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6:48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1

[关键词] 确定依据 自然保护区 保护范围 外来物种引进 措施 法律制度

1992年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型,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自此,各种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想和活动应运而生,其中,确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范围及其依据已经是当今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并且成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的基础和首要任务。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依据

1.生物多样性的决定因素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生物多样性,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链的稳定性。而生物链的稳定性又是由环境决定的,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最终由其生存环境和整个生态系统决定。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使物种在自然系统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结构性和功能性得以保证,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丰富多彩。

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理论关系

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主要集中在濒危物种上,而事实证明,我们未来的工作必然转向生态系统功能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是为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濒危物种上,更重要的体现在生态系统和与人类的关系上。人们关心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人类生存的威胁,首先会注意到最易灭绝的物种上, 越是濒危越重要,这一点是非常合理的, 然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便会认识到物种与森林保护、湿地保护和生物圈等有着更为重要的关系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平衡才是最终目标。

(2)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分析

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珍贵和濒危动、植物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保护珍贵的地质剖面,为进行自然保护教育、科研和宣传活动提供场所,并在指定的区域内开展旅游和生产活动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的总称。世界各国划出一定的范围来保护珍贵的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已有很长的历史渊源,一般都把1872年经美国政府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公园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护区。20世纪以来自然保护区事业发展很快,目前全世界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之一。截止2007年,中国也已建立各级自然保护区900多处,大家普遍认为,自然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对濒危,珍稀物种的繁殖、驯化贡献尤为重大.而我认为,看到自然保护区效果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值得探讨:这种保护技术虽然在短期内起到了保护物种生存的目的,但它将动物与其自然栖息地隔离开来,不同程度的干扰了生态进程, 物种与环境,物种与物种之间的演化过程就此消失,是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严峻挑战.以大熊猫保护为例,建立专门的保护区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了自然生态环境,在人工帮助下繁衍生息,但本质仍是被保护而非自然生存状态,它作为生态系统元素的一部分,功能并没有得到发挥,其野性和生存能力不是加强了,而是大大减弱了,长远看来,反而不利于其未来的发展.此外,自然保护区的经营和管理也已出现问题,主管部门较多 ,各自为政,影响了整体规划;许多保护区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没有提供足够的经费,而不得不面对现实,通过各种途径增加收入, 把开发利用保护区的旅游资源与其他生物资源作为保护区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部分地区由于资源紧张,还出现了居民和保护区争夺资源使用权的现象,这些因素都影响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物种目的的发挥,因此, 自然保护区的有效性问题至得认真商榷。

3.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

(1)生物多样性的区域性理论

不同的物种适应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不意味着地球上每一个角落的生物都一样多,结构都完全相同。不同地区都有适合其条件而生长的物种,该物种在此地数量多起积极作用,在另一地方则可能相反。例如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由于人们对物种特性的不了解,致使某个物种的引进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由此可见,物种的区域性本身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2)外来物种引进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有效性分析

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段时间内我们便将引进外来物种作为快速增加物种数量的重要手段,这种方法短期内看似有效,却带来了一个长远和影响深刻的大问题,即外来物种入侵: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上百年、上千年的竞争和适应,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必须要有人的帮助才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而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以“紫色恶魔”的凤眼莲即俗称的“水葫芦”为例,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凤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由此可见,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不仅不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发展为一场生态灾难。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范围

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象的范围包括哪些,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采取措施保护濒危及珍稀物种,减小物种灭绝速度.另一种则认为, 保护生物多样性,那就是保护所有生物,任何物种都不应从生态系统中消失.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确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象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以下两个问题值得大家商榷:

1.是否每一个物种都应受到保护

从各类研究数字可以看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过去60万年间10万种左右的物种才消失,而现在每一个小时就会消失一种生物,物种灭绝的速度是相当惊人,自1600年以来, 人类已经导致75%的物种灭绝。由此,许多人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地球上所有存在的物种,使物种的数量保持在最大数目.我认为这一点是需要认真考虑的:从进化论而言,每一个物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能保存下来,都有它的合理性.但同时,自然界也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随时淘汰那些不符合环境,地理状况及气候物种,达到自然状态的最优化.生态系统中所有物种都是彼此联系的,但它们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某一个物种灭绝、或者濒危,并不足以使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关键还要看灭绝或濒危的是什么样的物种,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是简单的保护所有物种,而是要尽可能的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和环境的影响,使不该灭绝的物种降低灭绝的危险。

2.物种的保护应注重量和质的结合

目前,我国已经采取许多措施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所建的自然保护区涵盖了我国70%的陆地生物系统、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使绝大多数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我们在保护物种上做出的成绩值得肯定,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认识到物种质量的重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单单是盲目的维持和增加物种的绝对数量,还要考虑物种的未来发展,其年龄结构必须合理,性别结构必须稳定,优势基因必须发扬,从整体上提高物种的质量,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

三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确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象及其依据,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首当其冲,我认为,实践中应该对各个物种的情况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就地保护的对象,主要包括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等. 目前,全世界的生态专家已经得到一个共识,如果你要去保护野生动物,那么最好的理念就是在野生动物的家乡、原始栖息地去保护它。比如说保护大熊猫,不是将其放在动物园里,而是将它放到保护区内更为合理。当然,待情况转好后,大熊猫的最后归宿不是被人们养起来,而是被放归大自然自由生存.就地保护是现今我国最重要,涉及面最广的一项保护措施。

2.迁地保护: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因生存条件不复存在,物种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而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的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到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迁地保护为行将灭绝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机会,然而,将物种放进动物园,植物园是不是就达到最终目的了,答案是否定的,迁地保护目的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迁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一个重要补充。

3.建立基因库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们已经开始了一项新的计划,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把各种珍稀动物的胚胎、基因冰冻起阿种措施听起来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实践中必须予以严格控制。因为它一定能够程度上挑战了大自然的生存规律,一旦滥用会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4.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我们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第一,补充自然保护区制度,明确保护区的设立和管理体制。第二,建立严格的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制度。从维护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如加强生物引种,交通运输,国际货物贸易等分方面的监督,建立生物引进风险评价等。第三,建立基金制度。要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有关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孙儒泳:《生物多样性的启迪》[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嘉滨: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法律体系的重构[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2)

[3]陈晗霖: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保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安徽农业科学,2006(3)

[4]孙中艳: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J].中国发展,2006(4)

[5]http://www.51xue.org.cn/articles/ArticleShow.asp?ArticleID=2695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2

电气火灾 救援 措施 方法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发生火灾,由于带电燃烧、蔓延迅速和扑救困难,因而危害很大。在扑救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电气设备、电力线路本身在燃烧,或者引起建筑结构可燃物的燃烧。一般应采取停电灭火和带电灭火的方法,迅速有效地控制火势、扑灭火灾。

一、电气火灾的原因电气火灾主要有短路、过负荷、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电热器使用不当、静电和雷电引起的火灾。

二、灭火方法1、停电灭火。(1)停电技术措施。在变电所、配电室断开主进开关。需要断开变电所、配电室相应回路的出线开关。在自动空气开关或油断路器等主要开关没有断开前,不能随便拉开隔离开关,以免产生电弧发生危险。在建筑物内用闸刀开关切停电源,要使用绝缘操作杆或干燥的木棍操作,并且戴上干燥的手套。(2)用跌落式熔断器切断电源。在变电所和户外杆式变电台上的变压器高压侧,多用跌落式熔断器保护。如变压器发生火灾需要切断电源时,可以用电工专用绝缘杆(3)剪断线路切断电源。当需要剪断对地电压250V以下的线路或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线路时,可穿戴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用断电剪将电线剪断。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剪断的位置应在电源方向的支持物附近,防止导电线剪断后掉落造成地短路,触电伤人。2、带电灭火。在火灾中,常常遇到设备带电的情况,有的情况紧急,为了争取灭火时间及灭火时机,必须在带电情况下进行扑救。有时因生产需要,或遇其他原因无法切断电源时,或遇切断电源后仍有较高残留电压时,也需要带电灭火。带电灭火的关键是解决触电危险。(1)用灭火器带电灭火。确定最小安全距离。在扑救电气火灾时,指挥人员应及时了解带电电气设备、电力线路的电压和火灾情况。研究最小距离后,再组织人员进行带电灭火。灭火时尽量在上风口方向喷射。常用灭火剂的绝缘强度。如常采用的二氧化碳、1211、干粉等灭火器都不导电,有足够的绝缘能力。(2)用水带电灭火。水能导电,用直流水枪的水柱扑救带电的电气设电力线路火灾,对人体是有危害的。用水带电灭火时,带电体与喷射水流的水枪、人体、大地可以形成一个回路,这个回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对人身的安全有直接影响。人体的电阻约为1000欧姆,当电流通过人体为1米安培时,人就感觉触电。因此,带电灭火时,如果没法使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1米安时,就可以保障扑救人员的安全。①用水带电灭火时,无论采取何种安全措施,一般都保持人体、水枪喷嘴和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M,就可以符合用水带电灭火时对安全距离的要求。②对于架空线路和仅次于高处的电气设备进行带电灭火时,扑救人员所站位置的地面水平距离与带电体高度形成的上下角,不要大于45度,一防导线断落等情况危及扑救人员安全。③如发生电线断落地上时,在以电线落地10M为半径的范围内,应划为警戒区,并设置警戒人员,防止人员误入这一范围发生触电事故。

三、电气火灾事故救援措施1、发电机和电动机等电气设备,由于可燃物质数量较少,一般可采用二氧化碳、1211等灭火剂扑救。大型旋转电机燃烧猛烈时,可用水蒸汽和喷雾水扑救。切忌用砂土扑救,以防止硬性杂质落入电机内使电机的绝缘和轴承等受到损坏而造成额外严重后果。2、变压器、油断路器等注油电气设备发生火灾时,切断电源后的扑救方法与扑救可燃液体火灾相同。如果油箱没有破损可用干粉、1211、二氧化碳灭火剂扑救。如果油箱破裂,大量油流出燃烧,火势加剧时,切断电源后可用喷雾水或泡沫扑救。流散的油火,也可用砂土压埋。3、电缆燃烧,主要燃烧物质是绝缘纸、塑料、沥青、橡胶、绝缘油、棉麻织物等可燃烧物质。切断电源后,灭火方法与灭一般可燃物质相同。电缆、电容器切断电源后仍可能有较高的残留电压,因此在切断电源后,也要参照带电灭火要求进行扑救,以确保安全扑救。4、在变压器、主配电柜等主要用电器旁、配置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并保证使用有效。

四、电气火灾事故的预防电气火灾前,都有一种前兆,要特别引起重视,就是电线因过热首先会烧焦绝缘外皮,散发出一种烧胶皮、烧塑料的难闻气味。所以,当闻到此气味时,应首先想到可能是电气方面原因引起的,如查不到其他原因,应立即拉闸停电,直到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才能合闸送电。如果发生了火灾,不管是否是电气方面引起的,首先要想办法迅速切断火灾范围内的电源。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事项: 1、对用电线路进行巡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2、在设计和安装电气线路时,导线和电缆的绝缘强度不应低于网路的额定电压,绝缘子也要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压进行选配。 3、安装线路和施工过程中,要防止划伤、磨损、碰压导线绝缘,并注意导线连接接头质量及绝缘包扎质量。 4、在特别潮湿、高温或有腐蚀性物质的场所内,严禁绝缘导线明敷,应采用套管布线,在多尘场所,线路和绝缘子要经常打扫,勿积油污。5、严禁乱接乱拉导线,安装线路时,要根据用电设备负荷情况合理选用相应截面的导线。并且,导线与导线之间,导线与建筑构件之间及固定导线用的绝缘子之间应符合规程要求的间距。 6、定期检查线路熔断器,选用合适的保险丝,不得随意调粗保险丝,更不准用铝线和铜线等代替保险丝。 7、检查线路上所有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要求附近不得存放易燃可燃物品。

五、结束语预防是避免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的最有效措施,有效救援又是发生电气火灾事故后,保护人员生命安全,降低损失和危害的唯一途径。因此要多学习多演练,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达飞安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例精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2]夏敏静.电气安全知识.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3

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生态、物种、地球甚至宇宙都至关重要,而且今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也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却并非家喻户晓,这里有科学的盲区,更有知识的欠缺。因此,需要科学家和专家指导所有公民参与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中来。

如今,面对生物灭绝,人类首先要负起责任和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也如同人类在发展经济一样,需要科学知识的指导。没有科学的指导,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很可能落空或南辕北辙。在现实中,很多人由于没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知识,一些看起来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却是在破坏生物多样性。正如专家所言:“不当的方式有时反而会破坏我们想要保护的。”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买鱼或其他水生生物到湖里放生,以为是一举两得的行为,既行善,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但是,这种行为却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因为,买来的鱼大多是外来物种,放生到当地后,会对当地的鱼类构成威胁,反而会破坏一个地区脆弱的生态系统。

类似的行为还有在自然保护区对动物的喂食,如把面包、馒头等扔入湖水中喂鱼,而且很多游客都这么做,已经形成一种普遍行为。然而,这种行为却容易引起水中有机物增多,反而会破坏生态平衡。在自然保护区竖立密度很高的围栏,以为可以保护草场和自然保护区,但却既阻碍了一些动物的迁徙繁殖,还会使一些动物受到伤害,也就造成了对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4

1加大宣传,取得领导重视

1、1宣传与沟通一方面取得院领导对供应室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与支持。通过全院医护人员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新标准的培训,从而了解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科主任、护士长相互沟通、协调,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1、2改善工作环境,严格分区管理由于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模式的转变,原有的布局已不能满足新的工作需求。我们重新扩建了消毒供应中心的三个区域结构,并严格划分三区,规范三区工作流程,路线不交叉、不逆行,人流、物流分开。

1、3优化工作队伍,提高自身素质随着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模式的转变,岗位分工的细化以及劳动强调的增强,传统的年老、体弱、责任心不强的工作队伍已远远不能适应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需求。任何一个岗位都很重要,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如有闪失将直接影响无菌物品的供应质量。因此对因某种原因难以胜任供应室工作及健康体检不合格者,调离供应室工作岗位。留在本科室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及无菌观念培训,要求她们具有高度的爱岗敬业精神及慎独精神,并定时选派人员到临床科室如手术室、五官科、口腔科等进行业务知识的充电,从而保证手术物品的顺利运送。

1、4设备的更新与配置取得院领导、护理部、院感办的支持,在原有仪器设备的基础上添置了超声清洗机、软水机、高压冲洗枪、干燥箱、封口机、打码枪、封闭式下送回收车等必备用物。

2加强流程管理,有效预防院内感染

2、1下收下送的管理在物品的手送过程中严格实行专人专车下送无菌物品和回收污染物品。收送车辆必须密闭,收送完毕用消毒剂消毒后分区放置备用。并做到收送人员相对固定,车辆绝对固定,确保无菌物品供应安全、及时有效。

2、2加强对再生医疗器械的清洁、包装、消毒管理要求将全院所有需要消毒或灭菌的再生医疗器械集中于消毒供应中心进行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合供应。工作人员按规范选穿防护服、戴防护具,严格遵照清洗流程进行物品的分类清洗,保证洗涤质量,选择性能完好、光亮、无血渍、无污渍的物品并选用合适的包装材料进行规范包装,之后再使用脉动真空压力灭菌器灭菌,灭菌物品合格率100%.改变了过去由临床自行清洗打包消毒而存在器械清洗不达标、包布不清洁、打包不规范的现象,从而有效的保证了医疗用品的灭菌质量。

2、3无菌物品的管理无菌物品存放间由专人负责,实行专人管理。禁止其他工作人员入内。无菌室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三次,每次一小时,并保持环境清洁干燥。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小于60%;存放柜或货架必须离地高20㎝,离天花板50㎝,离墙远于5㎝。无菌物品按照先灭菌先发放的原则进行发送,绝对不可出现过期包。灭菌物品一旦失效,必须进行清洗包装灭菌处理。发送的无菌物品应有记录和统计。

2、4质量监测质量监测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加强各环节的监测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2、4、1灭菌质量监测灭菌是消毒供应中心最关键的环节,直接决定提供的各种物品是否安全合格,因此灭菌质量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流程监测,以确保灭菌物品的安全性。每天每锅使用前必须空锅做B—D试验;每周对灭菌器的灭菌质量进行生物监测,植入性器械每锅监测;每月按比例进行无菌物品的质量监测。如有不合格,立即查找原因,并整改采取补救措施,直至合格。

2、4、2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监测每月分别对各工作区域进行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进行检测,各项指标均应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3、加强护士长的管理工作,提高科室管理水平

护士长每日执行五查制度,严把质量关。一查工作环境是否整洁,清洁用具是否能按要求分区使用并保持清洁干燥;二查回收、清洗工作流程是否规范,各操作流程操作是否到位;三查工作人员操作是否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四查清洗、消毒液的浓度是否配置合理,浓度是否达标。五查清洗后的质量是否达标,包内用物种类、数量是否齐全,以保证临床安全使用。消毒员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新规范做好各项监测工作。护士长每月底组织全科人员深入临床征求意见,及时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更新服务观念,主动为临床服务,满意度达100%。

4、体会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5

澳大利亚是地球上的一个独立板块,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草原上跳跃的袋鼠、桉树上笨拙慵懒的树袋熊以及神秘沙漠上那许许多多已被人知或不为人知的野生动植物,都让每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神往。南澳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是众多稀有动植物的家园。在南澳,受保护区域面积的比例位居澳大利亚之首。 电影《海底总动员》中,主人公小丑鱼尼莫被一只鹈鹕含入口中飞行,借以躲避一群信天翁追逐,鹈鹕穿梭在悉尼歌剧院和大桥之间的画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事实上,鹈鹕是捕食鱼类的,只不过电影将这只鹈鹕演绎得有了爱心。 澳洲鹈鹕(Pelecanusconspicillatus)是一种大型涉禽,分布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在斐济、印度尼西亚及新西兰也有分布。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嘴下有一个喉囊,可以自由伸缩,是储存食物的地方。澳洲鹈鹕飞行力强且姿态优雅,常群飞群栖,极善于游泳,但不会潜水;游泳时张开大口,将捕得的鱼兜入喉囊内;有时结群,排成长长的纵队,用强大的翅膀拍击水面,发出巨大的响声,将鱼群驱逐至海岸边后捕食。在澳大利亚本土广泛分布的澳洲鹈鹕约有3~5万只。澳洲鹈鹕最初是由荷兰自然学家C.J.Temminck于1824年描述的,其种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明显”。澳洲鹈鹕在鹈鹕中算是中等身型:长1.6~1.8米,翼展2.3~2.5米,重4~13千克。它的体羽主要呈白色,双翼的主羽呈黑色;喙呈淡粉红色,在鸟类中是最大的,长可达49厘米。它们喜欢生活在辽阔且没有太多植物的水面,只要有足够的鱼类供应,周边的环境可以是森林、草原、沙漠、入海的泥地、公园甚至工业废墟。澳洲鹈鹕2~3岁就开始繁殖,它们的巢就是地上的一个浅洼,有时会有草围边,巢是共享的。它们产1~3枚卵,卵呈粉白色,约有93×57毫米大。孵化后,体型较大的雏鸟会吃得较多,而最弱小的则会因饥饿而死亡。澳洲鹈鹕没有常见候鸟的迁徙习性,不在南北半球之间进行迁徙,但是它们往往根据不同地方的降雨和食物情况在澳大利亚本土不断改变生活场所,通常在有丰沛的淡水或咸水区域活动,喜欢在近海边或是近水域地势较低的岛屿和沙洲上营巢。 在距南澳首府阿德莱德市东南部约156千米的地方,有一个库容国家公园(CoorongNationalPark)。该公园北起墨累河(MurrayRiver)入海口,南至金斯顿(Kingston)北部,全长约140千米,宽不足4千米,占地500平方千米,1985年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整个国家公园狭窄而绵长,宛若一勾月牙,扬哈斯本半岛(沙丘岛)将其与南海分隔开,该公园保护着当地独特的地质景观、沿海沙丘系统、泻湖、湿地、海岸植被、野生鸟兽和鱼类等。 在公园的中南部有三座自然形成的相对孤立而邻近的小岛,每年都有大量的澳洲鹈鹕在这里繁衍生息,因而这三座小岛自然也就被人称作“鹈鹕岛”。鹈鹕岛与陆地隔离的环境得天独厚,为鹈鹕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使其免受主要天敌狐狸的侵袭。由于干旱以及库容国家公园下游地区汲取水资源的原因,使得库容地区盐化程度加剧。如何保护这片生态系统已成为高校、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围绕着提升社会各界对这里的认知和提高人们保护意识的工作已经受到重视,如何因势利导,加强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对这片区域的消极影响也已成为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动画电影《冰河世纪Ι》中,心地善良的猛犸象曼弗瑞、嗜食的树懒希德和狡猾的剑齿虎迪亚戈为了给它们捡拾到的人类婴儿寻找食物,与一群渡渡鸟展开了西瓜争夺大战,最后在一场美式橄榄球比赛似的激烈争夺战中,树懒希德获胜,赢得了地球上的最后一个西瓜,人类的婴儿获得了食物,但是渡渡鸟却因丧失了最后的食物而集体跳崖自杀。很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电影中为人类抢来西瓜的猛犸象、剑齿虎已经灭绝了,仅有树懒存活在地球上,而人类仍然生机勃勃地繁衍着。渡渡鸟在17世纪也已经灭绝,科学家一直认为不能排除人类活动对其灭绝的影响。美国芝加哥大学古生物学家大卫劳普在1994年发表的《灭绝在进化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据化石记录推算,在地球历史期间,一个物种的平均生存时间是400万年。但是,在人类出现以后,除了大规模的自然灾难外,人类活动是加速其他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第一次对生物灭绝速度具有显著影响的人类活动当属人们首次移民到澳大利亚和南北美洲,77%~88%体重超过44千克的哺乳动物走向灭绝。这种灭绝被认为是人类狩猎所致!猛犸象、剑齿虎如地下有知,对人类如今大肆侵占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掠夺其他物种的生存资源会作何感想?这些已经灭绝的动物会不会后悔当初那样竭尽全力地拯救了人类? 红尾黑凤头鹦鹉(Calyptorhynchusbanksii)因雄鸟尾部的一片鲜红色羽毛而得名,雌鸟尾部为橘黄色,喙为肉色,不同于雄鸟的黑色喙;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也会取食水果、坚果、花朵和昆虫;寿命可达50年以上;常在桉树上筑巢。在澳大利亚现有5个亚种,包括西北亚种、东北亚种、西南亚种、中部亚种和东南亚种。其中,东南亚种仅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和维多利亚州西南部有发现,是五个亚种中体型最小的,但却是羽色最鲜亮的。不同于其他几个亚种,东南亚种食物和生存环境非常单一,只以棕桉树、沙漠桉树和布洛克树的种子为食。棕桉树和沙漠桉树的花期不同,因此可全年为这种鸟提供食物。但遗憾的是早期欧洲殖民者在这里垦荒发展农业后,进行了毁灭性的砍伐,使这种鸟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面临灭绝的危险,种群数量仅有约1400只。 为了保护红尾黑凤头鹦鹉,南澳逐渐形成了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在内的保护阵营。可为了实现持续发展,政府设立机构并管理资金。这些资金除了来自财政外,另外一个重要来源为企业。在政府审批新的开采项目时,制定许多措施保护环境,其中一个重要的条例就是:所申请的项目作业如要破坏植被,那么企业将承担在另外的地方保护或恢复相同面积植被的任务。2011年6月,在东南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和南澳自然资源管理委员会的资助下,在南澳红尾黑凤头鹦鹉东南亚种栖息的重要地区启动了桉树重植计划,50多位农场主拿出1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用于此项计划。在那拉科特(Naracoorte)的卢森代尔(Lucindale)地区,志愿者在私有农场主拿出的土地上种植棕桉树、沙漠桉树和布洛克树,并由农场主和志愿者对恢复后的植被进行维护和管理,以期通过项目的实施,为红尾黑凤头鹦鹉东南亚种提供足够的原生态栖息地。#p#分页标题#e# 无论是《海底总动员》或《冰河世纪》系列电影,还是今天广受欢迎的《功夫熊猫》,都在娱乐大众的同时,增强了人类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然而,要做到切实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环境,还需科学的保护行动和保护理念,对于保护措施的实施也极为重要。对物种的保护,归根结底是要保护物种的栖息地和完整的生态系统。对于原生态保存现状较好的地方,应该进一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限制人类活动的扩张,让生态在自然条件下调节恢复;而对那些生态已遭到破坏的地方,则需按照原来当地生态系统的模式进行植被的再恢复或是动植物物种的再引入,南澳的澳洲鹈鹕和红尾黑凤头鹦鹉保护实例向我们诠释了这种理念。 本文撰写得到了北京自然博物馆李建军研究员的指导,同时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动物保护统筹主任SimonHabel先生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特此致谢。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6

李林

(长平公司王台铺煤矿机电一队   山西  晋城   048006)

摘要: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引起矿井电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并从电气设备的选用与安装、电气设备的检修保护及管理、安全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电火灾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火灾;电气设备;防范措施

在煤矿井下,由于电火花、电弧以及高温的导电部分,往往会引起可燃物质(煤、支架、电缆、变压器油等)的燃烧,造成电火灾,在矿井复杂的环境中,电气设备众多,一旦发生电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于是,矿井电火灾的防范变的尤为重要。

1电火灾产生的原因

1.1导线过热

在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电流流过而使导体迅速发热,在几秒或更快的时间里,就会使导体发热的程度达到与其连接的绝缘体、木制材料等可燃易燃材料燃烧,造成火灾的发生。

当设备过负荷运行时,其带电导体发热的过程较慢,但长时间积累,设备的绝缘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引起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1.2接触不良

电路中导电部分各元件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气设备接触电阻增加,从而产生电火花,也是矿井产生电火灾的常见原因。

1.3漏电

电气设备中间接地的漏电,特别是电缆线路两相短接式漏电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电气设备介电强度不够或电缆的绝缘材料性能不好,很容易发生漏电,而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是越来越差的,长时间导致漏电电流逐渐增大,从而造成打火情况引起周围可燃物品的燃烧,这也是引起矿井电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1.4违章操作

作业人员的违章操作也会导致矿井发生电火灾,在过去就曾有多个煤矿因为作业人员在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带电开盖检修,产生电火花引起周围煤尘燃烧,造成火灾的事故发生。

由于矿井复杂的环境,使得多种原因都可以引起矿井电火灾的产生,除以上几大原因之外,如静电、长期运行的电气设备散热不好等都会引起电火灾。

2矿井电火灾的危害

矿井一旦发生电火灾,其危害主要有:①严重损失和破坏矿井电气设备及生产材料;②其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燃烧物品释放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矿井环境,甚至使工作人员中毒、窒息或死亡;③破坏矿井生产条件,严重影响矿井生产;④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火焰燃烧电缆后蔓延至煤尘或瓦斯积聚区域,引起煤尘或瓦斯爆炸事故。

由此可见,矿井电火灾的危害巨大,而且一旦发生电火灾,扑救相当困难,所以我们更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各项防范,杜绝矿井电火灾发生。

3矿井电火灾的防范措施

3.1按照允许温升的条件来正确选择、使用和安装电气设备及电缆

矿井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必须按照专业安全规程选用特制的电气设备,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电缆必须选用矿用阻燃电缆,以防止电缆起火,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线路过负荷,以避免导线过度发热引起燃烧。

3.2为了防止电路发生短路及过负荷,必须正确使用熔断器及继电器等保护装置

使用熔断器时,应注意熔体额定电流与电缆最小截面配合;使用热继电器时,应注意热元件额定电流与电动机实际长时工作电流接近;使用过流继电器时,应注意保护动作灵敏度校验,灵敏度不够时必须采取措施。

3.3应定期检查和修理电气设备与电缆联接部分的接点应接触良好程度

橡套软电缆损坏处的修理应该用热补;电缆连接用的接线盒在安装时应注意保证质量;运行中需要经常拆开的橡套电缆接头,必须使用插销连接;敷设电缆时,应注意防止岩石、支架塌落或矿车出轨时将电缆碰坏;铠装电缆的黄麻外护层最易燃烧,故井下硐室及木支架巷道一律不许采用带黄麻外护层的电缆。

3.4做好矿井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措施

矿井电气要有过流、过压、漏电和接地保护措施,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在矿井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配电网络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

3.5加强安全教育及电气设备管理,提高职工的矿井安全用电及防火意识

不断的对职工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使其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及电气设备操作规程,使其在思想上对电火灾形成高度重视的意识,是提高职工防火意识的首要措施,更是避免矿井电火灾的有力保证;另外还要加强矿井电气设备管理,健全电气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职工的各种操作。

3.6通过演习使职工掌握正确灭火方法

矿井应根据条件定期进行电火灾演习,使职工掌握正确灭火的方法,也是矿井电火灾防范的重要措施。因为当矿井电气设备着火以后,往往都带电,如果不正确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如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或者用水来灭火,第一可能造成人身触电的危险,第二也会使电气设备进一步受到破坏,扩大着火范围,形成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

4结束语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7

1948年12月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以下简称“灭种公约”)第一条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灭绝种族行为,不论发生于平时或战时,均系国际法上的一种罪行,承允防止并惩治之。”毫无疑问,灭绝种族是国际法上的一项罪行。国际法院在对《灭种公约》作出保留的咨询意见中指出:“本概念所引起的第一个后果是公约所强调的原则,即使没有条约的义务,也被文明国家认为对各国具有约束力。” 有的国际法学者甚至主张,防止并惩治灭绝种族罪已成为国际法中强行法(jus cogens)的规则。

灭绝种族的历史相当久远,大概从人类产生了氏族和部落,氏族或部落之间发生了仇杀与战争时,灭绝种族的行为就业已存在了。然而,将灭绝种族作为国际法上一项可惩罚的罪行,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1944年,波兰著名的国际法学家、国际刑法的先驱-拉菲尔 莱姆金教授在其名为《轴心国占领欧洲后的统治:占领的、政府的与补偿的建议》一书中首先使用了“灭绝种族”这个词。 “genos”在古希腊文中是“人种、民族或部落”的意思,“caedere”在拉丁文中是“屠杀、消灭”的意思,将这两个词合在一起,便构成了“灭绝种族”这个单一的名词。

惩治并防止灭绝种族的罪行是国际法上,特别是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主义法中的重要。早在1648年,在为现代国际法奠定了基础的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上所签订的和平条约中,就明确规定了对宗教少数派的保护 .可以说,现代国际法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保护民族、人种、种族和宗教的群体的问题。以后,在双边的国际条约中,此类条款时有出现,例如,1829年,在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签订的和约中就有保护天主教少数群体的条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屠杀亚美尼亚人的暴行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1915年5月24日,法国、英国和俄罗斯发表联合声明,认为这是一起反人类、反文明的暴行并要求对此项暴行的肇事者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 .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与会各国代表强烈遣责了屠杀亚美尼亚人的罪行,迫于国际压力,土耳其法院依据其国内法缺席审判了该事件的肇事者,包括前内阁的部长和政党领袖,并将肇事者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国签订了许多保护少数民族的双边条约,常设国际法院认为,这些有关少数民族的条约旨在“确保一国国内法中的某些群体的权利,其人口构成在人种、语言和宗教方面与该国主体人口不同,确保这些群体与主体人口和平相处与友好合作;与此同时,保留其与人口大多数有所区别的特性并满足其特殊的需要。” 这些条约在某种程度上推迟了纳粹德国在某些地区的灭绝种族法律的实施,成为了现代国际人权法律系统的先驱。然而,这些条约并没有能最终阻止纳粹德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有成千上万犹太人在德国占领区受到残酷的迫害而致死。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对德国战犯的起诉书中首次使用了“灭绝种族”这个词,起诉书中指控被告“在某些被占领区针对平民故意地和有系统地实施灭绝种族,即消灭种族的或民族的群体,毁灭特殊的种族和人民的某一阶层、民族、种族或宗教群体,特别是犹太人、波兰人和吉卜赛人。”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1946年9月30日至10月1日发表的最后判决中虽然没有使用“灭绝种族”这个词,但是,判决书中所列举的大量犯罪事实实际上就是灭绝种族的行为。拉姆金教授指出:“在纽伦堡审判中所出示的证据充分印证了灭绝种族罪的概念。” 50多年以后,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也指出:“纽伦堡法庭所起诉的罪行,主要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和‘最后解决’,就是灭绝种族罪的构成,但在当时还不能使用这个词,因为在此之后,灭绝种族罪才有了明确的定义。”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作出最后判决之际正值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在伦敦召开之时,古巴、印度和巴拿马三国要求将种族灭绝问题列入大会议程并向大会提交了决议草案。1946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有关惩治灭绝种族罪的96(I)号决议。该决议指出:“正如谋杀拒绝人类个人的生存权利一样,灭绝种族拒绝了整个人类群体的生存权利。这种对生存权利的拒绝震撼了人类的良知,对人类、对这些人类群体所代表的文化及其他贡献,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完全违反了道德的法律和联合国的精神与宗旨。”“对灭绝种族罪的惩罚是国际社会关心的事情。”“灭绝种族罪是违反国际法的罪行,遭到了文明世界的遣责。”该决议还要求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对此问题进行必要的并起草有关灭绝种族罪的公约草案,提交下届联合国大会审议。 经过联合国大会两年的审议与讨论,终于于1948年12月9日通过了《灭种公约》。现在,该公约已有130多个缔约国,成为缔约国较多的国际公约之一。《起诉应对1991年以来前南斯拉夫境内所犯的严重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行为负责的人的国际法庭规约》(以下简称“前南国际刑庭规约”)第4条,《卢旺达国际刑庭规约》第2条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以下简称“罗马规约”)第6条都一字不动地照搬了《灭种公约》中关于灭绝种族罪的规定。

二、灭种公约中受保护的群体

《灭种公约》第二条规定:“灭绝种族系指蓄意全部或局部消灭某一民族、人种、种族或宗教团体。”公约中所列举的团体是穷尽的,不包括“的”、“的”、“文化的”和“语言的”等团体。由于公约中受保护团体的规定是限制性的、狭隘的,因此,自公约通过后近四十年来,还没有一起种族屠杀的事件能适用该公约的条款。这种情况直到卢旺达国际刑庭作出有关灭绝种族罪的第一个判决以后才得以改观。

“团体”是国际人权法律文书中经常使用的一个词,其含义是由个人所组成的、但不只一个人的群体。在种族灭绝的问题上,最初,团体是与少数团体或少数民族通用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欧洲国家的宣言与双边条约中,团体的含义就是就其母国而言的少数民族。《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27条的规定中,团体也是少数人的含义。但在公约通过后40多年来的的国际实践表明,团体的含义过于狭隘,限制了公约的适用范围,应该对团体作更广义的解释,如在团体的含义中应去掉数量的含义。在一个被外族占领的国家里,遭受灭绝种族的团体,对该外族和对其本国而言,都可能是大多数人的团体。《灭种公约》第2条第5款规定的“强迫转移该团体的儿童至另一团体”也是一种双行道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一些情况下,多数人团体的儿童也可能被转移到少数人的团体,从而达到灭绝种族的目的。

《灭种公约》所列的4类被保护的对象,即民族、种族、人种或宗教团体,实际上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特别是前三种团体,在实践中往往是一回事,定义是非常不精确的。以卢旺达的图西族和胡图族为例,在历史上,图西族是游牧民族尼罗底克部落的后裔,以放牧为生,个子高大,鼻梁也较高,而胡图族则被认为是属于非洲南部或中部的班图人,以农业为主,个子比较矮小,鼻梁扁平。但是,随着部落之间的相互交往,相互通婚,两族之间的差别日益缩小,两族使用同样的语言,信奉同样的宗教,具有基本上同样的文化。在比利殖民者来到非洲的时候,区别这两个民族就已相当困难,比利时殖民者只能依靠其所颁发的身份证和拥有牛群的数量,进行人为的区别。在前南斯拉夫的境内的情况也一样,几乎所有前南境内的民族都是斯拉夫人,在人种与种族上没有区别,至于民族与宗教,在历史上是经常变化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确定受保护的团体呢?卢旺达国际刑庭在其判例中提出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即犯罪人的主观意识标准。在阿亚施玛案和卢津达纳案中,卢旺达国际刑庭认为种族团体是“由其他人,包括犯罪的实施者所确定的团体。” 因此,确定图西族是一个种族团体的根据是政府颁发的官方身份证明以及罪犯实施灭绝种族罪的对象。这种判断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犯罪者的主观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 如果允许由犯罪者来决定所犯的罪行,在法律上是十分荒谬的。事实上,《灭种公约》中所列的四类团体只是大致上提出了一个客观的标准,像一个正方形的四边,界定了受《灭种公约》保护的范围。这四类团体不但相互重复,而且更重要的是相互补充,相互界定。如在公约起草时,公约中列出“人种”团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定“民族”的含义,使其不致于与“政治的”团体相混淆。相对而言,人种和种族是一个人生而具有的,相对固定的,而保护少数民族和宗教团体则是由于历史原因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常设国际法院在解释欧洲有关保护少数民族的条约时,曾对民族作出了定义:“就传统而言,‘民族’就是居住在某一国家或某一地点的人的群体,具有自己的种族、宗教、语言和传统,以种族、宗教、语言和传统团结在一起,形成凝聚力,保持自己祟拜的形式、遵守信条,根据本民族的传统和精神下一代并相互予以协助。” “民族”一词在原意上是与“少数民族”同义的,但在现代的观点来看,民族的概念也包括了多数民族。至少在中,民族和国民是一个词,因此,《奥本海国际法》指出:“作为一国国民的人的概念,不能与作为由种族所组成的民族的成员的概念相混淆。”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民族和种族是同一个概念,但在有些情况下,一个民族则是由许多种族所组成的,如在非洲的许多的国家里就有这种情况。

“种族”和“人种”在一些语言中是相互混用的,在波利维亚和巴拉圭的刑法中,有关灭绝种族罪的条款中,就没有“种族”这个词,也许立法者认为,使用这个词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甚至会引起误解。根据《牛津大辞典》的解释:“种族为一群具有共同的祖先与渊源的人。” 卢旺达国际刑庭认为“公约对种族团体的定义基于与特定的地理区域相联系的、遗传的外貌特征,而不考虑语言、文化、民族或宗教的因素。”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在论述对犹太人的迫害时,曾提及在德国的犹太法官由于“种族的原因”而被排除在法庭之外。 1965年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和1973年11月3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都使用了种族的概念。但是,在1978年11月2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通过的“关于种族与种族偏见的宣言”中则从根本上摈弃了种族的概念,该宣言指出:“所有人类都属于同一物种并源自共同的祖先。” 这种提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也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种族的概念在研究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的问题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因此,外貌上的遗传待征仍被卢旺达国际刑庭作为种族的最基本的特性。

在起草《灭种公约》的最初提案中并没有人种(ethnical)的概念。在讨论中,瑞典代表团提出了这个概念,其理由是民族(nation)的概念具有政治的含义,极易与国家与政治团体相混淆。 前苏联代表团支持公约中列入人种的概念,并指出:“人种团体是民族团体的分支,是比民族要小的集体。” 但是,许多国家的代表团都认为人种与种族的概念基本上没有区别。经过表决,人种的概念以微弱的多数得以通过,列入了公约。许多学者认为:“要区分人种与种族是相当困难的,最好是对有关的事件同时适用这两个概念,而不去试图区别两者之间的差异。” 人种概念的基础是文化上的,主要在于生活方式和世界观的共同点,系指由同一习惯、同一语言和同一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群体;而种族的概念则强调的是遗传外貌上的特征。卢旺达国际刑庭在阿卡耶苏案中指出:“人种团体系指其成员共享同样语言或文化的群体。”

宗教团体是公约中受保护的团体中最不固定的群体,在公约的起草过程中,有的国家就曾提出宗教团体是可以自由加入与退出的。但是,从欧洲的历史上看,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双边条约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宗教性的少数民族,而且,宗教容忍程度则被认为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因此,宗教团体也被列为公约所保护的对象。卢旺达国际刑庭在卡希施玛案中指出:“宗教团体包括崇拜的教派或方式或具有共同信仰的群体。” 对宗教团体的确定也涉及到对一种宗教派别的确定。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认为,宗教团体并不“局限于传统的宗教和与传统宗教相似、具有机构性特点的宗教与信仰。” 但一些邪教却不在受保护的群体之类,如人权委员会曾拒绝给以对麻醉品的崇拜与散发为主要信仰的“世界教堂大会”以任何保护。 对宗教的保护与对宗教团体的保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践当中,对宗教的灭绝往往属于文化上的种族灭绝,而不是肉体上的种族灭绝,因此得不到公约的保护。

卢旺达国际刑庭在阿卡耶苏案中认为,《灭种公约》旨在保护“稳定的与永久性的群体”。 这种论断受到了学术界的批评。如果公约只保护稳定与永久性的群体,那么,公约的起草者就应该在公约中明示出这种意图,但公约中却没有有关这方面的任何规定。受公约保护的民族与宗教团体都是非稳定与非永久性的团体,任何人可以自由加入与退出。《世界人权宣言》就曾指出,改变民族或宗教是人的一项基本权利。从各国的国内立法中看,也没有保护“稳定与永久性团体”的规定。

《灭种公约》中受保护的团体中没有包括“政治团体”,在公约的起草的过程中,各国代表对此曾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不少代表团认为,《纽伦堡宪章》中关于迫害的定义中包括了政治团体,公约理应保护政治团体。但是,前苏联代表团在其提出的《基本原则文件》中指出:“从的观点看,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灭绝种族的行为从根本上是对人种、民族或宗教团体的迫害。”“灭绝种族的罪行是与法西斯纳粹主义或其他鼓吹种族仇恨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即‘高贵的’种族的统治权与‘低贱’种族的灭绝。” 为了使公约早日生效和有更多的国家成为公约的缔约国,公约中受保护的群体中没有列入政治团体,公约中也没有在受保护的团体中包括经济、社会、语言、残疾人、老年人和性别的群体。这样,虽然一些大规模地迫害和屠杀平民的行为不能被认为是灭绝种族罪,但是还是可以被列为危害人类罪而予以惩治的。

三、灭绝种族罪的行为要素

《灭种公约》第2条列出了灭绝种族罪的犯罪行为的清单,这个清单是穷尽性的。清单中所包括的5种犯罪行为是:1、杀害该团体的成员;2、致使该团体的成员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3、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4、强制施行办法,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5、强迫转移该团体的儿童至另一团体。根据罪行的定义,有些犯罪不但要证明行为的本身,而且要证明犯罪的结果,以及该结果与犯罪行为的联系。《灭种公约》中所列的第1、2、5项犯罪行为显然需要证明犯罪的结果,而另外两项则更为强调犯罪的主观因素。犯罪的行为可以是主动的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例如,第3项罪行-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就可以是一种不作为的犯罪。卢旺达国际刑庭在审理的卡姆班达案中指出:“卡姆班达承认,在1994年5月3日,他被要求采取措施保护在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儿童,但他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就在同一天会议之后,这些儿童遭到了杀害。他承认他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来保护卢旺达儿童与人民的安全。 ”这种情况就是一种不作为的犯罪。

“杀害该团体的成员”中的杀害和国内法中所要求的一样,需要两个实质要素:首先是被害人的死亡;其次是被害人的死亡是由于犯罪者或其下属的非法行为或不作为而引起的。该团体的成员的英文中用的是复数,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要求受害人必须在两人以上,才能构成此罪。实际上却不尽然,1999年2月,在起草《罗马规约》犯罪构成工作组所达成的一致意见中,“该团体的成员”系指“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该团体的成员。” 显然,在本条引言中“全部或局部”的措词系指犯罪的意图而不是指犯罪行为的实质要素。只要犯罪者具有灭绝种族的意图,并符合了本条规定的条件,即使只杀害了一个人,也构成了灭绝种族罪。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在阿卡耶苏案中认为,阿卡耶苏参与了受害人被折磨致死的行为,如果受害人是图西族,属于受保护的团体,那么,阿卡耶苏的行为即使导致一人死亡,也构成了灭绝种族罪中杀害该团体成员的罪行,只是由于受害人是胡图族,不属于受保护的团体,因此,阿卡耶苏的行为并不能构成灭绝种族罪 .“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的最初的案文是“以非的目的进行截肢或生物实验。”公约起草者认为,其范围太窄,具有局限性,因此,才改为“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的措词。可见,的措词显然包括了生物实验和截肢的情况。对身体上的伤害并不一定是永久性和不可复原的伤害,但必须是性质严重的。对精神上的伤害可以是由于对身体上的伤害所造成的,也可以是由其他原因而造成的。致于精神上的伤害是否是永久性的或不可复原的,各国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美国在批准《灭种公约》时认为:“第2条第2款中的‘精神伤害’系指通过药物、酷刑或其他类似手段对精神官能所造成的永久性的损害。” 但是,许多学者认为,纳粹德国集中营给受害者由于恐惧和极度不安而造成的精神伤害并不一定是永久性的和不可复原的。如果将精神伤害限于永久性或不可复原的,那么,公约的适用范围就会大大地受到限制。强奸与性暴力的犯罪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构成灭绝种族罪中的“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的罪行。制定《罗马规约》的会议文件中也认为,“在身体上或精神上遭受严重伤害”可包括,但不限于,酷刑、强奸、性暴力的行为或非人道或有损尊严的待遇。

“故意使该团体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系指剥夺或限制某一受保护的团体的基本生存条件,如住房、食品、衣着、卫生、医疗条件等而使该团体的全部或部分“慢性”地灭绝。该罪行与前两款所列的罪行不同,并不要求证明结果。只要犯罪者强加给受害人生活条件的意图是使受害人所属的团体全部或部分的毁灭,不论是否达到了这一目的,都可按此罪处罚。1915年土耳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驱逐也应属于这一罪行,因为受害者不但被剥夺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牧场和住房,而且,在迁移的过程中,受害者没有得到足够食品、衣着以及必要的医疗卫生的条件。 《罗马规约》的会议文件中也规定:“有系统地驱逐出家园”也属于《灭种公约》第2条第3款的罪行。1999年5月10日,在国际法院受理的南斯拉夫诉比利时等国案中,南斯拉夫指控北约国家“继续轰炸我国的全部领土,污染土地、空气和水源,破坏国家的经济,使用贫铀弹污染环境,故意使南斯拉夫民族处于某种生存状况下,以达到肉体上毁灭的目的。” 尽管不行为与失职都可能导致灭绝种族罪,但要证明第3款所犯的罪行,则需要比证明简单的忽略的要求要更高。因为在第3款中使用了“故意”和“以”(calculated)的措词。

“意图防止该团体内的生育”主要包括采取强制措施进行绝育、堕胎、隔离男女和阻止该团体内部的婚姻。在有些情况下,强奸与性暴力也可能构成防止该团体内生育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在父系为主的社会中,如果该团体的女性被另一团体的男性强奸,出生的孩子就属于男性的团体。在某些宗教中,被强奸的女性是不允许结婚的。 在某些民族中,非婚生的子女是得不到本民族的承认的。以色列最高法院在审理埃克曼案时指出,被告“采取了措施,发出指示,阻止犹太人的生育并在特利森贫民区内中止犹太妇女的怀孕,以毁灭犹太民族。” 该罪并不要求结果作为犯罪的构成要件,只要实施了这种行为,不论结果如何,都构成犯罪。

“强迫转移儿童”与本条第1款和第2款的罪行一样,需要证明犯罪的结果,即儿童是否是真正由一个团体转移到另一团体了。强迫并不一定是采取武力的方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则采取了威胁、恐吓和利诱等非暴力的手段。《灭种公约》对儿童没有作出明确的定义,但在实践中,一般采用了《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定义,即18岁以下者为儿童。这个标准也许过于高了,因为儿童的年龄越小,其原属团体的文化特征越不容易保留。儿童在另一团体中长大,该团体的语言、接受该团体文化的、信仰该团体的宗教,长大以后而然地成为该团体的成员,从而使其原属团体的成员不断减少,直至最后消亡。1997年,澳大利亚人权与机会均等委员会控告澳大利亚政府以强迫的手段将土著儿童转移到非土著的社区和家庭,因此,违反了《灭种公约》该款的规定。目前,此案尚在澳大利亚联邦法院的审理之中。

除灭绝种族罪以外,《灭种公约》第3条还规定了其他应予惩治的罪行,如“预谋”、“直接公然煽动”、“意图”和“共谋”灭绝种族 .严格地讲,预谋、直接公然煽动和意图等罪行都是所谓“未完成的犯罪行为”,即即使灭绝种族罪并没有发生,但是如果实施了上述行为,也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罪目的规定对于预防灭绝种族罪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的。

预谋(conspiracy)源自拉丁文,其原义是一起呼吸的意思。预谋是一种由集体实施的罪行,至少应有两人以上的参与者。预谋的实质要素主要包括三个因素,一是多个犯罪者,二是犯罪者的共同意愿,三是为完成犯罪行为的共同目标。预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预谋,即只是共同同意进行犯罪行为,但没有具体实施;第二个层次是不但共同同意进行犯罪行为,而且还进行了犯罪的准备工作,这往往是加重罪行的重要因素。根据大陆法系的,预谋是一种参与犯罪的形式,只有在主罪实际发生以后,才予惩治预谋罪。大陆法系的一项重要刑法原则是不能仅依据一个人的犯罪意图而判罪。但也有例外的情况,对个别特别严重的罪行,如危害国家安全罪,只要犯罪者达成了犯罪的一致意见并已开始策化犯罪,就可以定罪。而根据普遍法系的理论,只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犯罪者同意实施某种罪行,无论该罪是否实际上实施,都应予以惩治。从国际司法实践上看,预谋是一种未完成的罪行。卢旺达国际刑庭在穆西玛案中指出:“本庭认为,如果犯罪没有产生结果,也就是说,实质性的犯罪,在本案中即灭绝种族罪,尚无实际实施,对预谋灭绝种族罪也应予以惩治。 ”

“直接公然煽动”中的煽动实际上是共谋的一种形式。无论是否达到了进行种族灭绝的目的或结果,直接公然煽动本身就是一种犯罪行为,不需要证明结果。煽动的含义主要是怂勇或说服他人实施某种犯罪行为,根据普遍法系的理论,煽动也可包括威胁或施加压力的因素。煽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并不局限于公开的演讲,还包括通过各种谋体的宣传,如电视、广播、书籍和杂志等。根据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的定义,“直接公然煽动的因素要求促使他人实施直接的违法行为,而不仅仅是作出含糊或非直接的暗示。 ”禁止直接公然煽动并不等于说,暗地里私下的煽动就是允许的。该条第5款规定的“共谋”罪中已包括了私下煽动的情况。在制订本款的过程中,有的国家曾认为该款与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相抵触,除非存在着危及他人权利的“明确的与现实的危险”,不应对人们的公开言论定罪。但绝大多数国家则认为,灭绝种族是一种特别严重的国际罪行,“殃祸人类至为惨烈”,直接公然煽动灭绝种族有悖于人类的良知和文明,理应成为国际法上可惩罚的罪行。因此,个别国家的意见没有被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纳。

所有的都对“意图”(attempt)犯罪进行惩罚,其范围包括一般的准备犯罪阶段之后到开始实施犯罪之前,也就是说,是准备阶段以后的第一步与实施犯罪行为以前的最后一步。 《罗马规约》规定意图犯罪发生在犯罪者采取实质性的步骤,开始实施犯罪的时候。 这种犯罪也是一种未完成的犯罪,对这种犯罪的惩罚要比对已完成的犯罪的惩罚要轻。一般而言,如果灭绝种族罪已经实施,那么,法院就会对该罪进行惩罚,而不会再涉及意图犯罪的,也就是说,不会产生两罪并罚的问题。但到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就意图灭绝种族罪进行审理与判决的实践。

共谋(complicity)是参与犯罪的一种形式,与以上三种罪行不同,它是一种完成的罪行,即只有在灭绝种族罪实施后才能判断是否存在共谋 灭绝种族罪。对犯罪的参与必须对犯罪的结果具有直接的和实质性的,仅仅出现在犯罪现场并不足以构成共谋罪。前南国际刑庭指出,共谋罪是“在犯罪之前、在犯罪过程之中或犯罪之后,对实施犯罪的支持。” 根据大陆法系的理论,共谋罪共有三种形式,一是鼓动;二是怂勇与唆使;三是提供犯罪手段。《卢旺达刑法典》对这三种形式作出了详细的解释:“提供犯罪手段系指提供武器,工具或其他用于灭绝种族的手段并明知这些手段是用于上述犯罪目的的;犯罪者明知地采用怂勇与唆使的手段计划或促使犯罪行为的完成;鼓动系指某人虽未直接参与灭绝种族罪的具体实施,但通过送礼、许诺、威胁、滥用职权、策化或制订犯罪计划的方式,作出进行灭绝种族的提示,或直接煽动灭绝种族。” 联合国大会于1946年12月11日通过的《纽伦堡原则》中的第七项原则明确规定:“共谋犯下的原则六所述的反和平罪、战争罪或反人道罪是国际法上的罪行。”《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或处罚公约》和《禁止并惩治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中都规定了共谋罪。有的国家的国内法以及有关论述中认为共谋罪是“次级罪”,但在灭绝种族罪里,却不应有次级罪之说。在严重的国际罪行中,往往“从犯”是真正的罪犯,而“主犯”却是小喽罗。希特勒并没有亲自杀死任何一个人,但他所应承担的刑事责任一点儿也不应少于其他纳粹罪犯。

四、《灭种公约》不予管辖的行为与灭绝种族罪的心理要素

简言之,《灭种公约》不予管辖的行为即公约中没有规定的行为。但是,在实践中,文化上的种族灭绝、生态灭绝、种族隔离、种族清洗和使用核武器的问题总是与灭绝种族罪纠缠在一起,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的。

灭绝种族的行为一般总是从毁灭该种族的文化开始的。纳粹德国在大规模地屠杀犹太人之前,也实行了一段“焚书坑儒”的政策。有的学者认为,一个种族的文化如果消失了,那么,该种族与其他种族的区别也就没有了。因此,文化上的种族灭绝的提法也就应运而生了。按一般的理解,文化上的种族灭绝包括以下:1、强迫一团体的儿童转移到另一团体;2、有系统地驱逐代表该团体文化的个人;3、在私下交往中也禁止使用该团体的语言;4、有系统地毁坏用该团体的文字印刷的书籍、宗教著作或禁止新的出版印刷;5、有系统地毁坏性或宗教性的纪念碑与建筑物或挪为他用;6、毁坏具有历史、或宗教价值的文件或物品,包括宗教信仰物品。在《灭种公约》的起草过程中,有的代表团曾建议公约中应包括文化上的种族灭绝罪,但没有得到大多数国家的赞同。与会代表采用了保守的态度,法国代表团甚至认为:“包括了文化上的种族灭绝就会带来干涉一国内政的危险。” 公约只将灭绝种族罪的范围限制在三个方面:1、必须是直接的灭绝种族的行为,而不是间接的;2、必须是针对个人或团体所实施的犯罪;3必须是肉体上或生物学上的灭绝,而不抽象的灭绝,如精神上的或意识形态方面的毁灭。

“种族清洗”(ethnic clearing)是一个相当新的词汇,最早见于南斯拉夫的报纸上,主张在科索沃建立一个“种族上干净的地区”。最初在联合国文件上使用这个词时都带着引号,表示是引用其他来源,而不是联合国创造的新词。以后的联合国文件逐渐去掉了引号,这表示联合国的文件已接受了这个词。其含义是通过武力、威胁或恐吓等手段,迫使一个地区的其他民族迁移出该地区,使其成为以一个民族为主体的单一民族地区。1992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形势”的决议中明确提出:“可恶的种族清洗政策是灭绝种族的一种形式。” 该措词在联大决议中一再得到确认,在许多国家在联大的发言中也将种族清洗与灭绝种族相提并论。在国际法院审理的波黑诉南斯拉夫案中,原告和临时法官劳特派特都认为种族清洗就是灭绝种族罪。在1999年国际法院受理的克罗地亚诉南斯拉夫案中,克罗地亚的主要依据就是认为南斯拉夫所施行的种族清洗政策就是灭绝种族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入侵苏联以前,纳粹德国对其境内的犹太人也是先采取的驱逐政策,这也是一种种族清洗。但是仅就种族清洗的行为而言,还构不上灭绝种族罪的犯罪意图。种族清洗是对部分民族的一种迫害,是一种非人道的行为,但是其主要目的还不是毁灭该团体的“全部或部分。”根据刑法上的罪行法定原则,任何类似、比照都属强牵附会。至于联大有关文件的提法,只是一种上的宣言,不能作为依法定罪的根据。

“生态灭绝”也是近年来在国际政治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新概念,其含义是“通常是不可弥补地、负面地改变环境,例如通过核爆炸、化学武器、严重污染和酸雨或破坏热带雨林,来影响整个人类的生存。” 如伊拉克为阻止多国部队的进攻,点燃了油井,造成了大规模的污染,对该地区各民族的健康与生存造成了损害。因此,许多学者指责伊拉克犯下了“生态灭绝”罪。但是,生态灭绝的直接客体是环境而不是受保护的团体,受公约保护的团体只是生态灭绝的间接客体。如同文化上的灭绝种族一样,生态灭绝不能成为灭绝种罪的罪行。

种族隔离是一种危害人类的罪行,《禁止并惩治种族隔离罪行国际公约》第二条规定,所谓种族隔离的罪行“是指为建立和维持一种种族团体对任何其他种族团体的主宰地位,并且有计划地压迫他们而作出下列不人道行为。”显而易见,从犯罪的动机和目的来看,种族隔离罪与灭绝种族罪表面上相似,而在实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罪行。因此,《罗马规约》将种族隔离罪列为危害人类罪,而不是种族灭绝罪。

使用核武器是否构成灭绝种族罪是国际法上争论激烈的问题。早在起草《灭种公约》之时,荷兰代表团就曾指出:“应该注意到灭绝种族罪的定义并没有扩大到包括对大批人进行的战争行为,特别是原子弹的攻击。” 1996年国际法院在对“使用核武器的合法性的咨询意见”中涉及到灭绝种族罪的问题。威拉曼特利法官指出:“如果成万上亿地屠杀人类,还不符合灭绝种族罪的定义,那么,人们就要问什么才能构成灭绝种族罪呢?” 但是,被害者的数量并不是构成灭绝种罪的实质要件,在有些情况下,杀一个人也可能构成灭绝种族罪。构成灭绝种族罪的重要因素是《灭种公约》第2条规定的动机,即有无“蓄意”灭绝某一团体的问题。因此,国际法院在其咨询意见中认为:“在这方面,法院指出,如果使用核武器确实产生动机因素,即针对上述条款所要求的团体,那么,禁止灭绝种族罪就是相关的问题。只有考虑到每一案件的特殊情况才有可能得出以上结论。” 由此可见,国际法院并没有得出使用核武器必然构成灭绝种族罪的结论,使用何种武器只是一种方式或者是一种犯罪工具,判断构成灭绝种族罪的关键问题则是犯罪的动机以及是否符合公约中所规定的标准。

灭绝种族罪是主观恶性较深的故意犯罪,不但要求一般之明知,而且需要特定之明知。一般之明知只需要证明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不要求证明进一步的恶意与目的。而特定之明知则要求证明犯罪者明确地追求灭绝种族的结果。卢旺达国际刑庭在阿卡耶苏案中明确指出:“特定之明知是罗马大陆法系中著名的刑法概念,是某种犯罪特别要求的构成因素,并要求犯罪者明确地追求达到被指控的犯罪的目的。” 国际法委员会认为,灭绝种族罪的特定的明知是“国际法中这种特定罪行的明显特征。” 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犯罪结果的情况下,通常是不会犯下这种罪行的,也不可能由于失误或忽视而犯下这种罪行。一般而言,灭绝种族罪是一种有组织的或有计划的犯罪,而不是一种即发性的犯罪。犯罪者必须或多或少地知道或了解实施种族灭绝行为的某种计划或事态的必然趋势,但并不一定要参与了该计划的制订过程。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犯罪的意图并不是明确地表达出来,而是由种种行为暗示出来,如某一政党或组织的政治纲领引起的犯罪行为或多次重复某种毁灭性的和歧视性的行为。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往往使用不同的法律词汇,如“故意”、“明知”、“意图”等。《罗马规约》对故意和明知曾作出了区别,“1、就行为而言,该人有意从事该行为;2、就结果而言,该人有意造成该结果,或者意识到事态的一般发展会产生该结果,”即可以认定某人具有故意。而“明知是指意识到存在某种情况,或者事态的一般发展会产生该结果。”仔细推敲起来,两者的区别并不大,因此,《罗马规约》中又进行了补充,认为“‘知道’和‘明知的’应当作相应的解释。”

在共谋犯罪的情况下,通常是犯罪的实施者并没有特定的明知,他只是一种政策或命令的执行者,而具有明确犯罪意图的却是他的上级领导。该上级领导具有特定明知的犯罪意图,但并没有具体实施犯罪的行为。将如何处理这两种犯罪者呢?国际上的实践对此还存在着争议。卢旺达国际刑庭认为,具体的实施者因不具有特定明知的意图,因此,只能是具体的犯罪(如杀人)的共谋,而不能被认为是灭绝种族罪的共谋。 上级领导具有特定明知的犯罪意图,制订政策、指使煽动和下达命令就是一种犯罪行为,应是灭绝种族罪的主谋。另一种观点认为,灭绝种族罪是一种特别严重的犯罪,具体实施者只要具备了一般的明知,也应被认定为灭绝种族罪的共谋。

六、《灭种公约》是否追究国家的刑事责任

《灭种公约》是否追究国家的刑事责任的问题是当前国际法学界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公约第5条规定了国家公务员,如国家领导人,不得免除刑事责任;第6条规定了国家对灭绝种族罪进行管辖的基础;第7条规定了国家不得将灭绝种族罪视为政治罪行,应履行引渡的义务。可见,缔约国是有责任履行《灭种公约》规定的各项义务的。公约第9条还规定:“缔约国关于本公约的解释、适用或实施的争端,包括关于某一国家对于灭绝种族罪或任何其他行为的责任的争端,经争端一方的请求,应提交国际法院。”该条涉及到国家本身如果犯有灭绝种族罪,公约是否追究国家的刑事责任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国家根据《灭种公约》第9条向国际法院提出的诉讼已有4起,但是,国际法院还没有对任何一起案件作出过最终的判决。第一起案件是1973年巴基斯坦诉印度案。印巴战争结束以后,孟加拉国宣布独立,印度指控195名巴基斯坦战俘犯下了灭绝种族罪和危害人类罪,并准备引渡这些战俘到孟加拉受审。巴基斯坦主张国际法院对此案具有专属的管辖权,印度的行为违反了《灭种公约》和日内瓦战俘公约的有关规定。国际法院曾开庭审理过此案,但印度以国际法院对此案无管辖权为由没有出庭。1973年12月14日,巴基斯坦致函国际法院,提出印巴两国正在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要求撤销此案。 该案只涉及到对公约的解释和对灭绝种族罪的管辖权问题,尚未涉及到国家责任问题。第二起案件是1993年3月20日,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向国际法院提出诉讼,控告南斯拉夫在其境内犯下了灭绝种族罪并要求国际法院临时措施,制止事态恶化。国际法院一致认为,南斯拉夫应根据其对公约所承担的责任,采取一切措施,防止灭绝种族罪行的发生。1997年7月,南斯拉夫向国际法院提出反诉,控告波黑对塞尔维亚人犯下的灭绝种族罪行。 第三起案件发生在1999年4月25日北约开始轰炸南斯拉夫以后,南斯拉夫向国际法院提出诉讼,控告北约国家非法使用武力以及违反《灭种公约》,对南斯拉夫犯下了灭绝种族罪。 第四起案件是1999年7月,克罗地亚在国际法院控告南斯拉夫在其境内实行的种族清洗政策已构成灭绝种族罪。

根据《灭种公约》的规定,国家至少应该承担防止并惩治灭绝种族罪的国家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国际法院目前审理的这三个案件却对国际法学界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即公约第9条所述“包括关于某一国家对于灭绝种族罪或第3条所列任何其他行为的责任,”是否包括国家的刑事责任的问题。1976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在制定国家责任条款时曾认为国家如果犯下灭绝种族罪也应承担刑事责任。 但是,国际法委员会在1998年重新考虑这个问题时,代表们对此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绝大多数代表认为,公约第9条所述的责任最多只是一种民事责任,只有个别代表坚持主张国家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丹麦在代表北欧国家向国际法委员会提交的评论中指出:“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责任不应该仅限于代表国家行事的个人,个人的行为也可能引起他所代表的国家的责任问题。” 爱尔兰进一步指出:“既然国家承担违反(防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的国际责任,毫无疑问,这些责任在特征上是刑事的。” 还有的国家认为:“公约第9条并没有排除任何形式的国家责任,包括刑事责任。” 波黑在其诉南斯拉夫的诉状中指出:南斯拉夫“违反了根据《灭种公约》第1条、第2条第1、2、3、4款、第3条1、2、3、4、5款、第9条和第10条对波黑人民与国家的义务。” 在南斯拉夫诉北约案中,南斯拉夫指控北约国家违反了《灭种公约》第2条第3款的规定,使南斯拉夫人民“处于某种生活状况下,以毁灭其全部或局部的生命。 ”在克罗地亚诉南斯拉夫案中,克罗地亚指控南斯拉夫实行种族清洗是“灭绝种族罪的一种形式,致使大批克罗地亚人流离失所、惨遭杀害、酷刑和非法监禁,财产受到巨大破坏。”

从国际司法实践上看,目前尚无一起追究国家刑事责任的案例。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曾明确指出:“违反国际法的罪行是由个人犯下的,而不是由抽象的实体犯下的。”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而成立的前南国际刑庭和卢旺达国际刑庭,以及根据《罗马规约》即将成立的国际刑事法院也都是追究个人的刑事责任,而不涉及到国家的刑事责任问题。前南国际刑庭上诉庭在1997年曾提出:“根据目前的国际法,很清楚,国家,依其定义,如同在国内刑事司法制度内一样,不能成为刑事处罚的客体。” 至于国际法院对波黑诉南斯拉夫案所作出的临时措施,许多国家认为:“无论是法院作出的声明,还是诉讼各方提出的申请中,都没有表明《灭种公约》涉及到国家可被惩罚的刑事责任。” 国际法院中也有法官认为:“从本质上说,公约是一个只涉及到个人刑事责任的法律文件,”并提出“也许国际法院不是一个受理诉讼方提出指控的合适的机构。”

保护灭绝动物的措施篇8

关键词:电气 防火防爆 措施

前言:因电气原因形成火源而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称为电气火灾和电气爆炸。配电线路、高低压开关电器、熔断器、插座、照明器具、电动机、电热器具等电气设备均可能引起火灾;电力电容器、电力变压器、电力电缆、多油断路器等电气装置除可能引起火灾外,本身还可能发生爆炸。电气火灾火势凶猛,如不及时扑灭,势必迅速蔓延,除可能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损坏外,还可能造成大规模或长时间停电,给国家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由于存在触电的危险,使电气火灾和爆炸的扑救更加困难,因此,做好电气防火防爆意义十分重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引发电气火灾和爆炸有以下原因

1.1 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过热

由于导线选择不当、安装不当、绝缘老化破损、设备出现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机械磨擦以及散热条件差等原因,使电气线路和设备局部温升和整体温升过高,造成导线熔化,绝缘燃烧,当条件适应时,将形成火灾和爆炸。

1.2 电火花和电孤

一般电火花和电孤温度可高达6000℃,不仅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还能使金属熔化飞溅,而构成可燃物的火源。在有火灾危险和爆炸危险的场所,电火花和电孤是引起火灾和爆炸的重要因素。

1.3 静电放电

两种物体摩擦可产生静电,处在静电场内的金属物体上会感应静电,施加过电压的绝缘中会残留静电,随着绝缘的带电体上积累的电荷不断增加,其对地电压有时可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此时,周围空气将被击穿而发生放电,产生相当大的火花,在有易燃易爆性气体的场合,将引起火灾和爆炸。

1.3.1 固体和粉尘静电

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如印刷时纸与棍轴摩擦,皮带传动时皮带与轮摩擦、橡胶和塑料碾制,固体物质的碾摩过程,悬浮粉体的高速运动,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阻物质等。

1.3.2液体静电

高电阻液体在管道中流动(如油液)与管壁摩擦,在液体流动的两端积累不同符号的电荷,流速超过1m/s时,液体喷出管口时,注入容器发生冲击和飞测时,均会产生高压静电。液体气化或压缩气体在管道中流动和由管口喷出时,也会产生高压静电。

1.3.3 人体静电

人在活动中,衣服、鞋及所带工具与其他材料接触又分离,即可能产生静电,如人穿塑料底鞋子在绝缘地面上行走,人体静电电压可达数百至数千伏。

2.电气防火防爆措施

电气火灾和爆炸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从外因来说,是周围存在着足够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易爆物质,称为危险源;从内因讲是电气设备发热或电火花、电孤充当火源。因此,电气防火防爆措施主要是设法排除上述危险源和火源。

2.1 消除易燃易爆物质

2.1.1 保持良好通风,以便于把易燃易爆气体、蒸气、粉尘和纤维的浓度降低至爆炸浓度下限,用于机械通风的电动机应保证在正常和事故状态下正常运转。

2.1.2 加强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设备、容器、管道和阀门等的密封,以断绝上述危险物质来源。

2.2 消除电气火源

将在正常运行时会产生火花、电孤和危险高温的非防爆电气设备安装在危险场所之外,尽量不在危险场所使用便携式电气设备。同时,要按防爆要求接地或接零,合理选择安装位置,严格按规定保持设备安全防火距离。还要采用静电接地、改进工艺、增湿法、屏蔽,以及用静电消除器的方法消除和防止静电火花。

3.电气火灾扑救方法

电气火灾发生时,设备可能是带电的,扑救时要注意防止扑救人员触电。若是充油设备发生火灾还可能发生喷油或爆炸,造成火势蔓延。因此在进行电气灭火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1 先断电、后灭火

3.1.1 室外高压线或街道高压输电线起火,要及时打电话与供电部门联系来切断电源;室内电设备起火,应尽快拉下总开关,以切断电源,但必须遵照操作程序,不能在忙乱中带负荷拉刀闸,以免引起孤光短路。同时,操作者在操作高压开关时,必须应用绝缘操作棒或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靴。在操作低压时,也应尽可能使用绝缘工具。

3.1.2 剪断电线时,应用绝缘手柄完好的工具,相线和零线应在不同部位剪断,以防止发生线路短路,剪断位置应在靠电源一侧有绝缘支持物附近,防止导线落地触及人体或短路。

3.1.3 断电范围尽量不要扩大,夜间救火还要考虑断电后临时照明。

3.2 带电灭火

电气设备发生火灾,一般都应先断电后再扑救。若情况紧急,等切断电后再扑救会失去机会,而扩大危险性,使火势蔓延或断电后严重影响生产。为争取时间,有效控制火势以扑灭火灾,只好带电灭火。

3.2.1 因可能发生接地故障,救火人员及所使用消防器材与接地故障点要保持安全距离,高压室内4m,室外8m,进入这个范围内必须穿绝缘靴。

3.2.2 选用不导电的灭火剂,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干粉。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剂的喷射水流类导电性灭火剂。灭火器喷嘴离10kV带电体应大于0.4m。

3.2.3 用水带电灭火时,不宜用直流或水枪。以免水柱泄漏电流过大造成人员触电。允许使用喷雾水枪带电灭火,在水的压力足够大时,喷出的水柱充分雾化,可大大减少水的泄漏电流。为保证泄漏电流小于感知电流,水枪喷嘴与带电体必须有足够距离,一般在110kV电压以下应保持3m以上距离,同时,要求操作人员穿绝缘靴,戴绝缘手套,水枪金属嘴应可靠接地。

3.3 充油设备灭火

变压器、油断路器等充油设备,外部着火可用不导电灭火剂带电灭火,如火势较大或内部故障起火则必须切断电源后再扑救。断电后,可以用水灭火。若油箱爆裂,油料外泄,可用泡沫灭火剂或带沙扑灭地上面或贮油池内的燃油火焰,注意防止燃油蔓延。

参考文献:

[1]冯小静,王继仁.《电气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电气时代,2006

[2]龚炳林,黄龙林.《浅谈常用电气设备的防火防爆》.安全,2009

[3]袁新生.《静电防护和电气防火防爆》.苏盐科技,1996

[4]冯小静,王继仁.《工矿企业电气防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及其危险源辨识》.黄金,2006

上一篇:对内科护理的认识范文 下一篇:提高财务风险意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