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

时间:2022-06-19 08:46:56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修订评介

摘要:最近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对通用复分表进行了重大修改:在原“通用时间、地点表”中新增环境表及人员表,加强了分类法对文献信息的分面揭示,但作为独立的、不同的分面,环境表及人员表单独设置更为合适;采用增补新类目、规范类名、增加类目注释、增设参见等方式,对复分表进行了充实和完善。尚存在缺少语种表及人物资料类型表、通用概念类目设置不当的问题,未能解决同一国家文献集中等问题。

关键词:复分表;中图法;分类法修订

10年前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第4版)曾对通用复分表做过重要修订。随着信息环境的日益数字化和网络化,与国外的分类法如《杜威十进分类法》(DDC)、《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等相比,《中图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网络环境下各种信息分类的需要。

网络环境下的数字信息分类,大多采用主从分类体系、多重分类体系并列的模式,如把按照学科主题划分的分类体系作为主分类体系,把面向对象、区域、资源类型、语种等的分类体系作为辅助,主从结合,交替使用。通用复分表实质为文献分类法提供了除学科主题外的对象、区域、资源类型等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的若干组面,因此,分类法修订中,应把复分表的修订列为传统分类法分面改造是适用于数字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

最近,《中图法》出版了第5版,现对其通用复分表的修订特色与存在的问题予以简要的评介。

1 新复分表的增设

《中图法》(第5版)在“通用时间、地点表”中增设了环境类目及人员类目,同时将“通用时间、地点表”改为“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

1.1新增环境表

环境复分表最早是由阮冈纳赞在《冒号分类法》(CC)中提出设置的。

“5环境”设置了物理环境、化学环境、自然环境、航空航天环境、人文环境5个类目,每个类目之下通过注释形式加入多种环境概念,从而提供了从各种环境角度细分文献的途径。例如:

51物理环境

磁、电、辐射等环境人此。

1.2新增人员表

“7人员”将各种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社会经济地位及宗教状况、健康状况、职业及其他特征划分成9个类目,共49个小类。举例如下:

78按职业分

781专业技术人员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经济、法律等专业技术人员人此。

783企事业工作人员

职员、办事人员、雇员、私营企业主、管理人员、商业及服务性工作人员等人此。

785农业生产者

农民、渔民、牧民等入此。

新增的环境及人员两个复分表均采用多重列类方法,使《中图法》(第5版)在修订技术上得到进一步完善。

2 旧复分表的改造和修订

《中图法》(第5版)此次通用复分表做了很多修订,除了增补新类目,扩充加细子类目,还大量采用规范类名、增加类目注释等方式,对复分表进行充实和完善。

2.1增设类目

《中图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增设类目共94个,使复分表内容更为详细,类目更为专指。例如在“通用时间、地点和环境、人员表”增加了下列类目:

15时期

161和平时期

162战争时期

325国内、境内

326国外、境外

举例分析如下:

2.2规范类名

《中图法》(第5版)对通用复分表类目名称进行修订规范,共规范类名52个。如“世界地区表”修改类名23个,使得世界地区表的地名更为符合国际规范,举例如下:

2.3增加注释

《中图法》(第五版)通用复分表共增加注释20个,增强了复分表的包容性。例如:“世界地区表”增加了16个注释,举例分析如下:

2.4增设参见

《中图法》(第5版)通用复分表在“中国民族表”增加参见12个,其中11个是参见“世界种族与民族表”相关类目,如“12蒙古族,参见世界种族与民族表311”。通过类目参见实现了《中图法》两个民族表对于既分布在中国境内、又同时分布在国外的民族,逐一设置参见与反参见,便于用户选择标引,增强了分类法多途径标引和检索的功能。

3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3.1人员复分表及环境复分表应单独设置

环境、人员与时间、地区、民族等一样,是文献信息经常涉及的重要内容。《中图法》(第5版)增设环境表及人员表,顺应了传统分类法向分面组配化发展的趋势。但是,作为独立的、不同的分面,“人员”、“环境”与“时间”、“地点”放在同一个表中,显然不太合适,也不便今后的类表扩充。我国的《资料法》(第4版)已首开先例增设了人员通用复分表和环境通用复分表,建议《中图法》下一版修订时也能独立设置这两个复分表。

3.2“-8通用概念”类目设置不当

“总论复分表”增设的“-8通用概念”,一般无法用于类目复分,因为《中图法》类目原来就很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已无必要再添加通用概念的复分号予以细分。例如:《中国律师制度研究》,在《中图法》(第5版)中,已有分类号D926.5(中国律师制度),无需再细分“-81制度”。

3.3同一国家文献的集中问题

《中图法》世界地区表中,有些国家因分裂而被分散到多处列类,如捷克斯洛伐克被分设在3处,即514捷克斯洛伐克、524捷克、525斯洛伐克。类目分散造成文献分散,给图书馆分类工作和排架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建议改进的详细方案请见《(第4版)地区复分表的改造》一文。

3.4语种表尚缺

多语种性是文献信息的一个显著特征。许多学科的文献都可能涉及语种问题,没有语种表,就只能粗分到上一级类目。例如《渊源・流变・跨越:跨文化语境下的英语文学》只能分到“1109世界文学史”,不能准确细分到世界英语文学史,这样就造成分类法标引专指度较低。

国外主流文献分类法都设置有语种表,建议《中图法》也应考虑增加语种表,以利于处理涉及世界各语种的文献。

3.5增设人物资料类型复分表

《中图法》主表中,有关人物的类目除了集中设置在K历史、地理大类的“人物传记”类下,还有一些大类,如A大类及I大类等类目中,也多处重复设置了人物类目,如:

A71马克思

A711传记

A712生平事迹、回忆录

A715阐述、研究

A717纪念地、故居、遗物

文学大类中,“1210鲁迅著作及研究”之下也有类似的类目。

上述人物类目,实际上是关于人物的文献资料形式类目。如果能将这些类目从主表中提取出来,专门设置一个人物资料类型复分表,将更便于涉及人物的文献分类,也节省了主表的篇幅,可以更好地满足文献标引与检索的需求。

上一篇:我国气象科技人员流动动因分析及启示 下一篇:环境约束条件下我国农药行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