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电子化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17 17:21:46

图书电子化管理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1

关键词 电子阅览室 人性化管理 个性化服务

一、前言

图书馆作为人们精神食粮的汲取地,作为人们文化层次提升的重要途径,是其他场所无法替代的,其为人们知识的增长增加了动力。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图书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使人们能够以更加快捷、方便的方式阅读相关图书内容,让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高中电子阅览室不仅能够完成图书馆本身所具有的使命和作用,更可以让师生获得专业的阅读指导,可以让他们的阅读效率得到提升。但是,高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建立同样需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其做到个性化和人性化管理,从而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个性化的需求和系统服务。

二、电子阅览室的人性化管理

(一)数据库检索服务功能

高中电子阅览室应根据读者的需求来深化和拓展管理,细化服务质量,使读者充分体会到电子阅览室的人性化管理。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功能和特点是大量的数据库信息以及搜索信息简单快捷。数据库的检索服务功能强大,通过关键词、关键语句、作者或是相关信息都可以快速地找到使用者所需要的资料信息,满足读者需求,是读者青睐电子阅览室的主要原因。因此,电子阅览室的人性化管理必须注重检索服务功能的构建,通过提供相应的检索功能让“阅览室”的阅读效果得以显现,带给用户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电子图书借阅

电子图书以其传播速度快、传输方便、传输费用经济的特点成为计算机电子传播工具的主要优势。随着电子传播的飞速发展,电子阅览室已经实现电子图书的外借,电子图书借阅模式的产生,简化了读者的借阅手段,更方便、更快捷地查阅想要获取的信息。在进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电子图书借阅的建设内容,一方面要让读者能够借阅到自己想要阅读的书籍,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让师生借阅让书籍内容得到传播,比如可以通过线上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借阅的图书发表意见,这样既能够优化借阅的方式,也能够对书籍进行推广。

(三)网络点播

电子阅览室配有音响、耳机等设备,影音文件更有利于加强人们的记忆,读者可以在阅览室里点播自己感兴趣的节目或者资料,有利于读者对资料的掌握。在学习完所需知识后,读者也可以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节目视频,放松身心。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个性化管理可以运用有声图书的方式带给学生和老师更多的阅读体验,让师生不仅可以“看”书,还可以“听”书。

(四)软硬件环境

电子阅览室存在的基础就是利用计算机设备和各种应用软件来为服务读者,优秀的电子阅览室应有合适的软硬件环境。考虑到电子阅览室的公用性质,在计算机设备的管理上应尽可能考虑读者的感受和使用需求。对计算机进行软硬件配置时应以信息检索功能为主,休闲娱乐所在分区应占很少的部分,分清电子阅览的主要功能。在计算机软硬件的安装选择上,应以学习软件为主,并提供部分特殊应用方面的软件,配合信息检索区的基本软件安装,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同时减少读者以娱乐为主的可能,切莫主末颠倒,影响读者的学习。信息检索方面不需要功能及其优化的软件配置,以简单、直接的检索模式达到帮助读者查找目的即可。在软件的使用上,可以考虑允许读者自行安装所需软件,辅助师生对于专业化知识的学习,包括扫描、打印、磁盘读取、磁盘刻录等功能亦可大大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料。

三、电子阅览室的个性化服务

(一)建立完备的用户信息库

要想满足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就要多方面了解读者的基本信息,建立大量、完备的用户信息库。可以通过传统的方法,如问卷调查法,也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主动分析,通过对学生平时各种信息收集的频率和数量,整理分析出读者的使用情况,从而全面了解读者的行为习惯和个人爱好等,这样建立起来的用户信息库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习惯及所需要的科研材料。只有充分地了解x者,满足读者的需求及阅读习惯,才能吸引读者的目光,为读者提供最满意的信息服务。

(二)建立学科导航体系

对电子信息库进行个性化的设定,按照统计出来的读者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特定分类,建立特定的主体专区,将符合分类专区的内容以网络链接或是直接呈现的方式展示在专区内,以方便读者阅读的原则为前提,将网页、资料等进行归纳和分类,并呈现在相应的主体专区,这样建立起来的学科导航体系可以方便师生在特定的地址获取想要的信息,有利于师生在信息数据库中高效快捷地查到自己所需求的信息资源。

(三)开展信息推送服务

信息服务应以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主,方便读者对文献信息的检索与存取,进而不断地完善电子阅览室的各种功能,设身处地为读者提供最需要的信息获取的途径,以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取代传统的服务方式,以个性化的推送手段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根据读者选定的专题和信息资源种类,按照指定的时间间隔,或根据科学技术的新进展、新成就,通过使用开展信息推送服务的方法,主动将网上的信息资源通过固定的频道推送给用户,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是吸引和帮助读者的主要方式。在推送信息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数据技术将读者所需要的专业信息内容通过网络传输出去,采用多点传送或多址发送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师生,简单、快捷、方便,在管理上通常运用电子邮箱的方式来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接收。

(四)其他个性化服务

除了上文提到的几种个性化服务以外,通过各种贴心的设计都可达到提高电子阅览室个性化服务的效果。在电子阅览室的系统中增加个性化的搜索引擎系统,将读者喜欢的搜索引擎列述出来,让读者自行选择搜索引擎,既可满足读者的使用情况,又显得电子阅览室服务的人性化,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建立读者专属的账号资源,读者可以将喜欢和需要的资料收藏和转载到自己的账户中,这样即使在其他的电脑中也能找到自己收藏的资源。通过邮件、短信等即时通信设备,实现读者与管理人员的互动,保证读者获取资料的及时性。

四、结语

电子阅览室进行人性化管理已经成为高中图书馆管理方式的主旋律,具有个性化服务的电子图书馆更加受到读者的喜爱,亦是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只有从设备、软件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管理水平,满足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优化是对传统图书馆的发扬和提高,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拓展,引领电子图书馆的发展,为知识的获取增加了更具创新的渠道,更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

(作者单位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作者简介:方儒(1988―),男,湖北黄冈人,专科,图书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管理。]

参考文献

[1] 阳明英.浅析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人性化管理[J].才智,2014(1).

[2] 黄玉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初探[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12):303.

[3] 王华春.以人为本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管理与服务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2):187-188.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2

(一)电子图书的概念。电子图书就是运用现代信息科技,将图书信息转化为电子形式并使之实现最大的存在价值,进而加快信息的传播。在电子图书的兴起过程中图书管理的形式从以图件文本为主向以电子信息为主兴起。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发展的过程,需要跟随时代脚步采用最先进的电子信息管理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子图书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

(二)电子图书传播的意义。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载体,它不仅是纸质印刷图书功能的延伸和扩大,而且是方式上的更新和飞跃。电子图书信息化的兴起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电子图书根本意义是提高信息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使人民的读书信息来源更加充分,从而促进电子图书产业的兴起。图书是经济兴起的重要基础,图书电子信息化的兴起对于图书信息传播利用的相关工作和其他广泛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普通的图书信息传播利用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人们的阅读需要了,电子图书的兴起就变得异常重要。此外,网络系统管理电子图书可将传统的文本图件方式的信息转化为数字化图书,并可使用优盘等不同的存储介质存储起来,从而使得电子图书的存储时间变长,通过电子科技的方法,存储在存储介质中,避免了传统存储的缺陷,进而让每一位电子图书利用者都能方便地保存电子图书,并准确快速获取所需要的图书。

(三)电子图书的特点。电子图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存储的信息量大、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阅读的内容丰富多样以及资源共享等。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数据压缩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可以利用很小的容量来存储占据内存较大的数据,一张普通光盘的内存已经超过1GB,每张光盘可以存储约1,000本电子图书(按照平均每本图书45万字计算)。现阶段,光盘已经十分普及,单层光盘内存最大容量已经达到了500GB,能够储存的书就更多了。硬盘容量也越来越大,一个硬盘容量已经达到500多GB。电子图书大大地节省了存储空间。电子图书可以提供很多种检索查询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快速查阅。比如,可以进行简单的关键字查询,也可以针对正题名、作者、出版社、关键字以及分类等多种条目进行详细查询。电子图书馆的真正潜在意义在于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检索、分析和处理。检索结束后可根据用户需要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或将其打印出来。此外,电子图书的在线阅读能够支持更多格式的媒体文件,包括文本文件、Word文档等。所有可以绑定和内嵌到浏览器中的多媒体内容,都可以在线浏览。因此,电子图书可以融文本、视频、声频、图像为一体,而且支持超文本链接,信息量更加丰富,阅读更加方便。电子图书的内容可以随时更新,一些最新的学科信息可以很方便地加入到电子图书中。随着网络的兴起,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子图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利用宽带专线可以把电子图书挂到网上,电子图书可进行远距离高速传输,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全部电子图书,不必办理烦琐的借阅程序,不必受到借书册数的限制,它可引导人们在庞大的信息网中方便地检索查询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或是图书馆所没有的书籍。

二、电子图书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比较薄弱。现阶段,绝大部分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还不能完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服务。部分先进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只有在极少数较大的公共图书馆才会出现。而大多数的公共图书馆现在都只能为读者提供有限的电子读物。

(二)宣传力度较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现阶段国家和各方媒体并没有针对电子图书为读者服务的设想进行宣传和推广,很多的读者对于此类服务并不熟知,这使得电子图书阅览的利用率相对比较低。

(三)种类单一。我国的电子图书对读者所开设的项目目前还处在初级阶段,缺乏实际经验,而且电子图书为读者所提供的种类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一般只有有限的图书种类,比较单一。那些先进的前沿的图书并没有广泛应用在这里,很难吸引读者进行体验。(四)缺乏专用资金。电子图书的建设缺乏专用资金,这些资金一般由公共图书馆自己负担,也有一些是社会上爱心人士所捐赠的,但捐赠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公共图书馆通常也会由于电子图书阅览的利用率较低而不想投入过多资金,因此,电子图书的专用建设资金就非常短缺了。

三、解决电子图书传播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电子图书阅览应该为读者配备专用硬件设施,比如在图书馆提供计算机相关服务,应该在计算机上连接专用的阅读电子图书的键盘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方便读者利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图书的阅览。提供电子图书的相关阅读设备,为读者提供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

(二)加强宣传力度。在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的时代,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对电子图书为读者阅览的设想进行推广和宣传。与此同时,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对电子图书阅览进行宣传,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个内容,利用电子图书进行读书学习,体验各种活动。

(三)提高电子图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素养的培养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学习实际能力和修养的过程。个人的素养在社会生活中有着重大的影响,为了让社会向上兴起,电子图书跟上信息化的脚步,电子图书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品格、修养必需在一定的层次以上。电子图书管理者是兴起电子图书的重要影响因素,电子图书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养和道德品格直接影响电子图书的传播利用效率。所以,在信息化兴起迅猛的现代社会中,电子图书管理者的高素养成为电子图书管理和利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前提。电子图书兴起是信息数字化、网络化之下的必然趋势。经过实践证明,电子图书可以让每一本图书信息的利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网络在图书系统中获取所需要的电子图书资料和信息。电子图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图书信息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图书信息的管理效率。电子图书管理者为了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达到对电子图书的最佳管理,通常利用网络管理信息,在此背景下就使得电子图书越来越普及。电子图书的兴起对电子图书管理者提出了适应电子信息化的新要求,需要电子图书管理者熟练运用各种与电子图书相关的电子产品,进行信息的收集、选取、处理分析、储存和利用。

四、结语

电子图书的兴起能够大幅增加图书馆的存储量,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购买书籍的成本。电子图书可以让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快速便捷地利用网络来阅览所有的电子图书信息知识。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图书的弊端也在信息化中体现出来,还需要不断地提高电子图书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效率。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3

作者:王昌海 单位:胜利油田图书馆

电子图书与传统图书的并存发展趋势

鉴于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所具有的互相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生命力,笔者认为,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将会长时间处于并存格局,甚至是永远并存。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图书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和凭借这种优势所爆发出的旺盛的生命力。相比传统图书而言,电子图书具有较多的优点,其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省纸张,实现零树木砍伐量,是真正的低碳环保,同时,降低了图书成本,价格便宜。其次是使用方便,随时可通过网络下载,不受地域限制;容量大,通过网络下载或很小的电子设备就能有大量的阅读资料;易于检索与互动,开辟了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第三是满足了部分读者或作者的个性化需求,读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订制电子图书,同时使个人出版成为了可能。第四是大部分电子图书内容能够以多媒体影音资料的形式出现,这是传统图书所无法比拟的。第五是电子图书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较大的使用价值,如电子教科书的发展将会掀起教育行业的革命,电子教科书将会让喊了多年的“学习减负”变成现实,孩子们不再背负沉重的书包上学,兜里揣上小巧的电子教科书即可,因为所有的课本内容校方在开学之初就已全部装到这个电子教科书中了。二是在一定时间内,电子图书也有不可弥补的缺点,传统图书仍有一定的生命力。比如,文献信息受知识产权的保护限制,读者必须经过授权或者交付一定的费用才能使用;并且电子图书的利用受一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必须要有网络连接,要有一定的设备,目前在我国一些边远的乡村或条件较差的地方,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人们就看不了电子图书;电子图书由于网络传输等各方面的原因,内容比较容易失真,安全性较差。而传统图书在一定程度上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携带方便,阅读便捷,无需借助阅读工具就可以阅读,能方便读者开展交流活动和学术讲座等,其生命力即维系于此。“传统书籍所散发出的淡淡书香,拿在手中的实在感,翻页的沙沙声,都是一种阅读的享受。”很多的读者如是说。近几年,以新华书店等以销售传统图书为主的连锁店的快速发展,读者盈门,也证实了这一点。

对传统图书与电子图书并存的管理对策

1.用电子图书管理推动传统图书管理改革。一是要加快电子图书的发展进程。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已经提供电子图书服务,广大读者坐在一台微机面前,就可以按照授权尽享上百万册图书,无须走动,也更加方便了急需使用电子资源的人们无限制地查询使用所有电子资源。在图书馆中,应将传统图书参照电子图书的管理模式建立对应电子目录,方便查找和存储,人们希望可以只要在检索软件中标明传统图书的存放位置,便可以方便地查找到对应的传统图书。所以,对传统图书实体秩序的要求就降低了,只要排列有序,位置明确,就可以借助计算机及网络的检索功能实现传统图书的快速查询。同时,将借阅量较大或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预期较受欢迎的传统图书逐步实行电子图书管理,积极推动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的一体化进程。二是要优化电子图书和传统图书的比例配置。知识更新换代的加快,加速了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由于计算机具有快速度、多途径的全文检索功能,网络可以方便人们随时随处、多用户地利用,电子图书管理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图书之间的多维联系,鉴于以上原因,图书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行图书实体简化,从而使图书管理部门可以从繁重的整理业务中解脱出来,更多地关注电子图书信息资源的建设、开发与服务。这时,图书馆员的责任和作用将会发生很大变化,并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图书管理者,他们将要把更多精力用于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如担当顾问,提供最新的情报源等,他们或成为信息专业人员,或成为某些学科的信息专家。2.在吸取传统图书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使电子图书管理逐步完善。目前,电子图书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建立公众的信任,这其中主要有一个习惯培养问题,如何让公众改变阅读习惯,突破的思路主要集中在两条路线上:管理和技术。从管理而言,应加大对电子图书的宣传,使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认可电子图书,从而使用电子图书。油田图书馆在安装电子图书管理系统之初,就曾在胜利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大力宣传,加快读者对电子图书的认识。就技术而言,以油田图书馆为例,电子图书管理是油田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式的重要变革,为油田图书馆服务向快、广、精、深、准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电子图书管理系统的上线运行将给油田职工家属的生产科研和文化生活带来几个方面的转变,概括起来可以总结为“多、快、好、省”四个字。“多”是图书多,数字图书馆拥有的国内外各种电子图书,完全可以满足科研生产和生活娱乐的需要;“快”是指图书上网、面向读者的周期短、速度快,各种图书的同时,就能在网上查询浏览;“好”是指借阅服务好,变图书馆的服务由限时定点为全天候、整个油田范围内服务,服务时间扩大到每周7X24小时,服务空间延伸到偏远的小区、荒僻的井队;“省”是指省钱、省时。鉴于以上原因,各级图书管理部门,要因势利导,大力发展电子图书领域,从管理制度、方法、技术层面促进电子图书的发展,同时结合传统图书馆藏,充分、有效、巧妙地利用两种图书的特点实现管理优势互补。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4

1 公共图书馆电子书的优势

电子书的发展带动了我国公告图书馆发展,与传统的图书馆比较起来不仅方便快捷,信息储存量还很大。一千册三十万的纸质图书只需要一个可读光盘就可以储存下来,这使得储存信息量大,电子书携带也很方便,提供给人方便快捷的读书模式,只要有空闲时间,随时随地就可以轻松阅读。此外,电子书阅读模式也不再单一,不再是纯粹的纸质阅读,而电子书里面带有图文,音频等,使读者更全方位直观的的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者的兴趣。电子书不再使用传统的纸张,不仅降低了经济预算,也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纸张的利用就减少了森林树木的砍伐,保护了森林资源,减少造纸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2 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

信息时代的带来,公用资源建设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公告图书馆电子书的建?O正好体现了这一点,紧跟时展,推出适合现代人阅读的一种图书,让更多的人可以阅读图书。对于平时去图书馆时间较少的人,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时间问题,可以随时打开电子书看书,电子书资源庞大,藏书量丰富,阅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使用方便,人性化强。对于老年人或者残障人士更是一大福利,他们视力或者耳力都有所退化,电子书可以提供音频阅读或视频模式让他们进行观看或收听。对于图书馆也是极有好处的,电子书的运用使的图书的阅读量,销售量等都得以提升,增加了图书馆的知名度,提高了业绩,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更好的前景。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书平台搜集图书,方便了人们随时随地阅读,查找资料,不用找时间去图书馆查找。满足读者对移动信息的要求,定时为读者推送一些文章,推荐一些书籍,提供给读者便利快捷的服务。人们不需要去到图书馆才能学习了,只需要点开电子书,查找图书,便可以快速阅读图书,方便了上班族,家庭主妇,残疾人等没有太多时间或者不方便去图书馆学习的人。用户可通过移动设备,电脑进行查看,方便快捷,无须纸质图书阅读,不仅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传播速度,只要有上新的图书,读者就可以看见电子书推送,只要点进去随时开始阅读。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

3 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发展面临的问题

1.电子书阅读还处于发展初期。

虽然电子书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中了,但各方面都还不够完善,整体水平还处于一个发展初期。电子书缺少原创作品设计,大多数都是现有的作品作为主导阅读对象,数量有限,优秀的作品也欠佳,不能满足图书馆电子书用户对于知识的渴求量,电子书资源的数量与传统图书馆资源相比差距太大。比如,我国首都图书馆的图书馆藏量有600多万册,而电子图书仅有5万余册之多,两者差距悬殊,更不要说其他城市的电子图书数量了。另一方面,大多数的人还不知道有电子图书的存在,或者对其运用方面还不够熟练。在版权使用方面也欠缺管理,导致抄袭和盗版都现象频繁发生,让读者不能阅读正版的图书,导致图书市场混乱。

2.缺乏公共图书馆电子书建设原则。

我国纸质图书馆的建设主要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或者第五版作为图书分类的标准来规范的,依照国家图书馆的书目数据来进行编目的,我国纸质图书馆建设有基本的原则设置。我国的电子书图书馆由于处于建设初期,读者群也都在15到45之间的人群,现在电子图书馆大致能够满足当前读者的需求量。因此,电子图书的采购者对采购数量不重视,图书采购方式也大多采用包库方式,不会单一采购,一方面采购的经费也有限,资源也不是很丰富,电子编目也没有推出一个准确的标准,导致电子图书馆和图书馆脱节,没有依照准确的编制进行编目。

3.电子书阅读终端发展滞后,缺乏法律依据。

电子书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事物,我国电子终端技术还不够全面,部分技术发展还需提高,很多电子出版社出版的文章只能使用相应的浏览器进行阅读,专指性太强了,从而导致电子书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网络安全问题也是急需要解决的一部分,由于终端安全系数不够高,导致电子书资源混乱。现有关于电子书版权的管理也是一大问题,不适合保护电子书版和出版,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要求购买渠道必须是官方渠道。

4 公共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对策

1.加强电子书使用宣传力度。

电子书的开发商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等其他形式进行大力宣传,加大群众及潜在用户对电子书的认识。比如,通过宣传单,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已经开始使用电子书的读者,图书馆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强读者信息的宣传力度,使读者可以更加熟练的掌握电子书的使用情况。电子书平台应该富有生命力,可以给图书进行分类,定期对读者进行推荐,推出一些有趣的小短文之类的,提高读者对电子书的兴趣,使的平台可以个性化,专业化。

2.建立健全的管理原则,完善版权管理制度。

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电子书是一个虚拟的阅读平台,使用人员不论是年龄还是性格等都差异很大,所以容易造成平台混乱。图书馆购买出版商的电子书使用权必须及时交费,如果超出规定时间,出版社就应该收回版权。政府也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不管是图书馆还是出版社都应该配合政府工作,打造一个健康向上的阅读平台,减少盗版和不良内容的出现。如果有人盗版图书应给予一定的惩罚,电子书平台需要组织专业的人士进行管理,不定期的更新资源,实现信息资源的建设。

3.资源优化,加强电商合作。

数字出版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政府应该得以重视起来,加强资源的优化,增加投入成本,购买大量的正版电子图书,确保电子书库资源丰富,对采购的电子书也要进行专业的评估,以确保其内容等无误。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针对化,系统化的管理,让电子书平台资源可以整洁有序。图书馆之间可以加强沟通,争取做到购买资源不重复,合理的资金投入,相互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图书馆还应加强与电子商的合作,让电子商可以优化电子书系统等,促进电子书的内部系统可以更整合和利用起来。

5 结束语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途径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概述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愈加完善,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更加丰富,通常来说,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主要指电子资源数据库,其中,主要以电子期刊、电子杂志、电子图书、电子书籍等为主,同时,还有供师生学习的相关资料及信息,随着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不断完善,一些古典书籍和极具时代特色的数据库也被建立了起来,在发展过程中,为方便学生学习,引进了多方面的学术论文数据库。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建立,为师生查阅资料、更好的学习提供了方便。网络的快速发展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数据库的建立,诸多高校在建设电子资源数据库时,从学校开设具体课程及专业入手,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保证了图书馆提供的信息与数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立和有效利用,是现代社会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体现。

(二)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存的主要问题

1.缺乏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种类与数量不断增加,有效的资源管理可以为师生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与资料,但在现实管理中,由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与限制,使得学校电子资源管理混乱,不利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

2.缺乏一定的宣传。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宣传不到位的问题,由于图书管理人员没有及时的宣传,使得师生不了解馆内信息资源的现状,造成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加上图书馆与校内其他部门间沟通较少、宣传方式单一,造成馆内信息资源闲置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也影响了图书馆电子资源整体的建设与管理。

3.在电子资源的正确使用方面存在不足。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使得高校图书馆资源种类与数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等资源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更新而不断优化,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电子资源的检索使用方法关乎资源的有效利用,广大师生在资源使用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资源使用方法,使得资源的利用率低下。

4.部分电子资源质量不高,影响电子资源整体结构的优化。部分高校在电子资源采购过程中,存在论证不足、数据来源单一的问题。在数据更新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脱离学校图书馆的实际需求,检索数据库所采用的方法过于陈旧落后,检索软件功能差,导致部分资源质量不高,影响了图书馆电子资源整体结构的优化。

二、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

在电子资源的宣传过程中,可有效利用校报或者宣传栏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对馆内电子资源的更新状况及时公布,也可通过发放小册子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图书馆电子资源的现状及使用方法。利用开展活动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并宣传图书馆电子资源,以提高电子资源信息的利用率。

(二)整合馆内电子资源

由于高校电子资源种类繁多,而各电子资源采用不同的检索平台、数据标准,这就要求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了解并会使用各种检索系统与界面。在这种重复又繁琐的检索方式下,资源地利用率降低,所以要建立一站式检索平台,对各种电子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方便快速的查找资源提供便利。

(三)建立完善的电子资源管理制度

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明确电子资源管理制度,细化管理目标与内容,根据学校资源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在管理过程中,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大资源管理力度,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四)利用网络的使用,提高电子资源的利用率

网络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利用过程中,网络的通畅与速度可以为用户查找资源提供方便,因此学校要时刻保证良好的硬件设备以有效的为用户提供方便。学生通过网络资源的有效使用,可以方便快速的查找自己所需的Y源。网络的快捷方便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信息资源的来源更加广泛,同时,信息资源的时效性也得以体现。所以,网络的有效使用对于提高电子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三、总结

综上所述,互联网与信息时代的到来,推动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建设,但由于图书馆管路人员专业知识的欠缺、宣传力度不足、资源使用方法不当及资源整体结构的不足等问题的存在,造成高校电子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的局面,因此,要加大对于学校电子资源的宣传力度,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健全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同时,有效利用网络,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左平.试论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220-221.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6

一是管理模块化。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其独特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图书如何管理,电子图书又如何管理,传统的图书如何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进行管理,都应该将其形成管理模块,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图书利用价值。这种模块化的管理,一方面可以通过图书管理软件的开发来实现;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创新来实现。管理模块化的结果将是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较为方便地对图书进行归档、分类、数字化等。这样既能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又有利于图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查询人员能够较为快速地查找到自己想要索取的图书资料,从而节省查询时间。二是图书信息化。也就是加强图书信息化建设。办公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电子文件的产生和归档,信息共享与信息安全等问题,使得图书信息化日趋紧迫。就目前而言,图书信息化就是要加强电子文件和电子图书的管理,研究制定电子图书管理规划,制定有关电子文件和电子图书管理办法与标准,加强图书管理软件的优化和推广。要对有高度价值的图像、文本、音像、软件和科学数据等图书资料进行收集,组织规范性加工,并加以高质量的保管,实现知识增值,并提供在广域网上向跨库的电子存取服务,实现图书管理的电脑化,图书利用的网络化。三是人员专业化。新时期的图书工作者应该既懂图书学等专业知识,又懂电脑与网络知识,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国家的要求,图书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应该是: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崭新的知识结构,视野开阔、思维敏捷、有创新能力。在《全国图书事业“十五计划”》中,也提出了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着重抓好图书业务人员全员培训,全面推行持证上岗制定”的目标,以达到图书管理人员专业化的要求,并把精通图书专业知识、懂计算机、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建立相应的培训体系,招揽高级自动化管理人才,提高他们的信息素质,增强他们对信息的管理、加工、合成、利用能力。

二、新形势下加强党校图书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

第一,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相结合,更注重现代管理。这里所说的现代管理,也就是新形势下的图书电脑化管理。一方面,要将有价值的、该长期保存的图书通过电脑及相配套的软件进行管理。另一方面,要对图书尤其是电子图书加强信息化管理。电子图书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介质质量因素、人为因素等对图书信息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管。如把好质量关,多贮存一份;定期抽查、普查检测,加强病毒防范;适时转录、拷贝或迁移信息;重要信息采取再生性保护技术;加强有关电子文件的工作制定和管理制度;提高计算机人员操作水平、规范操作程序等,防止电子邮件信息的丢失。第二,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更注重服务。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的服务功能应该得到更大加强。中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上政府、远程教育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图书将直接通过网络为党校的发展服务。党校的相关信息准不准确,内容丰不丰富,质量高不高,与图书管理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图书工作者要在发挥“管好”图书职能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用好”图书的职能。要在保证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将有价值的,可以公开的党校相关信息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后公之于众,加强对党校各项工作的宣传,提升图书的报务水平,变被动提供查阅为为主动提供信息,提高图书的价值,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说,在党校里,更好地发挥图书的报务功能,就是要发挥其资源作用、凭证作用、宣传作用、教育作用。此外,要加强对图书管理的效果评估,将其作为检验图书管理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通过正式与非正式评估、内容与外部评估、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估、量化与非量化评估,达到有效配置资源、提高服务水平的目的。第三、业务学习与业务创新相结合,更注重业务创新。创新在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图书工作者在系统在掌握图书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特别是要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升功能、拓展宣传手段上下功夫,争取成为聚合与集成数据处理人员、电子工程师、人事官员、战略规划者、记录管理者、图书馆员、图书馆员和情报专家等功能的复合型图书管理人才。在业务上,要把继承和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好传统、好作法必须坚持,同时面对变化了的新形势、新情况,必须不断探索和总结新的实践经验,进行新的理论概括,使图书事业的工作思路、工作对策和工作方法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网络为图书工作者开辟了新的天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许多创新的机会。要将图书管理过程中的新的经验和好的方法加以总结,要学会用计算机网络开展图书工作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总结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只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与日俱进,成为学习与支持报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才有可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7

关键词:信息化;基层图书管理;现状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将信息化应用到了自己的生产生活中,满足了行业相关的需要。在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足以满足越来越丰富的人的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就需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管理。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基层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不受时间和地点以及空间的限制,大大的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普遍应用,成为了基层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化技术手段。

1信息化背景下基层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虽然我国的基层图书管理已经应用了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但是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仍然会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下面就信息化的管理平台,管理理念以及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1.1信息化的管理平台还不完善

基层图书管理不像城市中的图书管理具有相对应的管理体系,基层的图书管理主要服务的是基层的群众,因此在进行图书管理的过程中,虽然也与现代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了较好的融合,但是由于相关的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知识能力,不足以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平台,这就严重的影响了基层图书管理的发展。

1.2基层信息管理理念还不成形

虽然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带动了群众的思想,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但是由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影响的根深蒂固,导致了虽然社会发展如此的快速,但是认得理念依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着就使得科学技术和基层中的管理理念出现了脱轨的现象,着将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基层图书的管理工作。并且取法相应的信息管理理念,还将严重的影响到图书管理方面的创新工作,将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基层图书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1.3对电子图书的重视程度不足

信息化环境下的图书管理,已经一改传统的纸质的管理模式为电子方面的管理。大多数的纸质的图书都有了电子书的模式进行管理。但是在基层的图书管理中,却对图书的电子形式不是很重视,依旧以纸质的图书管理为主,这样的图书管理模式很容易出现管理不当,或者丢失的现象,这样将严重的影响到基层图书管理的效果。

2信息化背景下基层图书管理的发展

虽然现阶段在我国的信息化背景下的基层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漏洞,但是较之传统的基层图书的管理模式却存在着很大的先进和发展性,下面就信息背景下基层图书管理的先进性和发展性进行分析。

2.1图书管理趋于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写,图书馆分管理工作已近不再局限于对馆内的图书以及电子图书等的管理工作,也包括对于外在的数据的使用情况。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所有的数据都依托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管理,将相关的文献和文献的内容都输入到电脑中,并且,当人们在进行图书的寻找的过程中,直接就可以在计算机中进行检索,大大的缩短了图书寻找的时间,加大了图书管理的有效性。这样的现代化的发展,大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图书的需要,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还能够充分的对相关的管理情况进行了解,大大的增加了图书管理的高效性,因此,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图书管理的模式已经趋于了智能化和高效化。

2.2图书管理人员趋于专业化

传统的图书管理人员已经不足以满足现阶段信息化下的图书管理的需要,这就需要对相关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相关的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够充分的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进行合理的利用。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当中,图书管理员仅仅充当的是图书管理的身份。但是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的管理人员却并非如此,他们要充分的具备相关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能够积极的为相关的基层群众提供图书信息管理方面的帮助,只有一这样才能够充分的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群众对于图书管理方面的需求,保证图书管理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下去。

2.3图书管理方式趋于电子化

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大环境下,人们越来越离不开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现阶段无论是什么阶层的群众都已经将网上资料查询,信息搜索,文章阅读等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进行相关的电子方面的创新。现阶段的图书管理已经存在了电子出版物、电子书等类型的电子方面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产生大大的加强了图书的信息功能,更加为群众提供的快捷的平台。另外,信息化下的图书管理,已经能够实现不同信息的共享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将大大的提高恶劣基层中图书管理的发展,是图书管理更加的趋向了自动化,同时也将促进基层信息化的发展。综上所述,在社会信息化大力发展的今天,不仅社会上各个的行业都应用到了现代的信息化进行管理,基层的图书馆的管理也应用到了信息化。在基层的图书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充分的激发群众的阅读的潜能,满足群众阅读的欲望,最终促进基层群众的精神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婷婷.信息化背景下基层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12):39.

[2]杨艳.信息化背景下基层图书管理的现状与发展[J].考试周刊,2013(27):23-24.

[3]吉木斯.信息化背景下基层图书管理的现状及其发展[J].中国培训,2015(6):58.

图书电子化管理篇8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图书馆自动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53-03

一、引言

校园一卡通系统是指基于校园网,采用成熟、先进的非接触式CPU卡技术实现数据采集而建成的校园个人数据管理应用平台,它综合应用了计算机应用、网络通信、数据库、自动控制及CPU卡等技术。[1]

图书馆作为高校信息资源利用率最高的单位,业务流程复杂,同时涉及的用户众多,是高校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门之一。实现基于校园一卡通的图书馆业务管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极大地方便读者。可以说,作为数字化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一卡通在图书馆的应用,是图书馆向信息化、现代化、自动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和为读者提供高效、方便、快捷服务的必然要求。

二、校园一卡通在我校图书馆的具体应用

我校图书馆于2011年9月正式完成了校园一卡通与图书馆相关业务系统的集成,实现了多证合一。其中包括图书馆门禁系统、图书借阅与流通系统、RFID自助借还系统、电子存包柜系统、电子阅览室收费系统、自助打印复印系统、电子门锁系统等多方面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图书馆实现计算机信息先进管理,[2]为全校师生使用图书馆带来极大便利。

校园一卡通在我校图书馆的应用结构如图l所示。

1.门禁控制和职工考勤系统

(1)门禁控制。校园一卡通的门禁管理功能主要在图书馆入口处安装有读卡器的通道机,对出入人员进行身份验证,自动识别读者是否有权进入并加以统计和记录,从而优化资源的利用,对读者进行有效的身份鉴别,并将读者的进馆记录录入数据库,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及读者数量进行综合统计。

(2)职工考勤。将职工考勤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对接后,图书馆可以通过职工进出刷一卡通的方式实现身份验证和时间记录,从而完成对职工考勤登记,使考勤程序简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考勤更加公正客观。

在校园一卡通的实际应用中,门禁管理功能一方面使馆藏及读者物品的丢失现象大为减少,保护了图书馆资源的安全及读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提升了图书馆安全管理的层次;另一方面,获得了读者流量以及人员分布等重要准确的信息,为图书馆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依据。

2.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

将校园一卡通接口程序与图书馆管理系统、汇文系统对接,在原有图书馆系统的基础上,通过校园一卡通身份验证的功能加强图书流通管理。图书流通管理包括记录书刊借还状态、读者借阅情况、统计流量,等等。在处理借阅服务时,读者先持校园一卡通在读卡器上刷卡,读出本人身份信息。图书馆管理员扫描图书条码,即可完成借阅过程。当读者还书超过期限或损坏、丢失图书需要赔偿时,所需的费用可直接从校园一卡通的存储金额中扣除、自动结账。通过这一系列规范的操作,可以减少人为失误,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此外,能够对读者借阅的读物进行统计,以便掌握不同读者群众的兴趣取向。[3]

3.RFID自助借还系统

我校图书馆在每层楼可以借阅的书库,都安装了两台RFID自助借还设备。需要借阅时,读者将一卡通放在读卡器上,系统就会读取读者的个人信息,然后把需要借阅的书籍放在机器上,多本书的数据信息会快速地对应到该读者的账户中。利用RFID技术摆脱了以磁条借阅需将书脊紧贴机器的限制,使用简单快速。[4]同时,一楼总服务台还有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设备读取RFID信息实时操作,根据归还图书对应的芯片信息进行采集,系统比对后通过传送带进入分拣系统,分拣系统根据规则进行依次分类,解决了图书馆闭馆时读者无法还书的问题,使图书馆真正达到了每个星期都实现24小时全天侯不间断服务。

4.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

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类似于机房管理系统,设置一台或多台验卡管理工作站,完成管理的各项日常工作。包括:自动上下机验卡、每日结算、挂失、解挂、查询、报表等操作。在总服务台有工作人员为读者提供转账服务,将一卡通的金额转入读者在电子阅览室管理系统的账户,他们就可以自助上机。

5.电子存包柜系统

为了解决图书馆存包困难、存包柜管理麻烦的问题。我校采用电子存包柜系统,彻底地实现读者“自助存包、自主存包”,这也将是高校图书馆存包的必然发展趋势。[5]我们在每个存包柜上装上CPU卡读头,通过专网将数据发送到存包柜系统,存包柜系统和一卡通系统进行实时数据库对接,完成读者身份认证以及记录柜子的日志的功能。

6.自助打印复印系统

自助打印复印自助服务系统构建在学校已有的校园网平台上,在学校里登陆校园网的任何电脑都可随时随地提交打印文档,实现网络打印功能。师生可凭借校园一卡通自助进行复印和打印,不再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完全实现自助式无人化管理。[6]此外,打印复印的使用者,使用时间、费用、内容都可控(是谁,在什么时间,哪台打印机上,打印了什么资料,共多少页,费用是多少,等等,都有精确记录,可以在后台服务器上直接察看。)

7.电子门锁系统

电子门锁管理系统式将人力管理与技术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对实验实训场所、公共学习场所等各功能教室进行电子化管理,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电子门锁管理系统为连网门锁系统,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电子门锁,利用电子门锁读取校园卡内信息,并做出开关门反应及进行信息记录;二是专用网络部分,将所有电子门锁连网并将信息传输到管理工作站;三是管理工作站,管理计算机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再利用校园网传输到中央机房“校园一卡通”管理服务器。[7]需要注意的是,电子门锁的电源要接UPS,采用的是通电吸合断电打开的方式,这样当出现火灾停电等紧急情况时,所有门自动开启,便于人员疏散。

三、校园一卡通系统在我校图书馆的应用成效

1.校园一卡通系统在使用中凸显的优势

(1)方便读者,提升服务品质。校园一卡通系统给大量自助化服务,如自助打印、自助复印、自助借还图书、自助小商城等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简化借还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读者持校园“一卡通”可以自由出入任何阅览室和图书库,借书时只需要把卡放置在自助借还的读卡器上,持卡人的各项信息将会在计算机中详细显示.按照提示完成借阅服务即可。还书时,如有超期、丢失书籍或污损书籍等情况,“一卡通”还可以显示读者应缴罚款的金额。

(3)规范图书馆管理。读者在图书馆的所有收费包括书超期罚款、打印复印付费、出售冷饮快餐的消费等,都可以直接从校园一卡通中自动扣除,免除了人工收取现金以及找零的过程,减少工作中的疏漏,并自动将记录保存在图书馆的专用商户账户中。月底清算时,财务部门直接根据该账号进行财务结算及账目核对,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账目清晰、有据可查。

(4)细化统计数据。读者持卡通过门禁系统进入各阅览室时,只需在门控读卡器可读范围内轻轻一刷就可瞬间完成读卡工作,实现了读者出入情况的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信息查询的自动化,方便管理部门查询读者出入各个阅览室的情况,从而有效地掌握读者的分类统计数据。

(5)减少重复劳动。校园“一卡通”由学校网络中心在新生人校时发放,它代替了图书馆借阅证的功能,免除了办理借阅证的手续,只需按照要求将读者数据录入到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中就可以正常使用。由于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与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建立了对应关系,学生丢失“一卡通”后可以直接到网络中心办理挂失或补证手续,减少了重复劳动,同时也避免了因为冒用而造成的图书馆财产的丢失和学生的经济损失。毕业生离校也能更加地方便快捷。

2.校园一卡通系统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

(1)对网络、设备的过分依赖。图书馆是高校信息化系统中的一部分.读者数据均来源于校园“一卡通”中心,一旦“一卡通”系统的主服务器、网络或者设备出现问题,就会出现连锁反应,影响到读者在图书馆的各项活动。[8]例如,学校图书馆在借还书处、电子阅览室等地放置了校园卡读卡机,一旦其发生故障又未能及时得到修理,图书馆管理系统就无法正常核对读者身份,进行借还书、扣款及上机活动,直接影响到广大读者。

(2)数据库不够同步。出于数据库安全性考虑,校园一卡通中心数据库会导出个中间数据库,图书馆的各个业务数据库通过中间件实时连接,来完成数据更新与同步。在校园一卡通中心更新过信息的读者数据,必须及时地通知图书馆,同时更新图书馆的读者数据库。这样才能安全、有效地管理全体用户的数据信息,避免出现“时差”,影响校园一卡通的正常使用。

(3)挂失模块未能对接。读者使用校园一卡通丢失后,读者一般会想到去校园一卡通中心去挂失,并且误认为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该卡就已经处于挂失状态。由于校园一卡通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大多情况在校园一卡通中心挂失后并不代表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已经挂失,这样就要求图书馆管理员耐心对读者解释,并告知一定还要到图书馆挂失,以免拾到一卡通的学生冒名借阅图书从而给本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无法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目前,我校办学层次多样化,进修、短期培训、走读等各类学生很多。以前图书馆针对这部分读者是根据研究生处、学生处等部门提供的资料发放不同使用期限的借阅证,以满足这些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使用校园卡后,图书馆要与相关部门特别是校园卡管理中心进行协调,为这些读者办理校园卡。但是,这些读者有其各自特殊的情况和需求。这些,都是校园卡在今后进一步推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结束语

通过图书馆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系统的结合,实现了高校图书馆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摆脱了传统图书馆旧的管理模式带来的很多不便之处,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极大程度地方便了读者用户,提高了读者对于图书馆的满意率,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满足了读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应用“一卡通”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黄胜国.校园一卡通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情报探索,2011,(7).

[2]王泽贤.广州大学图书馆与广州大学城一卡通系统应用集成的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7,(8).

[3]刘光宇.校园“一卡通”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浅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1).

[4]黄志平.RFID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发展规划[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8).

[5]王泽贤.浅论大学图书馆存包问题[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6).

[6]董朝峰.高校图书馆―卡通模式下读者自助服务系统构建[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1).

[7]陈洪斌,祝颖.电子门锁的设计与推广使用价值的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09).

上一篇:雕花技术范文 下一篇:未来科技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