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范文

时间:2023-12-15 17:13:23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1

关键词:培养兴趣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 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37-01

在现代知识的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不可能凭借学校所学的知识谋求自身的发展,终身教育已经成为必然。这就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运用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开放教育学员学习是开放式的,学员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集中辅导为辅的学习的手段,来提高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弥补学识和学历的缺陷。因此,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就更显得尤为重要。英语学习中,教师辅导时,语言的输入更多是依赖课堂教学,学员自学还要求学员广泛有效的阅读。需要学员有自主阅读能力和高效阅读的策略。要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的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这就有赖于教育工作者的引导和培养。

1 激励学习动机,培养阅读兴趣

动机是积极学习的源泉和原动力,兴趣是间接推动学员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是积极学习策略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当学员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兴趣时,就能集中注意力,情绪高涨,充分发挥潜能。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集中辅导的时候,有目的的让学员有意识的接触西方文化,了解风土人情,广泛涉猎社会政治,自然科技,史地文学,文艺宗教等读物,有利于收集信息,开阔思路。提高学员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底蕴,引起学员应用英语的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

2 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

自主学习指导学习者能够掌握管理自己的学习行为,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监控学习计划的实施以及学习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检查评价,逐步发展。

自主阅读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指的是阅读者能够管理自己的阅读能力。虽然电大教材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是学员还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阅读目标,制定阅读计划,选择阅读方式,监控阅读过程,监控阅读计划的实施以及阅读技能的运用和发展,自我评估的能力提高。并且电大英语阅读教学的成功更多地依靠学员在业余时间自主阅读的开展。学员的个别差异也要求学员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开展阅读训练。众所周知,现在英语阅读的考核和运用更多的是对英语能力的考查和运用。包括字面阅读,推理阅读和形象阅读,词汇同现复现,对比对照等等。因此,只有熟练掌握阅读策略并进行大量阅读的人才能够确保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

3 自主阅读的阅读策略

自主阅读是阅读教学和阅读学习的目标,阅读策略是形成和发展自主阅读能力的有力保证。阅读教学的开展以人们如何阅读为依据。阅读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是阅读者综合运用各种策略对信息积极加工,对阅读过程自我监控,从而达到理解文章的过程,阅读本身是一种目标取向的行为。阅读教学和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人们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是否掌握了自己日后阅读所必须的方法技巧,即阅读策略。阅读学习的这一目标称为阅读学习的程序性目标,即自主阅读。阅读策略的训练是阅读策略形式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习者根据阅读内容和目的,能动的调节阅读速度的技能和策略是影响英语阅读效率和形成自主阅读又一重要因素。优秀的学习者是掌握了阅读的技能的人,他能够根据阅读的材料的难易程度和自己认知能力的高低自行调节阅读速度,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目前学员应该掌握的阅读策略如下:(1)预读。快速看完读物,大致上获取一些对阅读内容的提示;(2)预测。阅读中利用内容的语言知道猜测下文的内容;(3)提问。在脑子里同作者对话、提问;(4)扫读。快速地在阅读文章中找出具体信息;(5)人别主题。弄清你到底在读什么;(6)表达中心思想。了解作者想通过主题表达的思想;(7)猜词。通过上下文线索和构词法知识推断词义;(8)识别组织结构。了解文章总体结构、论点和论点之间的关系;(9)利用语篇标志。通过诸如首先、其次、再次等了解论点间的相互关系;(10)推论。了解字里行间的言外之意,利用已有的文字线索获得没有明言的信息;(11)生动化和图像化。把课文中描述的内容具体形象化;(12)释义。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13)利用词汇了解语篇联接。了解代词和其他指代词在断与段之间的衔接功能;(14)浏览。迅速了解某篇读物的要旨;(15)得出结论。将课文不同部分整合起来,演绎或者推断课文的附加含义;(16)概括。通过记忆、复述中心思想,加减阅读材料,剔除细节;(17)快速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因此,为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快速阅读成了源源而来的各种信息中获得有用信息的重要手段;(18)随目的不同而随时调整阅读方法。能够随某篇文章的阅读要求而选择相应的阅读速度和策略。

4 结语

阅读策略的使用和调整是形成和发展自主阅读能力的保证。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除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还应该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和培养,渗透阅读策略的教学。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其投入到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去,适应飞速发展的知识社会。

参考文献

[1] Mackay,Barkman and Jordan,Reading in a Second,Language[N].Newburry Hause Publisher,Inc,1979.

[2] Willams M,Burden,R.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 张必瘾.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2

关键词:英语;学习策略;阅读策略

现代社会强化了人们终身学习的意识,关于学习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代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已经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够大面积的提高教育质量。[1]1基于这一认识,学习策略的研究应运而生。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指导下,教学理论的研究人员主要是致力于教师如何教(即如何有效地刺激)的研究,而相对忽视对学生如何学的研究(即产生反应的原因和过程)。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认知过程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机器复杂的思考过程和问题解决过程,[1]2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是高层次的认知活动,语言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思考者”和“问题解决者”。

一、影响英语学习策略的因素

英语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策略中的一个类别,而语言学习策略又是众多种类学习策略中的一种。“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等而采取的宏观策略以及学习者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一些认识。”[1]18

学习者在形成和使用学习策略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内部因素如年龄,智力,语言潜能,学习风格,态度,动机,个性等和外部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步骤,评估标准,评估方法,教材等。

(一)年龄

研究表明,年龄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形成和使用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在学前期,儿童尚未形成学习策略,当然也不能有意识的使用学习策略,小学高年级阶段,儿童已经形成和掌握简单的学习策略,初高中时期,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发展迅速,能自发形成策略,能有意识的培养策略。

(二)智力

智力的高低与先天有很大的关系,智力水平高的学生往往能通过对教师的日常内容讲解的揣摩与自己解题经验的总结,自发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而智力水平较差的学生,不仅需要教师的具体帮助和明确讲解,而且还需要反复练习[2]。

(三)个性

外向型性格和内向型性格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同。性格外向的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方面具有优势,性格内向的学习者在发展语言认知能力方面有优势[3]。在解释这两种现象时,人们存在很大的分歧。第一种现象主要是因为语言练习机会的差异,第二种现象人们认为“性格内向的学生能在语法,翻译,阅读理解方面钻研更深”。[4]

(四)认知风格。一般认为认知风格是先天的,持久的,很难改变的,没有太大的可塑性。但我们可以帮助学习者培养自己喜欢的认知方式,发挥尚未使用的认知方式的潜力,以形成更有效的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者应该了解自己的认知风格,并结合自己的认知风格特点选择和训练语言学习策略,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五)教师。教师对学习者学习策略的形成和使用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影响指教师专门进行的或渗透到学习中的学习策略训练产生的影响,间接的是指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对学习者学习策略形成或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英语学习中的阅读策略

阅读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了三种主要模型,即自下而上模型(Bottom-up model),自上而下模型(Top-down model)和相互作用模型(Interactive model)[5]。

自下而上模型源于人们对阅读过程最初的理解。后来研究认为英语阅读时信息传递是沿着线性序列即字母-单词-词组-短句-句子-段落-语篇。其模型缺陷在于认为阅读仅仅是从文字中提取意义的单一过程,忽略了读者记忆里已有知识所起的作用,这就导致了阅读过程被形容为“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a psycholinguistic guessing game”,Goodman,1967)的自上而下模型的产生。1977年Rumelhart提供了把前两者结合起来的相互作用模型。该模型对阅读教学带来了积极的作用。

为了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者应该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克服现有的不良阅读习惯以及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

(一) 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

常见的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略读/览读(skimming),寻读/跳读(scanning),预测阅读内容,猜测词义,识别指代关系等。

略读/览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材料,了解文章大意的阅读方式,又叫“大意阅读”(gist-reading)。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可以通读文章的起始段和结尾段,其他段落的主题句,阅读速度要求高,如翻阅报刊杂志。

寻读/跳读是根据所要寻找的信息有选择的阅读,目的是掌握特定的细节内容,例如查工具书,翻阅分类广告,浏览节目单和列车时刻表等,寻读要求既快又准,我们可以利用主题词,关键词,标题或图表,版式及印刷特点来达到目的。

预测是阅读过程的重要环节,阅读是不断的预测,验证与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对文章主题(文化,经济,历史,科普)和体裁(议论,描写,记叙,说明)的预测可以借助文章的标题等。

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意思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根据定义线索,同义词,反义词。构词法等猜测词义。

识别文章中的指代关系是抓住作者思路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语篇连缀手段,指代关系的作用仅次于关联词。忽视指代关系在复杂句子或段落中就容易失去线索。

(二)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指字阅读,有声阅读,与心读,摆头,眼停过频,回视等[6]。

指字阅读,有声阅读,与心读都有除了眼和脑参与以外,还有手,声带等器官的参与。参与的器官越多,大脑对刺激信号加工的时间越长,慢化了阅读速度和理解。摆头,眼停过频主要是由于视幅较窄造成的,克服的办法是用两手支住头部,从而控制摆动的幅度,以词组,意群,甚至句子为单位扫视,逐杭逐段阅读,扩大视幅。回视是注意力分散,语言水平较低,或读者对自己理解力缺乏信心等多种因素所造成的。要注意选择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抓住文章的主要脉络并将其作为思考的焦点,就能避免回视,提高阅读速度。

(三)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阅读的目的,阅读材料的难度,阅读时间以及自己的背景知识等。一味的追求速度或一味的追求理解的准确都是片面的。

参考文献:

[1] 程晓堂,郑敏. 英语学习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 阎金铎,金学方,祁乃成. 学习生理,心理和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64.

[3] Griffiths,R. Personalit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E. Sadtano (e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Second/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Centre.1991.

[4] 朱纯 外语教学心理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34.

[5] 陈贤纯 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 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

[6]吴念,张荣建英语速度技巧[M] 重庆出版社,1995.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3

摘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外语教学的重点,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策略训练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学习策略和阅读策略的概念和分类入手,对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提高阅读效率应当采用的阅读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希望广大高中学生能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找出适合于自己的阅读策略,并将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以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策略;学习策略;英语教学;阅读理解

1 引言

作为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阅读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对英语教学目的和要求的规定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教学目的都是侧重阅读。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到最难的是阅读,平时也最惧怕的是阅读,考试时得分率很低的还是阅读。阅读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现象仍很普遍。通过与学生交流及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如词汇量、背景知识、思维定势、心理因素等等,但缺乏阅读策略是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学生在阅读时不会使用阅读策略,也不了解有哪些阅读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训练无疑是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主要途径。因为,快速阅读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完全通过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培养起来的。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学习方法的认知在外语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范东生,1999)。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策略有密切关系,如果两者协调一致,则能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的策略与学生学的策略应该是吻合的,做好学生阅读策略的跟踪工作对于全面提高英语教学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进行阅读策略指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对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学的效果,知识的获得和智力的发展,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事情,而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保证的,这是现代教育界普遍承认的事实。

没有学生阅读策略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学会阅读将成为一句空话。学生阅读策略水平的提高是学会阅读的保证。英语是多数中学生深感难学的科目之一。从主观方面讲,造成英语难学的原因有英语观念的原因,更有英语学习策略方法是否有效的因素,即会不会学英语是能否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但是已有的关于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难以通过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掌握。而大部分学生又很难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自发、自然地形成自己的英语阅读策略和方法。因此,探索研究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指导的有效方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阅读学习观,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策略水平,使学生会阅读,不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对象是学生。然而,不提高教师队伍自身素质,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无论是学生的学习,还是教师的教学,掌握知识本身并不是教学的全部目的。学生的学习,应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策略(知识的掌握过程本身也是运用主体性学习策略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如果教师自身不懂学习策略,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学习新的教育、学习理论,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2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1956年布鲁纳等人对人工概念学习的研究工作。他认为,概念的形成过程因其富有策略性而表现出人的主动性,如果人们能够运用一定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活动,其学习效果将会明显好转,效率也会大大提高。对于学习策略学术界尚未统一定义,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类(张大均,2001):

第一类,把学习策略看做是学习的规则和系统,如都费(Dufy, 1982)认为;“学习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

第二类,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如尼斯比特(Nisbet, 1986)认为,“学习策略是选择、整合、应用学习技巧的一套操作过程。”

第三类,把学习策略看作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如梅耶(Mayer, 1988)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有目的的影响自我信息加工的活动”,“是在学习活动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

以上不尽相同的定义,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学习策略的特征。一般学习者认为,学习策略就是“学习如何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和“学习如何知道”(learning how to know)。许多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综合这些不同的看法可以认为,所谓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策略。心理学家费拉维尔关于记忆策略的实验和布鲁纳关于假设检验策略的实验表明,人们在遇到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课题时所采用的策略不同,其学习与解决问题的效果也不同(邵瑞珍,1990);学习策略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刘电芝、黄希庭,2002)有人认为:学习效果=50%的学习策略++40%的努力程度++10%的智商(刘电芝,2002)。杨孟萍等人研究认为,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注意力是影响中小学生学习行为的三种最主要因素之一(杨孟萍、丁锦红,1998)。

3 学习策略的分类

语言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习得语言及技能的过程中,为促进学习而采用的各种行为、步骤或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使他们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一个能够真正独立学习,进行终身教育的人,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

英语学习策略包括观念和方法两个子系统(文秋芳,1996)。所谓观念是指学习者对“如何学好英语的认识”。如有人认为学好英语的关键是掌握词汇,而有人认为是学习语法。方法是学习者为学好英语所采取的行动,它分为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两种。管理方法指学习者为了安排和组织语言学习活动所采取的一系列做法,通常又涉及英语语言材料本身;而学习方法指与英语语言材料有直接联系的学习活动,如听、说、读、写的各种做法,因此有英语听说策略,阅读策略和写作策略等具体之分。虽然英语等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较多。如0'Malley和Chamot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主要内容为重复、利用资源、利用肢体语言、翻译、归类、记笔记、演绎、重新组织、利用语境、利用关键词、迁移、推论和精加工等;元认知策略用于管理和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包括先行组织者、集中注意、选择性注意、自我管理和监控及自我评价等;社会情感策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包括合作学习、澄清疑问等;Co hen的从运用策略的目的出发,把学习策略分为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学习语言的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区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接触材料和有意识记忆等;运用语言的策略包括检索、排练、掩盖和交际等策略。

Oxford (1990)根据与所学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凡与所学语言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直接策略,而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关系的策略为间接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几大类。

4 阅读的模式和策略

4.1 自上而下模式。Goodman(1967)在作了大量研究后认为阅读是一种心理语言的猜谜游戏,并推出自上而下阅读模式。该模式以概念理论为基础,认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根据本人大脑中已有的句法知识和语义知识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并在阅读过程中加以证实和修正。根据这一模式,阅读活动实际上是一种语言知识的实践和实现。

4.2 自下而上模式。该模式强调把材料作为信息输入,阅读者从字母和单词的辨认开始,不断进行信息组合,完成阅读活动。该模式遭到了人们的批评,因为它忽视了一系列影响阅读过程的语境因素,把阅读过程当作一种纯粹的语言知识的应用活动。3.综合模式。该模式认为阅读过程中有几个层次的因素在起作用,包括词语识别、句法分析、语境知识等。阅读时,各个层次的知识相互补偿。在这三种模式上,具体提出以下一些英语阅读策略。

4.2.1 略读。略读就是快速阅读文章,以获取语篇中心思想、写作目的或原因的阅读,通过整体略读,领略内容大意,为精读作准备。因此,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阅读的速度要快,浏览阅读报刊杂志就是用这种方法。

4.2.2 寻读。寻读是一种快速回读方式,目的是寻找特定的信息,比如寻找姓名、日期、数字。在进行寻读时,读者对于要获得的信息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就是要有一个具体的问题,带着问题找答案。寻读要求既快又准,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目标,学生不必逐行阅读,也不必考虑文章的结构布局,寻读要时刻记住所要寻找的特定信息,快速扫读,时刻期待有关信息的出现,必要时可适当停留,辨别是否找到了特定信息。

4.2.3 预测。预测是指在看文章之前根据文章标题和相关的插图来预测文章可能的内容,或者根据已读文章来预测文章的发展内容。预测在阅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的主题、体裁、结构进行预测。可操作的方法是:通过读前活动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境中;通过标题或关键词启发学生已有的相关背景知识,也可以在读完一段后观测文章的其余内容;或读完文章后给文章写续。

4.2.4 猜测词义。词汇是影响阅读的一大障碍,是阅读的关键所在,阅读能力获得的关键是词汇量问题,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意思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通常,我们是通过上下文以及我们对词汇结构的一些知识来推断词性和词义。猜测词义方法有多种:①根据定义线索猜测词义。根据同位语或定语从句得出相关的单词、短语或句子的意义,也可以利用文章中表示比较、对比的信息词的线索猜测词义。②利用同义词和反义词猜测词义。同义词和反义词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表达方式,作者都会用变换的词汇和句式来摆脱平淡乏味的表达。因此,陌生的单词附近总会有相似的表达甚至重述的部分。③利用构词法猜测词义。在缺乏上下文的情况下,有关词法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提供推测词义的线索。作为单词基本组成部分的词根,前后可以添加不同的前缀或后缀。

4.2.5 推理。推理判断要求读者根据文章中的句子结构、情节、环境、顺序等,对词义、句意,特别是文章的主旨意图、标题或作者的态度进行推测。推测时尽量考虑文中的全部信息和事实,在通篇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去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并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在对作者态度和写作意图进行推理时,关键在于分清文章中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引用他人观点,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另外,在阅读中也要注意一些与文章本身的叙述没有关系的形容词和副词,因为它们往往蕴涵着作者对有关事物的褒贬态度。最难的是作者没有直截了当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而是把观点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这时需要学生结合上下文情境、背景知识以及常识来体会作者的观点。

4.2.6 总结概括。概括信息能力需要阅读者仔细审视语篇的整体内容,区分重要与非重要的信息,记住最重要的信息,忽略琐碎的细节,然后综合这些信息,写出代表语篇的主要内容的梗概。判断文章的结构有助于学生更为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总结文章的大意和主要段落的大意,教会学生阅读概括能力,包括主要观点和关键细节的概括:①确定主要信息;②删去琐碎的、冗余的信息;③浓缩信息,用抽象的语言代替形象的语言;④把主要信息和关键信息联系起来,即把概括的句子组成连续短文,使概括的短文能够反映语篇的层次结构。

5 结语(conclusion)

阅读是一个综合过程,阅读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很好的提升,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熟记词汇,掌握好基本语法,拿捏好阅读的速度与质量,培养出时常阅读的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以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指导,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这才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范东生.正确认识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J].中小学外语教学,1999(6)

[2]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刘电芝,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究,2002(2)

[5] 刘电芝.学习策略: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02(7)

[6] 杨孟萍,丁锦红.影响小学生学习行为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天津师大学报,1998(1)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4

一、引言

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所以阅读技能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技能的教学目的是培养阅读策略、培养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①虽然教师做了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学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明显提升,阅读效益没有改善,与阅读技能教学目标的距离没有实质性缩短。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升学压力大,阅读的教育教学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具体阅读教学实践活动,以使元认知策略培养措施的操作更加清晰、直观、易懂,从而帮助高中英语教师理解和运用元认知理论进行阅读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调查与结果

关于阅读水平及阅读效率与元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国内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如,薛锦通过元认知训练的追踪研究验证了阅读元认知的可教性和有效性;②曾祥敏得出了“实验组受试无论是在阅读水平还是词汇广度上都显著优于控制组受试,对指导过的元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高于控制组受试。”③刘基绍介绍了一个学期英语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的实验研究说明,元认知策略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明显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④刘慧君指出,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多少与英语阅读成绩的关系还是明显的。⑤以上研究证实了元认知策略的使用确实能够促进阅读效果的提升,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实际情况怎样?与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相比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据平时教育教学观察发现,凡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对英语阅读都有自己独特的阅读策略和学习策略。这些学生有自己的课外阅读计划、阶段目标,在阅读练习中能够检测和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对不同的阅读任务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并且对自己的阅读结果进行评价等。可见,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过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调研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学生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第二部分是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元认知策略的情况有个初步的了解,第三部分是对教师掌握元认知策略有关知识的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对象是某省重点中学平行班高二、高三各100名学生,省重点高中英语教师100名。调查的结果具体如下:

在认知策略方面,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能够总是或经常使用记笔记、翻译、演绎、推测、利用上下文情景和利用目标资源策略,却偶尔或从不使用迁移、拓展、利用声音及图像、总结策略。其中,记笔记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认知策略,其次是翻译、推测、利用上下文。经过采访被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发现,由于自身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和应试训练,学生习惯于一些较为熟悉的阅读策略,如记笔记、翻译、推测。同时,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由于高考压力,英语阅读教学普遍重视重点词汇、短语的记忆、长难句结构分析、翻译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却忽视了阅读中联系原有知识和总结策略的使用。总的来看,认知策略在阅读学习中还是被学生广泛使用和接受的。

在元认知策略方面,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很少使用元认知策略,其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选择注意、监控、计划、评价。大部分学生阅读的考试目的较强,所以使用选择注意类次数较多,特别是先浏览再细读、阅读时划线的元认知策略使用最多。在监控策略方面,自我提问的方法使用较少;在计划类中,学生没有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和时间;在读后自我评价方面,学生还没有获得读后反思自己收获多少、阅读方法是否恰当、是否达到目标等元认知策略的习惯。以上告诉我们,英语阅读教学中要在读前训练学生阅读计划的规划和增强读后的自我评价意识。通过比较发现,学生使用认知策略的频率要远远高于使用元认知策略的频率。所以,元认知策略的培养是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关系到认知策略的有效使用和阅读效益的根本提升。

在教师了解元认知策略方面,结果令人吃惊:98%的在校教师不了解元认知策略。通过访谈得知,大部分教师由于上课、管理学生的工作量大及家庭原因,很难有精力去学习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而在被调查的教师中只有两位教师认为自己很熟悉元认知策略的三个方面,经过深谈才知道,原来这两位教师经常做科研课题且发表过较多的教研论文,因此理论水平较高,所带班级学生阅读能力也较强。当把元认知策略细化以后,98名教师中大都表示略知一二,但很少用。可见,教师的元认知及相关理论知识缺乏,而且掌握得不够科学和系统化,因此可以预测,教师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运用元认知策略。

三、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1. 集中培训模式。学习和理解元认知知识是提高元认知能力的前提和重要条件,而且新课程标准中的调控策略即元认知策略中的监控策略,其地位要高于认知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许多研究证明元认知策略是可教的,而且是可以学会的。任何策略的掌握并不代表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阅读元认知策略也不例外。“被训练者只有在具体阅读中才能使所学的策略与已有的知识背景相结合,最终将其同化进已有的认知结构。”⑥如果不对被试在实践中进行系统训练,阅读元认知理论知识也只是僵死的条款,不能内化为被试自己真正的理解,也就达不到由他控到自控的转变。同时,元认知能力的提升会反过来促进认知策略的运用,因此教师要重视元认知的学习和策略的培训。

培训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学生对自身原来储存的有关文化背景知识、词汇、短语用法,句法结构等语言基础和自身学习风格、努力程度、思维方式、记忆特点、阅读时心理状态的认识。(2)学生对阅读材料特征的认识。目前,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阅读材料,分为不同的类型和体裁。从体裁上看,可以分为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新闻、广告、书信等;从性质上看,可以分为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阅读理解题型主要有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猜测词义题、篇章结构出题。所以,学生应根据不同的体裁和考查的题型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3)目标监控。学生建立阅读目标,然后根据建立的阅读目标来确立阅读方式。英语阅读可以采用的阅读方法有泛读、精读、寻读、略读等。在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针对阅读目标采用合适的阅读方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在阅读理解答题时,目标监控和调节是影响阅读成败的关键。阅读目的广义上可以归纳为:为寻求新知识、为学习新技能、为某个研究、为搜寻信息、为考试、为情感需要等;狭义上指获取文章大意、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等。阅读任务是指“阅读时外部所指定的阅读目的。”⑦言下之意,学生的阅读目的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下达的阅读任务,它会影响到学生时间、注意力的分配和阅读策略的选择。所以,教师一定要在阅读前明确学生阅读的任务和要求,以免影响阅读效果。(4)过程监控。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有意义的调节。阅读时学生应当通过元认知策略找到或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这就需要排除文中无关紧要的句子或段落,学生有意识地弄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叙述方式及学生尽量地回忆原有的知识背景,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5)策略监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对自己提问并检验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如果遇到理解不通的地方,可以放慢阅读速度、停下来分析句子结构或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形成假设。(6)评价和补救。学生对自己理解文章的程度有个清楚的认识以及全面评价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情况,总结失败的教训和成功的体验,为以后的阅读做准备。

2. 课堂阅读教学模式。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和编排的,具有时代性、思想性、拓展性,因此有必要把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与这些课文结合起来。

阅读前,激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教师协助学生回忆元认知策略中的计划策略和注意策略,联系和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弄清所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够选择有效的认知策略,避免在解决问题中丢失关键信息,影响理解程度。如,注重讨论课本Pre-reading中的问题,如“What do you think should do go into a good meal?” “What do you know about…?”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阅读,减少阅读时的焦虑心情。除此,教师可告诉学生先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通过预测、泛读了解整个文章的主旨大意,又采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排除文中生词、短语、句型等语言障碍。同时,学生还要明确阅读任务和要求,进而选择合理的阅读策略、科学安排阅读时间和答题顺序等。

阅读中,监控自己的阅读行为。教师指导学生不断自我提问:这篇文章的难度在于哪些方面?文章的主题是什么?文章的结构如何?我的阅读目标改变了吗?我遇到新问题了吗?我该采用哪些策略?通过自问提问,调整自己的阅读速度,反思自己的策略使用效果,提醒自己是否出现过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和焦虑情绪。

阅读后自我评价。阅读文章后,学生填写一份元认知策略表来评价自己使用元认知策略的效果。元认知策略表内容包括:问自己对文章的看法、问自己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是否恰当、问自己是否完成阅读任务、问自己有哪些收获、问自己有哪些不足和要改进的措施。精读课文后的“comprehending”部分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组织形式以及深层次理解;每单元后“summing-up”环节引导学生对本单元所掌握的词汇、短语、语法项目等进行总结。这些编排体现了元认知监控和自我评价的要求,教师应重视这些环节的操作,反复练习,增强学生读后总结的意识。

3. 课外阅读辅导模式。学生元认知意识的加强仅通过教材中的课文教学是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基础有计划地指导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等。

首先,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原则。课外阅读材料要具有思想性,符合学生的基础,语言地道规范,题材丰富、有趣味性、前瞻性,体裁多样化。

其次,课外阅读的方法。教师要告诉学生课外阅读是泛读和快速阅读,重点不在于知识点的掌握,而在于获取更多的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大意或推断作者写作意图及发表自己的观点,开阔视野、陶冶个人情操等。

最后,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及其操作过程。课外阅读材料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同步辅导资料中的两篇文章。选择的文章题材与单元主题相关。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二第一单元的精读课外是“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那么选择的两篇文章分别介绍的是“the forbidden city”和“cultural relics salvation”。通过对比与原有的课文中的精读课外联系起来,并且比较三篇文章的叙述方式和篇章结构,以此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开阔视野。第二部分是外国文学简写本,如“企鹅”外文简写读本和牛津英语书虫系列。高一年级学生可以阅读初三或高一年级层次的材料。教师建议学生每四周读完一本,中间可以调整阅读速度,每学期至少读完四本,所以要制定每周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学生要清楚文章的内容,如学生能够理清小说中人物关系,复述文章大意,领会到作者隐含的写作目的。由于小说篇幅要长于精读材料,所以还要注意自己阅读时的精神状态,调节阅读计划,避免出现逃避畏惧情绪。第三部分是《21世纪英语报》高中版。该报纸每周发行一期。该报纸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话题丰富,学生较为感兴趣。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根据标题预测文章的内容,利用注释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注意文章的印刷特征来判定主要信息。

四、结论与启示

从描述性统计得知,元认知策略使用频率很低,说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阅读不只是要掌握新词汇、新短语和长难句,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了解更多阅读过程中的元认知策略,努力提升阅读水平。其次,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远远小于36万词,直接原因是没有合理的阅读计划和目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系统的阅读计划,同时多开展课外阅读教学,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开发学生潜力。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逐渐趋于成熟和理论性,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和管理能力,使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和应用成为可能。要使学生能够及时学习和掌握元认知策略,教师要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抽出时间学习教学理论和参加培训,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第三,培养学生元认知策略的措施应该细化,具体到每一节阅读课要有具体的元认知学习目标,这需要教师认真探讨、撰写好针对元认知学习的阅读教学教案。

注释:

①普通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9.

②薛锦.阅读训练中阅读水平和元认知体验的交互作用――来自追踪研究的证据[J].外语界,2011(2):50-56.

③曾祥敏.训练课外阅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6):60-66

④刘基绍.元认知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9):81-83.

⑤刘慧君.元认知策略与英语阅读的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2):24-26.

⑥潘黎萍.元认知策略在二语课堂阅读中可教性实验研究[J].外语教学,2006(1):49-54.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5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自能阅读训练”的试验。我们试验研究的对象是"自能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一种用来思考问题的,比较抽象的、通用的思想方式。"自能"则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运用这种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能阅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此为支点的。学生在自能阅读训练过程中就能学到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因而也培养了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以上所述,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我们总结出了在低年段实施自能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一、欣赏性地听,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二.人机对话,自能探究。三、灵活应用,帮助巩固新知识。四、扩展迁移。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为实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为学生进行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创设了全新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为建构科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逐步形成一套完整而富有特色的阅读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我们进行了“低年级自能阅读训练”的试验。我们试验研究的对象是"自能阅读策略",这里所说的"策略"是指一种用来思考问题的,比较抽象的、通用的思想方式。"自能"则突出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掌握了这种策略后,能运用这种策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能力去解决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能阅读"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此为支点的。学生在自能阅读训练过程中就能学到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因而也培养了其运用当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能力。以上所述,是我们研究的最终目标。

在低年级阅读教学研究中,我们总结出了在低年段实施自能阅读策略的基本框架:

一、欣赏性地听,激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人类主动探求新知的思想倾向和内在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如果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能利用各种方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以后阶段的深入学习是大有裨益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的教学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存储了充足的多媒体阅读材料。学生通过在这个程序中阅读文本,倾听优美的朗读配音,同时观察相关的图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全身的视觉、听觉神经。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在一边欣赏中充分领略阅读材料所显示出来的美,去感受、体会这种美,继而激起创造美的欲望。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有了初步的接触,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哪怕这个认识十分肤浅。如在一年级自能阅读策略训练的实验活动,"……像……"的名式学习为例,在比喻欣赏中有一句:"盛开着的金黄色的郁金香多象盛满美酒的小金杯啊!"学生自己阅读这名话,在配音中欣赏这句话,再观察美丽的郁金香图,就领略以了用比喻句说话时的美,也初步接触、认识比喻句。这种感性认识为下一个环节的学说打好了基础。利用计算机交互性能强大的特征学生的操作是自主的,喜欢欣赏哪一句就进入去进入哪一句,喜欢听几遍就听几遍。在这个环节前教师只要交代好本环节的学习任务,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听,不加任何干扰,这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适当的主导性。

二.人机对话,自能探究。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而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而在我们的自能阅读策略的主体环节中。我们让学生通过与计算机的对话,自悟出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这里我们同样运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为学生设置了大量的选择题,让学生在习题过程中加深第一环节中对新知识的原始认识,到最终,自悟出要学的新知识。我们在教学辅助软设计时,同样地题目文本,配好相关图片,让学生在图片提示下启动形象思维,帮助学生自学自悟。设计中了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的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在学生做出正确的答案选择时,发出"你真棒"的鼓励之声和个"笑脸",选择错误时发出"要努力!"的语音,再罚一个"哭脸",这些趣味性浓郁且带有一定强度的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在不断深入的习题中,学生无形地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最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理性认识。在教师指导中概括出所学新知识的内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监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对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帮助与促进。

三、灵活应用,帮助巩固新知识。

这个环节是自能阅读策略的巩固环节。在这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学到的有关比喻知识去完成大量的不同类型的习题,在应用中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在习题中分A、B两类。A类较容易,B类加大难度,适合程度不同的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知识不同程度选择习题类型。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这一环节中加入了练读的内容,我们的设计意图是:一方面用多读的形式巩固学生学会的知识,另一方面解决了在计算机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问题--只重视人机交流而忽视了对学生朗读技能的培养。

四、扩展迁移。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扩展开来,说说在生活中怎么去应用。如一年级比喻句教学时,最后让学生把所学内容迁移到平时生活中,看看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应用比喻句来说话,使我们所说的话更美。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对应用层次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运用师生之间的交谈形式来进行,就又解决了计算机教学中另一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师生关系不协调的问题,让师生在交流中发展师生友好关系,这有利于学习的进行,让计算机辅助教学不再是冷漠的。

最后,我们又用欣赏性地听,并跟读来结束自能阅读策略训练。让学生在再一次欣赏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去感受语文阅读中的美。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6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256-01

英语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学习策略列为英语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策吖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而且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英语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突破英语阅读的主要障碍,提高英语阅读效率和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新近的教学探索认为,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进行。

一、快速浏览略读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中心大意。因此,读者不需要细度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跳跃式地阅读。我们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步骤。

1.读文章的标题、篇首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第一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文章的篇首段一般会揭示主题,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

2.学生快速阅读文章,然后将文章的标题与中心思想进行匹配。

3.找出段落主题句和信息词。这一阅读策略要求学生区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支持细节。主题句能概括段落大意,通常位于句首,偶尔也出现在段中或段尾。

二、带着问题找读

找读是另一种快速阅读的方式,其目的是从较长的文字资料中查寻细节内容。当我们查工具书、翻阅分类广告、浏览节目单或列车时刻表时,或在某篇文章里搜寻年代、人名、地名以及所列举的事实时,所用的就是找读。运用who,where,when,what,why等疑问词提问是帮助学生捕捉有效信息的好办法。

三、分析篇章结构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要注意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引言段、正文和结尾段及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构安排,是空间顺序?时间顺序?还是逻辑顺序?

文章常有“画龙点睛”之笔。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挖掘文章关键词、句的本义与引申义、明喻与喑喻等,从而发现文章震撼心灵的神来之笔。

文章的线索常常明暗交织。对事件的发展描述往往是文章的明线;情感的流露、态度的显现、价值观的渗透往往是文章的暗线。两条线索一明一暗,交织在一起,推动全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巧妙猜测生词

在阅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单词或短语,或者认识的单词在文章中有了新的意义,如果这些词或短语不影响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我们便可以将它们略过,继续阅读。如果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对正确理解文意很重要,这时,我们就必须根据上下文的联系,对它们的意义进行猜测,使之不影响对整篇文章的阅读理解。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单词通常不止一个意思,我们要解决的是这些词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因此,不可脱离上下文,只根据自己以前了解的词义来确定其意义。可以利用上下文的定义,有些文章特别是科技文章,通常会给一些关键词下定义,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定义来猜测词的意思。还可以利用同义、反义,文章中有时会出现同义、反义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此规律,进行词义的判断。也可以利用词义搭配关联,任何一个单词在句子中总是与其他词相关,我们可以通过这些前后的关系来猜测生词的词义。还可以利用构词法,英语中有着无数的词汇都是通过词的派生或合成现象制造出心的词汇。主要方法是通过加前缀或后缀形成新的单词。总之,我们可以巧妙的利用各种方法来猜测某些影响理解文章的单词,从而避免走入不必要的误区。

五、准确判断推理

要求学生能分清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是全局还是局部,是总体还是具体,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因果关系还是主次关系等。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理解词汇和结构本身的意义进行判断推理;2.二是对文章中的事实、现象进行归纳,推断其可能做出的结论;3.通过文章的用词和修辞手法来理解作者的立场、观点、感情和写作目的;4.四是通过对话,推断对话双方的语气和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六、弄清指代关系

识别文章的指代关系是抓住作者思路的又一种有效手段。作为语篇的连缀手段,指代关系的作用仅次于关联词。然而,多数读者对于像it,them,that,these,those这样的代词不以为然,甚至视而不见,结果在复杂的句子或段落中就容易失去线索,指代关系有回指和下指的区分。回指是作者为了避免重复,使用名词、代词、副词、助动词替代上下文提到的名词、时间、地点动词,或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出现的名词、形容词等。

七、揣摩作者意图

作者一般不会为写文章而写文章,行文总是有一定的意图,或关注环境保护,或倡导和平共处,或呼唤“真、善、美”,或鼓励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幽默故事等等。

八、感悟文章内涵

学会评价阅读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好文章会使人产生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感动与震撼。美的感悟能使学生从鉴赏的角度,更深层次地体会文章的魅力。

九、增进文化了解

文化差异会给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带来障碍。在对相关文章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能让读者领会到文章背后浓厚的文化底蕴。

十、概括文章大意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师依然沿袭传统的翻译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是教学的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积极的学习参与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词和句子层面的教学,忽视语篇语义教学,忽略利用教材对学生的语篇理解、欣赏和阅读技巧及策略进行训练,以及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较少结合实际充实一些和时事挂钩的教学内容等,使教学失去活力,因而也就削弱了其功能性和时效性。

2.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缺乏与学生沟通。

教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书本知识结构上,进行词汇、句式的讲和练,把学生人为地圈定在与之密切相关的题海之中,无暇顾及阅读,从而忽视了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及语感语义的培养和语用知识的运用。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动机、对阅读的认识和阅读习惯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而教师以“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学生,这会导致学生的被动和兴趣的失去,最终使得知识和情感分离。这种畸形的教学模式无疑会减少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

从而也影响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阅读策略和技巧讲解指导不足。当前多数教师在其教学中仍使用传统的翻译教学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重于语法知识的讲解,轻语篇教学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缺少对阅读策略和技巧的相关理论的掌握,在对待课文的教学处理上,虽也要求整体阅读,但往往是流于形式,大部分问题仅仅局限于对课文字面意思的理解或故事情节的提问,没有涉及文章深层次的含义。

4.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如学生在阅读相关的试题或文章时喜欢用手指着读的现象;读时只注重故事情节,阅读时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遇到生词就查字典等等,这些不良阅读习惯严重影响了阅读的速度,阅读质量和效果就不能得到很好保证。

(二)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词汇量不足。阅读的关键在于词汇。阅读理解的主要问题在于词汇量及其意义:词汇量小就不能扩大阅读量,对词汇意义的认识狭窄,就难以领会作者的真意。因此,词汇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2.语法基础知识薄弱。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和比较复杂的句子,如省略、强调等复杂句子。学生不容易理解其意思,所以也就不能够理解段落、语篇的意思。

3.不良英语阅读习惯。大多数学生存在着如慢读、指读、朗读、心读、复读和滥用辞典以及过分依赖老师讲解等诸多不良的阅读习惯。

4.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缺乏。当前大多数高中生不了解阅读技巧和策略,更谈不上运用。

二、针对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素质。广大教师应当大量阅读与教育研究相关的材料和书籍,积极参加科研讲座和普及教育理论知识的活动,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应当利用新教材内容丰富、时代性强、符合高中生阅读心理和兴趣的特点,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词汇、语法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文章的题材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多方面的阅读能力。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本地区的条件以及学生的需求,积极而有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努力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二)加强词汇和文学鉴赏的教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的词汇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先决条件,因此加强词汇教学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单词图表、利用词汇搭配、利用构词法来进行词汇教学。英语的文学作品和篇章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欣赏的优美的词和句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明喻和暗喻)、排列等等。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学生去分析文章的整体结构、语言和语义,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理解文本。

(三)加强语法基础知识训练,学会分析长难句。教师应平时加强语法基础知识的输入,教师应教授学生识别长难句的主要结构,化繁为简,抓住句子核心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四)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开发学生潜能。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展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广泛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思考、积极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不断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主体性的进一步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注重策略传授。正确的阅读方法能使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及技巧。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目的来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和技巧,如浏览、略读、识别指代关系、猜测词义等。

(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阅读速度。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还要经常训练学生进行限时阅读;克服指读,教师应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用脑瞬间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为培养快速阅读能力,防止朗读,教师应尽量要求学生做到默读;克服心读的唯一方法就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将阅读速度加快到超过最快的讲话速度,使学生没多余的时间去念出每个单词的读音。

语篇阅读活动是一个多种因素、多向交流与反应的复杂解码过程,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阅读技巧的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也要勇于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广泛阅读加强词汇的积累,训练自身的阅读策略、技巧,养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春洞、王才仁.英语学习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王莉.如何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J].云南教育,2007(6).

现代文阅读教学主要策略篇8

学生能不能真正阅读的关键是语文教师,文化经典教学和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对教师自身的素养有较高要求,要求教师要有广博和精深相结合的知识结构。如果只凭大学阶段或中学阶段读过的几本书指导学生阅读,迟早会“穿帮”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炼好内功,打好功底。教师不但要广泛涉猎经典内容,而且对经典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真正吃透经典的内涵,并能对经典文本进行独立的、创新性的解读,这样才能驾驭课堂,达到经典阅读的教学目的。

1.配合课堂教学

1.1 选修课教学现状。

人教版《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有关《论语》、《孟子》的阅读分别只有一单元共7课,每课围绕一个主题编排,以《论语》为例,每课取相关语句为标题,内容大体涉及孔子的政治主张及实践、修身、学习与教育、哲学思想等。当前文化经典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弊端:架空经典文本以练代读讨论孔孟思想的,有不加选择依序读解经典而耗时费力的,占用过多教学时间;将识读概括当成最重要教学任务;对文化经典缺乏认同传承,一味批判纠偏。学生在经典作品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主要则是没有时间阅读,缺乏阅读兴趣,由于存在语言障碍,常常会看不下去,不能坚持读完;不理解主题,读不出内涵,没有好的阅读方法。

1.2 文化经典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思考。

教授孔孟,由于文本有大量复杂的实词、虚词与多变的句式,繁琐的人名字号,神秘的文化习俗让师生难以招架,如果不借助相应的参考资料、工具书或文献汇编,精心的设计教学流程,撰写详细的授课内容,要想在45分钟娓娓道来,恐怕没有几人可以胜任,我们如今采用的教学方法大多还是传统的讲授法。至于教学内容,到底是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与落实文言知识呢还是着重从思想内容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纵横延展,这个问题应该说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

笔者认为文化经典的教学内容可分成文字、文章和文化三个层次,逐层深入,先扫除语言障碍,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和积累语言文字,在这个基础上学习章法,分析和鉴赏文章章法技巧的,最后让学生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的,提升思想。

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古汉语词典自行疏通文意,教师只需要对其中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加以点拨即可。在点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从中总结出规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其次要加强诵读,让学生能熟练背诵重点篇章,这是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培养语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此外,老师带有活力色彩地解读上文学经典,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诸如对话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手段,引领学生挖掘出经典的当下意义。

2.课外阅读

《论语》、《孟子》博大精深,课文选读部分并不能完全充分展示其魅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由己知阅读向未知阅读延伸。因此,必须通过指导,提升学生阅读经典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1 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阅读经典,语文教师以身作则,不仅自己,也要帮助学生制订一份阅读计划。计划中应包括阅读目的、方法、进度等。为配合此项活动,教师每周可抽出一堂课进行“经典名著研究”。还可每月作一次阅读心得交流,以便鼓励督促,并使之加深对经典名著的理解。

2.2 阅读检测。

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必须采取检测手段,除了在月考、期中期末试卷出一定比例的考题题检测外,还要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心得,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对优秀者进行表扬。

2.3 有效阅读策略指导。

能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品质。在经典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策略,让学生成为自我阅读活动的策划者和监控者,成为阅读的真正的主人。什么是阅读策略?曾祥芹《阅读学新论》认为所谓“阅读策略”,它是指“阅读主体为保证阅读任务的完成、阅读效率的提高,对阅读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谋略。这种谋略既有对阅读全程所做的宏观的总体谋划,也有对某一阅读行为的具体方略,还包括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对策”。阅读策略关注的就是“为达到阅读目的、应当采取何种阅读方法、按怎样的步骤来读”的问题。阅读策略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它的理想化状态是:学生拿到读物,能够自觉确定阅读目标、灵活调用阅读方法、有效监控阅读过程、最后能够对阅读效果作出客观评价;最终养成自觉运用策略进行有效阅读的习惯。所以说,阅读策略是一种有意识的、可灵活调整的认知活动的计划,是阅读前读者主体对阅读活动的筹划和部署。

绝大多数中学生他们的阅读经验贫乏,如果从老师那儿得不到科学有效的阅读策略指导,阅读的低效、盲目是可想而知的。课内的经典阅读策略指导到位,还能帮助学生由课内的经典或经典节选部分走向更广阔、更完整的课外经典。经典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势在必行。

其次,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阅读策略”教学?在经典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阅读策略的一般模式是:确定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监控阅读过程、评价阅读效果。而这四步都强调学生主动自觉,这是有效阅读的根本要求。

(1)指导学生自主确定阅读目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部分的教学目标要点:“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提高文化素养;学会运用科学的思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关注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具体阅读时,要引导学生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和评价。

(2)引导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依存于阅读主体和阅读客体,受制于阅读目标和阅读思路。可以说,有多少读者,有多少读物,就会有多少阅读方法。文化经典的阅读方法: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做点读笔记,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比较阅读、批判性阅读等。

(3)要求学生自觉监控阅读过程。在阅读时对策略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也是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要引导学生检查是否理解所读文章的内容。并根据理解情况及时调整阅读策略,改变注意水平和阅读速度。

(4)鼓励学生自觉评价阅读效果。这是指阅读结束后评价自己的理解程度,了解认知活动的结果是否达到目的以获取反馈信息。

总之,在经典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策略,宗旨是培养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意识,让学生成为自我阅读活动的策划者和监控者,成为阅读的真正的主人。同时也为教师阅读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一个坚实的阅读基础,使得课堂阅读教学的深层对话成为可能。

上一篇:网络安全工作体系范文 下一篇:婴幼儿护理培训课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