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范文

时间:2023-12-05 17:19:08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1

【导语】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乡人民政府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供您查阅。

按照《中共**县委农村换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17年度农业和农村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的实施意见》(宝委农办〔2017〕66号)文件要求,我乡认真落实,开展了农业和农村工作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为扎实推进我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乡党委、政府把该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此项工作。乡上成立了以乡长**同志为组长,分管领导**同志为副组长,乡农技站、财政所、村两委为成员的**乡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因地制宜制定农村增收方案,落实增收致富项目,制定帮扶措施、年度工作计划。各村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相关村组干部为成员工作小组,具体到各村促农增收工作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稳步推进。切实履行农民增收工作,使我乡保质保量完成了统计抽样调查数据采集工作,按时完成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情况、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等方面的信息上报。按时报送下相关工作总结及材料,并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我乡把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幸福美丽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了专门办公室,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专门抓的工作机制。2017年以来,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建设规划,采取目标化管理的方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把各项工作任务细化为每一个具体指标,逐一进行落实。具体规划如下:

一是农林产业继续发展壮大。全乡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100亩,其中粮食种植4238亩,经济作物种植874亩,基本保持了基本农田不缩减;巩固退耕还林面积6004亩;累计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3475亩;发展魔芋、马铃薯、黄金果、莲花白等果蔬450亩;种植经济林木5500余亩;养殖蜂群3200群,累计年出栏生猪4200头。传统农业经济依然发挥支柱产业作用,群众增收稳定向好。

二是农村产业基础设施方面,我乡农村产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巩固。维修养护了新华村5组、芍药10余亩。新康村2组、3组药山公路,保持道路随时畅通,确保药农的农资和中药材产品运输畅通。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方面,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管体系健全,监管措施到位,完成了县上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了农产品质量的安全。

在今年,我乡全面完成了“四好村”创建目标任务,幸福美丽新村按“1+35”配置标准完善建设,建全“四好村”创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台账。健全了幸福美丽新村管理机制、制度,确保机构、人员、责任、经费落实到位,实现自建委到自管委的过度,制度完成《新村管理办法》,建立自管委运行、公共设施管理、资金筹集等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等配套办法和运行机制。

三、基础设施建设和惠农政策落实情况

我乡重点围绕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完成了2017年度“四改、三清、三建、两调”和旧村落改造任务,搞好人畜饮水、公路建设、沼气能源综合利用、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规划的落实,完善“1+n”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提升我乡专业合作社,产业规模适度,能够有效带动我乡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切实完成县级部门下发的农田水利建设任务,深入实施安全饮水等工程,加快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完成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目标任务,完成乡村公路建设任务。

我乡高度重视惠农政策落实,建立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惠农政策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切实保障涉农资金管理规范,无违规行为。建立了监督举报机制,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等,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使惠农政策落实的到了保障。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村新兴水果产业、试种新药材刚刚试步,存在较多问题。猕猴桃产业少数农户效益可观,多数农户管理粗放,产品品质低劣,销售困难,试种重楼、芍药等还未见效益。

二是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比如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需要有名有实,需要真正发挥起作用。

五、明年努力的方向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2

一、xxxx整治农村环境工作存在的不足

美丽乡村是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应以文化为根、以农业为基、以村民为本,更加注重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实践证明,建设生态文明农村,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是非常必要的,这一举措是及时的,应该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但从具体工作上看,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一是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力度不够。目前,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还处在探索阶段,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期望值不是很高,自主投工投劳的热情和积极性还不强。

二是镇村结合部脏乱差问题突出。白色污染严重,有的垃圾未及时清运,部分镇村道路两侧还能见到暴露垃圾,少数农户的畜禽养殖粪便没有正确处置,废品收购点没有围挡。

三是长效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要内容六清六建中的每一项都需要资金投入,由于部分镇村财力比较薄弱,影响了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效管理需要的经费有待加大落实力度。

二、加快建设xxxx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建设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是实现美丽xxxx乃至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必然选择;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形成强大的生态、宜居、宜业、宜游的凝聚力、辐射力,建设美好幸福家园的的根本举措。

一要广泛宣传,营造环境综合整治浓厚氛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加大正面宣传引导,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以尊重经济规律、顺应农民意愿为基本原则,将美丽乡村之美既体现在自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层面,成为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成为承载xxxx农民的中国梦。要充分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媒体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扩大以奖促治政策影响面,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全县农民自觉参与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发动农民群众对直接受益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应大力宣传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加强环保法制教育,使环保教育成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全县农民的环保意识。

二要立足引导,促进农村环境整治有序开展。一是组织实施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因地制宜推进村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扎实做好农村集镇生活污水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特别是在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按照以片为主、点片结合的治理模式,对环境问题敏感、集中的区域,实施连片综合整治,减少污染。二是要用好农村环境整治资金政策。国家环保部有以奖促治政策,省财政有以奖代补资金,地方政府也应该有这方面配套资金,环保局和镇政府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发挥环保专项资金的功能,正确引导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序开展。

三要大胆突破,探索建立农村环保长效机制。通过制订村规民约、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运行和管理,探索村民自治与政府支持相结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体现地方特色和实用性,突出生态、宜居、宜业、宜游,不涂脂抹粉,不千村一面,真正造福全县农民群众,让农民群众放心、舒心、开心。同时,应建立一套科学、量化的目标评价体系,与生态文明工程及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指标体系紧密结合,体现相关性、延续性的同时,也要着眼长远,突出前瞻性,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环境整治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让建设美丽乡村成为镇村领导班子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让农民群众参与度高、幸福感强。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3

建设“美丽家园”是进一步改善我县人居环境、提升广大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共享和谐生活的一项重大举措。打造“生态、绿色、和谐”的美丽家园,这是我们共同的向往,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付诸行动的动力。共建“美丽家园”,需要你我同心协力,让我们行动起来,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主动参与公益环保,争做建设“美丽家园”的宣传者、争做建设“美丽家园”的实践者、争做建设“美丽家园”的维护者。

一、争做建设“美丽家园”的宣传者。我们要树立“**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共建共享意识,深入倡导生态环保理念,积极宣传保护人居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摒弃不良习惯,倡导节能环保、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争做建设“美丽家园”的实践者。希望大家迅速行动起来,房前屋后每天打扫干净,保持卫生整洁;户内外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力争垃圾不出户:家禽动物实行圈养,不随意放入公共场所;爱护溪流河道卫生,不随意倾倒垃圾等杂物;保持路面整洁畅通,不随意堆放挤占道路,不进行店外经营;自觉保护环境,不乱抹乱画,不乱扔果皮纸屑。

三、争做建设“美丽园”的维护者。建设“美丽家园”,人人有责,家家受益。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开始、从小事着手,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美丽家园” 建设重在参与实践,贵在长效坚持推进,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尽一份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共同努力营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人居环境,共建绿水蓝天,醉美其中的美丽家园。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倡议书

父老乡亲们: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是加快提升我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对实现郭陆滩科学发展、跨越赶超、加速崛起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但是,美丽乡村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每一位村民的参与,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营造和谐美丽的家园,因此,镇党委、政府向全镇广大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从今天起,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创建美丽乡村活动中去。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创建,主动为美丽乡村建设献计献策。

从今天起,让我们把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遵守公德,爱护公共设施,自觉维护公共卫生,保持村容环境整洁,倡导文明,革除陋习,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堆乱放,不乱搭乱建,不乱贴乱画,不乱扔乱倒。自觉提高环境卫生意识和公共交通意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从今天起,让我们弘扬时代新风,参与社会监督,主动劝阻和制止损害公共卫生行为,主动清理卫生死角和脏、乱、差现象,从身边小事做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身边的人,形成人人参与、事事支持的美丽乡村创建良好氛围。

从今天起,让我们弘扬博爱精神,热爱脚下的故土,无论你是漂泊他乡的游子,还是身在异乡的创业成功人士,请你满怀大爱之心,积极献言献策、回乡创业、投资、帮扶、捐助支持家乡建设,故土永远是我们的家,永远是我们的根,乡亲更是我们牵挂的亲人。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热情和真诚,用我们的辛勤和汗水,把我们的家园装扮得更加亮丽;让我们团结一致,为实现美丽乡村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共郭陆滩镇委员会

郭陆滩镇人民政府

“美丽家园”建设倡议书尊敬的社区居民朋友:

2019年,张江镇全面启动美丽家园建设,以“洁、齐、美、管”为目标,以“小手牵大手”为抓手,营造“户户参与、人人动手”的良好氛围,提升社区居住品质,建设有温度的美丽家园。

“小区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愉悦身心的小区环境,需要你我携手共建、并肩维护。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追求,也是我们共同的义务和责任。每位社区居民都要身先力行,主动而为,以主人翁态度,积极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中来。为此,我们向全体社区居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广泛宣传,争做美丽家园建设的践行者

积极履行宣传发动义务,通过小手牵大手,提高社区居民的知晓率、参与率、行动率和受益率。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及时清扫、整理楼道内、电梯厅、楼层表箱、晒台、天井、宅前院后等区域的堆物和闲置物品,保持公共部位整洁通畅。非机动车统一有序停放指定区域,禁止飞线、乱拉乱拖充电,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二、率先垂范,争做倡导文明新风的引领者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传统美德融入家庭生活,形成“我行动、我带头、我争优”的“美丽家园”新风尚,积极传递正能量。

三、志愿奉献,争做参与美丽家园的服务者

充分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和党员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楼道整治和美化提升,为美丽家园建设建言献策,出人出力。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4

美丽乡村建设心得体会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业农村面貌,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下面结合自己所包村实际,就美丽乡村建设谈几点体会:

***地处**镇北部,东邻*路,西靠*路,*路贯穿全村东西境域,区位优势明显。现有住户*户,居民*口人,村庄占地*亩,现有党员*名,村民代表*名,村两委“一肩挑”配套齐全。该村东西线主路4条,2.1万平方米,南北里巷占道9条,5.7万平方米,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立足本村实际,合理布局,全面规划,建设工程以污水管道、村街硬化、环境美化为重点,全力组织实施。

一、明确建设任务、完善工作机制

凡事先抓规划,先做布局,做到统筹统领,村党总支部成立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工作组,一肩挑任组长,责成2名专职干部全力推动此项工作,按照村庄范围,首先把村庄内主干道和里巷进行区域划分,坚持挂图作战,制做村庄工程建设示意图,将重点工作标图立项,依据工程进展情况,对所属点位责任区的工程任务进行标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做到有效指导,准确跟踪。

二、开展环境大清整活动,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根据本村范围大、主干路沿线长、人口多的实际状况,自今年3月起,雇用挖掘机、翻斗车等机械,对全村坑塘、街道、里巷环境全面进行综合整治。不留死角完成柴草木棒清理和生活垃圾运输,确保美丽乡村建设顺利施工。到目前已完成村街里巷硬化2.2万平米,植树300株,设置污水管道1100户。使村街环境得到改善。

三、组织宣传发动,上下形成共识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5

一、创新之基在于扩大党组织覆盖,不断增强党组织渗透力

基层党建的前提是必须要有党组织的存在。在传统领域的党建中,党的组织体系以行政隶属关系或社会职能的相关性为依托,实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改革开放后,党建工作出现了新的领域,比如非公企业、新社会组织、社区等。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首先要顺应形势,进一步理顺党建体制,健全完善党的组织体系。

探索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近几年,顺应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的形势,推行“支部+协会”和“专业型”、“功能型”党支部(党小组)的组建方式,调整建立了67个协会(合作社)党支部和271个协会(合作社)党小组。2012年,结合全区美丽乡村中的“五朵金花”建设,尝试构建“支部+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组织”组织体系,全力打造“1+3”美丽乡村党建品牌。“1+3”体系中,村党支部是核心,是引领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营、服务群众的“主心骨”。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组织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和章程协调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合力建设美丽乡村。通过实践,以党组织为引领,带动成立了六个合作经济组织、五个旅游服务组织、12个行业协会组织,全面形成了有效承接示范村管理、服务、建设、发展、营销的“1+3”的组织体系。

优化社区党组织设置模式。传统的党的活动一般囿于单位体制内,是以单位为主体的权力分配、资源运用、信息给与,这种封闭式的模式使党的组织活动难以形成对社会的全面辐射,社会影响力有限。适应大量“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新形势,江宁区探索“社区有党委(总支)、楼幢(院落)有支部、楼道有党小组”工作模式,实现村(居)改社区、农民复建小区和商业街区党组织的全覆盖,打破了单位制单一的、限制性的模式,实现了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由单位制转向社会化。

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首先,摸清基本情况。江宁区委组织部会同工商部门认真落实非公企业“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按照分片划区、各负其责的要求,对辖区内的非公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准确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及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为组建工作夯实基础。其次,教育引导业主。针对企业主的疑虑,江宁区突出政策宣传在先、服务发展在先、文化交融在先,先后开展了以“走访百家企业、约谈百名业主”为主要内容的“双百”访谈活动,以及表彰“支持党建和工会工作好业主”等活动,宣传《》和《公司法》等有关条文,以真诚的态度与业主加强沟通,用实际行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引导业主,真心服务企业,循序渐进、层层突破,实现组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再次,开展党群组织组建推进活动。通过开展党群组织组建推进月、推进季活动,坚持以规模企业、开发园区、街道工业集中区为重点,加大党群组织的组建力度。最后,创造性地设置党群组织。把党群组织建在行业协会、商业街区和个体工商户中,进一步拓宽党群组织的覆盖面。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企业,依法先行建立工会组织,并依托工会组织实施工作覆盖,做到“工会先开道,党建快通车”。通过这些措施,逐步找到了在非公经济领域建立党群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促使一大批有影响、有实力的非公企业建起了党群组织,一些台资、外商投资企业建党难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全区共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865个,党组织组建率为90%,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

二、创新之源在于建强带头人队伍,不断增强党组织引领力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

选优配强党组织带头人。在农村,通过宣传发动、思想引导、协调沟通、政策激励等措施,一方面,把农村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树立干部到基层锻炼、人才在一线成长的鲜明导向;另一方面,拓宽选人渠道,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等限制,注重从本村现任村干部中选优,从本地致富能手中选拔,从优秀机关干部中选派,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选育,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发展业绩大、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在非公企业,积极创新方法,拓宽渠道,选优强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除了在企业内部选拔党务工作者,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党务工作者外,还尝试“公推竞聘直选”的方式产生非公企业党组织班子。今年四月,江宁区首先在南京桂花鸭(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开展非公企业党委换届“公推竞聘直选”,通过组织、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办法,产生企业党委班子成员参选人。由党员大会直接差额选举产生党委委员,再从得票多的前两名委员中,由全体党员直接进行差额选举产生党委书记。

大规模培训“双强”党组织带头人。江宁区注重加强对党组织带头人的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工作水平。2011年,举办了全区非公企业及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第一次大胆拓展省外培训的新路子。2012年上半年,组织13名村(社区)书记参加了全市村干部现代农业与乡村建设赴台专题研修班培训。举办了以“提升精气神,提升执行力”为内容的村(社区)书记“双提升”专题培训。

完善党组织带头人激励约束机制。要激发党组织带头人的积极性,必须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实现。江宁区从“物质上保障、政治上提升、业绩上考核”三个方面构建一套激励约束机制。出台了村(社区)干部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实施意见,将全区1000多名街管村(社区)干部全部纳入城镇职工“五险”范围。通过“两推一竞”的方式,选拔了15名优秀村书记担任副处级干部,为一直奋斗在基层的村干部们开辟了一条个人政治上的上升通道。开展“双述双评、双考双定”活动,组织村(社区)书记分别向街道党工委、全体党员述职述廉,接受干部群众和党员的满意度测评。

三、创新之要在于探索发挥作用路径,不断增强党组织创造力

党组织创建后关键要能起作用。有的地方是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没效果。破解“党组织应如何有效发挥作用”这一难题,必须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路径,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

创建党建品牌。近年来,江宁区推出了一系列的党建品牌活动,形成了一个体系三大活动。一个体系指“有困难,找党员”服务体系,构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推动党员更好地践行宗旨,服务群众。三大活动指“三争一创”(指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和谐稳定争第一,创建江苏党建工作先进区)活动。该活动以先进为标杆,以“争第一、创唯一”的目标追求,广泛开展对标找差活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向先进学习、向标兵看齐,理清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明确攻坚突破、创新提升的重点与突破口。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已有100多家非公企业参与了创建活动。其中“三力提升九大行动”主题实践活动引人注目。三力为党组织凝聚力、党员战斗力、党群创造力。九大行动指:围绕党组织凝聚力提升工程活动,开展“活力倍增”行动,选优配强美丽乡村带头人;开展“强基固本”行动,夯实美丽乡村组织基础;开展“典型选树”行动,培育美丽乡村党建示范点,围绕党员战斗力提升工程,开展“同心同向”行动,深化美丽乡村主题教育;开展“党员先锋”行动,激发美丽乡村内生动力;开展“为民服务”行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活力;围绕党群创造力提升工程,开展“城乡共建”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资源整合;开展“党群共促”行动,优化美丽乡村政治生态;开展“美丽共享”行动,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该活动着眼于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引领保障和示范带头作用。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江宁区以非公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在园区,开展“1+3”驻园单位结对共建活动,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园区、企业转型发展的资源优势,取得了共建互助、优势互补、发展互促的良好效果。在农村,以基层组织联创、党员干部共育、科学发展互助、文化资源共享、和谐社会同构为内容,组织10个经济薄弱村(社区)党组织分别与一个机关部门、一家规模以上企业、一所高等院校、一个城镇社区、一个街道派出所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工作,着力构建以城带乡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体系。结合全区美丽乡村建设,组织全区40家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世凹桃园、石塘人家等五个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党组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四、创新之本在于完善制度,不断增强党建工作保障力

科学构建和深化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需要从制度入手,完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等体制机制,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人力、物力等方面的保障。

完善党建责任制度。党建责任主体不确定,管党责任就无从落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是推动基层党组织书记履行管党职责的有效方式。每到年初,区委与直属党组织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分解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完成标准和完成时限。健全考评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建设纳入全区党政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科学发展考核,督促各基层党组织进一步落实好党建工作责任制,特别是要督促书记带头抓工作部署,带头抓工作指导,带头抓投入保障,带头抓责任制的落实,真正实现“一岗双责”。

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投入保障制度。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既是基层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确保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的基础条件。因此,基层党委要尽可能地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足够的支持和保障,确保基层党建工作督查指导有专人,开展活动有阵地,工作运转有资金。江宁区首先落实“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和“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在企业管理费中列支、据实在税前扣除”政策。同时按照中央文件精神,“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建立稳定规范的基层组织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创设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项经费制度。江宁区采取区财政拨付、党费返还、园区自筹的方式,建立了每年200万元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为保证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6

今年,省委省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并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前一阶段的调研和思考,我们认为在以后进一步推进张家川县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美丽乡村发展方向。美丽乡村发展的定位,关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在实施中,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顺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趋势;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注重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品质;三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差异性和多元化的乡村之美。此外,一些地方还可从产业发展、景观改造等方面入手,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充分彰显乡村的特色和韵味。

二、注重市场运作,着力增强美丽乡村发展活力。要注重发挥市场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上的基础作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充分依靠市场这个主体,坚持市场这个导向,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推动下,建立多方筹资、共建共享的投入机制,通过企业化运作、村企共建等形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美丽乡村发展建设,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三、注重群众受益,放大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效应。美丽乡村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就是群众受益。要注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群众意志,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同时,可通过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积极发展商品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第三产业,为群众就业、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让群众享受更好的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镇域经济发展。乡村的外在美主要体现在山美、水美、田美、房屋美等方面,但外在美的创造与维护却要靠农民素质的提升和乡风文明的进步。为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农民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良好的生态是美丽乡村的灵魂,要积极倡导低碳生活,转变农民落后的生产、消费方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涉及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一定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聪明才智。

四、注重政府引导,凝聚美丽乡村建设合力。政府引导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注重政府引导,避免政府包办,一是要增强对建设风情小镇的认识,大力宣传提高城镇化水平、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性;二是要创新体制机制,出台具体的扶持政策,制定具体的工作措施,引导好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的开发建设;三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建设项目;四是要整合要素资源,形成全县一盘棋关心、支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完善工作落实机制,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和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干部“一线工作体系”,实施干部深入一线、干部服务一线行动,选调干部深入一线直接参与建设,注重在新农村建设一线选拔提拔干部;六是要向省、市争取将风情小镇建设项目列项等方式,明晰思路,落实责任,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品牌建设。

五、要重视宣传发动。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调动起农民群众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宣传农民、教育农民、发动农民和提高农民的过程,要把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发动工作贯穿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而不仅仅是初始阶段。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7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三合的重大举措,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构建绿色三合庄,文明三合庄,美丽三合庄,宜居三合庄,魅力三合庄,作如下工作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县委“建设幸福村居,打造美丽乡村”的工作部署,坚持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的目标要求,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促进生态文明和提升群众幸福感。

二、基本情况

三合村距万盈镇人民政府3公里,位于镇政府东北角。现有786户,2038人,耕地面积6200亩,是一个传统的农业村。

三、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进一步探索建设幸福和谐三合庄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生态宜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建设,到2016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将三合庄村建设成为人居环境示范村,具体目标为:

1、农村经济更加发展。形成以高效农业、生态养殖、林果苗圃种植为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000元以上。

2、村容环境更加整洁。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处处是公园,居住环境明显优化。

3、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村庄道路、入户道路全部硬化为水泥路,自来水覆盖率达100%,农村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农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读、医疗卫生、交通条件、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农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4、社会更加和谐。村民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得到全面提升,民主法制、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健康、科学、文明,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村民自治不断深化,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四、建设内容

(一)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科学规划,布局合理的要求,一要加强怡美社区建设。对村庄的危旧房要连片拆除,动员群众搬入社区集中居住,做到统一规划,建成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新农村。二是改造危旧房。结合危房改造,加强农户建房规划引导,提高农户建房的标准,做到安全、实用、美观,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居住条件。三要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达到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合理,饮用自来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入户率达100%。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95%以上。

(二)加强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文明程度。建立8人的专职环卫队伍,做到生活垃圾日扫周清。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推动农村改水改厕。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高效农业。以村秋中养殖场为龙头,引导农户发展生态养殖。以三合庄游乐园为骨干景点,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四)创新社会管理,营造和谐环境。结合“五星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评选活动,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引导群众追求科学、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深化“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实行村务政务公开,加强诚信建设,完善诚信建设制度,提高村民诚信度,合理调节农村利益关系,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任副组长,村两委成员为组员的三合庄村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落实工作责任,严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2、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办黑板报、设宣传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召开会议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宣传先进典型,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3、形成工作合力。镇党委、政府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牵头作用,三合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履行建设试点工作的主体职能作用,镇有关站所要各司其职,加强协作,形成推进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同时,在具体工作中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三合庄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共同进步,持续发展。

建立美丽乡村的举措篇8

举 措

一、构建三大体系,夯实工作基础

组织保障体系。市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市美丽村庄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乡环境卫生指导中心,并抽调水利、住建等部门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各相关镇(区)、村也搭建了相应的工作班子。全面梳理、整合各条线支农项目和资金,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财政奖补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经费专项用于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责任推进体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美丽幸福、江南典范”和“出精品、做示范”的目标定位,将美丽乡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区镇年度绩效考核项目(占20分),每季度开展一次内部督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议部署规划、建设工作。各镇(区)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面部署,全面推进。

部门联动体系。整合条线部门资源“一盘棋”推进,规划、住建、水利、农委、旅游、交通等成员单位结合部门职责,对各重点建设项目落实责任分解,监督工程质量、提出专业意见、协调施工进度,共同为美丽乡村建设出主意、作贡献、抓推进。

二、实施三大工程,提优村庄风貌

规划引领工程。科学选址,结合全市保留村庄建设规划,挑选地理禀赋较好的长期保留村庄,作为省级试点和苏州市级示范点建设点位,打造个性鲜明、各有特色的美丽乡村。对示范点周边村庄建设康居乡村、组织环境整治,做到“展示示范成果,推动面上建设,提升整体形象”。规范程序,明确区镇为美丽乡村的实施主体。规划方案经镇级初审、业务部门审核、市委市政府审批通过后,再启动建设,确保了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严格管理,注重规划执行的严肃性,对不按规划实施的,市级不予验收,且不得享受市级财政奖补政策,以此确保建设标准;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监察部门全程监管,确保项目建设如期推进和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全力打造阳光工程和优质工程。

示范带动工程。定期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观摩会,通过现场办公全面掌握各点位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困难,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为及时发现问题,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还经常采取暗访形式,不打招呼、不定期直接到建设现场进行督查督办。

宣传引导工程。营造建设氛围,制作公益广告在张家港新闻中循环播放,在《张家港日报》开设专版,编发公益短信10万余条。在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实施效果等方面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切实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优化三大举措,确保高效推进

一是分类建设。坚持尊重标准与完善村庄整体功能相结合、生态自然与打造村庄特色相结合,不盲目大拆大建,不搞一刀切。对江苏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示范村、苏州市美丽村庄示范点,因地制宜,分四种类型建设:古村保护型,如塘桥镇金村、凤凰镇恬庄等,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增强古村活力。自然生态型,如南丰镇建农村,大新镇桥头村、新海坝村,塘桥镇牛桥村,乐余镇扶海村等,着重在完善配套设施、长效管理、突出自我优势等方面下功夫。休闲旅游型,如常阴沙常兴社区、锦丰镇南港村等,彰显江南水乡特色,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及旅游业。现代居住型,如南丰镇永联村等,加速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社区集中。对三星级康居乡村,突出“六整治、六提升”,即整治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乱堆乱放、工业污染源、农业废弃物及河道沟塘,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绿化美化水平、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水平、道路通达水平、建筑风貌特色化水平和村庄环境管理水平。对二星级和一星级康居乡村,突出基础设施配套,着重建设村庄道路、健身广场、停车场、路灯等基础设施以及整治河道沟塘、乱堆乱放等环境薄弱环节。

二是全程服务。建立以经常指导、随机检查、典型示范为主的工作机制,加强过程监管、目标考核和成果验收。市美丽村庄办实时跟踪各点位建设进展情况,及时汇总重点项目推进、资金投入及实施进度,掌握动态信息。

三是驻点指导。各点位设立现场指挥部,推行现场办公、现场协调、现场监督“一线工作法”。按照建设目标任务,科学安排施工步骤,遇到问题及时会商、及时解决,协调各施工队伍抓工程进度,确保建设进度不脱节,质量有保证。

四、创新三大机制,促进长效落实

坚持建管并重,落实长效措施。一是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逐步引导有市场化意向、较好环卫保洁基础、一定经济实力的村开展试点,推进农村环卫保洁市场化。目前,市场化运作村累计61个,市场化率达38.4%,保洁质量和保洁标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二是推进农村保洁队伍职业化。按户籍人口3‰以上比例,配备了2341名农村专职道路保洁员,做到“三统一、一保障”:统一签订协议、统一保洁要求、统一考核管理,提高待遇保障。三是推进农村环卫管理一体化。在有条件的镇、村,逐步将河道、道路、绿化和环卫保洁整体打包,实行一体化管理。推行生活垃圾清运一体化,打破村组界限,按卫生设施分布情况,网格化清运,逐步实现镇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清运。

思 考

回顾近三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张家港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村庄,带动了面上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收获了如下经验、启示。

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农村工作方方面面,必须明确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部门职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有责,加大统筹推进力度,像抓城市建设一样抓村庄建设,像抓城市环境改善一样抓村庄环境改善。美丽乡村既是建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实践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建筑风貌维护、河道保洁、生活污水处理及绿化、道路、路灯、文体设施养护等要求,落实长效机制,健全设施维护、垃圾清运、绿化养护、河道保洁等管理制度,明确市、镇、村三级长效管理经费配套筹措机制,做到有长效制度、有管护队伍、有资金保障,确保建好一处、管好一处。

因地制宜、惠民优先。村庄的基础条件不同,决定了村庄的建设成效也不尽相同。充分挖掘美丽乡村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如凤凰镇以大恬庄形态提升工程为抓手,以榜眼福地恬庄村陆家宕自然村为核心,将老街南侧双塘村夏家坊和奚埔塘东侧等区域列入整治范围,实施旧宅改造、生活污水处理、河道生态驳岸等工程,与千年古街风貌相互融合,遥相呼应。常阴沙常兴社区着力打造苏南第一油菜花海,发展旅游休闲项目,油菜花海期间,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0余万元。

以人为本、群众参与。以满足农村居民日常需求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农村生活配套功能。在建设过程中,坚持“重基础、广覆盖”,优先解决村庄道路、河道沟塘、污水处理、配套设施、环境卫生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使群众真正得益。认真听取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确定建设点位后,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召开座谈会、听取规划意见),真正让老百姓理解,让老百姓满意,充分发挥群众在村庄环境维护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共建美丽乡村。

上一篇:绘本阅读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生物质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