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真能保暖吗?

时间:2022-07-29 08:42:40

艾灸真能保暖吗?

古人做事向来讲究天时,四时不同,养生之道自然不同。艾灸虽然“四季皆可,尤以冬季为宜”。

冬季艾灸有什么科学道理?哪些人不适宜做艾灸?

冬季艾灸正当时

古人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是指使用艾灸进行家庭自我调治的益处。

艾灸,即借助艾草燃烧时发出的药力和温热刺激来熏酌特定的穴位。艾灸古已有之,甚至可追溯至上古时期。《孟子》中曾载:“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孔子也说过“无病自灸”的话。《宋史》里记载着一则故事:宋太宗赵光义病了,其兄宋太祖赵匡胤来看望并亲自为其艾灸。明人李时珍更在《本草纲目》中35处提到艾和艾灸的用途及灸方,“艾灸用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其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大矣”。

及至晚清,因皇帝认为针与灸非奉君之道,艾灸逐渐衰落,却在日韩等国绵延生息,日本至今有“不灸足三里勿做旅人”的说法。韩剧《大长今》中对艾灸也有具体描述,韩国人甚至认为艾灸是他们发明的。

“艾灸四季皆可,尤以冬季为宜。”传统中医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冬天阳气潜藏,人体的新陈代谢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因此主张冬季养生要避寒就温、保护阳气,使阴阳相对平衡。山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杨佃会介绍,艾乃纯阳之性,我们常说冬病夏养,夏季阳气旺盛时调理效果更佳,“但冬天人体更需要温暖的阳气,艾灸之火的热能,可顺时给人体相应的辅助,人体自然温暖舒畅”。

当古方遇到“现代病”

民间有说法:“灸一次足三里等于补一只老母鸡。”艾灸是我国传统的祛病养生方法,中医认为:婴儿灸身柱,促发育;十七八岁灸风门,预防感冒;二十四五岁灸三阴交,促生殖健康;三十以后灸足三里,促长寿;老年时灸曲池,促耳聪目明,预防中风。

现代研究表明,艾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光谱,是一种适合人体治疗的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和免疫功能提供能量,改善和修复病灶。艾灸对许多现代病也有很好疗效。

“去年冬天有个小伙子找我,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脾肾阳虚症状明显,我给他艾灸了一个月,精神明显好转。夏天又艾灸了一个月,整个人气色上佳。前几天给我电话,说今年没觉得畏寒。”

据杨佃会介绍,由于生活方式不正确,长期坐办公室的白领容易腰酸颈痛;压力过大的精英经常睡眠不足;喜欢吹空调、吃冷饮的姑娘大多痛经、手足冰凉,以及鼠标手、网球肘等“现代病”都可以利用艾灸进行改善保健。比如呼吸系统保养可艾灸风门、身柱、肺俞、足三里;心血管系统艾灸可选风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消化系统可艾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阳陵泉,而泌尿生殖系统方面则可以艾灸肾俞、足三里、关元、三阴交等。

据了解,艾灸大体分三种:悬灸、明灸和隔物灸。悬灸指用艾条在距皮肤1.5-3cm处熏烤;明灸即直接灸,将艾绒搓成艾柱,放在皮肤上点燃;隔物灸则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部位的皮肤隔开来施灸,隔物灸分类也很多,“一般会隔药,或者隔姜、蒜、盐,等等。”

“艾灸简单易行,在家进行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正确的穴位,以感觉舒适为宜,单穴5-15分钟,只简单悬灸即可。”杨佃会提醒,艾灸时不要受凉,也不要在密闭的空间内长时间艾灸,艾灸后要选择滋润的饮食,如银耳、百合、蔬菜水果,以缓解燥热上火等现象。

■链接

常用艾灸保健穴位

灸大椎穴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艾灸大椎穴,可用于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等。也能防治感冒、肺炎等。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艾灸中脘有利提高脾胃功能,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别名“丹田”。

艾灸关元,能治积冷,诸虚百损,可防治月经不调、不孕,中风脱证、虚劳羸瘦等。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艾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亦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艾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等。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冠心病,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等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上一篇: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 下一篇:甘薯乙醇发酵新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