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7:37:48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临床运动心理学;内容分析;运动表现发展;运动功能障碍;运动功能损害;运动退役

临床运动心理学(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是随着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应用心理学分支,于20世纪80年代萌芽于美国,本世纪初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1988年,美国奥林匹克委员会(USOC)建立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注册制度。2005年,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召开了临床运动心理学家大会[1]。2006 年,首部《临床运动心理学》专著出版[2]。2007 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创刊,为临床运动心理学开辟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2011年,临床运动心理学的东西方观点(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系列丛书出版[3]。

我国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广大心理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已经积累了许多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研究旨在从基本情况、内容及方法三个方面对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揭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内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技术,它按照一定维度对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分类和评判,可提供学科研究状况的基本信息[4]。目前,该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

之中。

(一)论文取样

本研究从1981年至2010年的13个目标期刊中选出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680篇。心理学期刊包括《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体育学期刊包括《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和《体育学刊》。

(二)内容分析的维度

本研究参照相关文献[5,6],按照以下程序设计了内容分析的维度系统:(1)精读2007~2008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全部文献,初步制订分析维度;(2)对2009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的文献进行试分析,修订分析维度;(3)征求相关专家对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意见,修订分析维度;(4)经过培训的研究组成员对2010年《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文献进行独立分析,分析者的一致性系数在0.83~0.86之间,说明该分析维度系统信度较高,可为研究所用。对评判者容易出现分歧的维度进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由27个因素构成。

(三) 研究过程

由研究者和经过培训且熟练掌握内容分析维度系统的6名研究生对论文进行独立的内容分析,每篇论文有两名分析者。研究者最终录入数据时检查分析不一致的地方,认真核查后加以取舍。

(四)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对全部变量的频次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论文的基本情况

1.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

表1.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首作者所属机构对比(%)

院(所)性质

中国

外国

体育学院(所)、体育教学部

91.7

34.3

心理学院(所)

4.9

37.4

医学、护理、健康学院(所)

0.9

12.1

其他

2.5

16.2

合计

100.0

100.0

表1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首作者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和体育教学部,而心理学、医学、护理与健康学院(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与国外学者相对多元的研究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经分析,这种情况多年来(尤其是2004~2010年间)未出现明显变化。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需要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的参与。

2.论文的篇幅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的篇幅统计显示,平均每篇论文篇幅为4.21页,且多年来论文篇幅未出现明显增长趋势。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以来的论文平均篇幅为16.5页[7]。这可能是由于国内期刊对篇幅的限制制约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完整性,影响学术交流的深度。这一问题希望得到相关期刊的充分理解和重视,以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3.论文参考文献

对三十年来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的统计显示,平均每篇有9.63条参考文献,图1显示1995年起参考文献量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2006年开始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7条左右。目前,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条数不及美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杂志》论文参考文献(平均每篇文章参考文献为42条)[7]的一半。参考文献较少导致研究难免低层次重复前人的工作,提供给读者的新信息就相对较少,文章的质量也因此受到很大的影响,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及学术交流的纵深发展。

图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参考文献发展趋势

(二) 论文内容

1.研究领域

图2.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图2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对运动表现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早,在1994年以前占绝对优势。运动功能障碍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逐渐增长,近年来出现与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并驾齐驱的现象。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对运动者心理问题的关注,已经逐渐脱离仅以高水平运动员运动表现发展为中心的情况,越来越关注普通运动者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全面的心理健康。

表2.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对比(%)

研究领域

中国

外国

运动表现发展

37.2

17.2

运动功能障碍

31.2

25.3

心理健康

22.6

21.2

运动功能损害

3.5

21.2

学科发展

3.2

13.1

运动退役

2.2

2.0

合计

100.0

100.0

表2显示,运动退役是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薄弱领域,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较,我国临床运动心理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对运动表现的发展研究较多,而对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较少。运动表现发展研究较多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竞技体育发展有关。运动功能损害指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临床心理问题,引起其严重的情绪紊乱和行为失调,导致其无法投入训练与竞赛[8]。运动功能损害研究被忽视与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大都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有关。

2.研究的理论基础

图3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直以认知行为理论占绝对优势,但近年来出现理论逐渐丰富的趋势。这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情况基本一致[7]。认知行为理论在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占绝对优势,与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性强,更易于通过实证研究检验有关。

图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理论基础的变化趋势

(三)论文研究方法

1.论文类型

表3显示,与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相比,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类型以调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和论述较多,而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论文相对较少。这与国内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者大多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有关,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深刻意识到临床运动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但由于普遍接受的是体育科学的训练而相对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训练,所以,更容易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综述和理论性研究,而深入的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相对较少。

表3.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类型对比(%)

论文类型

中国

外国

调查研究报告

36.3

32.3

实验研究报告

11.8

15.1

测验研究报告

6.3

6.1

质性研究报告

4.8

19.2

质性+量性研究报告

0.4

2.0

论述

25.7

18.2

文献综述

14.6

7.1

合计

100.0

100.0

2.研究设计

表4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病理机制研究与国外一样,存在过分依靠相关设计的现象,而更能确定心理变化机制的实验研究设计与质性研究设计较少。因此,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关于病理机制的研究设计有待进一步改善,以便更深入地揭示运动者心理发展变化的内在机制。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干预研究以文献综述为主,侧重具体介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实验研究设计较少,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学61.5%的干预研究主要通过实验研究来验证干预的效果。实验研究能为不同方法的干预效果提供充分的证据,有利于提高临床运动心理服务的科学性。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加强心理干预的实验研究。

表4.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的研究设计对比(%)

研究设计

机制研究(中国)

机制研究(外国)

干预研究(中国)

干预研究(外国)

描述性研究设计

16.0

相关研究设计

44.9

75.0

实验研究设计

10.2

12.6

26.7

61.5

质性+量性设计

0.6

3.1

0.5

3.9

质性研究设计

文献综述

说明

5.1

14.7

8.4

6.3

3.1

21.4

47.1

4.2

7.7

15.4

11.5

合计

100

100

100

100

3.研究被试

表5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而国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更关注大学生运动员和少年运动员。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高度关注高水平运动员和专业运动员,与我国现阶段注重竞技体育的现实有关。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问题如果得到心理服务的及时介入,就可以避免进一步发展成为心理障碍。如果等到运动员形成了心理障碍再介入治疗,其难度就会很大。因此,我国应加强对少年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的关注。

表5.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被试对比(%)

研究被试

中国

外国

29.0

24.3

高水平运动员

15.9

10.1

专业运动员

11.2

6.1

混合

9.0

8.1

体育专业学生

8.4

2.0

大学生运动员

7.4

20.2

少年运动员

5.9

11.1

学生

6.5

5.1

其他

4.6

13.0

合计

100.0

100.0

4. 资料收集

表6显示,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资料收集上的共同之处在于较多采用问卷法和量表法,而较少采用观察法和仪器测验法,不同之处在于我国学者更多采用工作经验法和文献法,较少使用访谈法。我国研究者较少采用非常适合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访谈法收集资料,与他们主要来自体育学院(研究所),普遍缺乏临床心理学的系统专业训练有关。

表6.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资料收集方法对比(%)

资料收集方法

中国

外国

问卷法与量表法

38.8

38.4

工作经验

20.4

13.1

文献法

19.6

12.1

三种以上方法结合

7.8

16.2

仪器测验法

6.4

3.0

访谈法

2.6

13.1

观察法

1.2

1.0

其他

3.1

7.1

合计

100.0

100.0

5.结果分析

表7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论文中涉及多元分析的少于国外。心理现象是多层面和多维度的,其影响因素也是复杂多变的。采用多元分析法进行分析,更有助于人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能更有效地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在未来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分析法有待进一步推广。

表7.中外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研究结果分析方法比较(%)

结果分析方法

中国

外国

定性分析

42.2

38.4

非多元统计分析

39.0

30.3

多元统计分析

17.9

25.3

定性+定量分析

1.0

6.0

元分析

合计

100

100

中外临床运动心理研究中都尚未出现元分析(meta-analysis)的论文。元分析是对具有共同目的但相互独立的多个不同甚至相反的研究报告给予定量统计分析而综合评价某一主题研究的方法,曾被置于循证医学实践证据金字塔的顶端,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9]。自临床心理学的实证支持治疗兴起以来,元分析方法在临床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呈逐年增长的趋势[7]。元分析对文献的数量与质量都有一定的要求,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中尚未出现元分析的论文,可能是由于目前能够支撑元分析的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成果有限,也可能是由于研究者统计方法的训练不足。随着临床运动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将越来越多。

(四)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阶段的划分

纵观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30年的发展状况,可以清楚地看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不同时间段呈现出明显差别。因此,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以帮助研究者厘清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发展的内在线索,并能够据此展望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方向。

1.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

1981年到199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刚刚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处于较低水平,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少,平均每年仅有9.9篇;研究极少得到基金的支持;参考文献量少,许多论文根本没有参考文献;研究内容以运动表现发展研究占绝对优势;最突出的论文类型是说明文(35.5%);主要采用工作经验法(21%)和文献法(13.8%)收集资料;论文的结果分析方法中定性分析占54.3%,仅有0.7%的文章采用了元分析。

2. 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

1994年到2003年期间是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表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平均每年25篇;受资助项目出现逐年增长趋势;论文的参考文献呈现逐渐增多趋势;运动功能障碍和心理健康研究逐年增多;研究报告超过理论型论文,说明文的比例下降至24.9%,调查研究报告迅速增加到37.3%;以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相对降低,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迅速上升;经验总结法下降,量表测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的应用逐渐增多;定性分析逐渐减少为47.1%,多元分析上升为10.7%。

3.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规范阶段

2004年至2010年期间,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都较前两个阶段大幅提高,具体表现如下:年均达45.3篇;平均每年有16.3个项目受到基金支持;平均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量稳定在15.4条;在研究内容上,运动功能障碍、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发展三者呈并驾齐驱之势;69.7%的论文为研究报告,说明文进一步减少;以非高水平运动员为被试的论文达到60.6%;量表测验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成为最重要的资料收集方法,工作经验总结法的应用萎缩;定性分析减少至33.7%,30.3%的论文进行了多元分析。

三、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1. 吸引更多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心理学院(研究所)和医学院(研究所)学者对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参与度极低,这非常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发展。我国需要吸引更多心理学院(研究所、系)和医学院的临床心理学学者关注运动者的心理问题,只有他们的加盟,中国临床运动心理学才能高质量地发展。因此,建议国家体育总局科研立项为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提供一定的空间,并鼓励心理学院(研究所、系)与医学院(研究所)中的临床心理学学者积极申报相关课题,以课题调动临床心理学学者加盟的积极性。另外,体育学院(研究所)要有意识地引进具有临床心理学训练背景的人才,这不仅能够促进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也能吸引更多的心理学学者关注临床运动心理问题。

2.加强对运动功能损害与运动退役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3.5%是关于运动功能损害,而国外21.2%的论文涉及运动功能损害,其研究的十大热点问题中有四个属于运动功能损害,即饮食障碍、情绪障碍、物质依赖和运动损伤后心理障碍。纵观我国极其有限的运动功能损害论文,研究主题主要为与运动相关的攻击(冲动控制障碍),研究类型主要为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10,11],实证性的临床研究报告极少,仅有杨士荣(2010)就我国运动员的饮食障碍进行了调查研究[12]。因此,建议中国体育总局体育科研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以及各地方基金的管理者在编制课题指南时关注运动功能损害问题。同时,专家学者也要主动介入运动功能损害的研究,以提高我国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切实维护我国运动者的身心

健康。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论文仅有2.2%是关于运动退役问题的研究。由于我国现阶段仍然是举国体育体制,且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尚未普及,所以,我国运动员对运动退役的心理准备不够充分,在运动退役时遇到的心理问题就更多。黄志剑和姒刚彦(2008)研究表明: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对于从事竞技运动事业对自己人生发展的影响认识不足,对运动退役及角色转换的准备不足[13]。王进(2008)研究表明:我国面临退役运动员的自我评价、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认知下降,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应对退役的策略主要为回避;运动员在退役后的1~2年内社会支持感低,孤独感高[14]。目前,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虽然意识到运动员退役相关的心理问题,并就此开展了一系列现状调查、发生机制和对策研究,但针对性的实证干预研究很少,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3.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显示,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认知行为理论。过分依赖认知行为理论有悖于学术研究百花齐放的原则,不利于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导致心理问题的原因很复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各有利弊,并不存在一种唯一正确且适合于各种情况的理论与方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可能受益于不同的处理[15]。跨理论整合研究(transtheoretical integration approaches)是西方临床心理学研究与发展的特点。1991年,《心理治疗整合杂志》(Journal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创立,为临床心理学的整合研究提供了专门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许多治疗师在治疗中采用整合治疗方法[16]。因此,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应广开思路,在注重认知行为理论的同时,注意吸纳近年来生理心理学、精神分析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开展跨理论的整合研究,进一步丰富研究的理论基础。诚然,后者受到循证实践验证的成果不多,但也正因为如此,它们更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4.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

我国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质性研究与实验研究较少;研究被试以高水平运动员最多;研究中较少使用谈话法、观察法、仪器测试法收集数据;数据的多元分析较少,未出现元分析论文等。因此,我国运动心理学学者应进一步加强临床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开展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时注意以下问题:加强质性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使用;扩大研究样本范围,更多关注青少年运动员;丰富资料收集方法,尤其要多使用访谈法、观察法与仪器测试法;加强多元统计分析;提高研究的规范性,为整合研究成果的元分析作准备。

[1] Gardner F L.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in American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s [J]. Journal of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2007, 1(3): 207209.

[2] Gardner F L, Moore Z E.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006.

[3] Zhu Li Jing, Heil J, Wenze T. Clinical Sport Psychology Perspective West and East (Volume I) [M]. VDM Verlag, 2011.

[4] Holdford 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J]. Research in Social and Administrative Pharmacy, 2008 (4): 173181.

[5] Buboltz W C, Deemer E, Hoffmam R.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Buboltz, Miller, and Williams (1999) 11 Years Later [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2010, 57, (3): 368375.

[6] Rhodes R E, Nasuti G. Trends and changes in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across 20 year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10 journals [J].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 53, 1723.

[7]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研究: 现状、问题与建议[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20 (9): 14951506.

[8] 刘丽, 石岩. 临床运动心理学的界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体育科技, 2009, 45 (6) : 7682.

[9] Rosner A L. Evidence-based medicine: Revisiting the pyramid of priorities [J]. Journal of Bodywork & Movement Therapies, 2011, 16: 4249.

[10] 邓铭一, 季浏, 常波. 运动攻击的理论发展及控制方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8,126(3): 5559.

[11] 石岩, 王莹, 赵阳, 等. 球场观众暴力的发展趋势,研究进展与遏制策略 [J]. 体育科学, 2007, 27(1): 2440.

[12] 杨士荣. 不同类型运动员饮食障碍的比较研究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0, 44(3): 8792.

[13] 黄志剑, 姒刚彦. 高水平运动员的退役准备与适应: 一项定量研究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23(5): 393395.

[14] 王进. 我国运动员退役意识与心理状态的定量分析[J]. 心理学报, 2008, 40(4): 496506.

[15] Cooper M, Mcleod J. A pluralistic framework for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J].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Research, 2007, 7(3): 135143.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2篇

声乐教育是有关声乐的知识、技巧、修养与审美趣味的传承过程,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发声技术、表演艺术与艺术欣赏。目前声乐教育中所传递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与生理学知识。虽然有的声乐教师曾在音乐师范系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但由于声乐专业出身的教师通常不懂心理学,而师范出身的教师单方面的心理知识运用又不同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心理学毕竟不是声乐心理学,所以,声乐教育迄今缺乏专业心理学的支持。不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已分别建立了支持专业教育的艺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对声乐心理的重视不足与研究不够,使得当前无论在专业院校还是在义务教育、社区活动中,声乐教育都存在着重技巧轻理论、重生理因素而忽视心理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虽是声乐历史上形成的,在过去具有合理性,今天却已成为阻碍声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门槛。由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倡导研究声乐教育中的心理因素。本文拟通过讨论声乐教育创新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及心理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来论证引入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声乐教育创新方向的选择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来指导实践应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发展所促进的,并以冯特1879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纲要》为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史告诉我们:在生理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必要发展心理科学。事实上,体育教育由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进而引入运动心理学,以解决竞技决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运动员心理素质问题,便是明证。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虽然靠肌肉与器官完成,肌肉与器官功能的发挥却受到高级神经活动控制,而心理因素则会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一台复杂的机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要受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制约,在机床工作部件精度趋近极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途径就是引入数控装置或实施电脑控制。

心理学发展历史虽短,却被视为21世纪的领航学科。在美国,心理学会是仅次于物理学会的全国第二大学会,下设40多个分支学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应用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分化,即心理学向专门领域的渗透,已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当代许多专门领域的发展、创新活动,多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引入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其共同特征。

但目前,在音乐心理学中,声乐心理未与器乐心理明确区分。其实声乐以人声为“乐器”,作品中又通常有语词意义需予表现,本质上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而在艺术心理学中,又常将歌唱家与戏剧演员、话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心理混为一谈,忽视了二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促进因素存在着本质差异:前者首先以音乐,后者则首先以艺术语言为创造的基础。可以认为,声乐教育长期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它没有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建立自己的专业心理学基础有一定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但导致现代生理学诞生并将神经与肌肉活动关联的高级神经活动(即生理心理)确定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声乐教育将歌唱归结为生理学与音响学的偏颇,使声乐教育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创新是在某个领域首次引入与应用新事物的活动。对于声乐教育领域,选择所要引入的新事物,是确定创新方向的重要举措。其选择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在声乐教育中引入最新的心理学成果和与现代生理学相关的心理知识,会有力地带动声乐教育全面创新。其次的选择原则是合理性。声乐教育原以音响物理与发声生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按学科递进发展规律,引入与应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具有合理性。第三项选择原则是功效性,即能否提高声乐教育的功效。由于目前声乐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常常不是物理、生理知识问题,而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引入心理学,不但有对症下药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艺术个性突出的未来歌唱家。

二、声乐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欧洲的歌咏活动被宗教所统治,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也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美,却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需要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点,凸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间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已不再合适。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等工作,便历史地落在了佛罗伦萨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也美化了音色;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声乐教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发声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因为符合嗓音发声的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致因疲劳而受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3]。

在这个古意大利学派时代(音乐文献称之为纯粹经验主义时代),声乐教育主要靠模仿(“像我那样唱”)与教材。教材指教师针对学生所写的专用的练习和练声曲。由于当时教师多为阉人,学员是儿童与阉人,二者歌喉状况相似,模仿非常容易。如此,直到18世纪,声乐教育仍广泛利用模仿和反复定型的教学法。

然而,模仿常会扼杀学生音乐创造的个性,并使学习过程沦为教练活动而消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到了现代,因师生的歌喉明显不同,模仿难度增大。而刻意模仿教师训练有素的歌喉,常会使学生邯郸学步,丧失了其歌喉的美好特色,却又因官能不同,学不成老练的歌喉。尤其当教师对自己歌唱过于自信而又无视师生歌喉条件差异时,其艺术示范与模仿要求,甚至会毁掉学生的歌喉与未来造化。

随着生理科学的发展,加西亚二世于1855年发明了喉头镜,使声乐教育由抽象神秘,转变为具体而科学,从而成为声乐机理教学法创始人。机理教学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发展初期,属于声乐教育的“人声乐器打造”阶段。此期的机理教学法,要求教学者能洞悉气息、发声、共鸣、吐咬字的有关生理学、物理(声)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训练,以求高效地解决相关发声技巧、技能及肌体协调性的问题。后来机理教学法伴随着生理学、声学等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完善,更进一步显示出它的科学、高效的特点。如今这种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教学法,已在声乐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它确实“代表了国际声乐教育的前沿”[4]。其表征就是声乐教师在发音器官结构、功能方面的知识超过了语言教师,音乐学院的嗓病研究治疗水平不亚于医院耳鼻喉科。

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传统的理论是不注意歌唱心理的,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育理论中最少有人研究的部分”[5]42。在国内,声乐研究的重心与主流,依然是植基于生理学与物理学的机理教学法。有人以《’97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9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0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一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2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四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九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为依据,指出近九年(1997—2005)来收集到的声乐论文中,对声乐技术的论述仍是以机理教学法研究为主要代表的。讨论声乐教育心理的文章难得一见,其内容也偏于一般教育心理而非声乐教育心理。三、心理学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贯串于教学、学习、练习、欣赏、修养与演唱等全部过程,可以说,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歌唱心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说,从婴儿反射本能的哭喊到与歌唱家的艺术创作相联系的一切高级发声现象,都是永远受心理因素制约与决定的。这是因为在艺术歌唱中,歌唱者的发声技术与他们对自己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实现创造意图的手段,都由其所演唱乐曲的艺术内容所决定。而声音艺术创造则是具有不同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的,具有性别、年龄与个性特点的歌唱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典籍《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是音乐发自内心又直接诉诸内心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境界为使命。其中声乐,由于以人声为“乐器”,“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直接表达,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6],所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器乐更为强烈与深刻。对听众来说,声乐的歌词、音乐,以及表现手段(声音)及发声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即使他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也能受到感染,不像器乐有时会“对牛弹琴”。

换句话说,声音固然由身体发出,却是心理使然。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人的身体除了为心灵所决定、所指导外,并不能建造任何寺院”[7]。艺术歌唱虽然通过发声器官进行,心理因素却起着统制的作用。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不必顾虑细部的协调配合,使需要复杂协作的难以掌握的多块肌肉的复合运动,仅只从整体上养成习惯,便可掌握与自如运用。而原来的机理教学法,却强调声乐技术的掌握,须取决于学会有区别地用意志控制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活动的技能。事实上发声器官的机能多半是自动的和整体的,歌唱者并不能过细地控制每一块肌肉,有时甚至不能控制机能(例如打哈欠、喷嚏),而只能控制器官运动的节奏、强度、方向等。显然,烦琐地要求控制每块肌肉,很困难,即使做得到也会使神经高度紧张而影响歌唱效果,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反之,若从整体上揣摩唱出理想声音时的发声器官的状态,使这种随意运动得到定型,成为习惯,就可以掌握与自如运用技巧。这种基于心理调控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省去了徒劳的努力,又免除了不必要的紧张,具有显著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例如学习“有支点”发声(托气的发声)很难。学生如按机理教学法学,不是没保持住气,唱得无力出了喉音,就是咽肌紧张发声不自然。顾此失彼,总在两个极端间摆动,掌握不住要领。但如果让学生在钢琴伴奏下,保持吸气状态,在心里悄声地唱,就不难找到有支点唱的器官位置并养成运气习惯,从而掌握了技巧。在这里“内心歌唱”就是一种充分利用心理因素来摆脱细部牵扯而从整体上养成正确技能习惯的有效办法。歌唱大师大多重视内心歌唱,不但把内心歌唱能力与掌握歌唱技能相关联,而且用于能动地想象和监督自己的歌唱表演。目前许多乐器如钢琴教学中,也已要求边演奏边“唱出来”,其实已运用了心理的整体统制作用,是有道理的。

声乐教育当然要教声乐技术,但脱离音乐内容的训练,无助于歌唱,又使嗓子易累,技术练习单调死板易厌。若在声乐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例如借助音乐的艺术内容,养成运用整体技能的习惯,就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技术与声乐艺术同步提高。其做法是将学员对目标技术的注意,转移到对技术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的注意,等到运用技术的习惯养成后,再转回目标技术上使之熟练。声乐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唱他喜欢的作品时,爱屋及乌,使他对技术有了亲近感,其技术进步很快。这是其感情投入与热情等因素,帮他挖掘、开发了技术上的潜能。因而在教学中,可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曲目来助其掌握技术,再让他将已掌握的技术转用于他不甚喜爱但应学习作品的成功演唱。这是明智的教学思路。反之,强令学生唱不喜爱的曲目,会使他因厌恶、逆反心理而对技术学习产生冷漠、疏远、畏惧感,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失败甚至歌喉累伤。

四、声乐教学应关注心理因素

作用的研究

声乐教学法创新与声乐心理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将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作为声学教学研究课题,应是很好的起步与切入点,可以积累知识与经验。国内声乐界在新世纪之初,已有若干文章,对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只要在研究中再进一步结合声乐专业教学,就有可能促进教学创新。例如有人提出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8]。又有人指出浮躁、虚荣、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影响演唱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演唱与教学的体会,对气质等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自己直觉的认识,以供参考。

气质在歌唱专业中作用巨大,歌唱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同其心理感情密切相连,对其艺术创造倾向与风格和职业成就,影响巨大。猫王能风靡全球,留给人们深切的记忆与怀念,与其独特气质不无关系,气质影响着其声乐技术的方向、水平,更影响其表演成就。巴甫洛夫曾断言气质可在生活教养下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改变将很困难。所以声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陶冶学生的创造气质,另一方面或许应更多地致力于发掘气质好的苗子。

法国音乐家孔巴里约称“音乐是用声音进行的、没有概念的思维的艺术”,说明思维对于感受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思维中的想象,在声乐教育中就是内心歌唱,是学习歌唱技术的捷径。俄国声乐教育家杰柳仁斯基曾强调说,(学声乐)需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嗓子,因为当嗓子疲劳时,学习仍应继续。学生如果善于拟定演唱计划,想象自己的演唱,就能在嗓子疲劳时继续做到内心里的学习[5]62。

主动性是克服技术难关和做好艺术演唱的重要心理品质。主动性所导致的顽强、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尝试,包括将“感情移入”到音乐作品、形象中去,是演唱成功的前提。

记忆在声乐技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有很大作用。声乐教育中有两类重要记忆。一类是与嗓音的发声官能技术相联系的基本感觉记忆,另一类是把艺术创造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统一的艺术表演的记忆。记忆可以积累而形成教养,还可以通过提炼成为直觉与灵感的资料。而教养对于音乐理解与欣赏,直觉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均关系重大。记忆可以分为学习、保持与记忆三个阶段,其中记忆阶段又可分为回忆与再认。因此对资料的学习和对作品的音乐分析,会通过保持而影响到技术的掌握和节目的表演。记忆中的回忆,有助于迅速重新学会被遗忘的技术与音乐。再认因不像回忆那样必须发现其客体,而具有便于转移的特征。在声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新乐曲中再认曾经学到过的技术与音乐成分,来帮助他迅速掌握新乐曲与新的技术。

注意力涉及歌唱者音乐观念与音乐感等声乐基本因素的养成。教师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和学生发展阶段有关。就学声乐技术而言,学生应首先集中注意于,教师提示他的发声器官活动方面,其次集中于发声官能的控制方面。而在表演时,则应妥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对声乐艺术的专注,应是声乐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也是希望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上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情感是一个过程,情绪则是情感与感觉的复合。由于音乐的经验基本上是情绪的,声乐更是直接表现情绪,显然,对情绪的类型与强度的准确把握和有分寸地充分表达,就成为决定理解作品和艺术演唱成败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健康心理学;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现状

健康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术探讨和解决有关保持或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躯体疾病的心理学分支。它主要研究心理学在矫正影响人类健康或导致疾病的某些不良行为,尤其是在预防不良行为与各种疾病发生中所应发挥的特殊功能;探求运用心理学知识改进医疗与护理制度,建立合理的保健措施,节省医疗保健费用和减少社会损失的途径,以及对有关的卫生决策提出建议。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是心理学与预防医学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是一个专业学术性的期刊,主要栏目划分为群体心理研究、精神卫生研究、学校心理研究、心身医学研究、综述、心理评估与心理干预、个案研究等;每个栏目刊载相应研究领域的文章。本调查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近5年来所刊载的所有文章进行分类统计,透析中国健康心理学的近年的研究概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至2006年5年中所刊载的文章进行分类统计,所刊载文章共有1289篇,其中2002年256篇,2003年217篇,2004年209篇,2005年204篇,2006年303篇。

1.2 研究方法 对《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至2006年所刊载的所有文章进行人工分类、并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近5年每个栏目所刊载论文的概况见表1。

2.2 近5年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分布情况见表2。

2.3 近5年内刊载论文课题资助概况见表3。

3 讨论

3.1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近5年来中国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逐渐的细致化。栏目逐渐细化但较国外的细致程度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国外的每一个栏目都有相对独立的杂志,研究的范围也较国内广泛。此外,中国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具有时代性,2003年中国爆发了“非典”,而后,2003年与2004年关于“非典”型肺炎与心理的研究如雨后春笋,《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创立独立栏目“非典型肺炎与心理研究”。

3.2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近5年所刊载的文章中来自地市级医院的文章逐年减少。而来自高校的文章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虽然说健康心理学的研究和精神卫生的研究是分不开的,但是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宽泛,而精神卫生的相关研究也只是它的一个分支,存在这种发展趋势是比较乐观的,说明研究逐渐指向促进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的方向。

3.3 调查结果显示,2002年受资助课题占当年刊载论文总数的5.1%,2003年受资助课题占当年刊载论文总数的115%,比上年增长6.4%。2004、2005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到2005年受资助课题增长为当年刊载论文总数的17.6%。但2006年此百分比下滑为12.5%。依此来看,受资助课题数目还是存在增长的趋势。由此可见,在中国健康心理学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家以及各省部、地市级单位的重视。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科学;载文;引文;统计

《体育科学》创刊于1981年,反映国内体育科研最新成果,刊登研究性论文和综述性文摘。设有体育理论、运动训练、体质研究、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仪器场地等栏目。读者对象为体育科研人员、体育院校师生、教练员及运动员等。《体育科学》以其高质量的办刊水平、严格的审稿制度,赢得很高的赞誉,连续多年来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被公认是国内外最权威的体育科技刊物之一。2013年《体育科学》共出版了12期,每期的内容呆滞由以下部分组成:研究报告,争鸣与探索,学会信息,综述与进展,前沿动态。本文对2013年度《体育科学》所载的研究报告、综述与进展、争鸣与探索、学会信息、前沿动态五个栏目中论文的学科,论文来源,作者地域和单位,作者职称学历及引文情况进行统计,并针对统计结果对《体育科学》的科学化程度,可读性及其最为一份综合性刊物能否客观地反映当前我国各学科的研究状况与发展速度进行初步分析。

1.载文统计分析

1.1《体育科学》各栏目论文数统计分析

2013年《体育科学》在研究报告、争鸣与探索、学会信息、综述与进展和前沿动态五个栏目共出刊157篇论文。其中研究报告110篇,争鸣与探索26篇,学会信息10篇,综述与进展10篇,前沿动态1篇。其中还有1篇是论文研究报告会主题报告(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体育科学》载文以研究报告最多,占了70.1%,其特点为主要是课题的最新研究成果,篇幅比较长,文章长度10至16页不等。其次是争鸣与探索,占了16.5%,篇幅不及研究报告长,一般在5至10页。学会信息和综述与进展都是10篇,占6.4%。前沿动态只有1篇,名为《运动对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及降低死亡率的量化研究》篇幅只有一页。

表12013年《体育科学》各栏目论文数统计

栏目研究报告争鸣与探索学会信息综述与进展前沿动态合计

数量1102610101157

百分比701165646406100

1.2《体育科学》论文学科分布统计分析

根据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的分类,体育科学包含体育史、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根据上述分类,2013年《体育科学》论文学科分布统计如下:《体育科学》所载文章注重实验方面的研究,因为这样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有明确的数据作为支撑,所得出的结果都是具有数据说明的。因此,所载文章最多的是生理学方面的文章,其次是力学和训练学方面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更具有科学性。

1.3《体育科学》论文来源统计分析

研究《体育科学》论文来源有助于广大学者有效的向该期刊投稿,以免浪费不必要的资源。2013年《体育科学》文章来源72.6%的文章都是基金项目来源,其中国家基金项目有89项,占56.7%;第二的上海基金项目9篇,占5.7%;第三是浙江基金项目7篇,占4.5%;第四是四川基金项目和广东基金项目分别有2篇,占1.9%;最后是湖北基金项目和山东基金项目分别有1篇,占0.06%。不是基金项目的文章有43篇,占27.4%。这说明《体育科学》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基金项目来源。

1.4《体育科学》作者学历、职称统计分析

此次统计统计第一作者的信息,所以统计的信息相对来说也是有限的,但是可以反映出2013年《体育科学》的作者学历和职称情况。2013年《体育科学》作者的学历博士人数有95人,占74%,硕士有32人,占26%,然而硕士学位以下的却没有,所以,从这方面反映出《体育科学》上的文章确实质量比较高。从职称来看,讲师的人数最多占334.3%,其次是副教授占31.4%,再是教授占26.7%。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科研人员在年轻化。综上,从学历和职称方面反映出了高水平文章的产出情况。

2.引文统计分析

统计的《体育科学》2013年的157篇文章中,共引用参考文献3937篇,每一期引用的统计可以看出,引用参考文献最多的是第5期有408篇,其中300多篇的有8期,最少也有284篇,从这可以看出,《体育科学》的文章信息量大,科学含量高,因为引用的参考文献多,而且还有很多的外文参考文献,所以从这个期刊可以找到很多的信息来源。文章各方面比较规范和标准。

3.结论

从对《体育科学》的引文和载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刊物所载论文已经达到很高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文章在体育界内具有很高的水平,突出了体育科学的独具特色。《体育科学》载文包括研究报告、争鸣与探索、学会信息、综述与进展、前沿动态。涉及学科包括体育史、体育理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保健学、运动训练学、体育教育学、武术理论与方法、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大而全。因此,该刊物所载论文的内容和引文比较客观地反映当前国内各学科的研究状态与发展速度。然而,在一个国家的权威学术刊物上,不仅反映着学术水平,还反映着经济和文化水平,希望《体育科学》能走向国际,为我国的学术和经济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林.我国高等教育学科期刊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5,(1):45-59.

[2]李寿荣.体育科技期刊发展路径研究综述[J].综述报告.2013,21(2).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论文统计;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C93-0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205-02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管理过程和管理关系中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运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一般原理,研究和揭示管理实践中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表现得规律。通过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科学地预测和指导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协调管理活动中人与人的关系,调动职工生产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1]。管理心理学把管理活动中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这既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也顺应了现代管理活动的需要[2]。

一、中国近十年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论文检索结果

1.整体情况的检索统计结果。通过系统的检索和统计,查到在近十年内(1999―2008年)中国有关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共计651篇,占同期收录总论文的0.00599%,检索结果(见表1)。

2.时间分布的检索统计结果。为了解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随时间的发展情况,有必要分别对各年内发表的论文数据进行检索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的时间分布

3.论文在不同学科中的分布情况。为反映管理心理学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研究情况,本文参考《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对学科的分类,在表1检索数据的基础上,又分别对22个学科明细分类中发表的有关管理心理学应用方面的论文进行了分类统计,统计结果(见下页表2)。

为了解中国管理心理学在国内的应用情况,笔者对上述检索到的651篇有关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按激励问题、领导行为问题、管理决策问题、团队心理问题、个体心理问题和综合六个方面进行了分类统计,在统计的过程当中,对于那些涉及了几方面理论的论文,按作者最主要的方面进行分类。对于综述性、概述性的方面的论文和其他非上述五个方面的论文归入综合与其他类。统计结果(见表3)。

二、中国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进展分析

1.管理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管理心理学几乎在所有学科中都有应用。从表1中可以看到,检索到近十年发表的管理心理学的论文,经济管理类的占总论文数量的32%,领先于其他的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地位日益重要。由上页图1可以看出,管理心理学理论在各行业、各学科领域越来越重视。进入21世纪,面对全球竞争的社会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脚步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复杂社会环境,人的因素日益突出,如何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中考虑的首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新的视角,开展新型的管理系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工程院和国家医学院三院长于1997年发表的三院长联合声明《为21世纪做准备》,就把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管理决策的行为科学研究列入头等重要的研究课题[4]。

3.管理心理学各研究内容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由表3 可知,从各学科发表相关论文的总数量上看,有关激励问题方面的论文数量是最多的,约占管理心理学的26.11%,领先于其他的研究内容,这是因为激励问题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5]。

同样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发展,领导行为、管理决策、团队心理、个体心理的应用研究分别达到了11.83%、19.81%、7.68%、13.98%。

4.管理心理学理论本身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管理心理学在被广泛应用普及的同时,本身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丰富和发展。我们在强调学科本身的衍生作用的同时,也要强调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产生理论,并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检验、修正、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让社会、企业、组织更了解这一学科,在“应用开发”中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努力使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促使管理心理学得到社会的认可、获得更快、更新的发展[6]。

三、结论

本文对近十年来中国在8 200种主要期刊上发表的管理心理学应用研究方面的论文进行全面的检索和统计,检索和统计的文献量大,数据翔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管理心理学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张术松,汪雷.管理心理学概论[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刘毅.管理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卢盛忠.中国管理心理学发展的回顾和展望[J].应用心理学,1995,(1):7-12.

[4]时堪,卢嘉.管理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J].应用心理学,2001,(2):52-56.

[5]徐联仓,王重鸣.管理心理学研究[J].中国心理科学:工作心理学分卷,1997.

[6]俞文钊.管理心理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 安世友]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文献研究;硕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66-04

Abstract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development. We used the content analysis me-

thod to analysis the statistical and qual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is

on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which publish in the domestic aca-

demic journals and the master and the doctor ‘s thesis in 1998 to 2016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search status, questions, and main achieve-ments of 1998 to 2016 domestic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and research related to aca-demics.

Key words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literature research; master

and the doctor’s thesis

1 引言

S着时代的进步,许多大型测验(如GRE、TOEFL等)[1]

已经采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江西师范大学自1987年至今也编制了一系列的CAT[2],未来测验的主要形式也将成为具有自适应性的测验。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这种依靠大型题库灵活施测且因人施考的测验形式,正是符合当今社会需求的一种测验,也是未来测验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测验相比,它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考生提供不同的题目,可以更加客观、准确地测验出考生的真实能力和水平,可实现测验的有效性。同时,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不会受考试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测验更加灵活,可保证测验的公平性。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正随着各种新的考试理论的发展而蓬勃发展。

本文以“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资源库1998―2016年4月内文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得出我国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综述。

2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简述

从单机考试系统到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考试作为衡量教育效果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正经历网络化、无纸化的变革[3]。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依靠大型题库,采用现代测量理论,自行去适应被试水平,灵活施测难度最恰当且性能优良的项目,从而实现对被试的高效测量[4]。2007年,Elissavet等提出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1)题库;2)选题策略;3)能力估计方法;4)终止条件[5]。张华华认为,在CAT中,怎样从题库中选择题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6]。选题策略作为CAT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验效率和题库的安全性以及测验的成本[7]。

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1998―2016年4月公开发表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在1998―2016年4月发表的硕博论文中关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的学术性文章与论文。选取关键词为“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硕博论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经过检索并分拣,考虑到本文旨在整理与分析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研究成果,所以在统计时剔除非学术性文章,最终获得期刊文献64篇、硕博论文22篇。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内容分析法,并利用Microsoft Excel从论文的作者、作者署名单位、来源期刊、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等方面对检索到的86篇文献进行分类。由于硕博论文与期刊文章在内容与形式上有所区别,本研究将对硕博论文与期刊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统计研究。

4 数据统计与分析

载文基本情况 1998―2016年4月国内学术期刊共登载了64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论文,硕博论文数据库中共有22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硕博论文,可见关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的期刊文章明显多于硕博论文。以作者陈平为例,发表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关期刊文章4篇,硕博论文1篇。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的产出比,每个硕博作者最终只能有一篇硕博论文,而期刊文章,一名作者可发表多篇,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硕博论文相对于期刊文章是一种低产的状态。硕博论文自2004年开始才有人研究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而自1998年已经有学者开始研究并发表在期刊上,这也可以说明,对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期刊文章对于硕博论文是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的。

1998―2016年4月国内学术期刊登载的64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论文来自25种期刊,其中刊载文章数超过1篇的刊物有9种,按刊载文章数量对其由高到低排序如表1所示。其中有21篇公开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占文献总数的32.81%。

由表1可以看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心理学报》《中国考试》《心理科学进展》是1998―2016年4月我国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的主要期刊。其中有4种期刊是心理学相关期刊,共19篇文章;两种关于考试的期刊。由此可知,心理学理论对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支撑度为29.69%,心理学为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研究者分析

1)合作研究分析。1998―2016年4月国内学术期刊登载的64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论文中,独立作者发表的文章12篇,两人及以上作者发表的文章52篇,具体统计情况见表2。

如表2所示,在这64篇文章中,合作研究的论文占总文章数的81.25%,平均作者数为2.44人。由此可见,我国1998―2016年4月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以合作研究为主。与此同时,合作研究也为高质量论出了献。发表在CSSCI来源期刊的21篇文章中,以独立作者名义发表的论文数为两篇,所占比例为9.52%;合作发表的文章数为19

篇,所占比例为90.48%。

2)论文作者分析。对1998―2016年4月国内学术期刊登载的64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论文的作者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见表3。其中丁树良与甘登文所在单位为江西师范大学,辛涛和陈平所在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发展研究所,毛秀珍所在单位为四川师范大学。

对作者合作研究的情况作进一步研究,参考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方法[8],对发表文章数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进行统计,结果见图1(图1中直线的粗细代表合作研究论文的数量,线条越粗代表合作文章数量越多,线条越细代表合作文章数量越少;独立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利用圆圈表示,圆圈线条的粗细与直线线条粗细意义相同,且直线与圆圈线条均采用相同比例)。

由图1可知,毛秀珍、辛涛、陈平、丁树良、甘登文形成学术研究团队效应,且丁树良和甘登文合作最为密切。

3)文章作者单位排序。1998―2016年4月国内学术期刊登载的64篇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论文中,有5家单位发表超过两篇文章,见表4。

1998―2016年4月发表在中国知网的硕博论文共22篇,分别来自7所不同的学校,见表5。

由表1文章来源期刊排序表中也可以看到,发表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上的关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文章最多,占总数的20.31%。由表3可知,最多的是江西师范大学的丁树良,占总数的31.25%;甘登文工作单位也为江西师范大学,发文数占总数的6.25%,两人共占37.5%。由表4可知,有42.18%的文章的作者单位为江西师范大学,那么由此可知,丁树良与甘登文两个人所发表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文章占江西师范大学发表的相关文章的88.9%。由表5可知,72.73%的关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硕博论文出自江西师范大学。由此可见,江西师范大学是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的主要阵营,且以丁树良和甘登文为主要研究者。

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的64篇期刊以及22篇硕博论文进行分析,由于是以“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计算机化自适应测试”“计算机化自适应考试”为关键词检索出来的文章,因此,文章均围绕这3个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也最高。另外,“项目反应理论”“选题策略”“认知诊断”“能力估计”“最大信息量分层法”“等级反应模型”“影子题库”等词也是主要的研究热点。用于指导考试的测量理论有经典测验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9]。其中关键词为项目反应理论的文章数最多,占总文章数的33.33%;关键词“选题策略”占总文章数的29.07%,仅次于“项目反应理论”,这也正是因为在自适应测试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如何选择测试题目,即选题方法的设计[10]。其次为认知诊断以及能力估计。

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对研究热点进行统计,见图2(图2中为出现频率在两次及以上的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均用半径不同的圆形表示。如“项目反应理论”出现的频次为28,则半径记为2.8,利用公式S=πr2求取圆形的面积,绘制图2;两个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用直线连接)。

若想研究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可从项目反应理论、选题策略、认知诊断等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领域分析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成为无纸化考试与心理学测试关注的领域[10]。本研究从“理论探索”“选题策略”“系统设计与实现”“技术与方法”“问题与展望”5个领域对64篇期刊文章以及22篇硕博论文进行统计,论文研究细分领域统计见图3。

由图3可知,期刊文章中,研究选题策略的文章最多,占31.25%;硕博论文中,研究选题策略的文章也最多,占40.90%。其次是对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期刊和硕博论文分别占各自总数的23.44%和27.27%。期刊文章中有21.88%的是关于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的文章,22.73%的硕博论文是关于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的文章。无论是硕博论文还是期刊文章,关于选题策略的研究均最多。

5 结语

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弥补了传统考试在实现测验有效性中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测验的效率,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被试的真实能力与水平。且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摆脱了传统考试在时间与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可更好地确保测验的公平性。综观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文献综述情况:

1)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形成以毛秀珍、辛涛、陈平、丁树良、甘登文为主的学术研究团队效应,且江西师范大学为主要研究学校;

2)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主要研究热点为项目反应理论、选题策略、认知诊断、能力估计等,若想对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做深入研究,可从以上几方面进行;

3)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中,有29.69%的文献是关于心理学的研究,这也正说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这种测验形式已经将心理测量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结合,且取得丰硕成果,若想对其他测验进行研究,可以心理测量为鉴来进行;

4)近几年关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研究总量有所减少,但研究深度没有减弱,仍有不少教育专家学者为优化未来测验形式与环境投身到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

相信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在未来几年必将迅速发展和完善,为未来测验提供更多选择。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也必将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陈平,丁树良,林海菁,等.等级反应模型下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J].心理学报,2006,38(3):461-467.

[2]刘珍,丁树良,林海菁.基于GPCM的计算机自适应测验选题策略比较[J].心理学报,2008,40(5):618-625.

[3]申田静,陈俊.国内在线考试系统研究综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4):19-22.

[4]王茶生.教育测量理论在网络考试系统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2007.

[5]Georgiadou E, Triantafillou E. A Review of Item Exposure Control Strategies for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Developed from 1983 to 2005[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Leaning, and Assessment,2007,5(8):39.

[6]张华华,程莹.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的发展和前景展望[J].考试研究,2005(1):12-24.

[7]汪文义,丁树良.2PLM下CAT选题策略比较[J].考试研究,2009(3):60-70.

[8]邱均平,吕红.近五年国际图书情报学研究热点、前沿及其知识基础:基于17种外文期刊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3(3):4-15,58.

[9]朱小明,李向荣,林捷,等.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无纸化考试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1):11-14.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7篇

1.文献取样采取文献信息学统计方法,主要文献源为中国知网贵州师范大学节点。内容样本以Bronfenbrenner进行全文搜索,对2013年2月1日以前时间跨度为1998—2012年的各种文献媒介资料进行查询,共搜索480篇相关的资料,其中期刊216篇,占总数的45%,博硕士论文166篇,占总数的34.6%,其它为会议、报纸、年鉴、百科、词典和专利等,本文主要以期刊的高级检索且同时限定文献的中图分类号为B84中涉及到的148篇文献为分析内容,占总数的30.8%。

2.分析类目和单元在参考有代表性的文献计量学专著和论文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确定了七个分析单元,分别是:年代分布、研究机构、研究地区、核心作者群、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和基金资助等。3.统计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进行研究,以频次、百分比统计为主。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年代分析表1显示,生态系统理论论文呈连续增长趋势。第一个五年(1998-2002)的论文总数量为9篇,第二个五年(2003-2007)发表的论文数量为40篇,第三个五年(2008-2012)发表的论文数量为99篇。前五年和后五年的数量之比为1:11。另外,从表中还可以看出1999年是国内心理学界开始运用该理论的破冰之年,自2006年以来的7年时间,每年均发表文献10篇以上,年均发表量超过前五年的总和。

2.生态系统理论的机构分布以第一作者的单位为准,对研究力量的分布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从研究力量的机构分布来看,高等师范院校发表101篇,占文献总数的68.5%;综合大学发表44篇,占文献总数的30%;医科院校发表2篇,占总数的0.8%;其他单位发表1篇,占文献总数的0.7%。根据上面数据可知,目前国内的各级院校积极探索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中,其中高等师范院校是研究的中坚力量,见表2。

3.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按照中国经济带划分的三个地区:(1)东部沿海地区,(2)中部内陆地区,(3)西部边远地区的分布进行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力量的分析,每个地区分别取发表文章量的前九名。从第一作者的地区分布来看,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极不平衡,首先东部地区的总文献量在三个地区中处于领先地位,西部总文献量在三个地区中处于最后位置。在东部地区中北京文献量最多为44篇;中部地区中湖北省文献量最多为5篇;西部地区中云南省文献量最多为4篇。这三个地区的省份中,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发表的文献量最多。值得关注的是边疆地区如新疆、四川、宁夏、青海和的文献量目前呈现空白状态。整体而言,经济发达的地区,关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文献发表的较多。

4.生态系统理论研究核心作者群分布普赖斯定律认为,一个研究领域或学科形成稳定研究群体的指标之一是撰写该领域研究论文2篇及以上的作者必须达到一定规模,即核心作者群体将完成该研究领域中50%以上的论文。核心作者是在同一主题中,半数的论文为一群高生产能力作者所撰写,这些作者的数量上约等于全部作者总数的平方根。本文根据该定律计算出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作者发文量为3篇。在本文的检索中作者关于生态系统理论方面的论文3篇以上者为13人,占总作者数的8.8%,其38篇,占总论文量的25.7%,远低于生态系统理论论文总和的50%。这一方面表明研究生态系统理论领域的队伍比较分散,另一方面表明研究队伍还在逐步的形成中,具有不稳定的结构。也说明了该领域作者群研究能力还没有达到成熟的占统治的地位,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根据作者所在机构,表明师范大学的核心作者群较占优势。根据地区表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核心作者群较突出。

5.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对象的分布目前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相对来说中学生群体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所涉及的文章中占全部文献量的23%,具体情况见表5。

6.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论文领域分布目前对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领域比较分散和广泛,出现频率较多的有理论综述、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及对策研究等。上述这些研究中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健康领域的应用在所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在全部文献中占50%,具体情况见表5。

7.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现状获基金资助项目的分布通过对生态系统理论研究进行支持的基金类别和数量,能从一个深远的角度发现国家各级行政单位对该理论的关注。通过数据分析,2005年以前国家类基金4项,省市级基金1项;2005年以后各类基金加大了对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资助,国家基金36项,省市级基金6项。基金资助投入越多的论文,越能代表人们对该研究方面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同时也代表一个研究的新趋势和方向,具有高质量研究水准的内容能获得基金的资助。本次研究的148篇论文中,有资金资助的约为98篇,占总数的66.2%,其中部级资助项目的有40篇,省级25篇、市级各18篇,校院级15篇,而且分布的时间大都在2005年以后,由此反映出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自2005年前后随着国家各级行政教育部门颁发关于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政策后得到广泛研究和基金投入。

三、讨论

1.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应注重质量与数量共同发展我国关于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自1999年邹泓发表的第一篇文献以来[2],文献量一直呈上升状态,尤其是2006年以后平均每年达到了15篇左右,但总的来说,1998-2012十五年间发表的文献总量并不多,很多是关于理论综述方面的文献,高质量、有时效性研究相对来说较少,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研究者要同时兼抓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才能使生态系统理论更好的运用于心理学领域。同时根据对148篇文献的初步查阅,近73%的作者采取了合作科研的趋势。但心理学科内的合作占绝对优势,所以呼吁尽量能形成跨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范式,这样能从多领域研究生态系统论在心理学领域的应用。目前师范类学校和东部地区是研究生态系统论的优势领域,为了提高生态系统论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发挥先进作用,也迫切需要其它各级各类大学、研究机构和西部地区着力提高该领域的关注度。核心作者群是一门学科研究成熟的显著标志,没有一定数量的核心作者群,表明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状态。迫切期待国内各领域目标明确,建设成专业性、学术性、及实践性强的研究队伍,最终为研究该领域形成一批代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大对该领域科研项目的基金资助力度,可以尝试对社会招标形式推广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拓展。

2.生态系统理论研究应当坚持多角度深层次探索目前对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理论综述及在心理健康领域研究占主流,但多采用定质方法。众多文献主要从微系统和中系统进行论述,在外系统、宏系统和时间系统中涉及的较少,且多数为语言上的描述,缺少实证研究及实验研究。所以建议尽量多采用实证和实验方法运用该理论来研究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同时在该理论上能结合中国特色,做适当的改善和创新,使其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国情,最终缓解个体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四、结论

生态系统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文献量以2006年为转折点,呈逐年增多趋势;师范类学校是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力量;东部省份是研究的积极探索者和开拓者;该领域在核心作者群层面均处于数量及质量急需提高的状态;相对来说研究的论文内容较表面化,需要深层次的挖掘其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国家各行政单位及社会团体需加强对该领域的基金资助。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8篇

关 键 词:声乐教育;心理学;教育创新

abstract: facing the importance and problems found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innovation isnecessary to explore. with the advanceable, rational or functional orientation t aken as the guidelines to be chosen for the innovation, what shall be sure to doat present is to introduce and apply the contemporary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b ased on up-to-date biolog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vocal musi c education, the effect and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the prevailing demonstra tion/memoriter teaching. although our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emphasizing the vo cal skill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psychological traini ng in singing. illustrates theoretically significance of the innovation with whi ch the modern psychology will play a leading role in vocal music teaching instea d of physiology. furthermore, the stimulating effect of introducing normal psych ological factors on the innovation of vocal music teaching is presented.

key words:vocal music education; psychology; educational innovation

声乐与器乐是音乐作品的两大部类,二者共同构成了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在史前与史后初期 ,乐音多以感情语言形式出现,以致长时期内,声乐一直是主要音乐,人声就是最早 的乐器[1]。虽然声乐与语言具有共同特性,即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量与 节奏,均由声带发出,用于表达意义与感情,但是在声乐中,更加重视感情表现与声音的充 实、悦耳,从而更具美感。即使到了中世纪,乐器与器乐在许多地方因含世俗因素太多而受 教会排斥,正式的、主流的音乐艺术仍然是声乐[2]。文艺复兴以后,纯器乐和由 器乐伴奏的歌 唱、戏剧得到了很大发展。然而声乐因其简便而富于感染力,始终受到人们关注与喜爱,著 名歌手往往比著名乐手受到更广泛的欢迎。即使在现代,在各国,包括我国的民间、社区, 以及中小学音乐活动中,声乐教育也始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有许多人用唱歌来表现自 己,表达自己的情感,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甚至参与歌手选秀活动。

声乐教育是有关声乐的知识、技巧、修养与审美趣味的传承过程,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 发声技术、表演艺术与艺术欣赏。目前声乐教育中所传递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与 生理学知识。虽然有的声乐教师曾在音乐师范系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 ,但由于声乐专业出身的教师通常不懂心理学,而师范出身的教师单方面的心理知识运用又 不同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心理学毕竟不是声乐心理学,所以,声乐教育迄 今缺乏专业心理学的支持。不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已分别建立了支持专业教育的艺术心 理学、运动心理学。

对声乐心理的重视不足与研究不够,使得当前无论在专业院校还是在义务教育、社区活动 中,声乐教育都存在着重技巧轻理论、重生理因素而忽视心理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虽是声 乐历史上形成的,在过去具有合理性,今天却已成为阻碍声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门槛。由于 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倡导研究声乐教育中的心理因素。本文拟通过讨论声乐教育创新 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及心理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来论证引入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创新 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 声乐教育创新方向的选择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来指导实践应用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感官 神经生理学发展所促进的,并以冯特1879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纲要》为标志。心理学的诞 生史告诉我们:在生理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必要发展心理科学。事实上,体 育教育由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进而引入运动心理学,以解决竞技决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运 动员心理素质问题,便是明证。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虽然靠肌肉与器官完成,肌肉与器官功 能的发挥却受到高级神经活动控制,而心理因素则会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产生重要影响。正 如一台复杂的机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要受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制约,在机床工作部件 精度趋近极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途径就是引入数控装置或实施电脑控 制。

心理学发展历史虽短,却被视为21世纪的领航学科。在美国,心理学会是仅次于物理学会的 全国第二大学会,下设40多个分支学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 。其中应用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分化,即心理学向专门领域的渗透,已是现代心理学发 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当代许多专门领域的发展、创新活动,多以心理学为导向, 以引入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其共同特征。

但目前,在音乐心理学中,声乐心理未与器乐心理明确区分。其实声乐以人声为“乐器”, 作品中又通常有语词意义需予表现,本质上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而在艺术心理学中,又常 将歌唱家与戏剧演员、话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心理混为一谈,忽视了二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 促进因素存在着本质差异:前者首先以音乐,后者则首先以艺术语言为创造的基础。可以认 为,声乐教育长期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它没有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建立自己的专业 心理学基础有一定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但导致现代生理学诞生并将神经与肌肉活动关联的高 级神经活动(即生理心理)确定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声乐教育将歌唱归结为生理 学与音响学的偏颇,使声乐教育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创新是在某个领域首次引入与应用新事物的活动。对于声乐教育领域,选择所要引入的新事 物,是确定创新方向的重要举措。其选择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在声乐教育中引入最新的心理 学成果和与现代生理学相关的心理知识,会有力地带动声乐教育全面创新。其次的选择原则 是合理性。声乐教育原以音响物理与发声生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按学科递进发展规律,引 入与应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具有合理性。第三项选择原则 是功效性,即能否提高声乐教育的功效。由于目前声乐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常 常不是物理、生理知识问题,而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引入心理学,不但有对症下药的作用 ,而且有利于培养艺术个性突出的未来歌唱家。

二、 声乐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欧洲的歌咏活动被宗教所统治,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也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 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 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 。 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 美,却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 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 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需要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 点,凸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间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 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已不再合适。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等工作,便历史 地落在了佛罗伦萨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 艺 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 之处: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 也美化了音色;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 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声乐教 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发声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因为符合嗓 音发声的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致因疲劳而受损伤 ,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3]。

在这个古意大利学派时代(音乐文献称之为纯粹经验主义时代),声乐教育主要靠模仿(“ 像我那样唱”)与教材。教材指教师针对学生所写的专用的练习和练声曲。由于当时教师多 为阉人,学员是儿童与阉人,二者歌喉状况相似,模仿非常容易。如此,直到18世纪,声乐 教育仍广泛利用模仿和反复定型的教学法。

然而,模仿常会扼杀学生音乐创造的个性,并使学习过程沦为教练活动而消减了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与积极性。到了现代,因师生的歌喉明显不同,模仿难度增大。而刻意模仿教师训练 有素的歌喉,常会使学生邯郸学步,丧失了其歌喉的美好特色,却又因官能不同,学不成老 练的歌喉。尤其当教师对自己歌唱过于自信而又无视师生歌喉条件差异时,其艺术示范与模 仿要求,甚至会毁掉学生的歌喉与未来造化。

随着生理科学的发展,加西亚二世于1855年发明了喉头镜,使声乐教育由抽象神秘,转变为 具体而科学,从而成为声乐机理教学法创始人。机理教学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发展初期, 属于声乐教育的“人声乐器打造”阶段。此期的机理教学法,要求教学者能洞悉气息、发声 、共鸣、吐咬字的有关生理学、物理(声)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训练,以求高效地 解决相关发声技巧、技能及肌体协调性的问题。后来机理教学法伴随着生理学、声学等领域 的进步,越来越完善,更进一步显示出它的科学、高效的特点。如今这种以实证科学为基础 的教学法,已在声乐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它确实 “代表了国际声乐教育的前沿”[4]。其表征就是声乐教师在发音器官结构、功能 方面的知识超过了语言教师,音乐学院的嗓病研究治疗水平不亚于医院耳鼻喉科。

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传统的理论是不注意歌唱心理的,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育理 论中最少有人研究的部分”[5]42。在国内,声乐研究的重心与主流,依然是植基于 生理 学与物理学的机理教学法。有人以《’97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 、《’99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0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一全国声乐论文综述 》、《2002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四年全国声乐论文 综述》、《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九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为依据,指出近九年(1997 —2005)来收集到的声乐论文中,对声乐技术的论述仍是以机理教学法研究为主要代表的 。讨论声乐教育心理的文章难得一见,其内容也偏于一般教育心理而非声乐教育心理。

三、 心理学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贯串于教学、学习、练习、欣赏、修养与演唱等全部过程,可 以说,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歌唱心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说,从婴儿反射本能 的哭喊到与歌唱家的艺术创作相联系的一切高级发声现象,都是永远受心理因素制约与决定 的。这是因为在艺术歌唱中,歌唱者的发声技术与他们对自己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实现创造 意图的手段,都由其所演唱乐曲的艺术内容所决定。而声音艺术创造则是具有不同历史、民 族文化背景的,具有性别、年龄与个性特点的歌唱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典籍《乐记》 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是音乐发自内心又直接诉诸内心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以 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境界为使命。其中声乐,由于以人声为 “乐器”,“人的喜怒哀 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直接表达,而 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6],所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器乐更为强 烈与深刻。对听众来说,声乐的歌词、音乐,以及表现手段(声音)及发声方法,可以多角度多 层次地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即使他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也能受到感染,不像器乐有时会 “对牛弹琴”。

换句话说,声音固然由身体发出,却是心理使然。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人的身体除了为心 灵所决定、所指导外,并不能建造任何寺院”[7]。艺术歌唱虽然通过发声器官进行 ,心理因素却起着统制的作用。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不必顾虑细部的协调配合,使需要复杂协作的难以掌 握的多块肌肉的复合运动,仅只从整体上养成习惯,便可掌握与自如运用。而原来的机理教 学法,却强调声乐技术的掌握,须取决于学会有区别地用意志控制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活动 的技能。事实上发声器官的机能多半是自动的和整体的,歌唱者并不能过细地控制每一块肌 肉,有时甚至不能控制机能(例如打哈欠、喷嚏),而只能控制器官运动的节奏、强度、方 向等。显然,烦琐地要求控制每块肌肉,很困难,即使做得到也会使神经高度紧张而影响歌 唱效果,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反之,若从整体上揣摩唱出理想声音时的发声器官的 状态,使这种随意运动得到定型,成为习惯,就可以掌握与自如运用技巧。这种基于心理调 控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省去了徒劳的努力,又免除了不必要的紧张,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与优越性。例如学习 “有支点” 发声(托气的发声)很难。学生如按机理教学法学,不是 没保持住气,唱得无力出了喉音,就是咽肌紧张发声不自然。顾此失彼,总在两个极端间摆 动,掌握不住要领。但如果让学生在钢琴伴奏下,保持吸气状态,在心里悄声地唱,就不难 找到有支点唱的器官位置并养成运气习惯,从而掌握了技巧。在这里“内心歌唱”就是一种 充分利用心理因素来摆脱细部牵扯而从整体上养成正确技能习惯的有效办法。歌唱大师大多 重视内心歌唱,不但把内心歌唱能力与掌握歌唱技能相关联,而且用于能动地想象和监督自 己的歌唱表演。目前许多乐器如钢琴教学中,也已要求边演奏边“唱出来”,其实已运用 了心理的整体统制作用,是有道理的。

声乐教育当然要教声乐技术,但脱离音乐内容的训练,无助于歌唱,又使嗓子易累,技术练 习单调死板易厌。若在声乐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例如借助音乐的艺术内容 ,养成运用整体技能的习惯,就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技术与声乐艺术同步提高。其做法 是将学员对目标技术的注意,转移到对技术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的注意,等到运用技术的习 惯养成后,再转回目标技术上使之熟练。声乐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唱他喜欢的作 品时,爱屋及乌,使他对技术有了亲近感,其技术进步很快。这是其感情投入与热情等因素 ,帮他挖掘、开发了技术上的潜能。因而在教学中,可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曲目来助其掌握技 术,再让他将已掌握的技术转用于他不甚喜爱但应学习作品的成功演唱。这是明智的教学思 路。反之,强令学生唱不喜爱的曲目,会使他因厌恶、逆反心理而对技术学习产生冷漠、疏远 、畏惧感,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失败甚至歌喉累伤。

四、 声乐教学应关注心理因素

作用的研究

声乐教学法创新与声乐心理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将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作为 声学教学研究课题,应是很好的起步与切入点,可以积累知识与经验。国内声乐界在新世纪 之初,已有若干文章,对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 了探讨。只要在研究中再进一步结合声乐专业教学,就有可能促进教学创新。例如有人提出 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 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8]。又有人指出浮躁、虚荣、自 卑、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影响演唱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演唱与教学的体会,对气质等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自己直 觉的认识,以供参考。

气质在歌唱专业中作用巨大,歌唱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同其心理感情密切相连,对其艺术创 造倾向与风格和职业成就,影响巨大。猫王能风靡全球,留给人们深切的记忆与怀念,与其 独特气质不无关系,气质影响着其声乐技术的方向、水平,更影响其表演成就。巴甫洛夫曾 断言气质可在生活教养下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改变将很困难。所以声乐 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陶冶学生的创造气质,另一方面或许应更多地致力于发掘气质好的苗子。

法国音乐家孔巴里约称“音乐是用声音进行的、没有概念的思维的艺术”,说明思维对于感 受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思维中的想象,在声乐教育中就 是内心歌唱,是学习歌唱技术的捷径。俄国声乐教育家杰柳仁斯基曾强调说,(学声乐)需 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嗓子,因为当嗓子疲劳时,学习仍应继续。学生如果善于拟定演唱计划, 想象自己的演唱,就能在嗓子疲劳时继续做到内心里的学习[5]62。

主动性是克服技术难关和做好艺术演唱的重要心理品质。主动性所导致的顽强、深入的思考 和不断的尝试,包括将“感情移入”到音乐作品、形象中去,是演唱成功的前提。

记忆在声乐技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有很大作用。声乐教育中有两类重要记忆。一类是与嗓 音的发声官能技术相联系的基本感觉记忆,另一类是把艺术创造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统一的 艺术表演的记忆。记忆可以积累而形成教养,还可以通过提炼成为直觉与灵感的资料。而教 养对于音乐理解与欣赏,直觉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均关系重大。记忆可以分为学习、保持 与记忆三个阶段,其中记忆阶段又可分为回忆与再认。因此对资料的学习和对作品的音乐分 析,会通过保持而影响到技术的掌握和节目的表演。记忆中的回忆,有助于迅速重新学会被遗 忘的技术与音乐。再认因不像 回忆那样必须发现其客体,而具有便于转移的特征。在声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新乐 曲中再认曾经学到过的技术与音乐成分,来帮助他迅速掌握新乐曲与新的技术。

注意力涉及歌唱者音乐观念与音乐感等声乐基本因素的养成。教师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 配和学生发展阶段有关。就学声乐技术而言,学生应首先集中注意于,教师提示他的发声器 官活动方面,其次集中于发声官能的控制方面。而在表演时,则应妥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 但是,对声乐艺术的专注,应是声乐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也是希望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上取得 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情感是一个过程,情绪则是情感与感觉的复合。由于音乐的经验基本上是情绪的,声乐更是 直接表现情绪,显然,对情绪的类型与强度的准确把握和有分寸地充分表达,就成为决定理 解作品和艺术演唱成败的重要因素。

总之,声乐教育曾通过引进生理科学知识,实现重大创新而形成了机理教学法,这种教学法 必然地带有其产生时代所赋予的机械论的烙印。心理科学的新进展使声乐教育又面临着另一 次重大创新的机遇,在这次创新中,纯粹的肌肉练习并不会失去它的作用与意义,但将会由 主导地位下降到从属于歌唱心理活动的基础地位。这种建立在肌肉运动与高级神经活动生理 基础上,由歌唱心理加以整合与统制的新的教学法,必定会带有当代系统论的烙印。在对心 理因素于声乐教学中的作用与运用的研究取得进展后,为构筑新的教学法所必须进行的声乐 心理对声乐技术、教学、练习与艺术表演的深刻影响等课题,也会逐渐受到声乐界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卡尔西萧. 音乐美学[m]. 郭长扬,译. 台北:大陆书店, 1974:238.[ zk)]

[2]梅耶尔 e. 交响音乐的产生[j]. 韩耀成,译. 音乐译丛, 1981(4):2 .

[3]邹本初. 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 2000:23.

[4]王紫剑. 对声乐机理教学法及其现实应用的初步探讨[d]. 天津:天 津音乐学院, 2006:2.

[5]德•阿斯培伦德. 歌唱者及其声音的训练[m]∥音乐译丛:第三辑.张洪模,译. 北京:音乐出版社, 1963.

[6]丹纳. 艺术哲学[m]. 傅雷,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30.[z k)]

[7]斯宾诺莎. 伦理学[m]. 贺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94.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9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业求助作为一种重要的自我调控学习策略成为了西方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入20世纪90年代,学业求助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与重视,围绕学业求助展开了多方面的探讨,大量的研究揭示出了其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因此,对学业求助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有助于认识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动向。目前国内关于学业求助的文献综述有不少,但是尚未有对学业求助研究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的文献。基于此,本文试图对十多年来国内有关学业求助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我国关于学业求助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

二、 研究方法

采用中国期刊网搜索与手工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对1998年至2010年间发表在国内的49种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学术期刊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包括重要会议论文和摘要)上的有关学业求助的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在对中国期刊网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关学业求助的文献进行搜索时,以“学业求助”、“学业求助行为”、“学业求助态度”作为题名和关键词进行搜索,剔除3篇重复文献之后,共计96篇文献(包括3篇会议论文摘要)。在此基础上,参考国内有关文献资料[1],采用研究者通用的分析指标,对这些文献进行质与量的综合分析。

三、 统计结果分析

本文先从总体上对文献年份分布、来源分布和主要期刊分布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再从综述类和其他类型两个维度,对文献的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统计方法(综述类除外)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文献总数与年份分布

1998年到2010年,共发表学业求助相关文献96篇。从1998年起,有关学业求助研究的文献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除2001年、2004年、2007年和2010年发表文献比前一年略有减少外,其他各年份文献数量都有明显增加。尤其2002年学业求助相关文献增加到7篇,2003年增至8篇,相当于1998~2001年间的篇数总和;2006~2008年都在10篇以上,2009年高达19篇。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对学业求助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

2.文献来源分布

1998年到2010年,关于学业求助的研究文献中,以高校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居多,共计31篇,占总篇数的32.29%;在心理学类和综合类(学报)的期刊上发表的文献各有19篇,教育学类发表的文献有16篇,还有医学卫生类3篇、体育类2篇和其他期刊3篇及重要会议论文摘要3篇。可以看出,高校对学业求助的研究较多、也较深入,学业求助成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卫生等领域共同关注的问题。

3.文献的主要期刊分布

从学术期刊名称分析,国内心理学、教育学等49种学术期刊发表学业求助相关文献共计62篇。《心理科学》上发表的有关学业求助的文献最多,其次为《社会心理科学》,其他六种刊物各有2篇。这八类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占总数的32.25%。

4.研究内容

1998~2010年共计96篇学业求助文献,其中综述类26篇,其他类型的研究文献70篇。

(1)综述类文献研究的内容

26篇综述类文献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7类,结果见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以下趋势:首先,现有文献中对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总结较多,在26篇综述文章中,有23篇探讨或涉及学业求助的影响因素。其次,学业求助激发与培养策略的文献有13篇,尽管所提出策略的有效性有待检验,但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业求助态度和行为,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自我调控学习者,已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再次,关于学业求助的过程、意义以及对教学或研究的启示与展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些内容也将会成为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透彻了解学业求助的过程和意义,总结和思考已有研究带来的启示,有助于推动学业求助及其相关研究的深化。

(2)其他类型文献研究的内容

70篇其他类型文献研究的内容可分为四类。

关于学业求助影响因素和学业求助特点的文献较多,分别有41篇和23篇,关于学业求助问卷的修订或编制以及对学业求助进行干预与培养的文献只有4篇和2篇。学者们研究了多种影响学业求助的因素,既有个人因素,也有外部因素。研究较多的影响因素有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班级环境、情境因素等。其中,很多研究认为,目标取向与学业求助关系密切。有些学者是把目标取向作为个人的特质进行研究[2],有些则是把目标取向作为课堂结构或情境因素加以探讨[3]。

5.其他类型文献研究对象的分布

本研究对其他类型文献研究对象的分布进行了统计,研究对象可分为四类: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除1篇研究对象是网络学习者,无法判断年龄组外,其他类型文献研究对象的分布见表2。

表2显示,当前学业求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初中生,70篇其他类型文献中有41篇,其次是大学生,对高中生和小学生的学业求助研究较少。另外,文献分析发现,以普通学生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较多,弱势群体以及一些新出现的群体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出现了以留守儿童、学业不良学生、流动人口子女、轻度弱智学生和网络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文献。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对弱势群体和新兴群体的学业求助进行研究也是必然趋势。

6.其他类型文献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分析

科学问题的研究过程是一个依据假设不断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以验证假设的过程。收集资料是通过各种具体的研究方法来实现的(如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而分析资料是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以便得出结论的过程,而量化的资料要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4]。本研究对学业求助相关文献的研究方法与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

(1)其他类型文献研究方法分析

表3显示,70篇其他类型文献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是问卷法,其次为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测验法、个案法用得很少。其中,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多作为问卷法和实验法的辅助方法来使用。另外还有学者将社会科学某些领域运用比较广泛的内容分析法引入学业求助的研究[5],这种基于定性的定量研究方法,能给学业求助研究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

(2)其他类型文献统计方法分析

表4显示,70篇其他类型文献研究使用最多的统计方法为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其次是路径分析和T检验,这与研究方法中问卷法和实验法使用较多是相对应的;还有研究使用了描述统计、因素分析和X2检验。另外,从1999~2010年,其他类型文献所使用的统计方法也呈现数量逐年增多和种类多样化的趋势。

四、 分析与讨论

1.学业求助研究发展迅速,研究领域广泛,成果丰富

从数量来看,1998年到2010年学业求助的相关文献共计96篇。学业求助的研究由1998年的1篇发展到2009年的19篇,研究成果的增加反映了研究者对学业求助这一研究领域关注的增强。从文献来源看,96篇文献中有31篇来源于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表明高等院校是学业求助研究的主要机构,62篇文献来源于心理类、教育类、综合(学报)类和医学卫生类等49种学术期刊,反映了学业求助已成为多领域研究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学业求助也得到了《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教学与管理》等心理类、教育类核心期刊的关注,这些期刊刊发学业求助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深化和推进学业求助的研究进程。

2.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丰富,培养干预探讨不足

统计结果表明,尽管综述类文献和其他类型文献学业求助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但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研究最为丰富。影响因素包括成就目标定向、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班级环境和文化因素等20多种。研究表明了学业求助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为学业求助的有效干预提供思路。

但是,对文献的统计分析也发现,学业求助研究内容分布不均衡。关于学业求助的研究多数还是集中于对学业求助概念界定、类型、特点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探索,相比之下,学业求助的干预研究较少。是否可以反映出当前我国各领域对学业求助的研究虽然日益增多,但学业求助理论在实践中运用的水平还较低、现实中操作性强的教育策略的研究仍很薄弱,行之有效的干预与培养方法仍需探索。对研究内容的分析启示我们,重视对学业求助的干预研究,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并有效进行学业求助,使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学习者,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课题[6]。

另外,尽管学业求助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丰富,但仍然存在着一些尚未澄清或尚未涉及的因素,如对于不同的学习科目,求助是否具有同样的效果;自尊以外还存在着哪些影响学业求助的人格因素,都有待进一步探究。

3.初中阶段研究成果突出,其他年龄阶段以及对特殊群体的研究有待发展

研究对象的统计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学业求助的研究对象涉及了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年龄阶段,说明了各领域对学业求助对象关注的广泛性。但是我们也看到更多的研究是针对初中生进行的,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业求助研究较少。尽管小学生所学的课程难度小,求助需要相对较少,但小学生也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小学生在学习中也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学业求助会影响着他们学业的成功及其他方面的发展。高中生和大学生虽然具有初中生的一些特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心理的发展,其学业求助又会有自身的特点。因此也有必要研究小学生、高中生和大学生的学业求助。

另外,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代化网络媒体为人们提供了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因此,对网络学业求助的研究也是一个新的方向;社会和谐,关注弱势群体,学业求助作为一种自我调控学习策略,在学业不良学生、留守儿童和弱智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业求助,他们不仅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可以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在与帮助者的沟通交流中学会其他的自我调控策略[7]。因此,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学业求助进行研究也是必然趋势,是今后应关注的方面。

4.研究方法多样化,定性研究、纵向研究有待加强

从统计结果来看,问卷法是学业求助研究采用最多的方法,其次为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多样化的研究方法,有利于研究问题的深入探讨和全面分析。另外,学业求助近13年的研究中统计方法的使用也有数量不断增多,种类多样化的趋势。学业求助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但是本研究发现,定量研究还有很大的拓展余地,例如简单的实验设计很难实现对自变量的操纵和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所以应尝试针对具体问题采用更为复杂的和更有解释力的实验设计,如多因素实验设计和多变量设计等。就定性研究而言,运用观察法、文献法、个案法和内容分析法的研究相对较少,并且大多是作为其他方法的辅助方法,使得对学业求助深入的、动态的、系统的研究成果不足。再者,学业求助现有研究多是横断研究,所测量的学业求助缺乏动态性,对学业求助变化和发展的纵向研究,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其作用与机制。因此,学业求助的定性研究、纵向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学业求助的研究还有大量的工作需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全面化、深刻化,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多样化将是今后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赵微,王津,吴师伟.我国学习困难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中国特殊教育,2006(1):91-95.

[2] 唐芳贵.初二学生成就目标、自我效能及文化因素与学业求助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3.

[3] 王琨.班级学习环境、学业成绩与学业求助的相关研究.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5(4):55-57.

[4] 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报,2001(6):564.

[5] 刘冰.学习者网络学业求助行为实证研究.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37-140.

[6] 唐芳贵.关于学业求助研究的述评.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1):112.

心理学综述性论文范文第10篇

本专栏主要是由2006年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举办的“中国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国际研讨会(PromotingCognitiveNeuropsychologyinChina2006)”部分大会发言和相关研究综述组成。

第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在认知神经心理学及认知神经病学领域有卓越贡献的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认知科学中心主任MaxColtheart教授。该文着重阐述了研究脑的认知结构和过程的一门重要交叉学科——认知神经心理学,介绍了该学科独有的学科特点及其分支,认知神经心理学所基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特点,并通过一个具体病例介绍了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思路。该文旨在通过对认知神经心理学各方面的介绍,以期更多相关学科的工作者和学生能加入到这门学科的研究中来,推动认知神经心理学在中国的研究进程。

第二、三篇文章的作者LyndseyNickels博士也任职于澳大利亚Macquarie大学Macquarie认知科学中心,是国际知名认知神经心理学家,有丰富的语言认知神经心理学研究和临床经验。第二篇文章主要介绍对言语损伤的评估方法,特别是其中的量表法和假设检验法。通过对两种方法优缺点的比较,介绍了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势是,标准化失语症量表被逐渐认为不适合用来测量治疗恢复情况,也不适合用来测量失语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在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内的假设检验评估方法逐渐显现出在检测认知功能损伤方面的有效性和临床价值。该文并通过一个具体案例,着重介绍假设检验法在临床认知功能损伤评估中的应用。

第三篇文章通过词汇提取障碍的案例介绍了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对认知功能损伤的治疗之间的关系。文中介绍了根据已有的言语产生理论,对几个具有不同模式的词汇提取障碍的病人进行了针对性治疗的案例。结果表明,理论可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认知功能损伤,帮助筛选出有科学根据的治疗方案,以及对治疗结果给予合理解释。同时,文章通过比较不同理论之间指导治疗效果的差异,表明治疗能够促进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四篇文章着重介绍了近年来认知神经心理学领域有关汉语语言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即在语言加工和表征模型的基本框架下,如何通过认知神经心理学途径,特别是个案研究技术,深入探讨汉语认知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文章综述了一系列研究,通过研究汉语失语症病人的选择性语言功能损伤,揭示语义系统的信息表征方式、语音输出词典的信息表征方式、语音输出缓冲器(buffer)的信息表征方式、汉字的书写机制、汉字的阅读机制,其中揭示的很多细节是在正常人的行为中难以观察到的。研究结果表明了人类语言加工与表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五篇主要介绍了当前国际上研究者比较接受的书写理论模型,通过拼音文字书写障碍病人研究结果的描述,从拼写中的通路数量、拼写中的词汇与亚词汇通路间的交互作用、拼写中的语音中介、字形输出缓冲器表征的内容等方面,简要阐述了书写过程中所涉及的认知成分,以及从刺激呈现到拼写出单词的简单动态过程,回顾了模型建立的实验证据和逻辑思想,并提出了相关理论在揭示汉语书写过程中的意义。

第六篇概要介绍了以语义性错读为特征的深层失读症,指出深层失读症的存在提示了人类在口语阅读过程中需要经过语义性通路。文章比较了汉语深层失读与拼音文字深层失读的差异,分析了深层失读的机制,以及汉字阅读与拼音文字阅读之间可能存在某种重要区别。文章还介绍了深层失读病人的神经心理康复手段和方法。

第七篇介绍了类别学习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对基底神经节功能障碍患者、遗忘症患者和其他类型的神经症患者的类别学习研究进行了回顾,从神经心理学研究角度对类别学习理论中存在的单系统理论和多系统理论解释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取样偏差问题和未来研究中需要在研究手段、研究设计、被试取样等方面加以改进的建议。

2研究展望

在过去的30年中,失语症的临床评估和康复在我国有了相当的发展,但相对于国际上近十年语言认知基础研究和失语症临床应用研究的迅猛发展,国内汉语语言认知基础研究还处于积累阶段,汉语认知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使用的失语症评估手段还远远不能反映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因而不能有效得到病人的语言功能障碍点,为康复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加强汉语失语症的基础研究,发展汉语认知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模型。需要心理学基础研究工作者与临床工作者紧密结合,发展预防、治疗汉语失语症的科学系统和手段。同时,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工作者认识到神经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各种认知理论的深入理解,以及对认知活动的过程和脑机制的深刻认识。

论文关键词语言障碍,认知神经心理学,评估,治疗。

论文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揭示语言及其它认知的脑机制成为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研究各种脑损伤导致的特异性语言障碍,为探索语言和其它认知的结构、加工,及大脑不同部位在语言和其它认知活动中的功能增添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对临床失语症的诊断与康复起了很多积极的作用。汉语在世界语言体系中具有其独特性,对汉语的语言障碍及其脑机制的研究将为完善人类语义知识理论、语言的表征与加工模型有重要贡献,也为发展汉语失语症针对性的康复方案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HowardD.Singlecases,groupstudiesandcaseseriesinaphasiatherapy.In:Papathanasiou;RDeBleser,ed.Thesciencesofaphasia:fromtherapytotheory.Oxford:PergamonPress,2003.245~258

2NickelsLA.Theoreticalandmethodologicalissuesinthecognitiveneuropsychologyofspokenwordproduction.Aphasiology,2002,16:3~19

3FadoundasAL.Theanatomicalbasisoflanguage.TopicsinLanguageDisorders,2001,21:1~19

4MartinA,ChaoLL.Semanticmemoryandthebrain:Structureandprocesses.CurrentOpinioninNeurobiology,2001,11:194~201

5MartinA,HaxbyJV,LalondeFM,etal.Discretecorticalregionsassociatedwithknowledgeofcolorandknowledgeofaction.Science,1995,270:102~105

6MartinA,WiggsCL,UngerleiderLG,etal.Neuralcorrelatesofcategory-specificknowledge.Nature,1996,379:649~652

7VigneauM,BeaucousinV,HervePY,etal.Meta-analyzinglefthemispherelanguageareas:Phonology,semantics,andsentenceprocessing.NeuroImaging,2006,30:1414~1432

8LiangCL,ChangHW,LuK,etal.Earlypredictionofaphasiaoutcomeinleftbasalgangliahemorrhage.ActaNeurologicaScandinavica,2001,103:148~152

9NaeserMA,BakerEH,PalumboCL,etal.Lesionsitepatternsinsevere,nonverbalaphasiatopredictoutcomewithacomputer-assistedtreatmentprogram.ArchivesofNeurology,1998,55:1438~1448

10NudoRJ,WiseBM,SifuentesF,etal.Neuralsubstratesfortheeffectsofrehabilitativetrainingonmotorrecoryafterischemicinfarct.Science,1996,272:1791~1974

上一篇: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下一篇:心理大学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