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市场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16 11:16:12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1

【关键词】股份制商业银行 理财产品竞争力 对策分析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多元化

柳州市场上开展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业务的商业银行现有三大类,共1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日常经营活动中大量的存贷业务客户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产品的自然客户或潜在客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其长期经营、品牌效应、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大量将自己的这部分存贷客户转化为理财产品客户,因而发行了相应规模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在理财市场方面的需求。

二、柳州金融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分析

与传统的有形商品市场竞争相同,作为无形商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在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同样重视对市场的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不同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含有的风险,和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特点,需要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和稳定发展的综合性能力,以获得市场当中客户的信任。

本文从内部竞争力和外部竞争力两大方面8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内部竞争力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产品特点和结构决定的固有实力,具体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理财能力。外部竞争力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评价。依据行业惯例,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四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

(一)市场发行能力

银行为了实现满足投资者个性化投资需求的目的,其所设计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应该考虑该产品覆盖各类投资者的范围。因此,考察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发行能力,应该从产品发行数量、产品类型的多样性、投资币种的丰富度及理财期限的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

据和讯网公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售信息,2011年1月至6月柳州市场上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柳州范围内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达1742支。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别以20.84%、22.39%、29.16%,共同占据了该市场的半壁江山,发行规模相当可观。

目前,浦发银行在柳州市场上拥有汇理财稳利计划、债券盈添利计划等品牌,光大银行拥有T计划、理财套餐计划等品牌,招商银行拥有节节高升-安心回报系列、焦点联动系列等品牌,每期都有较大的发行量。

在投资币种方面,人民币和美元是主要的理财币种,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会适当地选择如澳大利亚元、欧元为代表的非传统货币进行投资,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丰富程度。

在投资期限上,1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以及1个月至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保证理财产品丰富程度,会保留少量1年及其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

在投资标的方面,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国债、企业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承兑汇票等债券、票据、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备投资对象。

从柳州市场上的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指标分布上来看,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表现出在市场发行能力方面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收益能力

部分客户容易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率当作实际利率,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预期收益率是理财产品的理想收益率,是商业银行根据概率统计设计出来的,因为市场存在着不可预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之间将会发生偏差。预期收益率仅仅是发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做出的预期承诺。而实际理财收益,则按照理财产品到期时的到期收益率决定。预期收益率不一定等于到期收益率。

(1)预期收益率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的表现,消费者可以从预期收益率中可以预知理财产品的未来收益,以此来判断自身的理财收益。

(2)E/I值(到期收益率/同期限理论存款利率)是市场上评价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和讯网提供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到期收益率数据计算,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是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2011年上半年6个月平均E/I值分别为1.18、1.15和1.08。到期产品收益波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三家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能力。

因而在产品收益能力方面,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为客户带来相当不错的收益回报。

(三)风险控制能力

(1)招商银行对其理财产品实行风险评级制度,在产品设计阶段给予产品不同的风险评级,为其销售中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提供风险控制依据。

(2)兴业银行对其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分为基本无风险级别、低风险级别、较低风险级别、中等风险级别、较高风险级别。

(3)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在其理财产品说明书当中,对风险使用“较高、较低、低”等进行分级,区分度不高,不能对产品起到较好的风险控制作用。

(4)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仅针对理财产品进行常规的风险提示,对于理财产品自身的风险控制以及相关评级无详细资料描述,风险控制能力未知,会影响投资客户对于理财产品风险的认识,增加了客户购买产品的风险性,削弱产品竞争力。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评估,除了产品说明书对于产品的风险评级外,还应看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实际市场风险,即“零负收益”理财产品的表现情况。

(四)信息披露规范性

笔者仔细研究了柳州市场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网站,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整理,从银行客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需求出发,对产品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产品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及产品说明书的完整性三个方面,对各家银行进行考察。

(1)光大的银行网站,“阳光理财”项目出现在首页靠前位置。项目设置上不仅有相应的信息披露栏目,同时设置了关键字检索、查询、理财工具等特色栏目。对于理财产品的运行、到期情况也都有相应的板块披露,及时更新。唯一的缺憾就是理财产品介绍过于简单,没有完整的可以提供下载或者在线阅读的产品说明书。对于投资者,只有到银行柜台才可以看到产品的全貌。

(2)招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上,通过主页的金葵花理财可以快捷的进入理财产品相关界面。在理财产品检索上,设置了专门的筛选界面,从销售状态、产品系列、理财期限、风险等级等几个可以进行检索的项目。并且在查询中,提供了完整的PDF版产品说明书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产品收益计算等信息,可供投资者方便的了解该产品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3)浦发银行网站在个人网银界面设置了“轻松理财”理财产品项目,投资者可以轻松地进入,进行理财产品信息查询。虽然没有设置检索查询系统,但浦发银行产品系列及具体产品相关特征信息查询便捷,一目了然,并且附有信息披露项目。产品名称点击后,显示出简化版理财产品说明书,客户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产品的详细信息。不足之处是信息披露项目下显示信息过于简单,客户不能对产品的运营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4)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最终都能查询到理财产品说明书以及信息披露项目,但这三家银行理财产品板块均未设置检索项目,查询相对比较繁琐。同样表现出运营情况描述过于简单和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

“发行频率加快、发行期限趋短、预期收益率走高”已经成为2011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关键词。面对金融危机的阴魂不散,国内通货膨胀严重,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不振,银行理财产品以其投资期限短、投资回报高的特点吸引各方投资者关注和热捧。这一切都在说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竞争之激烈。

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从一个方面反应了消费者对于理财的需求在不断提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何更好地打理手中的资金,是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经过这几年宣传,现在理财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百姓不再局限于存款这一单一的方式。越来越多的百姓通过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2

关键词:经济周期;商业银行;个人理财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of commercial bank develop fast. Affect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the economic cycle adjustment currently,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re confronted with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China show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lower yield and the shorten period of the financial products.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had“zero income”and other difficult problems. This paper makes a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problems,and then makes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s personal financial servic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market research,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to restrict financial planning managers and so on.

Key Words:business cycle,commercial bank,personal finance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2265(2009)06-0065-03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进入了本轮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始于2003年底的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也伴随着本轮经济周期的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经济下行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面临哪些新问题,是当前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应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下行期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新特点

(一)理财产品收益率逐步走低

从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走势来看,受本轮经济周期调整的影响,无论是本币产品还是外币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都呈现出一个快速上扬到大幅下挫的曲线(如图1)。例如人民币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在本轮经济周期的上行期,一年期平均收益率从2004年的2.82%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6.60%左右,经济下行时,一年期平均收益率下降至2009年第一季度的3.84%左右,显示出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强大影响力。

虽然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逐渐下滑,但其在市场上的强大吸引力并未减弱,发行数量逐年增加,由2004年国内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131支激增至2008年的6096支。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受到市场的广泛青睐,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银行理财产品比同期限的储蓄产品收益率高。从图1可以看到,从发行初至2009年一季度,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远高于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的收益率,二者之间的剪刀差很大。另外,虽然在下行周期人民币一年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大幅收窄,但仍然高于起初一年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说明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设计能力正逐步提高。

(二)理财产品期限以短期为主

理财产品的期限无论对于银行设计人员还是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经济下行期特别是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等充斥市场,使暴露在这些风险之下的理财产品时刻面临市场波动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投资于短期理财产品、“现金为王”成为市场的首选。从国内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来看,2004年短期理财产品的比重为17.89%,2009年1季度则高达74.19%,显示出在经济下行期,短期理财产品的占比越来越高。

(三)固定收益率类理财产品成为市场主流

在国内,商业银行一般通过信托模式,把募集的理财资金以信托合同的方式投资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等,投资标的相对丰富。在2003-2007年经济上行阶段,理财资金集中于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打新股”理财产品,信贷受让计划理财产品以及与大宗商品走势挂钩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是经济上行阶段的主流产品。但自2008年下半年经济进入下行期后,特别是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趋于保守。风险较大的结构类产品数量大幅下降,与资本市场联系紧密的打新股类产品也随着2008年股票市场波动的加大而逐渐减少。而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票据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增幅较大,基本上成为2008-2009年理财市场的主流。 这说明在经济下行周期中,市场更加关注风险相对较小的债券、票据资产,不仅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而且可以保持较高的流动性。

二、当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的新问题

受经济下行周期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市场风险、产品风险高发期,急剧的市场变化导致国内银行发行的投资于境内外的股票及衍生产品的理财产品价值大幅缩水,出现了多家银行多只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等“收益门”事件。这些事件的揭露使得银行理财业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暴露出了银行理财业务需面临的一些新问题。

(一)结构性理财产品自主开发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银行发售的结构性产品大多属于“引进型”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由于国内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产品定价能力不足,国内商业银行还不能成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做市商,对于基本的衍生产品的交易都要同国际大银行进行对冲交易,主要以中间人的方式参与衍生产品交易,造成了在规避风险的同时,将产品收益的绝大部分转让给国际大银行。据调查,现在不少中资银行所推出的外币结构性存款产品是委托外资银行或投资银行代为设计的,或者是从基金公司买来包装后卖给国内投资者。这种情况的持续将会使中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受到损害,导致中资银行限于对业务底端的客户资源进行竞争。

(二)客户风险评估较为困难

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大部分客户的金融投资知识有限,对产品风险的识别、评估能力不足,过于注重产品收益水平且普遍抱有过高的收益期望,投资风险承担能力不足,往往将银行理财产品作为储蓄的替代产品,“买者自负”的心理准备不足。另一方面,从银行的角度来说,银行现有资源还难以做到理财产品的个性化定做,加上银行客户经理知识水平有限,以及客户资产状况、收入来源信息不足,银行对客户投资风险评估及产品适用范围评测存在较大困难,进而影响理财业务的稳健发展。

(三)经济、市场分析研究力量薄弱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投资业务,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投资的范围无外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等,而这些市场中的基础资产表现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提高理财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商业银行对经济周期的判断、对市场走势的把握,这需要做大量的经济研究和市场分析工作。但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团队的组织架构上来看,多数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专门为理财服务的市场分析研究队伍,即使建立了研究队伍,由于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到位,往往形同虚设。

(四)理财产品缺乏客观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统一权威的标准来衡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这主要是由个人理财产品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和多样化所决定的。在对个人理财产品进行分析时,大多将己有的金融产品与之作比较。比如准货币市场基金类的理财产品,在评价产品时只是将之与货币市场基金作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与比较对象的属性关联程度较为密切,要么是业绩上的比较,要么是产品结构上的比较,最终很少有能得出反映理财产品独立综合竞争属性的结论。此外,由于多数理财产品最初发展的形式与基金类似,因此还有借鉴基金绩效的评判标准来评判理财产品的。虽然这些方法对于衡量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综合实力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个人理财产品的独特特征测定则显得不足。

三、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建议

(一)加强市场分析研究工作,增强理财业务的前瞻性和主动性

多年来,国内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上,往往追求规模、数量等,而对市场分析研究工作重视不够。多数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组织架构上,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市场分析研究团队,导致理财产品在面对市场变化时不能够及时调整,理财产品风险加剧。如2008年理财市场上出现的“收益门”事件就是一个教训。由于市场分析不到位,导致多家商业银行的多只理财产品“零收益”或“负收益”,这一方面给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导致出现问题的商业银行声誉受损。因此,在全球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今天,商业银行应重视理财业务的市场分析研究工作,了解国内外经济的发展趋势,把握金融市场的变化脉搏,在理财产品开发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和主动性。

(二)培育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第三方评测市场

虽然信息不对称在任何行业都存在,但是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方面表现得更加严重,它使得委托人获取信息的成本高昂甚至不能获得信息,同时也使得委托人通过合约约束银行即人的成本变得高昂。理财产品合约存在不透明性,容易使得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违约成本较低。

面对这种情况,监管部门应要求商业银行建立理财业务信息披露制度,逐步按照制度化、规范化要求,真实、准确公开披露有关理财产品信息。同时,积极引入商业银行理财第三方评测机构,加强市场专业化监督,提高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违约成本和声誉破坏成本,提高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三)建立起理财规划师的约束机制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最终要通过一线理财规划师销售出去,而当前国内商业银行理财规划师面临着考核任务的压力以及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在销售过程中对客户存在着误导行为,易产生理财产品的不当销售和错误销售。因此,建立起理财规划师的约束机制,有利于限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当销售行为。这种约束机制可以通过提高理财师的货币收益,增加其放弃该项工作的机会成本,以及建立理财规划师市场、引入声誉机制、增加其声誉收益等措施,来强化对理财规划师的监督。

(四)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

对于目前国内市场而言,理财产品客户的主体仍是普通储户,其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产品设计还应注重低风险和简结构。同时,客户经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应及时、有效地向客户披露相关信息,避免营销时过分渲染最高预期收益率而对产品说明书中的风险提示轻描淡写甚至略过不提,避免导致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只知其利、不知其弊的结果。

商业银行需要切实按照银监会强调的风险揭示、客户评估及信息披露等要求,对不同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做出明确的划分和标识,此外,在销售过程中配备专业人员对客户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损失承受能力以及投资预期等进行审慎的识别与评估,辅助客户选择与其风险收益特性相匹配的理财产品,防止由于错误销售损害客户利益。

参考文献:

[1]张兴胜、钱金叶.人民币理财产品热销的冷思考[J].中国城市金融,2005,(3):4-7。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3

关键词:理财消费;宏观调控;市场收益

一、引 言

2010年,我国名义GDP总值突破58786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名义GDP总值5474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我国居民和企业的财富也在近年来随之得到迅速积累,催生了对财富保值增值以及资产管理的巨大市场需求。从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人们对理财活动的需求明显增加。随着我国理财消费市场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层出不穷的各类理财工具也逐渐成为社会公众管理财富的重要方式,理财消费市场整体规模得到了快速扩张。然而在2011年,由于我国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以及控制物价等原因,中央推行了一系列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剧了各大商业银行的资金困境,为了满足行业监管要求,各大银行相继通过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吸纳资金。但同时,与高收益率相对应的高风险却被绝大多数消费者忽视,理财产品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对于刚起步的我国理财消费市场有何特点?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主要又有哪些?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有利于增加第三产业的消费需求,优化消费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二、文献回顾

在国外,理财消费市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1929-1933年的美国银行挤兑危机和股灾使人们普遍丧失了对银行和券商的信赖,加之严重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未来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保险公司提供的可以满足不同需求甚至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谢怀筑、陈利敏,2004)[1]。目前有关银行理财消费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于理财消费的风险收益比较、居民理财消费的行为特点(廖理、张金宝,2011;余永定、李军,2000)、银行理财产品业务发展趋势(杨飞,2009;刘安霞,陈昭旭,2010)、银行理财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舒皓、刘洋,2011)等方面。李秀芳、王丽珍(2011)建立了关于消费、保险、投资的随机最优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得到最优的家庭资产配置策略并对部分影响因素做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遗产动机影响寿险需求,对消费和投资基本无影响;消费的跨期替代偏好影响消费和投资需求;投资、消费、财险需求与家庭财富正向关,寿险需求与其反向关[2]。马秋君、李巍(2011)则选取我国银行2009年至2010年发行的部分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对其收益与风险进行分析,发现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总体呈现收益与风险非对称且中外资银行的产品收益与风险特征差异大[3]。卢满生(2012)研究认为滚动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推高银行体系流动性风险,储蓄存款向理财产品分流导致M2统计失真,同时银行借道理财产品将表内业务表外化增大了社会融资总规模调控难度[4]。孙从海(2011)认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的兴起与发展带有明显的金融创新本土化的特征,银行理财产品不仅已经成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流产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而且深刻地改变着中国普通家庭的财富观念[5]。徐加根、陈恪(2011)利用全国12个城市2009年的全部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数据,研究了市场结构、银行绩效与理财产品市场稳定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竞争程度的升高会提高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进而降低银行的绩效水平,而市场中处于弱势的银行表现得尤为明显,而较低的绩效水平以及较高的竞争程度会导致市场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银行有减少产品发行量的动机,还很有可能选择退出市场[6]。周荣芳(2011)则认为我国商业银行通过产品创新规避存款利率管制,这既反映了市场的真实资金供求状况,也包含了市场对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整的预期,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显示其对通胀更为敏感,相对同期存款定期而言,更能体现即时的市场资金溢价[7]。

尽管近年来有关理财消费市场的研究结果较为丰富,但大多数还局限于对理财市场的现状描述以及与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研究,而关于我国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内在原因的探讨则鲜为少见。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分别从居民财富、物价水平、同类市场表现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几个方面深入考察了影响我国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更有利于认识我国理财消费市场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规律,为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参考。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变量

根据西方消费理论,与其他消费品一样,理财消费作为一种金融消费,其消费需求与居民收入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增加,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也相对增大,不难看出,银行理财消费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如下因素对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的影响:(1)物价水平。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处于高位以及美元贬值等原因,人们的存量财富受到侵蚀,再加之物价水平过去一段时间内一直高于基准利率,因此,人们在客观上需要通过非存款类的其他理财方式来对冲风险,消除物价上涨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物价水平越高,银行理财消费需求越大。(2)同类市场表现。根据消费函数理论可知,消费主体对某一特定理财产品的消费通常是该理财产品收益的正函数,是替代类产品收益的负函数。因此,我们认为,当同类可替财消费产品的市场收益率越高,银行理财市场收益率则相对降低,人们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就减少。(3)宏观经济政策。从大量现实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理财市场除了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当资金面由于受到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而处于紧张时,则通过发售超短期高收益产品以维持理财资金链的正常运转,以重庆为例,2011年上半年发行的理财产品中,6月末未到期理财产品余额约350亿元,但累计发行额超过1300亿元,其中1个月期以内的占比达58.36%(卢满生,2012)。因此,本文认为,宏观经济政策越紧缩,银行理财消费市场规模越大。以上命题是否符合我国现实情况,还需进一步经验证据的检验。

(二)模型设计

根据上述研究假设,为了深入考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中各类主体对理财消费的主要因素,同时考察到自变量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见表2),因此本文分别构建了如下两个研究:

其中:Financet表示银行理财消费市场发展水平,采用全国各大银行当月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总额来衡量;Stockt表示同类市场表现,采用上证A股当期(本月)考虑现金红利再投资的月市场回报率(等权平均法)来衡量;Incomet表示居民收入,采用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CPIt表示物价水平,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Reservet表示存款准备金率。实证模型(1)用于分析股票收益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费价格指数对理财消费的影响,模型(2)用于分析股票收益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存款准备金率对理财消费的影响。此外理财消费市场(Financet)和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Incomet)采用自然对数形式。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选取

本文中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数据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信托和理财研究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对外的《银行理财产品月评报告》并经整理而得,涵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共36个月数据。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可支配收入(Income)数据均来自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的宏观月度数据,股票收益率(Stock)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另外,我国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考虑到通常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都是在一个月份中期,因此同一月份可能存在有两个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本文将每月最后一天执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作为当月存款准备金率。为消除月度数据的季节因素和不规则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HP(Hodrick-Prescott)滤波法对月度数据进行了季节调整[8]。

四、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与多重共线性检验

本文首先对研究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2009年至2011年间,我国上证A股月平均收益率为2%,最大单月跌幅达到16%,最大单月涨幅高达23%,表明我国资本市场收益率的波动性较大。CPI在2009-2011年间平均月涨幅达到2.69%,通货膨胀最严重时高达6.5%。另外平均存款准备金率在样本期间内高达17.78%,最低降至15.5%,最高达到21.5%,这表明我国在过去3年间受到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等不确定和非预期因素的影响,宏观政策也处在一个动态调整期,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对理财消费产生深远影响。

为了保证研究模型多元回归估计的有效性和无偏性,本文在利用经验数据对理财消费市场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前,还对各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进行了检验。从表2相关矩阵的报告结果来看,物价水平(CPI)与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之间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相关系数为0.86),这主要是因为存款准备金率常作为调控物价的一种货币政策导致的,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分别将物价水平(CPI)与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纳入研究模型中。

(二)分析结果

本文分别考察了同类市场表现、居民收入、物价水平和宏观经济政策对银行理财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从表3报告的结果来看,尽管股票市场收益率对银行理财消费市场规模的影响不显著,但是二者之间的负向关系(-0.63)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股票市场与银行理财消费的相互“替代”关系。也就是说,如果股票市场收益率偏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则会比较景气,这主要是因为在银行理财产品中,有部分理财产品具有保本功能,能较好的满足在市场风险较大时的保值需求。

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对银行理财的消费需求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二者变量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我们可以合理预期,金融危机后,作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突出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我国居民收入将在未来期间得到快速增长,对理财消费的需求也将在优化消费结构方面做出较大贡献。

表3还同时报告了物价水平对理财消费市场的影响,从中可以得知,物价水平是影响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当居民消费价格处于高位运行时,对理财消费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增大。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物价水平较高时,人们更多的趋向于“存款理财化”,通过将存量财富从单纯存款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配置理财产品的管理方式,进而在保证流动性和承受较低风险的同时,获取高于存款类产品的收益,这一现象在2011年物价水平与基准利率倒挂的背景表现尤为突出。

从有关宏观经济政策与理财消费市场发展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与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银行理财市场规模(Finance)与存款准备金率(Reserve)之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与观察到的实际现象一致,当国家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收缩银行信贷时,银行资金面也变得紧张,为了满足有关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采用大幅提高理财产品收益率的方式来吸纳社会资金,进而缓解资金面的压力,在高收益率的引导下,理财市场也表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市场规模得以增大。

当把所有自变量纳入到统一研究模型中,其结果未发生本质变化,如表3中回归结果第五列和第六列所示,这里不再赘述。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拥有的财富也随之增加,对财富保值增值的客观需求极大地促进了理财消费市场的繁荣。然而,由于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晚,理财消费市场目前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金融消费者通常只关心该市场能够带来的回报,而对其所内含的风险水平及特征还认识不足,由此而产生的理财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文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我国现实状况,考察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消费市场的发展特点以及影响该市场发展的内在原因,旨在更深入的理解我国经济社会中各类主体的理财消费行为与特征,进而促进理财消费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银行理财消费的市场规模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居民可支配收入、物价水平与宏观经济政策都对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刺激了对理财产品的消费需求,此外,当出现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时,人们所拥有财富的实际购买力因物价上涨而减弱,寻求相对收益较高的理财产品则成为了人们此时的现实需求,在这种需求的刺激下,理财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如此,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资金面紧张时,商业银行则通过提高产品收益率来扩大人们的理财需求,进而满足政府的各类监管,最终传导理财消费市场的短暂繁荣。

从以上实证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启示,理财消费作为一种对金融产品的消费,在扩大内需、提升消费质量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这一消费行为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财富管理和财富规划的需求,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物价水平变动对居民购买力的侵蚀。但与此同时监管层更应当关注在发展我国银行理财消费市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正如本文研究结论所指,银行采用不合理手段刺激理财消费时,加剧了理财产品所内含的风险积累,这不仅损害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与国家宏观调控目标背道而驰,弱化了宏观调控效应,这将是管理层未来工作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谢怀筑,陈利敏.美国个人理财业的发展历程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金融,2004,(11):61-62.

[2] 李秀芳,王丽珍.家庭消费、保险、投资策略研究[J].消费经济,2011,(8):85-88.

[3] 马秋君,李巍. 我国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6):189-194.

[4] 卢满生.银行理财产品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分析[J].武汉金融,2012,(2):18-25.

[5] 孙从海.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供给行为分析[J].经济导刊,2011,(10):32-33.

[6] 徐加根,陈恪. 市场结构、银行绩效与理财产品市场稳定——基于12个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1,(10):57-62.

[7] 周荣芳.银行理财产品的存款替代及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1,(15):16-17.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4

财务分析是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基于企业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多个角度,以会计数据和资料为研究依据,为外部投资者和内部信息使用者等提供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财务工具。

2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作用

2.1财务分析是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财务分析通过一定的会计数据支撑,将会计报表转化为对企业利益相关者有用的财务信息,使企业管理者借助财务数据了解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制定未来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使外部利益相关者更便捷、及时的掌握企业的内部发展状况,做出正确的投资或贷款决策。

2.2财务分析是企业价值分析的有效工具财务分析为企业提供了会计数据,企业管理者根据这些会计数据作出分析和定位,确立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位,了解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和在市场中的发展状况,合理确立企业的价值,对企业的发展进行有效定位。

2.3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正常运行提供参考财务分析考虑了企业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具财务分析报告,这种财务指标能够为企业的运行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信息资料。同时,如果企业的运行状况不佳,管理者可以从财务分析数据中发现问题,合理分析企业存在的发展风险,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提供参考意见。

2.4财务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目前的发展状况,预测未来发展方向企业财务分析提供了企业的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成长能力、财务综合状况等指标,涵盖了企业发展过程的各种数据,使企业管理者比较全面和直观的了解企业目前的营运状况、现金流量状况、偿债能力状况、成长状况等,基于这些数据资料,管理者可以对企业的综合状况进行考量定位,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并能够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有效预知。

3新时期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企业的非财务指标不完善,对非财务性指标重视度不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单纯的财务指标已经不能全面的揭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适时弥补非财务指标,具体包括:

①产品市场占有率:随着企业由萌芽期进入成长期、成熟期,企业规模向着日渐扩大的方向发展,产品生产线也必将拓展,但是企业目前并没有衡量企业市场占有率的指标,企业的市场发展缺乏有效数据的支撑和指引,企业拓展生产线将会是盲目的发展,可能会引起无序的经营状态。

②产品质量指标:一方面,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不了解产品的生产标准造成盲目生产;另一方面,企业在生产完成投放市场之后,没有考虑到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愿望;再者,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要承担退货的风险,并向消费者补偿损失,企业目前缺乏相应的退货率及投诉率指标。

③产品适销率:企业生产的产品要迎合消费者的消费诉求才能使产品畅销,由于缺乏相应的衡量指标,企业无法准确判断产品的销售状况,造成大量研发新产品,产品又大量滞销积压。

④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迅速膨胀,单纯以规模效益取胜,往往忽略了企业文化、品牌价值、市场信誉等非财务指标的构建,导致企业内部建设出现“空壳化”现象,最终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导致企业发展受阻,停滞不前。

⑤技术创新能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多数企业虽然在发展进步,但并没有注重产品技术的创新,并没有将重点放在研发能力上,只能生产出一种或者两种主打产品,随着技术的更新进步,必将落后于其他企业,导致大多数企业的寿命都比较短暂。⑥全员劳动生产率:企业员工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的角色位置,企业的生产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劳动效率。然而,大多数企业没有重视企业员工劳动生产率的衡量,甚至企业并没有建立这方面的衡量指标。

3.2财务分析方法落后,分析内容不足企业通常使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等比较陈旧的财务分析方法,适合于传统阶段的财务分析。随着企业的战略调整及发展进步,原有的财务分析方法已经不能全面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造成财务分析提供的数据不准确,进而误导信息使用者。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而往往忽略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财务分析的内容具有片面性和狭隘性,往往只注重会计数据的堆砌,而忽视了对会计信息的反应和分析。

3.3财务分析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能够代替手工劳动的电算化的财务分析方式,这种财务分析工具能够轻松的处理各种会计数据,同时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但是这种方式在一些企业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有些企业还会因为自身财务人员电算化水平有限而选择采用传统的人工分析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增加人员浪费的情形,同时,也会因为人工核算分析而导致分析结果错误。

3.4企业财务人员专业素质有限

①财务人员通常情况下注重会计数据的具体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出具,固定刻板的进行数据整理,而往往会忽略对财务报告的具体分析。

②财务人员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具体运用时,不能正确的出具财务报告,或者会计数据核算错误,更别提做到财务分析,为相关使用者提供数据信息。

③一些能做到进行财务分析的企业也存在问题,通常财务分析是有部门财务经理进行整理分析的,其他财务人员基本不参与,这就造成了财务分析结果存在人为的主观因素,财务经理一人独断,对问题的分析比较狭隘和片面。

4完善企业财务分析体系的路径

4.1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指标体系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①产品市场占有率:代表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通常情况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越高,表明企业的产品越畅销,企业本身的经营实力越强。因此,企业必须将产品市场占有环节做好,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指标,这样才能够提高经营效益,获得更多的企业利润。

②产品质量指标:现在社会越来越注重对消费者权益的维护,产品质量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事关企业的生存发展。要着手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确定合理的产品质量测量指标,例如规定产品的合格率及品质指标,以量化指标的方式更容易把握产品质量的“度”,有了具体的产品质量量化指标,企业就能够把握产品质量的问题。

③产品适销率: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产品适销率越高,代表企业生产的产品越畅销,越能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了使企业避免遭受产品滞销的风险,必须建立产品适销率指标,有效的衡量企业产品销售状况。

④新产品开发能力:企业应注重新产品的开发,积极培育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掌握必要的开拓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拓宽企业的发展道路。

⑤技术创新能力:只有掌握了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发展才不受技术问题的钳制,企业在同行业中才能凸显优势,才能拥有竞争对手所没有的核心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⑥全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越高,员工的工作越有效率,所创造的企业收益越高。因此,企业要加快该指标的构建,使其能够准确的衡量员工的工作效率,为人力资源决策提供参考基础,节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4.2完善财务分析方法,补充财务分析内容基于企业财务分析方法比较陈旧的情形,要根据财务状况,及时改变传统阶段的财务分析方法,适应企业战略调整及发展进步的步伐,与时俱进,及时调整财务分析方法,并建立多元化的分析方法体系,丰富财务分析方法的运用。财务分析的内容不能只侧重于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析,而更加注重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减少财务分析的内容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改善目前财务分析在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另外,要更加重视对会计信息的反应和分析,使其能够为企业的内部管理者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有效的财务分析内容。因此,在财务分析的内容方面,企业自身要加快建立完备的内容反映体系。

4.3要进一步强化电算化的运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运营水平要随之进步,要多鼓励运用电算化的方式进行财务分析,这种财务分析工具能够轻松的处理各种会计数据,同时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针对这种方式在一些企业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以及有些财务人员电算化水平有限的情况,要增加对企业财务人员电算化的培训,强化电算化运用的重要性,从而节约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在减少财务人员的浪费的同时,避免因为人工核算分析而产生分析结果错误的情况。

4.4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对于企业财务人员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思考问题的解决策略,针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提高财务人员财务分析意识,改变财务人员通常情况下只注重会计数据的具体核算和财务报表的出具,固定刻板的进行数据整理,而往往会忽略对财务报告的具体分析的局面,使其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

②加大投资对财务人员进行定期财务培训,使财务人员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具体运用时,能够正确的出具财务报告,减少会计数据核算错误,及记账错误的行为,为做好财务分析提供基础依据,并为相关使用者提供数据信息,使他们能够根据企业财务分析结果做出正确的决策。

③改善财务分析只能由部门财务经理进行整理分析的状况,适时允许其他财务人员参与其中,成立专门的财务分析队伍,避免财务分析结果存在的人为主观因素,避免财务经理一人独断现象,使财务分析结果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5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ny managing finances products carri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to the managing finances market to comb, and pointed made the concrete study, based on this article has provid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nd the suggestion to the investor and the Commercial bank.

关键词:理财产品 产品类型 中国商业银行

key words: Managing finances product product type China Commercial bank

一、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含义和类型

2005年9月29日,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根据该暂行办法的定义,商业银行在个人综合理财服务活动中,可以向特定目标客户群销售理财计划。根据该定义我们认为理财产品是指由商业银行自行设计并发行,将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根据产品合同约定投入相关金融市场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获取投资收益后,根据合同约定分配给投资人的金融产品。

根据购买理财产品币种的不同,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人民币型和外币型,在现有市场中投资理财产品的外币多为美元或港币这两种。

根据产品发行后存续期限的不同也可以对银行理财产品进行分类,现有产品的存续期多为3个月、6个月、一年、两年等。

根据理财产品不同的发行主体对产品进行分类,可以将发行银行笼统的分为国内银行以及外资银行,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国有四大银行、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等。

根据产品的运作模式和收益特点可以将银行理财产品分为打新股产品、债券类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信托类理财产品和QDII理财产品等。下文将根据这种分类方法对银行理财产品加以具体分析。

二、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具体分析

1、 打新股产品

打新股型产品伴随着股票市场的升温,从无到有在2006年推出首支产品后,2007年几乎所有的中资银行都推出了打新股的理财产品,不少股份制银行甚至推出了十几种打新产品。这从侧面反应了中国股市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价差拉大,给投资者带来更大获利空间,同时企业新股发行密集,最终保证新股理财产品在风险有限的前提下获得较丰厚的投资回报。

但是由于打新股的理财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新股收益不断下滑,这加快了银行打新产品创新的步伐。银行相继对产品进行改良,或将活期储蓄的概念嵌入打新产品中,或将信托融资贷款与打新捆绑,并在资金闲置时投入票据、国债市场。然而随着2009年我国股票市场新股认购制度的改革,商业银行所推出的打新股产品也逐渐淡出市场。

2、 债券类理财产品

债券类理财产品是银行将募集的资金投资于央行票据与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收益稳定的市场,经过一定期限后投资者可获得收益,并获得原额本金的产品,大多数债券型产品提供给投资者一个固定的收益率。

对于投资者来说,债券类产品具有优质资产支持,可确定的较高收益,风险小,流动性强,为我国客户提供了分享货币市场投资收益的机会;对商业银行来说,针对的对象广,操作和管理的难度低,但资金的投资渠道有限,影响了收益率。

3、结构性理财产品

所谓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将固定收益证券的特征与衍生交易特征融为一体的一类新型理财产品。其表现特征是该类产品的收益一部分固定,而另一部分则与其挂钩资产的业绩表现相联系。结构性的特点是收益高,风险大,结构复杂,产品种类众多。

结构型产品按是否保证本金可以分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两类;按投资标的的不同,可以分为利率挂钩型、汇率挂钩型、股票挂钩型、指数挂钩型及信用挂钩型等。我国结构型理财产品起步虽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4、 信托类理财产品

信托类的理财产品也被称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投资于商业银行或其他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机构担保或回购的信托产品,也有投资于商业银行优良信贷资产受益权信托的产品。该类产品根据其资金运用方式,又可以分为固定收益型和浮动收益型。

信托型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来说,少量的资金既可以参与分享较高的收益,但不可以提前赎回,流动性差,且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对于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行信托类理财产品“变相”贷款,产品的开发成本小,基本上是资产管理的性质,只收取手续费,但需承担一定的风险且收益有限。

5、QDII理财产品

所谓QDll,即合格的境内投资机构代客境外理财,是指取得代客境外理财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QDII产品的分析,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用人民币直接购汇,委托银行进行境外投资,到期后再将本金和收益结汇成人民币,这样没有外汇也可以参与国际市场;其次,银行对投资者资金进行境外投资,并将资金委托第三方托管,属于资产管理关系,这将大大降低投资款被挪用的风险。但是人民币QDII产品大多以人民币入市折换成美元本金进行投资,投资到期后,又得将美元本金和收益再折合成人民币返还给投资者。由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这一过程将使投资者可能面临本金和收益的汇兑损失,而且很多银行在设计上缺陷明显,风险暴露突出。

三、 结论

本文以中国商业银行所推出的理财产品为分析对象,首先介绍了理财产品的含义和分类,接着对理财产品做分类具体分析。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关注产品的类型,流动性,投资领域,风险以及自身的需求;对于商业银行,要积极关注理财市场的需求,增强服务观念,建立完善的个人理财部门体系,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在产品设计上,要加大创新力度,注意加强产品的自助化、复合化、个性化、品牌化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辛树森主编,《个人金融业务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2] 王聪,于蓉,“关于金融委托理财业演变的理论研究”,《金融研究》2006年第2期

[3] 沈传河,朱新峰,王学民“我国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开发研究”,《特区经济》2006年第7期

[4] 宋琳,姜晓燕,“人民币理财产品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山东财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6

关键词:理财产品;国外经验;发展启示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的财富和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人们的理财意识日趋增加,这就为个人的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此新形势下,了解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目前发展状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问题根源,与外国先进的银行理财业务相比较,提出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的健康发展。

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存在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一)个人理财产品单一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目前存在严重的同质性。经常是一家银行推出了一种产品之后,其他家银行跟着“复制”,导致产品大同小异,对客户的吸引力低,各银行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大打价格战。同时其他银行的效仿,也抑制了一些银行的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不良的市场循环。像在2009年至今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市场中存在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现象,当资本市场形势大好时,各商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就纷纷推出申购新股的理财产品,比重占到了人民币股票产品的近一半。在2007年牛市期间,据不完全统计,从5月底至6月初,有近十家银行推出了新股申购理财产品,其中既有系列产品,如招商银行的新股申购第八期、深发展第二期“聚财宝”新股等,也有全新面世的品种,如民生银行“全球新股投资计划”,还有与其他投资品种联合推出的,如北京银行推出优先型申购新股理财产品。但对于新股申购类理财产品,每家银行的设计结构大致相同。基本上是银行设计出理财产品,交给券商或信托公司运用募集来的资金进行新股申购;当资本市场振荡走低时,理财产品又纷纷转向债券票据产品,若长期限无人问津了,就“蜂拥”改成短期的。可见,产品细分的过程中,商业银行对期限的划分欠科学,期限结构的集聚效应明显,不能满足投资者对长期产品的需求。

(二)个人理财产品缺少市场细分

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定位不准确,没有做好客户细分工作,只为客户提供预先设计好的大众化的理财产品,缺少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分析,缺少真正意义上的针对客户的个性化设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很少有提供高端私人银行的理财服务,在中资银行中,大部分为贷款类、债券与货币市场类期限短、稳健性理财产品,这种理财产品适合普通大众,而对于具有风险偏高、期限长的高端客户,国内商业银行很少有提供给适合他们的理财产品。并且,目前国内的个人理财业务的方向和重心还是处在简单的储蓄投资产品和消费贷款上,或者银行只是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没有将客户的生活理财作为其理财的首选目标。我国当前的理财产品主要属于投资类产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期货、外汇、黄金。而非金融类理财产品,如教育基金规划、住房规划、养老规划、医疗保险规划以及税务筹划、遗产规划很少提供给客户。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只是为客户提供一些预先设计好的理财产品,不能为不同客户群量身定制差别化的理财规划。

二、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经验分析其对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启示

(一)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步伐

外国的银行处于混业经营的模式,而我国银行采用的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金融体制,在这种体制下,银行业与保险,证券是严格分开经营的。但是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尝试与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等非金融机构的协调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运用“分业管理,混业合作”的思路,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推出设计优秀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银保”理财产品等,向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我国商业银行也可以在加大对人民币理财产品和理财产品流动方面的创新。将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本币或本币与外币连接的理财产品作为未来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创新的重心。如民生银行推出的与欧元兑美元汇率挂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期收益率达到3.6%,与高盛生物能源商品指数挂钩的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期的最高收益率高达6%,创下人民币理则产品的收益新高。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时,注意提高产品的流动性来吸引客户。如招商银行推出的一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它在客户支付违约金的前提下可以提前终止该产品,为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开辟新道路。

(二)做好市场细分,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在我国,高端客户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初级阶段,涉及较少,而根据“二八法则”:20%的高端客户给银行创造了80%的利润,这些客户理财需求旺盛,是银行中间业务利润的主要来源。而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市场绝大多数定位于大众化的理财服务,高端私人银行理财服务并未大规模涉足。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对富裕阶层的理财服务,我国商业银行可以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选择有条件的分行推出针对高端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服务,吸引富裕人群。国内商业银行需要设计出适合富裕个人客户的理财产品,在提供传统银行产品服务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偏好,利用金融衍生产品或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主动开发或按照客户需求设计产品或产品组合,向高端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个性化理财产品。

(三)调整理财产品设计方向,保持低风险原则

国商业银行要提高理财产品自行开发能力。国内商业需要不断提高理财人员素质,培养高素质理财人员和理财产品开发人才。提高设计产品的科学性,全面分析市场的风险并充分考虑客户的利益;同时提高自身产品的研发设计水平,提高产品开发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出个性化的理财产品,避免产品的同质化;设计出符合我国市场的理财产品,进而降低风险系数。并提高对货币利率、汇率风险的预测能力,向西方商业银行借鉴先进经验,分类别的对不同种类的风险采用具体不同的控制管理工具和技术,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小组,重点是从宏观上对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进行把握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吕仲,李峥.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分析和发展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03).

[2]何田婧.浅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问题与发展思路[N].山西科技报,2011-2-22(第015版).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7

个人理财是开展的最为广泛的业务之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仍受分业经营制度制约,同时理财产品品种少,同质化严重,缺乏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根据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迎来个人理财业务的广阔前景。

个人理财业务问题对策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理财业务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到非常成熟阶段,成为欧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和业务增长点。据有关资料统计,个人理财业务收入已占国外银行总收入的30%以上。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起步较晚,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片沃土,国内各商业银行大都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财品牌,如建行的“乐当家”,工行的“理财金账户”,农行的“金钥匙理财”等。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各家银行竞争优质客户市场的重要手段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分业经营体制阻碍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受到政策和法律的限制,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处于分业经营状态,国内的银行、保险、证券3个市场仍处于割裂状态,这使得银行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而客户资金也不能利用其他两个市场实现理财增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投资热情,限制了银行业个人金融业务拓展的空间。国外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的范畴不仅包含投资理财还包含融资、保障结算等,通过对股票、信托、投资型保险、债券、期货、基金、不动产等构成不同的投资风险组合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国内因严格分业经营体制,使得金融机构无法将三者结合优势跨越行业壁垒,无法有效向客户推荐金融产品,银行的理财定位只能以招揽客户、培育市场为目标,理财业务仅停留在给客户提供理财建议上。

(二)组织机构、管理架构不完善

为了给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个人理财业务必须依赖前后台业务的整合,才能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而目前由于国内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及管理架构的不完善,个人理财业务所涉及的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分别由多个部门管理,导致前后台业务条块分割,个人理财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运作系统,使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不能顺利展开。

(三)理财产品品种少,同质化严重

在分业经营的背景下,虽然各家银行不遗余力地推出了名目繁多的个人理财产品,但因金融机构不能跨市场构建金融产品,而且缺乏有效的客户需求分析,使得个人理财业务只不过是货币市场产品的简单组合。我国商业银行只能通过和合作的形式向客户提供证券、保险等理财服务,利润空间有限。商业银行理财的内容和形式也仅局限于传统的银行存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外汇业务及部分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产品等业务。而且大多数理财产品为国外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翻版,模仿程度高,缺乏差异性和核心竞争力,难以全面满足客户的理财服务需求,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国内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与客户对个人理财产品的选择性。

(四)缺乏高素质的综合理财人员

个人理财业务是一项知识性、技术性相当强的综合性业务,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而我国因长期执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导致各商业银行缺乏复合型理财专业人员,多数员工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由于常年从事传统银行业务,在保险、证券等方面的知识比较匮乏,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而未能真正为客户提供适当的理财建议。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风险披露和宣传能力

商业银行自身应完善内控机制,防范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风险。提高风险披露能力不仅限于体现在产品说明书上还对销售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针对客户的不同风险厌恶程度给予不同的建议。商业银行应当构建理财产品的风险计量,监测、控制和处理方法,加强对投资者的风险宣传,及时按照规定程序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与运用、投资组合与风险收益的变化以及其他重大影响事件等信息。同时引入第三方评测市场,提高风险预警质量。一方面ι桃狄行的理财产品做出综合评级,使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充分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客户的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提出相应购买建议

(二)增强产品设计团队自主研发实力和市场分析能力

要让个人理财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产品的整合和创新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自主研发能力,对现在的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进行全面的量本利等成本与效率分析,推进个人理财产品结构的优化与重组。另一方面要把握市场变化脉搏,做好市场调研,认真分析市场与客户需求。在理财产品创新中,我国商业银行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的理财产品,应以市场细分为出发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客户和市场需求分析,将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范围由货币市场引向资本市场及其衍生产品和稀缺资源,有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进行业务创新,使客户的效益获取程度达到最高,这也是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空间的关键环节。

(三)培养专业性、高水平的金融人才

目前各商业银行在开展理财业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与银行缺乏专业的理财规划师密切相关。因此应加强对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的培训和业务营销的高级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理财团队的整体素质,以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作为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具备一定的金融专业知识,同时还应从顾客心理出发巧妙地使用营销技巧,因此要制定系统的理财顾问培训计划。有必要同证券保险等行业系统建立横向联合培训机制,使理财候选人员全面掌握各类投资市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员工有敬业精神和良好的个人信誉。必须对理财候选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岗位交流,使其尽快熟悉银行的各类业务,能够进行银行业务的独立操作。

参考文献:

[1]王洪敏.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

[2]湛雷.浅谈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1.

[3].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9.

理财产品市场分析篇8

摘 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综合运用财务分析指标,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会计信息,但由于不同于大型企业,使得小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小公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小公司 财务分析 对策

一、公司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财务报表可以提供一个公司在某段时期或时点的财务状况信息,并且它的真正价值在于有助于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状况,确定预期收益和股利。如果从投资者的角度看,预测未来是财务分析的关键所在,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财务分析既可以预测未来,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据此制定公司新的发展计划。由此看来,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小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

财务指标分析对小公司而言是十分有用的,它可以现成得到根据公司的规模划分的比较数据,并且对这些比较数据采用的分析方法同一般大型企业采用的分析方法相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一致,但是,小公司财务分析中存在着一些独特问题。本文从银行的角度来分析出现的问题:

银行调查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时,首先要对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预测,即主要关注企业的流动性和持续经营的可能性,特别是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银行通常愿意和能够及时偿还贷款并能够长久持续经营的新客户打交道,因为这种客户很有可能成为银行的长期客户。因此,企业的短期和长期生存能力对银行来说都非常重要。同样,由于银行很可能成为企业未来主要的资金来源,银行的洞察力对于企业来说也很重要。

与跟大客户打交道不同,在与小客户打交道时,银行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财务报表。小企业可能是没有经审计过的报表,而且也不是定期编制。如果一个公司开办时间不长,则可能只有一年的历史财务数据,或者根本没有。而且这些报表则很可能是老板的亲戚而不是正规的会计人员所做的。

因此,财务数据的质量对于一个希望与银行建立密切联系的小公司尤其重要。否则,即使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很好,但由于可能会出现以上这些情况,银行有可能会拒绝小公司的贷款申请。因此,小公司的所有者必须对这方面加以关注,即使这样做成本很高。

同时从给定的财务比率来看,小公司的风险要高于大公司。因为小公司要么过分依赖单个产品,要么过分倚重单个客户,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例如,有一家公司专门制造并销售某一种农机零件,其主要销售对象是A公司。当A公司决定不再用该公司的产品时,该公司就已经失去了其主要市场。而通常大公司拥有不止一个客户,因此不会像小公司一样过分依赖某个客户。

产品单一的公司也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客户对产品兴趣的转移对小公司的打击也是十分沉重的。例如,有一家玩具公司生产了一种小玩具,投向市场后反响不错,但是谁又知道这一时的流行能持续多久?如果一旦这种小玩具真的不再流行,就会给制造商留下大量的存货和过剩的生产能力。这些都会使得银行给小公司贷款时比较犹豫。

所以,为确定小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分析必须做到“超越比率”,并对该公司的产品、客户、管理和市场的持续发展做进一步的分析。

而我们经常使用的财务比率分析只是衡量公司偿债和履行其他义务的能力的第一步。

三、针对小公司财务分析出现问题的解决对策

为完善小公司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增加非财务分析指标

1.产品市场占有率

计算该指标是反映小公司市场营销能力,它表明在同类产品中企业产品占有的市场份额,小企业应该重视该指标变化的趋势,来及时反映企业市场的变化情况,企业市场的扩充速度,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程度以及产品受消费者喜爱的程度。

2.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质量水平指标,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合格率和优质品率;二是企业产品销售以后在消费者心中的信誉;三是企业产品销售以后的消费者的投诉率;四是产品销售以后的退货率。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详细指标来全面评价企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3.产品创新能力

产品创新能力是指小公司在开发市场时需求的新产品方面的能力,作为一个小企业,其管理重心应该放在技术、知识、人才等无形资本,在评价小企业业绩时应该关注企业的市场价值、品牌价值以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并且把这些转化成比率指标与其他企业以及企业历史水平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差异之处,不断进行产品的升级,提高企业产品的创新能力。

(二)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

在企业中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使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得到保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使会计资料得到完整和完善,保证财务分析指标的正确。这样企业提供的会计资料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助于相关人员对企业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按有关规定严格要求企业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力度,设立分工明确的工作岗位,对各个岗位严格考核,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以达到财务分析指标的准确。

参考文献:

[1]刘爱娟,张燕译.财务管理精要.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吴亭.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财务分析指标思考.理财广场.2009(10).

上一篇: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范文 下一篇:线下教育的概念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