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文化历史范文

时间:2023-11-08 17:35:44

艾灸的文化历史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1

艾灸疗法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约在石器时代。它是指应用艾药或其他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温热,直接接触皮肤表面后产生刺激,作用于人体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达到预防或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简称灸法。它是针灸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在中国古代作为主要治疗疾病的手段,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科疾病。艾灸还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种养生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江苏泰州,有位痴迷艾灸疗法的中医专家,他致力于艾灸疗法的应用和材料的改进和创新,发明了众多专利,力图将艾灸疗法发扬光大,他就是江苏省泰州市灸疗技术研究所的翟光墨所长。

翟光墨对传统医学和哲学文化充满兴趣,积极响应原中国中医研究院赵尔康教授的倡导,致力于传统艾灸疗法应用和材料的改进及创新。翟光墨并没有尝试过多地改变传统灸法的精髓,而是通过传统艾灸疗法结合现代技术,在艾灸疗法简单化、便捷化方面下功夫。尤其是在艾炷的制作、温度的控制、使用方法等方面。

近20年来,翟光墨在研究艾灸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其中著名的如强力子母温灸器、多用微烟灸疗器和热灸器。

据介绍,强力子母温灸器在灸疗时,面积广、刺激量大,弥补了普通人识穴不准的不足,提高了灸法的效果。多用微烟灸疗器则属于医疗器械,它由器罩、滤烟垫、器体、燃艾筒、防护网、艾条推进簧等构成,艾条推进簧自动推进艾条,使燃点保持靠近防护网,又可通过旋转调节座,控制艾条燃点与体穴之间的距离,以达到最佳的灸疗温度。它最闪光的地方就是微烟,一般燃烧艾炷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尤其是质量差的艾炷,而多用微烟灸疗器则降低了烟尘的产生,大大减少使用者烧伤的可能。

最令翟光墨满意的无疑是热灸器和“尔火尔康”中华神灸系列产品。据他介绍,热灸器以手动调节和自动调气相互配合,而达到额定的施灸温度,使药物利用率高、疗效好、安全系数大,适宜于医院、家庭施灸治病保健。

翟光墨现在正大力推广“尔火尔康”中华神灸系列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等几代产品。据他介绍,这种艾灸治疗技术,以人体肚脐及周边穴位为首要治疗穴位,用上好的艾草制成的艾炷为灸材,将温度控制在45-60℃,做到以外调内,既无痛又无毒。相比于针灸,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较针灸更具特色,而中华神灸系列正是充分发挥了艾灸的优势。它结合不同的手法、温度、时间控制,可以温通经络、祛除寒邪,回阳固脱、散瘀消肿等。

经过多年的验证,翟光墨认为中华神灸系列对慢性病、虚寒等症尤为适合。如今它正广泛应用于家庭、医疗,并且已经走向欧美等国际市场。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2

关键词:灸法;历史沿革;前景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8-1433-03

灸法历史悠久,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治疗方法。灸法与针刺同属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地合称为针灸疗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等诸多优点。现代灸疗学已发展成为我国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理论基础、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禁忌等诸多内容。

1 灸法的起源

灸法的产生是在人类掌握了火的应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大约170万年前开始用火,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温暖。祖先们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除,就这样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发现温热可以治病,于是人类主动用火烧灼来治疗疾病,灸法从此起源。灸疗的最早材料为树枝,后因“艾”易燃且慢慢燃烧和具有温经散寒等作用,而作为灸法的原料。

灸,本本是一个木工术语,后被医家所引用。灸在帛书中作“久”是象形字,如一位驼背老人手拄拐杖。《说文解字》曰:“灸,灼也”。指出灸疗就是用火烧灼的意思。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表示一个人肚子上放草,躺在床上,据推断,这就是用灸法治病;还有表示用火灸下肢的象形文字。

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灸疗的医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在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灸法、熨法的记载。说明灸法在那个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2 春秋战国时期灸法的发展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对我国医学的一次大总结,其中就有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进一步为灸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该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其《灵枢》中经脉、针灸方面的内容占该书的4/5,所以人们又将《灵枢》称为《针经》。《内经》首先阐述了灸疗产生的原因,《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故灸者亦从北方来”,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灵枢・官能》中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经脉》曰:“陷下则灸之”等,这些内容说明了灸疗可以补充针刺的不足,涉及到灸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多方面。同时还指出灸法可补可泻,既治虚证又治实证,并描述了补泻灸法的具体操作:“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灵枢・癫狂》:“治癫狂者,……灸穷骨二十壮”等记载了某些疾病的具体灸法。《左传》中记载了公元前518年医缓为晋景公治病时的情景,其中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达”指针砭,“攻”为灸法;《孟子・离娄》篇云:“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灸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盛行。

3 东汉三国时期灸法的发展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后世尊为辨证论治的圭皋,书中以内治为主,但涉及灸疗的也不少。张仲景很重视灸药并用,以提高疗效。其书中有20余条涉及到灸法,《伤寒论》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气核上各一壮,………”。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提出对少阴病,不论是表阳虚还是里阳虚,都宜灸疗。115条:“脉浮热证,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劫,必咽燥吐血”,十分重视的提出了灸疗的禁忌,指明误灸的危害。

三国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曾撰集《曹氏灸方》7卷(已佚),《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对该书内容有所收录。华佗有《枕中灸刺经》(已佚),善灸术,取穴少而精,其所创华佗夹脊穴,至今还在临床广泛应用。

4 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的发展

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的内容总结整理而成。书中针刺与灸法并论,他认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之而后灸之……陷下者则从灸之。陷下者,其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明确提出了禁灸腧穴,他认为如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等穴不可灸,共计26个穴。

东晋医家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如治疗卒死、霍乱等疾病:“卒死而张目结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等都是治疗急症得处方。他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首次记载了隔物灸,如隔蒜灸、隔面灸、隔盐灸等治疗方法。葛洪的选穴原则简便实用,采用绳竹等为测量用具,擅于在体表标志处和患病局部施灸。其妻鲍姑是我国著名女灸疗家,世传其生长南粤(广东南海),擅长用灸法治疗赘瘤、赘疣而闻名。

晋隋医家陈延之也推崇灸法,其《小品方》发展了葛洪的学说。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瓦甑灸,将器械作为灸疗的工具。南北朝时,南方也已盛行灸法,《南史》中有这样得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

5 唐代灸法的发展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灸疗学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韩愈的《昌梨先生集》“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诗句中可知,唐朝已有专门从事灸疗的“灸师”。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涉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科疾病的诸多灸疗内容。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如“小儿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呼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问使,男左女右,随年壮”等。《千金要方》专设“灸例”一节,特别重视取穴尺寸的准确性及灸火多少。认为“凡点灸法,皆须平直,体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灸例》)。他注重灸量灸壮可上百,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记载了隔蒜灸、豆豉灸、黄腊灸、隔盐灸、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法,并对施灸材料有一定的发展,认为灸法不一定用艾,可用竹茹等代替艾进行灸疗。他用“筒灸”治疗

耳病,开创了灸疗利用器械的先河,近展为温筒灸。他认为针灸的作用不亚于汤药,灸法与针刺应配合使用。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应用已很普遍。

王焘《外台秘要》专设“明堂灸法”一章,通篇皆论灸法,倡言“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对施灸的方法、材料以及灸法的禁忌等都有较详的叙述,特别是王氏笃信“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至于火艾,特有奇能”;“不录针经,唯取灸法”;“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等,体现出他有重灸轻针的倾向,虽然他的说法不免有些偏颇,但足可见他对灸法的重视。其时灸疗专著还有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的方法。无名氏所撰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症的灸疗法。

6 宋金 元时期灸法的发展

宋代灸疗论著颇多,推动了灸疗学的进一步发展。宋朝宫廷内灸法比较盛行,宋太祖曾亲自为太宗帝施灸并取艾自灸。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次记载了“天灸法”,即利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关穴位,使之发泡,如用毛茛灸、斑蝥等,这是一类特殊的灸法。宋・窦材《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法,每灸数十壮或数百壮,为防治烧灼痛,采用“睡圣散”,以曼陀罗为主药,进行全身麻醉,这是用于灸疗的最早记载。他提出灸法是保健措施,“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长寿”,主张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可延年益寿。这个时期的灸疗专著还有宋・闻人耄年所撰的《备急灸法》,全书记载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疗方法,将灸法作为救人第一法,并附图17幅,为临证医家所喜用。在《备急灸法》中闻人耄年介绍的“难产灸至阴”有极高的临床价值。《灸膏肓俞穴法》是南宋庄绰所著灸痨专著,共分为10篇,图文并茂,对膏肓俞的部位、取法等作了考证和评论。

元・胡元庆《痈疽神秘灸经》,是以灸法治疗痈疽的专书,主张审受其证之经,灸其应证之穴,使气血流畅,隧道疏通,则痈疽自愈。元・窦桂芳辑《针灸四书》,将《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内容及《小儿明堂经》抄录在一起,改名《黄帝明堂灸经》刊行。书中收录了大量古人灸疗经验,他还提出古人用火灸病,忌松木、柏木、竹木、榆木、桑木、枣木、枳木、橘木火等。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认为热病不可灸,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也可用灸。朱丹溪认为灸法可以“拔引热毒”、使“阳生阴长”,认为灸法可功可补,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元・罗天益,他强调温补脾胃和防治中风用灸法,著有《卫生宝鉴》。其中“名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针灸法,书中提到灸中脘、气海、足三里3穴可调理脾胃,培补元气。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也收集了数十种灸疗处方,如“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中极五十壮”;“诸虚极:灸膏肓、气海穴,壮数愈多愈妙”等。

7 明清时期灸法的发展

灸疗法在明展到高潮,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其影响较大的医家和著作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针灸问对》等。在朱棣等人编的《普济方》中,也保存了丰富的灸疗内容。明代灸疗学成就,其一,是发展了灸疗形式,使之更适用于临床。灸法从用艾炷得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明代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有“桑枝灸”,及用特制的桃木棍醮麻油点火后吹灭,趁热垫绵纸熨灸的所谓“神针火灸”,其后发展为“雷火神针”及“太乙神针”。明初《寿域神方》记载了艾卷灸法。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也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阳燧灸”。《针灸逢源》中有以多种药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施灸的“隔阳燧锭灸”。其二,丰富了灸治痈疽的理论及经验。薛己《外科发挥》擅以灸法治疮疡。另一位外科专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痈疽门》中对痈疽治疗的论述:“不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当先灸”,灸治痈疽贵有度,“不痛灸至痛,疼灸不疼时”,贵乎早灸为佳,因其时正气不虚,易借艾火以托毒外出。其三,出现了灸疮护理及晕灸处理的专论,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中均有论述。其四,重视灸法的养生保健作用,张景岳《类经图翼》;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认为灸法可以“补诸虚,祛百病,益寿延年”。

清代医家重药而轻灸,灸疗渐入低谷。其时灸疗专著有吴亦鼎《神灸经纶》,介绍各种疾病的灸法,及一些特殊灸法,如黄腊灸、豆豉灸等。《采艾编翼》(作者不详)强调灸法与针刺、药物并用。吴谦所著《医宗金鉴》也很注重灸法,其“刺灸心法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陈延铨撰《罗遗编》介绍了奇穴施灸。李学川《针灸逢源》在灸法治疗外科疾病方面有很大贡献。廖润鸿的《针灸集成》;魏的《续名医类案》他们对灸法的论述,对后世都很有指导意义。

8 新中国成立以后灸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针灸学的发展,挖掘整理了大批文献,出现了不少新的灸疗方法,扩大了灸法的治疗范围。1951年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该所到1955年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1986年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正式成立。近20年来,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支持下,在国际上崇尚自然疗法趋势影响下,灸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从对灸疗临床疗效观察,古医籍整理方面,转移到灸法原理的实验研究,灸疗器具创新上来。近年来对于灸法的实验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①灸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②灸法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③灸法对呼吸、消化系统的影响;④灸法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⑤灸法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9 灸法的前景与展望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3

艾灸作为一种防病保健的方法,在祖国传统医学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可达到调和阴阳、温热散寒、舒经活络、消炎止痛、益寿延年等功效,而冬日艾灸正当时。

温和灸是众多灸法中的一种,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为整个家庭的健康生活保驾护航。

温和灸,又称温灸法,是指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后,置于距穴位皮肤2~3厘米处缓慢施灸,使患者感觉温热而无灼痛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这种灸法一般只需保持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将温和灸用于家庭保健,开始时可以隔日一次,10次以后,可以每周一次或每月1~2次,可使家人不易患病,身体健康。

孩子成长的保护剂

小儿肌肤柔嫩,腠理疏松,卫外不固,加之冷暖不知自调,冬季更容易感受外邪。古代有“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的记载。身柱穴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属督脉,位于上背正中,第三胸椎棘突下,接近肺脏,通于脑,有通阳气、理肺气、补虚损、解表邪之功效。灸身柱穴可治小儿多种疾病,对于婴儿吐乳、小儿泄泻、腹胀、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啼、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炎、肺结核、哮喘、疳积、发育不良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小儿无病灸身柱,可保健康、促进生长发育,一般在出生后3~6个月开始施灸;若有病时,则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灸。由于小儿不会准确地反映灼热的程度,故施灸者要细心,艾火的距离可随时稍加变动,以局部皮肤红晕,不烧伤为原则。

中青年人活力的激发剂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中年人和青年人承载的压力大,冬季的运动量也会相应减少,加之各种污染影响其身心健康,以致出现心烦、注意力不集中、急躁易怒、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口臭、食欲不振、易疲劳等一系列症状,体现出一个“累”字,中医认为这些都是气血不足或经脉不畅所致。中青年人完全可以依靠温和灸使自己焕发活力,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施灸穴位可以选择足三里、关元、神阙、中脘、神门、内关、涌泉、三阴交,每次选取其中任意1~2个施灸,每穴10分钟,隔日一次,坚持下去使之成为习惯,最终能达到平衡阴阳、补益气血、疏经通络的功效。施灸过程中尽量保持情绪平静,认真体会温热的感觉在穴位局部及上下传导,这样效果会更好。

父母养生的长寿剂

家中老人健康是整个家庭的福气。人到老年,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会退化, 出现诸如畏寒肢冷、头晕、脱发、老年斑、耳鸣耳聋、心悸、便秘、夜尿频、腰膝酸软等老化症状,心脑血管疾病等在冬季的发病率也会提高。温和灸是老人安享晚年弥足珍贵的选择。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中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针灸集成》载,灸神阙可“年逾百岁而甚健壮”。《江间式心身锻炼法》则说:“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 。老年人家庭温和灸穴位的选择可参照上述文献的记载,灸后定能改善生理功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另外,有高血压、血脂紊乱及中风先兆者可加灸曲池、内关。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4

从开始在博客上与广大网友分享我的从医经历到现在,五年的时间飞快地过去了,仿佛就是一眨眼的时间。这五年间,我尝到了很多酸甜苦辣,有每天写文章的辛苦与劳累,有一些网友的质问与怀疑,当然,更多的还是病人对我的认可和感激,还有多数患者的支持和信任。说实话,这几年的退休生活比我上班的时候更精彩、更丰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找我看病,我已经应接不暇了。有时候我就问自己,为什么现在生病的人这么多呢?这些人中不只是上岁数的老年人,很多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大姑娘也经常是疾病缠身,这在我年轻的那个年代是很少见的。导致现代人易患病的原因是什么呢?我分析,是因为现代人缺少精、气、神的缘故。

大家都知道,人体有三宝,也就是“精、气、神”,这是人体活动的根本。很多人会觉得迷惑,到底什么是“精、气、神”呢?我来一一解释一下。

精,简单地讲,就是人的根本,是构成人体的基础。如果把人看做一棵大树,“精”就是深埋在土里的树根。人的身体强壮不强壮,生长发育正常不正常,能不能繁衍下一代,都与“精”有很大的关系。精有先天和后天的分别。先天之精是从父母那里来的,先天之精充足就好比是饱满的种子,能培育出强壮的小苗;后天之精来自我们的饮食,吃得好、消化吸收得好,后天之精才能充足,才能保证人体不亏虚。我们都知道早产儿容易患病,这就是先天不足,和先天之精有关。

气,是生命的动力。还用大树来打比方,“气”就像是树干,起到输送营养、运行气血、抵御外邪的作用。气是不断运动的,在身体内流动,如果哪里不通了,哪里就要出问题。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气,让后天之气充盈、顺畅地流转。

神,是生命状态的反映。我们常说一个人的目光“炯炯有神”,这就是“神”的表现之一。“神”就像树木的枝叶,枝叶茂盛、郁郁葱葱的树才健康,人也是一样。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眼睛来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神,比如一个年轻人平时很健康,突然有一天看起来很萎靡、没精神,我们就知道,他不是熬夜了,就是生病了。这种没有精神的状态就属于伤神之后的表现。

人有了精、气、神,才能像参天大树那样茁壮。怎么能有充沛的精、气、神呢?方法很多。比如要饮食均衡、营养充足,要作息规律、注意休息,要经常运动、锻炼身体等。可是现在的人常常做不到这些。我经常看到很多年轻的孩子为了工作和学习影响身体正常的休息。有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没有充足的睡眠,休息不好,精气得不到补充,怎么会有精力进行第二天的学习?很多年轻人白天上班总坐着,晚上休闲应该缓解工作疲劳的时刻也是坐着,非常缺少适量的运动。不让身体运动起来,气怎么能在身体里正常地运行?精气今天淤这儿了,明天堵那儿了,疾病当然要找上门来。

还有现在的饮食。不说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就说现在的食物品质也和过去没法比。以前买的黄瓜有一股清香味,现在基本闻不到了。过去市场买来的西红柿个儿不大,有青有红,吃起来特别有味道。现在呢?西红柿个儿大了,看着也好看了,但是吃起来不甜了,没有原来的口感了。这都是食物质量下降的表现。种植蔬菜、饲养牲畜的时候,添了各种各样的化学原料,不但营养少了,食物中的后天之精也少了。人体得不到充足的后天之精来补充,体质自然也慢慢下降了。这都是近年出现的问题。

吃的不如以前,运动量不如以前,休息质量和时间也不如以前,所以我感觉现代人少了些精、气、神。底子薄了,身体在和外邪的对抗中总是打败仗,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健康问题吗?

有人问,阿姨,难道没有办法来改变这种情况吗?不是的。我们自己要有信心,调养精、气、神的办法很多,治病的办法也很多。比如我一直推荐大家使用的艾灸,它能够驱寒邪、通经络、补元阳、调正气,把我们缺失的精、气补回来,让我们越来越有神。很多中医方法都有类似的功效。只要我们认真行动起来,我们就会拥有强健的体魄,健康就会成为我们最大的财富。

艾灸是个宝,用过的人都知道

我的博客从2006年到现在,点击率已经超过了7000万,现在平均每天的点击率就有三四万。这么多人看我的博客,都是赞同我的观点和做法的吗?当然不是。这其中也有质疑,甚至是否定我的声音。

有的人说艾灸不是包治百病的,还举了各种各样的例子。没错,艾灸不是万能的,我也从来没有说过它万能。虽然我说“灸除百病”,但这只是一个修辞的说法。您或许也可以这么想:人的疾病种类成千上万,有病名的,没病名的,不计其数。艾灸能够治疗其中的“百病”,也并不算太夸张吧!更何况,和一种药或一台手术治疗一种(类)病的现代医学相比,艾灸真的算得上是治“百病”了。

我推广艾灸疗法的目的,一是因为它驱寒邪、通经络、补元阳、调正气,适合寒邪、气滞、元阳虚的现代人对症治疗;二是因为它花费少、疗效好,适合普通家庭使用;三是因为它操作简单,认穴不要求特别精确,灸一片地方就可以,操作难度小。艾灸有这么多优点,为什么不让大家都学学呢?

艾灸是个实践出来的疗法,几千年前就有了。那个时候的医生治病,哪有现在的X射线、CT、化验的诊断方法啊,都是靠经验和尝试,包括现在也是这样。为什么老医生吃香呢,就是因为老医生治疗过的病人多、遇到的病症多,能有的放矢。我们给自己治病也是这样,在自己身上多试试,如果症状改善了就是好的。艾灸好不好,病人自己最有发言权。

有一位54岁的老网友在博客上给我留言,告诉大家他用艾灸治好了自己的皮肤病。他每到夏天,天突穴周围会起一片红疙瘩,一年比一年重。2010年他看了我的博客,了解到了艾灸疗法的神奇,于是灸了天突穴一段时间。夏天到了,年年都犯的小红疙瘩不见了。

还有一位患有双膝骨刺的网友,他看了我的书,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己给双膝关节艾灸,坚持了3个月,现在右膝已经恢复正常,左膝恢复了大半。他说自己“会继续艾灸下去,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我的博客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医院用药物、手术治疗不好的病,用艾灸却能治得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艾灸疗法,绝对是个好东西。艾灸是个宝,它的好,用过的人才知道。

《单桂敏灸除百病2》

艾灸是中国自古相传的中医治病、养生方法,已经有数千的历史。与按摩、针刺等方法相比,艾灸因为操作简单、效果明显、花费低廉、无副作用而受到普遍认可,是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的健康方法。单桂敏医生行医四十余年,是艾灸疗法的坚定支持者和热心推广者。在本书中,单桂敏医生将毫无保留地与您分享她行医多年的宝贵经验,以及在生活中沉淀的健康心得,希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艾灸、拥有健康。

在本书中,单桂敏医生依旧从基础讲起,更详细、更具体地传授各种艾灸方法、艾灸器具和按摩工具的使用;从人体三宝——精、气、神的角度,讲如何通过各种绿色治疗方法,养好精、气、神,让健康永驻。

随书附赠由单桂敏医生亲自讲解、示范的光盘,内容包括艾灸操作、艾灸及按摩器具使用,以及自创的单氏保健操;还附赠了《常用穴位简易取解》,内容包括简便取穴方法、全身各部位穴位图解和经验手指测量法三部分内容;书中还配有《标准全身经络穴位挂图》,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方便。

编著:单桂敏

出版: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29.90元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5

翁嘉颖,重庆医科大学教授,兼任国际医学交流大学针灸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德国巴德歌根矫形外科康复治疗中心教授、主任医师,曾在美国、德国等针灸医学杂志发表多篇论文。

中华医学源远流长,浩如烟海。近年来,中医针灸养生再次引起大家的关注。

灸疗是用艾绒或其他药料点燃后,在体表一定部位进行烧灼、烘烤、薰熨,或用鲜品捣敷,借助艾火或药物的作用使施灸部位发热、充血甚至起疱,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灸疗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记载:“大风汗出,灸意喜穴”,说的就是一种保健灸法。《庄子》记载圣人孔子“无病而自灸”,也是指用艾灸养生保健。由于灸法适应证广,疗效迅速,还有安全可靠易学易用等优势,特别适合于家庭治疗和保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养生保健。

神奇灸疗好处多多

由于针灸这个词语,很多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并不是这样。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而且两者治疗的范围也不一样,所谓“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指的就是其中的区别。

艾灸在中国古代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且适应范围十分广泛。有温阳补气、祛寒止痛、补虚固脱、温经通络、消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可以广泛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较好疗效。

温通经络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运输,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灸疗通过经络穴位的温热性刺激,可活血通络,以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扶阳固脱 呕吐、下利、手足厥冷,脉弱等阳气虚脱的重危患者,如用大艾炷重灸关元、神阙等穴,可以起到扶阳固脱、回阳救逆、挽救垂危之疾的作用,常用于中风脱症、急性腹痛吐泻、痢疾等急症的急救。

升阳举陷 灸疗对卫阳不固、腠理疏松者,亦有效果。如脱肛、阴挺(子宫脱垂)、久泄等病,可灸百会穴来提升阳气,以“推而上之”,这也是灸法的独特作用之一。

拔毒泄热 灸法能以热引热,使热外出。灸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原来的功能状态起双向调节作用。

现代研究还证实,艾灸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艾灸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提高免疫力,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常用3种灸疗方法

灸疗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灸法适合不同的病症,经常用到的主要有下面3种——

直接灸 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编者注:这种治法,宜在医院进行,不可自己贸然用之,以防感染难愈);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一般虚寒性疾患,可用此法。

间接灸 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即悬在腧穴之上进行施灸的方法。常见的有隔姜灸,取约直径大约2~3厘米、厚约0.2~0.3厘米的姜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再将艾炷置姜片上,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后,换新的艾炷反复施灸,一般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常用于因寒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与隔姜灸疗法大同小异的尚有隔蒜灸,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等症;隔盐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隔附子饼灸,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或疮疡久溃不敛等症。

温针灸 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时,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左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取出针。

在家灸疗注意

灸疗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喜欢这种保健方法,并选择自己在家中进行家庭灸疗。但是,灸疗毕竟是一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保健治疗方法,自己在家中操作要做到以下8点——

1.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专心,手眼协调,以免发生烫伤。灸疗养生,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穴位的准确性:要根据处方找准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同时要注意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男人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

3.保暖和防暑: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冬季注意保暖,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此时,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5.施灸顺序和时间: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施灸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并且不要在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经期施灸。

6.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后多。一旦晕灸(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出汗等,甚至发生晕倒),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7.施灸温度: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6

【关键词】针灸;防病保健;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421-01

1引言

采取针灸的方法进行防病保健在我国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中医预防学中的重要组成,随着针灸应用领域的不断增大和针灸技术的不断成熟,使用针灸进行防病保健逐渐受到世界人们的喜爱和认可,而21世纪针灸的发展会更加趋向于现代化和国际化,下面就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一下针灸对于防病保健的重要作用。

2针灸保健的历史

我国最早对于针灸防病保健作用的记载来源于《黄帝内经》,原文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基本表述为良好的医者会在疾病的早期或发病之前发觉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同时还强调了在发病的早期或之前进行针刺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和保健强身作用,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正是由于《内经》才建立了针灸防病保健的理论基础。针灸用于防病保健的广泛推广要数晋唐之际,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偏重于使用灸法并重点进行相关急重之症的预防,其中包括运用艾灸增强人的抵抗力和在疾病显露之初便通过针灸进行病势的截断等。针灸保健防病的显著进展是在宋代之后,当时的中医就已经得出灸法简便易行和物价廉易,可以进行温阳散寒、延年益寿和助元固本等功用的结论。此外这一时期的针灸还用于中风的预防和治疗,宋代王执中就提出:“灸绝骨、三里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明代对针灸的防病保健作用也做了生动的概括和解说,如高武所言:“无病而先针灸曰逆,未至而迎之也”,在此之后又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针灸的防病保健作用已经被广大的医者所接受和运用。

3针灸防病保健的特点

首先正如中医所说由于每个人体质的各不相同,其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机能状态也各不相同,利用针灸进行防病保健时也会因为不同的人体机能状态对治疗效果产生的不同影响。如当人体处于疲劳状态时进行针灸就会产生白蛋白上升和血浆球蛋白下降的现象,如果人体处于病毒感染状态进行针灸就会出现末梢循环白细胞吞噬活动增强和总数突然增加的现象,与此同时还会出现非特异和特异性免疫物质含量增高,而患者的实际表现是抵抗感染能力的增强和恢复速度的加快等。当人体处于不同的血压状态时,针刺保健就会表现出预防高血压和防止血压过低的良好治疗效果,如现代文献研究表明治疗原发性低血压,取双侧公孙,内关进行电针治疗,输出脉冲电流为2-5次∕s的慢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宜,每日1次,每次20min,10-20日为1个疗程。观察100例,总有效率为98﹪.此外在进行针灸防病保健治疗之前还应对患者的营养状况、精神状态和体质强弱进行辨别,以确保最终的效果和治疗方法的合理性。

其次针灸穴位的选择和针灸手法的不同其防病保健效果也各不相同,最为明显的特点是针刺穴位会表现出相对的特异性和不同类型的手法作用机体时会表现出规律性的效应。具体包括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针刺足三里进行强身健体、预防中风,艾灸神阙进行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和针刺三阴交进行疏肝调血要优于其他穴位的选择。对于手法选择不同对于防病保健效果不同的影响可以表现为当选择补法进行针灸时多数人会表现出血管紧张度下降和脉搏速度变缓的现象,而当使用泻法时其表现则恰恰相反。

最后是针灸的防病保健作用还可以分为防病祛邪和美容养颜等多种作用,按照作用的不同针灸还可以分为灸疗和针刺两种,其中灸法多用于消除亚健康、补虚和健身益寿,针刺则多用于祛邪、戒断和美容,不同方法的交替使用也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此外当针灸应用于大脑平层、外周神经、中枢神经和丘脑时还可以起到镇痛的效果。

4针灸防病保健的具体作用

针灸的防病保健表现在增强抵抗能力、保持经络通畅、调和气血和消除亚健康等多方面,具体包括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调整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功能和调整体液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等三方面。首先人体抵抗力的强弱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和控制的重要方面,通过针灸可以明显改善正常人体体液中免疫物质的含量、血液中杀菌物质的能力和溶菌酶的含量等,此外抗干扰素、血清补体、调理素和血清球蛋白、非特异性免疫物质等也是影响人体抵抗力的重要因素,通过针灸也可以有效调节其含量。所以无论是从免疫学还是中医学的角度,针灸都可以从实用、无副作用和低投入等角度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这对于体质较弱和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群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方式。

其次针灸对于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功能的改善已经得到大量临床应用的验证,其中包括针灸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的黏稠度、血脂含量和改善血液成份、调整血压等,国外学者还发现通过针刺可以明显由血管危险因子累积导致的整体机体失调症状,在这里针灸作为可以引起人体开放系统物质和内能量变化的信息刺激。针灸还可以作为非特异性传入刺激调整神经系统的内分泌活动和预防休克症状等,最终起到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和保健的作用,此外随着脑血栓、脑出血和脑中风等导致偏瘫患者的增多,针灸也已经介入到神经介质传导的领域,而随着经络实质研究和经脉循环线路检测技术的改进,针灸对于结缔组织和经络的影响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揭示。

最后对于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和体液物质的调整还处于一个新兴和发展的阶段。目前国内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处在初级阶段,但是相关调查显示刺激人体的某一穴位会分泌出类似于尼古丁的物质帮助吸烟人群进行戒烟戒毒。观察针刺孔最对健康成人吸烟前后肺血流图的影响,发现针刺对肺部血流有良好的调节效应,可起到保护心肺脏的作用。固可将孔最作为戒烟有效穴之一。[1]此外还有研究表明针刺相应穴位后,脑内的内源性性阿片物质(内啡肽,强啡肽脑啡肽)含量明显增多,因而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2]

5结语

通过上文对针灸防病保健历史和基本特点的简单介绍,不仅加深了对于其应用重要意义的了解,同时还对其应用范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虽然目前对于针灸防病保健的应用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但是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针灸技术的不断成熟,一定能够使其表现出更加有利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宗蕾.针灸保健“绿色”疗法治疗亚健康[J].自我保健,2010,(12):56-56.

[2]张仁.针灸保健防病历史与现状[J].中医文献杂志,2004(01):55-56.

[3]曹彩英.针灸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理论及运用[J].上海针灸杂志,2010(S1):54-56.

[3]吴绪平.针刺孔最对健康成人吸烟前后肺血流图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6,16(3):4.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7

[主题词]针灸学,文化,针刺疗法

针灸是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的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9个传统医药项目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她所包涵的文化精髓和诊疗技术在民间可谓耳熟能详,包括经络、腧穴、针刺、艾灸、拔罐、刮痧、气功等。作为一种医疗手段,针灸在中华民族的防治疾病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一种文化,针灸堪称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奇葩。然而,传统的针灸疗法发展至今,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的引入,针灸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如电针疗法、激光针灸、穴位注射、腧穴药物贴敷、腧穴磁疗、腧穴红外辐射等等,这些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针灸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针灸传统技法和经络腧穴相关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生所运用,各种散落在民间的家传针刺技法、绝技也大多后继乏人,逐渐濒临失传、绝迹的危险,亟待继承、保护和进一步整理研究。

1 经络理论

经络是中国古代医学家对复杂的人体功能调节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先贤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哲学思辨的产物。它形成于战国至汉代年间。《黄帝内经》详细阐述了有关经络的组成、循行分布、功能和经络病候以及临床治疗等理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运动变化表达了人的生命活动;而血是运行于脉中的红色液体,其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对全身脏腑组织有营养和滋润作用。

经络系统在内部联系五脏六腑,外部联系筋、骨、皮、肉,主要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经络运行气血,协调阴阳,抗御病邪,反映病候,具有传导感应、调整虚实的治疗功能。

经的出现促进了经络理论的发展。早在隋代,古人就绘制了经(明堂图),宋代医官王惟一编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附有经脉三人图各一幅,并于1027年铸成铜人针灸经穴模型。自宋代始,历代都有经、经脉图存世。

虽然构成经络知识的文字信息部分,通过历代学者的著述得以保留至今,但是经络循行路线,特别是自隋代开始,早期绘制的经络图、人体经络模型等资料绝大部分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濒临失传,以致于人们对经络的循行路线至今仍然存在争议。

2 腧穴理论

腧穴是人体经络脏腑之气输注而聚集于体表的部位,也是针灸治疗的作用部位。针灸治病,必须在一定的体表部位施术以疏调经脉气血,才能达到祛病健身之目的。

汉代医家在系统总结包括《内经》在内的汉以前医书中针灸内容的基础上,编成了第一部针灸腧穴经典――《黄帝明堂经》。《黄帝明堂经》收载的穴名数较《内经》中的163个增加186个,达349个。此后,经历唐宋元明清历代,穴名总数逐渐接近365个。其间,北宋医官王惟一编修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根据前人及当时名医的针灸实践,增补了一些腧穴的主治病症,同时突破了传统的正、侧、背三人平面“明堂图”方式。铸成针灸腧穴铜人模型2具。此次腧穴总结工作成为当时针灸腧穴方面新的国家标准,宋代的针灸教育及临床取穴皆以此书为准绳,并且宋以后乃至于现代的腧穴归经也以此为标准。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传抄遗漏,经穴脱落,铜人丢失,加之有些经文只言穴位部位,不言穴名,各注释家理解不一,现已难考其详。

腧穴的命名具有很积极的临床意义,如少阴心经的神门穴,为神所出之门,而心藏神,该穴主神,故其主治为神经系统的疾病(神志病);再如足阳明胃经的梁门穴,为“纳粱(在古代,粱与梁通)之门户”,内当胃脘,主治饮食不思、完谷不化。可见,穴位之名是有特定意义的,与穴位的位置和主治功能相关,对于学习者能起到由表知里、顾名知用、见名求位的作用。若只采用穴位编号的形式,虽然记忆起来方便,但与其含义脱节,并不利于针灸学术的发展。

因此,腧穴的临床价值和腧穴命名是古人在长期诊疗实践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失去了腧穴之名将改变中医的特色本体,故腧穴穴名应该加以保护。

3 子午流注针法

中医学主张天人合一,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有盛有衰。子午流注针法便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每天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阖,进行针灸治疗。

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论述首推《内经》,提出了以干支顺序推算来取穴的方法;《难经》在此基础上,又作出了全面的说明,宋、金两代是子午流注针法的鼎盛时期,子午流注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并出现了许多专著,如《子午流注针经》《针经指南》等;明代对针法的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载于这一时期针灸著作中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走穴歌”,对子午流法的开穴,提出了简明合理的方法。

子午流注运用于针灸取穴,其取穴精要,疗效显著,早为世人所肯定和推崇。如将其延伸应用于对生命科学、疾病认识等方面,就会给整个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以新的启发。现在有人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按时投药、按时按摩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年来,随着国外“生物钟学说”的兴起、“现代时间治疗学”的发展,子午流注这门古老科学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和关注。

由于年代久远,缺乏整理和保护,有些人认为以天干、地支、阴阳、五行等为基础的子午流注针法具有唯心论色彩;同时由于理论深奥,推算复杂,甚至一度被排除在针灸学教材之外,加之后继乏人,所以有失传之虞,亟待保护、发掘、继承、发挥和合理利用。

4 毫针刺法

毫针为中国古代“九针”之一,因其针体微细,故又称“微针“小针”,是针灸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毫针多由不锈钢制成,也有用金、银或合金制成的。毫针刺法泛指毫针的持针法、进针法、行针法、补泻法、留针法、出针法等完整的针刺方法,是各种针法中的主体。

毫针的前身是“砭石”。《说文解字》说:“砭,以石刺病也”。“砭石”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最初是用来刺脓、排脓、放血的工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针灸治疗的工具。古代针具除了砭石外,还有骨针、竹针。夏、商、周时代,随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有了金属针具。如青铜针,《内经》中记载的“九针”就是萌芽

于这个时期。春秋时代冶金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出现了铁器,自战国至秦汉,砭石才逐渐被九针取代。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针灸名家,在山东济南市大观园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的扁鹊像上,扁鹊被雕画成人面鹊身,手中举着一根针正准备给人治病。

随着针具的不断改革,针刺的方法也不断发展,在《内经》中就总结了上古以来的针刺方法。在刺法方面提到了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在补泻手法上提到了疾徐、呼吸、捻转、迎随、提插、开阖补泻等,为后世复式手法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唐宋时期基本继承了《内经》的针刺手法,至金元时期《针经指南》创立了“针刺十四法”;明初陈会的《神应经》提出了“催气手法”;徐风的《金针赋》对复式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做了系统论述。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针灸发展的早期历史已经被岁月尘封,诸多的器具、技法等业已逐渐销声匿迹。如《内经》记载的“九针”早已失传,其中的“九刺”十二刺和“五刺”等手法现代已很少有人能掌握其精髓,“烧山火”“透天凉”“苍龙摆尾“白虎摇头”等传统技法也越来越少地被现代针灸医师运用;各种家传的针刺技法、绝技也大多后继乏人,故需要保护和进一步整理研究。

5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烧灼、温熨,借其温热、药物的刺激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先,人们在用火的过程中,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经过长期摸索之后选用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某些部位点燃施灸,从而使灸法亦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说明先秦时期已有艾灸。《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为灸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载“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故灸者亦从北方来”,北方一带天寒地冷,因而灸法源于此而盛行。到了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明确叙述了灸疗法的适应证和禁灸穴,葛洪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南北朝时,南方也开始盛行灸法。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千金方》载有多科疾病的灸疗内容,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注重灸量,并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到宋明时期,灸疗论著丰富,大大推动了灸疗学的发展。及至清末,重视汤药,轻视针灸,针灸科被废止,但灸法仍在民间流传。

在临床实践中,灸和针各有所长,而在一些方面,灸效却远远超出针效,能补针刺之不足。但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加之人们对灸法的不同认识,如操作过程中有特殊气味、容易烫伤等,使灸疗的方法和技巧难以推广和传承,所以必须加强灸法的认识与运用,使灸法与针法同被重视。

6 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用特制的刮痧板和介质,在人体皮肤表面相应部位进行由上而下、由内向外的反复刮摩,直到皮肤出现红色斑点或瘀血斑块,以解除病痛、治疗疾病的方法。刮痧疗法对治疗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和神经、肌肉、血管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刮痧法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时代,是砭石疗法或刺络疗法的一种,一直在民间流传应用。唐代文献中有用苎麻刮治痧症的记载,元、明两代已比较广泛地流传用汤匙、铜钱蘸水或油刮背部治疗腹痛等症的方法和经验,如宋代王裴《指述方瘴疟论》、元代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迨至清代,刮痧疗法大为盛行,因而编撰刊行的刮痧专著甚多,如郭志邃的《痧胀玉衡》、王凯的《痧症全书》《痧症要法》、释普净的《痧症指微》、孙纪的《痧症汇要》、徐子默的《吊脚痧方论》、陆乐山的《养生镜》等10多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回归自然疗法的热潮中,刮痧疗法由经验刮痧发展成为中医针灸经络理论指导、循经走穴、内病外治的辨证刮痧。在实践中扩大了刮痧疗法的应用范围,由原来的治疗痧病发展到内外妇儿等科近400种病症,并涉及到消除疲劳、减肥、养颜养容等养生保健领域,并从活血化瘀、免疫调节、改善新陈代谢等方面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刮痧方法,已将刮痧与针灸、按摩、拔罐等方法一样列为公费医疗、医疗保险的特色项目,如今又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列为职业劳动技能。

刮痧疗法以其简、便、廉、验、速和易学会、好操作、安全、效果好的特点,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受现代医学的冲击,如今人们对刮痧法缺乏了解,以致于很少人愿意接受其理论和方法,加之刮痧的手法技巧需要通过口传心授和广泛实践,故无论在民间和医疗机构中均后继乏人,面临失传和渐渐消亡的危机,为防止再度出现由于失传而发生误传、误治的情况,所以需要进一步整理、继承、保护和推广利用。

7 拔罐疗法

拔罐疗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挤压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现象,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为目的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拔罐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是祖国医学非药物民间疗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书,也是迄今所知先秦时期使用拔罐疗法治疗疾病的最早记载。由于古人起初采用动物的角作为治疗工具,所以又称为“角法”。在唐代,拔罐疗法作为一门比较完整的方术,成为独立的学科而得到唐代政府的重视。唐太医署设医、针、按摩、咒梵4科,又将医科分为体疗、疮肿、少小、耳目口齿和角法(拔罐疗法)5科,且角法一科的学制定为2年,是理论、操作和临床应用比较完善的一门学科。至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吴尚先的《理瀹骈文》均记载了当时罐具的制造、拔罐的应用,说明拔罐疗法已经比较普及,已从单一的外科发展到内科病证的治疗,表明拔罐疗法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了更高层次的发展。

拔罐疗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发展为中医辨证、循经选穴配方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补虚泻实等作用,不再只是针、灸、药、按摩等方法的辅助手段,以其简、便、廉、验、速、无副作用等优点,成为单独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但是,受现代医学和人们认识观念等因素的影响,拔罐疗法同传统医学其他疗法一样,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在科学研究上没有足够投入,缺乏学术带头人,民间传人屈指可数,接受的人也越来越少,导致这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防病保健方法渐渐萎缩,因此需要进一步整理、继承、保护和推广利用。

8 气功

气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调畅人体经络、气血、精神、思维和意识等活动,以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为目的的一类具科学

性和实践性的保健治疗方法。气功强调心理、呼吸和身体的协同训练,是导引、吐纳、行气等训练方法的统称。

气功自出现之日起,就与人们的保健目的密切相关。据考证,其形成之初与原始舞蹈有关,其形成后又受到了先秦哲学心斋、坐忘,宗教的坐禅、内丹等影响。先秦时期,气功已具雏形,《吕氏春秋》《乐记》《山海经》等书载有导引、吐纳等方法。战国时期的文物《行气玉佩铭》更是详细地记载了气功训练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内经》时代,随着中医理论的建立,气功的理论也亦随之形成并初具规模,原始的锻炼方法亦完善为强调心理、呼吸、身体协同训练的气功,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标志着气功功法的完善。汉唐之间,适合各种保健和治疗目的的气功纷纷出现,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导引图》载有各种练功图式,《诸病源候论》及《医心方》等书亦把气功作为重要的保健治疗手段而收入其中。宋朝以降,气功的发展更为具体化、实用化,出现了医、儒、道、释、武等各种流派的气功。

作为一种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与完整的医学理论内核而又受古代哲学思想指导的锻炼方法,气功已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及练习者的重视。气功被中国各地人民所习练,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性。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传统的气功功法并各具特色,如八段锦的古朴自然,六字诀重视五脏和吐气发音的关系,气功太极十五势遵法阴阳而充满哲学思维,五禽戏模仿动物而形神兼具。

气功训练及气功研究有助于在哲学层面上了解古代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助于探讨心身关系,有助于中医理论的研究。气功的治疗和保健价值也将对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也由于外来的心身锻炼方法的冲击,气功的发展受到影响,练习者减少,气功研究缺少支持,因此气功这一兼具哲学、文化、科学价值的珍贵遗产亟待保护。

艾灸的文化历史篇8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百会穴;艾灸;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b)-0118-03

脑梗死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复发率均较高,严重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本研究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采用艾灸百会穴治疗,同时观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变化,探讨艾灸百会穴治疗ACI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脑病科住院的ACI患者60例,中医诊断符合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西医诊断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诊断。患者发病2周之内就诊。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有急慢性感染者;合并恶性肿瘤者;血小板减少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严重痴呆或意识障碍者;过敏体质者。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各30例。艾灸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6岁,平均(60.9±8.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52~77岁,平均(61.7±7.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梗死范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1次/d;尼莫地平片20 mg口服,3次/d;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 g,稀释后静脉滴注,1次/d;并按病情需要给予脱水,控制血压、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神经功能康复训练等对症支持治疗。艾灸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艾灸百会穴1次,根据个人反应的不同控制每次艾灸时间,患者自觉热感深透至颅内并沿督脉传导,灸至感传消失,每次艾灸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

1.3 标本采集及检测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于室温下静置30 min后分离血清待检,hs-CRP测定采用免疫比浊法,仪器为日立HITACHI-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D-二聚体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试剂盒购自日本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1.4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在治疗前、治疗30 d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1]。在治疗30 d后进行疗效评定,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变化或增减18%。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两组间疗效比较用Ridit分析,以P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DD水平的比较(mg/L,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BI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表3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ACI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动脉粥样硬化是ACI的病因之一。hs-CRP作为炎症反应的生物学标志物,不仅是反映机体炎症的敏感指标,也是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炎性因子。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2]。血清hs-CRP不仅参与了脑缺血后的炎性反应,而且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血清hs-CRP水平测定对判断病情及评价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3]。CRP在脑梗死中的作用主要有: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过程,黏附分子是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步骤,而CRP能促进黏附分子的释放,从而导致白细胞黏附并穿过内皮层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4];②通过激活补体途径参与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促进血栓形成[5];③CRP水平的升高可以通过组织因子的表达影响凝血纤溶机制。

血浆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升高标志着体内凝血酶生成增多、血栓形成和继发纤溶活性增强,可以作为体内血栓前状态和血栓形成的分子标志物之一[6]。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D水平显著增高。在ACI治疗中,血浆DD含量变化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预后判定有重要临床意义[7]。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属于祖国医学“中风”范畴。艾灸治疗脑梗死历史悠久,研究表明,艾灸能有效地激发循经感传[8],起到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治疗作用,提高临床疗效。百会穴别称巅上,穴居巅顶正中,其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为督脉要穴,是临床常用穴位,应用范围广,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其它穴位使用。督脉为“督领经脉之海”、“阳脉之海”。因督脉是人体诸阳经脉的总汇,督脉分布于脑、脊部位,又与足厥阴肝经交会于巅顶,与肾、脑、肝经有密切的关系,故它的功能是督领阳气和真元。如《针灸资生经》:百会“百病皆主”、“人身有四穴最急应,四百四病皆能治之,百会盖其一也”。百会穴具有疏散风寒、温经、升阳固脱、镇惊熄风、安神健脑、醒脑开窍等作用,其祛风宣阳作用最强,为治风要穴;施以灸法对气不摄血,气虚升提无力之症效果较好,又为回阳救逆之要穴,临床疗效肯定。

现代研究表明百会穴浅表分布着丰富的神经和血管,如枕大神经、额神经分支,深层为大脑皮质运动区和旁中央小叶,局部为周边向中央结聚的动静脉网,因此刺激此穴对改善中枢神经的功能及血液循环有直接调节作用。任秦有等[9]研究发现,艾灸健康人百会穴5 d后,右侧大脑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增加显著;左侧大脑后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及右侧大脑后动脉最小血流速度增加亦显著,说明艾灸百会穴使生理状态下脑血管搏动指数明显增加,脑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血流量增加,脑部供血有明显的改善。李爱华等[10]观察艾灸百会穴对中风偏瘫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影响,发现灸后患者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流形态变为粒线状、线粒状,视野清晰度也有所改善,说明艾灸百会穴可改善微循环,对脑卒中患者的脑组织及患肢的康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本研究采用艾灸百会穴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结果显示,治疗1个月后艾灸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2] 温慧军,杨金锁,张建军.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2,25(1):54-56.

[3] 邓树荣,谭勇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2011,31(10):69-70.

[4] Pasceri V,Willerson JT,Yeh ET,et al.Direct proinflammatory effect of C-reactive protein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Circulation,2000,102(18):2165-2168.

[5] Yasojima K,Schwab C,McGeer EG,et al.Generation of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mplement components in atherosclerotic plaques[J].Am J Pathol,2001,158(3):1039-1051.

[6] Bounameaux H,de Moerloose P,Perrier A,et al. Plasma measurement of D-dimer as diagnostic aid in suspected venous thromboembolism: an overview [J]. Thromb Haemost,1994,71(1):1-6.

[7] 常爱荣.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与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的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9(5):468.

[8] 周楣声.灸法对经络感传作用的探讨[J].中国针灸,1982,2(3):20-22.

[9] 任秦有,赵宁侠,郭瑞林,等.艾灸百会穴对大脑后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28(3),48-49.

[10] 李爱华,万志杰.艾灸百会穴对中风偏瘫病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3,31(2):27.

上一篇:化工与医药工程范文 下一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