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教育范文

时间:2023-11-01 17:13:51

法治理念教育

法治理念教育篇1

1 依法治校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载体

1.1 依法治校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逻辑要求和体现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信仰、法治原则和法治制度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识,其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和实践。教育部在2003年出台的《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校”。2010年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二十章提出:“为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可见,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逻辑上必然要求推进和完善依法治校。

1.2 依法治校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提供必要环境氛围

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至23周岁之间,从心理上看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表现出许多矛盾性。他们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易带主观片面性;自我意识增强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波动性较大;独立性、闭锁性与依赖感、归属感同时存在等。大学生处在这样的心理发展状况下,极易受环境的左右而在思想上出现认识偏差。法治理念,是对法治精神、信仰、制度的宏观把握和整体认识的观念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存在和传播要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现实生活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等现象还没有彻底肃清。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因素容易动摇大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影响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同和追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形成崇尚法治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可以使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但又自觉自愿地接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而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1.3 依法治校是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践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的课堂教育,接受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属于理性认识,缺乏教育受体的实践认知。大学生法治理念的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来实现。受资金、人力等教育资源的制约,高校在校外实践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专业教育,建立法治理念教育的校外实践基地离现实还有一段距离。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法治校无疑为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实践提供最直接最现实的平台。通过依法治校,大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入到学生自主管理的法治活动中,或者接受到法治理念指导下的学校管理,很容易将理论知识同法治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会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2 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对依法治校的现实要求

2.1 完善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校园制度体系

良性的校园规章制度体系是法治理念教育的静态载体,是提高法制理念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当前高校的制度建设还存在“合理性与合法性的冲突、校内规章与基本法律相冲突、尚未形成权责明确的制度体系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法治观念淡薄、民主精神缺失和法律工具主义思想的影响,归结到一点就是没有一个正确的法治理念作指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第四次大的飞跃,在法治实践中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高校在制定章程和各项制度时,要以“三个至上”为基本原则,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不仅要符合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还要符合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合理地分配权利和义务,重视保障师生的利益。对不符合国有法律法规和党的教育政策以及损害师生正当利益的校规,应进行及时审查、清理和修改。

2.2 以公平正义为价值目标,确保依法治校的程序正当

法治理念教育篇2

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非常必要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同时又处于“矛盾凸显时期”,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既有有利条件,又面临繁重任务;新形势下,党和人民及社会各界对法治建设尤其是对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检察机关的执法理念、执法能力面临新的考验,使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成为紧迫任务。

第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和措施,也是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提出的根本性要求。在法治建设和检察机关执法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前提和根基是将执法为民、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等符合和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法治理念信仰化,成为指导执法行为的自觉意识,保证执法工作正确发展方向。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质上是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执法思想的过程,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执法工作的必然要求。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平台,也是和谐社会其它特征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因此,作为法治建设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开展法治理念教育,能够促进检察机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按照民主法治要求加强执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能够促进检察机关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做到公正执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能够促进检察机关自觉规范执法行为,减少自身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问题,实现执法和谐,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民主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总结探索执政规律,改革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依法执政、推进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法治文明是观念形态、制度形态、实践形态文明的复合体,因此,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既需要在建立法律制度、推动法律实施上着力,又要从树立法治理念上着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法治思想的普及和深入。首先,法治理念教育是法律创制和实施的先决条件。只有把人民、保障权利、制约权力、法制统一、公正司法、依法办事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的全过程,才能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和依法执政,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其次,法治理念教育是法治现代化进程的牵引动力。只有首先推进法治理念的现代化,培植和构筑先进法治的社会根基,才能推动法律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使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执法实践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另外,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化司法改革的保障手段。只有在检察机关乃至全社会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为司法改革创造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社会氛围,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和各项改革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同时,法治理念教育能够极大地促进司法理论创新,进而推动司法工作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文明、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第三,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实践执法为民思想,推动政法工作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日益开放,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检察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我们依法维护国家及公共利益,而且要求我们依法维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不仅要求我们执法严格、公正,而且要求我们执法规范、文明。有些过去能过得去的事情现在过不去了,有些过去适应的做法现在不适应了,很多过去没遇到的问题现在不断产生,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问题也需要及时处理。因此,检察机关必须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的要求,不断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自觉树立和落实崇尚法治、平等保护、司法文明、程序正义等现代法治理念,推动执法观念创新和工作创新,推动各项执法工作健康深入发展。同时,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将执法为民、保障人权等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现代法治理念贯彻落实到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使执法工作更加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更加符合法治建设的规律,确保检察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

第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检察机关执法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通过持续开展教育整顿活动,检察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执法能力不断增强,但有的检察干警执法不规范、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仍有发生。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都与执法思想不端正、执法观念落后密切相关。如有的干警“重打击轻保护”、“重实体轻程序”、“重口供轻证据”、“重配合轻制约”、“重司法秘密轻司法公开”、“重就案办案轻司法服务”、“重法律效果轻社会效果”等一些错误观念根深蒂固,习惯于老办法、老套路,结果导致执法不严格、不公正甚至刑讯逼供等问题和冤假错案的发生。因此,队伍素质不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不牢;执法能力不强,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更新不够。推进检察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促进广大干警自觉端正执法思想、更新执法观念、牢固法律信念,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执法问题的发生,做到为民执法、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和内涵

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筑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种种现象,都能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本质认识,因此,分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也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运用这种方法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属性、价值、作用等的科学理论、系统思想和基本观点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相结合的思想理论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也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法治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

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我们就可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概括为: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基本规律和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根本特征的,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它具有四个鲜明特征:

1、它具有人民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这一根本政治立场,把“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作为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依法治国是人民治国、民主治国,立法和执法都要服从人民群众根本意愿、服务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因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是执法为民思想,是人民思想在法律意识形态领域的集中体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自觉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以法治民”思想。

2、它具有政治性。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各项法律制度是党的主张和国家意志的集中反映,因此,以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为载体、蕴涵于法治文明中的法治理念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反映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特征,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司法工作“非党化”、“非政治化”、“政治中立”等错误思想。

3、它具有法律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法律现象为意识客体,归根到底是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和心理,既继承了中国法文化的优秀传统,又吸纳了世界法治文明的精华,反映了一切法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深刻的法律科学性、专业性。因此,既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政治意识、道德观念区别开来 close(); 精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要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真正在思想上解决“为谁执法、靠谁执法、怎样执法”的重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意识,把执法岗位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平台,把执法活动作为保护和实现人民利益的途径,真正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执法,本着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办案,通过执法,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二要树立崇尚法律理念。增强对法律精神的感悟和体认,自觉遵守法律规则,学习法律知识,认同法律价值,保护法律秩序,维护法律权威,捍卫法律尊严,追求法律理想,严格执行法律,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三要树立司法公正理念。既全面履行司法职责,依法惩治各种犯罪,监督纠正司法不公;又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切实做到有罪追究、无罪保护,严格依法、客观公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四要树立保障人权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规定,坚持打击、保护、监督、服务并重,既依法履行执法司法职责,保护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又依法保障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及其家属、证人、申诉人、被申诉人等在内的所有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五要树立法制统一理念。正确理解和适用国家法律,坚决抵制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防止和纠正因地方、部门利益而破坏法治统一实施的问题。要强化执法权也要接受监督、接受制约的观念,保证执法权依法、正确、严格、规范行使。

六要树立法律平等理念。不分贫富、不分地域、不分职业、不分国有民营、不分内资外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当事人,平等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一视同仁地提供法律服务。依法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平等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促进人们和谐相处、社会和谐发展。

七要树立司法效率理念。自觉消除执法中的、拖拉作风,努力提高执法效率,降低诉讼成本,严守办案时限,杜绝超期羁押,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维护涉案单位正常秩序。强化司法管理意识,运用先进理论、科学方法、规范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质量管理、过程控制和动态监督,提高司法效率。

八要树立程序正义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事,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原则,自觉破除程序法只是为实体法服务的、程序规定碍手碍脚、按程序办事麻烦的思想,自觉防止和纠正法外程序、省略程序、违反程序等诉讼问题,充分保障当事人知情权、辩护权、申诉权等诉讼权利,实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有机统一。

九要树立司法公开理念。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不断完善执法司法公开的内容,丰富执法司法公开的手段和形式,增强执法司法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实现执法和谐。

十要树立司法文明理念。坚持法治与德治并重,自觉克服态度粗蛮、方法简单、居高临下的做法,以人道的、人性化的方式对待案件当事人,充分体现法治的人文精神和执法司法的人文关怀。坚持宽严相济、区别处理,加强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执法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四、检察机关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方法和措施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应全力抓好。根据检察机关当前执法工作实际、队伍建设实际和以往教育整顿的经验做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需从以下六个方面着力开展:

一是在思想发动上着力。深入分析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检察干警法治理念存在的不足,深化对开展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抓好动员部署,激发广大检察干警自觉参与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扎实开展法治理念教育的责任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是在正面教育上着力。总结“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教育和规范执法行为专项整改活动的有益经验,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组织广大政法干警自觉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树立和培养现代法治理念。要组织编写有针对性的教育读本,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特征和基本内容,廓清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西方法治理念的区别,对有关盲目崇尚西方法治理念、不加批判地引进西方法律观念的倾向和做法予以批判、纠正,消除理论混乱和认识误区,教育和引导广大干警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要广泛开展自学法学原著、精读法学名篇等读书活动,使广大干警真懂、牢记、会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三是在丰富形式上着力。要采取举办读书班、研讨会、学习培训、演讲比赛、写读书笔记、举行考试考核、建立学习档案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形式,使法治理念教育贴近工作实际,容易为干警接受,能发生潜移默化作用,真正使广大干警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四是在集中研讨上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既要总体安排、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要突出当前迫切需要树立和强化的法治理念,分列专题进行集中研讨,及时形成一批理论成果,推动教育活动不断深入。

五是在抓好结合上着力。坚持把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工有机结合,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执法工作,在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中落实和强化正确的法治理念;把法治理念教育同队伍建设有机结合,通过教育活动促进队伍素质提高,用队伍建设的成果来检验教育成效;把法治理念教育同专项整改活动有机结合,从执法思想、执法理念的高度深入剖析和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问题,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及时看到法治理念教育的成果;把法治理念教育同执法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组织开展执法制度清理工作,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得以制度化、程序化,真正贯穿到执法的各个环节,形成执法的长效机制。

六是在组织领导上着力。要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保证教育活动有条不紊地扎实开展。要成立工作机构,落实领导责任,形成分工负责、协调抓落实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督查制度,加强督促指导,推动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上级机关要深入基层,及时掌握进展情况,加强具体指导,推动法治理念教育在基层干警和办案一线得到落实、收到实效。要加强示范引导,总结推广经验做法,表彰树立正面典型,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1]

本类最热文章 ·市政协主席整改方案

·组织委员的整改措施

·整改方案

·党支部宣传委员的整改措施

·关于认真做好建立健全保持

·源头治腐的几点思考

·个人整改结果

·xx村党总支先教活动工作全

·水库领导班子整改方案(草

·个人整改计划

·xx村党总支先教活动整改提

·党总支书记个人整改措施

·八荣八耻学习体会及整改措

·党员个人整改措施方案

·八荣八耻整改措施

·先进性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方

·机关作风建设整改措施专辑

·机关作风建设整改措施专辑

·机关作风建设整改措施专辑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本类最新文章 ·妇联开展八荣八耻荣辱观教

·中学教师“八荣八耻”学习

·学习《文选》首先要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

·学好用好《文选》

·党员学习八荣八耻心得

·公安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

·学习《文选》心得

·中共中央关于学习《

·医院临床支部学习活动

·全军和武警部队要认真学习

·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非公有

法治理念教育篇3

首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应对政法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挑战的需要。因为社会转轨、经济转型、政府职能转变、税费改革后,人们对土地尤为敏感,矛盾突显,偶发突发案件增多,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影响,所以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需要。目前,在政法机关内部,有很多政法干部意志和立场不坚定,主张立权分立,团结互助少,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倾向,也有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行为,更有甚者主张在政法机关名称前面去掉“人民”二字,这样将无法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属性,还有人指出不该设立中纪委,有人要取消政法委,搞好司法局、有公安、检察院、法院就够了,这些论调和想法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极其危险的,设立政法委,强化司法局组织建设是加强党的领导核心的需要,设立中纪委是党要管党、党约束管理干部的需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是战胜敌对势力的需要,我们必须树立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保证占领意识形态领域阵地。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应对当前执法现状考验的需要,近两年来,全国各地政法机关及政法干警先后涌现出很多先进集体和个人,镇党委任长山书记、依山村郭怀金同志先后受到省市的表彰,20__年全镇政法系统总满意率达到95。但是执法不够严,办人情案的现象还有发生,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是我们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需要。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质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政治、经济、道德理念,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必须做到六个认识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

2、必须坚持反映人民民主的国体;

3、必须坚持反映党的领导;

4、必须坚持反映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5、必须坚持反映从国情出发的原则和要求;

6、必须坚持反映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必须深刻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特别是抓政法工作更要联系实际。

1、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从三个认识的高度抓理念教育活动。

2、把领导带头,坚持始终贯彻到底。

3、明确目标,掌握方法。

4、政法队伍精神状态有明显变化。

5、突出重点,解决问题。

6、强化措施,务求实效。

只有充分认识到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才能做到狠抓落实,提上位置,纳入日程;只有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内涵,才能做到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实践工作中下功夫;只要深刻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才能学有所懂,学以致用。

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才真正领悟到了什么是?为什么是?怎么做的真谛.

法治理念教育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首先应当使大学生理解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则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在校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现。不仅如此,大学生还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后备力量,其是否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2007年12月2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宝库。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三个至上”关系的实质是三者的统一性,这是法治理念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防止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和迷茫。强调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三者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人民利益至上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宪法法律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和探索执政规律的重要成果。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三个至上”高度统一实际上也是党在执政过程中所追求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法律效果是首要的基本标准,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是最终的根本标准。这不仅与我们党过去一贯倡导的“法律至上观”不矛盾,而且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升华,赋予了新的内涵,融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否则既抽象又空洞,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里说的基本法律知识并非要求让学生掌握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事实上即使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而是要求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概括掌握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才能融会贯通,从而产生认同感。

(二)形成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适应经济社会的这一变化。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治经济,其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将不能完全依赖于信任关系,仅仅靠道德维系远远不够。“迄今为止,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梅因的结论表明,以道德为特征的传统法律关系正在向以契约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关系转变,并由此强调了现代社会人们主体地位的平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法、懂法、不违法,依法,用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当然,学法与用法并非机械地了解掌握法律,法治社会并不要求所有社会公民都成为法律家。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或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法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事实上,人们对具体法律的不了解并不影响他们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即便在法律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人们大多也是通过法律代理关系等途径寻求司法救济的。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求高校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的人。

法治社会要求社会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应该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法治应当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共和国的公民们所独具的发现“真”,求取“善”,崇尚“美”的事业。0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治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法律的表现形式在很多场合是一种强制,但在一个具有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的人心中所反映的不应当是强制而是一种安定。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提到的“人民都应当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所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做奴役,法律勿宁是拯救。”因此,法治信仰应当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组成部分。

(三)培养基本法治理念

培养大学生基本的法治理念,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观。一是法律价值观。法律价值观居于法律观念的核心地位,它实际上涉及到法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市场的经济利益多元化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形成冲击。学校有责任要通过法律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引导,使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自觉抵制各种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阶级性的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的权威性。二是法律平等观。尽管“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但它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法学家们的局限性,其进步性、合理性决定了它对社会主义法的适用上同样重要,而且法律平等观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基础,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早已深人人心,但我们应当让大学生正确认识法律平等观的本质属性,平等观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贫富”。法律平等观有利于人们主体性意识的提高和增强。三是权利义务观。权利与义务贯穿整个法律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整个法律都是围绕权利义务展开的。权利义务观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它能够正确指引人们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它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方针。权利义务观既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和要求,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认同与尊重,当主体意识到自己权利的珍重与宝贵时,便能体会到他人权利的不可或缺,当主体的权利得到保护和维护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尊重他人权利的必要性。合同法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凸显了这种法律之美。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观的形成,意味着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精神,意味着他们能够将法律的强制内化为自觉行动,意味着他们对法律的接受不是出于畏惧,而是出于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的必由之路。

二、“05方案”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

(一)“05方案”实施后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通常被称为“05方案”)对“98方案”的“两课”进行了整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新课程。这一改革旨在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重大调整使得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产生了困惑:一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让人一时难以适应。许多教师认为此种整合并不能做到两者的真正有机融合,即使教育部统编教材在内容上也仍显“两张皮”。二是在教师的安排上出现困难。因为在课程改革前的两门课程中,“法律基础”课一般都是由法学专业课教师或者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来承担的,两门课合并之后特别是“法律基础”部分所占分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设置法学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课教师一门心思教自己的专业课,未设置法学专业院校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大多也不愿意承担此门课的教学任务。据资料显示,目前在该门课上承担教学任务的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已经寥寥无几。有学者对网上公布的2006年至2008年间高校申报“基础课”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团队的9所高校师资配备情况统计,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人数只占全体教师人数的17.1%。据笔者所知,许多高校原来承担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少来自政工干部队伍,一些教师甚至连政治教育专业的背景都不具备。笔者曾经撰文表达过此种担忧,认为这一举措到底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法律教育课的地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也有学者提出,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法治课教师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宜分开,让以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分别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治教育部分。这种思路岂不又回到了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我们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05方案”的改革目的,实不可取。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下的法治理念教育分析

有学者对“05方案”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提出批评,认为教育部门不能正确理解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法律基础部分内容减少,法治教育的地位未有效凸显。0其实,“05方案”本旨不在于弱化了法律教育功能,教育部门及其改革专家显然是意识到了法律与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功能上的共性,并试图在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寻找法律与道德的接合点,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转贴于  的确,法律与道德都调整人们的行为,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孰轻孰重,古今中外思想家们争论不休,至今未能平息。争论的焦点是两者是否有必然联系,历史上争论最大的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之争,自然法学派认为“恶法非法”,实证法学派认为“恶法亦法”。德国学者耶林甚至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称之为法理学的哈恩角,那些试图征服这一“险地”的法理学家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可见要真正理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而“基础课”试图将两者有机融合,对此问题却又不能回避。我国高校“基础课”现有的教师显然不能承受此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哲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难题。“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是法哲学的局部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法哲学的全局问题。”亦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而难解的法理学问题。

不过“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在法理学上是没有分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具有同构性,也具有明显的区别。法律与道德都是根由于实现的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应。但是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治理或者生活实现其价值观念所用的手段上是不同的,法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调整人们的内心世界。法律包含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例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讲诚信,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理念不仅适用合同领域,甚至可以扩张解释到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生活。每一个人享有了社会福利,就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对大学时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就是进行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对法律的界人是广泛的、普通的,法律成为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表现。旧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不重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对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使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我们不能企求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我们同样不能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达到道德高尚而完美的精神境界。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恰恰是被法律化了的、包含在法律规范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改革新构想

从“05方案”课程设置来看,“基础课”法律教育部分所占课时的确有限。一些教师抱怨该课程“法律基础”的讲授只能走马观花,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再加上教师法学素养的缺乏,有的教师甚至有的院校干脆放弃“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复归“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模式。此种自动放弃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阵地的做法极为不妥。笔者认为,虽然课程改革后给法治理念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法律教育新途径。

1 改革课程结构,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取代法律基础内容

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将“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调整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将该课程名称直接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笔者认为,即便在现有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为适应新形势,各高校也可以大胆改革课程结构,在“基础课”有限的课时中集中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取代目前教材面面俱到、提纲挈领式的,且结构层次不合理甚至错误的法律基础内容。要不失时机地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启发思维,变被动为主动。这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一是基于中学与大学的教学衔接考虑。因为在现有的中学政治课程中已经包含了法律常识的内容(我国中学能否改变应试教育则另当别论)。而在“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内容实际上不过是稍加深入的法律常识,内容有低级重复之嫌。二是在目前立法膨胀、法律出台过于频繁、社会可知性差的背景下,对法律的系统讲述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事实上,即便原来单独开设的“法律基础”课也做不到对法律的系统讲解。况且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我国法律框架中的基本法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对必要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第二课堂弥补。三是在大学阶段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当引导大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让具有法律素养的教师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过程

按照上述分析,“基础课”必然涉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重大法理问题,现有师资队伍远远不能胜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的教学高不可攀。一方面,“作为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不仅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社会活动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而且作为思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部分的内容,也在服务于修身养性的的主旨下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思想道德与法律统一为一体,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该课程虽然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业务能力,但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由具备基本法学素养特别是法理素养的教师来承担,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据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615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有115个法律硕士点,开展各种形式法学教育的单位总计有927个;年招生约11万余人,在校生70多万人,其中本科45万;2008年招收法学硕士生13 192人,法律硕士8 705人,两者合计在校生规模近6万人;2009年招收法学博士生约1 000人,在校法学博士生近3 000人。2008年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的招生规模都比2005年翻了大约一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据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教授估计,即使假设我国法律职业界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似乎也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法科毕业生,法学院系一半以上的法科毕业生将无缘从事法律职业。可见吸纳法科学生特别是法理学专业研究生加盟该队伍并无困难。另一方面,针对现有教师不能胜任问题,高校在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的同时应当及时安排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进修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重点内容的法理学基本技能,以使他们不辜负其所承担的重任。另外,要特别重视“基础课”教师队伍的稳定,不能使该岗位沦为通向法学专业道路的中转站。

3 处理好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取得实效

第一,要处理好课程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前面所论及的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应当确立教学过程的“法德双治”的思想。过度追求法治的效果可能导致法律对道德的疏漏或者淹没,道德在繁琐、刻板的法律条文和严格、细密的论证要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我国政治历史上法家思想有过失败的教训,即使在法治比较完善的现代西方国家人们也在反思这一问题。美国学者霍华德在其《不可理喻:法律正在美国窒息》一书中指出:美国人沉缅于力求完善一个属于法律而不属于人民的政府,结果创造了一个专门对付人民的属于法律的政府。法律的规定本来是为了使美国人过得更安全、待遇更公平,现在却成了人民的敌人。0而如果只强调德治就会走向人治,尤其在我国,人治的弊端根深蒂固,给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危害甚至灾难极其深重。但道德的法律化将是道德发展的一个有益方向,“那些被视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约束力的增强,当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

第二,要处理好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专业教育关系中,要贯彻邓小平“两手抓”的方针,“基础课”不是培养法律人才,专业教育也不是培养不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事实上,一个不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人才在现代社会将难以生存。在处理与素质教育关系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关注目前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自我调适能力差等个性特征。按照马克思关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处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关系中,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和社会责任感,要发挥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形成多渠道共同育人的良性机制,要关爱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三、结论

法治理念教育篇5

[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理念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119―05

[作者简介]昊一平,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江苏盐城224002)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一)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首先应当使大学生理解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则是指导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体系,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功能、价值取向和实现途径,是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指导思想。在校大学生首先是社会公民,其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关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现。不仅如此,大学生还是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后备力量,其是否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全党全社会“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命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2007年12月26日,总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又进一步提出了“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的重要观点,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精神实质,在法律思想史上第一次划清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原则界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宝库。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三个至上”关系的实质是三者的统一性,这是法治理念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防止产生认识上的误区和迷茫。强调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三者是高度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标志,共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让大学生充分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党的事业本质上就是人民的事业,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人民利益至上是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目的;宪法法律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和探索执政规律的重要成果。是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三个至上”高度统一实际上也是党在执政过程中所追求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法律效果是首要的基本标准,社会效果、政治效果是最终的根本标准。这不仅与我们党过去一贯倡导的“法律至上观”不矛盾,而且是在原来基础上的升华,赋予了新的内涵,融人了中国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必须建立在掌握一定的基本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否则既抽象又空洞,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里说的基本法律知识并非要求让学生掌握我国所有的法律法规,事实上即使法学专业的学生也不可能做到。而是要求学生对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全面了解,并概括掌握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等。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解才能融会贯通,从而产生认同感。

(二)形成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适应经济社会的这一变化。市场经济的实质是法治经济,其所反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将不能完全依赖于信任关系,仅仅靠道德维系远远不够。“迄今为止,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都是一个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梅因的结论表明,以道德为特征的传统法律关系正在向以契约为特征的现代法律关系转变,并由此强调了现代社会人们主体地位的平等。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教育,使他们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学法、懂法、不违法,依法,用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当然,学法与用法并非机械地了解掌握法律,法治社会并不要求所有社会公民都成为法律家。对于一个普通公民或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法律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事实上,人们对具体法律的不了解并不影响他们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即便在法律文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人们大多也是通过法律关系等途径寻求司法救济的。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要求高校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法律意识与法律思维的人。

法治社会要求社会公民特别是大学生具有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应该是人们的一种自觉行为。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法治应当是一种人类特有的高度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共和国的公民们所独具的发现“真”,求取“善”,崇尚“美”的事业。0法治信仰是社会主体在对法治理性认识基础上油然而生的一种神圣体验,是对法的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感和归依感。法律的表现形式在很多场合是一种强制,但在一个具有法治理念与法律信仰的人心中所反映的不应当是强制而是一种安定。正如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提到的“人民都应当遵守一邦所定的生活规则,让各人的所为有所约束,法律不应该被看做奴役,法律勿宁是拯救。”因此,法治信仰应当是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组成部分。

(三)培养基本法治理念

培养大学生基本的法治理念,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法律观。一是法律价值观。法律价值观居于法律观念的核心地位,它实际上涉及到法的本质和作用问题。市场的经济利益多元化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们的法律价值观形成冲击。学校有责任要通过法律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引导,使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自觉抵制各种否认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阶级性的思潮,维护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律的权威性。二是法律平等观。尽管“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提出的,但它远远超出了资产阶级法学家们的局限性,其进步性、合理性决定了它对社会主义法的适用上同样重要,而且法律平等观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基础,现行宪法所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早已深人人心,但我们应当让大学生正确认

识法律平等观的本质属性,平等观不是平均主义,不是“均贫富”。法律平等观有利于人们主体性意识的提高和增强。三是权利义务观。权利与义务贯穿整个法律教育的全过程,实际上整个法律都是围绕权利义务展开的。权利义务观蕴涵了深刻的哲学思想,它能够正确指引人们生活目标和前进方向,它是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方针。权利义务观既包括对自我权利的认识和要求,也包括对他人权利的认同与尊重,当主体意识到自己权利的珍重与宝贵时,便能体会到他人权利的不可或缺,当主体的权利得到保护和维护时,便能真切地感受到尊重他人权利的必要性。合同法中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凸显了这种法律之美。

大学生正确的法律观的形成,意味着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法律精神,意味着他们能够将法律的强制内化为自觉行动,意味着他们对法律的接受不是出于畏惧,而是出于自愿的、发自内心的认同。这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的必由之路。

二、“05方案”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

(一)“05方案”实施后的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

2005年,、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和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通常被称为“05方案”)对“98方案”的“两课”进行了整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新课程。这一改革旨在将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解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这一重大调整使得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和教育管理者产生了困惑:一是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让人一时难以适应。许多教师认为此种整合并不能做到两者的真正有机融合,即使教育部统编教材在内容上也仍显“两张皮”。二是在教师的安排上出现困难。因为在课程改革前的两门课程中,“法律基础”课一般都是由法学专业课教师或者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来承担的,两门课合并之后特别是“法律基础”部分所占分量相对较少的情况下,设置法学专业院校的法学专业课教师一门心思教自己的专业课,未设置法学专业院校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大多也不愿意承担此门课的教学任务。据资料显示,目前在该门课上承担教学任务的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已经寥寥无几。有学者对网上公布的2006年至2008年间高校申报“基础课”精品课程和国家级团队的9所高校师资配备情况统计,具有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人数只占全体教师人数的17.1%。据笔者所知,许多高校原来承担思想品德课的教师不少来自政工干部队伍,一些教师甚至连政治教育专业的背景都不具备。笔者曾经撰文表达过此种担忧,认为这一举措到底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法律教育课的地位,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也有学者提出,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法治课教师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宜分开,让以前讲授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分别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治教育部分。这种思路岂不又回到了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我们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05方案”的改革目的,实不可取。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下的法治理念教育分析

有学者对“05方案”将原“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课合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提出批评,认为教育部门不能正确理解法治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使法律基础部分内容减少,法治教育的地位未有效凸显。0其实,“05方案”本旨不在于弱化了法律教育功能,教育部门及其改革专家显然是意识到了法律与道德在规范人们行为功能上的共性,并试图在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寻找法律与道德的接合点,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的确,法律与道德都调整人们的行为,都是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规范,孰轻孰重,古今中外思想家们争论不休,至今未能平息。争论的焦点是两者是否有必然联系,历史上争论最大的是自然法学派与实证法学派之争,自然法学派认为“恶法非法”,实证法学派认为“恶法亦法”。德国学者耶林甚至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称之为法理学的哈恩角,那些试图征服这一“险地”的法理学家们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可见要真正理清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非常困难的。而“基础课”试图将两者有机融合,对此问题却又不能回避。我国高校“基础课”现有的教师显然不能承受此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直是法哲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难题。“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是法哲学的局部问题,而是贯穿于整个法哲学的全局问题。”亦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而难解的法理学问题。

不过“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在法理学上是没有分歧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具有同构性,也具有明显的区别。法律与道德都是根由于实现的各种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两者都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应。但是法律与道德作为社会治理或者生活实现其价值观念所用的手段上是不同的,法调整人们的外部关系,道德调整人们的内心世界。法律包含了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例如,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要求人们讲诚信,合同法中的权利义务理念不仅适用合同领域,甚至可以扩张解释到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生活。每一个人享有了社会福利,就有义务履行社会责任。因此,对大学时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实际上就是进行了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抓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对法律的界人是广泛的、普通的,法律成为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表现。旧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大学生进行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三观”教育不重要,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对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使人精神境界的升华。我们不能企求社会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做到,我们同样不能要求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达到道德高尚而完美的精神境界。当前大学生普遍缺乏的恰恰是被法律化了的、包含在法律规范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改革新构想

从“05方案”课程设置来看,“基础课”法律教育部分所占课时的确有限。一些教师抱怨该课程“法律基础”的讲授只能走马观花,根本达不到教学目的。再加上教师法学素养的缺乏,有的教师甚至有的院校干脆放弃“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复归“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模式。此种自动放弃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主阵地的做法极为不妥。笔者认为,虽然课程改革后给法治理念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应当转变观念,克服困难,创新思维,积极探索法律教育新途径。

1 改革课程结构,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取代法律基础内容

建议国家教育部门将“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部分内容调整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将该课程名称直接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笔者认为,即便在

现有课程体系不变的情况下,为适应新形势,各高校也可以大胆改革课程结构,在“基础课”有限的课时中集中安排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取代目前教材面面俱到、提纲挈领式的,且结构层次不合理甚至错误的法律基础内容。要不失时机地通过主渠道、主阵地将马克思主义法治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启发思维,变被动为主动。这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一是基于中学与大学的教学衔接考虑。因为在现有的中学政治课程中已经包含了法律常识的内容(我国中学能否改变应试教育则另当别论)。而在“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内容实际上不过是稍加深入的法律常识,内容有低级重复之嫌。二是在目前立法膨胀、法律出台过于频繁、社会可知性差的背景下,对法律的系统讲述既无可能也无必要。事实上,即便原来单独开设的“法律基础”课也做不到对法律的系统讲解。况且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于我国法律框架中的基本法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对必要的法律知识的掌握可以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第二课堂弥补。三是在大学阶段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应当引导大学生从更高层次上去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2 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让具有法律素养的教师参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过程

按照上述分析,“基础课”必然涉及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重大法理问题,现有师资队伍远远不能胜任,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门课的教学高不可攀。一方面,“作为社会规范的思想道德和法律,不仅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等社会活动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而且作为思想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部分的内容,也在服务于修身养性的的主旨下有机地衔接起来,使思想道德与法律统一为一体,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该课程虽然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跨专业的业务能力,但课程性质决定了该课程由具备基本法学素养特别是法理素养的教师来承担,笔者认为,做到这一点是有可能的。据教育部和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有615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有115个法律硕士点,开展各种形式法学教育的单位总计有927个;年招生约11万余人,在校生70多万人,其中本科45万;2008年招收法学硕士生13 192人,法律硕士8 705人,两者合计在校生规模近6万人;2009年招收法学博士生约1 000人,在校法学博士生近3 000人。2008年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的招生规模都比2005年翻了大约一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发展速度快、规模最大的法学教育大国。据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教授估计,即使假设我国法律职业界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似乎也不可能容纳所有的法科毕业生,法学院系一半以上的法科毕业生将无缘从事法律职业。可见吸纳法科学生特别是法理学专业研究生加盟该队伍并无困难。另一方面,针对现有教师不能胜任问题,高校在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的同时应当及时安排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进修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重点内容的法理学基本技能,以使他们不辜负其所承担的重任。另外,要特别重视“基础课”教师队伍的稳定,不能使该岗位沦为通向法学专业道路的中转站。

3 处理好与其他教育之间的关系,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取得实效

第一,要处理好课程内部结构之间的关系。这就是前面所论及的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两者不能偏废,应当确立教学过程的“法德双治”的思想。过度追求法治的效果可能导致法律对道德的疏漏或者淹没,道德在繁琐、刻板的法律条文和严格、细密的论证要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我国政治历史上法家思想有过失败的教训,即使在法治比较完善的现代西方国家人们也在反思这一问题。美国学者霍华德在其《不可理喻:法律正在美国窒息》一书中指出:美国人沉缅于力求完善一个属于法律而不属于人民的政府,结果创造了一个专门对付人民的属于法律的政府。法律的规定本来是为了使美国人过得更安全、待遇更公平,现在却成了人民的敌人。0而如果只强调德治就会走向人治,尤其在我国,人治的弊端根深蒂固,给国家和人民所造成的危害甚至灾难极其深重。但道德的法律化将是道德发展的一个有益方向,“那些被视为社会交往的基本必要的道德正义原则,在一切社会中都被赋予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这些道德原则约束力的增强,当然是通过将它们转化为法律规则而实现的。”

第二,要处理好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以及其他活动之间的关系。在处理与专业教育关系中,要贯彻邓小平“两手抓”的方针,“基础课”不是培养法律人才,专业教育也不是培养不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事实上,一个不具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人才在现代社会将难以生存。在处理与素质教育关系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要关注目前在校大学生独生子女自我调适能力差等个性特征。按照马克思关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不能正确地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在处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心理教育和环境教育的关系中,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和社会责任感,要发挥高等教育的服务功能,形成多渠道共同育人的良性机制,要关爱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力,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

三、结论

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并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大学生是我国高等学校的任务,然而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如果“高校将一个无知的人送上社会,就是给社会增加一个危险分子。”这是大学社会责任之所在。在大学生中普遍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仅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也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条件。对大学生而言,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能够提高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有理由期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核心的法律教育,能够使大学生成为富有时代特征、具有道德情操和法治精神、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一代新人。

注释:

①罗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实加强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N].法制日报,2006一04―13(1).

②[英]梅因.古代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97.

③秦守勤.论法学本科的职业伦理教育[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6.

⑤陈大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关法制教育内容解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⑥陆艺.对高校法制教育师资配置的再思考口].法制与社会教育,2009,(8).

⑦吴一平.青年大学生法律教育论[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

法治理念教育篇6

心设计,实事求是,

力争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有一个好的开头

检察长李秀菲

按照中央政法委的要求,从今年开始对政法干警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了使我院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好这项活动。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阶段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使全体干警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内容及相互关系。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五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是每一个干警最基本需要掌握,而且必须牢记、必须铭刻在心的。这五个方面内容的相互关系也是必须掌握的。具体是: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主义法治教育的初始阶段,干警掌握这些内容就可以了。然后,随着教育的深入,再通过学习,逐步对每一个内容进一步深刻的理解。二、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好社会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习好基本的理论基础知识。要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必须采取好的学习形式,使干警乐于接受。如:采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调研笔会等方式。三、要解决实际问题版权所有。要联系实际,通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解决自身存在的与社会主义理念不协调的问题,然后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做到边学习,边对照,边改正,争取在短时间内取得实际效果。四、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长期任务来抓。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主义理念也不断发展,我们已经解决的自身存在的和社会主义理念的不协调的问题之后,又会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这种现象可能长期存在,我们只能把这种差距缩小,很难消灭,更不会通过一次教育就把问题永远的解决了,那即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我们必须把树立社会法治理念教育作为长期任务来抓,才能使我们这只政法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人民满意的的检察队伍。

法治理念教育篇7

【关键词】 财会人才;法治理念;培养

会计法治理念是指何谓会计法治、会计法治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观念体系。“何谓会计法治”涉及对会计法治的本质、特征、功能和目的的基本认识;“会计法治如何形成和发展”涉及会计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颁布、宣传、教育、实施、检查、修订与完善的原则和思路。“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视觉、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标准。会计法治理念对未来财会人才职业生涯规范操作性、行为性的财会实践活动具有奠基性的指导意义。

一、高等财会教育会计法治理念培养的特殊作用

会计法治理念形成的基础是教育。高等学校的会计院、系直接担负着培养未来财会人才的重任;未来财会人才的会计法治理念培养是高等财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首先,高等学校会计法治理念培养是弘扬会计法治精神的重要平台。会计法治精神是指尊崇会计法律法规、维护会计法律法规的勇气和毅力。会计法治精神是推动会计法治进程的源动力,是可以沉积的现代文化。高等财会教育的先导性、系统性、组织性、规模性和科学性等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受教育者的会计法治精神形成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尤其是直接创新会计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并通过向社会输送具有会计法治精神的会计从业人员,输出先进的会计法律文化,进而为最终实现法治国家创造条件。

其次,高等学校会计法治理念培养可以为社会造就会计法治人才和守法公民。我国要加快推进会计法治化进程,需要造就一大批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法务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等,而这些人才的培养必须依靠大学的系统教育。会计法治涉及各行各业,涉及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大学生在学法、懂法的基础上逐步打上法治的烙印,毕业后方能运用法律武器参与国家、社会和企事业管理,保护企业、团体与自身的合法权益,勇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法律尊严,这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

第三,高等学校会计法治理念培养能够为会计行业源源不断地打造一支懂法、信仰法、能够坚守会计法律法规的生力军。截至2007年底,全国740所本科院校中已有250多所和110多所开设了会计学和财务管理本科教育,20 多所兼有注册会计师专业;财经院校在校生中会计学专业占了10%左右。另外,全国1 168所高职院校中有600多所设了财会专业;413所成人高等学校几乎均开设了财会专业。这些学校财务会计专业规模庞大的在校生,多数必将先后成为各行各业未来的会计从业人员和业务骨干,有的将成为管理者乃至领导者。

第四,国际化的复合会计人才需要国际视野的会计法治理念培养。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国际化复合会计人才既要能够掌握和运用国际通行的会计审计标准,又要能够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和商务规则;既要熟悉企业的内部环境,又要熟悉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既要能为企业提供会计审计服务,又要能为企业资本的国际运作和组织管理提供决策咨询;既要树立国际化战略理念,又要有开放、广阔的胸怀。

显然,高等院校会计法治理念培养对建立法治国家、输送法治人才、造就诚信会计队伍和培养守法公民举足轻重,无可替代。

二、会计法律信仰培植是会计法治理念培养的核心

会计法律信仰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及其职业相关者对会计法律法规的信任、珍视、依恋、崇敬、信服和崇拜;它是一种基于深厚情感的理性确信;它是伴随人们对会计法律法规的理性认识而在内心自然产生的心理体验,是这种心理体验赋予会计法律法规以威严性、崇高性和神圣性;会计法律信仰是会计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内在要求。

高等学校的会计法治理念培养,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会计法律意识,尤其是培植会计法律信仰。会计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会计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其内容包括会计法律认识,会计法律的感性价值体验,以及系统的、理论的评述和辩析。会计法律信仰是会计法律意识中的最高层次,是会计法治理念培养的核心。会计法律法规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只有信仰会计法律法规,才能遵守会计法律法规。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行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守法仅是会计法律信仰的外在表现形式,守法精神才是会计法律信仰的灵魂,是守法行为长久不衰的动力。守法精神要求主体不仅遵守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把守法内化为道义上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变被迫守法为自愿守法,由强制守法到良心守法,由他律守法到自律守法。总之,培养学生会计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是会计法律法规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

目前普遍存在的仅仅注重法律知识传授的局面必须改变。这是因为会计法律法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与时俱进;况且,即使会计法律法规知识丰富,如果没有形成和培养守法的精神,生成会计法律法规信仰,在实践中也会出现知法犯法,以及千方百计规避法律法规的行为,使会计法律法规形同虚设,丧失其权威和尊严。

有效培养学生的会计法律信仰,首先应对当代大学生会计法律法规知识的状况和实际层次水平及发展趋势有足够了解,以把握授课时的深度与广度;其次要改变重教学结果而轻教学过程的倾向;第三,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提炼,处理好课堂讲授和自学、精讲与泛讲的关系;第四,要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办法;第五,倡导科学精神,追求终身教育的目标;第六,将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知识渗透到所有会计课程中,把会计法律信仰教育纳入教与学的各个环节。

三、会计法治理念培养应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会计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要求。会计职业道德可以调整人的思想和情感,而会计法律法规仅仅调整人的行为。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会计职业道德先于会计法律法规而产生,它以分散的形式内化于人的内心,并通过人的良知自发单一地发挥作用;会计法律法规以外显制度化的形式而存在,实施上具有强制性。

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建立在功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 有可能强化“经济人”的特征,而无法诱导“道德人”的本性。它往往使人们直接关注的是会计法律法规所带来的利益关系, 而忽视会计法律法规背后的价值关系, 从而可能走向只注重其形式而违背实质的误区。因此,会计法律法规的强制不可能仅仅是依赖统治者的权力,同时它也依赖人们的道德义务感和对会计法律法规的道德价值的信念。

社会经济发展历史表明,市场经济又是伦理经济, 讲究仁义礼智信,倡导温良恭谦让,依靠义务、良心、荣誉、节操、人格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友好关系, 以确保社会成员的行为合法、合情、合理, 推进社会和谐、稳定、协调发展;法治和伦理缺一不可;促进会计法治化的进程,建立有效的会计法律法规实施机制,离不开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会计法治构建过程中必须彰显会计职业道德理念。只有通过用会计职业道德理念对会计法律法规进行支撑,才能真正实现会计法律法规的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契约正义和程序正义的价值。

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会计法律法规文本中的大部分条款都是从会计职业道德条款吸收或推导而来,会计法律法规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种履行机制。会计法律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如同几何学中的点与线,会计法律法规像点一样分散在会计职业道德的主线上,但它们却不完全重合;会计法律法规是一种抽象化了的会计职业道德,在会计职业道德的主线上出现、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诉求,维护的只是最低限度的会计职业道德,只是被人们普遍接受与践行,符合社会潮流的道德;只有符合会计职业道德的会计法律法规才能被信仰与尊重,而这样的会计法律法规也才是真正的会计法律法规。

道德是内心的省悟,法律是外在的强制;道德的下限是法律,法律的上限是道德;道德与法律应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因为会计法律法规是传播和维护会计职业道德的有效手段;而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法规的评价标准,没有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的会计法律法规,是一种“恶法”,无法获得尊重和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实施有保障和推动作用,执法者的会计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会计法律法规的实施发挥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从信念、品行、能力等更为本质和深刻的层次来影响并提高会计行为质量;会计法律法规无法穷尽会计事务中的每一个细节,也无法对人性做出种种硬性的规定,对会计人员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而会计职业道德可以成为会计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况且,有些不宜由会计法律法规调整的,或本应由会计法律法规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会计职业道德可起到有益调整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理念培养可以围绕递进的三个目标展开: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伦理原则; 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要义;关键是培养学生解决会计职业道德冲突问题的道德推理能力, 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感。也就是说,从伦理学的原理出发, 结合各种具体的会计行为规范和会计案例, 揭示会计事务的伦理原则和培养学生解决会计道德困境的道德推理能力, 最终让学生知道在从业过程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做好。

四、会计法治理念的低限要求与理想境界

“不做假账”既是会计法治理念的低限要求,又是会计行为的理想境界。

“不做假账”是朱基同志为三所国家会计学院题写的校训,并在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上作了宣讲,他“希望每个从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都要永远牢记这四个字的校训。”“不做假账”也已成为高等学校会计院、系的教育指南和会计法治理念培养的基本内容。

“不做假账”是贯彻落实会计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会计法律法规的立法宗旨是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假账就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

“不做假账”既是对会计法律法规实施必要条件的概括,又是保证会计工作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基础。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的首要职责,会计信息违背了真实性和可靠性,就会失去其价值,造成对社会的危害,就失去了生命力。会计法律法规和“不做假账”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杜绝了做假账的现象,会计法律法规的实施环境就会进一步改善,而会计法律法规真正落到实处,做假账也就无处藏身。

“不做假账”应当成为会计专业毕业生职业生涯的行为基准。为达此目的,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引导学生树立公平、公开、公信的平等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会计权利与会计责任并存,只有诚信地履行会计职责,才能取信于社会,体现会计工作的价值。二是着意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使他们认识会计工作并不是任人摆布的,在工作中不能丧失人格和会计原则,应以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使财务报告中的会计计量和记录与意欲表达的经济现象和谐一致。三是注意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锻炼。让所有学生明白,会计人员只有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才能认真对待自己从事的会计工作,爱岗敬业,从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让学生深知会计从业人员作为委托人和人之间的中介,要始终保持对双方的虔诚恭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忠实地为人提供改进经营管理的合理建议,向委托人客观地反映和报告管理当局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用信息。四是把会计诚信原则、会计诚信规范和会计诚信观念灌输到学生意识之中,使之形成良好的会计诚信品质,将认识、情感、意志、信念、习惯统一起来。

“不做假账”又是一种理想境界。尽管目前会计行业的现状离这一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但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推动“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进一步深入人心、蔚然成风。“不做假账”理想境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不做假账”信念,决不是开设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不做假账”理想境界打造贯穿于未来会计人才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过程,乃至是会计人终生追求;但是,高等会计教育阶段是最佳时机和最重要的环节,是充分挖掘和不断发展会计诚信的内涵,是实现会计人才诚信、会计评价诚信、会计信息诚信的重要平台。

五、会计法治理念培养需要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教学相长”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和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学相长”集中表达了教与学的和谐,师与生的和谐,人与教学的和谐。教与学的和谐着眼于人的潜力与未来,强调利用教学内外力的统一,师生之间的发展形成一种相互推动的机制: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师与生的和谐是师生双方思维在教学中合拍、呼应,达成共识;是教师爱生的情感与学生尊师的情感融为一体、相互交融;是师生双方心灵的相遇相知,同步互动,协调默契。人与教学的和谐是人与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人在教学中经历、成长,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愉悦身心。

“教学相长”离不开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学习。但是它所召唤的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协同的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不少的问题和困难,为了求得问题的解决,一是向同行请教;二是自己查阅文献,用心思考、比较;三是向自己所教的对象学习。“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

“教学相长”意味着教育教学资源和主体精神世界的共享。共享是教师和学生心灵的敞开与融合。当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而相遇并理解,并且共同在教育中创造、摄取双方的共同关系中凝聚的知识、经验、意义时,就是共享。既包括文化的共享,即教师把知识、思想、智慧、经验等文化成果提供而不是传授给学生,师生双方通过协商合作获得新知共同提高;又包括责任共享,即师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共同为教学成败负责;更包括精神共享,即师生互相传递、理解和感受同一种精神体验。

教师和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就是师生共进。即教师和学生共同提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教学相长”是师生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人生价值彼此彰显的过程,其最终是为了成就彼此的人的独特的价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教学相长”最终的目的和功能。

公众普遍认为大学能为他们提供职业准备和道德指导。“职业准备”要求实际而功利,“道德指导”要求抽象而崇高。大学作为社会的精神导师,教师的个人魅力至关重要。社会对大学的理解中,大学几乎就等于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优秀教师,他们以自己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方式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在社会上形成了具有品牌意义的“名师效应”。从而形成了大学给社会留下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思想深邃、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的教师,以及他们对道德良知的维护。所以,在会计法治理念培养的过程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是必需的也是合理的。

要牢固树立“校以师为本,师以生为本”的大学信念。管理模式要由传统的学校对教师和学生单向要求型,向学校与教师和学生、教师与学生双向约定型转变。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实质上是一种多方契约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学生又是教师和学校存在的前提。要承认教育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同时,要维护教师必要的学术尊严和长者尊严。“师道尊严”其实是师者千百年来凝练而成的力量,它穿越时空,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是人类社会传承已久的精神血脉,尊师重教应该首先承认师道的伟大。

会计教师有美德,会计学才有品味。会计教师不仅需要学问一流,更要铸就师魂,要做到用自己的品格感染学生,影响自己周围的人。教师的角色要尽快实现从灌输式的“教”向启发式的“导”的方向转变;从“传统型教育”向“创造型教育”转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业上的导师、能力上的师傅和人生的朋友。实现上述转变的前提,是用新的发展观看待教育活动的本质:过去认为教育活动的本质是“特殊的认知活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育活动中以让学生认识世界为目的;现代教育认为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世界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教育过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如何,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素质。教育方式要求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等各类方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体,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还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衔接和协调,包括认知,模拟和实训。引导学生萌发对客观世界的创造意念,以培养个性鲜明、特色突出、适应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创造性人才。教育手段必须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建设网络资源,实现以单个学生为单位进行教育管理,真正实施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实现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夏泽祥.中国语境下的法律信仰:涵义、对象、载体与表征[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03).

[2] 范愉.法律信仰批判[J]. 现代法学,2008,(01).

[3] 温晋锋. 法律与道德调整对象的检视[J]. 南京社会科学,2007,(01).

法治理念教育篇8

为切实加强普法教育工作,进一步提高广大公民的环境法制意识和法治观念,进一步提高环境依法行政水平和依法办事能力,根据《中共区委办公室、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依法治区办关于集中开展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六五”普法常态化工作需要,结合本局实际,经研究,制定本局开展环境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工作机构

成立本局开展环境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局宣教股,由宣教股、法制股人员组成,相关股室、大队配合,共同组织开展环境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

二、宣传主题

环境普法走基层,法治进万家

三、活动开展时间

2013年8月—10月

四、主要内容

1.深入宣传环保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正确维护自身权益。

2.深入宣传环境基础知识和常识,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环境安全意识。

3.开展内部法制教育培训,开展法制学习活动,重点就环境法律法规、《行政处罚法》、两权运行手册、《公务员法》、《行政许可法》、保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机关干部职工进行培训。加

大对重点普法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进行严格监督,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人员培训和文明执法监管。

4.深入宣传依法治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切实提高广大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树立广大群众对法律信仰和信心。

五、具体任务

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取得实效,本局活动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精心组织发动宣传。局开展法治理念专项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在局宣教股,法制股密切配合,策划学习宣传活动方案,明确内容与形式,落实责任分工;层层动员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营造声势,扩大规模。

2.运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局LED屏幕、局宣传栏、局党务政务公开栏、局门户网站等宣传阵地,大力营造宣传氛围。

3.运用主题活动进行宣传。组织主题宣传活动、开展进社区、进学校活动等,通过法律法规咨询、分发宣传材料、图片展、展板及法制知识竞猜等形式进行主题宣传。

4.运用法治讲堂进行宣传。通过道德讲堂活动,宣传环保及相关法制知识和法律法规,开展生动形象的法制讲座,使干部群众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5.运用宣传资料进行宣传。要编印环境宣传资料,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行环境及法制专题宣传活动。

6.利用日常执法进行宣传。局各股室、大队在日常环境监察、行政执法、行政许可等日常工作中,通过下企进村的方式,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到群众中广泛开展具体、生动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六、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局各股室要将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并积极配合区依法治区办认真开展此次普法教育活动。

2.紧扣主题,措施得力。要明确目标任务,紧紧围绕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大造声势,营造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普及率和活动覆盖率。

上一篇:临床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范文 下一篇:慢性肠胃炎治疗办法范文