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4 06:30:27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设备 可靠性 电厂 安全管理

新建的大型水电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东部和南部的用电荒情况,然而水电厂不能沾沾自喜、完全放松警惕,特别是在设备的可靠性管理和电厂内部的安全管理上应该始终保持高度的紧张和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方法或途径提高新建电厂设备的可靠性和整个电厂的安全管理,长久的为我国人民甚至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家提供必要的电能。

1 提高设备可靠性的策略

1.1 对设备的运作进行有效管理

新建水电厂中拥有大量的机组发电设备,想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首先需要在机组发电设备的运作中进行可靠性管理,比方说在设备正式投入运转工作之前需要有相关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细致的检查,确保设备安全无故障,与此同时也需要对工作环境进行检验,待到水力处于平稳状态,且空气中的水分含量不太大的时候再开启设备,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运作机组设备,确保设备的可靠性[1]。

1.2 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管理

设备是否拥有较高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可靠性,新建水电厂不能忽略人员的可靠性管理。首先在人员的选择中据需要以较强的可靠性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作为最主要的审核标准,同时还需要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可靠性意识教育,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做到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在检查和监管设备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严肃认真,每一位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工作之前都需要由电厂进行统一的岗位培训,除了要求工作人员对机组设备的构造和运作流程了熟于胸之外还需要对其进行简单的设备故障处理方法和维修技能的培训,使得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及时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或是小型事故。

1.3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

具有较高可靠性的设备离不开经常的维修和保养,因此水电厂需要定期对厂内的机组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故障机器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没有故障的机器也需要进行上油保养。除此之外,新建电厂还需要多多关注当前在水力发电中最新的科学技术或机械设备并且积极将其引入到电厂当中来,这些设备仪器不仅运转速度快,而且质量好、使用寿命长,不需要经常进行维修或更新,新建电厂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有效提高电厂的发电率,解决电厂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2]。

1.4 善于归纳总结有效预防设备故障

在平时的设备运作过程当中,工作人员需要将设备的运作情况进行仔细的记录,好比说设备在运作过程中总共出现过几次故障,每一次发生故障的具体原因是什么等等,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资料对设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找出影响设备可靠性的原因,并且结合电厂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善和解决方案,从根本上解决和预防设备出现故障,切实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2 强化电厂安全管理策略

2.1 对于人员的安全管理

新建电厂想要强化厂内的安全管理,需要先从人员方面着手,也就是需要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电厂每天在人员工作之前需要统一进行安全管理教育,比如说每天在工作之前召开晨会,在会议上再次重申和强调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召开总结会议,对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对于还未正式入职的人员,电厂同样需要对其进行专业系统的岗前培训,特别是在培训的最后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只有考核成绩优秀的人员才能够办理正式入职[3]。

2.2 电厂环境的安全管理

电厂对于环境卫生方面也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水力发电本身就是一种洁净能源,因此水电厂也同样需要保持高度的干净和整洁,水电厂每天需要安排专人打扫电厂,特别是机组设备众多的地方更是需要勤打扫,防止因为过多的灰尘堆积从而影响机组设备正常工作,另外电厂也需要安排专人每天仔细记录电厂内的各项指数并且将其以工作日记或工作报告的形式进行整理,这样不仅方便上级领导的巡视检查,日后电厂想要进行安全管理总结时也能够有具体准确的依据和凭证。

2.3 电厂运作的安全管理

电厂在日常运作的过程中需要有专门的监督小组或监管人员进行全程的安全管理,包括对设备的监督和对工作人员工作情况的管理,在设备方面需要仔细检查其运转情况,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对于工作人员的监管主要是观察工作人员是否认真完成工作,在工作途中是否存在消极怠工或是出现工作失误等,特别是对于某些工作人员存在操作不规范、未按流程操作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指正,监管人员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仔细的整理和记录,并且及时将这些内容上报给电厂领导,真正落实电厂的安全管理工作[4]。

2.4 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

新建电厂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制定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也就是需要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和他们的薪资待遇、福利待遇相挂钩,在工作中没有出现任何失误,始终能够按时并且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员工,电厂需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物质和资金奖励,并且在评优和评职称当中优先考虑该类员工,相反,若是经常出现工作失误或是表现较差的员工,电厂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批评教育,如果员工屡教不改,那么电厂可以直接辞退该类员工,让更加优秀的人员来顶替他的位置。

3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人口突破十五亿大关,同时也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关系越来越紧密,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需要大量的电能作为支持,因此新建电厂肩上的责任和担子非常有分量,为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电厂就必须要保证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电厂的安全管理,努力提高新建电厂的发电率和工作效率,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不断地飞跃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幸绍凯.水电厂机械主设备可靠性管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

[2]陈湘匀,肖健.基于可靠性的水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水电站机电技术,2016,04:82-83+85+88.

[3]温晓军.探讨水电厂的可靠性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19:17.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实践中,学院不断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切实将职业技能鉴定渗透到高职实践教学活动中,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为适应更广泛的人才市场需求打下坚实的基础,有效促进了学生就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办学中,河北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指出,不管是职业类院校还是非职业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都要面临着择业就业,从事某一职业。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学院实行了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充分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积极推行学生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结合多年人才培养经验,学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方案的制定应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企业专家和校内专业教师研讨后共同确定。如果调研不充分,会导致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不很匹配而影响学生取证和就业。

所以,为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学院制定了建立在充分调研、校企合作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以典型工作任务法为依据的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而言,根据目前企业职业岗位群设置情况,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并以此确定毕业生从事该岗位需要具备的职业资格。围绕典型工作任务来确定核心的理论及实践课程,比如电厂水处理技术、电厂水处理实习、电厂水汽分析实训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完善职业能力培训过程

近年来,学院在职业培训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以前的理论课程与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相融合,大胆创新改革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理论教学模式改革结合职业技能考核优化完善。将理论的“认知”与实践的“应会”结合职业资格考核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有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使学生可以“在教中学,在学中做”,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比如,电厂化学专业将原来的分析化学与电厂水汽分析监督项目相结合,改为“电厂水汽分析检验”理实一体课程,有效缩短理论与实践的时间间隔,有针对性地将电厂实际监督项目作为实践教学内容,增强了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职业感,同时为后期“电厂水化验员”职业资格的考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实训教学项目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融合完善。根据相应的职业工种鉴定要求,有目的地设计实训实验项目,有效实现校内实践内容与企业岗位技能的对接,使职业技能鉴定和高职实训教学完美融合。

比如与高职电厂化学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有电厂水处理值班员和电厂水化验员。开出的相应实践教学项目有电厂水处理实习及电厂水汽分析实训等实践课程。另外还有顶岗实习、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情景教学等教学形式。这些多样的教学形式在确保“双证”融通的同时也加强了学生自身职业技能的训练,所有实训课程在学习内容上与上述岗位的职业资格紧密结合。通过实践训练,学生提高了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克服了畏惧心理,鉴定过程中基本上能够正常发挥,取证率可以达到100%。

不断优化完善实训、实习条件。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开况来看,有些院校在保证相应工种职业能力的培养及资格考核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继续加强完善。一般来说要结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资格考核的要求,来建立完善实训、实习设施,这样可以将日常教学的实训实习项目与职业资格的要求紧密结合,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从而提高办学效率。

实训基地建设要充分体现“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校企文化,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标准,打造一个理念超前、服务一流、管理科学、具有真实企业实践环境的一体化教学平台,注重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训基地,作为学生接触实际、实验技能、提高能力的校外课堂,其功能要达到保证实训结束即能到用人单位顶岗的目的。同时,可以作为标准化的职业资格考核场所。

比如高职电厂化学专业,为了强化学生电厂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能力及电厂水化验的职业能力,在原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电厂水处理仿真系统,不仅满足教学实训、实验需求,同时满足职业技能鉴定时对实践条件的要求,大大提高实训及技能鉴定的效率,增强学生的职业感。

此外,学院不断优化题库及复习指导资料系统,提高职业鉴定效率。比如,就目前电力行业所使用的鉴定题库和指导书而言,存在着部分考核内容陈旧甚至部分考试题目错误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学生在使用题库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惑,同时也不利于职业资格鉴定工作的进行。为此,学院对题库系统不断进行补充、更新功能,增加了网上模拟考试、随机组卷等功能,使整个题库系统向所有学员开放,达到传统培训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公平性,提高鉴定效率。

与时俱进 不断完善职业资格考核鉴定环节

多年实践表明,职业资格考评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鉴定工作的质量。由于职业类院校的教师具有多重身份,既是讲师、技师,又是考评员,所以要求教师既懂理论又会操作,还要掌握技能鉴定考核的规范。

为此,学院从实际出发,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保证职业资格鉴定的工作取得成功。针对职业院校的部分教师在实践操作技能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要求的现状,学院定期安排教师下厂实践,以掌握现场实践技能,熟悉新技术、新技能。同时,学院聘请企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或考评员,参与学生实践教学过程的指导及考评工作,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及考核标准融入学校技能鉴定工作中去,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进一步得到深化。

完善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鉴定环境。在有些情况下,对于某些工种而言,由于实验仪器或设备的不具备,使得现场的实际操作考核无法正常进行,只能采取口试答辩的方式。如果这样的话,虽然可以考察其基本的操作水平,但影响对其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所以,学院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训条件进行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有利于职业资格鉴定考核工作的进行。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学院领导班子认为,质量一直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生命线,要保质保量完成鉴定任务,必须强化质量管理,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的规章制度,使鉴定活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严谨的工作,每个流程都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可依。参加考评工作的人员要严格执行。但是,在有些制度的执行方面,还不是很到位。为此,学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技能鉴定的相关制度,加强对考务人员的培训,考核过程也实行标准化管理,保证职业技能鉴定客观公正。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厂,生产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Q086

1.电厂生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而随着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不断进步,相应的对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在加快对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业体制的改革,特别注重对电力企业特别是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不管电力体制如何改革,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能否进行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生产安全管理在电厂各管理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电厂实现生产安全管理,可以使得生产过程的高校有序的进行,可以企业要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通过管理现代化的设备,使生产过程安全顺可以提高电厂的生产效率,促进电厂企业的快速发展。

然而,我国许多电厂还是普遍存在生产安全的问题,比如安全意识淡薄,安全器具混乱使用等现象。大部分电厂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中还经常发生的违规违章操作的现象,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经济发展和员工的生产安全。

2. 加强电厂的生产安全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

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电厂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需要将一直把生产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员工讲坛年底评先,等形式树立先进个人典型,以先进个人事迹为榜样,使职工自觉增加安全责任心。同时每个月的事故通报集中学习就是以常见事故案例为教材,使职工牢记血的教训。每月生产例会对工作中认真负责、 遵章守纪大力宣传。走出去引进来,通过参观学型发电企业到先进企业培训等方式,了解别人先进安全生产的管理经验。 发电厂工作涉及到的很多生产设备,对于一个新职工而言都是陌生的,而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某些细节,或者粗心大意,都会造成严重的事故。 所以必须对新职安全教育培训是重中之重。对于发现生产隐患制止违章操作的给予重奖、 重用;因工作失职,自由散漫,或巡视检查不认真造成事故者,严格按有关制度进行处罚,处罚不是目的但要让当事人印象深刻,让大家明白安全红线不可触及这个铁的纪律。

2.2 加强员工岗位技能培训

对于不熟悉生产设备的安全操作的员工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操作演示指导等,在制定师傅带领下学习电厂设备的正确操作和规范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对员工的岗位技能的培训主要包括设备的运行构造,原理,技术状况,设备性能,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生产要点等方面。通过比较详细的培训,然后对员工进行知识技能和现场操作的考察,考察合格才能进行相应的工作,如果不合格,则需要进一步的安全技能培训,并且进行不定期的考察。每月开展技术培训,每年组织反事故演习不断更新职工对新设备,新技能的掌握。由于技改的深入新设备不断的充实我们发电厂对于全体员工来说也是种压力,所以要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学习班等,组织全体职工进行集中学习培训新技术。 由主管新技术的生计部门授课,从基础理论学起,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有安排合理地授课,使职工都能够从机组构造、 性能和工作原理等方面加深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掌握,从而极大地促进了职工学习新技术掌握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2.3生产设备根据人员分配管理到位

生产设备是电厂的灵魂,保安全提效益,就需要现代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维护好生产设备,以及保证生产设备安全、 完好、高效的运行。需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完备设备账单,针对电厂的对每台设备建立全面的技术档案,记录设备安装时的技术参数,运行中发生过哪些异常、 哪些事故或者故障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当时处理的方法和维修的期限,并且需要经常对电厂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排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避免因没有及时检修而发生安全事故。2)电厂设备分管到人,对于电厂的每种不同的设备需要专门的职工负责管理。这要求职工能对所管理的电厂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非常熟悉,并且掌握和了解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会对这些故障及时进行处理。同时为确保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需要设备管理人员加强设备巡视和维护,将出现故障问题的设备及时备案。3)建立电厂生产设备问题反馈制度,电厂可以每月定期召开有关电厂生产运行设备的问题分析会议,由设备管理人员汇报发生的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共同研究分析问题的所在,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电厂员工共同分析解决以前汇报的设备缺陷和问题,将具体问题交由检修部门解决,对出现的设备故障进行检查维护维修,并做好实时记录。 对设备问题的备案,实行销号制,有条件能及时解决的,就要及时销号,短时间内不能得不到解决的,及时记录在案,并积极创造条件,待缺陷解决后再销号。

2.4 要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对于一个电厂,安全生产也同样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在平时工作特别是汛期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电厂制定了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每班班组长带头进行此项工作。要求当值所有人员进行巡视检查,雷雨或高温天气时增加全面检查次数,并做好相关记录,生产设备如果出现了问题,可以处理的则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需要先管理维修部门汇报,并及时查修。在生产安全管理的监督工作方面,需要监管人员对管理工作中的发现的问题进行核实并记录,不定期进行对生产设备进行抽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是实现电厂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如果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措施不够完善,会严重影响电厂的安全生产效率。因此需要加强和重视安全生产的管理监督工作,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生产设备的问题,从而保障电厂职工额安全生产。

3.总结

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人民能否进行稳定的生活和工作。生产安全管理在电厂各管理中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和地位。电厂的安全生产管理是电厂其它工作的基础,需要长期坚持认真的工作,保障电厂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电厂的生产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灌春,李永清等.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8;(3):76-82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厂;员工培训;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059-02

当前,发电企业的建设均倾向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加上各大发电企业投入大量的财力加强技改,使发电企业生产环节技术含量明显提升;这对火电厂对员工的技术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来我院参与了很多火电厂的员工技能培训工作,我有幸参与了几次动力设备检修培训工作,现将自己在培训中的一些教学方法做一总结,希望与同行做一交流、探讨,促进火电厂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提高。

一、当前火电厂员工特点

火力发电厂员工由于他们的业务基础不同,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能力不同,素质也参差不齐,尤其在一些辅助岗位上员工素质较低,有些老员工只有中专水平,经验非常丰富,动手能力强,但对于新知识总是拒绝接受。而年轻一代几乎都是本科学历以上,他们理论知识水平较高,对于新知识的接受能力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经验少。

二、火电厂员工培训现状

当前火电厂企业培训工作做得还不错,其主要内容缺乏差异性。

1.授课形式单一。目前火电厂员工培训主要以讲授法为主,由于学员平时自由惯了,真正让学员坐下来学习理论知识反而倒不适应,尤其是一些岁数大的员工。所以在最后的考核时,大多数学员考试成绩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造成这种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企业方面:一是电厂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没有充分调研,没有充分考虑到员工培训需求。二是电厂企业培训规划还不够完善,缺少长远和完整的系统性培训方案。(2)培训机构及培训师方面:一是培训机构对火电厂培训调研不够深入,调研总是走过场,看看设备及运行情况,没有充分考虑到职工需求。二是培训机构(主要以我院为例)实训设备有限,即使有实训设备也是大多数设备老旧无法与现场真实设备相比较。三是培训讲师一般都在校时间较长,真正下厂实践实践较少,所以理论水平较高实践水平较低,这就造成在讲课时主要以理论讲课为主。

2.不能因人施教。我们在培训时应根据员工特点,对于新员工主要以培养动手能力为主,老员工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然而电厂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往往把这些员工放在一起培训,而且培训时间有限,这就造成了培训讲师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做到因材施教。

3.电厂企业不注重一对一“师带徒”。多数电厂对于新入职员工虽然也采用最为古老也最为有效的培训方式即“师傅带徒弟”,但是在给新入职员工找师傅时却随随便便,只注重资历不注重能力。

4.企业不注重校企合作教学法。这些年来,职业教育系统一直在倡导校企协作教学,尽管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没有真正的法律保障措施,一些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缺乏合作办学的内在动力。

三、对电厂员工培训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1.授课方式多样性。打破以讲师为主体的观念,教给学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发挥学员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员的思维能力,是电厂企业职工培训的必然趋势。(1)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是通过一个项目(可以是实际的项目,也可以是模拟的项目)引导学员参与教学,通过完成各项任务来完成各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几个教学阶段进行:①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设想,然后同学生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②制定计划:由学生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③实施计划: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然后按照已确立的步骤和程序工作。④检查评估: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师生共同讨论,评判项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学习行动的特征。通过对比师生评价结果,找出造成结果差异的原因。⑤归档或结果应用,项目工作结果应该归档或应用到企业,学校的生产教学实践中。(2)演示法。教师在讲解的同时,通过实物或教学用具向学员示范如何操作。其宗旨是:讲疑难、讲规律、讲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学员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可以很快进行模仿。(3)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就是通过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达成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任由员工发言、提问题,教师解答。这样我们就可以了解大多数员工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2.因人施教。企业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要深入调研,真正了解到员工的培训需求,再按照调研结果进行分班、分组进行培训。同时讲师在制定培训内容计划时也要深入调研,看看到底员工在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共同的问题有哪些,不同的有哪些。然后再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教学计划及内容。

3.企业要注重一对一“师带徒”。师傅带徒弟这种培训方式在企业中是使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培训方法。对于那些新入职的员工一定要挑选最优秀的技师或高级技师一对一签订“师徒合同”,在日常工作中师傅不断的对徒弟进行专业有效的“教传帮带”,形成好师傅带出好徒弟的培训模式。

4.校企协作教学法。校企协作,把企业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企业获得了实惠与利益,提高了参与教育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要表现在: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校企协作有助于学院推进“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定期指定教师到企业实践,教师和现场工人一起工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动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工人的交流,真正了解到现场工人对培训的需求。我院从2008年开始大量排出教师去现场(河北电科院、张家口沙岭子电厂等)实践,基本都是半年的时间,通过实践教师不仅对现场工艺有了深入的了解,而且技能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有些教师在现场实践过程中给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性难题。这些教师在后来对电厂员工培训时大都能解决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受到了电厂员工的好评。总之校企协作可以实现学院和企业双赢。

四、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电厂企业员工培训在教学方法方面所提出的肤浅认识,写出来供同行参考。总之,从事火电厂员工培训对我来说是一项光荣的任务,而如何做好电厂企业员工培训对我来说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在培训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火电厂企业培训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2]丁金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3]陈沛.我国企业员工培训有效性提高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0,(06).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1、实行作业安全准入培训升级制度

针对新老员工在各岗位工作中安全知识、安全原理、基本技能、隐患、事故处理能力不平衡的现状,经反复探索,实践总结,创新了员工作业安全准入培训升级制度。根据岗位工种设置,制定了430个“作业安全准入资质卡”,每张卡上规定了该岗位安全操作程序、安全责任、协调配合内容、安全工作权限、工作场所等内容。新工进厂(包括临时工和外包施工队伍),必须先经过厂、分场、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安全技能、安全技术培训、基本安全制度学习和考试合格,才能拿到初级作业安全准入卡,进入实际岗位实习。

作业安全准入卡分为高、中、低三级,一般操作者持初级准入卡即可,重要工作岗位持高级“准入卡”的员工才能进行处理和操作。通过实行“作业安全准入”制度,有效避免了由于个人技能达不到要求,“初生牛犊被虎吃”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2、持之以恒地抓基本安全技能培训

**发电总厂的职工大多来自学校,多数仅局限于书本理论,对工作现场缺少了解,缺乏具体操作中的安全防护经验和操作程序知识。因此在新岗职工安全培训中,一是根据各工种、各岗位的不同特点与需要,加强各种生产工艺技术、安全卫生知识、事故多发地点、多发部位、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使用与防护、安全工器具的具体使用与操作等基本培训,使新岗职工受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安全技术培训。二是注重“以老带新”,并落实到个人,规定老师傅对新岗职工进行言传身教,随时随地纠正新岗职工在工作中出现的不良思想倾向和不安全、不规范行为,使新岗职工上岗伊始就培育出良好的安全生产素养。

3、开展典型案例教育,借鉴经验教训

由安监科搜集和整理了全国发电企业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250个。编辑成《发电厂岗位事故汇编》,下发每个职工,认真组织员工学习讨论。观看电力安全事故录像资料,使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使职工看到事故给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的损失,给家庭和亲人造成的不幸与痛苦。通过这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沉痛教训,有效唤起职工安全意识的警醒,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的认识,增强在生产工作中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4、将临时工、实习人员、外来施工队伍纳入企业安全预警管理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临时工、实习人员、外来施工队伍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环节多、职责不清、以包代管和以罚代管现象严重,成为发电厂安全事故多发的一大源头,对此,**发电总厂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初步构建了一个依法管理、权职明确、层次分明的管理框架。

首先,将200多名季节性临时工、300多名常年性实习人员、5支常年性外来施工队伍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等日常管理工作纳入到本厂正式工管理范畴。

第二,以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行规为依据,通过合同这一载体,实现对临时工、实习人员、外包施工队的法制化管理。

第三,对外包队伍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查,其中安全资质在审查中起着一票否决的权威作用。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技术管理;安全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1-0140-01

电厂机组的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全管理中,对于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管理关系着安全管理的最终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技术管理的重视。电厂企业的机组安全管理工作,强调技术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科学化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电厂安全管理的水平,为电厂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1 技术管理的概念

技术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决策、分析等技术环节管理来实现企业或者组织的战略目标,它是一种管理工作,对管理者具有比较高的技术和能力的要求,它的重点是技术,领导者对自己的管理团队进行技术分配和指导,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监督。技术管理是将技术完美融入于管理中的一种管理手段。

2 电厂机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

工作人员是电厂机组进行安全管理的主要执行者,他们的技术能力将决定着安全管理的实际效率。电厂机组的安全管理需要工作人员具备熟练的管理技巧,能够对电厂的机组设备进行熟练的操作,对设备的检查维修知识和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目前很多的电厂在进行机组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都会存在着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很多电厂的工作人员个人学历比较低,很多都是非专业出身,对专业的技能不够了解。有些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比较短,工作经验不够丰富。他们对于电厂机组的操作不够熟练,很容易造成操作失误,从而带来严重的损失。

2.2 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

技术能力上的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客观问题,但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则就是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主观问题了。责任心是工作质量的一个保证,也是一个人道德素质的体现。在工作中,如果没有责任心,就无法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实际生活中,很多电厂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机组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够强,对于自己的工作任务,经常是不负责任、马马虎虎地应付了事,比如没有定期对机组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在机组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这种工作态度对机组安全管理的质量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2.3 安全检查管理不够严格

在电厂中的安全管理中,需要对每一个安全隐患进行仔细严格的管理,不放过任何一个潜在的安全隐患,以免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事故。但是在电厂机组的安全管理中,很多工作人员对于安全检查的管理工作执行得不够严格。比如很多员工在进行机组安全管理中,会忽略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细节方面的安全隐患没有引起重视,到最后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安全问题。一些机组设备在大的部位没有安全故障,但是有时会出现螺丝松动的现象,如果不注意,没有及时地拧紧螺丝,时间一久就会出现螺丝松动,最后导致整个机组设备出现安全故障,严重则会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因此安全检查管理不严格,是电厂机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3 技术管理在电厂机组安全管理中的要点

3.1 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进行技术管理的重要保障,它也是机组安全管理的基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能够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技术管理。在安全管理制度中,需要规范技术管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加大执行力度。但是电厂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要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以及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不断适应生产需要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进行技术管理。

3.2 加强员工的综合素质培训

面对电厂企业的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不足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专业素质培训。工作人员的个人专业素质对安全管理的成效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对一些新入职的员工,需要让他们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还要不断地深入实践,培养实践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进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不断补充新鲜血液。

3.3 加强设备技术档案管理

在安全管理中实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技术档案的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的技术管理都做好详细的档案记录并进行归档,对于相关的技术性文件以及实践操作指导性的文件,都需要做好档案管理。这些技术档案就是每次技术管理的实践经验积累,以备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地找到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

3.4 完善考核体系

针对机组安全管理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的问题,除了对他们进行素质教育以外,还需要制定和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最后的绩效、工资挂钩,一旦出现员工不负责任的情况,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这样就会将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他们的工资挂钩,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也是一种强制的监督作用。

4 结束语

电厂企业的机组安全管理工作影响着企业的效益,技术管理是安全管理中一个非常具有开创性的管理方法,对安全管理进行技术性的操作,强调技术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科学化的技术管理手段,提高电厂安全管理的水平,为电厂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姜秀刚.技术管理在电厂机组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01):81-82.

[2]曾建华.技术管理在电厂机组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3(13):192.

[3]赵忠仁.全面技术管理在自备电厂项目管理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9.

[4]王爱平.论发电企业安全管理的若干必要措施与应急对策[J].管理学家,2012(10):37.

[5]张继欢.以电厂现代化管理视角谈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团队凝集力[J].科技创业家,2011(08):78.

作者简介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指“胜任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的综合”,而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职“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研究中我们深感实践教学改革亟待突破一些传统的观点。如果我们仅从实验、实习、实训这些教学环节来界定实践教学,在这样的概念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恐怕很难将其作为主体的教学形式。事实上,作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只能是课程教学。高职的实践教学改革必须深入到具体的课程之中[1]。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具体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要素。内容体系是指各个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合理结构配置呈现的具体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的内容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

目前,高职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不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知识掌握技能,理论与实践教学分割交替安排不科学,实践教学单元太小、太零碎。为了突出能力培养,应采用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构建教学模式。具体说,就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通过合理配置,构建成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体,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等层次,循序渐进地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技能和技术[2]。

一、根据职业发展阶段划分能力层次

分析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调研现场实践专家成长经历,将火电厂集控运行人员按职业能力成长的岗位顺序,分为五个阶段:新员工―巡检岗位(初级、中级)―值班员岗位(中级、高级)―单元长岗位―值长岗位。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标准结合电力行业职业能力培训手册、员工岗位职责、运行管理制度、运行技术规程、安全规程,分析岗位职业能力。新员工阶段属于基本技能培养阶段;巡检岗位(初级、中级)、值班员岗位(中级)属于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值班员岗位(高级)、单元长岗位、值长岗位属于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阶段。见图1岗位能力分层目标。

二、根据能力分层目标设置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开发,并根据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分层目标,结合工作过程分析、工作任务分析,设置课程。见图2课程设置。

例如在基本技能培养阶段主要为培养学生认识发电厂、提高工作的基本动手能力,设置了《发电厂系统及安全生产(含认识实习)》、《钳工实训》、《工程制图及实训》、《电工工艺实训》、《基本技能竞赛》等课程,其中将原来的《电力生产安全常识》与《认识实习》课程进行整合,并融入部分发电厂系统图,形成新课程《发电厂系统及安全生产》;将传统的工程制图课程进行整合,融入电力工程的系统识图、制图以及CAD制图实训形成新课程《工程制图及实训》。同时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检验教学效果,设置了《基本技能竞赛》实践环节。

在专业技能培养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安全运行检查、辅助设备及主设备的操作能力,因为发电厂系统复杂、设备多,在课程设置时,根据各系统共有的设备或仪表,设置了《泵风机的运行与维护》、《电厂仪表及测量》课程,并在课程内设置了实训和实验内容;根据岗位工作对象的不同设置了《锅炉系统巡查》、《汽轮机系统巡查》、《电厂电气设备及系统》,并在课程内设置实训环节,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增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在理论为实践服务的过程中,对理论教学进行“必须、够用”方面的处理。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设置了《单元机组运行》课程,采用在火电仿真机上进行一体化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对电厂设备的操作能力,又在合作的氛围下,提高学生把握机组运行的全局,提高运行分析的能力。同时以本阶段目标为基础,设置了《专业技能赛》、《生产实习》、《国家职业资格训练与考证》、《顶岗实习》等环节。因为根据电力行业规定,高级职业资格必须具有现场工作经验,而且学生在生产现场也是从基础岗位开始实习,所以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工作方法,实现与发电企业职业能力的“对接”。

在综合技术应用能力阶段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协作处理机组运行事故的能力,以及掌握机组运行经济性分析和管理的一般方法,设置了《单元机组事故诊断》、《单元机组经济运行及管理》等课程,采用仿真实训、案例分析等教学手段,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提高学生对火电厂工作内容和组织方式的理解,为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基础。

三、依据课程目标开发实践教学内容

1.专业课程目标与实践性的学习任务

在传统的教学计划中,重理论轻实践;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往往又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与课程的关系,设置过多的“独立实践环节”,割裂了实践与理论的联系,实践沦为技能的训练,达不到由技能向技术的提升。我们认为实践性教学必须依据课程目标进行设置,必须对应岗位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学习任务

通过对知识与实践层面的分析,如图3。理解了课程教学过程中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也明确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负责解释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训练培养规范操作的习惯,学会思考、总结、升华。强调理论教学,多数人往往没有分清理论与技术理论的内涵,把技术理论等同于一般理论,在教学的内容选择和实施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强调实践教学,多数人往往忽略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侧重于实践经验的传授则停留在基本的操作层,加强了实践知识培养则熟悉了操作规范提升了技能,而不知“为什么”。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打通从操作层到技能层、从技术层到技能层两个“通道”。这就需设计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任务,实现课程内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需要指出这里的理论仅指为完成特定的实践任务所必须的技术理论,从而在内容上保证了“理论内容的适当”。

以《锅炉系统巡查》课程为例,通过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结合校内的实训条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实践性的学习任务(表1)。

四、形成以实践为主体的专业课程计划

形成了理论与实验、实训融合,综合实训、实习相对独立,实践层次分明的专业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为主线,理论与实践课时比约为4∶6(见表2、表3、图4、图5)。

由以上分析,得出校外的独立实习是采用分阶段进行;实验与课内实训同时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让位于综合实训。

由表3、图5分析可知,除去第6学期顶岗实习的影响外,专业课程课时和理论课时呈现“山峰形”,实践课时呈现为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水平线”,也就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不忽视理论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在时间上保证了“理论课时的适度”。

五、小结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等职业技能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扎实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的实践能力。对于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主要面向知识、技术密集发电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尊重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清能力的层次结构,设置课程;立足于实践条件,遵循认识规律,从实践到实践与理论相融再到实践设置实践教学环节,优化课程结构;依据课程教学目标,开发实践性强的学习任务、实训项目,提高学生胜任工作的能力。由此,构建了“三层五环”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基于发电企业职业能力标准从实践经验、实践知识(发电企业技术规范、工作标准)、技术理论(发电企业应用的理论)实现全面对接。如图6。

对于当前“实践教学要改变过分依赖理论教学的状况,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需要认清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不能过分追求绝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教育既是一种层次,也是一种类型。高职教学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深入到具体的课程之中开展高职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徐静.实践型课程的设计与实施[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4.

[2] 俞仲文,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R].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我对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的最大感触。

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进厂一开始就进行了入职培训教育,学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培训和人格塑造等知识,同时,培训我们的胡老师和周主任教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做人和做事的方法,为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不少营养元素。

从事电力生产,最重要好的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这四个字必须时刻牢记在我们的心里。为此,从厂里安监部门到班组,都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里面的每一项规定,这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心肺复苏急救法等安全知识。要做到真正的安全,必须从我做起,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杜绝一切违规违章操作,真正意义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我在检修部炉修班工作。“脏、累、苦”无时无刻不跟炉修班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一个来自农村家庭的年轻人,这算不了什么。炉修班是检修部的一个重量级班组,她在确保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新人,我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善于思考,认真牢记和总结师傅们做教给的知识,勤于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每天的工作,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一开始我就认真的学习整个电厂的各个系统,努力掌握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为日后的检修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在炉修班的师傅们手把手的精心教导下,我很快的学会了一些常见的检修工艺与流程,学会了处理一些常见的设备缺陷。制粉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最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机组运行。比如磨煤机撑杆断落,给煤机皮带跑偏等。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才有机会深入到实际操作中去,假如没有磨煤机撑杆的断落,我们就无法了解它的整个结构,无法亲自读懂它的“内涵”。所以,只有自己亲自接触,亲自的去实践,才能从书本中跳跃出来,快速的处理每一件事情,这就是检修工作的一个重要学习的地方,才能真真正正的学到和牢记知识。

在这里,除了工作之余,公司还会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业余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如一年一度的足球联赛,每逢节假日安排的,游园活动等娱乐节目。我们公司领导们真可是煞费苦心,努力为我们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不仅在解除工作疲惫的同时,还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陶冶了情操。

让我感触较深的还有公司领导的平易近人和师傅们的兢兢业业。对待一个实习新人,领导和师傅们的关心与问候,让我心存感激;在工作现场,师傅们顶着高温、认真投入的工作景象,让我敬佩万分!在这良好的工作氛围下,我很快的融入了工作当中,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收获良多: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技能、也收获了快乐!我不仅懂得了检修人员必须具有的严密的学习思维,同时也积聚了无限的感恩。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9篇

“纸上得来终觉浅”是我对从学校走到工作岗位的最大感触。

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安排下,我们进厂一开始就进行了入职培训教育,学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职业道德培训和人格塑造等知识,同时,培训我们的胡红梅老师和周主任教给了我们很多很多做人和做事的方法,为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不少营养元素。

从事电力生产,最重要好的是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第一”这四个字必须时刻牢记在我们的心里。为此,从厂里安监部门到班组,都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认真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里面的每一项规定,这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心肺复苏急救法等安全知识。要做到真正的安全,必须从我做起,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杜绝一切违规违章操作,真正意义上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我在检修部炉修班工作。“脏、累、苦”无时无刻不跟炉修班联系在一起,然而,对于一个来自农村家庭的年轻人,这算不了什么。炉修班是检修部的一个重量级班组,她在确保机组长周期安全运行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个新人,我虚心向师傅们学习,善于思考,认真牢记和总结师傅们做教给的知识,勤于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每天的工作,都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一开始我就认真的学习整个电厂的各个系统,努力掌握各个设备的工作原理,为日后的检修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实践方面,在炉修班的师傅们手把手的精心教导下,我很快的学会了一些常见的检修工艺与流程,学会了处理一些常见的设备缺陷。制粉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最容易出现故障,影响机组运行。比如磨煤机撑杆断落,给煤机皮带跑偏等。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出现,我们才有机会深入到实际操作中去,假如没有磨煤机撑杆的断落,我们就无法了解它的整个结构,无法亲自读懂它的“内涵”。所以,只有自己亲自接触,亲自的去实践,才能从书本中跳跃出来,快速的处理每一件事情,这就是检修工作的一个重要学习的地方,才能真真正正的学到和牢记知识。

在这里,除了工作之余,公司还会为我们安排了丰富的业余活动,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如一年一度的足球联赛,每逢节假日安排的,游园活动等娱乐节目。我们公司领导们真可是煞费苦心,努力为我们营造一种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氛围,不仅在解除工作疲惫的同时,还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陶冶了情操。

让我感触较深的还有公司领导的平易近人和师傅们的兢兢业业。对待一个实习新人,领导和师傅们的关心与问候,让我心存感激;在工作现场,师傅们顶着高温、认真投入的工作景象,让我敬佩万分!在这良好的工作氛围下,我很快的融入了工作当中,更加努力的学习知识。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收获良多:我收获了知识、收获了技能、也收获了快乐!我不仅懂得了检修人员必须具有的严密的学习思维,同时也积聚了无限的感恩。

电厂入职培训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仿真教学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是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集控运行工作环境,从事电厂运行、维护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在传统专业课教学中,专业教师往往用一只粉笔、一张嘴、一份课件,将书本的理论知识进行分章节讲解,课程教学模式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一般采用理论考试考核,学生学习积极性低,学习效果不理想。2009年,《单元机组运行》课程作为湖南省教育厅重点建设项目立项建设,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四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开发了一套基于任务驱动的“一线五化”课程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单元机组控制为主线,学生为中心,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核心职业能力,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一、“一线五化”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1.以单元机组控制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

通过现场调研、问卷调查、毕业生回访、班组长座谈等方式进行课程开发,反馈得到传统的章节教学方式已完全不能满足发电企业对生产一线运行人员的培养需求,企业还得花大量的精力去培养新员工,造成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需求的严重脱节。针对以上问题,课程开发团队重新对电厂运行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过程、职业标准、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校内实训设施和条件,提出以完成单元机组启动、停机、正常运行调整为主线组织“一体化”教学,将原本零散、枯燥的专业知识整合到单元机组运行控制中去,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制作操作票、策划操作方案、实施运行控制,分任务、分阶段按难度层次完成单元机组运行全过程控制。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后,对电厂整个控制操作界面、操作流程、运行方式、运行参数、运行规程都非常熟悉,一旦毕业参加工作,只要结合各厂生产现场设备情况和运行规程进行熟悉即可上岗,不用再对运行人员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大大缩短新员工培训上岗时间,节约企业用人成本,而对学生而言,使他们能更好、更快的适应运行岗位工作。

2.通过“任务化”的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动力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循序渐进的规律,依据课程设计开发思路,以单元机组控制为主线,将本课程划分为4个分项目,共计15个学习型工作任务(见图1)和1个综合训练项目,其中综合训练项目为完成单元机组冷态启动至带满负荷综合操作。5个项目主要培养学生“五种能力”,项目1培养学生对集控环境、岗位、班组管理的“认知能力”;项目2培养学生在冷态条件下对机炉电各辅助系统的“恢复能力”;项目3培养学生对正常运行机组参数的“控制能力”;项目4培养学生进行正常停机和紧急停机的“操作能力”;综合训练项目培养学生完成机组冷态启动工作的综合“操控能力”。通过“能级递进”式的任务设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切身感受到自身能力的提升,从中能获得成功喜悦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改变被动学习习惯。四年的教学实践表明,集控专业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即: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由“我要学”向“我能学”转变;由“我积累”向“我创新”转变;由“我介入”向“我投入”转变;由“我相同”向“我不同”转变。

图1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内容组织

3.采用“仿真化”为主的教学手段培养职业能力

火电厂运行工作对象都是高温、高压热力设备,高转速动力机械,高电压电气设备,危险性极强的工作性质决定《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教学性质,不能让学生直接进行实际操作,须通过仿真模拟操作方式,熟悉电厂运行工作。在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大力支持下,新建设二个、改建一个“一体化”仿真教室,在原有的300MW、600MW仿真软件的基础上,新购置1000MW、循环流化床、生物质、核电、脱硫脱硝等多套仿真软件。课程教学团队可根据市场需求,加载不同仿真模型,以满足未来国家对发电行业进行结构性调整造成的用人需求变化的需要。

本课程主要采用仿真教学手段,仿真机房高度仿真集控运行室,每组共有6台仿真机,其中1台为主机,4台为DCS仿真控制系统,1台为就地仿真系统,仿真机组正前方布置有电气一次接线图,合幕显示屏、报警光字牌、报警音响、火焰监视电视,这样布局让学生有一种置身集控室的感觉。课程教学团队通过建立标准工况、开发仿真操作试题库、制定仿真操作评分规则和仿真机标准操作票、制作标准操作录像、设置典型故障工况等仿真资源库,供教师教学、考核和评价,学生学习、比对和竞赛。

4.提供“立体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技术支持

利用传统和现代教学资源,将框架性资源、课程资源、网络资源和仿真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本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见表1),向授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全方位技术支持。通过搭建“立体化”教学资源有效提升了集控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水平,同时学生职业能力有很大进步,学生多次在高职院校集控运行专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教学资源建设极大带动了专业和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开发了《单元机组运行》、《锅炉系统巡查》、《汽轮机系统巡查》、《单元机组事故诊断与处理》、《单元机组经济运行与管理》等教材,建成火电厂集控运行省级精品专业,《单元机组运行》省级精品课程,申报了一批科研、教研项目,课程团队发表多篇论文。此外“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团队教师经常性参与发电行业集控值班员工种技能鉴定出题、操作考试评委工作,受邀还参加电厂运行人员能级鉴定工作。目前课程资源建设效果得到出版社和行业同仁的一致认可,2012年由中国电力出版社组织的“十二五”高职类电力专业教材会议在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单元机组运行》教材作为样本向全国电力类高职学校全面推广。

表1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一览表

传统教学资源 现代教学资源

框架性资源 行业标准 网络资源 课程空间

课程标准 教师空间

职业标准 授课视频

技术标准 专业网站

运行规程 互动平台

课程资源 校本教材 仿真资源 仿真软件

教学课件 标准工况

操作录像 典型故障工况

其他教材 操作试题库

理论题库 标准操作票

5.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跟踪学习效果

传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学期总评”不同的是多元化评价模式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的多元化,其特点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根据《单元机组运行》课程特点,在日常任务实施训练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养成,若采用“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评价结果会表现出很强的偶然性,因此将评价重点形成性评价上,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团队合作能力、指挥协调能力、运行操作水平、总结分析能力、综合处理能力结合起来进行形成性评价,再结合期末理论测试成绩形成终结性评价,这两部分所占比例是80%:20%(见表2)。通过以上评价模式的改革,教师可以根据每次任务完成后的评价结果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进度、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质量全程跟踪、诊断、控制和反馈,更加客观的反应教学的真实性,最终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表2 《单元机组运行》课程学习评价表

评价类型 评价内容 权重

(80%) 素质考评

(学生

互评) 劳动纪律 出勤情况 3%

协作精神 岗位之间沟通 3%

贡献大小 任务完成的质量 2%

积极主动 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回答问题情况 2%

操作票制定考核 操作票制定准确性、规范性 10%

运行综合考核卡 从监盘、协调、调整、判断、处理五个方面考核 10%

运行总结分析卡 规定时间内完成情况和误操作情况 10%

任务工单 提交次数和作业成绩 20%

综合训练项目考核 考核成绩 20%

终结性评价(20%) 期末理论考试 考核成绩 20%

6.参照“企业化”的管理标准养成职业素养

按照发电企业运行人员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管理,教师和学生分别模拟相关运行岗位角色。根据发电部的岗位设置,确定了由任课教师担任运行值长,然后根据学生不同能力特点,让他们分别担任运行单元长、主值班员、副值班员、巡检员等岗位,再按照现场岗位职责的要求,确定了每位学生的岗位职责。并且每次任务各学生的岗位要进行轮换,避免出现一个运行班组就几位同学包揽一切操作的情况发生。让每位学生体验不同工作岗位,既学会指挥协调、团结合作,又学会服从安排、严谨做事。

通过借鉴现场标杆班组评比标准,制作标杆班组流动锦旗,在每次任务完成后评出标杆班组并授予流动锦旗,由他们展示学习成果、介绍学习经验,在班级中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从而达到带动全班学员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结语

基于任务驱动的“一线五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为宗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准备、完成、总结任务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教师在管控任务实施全过程,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完成形成性评价,形成学习效果反馈信息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师能力的目的。通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实用性,能很好的迁移到《变电运行与仿真》课程教学。各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涉及仿真类课程特点对该教学模式加以改进,因此本教学模式具有较强借鉴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海燕.基于“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旅游类课程立体化资源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1).

[2]李伟波.项目驱动式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39).

[3]李立.高职高专实训教学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与实践[J].技术与教育,2006,(1).

上一篇:新人启动培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化工培训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