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安全防范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14 17:30:41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1

关键词:机械类设备 防误闭锁 安全隐患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8(c)-0091-01

当前蓄能电厂应用的防误闭锁系统均采用通用的电气五防闭锁系统,该系统设计思路和主要应用方向均是针对开关站、变电站等设计的,与抽水蓄能电厂生产实际有较大的差距。

对于电厂来说,厂内的高低压电气设备操作管理工作同样适用该规定要求。但不同于变电站、开关站的是,电厂除了电气设备操作之外,还有大量的机械类设备操作工作。对于机械类设备操作来说,其闭锁逻辑关系虽没有电气设备那样严格和复杂,但涉及到了很多高压油、水、气系统,其操作的危险性很大,如出现误操作则可能酿成严重后果。而对于北京十三陵蓄能电厂这类全地下式厂房的蓄能电厂来说,如对机械类设备操作把关不严,误操作而导致产生水锤、阀门崩损、管路跑水等情况则很可能产生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水淹厂房等恶性重大事故。因此,防范机械类设备的误操作对于电厂安全生产来说非常重要。

1 实际应用中的安全隐患

在电厂综合性检修过程中存在大量机械设备。机械设备本身没有实现逻辑闭锁,只能靠人为判断进行操作,设备开启和关闭顺序也存在危险点,检修时做到可控、能控难度较大。造成误入间隔、误开关机械设备等安全隐患。

2 解决方法

在充分吸收近几年以来的防误管理工作经验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现有电气五防系统的工作机制和流程控制方法,认为完全可以以此为基础来研制一套更为完善的、能够涵盖机械与电气设备的综合防误系统。

结合蓄能电厂生产实际,对电气、机械等各类设备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完整的闭锁逻辑方案。并针对性的分析主要设备情况,研究和设计符合现场应用实际的闭锁装置和闭锁方法,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闭锁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防误管理和相关的生产管理流程,将各类主要设备纳入防误管理系统中,实现全厂设备防误功能的集中管理、整体控制、规范流程、标准统一。主要内容如以下几点。

(1)结合抽水蓄能电厂生产实际,建立和完善防误闭锁体系,形成一套完整的机械电气综合防误闭锁系统解决方案,实现对电厂的机械设备和电气设备操作过程的综合防误闭锁功能。

(2)扩展现有电气防误闭锁系统应用范围,研究机械电气综合防误闭锁系统的应用方法,从技术角度和管理方法两方面,解决抽水蓄能电厂安全生产过程中,机械和电气操作环节存在的闭锁逻辑不完整,防误管理不能覆盖全部生产设备的问题,并充分考虑事故应急响应过程中的特殊操作需求。

(3)主要由防误系统、防误主机(含模拟屏)、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机械锁具等功能元件组成,防误闭锁装置闭锁的设备安装有阀门、事故闸门、检修闸门、涉及的油、水、气系统的管路,上述设备是通过微机锁具(电编码锁和机械编码锁)实现闭锁的,对上述设备须由软件编写操作闭锁规则。

(4)在防误闭锁系统的闭锁中加入机械作业逻辑闭锁,首先对电厂内所有阀门、事故闸门、检修闸门、球阀系统、以及涉及的油、水、气系统等逐一增加定义。定义中包括以上设备的实际位置,现场加装唯一编码电编码锁。当模拟操作位置与实际位置不一致时通过防误闭锁装置强制闭锁,禁止操作。以此解决机械措施操作中,误入操作间隔问题。其次对机械措施中设备间存在的操作顺序、操作条件加以干预,由软件编写操作闭锁规则,每项操作必须符合闭锁规则才能操作。以此解决误开关阀门、误解除或投入与其它设备的闭锁的安全问题。

所述机械作业同一对象现场同时悬挂一个警示牌。

所述机械作业同一对象现场同时加挂一把编码锁。

所述机械作业包括所有阀门、事故闸门、检修闸门、球阀系统、以及涉及的油、水、气系统等电厂正常运行的一切机械设备。

在原有防误闭锁系统的逻辑闭锁中加入机械作业逻辑闭锁,同时采取对同一对象现场存在唯一位置标识,从软件模拟到现场都能防止误入间隔和误开关阀门、误解除或投入与其它设备的闭锁,非常直观的对机械措施操作加以控制,有效使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控制关口前移。

3 具体实施

实施方案如以下几点。

(1)闭锁用具要求:采用防锈材料,防水、防冻、防腐,经久耐用,体积小巧,安装牢固。闭锁器件应提供一定比例的备件。

(2)闭锁范围:在原有电气设备基础上增加机械设备的油、水、气系统。

新防误闭锁系统的组成:由防误主机(含触摸模拟屏)、电脑钥匙、机械编码锁、电气编码锁等功能元件组成。

(3)厂内机械设备,现地采用编码锁具和锁链,具备防锈、防冻、防腐功能,且安装牢固。能实现强制闭锁。应能在操作屏上反映出设备实际状态。

4 系统运行使用情况

自2011年9月本项目中的机械电气综合防误闭锁应用系统投入应用以来,已实现了全厂主要的电气设备和机械设备的防误闭锁功能,并在综合性检修项目中能够有效的对交叉措施进行控制,防止因交叉措施管理隐患产生误操作。

投入应用以来在10kV厂用电方式切换、220kV厂高变停送电、变频器定检措施等操作工作中,以及属于综合性检修工作的4#机组C级检修、3#机组D级检修系列操作中,均使用了该系统作为防误保障,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该系统的各功能和设备性能能够达设计要求。

从其设计功能和现场应用情况来看,在现场能够有效地形成电气、机械设备的综合防误体系,并能有效的对交叉措施进行控制。

5 总结与展望

由上述介绍不难看出,对电厂工作首位的安全保障作用显著,确保安全是保障电厂各项经济指标的基础和前提,而该系统所产生的安全效益也是显著的。机械电气综合防误闭锁应用系统,是确保电厂安全生产的一个有效手段和技术保障措施,在消除隐患,保障安全方面具备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推广到其他蓄能电厂,为提高行业整体安全保障水平提供支持。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2

关键词:生物质电厂;自燃;防范措施;农林废弃物;火灾

1 生物质电厂燃料自燃的危害

众所周知,生物质电厂燃料火灾事故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且对社会容易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目前,开发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有农作物、农业加工副产品、林木和其加工剩余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能源植物等。我国拥有广泛的植被资源,树皮、树叶可广泛应用在生物质电厂中进行发电。鉴于这些生物质材料的可燃性,发生火情后需要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局部燃料被烧毁甚至整个燃料场被烧毁,如果没有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燃料火灾事故会对发电设施和厂房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2 燃料自燃原因分析

2.1 在燃料收购中缺乏水分控制

燃料自燃是燃料在收购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其自燃的发生主要与燃料收购过程中水分控制不严有关。电厂燃料的收购与其他物质回收相比过程更加复杂,包括收集、粉碎、打包、运输等多个环节,如果燃料在以上收购过程中发生含水量增加的现象,会给燃料的自燃埋下潜在的危险。

2.2 在燃料储存中缺乏防雨措施

在燃料储存中遇到大雨天气,需要做好防雨措施,否则燃料淋雨会增加含水量,容易发生自燃。其中,有几种情况:一是料场排水设施不完善,雨水来不及排出,造成燃料浸泡;二是燃料顶部苫盖措施不完善;三是垛基基础偏低,造成雨水倒流至料垛底部。

2.3 在燃料堆放中缺乏正确方法

不同种类的燃料堆放在一起在堆垛内部发生热量聚集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硬性燃料,因为它们的密度大、燃点相对较高。相同种类的燃料堆放在一起如果含水量不同也可能发生燃料自燃,因为含水量比较高的燃料自燃的同时会导致含水量比低的燃料发生自燃。生物质电厂燃料的含水量增高时其温度会在微生物作用下不断升高,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与空气接触发生进一步氧化后可立即引起自燃。不同种类生物质电厂燃料的密度、燃点是具有明显差异的,因此混合堆放时很可能发生自燃。当生物质电厂发生停电或者设备故障时,为了避免燃料堆积时间较长而出现过热现象,进而发生超温自燃,因此需要r刻关注生物质电厂的设备运行状况、供电情况、管道以及除尘区域等,把控好各个环节,针对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我们一定要提前预防,早作打算。

3 火灾风险特点

3.1 粉尘爆炸

生物质材料与其他材料相比密度较小,在原料的制备和运输过程中比较容易形成粉尘,而粉尘的特点是遇到明火和电非常容易发生爆炸,引发火灾。粉尘发生爆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粉尘大小、温度以及含氧量等,可发生于生物质材料的粉碎、分离、除尘、干燥、输送等多个环节,因此需要在生物质材料制备以及运输等各个环节做好预防。我国林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的树叶、树皮,这些生物质资源往往被随意丢弃,随着自然降解作用逐渐腐烂,浪费了庞大的生物质发电原料。生物质发电是我国目前大力发展的科技,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阻力,主要是在树叶、树皮等资源收购方面难以实现量化收购。无论是何种生物质材料,他们如果用于发电,必有可燃性,可燃性的颗粒逐步细化会逐步细化,形成粉尘。由于粉尘爆炸的危危害比较大,电厂应做好预防措施,从除尘、防爆装置、防止明火等多方面入手,尤其针对危险区域,最大程度降低粉尘爆炸事故,提高生物质电厂的安全,降低对社会的危害。

3.2 堆垛火灾

堆垛火灾是生物质电厂火灾事故中比较严重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堆垛内部发生热量聚集,加上燃料储量比较大,尤其如果存在树叶、树皮等高密度硬质材料,很容易发生自燃,如果堆垛发生自燃时存在较大风力,会加重火灾范围和严重程度,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是无法预估的。为了避免堆垛火灾的发生,平时应注意观察堆垛内部的温度变化以及烟雾报警装置是否正常等,温度的变化是预防堆垛火灾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安装温度监控系统来更好的预防自燃引起的堆垛火灾。因此,堆垛火灾作为生物质电厂比较严重的火灾事故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必须时刻关注堆垛内部的温度变化以及烟雾报警装置的运作。

4 火灾防范措施

4.1 改善在燃料收购中缺乏水分控制的现象

燃料含水量是燃料入厂时重要参考指标,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入厂,且入厂需严格参照相关标准,确保燃料安全入厂。生物质电厂燃料除了在入厂时做好把控,在燃料入场前期也要做好质量控制,安排专人负责督促燃料加工点做好晾晒和堆垛等相关工作。定期测定燃料的含水量,如果发现含水量较高可通过加强晾晒频率来降低水分,对于燃料加工点生产制备的燃料必须做好入厂前的质量监测,不符合入厂标准的拒绝收购。生物质电厂燃料在运输过程中要做好淋雨的预防,否则燃料淋雨增加水分容易发生自燃。

4.2 做好燃料储存运输中预防措施

燃料堆垛一般情况下是露天的,为了加强燃料中的水分控制,应采取苫盖措施,主要是预防下雨后燃料被淋湿。燃料堆垛位置应选择排水比较好的区域,可以确保雨后雨水可以及时排出,以免雨水进入堆垛增加燃料的含水量而引发自燃。

4.3 加强燃料堆垛管理

燃料堆垛是影响燃料自燃和火灾事故的重要因素,因此生物质电厂应加强燃料堆垛管理。生物质电厂要在燃料收购前做好燃料堆垛的设计和布局,包括燃料堆垛的体积、堆垛位置的通风情况以及分堆布置等。通风是燃料堆垛中应该充分考虑的因素,堆垛中要预留通风口,建议人工配合机械的方式堆垛。

4.4 加强燃料测温和巡检

在实际工作中,对燃料的堆放时间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一般来说,纤维类燃料(比如:树皮、甘蔗渣等)其挥发水分比较高。当燃料的含水量达到40%以上,其经验存储时间不得超过2个月;当水分小于40%以下,其存储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在储存期间,必须进行人工测温巡查,当发现温度达到80℃时,应及时进行转运调度使用或进行相应的翻堆降温处理。

5 结束语

生物质电厂燃料作为我国研究的热点需要不断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分析,燃料火灾事故会对生物质电厂造成极大经济损害,对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预防生物质电厂的火灾事故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加有效的预防生物质电厂燃料的火灾事故,本文对燃料火灾的原因、特点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实现产业的健康安全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常兴.基于火灾场景的大型浮顶储罐区全过程风险防范体系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01):68-74.

[2]郭召松.火电厂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3

为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国际公司《关于开展秋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反违章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夯实我厂安全生产基础,确保冬季用电高峰期间发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全年安全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厂部决定自20*年9月1日至11月15日,在全厂范围内开展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充分发动,周密安排

1、为切实开展好检查工作,厂部成立"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厂部将于9月初召开"秋季安全大检查"动员会。

2、各单位(部门)要积极强化组织领导,充分发动,全面展开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安全第一责任者要亲自组织召开职工动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报安监部。按照*国际安〔20*〕549号文要求,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监督检查到位、问题整改到位。确保在检查工作中高标准地查找问题、整改问题,不走过场、不留死角。

3、认真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秋季安全大检查作为全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结合目前我厂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秋季安全检查活动,努力查找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上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位。

4、今年的秋季安全大检查以查安全生产隐患和反违章管理为主线,结合目前我厂正在进行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全面查找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并做好彻底整改工作。各单位要根据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开展好防火、防爆、防冻工作;做好重大危险源的规范管理工作。各单位要强化现场设备的安全管理,做好设备的定期检查和预防性试验,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5、此次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要结合即将进行的*7机组小修和*4机组大修,有计划地安排好各项检查,要周密制定并落实检修安全技术和组织措施,严厉查处各种违章行为,坚决杜绝各类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确保机组检修的安全进行。

6、要切实做好脱硫设备的安全管理。目前脱硫设备我厂已正式接收,各单位要将脱硫系统的消缺维护纳入正常管理。要利用"秋查"工作,对脱硫系统验收后存在的缺陷、未消除的安全隐患要进一步消除;对于一时无法消除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7、各单位要结合秋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对以前检查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梳理整改;对八月份查找出的不安全隐患要切实制定安全措施并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二、加强重点防范部位的检查

(一)防火防爆:根据分工,重点检查制氢站、燃油泵房、电缆沟、电缆隧道、电缆夹层、集控室、油系统、氢系统、仓库(二级库)、加油站、液化气站、木工房、贵泉大酒店和职工俱乐部等防火重点部位,各部门要指派专人负责,实行检查签字制度,检查周期每周不少于一次。

(二)防寒防冻:重点检查水、汽、油及除灰管道的防冻措施。热控、汽机、锅炉和运行专业要全面检查机组的仪表伴热系统,确保完好,要认真对照往年在防冻方面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防冻措施。

(三)防小动物:重点是控制室、电子间、开关室、pt小室、电缆沟、水源地配电室、灰泵房和生活区配电室。电气、燃料、热控、灰水和物业总公司要重点安排检查,封堵一切可能进小动物的孔洞。运行人员要把检查防小动物措施,作为巡检的重要内容之一。任何人出入开关室,都要随手关门。

(四)防污闪:电气专业公司要做好准备,在检查清扫瓷瓶和涂硅油(或ptv)过程中,要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在停送电过程中,运行要严格执行双监护制度。

(五)防交通事故:运输分公司、厂办小车班及有车的单位,要加强车辆管理,健全和完善车辆管理制度,杜绝因私用车;加强对驾驶员的安全行驶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交通安全法规,增强安全意识;加强车辆的维护和保养,防止疲劳驾驶,对于长途运行可安排2名驾驶员,确保交通安全。随着我厂私家车数量的增加,各单位要加强对私家车职工的安全教育,确保行车安全。

三、时间安排

(一)学习发动阶段:(9月1日至9月7日)

1、学习*集团公司、*国际公司和厂下发的文件以及有关的制度、简报、通报。

2、各单位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进行广泛的组织发动,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人人重视活动的氛围。

(二)检查阶段:(9月8日至10月22日)

1、在充分组织学习发动的基础上,各单位要按照"*厂20*年秋季安全检查表",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的"秋季安全检查卡",并逐条逐项的对照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2、进一步结合安全性评价整改工作和安全管理评估工作。今年3月份我厂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安全性评价工作,要将尚未整改的问题进一步整改。各单位要按照厂部的要求,深入开展第3季度安全管理评估工作,对管理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全面进行整改,消除设备上存在的隐患和管理上的不足。

3、进一步加强"两票三制"的管理。各单位要按照*国际公司下发的《工作票管理规定》、《操作票管理规定》和我厂的"两票"管理规定,对本单位"两票三制"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未按规定办理"两票"而进行工作或操作的现象;检查是否存在执行"两票三制"不严、不细、不实等问题。

4、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有关规章制度及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各单位要针对目前的安全形势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要有针对性的补充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各项安全措施,并确保执行落实到位,杜绝管理上的漏洞。

5、认真做好吸取不安全事件教训及人身伤亡隐患的专项检查。各单位要结合全国范围内、系统内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特别是本单位发生的不安全事件,认真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分析,切实查找出问题的真正原因,认真吸取不安全事件的教训,举一反三组织落实各类不安全事件的防范措施。

6、继续做好反违章管理检查工作。各单位要按照*集团下发的《关于做好20*年秋季安全大检查的通知》附件中《中国*集团公司反违章管理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反违章工作,坚持自查自纠的违章曝光工作。建立健全职工的违章档案,如实记录违章现象;对现场的各类违章现象,要做到查找一处整改一处,并做好举一反三的工作。

7、认真组织脱硫设备的专项检查。脱硫系统验收后仍存在着部分缺陷和未消除的安全隐患;各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脱硫系统消缺,能自己处理的不要等、靠鲁环公司或厂家来解决,真正需要鲁环公司或厂家处理的问题要及时联系,确保脱硫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整改阶段(10月23日至11月5日)

各单位要采取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各班组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要及时整改,班组不能整改的要报所在单位,由单位安排整改,单位无法整改的上报厂安监部、生产部,由厂部统一安排整改。

(四)验收阶段(11月6日至11月11日)

秋季安全大检查验收工作实行分级验收制:首先班组自验;单位复验;最后由生产部、安监部抽查验收。

(五)总结阶段(11月12日至11月15日)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4

关键词 锅炉“四管”;泄漏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K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7-0127-02

锅炉四管泄漏的防治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下具体分析发生泄漏的原因,从而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依据各项制度及标准规范,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重视锅炉四管泄漏的问题、深入分析事故的原因,将锅炉四管泄漏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保障生产安全。

1 锅炉四管泄漏问题及规律

锅炉四管泄漏主要是指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部位的炉内金属管子出现的泄漏。锅炉四管包含了整个锅炉的受热面,承担着锅炉汽水系统工质转换并完成能量的传递的艰巨任务。其内部承受工质的巨大压力和化学因素的作用,外部处于高温、腐蚀、磨损的恶劣环境中,同时还有承受膨胀、应力及复杂外力的作用。因此,极易导致锅炉四管发生泄漏。

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本质是因为能量与工质的极度不平衡。并且,锅炉四管本身的性能和工作的环境不适宜也是锅炉四管出现泄漏的主要原因。由于锅炉四管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四管的材质与工作条件也各不相同,因此造成四管泄漏的原因也就多种多样,关系到安装、调试、运行、设计、制造、检修、维护等各个方面。

所以,对于锅炉四管的监测较为困难,不能像机组的参数那样能够进行在线监测,在对锅炉四管中机组开展停备与检修中,也会受到工期、工作人员、方式方法等影响。对已经投入发电厂使用的锅炉机组,导致四管泄漏的原因及问题不断累积之后,一旦爆发就会造成锅炉四管泄漏等严重问题及影响。

2 防治锅炉四管泄漏的措施

通过以上对于锅炉四管泄漏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锅炉四管泄漏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过热、磨损度、应力撕裂、材质、腐蚀、焊接出现的问题等等。锅炉四管的防泄漏工作要关系到化学、热工、焊接等专业领域。并且,对发电机机组设计的选型、 制造、安装、检修等过程都与发电厂锅炉四管的泄漏问题息息相关。防治锅炉四管泄漏的措施,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层次清晰的监测网络与考核制度。对于较大容量的发电站锅炉四管的泄漏问题要进行层次清晰分明的监测网络,做好相关的监督及指导工作。组织发电厂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于锅炉四管进行防磨防爆的工作汇报。同时,建立锅炉四管防泄漏的专项考核制度及相关的激励机制。

其次,建立健全发电站锅炉四管防泄漏的工作制度及各项工作的标准体系。在电厂,各项生产管理技术都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发展。并且,由于锅炉四管的本身的性能与工作环境较为复杂,所以锅炉四管防泄漏的工作制度及标准要不断的细化,适应各项防磨防爆的工作内容。同时,各个电厂也应该建立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与措施标准来防范锅炉四管的防泄漏工作,也使电站电厂的工作人员做到有章可寻。

第三,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一支合格的、具有专业能力的锅炉四管防磨防爆的机构,提高电厂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及防磨防爆的经验性。抓好对于电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规范化的锅炉四管防泄漏的检查、监测工作。对于电站电厂锅炉四管的防治工作要大力开展相关设备的治理与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设备的维护工作。认真监测、检查、分析锅炉四管在工作中出现的故障及其原因,减少电厂锅炉四管的受热面,做好防磨防爆工作。对于锅炉四管的检查,不能仅仅只依靠工作人员的人工排查,还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做到规范化、程序化,有效预防锅炉四管的泄漏。

第四,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开拓创新,做好锅炉四管防泄漏工作。不断发挥技术优势,创造性的完成锅炉四管的各个工作环节的防泄漏工作,如安装锅炉承压管泄漏在线监测系统等。建立较为完整的设备检查监测的技术档案,以便随时可以在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处理方法中进行应用。同时,应该结合各个电厂的工作总结,从不同的部门集中汇集建立较为完整、可实施度强的技术档案,以便促进锅炉四管在生产过程中的防泄漏问题。

同时,加强运行中的超温控制和吹灰管理。按照运行规程的规定操作,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非特殊情况下,尽量不采用紧急冷却法冷却锅炉。在运行中减温水量要稳定,在启动初期尽量少用减温水。及时进行燃烧调整,防止发生火焰偏斜、冲刷受热面等不良情况,合理控制风量,避免风量过大或缺氧燃烧,以尽量减少热力偏差,防止受热面超温。加强维护,确保投运的吹灰器状态完好,吹灰压力和温度在要求范围内,避免人为随意调整,并做好吹扫前的疏水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防治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措施,我们可以看出:每个电厂及电站都应该积极建立权责分明的锅炉四管防泄漏的规则规范,做好比相关的防磨防爆工作,建立专门的监测、检查小组对于电厂的锅炉四管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维护工作。同时,组织建立一支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强的工作队伍进行锅炉四管的防磨防爆工作。完善并规范锅炉四管的检查维护制度,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及设备治理、管理工作,同时重视并建立防磨防爆工作的激励机制,促进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有效防治,减少电厂的各项损失,进一步提高电厂工作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3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分析,总结出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规律,同时结合电厂锅炉四管的设计制造与安装调试和运行等各个工作环节,揭示发生锅炉四管泄漏问题的规律。因此,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要统筹安排,在发挥锅炉四管基本的工作运转的同时,完善对于锅炉四管的监测、安装、调试工作,提高专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责任心、重视防锅炉爆管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各个电厂的工作小组要编制防锅炉爆管的专项质量计划及防治措施,加强对于锅炉四管相关设备的入场检查,严格根据工作规程及制度规范进行操作。在具体的工作阶段,要加强对运行过程中各个设备的具体参数进行监视,减少锅炉四管发生受热面超温,并在发生紧急状况时及时进行调整,以避免锅炉四管发生超温爆管的现象。锅炉四管泄漏是一种常见的故障,也是影响发电厂正常运转的主要因素,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完善相关制度及标准,根据各项制度及标准规范,做好锅炉四管泄漏的防治工作,有效的控制并且避免锅炉四管泄漏及爆管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安连锁.锅炉“四管”爆漏原因分析[J].热力发电,2008(6).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5

关键词:消防疏散 设计 核岛厂房

1.引言

核电厂是利用核能生产电能的电厂,主要是利用原子核裂变过程中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由于核岛建筑结构设计复杂,功能分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当核岛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核岛内工作人员因火烧、烟气中毒等而受到伤害,必须尽快撤离,同时,消防人员也要迅速接近起火部位,扑救火灾。为此,需要对核岛设计完善的消防疏散设施,为火灾紧急情况下的消防疏散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主要从保障疏散安全性的设计阐释核岛消防疏散设计的思路和原则。

2.核岛致灾因素及火灾特点

1)引发火灾因素多,火灾危险性大

与其他大多数工厂一样,核电厂内使用不同数量的各种可燃物料。虽然尽可能避免物料的积累是一种良好的管理实践,但仍必须假定会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火灾。例如,核岛厂房里使用了大量的变压器、开关柜、电缆、蓄电池等电气设备,若选择不当,这些电气设备自身将存在着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在特殊情况下,如雷击放电、各种原因引起的短路,还会成为引发火灾的根源;卤素电缆在燃烧时会释放出毒气;电气设备绝缘的损坏会造成触电;这些都直接威胁着电站和人身安全。

2)火灾荷载量大,火灾持续时间长

核岛内可燃物含量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则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以柴油发电机厂房的某个防火空间为例,将该厂房内的火灾荷载通过国际通用标准温升曲线进行计算后列表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火灾最高温度可达1723.16℃,而火灾持续时间则有10804.14 min,约合180小时。

3.核岛消防疏散设计

3.1总体设计

为保证火灾情况下核电厂工作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队员的及时救援,核岛厂房消防疏散设计过程中设置了走廊、防火楼梯间、主疏散通道、出入口、应急出入口以及避难所等设施,通过将组成上述设施的结构部件设置成具有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屏障,使其具有防火功能,同时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进入疏散通道、防火楼梯间和避难所,构成消防疏散通道防火小区,起到保护人员人身安全的作用。疏散通道和防火楼梯间内不存放可燃物。在疏散通道内设置灭火器。并相应设置清晰的永久性指示牌、安全照明、应急照明、火灾探测和报警器等设施。标识指向最近的安全出口。楼梯间内清楚地标明楼层层次。撤离路线符合工业安全、辐射分区、防火和电厂保卫方面的要求。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经过疏散通道,通向室外,或者进入相邻的防火分区。

3.2提高疏散安全性的措施

3.2.1疏散路径选择

核岛厂房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为了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根据放射性操作水平,再将控制区划分为不同的子区,即绿区、黄区、橙区和红区。这也是核岛建筑和民用建筑的一大区别,民用建筑设计疏散路线时只要朝向安全出口疏散就可以,而核岛建筑在规划疏散路线时必须考虑到人员安全问题,即尽可能少得穿越辐射剂量高的区域,尽量将人流疏散路线设计为从放射性水平高的区域向放射性水平低的区域,尽量避免穿过放射性水平高的区域。将核岛内的房间进行梳理,将其可能存在的疏散路线一一列出,并将其中存在障碍物最少、路径最短、可以直接通向室外或其它防火空间的两条优势路线列出,作为该房间的人流疏散通道。并将其绘制成图,便于工作人员熟悉疏散路线和作为消防队员的进攻指南。

3.2.2设置应急照明系统

核岛内无任何自然采光,必须依赖于照明系统, 为了给人流疏散、消防队员灭火以及营救受伤人员提供必须的照度,核岛厂房设置有应急照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包括备用照明、疏散照明和安全照明,备用照明为直接供电式照明,平时与正常照明一起共同保证电厂运行和维修的充足照度。

根据国际相关研究认为,人的视觉降到3m以内时逃离火场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核岛内的应急照明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达到最低照度,以免造成人员疏散秩序的紊乱。在失去正常照明的应急情况下,为需要作业的场所提供足够的照度。一旦正常照明和备用照明全部丧失,由蓄电池供电的安全照明及疏散照明自动接通,安全照明和疏散照明为电站内安全而有序的操作提供必要的照度。同时为控制室和消防疏散通道提供照明。

3.2.3设置疏散通道与避难所永久性标识

核岛主厂房属于无窗建筑,因此疏散通道的标志,对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的安全撤离和疏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核安全导则《核电厂防火》(HAD102/11-1996)附件B的规定,在核岛厂房疏散通道的显著位置设置疏散通道标识,并与安全照明、事故照明和疏散照明相结合,保证事故情况下的可识别性。为了便于人流疏散、消防队员灭火以及营救受伤人员,核岛设置了防火空间和避难所的现场永久性标识。

3.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核岛厂房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图文操作站、就地模拟盘、火灾探测器等设备组成。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是在各厂房和建筑物中存在火灾危险的房间或区域内固定安装火灾探测器,连续进行监测。一旦发生火灾,立即自动发出火灾探测报警信号,实现火灾早期预报,以便操作员及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自动或手动启动消防系统。

3.2.5通信系统的设计

目前人流疏散主要依靠的是基于视觉的应急疏散系统即应急照明和应急疏散指示系统。然而在真实火灾中,由于视觉会受到烟气的阻挡和限制, 加上人员在火灾中具有高度的恐惧感和盲目性, 使得基于视觉的应急疏散系统不能有效保证人员的疏散安全。为了保证能够通过适当的通信手段,迅速、安全、可靠的向现场人员发出警告和疏散要求,核岛结合人流疏散路线的设置设有行政电话、内部对讲、广播系统及厂内寻呼系统、声警报系统。这些通信手段能够辅助火灾中人员的疏散逃生。

3.2.6 通风系统设计

通风防火的目的是防止火灾蔓延,排烟的目的是将火灾产生的烟气及时排除,防止烟气向防火区外扩散,以确保建筑物内人员的顺利疏散和消防队员扑救火灾。同时,为保证人员疏散通道的可居留性和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尽可能在疏散通道、楼梯间内设置正压送风系统。

3.2.7消防系统设计

在核岛的整个消防设计过程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纵深防御”的方针。采取的消防措施在发生火灾时能使工作人员安全疏散,并且保护消防队员的安全。

3.2.7.1火灾的预防

火灾预防的目的在于采取各种防火措施以避免火灾(潜在火灾)的发生,将电厂运行中发生火灾的概率降至最低。为此,核岛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火灾的发生,如设备和材料尽可能选用不可燃材料,尽量采用火灾危险性较小的材料,如无卤阻燃电缆等。

3.2.7.2限制火灾蔓延

核岛通过非能动的防火措施,采用实体隔离或空间分隔等方法以降低火灾蔓延的风险,以减少随后由腐蚀性气体、烟气和放射性物质污染产生的影响或损坏。将核岛厂房划分为不同的防火空间,并对其作出共模失效分析评价。按照规范要求并经过适当分析,对防火空间屏障及其相关部件(墙 、门、楼板、封堵、嵌缝等)设计其耐火极限;核岛及相关配套设施厂房的防火分区边界要考虑其抗震、定期试验及质保要求;同时进行相关分析以证明每个防火空间内不存在共模失效,一个防火空间内发生的火灾也不会蔓延到其它防火空间。

3.2.7.3灭火功能

核电厂采取了各项切实有效的消防措施,保证灭火功能的实现:在核岛范围设置有关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泡沫喷淋系统、气体消防系统等;厂房通道设计有足够的空间以利人员撤退和消防队工作;根据情况分别设置手提式、推车式或固定式灭火装置等。

3.3消防组织

3.3.1完备的消防组织

人工消防是纵深防御对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核岛的高火荷载区域,第一道防线是自动灭火系统,人工消防可作为第二道防线,而在一些较低火荷载的区域,人工消防有可能是唯一的灭火手段。核电站消防组织的布署,贯彻“自防自救,外援为辅”的原则,采用完整有效的具有核电特点的消防管理机制。根据核电站的《火警响应》程序,主要消防力量分为:厂内消防组织和厂外消防支援。

3.3.2制定预案定期演练

根据核岛内部结构和人员分布情况, 制定消防安全疏散预案, 由工作人员负责组织, 定期开展演练。同时, 在部分通道设置疏散物品箱, 放置部分简易个人防护器具(过滤式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及逃生器等) 和小毛巾、手电筒等。

3.4 消防系统定期试验

对核岛范围厂房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系统、消防系统等均要进行定期试验,试验内容和试验步骤等均要按照核电厂定期试验导则进行。同时,还需做好消防设施的日常维修管理工作。设置合理的消防设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或控制火灾的发生和发展, 对现有的消防设施管理使用得当, 就能够实现早期控火和灭火,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结论

通过本论文的阐述,说明消防疏散设计与厂房布局、通风、应急照明、通讯、火灾探测、电厂运行管理等方面息息相关。通过合理设置消防系统、完备的消防组织、消防系统定期试验等措施,确保核岛的消防疏散设计落实到位,确保了火灾时核岛内工作人员能够安全撤退和消防队员的顺利进攻,使核岛消防疏散设计更合理、安全。

5参考文献

[1] GB/T 22158-2008《核电厂防火设计规范》

[2] 梁军. 建筑火灾中人员疏散行为探析[J ] .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 ,28(11) :866 - 869.

[3] 臧希年,申世飞;核电厂系统及设备, 2003年09月第一版

[4] 刘方,廖曙江;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2007年1月第一版

[5] 祁才让;大空间公共场所的火灾预防和人员疏散,安防科技,2003年9月;

[6] 刘畅,高层建筑中影响疏散的因素及对策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6月第24卷第6期。

作者信息:陈琳,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体所长期从事核电厂消防及人员疏散设计。

联系方式: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17号总体所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6

关键词:烧结余热电厂;主厂房;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概述

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 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烧结矿的产量也大幅度提高,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废气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地回收利用这部分热量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08 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2009年12月工信部公布了《钢铁企业烧结余热发电技术推广实施方案》, 计划用三年时间(2010-2012年) ,在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针对性地推广烧结余热发电技术,为钢铁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能降耗发挥积极作用。

烧结余热电厂主厂房结构布置总体来说和火力发电厂主厂房布置类似,主要受工艺布置要求,厂房结构选型和结构体系首先要根据工艺布置特点,并结合工程地质和抗争设防要求综合考虑,以保证实现工程项目“安全经济、技术进步、控制工程招架、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但是考虑到我国现有烧结余热利用现状,很多烧结厂区在早期设计时并没有给余热利用预留的空间,布置余热电厂主场房要受到现场场地狭小的制约,出现结构形式不利于抗震设防。本文试着结合工程设计的经验,探讨如何合理判断和应用现行规范对于工程结构抗震安全性要求。

2 主厂房结构布置特点

2.1 厂房布置总体评价

烧结余热电厂主厂房主要有汽机间、电气间、电缆夹层、集控室组成,根据需要有时需要在集控室顶层布置除氧间和消防水箱。其中汽机间为排架结构,集控间为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平面、立面布置不规则、不对称,纵向和横向的刚度、质量分布不均匀,地震反应特征和震害特点比单纯的框排架结构复杂,表现出更为显著的空间作用效应。

2.2 平面布置

主厂房平面布置最常见的有集控室于汽机间侧面布置,即常见的A.B.C三列布置。对于受到场地限制,无法侧面布置时,也可采用集控室布置与汽机间一端,使平面刚度分布极不均匀。为了平衡平面刚度,一般考虑把化水车间布置与汽机间另一端。

根据最新抗规的要求,进行结构抗震分析时应考虑楼梯构件的影响。主场房布置时一般楼梯布置在厂房一侧,另一侧布置室外消防爬梯。单侧布置楼梯时,楼梯对厂房抗侧刚度有一定影响。根据工程计算经验,一般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g)及以下时,对厂房结构配筋影响较小。在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0.15g)及以上时,对厂房结构配筋影响较大,必要时可以通过楼梯板一端与厂房滑动连接来减小单侧布置楼梯对主厂房抗震的不利影响。

2.3 竖向布置

主厂房竖向布置中,当集控室上部布置除氧器及消防水箱时,对结构抗震较为不利。由于受工艺布置要求的控制,主场房设计时难以避免会出现短柱,在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如采用柱箍筋加密和柱内布置斜钢筋等。

3主厂房框排架结构抗震性能薄弱环节

主厂房一般为钢筋混凝土单跨框-排架结构。由于受工艺系统及设备布置的影响,经常出现楼面标高错层、平面布置不规则、纵向不等跨、高度方向布置不规则,与抗震感念设计有较大距离,所以主厂房的抗震感念设计方面有着先天性薄弱环节。

主厂房由于结构布置特点,存在“短柱”“强梁若柱”“异形节点”的薄弱环节,结构在强震难以实现“大震不倒”是严重违背结构抗震设计原则的,在结构抗震感念中也是不允许的。在主场房设计时确实无法避免时,应在结构设计时要在关键布置做好加强措施。集控室顶层除氧器布置处,梁截面往往要强于C轴侧柱,出现“强梁若柱”,该结构体系在强震时柱上先出现塑性铰,不能实现“大震不倒”。楼面标高错层造成框架柱出现“短柱”,“短柱”在强震时会出现脆性破坏,引起结构体系坍塌。楼面上工艺设备布置的严重不均匀,造成框架梁同一节点上的柱和梁断面差异大,节点刚域难以准确量化,在强震时节点容易首先出现破坏。

上述薄弱环节在主厂房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中难以完全避免,在结构设计中需对薄弱部位采取适当加强措施。

4主厂房框排架结构体系合理性判定

在电力结构工程和其他工业建筑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钢筋混凝土单框架结构体系。根据GB50011-2010第1.0.3条,在工业建筑中,一些因生产工艺要求而造成的特殊问题的抗震设计,与一般建筑工程不同,需由有关的专业标准予以规定。

电力土建行业在《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DL5022-2012中,考虑到火力发电厂主厂房的结构特点,没有简单机械的套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有关条款,在抗震部分增加了11.1.8条“发电厂多层建(构)筑物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当采用单跨框架结构时,应采取提高结构安全度的可靠措施”。

单框架与双框架结构在承载力设计控制方面没有差别,只是反映在结构的布置和构造方面。双框架结构存在“短柱”、“异型节点”的机会还多一些,在高烈度地区的单框架结构只要注意结构布置合理和加强构造措施,也可以满足结构安全要求。在设计时考虑适当增大构件截面和提高配筋率,可以有效提高构筑物的安全裕度。

5提高结构安全度的措施

5.1 主厂房横向采用汽机房与集控室构成的混凝土单跨框-排架结构形式,纵向A列采用框架架钢支撑,BC列采用框架结构。

5.2 主厂房基础设计时,适当加大基础刚度,提高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协同作用。

5.3 对多遇及罕遇地震进行分析计算是,最大层间位移角应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5.4 梁、柱截面合理确定,框架柱轴压比不大于0.7,并留有裕度。在设计过程中与工艺紧密配合,力求结构竖向连续布置,各层间刚度差尽量减小,防止薄弱层的出现。

5.5 对于无法避免的短柱、错层、薄弱层、异型节点等,采取加强措施。如短柱范围内箍筋通常加密,并采用配置对角斜筋来提高其延性,增强框架结构的延性和抗剪能力。

5.6 框架柱的实际配筋比计算配筋值提高5%~10%,增加框架柱的承载能力。

6结语

主厂房是余热发电厂的核心建筑,是电厂生产的中枢,厂房中设备管线繁多、生产运行及围护人员密集,主体结构一旦在地震中遭受重大破坏,将造成较大损失。因此,结构设计人员一定要高度重视主场房的抗震设计,和工艺专业密切配合,尽可能选择对抗震有利的结构形式和布置;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主厂房结构布置的特点,对主厂房主体结构和其连接构件、非结构构件、运行设备等进行验算和采取相应的抗震、防震构造措施,保证厂房的结构安全。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DL5022-2012 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3]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7

关键词:NFPA ;国外火力发电厂;消防

中图分类号: TM6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火力发电厂的消防系统设计主要涵盖电厂的主厂房、集控楼、变压器区、油罐区、辅助车间、附属建筑及煤场的室内外消防。国内电厂消防系统的设计,除依据《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以下简称《电厂防火规范》)和其他相关设计规范外,还应依据当地消防部门及业主的要求进行设计。

整个NFPA标准目录和分类众多,大约有285本相关规范,与国标《电厂防火规范》作用类似,属原则性的规范是:NFPA850-发电厂和变电站的消防安全推荐规范(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Fire Protection for 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s an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Stations)。

其他设计中常用的NFPA(美国消防协会规范)如下:

NFPA15-《水喷雾灭火系统规范》(Standard for Water Spray Fixed Systems for Fire Protection)

NFPA14-《消防立管、自备消火栓及水龙带系统安装标准》(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tandpipe and Hose systems)

NFPA1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规定》(Standard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sprinkler systems)

NFPA 2001-《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规范》(Standard on Clean Agent Fire Extinguishing Systems)

NFPA 10-《便携式灭火器标准》 (Standard for Portable Fire Extinguishers)

NFPA 11-《泡沫灭火系统规范》(Standard for Low-,Medium-,and High-Expansion Foam)

下面分别对电厂内各主要消防系统及消防措施进行介绍。

一 消防水量计算

NFPA850要求消防系统的设备及设施均需消防专用。消防供水系统必须满足(1)和(2)二个小时的用水量,其中(1)最大固定消防设施的用水量或一次火灾中同时使用的相关固定消防设施; 消火栓水量不小于500 gpm(1890L/min=31.5L/s)。

《电厂防火规范》规定:厂区内消防给水水量应按同一时间内发生火灾次数及一次最大灭火用水量计算。建筑物一次灭火用水量应为室外和室内消防用水量之和。

二者的区别:第一,NFPA850规定供水系统是按二个小时的供水能力设计,国内规范对各个不同用途的消防用水要求的灭火时间不尽相同,具体以各系统规范为准。第二,对于消火栓的用水量国内规范区别不同等级、类型的建筑物有不同的用水标准,而NFPA850则设定最小值,相对简单。

二 消防水泵及消防水池

NFPA850中对于消防水泵要求如下:因根据火灾的风险,设置不同类型的水泵并考虑备用;消防水泵自动启动,手动关闭。对于消防水池,如果有双重用途应有措施保证消防水量不被挪用。这些要求与《电厂防火规范》的规定是一致。

对于水池的补水时间:《电厂防火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不宜超过48h:而NFPA850则要求8h内完成补水。

三 消火栓系统

3.1 室外消火栓系统

NFPA850中对于室外消火栓系统的要求主要如下:主厂房周围的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300 ft (91.4 m)。较偏远的区域,如媒场,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500 ft (152.4 m)。室外消防环状管网上应设置带阀位显示装置的隔绝阀门。室外消火栓与消防管道连接的支管上应安装有阀门。室内成环设置的消防管道,应至少有两路进水,且每个进水管道上均应设有阀门,室内环状管网上也应设有合适数量的隔绝阀。

以上要求,根据《电厂防火规范》的规定均能满足要求,而且“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在主厂房及其它建筑物周围不大于80米”,标准高于NFPA850的规定。

3.2室内消火栓系统

对于室内消火栓系统,NFPA850将保护区域分为三级,分别就室内消火栓的布置、流量和压力进行要求,具体参见NFPA14的要求及分类。相比较国标要求的设置“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每一个防火分区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NFPA14要求设置消火栓的位置较多,因此在确定消防水泵扬程的时,应注意遵照NFPA14的规定进行。

四 输煤系统的消防措施

在输煤系统,NFPA850与《电厂防火规范》相同的规定如下:输煤系统的消防范围包括有碎煤机室、输煤栈桥、主厂房煤仓间等,防护区内设有自动喷水或水喷雾灭火系统,并配备移动灭火器。煤斗设置CO2气体灭火系统,推荐采用低压CO2气体灭火系统,以便完成灭火和8小时的惰化。

区别在于,NFPA850要求“设计喷水强度不应小于0.25 gpm/ft2 (10.2 mm/m2),最大保护面积2500 ft2 (232 m2)”;国标要求:设计喷水强度不应小于12(L/min)/m2,最大保护面积260 m2。水力计算时要加以区分。

五 主厂房区域消防措施

在主厂房区域,NFPA850与《电厂防火规范》相同的要求如下:在主厂房各运转层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并配备移动灭火器。主厂房的控制室、计算机房、通讯机房及电缆夹层设置自动喷水或全淹没气体灭火系统。

在此区域,《电厂防火规范》未作要求,而NFPA850有特殊要求的消防设置如下:

1)汽轮机-发电机轴承应设置闭式自喷消防保护系统,采用定向喷头,推荐采用自动启动方式,设计喷水强度0.25 gpm/ft2 (10.2 mm/min),保护范围为所有轴承。在已经投产的土耳其EREN(1+1)×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项目(以下简称土耳其E项目)中,我们考虑到自喷如果误动作,直接喷水到高温的轴承,对设备的危害性很大,并且轴承本身非可燃物,所以建议业主不设自喷系统,只装设了火焰探测器。业主根据配置的消防措施并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最终同意了我们提供的消防方案。

2)励磁小室内设置全淹没二氧化碳消防系统。在土耳其E项目中,由于励磁小室位置靠近A排与其他电控室距离较远,且房间较小,单独设置气体消防。

3)开展系统功能试验

设备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班组或专门服务中介队伍,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消防管理规定,结合特殊消防系统的管理要求,开展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维护试验,确实保证系统供电畅通、主备电源自动切换、管理与值守有专人,操作人员经过专门培训,报警控制器运行功能正常,手自动触发器件有效工作,声光报警和应急广播系统正常工作,火灾探测器定期进行响应阈值及其他必要功能试验。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定期试验,包括进行火灾探测报警功能试验;火灾报警控制器功能试验,包括火灾报警设备的报警功能、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报警信号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抗辐射电磁场干扰功能等试验;进行公用扬声器强行切换试验及消防通讯设备通话试验;火灾警报装置启动试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启动停止控制,包括自动水消防控制设施中消火栓系统及喷水(喷雾)灭火系统联动试验;气体灭火系统控制设施联动试验及泡沫灭火系统控制设施联动试验等。

自动水消防系统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的模拟启动试验和实际喷水试验。开展气体灭火系统进行模拟启动试验和模拟喷气试验。通过开展系统功能试验,保证各系统设施齐全、功能完整、运行正常、工作有效、监控到位,实现安全生产。

结语

综上所述,NFPA850只是根据电厂内不同建筑物的用途,给出消防措施或建议,不区分机组容量的大小;而《电厂防火规范》消防措施的选用上,则根据机组容量的大小,区别对待。本文的比较是基于《电厂防火规范》中对于300MW及以上的燃煤电厂的设置要求进行的。

应用NFPA进行电厂消防系统的设计核心是系统类型的选择、消防给水压力和用水量的确定,而这些也是NFPA标准与国内对应标准差别最大的地方。从已经完成的土E项目消防设计实践证明:掌握并运用好这几个要素,就能很好的将已熟悉的国内火电厂消防设计转化到国外项目的设计中,从而达到促进项目建设顺利开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NFPA850 Recommended Practice for Fire Protection for Electric Generating Plants an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 Converter Stations [S]

电厂安全防范措施篇8

作者:陈建华 单位:福陆(中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防雷电感应措施分析雷电感应是潜在的危险源,它可能导致非常高的电压产生,并由此会产生火花放电引发爆炸。防雷电感应是一个化工厂的重要防护措施的组成部分,一般可采取接地、等电位连接方式来解决,具体措施如下:在生产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化工生产车间里、仓库内都存放着大量的易燃易爆等危险化学产品和原材料,在设计时可以采取建筑物主筋布置环形接地汇集排的方式,就会极大程度上改善电磁和静电环境,那么在设计时将所有与建筑物内的设备器械、大型金属构件、防静电接地和金属门窗框架都应采取就近与接地汇集排设置可靠的等电位连接,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不在此范围之内。

这环形接地汇集排可以起到双重保护作用:一是只要直击雷在避雷针、带接闪后雷电进入地下所设置的闭合环形接地体就取到了均匀分布的效果;二是此设备只要在有雷电的情况下,就会感应到有高电位的产生,闭合环形接地体就会在设计范围内保持了电位的均衡,确保了安全。为防止电磁感应产生火花现象,在平行敷设管道和电线电缆时,保持其相互间净距在100mm之外,如超出此值范围,就要每隔20~30m用金属线跨接。防雷电波的侵入措施分析随着雷击、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雷电电磁脉冲产生,通过信号电缆、电线电缆、通信光纤等途径将雷电波引入,防雷电波侵入措施的应用,将会保证化工厂内的设备、机械、电子系统等的正常运行和生产,避免遭其破坏和影响,并有效防止引起爆炸等意外事故的产生。当低压线路采取埋地引入厂房时,进户端就应将电线电缆的金属外皮和线槽接入地下,架空线缆要改成护套穿钢管埋地接入,长度应符合L≥(式中L—金属铠装电缆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于地中的长度(m);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m))表达式的要求,但电缆埋地长度不应小于15m。进户电线电缆的钢管、金属外皮和防雷接地装置设备相连接,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装电涌保护器,电阻应控制在10之内。

化工厂生产车间的装置接地措施化工厂生产车间要设置防爆区域,重点规划和管理,对于电气设备、管线管道、储罐设备等都要采取妥善的防静电接地安全措施,尤其在有火灾重点区域以及产生静电危及人身安全的工作区域,在金属用具、各种零部件和工作设施设备都要采取防静电和接地保护措施。接地具体措施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处理易燃液体堆栈单位和码头、管道、设备、建筑、金属构件和铁路钢轨(阴极保护的除外)的结构,应电气连接和接地。在爆炸危险区的转动设备必须使用和安装防静电皮带。静电接地线和接地应与其他用途的接地装置实行统一布局和规划设计。可用于保护接地线,雷电静电接地干线传感器的接地线,或应专门设置静电接地线和接地,接地线和接地材料应选择耐腐蚀材料。静电接地支线和电缆,应使用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易分解的多股导线或金属机身。

化工厂防雷装置还需要进行专业的维护管理,分为周期性维护和日常维护,管理应由熟悉技术的人员负责管理。雷电事故一旦发生,第一时间里报告当地气象部门,以便对雷电灾害工作的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制定和布署相关预防政策和措施。

上一篇:高中数学必修知识点范文 下一篇:灯光照明工程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