域道路狭窄,公交站点缺乏,对外交通不畅。另外,村落内基础设施匮乏、宅基地环境不佳等问题也是农民关注的问题。因此,规划从雁湖社区发展现状出发,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合理归并分散的村庄,确定居民集中居住点;构建与住宅规模相匹配、符合社区需要的道路体系、基础设施;同时,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维护乡村风貌,利用农村地域特色,开发旅游业,建设具有雁湖人文特色的新农村社区。

3、社区总体布局

3.1社区总体发展战略——“依托大雁荡、借力芙蓉镇,促产业转型;建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

“依托大雁荡、借力芙蓉镇,促产业转型”:依托雁荡山这一国际品牌,推进雁湖境内旅游景点、线路、产品的开发。雁湖景区作为雁荡山风景区西大门,以及在芙蓉总体规划中的功能和地位,将雁湖开发成为雁荡山风景区西大门旅游接待中心及旅游服务基地。抓住这一机遇,在黄金溪周边发展旅游服务基地,由以单一农业为特色的基础产业转型为集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

“打造山水体验暨乡村旅游区”:加快乡村旅游休闲化升级步伐,改变乡村旅游从传统单一的观光,提升至休闲旅游,从“农家乐”的简单模式到“休闲度假”的体验模式,规划应改变从传统旅游到现代乡村旅游的转变。

3.2社区的职能定位—— “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发展乡村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型农村新社区”。

“农业基础”:雁湖地处山区,域内工业较弱,农业还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社区中有种植药材、茶叶,南部有水稻、蔬菜、枇杷种植。

“发展乡村旅游为特色”:规划将雁湖打造成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区,成为雁荡山分景区之一。

3.3社区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利用社区现状资源特征形成“三大功能区、十个产业基地”。

“三大功能区” 即北部旅游产业区、中部综合生活区、南部生态农业产业区。

“十个产业基地”即三个旅游景点、二个旅游服务基地、餐饮服务基地、爱国教育服务基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枇杷种植基地、畜牧养殖基地。

(图2产业规划图)

3.4社区空间结构—— “两带连四片”。

“两带”即东西向黄金溪滨水旅游景观带和南北向山老区联线的白芙线形成的山地旅游观光带。

“四片”即北部乡村旅游区、中部文物古迹保护区、中南部居住生活区和南部生态农业种植区。

(图3社区空间结构图)

3.5社区土地利用规划

3.5.1社区建设用地规模

雁湖社区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为26.3平方公里,社区建设用地面积106.1公顷,建设用地由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构成。

3.5.2社区用地发展方向

社区内居民点向核心区即尚古山、丹灶里、长山头、山坑、路上和西滕6个行政村所在地集聚。核心区建设用地向东南向靠雁楠公路发展为主,远景随着核心区规模扩大可向芙蓉镇区靠近建设。同时利用现状开发基础和用地自然条件,各组团在现有开发基础上适当拓展,形成“北旅南居”的空间发展格局。

3.5.3核心区规划用地结构

核心区用地规划结构概括为“一心、两轴、三组团” 。

“一心”即规划以教育、文体、医疗、商业金融、集贸功能为一体的公建中心。

“两轴”即沿黄金溪水系发展轴和沿雁芙路交通发展轴。

“三组团”即由道路分割形成的三个规模相当的居住组团。每个组团涉及两个村庄,规划人口约4000人,同时配套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公建用地,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服务。

(图4核心区规划结构)

3.5.4核心区规划用地布局

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发展篇8

随着全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金融机构的发展要求就有着提高,新农村金融体系对农业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由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受到诸多层面的因素影响,就会对新农村建设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对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带来影响。基于此,主要就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及新时展要求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需求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就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问题和原因进行详细探究,最后探究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金融机构;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54

1 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及新时展要求

1.1 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分析

从我国的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几个重要的时期。在农村金融组织的初始阶段是在建国初期,为能对农民利益的保障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促进,农村信用社就由此而成立。在当时只是创建了总行,还没有分支的机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信用合作社就开始大量的增长,成为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农村金融组织发展在停滞阶段,农村信用社开始向着国家银行的基层机构进行演变。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开始实行了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在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就逐渐的进入到重建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国家对信用社进行了整顿,允许民间自由的借贷,这就对农村的经济资金需求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1.2 新时期农村建设中金融体系发展要求分析

新的发展阶段,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体系进一步发展创新就有着相应的要求。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建设需要金融体系进行支持,通过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就能对民营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这也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发展动力。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多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在资金方面相对比较缺乏。为能进一步对民营经济进行推动,加强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创新发展就比较重要。农村的金融对农村的工业化发展也比较有利,并能有助于对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需求和发展现状分析

2.1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需求分析

在新的农村建设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发展就有着多方面的需求。在农户信贷的需求方面,农户已经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农村在金融机构的需求以及农户对金融的需求都比较紧迫,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逐渐的成为金融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农村企业的信贷需求层面来看,农村资源型的中小企业以及龙头企业等对金融机构体系的创新都有着需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方面也比较突出,在保险需求的特点上也比较突出,农村保险的需求以及农民人身保险需求等方面都有着鲜明的呈现。只有在这些需求方面得到满足才能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2.2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现状分析

从新农村的建设当中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村金融体系的需求主体有多个层面。其中的贫困农户是比较特殊的金融需求主体,在生产以及生活资金上相对比较短缺,在维持性的农户方面是有着传统负债观念以及负债意识,金融机构对维持性的农户小额放款是比较安全的,在回收率上是相对比较高的。除了信用社之外在农户的融资方面比较常见的还有民间借贷。而在市场型的农户以及农村的工商企业,也是比较重要的类型。从金融体系供给主体方面来看,主要有农村正规的金融以及农村邮政储蓄和农业保险等。

3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问题分析

从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的实际发展来看,在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在农村金融服务的品种上相对比较单一化,在国有银行运作后就向着大城市的方向进行转移,这就使得民间融资服务对象发生漂移的现象。还有是在农村的信贷资金投放量没有充分,资金外流的问题比较严重。在存放资金的不断增加下,对农村的资金供需平衡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农村的金融组织在功能上比较弱化,支农的能力下降比较严重。还有是农村信用社在实际的发展上相对比较缓慢,不能有效的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这一层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多数信用社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改革的,在会员上就不能有效的界定。还有是在合作的性质上相对比较缺乏,这就对支农的效率作用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信用社为农村社员服务范围上相对比较有限。在农业的发展银行政策方面缺位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银行资金的来源成本相对比较高,而在业务上相对比较单一化,在业务的结构上没有合理化的呈现。

再者,金融机构的体系发展中,在功能上没有正常化的发挥。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的资金缺口比较大,资金外流的问题比较突出,农村的金融体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农村的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相对比较小。从整体上来看,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的经济还没有形成良性发展。在农村的信贷管理制度层面好没有充分,农民的贷款相对比较困难,在农村的金融保障体系上缺失比较严重,这就对金融机构对农业支持有着很大的限制作用。

另外,农村金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规范化。这些不规范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的利率相对比较高,这就会造成借贷的单位在经营成本上有着增加,从而在竞争力上就降低了。还有是有着比较大的经营风险,在相应的法律保障体系上还没有完善建立。这些方面的问题对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发展就有着很大的阻碍。

3.2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新农村建设当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问题成因来看,主要体现在多个层面。由于在新农村建设改革发展中,存在着主体错位的原因,就会造成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问题的出现。在政府主导金融体系改革中,要能具备相应的条件,也就是对农民实际需求能有详细了解,还有是农民和政府的目标函数要能相同。但是在实际的改革中主体出现了错误的问题,在目标函数上没有一致性。在进行实际的改革过程中,没有从全局的角度进行看到问题,对农村的金融体系是有机联系整体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这一基础上实施改革就必然会出现诸多的问题。

另外,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金融体系竞争意识的培养,以及没有充分重视金融服务创新对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推动作用。在农村的金融法律知识传播以及银行监管的作用没有充分重视,对于政府在农村金融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也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在微观的运行机制完善的工作上缺乏重视,城乡金融的改革分割问题比较严重等。由于这些方面的成因,就造成了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的不完善,对其创新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4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发展策略探究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当中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策略的实施,就能有助于农村的经济建设水平提升。在进行金融体系创新措施实施中,要从多方面进行充分重视,笔者结合实际对金融机构创新发展措施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对实际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强化农村合作金融业务创新以及机构的改革发展。在新农村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在金融机构创新改革要能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上进行加强,在资金的支持力度上进行加强。要能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可通过对农村市场的调查情况,将农副产品生产以及加工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进行加强,将新农村的建设工程要能最大化的进行完善。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就要从多方面充分考虑,对改革措施的实施要紧密的家和实际情况。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能构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加以良好培育。在金融业务的范围上进行有效拓宽,并要能对农户合作金融组织进行扩大化,将民间金融能不断的规范化。

第二,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发展,要能遵循相应的原则。只有在科学的原则遵循下,才能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体系的创新发展,要将统筹兼顾的原则得以遵循,对各个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主体充分重视,在体系的构建上要能是业务齐全以及结构丰富的。这就需要在各种金融机构建设中能够通盘考虑,以及要将政府支持的原则得以重视,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将发展中所需的资金进行多方面措施的应用加以解决。要能结合实际构建体现政府政策意图的政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实施转移,加强农民的参与度。

第三,注重对新农村建设当中金融机构创新内容的建设。在政策性金融体系的创新方面要能加强,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能对公司治理的结构进行有效完善,要能立足制度保障基础上和风险控制为本的管理制度上来进行完善。还要能够对银行经营管理的模式实施有效创新发展,可结合实际将分账管理的模式以及母子公司的模式等加以应用,这能对金融机构管理的效率水平得以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要能对银行业务的领域进行拓宽,并对市场运作的机制加以完善。

第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创新,要能从政策上进行着手。在资金的筹措制度层面的创新以及贷款业务的创新等方面都要不断加强。在外部环境以及内部产品方面要不断创新,从具体的措施实施上,要将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进行强化,以及在创新金融产品的保护力度方面进行强化。要能重塑乡村银行的创新主体,将创新金融产品要能统一规划。注重对管理激励的创新,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提升,将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第五,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科学的制定。这就需要按照风险机制的法律规范进行着手,对农业发展银行的责权利以及经营范围和监管体系能进行明确化,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农村信贷的安全性得以保障。还要注重对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的完善化,通过科学风险评估机制以及资产质量评估机制的完善建立,对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能规范化。再有是爱风险补偿机制的建立方面要能不断加强,从根本上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性。只有从这些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才能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完善建立。

5 结语

总而言之,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发展下,通过对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就能保障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对新农村建设也有着促进作用。在对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重多方面措施的科学应用,保障作用的充分有效发挥。此次主要从金融机构体系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了金融机构体系创新的策略,希望能通过此次理论研究,有助于实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乐.区域开发战略视角下辽宁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05).

[2]高晓燕.我国县域金融服务对农村城镇化支持力度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33个县域的实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3,(33).

上一篇:计划生育要求范文 下一篇:计划生育全年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