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范文

时间:2023-09-20 17:16:36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法制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现代农村描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即“新农村”。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当属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农民与土地休戚相关,农村土地权益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土地存在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双重划分,同时还牵涉到国家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等其他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权益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农村土地权益法律制度,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含糊不清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使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而《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第二款只规定了“村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这两种所有权主体,对村民小组未加规定。《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只规定了“村农民集体所有”和“村内两个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两种所有权主体,而取消了原来乡镇集体的主体地位。但是这样导致了原来的由乡一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体缺位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现在很少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确认工作,国土部门也很少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在征地时,往往是乡镇政府或县以上政府与投资者具体商量土地的征用问题,决定土地的征用价格等,村、组仅仅是根据上级的决定补办一下手续,村、组没有实际的决定权。

新出台的物权法虽然给出了集体所有权的范围,指出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也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和集体成员的监督权利问题。但是,物权法没有界定集体所有权主体性质,因此无法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与其成员农民间的权利义务,这些妨碍了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有效地参与经济活动,如村民小组的资格认定,村民的资格确认,村委会与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认定,等等,仍属于法律上的空白。

二、农民土地使用权问题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制度,即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而言,新出台的物权法做出了许多进步的规定,在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是与此同时物权法也留下了诸多未解的难题。

1.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物权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明确界定为物权中用益物权之一种,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放在了更高的法律地位上,给土地承包经营人更为全面的保护。但也有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最长可达7O年,但70年后将如何处置。这种担心在于两条,一是年限过后土地被收回,自己所有的权益何以得到保障;二是即便不被收回,是不是还得交一笔不可预知的费用。这些问题农民都没得到回答。

其次,《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界定模糊。《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百二十五条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这样以来物权法所调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通过其他方式承包并经依法登记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通过其他方式承包并未经登记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是模糊的,这将会直接带来权利的规范和使用上的困难。是不科学的,必将造成我国学术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新的混乱[1]。

第三,其他方式承包经依法登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无完善法律规范适用

根据《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l1个条文分析,直接规定“其他方式承包”只有1个条文,即《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物权法》其他条文主要规范和调整“家庭承包”的。《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人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物权法》只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而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没有涉及其他内容。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标的、主体、客体、内容、期限、设立、变更、流转和消灭等内容闼,而《物权法》对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述法律制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不利于通过《物权法》法律规范调整“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述法律制度内容规定也很少,其内容(法定内容)、期限、变更、消灭等几乎没有规定,其他方式承包经依法登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法律规范的适用仍属空白。

2.关于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问题。

《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同时,《物权法》对征收补偿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2

农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全国13亿人口中农民约占了2/3,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与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在历届党代会中都有重要的新举措,并以中央“一号文件”的形式下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并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包括了发展新农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党的十七大和十以来,更是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解决好“三农问题”已成为实现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期稳定的重中之重。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达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诸多方面的综合体。全面认识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找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观念认识不到位

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搞好搞不好都是干部的事,造成对干部的工作不积极配合。一些乡镇或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不够高,认为这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同时因为没有先进的经验可供参考,干部们心中没有一个准谱,怕搞不好会影响自己的政绩。因此,工作积极性不高,散慢拖拉,行动迟缓。由于以上这些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具体操作存在偏差

很多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村屯合并,盖高楼,只是对原有的村容村貌进行整治,而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硬性拆迁、非法圈地等问题。有的高楼盖起来了,路面也硬化好了,但管理设施和制度却没有跟上,造成农机、农具到处乱放,垃圾遍地存在等现象,一到下雨天,则污水任意淌,大街小巷乱糟糟,造成环境的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

3.农民增收幅度缓慢

虽然这几年国家加大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力度,但农产品市场价格一路走低,化肥、农药、柴油等农资产品价格却一路攀升,造成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由于单户的随意种植,形成不了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也是制约农民提高收入的关键。这就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中的留守人员多为老幼妇残,严重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

4.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农业总体来看利润水平较低,这既是由于多年以来农业支持工业政策的影响,也是由于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较低和技术能力不够造成的。同时,农业成本的提高,也是造成农业整体利润水平不高的一个不争事实。另外,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求,灌溉、排水等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农业“靠天吃饭”这一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年来由于气候的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农民仍持有“手中有粮食,办事不慌”的思想,虽然粮食购销政策有了很大变化,但很多农民不愿把手中的余粮卖出,造成了农产品流通渠道不够通畅。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一具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性的方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村建设的重视,也体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以后的历届会议中都非常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加大惠农富农强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证。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会有全面的现代化。解决好“三农问题”,达到社会的均衡发展是保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质就是解决“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不是“平均富裕”,不是齐步走,也不是让先富起来的地区或人原地踏步走等着后富的人。而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从而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思想。“共同”是给所有人一个共同发展的机会,共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给予所有农民平等发展的机会,平等发展的能力,平等享受发展成果的可能,从而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别,实现共同富裕。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经济的重要途径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全国农民约有9亿人,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才能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需求,从而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物质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让农民少有所学、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安,并稳步提高收入。而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贯彻好中央制定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通过提高种粮农民的补贴等收入,降低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风险,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保证农村的稳定,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从而构建和谐社会。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小项目,而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充分调动好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机制,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也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要因素。

1.发展才是硬道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找出其存在的根本原因,采取有力措施,落实好发展的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富民强国的有效道路。

2.务实才能有效果

政策的落实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求真务实是我们党的优良工作作风,也是取得工作实效的思想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千头万绪、纵横交错,需要我们理清思维,稳步推进。努力实现“三通”、达到“三化”,“三通”即“水通、电通、路通”,实现城乡一体化,科学规划,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化”即“农业的产业化、农民的非农化、农村的城镇化”,从而解决“三农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工作思路要清晰、工作态度要端正、工作作风要务实,从而加快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五、结语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关系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富民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也体现了党对广大农民的重视,真正做到了为民谋福利、为民办实事的工作策略。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积极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3

梁先林 李 毅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十七大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960万平方公里有2/3以上的是农村地区,十亿人口中有九亿是农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如何抓好基层党风廉政工作,而基层党风廉政又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是目前农村反腐倡廉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现阶段农村党风廉政工作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结合黔西实际,就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谈谈自己粗浅看法,也飨读者。

一、 黔西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黔西县纪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省、地纪委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卓有成效地开展反腐倡廉工作。总体而言,黔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情况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廉洁勤政、努力为党的事业辛勤工作的,特别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以来,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纪委按照中央、省、地、县的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干部监督管理,着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力度,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问题,主要是:在农村管理方面,一些乡村决策不民主,公开不及时、不真实、不具体,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少数农村还有“小金库”、账外账,胡支乱花问题突出;在惠农政策落实方面,一些地方截留、滞留惠农资金,不能及时、完全兑现;在建设项目管理方面,资金管理、项目发包招标、质量监管还不到位,存在着漏洞;在工作作风方面,一些干部依法行政观念淡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好搞形式主义;在廉洁自律方面,少数干部为政不廉,利用权利为个人或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甚至贪污挪用公款等。这些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克服盲目乐观的思想,正确估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和任务

《》规定,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同志20__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内容,纪检监察工作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纪检监察机关直接承担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央和省委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明确意见,要求要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也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用发展的思路

和改革的精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纪检监察机关肩负着十分重要的神圣使命和承担着艰巨的历史任务。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宣传培训,筑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思想防线。加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县纪委以乡局级领导干部、村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把党风廉政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总体规划,贯穿于农村基层干部培养、管理、教育和使用的各个方面,切实抓出成效。全县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教育培训会和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95场次,受教育的党员干部3290人,其中县级领导干部50人次,乡局级领导干部548人次,其他干部和村干部2692人次;组织了乡局级领导干部上党课185节,参加党员3284人次,同时对拟提拔的29名领导干部进行任前廉政培训;组织了以交通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全县26个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360个村委主任参加了培训,为全县“交通建设年”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网络。县纪委在县乡两级纪委的基础上,把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延伸到村,在在全县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均配齐了村级纪检委员,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职责,同时,在全县聘请12名特邀监察员,县直各部门及其延伸单位聘请聘请了260名行风监督员,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选聘了村务公开监督员和评议员,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做到了上有头,下有根,层层建立预防腐败监督网络。

(三)、全面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委是关键,乡镇是基础,村级是目的,责任制是龙头。因此,县纪委健全了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参与和支持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责任制,形成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政府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加强领导,统一部署,认真实施。县委和县纪委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并将责任制延伸到村级党支部,县委和县纪委分别同乡党委、乡纪委、县直单位签定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乡党委也同各村党支部和乡属各单位签定了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村和乡属各单位,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清楚、责任到人,真正形成层层有责任、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局面。

(四)、不断完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县纪委针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健全乡镇、村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机制,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坚持和完善乡镇党委会、党员代表大会、村党员大会制度;二是全面推行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制度,凡涉及村民重大利益的事项,都要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三是加强乡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全面实行“乡财县管乡用”。四是深化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健全农村基层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五是建立健全了干部驻村制、民情日记制、听证制、村民说事制等,规范村级民主管理,完善民主决策机制,管好用活村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

(五)、切实抓好政务、村务、党务公开工作。县纪委坚持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努力推进民主监督,不断完善公开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和重点。村务公开主要以财务收支为重点,以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扶贫款物发放、合医参保金的收支等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内容。一是制定了公开工作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公开工作考核机制,拓展公开载体,丰富公开内容;二是通过开通运行《黔西廉政网》公开检测系统”,对全县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的党务、政务、村务和办事公开工作实行网上电子监控,增加公开透明度;三是大力开展“村务公开进万家”活动,各乡镇和各基层单位分别印制了《公开手册》和“便民服务卡”12.3万册(份)发放给农户,不断扩大宣传面,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四是在全县26个乡创健了便民利民服务中心,工商、国土、税务、法庭、

卫生、民政、林业、计生等有关单位全部进驻服务中心,集中为群众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受到群众一致好评。五是在《黔西廉政网》上公开全县领导干部电话和举报电话,设立“留言栏”,群众可以通过领导干部电话或举报电话进行反映情况或举报问题,也可以在“留言栏”上进行留言。自公开举报电话和开通“留言栏”后,县纪委共收到群众举报电话300多人次,收到合理建议和意见30多条,网上举报21多条搭建了群众监督干部行政行为的平台。(六)、畅通渠道,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县纪委采取把工作关口前移,使工作重心下移,积极畅通举报渠道,切实解决群众上访难题。一是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下访制度》、《领导干部联席会议制度》、《首问责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回访制度》、《听证制度》、《说事制度》等有关工作制度;二是健全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县纪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每个乡镇建立了“便民利民”和接待服务中心,县各科局成立了接待室,全县360个村(居)委会设立了接待室,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三是积极拓宽工作下访渠道。采取集中性下访、经常性下访、预约性下访、重点性下访和挂牌性下访等五种形式,积极拓宽下访渠道,对于群众反映的每[:请记住我站域名/]一个问题,在下访的当天面对面交办,明确交办单位,承诺办结限期并反馈。20__年1月以来,县纪委下基层办理案件60多人次,受理群众各类纠纷80件(次),涉及党员23人,乡科级干部4人,一般干部4人,其他人员47人。通过调查核实,对被反映的4名乡科级干部进行了打招呼,为7名乡科级干部澄清了事实,有效保护了干部,其余的都进行了调解或作了解释和答复,结案率为100%。

(七)、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部门自身能力建设。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努力加强队伍自身建设。一是提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认真组织开展了“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倡导正气,弘扬奉献精神,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了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服务意识,较好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二是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县举办了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班,坚持纪检监察系统每月例会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通过例会培训,提高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三是组织全县376个村(居)委会和10个社区纪检委员进行了培训;四是完成了地纪委安排的调训任务。

黔西通过以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黔西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发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得益彰,共同进步。20__年底,全县生产总值达到47.09亿元,财政总收入达6.0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达到2530元,粮食总产量34万吨,贫困人口到下降到5.76万人,建立健全覆盖全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群众参合率达90%以上,目前,全县84万群众正在以昂扬的姿态向着小康社会迈进。

作者单位: 李 毅 洪水乡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

本文参考文献:

1、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

2、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的报告;

3、;

4、十七届中纪委二次全会报告;

5、邓小平文选;

6、20__年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交流会议领导讲话;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4

【论文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策作出后,近几年来,各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法制建设的领域内有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土地法律制度问题,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引起足够重视,否则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相当的阻碍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将现代农村描述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农村即“新农村”。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中最关键、最基本的问题当属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农民与土地休戚相关,农村土地权益关系着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土地法律制度的完善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土地存在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的双重划分,同时还牵涉到国家土地政策、保护农民利益等其他问题,我国农村土地权益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善农村土地权益法律制度,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含糊不清

由于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界定不明,使得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土地管理法》第十条“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经营管理,已经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而《民法通则》第七十四条第二款只规定了“村农民集体所有”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这两种所有权主体,对村民小组未加规定。《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只规定了“村农民集体所有”和“村内两个以上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两种所有权主体,而取消了原来乡镇集体的主体地位。但是这样导致了原来的由乡一级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主体缺位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现在很少有明确的土地权属确认工作,国土部门也很少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在征地时,往往是乡镇政府或县以上政府与投资者具体商量土地的征用问题,决定土地的征用价格等,村、组仅仅是根据上级的决定补办一下手续,村、组没有实际的决定权。

新出台的物权法虽然给出了集体所有权的范围,指出了集体所有权的主体,也规定了集体所有权的行使和集体成员的监督权利问题。但是,物权法没有界定集体所有权主体性质,因此无法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与其成员农民间的权利义务,这些妨碍了集体经济组织积极有效地参与经济活动,如村民小组的资格认定,村民的资格确认,村委会与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关系认定,等等,仍属于法律上的空白。

二、农民土地使用权问题的法律规定尚不完善

当前我国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基本上是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制度,即所谓土地承包经营权。就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而言,新出台的物权法做出了许多进步的规定,在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上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是与此同时物权法也留下了诸多未解的难题。

1.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

《物权法》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明确界定为物权中用益物权之一种,把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放在了更高的法律地位上,给土地承包经营人更为全面的保护。但也有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

首先,土地承包经营权最长可达7O年,但70年后将如何处置。这种担心在于两条,一是年限过后土地被收回,自己所有的权益何以得到保障;二是即便不被收回,是不是还得交一笔不可预知的费用。这些问题农民都没得到回答。

其次,《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范围界定模糊。《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百二十五条提到“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这样以来物权法所调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通过其他方式承包并经依法登记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而通过其他方式承包并未经登记而形成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则是模糊的,这将会直接带来权利的规范和使用上的困难。是不科学的,必将造成我国学术界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新的混乱[1]。

第三,其他方式承包经依法登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无完善法律规范适用

根据《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l1个条文分析,直接规定“其他方式承包”只有1个条文,即《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物权法》其他条文主要规范和调整“家庭承包”的。《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人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物权法》只规定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荒地等农村土地,而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入股、抵押或者以其他方式流转,没有涉及其他内容。完整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应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标的、主体、客体、内容、期限、设立、变更、流转和消灭等内容闼,而《物权法》对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述法律制度内容几乎没有涉及,不利于通过《物权法》法律规范调整“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其他方式承包取得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上述法律制度内容规定也很少,其内容(法定内容)、期限、变更、消灭等几乎没有规定,其他方式承包经依法登记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法律规范的适用仍属空白。

2.关于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问题。

《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同时,《物权法》对征收补偿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但这些规定可也存在问题。首先,“公共利益需要”缺乏明确界定。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建设项目用地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或界定哪些项目用地不是为“公共利益需要”,从而在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国家机关以“公共利益需要”作为不当征地的最好理由,把公共利益的外延到所有经济建设,把所有市场主体的商业投资亦视为公共利益的需要,从而频繁使用征收手段。事实上,土地被征收后,由哪些具体的建设项目来使用被征之地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往往是谁申请使用,就由市、县人民政府按照规定出让或划拨给谁使用,这里面的“公共利益需要”尺度很难把握。正是由于农村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需要”界定不明,导致农民失去土地的随意性过大,出现农民本不应该失去土地却失去土地的情形;也导致土地征收中出现不规范的情形增多,进而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土地补偿没有统一的法定标准,极不合理。土地补偿受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等因素影响极大,而征地补偿范围没有涵盖对土地上的他项权利的补偿,有的政府部门滥用自由裁决权,以较低的补偿费用获得土地后再以较高的使用权出让金投入市场,从中赚取差价利润,而失地农民既不能从土地增值中获利,征地所得的补偿费用又不能解决其长远生计、官民矛盾极易爆发。当然这可能不是物权法所能解决的问题,这正说明这一法律问题重要性。

再次,补偿收益主体不明确。“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这个“集体”在法律却没有明确,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政府)都可以是这个集体。所有权主体的多极性和不确定性,导致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造成了人人所有却人人皆无权的尴尬场面。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集体经济组织已基本解散,而当初分地时土地权属登记手续并不健全,一旦面临补偿,三个主体为利益所驱都来与民争利。

第四,补偿方式单一,安置责任不明确。目前法律规定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方式为货币补偿和劳动安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还规定了预留地和土地使用权入股补偿的方式。但由于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极大变化,在实践中有的政府和企业只选择货币补偿方式,对农民今后的生计考虑不周。部分农民失地后大量涌人城市,由于缺乏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也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若遇生病、上学等花光仅有的补偿金后,根本无法在城市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极易诱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第五,补偿法律程序不完善、欠缺司法救济。法律规定征地补偿方案由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后公告农民征求意见,但实践中对公告期间农民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制定者有的象征性地听取并略作修改,有的听之任之,极大地限制了农民对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的参与权。而纠纷发生后,法院往往也以征地补偿案不属于民事案件为由不予立案,造成被征收人利益的严重损害,久之极易造成农民对司法、行政等国家公权力的不信任。

3.关于宅基地使用权问题。

物权法颁布后关于农村宅基地也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在宅基地的审批过程中,农民集体没有对宅基地的处分权,这与农民集体的所有者地位极不相称;另外,也没有赋予农民集体对宅基地使用的监督、管理权。此次立法没有完善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应允许其买卖、抵押等并且要给这些行为一定的限制,例如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归本村居民所有,那就意味着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本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外村人只能将它转让给本村居民,但要遵循等价有偿原者则,不得强制将其收回。完善制度建设,既然城市由房管局,农村也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关,主管农村的建房,宅基地的申请,使用和转让和收回。现在虽然乡镇有土地办,但发挥的作用不大。另外,物权法没有正面回应城镇居民购买农村宅基地问题、宅基地抵押问题等现实生活中争议的焦点。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5

关键词:城镇化;城市化;“三农”问题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整整三十年,“三农问题”不断以这样或那样的角色出现在我国的经济和政治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永不落幕的主角。对于农村城镇化问题,各国呈现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地域和经济“鸟瞰图”,我国一直在探索农村城镇化问题,从而从根本上突破“三农问题”。本文从国家宏观政策和制度体制方面,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风雨同舟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后,政府对农村城镇化问题一直处于不断推动、引导、摸索和实践的过程。

(一)政策和制度上摸索、试验的十年:1978~1988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农村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发展小城镇建设和加强城市对农村的支援。这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四个现代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必由之路。”拉开了农村城镇化的新篇章。

1983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发出《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通知各地作为草案执行。文件要求各地要拟定自己的农业发展规划,并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实现;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道路。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规定建立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突出了镇的城市特征。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提出“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指出:“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发给《自理口粮户口簿》统计为非农业人口。”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文件提出了十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关于农村城镇化的政策有:大力帮助农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兴办交通事业;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和商品经济要求,积极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制;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往,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指导。

198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了《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通知。通知指出:几年来农村改革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农村经济新体制的框架已初步显现出来,现在正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期,改革必须坚持下去,并做好充实、巩固、配套、提高工作,争取再以五年或稍长一点的时间,使新体制充实和完善起来,在农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到同年9月中旬,我国已在10个省、自治区建立起14个规模不等、项目不同的农村改革试验区,开始进行把已有改革成果制度化和探索改革新路子的实践。

这一时期属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一切在摸索试验中进行,应该说没有明确城镇化的具体政策。在政府的挖掘和推动下,长期被压抑的广大农民和农村的活力和创造力迸发出来,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势态快速发展。可以肯定地是,这一阶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和完善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生机。农牧业生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改革带来了人勤快、地变样、粮增产的新景象。

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各地出现了盲目增加城镇数量和扩大城镇规模、轻规划重形式、乱占土地和污染环境等粗放式发展。包括激进地、大跃进式的城镇化步伐和萎缩不进地个别保守做法,这是改革进程中,对农村城镇化探索中出现的正常现象。

(二)初具规模、亟待深入的十年:1989~1998

这十年,应该说是坚定了信念,明确了方向的关键时期,基本上摸索出总体农村城镇化的基本思路,把握住整体方针,需要的是因地制宜的具体措施。

首先,仍然是党中央对“三农”问题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关注,1990年12月1日与1991年11月29日,相继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有转折或是决定意义的是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报告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自1992年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趋向之后,农村城镇化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政府开始实施政策引导农村的城镇化。1994年9月,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国家科委、农业部、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关于加强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引导城镇化的开端。

199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同志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加快小城镇建设,都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小城镇的建设应该说是农村城镇化的阶段性产物,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对推动农村和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把农村的城镇化问题放在战略角度,这应该说是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重大的实质转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是对解决“三农”问题阶段性的且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农村城镇化已是农村发展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小城镇和城镇化的战略地位已经发生转变。

(三)战略出发、全局考虑的十年:1999~2008

首先是自2004年以来,连续5个“中央一号”与“三农”相关文件的出台,以及各地涌现出的新农村示范城镇,这一系列的成果,足以说明我们在农村城镇化道路的探索试验,开始或者说已分地域、阶段性地步入实践建设道路。

2000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地方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布局不合理;有些地方存在不顾客观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盲目攀比、盲目扩张的倾向;多数小城镇基础设施不配套,影响城镇整体功能的发挥;小城镇自身管理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该《意见》指出发展小城镇的政策和策略,即发展小城镇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搞好小城镇建设;要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要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

自200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起至2008年,已经连续“五个一号文件”,历史地、发展地看这五个文件,可能在接下来会有第六个、第七个或更多,但这五个连续的、党中央放在战略角度的、能真正逐步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和引导措施,其中不乏很多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建设举措;各地也涌现出很多典型的新农村。

改革开放后,政府通过放松管制,如放宽建镇标准、就业限制和落户限制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了中国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粗放的城镇化方式使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更多地表现为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其后继发展能力和对农村的带动效应也大打折扣。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制定了相关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的政策,让农村城镇化扮演更重要的有积极意义的战略角色,使新时期的农村城镇化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走集约发展之路。

二、继续推进、引导农村城镇化之拙见

农村城镇化是人口聚集、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农村城镇化对我国来说是一项开拓性事业,随时可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这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求真务实的态度,走出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城镇化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我们可以学习、参照、借鉴,但绝对不能照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有了长足发展,到2007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44.9%,较之1978年的17.9%增长了26个百分点;根据一般规律,城镇化水平在30-70%是发展最快的时期,而目前中国正处于这个时期。

我国在农村城镇化发展实践中肯定会遇到许多具体问题需要研究并破解,比如城镇规划问题、土地利用问题,如何促进区域间协调平衡发展,如何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等等。就宏观政策方面,建议

(一)因地制宜,八仙过海

我国各地地域特征及南北气候存在明显差异,我们要进行农村城镇化,就要因地制宜,各地按照各地的地域特征、气候等自然和经济发展现状,采取有的放矢的具体措施。现在我们已经涌现出一大批新农村示范点,而且很成功,很多地方也组织观摩、学习,但切忌生搬硬套,要八仙过海,各显身手,发挥自己地方特色,要在农民中挖掘和鼓励“模范带头人”、“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带动当地农民发展规模化、市场化、效益化的产业或农业。对于人口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带”或小城镇“群”,可跨区域调整行政区域,将其发展为小城镇,重点完善其城镇功能,扩大经济和人口规模,增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能力。

重视经济腹地较广、发展潜力较大的城镇,以促进地方经济中心的形成,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对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对外开放条件好的口岸城镇,加速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总之,小城镇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有利于增强综合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生产力的合理布局。

(二)加大宣传,全民行动

农村城镇化,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在这项工程中,作为最大受益者、经营主体——农民,应该而且必须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是至关重要的。在最基层的农村,很多农民知道政府在关注“三农”,推进农村城镇化,但却不知自己要或者该怎么做,对于国家制定的惠民、益民政策,无动于衷,好像事不关己。这就需要加大宣传,比如组织大学生志愿去农村实践调研做宣传。县乡级干部要加大宣传,并以身作则,农户、龙头、基地之间缺少科学规范的“组织链”,不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要坚持发展农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新农村村镇建设责任制。

从政府宏观主体和农民微观层面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政府在总结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基础上,尽快完善村镇建设必要的法律及规章制度,建立必要的研究与管理机构,完善职能,认真解决村镇建设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确定符合实际的城镇化标准,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切合实际的发展农村城镇建设的有力措施,农民则应明确自己“有所为”,改变传统的“农”的思想,真正朝着“城”的路前进,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正如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言:“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参考文献:

1、王德勇,王刚毅.黑龙江农村城镇化发展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3).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6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new countryside is major strategic measures to comprehensively construct well-off society in the new period, increase the farmers' income, and change urban and 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and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lso is the important way to realize modernization and promote the balanc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Yan'an city is located in loess plateau areas,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which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new rural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is weak,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major problems in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Yan'an from the farmers' incom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ublic affairs construction of the countryside, rural land system, farmers' training and the building of rural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and so 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延安市;新农村;建设;问题;对策

Key words: Yan'an city;new countryside;construction;problem;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12.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1-0282-02

0 引言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实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延安作为陕西农业大市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近年来有较快增长,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怎样才能做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为此延安市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为指导,努力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处理好“三农”问题,促进经济不断发展,也遇到了不少问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1 延安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1.1 延安市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延安作为革命老区,农村人口比例大,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延安市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按照形成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格局的新要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出发,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近年来大力实施绿色产业富民战略,突出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努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延安市新农村建设中重点的工作内容是:

1.1.1 做大做强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 首先,我们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优质苹果生产营销研发加工基地,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以苹果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各项要求,推行 “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模式,努力发展现代农业,把苹果产业做得越来越大,在改善该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下功夫,最终让洛川苹果成为陕西苹果的典型代表,成为享誉国内外的优质品种 [1]。

1.1.2 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进一步做好对农业五大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使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更强。使农技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延安市将在农技服务体系的构建上加大力度,努力成为农业科技发展的典型,不断地提高科技人员技能,对当地的农民进行相关的培训,预计建设1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积极引进大型龙头企业,尽最大的努力,给现有企业提供相关支持,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保障农产品的不断增收增值。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建设给予更多的政策及其他方面的支持,使农民更具组织性。

1.1.3 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一定要做好支持农业生产的各项工作,包括切实贯彻相关的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给农民提供更多的补贴。不断的进行农村综合改革,把农村义务教育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要解决好。抓住每个更好的进行农村建设的机遇,如:国家对农村银行业市场的要求比较低,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时机,更好地进行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加大农村小额信贷的适用领域。

1.2 延安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1.2.1 农民增收困难 首先是种养殖业增收难。现在农业并不具备比较强的抵抗自然灾害,以及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不能够实现稳定的增收。即使现在国家给种粮的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助,但现在还要面临越来越高的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问题,这就不可避免的使生产成本变多了,农民若是要发展种植养殖事业种养殖业,则不容易增收。其次是产业化带动难;“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等模式实际上未能在农民增收问题上提供更多的便利。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系还不是很紧密,农民几乎不能从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达到增收获益的目的。最后是政策性增收困难;从2005年起,国家不再收取农业税及附加,实行“一免三补”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提升了,但农民在相关政策扶持下实现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实现的途径明显太少了。

1.2.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在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时,依旧有指挥不当和形式主义的错误,农民是农村结构调整的主体,依据的是市场的需求,但很多乡镇领导总是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主观性太强,忽视了某些客观因素,甚至强行要求农民调整结构[2]。现在已开展的农业结构调整依旧是常规性调整,战略性调整非常少。出现了盲目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没有进行科学规划、没有一个有序的组织等问题。因为农民不能及时的掌握市场变化的信息,容易造成跟风现象,导致市场均衡的脆弱性,市场调节的盲目性。

1.2.3 农业科学技术欠缺 ①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科技投入资金不足;由于受传统科技体制的影响,技术创新和技术者的利益,技术创新与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之间的利益没有很好地紧密结合起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利益的工作,是不会做得很好的。②农技推广投入经费低,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小,大大低于其他产业和相关经济部门的投入比重[3]。③村民用科技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着系统失效;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生产基地与科研结构、大学、企业之间的合作联系和知识流动不足,国家资助的基础研究方向与产业界的应用和生产研究不匹配,高校不能培养产品生产迫切需要的具有强烈创新意识的人才,金融机构回避创新创业风险,技术转移等中介机构在促进知识流动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4]。

1.2.4 土地用途管制失控 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土地很多都转变成了非农用途,形成“国家建设”、“园区开发”、“乡村圈占”三分天下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说明国家没能够很好的控制和管理对土地的利用情况,致使农民和政府之间发生直接冲突。因为不公平的土地承包现状、对土地调整的限制等,使很多农民都没有足够的土地,这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的隐含危机。

1.2.5 农民自身文化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低 现在农村的农民文化水平很低,在广大地区仍然存在文盲,这些就导致了农村致富人才缺乏,致富的门路受到限制,农村地区与外面市场的沟通信息不畅。延安市农村,特别是某些地处偏远的农村,几乎每户农民都只是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既不懂现代科技和农业新技术,也不了解相关的致富信息,更没有其他的致富渠道,生活水准十分低下。总之延安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可以在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得到逐步解决。

2 加快推进延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2.1 增加农民收入 在“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的指导下,不断地寻找增收的渠道,最大限度的开发增收潜力,使农民能够快速增收,实现其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对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继续实施并逐步增加和提高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保障“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机制的完善和有效运行,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

2.2 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要不断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产业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标准,对林果、草畜、棚栽三大产业投入更多的关注,努力用质量效益型代替数量规模型,高度重视优化林果业,壮大草畜业,提升棚栽业,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2.3 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延安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大力推广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深入开展科技兴农战略,与大中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深入合作,生产更多更具科技含量的农产品,创造优质品种。不断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提供典范。

2.4 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 以“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群众自愿、注重实效”的原则为指导,在以下十个方面下功夫,搞好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包括农村道路、饮水安全、通信、能源、农民教育、文化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乡村医疗服务网络、农村安全保障等。采用多种方式,多管齐下筹集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资金,政府、个人及相关组织都要为此作出努力,建立农村新风貌。[5]

2.5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完善农村征地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土地收益。不断完善和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保持主体地位,对于土地征用的一些具体内容,包括土地征用的范围、目的、条件、方式等都要有详细的规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延安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农业发展还是比较落后,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形象工程,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规划,分类指导,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实际情况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具体来说,就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坚持从延安市各地实际出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延安市落实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策,是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的好事,但是,延安市如果在新农村建设中不考虑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片面的强调新房新道路建设,不考虑农民的经济负担,就会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入歧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宏伟而远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农村产业如何发展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当中一定要防止一哄而起,搞业绩工程,形象工程,要防止不从农村实际出发,大拆大建,要防止不尊重农民,侵害农民利益的事,防止华而不实,做表面文章,浪费资源资金的事。要加强管理,加强指导,搞好试点工作,严格干部管理。延安市各县区在新农村建设当中,要紧密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广大农村地区做调查研究。充分尊重广大老百姓的意愿,把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放在首要位置,要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还让广大老百姓真真得到实惠,使延安市农村经济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延安市政府信息网[R]http:///structure/index.htm.

[2]刘田喜.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工作[J].政策,2006(3) 42-43.

[3]黄蕙.农业资金投入如何“划时代”——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J].瞭望,2006(4):12.

[4]黄建宏.中国农村经济解难[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8.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7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建设问题 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318-01

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是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作。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制度建设缓慢存在深层次的原因,而政府部门作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农村社会保证制度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完善相应的政府责任体系建设,全民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的职能作用。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政府职能缺失的表现

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自我角色定位不是很准确,政府的职能未能全面发挥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体作用缺失,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既缺少有效地主导和组织作用,同时,还极力回避政府公共资金投入的责任。现阶段,政府部门重视城镇社保制度建设的资金投入,而用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却很少,城乡之间的资金投入不平衡。农村人口的人均保障额度远远低于城镇群众,尤其是低于城镇职工。由于资金投入量较小,资金短缺现象十分明显,农村社会保障不管是关于五保户的保障,还是农民群众最低生活保障,甚至救济都存在着覆盖面狭窄,保障水平和保障质量较低等问题;其次,在服务理念上,对社会权利的公平、公正宣传的引导十分滞后,弱化了农村公用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将本来应该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责任转嫁给市场,推向社会大众,造成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公共产品的供给持续短缺;再次,监督管理机制建设不全面,透明度较差,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经常出现挪用和贪污的现象;最后,政府部门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缺乏充足的重视性。长期以来,政府部门都存在这样的意识,认为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已经能够充分的满足农村地区群众的养老风险,政府部门不需要对农民保障工作承担过多的责任和义务。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保障改革的重点主要以城镇地区为主,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大部分农村人口基本上都不能和城镇职工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的责任

1.完善政府部门的法律责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律体系下的经济,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应该得到法制化的保障。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立法工作十分滞后,法律体系建设还不是很完善,还存在立法层次低,立法主体多元性以及立法存在混乱等现象。现阶段,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急需要在整个社会保障框架内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从具体可执行的角度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缴费年龄、费用标准、费用管理、经济来源等问题进行科学的设置和解决。当前国家立法部门应该积极制定社会保障法,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做好相应机构的设置工作,从而为我国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化建设提供根本的和基础的法律依据。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

首选,应该逐渐建立城乡统一和完善的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不平衡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其次,建设教育投入促进制度,解决农村外来务工子女的上学和受教育问题,并要解决这些受教育群体的教育费用问题,对于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的父母应该给予一定的养老保险或者经济补贴;再次,要积极探索适合广大农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养老制度,解决农村地区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农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是国家给予社会成员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物质帮助,是国家保证农村和城乡基层稳定的最后一项措施,同时,也是保障制度中最基础的目标;最后,完善好现阶段已经制定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城乡社会保障职能,同时,还要在部门内部设置专门的农村社会保障委员会,让这个部门专门负责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做好对农村资金收缴、待遇方法等事务,还要保证机构受到社会的监督。

3.完善教育责任

针对现阶段农民群众自我保障意识淡薄的现状,政府部门应该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村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意识。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广大的群众充分的认识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让群众都能够明白自己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通过相应的法治部门对群众进行教育,让其认识到依法缴纳社会保障基金是自己应履行的义务,从而增强其社会保障意识,提高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参考文献

[1]戴序,黄兴凤. 吉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状况研究――以吉林省梨树县为例[J]. 吉林金融研究. 2015(02)

[2]郑建君.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其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陕西省汉中市农民群体的实证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3]杨长福,张烁.论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基于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4]袁文全,邵海.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以重庆市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为视角[J]. 社会科学家. 2010(04)

[5]胡华.中国农村公共产品问题及中西方差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10)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十大问题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乡村振兴

我国是农业社会、农业大国,农村范围广,农民人口多,无论是近代革命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农村对于中国、中国人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人民创造了伟大且辉煌的成就,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迈向现代化,农村奔向城镇化,农民正在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

一、我国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初步探索。1956年我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展开,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探索也同时开启。亲自主持编制了新中国第一个规划农村建设的文件《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任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党领导农民发展集体经济,大规模兴建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民主政治、文化事业及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世界形势和国情都决定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只有选择城市偏向赶超型工业化战略,农业为保证重工业和大城市的优先发展而提供积累,农村和农业中的物资、人才、资金等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城市和工业化建设中;而农业积累能力不足,发展缓慢,这样形成并逐步固化了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据统计,1953年到1978年的26年间,我国农业产值平均年增长2.7%。同期工业产值平均年增长率是农业的4.23倍。

(二)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后农村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农村改革从启动到全面推进。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制定了比较完整的农业发展方针。1981年10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党中央的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下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成为我国农业主要经营形式,1984年体制退出历史舞台。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三农”为主题,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指导农村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发展进程。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确立农业产业化战略举措,出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策。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规划和部署,2.第二阶段:2001年至2017年,农村改革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253元和6280元。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2004年至2018年党中央连续十五年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将“三农”问题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开启农村综合变革的新征程。2006年取消农业税,标志着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步伐加快,具有划时代意义。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三农”问题是中国改革的焦点问题,指出农业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最需要加快。国家对“三农”问题精准研判科学定位,农村发展高歌猛进。2013年国家农业部启动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2014年2月正式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全国掀起了创建“美丽乡村”的热潮。农业部调动研究所、高校、专家等各界力量,成立中国美丽乡村研究中心,以国家智库研究平台,为“三农”问题服务。所以,“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已经不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群众自发摸索尝试,而是“顶层设计”,科学发展。3.第三阶段:2017年至今,党的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党的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部署,旨在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根据党的精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

二、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

(一)农村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失,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年人,年轻人不愿意也不会种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化作业,虽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却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工艺和民间艺术缺乏传承,在与纷繁绚烂的现代艺术碰撞中失去了受众和生存的土壤,面临失传的困境。农村出现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

(二)农村建设存在客观的困难因素。农村区域范围广大,地理条件复杂,居民布局分散,发展多受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限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文化、教育、信息资源匮乏,农民的文化素养和现代意识较低,所以农村建设存在客观的困难因素,各方面都不容易形成规模。

(三)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农村的物质状况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但是生活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他们在健康养生、终身教育、与外地子女关系的处理、休闲娱乐活动乃至衣食住行日常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仍然固守传统的思维观念。农民的思想观念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不适应新的社会状态,不能很好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物质文明,是农村面临的困境之一。

(四)城乡二元结构。城市人在享受农村的优美环境、绿色农产品、休闲娱乐后,留下了垃圾、污染。农村吸引城市人来旅游消费,赚了钱改善了生活水平,却没有学到城市的更多先进和优势之处。其实城市仍然是处于吸收、获取的层次,农村仍然是处于付出、贡献的角色。农村和城市的二元结构依然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农村人走出农村到城市生活仍然是第一选择。虽说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已是社会趋势,真正落实到实际就不能停留在旅游消费的层面。

三、推进乡村振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议

(一)以党的十九精神为指导思想。党的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战略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把要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彻底解决好,就要以党的精神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二)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村、农民自己的事,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大城乡统筹发展改革力度,突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建构农民进城和市民下乡的城乡一体化人力资源流动机制,重构未来农村居民主体,巩固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朝着农业农村现代化方向发力。农村不能只作为城市休闲旅游的角色,农村应该和城市一样,现代化、信息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要实现。农村人要学习城市的先进发展理念,而不是坐等扶贫、帮助。现代化社会的实现,不应是农村的消失,而是城乡共同发展,各具特色地发展。农村要遵循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形成农村特色的经济结构,彻底突破“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的困境。

(四)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留不住人的重要因素。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是乡村建设的当务之急。享受与城市一样均等的公共基础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就业、教育、医疗、娱乐等需求。让乡村与城市一样,不但能满足生存需求,还有广阔、多样、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

(五)就地解决城镇化。近些年我国城镇化处于高速增长期,到2017年我国城镇化达到58.52%。农民进城模式的城镇化实现了生产总值的提升,也让更多的人改善了生活条件和环境。但是这种模式,造成“城市病”和“空心村”的新问题,也导致很多植根于传统农业文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渐流逝。鉴于解决这些问题,就地实现城镇化值得大力推广。

上一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范文 下一篇: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