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困惑范文

时间:2023-12-15 17:04:26

心理学的困惑

心理学的困惑篇1

关键词:职高;心理困惑;教育方法

高中阶段不仅仅是学生知识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其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原因,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又比较容易产生较多的心理困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碰到有各种各样心理困惑的学生。举其中典型的两个案例,和大家一起探讨下成因和教育方法。

案例一:张某,女,职高一年级新生。

心理困惑:职业高中低人一等,失去自信。

成因分析:1.社会原因――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学生首次分流,一部分人进入普通高中学习,一部分人进入职业高中学习,还有很少的一部分人结束了上学生涯走入社会。在这其中,初中阶段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多数考上了普通高中,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大多数选择了职业高中。久而久之,社会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认识:职业高中不如普通高中。

2.个人原因――该学生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还可以,按正常成绩的话应该可以考入普通高中。但是由于考试失误,致使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普通高中,无奈之下选择了职业高中。看着很多初中学习和她差不多甚至不如她的同学、闺蜜都选择了普通高中,心理有很大的落差。入学后很久都没有从这种落差中走出来,渐渐变得越来越自卑,失去自信。

教育方法:在发现该学生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困惑之后,通过各种机会找她谈心,通过大约两个月的时间,使其慢慢走出心理困惑,并且现在学习成绩、社团能力等各方面都很理想。在谈心过程中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帮其化解困惑。

1.帮其重新认识职业高中――首先,不回避社会的普遍认识:“职业高中不如普通高中”,毕竟单从生源来考虑的话,这种认识有其合理的地方。其次,也要明确地指出这种认识的片面和误区。职业高中和普通高中是高中阶段两种不同的学校而已,两个是平行的关系,没有高低之分。普通高中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职业高中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只是不同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的不同的道路而已,不存在低人一等之说。

2.帮其重新找回自己――首先,让她明白,任何阶段的任何学习都只是整个学习生涯中的一个片段。从人生的角度来看,学习是长跑不是短跑,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长跑。长跑考量的是每个人的耐力,每个人的持续力。偶尔的超前,短暂性的发力,对于长跑而言都不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不需要回避自己中考失利的事实,但也无需沉浸在失利中无法自拔。高中好好学,高考还能跑在前头。就算高考又失利了也无妨,还有大学,大学之后还有很多很多可以跑到前头的机会。只要自己努力。其次,让她明白,学校和学校虽然有围墙之隔,但知识却从来没有界限。学校只是为了方便学习给大家提供了一个这样的场所。但无论在什么场所里,知识都是一样的。不必羡慕别人,也不必失落自己。想学是最重要的,只要自己想学,学校不会成为制约自己的因素。

案例二:李某,男,职高三年级学生。

心理困惑:参加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犹豫不决。

成因分析:1.现实影响――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不计其数,找工作难以成为每一个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要面对的现实。社会发展迅速,回头看每两三年社会的变化都很大。面对熟悉万变的时代,是该在社会实践中去适应这种变化?还是在继续学习深造中来追赶这种变化?不只李某,很多即将毕业的学子都有这方面的困惑。

2.同学影响――李某有两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其中一个选择了考大学继续学习,另一个选择了参加工作。两个人都和李某讲了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李某感觉每个人都说的都很有道理,越发无法做出选择。

3.个人原因――李某有选择困难症。

教育方法:1.面对现实――激烈的竞争、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都无法改变。对于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一个个体,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去接受它并且适应它。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上大学继续学习都是面对社会所要作出的一个选择。两个选择哪一个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答案不在这两个选择本身,而在两个选择之后。上大学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但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接触社会才能在大学毕业后跟得上社会的变化。参加工作是为了更快地适应社会,但也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跟得上社会的步伐。殊途同归,无论哪种选择,其实都是一个起点,只要自己努力,最终的方向都是一致的。

2.理性分析自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想要做出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必须理性地分析自己的需求。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自己的长处在哪?短处又在哪?自己的家庭条件是需要自己现在就承担一部分责任?还是家里还有条件给自己创造学习的机会?在和李某一起理性的分析之后,李某最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参加工作。

以上两个案例比较典型,拿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教育方法上可能有不足和欠缺,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困惑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心理困惑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182-02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社会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同时,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整体素质偏低等因素使他们比一般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和自身的心理压力。这不仅影响高职学生在校时的行为表现,也影响到学生能否以正常的心态面对社会的选择以及今后人生道路上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特点及其心理困惑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生理特点

高职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8-23岁之间,到了生长稳定期,身体形态日趋稳定,其生理、心理均趋向成熟。但由于受人际关系、经济问题、情感问题、学业受挫、就业压力等影响,常造成心理障碍。高职院校的学生处于最难教育的年龄期,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会碰到形形的难以处理的问题。现在独生子女偏多,他们习惯了独自处理问题,不喜欢与人交流,不想让人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不是很愿意与家长、老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并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很容易产生“自闭”症状。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困惑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困惑主要表现为:恐学厌学症、自闭焦躁症、人际困惑症、情感迷茫症、就业压力症等。

首先,有不少高职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是因为学习基础差而感到吃力和畏惧;有些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造成的;有些学生是为了父母才到学院读书;有些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已经完成了人生的目标,对于在大学阶段如何度过没有深层次的思考;有些学生抱着混文凭的心态在读书。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良现象对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用钱买文凭、舞弊现象等等。

其次,高职学生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生活习惯、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都有所区别,同学之间在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和碰撞,如果处理不及时,自我调适的能力差,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第三,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已经有了对异性情感的需要,但往往由于他们不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没有经济来源,没有生活经验等原因,反而让自己陷入感情的漩涡而不能自拔,往往受到失恋、单相思等现象的煎熬,这样势必引起心理失衡,出现心理障碍。最后,高职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要比其他本科院校要大,因为当前社会对于高职教育的认识还不全面、不正确,就必然影响高职学生的就业市场,高职学生往往忧心忡忡,迷茫而又焦灼。

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困惑的应对措施

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寄予厚望,他们能否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值得我们全社会重视和关注,更值得我们深思。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比如: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就业能力等等。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一)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对待。在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大学生能够自强自立,提高学习效率和改善生活质量,达到人格的健全和完美,真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1.做好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不仅仅侧重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潜能,而且还通过循循善诱、教育和启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熟,而不是一支笔、一本书的说教。

2.注重业余生活的开展,寓德育于活动之中。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院、系一系列活动,积极组织并开展班级小型的多样化活动。比如:参加学院组织的“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活动、“5•25心理健康节”活动等等;参加系部组织的“篮球比赛”活动、“智力大冲浪”活动、“绳彩飞扬”活动、“课件制作”活动等等;组织班级的辩论赛、模拟招聘会活动,制作学生个人简历比赛活动等等,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轻松自然的让学生懂得一些道理。

(二)把管理育人贯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1.重视班级建设。通过一系列班级活动让学生能体会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交往能力。

2.加强家庭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健康心理、健康品质也是天下父母应尽的义务。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必须依赖家庭教育这个基础。通过制定家长联系制度等措施,使学校、家庭形成教育学生的合力,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家庭确实成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或缺的第二阵地。

(三)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提上日程

1.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对他们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建立特殊群体(情困生、学困生、心困生、贫困生、网困生等)档案,并组织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工作,对发现的各种心理问题,除了建立独自的档案以外,从心理咨询老师到系部、辅导员等都必须进行跟踪辅导,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加强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立,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经常性地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积极开展“5•25”心理健康节活动,以缓解高职学生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切实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问题。

3.为了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学院要成立专门的辅导机构,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辅导。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建立一支强健的队伍共同解决好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困惑问题,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去努力,充分利用有关资源和条件,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困惑篇3

关键字: 工科类女大学生 就业 心理困惑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特别是对大学毕业生分配政策的转向,当今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特别是女大学生就业更难,而工科类女大学生受其专业的限制,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这就给工科类女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因此,重视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中常见的心理困惑

1.自卑畏难心理。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女性生理的特殊性,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就打出“限男性”的招牌,严重损害了工科类女大学生的自尊心,产生了“女生赢在考试、输在就业”的怪现象。因此,当她们面对一些就业机会时容易过低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畏首畏尾,优柔寡断,缺乏竞争勇气和必胜信心,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对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能否接纳自己产生一种强烈的畏惧感,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缺乏信心。

2.依赖盲从心理。

从小到大都在被保护的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面对就业中的种种困难时,依赖心理较大。她们在就业中顾虑重重,缺乏主动参与和竞争的意识,而是寄希望于学校或家庭,潜意识中有一种“等、看、靠”的思想,甚至寄希望于男朋友,认为男朋友在哪找到工作,自己就在哪找工作,从而使自己在就业中很被动。

3.焦虑紧张心理。

就业是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理想与现实、国家需要与个人意向等多元选择,对于具有较高择业期望而社会经验不足的女大学生来说,是个令人十分困惑的难题。

二、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中心理困惑的归因

1.社会因素。

虽然重男轻女的观念已被现代社会摒弃,社会发展要求女性具有事业心和竞争精神,但传统观念的束缚仍然直接或间接地对女性的发展起着消极作用。出于生理的差异性,人们一般固执地认为女性应从事安全的、文字性的、服务性的工作,而体力的、野外的、创造性的及有挑战的工科类工作是不适合女性的。尽管性别歧视在法律上早已被废除,但要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仍然很难,这给面临就业的工科类女大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目前高校一般都开设就业指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研究还不够,针对性不强,不具备实效性。在女大学生中开展就业心理咨询及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还不够广泛,对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困惑,还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教育和疏导;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3.专业方面的原因。

某些工科专业,最终的工作地点,条件艰苦、工作时间、地点不固定,除去女生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之外,这些外部因素给女生胜任这些工作带来了重重障碍,很多单位原则上不需要女生,这就使学生、学校及用人单位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4.家庭方面的因素。

很多家长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女成凤心切,希望找到更好的工作,当家长的高期望不能实现时,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便产生了。也有因为家庭经济问题而引发一些就业心理问题,如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她们希望找一个薪酬更高的单位,片面追求待遇,对求职没有正确定位,在求职中屡屡受挫,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

三、克服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1.政府干预,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各级政府应采取多种措施,强化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主体行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通过各大媒体的宣传和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男女平等的氛围。另外,还应规范就业政策,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制定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法律规范,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保障,使女生就业有章可循。在人才选聘上,标准统一,不人为设置性别障碍,适时为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提供法律上的援助。

2.高校重视,提升就业竞争力。

女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就业指导中应加强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抗挫折教育,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教育形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她们客观评价自己,提高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

3.自身配合,提高素质,发挥优势。

女大学生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宣泄、自我暗示、放松等自我调适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面对挫折与困难。在遭遇挫折时,要客观分析自我,有效排除心理困扰。

4.辅导员要密切关注,适时疏导。

奋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女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思想动态,多到女大学生中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并且建立好信息网络。熟悉了解好女大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关心帮助女大学生,才能针对其在就业中遇到的心理困惑适时疏导。

参考文献:

[1]周文军.论当代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与调适[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6):132.

[2]周静.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探析[J].科技信息,2010(15):158.

[3]范结兵.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0(57):202.

心理学的困惑篇4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困惑;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3-0184-03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一线应用型人才,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也要冷静地看到,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上大学尤其是高职高专学校,不再是难事。随着高职学生生源的多样性,录取的多层次和就业的多元化,高职学生承受的诸多压力也不断增大,表现出自卑、倦怠、逃避甚至厌世等心理困惑现象。事实证明,心理困惑容易引发心理疾病,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对他人及校园和谐环境建设构成一定威胁。

一、高职学生心理困惑的成因

1.家庭的高期望与现实的状况形成巨大落差

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许多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家长把孩子送到城里的高职学校,希望他们学有所成,有体面的工作,体面的收入,改变父辈从土地里刨食的窘境。然而现状却是:高职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差,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缺乏,将来大多要从事一线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这和家长的殷切期望是有矛盾的。这种落差导致高职学生压力过大,产生对不起家人、白花学费等感觉,悲观逃避、自我否定等消极情绪应运而生,严重影响其性格发展和身心健康。

2.想学好的美好愿望与事实上没学好的冲突

面对家长的殷切希望和就业的现实压力,在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谆谆教导下,许多高职学生都把上大学作为一个新的开端,希望在新的环境中学好知识,提高竞争力。学生非常清楚,大学的专业教育肯定不同于高中的应试教育,虽然他们想学好专业课程,想提高综合素质,然而,遗憾的是,部分学生面对城市生活的种种诱惑,加上基础薄弱、惰性和方法不当等原因,没过多长时间,就又丧失了学习热情和动力,开始暗示自己不行,表现为自卑、厌学,对考试充满恐惧,慢慢丧失信心,开始混日子。[1]

除了以上主要原因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如环境不适应,人际情感困扰等。在环境适应方面,很多高职生进入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异地求学,生活由父母照顾变为自我管理、独立生活,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自主学习,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部分学生不能适应这样的转变,从而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人际情感困惑方面分析,高职学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对人际交往有着较强的需求。由于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他们都存在不小的差异,加之许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和集体的概念,在日常的交往中,难免会出现矛盾和摩擦,如果处理不恰当,就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2]

二、高职学生心理困惑的应对之策

面对目前高职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困惑,不能等闲视之,要充分重视。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困惑过多,压力过大,不但严重影响他们的自身学业和日常生活,而且严重影响学校向心力、凝聚力建设和各项事业的推进。教育者要深入研究,多措并举,及时发现和排解学生心理困惑,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建设和谐校园。

1.明确高职教育真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新生刚入校,就要抓住其入校时的迷茫心态,作好专业教育工作。开学初,校系两级重量级领导亲自为学生做专业指导,让学生明确:高职教育就是培养一线工人,条条大路通罗马,做一名优秀的一线蓝领也是成功人士。在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学生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自豪感,努力培育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始终将专业方向和高等职业教育理念贯彻下去。同时,引进企业文化,通过参观企业、顶岗实习、假期实践、企业家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走进企业,走向社会,在实践中长才干,提高职业素养。通过一系列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认识到高职专业和本科专业的区别,认识到现代社会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分析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根据客观现实条件来调整个人需要和心理期望,避免由于自我期望过高或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焦虑不安或松懈情绪,重新树立自信心,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2.切实重视素质教育,建构覆盖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体系

高职院校要切实重视素质教育,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合各种活动资源,从科技活动、学习竞赛活动、文艺活动、学生社团建设等多角度出发,关注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需求,构建起覆盖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活动文化体系。课外活动体系覆盖的人越多,受益的学生就越多,更多的高职学生会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在集体活动中成长。这种经历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学校的个人地位及自我角色,有利于增强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那些性格特别内向、不善交际以及患有社交恐惧症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可进行团体咨询,通过举办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班和心理咨询培训班等形式,使这部分学生从中得到训练,最终走出自我,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之中。广阔宽厚的群体支持会帮助高职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去面对挫折与压力。

3.有效开展心理疏导,提高学生情绪调适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

教育者要勤于观察,做好记录,通过各种方式切实关心和指导有心理困惑的学生。心理困惑多的学生大多不自信。因此,要开展自信教育,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教育者尤其是学生管理一线工作人员,要多赞美和表扬学生,让他们体验到肯定和信任的感觉;同时,委婉分析学生的弱点,教导他们辩证地看问题,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会管理情绪,自觉驾驭生活。可以开展宣泄心理教育,通过交谈讨论、提供建议等方式开启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自由地、毫无顾忌地倾诉自己的烦恼、苦闷、忧郁等困惑,以便把心里不愉快的情绪发泄出来。教师要刻意指导、帮助学生通过建立友谊,与自己的知心朋友倾吐内心的苦衷,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松弛。如果学生在这些方面的锻炼加强了,那么将获得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学校要经常举办心理卫生讲座,开展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等活动,让心理困惑的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学会一些自我调适情绪的技巧和方法,减轻内心的冲突和不安,缓冲心理负荷,除掉精神障碍。

4.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服务学生。

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高职学生的心理困惑是复杂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开坚强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是不行的。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队伍建设,整合力量,系统考量,构建校系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切实为心理困惑学生服务。

第一,重视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应关注学生心理困惑问题,支持心理咨询队伍建设,给予充分的经费支持和场地保障,建立心理资讯室,鼓励相关教师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教师要全力支持和全程指导心理健康类大学生俱乐部的活动,开展心理问卷调查,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常见的心理问题,使他们意识到心理问题是可以调节的,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控制。[3]

第二,优化系党团领导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从与学生接触的情况看,系级党团领导和辅导员是解决学生心理困惑最直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党团领导和辅导员的民主意识和亲切作风会让学生产生自然的好感,激发他们主动融入集体,畅所欲言进行倾诉。因此要改变冷冰冰的管理方式,切实服务学生,优化党团领导和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深入学生宿舍调研、班委汇报、重点谈心等多种途径,了解和关心心理困惑学生,提前发现问题,并认真做好记录。针对有心理困惑多的学生,要主动找其谈话,经常与其沟通和交流,了解问题所在,找出根源,从而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更加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

第三,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班级层面要完善心理委员制度。很多心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隐蔽性,由于身份、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心理困惑的学生不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使得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长期累积,会形成更大更复杂的问题。鉴于此,可以考虑在班一级设立心理委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同学之间接触较多,关系密切,年龄相仿,更容易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心理问题的早发现、早解决。可以选积极乐观、人缘较好、为人随和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一职,也可由性格开朗的其他班干部兼任心理委员。

参考文献:

[1]陈桂兰.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2]凌总成.导致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社会因素调查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

心理学的困惑篇5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困惑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119-01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最宝贵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对事物有了新的看法,对儿时的权威观念持以怀疑的态度,由此,这也造成了他们的情绪易变、缺乏耐性和叛逆的心理特点。高中生对身边重要的人和事往往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其中尤其是师生关系,即教师的表现,以及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在学习中,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不理想,但这并非全是由于他们的思维迟钝造成的,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由于他们的数学思维遇到了障碍,产生了思维困惑。因此,把握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助高中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不仅会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会对他们的未来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本文探讨了高中数学教师如何介入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效消除他们的思维困惑,以期为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而献计献策。

1 想学生所想,探索高中生思维困惑的具体成因

思维困惑是一种在学习或解题时茫然失措的心理,这种心理导致学生的学习思路遭遇了障碍,难以逾越,如任由学生的思维困惑延伸而不进行辅导,久而久之则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指出,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产生认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新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从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的信息渗透到记忆表象中,最后经过巩固再次成为旧知识。严格来说,是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为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提供了动力,这种动力促使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最终形成新知识。而思维困惑是产生于新旧知识交替的整个过程中,当学生对旧知识的表象记忆认知模糊、新知识容量过大超越原有认知结构的范畴、或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不相符,新知与旧知之间缺乏连通的“媒介点”,新知识则会被“排斥”在外,此时学生的表现为找不到学习思路,对新知识的概念认识极其模糊,或无从学起。

同时,教师也是导致学生形成思维困惑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和实际水平,一味按照教学大纲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这种理念和模式会导致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出现断层,表面来看学生学到了新知识,实际上学生的内部知识结构已将新知识排斥在外,由此,学生的当堂表现可能会让教师满意,但实际上,对新知识的认识不会长久,课堂过后学生可能就已经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尽数忘记。此外,学生内部知识结构与新知识连通的“媒介点”也是教师易于或略的部分,因此,要除上述之外,搭建学生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也是教师消除学生的思维困惑、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途径[1]。

2 急学生所急,解决高中生思维困惑的有效对策

2.1实时掌握学生动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

受心理和生理影响,高中生是情绪易变和学习难以专注的一个群体,他们心理上的不稳定性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努力实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因材施教,消除学生的思维困惑。

例如“函数的概念及图像”一课,学习该课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初三数学课程中的二次函数,为了了解学生对函数的概念认识和学习水平,笔者在课堂开篇设计了三道例题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摸底。

题1:求出下列函数在x∈[0,3]时的最大和最小值:

(1) y=(x-1)2+1

(2) y=(x+1)2+1

(3) y=(x-4)2+1;

题2:求函数y=x2-2ax+a2+2,x∈[0,3]时的最小值;

题3:求函数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三道例题的设计理念是检验高中生对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和最小值求法是否正确,对函数的概念认识是否明确。如此,通过这样的了解方式,掌握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为课堂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

2.2搭建学生内在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

通过诱导来暴露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消除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搭建学生内在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是解决学生思维困惑的重要举措。在实践中,使学生暴露内部知识结构的方式有很多,如师生合作解决一个难题和出题测试等等,关键是如何搭建学生内在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对此,笔者的做法是,在运用上节所讨论的方法了解学生内在知识结构之后,首先向学生明确课题,让学生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其次对课题的核心知识进行快速提取,并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来解答。当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那么,这些难点即是学生的思维困惑,同时也是连接学生新旧知识的“媒介点”。最后以学生的“媒介点”为核心,重点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此,则有效搭建了学生内在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使新知识能够顺利过渡,被学生吸收、消化,最终被学生所掌握。

3 结语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全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助学生攻克难题,消除学生的思维困惑和障碍,使学生能够稳健成长,快速成材,从而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心理学的困惑篇6

摘 要:本文就网络化时代师生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消除当代学生思想困惑是教师搞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师生平等的观念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增进师生情感的桥梁,培养兴趣化的授课艺术和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捷径。

关键词 :思想困惑 平等观念 课外活动 兴趣化

作为一名教师,在与别的老师谈话中说得较多的是当代学生具有逆反心理、不服管并且难以管教等话题。作为一名资深的班主任,如何正确对待当代师生之间的关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思想方面

早在1200多年前,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在其《师说》中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所以说,作为老师,我们不但有为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义务,还要承担为学生消除思想困惑、指点迷津的责任。总体而言,校园生活与现实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七八十年代乃至90年代中期成长的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园度过的,其接触外界的机会比较少,充其量也就是通过收音机或电视机而已,受不良思想影响较少,思想相对单纯,基本上是老师怎么教学生一般就怎么做。这时期的老师管理学生比较容易,主要是“传道授业”,“解惑”尚在其次。但当今的时代是网络化的时代,一部手机或电脑在手,天下新闻世事尽收眼底。这当中有宣扬“正能量”的,也有鼓吹“负能量”的。而该时期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社会经验较少,对在手机或电脑中看到的部分不良事情、现象乃至观点缺乏正确的解读和识别,易对相对单纯的校园生活产生困惑、疑虑,甚至受不良现象“糖衣炮弹”的腐蚀,滋生逆反心理。这就是当代学生难以管理的主要原因,因此现阶段的老师“传道授业”与“解惑”要并重,有时甚至“解惑”比“传道授业”更关键。而如何“解惑”呢,对于学生产生的困惑,笔者认为与其禁止学生看手机网络和电脑网络,不如因势利导、逐项释疑效果更好。这就与古代“鲧治水采用围堵而失败;禹治水采用疏导而成功”是一个道理。作为老师,我们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又要针对个别学生的困惑具体释疑,要帮助学生们掌握“透过现象识别本质”的能力,提高学生抵御不良习气的本领,要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是好的;在解除当代学生思想困惑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本领,只有如此将来走入社会才会有立足之地,不学无术只能被社会淘汰。消除了学生心中的困惑焦虑心理,又让其懂得了为什么要学习及学习什么的道理,此时管理学生就会容易得多。

二、师生平等方面

当今社会,讲究人人平等,老师与学生也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老师要站在与学生同一个层面上与学生心对心地进行交流,这样会比“命令式”的教育方法有效得多。比如当讲课时发现某一学生在玩手机,会怎么做?是以一名严厉的教师身份,双目圆睁,怒发冲冠地去指责他;还是温和地伸出双手,告诉他将暂时替他保管,下课后再返还呢?笔者认为采取后者效果会更好一些。又比如授课老师如果能首先做到自身不迟到,上课前1分钟到达教室门口,起到一个表率作用,给学生创造一种遵守纪律的氛围,比用家长式的命令方法去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效果要好。

三、适当举办课外娱乐活动

在学习文化课程之余,适当举办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联欢会、体育活动、夏令营、模拟联合国等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除要让每一位学生尽情发挥其所长外,还要让科任老师及班主任等相关老师都参与其中,并进行部分师生互动。这些活动的举办,将增加学生们的凝聚力及向心力,而师生良好互动将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感并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所有这些必将增加班集体的荣誉感及每一学生的使命感,对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会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应该知道长时间学习是很枯燥单调的。要让学生们专心学习听讲,老师就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从单一的解说文章词句,向故事化、形象化、兴趣化转变,把抽象的理论授课用讲故事、多媒体等形象的方法娓娓道来。如此更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劲头,比枯燥解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之,在网络化的今天,师生关系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消除当代学生的思想困惑并用平等的观念对待学生,然后通过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及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再用兴趣化的教学方法授课,这样就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使当代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

心理学的困惑篇7

论文摘要: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现了复杂的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精神特征,也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精神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自我”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超我”思索,执著于“人”的精神困惑,以这种困惑为主要精神特征的知识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崭露头角,新时期得到发展,世纪之交进一步深化。通过分析系列知识女性形象,展示她们从“自我”到“超我”的精神困惑,能引起人们对生存困境的思考。

二十世纪的中国,虽然不同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但它已经面向世界,在自己特殊的历史土壤中,出现了复杂的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精神特征,也使新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自我”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超我”思索,执著于“人”的精神而又找不到出路。她们在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满足和追求、理想与现实、希望和失望间挣扎,而自身的能力和现实社会的严峻,形成极大的反差,构成她们的精神困惑。

精神困惑对于知识女性而言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当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之后,那种蒙昧混沌但安宁和谐的伊甸乐园生活便结束了,迎接她的是困惑与流浪。“智慧之果”使夏娃心明眼亮,懂得了善恶与羞耻,同时也注定了她面对庞大而芜杂的世界时那波荡不平的心灵世界。幽默的马克·吐温在《亚当夏娃日记》中借夏娃之口对那个古老的神话做了不无反讽的改写,夏娃说:“开始我想不出我被创造出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但现在我认为,我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各种秘密……”这与耶和华创造夏娃做伴侣以免去亚当孤独的初衷相去甚远,但却明白造出了拥有知识的“夏娃”们必然的生命选择——永恒的探索与困惑。以这种困惑为主要精神特征的知识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崭露头角,新时期得到发展,世纪之交进一步深化。这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从“觉醒”到“困惑”,从“自我”到“超我”的精神历程,能引起人们对自身矛盾的正视和对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思考。

在那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女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当时的知识女性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是很困难的。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半”,她们的婚姻爱情等情感问题始终以其巨大的吸引力,牵动着自“五四”以来众多作家的神经,他们关注着中国女性的命运。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塑造知识女性的作家。他在自己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伤逝》中成功塑造了在苦难生活中觉醒的知识女性的代表——子君。她在“五四”新思潮的鼓荡下,为了争得“人”的权利,勇敢地向世界呐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被封建镣铐捆锁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自觉的呼喊。它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们所说的那样无情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面对着民主、科学、自由风暴的冲击,知识女性以其独有的细腻而灵敏的心性感应着这鲜活的生机,心理上追求个性解放的觉醒,使她们在人性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复苏。冰心在《疯人笔记》中的女人主公“我”,尽管只是一个补鞋的疯老人,但仍然对理想爱情有着美妙的幻想和憧憬。冯沅君《隔绝》中让隽华勇敢地发出了“生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的誓言。这更是被压抑的爱的大胆宣泄,是对封建礼教的勇敢挑战。她们要求解除一切束缚,要求意志的彻底自由,却还不能找到可以实现这一切的道路,从而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萌生了精神上的“困惑”。

那么人性觉醒,出路何在?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做了形象的回答。在激烈的时代洪流中,受个性解放思想熏陶的莎菲,挣脱了封建思想的牢笼,开始“人”的觉醒,执拗地寻觅着人生的意义。她这种理想追求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也必然碰壁,那是标尺过高而无衡量对象的虚幻。她的呐喊亦如铁屋中的呐喊,终将消失在茫茫黑夜里。正如茅盾所言:“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从封建家庭出走,争取婚姻自由到又回到封建家庭,莎菲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与大胆反叛,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危机,那便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伴随着这一时期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五六十年代的女知青开始进入人之生存状态及其人性特征的探索。在“左”倾错误思想的笼罩下,具有人之尊严感的女知青们没有人的基本尊严,她们的“自我”被扭曲和沦丧,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而重新站立起来,从而陷入“人性回归,出路何在”的精神困惑之中。她们逐步走向对“女性——人——作为知识女性的人”的探索。乔雪竹的短篇小说《荨麻崖》,表现了对特定历史时期“人”的悲剧的审视。连长、女知青“副连长”以及“上士”之间,在特定情境中剧烈的矛盾冲突构成的小说的主要情节。副连长在大庭广众中扮演的是先进分子的角色,暗地里却长达五年被迫同连长保持难堪的关系。原本纯真的少女之心变得冰冷、麻木,“上士”与另一位女知青的真挚爱恋反倒由她主持进行严厉批评。而当她得到上大学的机会即将离去时,被扭曲的心灵所积蓄的逆转能量终于爆发。她拒绝临行前对连长最后一次动情的欢悦,撕开心扉向天地呼喊:“我——再——不——假——惺——惺——了!”荨麻崖下,她作为独立的“人”重新站立起来了。纯真的爱情不能生长,丑恶的两性关系却长久持续,人的尊严的丧失令人触目惊心。

另一位女作家竹林的长篇小说《女性——人》(又名《呜咽的澜沧江》)是作者为那时的知识女性所写的一部“招魂曲”。魂之迷失与魂之寻觅构成它的主旋律。小说的女主人公莲莲从一条充满苦难的路上走来。莲莲及其女友的遭遇集中了女性人生的多重悲剧:一是蒙受与“四人帮”反动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权力野兽”的性凌辱、性欺虐;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具有人之尊严感的女性自我的扭曲和沦丧;三是灵与肉、情与欲的对立和分离。以莲莲为代表的那一时代的许多知识女性经历了由盲从、狂热到失望、迷茫,从彷徨、困惑到反思、追寻的人生之路。他们的失落不是单一的,其寻觅也就势必是多元的。其中包括面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面向自身精神、物质等多方面的追索探求。作品通过莲莲等人的经历启示人们,人性的对立物是神道、兽道。当莲莲开始追求真正具有人之尊严的女性自我,追求自己作为有个体价值的“人”的社会存在,追求灵肉合一的爱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几个层面的回归时,她就开始成为“大写的人”。

中国女性一直都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艰难跋涉。莎菲的茫然感,子君的转回去,已成隔代的历史。但在追求女性解放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便是女性新的社会地位与旧的家庭角色的冲突,知识女性的不断进步和多数男子传统中心意识的矛盾。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不仅表现了女性为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与男性所展开的冲突,同时还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她内心中的自我冲突与精神困惑。小说结尾,男女双方经过反复协议,准备去办离婚手续时,互相预祝对方能遇上温顺的妻子或体贴的丈夫。但是,这时她心中所想的与她嘴里所说的话全然不同,她既满腹委屈地责怪他过去对自己关心不够,但又“很想伸过手去,把手指插到那乱蓬蓬的头发里,慢慢地把它们梳拢顺”。这正是女性自我矛盾的集中表现。

谌容《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的精神困惑,是一种超负荷运转带来的心力交瘁,是一种获得了工作权利、获得了自由之后无法兼顾人的生命节律所造成的社会与个人尖锐矛盾的精神苦恼。张洁的《方舟》刻画了三个不幸的知识女性形象:从事理论研究的荆华、电影导演梁倩、精通外语的柳泉。她们勇敢地冲破婚姻束缚,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但在男权社会中处处碰壁,大部分时间不得不与男人、与性别歧视斗争。作为知识女性,她们希望与男性在同一地平线上起飞,不得不以牺牲爱情和家庭为代价。她们处在事业与家庭、事业与感情的两难境地,虽然赢得了事业,经济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精神情感上却难逃困惑,揭示出知识女性要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艰难。“女性雄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更是对扭曲的时代中知识女性自我形象扭曲的历史控诉。而今,知识女性走入了社会,释放了作为人的巨大能量,但并不代表她们获得了真正的解放,直到现在男女两性的社会差异仍然存在。作为“现代人”的知识女性也必然经受着“人的发现”这一裂变过程中的所有痛苦、迷惘与困惑。

知识女性对于作为真正“人”的寻觅的困惑,还表现在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无力实现。知识女性接受现代意识现代文明,具有宽阔的视野和知识面,这使她们更能自觉进行主体性的思考与探究。心灵天地的广阔、情感体验的丰富,导致其思考多于行动,徘徊多于抉择。因此,特别容易失望、伤感、困惑,形成她们过于敏感的心灵与情感的不稳定心态。生理上、心理上,乃至历史的深层积淀,都造成了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已经获得经济独立的知识女性同样如此。只是这种依赖性已更多地从物质上转变为精神上的东西。她们往往还需要找一片“停泊地”、“避风港”。张辛欣的《最后的停泊地》可以视为《在同一地平线上》的续篇,小说是用第二人称来写的。“你”是一位不断地追求爱情幸福却不断幻灭的女话剧演员。在经历了一切爱的幻想和幻灭之后,女主人公十分坦率地承认:“不管一个妇女怎样清醒地认识和承担着自身在社会、家庭关系中的全部义务,不管我们怎样竭尽全力地争取着那一点点独立的权利,要求和男人一样掌握自己生活的命运,然而,说到底我们在精神生活里,从本质上永远不可能‘独立’,永远渴望和要求着一个归宿。”《最后的停泊地》中的女主人公以惊人的坦率,透露了当代知识女性普遍存在的难以超脱的精神困惑。

中国文学史行进到世纪之交,女作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灵和精神状态,描写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形而上困惑。这种探索现代人精神困惑的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这篇小说开通了一条通往知识女性心灵与精神的通道。这部作品写的是“文革”中度过青春的女知青,从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城市后,经过结婚、生育、上班、家务这些人生必经之途,陷入平庸的生活困惑的故事。她的幻灭,不仅来自十年浩劫对青春的耽搁,而且与世俗化无聊乏味生活的销蚀有极大关系。尤其是女主人公最后“去淘米、洗菜、点上煤气,做一天三顿饭里最郑重其事的晚饭”时,作品便具有了超越女主人公虚掷青春那段荒唐历史的意义。我们看到,小说中的“她”,毕竟还联结着一个“沉重的昨天”,它是对苦难的昨天的历史控诉。

哲学的辩证法认为:当生活痛苦的时候,我们为生活而困惑;当生活不痛苦的时候,我们为自身而困惑。在今天,理想主义者以为使一个民族蒙受苦难的昨天结束了,一切都会过去。但实际并非如此。蝌蚪的小说《无以诉说》中的苏佩,就是一个并不曾因“历史”而完全因自身而困惑的知识女性形象,“蝌蚪描写的是一种特别提取出来而又加以强化了的情绪和心态。它让我们看到的是现代人生活的另一面,即在所有幸福的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外表下裹着的精神的苦闷、烦恼和焦虑。”

刘索拉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也常常流露出如苏佩一样的迷失。《蓝天绿海》中的女主人公反复自问:“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是不是想不出来?想出来又不敢说?想出来做不到?”这是在剧变的现代价值观念洗礼下的现代知识女性的一种精神困惑。

从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到蝌蚪的《无以诉说》,再到刘索拉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的精神困惑与焦灼,女性文学在对知识女性“形而上”困惑的表现中,在对知识女性精神世界的深层挖掘中,愈益表现出知识女性从追寻“自我”到追寻“超我”的超越过程。

这是一群深陷于现代人的困惑、孤独、悲哀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知识女性。这是由深切的怀疑失望导致的一种对人生的虚无态度,是一种被失望乃至绝望挤压出来的反叛与嘲讽,一种被痛苦的宣泄扭曲了的无序世界。而将这一切推向极致的是残雪。

残雪致力于描写极端的病态、变态心理、精神失常、错觉、幻觉、梦魇、歇斯底里等非常的精神状态,致力于袒露种种混乱、黑暗、令人厌恶的灵魂。作品所提供的那些反复出现的强烈刺激的感知世界,诸如父亲的眼是一只熟悉的狼眼,小妹的眼睛竟然一只变成了绿色;诸如臭熏熏的泥浆,有许多紫疤的脸,许多老鼠在风中狂奔;诸如充满窥探欲,婆婆的眼珠贼溜溜的……透过这些表象,我们感受到的正是力透纸背的对丑行与恶欲的嘲弄。如果说其他女作家是睁大了眼睛正视着现实世界和人生的“痛苦”与“困惑”,那么,可以说,残雪是凭着“第三只眼”看取和感觉着人性中的“荒诞”与“困惑”。

残雪这些充满感觉、印象等主观色彩的表现,有其本质上的真实意义。本质即是人类生活和事物的矛盾,这是一种现代化生活与人类“超我”的矛盾,作者在对这种矛盾、丑恶的嘲弄之中,蕴含着对本质矛盾的另一面——善与美的强烈渴望,对人类“超我”的强烈追求。“邻居还在捣墙上的那个洞。今晚要是刮起风来,那围墙一定会倒下来,把我们的屋子砸碎。”在这类似狂人呓语中,谁说它就不包含着一种深深的、永恒的对善与美的渴望,对人类“超我”的追求?

参考文献:

[1]马克·吐温.亚当夏娃日记[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2]陈志红.永远的寻求:一代人的精神历程——兼谈知识女性形象的形而上趋势[j].当代作家评论,1999(3).

[3]鲁迅.伤逝[m].鲁迅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时海燕.论丁玲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j].妇女学院,1996(2).

[5]张洁.方舟[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6]程文超.新时期女作家创作的情感历程与时代意识[j].批评家,1987(4).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1).

[8]王艳芳.女性写作与自我认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9]刘索拉.你别无选择[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心理学的困惑篇8

关键词: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精神困惑

二十世纪的中国,虽然不同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但它已经面向世界,在自己特殊的历史土壤中,出现了复杂的现代化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价值观念和精神特征,也使新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自我”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超我”思索,执著于“人”的精神而又找不到出路。她们在灵与肉、情与爱、事业与家庭、满足和追求、理想与现实、希望和失望间挣扎,而自身的能力和现实社会的严峻,形成极大的反差,构成她们的精神困惑。

精神困惑对于知识女性而言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当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实之后,那种蒙昧混沌但安宁和谐的伊甸乐园生活便结束了,迎接她的是困惑与流浪。“智慧之果”使夏娃心明眼亮,懂得了善恶与羞耻,同时也注定了她面对庞大而芜杂的世界时那波荡不平的心灵世界。幽默的马克·吐温在《亚当夏娃日记》中借夏娃之口对那个古老的神话做了不无反讽的改写,夏娃说:“开始我想不出我被创造出来究竟是为了什么,但现在我认为,我被创造出来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各种秘密……”这与耶和华创造夏娃做伴侣以免去亚当孤独的初衷相去甚远,但却明白造出了拥有知识的“夏娃”们必然的生命选择——永恒的探索与困惑。以这种困惑为主要精神特征的知识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崭露头角,新时期得到发展,世纪之交进一步深化。这一系列知识女性形象从“觉醒”到“困惑”,从“自我”到“超我”的精神历程,能引起人们对自身矛盾的正视和对人类社会存在状态的思考。

在那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中国女性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当时的知识女性要想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是很困难的。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一半”,她们的婚姻爱情等情感问题始终以其巨大的吸引力,牵动着自“五四”以来众多作家的神经,他们关注着中国女性的命运。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塑造知识女性的作家。他在自己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伤逝》中成功塑造了在苦难生活中觉醒的知识女性的代表——子君。她在“五四”新思潮的鼓荡下,为了争得“人”的权利,勇敢地向世界呐喊:“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这是被封建镣铐捆锁了几千年的中国女性自觉的呼喊。它昭示了那个时代知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们所说的那样无情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

面对着民主、科学、自由风暴的冲击,知识女性以其独有的细腻而灵敏的心性感应着这鲜活的生机,心理上追求个性解放的觉醒,使她们在人性上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复苏。冰心在《疯人笔记》中的女人主公“我”,尽管只是一个补鞋的疯老人,但仍然对理想爱情有着美妙的幻想和憧憬。冯沅君《隔绝》中让隽华勇敢地发出了“生命可以牺牲,意志自由不可牺牲,不得自由我宁死”的誓言。这更是被压抑的爱的大胆宣泄,是对封建礼教的勇敢挑战。她们要求解除一切束缚,要求意志的彻底自由,却还不能找到可以实现这一切的道路,从而产生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萌生了精神上的“困惑”。

那么人性觉醒,出路何在?丁玲在《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做了形象的回答。在激烈的时代洪流中,受个性解放思想熏陶的莎菲,挣脱了封建思想的牢笼,开始“人”的觉醒,执拗地寻觅着人生的意义。她这种理想追求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也必然碰壁,那是标尺过高而无衡量对象的虚幻。她的呐喊亦如铁屋中的呐喊,终将消失在茫茫黑夜里。正如茅盾所言:“莎菲女士是心灵上负着时代苦闷的创伤的青年女性的叛逆的绝叫者。”从封建家庭出走,争取婚姻自由到又回到封建家庭,莎菲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与大胆反叛,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危机,那便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伴随着这一时期女性生命意识的觉醒,五六十年代的女知青开始进入人之生存状态及其人性特征的探索。在“左”倾错误思想的笼罩下,具有人之尊严感的女知青们没有人的基本尊严,她们的“自我”被扭曲和沦丧,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大写的人”而重新站立起来,从而陷入“人性回归,出路何在”的精神困惑之中。她们逐步走向对“女性——人——作为知识女性的人”的探索。乔雪竹的短篇小说《荨麻崖》,表现了对特定历史时期“人”的悲剧的审视。连长、女知青“副连长”以及“上士”之间,在特定情境中剧烈的矛盾冲突构成的小说的主要情节。副连长在大庭广众中扮演的是先进分子的角色,暗地里却长达五年被迫同连长保持难堪的关系。原本纯真的少女之心变得冰冷、麻木,“上士”与另一位女知青的真挚爱恋反倒由她主持进行严厉批评。而当她得到上大学的机会即将离去时,被扭曲的心灵所积蓄的逆转能量终于爆发。她拒绝临行前对连长最后一次动情的欢悦,撕开心扉向天地呼喊:“我——再——不——假——惺——惺——了!”荨麻崖下,她作为独立的“人”重新站立起来了。纯真的爱情不能生长,丑恶的两性关系却长久持续,人的尊严的丧失令人触目惊心。

另一位女作家竹林的长篇小说《女性——人》(又名《呜咽的澜沧江》)是作者为那时的知识女性所写的一部“招魂曲”。魂之迷失与魂之寻觅构成它的主旋律。小说的女主人公莲莲从一条充满苦难的路上走来。莲莲及其女友的遭遇集中了女性人生的多重悲剧:一是蒙受与“四人帮”反动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权力野兽”的性凌辱、性欺虐;二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中具有人之尊严感的女性自我的扭曲和沦丧;三是灵与肉、情与欲的对立和分离。以莲莲为代表的那一时代的许多知识女性经历了由盲从、狂热到失望、迷茫,从彷徨、困惑到反思、追寻的人生之路。他们的失落不是单一的,其寻觅也就势必是多元的。其中包括面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以及面向自身精神、物质等多方面的追索探求。作品通过莲莲等人的经历启示人们,人性的对立物是神道、兽道。当莲莲开始追求真正具有人之尊严的女性自我,追求自己作为有个体价值的“人”的社会存在,追求灵肉合一的爱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几个层面的回归时,她就开始成为“大写的人”。

中国女性一直都在追寻“自我”的道路上艰难跋涉。莎菲的茫然感,子君的转回去,已成隔代的历史。但在追求女性解放的过程中,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便是女性新的社会地位与旧的家庭角色的冲突,知识女性的不断进步和多数男子传统中心意识的矛盾。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不仅表现了女性为维护自己的独立性与男性所展开的冲突,同时还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她内心中的自我冲突与精神困惑。小说结尾,男女双方经过反复协议,准备去办离婚手续时,互相预祝对方能遇上温顺的妻子或体贴的丈夫。但是,这时她心中所想的与她嘴里所说的话全然不同,她既满腹委屈地责怪他过去对自己关心不够,但又“很想伸过手去,把手指插到那乱蓬蓬的头发里,慢慢地把它们梳拢顺”。这正是女性自我矛盾的集中表现。

谌容《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的精神困惑,是一种超负荷运转带来的心力交瘁,是一种获得了工作权利、获得了自由之后无法兼顾人的生命节律所造成的社会与个人尖锐矛盾的精神苦恼。张洁的《方舟》刻画了三个不幸的知识女性形象:从事理论研究的荆华、电影导演梁倩、精通外语的柳泉。她们勇敢地冲破婚姻束缚,有着极强的事业心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但在男权社会中处处碰壁,大部分时间不得不与男人、与性别歧视斗争。作为知识女性,她们希望与男性在同一地平线上起飞,不得不以牺牲爱情和家庭为代价。她们处在事业与家庭、事业与感情的两难境地,虽然赢得了事业,经济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精神情感上却难逃困惑,揭示出知识女性要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艰难。“女性雄化”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更是对扭曲的时代中知识女性自我形象扭曲的历史控诉。而今,知识女性走入了社会,释放了作为人的巨大能量,但并不代表她们获得了真正的解放,直到现在男女两性的社会差异仍然存在。作为“现代人”的知识女性也必然经受着“人的发现”这一裂变过程中的所有痛苦、迷惘与困惑。

知识女性对于作为真正“人”的寻觅的困惑,还表现在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无力实现。知识女性接受现代意识现代文明,具有宽阔的视野和知识面,这使她们更能自觉进行主体性的思考与探究。心灵天地的广阔、情感体验的丰富,导致其思考多于行动,徘徊多于抉择。因此,特别容易失望、伤感、困惑,形成她们过于敏感的心灵与情感的不稳定心态。生理上、心理上,乃至历史的深层积淀,都造成了女性对男性的依赖,已经获得经济独立的知识女性同样如此。只是这种依赖性已更多地从物质上转变为精神上的东西。她们往往还需要找一片“停泊地”、“避风港”。张辛欣的《最后的停泊地》可以视为《在同一地平线上》的续篇,小说是用第二人称来写的。“你”是一位不断地追求爱情幸福却不断幻灭的女话剧演员。在经历了一切爱的幻想和幻灭之后,女主人公十分坦率地承认:“不管一个妇女怎样清醒地认识和承担着自身在社会、家庭关系中的全部义务,不管我们怎样竭尽全力地争取着那一点点独立的权利,要求和男人一样掌握自己生活的命运,然而,说到底我们在精神生活里,从本质上永远不可能‘独立’,永远渴望和要求着一个归宿。”《最后的停泊地》中的女主人公以惊人的坦率,透露了当代知识女性普遍存在的难以超脱的精神困惑。

中国文学史行进到世纪之交,女作家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的心灵和精神状态,描写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形而上困惑。这种探索现代人精神困惑的作品,最早可以追溯到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这篇小说开通了一条通往知识女性心灵与精神的通道。这部作品写的是“文革”中度过青春的女知青,从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城市后,经过结婚、生育、上班、家务这些人生必经之途,陷入平庸的生活困惑的故事。她的幻灭,不仅来自十年浩劫对青春的耽搁,而且与世俗化无聊乏味生活的销蚀有极大关系。尤其是女主人公最后“去淘米、洗菜、点上煤气,做一天三顿饭里最郑重其事的晚饭”时,作品便具有了超越女主人公虚掷青春那段荒唐历史的意义。我们看到,小说中的“她”,毕竟还联结着一个“沉重的昨天”,它是对苦难的昨天的历史控诉。

哲学的辩证法认为:当生活痛苦的时候,我们为生活而困惑;当生活不痛苦的时候,我们为自身而困惑。在今天,理想主义者以为使一个民族蒙受苦难的昨天结束了,一切都会过去。但实际并非如此。蝌蚪的小说《无以诉说》中的苏佩,就是一个并不曾因“历史”而完全因自身而困惑的知识女性形象,“蝌蚪描写的是一种特别提取出来而又加以强化了的情绪和心态。它让我们看到的是现代人生活的另一面,即在所有幸福的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外表下裹着的精神的苦闷、烦恼和焦虑。”

刘索拉作品中的知识女性形象也常常流露出如苏佩一样的迷失。《蓝天绿海》中的女主人公反复自问:“你到底想要什么?你是不是想不出来?想出来又不敢说?想出来做不到?”这是在剧变的现代价值观念洗礼下的现代知识女性的一种精神困惑。

从张辛欣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到蝌蚪的《无以诉说》,再到刘索拉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的精神困惑与焦灼,女性文学在对知识女性“形而上”困惑的表现中,在对知识女性精神世界的深层挖掘中,愈益表现出知识女性从追寻“自我”到追寻“超我”的超越过程。

这是一群深陷于现代人的困惑、孤独、悲哀却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知识女性。这是由深切的怀疑失望导致的一种对人生的虚无态度,是一种被失望乃至绝望挤压出来的反叛与嘲讽,一种被痛苦的宣泄扭曲了的无序世界。而将这一切推向极致的是残雪。

残雪致力于描写极端的病态、变态心理、精神失常、错觉、幻觉、梦魇、歇斯底里等非常的精神状态,致力于袒露种种混乱、黑暗、令人厌恶的灵魂。作品所提供的那些反复出现的强烈刺激的感知世界,诸如父亲的眼是一只熟悉的狼眼,小妹的眼睛竟然一只变成了绿色;诸如臭熏熏的泥浆,有许多紫疤的脸,许多老鼠在风中狂奔;诸如充满窥探欲,婆婆的眼珠贼溜溜的……透过这些表象,我们感受到的正是力透纸背的对丑行与恶欲的嘲弄。如果说其他女作家是睁大了眼睛正视着现实世界和人生的“痛苦”与“困惑”,那么,可以说,残雪是凭着“第三只眼”看取和感觉着人性中的“荒诞”与“困惑”。

上一篇:计算机类的就业方向范文 下一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