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13 11:22:05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1

1.美国FASB给出的定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其概念最早是由美国FASB提出的。1976年在《概念框架研究计划的范围与影响》一文中提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一部章程、一套目标与基本原理组成的、互相关联的内在逻辑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导致前后一贯的会计准则,并指出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性。目标明确会计的目的与意图;基本原理指会计的基本概念,它们指引应予以进行会计处理的事项的选择,各项事项的计量以及汇总并使之传递给利害关系集团的手段。由这类概念派生的其他概念,在制定、解释和应用会计与报告准则时又必须反复引用它们。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类概念是基本的”。

2.我国学者给出的定义

国内学者吴水澎教授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概括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指“由一系列彼此相关的会计基本概念所构成的一个协调一致的体系,旨在为发展和完善会计准则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3. 两者定义的关系

两种定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吴教授所归纳的概念内涵明确,外延更广阔,能涵盖了美国准则外的其他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和美国早期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财务会计理论中若干最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逻辑整体,它指导基本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施,促进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更好发展。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会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承认。实践表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它能够为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制定、评估和修订会计准则时提供指南,以保证会计准则的一贯性和系统性。

(2) 在缺乏权威性文件的情况下,它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和报告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3) 在编制财务信息时,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4) 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性质和局限性,使其能依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营决策。

(5) 由于概念框架能够促进会计准则的一贯性与会计实务的合理性,它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促进使用者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并增强使用者的信心。

(6) 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有机结合的一个典范。一方面,概念框架的许多内容来源于对实践的归纳、总结,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对会计理论来说,概念框架比较具体,更重实践,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成为理论与实践的连接点。

(7) 通过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既可充分肯定传统会计理论中仍适用的合理部分,又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把握的几种关系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财务会计理论的关系

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财务会计理论的关系,会计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等同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经过组织的财务会计理论,财务概念框架结构包括的理论范围与财务会计理论的范围是相同的。在此意义上而言,二者是等同的,只不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系统化、条理化的组织。另外一种是构成论。此观点认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是财务会计理论中的部分内容,是最基本、最原始的部分,财务会计概念结构包括的财务会计理论范围要远远小于财务会计理论的范围。

笔者比较倾向于后者,认为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由财务会计理论构成的。因为任何理论都应该有最本质、最精华的部分,其本质、精华部分虽来源于理论,但不应等同于理论。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的关系一直以来也是会计学界争论不止的问题。对于二者的关系,会计界存在3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被称为“同一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应将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视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对其修改。第二种观点被称为“替代论”,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应取消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后一种观点是“并存论”,此观点认为《企业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并存的,要在保留《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二者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

笔者比较赞同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企业会计准则》是并存的,此外,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基本会计准则主要是对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作的原则性规定,而具体会计准则是根据基本会计准则的要求,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具体业务所作的规定。基本会计准则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而作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本质、精华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则是对基本会计准则的指导,同样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具体会计准则也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实务的关系理论是对实践的总结,同时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发展。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实务也遵循同样的道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本质、精华集合,本质上归属于理论的范畴,是从会计实务中抽象出来的,是具体会计实务的发展。同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又作为科学的理论指导会计实务的发展。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导会计实务有如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间接方式,对于大部分的已经存在的会计实务,会计准则中都明确规定应该如何处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通过指导会计准则继而指导会计实务这种方式来发挥作用。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指导。随着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和跨国经营方式的出现,实践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会计实务,而会计准则对这些新实务的感知和反映又具有滞后性,所以在会计准则中找不到处理该类会计实务的方法。此时会计工作者就要牢牢把握会计理论,根据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所贯彻的精神,仔细分析实践中出现的新实务,及时作出科学的应对及处理方法,这便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实务的第二种指导方式,这是一种直接式的指导,区别于前面所述的间接指导。

综上所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三、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几点建议总体上讲,我国应在吸收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合理内容的基础上,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和未来会计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基本会计准则进行完善,以此为基础来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基本原则

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遵循系统性、中立性、前瞻性,并兼顾国际化和国家化等原则,以确保会计准则的制定效率和依据会计准则产生的会计信息的质量。

系统性原则要求其概念明确、内容完整、结构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中立性原则要求在具体加工、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不应偏袒任何一方,使会计信息具有客观公正性。前瞻性原则要求其概念的外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避免其经常修改和变动。兼顾国际化和国家化原则要求其既要顺应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又要考虑会计准则作为利益博弈结果所固有的经济后果特征,采取国际化前提下的国家化立场。此外,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术语、行文格式等方面应尽量贴近国际惯例,以增强会计信息在国际的可比性,提高会计准则制定的质量与效率。

(二)几点建议

借鉴西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可考虑下述几点建议:

1. 明确会计本质

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应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首先予以明确。

2. 顺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补充并完善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衍生于会计环境,是财务会计报告发挥作用的限定性条件。美国和英国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里不包括会计假设;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中规定了权责发生制和持续经营两项基本假设;我国基本会计准则规定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4个基本假设。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假设与国际惯例差别较大,一方面源自于我国会计环境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源于我国与西方对何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点认识上有差异。基于我国国情和会计环境的变化,我国新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保留并充实会计假设的基本内容。

3. 会计对象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只对会计要素进行详细论述,对会计对象不涉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会计对象一直是我国会计界争论的热点话题,将其列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原因在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报表设置哪些要素,设置多少个要素,这都必须限制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如果只提会计要素不谈会计对象,即会计对象不明确,要素的设置就会失去客观的依据,则难以保证其合理性。

4. 重新划分并定义会计要素,细化其确认和计量标准

国际惯例将会计要素分为存量要素和增量要素,对于存量要素各国基本相同,差异较大的是增量要素,即利润表和权益大项下的具体项目。我国基本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和利润表要素两大类,资产负债表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表要素分为收入、费用、利润。其特点是收入和费用要素仅指与营业活动有关的收支,利润作为一个单独的要素,由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及利得和损失组成,其缺陷是利润要素的解释过于含混,投资收益无法归类。可考虑将利润表要素分解为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使各要素的内容更加明确。因此,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对会计要素进行重新划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可采用原有定义,对其他要素则需要重新定义,并对各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从理论上进行具体阐释。还可考虑增加现金流量表要素,增强现金流量表的理论性,使会计要素的内容更加完善。

5. 增加对财务报告目标的阐释,将其作为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起点

财务报告目标应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最高层次,决定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和结构。目前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稍显不足的是未明确提出财务报告的目标,只是将其简单表述为“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并且缺乏对财务报告目标的详细阐释。为此,笔者认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借鉴国际惯例,明确财务报告的目标,将其作为起点,并详细阐释应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的类型和功用。

6. 对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会计原则划分层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应遵循

的基本原则的概述,表明了会计信息的本质。各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内容表述基本相近,但在先后顺序上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界定是以会计原则的形式进行的,这主要是由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法规的强制性决定的,与西方没有本质的区别,不足之处在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缺乏层次划分和主次划分,且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成本效益原则未涉及。为此,我国会计原则可划分为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一般原则、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和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3个层次,并对各项原则进行主次排序,对其如何应用加以详细说明。并可考虑在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中补充成本效益原则,按照国际惯例将现有的可比性原则和一致性原则合并为可比性原则。

7. 对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进行详细规定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2

目前,设计知识管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大学、企业的研究热点,如美国nist的设计知识库项目[2];欧洲wise工程知识管理项目[3]、moka项目[4];韩国lg公司资助的知识管理项目[5];国家863资助的知识管理平台研究[6]等,但还没有一个实用的能支持概念设计知识重用的系统,对它的研究也还停留在理论准备阶段。

本文在研究了基于本体的的概念设计知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框架,研究了用户对本体的定义、对知识结构内容的自由扩充以及概念设计知识的检索方法等关键技术。

1、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建模

1.1 概念设计知识分类与表达

概念设计是对设计问题加以描述,并以方案的形式提出众多解的设计阶段[7].概念设计从不同的角度有多种定义[8].一般认为,概念设计是指以设计要求为输入、以最佳方案为输出的系统所包含的工作流程,是一个由功能向结构的转换过程。

图1描述了一般概念设计的工作流程,它包含综合与评价两个基本过程。综合是指根据设计要求,运用各种分析、设计方法推理而生成的多个方案,是个发散过程;评价则从方案集中择出最优,是个收敛过程。概念设计是将所设计的产品看成一个系统,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去分析和设计。具体说,概念设计就是将设计对象的总功能分解成相互有机联系的若干功能单元,并以功能单元为子系统进行再次分解,生成更低一级的功能单元,经过这样逐层分解,直至对应的各个最末端功能单元能够找到一个可以实现的技术原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功能到结构的映射,概念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功能创新、功能分析和功能结构设计、工作原理解的搜索和确定、功能载体方案构思和决策。

根据概念设计的过程及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将概念设计知识分为元知识和实例知识(其分类如图2所示)。元知识中主要包括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结构知识等。实例知识中主要包括方案设计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产品实例等知识。

(1)功能知识。主要描述产品完成的任务,描述产品的功能及功能子项。描述产品要完成的功能,包括功能内容、实现参数、性能指标等;

(2)技术原理解知识。描述产品功能及功能子项的原理解答。它的表达要复杂些,一方面可用文字、数字表达它的说明、解答参数,另一方面,要有图形支持产品原理解答;

(3)结构知识。描述产品的结构设计状况,是对原理域知识的细化和扩充,是求解原理解的结构载体,可描述产品关键部分的形状、尺寸和参数。产品功能 结构的映射(简称为功构映射)就是对产品的功能模型进行结构实现的求解,是将产品功能性的描述转化为能实现这些功能的具有具体形状、尺寸及相互关系的零部件描述。在这里功能是产品结构的抽象,是结构实现的目的;而结构则为实现某功能而选用的一组构件或元件。功能 结构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是多对多的映射关系。一个功能可能由一个或多个特征或元件实现,而一个特征或元件也可能完成一个或多个功能;

(4)实例知识。已成功或失败的设计范例,包括方案设计实例,产品结构知识实例、技术原理解实例等。它包含了更多的实际因素,是类比设计和基于实例推理设计的基础。

以工程机械中某型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总功能为摊铺水泥路面,总功能可细分为滑模作业、控制作业等功能,滑模作业功能又可细分为提水泥浆、挤压成型等功能。其中某个功能的实现可能会由几个结构组合而成,例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滑模作业功能就是由螺旋分料器、刮平板等几个结构一起才能实现。图3为该水泥摊铺机的功能层次定义和功能分解结构举例。该产品所对应的结构分解则如图4所示。图5中给出了对于滑模作业功能的技术原理解简图、技术原理解的评价、参考产品,以及实现该功能的说明等相关的知识。

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概念设计予以支持,对概念设计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至今仍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目前的知识建模主要是专家系统,最常用的知识模型包括框架、产生式规则、语义网络、谓词逻辑等。专家系统的知识建模主要侧重符号层的系统实现,很少考虑动态的,非结构化的知识,造成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局限性,使得专家系统不能解决大型复杂问题。

本体作为“对概念化显式的详细说明”[9,10],研究领域内的对象、概念和其他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好地解决概念设计知识的表达、检索和重用等问题。采用本体描述概念设计知识可以支持细粒度的产品语义信息的描述,可以形式化地定义特定领域的知识,如概念、事实、规则等;支持语义层面的集成和共享,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可以对知识作普遍的、无歧义的语义解释,可以保证不同使用者之间进行语义层面的信息共享和互操作。

1.2 本体建模过程描述

本体是某一领域的概念化描述,着意于在抽象层次提出描述客观世界的抽象模型,它包括两个基本的要素: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本体的构建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对目标领域的清晰描述;概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明确定义;一般性和综合性原则。本体可以有多种表述方式,包括图形方式、语言形式和xml文档形式等。

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建模过程包括3个阶段:

(1)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目标确定。产品概念设计知识定位,概念设计知识的定位决定本体构造的功能需求及最终用户。

(2)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分析与建立。根据需求分析,确定该领域的相关概念及概念属性,并用xml语言进行形式化描述。这个阶段是建立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本体的生成质量,同时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阶段。

(3)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评价。对所创建的本体进行一致性及完备性评价。一致性是指术语之间的关系逻辑上应保持一致;完备性是指本体中概念及关系应是完善的。我们称该3阶段的组合为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建模的一个生命周期(见图6)。

1.3 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

在此我们以工程机械中滑模式水泥摊铺机为例,结合图3~图5中的实际知识,从概念实体、概念属性及概念间关系等方面来说明产品知识、功能知识、技术原理解知识、技术原理解实例等概念设计知识的本体表示,通过概念蕴涵、属性关联、相互约束和公理定义等方法揭示了概念间的本质联系,形成一个语义关系清晰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模型。建模采用目前最新的owl语言描述。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继承了一个产品的所有属性,此外还具备了关系属性:摊铺能力,同时,又对属性摊铺能力作了限制:只能应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领域,且取值变化只能在摊铺宽度中(省略了关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似属性的定义,如摊铺厚度和摊铺速度等)。

(3)功能知识类

<owl:classrdf:id=“功能知识”>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名称”/>

<owl:cardinality>1</owl: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owl:onpropertyrdf:resource=“#产品”/>

<owl:mincardinality>1</owl:mincardinality>

</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知识只有一个功能名称,且最少具有一个相关产品(省略了功能知识类似属性的定义,如功能编号、功能说明、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4)功能技术原理解类

<owl:classrdf:id=“功能技术原理解”>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功能知识”/></owl:restricton>

<owl:restriction>

<owl:onpropertyrdf:resource=“#技术原理解简图”/></owl:restricton>

</owl:class>

表述的语义为一个功能技术原理解具有对应的功能名称,相关的技术原理解简图(省略了技术原理解类似属性的定义,如评价、参考产品、创建人、创建时间、存储位置等)。

上述描述中,使用类公理(subclassof)描述了两个类(概念)之间的继承关系,如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是产品类的子类。在描述类属性时,使用关系属性(objectproperty)描述了类的某个属性同时也表示了两个类之间的某种关系,如摊铺能力既是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的一个属性,同时也表达了和摊铺宽度类之间的对应关系。另外,使用属性公理domain和range表示属性的应用领域和属性的取值范围,如属性摊铺能力只能用于滑模式水泥摊铺机类,且它的取值只能是摊铺宽度数据集。

1.4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的特点和优势

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可以让设计人员更好地重用已有的概念设计知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或优势:

(1)支持用户定制知识类别。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如:功能类、功能技术原理方案解类等。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设计知识建模允许用户对设计中知识类别加以定制,针对每一类别定义其描述属性,从而较好的解决了概念设计中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2)支持概念共享的知识库构建。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的构造澄清了概念设计领域知识的结构,为概念设计知识的表示打好了基础,而本体中统一的术语和概念也使概念设计知识更好地共享成为可能。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表示在区分不同知识类别的同时,建立起概念间的共享联系。通过概念间的共享机制,避免了设计知识库的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问题,方便了知识的建模录入、检索及统计处理。

(3)多视图和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在目前的应用系统中一般采用基于关键字的数据库查询方法,由于其数据库组织不是建立在能够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事实和实例的领域模型的基础上,因此无法实现智能查询和信息推理,也就无法解决语义异构性问题。由于不同的组织和人员可能使用不同的词语表示同一个含义,因此查询系统得不到意义相同但用词(语法)不同的内容。当需要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查询的时候问题更为明显,多意词和同义词会使查询得到许多不相关的信息,而忽略另外一些重要信息。

在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中由于具有统一的术语和概念,知识库建立在本体的基础上,使得基于知识的设计意图匹配成为可能。采用基于知识、语义上的检索匹配,对用户的检索请求,通过查询转换器按照本体把各种检索请求转换成对应的概念,在本体的帮助下从知识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解决了语义异构的问题。

从人在设计时的认知特点出发,可以采用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还可以利用本体中已定义的概念定义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比如需求功能知识检索视图、软件工具使用知识检索视图等,实现基于知识检索的设计意图的匹配。

2、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

2.1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

结合工程机械行业的实际,本文提出了图7所示的基于本体的产品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结构,系统按照知识产生、获取和利用的流程来构建,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工具、数据接口程序以及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库,具体由4个部分构成。

(1)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概念设计知识的获取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定义、本体之间关系定义、本体知识库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获取整个过程。

(2)概念设计知识维护。主要包括从概念设计知识本体维护、本体关系维护、知识库重新生成到概念设计知识维护的过程,实现对本体的属性修改,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维护,以及知识库的更新等。

(3)概念设计知识检索重用。系统中提供基于多视图的知识检索方式,如基于功能分解树的功能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基于产品分解结构树的结构设计知识检索视图,及用户定义的其它知识检索视图。此外系统提供基于本体概念的知识检索方式,通过本体映射库,可以实现同义词的检索,保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概念和术语表示相同的设计信息的人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帮助。

(4)概念设计知识库的构建。要实现基于本体的,支持客户自定义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系统必须由足够的柔性,支持各类知识的存储,作为系统基石的知识库的构建就不能采用完全预先定义的方式,在系统中我们采用基础数据库加上在此基础上经过本体定义工具动态生成的各类知识库的方法保证基于本体的知识管理的实现。

2.2 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关键技术及实现

(1)基于本体的知识定义。工程机械产品概念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类型的知识,这些知识的描述和使用有着不同的特点,不能用相同的描述框架来处理。基于本体的概念设计知识管理允许用户对定制知识类别,对知识进行基于本体的定义,针对每一类知识定义其描述属性,较好地解决了多来源多类型知识的表示问题。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3

我国于1992年11月颁布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建国后不久,即从1951年下半年起,我国就实行了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它与当时的计划经济是适应的,在维护财经纪律、保证财政收入、促进增产节约等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在改革开放后,它就逐渐暴露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对内,由于实行部门、行业和所有制三个分割,使不同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由于会计制度一统到底,使企业运用会计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没有灵活性。对外,我国统一会计制度从账户设置、会计处理,到会计报表,都同国际惯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能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一部分,从而也就不可能在对外交流中起到应有的媒介作用。1992年开始的用会计准则取代统一会计制度的改革,把我国会计改革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轨道。

近五年来,我国的会计改革,仍以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为中心而继续走向深入。五年中,共完成了约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反复进了修改。根据需要,财政部在1997年5月22日又出台了继1992年11月份以来的第二份企业会计准则,也是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同时还公布了这份准则的指南,要求上市公司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上述举措,消除了国内外可能产生的疑虑:中国的会计准则是否由于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而停止制订了?其实,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深入的调查、细致的研究,需要反复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这当然需要时间甚至恰当的出台时机。每一个国家制订会计准则都走过这样的道路。我相信,不久,我国更多的具体会计准则将会陆续出台。

二、我国应建立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结构

从我国会计准则制订开始到现在,我国会计界有一点是没有分歧的,那就是:我们将建立一个在《会计法》的指导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以会计准则指南为补充(当然,在过渡时期还应同时采用相关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我们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它是用来指导方向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所要运用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第二层是具体会计准则, 它是准则体系的主体,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恰当规范 。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话来说,它才是“应当如何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具体种类的交易和其他事项的权威表述”。第三层是会计准则指南,它是用来说明具体会计准则的各个部分,加上必要的举例,以提高操作性。

三、基本会计准则的性质及财务会计与概念框架的关系

我国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都认为它是一份基本会计准则。确实,今天看来,它具备了基本会计准则的雏型,但需要修改与完善。

讲到基本会计准则,人们会想到西方的概念框架。这里需要研究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基本会计准则是什么性质的准则?第二,基本会计准则与概念结构有什么关系?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基本会计准则是准则的准则。如果说,《会计法》是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基本法。那么,基本会计准则就是整个准则体系中的基本法,它通过假设、目标、要素、确认、计量、披露等基本概念和一般原则,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订,评估已制订的会计准则,并可据以对在没有具体准则的领域中所发生的一些交易和事项,进行恰当的会计处理。所以,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既是理论,又是准则。在我国的准则体系中,处于第一个层次,而不是最后层次。

关于第二个问题,西方的概念结构,包括两种设想,一是60年代的设想,把基本假设一般原则作为规范,如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所属的会计研究部于1961和1962年分别的会计研究论文集(ars)第一和第三号。另一种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于1978年开始提出、现在较为流行的概念结构,它以目标为导向,包括目标、信息质量、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1995年12月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中所讨论的财务报表的编报思路。西方关于概念结构的研究,大多数人认为,概念结构是理论而不是准则的一部分。比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所的概念公告前都作此申明;同样,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概念框架(1989)的引言部分也有类似的阐述。其实,准则和评估与发展准则的理论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1992年的第69号审计准则公告(sas)中,把概念框架列为“公认会计原则”(gaap)的第四个层次(最后一个层次)也是有道理的。尽管如此,西方的概念结构主要是用来评估现有准则和发展新的准则的,而不是直接用来指导会计实务的,这是很明确的。我认为,“理论”不存在什么新旧的问题,只要它科学地反映客观世界,代表真理,有创造性,就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就有生命力。美国会计研究论文集第一和第三号等会计文献,今天看来,并不陈旧,甚至还有新意。因此,包括60年代所颁布的一些属于概念结构的文件和现今关于概念结构的一系列文件,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1992年所的基本会计准则,实际上已参考了上述两个方面,并以第一种设想为主。如总则、基本原则就是借鉴第一种设想,而要素部分才是借鉴第二种设想。

四、关于修订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设想

这里想就三个问题谈谈个人看法:关于基本会计准则的总体安排;关于基本会计准则如何突出财务报表的目标以及关于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95年sp中提出的关于报表的内容、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应否也列入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

1.关于基本会计准则的总体安排。根据上面所说的,我们应该既借鉴西方概念结构中现在的框架,也应该借鉴过去已提出而被遗忘的部分,特别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60年代所的第一、三两号会计研究论文集中所讨论的一些会计基本假设和基本会计原则。下面我着重谈谈会计基本假设应否列入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问题

我是倾向于把会计基本假设作为基本会计准则的第一部分的,因为基本假设是财务会计的前提和基础。比如,不考虑主体假设,就无法核算每一个企业的盈亏,如此一来,我们就应当承认没有会计主体的国民经济会计、社会会计等等;如果不考虑持续经营,那么,现在建立在权责发生制之上的会计方法,就在彻底改变(即使改变了,也还是要建立在其它某假设之上,如清算假设等);如果没有会计分期,就无法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如果不承认货币为基本计量单位,我们就不可能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总括反映它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变动。甚至可以说,美国会计研究论文集第一号提出的交换价格假设以及第三号提出的计量属性应考虑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换价格等设想,现在都可以加以考虑。过去大家不重视、甚至加以否定(会计原则委员会在statement no.1中就否决了它们),有那时的历史原因。今天不同了,目前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如衍生金融工具、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和其他软资产的确认与计量,很可能回过来要参考当年被apb所否决的美国第一第三号会计研究论文集!

对会计这样一个人造经济信息系统来说,目标当然很重要。但目标实际上也是一个假设,并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是对信息使用者和使用者所需求的信息作出的推定或假定。不管人们关于财务会计目标的研究,调查多么广泛、深入,最后形成的结论也不能说就是充分的、确定的,因为,使用者和使用者的需求是随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而不断变化着的。这样,目标的提出,始终是一个假设。 据上所述,我对今后基本会计准则的总体框架的构想是:第一部分,仍然是基本假设,名称最好不要回避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基本假设"的术语;第二部分是会计目标;第三部分是一般原则,因为"信息质量特征"一词不如"一般原则"通俗易懂、容纳面广;第四部分是会计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第五部分是财务报表的内容、表述和表外信息披露。

2. 关于财务会计的目标。1992年颁布的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一个重大缺点是没有提出、至少没有明确提出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它对假设是突出了,但对目标是忽略了。每个国家的会计目标都应该适合自己的国情。西方国家的经济体制大多数都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所以,在财务会计目标的提法上只是大同小异,或基本相同:(1)评估管理当局对受托资源的责任的履约情况;(2)为外部使用者的投资、信贷等决策提供依据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因此,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与西方国家的目标既有相同之处,又应有相异之处。相同点在于上述的目标在我国基本上也可适用,不同点是我们要考虑我国还有更重要的信息使用者,他们对会计信息有着特殊的需求,那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至少在三个方面要求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第一,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宏观调控者),在制订与社会资源配置、产业结构、企业改组及其它与企业有关的重大经济政策时,需要会计信息;第二,国家在收取各项税收时,要以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为依据;第三,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国有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主体),需要时刻注意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样离不开会计信息。我国企业的基本会计准则对此应有所规定。

3. 关于财务报表的内容、表述和表外披露。实际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1年11月16日就过一个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的建议稿,内容主要涉及有关财务报告内容和表述的概念,但后来却没有形成一份概念公告。因此,严格地说,美国现有的概念结构是不完整的,因为它缺少了财务报告本身这一块内容。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1995年的原则公告征求意见稿,弥补了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共同缺陷。我认为,这是概念结构研究方面的新发展,值得我们借鉴。况且,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作为准则的准则,涵盖面应当广一些,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最重要的部分,财务会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供财务报表,对它的内容、形式、项目分类、要求、表内表外的关系、确认与披露的关系,以及个别企业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关系等问题,都应该在基本会计准则中进行原则性、概念性地规定。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4

中图分类号:TN919-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0)18-0114-04

Ontology Metadata Mode of Business Credit Based on Descriptive Logic

LI Guang-ming, ZHOU Huan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Shanghai 201209,China)

Abstract: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members from commercial credit business can not effectively share information, aiming at the deficiency of existed method in solving concept expression and semantic extension, the information flow structure and content between participants to commercial credit business based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commercial credit is described. The descriptive logic original language is used to abstract concept and relation from some problem field to build ontology model, and integrated ontology representation is combined with metadata to build expanded and inferable ontology metadata model according to business requirement. This method is used to describe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and is expected to provide effective solution to share heterogeneous information from heterogeneous sources.Keywords: business credit; descriptive logic; ontology; metadata

0 引 言

商业信贷管理信息系统是连接征信系统,贷款提供者,贷款需求者,第三方工具提供者等商业信贷参与方的信息链条。建立无歧义的,能够让系统成员都能够理解的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为了加强信息的表示,建立┮恢知能够映射系统参与方所使用的数据,并根据业务变化可扩展和推理的标准化的数据组织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本体是应用于信息管理领域中的重要方法,它将问题领域中的对象抽象成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使用形式化的方法表示这些概念,使得计算机能够接收并处理,加强异构系统用户对数据的共享[1]。描述逻辑利用概念和规则符号将问题领域中的原子概念和规则表示出来,定义良好的语义和表示能力,并具有基于逻辑的推理能力,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本体描述原语,成为OWL-S等标准本体描述语言的语义基础。本文将引入可以跨平台,并且可根据用户需求,扩展语义的基于本体的元数据表示模型,表示贷款业务参与方之间交互的异构信息。

1 商业信贷管理系统结构

商业信贷系统包括核心业务功能和辅助业务。核心业务包括接收贷款申请,抵质押品管理,贷款合同的签订,贷款档案的管理,归还贷款本息等内容。辅助业务为核心业务提供支持,以规避贷款拖欠风险,提高贷款效率为目的。辅助业务包括信用审核,还款能力的审核,用款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测,抵质押品价值的评估,还贷催收,还贷风险评估,行业分析等内容。辅助业务的执行需要同信贷机构以外的相关单位发生数据的交换。比如,评估还贷意愿,需要查看银行等征信机构的信用信息,还需要从工商,税务,电信,等部门获取贷款者的信用经历信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核心业务,信贷机构从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处获取服务,如信用等级评价,不同行业的贷款风险评估,抵质押品管理等。

2 基于描述逻辑的本体表示

2.1 本体的表述

基于面向对象的思想,本文将本体表述为:

Ontology=Q{C,CP},{CE,CEP},{R,RP},{RE,REP},H,XR,

式中:C表示由问题领域中的名词概念抽象出来,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结构的概念类的集合;CP表示类的属性声明,属性为类的静态特征;CE是问题领域中概念类的实例的声明,实例的属性用CEP表示;R表示问题领域中的关系,类与类之间可以具有某种关系,关系也可以成为新的类,即关系类,关系是由问题领域中与名词概念在同一层次的动作概念抽象而来,关系也具有相应的属性,用于描述关系的特征;RP表示描述关系的属性;RE表示关系的实例;REP表示关系实例的属性;H表示问题领域中所使用的计算工具,公里,定理等内容;X表示属性的约束和限制。

2.2 基于描述逻辑的本体元数据表示

(1) 基本的逻辑符号。

在描述逻辑中提供了基本的逻辑原语用于表示复杂的概念和关系。如:“∧”逻辑与、“∨”逻辑或等为基本的逻辑关系符号;“”逻辑蕴涵、“”逻辑等价、“≤”上限基数、“≥”下限基数、“M”包含于等扩展的逻辑关系符号;PartOf,InstanceOf,SubclassOf等表示组合等逻辑关系。

(2) 原子类和复合类。

问题领域中,类可以分为原子类和复合类。原子类是指不可以再分的类,用符号{C}表示,复合类由原子通过逻辑连接符号连接而成。如,C,D表示原子类,复合类MC∧D,表示原子式C和D通过“∧”操作形成复合类M。

(3) 类的属性。

在问题领域中,类的特征是通过属性表述出来的,一个类可能具有多个属性。类的属性之间通过“逻辑与”符号链接,表示属于同一个类。Q{C},{C.p1∧C.p2}R,式中C表示概念类,p1,p2表示类具有的属性。如果C是由多个原子类复合而成,则原子类的属性自动变成C的属性。

(4) 类的实例及其属性。

为了更清楚的表示概念类的实例,可以使用C(E)表示概念类C的E实例,可将类的实例形式化为:Q{C},{C.p1∧C.p2},{C(E1),C(E2)},{C(E1).p1∧C(E1).p2 ,C(E1). p1∧C(E1). p2}R,其中,C(E1), C(E2)表示对象类C的E1,E2实例。实例同对象类一样,也可以通过逻辑联结符合进行扩展或组合。如C(E)=(M∧N)(E),其中,概念类C是由M和N复合而来。

(5) 定义关系及其属性。

在问题领域中,类与类之间的使动行为用关系来表示。对象类之间的关系用小写的字符表示,如:Q{P M Q∧r1,Q M Z∧r2.a}R,表示概念类P与Q之间的关系为r1,Q与Z之间的关系为r2,r2具有属性a。关系实例为对象类之间联系的具体实现。其定义方法同对象类实例的定义方法相同。关系的实例表示具体的关系。比如张强是张红的父亲。

(6) 定义属性约束和限制。约束主要包括域约束和范围约束,域约束是指该属性仅对什么类有效,而范围约束则是指该属性的取值属于哪个类的实例、或哪种类型的数值等。

3 本体元数据在商业信贷系统中的应用

3.1 建立商业信贷系统数据模型

商业信贷系统数据模型的分析是建立本体元数据的第一步,可以明确指示出参与商业信贷活动的各个行为主体,以及主体间交换的数据。通过对数据模型的完全解析,对于问题领域中相关概念的提取和概念类的抽象,有着重要的作用。商业信贷系统的数据模型可描述如图1所示。

图1 商业贷款一级数据模型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所只列出的商业信贷系统一级数据模型。商业信贷管理可以分为贷款申请提交和审核,签订贷款合同,贷款档案管理,业务检查,还款等父霆阶段。在贷款申请审核中,需要审核贷款者基本信息,信用信息,还款能力评价,贷款申请提交和审核阶段,需要审核贷款者家庭信息,财务信息,工作信息,信用信息等内容;款审核通过后,将签订贷款合同,建立贷款档案;签订贷款后,将根据行业信息观察用款情况,催收余款。

3.2 从问题领域的抽象出相关概念类

经过对商业信贷管理系统问题领域的分析,按照其所承担的业务角色,可以将其分为参与人,关系,信贷机构,规则,单据,抵质押品,信用,报表,工具,贷款产品等概念类,以及提供,处理等关系类。参与人是指除信贷机构以外的信贷活动参与者,如贷款个人,贷款企业等;关系是指贷款人之间,参与贷款活动的成员之间,或贷款人与贷款机构之间的关系;信贷机构是指贷款的提供方,信贷机构需要对参与人提供的信用信息,抵押制品,身份材料,报表等进行审核。规则是由信贷机构所制定的规范贷款人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拖欠还款的惩罚措施等。表单是指贷款人为取得贷款和保证按期返款所提供的各种材料,如贷款申请等。抵质押品是由贷款人或担保人所提供的房屋等有价担保品。信用是来源于银行,税务,信贷机构等单位的能够证明贷款人信用履历的材料。报表包括行业分析,业务分析,财务报表等用于预警贷款风险的数据分析材料。工具包括用于信用评价,抵质押品价值评估,风险控制,行业与业务分析等活动所使用的方法与工具。贷款产品是信贷机构根据贷款人特点所设计的各种贷款策略。处理关系类是参与人与信贷机构等概念类之间所发生的各种关系,包括贷款申请的审核,抵质押品评估,贷款能力评价,业务状况评价,贷款者分类等各项活动。提供关系类是参与人所提供的各种申请,材料,报表所进行的操作。商业信贷管理问题领域的概念抽象如图2所示。

图2 商业信贷管理问题领域的概念抽象

3.3 基于描述逻辑的信贷本体构建

根据问题领域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结合描述逻辑的逻辑原语,将商业信贷领域中的概念类和关系类,及其属性和关系分配集声明如下:

(1) 概念类和关系类的声明。

参与人概念类可以声明为:Q参与人{(贷款人) ,(担保人)}R,贷款人,担保人为参与人的子类。贷款人和担保人还可以派生出贷款个人和贷款企业,担保个人和担保企业。如果A企业是贷款人,则可将其声明为概念类贷款企业的实例Q贷款企业(A)R。

关系概念类可声明为: Q关系{(担保),(家庭成员),(机构成员)}R。担保类可派生出担保人,担保机构;家庭成员可派生出妻子,父母,子女等亲属;机构成员可派生出股东,总经理,法人代表等机构职位。

信贷机构可声明为:Q信贷机构{(银行),(贷款公司)}R,因为在商业信贷系统中,信贷机构主要指提供贷款的银行,贷款公司等机构。

表单概念类是商业信贷管理系统中重要的本体元素之一。表单类可声明为:Q表单{(申请),(合同),(档案),(单据)}R,申请类可派生出Q{(贷款申请),(还款申请)Q{(全额还款申请,提前还款申请,部分还款申请)}RR等子类,合同类可派生出贷款合同子类,档案类可派生出贷款档案等子类,单据类可派生出Q{(抵质押品单据),(业务调查单据),(还款记录)}R等子类。

规则概念类声明为:Q规则{(信用等级评价规则),(贷款分类评价规则),(担保方式),(还款方式),(贷款检查规则),(档案管理规则)}R等。

报表概念类可声明为:Q报表{(行业分析报表),(业务分析报表),(还款能力分析报表)}R

工具概念类可声明为:Q{(信用评估工具),(风险控制工具),(行业分析工具),(业务分析工具)}R。

抵质押品类的声明,将最常见的抵质押品单独声明,而其他形式的抵质押品归为其他类。如:Q抵质押品{(房屋),(汽车),(其他)}R。

处理关系类是发生与概念类之间的关系。主要发生于信贷机构类和参与人类之间,处理关系类可声明为:Q处理{(审核),(评估),(检查),(预警)}R等处理。审核类可派生出贷款申请审核,信用审核,业务审核的子类;评估类可派生出抵质押品评估,还款能力评估,业务绩效评估等子类;检查类可派生出业务检查,还贷检查等子类,评估可派生出信用评估,还款能力评估,风险评估等子类,预警类可派生出拖欠还贷预警,风险预警等子类。

(2) 属性的声明。

属性是描述对象特征的重要元素。每个概念类和关系类都具有相应的属性。子类除了继承了基类的属性之外,还会派生出新的属性。统计属性的工作量比较大,本文不可能一一举例,现仅以贷款个人为例说明,其属性可声明如下:

Q{贷款个人.个人信息∧贷款个人.家庭信息∧贷款个人.教育信息∧贷款个人.健康信息∧贷款个人点居住信息∧贷款个人.联系方式.贷款个人.经济信息}R

其中个人信息,家庭信息,健康信息等是描述贷款个人特征的属性集合。根据需要,也可声明为概念类。因此可知,类的某种概念类可声明为另一种概念的属性。

(3) 公理与工具。

公理与工具的声明同概念类声明集中的工具概念类不同。工具概念了是商业信贷系统,根据自身特点和业务属性所定义的工具。而公理与工具声明是信贷系统所使用的,已经被广泛采纳的,具有一定标准的通用的公里和计算工具。

(4) 概念类间的逻辑表示。

通过对信贷问题领域的分析,可以抽象出原子概念类,在实际应用中,原子类不可能表示出所有问题,有时需要与其他原子类逻辑连接,来表示更复杂的概念。我们以贷款流程的本体描述为例来说明概念类间的逻辑表示。已知原子概念类和关系类声明为:人员(Person)、表单(form)、报表(paper)、机构(unit),规则(rule),提供与审核(offerandaudit),处理(Handle)等关系类。其业务关系为:贷款人(persion(loanperson))向信贷机构(creditunit)提供(applyto)贷款申请(Form(apply)),被信贷机构(creditunit)使用面向相关业务的工具或方法(Method)审核(Handle(audit))申请,签订贷款合同(Form(Contract)),贷款人按照合同规定,向信贷机构(creditunit)支付(pay)利息(interest),在规定的期限内归还(repay)贷款,信贷机构(creditunit)对业务进行审核(Handle(audit)),控制风险。

源元数据中的原子类总结为术语和关系的集合。{(Loanperson,Creditunit,Form(Contract),Method,Mortage),(Handle( applyto,credit),pay}

则术语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Person (Loanperson)M .applyto Form(apply),Person M .apply mortage,Creditunit .audit Form(apply) ∧Method,Person(loanpersion)M.pay interest∧.repay Mortage}}};

(5) 本体间推理的描述。

本体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推理。通过逻辑符号,可以表示本体元素间的推理。在信贷本体中,概念类间可以通过关系类结合,形成新的类,来表示业务逻辑。如上文所述,商业信贷问题领域中包含关系类处理中包含有审核关系类。具有审核贷款申请,评价信用和还款能力等逻辑功能。将贷款申请审核关系声明为Doapply,信用评价关系声明为Docredit,评价还款能力声明为Dorepayability。贷款申请Doapply具有布尔类型的属性“是否通过”,声明为Ispass,如果没有通过则为SIspass;信用评价关系需要借助规则类中的信用评价等级规则,即ruleauditclass,信用评价关系可声明为Docredit∧RuleAuditClass.value(n),value表示信用评价等级的值,括号中的数值表示等级数。还款能力评价表示为Dorepayabilit∧RuleRepayAbityClass.value(n),RuleRepayAbilityClass表示还款能力评价等级。因此,对于某贷款人贷款申请的批复可声明为Loanpersion∧Doapply.IsPass{Docredit∧RuleAuditClass.value(≥3)∧Dorepayabilit∧RuleRepayAbityClass.value(≥2)},表示贷款人如果获得贷款申请通过,必须信用等级评价超过3级,还款能力评价在2级以上。

通过上式可以把概念类之间的逻辑关系转化成逻辑推理公式,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运算,完成商业信贷问题领域中的逻辑推理。

4 结 语

通过以上的形式化描述,即将商业信贷系统资源元数据的概念术语,术语的属性,术语类间的关系描述出来,通过形式化元数据的交互,实现资源数据信息的共享。同理,可将其他数据资源形式化描述出来,在商业信贷成员间无歧义的共享供业务信息。

参考文献

[1]COYL Karen. Unerdstand metadata and its purpose[J].ManagementTechnology, 2005.4:160-163.

[2]张宇,蒋东兴,刘启新.基于元数据的异构数据集整合方案[J].清华大学学报,2009(7):1037-1041.

[3]林小晶,杨立,左春.支持动态标准的政务元数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8,29(3):109-112.

[4]Giunipero Larry C. Purchas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lexibility: moving to an entrepreneurial skill set [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5(3): 602-613.

[5]MOVVA Sunil, RAMACHANDRAN Rahul. Syntactic and semantic metadata integration for science data use [J].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05(5):1126-1134.

[6]HUA Zhong-sheng. Impact of demand uncertainty on supply chain cooperation of single-period product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10):268-284 .

[7]WY Yan-ni. Extending metadata with scenarios in adaptive distributed system [J].Journal of Network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2007(5):1283-1294.

[8]史春景.基于本体的车间业务流程知识分析及表达[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22-427.

[9]温立.基于辅助决策的应急事件本体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10(2):132-136.

[10]刘汉兴.基于本体的自动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2010(2):415-419.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5

关键词: 高考 试题解析 试题亮点 教学建议 微课程

一、试题解析

1.题目。

在一定条件下,N■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下图能正确表示该反应有关物理时变化规律的是( )

(注:图中半衰期指任一浓度N■O消耗一半时所需的相应时间,c■、c■均表示N■O 。)

初始浓度,且c■

2.简析。

从题给的实验数据可观察到,每10minN■O浓度均分解0.01,反应消耗的N■O浓度相等,说明反应速率相等,即N■O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A项正确;观察表格数据,发现反应至100分钟时N■O完全分解,说明该反应不是可逆反应,最后的速率为0,即反应不存在平衡状态,B项错误;根据已知半衰期注释,应用表格数据,若取浓度变化0.1000.050,则可知半衰期为50min,若取浓度变化0.0800.040,则半衰期为40min,可知浓度越大半衰期越长,C项错误;若取10min为时间段,计算出0~10min时NO■的转化率为10%,而10~20min时N■O的转化率则为11.1%,转化率最终为100%,可知浓度越大转化率越小,D项错误。

二、试题亮点

1.题干简洁,图像新颖,凸显能力。

试题以一氧化二氮分解为载体,呈现一表四图、文字少、图像新颖等特点,试题着重考查学生阅读图表、获取信息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相比近三年福建省理综第12题,题干文字更简洁,增加表格数据,图像由一个增加到四个,图表信息量大,尤其坐标速率――浓度的图形,教材及练习题从未见过。试题重视考查从图表中获得数据和处理应用数据的能力,尤其强化对图形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概念之间转换关系的思维建模,着重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运用信息的能力。

2.概念计算,深度理解,多元考查。

图表中涉及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转化率、半衰期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考查,把化学基本概念、基本计算通过数据、图像形象体现出来,要求学生利用图表中横纵坐标变化关系,充分进行表、图转换,获取有效信息,多元考查学生能力是高考的热点。本题涉及速率计算、是否是可逆反应、有无化学平衡概念理解与判断、根据半衰期注释进行半衰期计算并分析半衰期的变化规律,此点类似2010年高考题第12题。此题对于图像分析能力与审题能力有较高要求,难度较大,有较好的区分度,成为2014年理综化学考题的亮点之一。

3.突破定势,激活思维,提高素养。

化学反应中某些实验变量通过实验数据构成图像、图表为表达形式,通过图表考查学生数据分析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本题图像B若不结合表格数据,容易掉进“大则先拐先平”化学平衡图像的陷阱,此题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通过图像、表格等多样化的信息转换激活思维,否则误选B。试题体现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考选拔考试以思维为基础、信息有效获取等多元学习能力与素养的要求。

三、关于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2014年高考已经过去,展望2015年高考,我们相信2015年高考将依然遵循“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总体思想。通过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的研究,提出大数据背景下2015年高考复习的几点建议。

1.重视教材,吃透教材;扎实基础,查漏补缺。

纵观近几年高考化学试题,命题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命题趋势越来越回归教材。考查的知识依然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如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及实验探究,试题突出对中学化学核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考查。2014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主要考点有:基本概念,如溶液、胶体、萃取、同分异构等;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电离与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浓度讨论等;物质检验与制备;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化合物的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电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问题、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物质结构与性质等内容。试题中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第ⅦA族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二氧化硫及亚硫酸钠性质;电化学腐蚀中吸氧腐蚀;氧化还原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等主干知识。不难发现考查的知识都是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一轮复习应从教材出发,弄清基本概念与核心知识点的原理,复习教学可大胆尝试让学生复述每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求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概念是怎么来的?原理是什么?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异同点?如在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复习时,指导学生把握“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主线,避免重复“知识――知识”的低效复习,实现“知识――联系――应用――感悟”的高效复习,师生要树立“科学掌握一种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有用”的思想。因此,一轮复习中能够“跳出题海,减负增效”的最重要环节就是重视教材、吃透教材,牢牢把握主干知识、基本方法不动摇。

2.尝试微课,利用资源;自主学习,高效复习。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使高考复习教学更具个性化、动态化和形象化。根据教育厅规定的暑期学生不能补课的精神,为了帮助高三学生暑期更好地自主学习,我们提供“学科网微课堂”――化学学科网链接,推荐微课网在线教育等资源,高三教师利用电子白板制作复习小专题微视频,目前正在开发如氧化还原反应相关概念及考查等70个小专题的课件和微视频。相信学生通过利用网络学习资源,能够在暑假完成高三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与自我检测,为新学期高效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真题,训练思维;关注生活,培养能力。

近几年福建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总体来讲试题难度不大。建议师生至少要研究近5年的高考题,从考题的考点、设问的方式及题目内在逻辑加以研究,通过设置装置图、曲线图、表格和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如实验探究试题按照“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的思维方式加以训练,图表信息的识别与解读试题可以按照建模思想进行训练,将化学问题抽象成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解决,如本文12题的解析,福建理综23(4)通过模型建立考查学生应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25考查学生在新情境中设计、评价实验等探究能力。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中要注重发展思维。试题中经常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常识,理科生往往缺少必要的生活常识,答题时容易丢掉分数。如2013年考题中关于发酵粉化学成分、铝制品正确使用、铁闸的保护、食品中抗氧化剂、废铁皮的回收利用等,都要求学生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关注化学与生活、社会、技术和环境的密切联系。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6

【关键词】化学计算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69-01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计算是化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虽然高考中计算题不再以单独编制的形式出现,而是将化学计算的相关知识渗透到具体的化学知识模块中进行考查,强调化学计算在定量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化学计算的工具性和实用性。总的来说是高考对化学计算的要求提高了,不再是纯粹地考查化学技能,而是考查一种化学计算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高。体现在:花费大量时间练习计算类习题,但效果却令人十分失望;面对计算类题型,学生总是无从下手,毫无头绪等等,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问题时出现困难呢?

二、化学计算类题型解决困难的原因

1.化学计算解题活动的四个环节

根据奥苏伯尔的问题解决模式,一般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为呈现问题情境、明确问题与已知条件、填补空隙过程、检验。 以此为依据,本文将化学计算解题活动划分为四个阶段:审题、析题、计算、评价。审题:判断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图形、符号或文字)和要求达到的目标,从而在头脑中确立问题表征的过程。析题:对问题进行深层理解,建立起已知条件与要求达到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即解决思路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需要通过回忆已有信息(如化学反应方程式、概念、原理等)与解决此道问题相关的信息,将新旧信息联系起来,对目标进行数据处理,使问题表征更简洁化,从而确定具体解题方法和步骤。

2.化学计算类题型解决困难的主要因素

从解题的四个基本过程来看,每个过程均会受一定的因素影响,而第一个环节和第二个环节是最重要的,所以学生出现问题解决困难也主要发生在这两个环节上。

(1)在审题过程中

①题目呈现方式。通过调查发现,在题目情景简单、信息量少且集中的题目中,学生读题、审题出现的问题较少。但对题目情景较新、信息量多且分散、尤其是出现了干扰信息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入题较慢且不能很好地把握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的知识。特别是化学这门学科,知识体系较多,较散,如果题目已知与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不是特别明显,学生很容易在审题过程中存在困难,难以建立联系。②情绪。在化学计算类问题解决中,学生对解题过程如果保持清醒的意识,面对问题情境保持兴奋状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那么这样的情绪对解决问题产生直接影响。而如果情绪低落一直没有进入状态,那么,就会造成不知题目所云的状态,从而直接导致此类题型出现解决困难。

(2)在析题过程中

①化学认知结构。化学认知结构指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化学知识及其组织方式,是化学知识内部联系和规律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必须提取旧知识,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了学生的解题过程。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化学概念、原理等,这些知识不仅要劳记,还要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化学概念及原理在计算中起着核心的作用,若掌握得不牢,如概念模糊不清,就难以写出相应关系的公式或反应方程式。所以化学认识结构的缺陷,往往是导致学生出现解题困难的因素。②解题策略的选择。解题策略的选择就是,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根据题目已知的条件,运用解题技巧,选择相应的解题方法。化学计算题的解题方法有很多种,如关系式法、守恒法等等。③思维方式。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均不同,有正向思考的,也有逆向思考的,有解题快的,也有解题慢的,实际上这些表现就是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不同,即个人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或者说是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因此,学生的思维方式对解题过程也有直接的影响。

在解决计算类题型的过程中,只要第一和第二个环节做好了,数学计算错误实际上是很少的,而最后一步检查也是不管何种题型何种考试或是我们的生活中都应该保持的一种反思意识和严谨踏实的习惯。

三、解决对策

通过分析影响解题困难的原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化学计算题型的解题能力。

1.注重化学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

由于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在解决化学计算类题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握不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之间的联系不清楚,学生在解答计算类问题时就无法进行知识结构点间的意义联系,即在审题和析题过程中出现困难。针对化学概念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概念图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概念,建立起概念之间的联系;针对化学基本原理,则可以通过化学实验、多媒体等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以帮助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原理。

2.精选题型,展示解题过程

通常情况下,计算题会涉及多个反应及步骤,每个步骤均会影响解题结果,所以教师要精选典型例题,清晰地向学生示范自己的解题思路,使学生通过观摩,模仿了解和发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思考方法,在应用中体验并内化为自己的解题经验。通过观察模仿,学生将解题过程内化,获得有关计算的原理、方法、规则、解题步骤、格式和算法的知识,领会示范,锤炼思路的流畅性和表达的规范性。

3.进行变式练习,提高思维能力

化学计算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与其他技能一样,必须通过多次练习才可以“熟能生巧”。但是,非动作技能的“熟能生巧”,所以多次练习指的是变式练习。变式练习的有量和质,首先“量”是通过模仿练习,逐步掌握化学计算题型解题的基本模式,基本思路,初步形成化学计算技能,增进思维的流畅性。“量”是根据不同的变式题目,使学生养成多方位思考的习惯,增进思维的灵活性,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有量有质的变式练习,最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学生在化学计算类题型出现错误的概率。

4.体验学习的乐趣,消除恐惧感

由于学生一贯对此类型题型存在恐惧感,因此,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化学计算题型与其他题型不同,题目所给情境均较抽象,在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应尽量设计不同层次的目标,一道计算题目尽可能设计有几个问题,让每个学生均能通过练习有所得有所获。只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学生就会有积极的体验,通过不断反复地练习和体验,学生的恐惧感就会慢慢消除。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7

1 生物学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

1.1 教学特点

生物科学知识体系中存在着大量专业性概念。准确地理解这些概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础,对概念的掌握和运用是生物学教学过程的核心问题。

教师如何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比较,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何用简洁准确的语言给予定义,又怎样通过辨析达到强化,是上好这类课的关键。

1.1.1 充分利用概念的字面含义

所有的概念都需要以一定的字词来加以表述,而这些字词作为代表生物学事物的语言符号一般都不是随意使用的,它们往往都有着较丰富的含义,常常是相应概念内在含义的最生动、最直接的表露。如对有些概念能作通俗易懂的总结:核酸――首先在核内发现的一种酸;秋水仙素――从植物秋水仙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素);青霉素――由青霉菌产生的一种抗菌素;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作用;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联会――同源染色体相会并联结的过程;自养――自己合成有机物来养活自己;子房――种子生长的房间等等。通过这样的字面分析,能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某个概念的大致含义。

1.2 从实例中归纳出精确定义

对学生来说,很多概念的定义是非常抽象的,如基因、单倍体等。教学中学生需要教师来对定义中的抽象信息进行解读――也就是化抽象为具体,用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这些抽象的定义。美国教育学家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告诉我们,抽象化的语言是人类经验之塔的最顶层,在这里它已经把事物的原型抽象化了,它是学生最难以直接理解的信息,教学过程决不能从这种抽象化了的语言开始,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由具体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念。有效的学习之路,必须充满具体经验。对于“什么是基因?”这一问题,可以先讲几个具体的基因,再来归纳基因的定义:为什么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呢?这是由遗传物质DNA决定的,在双眼皮者细胞的DNA分子中有一个特殊的片段,决定了其长出双眼皮,科学家就把DNA分子的这一片段称为双眼皮基因。那基因就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具体的事例讲起,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定义。一旦加入这些具体信息,再抽象的概念都变得很容易理解了。

1.3 分析概念的本质属性

有些概念很难下定义,或其定义不易理解。对于这样的概念,分析概念所具有的属性是理解概念的重要方法。

(1)理解关键词,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基本特征。生物学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内涵所适应的范围和条件,是生物学概念反映的总和。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建立概念体系,是掌握概念的先决条件。如植物的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其本质特征是植物体接受外界刺激后,在形态学上通过生长表现出来的定向运动。其适用范围和条件是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单一方向”和“定向”这两个关键词在学生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掌握上有突出作用。

(2)将概念简化以提取概念的精髓。

用简洁扼要的语言、符号、图形等概括概念本质属性,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主要步骤,它起着组织、整理和巩固知识的作用,避免学生因复杂的文字而出现记忆错误。如细胞周期的概念简图:圆形图和直线图。例如直线图:一个细胞周期(c点到e点),图上c点是上一次分裂的结束点,e点是下一次分裂结束点,一个细胞周期“从c点到e点”很直观地体现了细胞周期概念的前提――连续分裂的细胞(至少为两次细胞分裂)和本质――“两个完成”(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原生质层、质壁分离、主动运输等必须用图形来配合讲解。

(3)分析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澄清概念中模糊语言的含义。

概念是对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由于受文字数的限制,既要体现一般性,又要体现特殊性。因此,概念中常会出现一些诸如“一般”、“主要”、“绝大多数”、“通常”等模糊词语。教师在分析概念时,要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一方面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适时给以指导,帮助学生澄清知识的模糊点。如“同源染色体”概念: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初次接触时,对于为什么“都相同”前有“一般”修饰,教师不急于解释,但要点出并要求学生自行看书,查阅资料,指出同源染色体形状大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即可。再次接触(性别决定和伴胜遗传)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同源染色体概念中的“一般”相同是生物界的普遍性(如常染色体、无性别之分的生物的染色体)而言,但也有特殊性(如两性生物的性染色体X,Y,他们的形态和大小就不同,但属于同源染色体)存在。最后得出判断是否为同源染色体的本质:在有性生殖(减数分裂)中是否能配对(联会)并分离。

(4)比较分析,理解概念间内在联系融会贯通。

生物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往往表现为层次性、发展性、从属性和因果关系等。层次性关系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还有“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含氮碱基”等。发展性关系如建立在细胞生理功能变化上的一组概念:未分化分化成熟衰老死亡;分化细胞脱分化未分化再分化。还有建立在动物胚胎发育阶段上的一组概念: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肠胚幼体。因果关系如“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影响”。从属性关系兼有因果关系的如关于科学实验设计的概念: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学生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比较分析,能准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知识学习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2 生物学原理规律的教学策略

通过阐述生物学的现象、事实或实验结果,揭示生物学的基本理论、观点、规律。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判断,总结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上好这一类课的关键。

学习的过程是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生物课更是学生进行探究生物科学的重要途径。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教学法”,以问题引路,充分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奥秘的热情,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1 动手实验.创设探究情境

精心设计的生物学实验在带给学生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问题情境中,形成对新的未知知识的需求和探索。

在进行学生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当学生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的原理之

后,可创设如下问题,进一步探究知识:①为什么要选用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用白色的洋葱可以吗?用洋葱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做材料行吗?②当把蔗糖溶液的浓度提高到50%时换入清水中后是否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随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索状态,从而顺利地得出结论。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把问题情境的难度提高。③如果把洋葱表皮浸入到质量分类5%的KNO。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在学生观察到与蔗糖溶液中的不同现象(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后,与学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在共同的探索和求知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使重点、难点在愉快的气氛中比较容易地被掌握。

2.2 结合生活生产实际,创设真实情境

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现实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归宿。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更要注意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呼吸作用”一节的内容理论性强,要把整个过程彻底理解,不少学生会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中,教师可就一些日常生活例子'让学生思考:酸奶是怎样制成的?为什么新鲜水果、蔬菜放在冰箱中能保存时间长些?腐烂的橘子为什么会散发酒味?米酒和葡萄酒酿造的原理是什么?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现象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呼吸作用有关知识的内在动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对呼吸作用的原理、过程、外界因素影响、实际应用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深入探讨。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原有生活经验上展开思维,驱动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力,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主动参与探究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构建。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的弊端,从根本上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2.3 运用实践活动,营造活动情境

指导学生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结合这些实践活动针对性提出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问题,营造活动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在学习“遗传因子的发现”时,教师可按“人体一些正常性状调查表”的内容,让学生在班中逐项调查耳垂、舌、拇指、食指与无名指的遗传表现,依次填入调查人数栏。调查结束后,教师再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各种性状不同表现的比例如何?怎样确定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这些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是怎样决定的?生物通过什么途径把自己的性状传给下一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补充相关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并且及时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加以分析,释疑。学生才能够通过教师的反馈信息得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把不完全知识变成完全知识。

2.4 讲述生物科技史,再现历史情境

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科技史创设教学情境,介绍生物科技发现的史实、科学家的故事,可以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学知识的道路,循踪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去体验创造的境界,不仅能深化对概念、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与态度。例如,通过讲述光合作用的研究史,经历了许多代科学家和很多典型的科学实验,终于基本上搞清楚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场所、产物、条件等,展示了知识的发展过程。这个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根据光合作用研究史所创设的情境也就是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随着光合作用的研究史一步一步扩充和变化。学生不仅理解了知识,还知道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通信原理基本概念总结篇8

行业应用软件是某一领域内的核心应用软件,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软件的主体,是应用软件企业最关心的问题。行业应用软件的内容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1所示的三个部分。

作为以理工科专业为背景的软件工程师群体,需要学习更多的领域知识和过程管理知识。去年笔者在“第四届中国软件技术大会”上就曾呼吁讨论行业应用软件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的问题,今年我们也将在第五届大会上讨论更多的有关领域知识的话题。

然而领域知识有关的内容很多,我们要选择其中最基础、最稳定、对行业应用软件影响最大的内容首先进行讨论,所以我们选择了词根表和库结构。本文主要讨论它们的内容特点,以

及与过程管理和支撑技术的关系。

词根表和库结构的定位

目前领域知识的表述是沿着两条相关的主线进行的,即: 结构主线和流程主线。在不同的业务和概念层面,它们的称呼有一定的差别。在管理学方面它们分别对应目标管理(侧重成果管理)和流程管理(侧重行为管理); 在业务实务方面它们分别对应表单管理(表单对应业务管理中的各种单据和报表)和活动/流程管理(活动反映业务的操作步骤,并贯穿性地讨论流程的整体含义,及相应组织环节的岗位责任)。

其特点是结构主线强调某个环节的具体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而流程主线强调各环节的整体性和过程集成性,反映相对变化部分,具有灵活的一面。

在现实中,两条主线也是相关相融的。流程主线的稳定部分可能以一种约束的形式,用结构的方式表示,配合更概括的流程进行工作。

库结构是结构主线讨论的主体,在不同的业务概念层面有不同的相似定义。但无论是结构主线还是流程主线讨论领域知识,都还有一个共同的基础,就是用词。我们无论做任何概念叙述还是信息处理都离不开用词,而词根表就是用词在一个特定层面的称呼。

虽然我们大体知道了词根表和库结构在领域知识中的位置,但是还必须更具体地在概念层次上标出它们更适当的位置。如图2所示。

当软件工程师进行行业应用软件开发的时候,一定会遇到基础性的用词(命名)和结构(数据库结构)问题。当与领域专家讨论问题的时候,必须学会大量的业务术语和概念,不能反复提到与之概念体系不相匹配的技术用词。即使是软件工程师也必须学会用领域术语、行业参考数据模型或者用表单去讨论有关的模型结构问题。

词根表和库结构是软件工程师看到的领域知识的最稳定、最基础的内容,但是要更好地理解它,必须上溯去学习更多的领域知识。

利用词根表实现标准化命名

词根表就是行业应用软件中用以表述领域术语的词码表。词根的含义是最基础的词及其缩写符号,也可能是某些词根组成的新词,所以词根表中充满了“造词”的创新。统一词根表有标准化的含义,这样便于更大范围的交流。

行业应用软件运用领域的词根进行编程,是独有的特点。是以技术为主要背景的软件工程师困惑和不屑的地方,而且也是传统软件学科培训和教育中不太涉及的地方,因为传统的软件技术教育集中在系统级和通用的软件对象(它也确实不知道以后想用在什么地方)。

与系统软件和通用型软件不同,行业应用软件的主要对象是有特定含义的领域对象,这些对象庞大而且变化频繁,并构成特定的语义网络。如果我们采用系统软件开发或一般数学思维,就会命名太多的“变量”,反而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并降低了处理的效率。另一个原因是行业应用软件是一种应用型软件,它要频繁、高效地映射程序对象与领域业务(术语)对象的关系,越直接的表达,映射的效率就越高。所以我们被迫使用领域术语中稳定的部分做成词根表,以便在行业应用软件中有效地使用。

引入词根表的另一个原因是语言学中符号操作问题。由于我们使用的是中文进行领域知识的表达,而中文在符号操作方面有先天的不足,拼音文字又反映出较弱的表义特征。所以词根表又出现了一个翻译问题,即: 所有领域术语中文的词和词根都必须有好的英文的词和词根对应。这又给行业应用软件工程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他们必须学会领域术语包括中英文两种用词,如果不做充分的基础准备,我们行业应用软件的用词就会出现“百花齐放”的发散状态。归纳地说,词根表的主要项就包括: 中文含义、分类、中文词、中文词根、英文词、英文词根、备注,或者更复杂的变种。

词根的分类是类似于字典或图书馆的索引手段。总之,我们要对基础的用词做全面的管理,就像我们过去做系统软件时有一个编程约定,词根表就是补充了这部分内容。

库结构是一种蓝图数据库结构

我们所说的库结构是有特定含义的。它的定位是在领域数据参考模型和具体的行业应用软件中使用的大量数据库之间寻找一种中间结构。它要克服领域数据参考模型过于通用、对编程指导太弱的问题; 也要克服现实程序中成百上千的库表结构无法进行概念梳理的问题。更直接的目的是,目前很多行业应用软件数据库文档,没有一个“引言”,没有一个重要的原理描述工具――就像一个巨型仓库缺少目录和索引的介绍,是很不方便的。而文科背景的人员,有更强的写作训练,会写各种摘要和汇总,但涉及技术对象的摘要和汇总对他们也确实是一个挑战,大家需要讨论一个新的工具。简单地说,本文所说的库结构就是一种蓝图数据库结构。

库结构的抽象原则

抽象的分类原则

库结构既然是蓝图型数据库,那它必须要做某种抽象,我们要给出一些抽象原则,首先的抽象原则就是分类。为了简化起见,我们分成四类。具体如下:

1. 记录事实型库结构类(纵)

记录事实型库结构类表示具体某一细分领域的结果性结构,是领域纵向的、有多个元素复合而成的、记录事实的结构。

组成= 区别其他结构的符号(本体)+ 组成元素(维度)清单及相应元素特性(元素属性)+ 本结构的特性(结构属性)+ 标量

2. 约束型库结构类(纵)

约束型库结构类表示对相应细分领域的记录事实型库结构的控制约束结构,是以细分领域为纵向的、控制行为中的稳定部分的结构。

组成= 区别其他结构的符号(本体)+ 组成元素(维度)清单及相应属性 + 本结构的特性(结构属性)+ 标量(约束记录事实结构的标量)

3. 通用关系型库结构类(纵/横)

通用关系型库结构类表示可以跨越不同细分领域,强调在记录事实型和约束型结构中主要元素之间的一些通用的、固有关系的结构。

组成= 本体+ 维度+ 属性

4. 代码/单元素库结构类(横)

代码/单元素库结构类表示在以上三种结构中独立元素的结构,它的取值称代码,所以也简称代码库。

组成= 本体+ 属性

这里说明的本体主要是指具体对象本身,是区别于其他对象的独立存在体,在行业信息化模型中,更多的是领域概念主体。

强调库结构的分类是一种重要的抽象组织方法,它便于我们对具体问题做概括性、代表性分析,每一种分类都有一些类比:

其中,记录事实型库结构类反映数据库结构中,领域最细分组合的特性和记录信息事实(带标量)的特征。如果与化学类比,它是一类长分子或工程性化合物。约束型库结构类反映对于记录事实型库结构的约束事实(标量)特征性结构,它表示一种对基础结构的控制结构,而且是相对的,即: 也存在约束的约束型库结构。与化学类比,它是某个化合物的约束表示的分子式。通用关系型库结构类反映一种通用约束关系,它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也有可能在一个相对小的范围内。与化学类比,是一种通用的少元素的分子式(如: H2O)。代码/单元素库结构类反映独立的元素及取值,它的范围是最通用的,所以称为横向的。与化学类比,是类似元素周期表或所有的元素列表。

分类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概念的分层和概念的划分,具体的原理我们在后面补充说明。

抽象的忽视原则

一般而言,在讨论分类时,越横向的越通用、越倾向为一种环境描述,在具体细分领域中越要淡化(忽略横向和环境),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领域细分中的记录事实型和相应的约束型结构中。从写作方法上看,这是一种只做少量的背景描述就直论主题的方法。它的优点是突出重点,缺点是读者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把握背景描述的量,永远是写作的技巧。

抽象的明细原则

而在记录事实型库结构中,有很多元素复合而成,我们要把注意力关注在最多元素复合的、有特征标量的库结构(有时称为事实表,或最明细表),因为从信息论角度看,它带的信息量最多。

这种抽象是不是完备和通用呢?我们没有给出证明,它需要由实践来检验。但是它起到了划分不同概念库结构的作用,并突出了我们讨论问题的重点。这种分类聚类的方法并不一定唯一,有可能是四类,也可能是五到十类,但是它可以帮助我们讨论内容。

建立蓝图数据库

有了以上的抽象原则,我们就要给出具体的典型领域结构的库结构。这些库结构给出以后,特别是纵向的库结构,我们细分的领域数据模型就基本上确定了,大家就可以自己做实践了。

有了这些方法,我们就可以写一个面向具体领域、涉及成百上千个库结构的原理性介绍文档,有时称做原理性介绍或白皮书。

总之,它是一种蓝图说明,类似UML工具(传统的UML工具是以流程蓝图为主的,如顺序图、协同图、活动图,而结构抽象只有一个类图,相对比较简单,并且没有领域模型的支持),它辅助我们理解在一个行业应用软件内用PDM工具管理的上千个具体的库结构(这上千个库结构相当于建筑工程的工程图,而讨论原理时,应该有个工程蓝图)。

有了这样的蓝图库结构,不同的领域项目组,可以进行更有效的沟通交流,甚至加强标准化的工作。要让软件工程师学会用蓝图的方法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只能在一个很低的工程图范围内,逐表地讨论自己的设计(由于它的抽象能力太低,所以总不能进行更高效率的沟通)。

所有的蓝图,本质上采用的是“概念分层”和“概念划分”方法:

概念分层

我们把概念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叫上位概念,下层叫下位概念,上位概念一般是下位概念的抽象。这种定义在专利文献写作时被普遍使用。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涉及知识产权保护时保护的范围,这也是文档级概念表述最具可操作性的框架方法。在库结构中,上位概念往往是概括性更强的库结构,很多时候一个下位概念对应几个上位概念的结构,就像一个明细表对应几个汇总表一样。

由于上位概念结构都包含下位概念结构,是不是越抽象越好呢?不一定,这取决于我们描述的侧重点。很多时候,流程反映功能/操作,如果大量的功能和操作都发生在某个下位概念结构,我们再一般化到上位概念结构的话,我们倾向于直接讨论这个下位概念结构。这样更有针对性,更容易理解。

在词根表的取值上和在库结构的命名上,我们都要区分概念的分层。

概念划分

概念划分本质是概念组成规划,但要求是均匀、完整,它与数学中“划分”的概念是一样的。

把一个黄瓜均匀地切成片,就是一个良好的划分。至于分了多少片,有时不太重要。但是分得不均匀,我们认为不是一个太好的划分。

概念划分的难点,还不止于此。因为黄瓜是可以物理度量的,就像整个化学科学也是建立在分子物理的基础之上的,它是可以度量的。而概念划分的度量太不可测量了,这甚至涉及大量的语言、语义的知识,词根表中的词义概念是主要的载体,从方法上看,我们甚至要在更多艺术类学科寻找灵感。一首好诗,往往伴随好的概念划分、比喻和对仗。在具体的领域中,只有熟知领域概念的人才能更好地划分概念,甚至于“创造”概念。概念“汇总”有时侧重为一种技术,而概念“归纳”有时侧重为一种艺术,蓝图一般是“汇总”和“归纳”综合的产物。

更进一步的看,信息科学,可以不完全基于物理学或物质的基础,它可以是纯的人类思维产物,但是它通常与物质基础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如:

物质对象= 物质本身(本体)+ 特性 + 特征量

概念对象= 概念本体 + 特性 + 标量

从操作层面看,并不是越物质越好。从物质的描述上看,我们已经开始大量的人为概念化了,因为纯的物质几乎无法进行高效的信息加工和处理。

物理的蓝图与原对象有一个比例尺,而概念的蓝图只能在概念分层和概念划分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分类原则、忽视原则和明细原则。以纵向记录事实型库结构为例,如果元素也可以是结构的话,典型的纵向结构就是一个树枝图。如果只能是元素的话,就是一个鱼刺图。在保险行业,ACORD就给出一个典型领域细分“保单”树枝图的结构。虽然在应用软件中,我们有很多表示“保单”的库结构,但作为蓝图可以就此一个。

有人会问: 既然行业参考数据模型已经有人讨论了,蓝图数据库是不是就已经存在了呢?从现实看,确实不是这样的。但一般情况下行业参考数据模型有通用的标准化含义,它是一个蓝图数据库的上位概念结构,也就是说我们的蓝图数据库受行业参考数据模型的引导,但细节的创新全靠我们自己。这也并不奇怪,因为我们的具体行业应用软件是五花八门的,特别是各种约束的结构也是千变万化的,在现实中,我们也要进行相应的交流,所以蓝图数据库似乎永远有其生存的空间!

链接一

词根表和库结构与过程管理的关系

词根表和库结构的产生过程是迭代循环产生的,是与过程管理密切相关的。在组织上我们可以先从不同的项目组和部门产生,通过定版、沟通、讨论,甚至是比赛,来逐步完善我们的内容。当达到一定统一水平的时候,我们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做出引导性建议。当相当成熟了之后,作为强制性的标准,加以统一。过程管理是保证词根表和库结构走向成熟的重要手段。

链接二

词根表和库结构与支撑技术的关系

传统的支撑技术反映更通用的支撑手段,在数据库技术指导下,支撑性技术反映传统的数据库原理技术,特别是关系数据库技术,在应用系统实现时确实是数据存储管理的基础。就像写文章,一定要有好的笔、纸等工具(古代确实不如现代),但是文章的结构、分类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问。过去软件工程师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支撑技术上了,而今天我们提倡的是要均衡发展,更多地关注构成领域模型的要素。

作者简介

左春

中科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研究生院软件学院计算机技术学科专家组专家成员,1998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奖。

上一篇:遗传学最新研究进展范文 下一篇:企业国外市场营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