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范文

时间:2023-09-29 01:00:17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篇1

老健友付先生说,这对老夫妻一是出了名的恩爱,二是身体倍儿棒,胡老爷子比我这五十岁的体力都棒。八十岁年龄,胜过五十岁体力?付先生说,这里头有个秘密,除了坚持锻炼以外,胡大爷家有个宝盒子。

难道这世界上真有那长寿不老的灵丹妙药?胡老笑着说,这宝盒子,就是他自制的小宝贝――其实属于灸法中的“温灸器”,类似的用具也可以在药店里面买到。原来,艾灸,就是胡老的长寿强身之宝。

提到艾灸,还得从几年前说起:75岁那年,胡大妈胃痛、饱胀、烧心、嗳气,“老寒腿”疼痛难忍,服下一百多付汤药,不见好转。心急如焚的胡老先生查遍医书,决心要营救老伴冲出病魔围困。没想到,就是这份坚定的爱,让他找到了一条养生强身之路。一年后,一天在书店里,胡老先生忽然眼前一亮,我国古代医书对于艾灸疗法的记述早已非常详实肯定。

胡老按照医书上的指导,开始忙开了,他到野外找艾叶,把这些干草叶子挑挑拣拣,晒干,然后再罩上一个闪亮亮的大罩子,用一个大锤子叮叮咣咣一顿砸,然后,还要用个大筛子反复筛,筛过之后,总算见到想要的东西啦。棉绒绒的,这就符合李时珍说的,熟艾。胡老给老伴儿艾灸几次之后,老伴儿胃也不痛了,想吃东西了,一个月后,脸色红润、疾病全消。胡老给自己做了两次,腰酸腿痛去无踪。胡老更加肯定了艾灸的功效,接下来,家人、亲友领略过艾灸的妙处,都成了“艾好者”。

中医讲“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艾叶是纯阳之物,有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另外,现代研究发现,艾绒在燃烧的时候产生的热量当中有一种近红外线,它对人体的穿透的深度,最深能够达到10毫米,它能够激发人体细胞能量,帮助疾病恢复。

转眼已有八、九年,由于常年坚持艾灸保健,胡大爷胡大妈身体强健、精神饱满。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而今,很快就要五世同堂的胡广荣老先生一家,都成了艾疗信服者。家庭聚会也渐渐变成了养生聚会。女儿为胡老买艾叶,一次就买几十斤。

古人说“无病而自灸也”,艾灸,有病治病,无病健身。胡老和老伴依然在坚持艾灸,胡老说:“艾灸祛病强身,我希望大家拾起老祖宗传下的这一养生瑰宝。健康长寿,艾灸、锻炼,一个都不能少。”

胡广荣老人推荐艾灸法

艾灸疗法篇2

中医认为,阳痿的病机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命门火衰,恣情,或少年时过频,损伤肾气,宗筋失养;或惊恐,伤肾,思虑太过,暴怒悲悔等情绪大起大落,耗损肾精而成阳痿。即《类证治裁》所说:“伤于内则不起,故阳之痿,多由泻精,斫丧太过,或思虑伤神,或恐惧伤肾”,从而导致阳痿。二是湿热下注,酗酒伤身,或饮食过于厚味,脾胃受伤,运化失常,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浊下注,宗筋驰纵而发阳痿,但此类阳痿较少见,如张景岳曾说:“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只有之耳”。

这里推荐一种艾灸疗法:先点燃一支檀香,把艾绒搓成像筷子大小,约三厘米长,在檀香上引燃,置于需要灸的穴位上(火头离皮肤约四毫米,这样就不会炀伤皮肤),当感到灼热难当后移开。此法操作简单方便,不损伤皮肤,无感染危险。

[1]命门火衰

〖主证〗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头晕目眩,精神不振,腰腿竣软,舌淡苔白,脉沉细,若兼心脾损伤者,则有心悸胆怯、失眠等证。

〖治法〗取任脉、足少阴经穴为主。针用补法,并用灸法,以补肾壮阳。

〖处方〗命门、关元、肾俞、太溪

〖方义〗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之阳痿,取命门、肾俞、太溪补肾壮阳;关元为足三阴与任脉之会穴,补之能壮人身之元气,培元固本壮阳;心俞、神门、三阴交补益心脾。

[2]湿热下注

〖主证〗萎弱不能,兼见口干或渴,小便热赤,下肢竣困,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取任脉、足太阴经穴为主。

〖处方〗中极、三阴交、阴陵泉、足三里。

〖方义〗湿热下注所致阳痿,病由脾被湿困,郁久化热,故取三阴交、阴陵泉,健脾利湿;中极清下焦之湿热;足三里以助脾利湿。

艾灸治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是一种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的前列腺炎性改变,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多因寒湿瘀阻,气滞血瘀,败精阻滞所致,属中医“精浊”、“劳淋”范畴。

中医艾灸法治疗此病疗效较好,无痛苦,且易操作。现介绍如下。

〖常用穴位〗中极、会阴穴。

〖方法〗先仰卧或坐位取中极穴,用艾条悬灸20~30分钟后,再俯卧屈膝(膝胸位),使会充分暴露,以此穴为中点,用艾条悬灸,由尾骨尖开始,越过,经会阴沿阴囊后中线至其尽处,来回灸20~30分钟。灸至局部皮肤红润而不灼热能耐受为度,每天一次,严重者每天2~3次,10天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3天,再做下一疗程,连续2~4个疗程。

艾灸疗法篇3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艾灸;子午流注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常见的风湿病之一,多见于30~50岁女性,在中国发病率为0.32%~

0.36%[1]。其病情复杂,缠绵难愈,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国内外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在缓解其症状、控制病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1 RA的中医药治疗及艾灸治疗的优势

中医治疗风湿痹证以药物为主,外治为辅。中医学认为,RA发病的内因是“肾虚”,以致寒湿深侵入肾,气血经络痹阻[2]。历代医家对于RA的辨证辨病角度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以散寒除湿、温经扶阳、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为治则。经典方主要有桂枝芍药知母汤、防己黄芪汤、乌头汤、独活寄生汤等。外治法主要有针刺、艾灸等。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古老的医疗方法之一,采用艾绒等各种施灸材料烧灼、熏熨体表部位,以温热或药性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艾灸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3个方面:温热效应作用[3]、药物成分作用和通过穴位刺激调解经络作用[4]。艾灸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并且能够直达病所,易于操作,价格便宜,无毒副作用,能够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病情。钟峰等[5]以不同疗程温和灸治疗活动期RA患者,结果显示,温和灸治疗在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的个数与程度、晨僵时间和症状总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丁放[6]

采用艾条温和灸治疗RA,结果治疗组对改善关节压痛、晨僵时间等临床症状及红细胞沉降率、类风湿因子等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龚福英[7]、李建武等[8]采用艾灸治疗RA并与西药对照比较,结果提示艾灸疗效明显优于西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西药。上述研究都显示了艾灸疗法在治疗风湿痹证,特别是RA研究中的巨大优势。

2 子午流注理论及其在中医痹证中的应用

子午流注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在《黄帝内经》就已经奠定了其理论基础,后经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形成极富特色的传统时间医学体系。子午流注理论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人身气血是按一定的循行次序,有规律地如潮涨潮落,出现周期性的盛衰变化。《内经》中记载人体气血按时流动的经文有很多,如《灵枢・卫气行》“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灵枢・营卫生会篇》“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这些论著都说明人体的气血是不断运动的,而且是有一定顺序、节律和时间的。所以说子午流注主要指气血按时间有规律地循行于经脉之中。根据子午流注理论,“气血”按时间推移,在经脉之间有规律地循行,灌注于经穴中,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反映相应部位气血的功能状态,所以选用五腧穴进行治疗可以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RA患者的时间节律性已经被多个临床研究证实[9]。《素问・痹论》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经络闭塞,气血不通,认为RA以肾虚为本,风、寒、湿、热之六淫邪气侵犯人体,内外相因,流注于经络关节之中,使气血运行不通畅,不通则痛形成痹证。其中感受风寒湿邪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下午阴长阳消,阴邪加重而阳气蒸腾气化、身体修复能力与免疫能力此时随着时间变化下降,所以在下午时分给予扶正祛邪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临床上RA症状多表现为肾经病症,子午流注理论内容认为,十二经脉气血在酉时(17:00至19:00)流注肾经,在此时肾经气血最旺,祛邪能力增强,而下午阴气渐升,邪气加重,正邪交争激烈,因此在此时给予扶正祛邪收获的效果是最佳的。

子午流注理论在临床应用广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风湿痹证的应用中。孙云廷等[2]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择时选穴针刺联合辨证取穴治疗RA,选取R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辨证取穴组和联合治疗组(子午流注组加辨证取穴组),分别治疗。子午流注组40例,显效11例,

有效11例,进步9例,无效9例,有效率占77.50%;辨证取穴组40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进步11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80.00%;联合治疗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进步10例,无效2例,有效率占95.00%;结果显示,子午流注针法治疗RA具有确切临床疗效,联合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单纯使用子午流注法或单纯辨证取穴组。李健强等[10]子午流注蜂针辅以中药治疗类风湿病,证实子午流注蜂针辅以中药治疗类风湿病有独特疗效。上述研究都显示了子午流注理论在治疗风湿痹证研究中的巨大优势。

3 讨 论

RA属中医学“痹证”范畴, 又称“历节病”“鹤膝风”“ 痛风”等,并认为与风寒湿邪有关。因其发病率高、病程长、晚期多导致患者残疾而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艾灸是中医药治病方式中重要的一种,在我国古代就已经运用在了防病治病上。艾灸疗法具有止痛消炎的作用,而且能够直达病所,经济有效,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对于改善RA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和社会负担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宝库中的宝贵遗产之一。随着现代医学和时间治疗学的发展,医学界逐步认识到时间因素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 故对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日渐增多,其卓越疗效也逐渐被认可。我国关于子午流注理论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子午流注理论的科学性及临床上的实用性均被证实。

从上述对艾灸疗法及子午流注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艾灸疗法内容独特、理论完整,深入探讨子午流注理论与艾灸疗法的联合疗效,在拓展RA中医药治疗方案、更加有效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降低致残率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4 参考文献

[1] Giles JT,Bathon JM.Serious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Anticytokine Therapies in the Rheumatic Diseases[J].Intensive Care Med,2004,19(6):320-334.

[2] 孙云廷,魏铭,姜学连,等.子午流注取穴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2):227-229.

[3] Freire AO,Sugai GC,Blanco MM,etal.Effect of Moxi-bustion at Acupoints Ren-12 (Zhongwan),St-25(Tianshu),and St-36 (Zuzanli) in the Prevention of Gastric Lesions Induced by Indomethacin in Wistar Rats[J].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2005,50(2):366-374.

[4] 魏育林,屠亦文.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2005,25(11):817-819.

[5] 钟峰,胡玲,罗磊,等.不同疗程温和灸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3):167-169.

[6] 丁放.单纯灸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0):40-41.

[7] 龚福英.隔药饼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J].

(下转第56页)

(上接第47页)

针灸临床杂志,2007,23(5):42.

[8] 李建武,刘建民,马志毅,等.隔物温和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 2006,26(3):192-194.

[9] 李振彬,王永敏,杨静,等.类风湿关节炎的昼夜节律[A].2011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1:242-244.

艾灸疗法篇4

方法:对我科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治疗的30例急性乳腺炎,予以配合治疗的护理分析总结。

结果:30例患者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结论:对于急性乳腺炎的早期发作,予以中药内服加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穴位疗法治疗,配合积极地局部及整体护理,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护理中药口服外敷艾灸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94-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是人类生命早期的最佳营养和免疫剂,尤其是初乳,因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能使婴儿免受感染。而由于种种原因,急性乳腺炎的发病却居高不下。所谓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炎症,多由金葡球菌或链球菌沿淋巴管入侵所致。中医称之为“乳痈”,认为它的原因多为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所致,目前治疗本病的方法也众多,我院采用中药外敷内服配合艾灸穴位疗法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人配合护理30例急性乳腺炎,对急性乳腺炎的护理有一定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初产妇28人,经产妇2人,最大年龄30岁,最小年龄23岁;病程最长5天,最短1天半;有破碎者2例;右乳22人,左乳7人,双乳1人;初次发病者29人,反复发作者1人。均为早期乳腺炎,未形成脓肿(查体未及波动,B超未提示脓肿)。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临床手册》制定。①发病于产后2个月以内的哺乳妇女,尤以初产妇多见;②胀痛,局部结块红肿、灼热、有压痛;③可伴有寒战、高热等不同程度的全身炎症表现;④白细胞计数增高,B超显示肿块边缘皮肤增厚、边缘不清、回声增强。

2护理

2.1治疗护理配合。

(1)中药口服:方剂:蒲公英15g(包煎)、路路通10g、金银花10g、王不留行10g、赤芍20g、连翘10g、炒黄芩10g、皂角刺10g、瓜蒌仁15g。肝郁不疏者加柴胡、郁金、白芍;身体虚弱者加党参、当归。嘱患者遵医嘱服药,将中药煎剂分两次饭后服,病情重者,可顿服一剂。嘱中药温服,配合多饮热水,服药期间忌辛辣刺激,肥甘油腻、生冷饮食。

(2)金黄散外敷:取蜂蜜调制的金黄散均匀的摊敷于纱布上,帖于发红肿痛处,每日更换一次,病情重者,每日两次。注意敷药时不能将覆盖。

(3)艾灸治疗:取穴:膻中、乳根、足三里、期门。艾灸的操作:艾条熏灸10-20分钟,每日两次。艾灸的方法一般运用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断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的活动地施灸。艾灸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将皮肤烫伤,且在艾灸的同时辅助对穴位部的按摩,加强治疗的效果。

2.2局部护理。哺乳时间尽量控制在3至4小时一次,如果婴儿不需要进食,也要将乳汁排空,保证新鲜的乳汁继续产生,如果一侧发生了乳腺炎,则停止哺乳的同时也要定时将乳汁排空。

护理相当重要,护士要指导产妇在哺乳前后都要清洗,哺乳前也要清洁婴儿的口腔,养成婴儿不含乳睡觉的习惯。若果出现皲裂或破碎,则停止哺乳,人工将乳汁挤出,再用鱼肝油或软膏外涂,待伤口愈合后再行哺乳。若有凹陷的,则每天提拉尽量纠正凹陷,防止乳汁淤积。

如果乳汁过多或者乳母不能按时哺乳,那么可以将乳汁挤出,选择适当的方法保存,不能舍不得乳汁而不愿意排空乳汁,最终导致乳汁淤积而引发乳腺炎。

护士在产妇哺乳前,要指导乳母正确的哺乳方法,也要让其学习怎样按摩,按摩前,可先用热敷疏通乳络,先轻揪数次,然后从四周轻柔地向方向按摩,将乳汁渐渐推出。

2.3整体护理。

(1)心理护理:因哺乳造成的不便及患者的自身的不适,患者常常感到非常焦虑,担心疾病不能治愈、婴儿饮食营养不够、肿块化脓要手术等问题。护士应用宽慰的言语来安慰患者,告诉患者这个疾病很普遍,是很快可以治愈的,且好的心情有利于乳汁的通畅,要积极做到各方面才能使疾病很快治愈。并告知患者家属在精神上对患者的支持,要做到贴心、细致、爱护,从情绪上让患者能感到放松、愉悦。

(2)饮食护理:产妇宜食清淡而富有营养,如豆制品、瘦肉、鸡蛋等食物,少食多餐,多饮水,不吃或少吃生冷油腻及有刺激的热性食物,防止食积不化,郁而生热。同时要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3)身体伤口、周围环境等其他方面: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遗留有身体上的创伤,哺乳期间不仅要照顾婴儿,还要忍受伤痛,因此要注意多休息,以便身体早日恢复,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对产妇的生活环境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室内温度要适宜,阳光充足,保持通风,干净整洁,尽量减少探访人员,多给产妇休息的时间。

3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血常规正常。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肿块缩小,血常规正常或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常规均未见改善或已形成脓肿。

4治疗结果

治愈25例,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

5讨论

本法护理的要点是配合各治疗步骤的护理,做到正确治疗的同时予以适当的护理指导,护理过程中做到的局部护理及整体护理相结合,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等结合,并指导患者正确的哺乳方法、按摩的方法,对乳腺炎的预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药内服加金黄散外敷配合艾灸穴位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法中口服方金黄散外敷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散结、疏肝解郁之功效。灸法操作简单方便,无痛苦,取穴简单,患者易接受,且简单易学,亦可自行在家中施灸。故在临床中采用此法治疗急性乳腺炎不仅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且此法可避免抗生素用药经乳汁代谢对婴儿的影响,故对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既经济、简单又安全无毒副作用。而护理工作在此法实施过程中,亦比较容易施行,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红芳.产后护理与泌乳[J].医学新知杂志2010年第20卷第一期:60-61

[2]唐汉钧,陈红风.中医病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107-108

艾灸疗法篇5

王先生患胃病多年,饮食稍不慎胃病就复发。为此他不知去过多少医院诊治,虽服药后症状缓解,但几天后又会复发,令他坐卧不安。

经朋友介绍,他来到医院尝试艾灸,医师对其施以温和灸,20分钟后他上腹胀痛已明显减轻。后遵医嘱在家坚持早晚灸治,1个月后,王先生胃病痊愈,至今未见复发。

故事2:艾灸治痛经

刘小姐患原发性痛经已5年,她去医院看中西医,吃了不少中药、西药,痛经就是不好。

有人告诉她艾灸可以治好痛经,于是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情求助于灸疗,针灸医师诊病后教会她用艾条在几个穴位施以回旋灸疗。刘小姐坚持灸疗6个月经周期,痛经基本痊愈。再坚持灸治3个月经周期,痛经再未发生。

我们祖先将艾灸用于防病保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十分关注其治疗作用,更重视它的防病保健作用,并有“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和“针所不为,灸之所宜”(《黄帝内经》)等说法。

用于防病保健的艾灸方法又名保健灸,由于这种方法,简单方便,只需针灸医师告诉灸疗的穴位和方法就可以自我施灸,这比吃昂贵的滋补药品更经济、更实惠。特别在药物所产生的毒副作用和医源性疾病日渐增多的今天,保健艾灸就更加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这种不吃药、不开刀、不打针就能达到强身健体,防病保健作用的疗法,无疑是人们所追求的绿色疗法。我国的医学工作者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艾灸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细胞、红细胞、血色素(血红蛋白),增强免疫力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健康水平。

艾灸也能治多种病

平常人们常说针灸治疗,其实针和灸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刺和灸疗同样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节机体各器官组织功能失调,以促使机体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为目的。因此,灸疗的作用和适应证与针刺、药物一样广泛。它不仅能治疗多种治疗外科病以及五官科疾病。而且看起来,艾灸比针刺和药物更加安全。

艾灸有温经散寒、通痹止痛作用,对因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颈、肩、腰、腿痛,痛经、闭经、疝、腹痛等均有较佳疗效。

艾灸有温阳补虚、回阳固脱的作用,可治疗脾肾阳虚、元气暴脱之症,如久泻、久痢、遗尿、阳痿、、虚脱、休克等。

艾条灸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作用,可以疗气虚下陷所导致的内脏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以及崩漏日久不愈等。

艾条灸又有活血化淤、拔毒泻热作用,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初起,以及淋巴结核等,能促进创面愈合、生肌长肉。

艾条灸还有降逆下气的作用,对气逆上冲、肝胆之热上升者,可灸涌泉穴。

……

千百年来,艾条灸法为中华民族的保健卫生事业做出了显著贡献,我们应该加以发扬光大。

常用艾灸法

王先生的胃病和刘小姐的痛经,都是通过温和灸法得以治好。其实,艾灸疗法内容十分丰富,这只是其中一种方法。篇幅所限,下面只将最常用的艾条灸法作一简单介绍。

艾条分普通艾条和加药艾条两种。普通艾条的制作是将薄棉纸,像卷烟卷一样将纯艾绒卷成直径1.5厘米、长20厘米的艾条,并在纸皮上按一定长度印上分寸,作为施灸的标准。如果在艾绒中加上药物粉末,再卷成卷即得加药艾条。这种加药艾条治疗效果好,医生在治疗时最喜欢使用。

艾条灸法又分实按温热灸法和悬起温和灸法,前者患者在自我灸疗中不易掌握。在这里我们只介绍艾条灸法中的悬起温和灸法。

悬起灸又分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这3种艾灸法的共同点就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穴位)之上,艾火距皮肤约3厘米左右,使皮肤有温热舒适感又不灼伤肌肤。

(1)温和灸。它是将艾火固定在施灸的部位和穴位上,灸至皮肤稍有红晕即换灸另一穴位。它有温通经脉、散寒祛邪的作用。

(2)回旋灸。方法同温和灸,但艾条应在施灸的穴位上在左右之间往返移动,使皮肤有温热感,它适用于风湿痹痛及神经性麻痹等症。

(3)雀啄灸,就是将灸火置于穴位上约3厘米处,并上下移动艾条,使之呈小雀啄米食样,多用于昏厥急救及儿科病症。

以上3种艾灸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患者易接受且能自行操作,医生在工作中也比较喜欢采用。如果您能坚持每日用艾条温和灸或回旋灸,灸足三里、大椎、脾俞、肾俞、关元、中脘、阳陵泉、三阴交、曲池等穴10分钟,并注意心理、饮食调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您就会有一个强壮的身体,疾病也将会远离您。

艾灸疗法篇6

什么是艾灸?

艾灸可以分为“艾”和“灸”两个字。“艾”指的是艾叶制成的艾炷或艾条。艾性温,其味芳香,善通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灸”指的是灸法。灸法是运用艾绒或者其他药物为主要灸材,点燃后放置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熏熨,通过温热刺激及药物的作用,经过经络的传导,达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的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的方法。

艾灸的适应症:

寒凝血滞经脉痹阻所致的风寒湿痹(如肩周炎、腰肌劳损、腰腿疼痛、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痛经、经闭、面瘫、腹痛等;风寒外袭之表证(如感冒);脾胃寒盛的呕吐、胃痛、腹泻等;脾肾阳虚之久泄、久痢、遗尿、阳痿、等;气虚下陷之内脏下垂、脱肛、阴挺、崩漏等。

艾灸的禁忌症: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小心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会耗伤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6.高血压病人头部不宜灸,糖尿病病人艾灸时一定要特别小心,不可灸伤皮肤,更不可实施疤痕灸。

7.从中医角度来说,还有一些证候是不合适艾灸的。如:外感或者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急者禁灸;高热、抽搐、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不宜灸。

冬季家庭艾灸须知

家庭艾灸建议以艾条灸和隔姜灸为主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的方法多种多样,从日常大家多见的艾条灸、隔物灸、温针灸之外,还有一些大家不太了解的四花灸、麦粒灸、长蛇灸等。但是从操作方便易学和安全来说,家庭艾灸还是建议以艾条灸盒、隔姜灸为主。

艾灸方法不同,时间计算的方法也不同

艾条灸和温针灸是以时间来定夺的,一般建议是15~20分钟,如果是儿童建议不要超过10分钟,如果是一些皮肤麻木的病人,或者是老人建议可以相应延长些时间,但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一般以皮肤潮红为度。

而艾炷灸和隔姜灸就是以艾灸的壮数来计算,根据情况不同每次每穴约3~7壮,若用直接灸、施灸于肌肉皮肤较薄的地方又或是妇女、儿童、体弱、年老的人群,则选用较小的艾炷,一般为花生米大小;如果是间接灸、施灸于肌肉丰厚的地方又或是青壮年、男性等人群可以选用较大的艾炷,但一般不要超过大拇指第一节大小。

艾绒的选择也是关键

艾条方面有清艾条和药艾条之分。清艾条是纯粹的艾叶,没有添加其他的药材制成的艾条;药艾条则是在艾叶之外还增加了一些针对不同疾病的药材共同制成的艾条。庄礼兴教授建议,一般的家庭保健和治疗用清艾条即可。

家庭艾炷灸可先在穴位上涂点万花油,一方面防烫伤,另一方面可以辅助粘住艾炷,以免掉落。灸后也可涂点万花油在艾灸部位以保护皮肤。

传统艾灸的几种常见方法:

艾条灸的方法又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等。这里主要介绍悬起灸。

悬起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3cm,一般每穴灸5~10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温热发红,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

雀啄灸: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在施灸的穴位上,一上一下连续如同鸟雀啄食一样,而不是把点燃的艾条固定于施灸部位相对稳定的距离上。本法一般用于昏厥的急救以及一些小儿的疾患。

回旋灸:将艾条一端点燃,在距离施灸的皮肤约3cm处,在以穴位为中心3~5cm直径的范围内,顺时针方向,回旋往复熏灸,如画圈一样。本艾灸适用于寒证、风湿痛、神经性麻痹及某些皮肤病的治疗等。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其方法是施灸时,先以艾绒以食指、中指及大拇指,抓取少量艾绒,制成艾柱,在选取的穴位表面皮肤加上药物,如蒜片或生姜片等,再将艾炷置于蒜片或生姜片上(艾绒不直接置于皮肤上),点燃艾炷的顶端的方法。

艾灸除了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以外,只要认真按照施灸原则和操作规程要求,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毒副作用。

进行艾灸保健时的禁忌和注意事项:由于艾灸是以火熏灸,施灸不当,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可能会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甚至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冬季艾灸养生轻松摆脱亚健康状态

艾灸作为中国古老疗法,专家表示,艾灸养生对于摆脱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有着良好的效果。

“艾灸”不是针灸 提及艾灸,很多人会问,是针灸吗?其实不然。“艾”指的是艾草,而艾灸是通过点燃艾绒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体表的经穴或患病部位,通过施以温热的刺激,从而达到经络温通、扶正去邪的作用。中医认为,艾灸还具有温阳补气、消瘀散结、补中益气及防病保健等作用。

艾灸可滋补阳气 中医理论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而现代人由于工作压力大,超负荷透支体力,致使阳气不足,进而出现身体易疲劳,浑身疼痛,精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特别是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症状。《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据悉,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

冬季养生艾灸正当时 此时人体内的阳气衰退,正适于采用补阳气的养生手段,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易复发老病,而艾灸的祛湿、散寒作用也正适用于冬季。现代施灸时常配合着精油,精油可以起到开穴的作用,帮助艾草的渗透,加强功效,而很多精油更具有安神等功效,可以促进睡眠。

教你如何选取治病、保健的艾灸穴位

第一步: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

庄礼兴教授提到,艾灸适合治疗的是一些寒性、虚性的疾病,主要以慢性疾病为主。基本上可以把这些疾病分为四类:

1.关节性疾病

包括老年人退行性关节炎、关节活动障碍、肩周炎、腰椎病、颈椎病等;办公室白领因工作性质导致的腰椎病、颈椎病需要经过医生辨证之后,才可判断是否适合艾灸。证型属于肝阳上亢型的关节性疾病是不适宜艾灸的。

2.消化系统疾病

包括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障碍等疾病;另外就是辨证为虚寒型的拉肚子、胃胀、胃痛,也可通过艾灸治疗。

3.杂病

例如一些常见的妇科、男科疾病,慢性盆腔炎、前列腺炎等。还有一些属于虚寒型的症状如小便清长、腰膝酸软、下腹坠胀等也属于艾灸的治疗范围。

4.顽固性疾病

包括强直性脊柱炎,一些通过中医的辨证,属于虚寒性的诊断不明,没有办法解释的功能性疾病。

第二步:如何根据不同疾病选择艾灸穴位

庄礼兴教授这样解释到,艾灸治疗疾病是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的,即便是同一个疾病,选取的穴位也可能有所不同,所以要严格根据疾病来分艾灸穴位的话,比较难。但是可以根据疾病类型选取一些通用的穴位,来达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

保健选穴:

儿童方面多见的是腹泻、腹胀等消化系统的疾病或者是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的疾病,所以以保健来论,艾灸选穴建议选取:大椎、肺俞、足三里、大肠俞等。

老人方面多见是一些虚寒类的疾病如关节退行性病、局部肌肉关节疼痛等。艾灸选穴建议以滋养肝肾,提升阳气为主,建议选取:命门、百会、足三里及阿是穴。

妇科、男科保健方面建议可以选取腹部和腰骶部的一些保健穴位,女性还可以选取“子宫”一穴作为日常保健。

手脚冰凉的人群可以选取大椎、关元、足三里及四肢末端的一些穴位来减轻手脚冰凉的症状。

补肾、补脾可以选择肾俞、脾俞、命门。

疾病选穴:

消化性疾病、女性的子宫下垂、头晕可以选择百会穴治疗。

失眠:通过辨证非阴虚、热证之后可以选择百会、风池、三阴交及足三里治疗。

颈椎病、颈部疼痛可以选择风池、大椎、督脉和膀胱经上的一些穴位来治疗。

肩部疼痛可以选择肩髎、肩髃、手臂等穴位。

庄礼兴教授建议,一些容易选取的保健穴位例如足三里、百会等可以自己在家中自己艾灸,但是如果是关系到疾病的治疗,还是建议到医院由医生经过辨证之后系统地治疗,以保证疗效。

家庭艾灸你不可不知的注意事项

很多朋友喜欢在家里面自己艾灸来保健身体,但艾灸虽然容易操作而且较为安全,但是稍有不慎,还是容易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伤害,那么家庭艾灸,应该注意哪些事情呢?

1.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6.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7.注意施灸的时间:有些病证必须注意施灸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8.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逐步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9.防止晕灸:晕灸虽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10.注意施灸温度的调节: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用示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只要掌握好艾灸的一些注意事项、要点,要想轻轻松松在家中自己艾灸,不是一个难题。

关于艾灸 你误解了什么

艾灸只能保健?

临床上决定使用何种疗法或决定哪种是主要疗法还是辅助疗法是由疾病的种类、病情、病史、身体状况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疗法本身决定,只要疾病符合针灸治疗适应症,就完全可以采取艾灸治疗,例如面瘫初期和后遗症期,但是所有寻求艾灸治疗的疾病都需要经过辨证分型才可以判定是否适合艾灸治疗,而不是由患者自己判断。

艾灸易烫伤皮肤?

很多人看到艾炷、艾条在皮肤上燃烧,总是带着恐惧感,害怕火星或者是燃烧后的艾炷会烧伤皮肤,引起疼痛。专家提出,如果对燃烧的艾炷有恐惧感,可以选择艾条灸、艾盒灸、艾灸棒灸和隔姜灸,这些都是一些较为安全的灸法,只要严格按照艾灸的要求施灸,一般不会烫伤皮肤。并且专家还有个小建议,艾灸时可以在穴位上涂抹一些万花油,以防止烫伤。

艾灸可以包治百病?

任何事物都不是万能的,艾灸也不例外。即便是有着几千年的中医文化历史承载者,目前对于艾灸原理的挖掘还不够充分,许多疾病也只是停留在预防、保健的方面,治疗还要看医生对疾病的把握。所以大家不要对艾灸过于迷信,不要随便听信江湖郎中或者医托说的,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条件和病情与专业医生咨询商量来决定治疗的时间及手段,以免贻误治疗。

艾灸治疗,一劳永逸?

艾灸疗法篇7

温和灸,一直为古人所倡导,如《旧唐书》提到:“吾初无术耳,但未尝以元气佐喜怒,气海常温耳。”当然这里所说的“常温”,指的是艾炷隔物灸,与艾条悬起灸有类同之处。温和灸,由于火力不强,古代医家也认识到起效较慢,多用于保健。现代,应用范围有较大的扩展。其操作方法是将艾条的一端点燃,靠近穴位,并保持一定距离,使患者感觉热度适中,以不过分灼热为度。这种灸法一般需保持10~15分钟。

【操作方法】

一般多用清艾条,亦有医者根据病证的要求加入某些药物,制成药艾条,但灸治的方法相同。

将艾条燃着一端,在所选定之穴位上空熏灸。先反复测度距离,至患者感觉局部温热舒适而不灼烫,即固定不动(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每次灸10~15分钟,以施灸部位出现红晕为度。在胸腹及四肢穴区施灸时,可交由患者自行灸治。每日1~2次,一般7~10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灸治时,应注意艾条与皮肤之间既要保持一定距离,又要达到足够的热力。特别要注意不同病证与患者之间的差异。

2.温和灸不宜用于急重病证或慢性病证的急性发作期。

【主治病证】

可用于慢性气管炎、冠心病、疝气、胎位不正及其他多种慢性病证。还常用于保健灸。

【临床应用】

咳 嗽

【取穴】风门、肺俞。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嘱患者取伏卧位,用30号1~1.5寸毫针。从上至下取穴针刺,刺风门0.5~1寸深,刺肺俞0.5~0.8寸深。上述腧穴进针得气后施用泻法,每隔3~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后出针。出针后点燃艾条一端,温和灸风门、肺俞二腧穴,使患者施灸部位有较强的温热感而无灼痛感。施灸时间为半小时。每日上下午各治疗1次,3日为一疗程。

冠心病

【取穴】内关、膻中、心俞、至阳。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患者取平卧位,充分暴露腧穴部位。用药艾条作灸材。点燃艾条一端后,先施灸一侧内关穴,灸火约离皮肤0.5~1寸。采用温和悬灸法,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施灸5分钟,以局部皮肤呈红晕为度。然后再以同样方法施灸另一侧内关穴,施灸5分钟。再依次以同样方法施灸膻中、心俞(双),各灸5分钟。至阳穴施以温和灸,每次30分钟,每日灸治一次,灸治6次为一疗程,休息一日后再继续进行第二疗程治疗。治疗疗程一般为5~10个疗程。治疗时间在1~2个月之间。

另外,灸治对降低血脂、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都有一定作用。

降血脂

【取穴】主穴:关元。配穴:足三里、丰隆。

【治法】每次取一主穴,加一配穴。采用清艾条或药物灸条(以决明子、红花、公丁香、硫磺等七味药加艾绒组成),行温和灸。距穴区一定距离,以感温热而不灼烫为宜。每次灸15分钟,至局部出现红晕为度。每日1次,连续4周为一疗程。本法可由患者自作。

原发性低血压

【取穴】主穴:百会。配穴:关元、气海、足三里。

【治法】主穴为主,疗效不显时加配穴。取卧位或坐位,右手持点燃艾条在距百会3厘米处以温和灸疗施灸,左手食、中指置于百会穴两侧,按压头发并可自感温热,以便于随时调节施灸距离。每次施灸15~20分钟。在关元、气海、足三里穴以艾炷施直接灸,每穴灸5~7壮,灸至穴位局部皮肤出现轻度红晕。灸时施用补法,即不吹火,待其燃尽后去之,然后手按其孔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胃下垂

【取穴】分为二组。①神阙、足三里;②关元、三阴交。

【治法】两组交替,点燃艾条在距穴位5~8厘米处作点灸或悬灸,每穴灸15~45分钟,见皮肤潮红即可。每日治疗1~2次,10日为1个疗程。可将上述灸法教给患者,自行施灸。

消化不良性腹泻

【取穴】里内庭穴(足底,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处)。

【治法】以艾条点燃后对内庭穴对应脚掌前部的里内庭穴施以温和灸,艾条距皮肤1~1.5厘米,灸至患者感到局部灼热为度(伤食患者往往一开始灸不知热度)。

失眠症

【取穴】主穴:涌泉、百会、照海,配穴:神门,内关,三阴交。

【治法】一般仅取涌泉穴,如效差可选用其他主穴,每次取一穴。对顽固性失眠,可加用配穴。涌泉穴灸法:患者晚上临睡前用温热水泡脚10分钟,擦干后上床仰卧盖好被褥,露出双脚。由患者家属将清艾条点燃,对准涌泉穴施行温和灸,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不烫为度,距离2寸左右,应使皮肤红润,防烧伤,每穴各灸15~20分钟。点燃后再选定穴位施行温和灸。其他主穴灸法相同。配穴,亦用温和灸,艾条着火点离所取穴位皮肤1~1.5厘米,以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有灼热感为度。每穴每次灸3~5分钟。上法,每日灸治1次,7~10日为一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见效,中间休息2~3日。再进行第2疗程。

泌尿系结石

【取穴】主穴:肾结石:肾俞、太溪、关元、涌泉。输尿管结石:气海俞、水分、照海、三阴交。

【配穴】膀胱俞、中极、承筋、跗阳。

【治法】主穴为主,必要时可酌加配穴,取双侧。每穴以艾条温和灸施灸5分钟。灸后10分钟患者饮水,饮水量要大。一般每日灸1次,病情急重者,可每日灸2次。10日为一个疗程,隔3日后继续下一疗程。

尿潴留

【取穴】主穴:气海。配穴:中风尿潴留加太溪。术后尿潴留加中极、三阴交、会阴、长强。

【治法】主穴必取,配穴据症而加。灸气海穴,令患者仰卧,暴露下腹,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气海穴,距皮肤约2~3厘米左右,徐徐熏烤,灸至皮肤红晕,患者自感温热而无灼痛感为度,持续10~15分钟。太溪采用艾条温和灸疗。置灸火距腧穴约2厘米左右,以患者感到温热舒适为度,两穴轮流施灸共20分钟。艾灸同时,配合推拿法,将右手掌置于患者脐下,沿任脉轻柔向下推至耻骨联合上方,反复数次,共20分钟。如为术后尿潴留,嘱患者平卧,双腿屈膝,暴露施灸部位,施温和灸20分钟。施灸过程中,嘱患者做排尿动作。施灸时要避免燃烧后的残灰掉在皮肤上而导致烫伤,对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要不时用手指置于气海穴处,以测知受热程度,便于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

慢性盆腔炎

【取穴】关元、子宫、足三里。

【治法】上穴均取,双侧同用。取清艾条或药条1支,点燃一端后,对上述穴位依次温和灸,每穴5至10分钟,以局部潮红不致烫伤为度,每日1次,以50次为1疗程。

淡漠症

【取穴】主穴:至阴。配穴:关元、次、命门、三阴交。

【治法】 先取主穴。用艾条温和灸双侧至阴穴,灸前让患者排空小便,松开腰带,使下腹部自然松弛,每次施灸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妇女在月经周期的第12~14日,每日l次)。并嘱患者于每日晨起前做胸膝卧位半小时,治疗期间禁。

根据患者情况,配合隔姜灸关元,双侧次先刺后灸,男性加隔姜灸命门,女性加针刺双侧三阴交,施烧山火手法。

睑腺炎

【取穴】主穴:神门。配穴:大陵、太渊、孔最。

艾灸疗法篇8

关键词:艾灸百会穴;按摩太阳穴;治疗头痛眩晕

脑挫裂伤的患者由于脑组织受到损伤而导致疾病恢复后都有头痛眩晕等后遗症,使患者的身心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学习,无法融入正常的生活。

临床上有很多种方法治疗头痛眩晕,但我科用的最多的治疗方法是用艾柱灸百会穴和按摩太阳穴,这个中医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艾柱灸既没有副作用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同时按摩也是一种让人放松的操作。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

1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了30例脑挫裂伤的患者,其中用艾柱灸和按摩治疗头痛眩晕的患者有24例,用药物治疗头痛眩晕的有6例。最终用艾柱灸加按摩的患者有20例头痛眩晕缓解;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只是暂时缓解了疼痛。由于脑外伤引起的头痛症状,让无数患者苦不堪言。经过艾灸这种中医护理治疗的方法,使头痛眩晕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太阳穴:位于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取此穴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仰靠的姿势,以便于实施者能够准确取穴和顺利的实施相应治疗。太阳穴的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百会穴:主治:头痛,头晕,中风失语,癫狂,脱肛,不寐,胃下垂,肾下垂等。

2艾柱灸方法

2.1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环境要安静整洁舒适。

2.2被施灸者,平卧床上,盖好衣被,暴露应灸部位。

2.3穴位定位后,将点燃的艾柱放在离穴位的2~5 cm处,利用腕部的力量旋转艾柱进行施灸。

2.4 一般施灸15~20 min,也可视情况而定施灸时随时观察灸处皮肤的颜色,并用手触摸皮肤的热度。

2.5施灸过程观察患者的面色,随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2.6及时除去艾灰,避免烫伤患者,或引起水泡。

2.7 灸后再按摩太阳穴,10 min。

3注意事项

3.1艾灸时或艾灸的整个疗程,我们最忌讳喝冷水,吃凉饭。这样做如同给艾灸撤火,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3.2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温水,高于体温,艾灸后补充一杯热水60℃左右。

3.3灸后30 min可着凉水,原则上是不及于用凉水。

3.4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紧张。

3.5施灸时间应该循序渐进,热度适宜,一般施灸在上午7∶00~9∶00,实时为胃经时间,胃经为多气多血经,配合关元、气海、足三里还可以补气补血,疏通经络。

3.6艾灸后等20~30 min后方可洗热水澡,因为这时经络也基本属于灸后的修复状态,灸后热度也逐渐发挥和利用。

3.7施灸可能会出现发热,上火,等不适现象,一般不要惊慌。这种症状会慢慢消失,这个时候还可以灸足三里下火,多喝水,必要时停灸或隔灸。

3.8艾灸的部位应避免摩擦,引起水泡。

4艾灸后如有水泡的处理措施

4.1如果是小水泡,无需特殊处理,只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停止灸小水泡处,便可自行吸收。

4.2如果是大水泡,可先用碘伏棉球先消毒水泡处,再用一次性针管扎个小眼,用无菌棉签慢慢把水赶出来,不能沾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 必要时使用消炎药预防感染,逐渐就可以自行恢复。

5健康指导

5.1心里指导 安慰患者,告知艾灸不会带来副作用,还具有醒脑开窍,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之功[2]。

5.2生活指导 艾灸之后不能马上碰冷水,或者洗澡,不然寒气很容易进入体内。保持情绪稳定,主动参加社交活动。

5.3饮食指导 一般而言,做了艾灸或者在调理治疗期间,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都要忌一下。尤其是在刚做完艾灸的时候,必须要忌生冷的食物,比如西瓜、梨子、冰镇的啤酒、冷饮等等都要注意。

6体会

百会穴在临床应用很广泛,这与它所在的督脉功能分不开的,脏腑的功能活动受督脉经气影响可单一使用,又可与其它腧穴配合使用,掌握适当的施灸时机,有利于疾病的治疗。24例患者,头痛眩晕症状基本缓解。有2例出现了水泡,经过及时的处理,无感染发生;其余22例患者皮肤完整无破损。通过24例头痛眩晕的患者进行艾柱灸百会穴和按摩太阳穴,使症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还对身体起到了很好的保健效果。

参考文献:

[1]邱茂良.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0:163.

上一篇:穴位养生范文 下一篇:无功功率补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