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旅游节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04 18:01:59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1

关键词:瑶族;旅游工艺品;开发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金秀,意为“金山秀水”,地处八桂大地中部,山水风光奇特秀丽、百里连绵的大瑶山自然资源丰富,有丹霞式峰林地貌的部级深林公园和部级自然保护区、瑶族人民心中的圣山——圣堂山;有以石林为主、景观千姿百态的莲花山等,经测定,县城及景区每立方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9194个,是个天然大氧吧。费孝通为它题词“人间仙境”。

金秀大瑶山居住着茶山瑶、盘瑶、山子瑶、岰瑶、花篮瑶五个支系,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习惯、风俗各不相同,因而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这里有茶山瑶的爬楼相会、盘瑶的跳盘王、岰瑶的跳黄泥鼓舞等,民俗表演节目有走火筒、跳云台、上刀山、过火海等民间绝技;有供游客及专家学者们参观、考察、研究的民俗博物馆,博物馆资料齐全,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是金秀瑶族乃至整个瑶族的历史文化及民风民俗;今年落成的五星级大酒店“盘王谷”等为金秀的旅游带来了优质的服务。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倡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的今天,自然资源丰富与民俗文化浓厚的金秀大瑶山不失为一个养生、度假、休闲的好去处。

一、金秀旅游工艺品市场考察

金秀大瑶山“生态民俗文化旅游”的定位是现代旅游的一大亮点,随着游客的增多,与此相匹配的吃、住、行、娱、购等服务的需求也愈来愈高。初到金秀看当地可购的土特产只有简单包装的瑶药、茶叶、香菇等,这些土特产品质优良,远近闻名,包装所使用的材料及工艺却粗糙简单,这些因素导致产品价格难以提升。而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工艺品几乎是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十字绣的小布包,所用材料也是现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十字绣专用布,特色不明显。这与金秀大瑶山瑶族同胞所用的传统意义上的土布、装饰图案与绣工相差甚远,也与日益繁荣的金秀旅游文化市场极不相称。

作为金秀民俗文化的考察点之一,我们考察了坳瑶民俗生态博物馆,了解了坳瑶的服饰、图案及刺绣等工艺。亲眼目睹了原生态的黄泥鼓(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打击乐器,民间敲打黄泥鼓,一般在节日活动时才使用。鼓身用泡桐木为材料,中间掏空,羊皮做鼓面并涂以黄泥,敲打出的声音洪亮清脆,黄泥鼓因此而得名。在寨子里我们也看到民间艺人盘师傅在制作黄泥鼓,与他闲谈时了解到他在试图改良黄泥鼓,增加些实用功能,只是苦于不懂设计。个别村民也有在农闲时制作的少量刺绣包包出售,但品种单一、价格昂贵。作为一民俗文化旅游景点的工艺品,还需要政府统一规划,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其地域特色、当地资源,进行专业化的设计与研发,以利于当地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及当地经济的发展。

今年4月我结合课程教学带学生来金秀考察,恰逢今年是金秀60周年大庆,县委县政府都在为大庆的到来做各项准备工作,有幸的是统战部赵部长、负责旅游的彭副县长及民族局的领导接待了我们,我们听取了各位领导对金秀瑶族的介绍与对当地旅游工艺品开发项目的策划,巧合的是他们对旅游工艺品开发的策划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这可以看作是课程项目教学与地域特色结合的一个契机吧。

二、金秀旅游工艺品设计定位

近年来,市场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变化速度快,若想让设计旅游工艺品具备竞争力,在众多的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在设计工作开展之前投入很多精力,对将要设计的旅游工艺品进行包括类型(品种)、价格、消费对象等的分析策划,使旅游工艺品设计有一个相对清晰而明确的定位。

面对金秀旅游市场,什么类型的旅游工艺品好销?针对什么类型的消费人群?目前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怎样?目标市场情况如何?这些都是设计之初要了解和明确的。金秀民俗旅游工艺品设计小组通过对金秀市场的考察,对金秀民族元素的挖掘、提炼,结合当地政府的建议及市场的需求,我们将这次的旅游工艺品设计方案定为茶器类、首饰类、花器类、灯饰类、办公文具类、包类六大类。这些预定的旅游工艺品设计项目除了突出金秀的民俗特色等审美特征外,还根据不同类型的不同加工工艺及要求,探求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的结合,是这次设计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关键点。

例如金秀民俗旅游工艺品设计的茶具类,产品定位为赏用结合的器具。我们将它的消费群体定位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而又懂得享受生活的白领或领导阶层,年龄段在40-55岁。器皿不仅好用而且又有升值空间,一套泡桐木为原材料制作的茶具价格约为1000-1200元人民币。在茶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中国市场,茶叶产量、国内销售和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水平,而与茶叶相关的附属品的发展空间也很大。在金秀的茶制品市场,至今还没发现有代表金秀瑶族特色的包括茶叶罐在内的茶具销售。而金秀大瑶山的石崖茶、绞股蓝茶等品质上乘,远销海内外,相比之下没有与之相匹配的、代表金秀瑶族文化的包装及茶具,实属遗憾!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将茶具作为设计方案之一确定了下来。通过对大瑶山茶具的开发,希望提升金秀茶类市场的附加值,在全国市场起到弘扬金秀民俗文化的作用。

三、金秀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

民俗旅游工艺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地域性、文化性、纪念性、便携性等特点。依其特点在进行设计时我们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反映民族民俗风貌、体现地域特点、多元创新、实用多能、原创环保、艺术完美及工艺精良。要设计好一项民俗旅游工艺品首先得认识当地的民俗文化,其中包括民族信仰、民族节庆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本土建筑文化等,深入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将其民俗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旅游工艺品设计当中,恰如其分地表现之,否则只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体现其民族性。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过程也就是收集素材、挖掘当地民族元素的过程。接下来我们就以黄泥鼓为例谈谈金秀民俗旅游工艺品的设计研发。

1.民族元素挖掘、提炼

金秀民俗旅游纪念品设计小组深入金秀大瑶山,通过对金秀瑶族茶山瑶、盘瑶、山子瑶、花篮瑶、坳瑶五支系的服饰、建筑、日用器具、节庆文化及祭祀用具等的考察,及对服饰图案及其他造型所粉饰的图形的综合调研,从中挖掘了黄泥鼓、金斑缘凤蝶、对鸟纹、龙图腾、太阳纹等元素,经过提炼—筛选—再提炼,经过设计小组的多次探讨及研究,结合当地政府及旅游文化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及建议,金秀旅游工艺品设计研发小组最终将黄泥鼓、太阳纹作为主要设计元素定为前期项目的主题元素,进行造型与主要装饰设计。

黄泥鼓瑶语叫“泥王公”,传说是为了悼念瑶族先祖盘王而制作的,而黄泥鼓舞是金秀大瑶山坳瑶传统的民间舞蹈,源于瑶族祭祀祖先盘王的活动,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泥鼓有公鼓、母鼓之分,从器型上看似两个相对称的喇叭,公鼓修长,母鼓饱满。瑶族历来就有“瑶不离鼓”之说,黄泥鼓在瑶族人民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它是瑶族文化的象征。以黄泥鼓为主题的旅游工艺品设计符合金秀瑶族民俗文化特点,对金秀瑶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金秀旅游工艺品创意设计

旅游市场上工艺品“同质化”现象已成为旅游工艺品发展的瓶颈,如何在趋同化的产品中寻求差异性,挖掘新的亮点,获得新的契机,增加产品的个性特色,让你的作品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这不仅需要政府出台产品保护的相关政策,需要设计师进行深入的社会调查,需要设计师具有对生活有所感悟的新思想,对周围事物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对设计空间有丰富的想象力,能综合运用发散思维、聚集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意思维方式进行创新的设计能力,为所设计的旅游工艺品找到合理的切入点,更需要设计师或旅游从业者能够自觉、自律,结合地域特点设计出真正具有地域特色的、高品质的旅游工艺品,这也是设计旅游工艺品的关键点——创新性。旅游工艺品创新性设计是运用理性的思维创造出感性形态,创作的过程既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过程,又是形式美感与用不同材料所创造的形态不断平衡的过程,也需要我们时刻把握设计前沿动态,根据市场的变化与需求,不断探求新的材料、新技术及新的加工方法去创造人们所需的旅游工艺品。

旅游工艺品的创意设计是以形态构成的方式来体现的,形态的创造是有不同的基本形态元素共同构建的,旅游工艺品形态创造的过程即是民族元素提炼—归纳—演变的过程,是元素的分割与组合的过程,在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充分应用形态与形态之间的组合关系与组合规律,合理的表现技巧来体现创意,使作品与消费者产生共鸣。在旅游工艺品设计创造的过程中,形态演变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外观造型的美感及实用功能的合理性问题。《瑶山秘境》茶具、《舞鼓丰登》布艺花插、《步步高升》办公用品等系列工艺品设计均以黄泥鼓为创意原型,在装饰图案、色彩表现和实用功能上体现了作品的创意与金秀特色。

四、金秀旅游工艺品的制作成果

不同材质的旅游工艺品有不同的制作工艺,同种材质不同的加工工艺也会造成视觉效果的千差万别。金秀旅游工艺品系列产品的制作成型,是依据其造型的特点分为软质材料成型与硬质材料成型,成型工艺综合了木雕、漆艺、布艺等的工艺制作方法。像茶具类、办公文具类等以木材为材料的旅游工艺品的制作流程为:木材准备—木材干燥处理—大形切割—手工精细测模—组合—调试修模—封漆—上色—绘制装饰图案—调整成型效果—旅游工艺品成品完成。布艺花插、布艺包等软质材料类旅游工艺品采取了如下制作流程:材料准备—外形打板—裁剪—装饰图案刺绣—烫衬—修型—缝制、压边—调制外形—精细加工—旅游工艺品成品完成。下面是部分金秀旅游工艺品的制作成果。

是《瑶山秘境》茶具,其整体造型是在黄泥鼓为原型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将造型内部进行解构,而后重新加以创意组合设计,根据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及生活习惯赋予了它特殊的实用功能和现代美感,整体造型由上下对称的五个部分组合而成,上、下两部分分别为五个小茶叶罐(分装少量茶叶)、小茶杯、茶杯盒、茶盘组成;中间部分的茶叶罐是一个公鼓造型,待茶叶用完后可用来装泡茶用的镊子、勺子等工具,达成了实用多能的效果。在材质上选择当地丰富的泡桐木为原材料,因泡桐木是可循环、可再生材料,纤维素含量高、手感温暖、材质轻而韧、富弹性,又耐湿耐潮,容易自然干燥,经加工后的工艺品不易变形和开裂。这套茶具综合功能性较强,不仅具有包装功能还有使用功能,会有不错的市场前景。

图2《舞鼓丰登》布艺花插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于瑶族的节日“做盘王”时跳的神秘的黄泥鼓舞,该作品以黄泥鼓的母鼓为中心,周围饰以五只修长的公鼓,象征着五谷丰登、民族和谐、团结。该作品选用粗棉布为材料,加以双面衬为增加立体造型的可能性,公鼓造型内用铁丝固定,达到可根据个人的喜好变化公鼓的造型的效果。软质材料的硬质化表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软质材料的造型方法与表现,该作品的造型充分而生动的传达了瑶民们多姿多彩的舞蹈内涵,也增加了购买者的参与性。

图3《步步高升》办公用品系列造型以概括后的黄泥鼓为范本的基础上,进行分解、组合、再创造。金秀旅游工艺品《步步高升》办公文具系列分纵向设计的可旋转分类名片架和横向的文件架,名片架整体造型分为三部分,上下为母鼓,中间为公鼓造型,通过巧妙的设计使作品具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体现相互包容一种文化意境。名片架的创意设计不仅在于其双层旋转结构,可满足人们直观、方便查找名片的功能性,更有将瑶族文化与中国吉祥文化融于一体,体现了一种民族大团结和睦融洽的民俗民情。而文件架则在分割后的黄泥鼓造型基础上增加了功能分区,文件夹、笔筒∕纸巾筒∕花插等,不仅满足了桌上办公用品的基本功能,还为办公空间添加了艺术气息。

以金秀黄泥鼓为主题的系列旅游工艺品整体设计造型饱满、美观大方,功能性强,在装饰上统一采用了代表金秀瑶族文化的太阳纹、几何纹,色彩上采用了金秀瑶族通用的黑、红、黄、绿、白,增强了作品的系列性,具有浓郁的金秀瑶族地域特色。这些作品参加了首届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得到了大师、专家、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其中四套参评作品获得了金奖一项、银奖两项、优秀奖一项的好成绩,现已进入试投产阶段。

五、结语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2

关键词:我国每年各地举办的节庆活动很多,但真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强势节庆品牌却很少,因此,有效利用节庆营销塑造城市形象,打造节庆品牌,充实品牌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信阳茶叶节为例分析在进行节庆营销时从节庆活动定位、主题、有特色资源作为活动的支撑和载体、活?

一、节事营销的涵义

“节事”来源于英文“event”,具有事件、节庆、活动等多重含义。国外一些学者长把节日和特殊事件结合在一起,简称为“FSE”。① 节事营销是指在传统节日或特别节日期间,以“节庆”为由头,利用或触发消费者节庆消费心理、行为,所展开的一系列关于产品、品牌的营销活动。从城市品牌塑造角度来说,节事营销是指城市以节事活动为载体,有计划地策划、组织、实施针对节事活动的系列营销活动以吸引媒体、社会公众和目标市场的兴趣与关注,从而提高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树立城市良好形象并最终达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二、信阳茶叶节案例分析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河南省信阳市是著名的绿茶之乡,信阳毛尖也是我国著名的十大名茶之一。信阳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悠久的制茶、种茶历史,以茶为媒,在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成为文化信阳的重要品牌。

1991年底,信阳政府为了带动老区脱贫致富,决定以信阳茶叶为媒介,发挥自身优势,举办中国信阳茶叶节,并提出“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振兴信阳”的指导思想,确定了“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办节方针。

1992年5月15日至22日,首届中国信阳茶叶节隆重举行。从1992年开始,信阳茶叶节每年举办一次。从第18届开始,信阳茶文化节正式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更名后的信阳茶文化节将更加国际化,茶叶节成为信阳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中国茶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始终坚持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拉动,专业运作”的发展模式,得到了茶叶行业内广大参展商、专业客商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目前,已逐步展现国际化、专业化的趋势,在同行业中树立了一定的权威地位,也成为国内举办的高层次高规模的茶行业盛会。

三、有效的利用节事营销塑造节庆品牌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各地举办的节庆活动有5000多个,但真正具有文化影响力的强势节庆品牌却为数不多,节庆市场开发混乱。因此,有效利用节庆营销塑造城市形象,打造节庆品牌,充实品牌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在进行节庆营销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庆活动定位要准确。信阳茶叶节是在茶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于茶产品、茶产业、茶文化的宣传,从单一到多元化,让参展商和观众通过茶叶了解了更多关于信阳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当初的“茶节搭台、经贸唱戏”,到后来的“以茶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也反映了活动组织者对于节庆活动认识观念上的更新和进步。

    第二,活动要与主题相呼应。节庆活动社会性、综合性很强,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节庆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能够引发大量的人员流动,引发集中消费。深厚的文化内涵、较强的参与性是节庆活动的灵魂,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形成节庆活动核心载体的重要保障。第信阳茶叶节以“开放、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以产业集聚区和优势产业推介为重点,以项目对接、贸易洽谈为主要内容,活动的多样性,则体现为对当地的文化资源、文化底蕴作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使其与活动的主题相呼应。

    第三,有特色产业资源作为活动的支撑和载体。信阳地区作为绿茶的种植地,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避暑胜地鸡公山,南湾湖等众多美景。因此,在打造节庆品牌的过程中,同时开发信阳独特的茶乡旅游资源,游客远离城市若能亲手采摘茶叶,并能亲手炒制茶叶,或许还能吃上特色的农家饭,将有一番别致的趣味。并且,随着茶叶节的日益深入,也涌现出五云、文新、九华山、新林等一大批茶产业龙头企业,有三家企业进入同行业全国百强企业行列。

    第四,重视活动举办期间的信息传播。广泛借助各种新闻媒体,对城市形象和会展形象以及各个会展的筹备、组织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协调一致的宣传与报道是十分必要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旅游、文化等方面的节庆活动,利用相关媒体给予宣传报道,在短期内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通过各种消息、新闻的,注重打造节庆活动的前期宣传气氛。政府部门的新闻宣传应该是一部分,同时还需要其他平面媒体作为有效落地补充,例如:制作宣传品,发放宣传物,印制宣传单,或者延伸旅游效应,制作旅游的纪念品等。具体而言,做好主题广告宣传,从色彩、标题到方案、活动等均突出活动主题,以主题广告营造节庆商机。

    综上所述,信阳茶叶节的节庆营销,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对贵信阳茶叶及信阳地区的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营销工作中,不能只看到节庆的热闹,还要学会深入的挖掘节庆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努力建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树立品牌的人气。对于中国未来的节庆产业的趋势,笔者认为:节庆活动是一个综合性强、关联度大的新兴行业,塑造品牌是根本。各个地区在举办节庆活动时要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因市场制宜,创新模式,制定科学发展规划与品牌传播战略,打造品牌节庆,从而推动节庆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明珠等,旅游地品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戴光全,保继刚.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J],旅游学刊,2003

[3]黄华南,试论旅游目的地节庆营销策划与实施[J].金融经济.2010(3)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3

关于旅游与茶文化的论文1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分析

摘要:近年来,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低碳经济成为引领当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带领下,我国的经济也在逐渐实现转型,而这种转型对环境安全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随着低碳经济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加入到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中来。旅游业作为嗅觉最灵敏的行业领导者之一,自然也率先引入了低碳概念。随着人们出行观念的改变,低碳旅游已然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首选。在茶文化旅游中,低碳经济的引入也更加契合茶文化发展的模式。本文首先对低碳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体的概述,接着对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茶文化旅游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能够改变当下茶文化旅游存在的不良现象。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

当下,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每逢节假日,与家人朋友外出游玩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与之前的传统旅游方式相比,现在的人们却愿意选择更节能环保的方式。作为节能减排的代言人,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引领了一股新的旅游风潮,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旅游业变得越来越绿色环保。而低碳旅游的发展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大有裨益。茶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生态化的旅游乐国,它不仅能够让人们看到恬静的茶园景色,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因而,在此背景下,分析低碳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将会为经济旅游模式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1低碳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1.1低碳经济概述

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之前只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相比,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低碳经济的主旨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土壤。在全民上下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由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国家的政治高度。低碳经济模式的实施也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可见,低碳经济不仅是某个人的事情,或者某个组织的事情,它更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达成的共识。在全球化经济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改变某些国家对这方面认识的不足,提高他们对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1.2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的影响下,旅游业也迅速的改变了之前的发展模式,朝着更加绿色、更加生态的发展模式前进。在有限的全球资源下,如何制造可再生的能源,实现经济的可循环利用也成为时代关注的重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们也更注重提高自己精神上的幸福指数。因此,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理念也为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产业链,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做出了不少贡献。而将低碳经济引入到旅游业中,也必将为旅游业带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2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茶文化旅游

茶文化旅游是在当地茶叶资源以及茶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整合当地的特色产业,为人们打造的一个更为贴心和环保的茶旅游方式。相比于其他行业,茶文化旅游本身就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为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在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下,茶文化旅游也开始着手筹建新的发展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中国,饮茶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活动,更是促进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无论是在重要的商业密会还是在老百姓的家中,都有以茶会友的习惯。可见,茶文化早已经深入到我国人民的心中,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因此,以茶叶为主线,结合其他产业共同发展,不仅能够大大的增加当地的经济,更能促进当地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茶文化的弘扬。而茶叶生长的环境大都温度适宜,环境优美,这些先天性的条件也为茶文化旅游奠定了可行性基础。同时,茶文化的内涵也为当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这都为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文化条件。

2.1合理配置:科学设计茶文化旅游的路线

对于旅游业而言,旅游路线的规划往往直接决定着旅行的舒适度。因而,茶文化旅游项目以及路线的规划,绝对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制定合理的路线,我们只有深入地了解每个城市茶文化的特点,才能够利用这些优势打造专属的特色。中国地大物博,与茶有关的城市也有不少。而由于地理环境以及土壤环境的不同,茶叶的味道也各有千秋。为了凸显当地茶城的特色,我们一定要对当地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的配置。在设计茶文化旅游路线之前,我们要对茶城进行全面而又系统的调查,包括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风土人情。其次,我们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合理的搭配,并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删减,当然,这其中涵盖着可能对茶文化旅游造成污染的项目,也包括了可能破坏当地茶文化特色的因素。剔除了这些不符合低碳要求的项目之后,我们才能打造一条低碳环保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而适度的开发机制也是维持茶文化旅游城市长久发展的前提。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对茶文化旅游区的开放程度进行慎重的考量,并不断地进行修正和测试,才能够促进茶文化旅游路线的优化升级。

2.2主打特色: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中,旅游产品的开发至关重要。茶叶作为茶文化旅游的标配,成为了带动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必需品。与茶叶有关的药品和保健品业已经成为旅游业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当然,在研发与茶叶相关的新产品中,我们一定要将绿色安全、低碳环保放在首位。因此,在产品的生产环节,我们也要对产业链进行严格的把关。同时,在包装销售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意资源的浪费问题,特别是包装纸的运用。践行低碳节能的发展理念,使用循环可再生的材料作为茶叶包装,突显旅游产品的茶文化特色。当然,同花哨却毫不实用的包装纸相比,人们更愿意购买环保实用的材料。所以,绿色节能的茶叶包装更能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茶文化低碳旅游模式下,有的城市还开发了茶文化生态游、茶文化健身游的项目,这些项目符合了低碳茶文化旅游的主题,能够吸引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游客前来游玩。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下,有的茶城还将当地的茶叶制成低碳茶饼,不仅方便收藏,更能够吸引游客的兴趣。可见,开发低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不仅能够增加当地的专属茶文化特色,更能为游客量身定制专属的旅游路线,为他们留下愉悦环保的旅游体验。

2.3保护底蕴:深入挖掘茶城的文化内涵

旅游中真正打动人内心的绝不仅仅是美食的诱惑以及别外洞天的美景,在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之后,茶城如果想要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深入挖掘历史所赐予的文化优势。例如: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之中,与色彩绚丽的服饰相比,更让人心之所向的是一段段唯美的爱情故事。可见,文化内涵能够为这个城市建造坚不可摧的城墙。这是任何事物都替代不了的,而这些不仅能够牵动人最敏感的神经末梢,更能为我们带来精神上以及心灵上的鼓舞。民族文化特色是强烈的印记,而少数民族自然的生活状态也能够增加茶文化旅游的魅力,让茶文化旅游低碳的主题表现得更为明显。深入挖掘茶文化也能够让本地悠久的茶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让这些尘封起来的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熟知,这对于文化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侨香风情,文化圣海,人们在获得了低碳生活的感受之后,更获得了心灵上的低碳享受。

2.4贴心服务:营造轻松自由的旅游体验

传统旅游之所以被人所诟病正是因为大量的被迫消费。强制性的消费行为不仅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不适,也使得旅游的质量大大的下降。因而,基于低碳经济下的茶文化旅游一定要改变传统高消费给人带来的感受。在低碳经济的引导下,茶文化旅游应该是轻松自由的,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美好的低碳体验外,其他任何不好的印象都不能留下。而贴心的服务不仅能够给人们留下美好的旅游体验,让游客沉浸在自然的茶园美景之中,更让人们不受强制消费的迫害,有了欣赏美景的心情。

2.5立足创新:打造茶城文明的茶文化品牌

旅游是城市对外宣传的平台之一,在当前的社会媒体中,仅靠电视以及网络等新媒体往往不能够让人们全面的了解当地的茶文化,只有亲身进入到当地,受到当地文化的熏陶,才能够在不经意之间发现茶文化的韵味。在茶文化旅游中,茶城应该注重打造自身的专属茶文化品牌。例如:加强对茶叶质量的监测,打造家喻户晓的茶叶品牌;注重茶叶食品的开发,为人们献上风味独特的茶餐饮。这些不可替代的茶文化特色都能够为茶城不断积累名气,也为茶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通过一个品牌了解一座城市,这才是茶文化旅游对于这座城市最慷慨的回礼。而这一切都是要建立在低碳经济模式的基础之上,才能让人们得到最舒服、最自在的体验,才能够让每个人成为城市的发言人。这种力量要比广告强得多,通过亲身经历建立的信赖提升城市形象,从而让茶乡的知名度愈来愈高。

3结语

综上所述,在低碳经济的引领之下,茶文化旅游如果想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应该深入的挖掘当地茶文化的内涵,构建合理的旅游路线,搭配自由轻松的旅游体验,并在其中建立具有形象力的茶文化品牌,才能够使茶城的形象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吴雅玲.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0-12.

[2]李琴.低碳经济背景下以茶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福建茶叶,2016(7):126-127.

[3]郑晓曦,吴肇庆.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基本策略[J].福建茶叶,2016(7):137-138.

[4]张耀武,龚永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茶文化旅游[J].旅游研究,2011(2):39-42.

[5]杨正怀.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模式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19-20.

关于旅游与茶文化的论文2

茶叶节发展中茶文化旅游开发思考

摘要:茶叶节是茶产业的经贸交流活动,也是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由于茶叶节对文化价值的忽视,导致很多地区开展的茶叶节活动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本文首先对茶叶节进行了介绍,然后对茶叶节开展过程中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茶叶节发展中的茶文化旅游开发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能够对茶文化旅游领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茶叶节;茶文化旅游;经贸展会;茶乡经济

文化旅游业是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方向。茶文化旅游业属于文化旅游业的一种,对于茶乡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简单来讲,茶文化旅游是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体,是一种新型旅游业。茶文化旅游业借助茶文化提升了旅游业的品质,同时也借助旅游业的形式给当地的茶文化交流创造了许多机会。由于茶叶节主要是针对茶叶经济贸易展开的,所以茶叶节中的文化内涵在某种意义上被人们所忽视。为了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开展,茶叶节组织者应该更加注重提升茶叶节的文化意蕴,将茶叶节的发展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

1茶叶节概述

茶叶节事实上是茶文化和茶业发展的产物,是茶叶行业的大型经贸活动,是茶企茶商贸易交流的平台。茶叶节的开展不仅针对茶商和茶企,其还为喜爱品茗的茶人提供了文化交流的机会。茶叶节的开展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茶文化和特色茶乡的推广,有利于提高茶乡及该地茶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这对茶产业快速的发展,茶乡经济的兴起有着较大的帮助。我国有着许多茶区,这些地区有着举办茶叶节的经验。比如说,凤庆县就曾经举办过21届的茶叶节。由于凤庆县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因此该地区举办的茶叶节也吸引了许多东南亚国家参展商的前来,这不仅有利于提升凤庆县茶叶的知名度,同时还使茶叶贸易变得更加频繁。除此之外,国内还有很多类似的重要展会,比如溧阳茶叶节等。国内茶叶节的活动形式多样,特点鲜明,且极具文化意蕴。此类大型茶叶节的举办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提升了当地的社会影响力。

2茶叶节开展过程中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问题

茶文化旅游属于文化主题旅游,旅游者在茶区可以欣赏茶园风景,体会茶区文化百态。当然,旅游者参加茶文化旅游主要是为了欣赏茶文化的魅力。茶叶节是茶文化与现代经贸相互融合的产物,茶叶节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茶文化旅游的开展。茶叶节对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帮助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够忽略开展茶叶节时茶文化旅游开发所存在的问题。要是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就会使茶文化旅游开发受到阻碍,这对于茶区经济发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2.1茶叶节中的茶文化内容不突出

国内一些产茶区开展了茶叶节,当然目的主要是通过茶文化交流推动茶叶经济的发展。茶叶节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有利于深化茶文化旅游的内涵。虽然茶叶节对于茶文化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很多地区在举办茶叶节时忽略了茶文化内容的导入,这对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近年来,一些茶区举办的茶叶节主要只注重展会活动的形式,而不太注重推广和宣传茶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茶文化旅游要素的茶叶节对游客的吸引力就会大大降低。游客的减少会给当地的茶文化旅游造成一定程度的打击。文化因素是茶文化旅游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是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最本质的文化意蕴,就极有可能给茶文化旅游造成重创。

2.2茶叶节的文化价值取向不明显

茶叶节不仅仅是茶业产区的重大活动,同时也是当地实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文化价值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这种理念下,人们也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文化兴旅”等。经济发展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就现阶段的社会实际出发,经济效益应该与文化效益齐头并进。就国内茶叶节相关资料记载分析,很多地区的茶叶节对经济价值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文化价值,事实上这种形式的茶叶节并不能对当地茶文化旅游业的开展起到任何帮助。事实证明,茶叶节不注重文化价值的导入,就会使当地茶品牌的美誉度大大降低,同时也会使游客的数量减少。

2.3茶叶节缺乏宣传力度

就有些地区的茶叶节情况来看,前来茶叶节参与文化经贸交流的茶叶展商主要为该地区的茶企。除此之外,很多地区的茶叶并没有登上其他地区茶叶节的舞台。这些因素都是对当前茶叶节缺乏宣传力度的有力证明。那么大家一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当前茶叶节的宣传力度缺乏?”茶叶节的宣传力度低,主要可以归为三方面的原因。其一,茶叶节组织单位的投入资金较少,使得茶叶节的规模较小,而投入和收效是成正比的,小规模自然也较难换来宣传度的大幅提升。其二,茶叶节中茶叶市场管理存在许多漏洞,这给茶叶节的举办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在某种意义上削弱了茶叶节的推广效果。第三,茶叶节通常作为展销活动开展,这就是茶叶节的参展对象,主要集中在茶叶参展商领域。很显然,参展商的人数较少,所起到的宣传作用也是有限的。

3茶叶节发展中的茶文化旅游开发

3.1注重茶叶节的文化价值

茶叶节是茶叶展商之间的经贸交流活动,很显然是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由于茶叶节对文化价值的忽视,导致很多地区开展的茶叶节活动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领域的不断发展,很多经济学家发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很多行业是同等重要的。茶文化旅游业就属于这类行业。对茶叶节文化价值的不重视会使茶文化旅游的质量大大降低。该地应该在确保茶叶节经济社会效益的基础上,提升茶叶节的文化价值,确保茶叶节能够促进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当然,茶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茶区经济的兴起,同时还能够提升茶区知名度。

3.2注重茶区特色品牌开发

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品牌优势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很多企业直接将品牌开发作为公司头等大事,因此品牌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茶区的核心竞争力事实上就是该地的茶叶,要是茶叶的质量都不过关,或者茶叶毫无口碑,那么该地的茶文化旅游也是很难开展起来的。也就是说,茶叶是茶文化旅游开展的基础所在。茶区应该重视特色茶叶品牌的开发与打造,并学会利用品牌优势提升茶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品牌优势与产业链的形成是相关联的,茶区管理人员应该借此积极打造特色茶叶品牌,通过推广和宣传有效提升茶叶品牌的口碑。

3.3多层次开发茶区茶文化

事实上,茶文化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次茶文化资源、中层次茶文化资源和低层次茶文化资源。其中,高层次茶文化资源主要指的是茶艺表演,比如采茶戏。中层次的茶文化资源主要包含茶文化习俗和茶道等。相比之下,低层次茶文化资源主要集中于物质范畴,比如茶具和茶园等。传统的茶文化开发模式主要集中于中低层次的茶文化资源开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业产业链的发展。开发者应该注重茶文化的多层次开发,在开发中低层次茶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该兼顾高层次茶文化资源,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茶文化旅游的市场竞争力。

3.4注重茶文化氛围的营造

茶文化氛围的营造对于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帮助。而茶文化氛围的营造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两点。第一,将茶区的生态环境优势与茶文化相结合,塑造出适应茶人与游客所推崇的茶文化旅游环境。当然,开发者在营造茶文化氛围时不仅应该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同时还应该在环境中导入文化因素。第二,注重茶文化旅游空间休闲功能的开发,使游客更好的感受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充分考虑茶文化要素,确保游客能够在游览的过程中体会“天人合一”的乐趣。

3.5有效结合其他旅游形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就茶文化旅游领域而言,茶文化旅游与其它旅游形式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他们属于与旅游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在茶乡地区发展茶文化旅游时不应该限制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应该有效结合茶文化旅游形式与其他旅游形式。比如说,要是该茶区有着夏日清幽的特点,那么就可以考虑在该地茶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增加避暑旅游。要是茶乡地区还涉及到其他方面的特产,比如我国景德镇地区具有丰富的茶文化和陶瓷文化,那么开发者就可以将茶文化旅游与陶瓷文化旅游结合起来。旅游形式的结合对于茶文化旅游是十分有利的。

3.6增强茶叶节的宣传力度

茶叶节存在宣传力度低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区经济和茶文化旅游的发展。针对该问题,开发者有必要增强茶叶节的宣传力度。首先,茶叶节组织者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延长茶叶节的举办时间,不断丰富茶叶节的内涵。其次,还应该注重解决茶叶市场管理漏洞,给茶叶节的开展扫除障碍。再次,还应该将茶叶节与茶文化旅游相结合,通过茶叶节提升茶文化旅游的档次,并通过游客推广和宣来提升传该地的茶文化和茶叶品牌。

4结语

综上所述,茶叶节开展过程中茶文化旅游开发存在许多问题,茶区管理者应该注重茶叶节的文化价值和茶区特色品牌开发,同时也应该注重茶文化氛围的营造和增强茶叶节的宣传力度,这有利于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照华.茶文化的概念、内容和传播[J].茶叶科学技术,2000(2):39-40.

[2]陈铭华.茶文化是促进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J].农业考古,2002(4):53-55.

[3]余青,吴必虎,殷平等中国城市节事活动开发与管理态势[J].地理研究,2004(6)845-855.

[4]孙艳红.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主体层次分析及开发构想[J].商场现代化,2005(2X):63-64.

[5]张宏丽.信阳茶叶节的困境与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8):67-68.

 

关于旅游与茶文化的论文相关文章:

1.茶文化与商业旅游研究毕业论文

2.中国茶文化旅游的论文​

3.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研究毕业论文

4.茶文化论文范文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4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业;休闲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41-2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长,也让旅游资源越来越多样化,旅游方式也在随着这种增长而适应游客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现茶的国家,而我国茶业的历史还应当追溯至四川。"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这就可以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巴蜀一带就已经将茶作为贡品了,而在我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关于茶事活动的记述。

正因为四川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加之文人墨客、达官贵族的推动使得四川茶业的兴盛。四川茶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让之颇具特色。休闲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消费热,而有关于茶文化的休闲旅游无疑是人们热衷的方式。这样的旅游热也为后来茶文化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下了铺垫,而在四川省的各个旅游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上也各具优势。

一、研究现状

(一)从休闲旅游的角度体验茶文化旅游

茶叶生长的环境一般是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而作为休闲旅游的茶文化旅游区来说,吸引游客的首当其冲也应该是环境优势。以四川省老峨山茶文化旅游区为例,老峨山拥有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距离目标市场的适中距离,以及游客旅游需求由传统的3S游(阳光、沙滩、海洋)向3T游(徒步、自驾、登山)的转变,都使得老峨山旅游区成为了非常适合休闲度假及登山游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这也是所有茶文化休闲旅游区所必须具备的。

茶文化休闲旅游既是经济消费,也是文化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茶文化旅游这一方式已逐步从以往的观光式旅游转变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为一体文化旅游,旅游方式的改变也才能促使游客真正的接触和了解当地的茶文化,以茶为载体,从而带动四川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二)从茶文化旅游产业角度的探析

茶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加快。比如,杭州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加快了一堤、一村、一区的建设,并提出了“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茶文化旅游主题;安溪县借助铁观音发源的“王说”“魏说”传说,以试验茶园、假日旅游区、生态茶山为场地。用茶歌、茶艺表演、茶菜品尝等形式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享受。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产业,它可以是将茶业资源和旅行相结合的一种旅行方式,也可以是将茶文化作为吸引物让游客去了解、去认识、去接触、去欣赏的主题文化旅游。而最重要的是要让旅游者在一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受到茶产区的茶文化的内涵,让旅游者的这次旅行能达到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

(三)从打造茶文化旅游地形象品牌上开发

旅游业已经成为很有文化品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产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四川“深入挖掘茶文化旅游,雅安打造茶家乐”,这就是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所做的旅游形象地的设计。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地方就需要作出不同的对策,对于在成都这样一个休闲之都,这样的休闲文化旅游更是值得研究和发展。在成都地区的七区十二县,高中低档的茶楼、茶馆、茶园共有一万多家,成为街头巷尾的一大靓点、仅成都的新津县就有500多家,遍及乡村。“四川茶馆冠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就是其最好的概括。在四川,则要抓住休闲、惬意、舒适的观念来进行形象地的设计,和泡茶馆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悠闲”是对其最好的诠释,让人们真正体会到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四)从专做茶文化之旅精品线路方面的探析

茶文化之旅可以说是我国具有世界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不少茶文化旅游规划相继出台:如中国茶叶、佛教文化及龙井之源(杭州―新昌―宁波)、中国茶叶、瓷器、民俗民居和绿茶珍品之地(杭州―景德镇―婺源―南昌)、中国茶叶、佛教文化、乌龙茶之乡(杭州―厦门―安溪)等。近年内,各地陆续兴建很多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如福建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四川宜宾叙府龙芽科技园、湖北宜昌邓村观光茶园、江苏茅山茶博园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无疑把散落在祖国各地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由点而线穿连成面,形成绚丽多彩的茶文化旅游画卷。这也将这些旅游点结合成一条条旅游精品线路,便于游客的观赏与参与,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而在《茶文化旅游略论》一文中,作者按照地区将中国的茶文化之旅分为几条线也不失为很好的参考作者将其分为:西南探源之旅(西南山区茶树古、茶马古道黑茶浓);华东绿茶之旅(虎跑神泉龙井爽、虎丘石泉碧螺美、皖南美景毛峰醇、茅山秀丽雀舌鲜);乌龙品茗之旅(武夷峻岩红袍奇、安溪茶都观音韵、宝岛高山乌龙香)。这样的划分又开发出了新的茶文化旅游线路,为游客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研究评价

在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学者们的研究历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了。

(一)研究区域的局限

大多数案例只是针对一些旅游品牌知名度高,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区,而对于那些具有开发潜力的茶文化旅游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正是这些刚刚开始开发的旅游区更需要合理的理论作以指导。不能只注重眼前人们的需求,应当有长远的眼光,当人们对某一景点的美或是旅行产生疲劳的时候就会寻求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应重视有开发前景和潜力的旅游地的开发。

(二)研究开发出的产品单一,吸引力不强

很多的研究只是高谈阔论的一些空对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旅游地作以分析,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认清当地的旅游资源类型,而是盲目的开发,一味的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不具有当地的特色,也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分析,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的前景,也就没有开发的可行性了。

(三)研究方法运用的不恰当

在目前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很多已经注意到要涉及旅游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但是却未能真正的融入到开发中去,理论和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在研究成果中,关于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缺乏定量的把握和实证的分析。

三、思考

(一)对于茶文化休闲旅游的思考

茶文化休闲旅游这种方式是一种让旅游者亲身体验的旅游方式。无论是从对茶产区的旅游观光,或是在茶产区的放松逸情,游客的亲身体验是最重要的。而这种体验不仅仅只是表面上观光游览,而是要让游客在旅行中真正体会到茶文化作为一种休闲旅游方式的内涵所在。比如可以在采茶的季节,让游客参与到采茶、炒茶、制茶的环节中来,同时和茶歌、茶舞、茶道、茶艺、茶礼、茶俗结合起来但关键是要突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特色,提高吸引力和可参与性。

在提高参与性的同时,可以借鉴其他旅游区的经验。如推广采茶戏,采茶戏具有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特征,有观赏性、新奇性和娱乐休闲性,可以满足旅游者进行审美、求知、猎奇和休闲娱乐等需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采茶戏是我国评选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借鉴经验和推广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同时在移植和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不能用商业化的模式让文化本身的内涵丢失。

(二)对于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产业的思考

茶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应当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有利的一面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和推广,有弊的一面要及时发现并改变。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所创造的收入也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无疑推动着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最直接的就是提高茶叶的销售量,以及茶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和开发,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好的一面,如过度商业化,在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的过程中,过度注重经济效益便会忽略茶文化旅游本身的意义。

(三)对四川茶文化旅游地的形象设计的思考

中国的茶业始于蜀,蜀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在对这样一个地方进行旅游形象地设计需要特别关注其文化特色――古老的巴蜀文化。四川的茶文化是平民化、是大众化,也许只要一说到四川一说到成都,大家都会想到泡茶馆,或者用“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来形容成都,这就是四川的茶文化,在这里你能品的不仅是茶,更是人生百态,因为茶馆里的人形形,扮演的角色也形形。这里没有任何伪装,它所传达的信息就是告诉来这里的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但这和“懒惰”二字是绝对没有直接关联的。悠闲和安逸只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也正是这里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游客留恋于此的原因。

(四)对四川茶文化精品线路的思考

川茶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丰富多样,可以开发成旅游线路的茶文化资源也是多种多样。重走茶马古道应当是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一条探险之旅,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这三条茶马古道的发展与茶马贸易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能让游客历史上茶马互市的背景更能体会到茶马古道上马帮人的艰难。这样的线路具有很大的针对性,适合那些勇于探险和猎奇的游客。而针对于大众游客,范围还是应当放在旅游景区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设计不同的线路,如老人和小孩就会是截然不同的旅游需求,针对老人主要是休闲和放松愉悦身心,而对小孩则应当着重于求知方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候仲凯,何卓静.茶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J].科技创业,2009,(02);150-151.

[2]郭丽妮.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06) .

[3]魏丽英.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2).

[4]胡国强.今日的四川茶馆[J].贵州茶叶,2002,(01).

[5]王镇恒、王云、朱世英.四川名茶与四川茶馆文化[J].农业考古,2001,(10).

[6]闻哲.川茶*茶馆*茶馆文化[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03).

[7]谭巍,李欣.茶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开拓[J].农业考古,2005,(02).

[8]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06).

[9]陶宁.茶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资讯,2007,(17).

[10]刘枫.切实推进中国茶文化事业的发展[J].学会,2007,(01)

[11]王小丹,肖玉蓉.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2008,(04)

[12]李迎军.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9,(14)

[13]龚永新.三峡茶文化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作者简介: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5

市南区的诱人之处除了冬日风情与自然风景糅合于一体的小清新,除了恰当好处的适宜人流,除了春节所必备的各种民俗与时尚,更重要的是市南区与百余家强力推出一份“贺年大礼”——《幸福市南·冬季养生游大礼包》,裹挟着丝丝和暖的春意和养生游特有的悠闲、怡情,令爱旅游、爱逍遥、爱悠闲、爱生活、爱浪漫的所有人等,如同春风拂上了脸。

大礼包捧出精彩“市南年”

贺年会大礼包,已经连续几年成为市南区送给游客的春节大礼。难得是,每年市南区都精心而用心地将辖区的特色旅游、特色消费、特色餐饮、特色文化,丝丝入扣地集结成一道独具匠心的贺岁旅游盛宴。

本季“大礼包”重点突出养生休闲主题,不仅使得青岛的冬日旅游有了崭新的亮点,同时也是2013好客山东贺年会和青岛(市南)冬日时尚消费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一个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

“怎么吃好”、“怎么玩好”、“怎么住好”、“怎么购好”、“怎么悠闲”、“市南喝茶那些地儿”等全方位养生慢游攻略,形成了市南区好戏连连、亮点纷呈、天天过节的乐活春节,点燃不同需求人群的兴奋点。这道与众不同的旅游大餐比春节年夜饭更让人心动与期待,当然实实在在的特惠活动,更是令五湖四海的驴友真真切切感受到山东人的好客与真诚——

大礼包百变为时尚旅游指南

市南区好玩、好看、好吃的地方“海”了去呢。但怎样在有限的时间玩出精彩、玩出品质,却是让很多“青岛控”难以取舍的头疼事。现在好了,市南区的大礼包早就为不同需求的驴友们筹划、安排好了春节时尚旅游的行程。人家“市南旅游大礼包”已连续三年获得“中国休闲、旅游营销创新奖”,成为市南区乃至青岛市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所以啊,这个大礼包可谓是领先了当下国内最潮的旅游攻略和玩法,真正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市南区做不到。

在令人耳目一新且眼花缭乱的“大礼包”中,省钱、省事、省时成为三大热语。首先,“真金白银”的大优惠相当省钱,多个知名景点打出了“史上最低折扣”,总优惠价值超过一万元:其次,大礼包精心设计了9条养生自由行线路,在包含“吃、住、行、游、娱、购”六项基本旅游元素的基础上,囊括了理疗、疗养、保健、茶饮、健身等养生旅游的各种元素,使得驴友按图索骥,各得其所:最后,大礼包实现了养生、休闲多重选择,短线、长线自由组合,自由行一日行、五日行随意搭配,开创了自助养生旅行新模式。

这样养生这样过年

大海鲜活、健康的氤氢从层层叠叠的绿色植物中隐隐吹来,深呼吸就是一种最大的享受。市南区许多疗养院、茶楼、咖啡店就在依山傍海的5A景区内,游走在关、太平角这样风景如画的地方,如同在童话里的世界自由穿越。

二疗:疗养也是体验

二疗实际是青岛第二疗养院的简称,或许您对这个专业的名字还有些陌生,但如果提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宇航员,大家就亲切了很多。不错,这座已经建院60年的疗养院,主要担负军队飞行员、潜艇潜水员及军地中高级干部疗养体检保健任务,还是我国航天员选拔与疗养基地。

二疗位于青岛市著名关风景区内,3D0多个房间多设置在单体的别墅楼里。以专业的旅游术语解读,相当于五星级的度假酒店与医疗、保健、康复相结合的综合体。体检中心精心安排设计了12大类别、80余小项的体检方案,由为飞行员、潜艇潜水员及航天员体检的专家负责体检。

齐鲁文化产业园:成熟的休闲综合体

有后现代的设计酒店、有地道的中式风情,位于市南区东部CBD的齐鲁文化产业园作为一个成熟的休闲综合体,不仅张扬着现代文化企业体验式消费的全新意境,而且拥有一条龙的全方位高端养生项目。有专注于经络养生,集中医文化、技术及产业于一体的专业经络养生调理机构——太经堂;有国内首家高端太极文化养生会馆——龙象天和太极会馆。这里聘请医院的著名中医做指导,在优雅、恬淡的中式环境中,为客人奉上最地道的中式养生休闲体验。

茶事:香茶暖春的悠闲姿态

听国学大师讲茶道、看曲艺社演员说相声、赏全国获奖的茶艺表演……市南区“香茶暖春”文化季作为养生旅游季中的一部分,亮出的是一种品质意义的优闲姿态。

春节期间,驴友们可以充分享受青岛特色的“茶事”,论茶、赏茶、品茶、斗茶,茶艺及茶席设计大赛、主题品茶会、茶文化讲座、茶文化主题书法绘画展、茶壶茶具收藏交流展览等精彩纷呈的活动形式,依次在市南区聚集的茶楼、茶会所中粉墨登场。

养生资源:中国最美疗养基地给力养生游

既有山、海、城浑然一体的自然风情,又与热闹繁华的城市CBD若即若离——市南区满足了游人想要逃避喧嚣,“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态,然而这里的大海、沙滩、山头、公园、景区周遭,又形成了疗养、游玩、餐饮、购物、娱乐、出行的一刻钟“养生旅游圈”。

尤其在本次春节养生游大礼包中,吸纳了china公社、万怡瑜伽、银海水疗、闽清阁、清心莲、华夏良子等100余家企业倾情加盟,囊括了中医理疗、经络养生、瑜伽养生、SPA养生、茶艺养生、温泉养生、膳食养生、红酒养生等各类养生领域,同时还整合了第一疗养院、第二疗养院以及山东省青岛疗养院等顶级疗养院资源,推出全面、细致的体检和疗养套餐,是历年“大礼包”涵盖产品及项目最丰富的一次。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6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经济价值;应用探讨;内涵思路

事实上,通过对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经营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其也能为茶叶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重要帮助。对于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活动来说,其经营水平较低,产业结构相对不合理,从而影响了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益。

1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分析

当然,对于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开发效果,还应该确保整个旅游产品的先进性与完善性,通过具体的价值理念诠释,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最佳效果。客观而言,我国是整个传统茶文化体系的发源地。从先秦时期开始,就已经有了关于茶叶产业的发展应用历史。而经过几千年的成熟完善发展,如今整个茶文化体系,已经突破了传统、单一的元素形式,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层次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在整个茶文化资源形成过程中,造就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旅游资源。尤其是随着当前旅游产业开发成熟度不断提升,茶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度不断提升,无论是茶文化理念内涵,还是其中所具有的元素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人们在参与旅游活动过程中的方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结合人们具体的旅游参与方式,需要将这些旅游资源进行结合融入,实际上就构成了我国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当然,目前在关于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进行认知时,尚未形成统一的观念。部分学者认为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整个旅游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被应用的传统茶文化资源,当然,还有另外一些人则认为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指的是以茶文化和旅游活动为主题的资源类型。而在这一过程中,游客有效参与和广泛积极的融入,从而实现整个旅游业务的最大价值。虽然,目前对于传统茶文化资源的界定认知不同。但是通过对茶文化理念内外内涵认知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对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过程中,其中需要对游客参与旅游活动的目的进行整合旅游活动类型,当然旅游活动融入茶文化元素之后,更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认识到以上观点,实际上都不全面。而且想要实现对茶文化旅游的全面应用和内涵进行开发和准确理解。需要对传统茶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进行全面、准确认知。而在整个传统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认知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茶叶的生长状况以及茶文化的具体价值内涵等等。通过完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活动,从而满足游客参与观光旅游的综合目的,进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最佳应用。因此,对传统茶文化资源的应用,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资源形式。而是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寻找、挖掘的旅游资源进行整体开发,所以在整个茶文化元素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所具有的体系化资源内涵。

2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和意义分析

想要有效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实现整个产品资源应用的最大价值,就必须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内涵进行成熟认知,当然,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应用过程中,认知整个资源的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对茶文化旅游资源应用的最大价值。因此,通过细化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的具体分类标准,从而实现最佳开发效果。从整个茶文化资源类型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想要实现理想的分类效果,就需要应用好以下原则:首先,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过程中,要注重从资源的内涵属性分析入手,通过融入共同属性的具体要求,从而实现对整个资源的融合应用。比如,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其类型元素的属性认知过程中,通过融合多样资源内涵,结合类型细化,从而确保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的最佳效果。当然,相同属性归纳,并不是严格的属性融入,而应该将具体的属性大类相结合,通过细化分类,从而实现最佳分类效果。其次,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划分认知过程中,要结合层次性原则,实际上,在对茶文化资源类型应用过程中,要对整个资源进行细化分类,通过一一细化,从而避免出现资源开发错位的现象。最后,在茶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应用过程中,要注重融入体系化原则,实际上,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应用是一个体系化的过程,而想要实现价值利用最大化,就必须从系统视角认知来开展茶文化旅游资源利用活动,通过整体融入,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应用的最大化价值。结合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定义,以及其具体的分类原则和标准,可以看到当前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而在整个资源体系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其一是与茶叶及茶文化相关的自然资源,比如与茶叶的生长相关的自然环境,茶树本身等等;二是与茶及茶文化相关的人文社会资源,比如人们专门的饮茶场所等;三是与茶相关的社会习俗内涵和文化理念,其大多是与茶有关的节庆活动,比如茶文化节等等;四是与茶相关的文学艺术等等;比如在整个茶文化体系中,包含了诸多以茶为主要创作元素的诗词歌赋和经典著作等等。最后,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还有一系列与茶相关的文化元素,其大多是以茶文化为基础,融入多样文化元素的具体类型,比如茶艺文化、茶道文化等等。

3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

随着当前整个产业结构发展不断优化,如今在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创新整个资源体系的应用环境和氛围,特别是要从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分析入手,通过准确认知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能够为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最大化提供重要帮助。客观而言,整个旅游资源体系中,所具有的经济价值主要包含:首先,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体系作为整个资源体系,其中蕴含了诸多旅游元素和文化元素,通过深层次挖掘该资源体系的具体理念内容,能为我们了解和应用茶文化旅游资源提供重要帮助。从当前整个时展状况看,社会大众的消费理念和消费层次实现了成熟发展,尤其是人们对旅游生态的参与要求和积极性进一步提升,整个茶文化产业的发展层级和内涵也实现了成熟发展和改造价值最大化。其次,在当前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应该从资源价值应用的最大化出发,而想要实现整个茶文化资源应用的最佳效果,需要创新整个资源体系的内涵和形式,尤其是要激昂社会大众的具体需要融入其中,通过创新具体的资源内涵,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最佳效果。传统茶文化资源实际上指的是其根源在于社会大众对茶叶生产状况和茶叶产业历史发展进行全面认知,并且有较高的参与兴趣,从而实现其良好的内心驱动。最后,在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想要实现最大经济价值,要注重对整个旅游资源体系的各项内涵相结合,特别是要从构建完善的旅游资源体系这一视角来出发,通过具体的内涵展现,从而实现整个茶文化旅游资源活动的有效开展。

4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应用思路

旅游产品的类型界定,实际上是从旅游产品本身的内涵和属性进行认知的重要要求,结合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状况看,无论是旅游产品开发体系,还是消费者自身的具体要求,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因此,细化认知整个旅游产品的类型和标准,能够帮助我们制定精准定位,同时也能选择合适恰当的选择方案。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资源体系,其中包含了诸多元素内容,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内涵,还是资源体系的完善度,都实现了创新发展。但是客观的说,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无论是资源体系,还是其中所包含的具体类型,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在当前人们对旅游活动参与的要求不断提升这一大的背景下,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最佳效果,就必须从完善资源类型认知出发,通过细化类型,优化开发机制,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展的最大价值。按照产业划分的相关标准,茶叶产业属于第一产业,无论其发展层级,还是经济效益,都相对较差,但是茶文化旅游活动在产业理念认知过程中,则属于第三产业,其发展内涵及价值体系实现了创新发展。当然,想要实现茶文化旅游活动开发的最佳效果,其需要从经济价值认知视角出发。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具体类型进行划分时,要注重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认知出发,结合具体的定义来界定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通过确定具体的范围和内容,从而为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实现最佳效果提供重要帮助。此外,在茶文化旅游资源应用过程中,要从具体的属性内涵视角出发,实际上随着茶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成熟,如今在整个资源应用过程中,通过将资源的具体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提升茶文化理念的最佳应用效果。当然,在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进行具体划分时,必须从整个茶文化资源体系中的具体元素分析入手,结合重点突出和内涵诠释,从而实现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用的最佳效果。

5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成熟,如今人们在参与生活时,其关注度从传统的物质消费逐渐转变成为精神文化消费。而对于旅游活动开展来说,其中所具有的文化、休闲、生态、绿色的理念内涵,更是被人们所关注。因此,创新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丰富融入其他元素体系,从而才能实现整个旅游产业经营发展的最佳效果,同时也是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实现最大价值的基础和关键。

参考文献

[1]范鹏举.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环太湖地区为例[J].经济导报,2014(12):187-191.

[2]杨兵.金华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茶叶通报,2015(3):29-235.

[3]宋峰生.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研究[J].学术探索,2015(10):95-100.

[4]余美珠.论云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类型、特色和价值[J].经济地理,2015(15):59-62.

[5]陈素平.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策略与研究[J].旅游科学,2016(1):57-61.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7

一、建设高山旅游强县与旅游产业化

建设高山旅游强县就是通过发挥我县的避暑气候优势和特色旅游资源优势,发挥旅游主导产业的促进作用,带动交通、城建、商贸、文化、宾馆酒店、娱乐服务、以及农、林、茶等行业的共同发展,把建设成为一个新兴的华东地区最具特色的避暑休闲生态旅游城市。主要目标是:交通、游览、宾馆、餐饮、购物、娱乐六个旅游要素行业更加发达,拥有更为完善的星级酒店、避暑山庄、旅游车队等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占有率增大,城市园林化建设成效显著,各风景区基础设施成龙配套,与生态农业观光园、森林公园、县塔公园、城市观光及夜景工程构成旅游网络;游客量、旅游从业人员、旅游及相关产业收入占的比重均达一定规模;全民旅游意识增强,文明礼貌的社会风气使游人宾至如归。归纳起来,就是要实现城市园林化、旅游产业化、设施现代化、市民文明化。

旅游产业化的目标指数:根据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到年,我县预期将达到个亿。作为旅游支柱产业,其产值应达到亿元,年游客量应达到万人次,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床位数要达到张左右,县内旅游从业人员应达到人以上,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到年,争取申报部级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成功,风景区设施初步完善,旅游网络建设初具规模,年游客量达到万—万人次。第二步,年,高山生态避暑休闲游成为华东地区的知名品牌,旅游市场逐步发育成熟,游览项目日趋丰富,游客量与日俱增,游客逗留时间逐步延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旅游业产值逐步接近和达到预期目标。

建设高山旅游县城,要以“经营城市”的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市。把城市作为经营的对象,使之具有商品的性质,适用商品经营的规则,最终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因此,一是形象定位问题。根据县情,要依托避暑气候优势和风景资源优势,以生态旅游休闲避暑城的鲜明特色形象出现在旅游市场上;二是规划与功能体系建设问题。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使布局更加优化,避免重复建设。要善于应用现代营销理论,通过市场细分,确定主要的目标市场和营销策略,争取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中。三是城市的包装。不仅要通过新闻媒体、文艺作品、旅游交易会等形式广为宣传,还要在城市建设中,喧染旅游县城的氛围,使旅游者进入县城就能感觉到强烈的旅游城市气息。四是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城市建设不单纯是投入,要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协调,“以地促路、以路促城”就是一个成功的做法。

二、改善服务设施,整合旅游资源,构筑大旅游格局

建设高山旅游强县,一方面必须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设施,丰富旅游内涵,要尽快建成三源避暑山庄、仙风山避暑山庄。要对宾馆进行改造,升级为三星级宾馆。今后根据旅游市场需求,逐步增建一批星级宾馆和度假村。为满足不同档次游客的需要,也可鼓励兴办农民宾馆等中低档宾馆。二是要综合把握旅游业“行、游、住、食、购、娱”六个环节,改变当前“旅多、游少”、“纯观光、无娱乐”的现状,增加游览点、游览项目,特别是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如观瀑、戏鱼、狩猎、探幽、漂流、寺庙进香、登山攀岩、农业观光、农家访问、烧烤垂钓、森林旅游、畲寨风情游,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表演节目,如茶艺表演、地方戏曲、武术等,增强景区吸引力,既要让游客“进得来”,又要让他们“留得住”,同时,要大力开发旅游纪念品,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让游客获得更多游趣的同时,也让景区得到更多的效益回报。

⒈鲤鱼溪—仙风山风景区。

当前,建设高山旅游县城的切入点在于建设大鲤鱼溪生态保护区。根据旅游发展的要求,结合东洋溪整治,将狭义的浦源鲤鱼溪扩展至范围更广的鲤鱼溪。上至吴山底水库,下至东风电站坝头,长达多公里的东洋溪流域,两岸茂林修篁,郁郁葱葱,数十万尾锦鲤遨游溪中,人鱼同乐。既可极大扩充了鲤鱼溪的旅游容量,同时由于东洋溪成为鲤鱼溪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加快了旅游县城建设的步伐,使之成为创造中国生态保护之最的纪录。同时,浦源、七步的城镇建设也要纳入县城规划之中,与之相协调,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浦源村作为鲤鱼溪大旅游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进行大规模的改造。要将该村划分为新区和旧区两大部分,新区沿省道两侧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村,旧区则保留原汁原味的明清时代水乡建筑风格,一切不符合的建筑则予以拆除或改建,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当前,要将鲤鱼溪风景区收归县旅游局直接管理,彻底改变该景区管理混乱、卫生状况差的现状,加快引水排污工程建设,保持整洁的卫生状况和绿树成荫的生态环境。

仙风山省级森林公园与鲤鱼溪近在咫只,其间上洋村的千亩田园风光与鲤鱼溪古村的风格极为融合,颇有游览价值,为此,应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规划、建设、经营。可将浦源至仙风山的公里道路改为铺石步游道,辅以绿化带建设,交通工具可选择马车、轿子,游趣更浓。

⒉九龙氵祭—官山风光带。

九龙氵祭瀑布群风景区,以自然景观的观赏为主线。要改原出口为进口,实行水陆并进,水路由一级电站处修筑拦溪坝,沿溪乘船直达四叠瀑,陆路由骆驼峰而下,在四叠瀑上修铁索桥连接对岸,而后沿溪修栈道遂级向上到达一级大瀑布。同时,要抓好九龙祭瀑布风景区配套建设,增设与景区相协调的拟木式的亭台楼阁,进一步丰富旅游项目,延长逗留时间,留住游客。一级大瀑布附近可增设上山索道,或由轿子代步,为中老年游客提供方便。

官山位于九龙氵祭东北部十多公里处,以金钟挂梁寺为中心的方园平方公里范围内景观资源相当丰富,幽、奇、险、秀是其特色。官山水电站的建设为该景区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拟于近期组织人员进一步勘察,颁发保护规定,并根据总体规划分步开发。

⒊滴水岩—九龙石窟后垄溪流域—陈峭鸳鸯溪风光带。全长公里的后垄溪陈峭鸳鸯溪,水源丰富,溪水清滢,沿岸峰奇石峭,有着广袤原始次森林,其中有古老、珍稀、特大的古银杏王,红豆杉林,罕见的古松林、枫叶林、古梅花、桂花,还有珍稀野生动物猕猴、鸳鸯、白鹇等,沿岸尚有古廊桥、土炮楼、古民居、古道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已被上级旅游部门列为霍童溪流域生态旅游区开发重点。此处拟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线,使游客充分体会到回归大自然的真趣,其建设方案尚待进一步研究拟定。九龙石窟景区景点集中,游客评价甚高,可列为生态旅游精品,因其投资规模不大,可作为群众性集资开发旅游的试点。当前要初步完善九龙石窟风景区游道、桥梁、亭阁等基础设施,早日出售门票,接待旅游团队,使景区进入规范化经营的轨道。

⒋咸村畲寨—古民居—川中溪流域风光带。

咸村云门村是畲族聚居地,也是我县重要的水果产地,位于—宁德县际公路侧,交通便利,可开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路。云门、川中两村之间的川中溪,属于霍童溪流域,该处风景优美,群众称之为“小桂林”,是休闲度假旅游的理想场所。洋中村的孙氏古民居群规模宏大,特色显著,可建成为古民居博物馆。

⒌宗教旅游线路。

灵峰寺、方广寺、林公宫是我县三大宗教寺观,可以开发宗教旅游线路。特别是灵峰寺的监斋菩萨,台湾信徒称之为“万岁神”,在台中、台南等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有三批台湾旅游团到灵峰寺进香、朝拜。“名山必有庙”,宗教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吸引中老年游客的重要因素,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要积极努力,促进其发展。

三、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是个农业县,必须做好旅游与农业、林业共同发展这篇文章。农、林有关部门在制定计划、申报项目和安排资金时要考虑到与风景区建设、旅游业发展相结合。

⒈农、林业与旅游。县政协委员提出了“我县必须打响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牌子”的提案。目前,县城四周的狮子山、奇仙岗、银屏峰及县塔公园都已建起一些旅游设施。南庄村后山的森林在县城周边一枝独秀,要加强荒山绿化和生态保护,逐步达到南庄森林那样的水平,使县城四周群山林深叶茂,满目青翠。要以仙风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东洋溪流域的绿化工程为龙头,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森林资源运营和总量扩增。如此,不仅能改善县城小气候和旅游视觉环境,而且为旅游县城的建设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在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的同时,也要加强森林防火、防盗工作,合理布置防水隔离带,种植木荷等防水树种,配齐消防器材,增强应变能力。要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如各乡村的红豆杉、后垄、秋楼的古银杏王、古松林、枫叶林,七步岭头的古柳杉王,纯池祖垄的古桂花树,都弥足珍贵。建设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园,是目前实现旅游与农业、茶业有机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游客在观光园中休闲,在茶艺馆中欣赏茶艺表演、品茶,消费时新果肴,购买土特产品,既可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又能提高农副产品的知名度,同时为旅游增添特色,一举数得。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竹木资源,开发根雕、竹木雕等各种旅游工艺品的生产。县科技开发中心、菜根香公司将农产品制作成小包装的旅游产品,作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各乡镇、各部门共同努力引进外资合作开发,就有可能逐步达到浙江海宁榨菜那样的规模经营,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些旅游产品流通到那里,旅游的影响就扩大到那里。

⒉茶业与旅游。旅游茶艺表演,是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结合点之一,应着力扶持促进。高档茶的价格为什么高,顾客买的一是茶的品质,二是茶的牌子,主要是它的文化内涵。安溪由一个穷县变为现在的茶业强县,其成功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官司茶是我县茶叶中的精品,早年“官司工夫”制作的是红茶,特点是条索紧结,芽叶肥厚,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奖。当时茶商以官司茶掺入其他茶叶中制成的成品,每担市两黄金。这个事例对我县茶业发展应有所启发。近年来,我县狠抓茶叶质量,加强检测手段,降低农残,改造茶园,改善茶叶品种结构,选送的参展产品在京荣获金奖、优质奖。紫云茶业公司申请了以九龙祭源头——圣银楼为名的注册商标,以瀑布景观作为包装的图案,实践了茶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有机结合。应重点培育、扶持茶业龙头企业,善于利用加入后带来的新机遇,努力引进财团资金,组建茶业集团,打响特色茶叶品牌,增添地方旅游产品。

⒊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促销。在机构改革中,可组织职能相近的部门成立全县地方产品网络销售中心,扩展农村社会联动网的作用,并建立《旅游网站》,在宣传旅游风景资源的同时,宣传高山茶叶等地方产品。

此外,旅游业的发展还牵涉多个行业:环保和经贸部门在审批引进的工业项目时,要把好关,确保我县生态环境不受污染;要加强旅游与文化的协作,开发民俗风情、风味小吃、地方戏曲、武术、礼仪,整理民间传说,加深文化内涵;要加强旅游与宗教的协作,发挥名刹古寺的作用,开发宗教旅游线路,吸引港澳台中老年游客;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加强市场管理,打击不法经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美化市容,规范市政,加速城市园林化进程;要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路网建设和运政、路政管理,改善运力结构,改善路况,保障旅途舒适、便捷、安全。因此,旅游主导产业的树立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县一盘棋考虑的问题。要举全县之力,才能有效地推动旅游产业化进程。

四、当前发展旅游业的重点工作

—年是我县旅游产业化的第一步,其工作的重点是:

⒈申报部级风景名胜区。

抓紧抓好申报部级风景名胜区工作,是实现旅游产业化的突破口,是当前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申报工作为契机,做到申报与建设相结合,提升等级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同时充分认识申报工作的任重道远,做好思想准备。当前,申报工作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申报程序,组建工作班子,尽快推动申报工作上轨道。二要尽快取得省建委对我县申报部级风景区的初步认可,早日迎接省级专家组到我县考察评定。三要开展风景区资源普查工作,制作符合标准的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总体规划。

⒉以建设旅游避暑休闲度假为目标,尽快完成总体规划。

我县旅游业的奋斗目标是把建设成华东区最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推动旅游产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要组织学者、专家对我县的旅游资源考察、评估,聘请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为我县制定旅游总体规划。二是以总体规划为核心,制定各景区的详规,切实杜绝各景区盲目开发的状况。三是要正确处理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通过开发促保护,通过保护促开发,实现我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⒊拓宽投融资渠道:

加入后,国内外资金进入的可能性更大,关键是要拓宽资源方与投资方之间的信息渠道,善于利用中介渠道、新闻媒体、网络渠道加速沟通。另外,业内权威人士指出,制定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固然重要,但对财团资金而言,更关注投资环境、政府办事效率等因素。省煤炭总公司已与市政府签订投资亿元开发闽东旅游业的总体合作框架协议,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进一步加强跟踪落实和投资服务工作,争取投资方将我县列入第一期开发计划。旅游招商合作的方式,有合资、独资、租赁等,对风景区而言,以我县持有资源股,与投资方按比例分成的方式为最佳选择。

同时,在以往招商工作的基础上,加强招商项目论证和项目储备工作,要聘请权威单位对我县的旅游重点项目,如投资规模达万元的捆绑国债项目九龙祭鲤鱼溪旅游避暑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为我县旅游项目争取列入上级资金盘子打好基础。

政府投资应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是投入的主渠道,也是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好的硬件环境。政府对旅游业的投入应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投资额度,在规划指导下,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同时,政府要帮助理顺景区门票抵押贷款的机制,促进金融部门及早介入旅游业发展进程中。

鼓励和引导好民间资金的投向,使其成为招商及政府投入之外的有效补充。其一是公益性的群众投资。年以来,我县群众自发组织筹资建设了狮子山、县塔公园、仙风山、奇仙岗、银屏峰、九龙石窟、虎头山等风景区,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县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总结整理这方面的典型材料,加以宣传表彰、弘扬精神、鼓舞士气。其二是经营性的群众投资。可采用总体规划指导下的小区域投资方式,广泛吸引群众的小额投资。尤其是利用社会资金办好农民宾馆、酒店,补充解决我县旅游接待能力明显不足的问题。政府在土地、税收、水电、资金信贷等方面赋予优惠政策,在这过程中,探索吸纳社会资金促进旅游业发展、解决就业问题、脱贫致富与社会发展同步进行的办法。

⒋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合力。

要更有效地利用上海、福州、温州等中心城市对我县的幅射作用和拉动作用。以发展节假日休闲旅游为例,要探索如何与福鼎、蕉城、古田、屏南有效地合作,打响九龙祭—翠屏湖—鸳鸯溪“闽东绿色山水游”以及鲤鱼溪—三都澳—太姥山“闽东山海休闲游”这两条旅游综合线路的品牌,优势互补,增强对邻近中心城市客源的吸引力,成为在全国旅游市场上知名的品牌,从而成为旅游热线的办法。就全国旅游市场而言,以上两条线路对游客是“新面孔”,正因如此,潜在巨大的消费群体。加强合作,发挥地缘优势,才能更有效地促进我县的旅游资源优势更快地转化为经济优势,茶叶、宁德海产、古田银耳、屏南老酒等地方特产也将随着络绎不绝的游客消费而扬名海内外。

⒌加强宣传促销,树立知名品牌。

()在重点客源地建立旅游窗口。要依托驻沪办、上海商会、驻榕办,借助各种友好关系,建立旅游宣传、招商窗口。重点在于建立与沪、榕两地旅行社业界的紧密合作关系,寻求与上海、江浙的铁路工会、纺织工会等大系统工会的合作,针对直接客源市场进行宣传促销,力争到我县的旅游团队数量迅速增长。例如,如果吸引了万上海游客到我县旅游,按上海的人口比例是很小的,按金湖等兄弟景区的经验也是可以做到的,按一个标准旅游团人计算,那就是个旅游团,其效益是很可观的。

()要借助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电子网络、广告招贴等媒体及诗词、绘画、摄影、歌曲等文艺作品,利用旅游博览会、交易会等大型会议万商云集的机会,多方宣传旅游。要研究信息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特性,讲究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新颖性、注目性。建议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宣传促销。

治理好鲤鱼溪,使其达到一定管理水平后与省、市联合举办大型、独特、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华鲤鱼文化节”。

利用电视台的综艺节目、天气预报档目进行宣传;

在主要客源地树立大幅广告;

在大型旅游会议如全国旅游博览会、展销会上广泛散发宣传材料,播出风光录像片;

设立《旅游网站》,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网页,充分发挥网络的巨大潜能进行宣传。

茶文化旅游节方案篇8

一、清晰思路,准确定位,适时开展抢救挖掘地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工作

目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抢救、挖掘、整理、保护好我县地域文化,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的基础工作,是更好地宣传竹溪、推介竹溪、发展竹溪的现实选择,是提高竹溪对外知名度、美誉度的必由之路,县委、县政府决策正当其时。我县发展旅游产业到底举什么文化大旗,打什么样的旅游品牌,外地人来竹溪看什么、吃什么、玩什么、购什么,依据我县实际,应“举生态旗、打长峡牌、走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路”。

(一)举“生态文化”之旗。我县是中国中部的绿色明珠,是一条没被污染的人间画廊,是大自然恩赐的天然氧吧,这是我县地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精华之体现。一个相对闭塞的山区小县,能够出产贡茶、贡米、贡木三大贡产,充分说明竹溪是山俊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抢救挖掘地域文化应以挖掘我县生态文化的精髓着眼,呼应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在高举生态文化大旗之下,深入挖掘、整理茶文化、水文化、古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远古文化、珍稀植物文化,创造竹溪独一无二的特色文化集群,使地域文化成为我县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的引擎和助推器。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挖掘我县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与开发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把开发近期文化旅游景点与“一统三分”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把文化产业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让地域文化更好地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服务旅游产业建设。

(二)打“十八里长峡自然风光”之牌。十八里长峡是省级自然保护区,静谧的原始森林、高耸的悬崖绝壁、动人心魄的万亩草甸、色彩斑斓的田园风光、品种繁多的珍稀动植物以及神秘的秦楚渝交汇民俗,无不向人们展示着竹溪旅游资源所蕴含的巨大吸引力。应举全县之力擦亮这块金字招牌,积极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在此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包装旅游项目,打造旅游景点,引资建设以森林徙步、露营探险、登山攀岩、峡谷探幽、草甸放牧、篝火娱乐等休闲养生项目,让十八里长峡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三)走“融入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之路。我县无名山名川,无历史名人,发展文化旅游业应内借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之力,实行资源共享,客源互流,信息互通,文化互融,节庆互动。在打造我县旅游特色品牌上,应外依“西安—三峡—武当山”黄金旅游线之势,利用我县独特的区位优势,为顺道而来的旅游者建一个鄂渝陕生态文化旅游的循环走廊,以“秦楚边关,中国绿心”为主题,打响“避世”、“养生”品牌,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最怡人的“避世养生胜地”。利用都市人向往回归自然、返古养生的嗜好,为专道而来的都市人建一个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的绿色长廊,使其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撑点。

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好抢救挖掘地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起步工作

(一)成立领导小组。建议县委、县政府成立抢救挖掘地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任组长,明确一名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宣传、发改、财政、教育、文体、劳动保障、旅游、史志、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其主要职责和任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建议设在县文体局,文体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做好抢救挖掘地域文化的牵头抓总、组织协调、跟踪服务和督办落实工作。

(二)确定重点课题。当前应在全面开展地域文化普查的基础上,从服务旅游产业发展出发,着重开展以十八里长峡、偏头山森林公园、鸡心岭为代表的山水文化研究工作,以关垭楚长城遗址、西关街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研究和挖掘工作,以贡茶、贡米、贡木为代表的贡产文化抢救和挖掘工作,以山二黄、向坝民歌、丰溪民间故事、皮影戏为代表非物质文化抢救、整理工作,以竹溪风味小吃为特色的饮食文化整理挖掘工作,以九老十八匠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抢救和挖掘工作,挖掘、收集、整理出一批优秀地域文化成果,使之成为开发旅游产业的原始资料。

(三)组建文化协会。采取“县委主导,政府主抓,部门牵头,协会运作”的办法,分门别类搜集有关史料,编印出《竹溪地域文化》系列丛书,以存史传世。根据县内文化人士平时的专长和爱好,一个重点课题组建一个由业内知名人士为会长、相关人员参与的各类文化研究协会,负责一个方面的特色文化的抢救、挖掘、收集、整理、存史、包装、推介、传承工作。

(四)预算工作经费。县政府将抢救挖掘地域文化所需工作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保证文化人士开展地域文化研究必要的办公费用、交通费用、差旅费用等,使从事抢救挖掘地域文化的人员办公有场所、工作有经费、下乡有工具、生活有保障、成果能转化。建议从年起恢复县文化馆全额拨款性质,将文化馆工作人员纳入全额预算编制之列,使其安心、热心从事抢救、挖掘地域文化工作。

(五)开展专题研究。确定相关部门牵头,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开展专题研究工作。一是开展地域特色文化研究。应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收集的成果为基础,深入研究山水文化、地名文化、贡产文化、礼仪文化,编辑出图文并茂的《竹溪文物志》、《竹溪文物画册》、《竹溪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山二黄音乐理论集成》、《竹溪旅游地图册》等。二是开展民间文化研究。开展对民间口承相传的山水故事、人物故事、地名故事、历史故事等收集、整理工作,编印出《竹溪民间故事与传说》专辑。三是开展饮食文化研究。组织业内爱好人士从菜名、选料、工艺、口味、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整理挖掘,编辑《竹溪菜谱》。每年举办一次饮食文化节,开展饮食大赛,评选竹溪饮食状元,让竹溪饮食文化走出湖北,走向全国各地。四是开展民俗文化研究。竹溪民俗文化中的薅草锣鼓、打夯号子,以及丧事文化、民歌、民谣等,应在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动员一切社会力量予以收集整理,编印《向坝民歌》续集、《红暗卷》、《黑暗卷》等。应以山二黄、向坝民歌等民俗民间文化为基点,建立演艺厅、民歌楼、文化室、故事亭、赛歌场等。五是开展远古文化研究。应以竹溪籍著名作家野莽所作的《庸国》为蓝本,定位和统一我县的历史演变口径,力争将《庸国》拍摄成电视连续剧,让其走上荧屏。

(六)兴建旅游产业。把开发旅游产业与市委、市政府“一统三分”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观光农业、生态林业。应以建设全省茶叶强县为契机,打响“中国有机绿茶之乡”品牌,以龙王垭、梅子贡、前进为主要节点,建设一批茶景点——观景台、品茶亭、观光园;建设一批茶建筑——茶馆、茶楼、茶店、茶市;开展一系列茶文化活动——评茶王、赛茶歌、办茶节、兴茶艺;装点一批茶装饰——茶旗、茶幌、茶广告;开发一系列茶商品——茶叶、茶具、茶包装、茶机械,让我县真正成为鄂渝陕三省交汇的茶叶生产、交易、集散中心,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我县观茶景,品茶茗,论茶道,听茶歌,交茶友,当茶客,挣茶钱。

三、尊重历史,讲究科学,注重处理好抢救挖掘地域文化、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理念,对有技术支撑、有经济支持、有市场需求的文化项目予以适时适度开发。一是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竹溪文物博览馆、竹溪珍稀动植物展览馆;二是保护好现有文物资源,列入全国文物遗产名录的摩崖石刻目前处于原生态,无任何保护措施,应尽快制定保护方案,立项予以保护;三是保护好文化人,县政府设立抢救挖掘地域文化基金,对抢救挖掘地域文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政府特殊津贴和奖励。

(二)处理好内力与外力的关系。抢救挖掘地域文化既要充分发挥县内文化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走自力更生之路,也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引进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实际工作能力强的文化专业人才,建立起一支精干的抢救挖掘地域文化队伍。要注重用国际国内著名文化人士、企业界人士引领、推介、包装、放大竹溪先进地域文化。要运用一切媒体推介竹溪地域文化,邀请央视有关栏目组来我县举办节庆活动,制作竹溪风光MTV等,扩大竹溪对外影响力。在唱响《梦在竹溪》茶歌的同时,以王曙光创作的《跟我到十八里长峡》词曲为脚本,邀请音乐界知名人士予以打磨包装成竹溪山水MTV,使其成为对外宣传竹溪的又一品牌。

(三)处理好抢救与挖掘的关系。抢救挖掘地域文化,应采取科学、务实的态度,在研读史书、考察遗迹、寻访遗佚、搜罗口碑、旁征博引的基础上,对历史人物、事件、实物、典故、传说等诸素材进行加工提炼,演绎出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勾勒出神情并茂的历史人物。切不可借抢救挖掘地域文化之机,胡编乱造,封神造仙,更不能搞歪门邪道,搞旅游欺诈行为。

上一篇:新能源技术的重要性范文 下一篇:非遗传承与保护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